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

大学生情绪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

一、大学生的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董宝林[1](2021)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体育锻炼是身体活动的一个子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群体性、文化性、教育性等。尽管学术界曾广泛探讨了青少年身体活动相关问题,但采用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交互影响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锻炼心理学为视角,探究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构建影响机制模型,对于改善青少年体育锻炼状况、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方法:本文综合运用了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首先,在理论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变量,包括:个体因素的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主观锻炼体验;家庭因素的父母自主支持、父母锻炼习惯;学校因素的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学校人际环境支持等。其次,通过对4632名青少年的横断面调查,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群体差异)和内在关联,然后,通过对1091名青少年进行为期12周、两阶段的纵向调查,开展交叉滞后分析,利用极大似然法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构建影响机制模型,最后,利用Bootstrap法考察性别和学段在影响机制模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1.青少年的个体因素与其体育锻炼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和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存在学段差异。2.学校因素的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并且,体育锻炼行为能够中介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学校人际环境的影响,该中介效应量为7.7%;家庭因素的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并且,父母锻炼习惯能够中介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该中介效应量为6.1%;个体因素的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能够中介锻炼认同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24.1%,并且,内部动机、锻炼承诺、体育锻炼行为能够中介锻炼认同对青少年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46.7%;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交互影响效应中,父母自主支持、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能够中介学校自然环境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时,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36.8%。此外,性别调节了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锻炼承诺、父母自主支持对锻炼认同的影响,学段调节了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锻炼认同的影响。结论:1.男性青少年的个体因素及其体育锻炼行为上皆优于女性青少年。初中生的个体、家庭、学校因素及其体育锻炼行为皆优于高中生。2.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具有复杂的交互影响。具体而言,学校自然环境支持能在提升父母自主支持水平的基础上,激发青少年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进而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改善学校人际环境支持。在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中,相较而言,学校自然环境支持更易激发女性青少年的锻炼承诺,父母自主支持更易提升女性青少年的锻炼认同水平,并且,学校自然环境支持更易提升初中生的锻炼认同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机制模型的构建揭示了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在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定位及交互作用。

吴双飞[2](2021)在《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影响个体在遇到心理困扰时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的主动性。大学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成熟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他们开始独自承受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心理问题也呈上升化的趋势,积极寻求心理援助有助于应对心理危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是目前仅有少部分的学生会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以往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会受到家庭因素和个人特质的影响。本文依据相关研究,引入负面认知情绪调节和自我怜悯,采用问卷调查法进一步探讨父母心理控制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内部影响机制,以及家庭因素通过影响个体特质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间接影响机制。本研究选取三所高校的810名大学生被试,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自我怜悯量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进行测量,对回收的数据利用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并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以及专业方面存在显着差异。(2)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着差异。(3)负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着差异。(4)自我怜悯在性别、专业、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年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5)四个变量之间存在两两相关:父母心理控制正向预测负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负向预测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和自我怜悯;负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负向预测自我怜悯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自我怜悯正向预测专业心理求助态度。(6)父母心理控制负向影响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负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父母心理控制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自我怜悯在父母心理控制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负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自我怜悯在父母心理控制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刘娜[3](2021)在《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起点等待我们去开启,大学生当磨砺心性,成长为国家的顶梁柱。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复杂严峻局势下应运而生,作为人才培养的方针策略,竭力在高校搭建完善的体系,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与成长冲突,培养学生卓越的素养能力,呼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和社会哲学等理论的指导下,以时代背景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为基础,对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生活应激源、幸福发展和抑郁问题等文献进行研究,阐述国内外学术界所获取的研究成果,探讨生活应激诱发理论下三类高校的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幸福抑郁的中介调节效应。本文以“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调查问卷”做抽样调查,随机抽查1733人,本文采取学生核心素养量表、学生生活应激量表,SPSS21预测分析软件线性统计、AMOS18.0结构方程模型软件结构建模来处理频数分析、均值比较、多元回归和结构建模等,最后提出学生与学校层次的建议对策,进而推动当代大学生健康幸福生活。研究在大学生生活应激情境下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介于幸福与抑郁之间的中介干预效应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三大内涵,顺应我国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其特有的双向调节效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调节应激压力,追求幸福生活,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境界;幸福PERMA展示了幸福的优势内驱力,大学生认识幸福,并追求幸福,在核心素养内在激发下,防御、干预应激和抑郁的负性效应,克服心理危机,从而达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中的劳动幸福观;大学生生活应激诱发抑郁发作,降低幸福指数,在核心素养变量与内在幸福因子干预效应下,战胜外界的压迫,具备积极的自我力量,回归正常生活;生活应激源涵盖了大学生在现代社会面对日益激增的挫折挑战,使得部分素质能力薄弱匮乏的大学生深陷其中,心理危机频发,诱发抑郁发作,降低幸福水平,阻挡正常的社会适应发展。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提出压力管理与幸福促进的工作策略:压力管理与心身健康的育心策略;幸福促进与全面发展的育德策略;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策略。

陆雨[4](2021)在《体育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文中指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奉献、合作、助人等行为及趋向,实施这一行为有利于促进行为双方心理健康,甚至对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表现,个体的成长就是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大学阶段作为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过渡期,将面临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压力环境,培养亲社会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加体育活动不仅促进个体人际交往,也有利于形成团结互助等优良品质。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个体逐步习得与培养出符合社会规范与他人期待的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因此,体育参与可能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心理资本是个体心理状态的反映,对行为变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为个体积极社会行为获得持续动力,体育参与能够有效提高个体心理资本含量。所以,在考虑体育参与和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时,值得将心理资本作为重要个体差异变量引入进来。梳理以往体育参与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发现,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在竞技体育领域,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体育参与行为相对较少,以心理资本为中介探究三者之间关系的成果相对空白。因此,了解大学生体育参与、心理资本、亲社会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丰富体育教育功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对大学生体育参与、心理资本、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测量方法及相互关系进行梳理,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大学生体育参与、心理资本、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体育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内部作用机制,心理资本在体育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体育参与中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的应用与作用范围,为大学生增强社会适应、健康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表明:(1)体育参与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均具有正向显着影响。(2)体育参与与心理资本之间也成显着相关,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对心理资本均具有正向显着影响。(3)心理资本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具有正向显着影响,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乐观均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显着正相关。(4)心理资本在体育参与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中有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李运莉[5](2021)在《父母陪伴与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文中提出研究以普通中学初中生为对象,探讨父母陪伴与初中生心理耐挫力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的人际信任的特点,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人际信任在父母陪伴对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影响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研究采用《父母陪伴问卷》、《心理耐挫力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对四川省和黑龙江省两所中学的561名初中生(有效被试532)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Spss20.0和Spss process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初中生父母陪伴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父亲陪伴、父亲学习陪伴和母亲娱乐陪伴上在性别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父母学习陪伴在年级上存在统计学差异;母亲情感陪伴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统计学差异;父母陪伴在文化程度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2)初中生心理耐挫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初中生心理耐挫力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统计学差异。(3)父母陪伴与初中生心理耐挫力显着正相关,可正向预测心理耐挫力;父母陪伴与人际信任显着正相关,可正向预测人际信任;人际信任与心理耐挫力显着正相关,可正向预测心理耐挫力。(4)人际信任在父母陪伴与初中生心理耐挫力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领悟社会支持在父母陪伴通过人际信任作用于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中介模型的后半段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父母陪伴质量、提升人际信任水平有助于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培养,提高社会领悟支持水平可以帮助人际信任程度低的初中生提升心理耐挫力。

孟晓清[6](2021)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春期孩子身心发进展到了关键期,自我意识一步发展并成熟,在这段时期,父母教养方式会对初中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提高自我接纳和自我和谐水平,作用于人际信任水平的改变。本研究分别探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于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以及内在机制。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我接纳量表》、《自我和谐量表》以及《人际信任量表》展开调查,研究对象为山西省大同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生,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共发放1200份问卷,回收问卷942份,其中有效问卷882份,回收有效率达到93.6%。本研究调查结果如下:(1)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以及人际信任在性别特征、年级特征、父母文化程度上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父母拒绝对自我接纳、人际信任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对自我和谐有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情感温暖对人际信任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对自我接纳、自我和谐有负向预测作用,父母过度保护对人际信任、自我接纳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对自我和谐具有负向预测作用。(3)自我接纳和自我和谐在父母拒绝与人际信任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着,且存在链式中介作用,路径图为父母拒绝→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自我接纳和自我和谐在父母情感温暖与人际信任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着,且存在链式中介作用,路径图为父母情感温暖→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自我接纳和自我和谐在父母过度保护与人际信任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着,且存在链式中介作用,路径图为父母过度保护→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

杨秀娟[7](2021)在《从“不知不觉”到“当知当觉”:习惯性手机使用及其与正念的关系》文中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手机功能日益智能化,手机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手机使用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在这一背景下,理性看待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手机使用方式,提高使用手机过程中的自主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以往研究在考察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时主要聚焦于手机使用强度、手机使用类型、手机使用的“问题”和“症状”尤其是病理性特征(如手机成瘾)等,较少有研究基于更宏观的背景,从习惯的视角来关注人们普遍的手机使用方式——习惯性手机使用。不同于一般性的手机使用以及手机成瘾等病理性行为,习惯性手机使用反映了一种更普遍、常见的手机使用行为,这一行为本身无好坏之分,具有缺乏意识、注意、意图和控制等自动化特征。本研究将集中探讨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内涵和主要特征,旨在为揭示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此外,本研究还将基于正念再感知模型和正念去自动化机制模型以及实证研究,从特质正念、状态正念和正念训练三个层面检验正念在习惯性手机使用行为中的去自动化效应,旨在提升人们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的意识、觉知和自主性,为形成健康的手机使用方式提供实践指导。本研究围绕两大核心问题:(1)揭示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结构和主要特征,(2)检验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共开展了四项研究。具体而言,研究一采用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三个子研究探讨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内涵、结构特征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现状;研究二采用行为实验法,通过三个子研究重点检验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失控性”、“情境依存性”和“目标独立性”三个自动化特征;研究三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三个子研究从特质正念的角度考察了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研究四结合日记法、实验诱发法和干预训练法,通过三个子研究分别从状态正念和正念训练的角度考察了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结构与基本现状研究一的子研究1a采用访谈法对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习惯性手机使用是指通过在同一情境下重复同一行为而形成的在外部环境线索(如手机震动)或内部线索(如无聊)触发作用下自动化使用手机的行为;主要体现在行为模式化、行为自动化、情境依存性、目标独立性以及不使用时产生的消极影响五个方面。子研究1b在子研究1a的基础上,编制了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习惯性手机使用问卷,共包括31个题项,分别测量失控性、情境依存性、目标独立性、模式化和高效性五个维度。子研究1c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习惯性手机使用总体水平较高,并且存在显着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习惯性手机使用总体水平对睡眠问题、人际疏离感、学业倦怠、负性情绪和手机成瘾等消极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指标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失控性、情境依存性和目标独立性与这些适应指标之间的关系更紧密。2.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研究二重点检验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子研究2a采用成瘾Stroop实验范式,结果发现:(1)高习惯组在手机相关词上的反应时显着长于低习惯组,而在中性词上,两组反应时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2)高习惯组的手机Stroop干扰效应量显着高于低习惯组。这表明高习惯组对手机相关刺激具有注意优势加工,并且在手机相关刺激出现时会对其抑制控制能力产生影响。该结果证实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失控性”特征。子研究2b采用阈上启动实验,结果发现:(1)在手机情境启动条件下,当目标词语是“运动”时,高习惯组的反应时显着长于低习惯组;(2)在运动情境启动条件下,高习惯组在手机目标词汇和运动目标词汇上的反应时差值要显着大于低习惯组;并且在这一启动条件下,高习惯组对手机目标词汇判断的正确率显着低于运动目标词汇。这表明,高习惯组对手机使用启动情境的依赖水平更高,当目标刺激和情境启动刺激不一致时,他们会受冲突控制的影响和反应灵活性的降低而导致反应时变长。这证实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情境依存性”特征。子研究2c采用阈下启动实验,结果发现:(1)在手机目标词汇启动条件下,高习惯组对手机相关词汇的反应时显着短于中性词汇反应时,而低习惯组在两类词汇上反应时不存在显着差异,这表明高习惯组更易受手机使用目标的启动影响,对手机词汇做出更快的反应;(2)但是在手机情境词汇启动、手机目标词汇启动以及中性词汇启动三种启动条件下,高习惯组对手机相关词汇的反应时不存在显着差异。这表明高习惯组对于手机词汇存在加工优势,而相对不受启动刺激类型的影响,因此手机目标的启动效应没有凸显出来。这部分支持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目标独立性”特征。3.特质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三的子研究3a采用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结果发现:(1)特质正念总体水平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呈显着负相关;(2)特质正念的有觉知行动和不评判两个维度能够显着负向预测习惯性手机使用总体水平;(3)具体到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具体维度,结果表明特质正念的不同维度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预测作用存在差异。子研究3b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正念特征可划分为中等正念组、不评判觉知组和评判观察组3个类别;(2)“中等正念组”在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上均处于中等水平,“不评判觉知组”在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上均得分最低,而“评判观察组”在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上均得分最高。同子研究3a结果一致,该结果同样证实了特质正念不同维度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不同预测作用。子研究3c采用中介效应分析,考察了注意控制、情绪反应性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特质正念不同维度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描述、有觉知地行动和不评判三个维度均能分别通过注意控制、情绪反应性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对习惯性手机使用产生影响;(2)不反应能够通过情绪反应性的中介作用对习惯性手机使用产生影响;(3)注意控制、情绪反应性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观察和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着。该研究结果从总体上契合了正念再感知模型和正念去自动化机制模型。4.状态正念和正念训练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研究四的子研究4a采用日记法,考察了自然状态下的正念水平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状态正念和特质正念均能显着负向预测个体每日的习惯性手机使用水平,并且特质正念还能强化状态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总体水平以及失控性、情境依存性、模式化和高效性的负向预测作用。子研究4b采用实验诱发法,考察经过短期正念训练,个体状态正念水平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通过10分钟的短期正念干预,实验组的状态正念水平得以显着提升;(2)与前测相比,实验组在后测成瘾Stroop任务中对手机词汇的反应时更短;(3)个体状态正念水平提升得越高,在手机相关词汇上的反应时越短。这表明通过提升个体的状态正念水平,有效提升了个体加工手机相关词汇时的抑制控制能力。子研究4c采用网络简易正念训练和生态瞬时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正念训练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结果发现:(1)通过每天10分钟,连续10天的正念训练,显着提升了状态正念和特质正念水平,并降低了习惯性手机使用水平及其相关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问题;(2)在生态瞬时评估中,状态正念和特质正念均能显着负向预测习惯性手机使用水平,并且在低特质正念个体身上,状态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预测作用更强;(3)训练结束后的访谈结果表明,正念训练能够通过提升注意控制、情绪调节、自我概念以及自我控制水平进而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水平。本研究立足于信息技术时代如何更好地应对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聚焦于习惯性手机使用行为,探讨了其概念内涵、自动化特征及其与不同层面的正念之间的关系。就理论意义而言,与以往研究聚焦于手机使用“问题”和“症状”的视角不同,本研究从习惯的角度揭示了一种更具普遍性、常态化的手机使用方式,并检验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此外,基于正念再感知模型和正念去自动化机制模型,本研究考察了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为提升个体在习惯性手机使用行为中的意识和自主性、探究正念在信息技术使用行为上的积极意义提供了理论支持。就实践意义而言,本研究启示未来研究从新的视角理解人们的手机使用行为,更全面地揭示人和手机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研究发现,不管是特质正念,自然条件下的状态正念,还是实验诱发的状态正念,或是网络简易正念训练,均能在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行为上发挥积极作用,这也为未来研究从正念的不同角度对人们的信息技术使用行为进行实践干预提供了实践参考。

李贞慧[8](2021)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幼儿学习品质及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家长选择教养方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创造性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研究选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选取幼儿家长作为问卷填写对象,幼儿家长及大班幼儿作为访谈对象,共收集问卷1040份、访谈资料13份。使用SPSS20.0及Amos21.0统计软件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及科学分析,应用Nvivo11.0执行访谈资料编码处理。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该地区父母教养方式现状良好,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2)儿童学龄段在民主性与放任性教养中存在显着差异,父亲职业在民主性与专制性教养方式上均存在差异性,父亲文化程度与母亲职业在专制性教养方式中存在显着差异,母亲学历与家庭结构在溺爱性教养方式上存在显着差异。家长职业、学历在儿童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着差异。儿童学龄段、家庭结构、家长职业与学历在幼儿学习品质上存在显着差异。(3)除溺爱性教养外,其他三种教养方式均与幼儿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性。幼儿学习品质与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相关性。(4)除溺爱性、放任性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及其各维度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外,其余两种教养方式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关系。民主性、专制性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呈显着正向预测作用,放任性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呈显着负向预测作用。幼儿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品质及各维度均存在显着正向线性影响关系。(5)自我效能感在民主性教养方式、放任性教养方式、专制性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6)认知发展、情感态度、技能水平3大范畴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关系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大范畴各自具有不同的构成维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理清父母教养方式、幼儿学习品质、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提出父母优化教养方式,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幼儿教师协助家长,科学地促进幼儿发展;社区统筹多方力量,推动幼儿教育的进步三个针对性可操作策略。

唐珍玲[9](2021)在《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人际交往作为大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突显,对其学习与生活也造成一定困扰,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而人际交往效能感作为一种中介机制,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交往效能感会影响人们的交往动机,能够预测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和情感变化。然而,目前对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研究还甚少。音乐治疗作为在心理健康领域有着不错成效的治疗方式,有着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并且大学生对音乐有着普遍的接受性,这为音乐治疗的干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及音乐治疗作用机制相关理论,来探讨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影响,改善人际交往问题,扩宽音乐治疗的应用研究领域,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开拓新思路。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使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现状及特点。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其性别、年级、专业、家庭贫困、是否独生子女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研究二采用两组前后测对照及追踪的准实验设计,招募30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成员进行八次团体音乐疗法的干预活动,对照组不施加处理。选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同时以《团体辅导单元反馈表》《助手观察记录表》《成员互评表》等为辅助工具,来获得质性数据。对所有研究数据及材料进行分析与探讨,检验并分析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同时在活动结束八周后,对实验组进行追踪测量,检验了干预研究的持续效应。综合整个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家庭是否贫困、家庭居住地类型、专业及年级这四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存在着显着关联,但与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两个变量之间无显着关联。亲和效能与性别、专业和年级三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关联;自我印象效能与家庭是否贫困和家庭居住地类型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关联;利他效能与是否贫困、是否独生、家庭居住地类型、专业、年级五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的关联;沟通效能与年级之间存在显着关联,自我价值效能与专业之间存在显着关联;情绪控制效能与性别、是否贫困生、家庭居住地类型、年级四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的关联。(2)在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六个维度中,沟通效能得分最高,情绪控制效能则得分最低。(3)音乐疗法团体辅导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且在六个分维度上均有显着效果。(4)团体音乐疗法对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有良好的持续效应。

陈妍廷[10](2021)在《提升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降低初中生学习倦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对初中生心理弹性、人际关系及学习倦怠三个变量间的关系的研究,尝试探索通过团体辅导提升初中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以降低其学习倦怠的有效干预途径,并针对初中生在心理弹性、人际关系和学习倦怠上的心理特征及干预实践提出降低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议,为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干预思路和教育对策。方法: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法,运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云南省昆明市五所中学170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研数据并进行分析。其次,采用实验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的方法开展心理弹性团体辅导干预研究,根据心理弹性相关理论和问卷调查结果设计为期8周的团辅方案,并对筛选出的32名被试非随机抽样分成各16名一组实施干预。其中,实验组接受团辅干预,对照组正常参加一般的心理健康课程。干预结束后对两组被试进行三个量表指标的后测,收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组间比较研究干预心理弹性对减少人际困扰缓解学习倦怠的影响,从而验证通过提升心理弹性的团辅来改善初中生人际关系及学习倦怠这一干预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1.初中生学习倦怠个体差异较大;心理弹性仍有提升空间;人际关系的困扰值得关注。2.初中生心理弹性水平与人际关系呈负相关,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人际关系与学习倦怠呈正相关。3.初中生心理弹性在人际关系和学习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提高初中生心理弹性水平的团体辅导能同时改善他们人际关系进而缓解他们的学习倦怠。

二、大学生的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的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1 学术意义
        1.3.2 应用价值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锻炼心理学
        2.1.2 社会认知理论
        2.1.3 社会生态学理论
        2.1.4 社会支持理论
        2.1.5 社会认同理论
        2.1.6 动机理论
    2.2 操作性概念界定
        2.2.1 身体活动、体育活动、体育健身与体育锻炼行为
        2.2.2 习惯与体育锻炼习惯
        2.2.3 自然环境支持与人际环境支持
        2.2.4 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个体因素界定
        2.2.5 准实验设计与交叉滞后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与研究假设
        2.3.1 个体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2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3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的内在因果关系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横断面研究调查对象
        3.1.2 纵向研究调查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半结构式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与相关性
        4.1.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
        4.1.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性
    4.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
        4.2.1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3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
5 研究讨论
    5.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讨论
        5.1.1 性别差异讨论
        5.1.2 学段差异讨论
    5.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讨论
        5.2.1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3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可能的创新点
8 研究局限与展望
    8.1 核心变量选择的局限性
    8.2 研究时空构思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12 -18 周岁被试知情同意书
    体育锻炼及其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2)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父母心理控制
        2.1.1 父母心理控制的概念
        2.1.2 父母心理控制的测量
        2.1.3 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情绪和心理问题的关系研究
    2.2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2.2.1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概念
        2.2.2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分类
        2.2.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测量
    2.3 自我怜悯
        2.3.1 自我怜悯的概念
        2.3.2 自我怜悯的成分和关系
        2.3.3 自我怜悯的测量
    2.4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
        2.4.1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概念
        2.4.2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测量
        2.4.3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因素
    2.5 父母心理控制、自我怜悯、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
        2.5.1 父母心理控制和自我怜悯的关系研究
        2.5.2 父母心理控制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研究
        2.5.3 父母心理控制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
        2.5.4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自我怜悯的关系研究
        2.5.5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
        2.5.6 自我怜悯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被试
    3.2 研究工具
        3.2.1 父母心理控制量表
        3.2.2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量表
        3.2.3 自我怜悯量表
        3.2.4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
    3.3 研究假设
    3.4 施测方式
    3.5 数据录入与整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父母心理控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负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3 自我怜悯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4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4.3.1 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4.3.2 变量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4.3.3 变量在不同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4.3.4 变量在不同专业上的差异分析
        4.3.5 变量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4.4 相关分析
    4.5 各变量路径分析
        4.5.1 父母心理控制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直接作用分析
        4.5.2 负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分析
        4.5.3 自我怜悯的中介作用分析
        4.5.4 负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自我怜悯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5 讨论
    5.1 各变量的现状分析
        5.1.1 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现状分析
        5.1.2 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的现状分析
        5.1.3 大学生自我怜悯的现状分析
        5.1.4 大学生负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现状分析
    5.2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5.2.1 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2.2 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2.3 大学生负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2.4 大学生自我怜悯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5.3 中介效应分析
        5.3.1 父母心理控制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
        5.3.2 负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5.3.3 自我怜悯的中介作用
        5.3.4 负面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自我怜悯的链式中介作用
    5.4 研究创新与局限
        5.4.1 本研究的创新
        5.4.2 本研究的局限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发展PERMA幸福理论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干预抑郁发作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5 核心素养、幸福、抑郁的关系研究现状
    1.4 研究述评和研究展开
        1.4.1 研究述评
        1.4.2 研究展开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2.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2.2 积极心理学PERMA幸福发展相关理论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抑郁干预的理论
        2.3.1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2.3.2 自我调节与积极干预
        2.3.3 预防抑郁发作的理论
    2.4 中国大学生三类六维发展核心素养概念
        2.4.1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
        2.4.2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
        2.4.3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
第三章 对象和方法
    3.1 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
        3.1.1 资料来源
        3.1.2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与调研工具
        3.2.1 研究方法
        3.2.2 调研工具
    3.3 理论假设与实证验证
        3.3.1 理论假设
        3.3.2 实证检验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基本资料与信度效度检验
        4.1.1 问卷信度与答卷效度检验分析
        4.1.2 人口学和社会学资料频数分析
    4.2 生活应激源及应激反应均值比较分析
        4.2.1 男女生应激源及反应均值比较
        4.2.2 三类学校应激源及反应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4.3 核心素养、幸福与抑郁均值比较分析
        4.3.1 男女生发展核心素养均值比较
        4.3.2 三类学校发展核心素养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4.3.3 男女生幸福发展指标均值比较
        4.3.4 三类学校学生幸福发展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4.3.5 男女生抑郁发作指标均值比较
        4.3.6 三类学校学生抑郁发作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4.4 大学生核心素养、应激、抑郁、幸福因素相关分析
        4.4.1 大学生应激源及其反应8 项相关分析
        4.4.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6 维度相关分析
        4.4.3 大学生积极幸福发展5 要素相关分析
        4.4.4 大学生消极抑郁发作9 症状相关分析
        4.4.5 核心素养、应激、抑郁与幸福的分析
    4.5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的回归预测
        4.5.1 总样大学生生活应激诱发抑郁发作的回归预测
        4.5.2 男女生生活应激分别诱发抑郁发作的回归预测
        4.5.3 总样大学生9/18 项核心素养预防抑郁回归预测
        4.5.4 大学生男生与女生核心素养预防抑郁回归预测
        4.5.5 总样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增加幸福的回归预测
        4.5.6 大学生男生与女生核心素养增加幸福回归预测
    4.6 大学生核心素养4*2 性别对预防抑郁的调节交互效应方差分析
    4.7 大学生核心素养4*2 性别对增加幸福的调节交互效应方差分析
    4.8 大学生“S生活应激—O核心素养—R增幸福与防抑郁”结构方程模型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大学生应激诱发抑郁发作、核心素养激励幸福发展的工作原理
        5.1.1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具有群组差异特点
        5.1.2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受其性别分组调节
        5.1.3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亦受学校分类调节
    5.2 大学生生活应激本质是其生活应激源诱发应激反应的加工过程
    5.3 大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增进幸福与预防抑郁的双重调节作用
        5.3.1 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六维度能够提升其幸福发展五要素
        5.3.2 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六维度能够舒缓其抑郁发作九指标
    5.4 大学生核心素养激励所获得的幸福反过来对抑郁具有疗愈作用
    5.5 建议: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压力管理与幸福促进的策略
        5.5.1 压力管理与心身健康的育心策略
        5.5.2 幸福促进与全面发展的育德策略
        5.5.3 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策略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学生生活应激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体育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2.相关文献回顾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亲社会行为理论
        2.1.2 符号互动理论
        2.1.3 社会认知理论
    2.2 亲社会行为相关研究
        2.2.1 亲社会行为概念界定与发展
        2.2.2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2.3 体育参与相关研究
        2.3.1 体育参与概念界定与发展
        2.3.2 体育参与文献回顾
    2.4 心理资本相关研究
        2.4.1 心理资本概念界定与发展
        2.4.2 心理资本的文献回顾
    2.5 体育参与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相关文献回顾
    2.6 体育参与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文献回顾
    2.7 心理资本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文献回顾
    2.8 文献小结
3.研究设计
    3.1 变量测量与问卷设计
        3.1.1 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
        3.1.2 体育参与量表
        3.1.3 心理资本量表
    3.2 研究假设
        3.2.1 体育参与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假设
        3.2.2 体育参与与心理资本的关系假设
        3.2.3 心理资本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假设
        3.2.4 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关系假设
    3.3 变量测量
        3.3.1 体育参与的测量
        3.3.2 心理资本的测量
        3.3.3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3.4 研究设计
    3.5 预调研
4.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4.1 调查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问卷调查法
        4.2.3 数理统计法
        4.2.4 访谈法
5.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5.1.2 观测指标描述性分析
    5.2 信效度分析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2.3 小结
    5.3 控制变量的T检验
    5.4 相关分析
    5.5 回归分析
        5.5.1 体育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5.5.2 体育参与对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
        5.5.3 心理资本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5.6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5.7 结果分析与讨论
        5.7.1 各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5.7.2 结果讨论与分析
6.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对实践的启示
7.研究贡献、不足与展望
    7.1 研究贡献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父母陪伴与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父母陪伴的研究综述
        2.1.1 父母陪伴的概念
        2.1.2 父母陪伴的结构
        2.1.3 父母陪伴的测量
        2.1.4 父母陪伴的研究现状
    2.2 心理耐挫力的研究综述
        2.2.1 心理耐挫力的概念
        2.2.2 心理耐挫力的测量
        2.2.3 心理耐挫力的研究现状
    2.3 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
        2.3.1 领悟社会支持的概念
        2.3.2 领悟社会支持的测量
        2.3.3 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
    2.4 人际信任的研究综述
        2.4.1 人际信任的概念
        2.4.2 人际信任的测量
        2.4.3 人际信任的研究现状
    2.5 心理耐挫力与父母陪伴、人际信任、领悟社会支持关系研究
        2.5.1 父母陪伴与心理耐挫力的关系研究
        2.5.2 父母陪伴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
        2.5.3 人际信任与心理耐挫力的关系研究
        2.5.4 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2.6 以往研究的不足
3 研究设计
    3.1 被试取样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4.1 父母陪伴问卷
        3.4.2 心理耐挫力问卷
        3.4.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3.4.4 人际信任量表
    3.5 统计处理
    3.6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 研究结果
    4.1 初中生父母陪伴的基本情况及差异检验
        4.1.1 父母陪伴的基本情况
        4.1.2 初中生父母陪伴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4.2 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基本情况及差异检验
        4.2.1 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基本情况
        4.2.2 初中生心理耐挫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4.3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基本情况及差异检验
        4.3.1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基本情况
        4.3.2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4.4 初中生人际信任的基本情况及差异检验
        4.4.1 初中生人际信任的基本情况
        4.4.2 初中生人际信任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4.5 初中生父母陪伴、心理耐挫力、领悟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
    4.6 人际信任在父母陪伴与初中生心理耐挫力间的中介效应
    4.7 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5 分析与讨论
    5.1 初中生父母陪伴、心理耐挫力、领悟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特点的分析讨论
        5.1.1 初中生父母陪伴的基本特点
        5.1.2 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基本特点
        5.1.3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基本特点
        5.1.4 初中生人际信任的基本特点
    5.2 初中生父母陪伴与心理耐挫力关系的分析讨论
    5.3 人际信任在父母陪伴与初中生心理耐挫力间的中介效应讨论
    5.4 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讨论
6 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教育建议
        6.2.1 树立陪伴意识,提高父母陪伴水平
        6.2.2 重视心理耐挫力培养,发挥教育的最大作用
        6.2.3 提升人际信任水平,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6.2.4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初中生全面健康发展
7 研究的创新、不足和展望
    7.1 创新点
    7.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父母教养方式
        2.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2.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
        2.1.3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2.1.4 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划分
    2.2 人际信任
        2.2.1 人际信任概念
        2.2.2 人际信任的测量
        2.2.3 人际信任的维度
        2.2.4 人际信任的理论
    2.3 自我接纳
        2.3.1 自我接纳的概念
        2.3.2 自我接纳的相关研究
    2.4 自我和谐
        2.4.1 自我和谐的概念
        2.4.2 自我和谐的理论
    2.5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2.5.1 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2.5.2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人际信任的关系
        2.5.3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关系
    2.6 当前研究的不足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4.1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
        3.4.2 人际信任量表(ITS)
        3.4.3 自我接纳量表(SAQ)
        3.4.4 自我和谐量表(SCCS)
    3.5 数据处理
4 数据分析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描述性统计
        4.2.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描述性统计
        4.2.2 初中生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描述性统计
    4.3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口学变量差异性分析
        4.3.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性别差异
        4.3.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年级差异
        4.3.3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父亲文化程度差异
        4.3.4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母亲文化程度差异
    4.4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相关性分析
        4.4.1 初中生父亲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相关性分析
        4.4.2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人际信任、自我接纳、自我和谐相关性分析
    4.5 中介效应检验
        4.5.1 初中生父亲拒绝、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对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4.5.2 初中生父亲情感温暖、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对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4.5.3 初中生父亲过度保护、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对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4.5.4 初中生母亲拒绝、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对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4.5.5 初中生母亲情感温暖、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对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4.5.6 初中生母亲过度保护、自我接纳、自我和谐对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检验
5 结果与分析
    5.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现状
        5.1.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分析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5.1.2 初中生自我接纳现状分析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5.1.3 初中生自我和谐现状分析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5.1.4 初中生人际信任现状分析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5.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
        5.2.1 初中生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
        5.2.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接纳、自我和谐、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6 教育启示
7 结论
8 研究创新点及研究不足
    8.1 研究创新点
    8.2 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7)从“不知不觉”到“当知当觉”:习惯性手机使用及其与正念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习惯性手机使用
        1.1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述
        1.2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测量
        1.3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
        1.4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后效
        1.5 针对习惯和手机使用行为的干预
    2 正念
        2.1 正念的概念
        2.2 正念的不同层面
        2.3 正念相关干预疗法
        2.4 正念的积极影响
    3 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3.1 正念去自动化的理论基础
        3.2 正念去自动化的实证支持
        3.3 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总体研究设计
    1 问题提出
        1.1 现有研究不足
        1.2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2 总体研究设计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问卷编制与现状调查
        1 问题提出
        2 子研究1a: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质性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3 子研究1b: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问卷编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4 子研究1c: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现状调查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研究二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
        1 问题提出
        2 子研究2a: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失控性
        2.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3 子研究2b: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情境依存性
        3.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4 子研究2c: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目标独立性
        4.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研究三 特质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1 问题提出
        2 子研究3a: 特质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以变量为中心
        2.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3 子研究3b: 特质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以个体为中心
        3.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4 子研究3c: 特质正念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内部机制
        4.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研究四 状态正念及正念训练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1 问题提出
        2 子研究4a: 状态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日记法
        2.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3 子研究4b: 状态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实验诱发法
        3.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4 子研究4c: 网络简易正念训练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生态瞬时评估
        4.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结构与基本现状
    2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
        2.1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失控性
        2.2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情境依存性
        2.3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目标独立性
    3 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3.1 不同层面的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3.2 不同层面的正念在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时的相互作用
        3.3 正念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的中介机制
    4 本研究的创新及其意义
        4.1 研究创新
        4.2 理论意义
        4.3 实践意义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1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2 正念和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研究重难点
    1.4 核心概念界定
    1.5 理论基础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第3章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的现状分析
    3.1 父母教养方式现状分析
    3.2 幼儿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3.3 幼儿学习品质现状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间的实证分析
    4.1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4.2 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品质之间的回归分析
    4.3 幼儿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习品质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原因的分析
    5.1 访谈资料质性分析
    5.2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与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的分析
第6章 提升幼儿学习品质的对策建议
    6.1 以民主性教养方式为主,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6.2 以专制性教养方式为辅,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6.3 提升幼儿自我效能感,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对幼儿学习品质影响的问卷》
附录 2
致谢
作者简介

(9)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实践意义
        1.3.2 理论意义
    1.4 研究总体方案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2.1.1 自我效能感概念
        2.1.2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
        2.1.3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概念
        2.1.4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维度
        2.1.5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测量
        2.1.6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1.7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特点
    2.2 音乐治疗
        2.2.1 音乐治疗的概念
        2.2.2 音乐治疗的基本功能
        2.2.3 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
        2.2.4 音乐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2.2.5 音乐治疗的实证研究效果
        2.2.6 音乐治疗在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干预中的优势
        2.2.7 团体音乐治疗
    2.3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内容
        2.3.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3.2 拟研究的内容
3 研究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选取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程序
        3.2.4 数据处理
    3.3 研究数据分析
        3.3.1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现状分析
        3.3.2 亲和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3.3.3 自我印象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3.3.4 利他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3.3.5 沟通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3.3.6 自我价值感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3.3.7 情绪控制效能与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
    3.4 讨论
    3.5 结论
4 研究二 团体音乐疗法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设计
    4.3 研究对象
        4.3.1 干预对象
        4.3.2 研究者
        4.3.3 观察员
    4.4 研究方法
    4.5 研究工具
        4.5.1 团体音乐疗法方案
        4.5.2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
        4.5.3 团体活动单元反馈表
        4.5.4 团体活动总反馈表
        4.5.5 成员互评表
        4.5.6 助手观察记录表
        4.5.7 场地及设备
    4.6 团体音乐疗法的干预方案
        4.6.1 团体音乐疗法的总目标
        4.6.2 团体性质
        4.6.3 音乐活动方案设计
        4.6.4 团体音乐疗法方案的理论依据
    4.7 量化测评结果分析
        4.7.1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差异比较
        4.7.2 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差异比较
        4.7.3 追踪测量结果
    4.8 质性材料分析
        4.8.1 团辅单元反馈表分析
        4.8.2 团辅总反馈表分析
        4.8.3 成员互评表的分析
        4.8.4 实验后访谈分析
        4.8.5 助手反馈信息分析
        4.8.6 带领者的反思与总结
5 讨论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7 研究发现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心理学实验知情同意书
    附录2 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
    附录3 团体音乐活动单元反馈表
    附录4 团体音乐活动总反馈表
    附录5 《助手观察记录表》
    附录6 《团体成员互评表》
    附录7 部分活动方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提升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降低初中生学习倦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2.1.1 学习倦怠的概念
        2.1.2 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
    2.2 初中生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2.2.1 初中生人际关系的概念
        2.2.2 初中生人际关系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
    2.3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2.3.1 心理弹性的概念
        2.3.2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
    2.4 学习倦怠与初中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关系的研究
        2.4.1 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2.4.2 初中生人际关系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2.4.3 心理弹性、初中生人际关系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2.5 问题提出和假设
第3章 研究一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程序
        3.2.4 数据处理
        3.2.5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3.3 研究结果
        3.3.1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3.3.2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学习倦怠的差异性分析
        3.3.3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学习倦怠的相关分析
        3.3.4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学习倦怠的路径分析
第4章 研究二提高心理弹性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选取
        4.2.2 研究工具
    4.3 研究设计
        4.3.1 研究流程
        4.3.2 理论依据
        4.3.3 理论框架
        4.3.4 方案设计
    4.4 研究过程
        4.4.1 辅导的单元举例
        4.4.2 对照组活动设计
    4.5 统计分析
    4.6 干预结果量化评估
        4.6.1 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变量的同质性检验
        4.6.2 实验组对照组后测变量变化量差异检验
    4.7 干预结果质性评估
        4.7.1 单元活动成员反馈
        4.7.2 单元活动过程评估与改进
        4.7.3 总结性评估结果
        4.7.4 团体辅导观察者与协同领导者评估
第5章 综合讨论
    5.1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的特征
    5.2 初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5.3 通过团体辅导干预提高初中生心理弹性的有效性
    5.4 心理弹性的干预对改善初中生人际关系的有效性
    5.5 心理弹性的干预对降低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有效性
第6章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创新之处
    6.4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学习倦怠、心理弹性及人际关系问卷
    附录2 干预研究过程性评价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大学生的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D]. 董宝林.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研究[D]. 吴双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D]. 刘娜.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体育参与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D]. 陆雨.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5]父母陪伴与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D]. 李运莉.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6]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 孟晓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从“不知不觉”到“当知当觉”:习惯性手机使用及其与正念的关系[D]. 杨秀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8]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 李贞慧.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9]团体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干预效果[D]. 唐珍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10]提升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降低初中生学习倦怠[D]. 陈妍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大学生情绪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