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化工废水回用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陆静怡[1](2021)在《大型石化仓储清罐清舱废水处理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石化行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为工农业、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石化仓储清罐清舱废水主要包括企业定期清洗油库收集、储存石油的油罐及运输船舱的清洗废水,从前石化仓储没有专门设置处理此类废水的设施,部分废水可能不经处理便排入河湖或城市污水管网,但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愈加重视,此类清罐清舱废水亟需得到有效处理。石化仓储清罐清舱废水具有浓度高、成分复杂、水量波动大,难以直接使用传统的生化法来进行处理等特点。本研究以中化仓储清罐清舱废水为对象,结合实际水质特征,进行废水处理可行性实验研究。通过技术筛选,本课题采用加压溶气气浮+Fenton氧化+厌氧生物膜+SBR组合工艺处理石化仓储清罐清舱废水。研究中通过考察破乳剂投加量、进水pH值、反应时长对气浮降解COD效果的影响,确定气浮的最佳反应工况;通过考察初始pH、H2O2/COD(质量比)、H2O2/Fe2+(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长对Fenton氧化降解COD效果的影响,确定Fenton氧化工艺最佳工况;考察溶液初始pH和反应时长对新型金属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降解COD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比Fenton氧化工艺和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处理气浮出水的各方面优缺点,选择更优的Fenton氧化工艺为本研究的处理工艺;采用厌氧生物膜法和SBR法作为生物处理工艺,研究两种工艺对Fenton氧化出水COD的降解情况。通过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多次试验研究并结合实际水质特点,形成的加压溶气气浮+Fenton氧化+厌氧生物膜+SBR组合工艺,对此类大型石化仓储清罐清舱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废水进水COD浓度28000~38000 mg/L,处理后最终出水COD剩余浓度320~400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2)结合石化仓储清罐清舱废水油类物质较多的特点,选择气浮工艺作为第一步处理工艺,对此类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去除率可达52.54%。当气浮进水pH为7.0、破乳剂投加量为0.8 ml/L,控制溶气压力为0.4 Mpa、溶气水流量100 mL/min时,反应90 min后气浮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达到52.54%,同时B/C由原水的0.052经气浮后提升至0.105,但可生化性仍小于0.3,难以进行生物降解;(3)针对废水难降解物质多、难以直接进行生物处理的特点,选择高级氧化法对气浮出水进行处理,在对比Fenton氧化工艺和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在最佳工况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后,选择Fenton氧化工艺处理气浮出水,当进水pH为4.0、H2O2/COD(质量比)=1:1、H2O2/Fe2+(摩尔比)=10:1、反应温度为40℃时,反应120 min后,Fenton氧化反应COD剩余浓度最低,COD去除率达到最高64.1%。酸性条件下尤其是pH为4.0时COD去除率较高是因为Fenton反应在酸性环境中产生·OH,使氧化反应成为主导反应;但pH值过低会导致H2O2的稳定性升高,减缓H2O2的分解速率和·OH产生的速率,同时过多的H+会捕捉·OH结合生成H2O,抑制Fe3+还原成Fe2+,阻碍Fe2+的催化再生,不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而当pH值升高至中性或碱性时,Fe2+无法催化H2O2产生·OH,同时溶液中的Fe2+和Fe3+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失去催化能力,从而影响Fenton反应降解COD的能力。当H2O2/COD(质量比)=1:1时Fenton氧化反应效果最好,因为H2O2投加量较少时,产生的·OH量少,不足以氧化水中全部有机物,使COD无法有效降解;而过量的H2O2会与羟基自由基·OH结合,产生水和化学反应性比·OH低很多的HO2.,导致Fenton反应的氧化能力降低。H2O2/Fe2+(摩尔比)=10:1时Fenton氧化效果最佳,因为当Fe2+浓度较低时,H2O2催化产生的·OH浓度较低,水中污染物不能完全被有效的氧化分解,导致COD剩余浓度偏高;但当H2O2/Fe2+(摩尔比)过高时,过量的Fe2+会与·OH发生反应,导致·OH浓度降低,影响COD的去除率。反应温度为40℃时Fenton氧化降解COD效果最佳,当反应温度由20℃升高至40℃,反应活化能和反应速率提高,COD去除率提高;当反应温度继续升高时,H2O2会热分解成H2O和O2,使芬顿反应不能进行完全,从而阻碍反应的进行。在新型复合金属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的实验中,当pH=9、反应时长为120min时,COD去除率达到50.02%,在反应达到60 min时,废水颜色基本褪至透明无色。废水中存在部分简单有机物,在臭氧催化氧化0~40 min实验初期阶段,易被O3或产生的·OH快速降解矿化,因此COD剩余浓度下降较快;40~120 min实验中期,易被氧化降解的有机物基本被降解完全,此时·OH或O3开始对余下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但未能使其完全矿化为CO2,依然留在水体中,因此COD剩余浓度下降趋势逐渐减缓;反应进行120min后,COD剩余浓度和去除率变化幅度不大。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效果明显,但若初始pH过高时,存在的OH-数量过大,产生的·OH过多,过量的·OH极易发生淬灭反应,并不能全部参与到有机物的降解矿化反应中去,因此过高的pH对于臭氧催化氧化并非一定存在提升作用,反而有可能弱化臭氧催化氧化效果。在COD降解方面,Fenton氧化工艺处理效果略优于臭氧催化氧化;在反应时长方面,反应进行120 min左右Fenton氧化工艺与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均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废水脱色方面,臭氧催化氧化略优于Fenton氧化工艺,臭氧催化氧化过程中可明显观察到废水颜色的褪除,在60min时基本褪至透明无色;在提高可生化性方面,两种方法差别不大,均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能够提高出水的可生化性。综合各方面因素,最终选择Fenton氧化工艺处理气浮出水。(4)考察采用厌氧生物膜法加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对气浮加芬顿氧化工艺出水进行处理的效果,厌氧生物膜COD去除率为50.51%,SBR法COD平均去除率可达86.95%,最终出水COD剩余浓度320~400mg/L。考察厌氧生物膜工艺降解COD的效果时,进水pH控制在6.5~7.5范围内,外加一定量的硝酸钠,反应柱运行温度控制在(30±1.0)℃,水力停留时间HRT设定为48h,厌氧生物膜反应柱出水COD浓度在2500~3000 mg/L,平均COD去除率为50.51%。考察SBR工艺处理厌氧生物膜出水时,当控制进水pH为7.0~8.0、运行温度为15~30℃、污泥沉降比为30~40%时,出水较为清亮,水质较稳定,出水COD剩余浓度320~400mg/L,平均剩余浓度约为356.4 mg/L,COD平均去除率可达86.95%。
柳文浩[2](2020)在《柠檬酸生产废水制备废水生物处理补充碳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废水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采用传统的厌氧-好氧生物工艺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Citric acid production wastewater,CAPW)所需的高额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和环保负担。本研究结合柠檬酸生产废水的排放特点,评估了CAPW改造后作为生活和化工废水生物处理补充碳源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基于经济性和资源化的双重理念,探究并优化了可有效回收废水中氮磷元素的生产参数,并将残留的高浓度有机质生产为复合补充碳源(Composite alternative carbon source,CACS)的中试工艺。工艺的建立对缓解CAPW带来的污染问题,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发酵产业废水处理系统的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评估了补充碳源强化化工和生活废水生物处理的效能差异。比较分析CACS和乙酸钠(NaAc)分别作为共代谢基质强化低浓度聚醚废水(Low-concentration polyether wastewater,LCPW)处理的表观差异,并从活性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产量、脱氢酶活性(DHA)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等角度进行机理阐释;对比研究CACS和NaAc在强化生活废水生物营养盐去除方面的性能差异及其对活性污泥表观特性的影响,并从比反硝化速率、反硝化潜能(PD)和微生物生长因子(YD)等机理角度阐释。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CAPW制备CACS的生产参数优化CAPW中83.5%的化学需氧量(COD)可在5 h的生化反应过程被去除,证明CAPW中携带的有机质具有较好的生物可利用性,具备作为强化生活和化工废水生物处理补充碳源的资源化潜质。流加氧化钙(CaO)悬浊液(30%,w/w)预先调节CAPW的pH值为9.5,继续流加20%(以悬浮固体(SS)计)的聚合氯化铝(PAC),充分反应并经板框压滤后,滤液中总磷(TP)、总氮(TN)和SS的去除率可分别达92.1%、16.1%和96.1%,而COD和碳水化合物的损失率仅分别为11.0%和13.2%。制备的CACS中COD/TN、COD/TP和生化需氧量(BOD5)/COD的比例分别由初始的64.2、116和0.53提升至71.8、1358和0.65。CACS的有机组分主要为有机酸和碳水化合物。CAPW中氮磷元素的高效去除,证明CaO和PAC改善CACS品质上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2)CACS和NaAc作共代谢基质强化LCPW处理及机理研究未通过共代谢基质驯化的活性污泥(CK-AC)难以实现LCPW的有效处理,而NaAc和CACS均可作为共代谢基质来驯化活性污泥实现LCPW的达标处理。活性污泥驯化期间,NaAc强化LCPW中COD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CACS(P<0.01)。经NaAc和CACS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分别命名为:NaAc-AC和CACS-AC)均可在不添加共代谢基质的前提下,直接实现LCPW的达标处理。于此期间,NaAc-AC强化LCPW中COD的去除效果却显着低于CACS-AC(P<0.01)。三维荧光分析显示,种泥、NaAc-AC、CACS-AC和CK-AC的EPS组成中色氨酸类蛋白质、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及类似物和腐殖酸的荧光强度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相比于种泥,NaAc-AC、CACS-AC和CK-AC的EPS含量和DHA均逐渐衰减,其中,NaAc-AC和CACS-AC中的衰减程度相对较小,仍可维持较高的EPS含量和DHA,而CK-AC中EPS含量和DHA分别急剧下降了3.1倍和22.3倍,表明共代谢基质的添加降低了有毒物质对于活性污泥代谢系统的侵害作用,并促进了功能微生物的适应和保留。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相比于种泥,NaAc-AC、CACS-AC和CK-AC中细菌的多样性逐渐降低。NaAc-AC和CACS-AC可高比例的保留种泥中与生物营养盐去除相关的功能微生物(例如,Nitrosomonadaceae和Rhodocyclaceae)。NaAc-AC和CACS-AC中富集的与有毒物质降解有关的功能微生物显现出较大差异,Phycisphaeraceae(10.3%)主要富集于CACS-AC,而Lentimicrobiaceae(14.3%)则主要富集于NaAc-AC中。CACS-AC中更高的微生物多样性可能是其表现出最佳LCPW处理效能的原因。(3)CACS中试生产工艺的构建及过程分析耦合柠檬酸企业过剩低品热源利用和CACS的生产参数,开发出具有经济和生产可行性的中试工艺。两步固液分离单元中CACS的得率均超过95.0%;浓缩单元有助于进一步改善CACS的品质,CACS的COD/TN和BOD5/COD比例分别提升至83.8±1.22和0.78±0.02。CACS品质的提升得益于高温环境下多糖的部分水解和游离氨的吹脱。Ca(35.94%)、O(32.36%)、P(8.79%)、Si(7.32%)和C(6.91%)为固液分离单元截留固形物灰分中占比最高的5种元素,基于CACS生产中使用的辅助原料和涉及的反应,可推测固形物的主要组成为磷酸钙、氧化钙、珍珠岩及少量有机物,具备作为酸性土壤调节剂的资源化潜质。经济分析表明,相比CAPW经传统的厌氧-好氧生物处理,CACS生产工艺的经济性更显着,利润和利润率分别为7.6元/吨和20.2%,表现出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4)NaAc和CACS强化生活废水生物营养盐去除及机理研究NaAc和CACS均可作为强化生活废水生物营养盐去除的补充碳源。NaAc强化氮去除的效果更显着(P<0.05),而CACS强化磷去除的效果更显着(P<0.05)。相比NaAc,CACS作为补充碳源时具有可增大污泥粒径和降低活性污泥Zeta电位绝对值的性能优势。CACS和NaAc培养活性污泥的体积粒径和Zeta电位的绝对值分别为54.46μm、41.06μm和8.9±0.30 mV、12.6±0.3 mV。CACS作为补充碳源时产生的增益效果,可能是其携带的Ca2+和Mg2+等二价阳离子桥连了活性污泥上的负电荷位点,同时通过化学反应强化磷元素去除的缘故。利用零级方程对CACS和NaAc作补充碳源时的反硝化过程进行拟合,用以表征其所携带有机组分的反硝化效率。快速降解碳源阶段,CACS的比反硝化速率为10.0 mg-TN/(g-VSS·h),约为NaAc的78%。若以实现95%的TN去除率作为衡量依据,NaAc的微生物生长因子和反硝化潜能分别为0.43和0.20 g-TN/g-COD,约为CACS的0.65和1.67倍。相比NaAc,CACS可兼顾生物量的维持和反硝化电子供体的供给,故长期选择CACS作为强化废水生物处理补充碳源可能会表现出更佳的应用效能。
肖乾[3](2020)在《印染废水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协同再生回用工艺特性》文中研究表明印染行业高耗水、高污染的特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水资源的缺乏促使印染废水再生利用成为必然,再生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印染废水再生利用规模逐步扩大。臭氧气浮技术具有臭氧混凝互促增效特点,在污水处理与再生领域应用广泛。与传统“双膜法”处理二级出水产水直接回用不同,二级出水经深度处理后一部分出水进入“双膜”系统、另一部分与双膜法出水混合即为旁路膜模式。针对废水循环利用时传统双膜法存在过度处理、高耗能和产水率偏低的问题,构建了印染废水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协同再生系统,分析了不同旁路处理率条件下系统运行特性,评价了协同再生系统的技术经济特性。以满足《纺织染整工业回用水水质》(FZ/T01107-2011)和《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71-2009)中的回用水水质要求为约束条件,论文比较了不同旁路处理率条件下再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特性。当旁路处理率大于50%时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协同再生出水水质指标满足回用标准。对比分析协同再生技术和传统印染废水再生技术的经济性指标,臭氧气浮与旁路膜系统吨水处理费为2.25元/m3,系统产水率为70%,协同再生技术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优化旁路处理率条件下,分析了二级出水水质波动情况下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协同再生特性。协同模式对二级出水水质的波动性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将COD波动范围平均降低28%,有效抑制水质波动情况。二级出水COD在102-150mg/L之间波动时,臭氧气浮工艺对二级出水中COD和UV254去除率分别为30±4%和15±6%,荧光类物质最大去除率为50%。旁路膜和臭氧气浮耦合再生二级出水,有机物去除率为90%左右,无机阴阳离子去除率为94%以上。印染废水再生利用过程中RO膜的过膜压差和膜通量的变化显示,臭氧气浮技术能有效减缓RO膜过滤时的膜污染,臭氧气浮协同处理条件下RO膜过滤周期从直接双膜法时的15d提高至28d,提升了接近93%。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经济可行的印染废水再生工艺-臭氧气浮和旁路膜系统协同再生工艺,本项目的研究为协同再生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李世琪[4](2019)在《自来水厂反冲洗泥水处理与回用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自来水厂的反冲洗泥水来自砂滤和深度处理活性炭滤池,目前大多直接排放到附近水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可忽视。本文调查分析了以长江水为水源的南京市北河口水厂反冲洗泥水的水质特性:砂滤池反冲洗泥水的浊度、氨氮、总氮、总磷、CODCr的30天连续监测平均值分别为125NTU、0.05mg/L、3mg/L、0.15mg/L、7mg/L;炭滤池反冲洗泥水中颗粒物粒径集中分布于2-5μm,游离细菌平均数量为650CFU,有机物种类则以类—色氨酸和溶解性微生物产物为主。开展了砂滤反冲洗泥水的过滤处理中试研究,两种不同填料过滤柱的实验结果表明:滤速为2m3/(m2·h)时,石英砂过滤柱对浊度、氨氮、总氮、总磷、COD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8.6%、15%、28%、30%、29.8%;50%石英砂+50%塑料球的过滤柱对这些污染因子的去除效果更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5.5%、35.2%、34%、42%、42.2%。,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Ⅱ类水标准。将炭滤池反冲洗泥水与原水按不同配比混合,分析了反冲洗泥水回用作为水厂水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无泥水回用的常规工艺比较,反冲洗泥水直接回用时,沉淀池出水的硝酸盐氮浓度、细菌总数这两项指标有所升高;反冲洗泥水回用,并同时进行PAC强化混凝后,沉淀池出水中与细菌总数相关的颗粒数显着降低,约为4000个/mL,而正常混凝无泥水回流时约为10000个/mL。实验探究了反冲洗泥水的超滤膜处理效果,通过检测跨膜压差及细菌总数等进出水水质指标以确定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加入15mg/L的混凝剂PAC、预沉时间10min、通量20L/(m2·h)、工作周期60min、反冲洗强度6L/h,反冲洗时间60s的最优工况下,滤后水的细菌总数在10CFU/mL以下,类—色氨酸和溶解性微生物则基本被完全去除,可以回收到水厂清水池。研究成果为自来水厂砂滤及碳滤反冲洗泥水的处理处置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技术路径。
程仁振[5](2019)在《陶瓷膜耦合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炼油废水的不达标排放不仅会造成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升高,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会对水生态安全甚至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将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是减轻水体污染、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为保护环境及响应民意,炼油废水排放标准也不断提高,废水处理提标改造和零排放也成为众多炼油企业废水处理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当前深度处理工艺多存在工艺冗长、占地面积广、回用效率低等诸多问题,难以应对当前厂区用地紧张,深度处理设备预留地有限等局面。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的耦合集成化废水深度处理新技术和新方法具有极其深远意义。对废水水质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发现,炼油废水中含有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类、硫化物和胺化物等多种污染物;其中烷烃类、醚类及炔烃类污染物,可生物降解;而烯烃类、芳香类、硫酸酯及胺类化合物难生物降解,成为深度处理的焦点。基于此,试验考察了陶瓷膜分离、强化混凝、高级氧化和高效吸附等水处理技术对废水的处理效能:(1)陶瓷膜过滤对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浊度在0.2 NTU左右;(2)芬顿氧化和活性炭吸附表现出较高的COD去除率,芬顿氧化在pH值为4.1,亚铁投加量为1.2 mmol/L,双氧水投加量为1.8 mmol/L的条件下,对COD的去除率高达56.4%,活性炭吸附在pH值为7,投加量为4 g/L的条件下,对COD的去除率达75%以上,而且两种方法对具有荧光特性的污染物去除较为彻底,(3)芬顿氧化-活性炭吸附的结合不仅使得最佳活性炭投加量降至1 g/L,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出水水质。基于上述废水处理技术效能研究分析,建立了芬顿氧化-活性炭吸附-陶瓷膜过滤耦合工艺,该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为2 h;耦合工艺中,粉末活性炭直接投加在膜池中,不断优化活性炭浓度和换炭量,维持系统稳定运行。在活性炭浓度为40 g/L、换炭量为4%/d、陶瓷膜初始通量为82 L/(m2·h)的条件下,该耦合工艺体系运行稳定且处理效能较高,出水满足设计出水水质要求。上述耦合工艺中陶瓷膜与直接过滤时相比,表现出较高的膜通量与抗污染性能。直接膜滤时,陶瓷膜的临界通量为60 L/(m2·h),在耦合工艺中提升至82 L/(m2·h);而且,耦合工艺中陶瓷膜表现出较好的抗污染性能,陶瓷膜总阻力(1.2×10122 m-1)相比直接过滤时(5.1×10122 m-1)明显降低,另外,膜表面机械冲刷-清水反洗-NaClO溶液反洗的清洗方式对两种过滤方式中的陶瓷膜均有较好的清洗效果,直接过滤时通量恢复率为90%,耦合工艺中膜通量恢复率达97%以上。本文中陶瓷膜耦合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炼油废水中的污染物特性,揭示了耦合工艺中不同水处理技术对炼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规律,以及陶瓷膜抗污染特性、膜清洗行为。研究结果有望为炼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回用、废水厂处理升级改造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尉笑[6](2019)在《深度处理工艺对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富集污染物的处理特性》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纺织印染行业废水的高排放量加剧了水环境治理的难度。为保护水环境,印染废水排放标准被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印染企业所允许排放的废水总量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印染废水在循环利用过程中污染物的富集严重影响了印染废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印染产品质量。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一套处理规模为5m3/d的中试试验装置,以混凝-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为基础工艺,分别以气浮、臭氧气浮、臭氧气浮-旁路膜为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人工模拟印染废水循环利用试验,探究了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对印染废水循环利用过程中富集污染物的处理特性,并根据污染物富集特性调控运行参数,使污染物富集得到控制的同时提高系统出水水质,实现印染废水循环回用。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常规气浮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维持40个周期后以生化系统崩溃结束循环。循环过程中气浮出水以COD、色度、氨氮、总磷为代表的有机物和以TDS、电导率、Ca2+等指标为代表的无机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循环后期气浮出水的COD、色度超过印染废水排放标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富集使得好氧池活性污泥性状不断恶化,活性污泥浓度下降的同时发生污泥膨胀,生化系统趋于崩溃。(2)臭氧气浮作为深度处理工艺,有机物富集现象得到控制,废水循环利用100个周期后生化系统崩溃结束循环。相同循环周期,臭氧气浮控制系统出水的COD和色度显着低于溶气气浮控制时的COD和色度值,40个周期后有机物的富集现象得到控制,其中臭氧气浮出水的COD、氨氮、总磷分别稳定在80、0.9、0.45mg/L,达到印染废水排放标准;无机盐仍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且增长速度略高于第一试验阶段,其中SO42-、Cl-等离子浓度增长速度加快。好氧池的高盐环境使得好氧池活性污泥浓度显着降低,平均下降速率约为22.28mg/(L·d)(一天为一个循环周期),约为第一阶段的1/2。(3)臭氧气浮-旁路膜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废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运行了180个周期,污泥浓度维持在2200mg/L以上,生化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30个周期后系统出水有机物和无机物都处于相对平稳状态,臭氧气浮出水与RO出水混合比例为6:1时,系统出水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富集均得到控制,但系统出水电导率达不到印染废水回用标准。混合比例调整为3:1时,废水有机物和无机盐含量大幅减少,其中再生水的COD、色度、电导率、总铁、总Mn分别在30mg/L、12倍、2450μs/cm、0.1 mg/L、0.018 mg/L左右,达到印染废水回用标准,回用率为72%。
熊泽[7](2019)在《精制棉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研究》文中指出精制棉用途广泛,为现代轻纺、医药、化工、军工等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精制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蒸煮黑液与漂白废水,在工业应用中多通过物化-生化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后水中有机污染物大大降低,但直接排放对环境仍存在一定影响,且生产中水资源消耗大,严重制约了精制棉行业的发展。当前精制棉生产工艺成熟,生产时水耗量难以降低,如何将废水回收循环利用成为解决精制棉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经处理排放的精制棉废水进行深化处理,探究精制棉废水回用问题。其主要研究包括用吸附法处理精制棉废水,选取较优吸附剂,并优化吸附参数;用Fenton法与Fe/C微电解法处理精制棉废水,探究其反应最佳条件,并将Fe/C微电解与Fenton联用,确定反应效果;通过比较废水与用CaO/NaAlO2进行去氯离子预处理的废水经过Fe/C微电解-Fenton联用处理后效果,确定氯离子对Fe/C微电解-Fenton的影响,GC-MS分析废水被处理后成分;以反渗透对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废水中试实验和车间回用实验确定废水回用效果。结论如下:(1)用煤质活性炭、椰壳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沸石四种吸附剂对废水进行处理,影响大小为人造沸石>活性炭纤维>椰壳活性炭>煤质活性炭;将人造沸石与活性炭纤维相比较,活性炭纤维添加量为10g/L,吸附时间为3h,吸附温度为30℃,废水p H值为6时,废水COD去除率达30%;人造沸石当投加量为10g/L,吸附时间为4h,吸附温度30℃,p H为6时,COD去除率达到38.12%。(2)用Fenton法处理精制棉废水,在500ml的废水中,当p H为3、H2O2添加量为1ml、Fe SO4添加为0.6g时,废水的COD去除率为44%;用Fe/C微电解进行实验,反应时间3h时,废水的COD去除率达20.21%;若Fe/C微电解与Fenton法联用,COD去除率达65.625%。(3)用CaO/NaAlO2法处理废水中的氯离子,其影响因素为n(Ca2+):n(Cl-)>n(Ca2+):n(Al3+)>反应时间。当n(Ca2+):n(Cl-)比为11:1,n(Ca2+):n(Al3+)比为6:1,反应时间为2h时,氯离子去除率达84.11%,对处理后废水继续进行Fe/C微电解-Fenton联用实验,其COD去除率由65.625%提升至81.25%,后经GC-MS分析,废水中主要的9种有机污染物大部分已经去除,只存在少量的γ-谷甾醇残留。(4)用反渗透处理精制棉废水,经两级反渗透处理后COD基本去除,氯离子降低到55mg/l以下,废水可达回用标准;对废水进行中试实验,废水COD与氯离子降低在10mg/L以内,将废水用于精制棉漂洗工段,棉浆粕各项指标与同批次棉浆粕相比均在正常,废水达标回用。
刘天禄[8](2019)在《生物强化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处理炼化废水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对象为某大型综合性炼化企业废水处理场的废水,该废水污染物来源多、成分复杂,CODcr、氨氮、油类等浓度变化幅度大,经“隔油-气浮-生化”工艺处理后,排水各项指标已不能满足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针对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工艺(Carrier fluidized biofilm Reactor,CFBR)进行了工业化规模的现场实验,研究了好氧过程短程硝化反硝化作用(Shortcut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SCND)和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SND)强化脱氮机理,对废水中特征污染物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methyl Ester,DMT)的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筛选出5株DMT生物降解菌种,构建了优势菌群。设计了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Fixed-bed Membrane Bioreactor,FBMBR),分析了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机理,对废水处理场排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探索部分回用处理场出水的可能性。研究结论如下:(1)CFBR工艺废水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活性污泥法工艺(Actived Sluge technology,AS),生物脱氮效果良好,适用于废水处理场的改造,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废水处理场出水能够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1996),石油类小于5mg/L、CODcr小于60mg/L、氨氮小于15mg/L。(2)CFBR工艺可以强化SCND作用,同步实现SND作用。系统SCND的NO2--N积累率可以达到80%以上,SND的NOx--N饱和常数为5.33,SND反硝化作用效果明显提高,TN去除率能够达到80%以上。CFBR工艺最佳运行参数为DO为2.0~3.0mg/L,pH为7.5~8.0,温度为30~35℃,HRT为10~12h,吨废水耗碱量为20g/m3。(3)采用DMT逐量分批驯化方法,筛选分离得到5株DMT高效降解菌。经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别为多杀巴斯德氏菌,蜡状芽孢杆菌,为嗜中温甲基杆菌,食酸菌属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菌株DMT降解条件优化实验表明,DMT降解细菌适宜条件为:温度在28℃~36℃之间,pH值为7.5~8.0,菌种投加比例为5%。(4)在HRT为1.25h、气水比为0.5:1、选择填料A的条件下,FBMBR工艺装置出水CODcr小于35mg/L、BOD5小于5mg/L、氨氮小于3mg/L、悬浮物小于5mg/L、浊度小于5 NTU,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工业循环水补水指标要求。(5)FBMBR装置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混合液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混合液的比阻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可以忽略。装置的结构设计能有效缓解SMP对膜的污染,降低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延长超滤膜的清洗周期与使用寿命。
王亮[9](2019)在《电化学氧化法应用于燃煤电厂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燃煤电厂作为火力发电的主要形式,对中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等诸多领域都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2015年4月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的正式施行,标志着电力行业环保工作的方针将由烟气治理的单重心变为水气共治的双重心。论文首先对电化学法处理废水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整理。近年来,电化学氧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高效、廉价的废水处理工艺。论文系统地梳理了某大型燃煤电厂的水平衡状况及现有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发现影响该电厂废水回用率的关键因素为:以脱硫废水及精处理再生废水为代表的高盐氨氮废水,难以通过常规工艺手段使其在处理后稳定达标及回用。这也是燃煤电厂废水处理中具有的代表性的问题,若能消除这两种废水中的氨氮、化学需氧量(COD),则可由煤场或工业水系统接纳,实现回用。由于环保及经营的双重压力,探索一种经济、高效的新型氨氮废水处理工艺迫在眉睫。以某大型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精处理再生废水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其水质特性后,设计了一套电化学氧化脱除氨氮的中试工艺。通过改变水温、电流密度、停留时间、溶解性总固体(TDS)、初始氯根浓度、电极表面清洁度等试验条件,对影响氨氮降解的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电流密度、停留时间、初始氯根浓度、电极的清洁度对水样中氨氮降解效果影响较大,TDS对氨氮的降解效果影响较小。电流密度、停留时间、初始氯根浓度越大,电极表面的清洁度越高,氨氮的脱除效果越佳。具体可得到如下结论:(1)使氨氮初始浓度一定(121 mg/L)的废水以恒定的停留时间(1.2 min)通过电解装置,电流密度越大,氨氮降解浓度值越大(120~480 A/m2),两者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699。(2)组分相同的氨氮废水在相同的电流密度作用下通过电解装置,氨氮的脱除效果受停留时间的影响显着。当初始氨氮浓度为121 mg/L,出水水温在25℃左右,且电流密度保持不变(120~480A/m2)时,废水在电解装置内的停留时间越长,则氨氮的脱除率越高。(3)一定浓度的氨氮废水在恒定的电流密度(120~480 A/m2)作用下通过电解装置时,氨氮的脱除效果受初始氯根浓度的影响显着。当初始氨氮浓度为120 mg/L左右,出水水温在25℃左右时,废水的初始氯根越高,则氨氮的脱除率越高。(4)在相同电流密度(120~480 A/m2)、不同TDS(22520~32066 mg/L)条件下,氨氮的降解能力基本相同;试验过程中发现,随着TDS的上升,电解的可调电流上限有较显着的升高。此外,随着TDS的上升,电压呈逐步下降趋势,故提高氨氮废水初始TDS,有助于降低氨氮降解能耗。(5)当水样以相同的停留时间(1.2 min)流经电解装置时,当电流密度保持不变(240.0 A/m2)时,氨氮的脱除率随水温的上升而缓慢下降,当温度在接近36℃时,氨氮的脱除率迅速下降,当水温接近38℃时,氨氮的脱除率低于10%。这可能是因为当水温接近38℃时,电解反应产生的游离氯加速分解。(6)当停留时间为2 min,初始氯离子为8947 mg/L时,电解系统对废水的氨氮处理能力存在上限,此上限应在150.0mg/L左右。(7)只要水样中存在一定质量浓度的氨氮,电解产生的氯就将主要被氨氮消耗。且在电解去除氨氮的过程中,不同电流密度(120~378 A/m2)下,游离氯占总氯比例均在20%左右,当氨氮去除完毕后,继续进行短时间电解,游离氯比例迅速上升至70%以上。这符合有氯离子存在条件下,氨氮的电化学氧化首先生成氯胺,再进一步氧化生成氮气的氨氮间接电化学氧化途径。(8)在相同停留时间(1~2 min)的氨氮降解过程中,高电流密度能耗(以去除单位质量氨氮的平均能耗计,下同)高于低电流密度(120~480 A/m2)能耗;而在相同电流密度(120~480 A/m2)的氨氮降解过程中,长停留时间的能耗高于短停留时间(1~2 min)的能耗。当废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接近于0时,其能耗上升幅度略有增加。提高氨氮废水初始TDS、提高电极表面的清洁度有助于降低氨氮降解能耗。(9)电解不能起到降低重金属的作用;电解后钙、镁等金属阳离子浓度约有5%的上升,这可能是由于电解过程中产生游离氯并使水中酸度升高,将废水中小部分含金属元素的沉淀混合物溶解所导致的;硫酸盐上升幅度约为23%,这是可能是由于还原性的硫化物被氧化,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硫酸盐。电解对CODCr的脱除率达91.1%。(10)极板表面的污染、结垢会降低电极活性,使氨氮脱除效率下降。以相同的电流密度(120~480 A/m2)对初始氨氮浓度为149.8 mg/L的废水进行电解,极板清洗前,电解平均能耗0.294kW·h/g,极板清洗后,电解平均能耗0.264kW·h/g,极板清洗后的电解平均能耗较清洗前下降约1 0.2%。基于试验结论,又从工艺特点、投资成本、运行经济性、环保效益及对氨氮的降解能力等多个方面,将电化学氧化法与该燃煤电厂现行的折点加氯法进行综合比较,深入讨论了以电化学氧化法代替折点加氯法的可行性,分析了电化学工艺在火力发电行业的应用前景。根据氨氮废水减量后的水质、水量特点进行了电解法处理电厂氨氮废水的工业应用研究,并结合该厂水平衡状况的分析结论,对电解处理合格后的废水回用方向进行了规划,确定了其用于煤场喷淋、循环水杀菌及路面冲洗的回用路线。
金家龙[10](2019)在《石化含盐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南北分布不均匀,同时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石化行业作为我国化工行业支柱产业之一,由于技术限制导致水回用率不高,石化行业既是耗水大户也是污水排放大户。提倡废水减排、回用、零排放,既是国家政策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含盐量高、成分复杂等特点,通常经过一级处理以及二级处理后废水的出水硬度、含盐量等指标难以达到废水排放和回用的标准。本文以某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产生的浓盐水以及经膜系统深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反渗透浓水混合而成的高盐废水为研究对象,开展膜组合工艺中试研究。试验方案在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浓水反渗透膜装置,最大限度提高淡水回用率。同时针对反渗透浓水,采用“纳滤+高压反渗透”的工艺进行处理,浓盐水进一步浓缩,降低系统浓盐水排放量,从而降低后续“零排放”蒸发装置的投资及使用成本。本文旨在探究该工艺处理高盐石化废水的运行效果,并提供优化的工艺运行参数,为实际生产积累调试运行经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混凝沉淀与管式超滤膜装置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工艺,系统出水稳定,出水浊度小于0.1 NTU,浊度去除率大于99.5%,SDI小于1.5,满足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采用抗污染反渗透膜处理含盐量10000 mg/L以上反渗透浓水时,装置脱盐率高于97%,回收率为65%,出水COD 5 mg/L;纳滤处理浓水反渗透装置浓水时,系统回收率为60%,对硫酸根和镁离子去除率达到98%,对钙离子的去除率为70%,基本去除影响高压反渗透膜装置结垢性能的离子,降低高压反渗透污堵的概率。高压反渗透膜装置浓缩纳滤产水运行稳定,脱盐率高于97%,回收率高达70%,浓水排放量少,含盐量达到10%。整套中试装置产出的淡水水质满足HG/T3923-2007《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
二、石油化工废水回用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化工废水回用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石化仓储清罐清舱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综述 |
1.2.1 石化仓储清罐清舱废水处理现状 |
1.2.2 物理处理法 |
1.2.3 物化处理法 |
1.2.4 化学处理法 |
1.2.5 生物处理法 |
1.2.6 组合工艺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分析方法与处理工艺筛选 |
2.1 实验分析及计算方法 |
2.1.1 COD测定方法 |
2.1.2 可生化性(B/C)测定方法 |
2.1.3 其他水质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 |
2.2 处理工艺筛选 |
2.2.1 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
2.2.2 工艺筛选 |
第3章 气浮-Fenton氧化与气浮-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工艺效果比较研究 |
3.1 实验装置及材料 |
3.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装置 |
3.2 实验内容 |
3.2.1 气浮实验主要内容 |
3.2.2 Fenton氧化实验主要内容 |
3.2.3 臭氧催化氧化实验主要内容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破乳剂投加量对气浮效果影响的研究 |
3.3.2 反应时长对气浮效果影响的研究 |
3.3.3 pH值对气浮效果影响的研究 |
3.3.4 pH值对Fenton反应COD去除率影响的研究 |
3.3.5 H_2O_2/COD(质量比)对Fenton反应COD去除率影响的研究 |
3.3.6 H_2O_2/Fe~(2+)(摩尔比)对Fenton反应COD去除率影响的研究 |
3.3.7 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长对Fenton反应COD去除率影响的研究 |
3.3.8 pH值与反应时长对臭氧催化氧化COD去除率影响的研究 |
3.3.9 各阶段处理水可生化性B/C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后续生物处理工艺降解COD的性能研究 |
4.1 实验装置 |
4.2 实验内容与用水 |
4.2.1 实验内容 |
4.2.2 实验用水 |
4.3 生化处理系统启动与运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水力停留时间对厌氧生物膜处理法降解COD的影响 |
4.4.2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设计方案 |
5.1 设计依据及原则 |
5.1.1 设计标准及依据 |
5.1.2 设计原则 |
5.2 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
5.2.1 进水水质水量 |
5.2.2 设计出水水质 |
5.3 工艺方案论证 |
5.3.1 污染物的去除机理 |
5.3.2 工艺选择 |
5.4 工程设计 |
5.4.1 设计工艺流程简图 |
5.4.2 设计工艺单元去除率分析表 |
5.4.3 设计工艺流程简述 |
5.4.4 工艺单体设计 |
5.5 运行成本分析 |
5.5.1 电费 |
5.5.2 药剂费 |
5.5.3 人工费 |
5.5.4 污泥处置费 |
5.5.5 设备维修费 |
5.5.6 费用合计 |
5.5.7 平面图及高程图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柠檬酸生产废水制备废水生物处理补充碳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柠檬酸生产废水概述 |
1.1.1 柠檬酸生产废水的产生 |
1.1.2 柠檬酸生产废水的处理现状 |
1.1.3 柠檬酸生产废水的资源化潜质 |
1.2 补充碳源强化化工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2.1 化工废水的来源和特征 |
1.2.2 化工废水处理现状及问题 |
1.2.3 补充碳源强化化工废水处理 |
1.3 补充碳源强化生活废水生物脱氮研究进展 |
1.3.1 生物脱氮与碳消耗 |
1.3.2 补充碳源强化生物脱氮 |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利用柠檬酸生产废水制备补充碳源的工艺构建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置 |
2.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柠檬酸生产废水制备补充碳源的可行性研究 |
2.3.2 钙盐沉淀对柠檬酸废水氮磷回收和有机质保留的影响 |
2.3.3 添加PAC对补充碳源品质改善的研究 |
2.3.4 补充碳源的有机组成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补充碳源的中试生产过程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中试生产方案的优化选择 |
3.2.4 补充碳源的中试生产 |
3.2.5 分析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补充碳源生产方案的优化选择及稳定性评估 |
3.3.2 生产过程中固液分离单元的效能评估 |
3.3.3 浓缩单元对补充碳源理化特征的影响研究 |
3.3.4 补充碳源生产方案的经济可行性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补充碳源/乙酸钠作共代谢基质强化聚醚废水处理的对比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聚醚废水的来源及理化特征 |
4.2.2 实验设置 |
4.2.3 分析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醚废水表观处理效果的对比分析 |
4.3.2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和脱氢酶活性的差异研究 |
4.3.3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补充碳源/乙酸钠强化生活废水生物处理对比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置 |
5.2.3 分析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生活废水表观处理效果的对比研究 |
5.3.2 活性污泥表观特性的对比研究 |
5.3.3 活性污泥比反硝化速率的对比分析 |
5.3.4 反硝化潜能和微生物生长因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印染废水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协同再生回用工艺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印染废水再生回用进展 |
1.2.1 印染废水再生回用水水质要求 |
1.2.2 印染废水现有常规处理工艺 |
1.2.3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的必要性 |
1.2.4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艺 |
1.2.5 回用处理工艺 |
1.3 臭氧气浮与双膜法协同处理技术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课题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系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系统 |
2.1.1 系统组成及运行 |
2.1.2 系统日常维护 |
2.2 试验用水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实验仪器 |
2.3.2 实验检测 |
3 印染二级出水水质特性及对反渗透系统的影响 |
3.1 印染二级出水水质变化特性 |
3.1.1 印染二级出水常规水质指标变化特性 |
3.1.2 COD和UV_(254)变化特性 |
3.2 印染厂二级出水对RO膜运行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臭氧气浮深度处理效果及旁路膜运行特性研究 |
4.1 臭氧气浮对二级出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4.1.1 对二级出水中COD的去除效果 |
4.1.2 对二级出水UV_(254)的去除效果 |
4.1.3 荧光类物质的去除效果 |
4.1.4 水中DOM分子量的去除效果 |
4.1.5 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去除 |
4.2 旁路膜对臭氧气浮出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4.2.1 对臭氧气浮出水中COD和UV_(254)的去除效果 |
4.2.2 对臭氧气浮出水中电导率去除效果 |
4.2.3 对臭氧气浮出水中无机离子去除效果 |
4.3 臭氧气浮出水对RO膜运行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旁路处理率对再生系统影响及技术经济分析 |
5.1 旁路处理率对再生系统出水常规指标的影响 |
5.1.1 对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特性 |
5.1.2 对电导率的去除特性 |
5.1.3 不同旁路处理率混合回用对COD的去除特性 |
5.1.4 不同旁路处理率混合回用对UV_(254)的去除特性 |
5.2 不同旁路处理率对无机物的去除特性 |
5.2.1 对Fe的去除特定 |
5.2.2 对无机阳离子的去除特性 |
5.2.3 对无机阴离子的去除特性 |
5.3 再生系统优化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经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
(4)自来水厂反冲洗泥水处理与回用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反冲洗泥水国内外现有处理技术 |
1.2.2 反冲洗泥水的应用价值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检测方法 |
第二章 自来水厂反冲洗泥水水质特性分析 |
2.1 砂滤池反冲洗泥水水质特性 |
2.1.1 浊度分析 |
2.1.2 含氮污染物分析 |
2.1.3 总磷分析 |
2.1.4 有机物分析 |
2.2 炭滤池反冲洗泥水水质特性 |
2.2.1 颗粒物分析 |
2.2.2 细菌数量分析 |
2.2.3 有机物分析 |
第三章 砂滤池反冲洗泥水过滤处理试验 |
3.1 试验方法及内容 |
3.2 滤柱净化效能分析 |
3.2.1 滤柱对浊度的去除效能 |
3.2.2 滤柱对含氮污染物的去除效能 |
3.2.3 滤柱对总磷的去除效能 |
3.2.4 滤柱对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炭滤池反冲洗泥水的回用试验 |
4.1 试验方法及内容 |
4.2 反冲洗泥水回用效能研究 |
4.2.1 反冲洗泥水回用的化学安全性分析 |
4.2.2 反冲洗泥水回用的生物安全性分析 |
4.2.3 反冲洗泥水回用的控制指标 |
4.3 回用与强化混凝组合的效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炭滤池反冲洗泥水的膜处理试验 |
5.1 试验方法及内容 |
5.2 反冲洗泥水沉降性能分析 |
5.3 混凝参数的确定 |
5.3.1 混凝剂量的确定 |
5.3.2 预沉淀时间的确定 |
5.4 超滤膜运行工况的确定 |
5.4.1 超滤膜运行通量的确定 |
5.4.2 超滤膜运行周期的确定 |
5.4.3 超滤膜反冲洗时间的确定 |
5.4.4 超滤工况运行的跨膜压差变化 |
5.5 超滤工艺净化效能分析 |
5.5.1 超滤工艺对颗粒物的去除效能 |
5.5.2 超滤工艺对细菌的去除效能 |
5.5.3 超滤工艺不同阶段有机物特性变化分析 |
5.6 超滤工艺回收反冲洗泥水的三卤甲烷生成势变化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件 |
(5)陶瓷膜耦合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炼油废水性质 |
1.2.1 炼油废水来源 |
1.2.2 炼油废水特点与危害 |
1.2.3 炼油废水排放标准 |
1.2.4 炼油废水回用现状与回用标准 |
1.3 炼油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炼油废水厂常规处理技术与工艺 |
1.3.2 炼油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4 陶瓷膜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1.4.1 陶瓷膜特性 |
1.4.2 陶瓷膜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方案设计 |
2.2 试验材料 |
2.2.1 陶瓷膜 |
2.2.2 混凝剂 |
2.2.3 吸附剂 |
2.2.4 水质分析试验试剂 |
2.2.5 试验仪器 |
2.3 水处理试验方法 |
2.3.1 强化混凝试验方法 |
2.3.2 臭氧氧化试验方法 |
2.3.3 芬顿氧化试验方法 |
2.3.4 吸附试验方法 |
2.3.5 陶瓷膜过滤试验方法 |
2.3.6 臭氧产量及浓度的测定 |
2.3.7 膜表面水接触角值的测定 |
2.4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
2.4.1 常规指标分析方法 |
2.4.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方法 |
2.4.3 三维光谱分析方法 |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方法 |
第三章 试验用水水质分析 |
3.1 试验用水来源 |
3.2 常规指标测定及出水水质指标 |
3.3 炼油废水水质分析 |
3.3.1 紫外全波长扫描分析 |
3.3.2 三维荧光扫描分析 |
3.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陶瓷膜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效能分析 |
4.1 陶瓷膜基本性能 |
4.1.1 清水通量测定 |
4.1.2 陶瓷膜固有阻力测定 |
4.1.3 陶瓷膜亲疏水性测定 |
4.2 陶瓷膜对炼油废水污染物去除效果 |
4.2.1 陶瓷膜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 |
4.2.2 陶瓷膜对浊度去除效果 |
4.3 陶瓷膜处理炼油废水运行效能分析 |
4.3.1 陶瓷膜临界通量测定 |
4.3.2 不同初始通量下膜通量及压力变化 |
4.3.3 陶瓷膜污染阻力分析及模型拟合 |
4.3.4 陶瓷膜清洗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效能分析 |
5.1 强化混凝处理效能分析 |
5.1.1 强化混凝反应条件优化 |
5.1.2 混凝对特征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5.2 臭氧氧化处理效能分析 |
5.2.1 臭氧氧化反应条件优化 |
5.2.2 臭氧对特征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5.3 芬顿氧化处理效能分析 |
5.3.1 芬顿氧化反应条件优化 |
5.3.2 芬顿氧化对特征有机物去除效果 |
5.4 高效吸附处理效能分析 |
5.4.1 高效吸附反应条件优化 |
5.4.2 高效吸附对特征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
5.5 预处理工艺比较分析及优化组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陶瓷膜耦合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效能分析 |
6.1 陶瓷膜耦合工艺系统构建 |
6.2 陶瓷膜耦合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活性炭浓度 |
6.2.2 陶瓷膜运行初始通量 |
6.2.3 换炭量 |
6.3 陶瓷膜耦合工艺处理效果分析 |
6.3.1 陶瓷膜耦合工艺对有机物去除效果 |
6.3.2 陶瓷膜耦合工艺对浊度去除效果 |
6.4 陶瓷膜耦合工艺中膜污染分析 |
6.4.1 耦合工艺中膜污染阻力分析 |
6.4.2 耦合工艺中膜污染模型拟合 |
6.4.3 耦合工艺中膜清洗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深度处理工艺对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富集污染物的处理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印染废水特点 |
1.1.2 印染废水处理及回用现状 |
1.2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污染物富集危害 |
1.2.1 有机物富集的危害 |
1.2.2 无机盐富集的危害 |
1.3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
1.3.1 常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
1.3.2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法 |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课题来源 |
1.4.5 论文结构 |
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1 印染废水配方 |
2.2 试验装置及工艺运行参数 |
2.3 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实验设计 |
2.3.1 实验进度安排 |
2.3.2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
2.3.3 循环试验运行 |
2.4 测定方法 |
2.4.1 水质指标测定 |
2.4.2 活性污泥指标测定 |
3 气浮工艺对富集污染物的处理特性 |
3.1 循环过程中有机物的处理效果 |
3.1.1 COD的去除 |
3.1.2 氨氮和总磷的去除 |
3.1.3 色度的去除 |
3.2 循环过程中无机盐的处理效果 |
3.2.1 TDS和电导率的去除 |
3.2.2 Cl~-和SO_4~(2-)的变化 |
3.2.3 Na~+和Ca~(2+)的变化 |
3.2.4 Al的变化 |
3.2.5 总Fe和总Mn的变化 |
3.3 循环过程中污泥性状的变化 |
3.3.1 污泥浓度变化 |
3.3.2 污泥活性变化 |
3.3.3 污泥沉降性能变化 |
3.4 小结 |
4 臭氧气浮工艺对富集污染物的处理特性 |
4.1 循环过程中有机物的处理效果 |
4.1.1 COD的去除 |
4.1.2 氨氮和总磷的去除 |
4.1.3 色度的去除 |
4.2 循环过程中无机盐的处理效果 |
4.2.1 TDS和电导率的去除 |
4.2.2 Cl~-和SO_4~(2-)的变化 |
4.2.3 Na~+和Ca~(2+)的变化 |
4.2.4 Al的变化 |
4.2.5 总Fe和总Mn的变化 |
4.3 循环过程污泥性状的变化 |
4.3.1 污泥浓度变化 |
4.3.2 污泥活性变化 |
4.3.3 污泥沉降性能变化 |
4.4 小结 |
5 臭氧气浮-旁路膜处理工艺对富集污染物的调控 |
5.1 循环过程中有机物的处理效果 |
5.1.1 COD的去除 |
5.1.2 氨氮和总磷的去除 |
5.1.3 色度的去除 |
5.2 循环过程中无机盐的处理效果 |
5.2.1 TDS和电导率的去除 |
5.2.2 Cl~-和SO_4~(2-)的变化 |
5.2.3 Na~+和Ca~(2+)的变化 |
5.2.4 Al的变化 |
5.2.5 总Fe和总Mn的变化 |
5.3 循环过程污泥性状变化 |
5.3.1 污泥浓度变化 |
5.3.2 污泥活性变化 |
5.3.3 污泥沉降性能变化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
(7)精制棉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精制棉废水概况 |
1.2.1 精制棉原料成分及其生产工艺 |
1.2.2 精制棉蒸煮黑液 |
1.2.3 精制棉漂洗废水 |
1.3 当前精制棉企业废水处理工艺 |
1.4 常用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
1.4.1 生物法 |
1.4.2 吸附法 |
1.4.3 膜分离法 |
1.4.4 化学法 |
1.5 本课题选题背景意义、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本课题选题背景及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1.5.4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吸附剂处理精制棉废水 |
2.3.2 CaO/NaAlO_2处理、Fenton法与Fe/C微电解法处理精制棉废水 |
2.3.3 反渗透法处理废水 |
2.4 主要分析方法 |
2.4.1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 |
2.4.2 硝酸银滴定测定氯离子 |
第3章 吸附剂处理精制棉末端废水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吸附剂原料 |
3.2.2 吸附剂前处理 |
3.2.3 不同种类吸附剂投加量对废水的影响 |
3.2.4 吸附时间对废水的影响 |
3.2.5 废水pH对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3.3 不同种类吸附剂投加量对废水的影响 |
3.4 吸附时间对废水的影响 |
3.5 温度对废水吸附效果的影响 |
3.6 废水pH对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 |
3.7 较优吸附效果验证 |
3.8 实验小结 |
第4章 Fenton法与Fe/C微电解法处理废水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Fenton法中H_2O_2添加量对废水的影响实验 |
4.2.2 Fenton法中FeSO_4添加量对废水的影响实验 |
4.2.3 Fenton法中pH对废水的影响实验 |
4.2.4 Fe/C微电解反应时间对废水的影响实验 |
4.2.5 Fe/C微电解-Fenton联用处理废水实验 |
4.3 Fenton法中H_2O_2添加量对废水的影响 |
4.4 Fenton法中FeSO_4添加量对废水的影响 |
4.5 Fenton法中pH对废水的影响 |
4.6 微电解反应时间对废水的影响 |
4.7 Fe/C微电解-Fenton联用处理废水 |
4.8 实验小结 |
第5章 CaO/NaAlO_2预处理-Fe/C微电解-Fenton联用处理废水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CaO/NaAlO_2预处理废水正交实验 |
5.2.2 n(Ca~(2+)):n(Cl~-)对氯离子去除的影响实验 |
5.2.3 CaO/NaAlO_2预处理与Fe/C微电解-Fenton联用对COD影响 |
5.2.4 GC-MS水质分析 |
5.3 CaO/NaAlO_2预处理废水正交实验及方差分析 |
5.4 n(Ca~(2+)):n(Cl~-)对废水氯离子的影响 |
5.5 CaO/NaAlO_2预处理与Fe/C微电解-Fenton联用对COD影响 |
5.6 GC-MS分析 |
5.7 实验小结 |
第6章 反渗透膜处理废水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反渗透法处理废水实验 |
6.2.2 反渗透装置中试实验 |
6.2.3 回用水漂洗精制棉实验 |
6.3 反渗透膜处理废水实验室试验 |
6.4 反渗透膜处理废水实验中试实验 |
6.5 反渗透回用水漂洗精制棉棉浆粕 |
6.6 实验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生物强化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处理炼化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水资源和循环利用现状 |
1.2 炼化污水污染和治理技术 |
1.2.1 炼化废水来源及特点 |
1.2.2 炼化废水预处理方法 |
1.2.3 生物法原理 |
1.2.4 常规生物法工艺 |
1.2.5 载体流化床生物膜法 |
1.2.6 膜生物反应器 |
1.2.7 废水回用技术及工程 |
1.3 废水处理场水质及原工艺处理效果 |
1.4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废水特征污染物分析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分析仪器 |
2.1.4 接种污泥 |
2.2 实验方法 |
2.2.1 污染物及分析方法 |
2.2.2 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 |
2.2.3 活性污泥指标 |
2.2.4 活性污泥镜检指标 |
2.3 计算方法 |
2.3.1 SND率公式 |
2.3.2 NO_2~--N积累率公式 |
2.3.3 SND动力学模型 |
2.3.4 膜过滤阻力 |
第3章 CFBR工艺处理炼化废水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用水及水量测量 |
3.3 生物膜载体选择及特点 |
3.4 实验工艺 |
3.4.1 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
3.4.2 CFBR工艺特点 |
3.4.3 工艺影响因素及要求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生物膜培养 |
3.5.2 短程硝化反硝化实验 |
3.5.3 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 |
3.5.4 稳定运行实验 |
3.5.5 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
3.5.6 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物难降解污染物及菌群优选 |
4.1 引言 |
4.2 生物难降解污染物研究 |
4.2.1 炼化废水中生物难降解污染物 |
4.2.2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生物降解 |
4.3 菌种筛选与混合菌群 |
4.3.1 菌种筛选 |
4.3.2 混合菌群构建 |
4.3.3 混合菌群接种量的配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水回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废水及回用标准 |
5.2.1 实验废水 |
5.2.2 废水回用方向 |
5.2.3 废水回用标准 |
5.3 研究内容 |
5.4 固定床膜生物反应器 |
5.5 生物膜填料 |
5.6 生物膜的培养 |
5.7 运行参数研究 |
5.7.1 运行参数优化 |
5.7.2 稳定运行实验 |
5.7.3 FBMBR各段的作用 |
5.7.4 高浓度废水影响 |
5.8 膜污染研究 |
5.8.1 TMP变化和膜过滤阻力 |
5.8.2 膜污染的成因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电化学氧化法应用于燃煤电厂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火力发电在电力行业的主导地位 |
1.1.2 燃煤电厂的环境治理概况 |
1.2 燃煤电厂氨氮废水的来源 |
1.2.1 脱硫废水中携带氨氮 |
1.2.2 精处理再生废水中携带氨氮 |
1.3 工业废水氨氮去除技术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3.4 物化法 |
1.4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技术 |
1.4.1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试验研究 |
1.4.2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工业应用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2 某燃煤电厂的水平衡研究 |
2.1 水平衡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
2.2 取水及用水情况分析 |
2.2.1 原水取水情况 |
2.2.2 工业水系统 |
2.2.3 锅炉补给水系统 |
2.2.4 脱硫用水系统 |
2.2.5 灰渣用水系统 |
2.2.6 输煤用水系统 |
2.3 现有废水处理系统评价 |
2.3.1 排泥水处理系统 |
2.3.2 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
2.3.3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2.3.4 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
2.3.5 酸洗废水处理系统 |
2.3.6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
2.3.7 化学再生废水处理系统 |
2.4 氨氮废水水质特性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试验装置与器材 |
3.2.1 试验装置 |
3.2.2 试验器材及药品 |
3.2.3 试验分析方法 |
3.3 试验流程设计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电流密度对氨氮降解影响 |
3.4.2 停留时间与氨氮降解的关系 |
3.4.3 氯根浓度对氨氮降解的影响 |
3.4.4 TDS对氨氮降解的影响 |
3.4.5 水温对氨氮降解的影响 |
3.4.6 系统可处理的最大氨氮质量浓度的探索 |
3.4.7 电解去除氨氮的反应机理研究 |
3.4.8 电解装置能耗的研究 |
3.4.9 电解对氨氮以外的污染物的影响 |
3.4.10 电极清洗对氨氮降解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电化学工艺与折点加氯工艺的比较 |
4.1 对氨氮降解能力的比较 |
4.2 工艺特点的比较 |
4.3 投资及运行成本的比较 |
4.4 环保效益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电解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工业应用研究 |
5.1 工艺技术方案制定需考虑的因素 |
5.2 降低氨氮废水总量 |
5.2.1 探索脱硫废水减量方案 |
5.2.2 探索精处理再生废水的减量方案 |
5.3 电解系统设计 |
5.4 电解后的废水回用方向研究 |
6 结论、创新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应用前景与展望 |
6.3.1 应用于燃煤电厂氨氮废水处理领域 |
6.3.2 解决脱硫添加剂使用后脱硫废水COD高的问题 |
6.3.3 替代循环水杀菌剂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10)石化含盐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我国石化行业水污染现状 |
1.2 国内外石化废水深度处理现状 |
1.2.1 国内石化废水深度处理现状 |
1.2.2 国外石化废水深度处理现状 |
1.2.3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
2.1 试验水样 |
2.1.1 水样来源 |
2.1.2 水质指标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药剂 |
2.2.2 软化除硬系统(高效循环沉淀装置)及设备明细表 |
2.2.3 超滤膜及系统设备明细表 |
2.2.4 反渗透膜 |
2.2.5 纳滤膜 |
2.2.6 浓水反渗透膜 |
2.2.7 高压反渗透膜(DTRO) |
2.2.8 反渗透、浓水反渗透、纳滤、高压反渗透设备明细表 |
2.3 试验流程 |
2.4 分析方法 |
2.5 试验方法 |
2.5.1 软化装置 |
2.5.2 管式超滤装置 |
2.5.3 反渗透、浓水反渗透、纳滤装置 |
2.5.4 高压反渗透装置 |
2.5.5 试验控制系统 |
第三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循环高效沉淀反应装置 |
3.2 超滤 |
3.3 纳滤 |
3.4 反渗透 |
3.4.1 低含盐量耐污染反渗透膜装置工艺优化试验 |
3.4.2 低含盐量抗污染反渗透膜装置工艺优化试验 |
3.4.3 低含盐量高压反渗透膜装置工艺优化试验 |
3.4.4 低含盐量三种反渗透膜装置处理效果对比 |
3.5 高含盐量反渗透膜运行工艺参数实验 |
3.6 回用水水质 |
第四章 结论和建议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石油化工废水回用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石化仓储清罐清舱废水处理工艺研究[D]. 陆静怡. 扬州大学, 2021(08)
- [2]柠檬酸生产废水制备废水生物处理补充碳源研究[D]. 柳文浩. 江南大学, 2020
- [3]印染废水臭氧气浮与旁路膜协同再生回用工艺特性[D]. 肖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自来水厂反冲洗泥水处理与回用的试验研究[D]. 李世琪. 东南大学, 2019(01)
- [5]陶瓷膜耦合工艺深度处理炼油废水效能研究[D]. 程仁振. 济南大学, 2019(01)
- [6]深度处理工艺对印染废水循环利用富集污染物的处理特性[D]. 尉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精制棉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研究[D]. 熊泽.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8]生物强化载体流化床生物膜处理炼化废水研究[D]. 刘天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电化学氧化法应用于燃煤电厂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D]. 王亮. 浙江大学, 2019(03)
- [10]石化含盐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D]. 金家龙.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