一、论彬长矿区白垩系砂岩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论文文献综述)
岳喜军[1](2021)在《石拉乌素矿白垩系离层水害类型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石拉乌素煤矿,煤层厚度大,开采深度大,构造简单,顶板覆岩普遍存在巨厚整体状结构白垩系中-粗砂岩,白垩系下伏侏罗系层状结构安定组泥岩-砂质泥岩,这种岩层组合在开采过程中易形成离层空腔,接受白垩系砂岩含水层补给,形成白垩系高位顶板离层水害隐患。以石拉乌素煤矿221上08工作面为例,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解析计算、数值模拟等手段,围绕着“可积水离层位置判别→离层突水模式→突水危险性评价→离层水害防治”这一主线进行研究,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解析计算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221上08工作面进行离层发育位置判别,结果显示08工作面附近可积水离层主要集中在三个层位:安定组内部、志丹群与安定组交界面、志丹群内部。志丹群与安定组交界面处离层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2)通过光纤实测等方法确定221上08工作面裂采比为24.56,导高进入安定组但尚未波及白垩系,具备离层水形成条件,08工作面主要离层水害隐患集中在志丹群与安定组交界面处。(3)研究发现石拉乌素矿白垩系砂岩具有巨厚、整体状结构、强度低等特点,分析可知221上08工作面存在离层静水压涌突水和动力突水孕灾条件,分别采用修正突水系数法和多因素因子分析法进行离层突水危险性评价,得到综合水害评价结果:0~300m为危险区,300~2200m为过渡区,2200~2700m为危险区,2700~3200m为严重危险区。提出施工地面直通式导流孔+地面及井下水平注浆孔+相邻工作面采动白垩系水监测孔的离层水害防治技术体系,给出了各孔的设计、施工及监测关键技术要求。该论文有图63幅,表29个,参考文献94篇。
朱伟,滕永海[2](2021)在《堰塞湖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安全性及采动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彬长矿区火石咀煤矿七采区地表堰塞湖下特厚煤层综放安全开采问题,采用现场实测、工程类比等方法研究分析了特厚煤层综放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验算了水体下采煤防水煤岩柱尺寸,并类比开采案例分析了堰塞湖下采煤安全性。采用概率积分法计算了堰塞湖地表沉陷变形,预测了湿陷性黄土开采地表裂缝极限发育深度和采动扰动坡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彬长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导水裂缝带发育异常剧烈,裂采比达到20倍;堰塞湖下煤层顶板基岩厚度远大于所需安全防水煤岩柱尺寸,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可以实现地表水下安全开采;地表沉陷不会使堰塞湖淹没面积大幅增加。目前堰塞体稳定性良好,短期不会出现湖水漫坝情况。预测地裂缝最大发育深度达12.8 m,受地形影响堰塞体及湖底地裂缝发育受到抑制,不会导致堰塞湖水体渗漏。采动影响会扰动地表特别是东侧塬体的稳定性,地表沉陷和地裂缝会对临空坡体的崩落滑坡产生促进作用。
赵东良[3](2020)在《石拉乌素矿离层水涌突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石拉乌素煤矿是西北侏罗系煤田典型的深部矿井。顶板含水层富水性不均,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区南翼首采面采动过程中发生了离层突水情况,严重影响了工作面的正常推进,威胁矿井安全生产。本文从首采面涌突水事件分析着手,通过突水特征分析、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离散元数值模拟、理论研究等方法确定了石拉乌素矿南翼首采面离层水害涌突机理,提出针对该类离层水害事故的水害防治措施,对首采面剩余开采段,以及相似工作面开采的离层水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工作面异常涌突水事件过程中涌水量变化、含水层观测孔水位变化分析表明白垩系洛河组含水层水体参与到工作面涌突水事故。通过对覆岩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覆岩离层发育位置离散元数值模拟及理论计算表明,此次突水离层发育在巨厚白垩系砂岩与其下安定组软岩接触面之间,并接受洛河组含水层补给。在收集的相似开采条件下的西部侏罗系煤田导高度实测的基础上,分析并拟合了适用于西部矿区煤层开采导水裂缝带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石拉乌素矿南翼首采面采厚在8.7~10.78m时导水裂缝带高度为236.80~278.98m;离散元数值模拟的覆岩移动变形破坏特征同理论分析相一致,并显示出覆岩离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育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不会沟通白垩系砂岩底部形成的封闭离层,尚有4.92~63.29m残余隔水层,但由于离层充满水的情况下离层积水具有荷载传递作用,洛河组含水层平均水压2.91MPa,在水压及岩体自重作用下离层下部导水裂缝带与离层之间的岩层发生破坏,使得导水裂缝带沟通积水离层,形成离层突水。通过对突水系数法的改进应用,确定了离层下部所需的极限隔水层厚度为56.8m。根据以上首采面离层水涌突机理的分析,提出了通过施工离层水导流孔、截流孔,疏放离层水体、切断含水层向离层空间补给以及降低开采厚度的方法,降低离层水害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该论文有图48幅,表15个,参考文献82篇。
郑洁铭[4](2020)在《母杜柴登井田强碱性水质成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母杜柴登煤矿位于内蒙古东胜煤田呼吉尔特矿区,矿井正常涌水量达到1400m3/h~1480m3/h,上覆延安组承压含水层为矿井主要直接充水水源,其地下水矿化度最高在1.6g/L,p H值最高达到了11.7,而且氟离子浓度超标。基于上述水文地质背景,本文开展了地表盐碱湖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地下水动力条件及水化学特征规律研究,并通过现场取样、抽水试验、室内实验,进行了地表水水质测试以及含水岩组水文地质参数、主要矿物成分测试。最后,通过剖面流场模拟以及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综合分析了研究区高矿化度、强碱性、高氟离子含量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成因。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对研究区内的7个地表天然盐碱湖进行实地调查以及水化学分析,研究区内大部分地表湖泊同样具有高矿化度、强碱性、高氟离子含量的水化学特征,并通过氢氧同位素分析,确认了地表盐碱湖与浅层地下水间存在水力联系。(2)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获取了研究区内主要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和水化学成分,利用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手段对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综合钻探资料、抽水试验资料、以及研究区内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树谱关系图,证明了区内由于缺乏稳定的隔水层,地表水(盐碱湖)与地下水之间存在水力联系,也成为地下水强碱性的成因之一。(3)通过GMS模拟软件,建立了二维地下水稳定流数值模型,揭示了研究区剖面及平面上的流场演化过程;并基于地下水动力场,研究分析了地下水水化学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演化过程。(4)通过地下水的R因子分析和含水岩组的岩样采集分析,选取了模拟路径上发生水文地球化学反应的“可能矿物相”。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水岩作用进行了地球化学模拟,进一步对强碱性、高矿化度地下水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雷利剑,乔伟,袁中帮,牛云飞,田野,黄阳[5](2018)在《侏罗系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白垩系覆岩水资源恢复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永陇矿区崔木煤矿特厚煤层(1218 m)综放开采期间,顶板白垩系离层水害及相应防治水措施均对洛河组优质水资源造成较大影响,研究洛河组水位动态恢复可为煤炭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提供参考。利用离层发育层位判别公式和离散元软件UDEC对离层发育位置及其动态发育过程进行分析,在采前-采动-采后水位监测、井下涌突水分析和理论分析基础上,首先通过配线法求取了洛河组水文地质参数,然后利用Theis公式建立了洛河组水位动态恢复模型,最终获得了矿井水位动态恢复时间。结果表明:洛河组底部砂砾岩与砂质泥岩界面间产生了规模较大且相对封闭的空腔型离层,工作面出水点降至最低水位可看作是虚拟抽水井以定流量Q在tp时间内抽水造成的降落漏斗,其恢复过程可理解为以流量Q继续抽水一直延续到t时刻的降深和从停抽时刻起以流量Q注水t-tp时间的水位抬升的叠加。基于修正的Theis公式得到洛河组水位降至最低点所需时间为7.9459 d,水位恢复90%所需时间为35.6090 d,与工作面实测结果相近,且洛河组水位在初始阶段恢复较快,而在后期则恢复缓慢。
曹海东[6](2018)在《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水体致灾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离层水害作为一种新的顶板水害类型,多年来给许多煤矿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由于离层水害突发性、复杂性、随机性的特点,在预防和治理上仍然存在很大困难。因此,研究离层水害的致灾机理并建立科学的防控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案例解剖、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及现场验证等手段,对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水体的致灾机理和防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在分析离层透水案例的基础上,划分了离层水害类型。按照煤层开采方式和致灾离层水体与导水裂缝带的相对位置关系将离层水害划分为二类二型。分析了各种离层水害的典型特征,并建立了三种透水模式;(2)将煤层开采覆岩离层分为一般离层、充水离层和致灾离层。研究了离层空间的发育规律、充水特征及其致灾机理,并提出了致灾离层的三级判别方法;(3)分析了一类二型、二类二型离层空间的储水机制。发育在导水裂缝带内的泥岩隔水关键层及其厚度是两类离层空间储水的主控因素,提出了基于泥岩隔水关键层垂向渗流速度分布的临界厚度分析方法;(4)确定了以红柳煤矿1121工作面离层水害为典型代表的一类二型和以老虎台煤矿73003工作面离层水害为典型代表的二类二型离层透水机理,并对井田范围内离层透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通过现场工程验证了分区结果的有效性;(5)提出了离层充水含水层预疏放和强径流带截流、离层水体地面钻孔预捅放和井下钻孔超前探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精准探放及优化开采工艺、开采序次、工作面布置、工作面推进速度等6种技术措施,建立了离层水害防控技术体系,并通过现场工程检验了该体系的合理性;(6)系统分析了红柳矿39个离层探放水钻孔的涌水规律,建立了致灾离层空间中心位置的经验公式,为井下精准探放离层水提供了靶区。同时,提出了致灾离层水体最佳探放时机,即根据周期来压步距,在离层水体形成后和泥岩隔水层破断前,精准布设井下束状钻孔群,疏放离层水体。该项技术在红柳矿推广应用后,使连续发生四次离层透水事故(最大透水量3000m3/h)1121工作面后续实现了安全回采,目前,已安全回采了11个工作面。
贺江辉[7](2018)在《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离层动态演化研究及离层水害评价》文中认为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南北两端两个煤矿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白垩系离层水害问题系统研究了白垩系巨厚砂岩离层水害特征、离层动态演化分析计算模型的创建及应用、白垩系离层水突水危险性评价、白垩系离层水害模式分类及防治方法总结,形成了一套白垩系离层水害问题系统理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关于白垩系离层水害特征:研究区白垩系沉积以洛河组为主,沉积厚度350m左右,白垩系砂岩底部的离层具备良好的充水条件。研究发现预计的导水裂缝带内部存在突水通道闭合带,突水通道闭合带位于冒落带顶部第一个泥岩段至洛河组底部第一个泥岩段之间的区域。基于侏罗系覆岩内存在突水通道闭合带的事实,对可积水离层重新进行了定义,提出了10种可积水离层类型。白垩系离层水害模式的沉积特征自上而下可被概括为:“积水离层带+突水通道闭合带+突水通道未闭合带”,突水通道闭合带的隔水性是上覆离层存在积水的主要原因,突水通道闭合带的周期性短暂打开是白垩系离层水涌入工作面的直接原因。(2)关于离层动态演化分析:根据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内存在压力平衡拱的事实及一些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角形离层域的概念,并给出了三角形离层域的范围。分析了传统离层位置判别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岩层接触状态判别方法——逐级对比合并法。通过逐级对比合并,可以将岩层实际呈现的组合状态展示出来,对离层发育位置的判别更加符合实际。将三角离层域与逐级对比合并法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可用于离层动态演化分析的计算模型——阶梯状组合梁计算模型。应用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用于进行离层动态演化分析,能够较准确地对工作面异常出水对应的进尺进行预计。(3)关于离层水害评价:分析认为煤层开采厚度、洛河组岩层均厚、洛河组内中-粗砂岩占比、突水通道闭合带内裂隙整体闭合潜力是洛河组离层水突水危险性的四个主要相关因素。运用熵权法计算出了这四个因素的权重。权重计算结果显示煤层开采厚度对离层水突水形式起决定作用。通过分析已有突水案例之间的差异,提出了渗漏型、涌突型两种离层水害模式。且离层水突水危险性指数小于0.5的离层水害模式为渗漏型,离层水突水危险性指数大于或等于0.5的离层水害模式为涌突型。通过本次研究,加深了对白垩系离层水害问题的认识,创建了一种离层动态演化分析计算模型,提供了离层水害评价及分类的指标。这些研究成果对丰富离层水害相关理论有重大理论意义,对有离层隐患的工作面进行离层水害防治有重大工程实际价值。
雷利剑[8](2018)在《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主控裂隙演化及突水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陇煤田侏罗系煤层覆岩具有成岩时间短、弱胶结、泥质含量高等特点,导水裂缝带发育较高且在软硬岩层交界处易形成高位离层积水;离层水体的涌突具有瞬时性、大流量并伴随强烈矿山压力显现等特点,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在总结崔木煤矿周期性离层涌水的基础上,以招贤煤矿1307首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1307工作面的离层纵向发育层位和横向破断步距,据此提出该条件下三种离层突水类型,揭示了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主控裂隙的演化规律,并对工作面周期性离层涌水的危险性地段进行了预测。通过规范计算、相似条件矿井类比和数值模拟综合确定1307工作面导水裂缝带高度280m,波及宜君组平均厚度为44.91m;基于关键层理论对离层层位进行判别,得到覆岩离层主要产生于安定组上部和安定组与宜君组的交界面处;基于板的断裂理论,得到覆岩高位离层下部亚关键层极限破断距和周期破断距。采用通用离散元程序3DEC对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覆岩离层发育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工作面推进到400m时,安定组顶部和宜君组下部岩层之间出现明显的离层,最大位移出现在采空区的中部,基本呈现“钟型”对称分布,左右两侧岩层破断角基本相同,在近顶板覆岩中裂隙较为明显,呈现“富裂隙拱”的形态,即在采空区两帮离层裂隙较为发育,而在中部则处于压实区。以1307工作面为地质原型进行的相似模拟试验结果显示煤层开采390m时,宜君组和安定组交界处产生明显的离层,由于倾斜开采的原因,两侧的岩层破断角并不相同,造成了岩层在右侧开切眼处离层现象明显,而在左侧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分离;不同于近水平开采,倾斜开采中离层最大下沉位置更偏向于标高较高的一侧,在整个开采过程中,从裂隙发展来看,一般横向裂隙总是先于纵向裂隙产生,在横向裂隙分离张开到足够长度后,出现小的纵向裂隙,直到整个岩层从中部破断,产生若干纵向裂隙。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相似模拟试验结果,提出覆岩主控裂隙控制下的离层突水的三种类型:无高位横向离层裂隙充水型、纵向主导水裂隙突水型和主控裂隙突水型,三种突水类型危险性逐级递进;综合考虑招贤煤矿1307工作面导水裂缝带最大发育高度、离层发育层位和覆岩亚关键层破断规律,认为纵向主导水裂隙极有可能与离层空间贯通,具备发育“主控裂隙突水型”离层突水所需的条件;综合考虑安定组亚关键层破断距和工作面不同推进距离岩层破断角的影响,划定了1307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离层周期涌水威胁较为严重的区域。
崔思源[9](2017)在《大南湖矿区侏罗系弱胶结含水介质及水动力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围绕我国西部煤炭资源高强度开发过程中,作为新疆建设的四大煤炭基地之一的哈密煤炭基地建设中所面临的特殊水文地质问题,以及对哈密煤田各矿井生产造成的重大影响和严重水害威胁等核心问题,以哈密煤田侏罗系富煤区的大南湖矿区为研究区,开展了该富煤地层的控水机制、介质特征、水动力特征及防治水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并应用于大南湖五号井首采面的顶板防治水工作中,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通过野外调查、水质分析、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手段,系统研究了哈密煤田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沉积演化过程,查明了以哈密煤田大南湖矿区为代表的天山雪融水为区域补给源,沙尔湖隆起缺失口为地下水补给通道的隐伏湖床的形成及演变过程,并揭示了在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区隐伏湖床对煤田开采的水文地质控制规律;(2)通过扫面电镜及压汞实验获取了研究区侏罗系砂岩含水层的孔隙结构特征,测试表明:III-1含水层的孔隙度平均高达19.9%,砂岩平均孔隙度达到18.2%,远高于东部石炭-二叠系砂岩的孔隙度(1.1-2%),具有孔隙-裂隙双重发育、孔隙度高的介质特征,为地下水的赋存和运移提供较优的介质条件;(3)通过开展大型群孔抽水试验及求参,结合研究区侏罗系含水层的介质特征,采用Boulton模型计算,获取了研究区III-1含水层渗透系数K=4.33 m/d,单位涌水量q=1.18 l/s m,并揭示了该含水层具有的滞后特征及反映出的孔隙-裂隙双重介质发育的基本规律。结合水化学资料分析,获取了该含水层具有高渗透性、高矿化度、以静储量为主的水文地质特征;(4)针对研究区隐伏湖床补给含水层的介质条件、结构特征、控水机制及流场演化规律,提出了18煤开采“上防下疏”防治水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于首采面生产实践。
罗安昆[10](2017)在《巨厚顶板砂岩含水层下煤层开采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文中指出彬长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系煤田,上组煤开采主要受顶板水害影响,随着区域开采强度逐渐加强,水害问题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单个工作面涌水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同时,在矿井涌水量计算中,一般将巨厚洛河组砂岩含水层视为一个含水层考虑,忽视了其具有上、下段分层特征,往往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矿井涌水量相差较大。因此,为了保障矿井实现安全、高效开采,亟需对顶板覆岩破坏规律和矿井涌水量准确预测进行深入研究。本次研究选取彬长矿区亭南煤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资料分析、钻探、水文地质试验、物理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相关研究。首先通过对亭南煤矿以往勘探资料,地层岩性与厚度、上下层段间水力联系、水化学特征、富水性等方面资料分析,研究白垩系洛河组含水层上、下段分层特征,指出上、下段间的岩性组成、富水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上、下段间水力联系较弱。在矿井涌水量计算中,对巨厚洛河组砂岩含水层需分层考虑,并确定上段平均厚度约为190.75m,下段平均厚度约为99.61m。其次结合现场实测、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该区域典型覆岩结构顶板破坏规律,同时根据该区域典型的大尺度结构性"软弱-坚硬-软弱-坚硬"复合型覆岩结构,指出煤层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较高的原因。最后结合白垩系洛河组分层及典型覆岩结构综放开采顶板破坏规律的研究成果,采用传统大井法、倒置非完整大井法和数值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并将预测水量与实际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各方法的优劣,指出倒置非完整大井法计算结果更接近矿井实际涌水量,是适合该区域巨厚顶板砂岩含水层矿井涌水量的预测方法。
二、论彬长矿区白垩系砂岩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彬长矿区白垩系砂岩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1)石拉乌素矿白垩系离层水害类型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质条件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3 覆岩可积水离层位置研究 |
3.1 离层水形成条件 |
3.2 导水裂缝带高度研究 |
3.3 研究区可积水离层位置判别 |
3.4 本章小结 |
4 离层突水模式及水害评价 |
4.1 静水压涌突水模式及评价方法 |
4.2 动力突水模式及评价方法 |
4.3 研究区突水模式及评价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离层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
5.1 地面直通式导流孔 |
5.2 采动白垩系水观测孔 |
5.3 地面及井下水平注浆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堰塞湖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安全性及采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特厚煤层综放导水裂缝带 |
3 堰塞湖下开采安全性 |
4 开采对地表采动影响 |
4.1 堰塞湖下采煤沉陷预测 |
4.2 地裂缝深度 |
4.3 采动坡体稳定性 |
5 结论 |
(3)石拉乌素矿离层水涌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研究区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层与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3 工作面异常涌突水情况分析 |
3.1 突水经过 |
3.2 离层水害形成条件 |
3.3 涌水量及含水层水位变化 |
3.4 小结 |
4 离层水涌突机理分析 |
4.1 覆岩变形破坏和离层发育特征 |
4.2 数值模拟研究 |
4.3 极限隔水层厚度 |
4.4 洛河组水体漏失量 |
4.5 小结 |
5 离层水害防治措施 |
5.1 水害类型分区 |
5.2 井下疏放水孔 |
5.3 控顶区离层水害防治 |
5.4 限制采高 |
5.5 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母杜柴登井田强碱性水质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2 矿区地质条件 |
2.3 母杜柴登矿区区域地下水系统 |
3 地表盐碱湖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
3.1 水化学样品的采集及测试 |
3.2 盐、碱湖湖水化学特征分析 |
3.3 碱湖成因机制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地下水水动力条件及水化学特征研究 |
4.1 研究区水文地质补勘 |
4.2 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规律 |
4.3 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水力联系 |
4.4 本章小结 |
5 地下水动力场对水化学场的影响作用 |
5.1 剖面地下水流场数值模拟 |
5.2 流场演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6 水-岩作用下水化学场的演化过程 |
6.1 R型因子分析 |
6.2 含水层岩样采集及测试 |
6.3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水体致灾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离层水害类型及透水模式 |
2.1 离层水害案例 |
2.2 离层水害分类 |
2.2.1 一类一型(单层高位) |
2.2.2 一类二型(单层低位) |
2.2.3 二类一型(多层高位) |
2.2.4 二类二型(多层低位) |
2.3 离层水体透水模式 |
2.3.1 离层上覆岩体断裂冲击离层水体引发透水 |
2.3.2 静水压力导致离层水体破裂引发透水 |
2.3.3 重复扰动沟通离层水体引发透水 |
2.4 小结 |
第3章 离层发育规律 |
3.1 理论分析 |
3.1.1 离层发育位置的判别 |
3.1.2 离层产生的参数确定 |
3.2 数值模拟 |
3.2.1 单煤层开采离层发育及覆岩破坏规律 |
3.2.2 断层影响条件下厚煤层分层开采离层发育及覆岩破坏规律 |
3.3 相似材料模拟 |
3.3.1 模型及装架 |
3.3.2 实验模拟分析 |
3.3.3 断层对离层发育的影响规律 |
3.4 小结 |
第4章 充水离层及水源判别方法 |
4.1 充水离层判别方法 |
4.1.1 离层发育过程分析 |
4.1.2 离层下部岩体垂向渗流分析 |
4.2 离层充水水源判别方法 |
4.2.1 取样与测试 |
4.2.2 水样化验结果分析 |
4.2.3 离层充水水源判别 |
4.3 小结 |
第5章 充水离层致灾机理 |
5.1 离层上覆岩体断裂引发透水力学分析 |
5.1.1 坚硬岩层冲击能量 |
5.1.2 离层水体内冲击波压力 |
5.1.3 离层水体下部岩体承受的压力 |
5.1.4 离层水体下部岩体破坏范围确定 |
5.2 静水压力引发离层透水机理分析 |
5.2.1 离层下部岩体极限厚度确定 |
5.2.2 极限破断距的确定 |
5.3 离层空间持续时间 |
5.4 典型离层水害致灾机理 |
5.4.1 典型单煤层开采充水离层致灾机理 |
5.4.2 典型厚煤层分层开采充水离层致灾机理 |
5.5 小结 |
第6章 离层透水危险性分区研究 |
6.1 典型单煤层开采离层透水危险性分区 |
6.1.1 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6.1.2 分区原则及其指标 |
6.1.3 离层透水危险性分区 |
6.2 典型厚煤层分层开采离层透水危险性分区 |
6.2.1 分区原则 |
6.2.2 中部区各剖面分区 |
6.2.3 中部区各分区平面图 |
6.3 离层透水危险性分区验证 |
6.4 小结 |
第7章 离层水害防控技术体系及工程应用 |
7.1 致灾离层的判别及研究思路 |
7.2 致灾离层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
7.2.1 针对充水水源的提前预疏放 |
7.2.2 针对强径流带的水平钻孔截流 |
7.2.3 针对致灾离层水体的地面钻孔捅放与治理 |
7.2.4 回采过程中的离层水体探放 |
7.2.5 开采布局、工艺、速度及工作面布置优化 |
7.2.6 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 |
7.3 离层水害防治工程应用 |
7.3.1 离层水害防控体系检验 |
7.3.2 工程应用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离层动态演化研究及离层水害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层及构造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3 涌突水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3 白垩系巨厚砂岩离层水害问题 |
3.1 白垩系地层沉积特征 |
3.2 白垩系巨厚砂岩离层水形成可能性分析 |
3.3 白垩系巨厚砂岩离层水突水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离层域及其形态的简化 |
4.1 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离层时空分布特征 |
4.2 三角形离层域的提出和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离层动态演化分析计算模型 |
5.1 相邻岩层接触状态判别方法 |
5.2 阶梯状组合梁计算模型的提出和应用 |
5.3 案例分析与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离层水害评价及模式分类 |
6.1 离层水害评价 |
6.2 离层水害模式分类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主控裂隙演化及突水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井田概况 |
2.2 首采区概况 |
2.3 地质概况 |
2.4 工程地质条件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3 特厚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发育规律研究 |
3.1 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 |
3.2 基于关键层理论的离层层位判别 |
3.3 基于板断裂的覆岩破断距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覆岩主控裂隙演化数值模拟研究 |
4.1 模型建立 |
4.2 模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覆岩主控裂隙演化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
5.1 模拟试验方案 |
5.2 模型开采与试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周期性离层水突水类型及危险性预计 |
6.1 覆岩主控裂隙控制下离层突水类型 |
6.2 周期性离层涌水危险性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大南湖矿区侏罗系弱胶结含水介质及水动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
2.1 区域地质条件 |
2.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3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
2.4 区域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井田侏罗系含水层介质条件特征 |
3.1 侏罗系砂岩含水层的介质特征 |
3.2 含隔水层结构分析 |
3.3 直接充水含水层静储量估算 |
3.4 本章小结 |
4 井田侏罗系含水层水动力特征 |
4.1 群孔抽水试验介绍 |
4.2 抽水试验结果分析及求参 |
4.3 含水层水化学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上防下疏”关键技术的可行性评价 |
5.1“上防下疏”的技术思路 |
5.2 首采面“水体下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5.3 首采面“疏降控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首采面疏降工程优化设计及效果预测 |
6.1 首采面“上防下疏”方案设计 |
6.2 首采面“上防下疏”疏降效果 |
6.3 首采面“上防下疏”方案综合评价 |
6.4 首采面疏降工程实施情况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巨厚顶板砂岩含水层下煤层开采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亭南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2.1 矿井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
2.3.2 含、隔水层 |
第3章 彬长矿区巨厚洛河组砂岩含水层赋存特征 |
3.1 地层岩性垂向变化特征 |
3.2 富水性垂向变化特征 |
3.3 岩石力学性质垂向变化特征 |
3.4 水化学垂向变化特征 |
3.5 含水层分层特征确定 |
第4章 典型煤层覆岩结构综放开采覆岩破坏规律 |
4.1 覆岩破坏高度影响因素分析 |
4.2 覆岩破坏高度现场实测与模拟 |
4.2.1 现场实测 |
4.2.2 覆岩破坏相似材料模拟 |
4.2.3 覆岩破坏数值模拟 |
4.3 典型覆岩结构破坏规律研究 |
第5章 巨厚顶板砂岩含水层涌水量预测 |
5.1 多方法涌水量预测 |
5.1.1 大井法涌水量预测 |
5.1.2 倒置非完整大井法涌水量预测 |
5.1.3 数值法涌水量预测 |
5.2 预测水量与实际水量对比分析 |
5.3 巨厚顶板砂岩含水层涌水量预测方法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论彬长矿区白垩系砂岩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拉乌素矿白垩系离层水害类型及防治技术研究[D]. 岳喜军.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堰塞湖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安全性及采动影响研究[J]. 朱伟,滕永海.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2021(01)
- [3]石拉乌素矿离层水涌突机理研究[D]. 赵东良.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4]母杜柴登井田强碱性水质成因机制研究[D]. 郑洁铭.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侏罗系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白垩系覆岩水资源恢复动态研究[J]. 雷利剑,乔伟,袁中帮,牛云飞,田野,黄阳.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4)
- [6]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水体致灾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D]. 曹海东.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18(12)
- [7]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离层动态演化研究及离层水害评价[D]. 贺江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1)
- [8]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主控裂隙演化及突水预测研究[D]. 雷利剑.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9]大南湖矿区侏罗系弱胶结含水介质及水动力特征研究[D]. 崔思源.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10]巨厚顶板砂岩含水层下煤层开采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D]. 罗安昆.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