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心水泥卷可拆卸锚杆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董双勇[1](2021)在《围压作用下锚杆锚固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锚杆支护是煤矿巷道支护经济、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受巷道软岩、强采动、大变形等特点的影响,巷道围岩应力发生改变,从而在锚杆径向产生不同程度的围压,围压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锚杆锚固系统的承载特性。目前,关于锚杆支护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对于围压作用影响因素却鲜有研究。本文在树脂锚杆锚固性能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室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围压、锚固长度、锚杆直径以及围岩强度等因素对树脂锚杆锚固性能的影响,其中重点研究了围压对树脂锚杆锚固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深井巷道支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锚固界面剪切滑移模型研究锚杆锚固段荷载传递机理,建立了弹塑性阶段锚固体-围岩界面应力平衡方程,推导了锚固界面任意位置剪应力和锚杆轴力的解析解。研究认为,锚固体-围岩界面可以分为可划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软化阶段与残余剪切阶段,不同阶段的剪应力分布规律有所不同,同时结合算例对锚杆锚固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2)开发出锚杆围压拉拔试验系统平台,找到了一种可使试验锚固体试样实现承压0~40 MPa的密封材料与方法,较为可靠的还原了树脂锚杆支护过程中井下的真实受力环境与状态。(3)通过水泥砂浆的配合比试验,确定了三种符合相似试验所需抗压强度的水泥砂浆配比方案,制备出了单轴抗压强度为15 MPa、30 MPa、50 MPa左右的三种不同强度水泥砂浆试样来模拟巷道围岩;通过锚杆拉伸试验,测得了18mm、20 mm、22 mm三种不同直径锚杆的力学性能参数。(4)基于锚杆围压拉拔试验系统,通过树脂锚杆拉拔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对树脂锚杆锚固性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围压增大,锚杆锚固力也随之增大,且围压加载梯度越大,对锚固系统的锚固性能影响越为显着。(5)通过相同围压条件下树脂锚杆拉拔试验,研究了锚杆直径、锚固长度、围岩强度对锚杆锚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三径匹配的情况下,锚杆直径越大,树脂锚杆锚固力越大;锚固长度越长,树脂锚杆锚固力越大;围岩强度越大,树脂锚杆锚固力越大。
齐永洁[2](2021)在《新建地铁盾构穿越对既有隧道影响及安全控制措施研究》文中指出新建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隧道的工程逐渐增多,工程中常采用一定的安全措施对既有隧道形成保护,有必要针对盾构穿越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机理及各种安全控制措施的防护效果进行研究。本文展开了以理论解法为主,实测数据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为辅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盾构近距离下穿对既有隧道管片环向内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既有隧道在附加应力作用下的围压重分布模型,推导了既有隧道环向围压的计算公式,利用修正惯用法计算了相应围压作用下的衬砌内力。(2)研究了隧道内堆载对隧道纵向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采用了综合考虑管片环间错台和转动变形效应的协同变形模型,推导计算了堆载引起的隧道附加荷载,通过最小势能原理求解隧道纵向沉降、环间剪切力、错台量和转角。(3)评估了叠交段隧道中支撑台车控制隧道变形的作用大小,综合考虑支撑台车的加固和压重作用,针对既有隧道沿纵向出现刚度不均匀的情况,提出纵向非均匀刚度的隧道竖向变形计算模型,推导出既有隧道的竖向变形计算公式。(4)研究了既有隧道注浆环对控制既有隧道沉降的影响,考虑了注浆环在附加应力传递过程中的加速折减作用及对环向地基土的加固作用,提出了非均质土层中的应力折减模型及隧道沉降计算模型,推导了应力在穿越注浆环后的折减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盾构开挖及注浆环的影响,推导了新建隧道开挖引起的既有隧道竖向位移计算公式。(5)研究了新建隧道注浆环对控制既有隧道沉降的影响,考虑了注浆土体的体积膨胀作用,提出了注浆环体积膨胀力学计算模型,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对注浆环膨胀引起的既有隧道轴线处的附加应力及竖向位移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6)对有关于控制措施的工法技术及室内模型试验进行了优化与创新。图118表11参117
李光明[3](2020)在《预制钢-混凝土结构栓钉连接件拉剪受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制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好和绿色环保等优点,符合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要求。组合梁栓钉连接件受剪力为主,但同时也受弯和受拉,目前栓钉抗剪连接件的研究主要考虑剪力作用的影响,缺乏拉力作用对栓钉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特别是预制装配式试件在拉剪共同作用下的数据比较缺乏,施工时,栓钉在预留孔中位置的偏移对承载力和滑移也有一定的影响,针对现有研究情况,本文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对预制装配式组合梁栓钉连接件在拉剪共同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参考欧洲组合梁规范设计试验方案,制作了25个推出试验模型试件,控制25个试件的试验参数考察预制试件和现浇试件、预制试件栓钉的预埋位置、施加的拉力施力比。(2)对比分析现浇混凝土推出试件和预制混凝土推出试件在同等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差异,研究不同拉力施力比对栓钉抗剪承载力、抗剪刚度、破坏模态和荷载滑移曲线的影响,研究表明:预制试件的抗剪承载力和抗剪刚度都比现浇试件大,且在拉剪共同作用下预制试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3)研究施工误差栓钉预埋位置产生偏差对组合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国内外规范与相关学者的公式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拉剪共同作用下,施工误差会显着降低栓钉的抗剪承载力和抗剪刚度。
李祎璇[4](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现代木结构建筑节点构造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建筑生态、绿色、低碳发展的浪潮下,现代木结构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建筑设计师留下了巨大的创作空间。节点设计作为彰显建筑品质的重要部分,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以现代木结构建筑节点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木结构建筑材料的种类及特性入手,然后基于查阅文献、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总结出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并分析每种结构类型的特点。基于以上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继续归纳出木结构节点的类型,对每一类节点的细部构造、力学特征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由以上对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研究成果,提出在木结构建筑设计过程中构建建筑信息模型的需求性,以及利用BIM技术中的Revit软件建模的适用性,初步提出木结构构件族库的规划原则,以及构件族的创建流程。在此基础上,利用Revit建模,进行节点设计,按节点在结构中的位置进行设计研究,并对节点的构造做法和特点进行说明,为现代木结构建筑的节点设计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在此过程中发现Revit模型的构件族之间无法实现智能联动,故使用Dynamo for Revit可视化编程工具,以某一节点为例进行可视化程序设计,并达到了构件参数化驱动、构件智能联动的效果,弥补Revit应用于木结构建筑信息模型的短板,为Dyanmo的应用拓宽了思路。
杨萌[5](2020)在《基坑工程钢支撑局部弱化问题及螺栓紧固锥楔活络接头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地铁在城市交通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更丰富的商业生活功能,而且其周边地上、地下建(构)筑物众多,建造更为复杂,对施工变形控制的要求愈来愈严格。在很多城市,采用明挖法修建地铁车站往往是首选的技术方案。地铁车站基坑多呈狭长形,宽度小而深度大,这些特点使得其多采用内撑式围护结构。钢支撑重量轻、易吊装、工厂制造品控水平高、施工快速高效、拆除容易可回收、经济性高,应用较为广泛。但是,钢支撑体系存在一些局部弱化问题对其承载能力与安全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引起基坑变形过大,甚至产生连锁效应,最终导致基坑坍塌。局部弱化现象主要包括活络接头、钢围檩、地连墙及冠梁表面质量问题、预埋钢板、轴力计截面突变、斜撑抗剪结构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等方法,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基坑工程中活络接头引起的钢支撑局部弱化问题,并进行了螺栓紧固锥楔(BFW)活络接头的研发。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针对活络接头造成的钢支撑局部弱化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研究了目前常用的钢楔式(SW)活络接头的力学性能,揭示了SW活络接头的设计原理、传力方式、力学性能和破坏形态。通过建立含SW活络接头的钢支撑的细化数值模型,分析了SW活络接头对钢支撑造成的弱化状况;数值结果表明,SW活络接头对钢支撑刚度的弱化作用明显,其承载力和刚度不足,安全储备不够。(2)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成果总结,阐明了抱箍式、夹板式和锚座式活络接头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和力学性能,揭示了该几类活络接头力学机制和破坏形态;在吸取这几类活络接头设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螺栓紧固锥楔(BFW)活络接头设计构想,阐述了其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建立了其设计承载力和设计刚度的计算方法。(3)研发了平接触面螺栓紧固锥楔(P-BFW)活络接头,建立了受力分析模型和理论计算方法,给出了承载力和刚度等设计参数。研制了2组P-BFW活络接头足尺试件,进行了室内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BFW活络接头具有优异的承载能力、良好的刚度和抗偏心性能;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建立了P-BFW活络接头的非线性数值模型,分析获得了破坏形式、荷载—位移曲线和荷载—应变曲线,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有效地预测P-BFW活络接头的力学性能。(4)研发了圆弧接触面螺栓紧固(A-BFW)单、双肢活络接头,给出了承载力和刚度等设计参数。研制了4套A-BFW单、双肢活络接头足尺试件,进行了室内力学性能试验,获得了试件破坏形式、轴向荷载—位移曲线和荷载—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A-BFW双肢式活络接头具有优异的承载能力、良好的刚度和抗偏心性能;并且,圆弧嵌套式接触面的结构形式避免了锥楔座与夹板的脱离,能提升节点的整体性能。建立了A-BFW双肢式活络接头的非线性数值模型,分析获得了破坏形式、荷载—位移曲线和荷载—应变曲线,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程度,可以有效地预测A-BFW活络接头的力学性能。(5)分别建立了含P-BFW和A-BFW活络接头的钢支撑的细化数值模型,揭示了相应的线弹性变形规律。不同数值模型结果表明,采用BFW活络接头的钢支撑,相较采用SW活络接头的钢支撑,在控制轴向变形方面有了较大程度的强化和提升;BFW活络接头提供了更优的承载力与刚度,可较好改善钢支撑局部弱化情况,提升钢支撑的整体力学性能,更好地控制基坑变形。(6)通过3套P-BFW活络接头足尺试件的现场应用试验,能够在施工现场进行便捷的安装与拆除操作,较好地实现了调节支撑长度、施加轴向预应力、承担钢支撑轴力等功能,验证了工作性能与施工可行性,归纳给出了安装操作技术要点。针对夹板与锥楔座的接触面错动和相互脱开问题,给出了改进设计方案。
朱莉[6](2020)在《《水轮机操作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关于《水轮机操作手册》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译者于2018年9月在语言家翻译社完成了《水轮机操作手册》中的3.8到3.11共四个章节的英汉翻译任务,原文字数约为3万字,译文字数约为6万字。文本主要包括水轮机的保证性能、参照标准、工作范围、运行水位以及模拟实验等内容。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目的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三个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信原则”。目的论探讨的是基于原文的翻译行为,这一行为需要协商和执行,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预期结果;三原则中“目的原则”最为重要,即是说译文由其目的决定。“连贯原则”强调译文必须内部连贯,为译文读者所理解。“忠信原则”强调原文和译文间必须连贯。在《水轮机操作手册》英汉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主要遇到专业术语,被动句和长难句翻译三大困难。在目的论指导下,译者针对在水轮机操作性文本中的三个难点,采取了相应的翻译技巧。第一、采用选词法翻译专业术语,以实现专业术语表达准确的翻译目的;第二、采用顺译法和转换法翻译英语被动句,以达到译文忠实连贯的目的;第三、采用重组法,词序调整法和拆分法翻译英语长难句,从而达到译文连贯、忠实的目的。译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化解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圆满完成了翻译任务,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本报告可为科技文本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胡璐璐[7](2020)在《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研制》文中指出为克服现有注浆锚杆占用工期过长、污染地下空间和不可回收性等诸多弊端,可回收锚杆的创新设计一直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液压膨胀控制锚杆,将液压油缸作为锚杆的膨胀装置,通过对锚杆施加油压可使锚杆达到迅速达到锚固效果。液压膨胀控制锚杆具有安装方便、可完全回收和迅速达到锚固效果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和经济性。本文将液压膨胀控制锚杆制作出成品并通过室内拉拔试验分析了该锚杆拉拔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力学分析得到了锚杆的内部膨胀机理和拉拔力公式,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了围岩的类别和锚杆的相关规范初步确定了对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性能要求和设计参数要求。(2)确定了锚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取以及制作出了锚杆成品,并完成了锚杆组装。(3)详细介绍了室内拉拔试验的试验步骤和试验注意事项,设计了配套的试验器械。(4)对液压膨胀控制锚杆进行了不同油压下和不同扩张臂长度下的对比拉拔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可知:锚杆的拉拔力随着油压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扩张臂的长度的增加而减小。(5)通过力学分析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内部膨胀机理并得到了液压膨胀锚杆围压与锚杆所受油压关系的力学公式。根据公式可知改变锚杆的部分设计参数,例如增大锚杆油缸活塞的底面积可以在相同的油压下提供更高的围压而得到更好的锚固效果,为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改进提供了方向。(6)对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锚固机理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四个阶段:锚杆的膨胀阶段、锚固区土体的弹性阶段、锚固区土体的弹塑性阶段以及锚固区土体的破坏阶段。并初步提出了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拉拔承载力公式,以及对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失效形式进行了分析。
王贺,陈何,曹辉[8](2020)在《我国大变形锚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大变形锚杆的研发现状。通过总结分析现有锚杆设计方案,提出了基于作用机理的大变形锚杆类型划分建议;选取5种典型的设计方案解析了各类型大变形锚杆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对大变形锚杆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认识。研究认为:我国大变形锚杆可划分为结构型、材料本质型和其他类型三大类;结构型大变形锚杆包含摩擦型、剪切型和活塞型3个亚类;为进一步促进大变形锚杆的发展,针对结构型锚杆应进一步优化结构、优选锚杆材料、优化制造工艺并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加大新型杆体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力度;发展具有监测功能的大变形锚杆,将监测技术与大变形锚杆设计相融合,拓展大变形锚杆的应用前景。
张罗送[9](2019)在《土层自膨胀式扩体锚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围绕土层自膨胀扩体锚固技术,从浸水环境不同土体刚度下的膨胀水泥浆长期稳定性、膨胀水泥浆抗压强度、土层自膨胀扩体锚固技术锚杆拉拔试验、土层自膨胀扩体锚固技术的锚固体膨胀机理可视化研究及该锚固技术现场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模拟不同土体刚度下膨胀锚固体长期稳定性及其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利用不同壁厚的钢管模拟不同固结程度的土体约束环境,开展长期浸水环境下膨胀水泥浆长期稳定性试验,分析表明:膨胀水泥浆在浸水前与长期浸水后的膨胀压应力最大相差仅3.10%;膨胀锚固体密实度(CT值)最大相差仅3.85%,故说明膨胀水泥浆在长期浸水环境中能长期保持稳定。自主研发一种在有侧限情况下测量膨胀锚固体抗压强度的装置,开展不同养护时间下膨胀锚固体抗压强度试验,分析表明:膨胀剂能有效提高膨胀锚固体抗压强度,且膨胀锚固体的抗压强度在21d左右基本形成,缩短浆体养护时间,节约施工工期。2)土层自膨胀扩体锚固技术锚杆拉拔试验研究①浅层原位土体锚杆拉拔试验研究膨胀水泥浆锚固体的锚杆极限抗拔力较素水泥浆大幅度提高,最大为素水泥浆的3.45倍;相同膨胀剂含量下,锚杆极限抗拔力与锚固长度成正相关,说明膨胀压力所产生的侧摩阻力是提高锚杆极限抗拔力的关键因素。②重塑土不同上覆土压力及富水环境下锚杆拉拔试验研究研发一种模拟不同上覆土压力下锚杆拉拔装置,以此开展锚杆拉拔试验,分析表明:锚杆极限抗拔力与土体施加的上覆土压力成正比,且相同上覆土压力加载等级下,锚杆极限抗拔力提高程度K值随着膨胀剂含量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值为336%,说明该锚固技术提高锚杆抗拔力的效果显着。以开孔钢管为载体,开展富水环境下的钢管拉拔试验,分析表明:钢管极限抗拔力与钢管直径、膨胀剂含量均成正相关,且膨胀剂提高钢管极限抗拔力的幅度大于钢管直径提高钢管极限抗拔力的幅度,说明在富水环境中该锚固技术提高钢管极限抗拔力效果更佳显着,能适应实际工程中的复杂环境。3)土层自膨胀扩体锚固技术力学参数研究提出锚固体侧向膨胀压力影响系数 λ1,锚固体直径修正系数λ2,锚固体、土体侧向膨胀变形修正系数木三个修正系数,并采用Matlab拟合得到α、P值随膨胀剂含量均呈现线性变化规律。建立适用于土层自膨胀式扩体锚固技术的锚杆剪应力,并提出土体密实度影响系数k,最终得到该锚固技术的极限抗拔力计算公式。4)土层自膨胀扩体锚固技术的锚固体膨胀机理可视化研究研发一种观测膨胀水泥浆扩头效应的可视化装置,利用其开展试验并配合CT扫描试验,分析表明:在土体承受范围内,膨胀锚固体扩头范围与膨胀剂含量成正比的变化规律,并建立膨胀压应力在土层中径向传递力l及土层环向密实度(CT值)与其离膨胀锚固剂的距离x、膨胀剂含量λ之间的关系式,得到膨胀压应力在土体从里向外中成下降的传递规律。膨胀压力在锚固体自身从锚固体中心向锚固体外层呈现递增的传递规律,而膨胀压力在土体中传递从锚孔孔壁向土层外部扩散呈现下降的变化规律,二者是完全相反的规律,此为该锚固技术在实际锚杆、锚索及抗滑桩锚固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5)三峡库区开展土层自膨胀扩体锚固技术现场试验应用研究,并配合非金属声波测试、压力测试、应变采集、内窥镜探洞摄像等多种技术手段,验证及完善该新型土锚技术,再次表明提高锚杆极限抗拔力的主要原因是:①膨胀压力存在,②膨胀锚固体表现出来的扩头效应,两者同时决定锚杆最终的极限抗拔力,并提出一种土体中不同膨胀剂含量下锚杆极限抗拔力设计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综上所述:土层自膨胀扩体锚固技术提高锚杆抗拔力效果显着,且建立该锚固技术的极限抗拔力预测公式,分析其膨胀压力在锚固体自身和土层中的传递规律,并提出不同膨胀剂含量下锚杆极限抗拔力设计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为该锚固技术应用于锚杆、锚索及抗滑桩等锚固工程中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曾锦秀[10](2019)在《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边坡机制与计算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简称微型桩组合结构)是指数根微型桩在顶部用一块钢筋混凝土板固定连接的组合式抗滑结构,具有结构轻型、施工快捷、施工人员安全性高、低碳环保、经济性好等突出优点,适合于中小推力滑坡或边坡工程治理,尤其适于边(滑)坡的快速应急抢险工程。然而,此类结构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完善,工程实践中亟待解决相关理论与技术问题。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滑坡机制及计算理论研究(51278430)》,针对工程实践中两种典型边坡,即均质土坡与基岩-覆盖层式边坡,采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三维数值模拟、室内模型试验等多种手段,对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加固边坡机制、组合结构内力与位移、加固边坡稳定性等问题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揭示了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加固边坡机理。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主要通过复合加筋、桩体抗弯和抗剪、桩体抗拔与抗压、顶板组合作用等4种作用机制对边(滑)坡实施加固。特别地,其中可能存在着在滑面附近桩体中产生塑性铰使其由受剪转化为受拉的增强抗滑性的作用特征,以及刚性顶板在桩顶有效协调与控制微型单桩的变形与受力,使得各微型单桩连成一体,整体协同抗滑,从而使组合结构能够发挥“群桩大于各单桩之和”的力学性能。(2)建立了加固均质土坡的微型桩组合结构计算方法。首先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求解作用于组合结构上的净推力大小,然后分别利用平面刚架理论与弹性地基梁理论(“m”法)对组合结构的受荷段与嵌固段分别建立分析模型,利用受荷段与嵌固段在滑面处的力与位移连续条件对全桩内力与变形进行解析。推导出了相应的微型桩组合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加固基岩-覆盖层式边坡的微型桩组合结构计算方法。(3)得到了滑面弱化抗剪强度对微型桩组合结构受力的影响特征。弱化强度对滑面形态、桩体所受净推力均具有较大影响;弱化强度对桩身内力的分布形状无明显影响,但对其量值影响较大;相比于均质土坡,弱化强度对基岩-覆盖层式边坡中组合结构所受推力的影响更大;在弱化强度降低幅度相同的情况下,基岩-覆盖层式边坡中的组合结构内力平均变化幅度大于均质土坡。(4)确定了微型桩组合结构主要参数对其内力影响特征。组合结构内力随着单桩刚度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随桩体倾角、组合桩数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小。根据桩身内力较小且各排桩受力较为接近的原则,得出均质土坡的合理组合结构型式为:排间距5d、列间距3d;微型桩螺纹钢直径为28mm~32mm;嵌固比为0.44或0.53;基岩-覆盖层式边坡的合理组合结构型式为:排间距5d、列间距4d;微型桩螺纹钢直径为28mm;嵌固比为0.50或0.58。两类边坡的合理桩体倾角20°~25°、组合桩数为9(3排×3列)。(5)提出了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快速收敛优化算法。采用二分法搜索边坡临界失稳时的剪切强度折减系数(稳定系数),使每次强度折减计算的最多时步缩减为传统强度折减法的50%;且以不平衡比率小于1.0×10-5作为每次折减计算的终止条件之一,从而大幅减少计算所用机时。(6)给出了基于双滑面的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采用塑性极限分析方法,考虑桩土之间协调作用模式,计算组合结构后侧坡体推力与前侧抗力,建立二者差值(推力-抗力)与稳定系数、滑面深度的函数关系,再由该差值最大原理确定出加固边坡的最小稳定系数。(7)给出了基于变形能与极值原理的能量法。采用滑带土体的极限变形能除以实际变形能的平方根定义坡体稳定系数,通过Mohr-Coulomb强度准则将该稳定系数转换为滑面上各点抗剪强度与剪应力的表达式,在获得微型桩组合结构加固坡体的自然应力场的条件下,可计算确定加固坡体的稳定系数。(8)指出了这3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优化折减法克服了传统强度折减法求解时间较长、断点无法续算等缺点,但计算效率较低;双滑面极限分析法克服了传统的极限分析上限法假定桩前、后滑面为同一对数螺旋面的缺点,计算效率高,但不能考虑岩土体变形,不适于非均质边坡;能量法可考虑岩土体变形,相对于数值模拟强度折减法具有极高的计算效率。三种方法计算效率由高到低排序为:能量法、双滑面极限分析法、优化折减法。(9)实例分析表明,均质土坡的双滑面极限分析法得到的稳定系数最大,滑面也较深;能量法得到的稳定系数介于优化折减法与双滑面极限分析法之间,但滑面最浅;三种方法得到的稳定系数偏差不超过6%。前两种方法计算时间比优化折减法减少约90%。对于基岩-覆盖层式边坡,能量法得到的稳定系数比优化折减法约大4%,计算时间约减少95%。本文在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边坡作用机理、组合结构计算分析方法、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二、实心水泥卷可拆卸锚杆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心水泥卷可拆卸锚杆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围压作用下锚杆锚固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研究 |
1.2.2 理论研究 |
1.2.3 数值模拟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树脂锚杆锚固性能理论研究 |
2.1 树脂锚杆荷载传递基础 |
2.1.1 锚杆锚固力的划分 |
2.1.2 锚杆载荷传递介质及方式 |
2.2 拉拔载荷下树脂锚杆应力传递规律分析 |
2.2.1 选取理论模型 |
2.2.2 锚固界面载荷传递分析 |
2.2.3 算例分析 |
2.3 树脂锚杆锚固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拉拔载荷对锚固段应力分布的影响 |
2.3.2 锚固长度对锚固力的影响 |
2.3.3 锚固体直径对锚固效果的影响 |
2.3.4 围压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锚杆围压拉拔试验系统开发 |
3.1 锚杆拉拔试验系统研究现状 |
3.2 锚杆围压拉拔试验系统 |
3.2.1 试验系统工作原理 |
3.2.2 加载系统 |
3.2.3 监测系统 |
3.2.4 控制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 |
3.3 锚杆围压拉拔试验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3.3.1 试验台的安装 |
3.3.2 围压加载系统调试 |
3.3.3 拉拔加载系统调试 |
3.3.4 围压拉拔试验系统综合调试 |
3.4 本章小结 |
4 锚杆围压拉拔试验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4.1 试验材料的准备及其力学性能测试 |
4.1.1 不同强度等级砂浆试块配合比试验 |
4.1.2 不同强度水泥砂浆试块单轴抗压强度测试 |
4.1.3 不同直径锚杆的力学性能测试 |
4.2 锚固体试样的制作 |
4.2.1 试样制作模具 |
4.2.2 围岩试样的制作 |
4.2.3 锚杆的锚固 |
4.3 本章小结 |
5 围压作用下树脂锚杆锚固性能实验室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围压对树脂锚杆锚固性能的影响 |
5.2.1 不同围压下树脂锚杆锚固性能测试 |
5.2.2 不同围压下锚杆拉拔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3 低围压巷道树脂锚杆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
5.3 锚杆直径对树脂锚杆锚固性能的影响 |
5.3.1 不同直径树脂锚杆拉拔测试 |
5.3.2 不同锚杆直径的试验结果与析 |
5.4 锚固长度对树脂锚杆锚固性能的影响 |
5.4.1 不同锚固长度树脂锚杆拉拔测试 |
5.4.2 不同锚固长度的试验结果分析 |
5.5 围岩强度对锚杆锚固性能的影响 |
5.5.1 不同围岩强度树脂锚杆拉拔测试 |
5.5.2 不同围岩强度的试验结果与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新建地铁盾构穿越对既有隧道影响及安全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盾构穿越对既有隧道影响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2 既有隧道变形控制措施的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盾构穿越引起既有隧道围压变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现有力学模型的不足及改进 |
2.2.1 现有力学模型的不足之处 |
2.2.2 针对不足进行修改的说明 |
2.3 围压计算方法介绍及公式推导 |
2.3.1 建立力学计算模型 |
2.3.2 建立计算公式 |
2.3.3 计算公式的推导 |
2.4 算例分析与可靠性验证 |
2.4.1 算例工程概况 |
2.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2.5 单因素影响规律分析 |
2.5.1 盾构在不同埋深掘进的影响 |
2.5.2 掘进面离既有隧道距离的影响 |
2.5.3 既有隧道不同断面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既有隧道内部堆载对隧道隆起变形的控制效果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介绍及公式推导 |
3.2.1 建立隧道洞内堆载力学模型 |
3.2.2 计算隧道所受附加荷载 |
3.2.3 考虑转动和错台的协同变形模型 |
3.2.4 盾构隧道衬砌环的位移函数 |
3.2.5 变分控制方程 |
3.3 算例及有限元模拟验证分析 |
3.3.1 工程案例分析 |
3.3.2 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 |
3.3.3 隧道上穿案例的综合分析 |
3.4 单因素影响规律分析 |
3.4.1 堆载大小变化对隆起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3.4.2 堆载长度变化对隆起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3.4.3 土质条件变化对隆起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支撑台车对既有隧道变形的控制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介绍及公式推导 |
4.2.1 支撑台车的工作原理 |
4.2.2 盾构掘进及支撑台车压重引起的附加应力 |
4.2.3 既有隧道竖向变形计算公式 |
4.3 算例分析及可靠性验证 |
4.3.1 算例工况 |
4.3.2 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4.3.3 有限元可靠性验证 |
4.3.4 既有隧道横断面变形分析 |
4.4 单因素影响规律分析 |
4.4.1 两隧道竖直净距变化对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4.4.2 压重量对既有隧道竖向位移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既有隧道注浆环对隧道竖向变形的控制效果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算方法介绍及公式推导 |
5.2.1 现有力学模型的不足 |
5.2.2 针对不足进行修改的说明 |
5.2.3 洞内注浆原理及注浆环影响方式分析 |
5.2.4 附加应力及隧道变形计算 |
5.3 算例分析及可靠性验证 |
5.3.1 算例工况 |
5.3.2 可靠性验证 |
5.4 单因素影响规律分析 |
5.4.1 注浆环长度变化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5.4.2 注浆环厚度变化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新建隧道注浆环对隧道竖向变形的控制效果研究 |
6.1 引言 |
6.2 计算方法介绍及公式推导 |
6.2.1 任意角度下穿既有隧道附加应力求解 |
6.2.2 新建隧道环向注浆原理及影响方式分析 |
6.2.3 既有隧道竖向位移计算 |
6.3 工程实例分析及可靠性验证 |
6.3.1 工程概况 |
6.3.2 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6.3.3 实测数据可靠性验证 |
6.4 单因素影响规律分析 |
6.4.1 体积膨胀率变化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6.4.2 注浆段长度变化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6.4.3 穿越角度变化对隧道变形控制效果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隧道变形控制措施及模型试验的创新 |
7.1 控制措施的创新 |
7.1.1 一种预埋钢板抗横椭圆变形盾构隧道加固结构 |
7.1.2 一种盾构近距离穿越工况下既有隧道保护结构 |
7.1.3 一种针对运营地铁隧道位移纠偏的充气囊结构 |
7.1.4 一种利用钢绞线张拉的隧道防隆沉加固结构 |
7.2 室内模型试验的创新 |
7.2.1 一种模拟既有隧道内集中堆载的模型试验装置 |
7.2.2 一种模拟重叠隧道内支撑台车作用效果的试验装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预制钢-混凝土结构栓钉连接件拉剪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剪连接件 |
1.3 研究现状 |
1.3.1 纯剪力作用的研究 |
1.3.2 复合受力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概况 |
2.1 试验设计 |
2.1.1 试件设计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件的制作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装置和加载方案 |
2.2.2 测点布置及测量方案 |
2.3 试验现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施工误差影响下推出试件的力学性能分析 |
3.1 破坏形态 |
3.1.1 栓钉破坏 |
3.1.2 推出试件破坏 |
3.2 荷载-滑移关系分析 |
3.2.1 组合梁的滑移效应 |
3.2.2 施工误差在不同拉力施力比下的影响 |
3.3 荷载-应变关系 |
3.3.1 施工误差对翼缘位置荷载-应变关系的影响 |
3.3.2 腹板位置荷载-应变关系 |
3.3.3 混凝土板的荷载-应变关系 |
3.4 施工误差对抗剪刚度的影响 |
3.5 施工误差对抗剪承载力和极限滑移的影响 |
3.5.1 纯剪力加载试件 |
3.5.2 拉剪共同作用试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拉剪共同作用下栓钉的力学性能分析 |
4.1 拉剪共同作用下栓钉的荷载-滑移关系 |
4.1.1 现浇组试件荷载-滑移曲线 |
4.1.2 预制对中组试件荷载-滑移曲线 |
4.1.3 预制偏1/4组试件荷载-滑移曲线 |
4.1.4 预制偏1/2组试件荷载-滑移曲线 |
4.2 拉力施力比对翼缘位置荷载-应变关系的影响 |
4.3 拉力施力比对抗剪刚度的影响 |
4.4 拉力施力比对抗剪承载力和极限滑移的影响 |
4.5 拉力施力比和剪力施力比的相关关系 |
4.6 试验值与各国规范和现有研究公式对比 |
4.6.1 各国规范纯剪作用下的设计公式 |
4.6.2 现有文献纯剪作用下的预估公式 |
4.6.3 拉剪共同作用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BIM技术的现代木结构建筑节点构造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木结构建筑的从古至今 |
1.1.2 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思考 |
1.2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阐述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相关概念阐述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成果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现代木结构建筑构成元素及结构类型 |
2.1 现代木结构的构成要素 |
2.1.1 材性的建筑意义 |
2.1.2 木材的材料特性 |
2.1.3 现代木结构建筑所用的木材 |
2.1.4 钢的材料特性 |
2.1.5 木构节点所用钢材 |
2.2 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结构类型 |
2.2.1 堆砌结构体系 |
2.2.2 杆件结构体系 |
2.2.3 板壳结构体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木结构建筑的节点类型 |
3.1 直接连接节点 |
3.2 间接连接节点 |
3.2.1 销式连接节点 |
3.2.2 托座式连接节点 |
3.2.3 植筋连接节点 |
3.2.4 点式连接节点 |
3.2.5 键连接节点 |
3.2.6 叠合式节点 |
3.2.7 穿套式节点 |
3.2.8 卡槽式节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IM技术的木结构节点信息模型构建及分析 |
4.1 BIM技术的特征及相关软件 |
4.1.1 BIM技术的应用价值特征 |
4.1.2 BIM技术的相关软件 |
4.2 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中建构建筑信息模型的需求性分析 |
4.3 Revit Architecture建构木结构节点建筑信息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4.4 Revit应用于木结构节点设计的准备——创建族库 |
4.4.1 Revit建模设计基础 |
4.4.2 族规划及创建族库的必要性 |
4.4.3 族库开发的现状 |
4.4.4 构件元素的族库设计 |
4.5 基于BIM技术的现代木结构节点构造的设计分析 |
4.5.1 柱脚节点 |
4.5.2 梁柱节点 |
4.5.3 屋架节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用Dynamo实现木结构节点Revit模型构件智能联动的方法研究 |
5.1 Revit应用于木结构建筑设计中的短板 |
5.2 Dynamo for Revit可视化编程工具的介绍 |
5.2.1 Dynamo的发展及应用 |
5.2.2 Dynamo for Revit的功能介绍和节点类别 |
5.3 以螺栓球连接节点为例进行Dynamo可视化编程设计 |
5.3.1 研究目的 |
5.3.2 工作原理及设计思路 |
5.3.3 详述螺栓球节点-木网架结构的Dynamo可视化程序设计流程 |
5.4 木结构螺栓球节点可视化程序运行演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
6.1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6.2 未尽事宜 |
6.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坑工程钢支撑局部弱化问题及螺栓紧固锥楔活络接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支撑承载能力及影响因素与局部弱化问题 |
1.2.2 基坑事故原因分析及与局部弱化关系 |
1.2.3 新型节点方案与钢支撑新型活络接头结构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钢支撑局部弱化问题与钢楔式(SW)活络接头力学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钢管内支撑结构组成及特点 |
2.2.1 钢管内支撑结构组成 |
2.2.2 钢管内支撑施工步骤及几何关系 |
2.2.3 钢管内支撑结构特点及技术特征 |
2.3 钢管内支撑局部弱化引发的工程问题 |
2.3.1 局部弱化造成钢支撑预加轴力消散 |
2.3.2 局部弱化造成钢支撑破坏导致工程事故 |
2.4 钢楔式(SW)活络接头的结构特性与力学性能 |
2.4.1 钢楔式(SW)活络接头的结构特性 |
2.4.2 钢楔式(SW)活络接头的力学性能 |
2.5 钢楔式(SW)活络接头对钢支撑局部弱化数值模拟与分析 |
2.5.1 钢楔式(SW)活络接头对钢支撑局部弱化数值模拟 |
2.5.2 钢楔式(SW)活络接头对钢支撑局部弱化计算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新型活络接头比较分析与螺栓紧固锥楔(BFW)活络接头的设计原理 |
3.1 引言 |
3.2 不同新型活络接头设计原理比较分析 |
3.2.1 结构类活络接头的设计原理 |
3.2.2 机械类活络接头的设计原理 |
3.2.3 液压类活络接头的设计原理 |
3.2.4 综合类活络接头的设计原理 |
3.3 基于摩擦原理的新型活络接头的研究 |
3.3.1 抱箍式活络接头 |
3.3.2 夹板式活络接头 |
3.3.3 锚座式活络接头 |
3.4 螺栓紧固锥楔(BFW)活络接头的设计原理 |
3.4.1 设计构想 |
3.4.2 工作原理与受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接触面型螺栓紧固锥楔(P-BFW)活络接头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P-BFW活络接头的结构设计方案 |
4.2.1 P-BFW活络接头的整体结构设计方案 |
4.2.2 P-BFW活络接头的试件加工与力学性能计算 |
4.2.3 P-BFW活络接头的结构设计优点 |
4.3 P-BFW活络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3.1 量测内容及测点分布 |
4.3.2 试验装置与加载制度 |
4.3.3 试验结果:破坏形式 |
4.3.4 试验结果:荷载—位移曲线 |
4.3.5 试验结果:荷载—应变曲线 |
4.4 P-BFW活络接头的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
4.4.1 数值模型 |
4.4.2 数值模拟与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比较:破坏形式 |
4.4.3 数值模拟与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比较:荷载—位移曲线 |
4.4.4 数值模拟与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比较:荷载—应变曲线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圆弧接触面型螺栓紧固锥楔(A-BFW)活络接头及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A-BFW活络接头的结构设计方案 |
5.2.1 A-BFW活络接头的整体结构设计方案 |
5.2.2 A-BFW活络接头的试件加工与力学性能计算 |
5.2.3 A-BFW活络接头的结构设计优点 |
5.3 A-BFW活络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5.3.1 量测内容及测点分布 |
5.3.2 试验装置与加载制度 |
5.3.3 试验结果:破坏形式 |
5.3.4 试验结果:荷载—位移曲线 |
5.3.5 试验结果:荷载—应变曲线 |
5.4 A-BFW活络接头的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
5.4.1 数值模型 |
5.4.2 数值模拟与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比较:破坏形式 |
5.4.3 数值模拟与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比较:荷载—位移曲线 |
5.4.4 数值模拟与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比较:荷载—应变曲线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BFW活络接头对钢支撑局部弱化改进效果的分析比较 |
6.1 引言 |
6.2 P-BFW活络接头对钢支撑局部弱化的改进效果的分析 |
6.3 A-BFW活络接头对钢支撑局部弱化的改进效果的分析 |
6.4 BFW活络接头对钢支撑局部弱化的改进效果比较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BFW活络接头现场应用试验 |
7.1 引言 |
7.2 BFW活络接头现场应用试验目的与计划 |
7.2.1 现场应用试验目的 |
7.2.2 现场应用试验计划 |
7.2.3 BFW活络接头试件制备 |
7.3 现场应用试验场地条件 |
7.3.1 现场应用试验依托工程简介 |
7.3.2 现场应用试验依托工程地质概况 |
7.3.3 试验位置的选取及钢支撑与BFW活络接头适配强度验算 |
7.4 现场应用试验操作过程与结果分析 |
7.4.1 BFW活络接头现场应用试验操作过程 |
7.4.2 BFW活络接头现场应用试验结果分析 |
7.5 现场试验后BFW活络接头的改进设计研究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水轮机操作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Two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2 Glossary Building |
2.3 Expertise Build-up by Reading Parallel Texts |
2.4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
2.5 Theoretical Preparation:Skopos Theory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by Applying Skopos Theory |
3.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1 Technical Terms |
3.1.2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
3.1.3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
3.2 Translation Solutions by Applying Skopos Theory |
3.2.1 Diction |
3.2.2 Linear Translation |
3.2.3 Conversion |
3.2.4 Inversion |
3.2.5 Division |
3.2.6 Reconstruction |
Chapter Four Evaluation of the Task |
4.1 Feedback and Reflection |
4.2 Suggestion for Future Studie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7)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锚固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锚杆支护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可回收锚杆的研究现状 |
1.5 膨胀控制锚杆的提出 |
1.6 膨胀控制锚杆的研究现状 |
1.7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设计及制作加工 |
2.1 引言 |
2.2 围岩类型以及液压膨胀锚杆的性能要求 |
2.3 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设计参数要求 |
2.4 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结构设计 |
2.5 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材料确定 |
2.6 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加工制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室内拉拔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步骤、试验设备以及试验注意事项 |
3.3 液压控制锚杆室内拉拔试验 |
3.4 液压膨胀控制锚杆膨胀机理的力学分析 |
3.5 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拉拔承载力分析 |
3.6 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失效形式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我国大变形锚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变形锚杆研发现状 |
1.1 国内外研发现状 |
1.2 大变形锚杆分类 |
2 结构型大变形锚杆 |
2.1 摩擦型大变形锚杆 |
2.2 剪切型大变形锚杆 |
2.3 活塞型大变形锚杆 |
3 材料本质型大变形锚杆 |
4 讨论 |
5 结论 |
(9)土层自膨胀式扩体锚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及其应用前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膨胀锚固体的长期稳定性及其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2.1 模拟不同土体刚度膨胀锚固体的长期稳定性试验研究 |
2.2 有侧限下的膨胀锚固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土层自膨胀式扩体锚固技术锚杆拉拔试验研究 |
3.1 浅层原位土体锚杆拉拔试验研究 |
3.2 不同上覆土压力下重塑土锚杆拉拔试验研究 |
3.3 富水环境下的膨胀水泥浆土体锚固技术应用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土层自膨胀式扩体锚固技术力学参数研究 |
4.1 常规扩体锚杆剪应力、轴力计算公式原形 |
4.2 土层自膨胀式扩体锚固技术剪应力及其极限抗拔力公式建立 |
4.3 本章小结 |
5 土层自膨胀式扩体锚固技术锚固体膨胀机理可视化研究 |
5.1 膨胀压应力在土体中径向传递规律及锚固体扩头可视化研究 |
5.2 膨胀压应力在土体中的环向传递规律研究 |
5.3 膨胀压应力在膨胀锚固体自身径、环向传递规律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土层自膨胀式扩体锚固技术现场应用研究 |
6.1 试验场地概况 |
6.2 试验方案及目的 |
6.3 试验步骤 |
6.4 现场原位土质边坡锚杆拉拔试验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边坡机制与计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小推力滑坡防治技术 |
1.2.2 微型桩加固技术 |
1.2.3 土体残余强度及其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
1.2.4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微型桩组合结构加固边坡机理 |
2.1 概述 |
2.2 微型桩施工工艺及特征 |
2.3 加固作用机理 |
2.3.1 复合加筋作用 |
2.3.2 抗弯与抗剪作用 |
2.3.3 抗拉压作用 |
2.3.4 顶板组合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组合结构顶板的作用机制 |
3.1 概述 |
3.2 均质土坡 |
3.2.1 桩体倾角为5° |
3.2.2 桩体倾角为10° |
3.2.3 桩体倾角为15° |
3.2.4 顶板作用特征分析 |
3.3 基岩-覆盖层式边坡 |
3.3.1 桩体倾角为5° |
3.3.2 桩体倾角为10° |
3.3.3 桩体倾角为15° |
3.3.4 顶板作用特征分析 |
3.4 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均质土坡微型桩组合结构计算方法 |
4.1 概述 |
4.2 桩后推力的计算 |
4.2.1 模型建立 |
4.2.2 公式推导 |
4.3 组合结构计算分析 |
4.3.1 模型建立 |
4.3.2 公式推导 |
4.4 计算方法验证 |
4.4.1 计算参数 |
4.4.2 滑坡推力与结构内力 |
4.4.3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
4.4.4 结果综合比较 |
4.5 工程实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覆式边坡微型桩组合结构计算方法 |
5.1 概述 |
5.2 桩后推力与桩前抗力 |
5.2.1 桩后滑坡推力 |
5.2.2 桩前坡体抗力 |
5.3 组合结构内力与位移 |
5.3.1 模型建立 |
5.3.2 公式推导 |
5.4 计算方法验证 |
5.4.1 计算参数 |
5.4.2 滑坡推力与结构内力 |
5.4.3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
5.4.4 结果综合比较 |
5.5 工程实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考虑滑面抗剪强度弱化的组合结构受力分析 |
6.1 概述 |
6.2 滑面弱化抗剪强度的取值 |
6.3 微型桩组合结构分析 |
6.4 实例分析 |
6.4.1 均质土坡 |
6.4.2 基岩-覆盖层式边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微型桩组合结构参数影响分析与合理结构型式 |
7.1 概述 |
7.2 均质土坡 |
7.2.1 桩间距 |
7.2.2 桩体倾角 |
7.2.3 单桩刚度 |
7.2.4 组合桩数 |
7.2.5 嵌固深度 |
7.2.6 合理结构型式 |
7.3 基岩-覆盖层式边坡 |
7.3.1 桩间距 |
7.3.2 桩体倾角 |
7.3.3 单桩刚度 |
7.3.4 组合桩数 |
7.3.5 嵌固深度 |
7.3.6 合理结构型式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微型桩组合结构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8.1 概述 |
8.2 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快速收敛优化算法 |
8.2.1 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
8.2.2 快速收敛优化算法 |
8.3 基于双滑面的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 |
8.4 基于变形能与极值原理的分析法 |
8.4.1 稳定系数的定义 |
8.4.2 临界滑面的确定 |
8.5 三种方法优缺点分析 |
8.6 工程实例分析 |
8.6.1 均质土坡 |
8.6.2 基岩-覆盖层式边坡 |
8.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实心水泥卷可拆卸锚杆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围压作用下锚杆锚固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董双勇.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2)
- [2]新建地铁盾构穿越对既有隧道影响及安全控制措施研究[D]. 齐永洁.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3]预制钢-混凝土结构栓钉连接件拉剪受力性能研究[D]. 李光明. 华侨大学, 2020(01)
- [4]基于BIM技术的现代木结构建筑节点构造的设计研究[D]. 李祎璇. 天津大学, 2020(02)
- [5]基坑工程钢支撑局部弱化问题及螺栓紧固锥楔活络接头研究[D]. 杨萌. 北京工业大学, 2020
- [6]《水轮机操作手册》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朱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7]液压膨胀控制锚杆的研制[D]. 胡璐璐. 长江大学, 2020(02)
- [8]我国大变形锚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王贺,陈何,曹辉. 黄金科学技术, 2020(01)
- [9]土层自膨胀式扩体锚固技术研究[D]. 张罗送. 三峡大学, 2019(03)
- [10]板连式束筋微型抗滑桩群加固边坡机制与计算理论研究[D]. 曾锦秀.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