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蟋蟀发声器特性比较

三种蟋蟀发声器特性比较

一、音蟋属三种蟋蟀发声器特征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田迪[1](2020)在《浙江省螽亚目鸣虫多样性研究及条形码基因库构建》文中认为鸣虫是指发声的一类昆虫,如直翅目Orthoptera的蟋蟀类和螽斯类、双翅目Diptera的蚊蝇类、半翅目Hemiptera的蝉类等。鸣虫的生物多样性相当丰富,特别是螽亚目鸣虫种类繁多。目前,关于浙江省螽亚目鸣虫的分类研究主要借助于传统分类学方法,而分子和鸣声研究较少。本文通过传统分类学、DNA条形码以及鸣声分类三个方面对浙江省螽亚目鸣虫进行分类研究,揭示这个地区螽亚目鸣虫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以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ECNU)的馆藏标本以及野外采集标本为研究材料,对浙江省螽亚目鸣虫进行了整理,其中蟋蟀总科共计4科、12亚科、29属、48种;螽斯总科共计1科、7亚科、26属、56种;蝼蛄总科共计1科、1亚科、1属、1种,并列出每种的引证文献和分布信息。2.使用线粒体COI基因片段构建浙江省螽亚目鸣虫的基因条形码数据库,并通过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探讨其在物种分类鉴定中的作用。(1)通过PCR扩增获得了蟋蟀总科4科、12亚科、27属、45种共201个样品的COI基因序列,螽斯总科1科、7亚科、26属、56种共231个样品的COI基因序列,丰富了螽亚目鸣虫的基因条形码数据库。(2)COI基因具有较高的物种鉴定效率,但对浙江片蟋属Truljalia的瘤突片蟋T.tylacantha、尾铗片蟋T.forceps以及梨片蟋T.hibinonis三个物种无法进行区分。3.本论文研究了浙江省螽亚目蟋蟀类鸣虫共计4科、10亚科、21属、32种的鸣声时域特征;螽斯类鸣虫共计1科、5亚科、7属、20种的鸣声时域特征。(1)螽亚目大部分蟋蟀及螽斯类鸣虫属内种间鸣声的脉冲组持续时间与间隔时间、脉冲组所包含的脉冲个数、脉冲的持续时间与间隔时间具有明显的差异,鸣声具有种间特异性。(2)部分种在不同地理环境下,鸣声特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张东晓[2](2018)在《云南蟋蟀总科区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比较全面地考察了云南蟋蟀物种及其地理分布基础上,开展了蟋蟀总科的区系分类、区系组成、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分为以下3部分:1.本文共记述云南蟋蟀总科4科13亚科54属135种。编写了分科、亚科、属、种的检索表。提供了属、种文献引证及检视标本信息。论文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附有20个种的生殖器图片和25个种的整体彩色照片;本文记载6新种(4种未发表,2种已发表),2中国新纪录种:Velarifictorus raychaudhurii(Bhowmik,1967)comb.nov.,四点纤蟋E.(E)quadripunctatus Ingrisch,1987;9云南新纪录种。2.云南蟋蟀总科属级阶元的区系组成划分31种分布型,中日界+东洋界分布型和中日界+东洋界+古北界分布型均为8属,所占比例最高,均占云南蟋蟀总科已知属的14.82%。种级阶元的区系组成划分为7种分布型,以东洋界分布型为主,共记载65种,占云南蟋蟀总科已知种类的48.15%。3.云南蟋蟀总科地理划分为7区,其中包括版纳小区、河口小区、瑞丽小区、横断山脉小区、无量山小区、金沙江小区、元江小区。其中版纳小区共记载蟋蟀总科种类最多35属73种。特有种也最多,共记载19种,占已知特有种的46.34%。4.通过与周边省的蟋蟀总科进行相似性比较,种级阶元与广西相似度最高,相似性系数达35.29%。

齐恺[3](2017)在《螽斯及蟋蟀部分常见种的鸣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螽斯,蟋蟀都是能发声的昆虫中的一员。绝大多数生存在灌木丛、草丛中。有少数的种栖息于乔木上。种内通信主要是依靠鸣声来进行的。声音的通信能力作为它们许多生命活动的基础。雄虫通过鸣叫能够产生对与它种类相同的雌性巨大的吸引。雌虫在受到鸣声的吸引后就会迅速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移动。以靠近雄性。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利用雄性螽斯或者蟋蟀发出的鸣叫信号来诱杀雌性同种的个体。螽斯。蟋蟀的鸣声都存在种与种之间的明显差别。所以对蟋蟀螽斯鸣叫特性的相关研究。能够为研究物种起源、进化以及姊妹种、近缘种的鉴定。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利用MATLAB软件我们分析了采集自山西。湖北。内蒙古。甘肃。云南。浙江和河南的蟋蟀总科5属11种和螽斯科9属14种共25种雄虫的鸣叫特性。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雄性螽斯鸣声的鸣声主能峰频率、脉冲重复率、脉冲组重复率一般都比较高。大多数种类在一天中不同的时段内鸣叫形式有差异;(2)雄性蟋蟀鸣声的能量相对集中。而且大多在较窄的频率范围里。很多种类在一天中不同的时段内鸣叫形式区别比较明显;(3)蟋蟀以及螽斯同一属之内不同种之间雄虫鸣叫的鸣声主能峰频率、脉冲组重复率、脉冲的重复率、持续的时间都有明显不同。不同种类的昼夜鸣叫形式都有所不同。

宋丽美[4](2017)在《群聚密度、食物和环境噪声对家蟋蟀(Acheta domesticus)鸣声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常运用物理通讯和化学通讯进行信息交流。发声是昆虫中普遍存在的物理通讯现象之一,昆虫鸣声是昆虫种内、种间及与外界环境相互交流的重要纽带。直翅目昆虫利用鸣声通讯传递信息,在性选择、竞争、攻击、联络、报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鸣声也是物种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来说,昆虫的发声具有较强的种内稳定性,但在外界环境因素变化时,昆虫的鸣声特征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已有大量研究发现,光周期、食物、温度等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对昆虫鸣声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家蟋蟀隶属于直翅目,蟋蟀科,雌虫通常不发声,雄虫主要通过左右两翅上的特化结构摩擦发声。目前,对家蟋蟀雄虫鸣声通讯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声机制方面,而关于不同环境因素对昆虫鸣声特征影响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因素(群聚密度、采食量及环境噪声)影响下,家蟋蟀雄虫鸣声特征变化,从而揭示三种因素对家蟋蟀雄虫鸣声特征的作用规律,为深入理解蟋蟀的鸣声通讯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为探索昆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对家蟋蟀进行群聚密度处理(整体密度和相同总数不同雌雄数量)、环境噪声处理(高噪声和正常噪声)及采食量处理(高量采食和低量采食),并对其鸣声进行录制及声音样本分析,同时对与鸣声特征相关的发声器结构及相关形态指标进行测量与统计分析,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群聚密度处理对家蟋蟀雄虫的鸣声时域特征产生显着影响。整体密度处理下,家蟋蟀雄虫个体数为200时的单脉冲时间显着低于雄虫个体数为50的密度处理,但雄虫个体数为200处理下的脉冲组间隔时间显着高于雄虫个体数为150与50的处理。雄虫个体数为80处理下单脉冲时间1、单脉冲时间2、单脉冲时间、脉冲组持续时间均显着高于其他三组处理,但雄虫个体数为80处理的脉冲组间隔时间显着低于其他三组。鸣声时域特征与发声器指标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发声器之间无显着差异,表明家蟋蟀鸣声时域特征的变化与发声器无关。尽管研究结果还发现,高密度处理下雄虫的体重显着高于低密度处理,但是其体重变化也不能解释鸣声特征的改变。因此,家蟋蟀在密度处理下鸣声变化可能是由于资源分配差异或选择压力作用的结果。总数相同雌雄数量比例不同的密度处理对家蟋蟀雄虫鸣声时域特征具有显着影响。雄虫个体数为80处理下单脉冲时间1、单脉冲时间2、单脉冲时间显着高于雄虫个体数为30的处理。雄虫个体数30处理下脉冲间隔时间、脉冲组间隔时间显着高于雄虫个体数为80的处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鸣声时域特征与发声器及其他形态指标无相关性。因此,鸣声时域特征的变化可能是家蟋蟀在雌雄数量比例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短期行为的调整。(2)环境噪声处理对家蟋蟀雄虫鸣声时域特征产生显着影响。高环境噪声处理下家蟋蟀雄虫脉冲组间隔时间显着缩短。统计分析发现雄虫发声器指标及相关形态指标在环境噪声处理下也无显着差异。同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脉冲组间隔时间与发声器指标及相关形态指标无相关性,尽管声齿密度与单脉冲时间1、单脉冲时间2、单脉冲时间呈负相关关系,但也不能很好的解释家蟋蟀鸣声特征在环境噪声条件下的变化。因此,高环境噪声处理下,家蟋蟀鸣声时域特征的改变可能是为适应高环境噪声对其鸣声的覆盖作用而产生的短期行为反应。(3)采食量处理对家蟋蟀雄虫鸣声时域特征有显着作用。高量采食处理下单脉冲时间1显着高于低量采食,高量采食的脉冲组间隔时间显着低于低量采食。家蟋蟀雄虫的发声器及相关形态指标均无显着差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体长与脉冲间隔时间及脉冲组持续时间呈负相关关系,体重与单脉冲时间2呈负相关关系,但是采食量处理下存在显着差异的单脉冲时间1和脉冲组间隔时间与发声器指标及相关形态指标均无相关关系。因此,采食量处理下时域特征的改变很可能是短期食物限制的结果。综上所述,群聚密度处理、环境噪声处理和采食量处理均会对家蟋蟀雄虫鸣声特征产生影响,但是本研究对于在环境变化条件下鸣声特征改变的内在机制并不清楚,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事实上,鸣声特征变化对于天敌防御、种内竞争及性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在环境变化下昆虫鸣声产生的短期行为反应是昆虫适应策略的体现,这对于深入理解蟋蟀的鸣声通讯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探究影响蟋蟀雌虫性选择的环境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王静[5](2014)在《螽斯部分种鸣声及发声齿的研究》文中认为螽斯作为能发声的昆虫中代表之一,生存的生态环境一般是在灌木丛、草丛中,有少数种栖息于乔木上。种内通信主要依靠鸣声进行,声音的通信能力作为它们许多生命活动的基础。雄虫的鸣声对同种的雌虫有极大的吸引力,能诱导雌虫朝着正在鸣叫的雄虫方向快速运动,可以利用鸣叫信号诱杀雌性螽斯个体。螽斯的鸣声具有种的特异性,产生鸣声的发声器也存在种间差异。研究螽斯鸣声特征与发声器的结构,为鉴定姊妹种、近缘种以及研究螽斯物种起源、进化提供可靠依据。本论文研究了浙江、云南、东北、四川和山西7亚科15属33种螽斯雄性的鸣声及发声器结构,并根据鸣声及发声器结构对发声机制做推测,经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螽斯的发声器的摩擦方式分为四个模式,本文的贯脉菱螽属于共鸣模式与蟋蟀的鸣叫声相同,脉冲波形图是正弦波。属于共振型模式2的有24种,其中发声器的组成部分刮器运用了滚动摩擦和弹性势能两个不同机制完成摩擦,产生了不同的鸣声便于种间的区别。其中4种螽斯属于鸣声机制中的噪音型。(2)螽斯雄性发声锉均属于长条状,发声锉的弯曲度有差异。其上发声齿的数目、形状、长宽比以及齿的排列方式每个种都有区别,同一属的螽斯发声锉和发声齿的属性均有相似之处。蝈螽的发声锉两端发声齿较小,其间距窄;中部的较大,且齿间距较宽。不同种又有很大的区别。日本似织螽的发声锉不在一个平面上,且发声齿大小、排列方式不同。纤细露螽的发声锉末端有个大约60°转折,约有十几个发声齿在折角处。发声锉在拐角处又一次转折30°,约有十来个发声齿,最后发声锉的末端又与大多数的发声齿在一个平面上。日本条螽的发声锉末端的发声齿变形,长宽比变小。(3)螽斯的镜膜的属性各不均一。草螽属的镜膜比较薄,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比较透亮。蝈螽属的镜膜均近似于方形,且接近基部有一横脉将其分开,横脉较粗。华绿螽属、翡螽和糙颈螽属的镜膜较厚,且不是透明的,其上有纹理,镜膜区域不明显。短尾穹螽的镜膜厚,镜膜区域比较明显,有一突起的横脉将镜膜区划分出来。日本纺织娘镜膜属于不规则型,镜膜不透亮。

韩叶[6](2014)在《23种蝗总科鸣虫发声器的显微结构研究》文中认为鸣声是昆虫的语言,是昆虫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通讯方式。鸣声最主要功能是吸引异性,求偶交配。发声器是昆虫产生声音的主要器官,不同类群的昆虫,发声器结构亦有所不同。蝗总科(Acridoidea)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是直翅目中的一大类群,我国分布约有1000余种。绝大多数的蝗虫种类均能发声,但在蝗虫发声器显微结构研究领域只有数十种蝗虫的发声器显微结构被报道,大多数种类蝗虫的发声器结构还处于未知状态。蝗虫发声器的显微结构在蝗虫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23种雄性蝗虫的发声器显微结构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对不同科属种间蝗虫的发声器显微结构进行比较,为蝗虫分类学提供新的分类依据,同时也为蝗虫发声器的起源进化及蝗虫交流行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选取的23种雄性蝗虫隶属于4科9属,分别为:斑翅蝗科(Oedipodidae):皱膝蝗属(Angaracris Bey-Bienko)沼泽蝗属(Mecostethus Fieber)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大足蝗属(Gomphocerus Thunb)剑角蝗科(Acrididae):绿洲蝗属(Chiysochraon Fisch)迷蝗属(Confusacris Yin)鸣蝗属(Mongolotettix Rehn)网翅蝗科(Arcyperida):雏蝗属(Chorthippus Fieber)曲背蝗属(Pararcyptera Tarb)跃度蝗属(Podismopsis Zub)研究结果表明:1.发声齿着生部位:斑翅蝗科蝗虫的发声齿分布在前翅上;槌角蝗科、剑角蝗科和网翅蝗科蝗虫的发声齿均分布于后足股节内侧下隆线上。2.发声齿排列方式:斑翅蝗科和剑角蝗科蝗虫的发声齿呈单排排列;槌角蝗科蝗虫的发声齿在声齿列前端约1/5处为多排交错排列;网翅蝗科雏蝗属蝗虫的声齿列前端有个别发声齿出现交错排列现象,其他属蝗虫的发声齿均为单排排列。3.发声齿形态:斑翅蝗科皱膝蝗属蝗虫发声齿为横向椭圆形,沼泽蝗发声齿为细长形;槌角蝗科西伯利亚蝗的发声齿近似圆锥形;剑角蝗科蝗虫的发声齿为纵向椭圆形;网翅蝗科蝗虫发声齿形态各异,其中雏蝗属中长白山雏蝗的发声齿较细长,其他雏蝗发声齿近似于圆锥形。跃度蝗属蝗虫的发声齿形似金字塔形,部分蝗虫种类的声齿窝内着生感受器。4.发声齿结构特征聚类分析结果:利用蝗虫发声齿的结构特征对蝗虫进行分类,个别蝗虫种类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相悖。蝗虫发声齿的显微结构可以作为蝗虫分类的一种辅助手段。本研究的创新点:本文首次提出了蝗虫发声齿的新结构---声齿突,大多数种类蝗虫的声齿突形态呈扁状。

李晓强[7](2011)在《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蟋蟀总科(Grylloidea)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螽亚目(Ensifera)。蟋蟀总科昆虫全世界已知4000多种,目前我国蟋蟀总科昆虫已知230种(亚种)。本论文对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进行了分类研究。对本地区蟋蟀总科昆虫进行外部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同时,又从另外两个微观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本次研究共获得蟋蟀标本10种,隶属于3科,8属。1、形态学方面:对采集到的10种蟋蟀的外部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按照传统形态学方法进行了分类,采用刘宪伟、殷海生(1995)所提出的分类系统。根据殷海生、刘宪伟(1995)记载和本人2009-2010两年的采集情况,吉林省的蟋蟀总科昆虫共计13种,隶属于3科8属,具体种类如下:1.1蛉蟋科Trigonidiidae针蟋亚科Nemobiinae1.1.1双针蟋属Dianemobius Vickery 1973(1)斑腿双针蟋Dianemobius fascipes (Walker1869)1.1.2灰针蟋属Polionemobius Gorochov 1983(2)斑翅灰针蟋Polionemobius taprobanensis (Walker 1869)1.1.3异针蟋属Pteronemobius Jacobson et Bianchi 1905(3)歧阜异针蟋Pteronemobius gifuensis (Shiraki 1911)(4)素色异针蟋Pteronemobius concolor (Walker 1871)(5)内蒙异针蟋Pteronemobius neimongolensis Kang et Mao19901.2蟋蟀科Gryllidae1.2.1墨蟋属Nigrogryllus Gorochov 1983(6)西伯利亚墨蟋Nigrogryllus sibiricus (Chopard 1925)1.2.2灶蟋属Gryllodes Saussure 1874(7)短翅灶蟋Gryllodes sigillatus (Walker 1869)(8)长翅灶蟋Gryllodes supplicans (Walker 1859)1.2.3油葫芦属Teleogryllus Chopard 1961(9)银川油葫芦Teleogryllus infernalis (Saussure 1877)(10)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occipitalis (Serville 1838)(11)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et Matsumura 1951)1.2.4斗蟋属Velarifictorus Randell 1964(12)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 (Saussure 1877)1.3树蟋科Oecanthidae树蟋属Oecanthus Audinet-Serville 1831(13)长瓣树蟋Oecanthus longicauda Matsumura 19042、解剖学方面:运用生理解剖和电镜扫描技术对10种蟋蟀的消化道外部形态、嗉囊和前胃的内部形态进行了研究,并且利用每种蟋蟀消化道前、中、后肠、嗉囊、前胃及胃盲囊的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蟋蟀消化道可分为前、中、后肠三部分,不同科、属、种之间的差别主要在消化道各段的长度及嗉囊和前胃的内部形态结构方面。(2)消化道的前、中、后肠在不同科、属间存在一定差异,可作为分类的一个辅助因素。嗉囊和前胃在种间存在差异,可作为重要的分类特征。(3)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其食性之间具有必然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研究分析,为进一步探讨其食性提供了基础资料。(4)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蛉蟋科的种类先与树蟋科的种类聚在一起后与蟋蟀科的种类聚在一起。3、发声器及翅表面结构方面:运用扫描电镜技术比较了10种蟋蟀的发声器和前翅表面的微观结构,并且利用每种蟋蟀的声齿间距,声齿和声锉的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如下:(1)发声器的声锉部分在种间的差异性明显,可作为分类的主要特征。刮器部分只是在科间存在一定差异,对分类单元的确立起到辅助作用。(2)前翅表面的微毛结构在科间存在较大差异,种间无明显的差异。翅背面结构在科、属间存在较大差异,种间无明显的差异,二者可作为蟋蟀分类的辅助手段。(3)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并且与上述解剖学的结果也基本一致,蛉蟋科的种类先与树蟋科的种类聚在一起,然后再与蟋蟀科的种类聚在一起。本文研究结果支持刘宪伟、殷海生所提出的分类系统。本研究所采用的扫描电镜技术对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部分种类的微观结构的研究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吻合,说明其进化的平行性。通过进一步聚类分析,初步认为蛉蟋科与树蟋科的种类亲缘关系较近与蟋蟀科的种类亲缘关系较远。扫描电镜技术能够鉴定出形态学难以区分的近缘种,弥补了形态学方法的不足。

李晓强,刘斐,张健,王寅亮,任炳忠[8](2011)在《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简述了中国蟋蟀总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及其分类学的现状;在形态学方面,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已知230种(亚种),隶属于10科69属;概述了蟋蟀鸣声和发声器、细胞分类学、分子系统学等3个方面的研究概况.

吴山[9](2010)在《河北常见螽斯与蟋蟀鸣声与发声器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螽斯与蟋蟀的召唤声特征稳定,具有种的特异性。本文对河北省常见的螽斯(11种)、蟋蟀(11种)召唤声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螽斯(8种)、蟋蟀(7种)的昼夜鸣叫模式进行了比较,同时研究了螽斯(7种)、蟋蟀(8种)的发声器结构。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螽斯雄性鸣声脉冲组重复率、脉冲重复率、鸣声主能峰频率通常较高;多数种类在昼夜不同时间段鸣叫模式有差异;雄性发声锉分化显着,通常不同部位发声齿形态差异较显着,发声齿数目相对较少。(2)蟋蟀雄性鸣声的能量集中在相对较窄的频率范围内;多数种类在昼夜不同时间段鸣叫模式变化较显着;雄性发声锉形态相对较简单,发声齿排列规则,通常形态相似,数目相对较多。(3)螽斯和蟋蟀属内种间雄性鸣声的持续时间、脉冲组重复率、脉冲重复率、鸣声主能峰频率差异显着,不同种昼夜鸣叫模式有差异,发声锉和镜膜的形状,发声齿的数量和形态结构差异显着。

刘灏[10](2006)在《迷卡斗蟋与多伊棺头蟋声通讯行为学研究》文中提出鸣声是昆虫间传递信息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昆虫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纽带,在种内个体间的召唤、求偶、攻击和报警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鸣声已经有了显着的功能性分化,同种昆虫的鸣声随性别、个体、龄期及所处环境的不同而有变化。近20年来,随着电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声学研究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不断的提高,对昆虫的鸣声结构特性的分析已达到数字化水平,从而开辟了崭新的昆虫声学时代。有关蟋蟀总科昆虫鸣声的研究,特别是在鸣声结构的组成、发音器超微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昆虫行为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山东境内两种常见蟋蟀(多伊棺头蟋Loxoblemmus doenitxi Stein和迷卡斗蟋Vearifictorus micado Saussure)不同鸣声类型在声学特征和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并初步探索研究了迷卡斗蟋鸣声与斗性之间的关系,及其求偶声回放对生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多伊棺头蟋的鸣声有6种典型的类型,即召唤声、欢迎声、调情声、警戒声、挑衅声和胜利声。通过对6种鸣声在功率谱和时域两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多伊棺头蟋在不同行为下有不同的鸣声结构特征,这些特征既有可作为种间鉴定因子的共性,又传递着可作为其生物学研究依据的不同信息。迷卡斗蟋的鸣叫声有3种典型的类型,即召唤声、求偶声、争斗声;求偶声细分为欢迎声和调情声,争斗声又细分为警戒声、挑衅声和胜利声等。这6种鸣声在声学特征上有明显的区别,并与斗蟋的生物学特征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研究还通过计算机声频技术对迷卡斗蟋在受到同性个体威胁时发出的鸣声进行录音,利用软件Cool Edit Pro 2.0对其警告声声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应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20头迷卡斗蟋样本的11个与斗性相关的形态特征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按累积贡献率90%提取了5个主成分,求各样本的5个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并对得分以欧氏距

二、音蟋属三种蟋蟀发声器特征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音蟋属三种蟋蟀发声器特征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螽亚目鸣虫多样性研究及条形码基因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螽亚目昆虫分类学研究进展
        1.1.1 国外螽亚目昆虫分类学研究进展
        1.1.2 国内螽亚目昆虫分类学研究进展
    1.2 国内外昆虫COI基因条形码研究进展
        1.2.1 国外昆虫COI基因条形码研究进展
        1.2.2 国内昆虫COI基因条形码研究进展
    1.3 国内外昆虫鸣声分类学研究进展
        1.3.1 国外昆虫鸣声分类学研究进展
        1.3.2 国内昆虫鸣声分类学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浙江省螽亚目鸣虫分类概要
    2.1 引言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方法
        2.3.1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2.3.2 标本的解剖与生殖器的观察
        2.3.3 标本的制作
    2.4 蟋蟀总科鸣虫分类概要
        2.4.1 斗蟋属Velarifictorus Randell, 1964
        2.4.2 甲蟋属Acanthoplistus Saussure, 1877
        2.4.3 棺头蟋属Loxoblemmus Saussure, 1877
        2.4.4 油葫芦属Teleogryllus Chopard, 1961
        2.4.5 越斗蟋属Vietacheta Gorochov, 1992
        2.4.6 姬蟋属Modicogryllus Chopard, 1961
        2.4.7 长翅姬蟋属Svercacheta Gorochov, 1993
        2.4.8 松蛉蟋属Comidoblemmus Storozhenko & Paik, 2009
        2.4.9 长蟋属Pentacentrus Saussure, 1878
        2.4.10 片蟋属Truljalia Gorochov, 1985
        2.4.11 维蟋属Valiatrella Gorochov, 2005
        2.4.12 纤蟋属Euscyrtus Guérin-Méneville, 1844
        2.4.13 拟长蟋属Parapentacentrus Shiraki, 1930
        2.4.14 铁蟋属Sclerogryllus Gorochov, 1985
        2.4.15 优兰蟋属Duolandrevus Kirby, 1906
        2.4.16 树蟋属Oecanthus Serville, 1831
        2.4.17 金蟋属Xenogryllus Bolívar, 1890
        2.4.18 奥蟋属Ornebius Guérin-Méneville, 1844
        2.4.19 钟蟋属Meloimorpha Walker, 1870
        2.4.20 双针蟋属Dianemobius Vickery, 1973
        2.4.21 灰针蟋属Polionemobius Gorochov, 1983
        2.4.22 异针蟋属Pteronemobius Jacobson, 1904
        2.4.23 突蛉蟋属Amusurgus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93
        2.4.24 墨蛉蟋属Homoeoxipha Saussure, 1874
        2.4.25 蛉蟋属Metioche St?l, 1877
        2.4.26 哑蛉蟋属Metiochodes Chopard, 1932
        2.4.27 灰小黄蛉蟋属Natula Gorochov, 1987
        2.4.28 金蛉蟋属Svistella Gorochov, 1987
        2.4.29 蛉蟋属Trigonidium Rambur, 1838
    2.5 螽斯总科鸣虫分类概要
        2.5.1 鼓鸣螽属Bulbistridulous Xia & Liu, 1991
        2.5.2 条螽属Ducetia St?l, 1874
        2.5.3 桑螽属Kuwayamaea Matsumura & Shiraki, 1908
        2.5.4 安螽属Prohimerta Hebard, 1922
        2.5.5 掩耳螽属Elimaea St?l, 1874
        2.5.6 半掩耳螽属Hemielimaea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78
        2.5.7 糙颈螽属Ruidocollaris Liu, 1993
        2.5.8 华绿螽属Sinochlora Tinkham, 1945
        2.5.9 环螽属Letana Walker, 1869
        2.5.10 斜缘螽属Deflorita Bolívar, 1906
        2.5.11 奇螽属Mirollia St?l, 1873
        2.5.12 露螽属Phaneroptera Serville, 1831
        2.5.13 平背螽属Isopsera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78
        2.5.14 锥尾螽属Conanalus Tinkham, 1943
        2.5.15 草螽属Conocephalus Thunberg, 1815
        2.5.16 拟矛螽属Pseudorhynchus Serville, 1838
        2.5.17 锥头螽属Pyrgocorypha St?l, 1873
        2.5.18 钩顶螽属Ruspolia Schulthess, 1898
        2.5.19 寰螽属Atlanticus Scudder, 1894
        2.5.20 蝈螽属Gampsocleis Fieber, 1852
        2.5.21 螽斯属Tettigonia Linnaeus, 1758
        2.5.22 覆翅螽属Tegra Walker, 1870
        2.5.23 翡螽属Phyllomimus St?l, 1873
        2.5.24 似织螽属Hexacentrus Serville, 1831
        2.5.25 纺织娘Mecopoda Serville, 1831
        2.5.26 迟螽属Lipotactes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98
    2.6 蝼蛄总科鸣虫分类概要
        2.6.1 蝼蛄属Gryllotalpa Latreille, 1802
第三章 浙江省螽亚目鸣虫COI基因条形码研究
    3.1 前言
    3.2 研究材料
        3.2.1 样本材料
        3.2.2 实验药品、试剂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DNA的提取
        3.3.2 PCR扩增
        3.3.3 核酸电泳
        3.3.4 序列拼接与分析
        3.3.5 模型选取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蟋蟀总科鸣虫COI基因条形码研究结果
        3.4.2 螽斯总科鸣虫COI基因条形码研究结果
    3.5 讨论
第四章 浙江省螽亚目鸣虫鸣声分类学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
        4.2.1 实验样本
        4.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3 研究方法
        4.3.1 鸣虫的饲养
        4.3.2 鸣声的录制
        4.3.3 鸣声特征分析
        4.3.4 鸣声时域特征分析常用术语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蟋蟀总科鸣虫鸣声时域特征分析
        4.4.2 螽斯总科鸣虫鸣声时域特征分析
    4.5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论文的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一、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2)云南蟋蟀总科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云南自然地理概况
        1.1.1 云南地理位置
        1.1.2 云南地貌
        1.1.3 云南植被与气候
    1.2 蟋蟀总科研究进展与研究目的
        1.2.1 蟋蟀总科区系研究进展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任务
        1.2.4 云南动物区系在世界动物区系上的归属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2.1.1 标本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标本采集、处理及制作
        2.2.2 分类鉴定及特征图拍摄
        2.2.3 区系分析方法
        2.2.4 不同区域蟋蟀相似性系数计算
第3章 种类记述
    3.1 蟋蟀科Gryllidae Laicharting, 1781
        3.1.1 蛣蟋亚科Eneopterinae Saussure, 1874
        3.1.2 纤蟋亚科Euscyrtinae Gorochov, 1985
        3.1.3 蟋蟀亚科Gryllinae Laicharting, 1781
        3.1.4 额蟋亚科Itarinae Shiraki, 1930
        3.1.5 兰蟋亚科Landrevinae Gorochov, 1982
        3.1.6 树蟋亚科Oecanthinae Blanchard, 1845
        3.1.7 长蟋亚科Pentacentrinae Saussure, 1878
        3.1.8 距蟋亚科Podoscirtinae Saussure, 1878
        3.1.9 铁蟋亚科Sclerogryllinae Gorochov, 1985
    3.2 癞蟋科Mogoplistidae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73
        3.2.1 癞蟋亚科Mogoplistinae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73
    3.3 蛛蟋科Phalangopsidae Blanchard, 1845
        3.3.1 扩胸蟋亚科Cachoplistinae Saussure, 1877
    3.4 蛉蟋科Trigonidiidae Saussure, 1874
        3.4.1 针蟋亚科Nemobiinae Saussure, 1877
        3.4.2 蛉蟋亚科Trigonidiinae Saussure, 1870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4.1 云南蟋蟀区系种类组成
    4.2 云南蟋蟀区系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上的归属
        4.2.1 属级阶元组成
        4.2.2 种级阶元组成
        4.2.3 小结
    4.3 云南与周边省区蟋蟀总科相似性比较
    4.4 云南蟋蟀总科物种空间分布格局
        4.4.1 蟋蟀总科物种丰富度
        4.4.2 物种丰富度的空间格局
    4.5 云南蟋蟀区划
        4.5.1 版纳小区
        4.5.2 河口小区
        4.5.3 瑞丽小区
        4.5.4 横断山脉小区
        4.5.5 无量山小区
        4.5.6 金沙江小区
        4.5.7 元江小区
        4.5.8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图版

(3)螽斯及蟋蟀部分常见种的鸣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螽斯与蟋蟀鸣声概述
    1.1 蟋蟀和螽斯鸣声的研究状况
        1.1.1 国外蟋蟀和螽斯鸣声研究动态
        1.1.2 国内螽斯鸣声研究动态
    1.2 直翅目昆虫鸣叫机制
    1.3 鸣声的分类及每一类型所具有的生物学意义
    1.4 直翅目昆虫鸣声的分类学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录制鸣声的方法
        2.2.2 鸣声结构的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群聚密度、食物和环境噪声对家蟋蟀(Acheta domesticus)鸣声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直翅目昆虫发声机制
        1.2.2 昆虫鸣声特征及作用
        1.2.3 昆虫鸣声特征的影响因素
        1.2.4 国内外蟋蟀鸣声特征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试虫来源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处理
        2.2.1 群聚密度处理
        2.2.2 环境噪声处理
        2.2.3 采食量处理
    2.3 鸣声录制及形态指标
        2.3.1 鸣声录制及鸣声样本分析
        2.3.2 相关形态指标测量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家蟋蟀鸣声特征及发声器
    3.2 群聚密度对家蟋蟀鸣声特征及相关形态指标的影响
        3.2.1 雄性家蟋蟀密度变化对其鸣声特征的影响
        3.2.2 雄性家蟋蟀密度变化对其形态指标的影响
        3.2.3 家蟋蟀鸣声特征与形态指标相关关系
    3.3 群聚密度对家蟋蟀鸣声特征及相关形态指标的影响
        3.3.1 雌雄家蟋蟀密度变化对其鸣声特征的影响
        3.3.2 雌雄家蟋蟀密度变化对其形态指标的影响
        3.3.3 家蟋蟀鸣声特征与形态指标相关关系
    3.4 环境噪声对家蟋蟀鸣声特征及相关形态指标的影响
        3.4.1 环境噪声变化对家蟋蟀鸣声特征的影响
        3.4.2 环境噪声变化对家蟋蟀形态指标的影响
        3.4.3 家蟋蟀鸣声特征与形态指标的相关分析
    3.5 采食量对家蟋蟀鸣声特征及相关相同指标的影响
        3.5.1 采食量变化对家蟋蟀鸣声特征的影响
        3.5.2 采食量变化对家蟋蟀形态指标的影响
        3.5.3 家蟋蟀鸣声特征与形态指标相关分析
4. 讨论与分析
    4.1 群聚密度对家蟋蟀鸣声特征的影响
    4.2 环境噪声对家蟋蟀鸣声特征的影响
    4.3 采食量对家蟋蟀鸣声特征的影响
5.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螽斯部分种鸣声及发声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第1章 螽斯鸣声和发声器概述
    1.1 螽斯鸣声研究动态
        1.1.1 国外螽斯鸣声研究动态
        1.1.2 国内螽斯鸣声研究动态
    1.2 螽斯发声器的研究动态
        1.2.1 国外螽斯发声器研究动态
        1.2.2 国内螽斯发声器研究动态
    1.3 螽斯鸣叫机制
        1.3.1 螽亚目以前翅-前翅型模式产生鸣声摩擦机制
    1.4 螽斯的发生器术语和声学术语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螽斯鸣声的录制方法
        2.2.2 螽斯鸣声结构的分析
        2.2.3 螽斯发声齿结构的研究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螽斯发声器结构与鸣声特征分析
    3.2 螽斯体长与发声器中镜膜分析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23种蝗总科鸣虫发声器的显微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直翅目昆虫发声器结构的研究进展
        1.1 国外研究概况
        1.2 国内研究概况
    2 蝗虫发声器的构造及特征描述术语
        2.1 构造
        2.2 特征描述术语
    3 扫描电子显微镜概述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2 仪器和试剂
    3 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材料制备
        3.3 电镜样品制备
        3.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3.5 数据统计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1 结果
        1.1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1.2 发声齿结构特征聚类结果
    2 分析
        2.1 发声齿的显微结构在不同科级间的差异
        2.2 发声齿的显微结构在同一科内不同属级间的差异
        2.3 发声齿的显微结构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2.4 聚类结果分析
        2.5 蝗虫发声齿的显微结构作为分类依据的可行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创新点
    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蟋蟀总科的分类学研究概述
        1.1 形态学方面的研究
        1.2 鸣声的研究
        1.3 细胞学方面的研究
        1.4 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
    2 蟋蟀总科的分类系统
    3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形态学研究
    1 蟋蟀总科昆虫(Grylloidea) 的基本特征
    2 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名录
    3 本文所研究种类的基本特征
        3.1 蛉蟋科 Trigonidiidae
        3.2 蟋蟀科 Gryllidae
        3.3 树蟋科 Oecanthidae
第三章 消化道形态结构研究
    1 概述
        1.1 昆虫解剖的研究概况
        1.2 直翅目昆虫消化道的研究概况
        1.3 蟋蟀消化道的基本构造
        1.4 名词解释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消化道研究结果
        3.2 聚类结果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消化道的形态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4.2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科内不同属之间的差异
        4.3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属内不同种之间的差异
        4.4 消化道结构同食性的关系
        4.5 消化道形态在分类学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发声器及其翅表面结构研究
    1 概述
        1.1 蟋蟀总科昆虫发声器分类研究现状
        1.2 蟋蟀发声器的基本结构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发声器研究结果
        3.2 聚类结果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发声器的形态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4.2 发声器的形态在同一科内不同属之间的差异
        4.3 发声器的形态在同一属内不同种之间的差异
        4.4 发声器及翅表面结构对于分类的意义
第五章 结论
    1 形态学部分
    2 解剖学部分
    3 发声器及翅表面结构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蟋蟀总科的分类系统
2 我国蟋蟀总科的研究概况
    2.1 形态学方面的研究
        2.1.1 国外学者对我国蟋蟀总科昆虫的研究
        2.1.2 国内学者对我国蟋蟀总科昆虫的研究
    2.2 鸣声和发声器的研究
    2.3 细胞学方面的研究
    2.4 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
3 总结

(9)河北常见螽斯与蟋蟀鸣声与发声器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1章 螽斯与蟋蟀鸣声和发声器研究进展
    1.1 国外螽斯与蟋蟀鸣声研究进展
    1.2 国内螽斯与蟋蟀鸣声研究进展
        1.2.1 国内螽斯鸣声研究进展
        1.2.2 国内蟋蟀鸣声研究进展
    1.3 国外螽斯与蟋蟀发声器研究进展
    1.4 国内螽斯与蟋蟀发声器研究进展
    1.5 鸣声的类型和功能
    1.6 生物声学术语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录制鸣声的方法
        2.2.2 鸣声分析方法
        2.2.3 昼夜鸣叫模式研究方法
        2.2.4 发声器结构研究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鸣声特征
    3.2 昼夜鸣叫模式
    3.3 雄性发声器结构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图版

(10)迷卡斗蟋与多伊棺头蟋声通讯行为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昆虫的发声机制
        1.2.1 由发声器产生的鸣声
        1.2.2 非专门发声器产生的鸣声
    1.3 鸣声的生物学意义
        1.3.1 求偶声
        1.3.2 召唤声与警戒声
        1.3.3 鸣声在社会性和半社会性昆虫中的作用
    1.4 影响昆虫鸣声的因素
        1.4.1 内在因素对鸣声产生的影响
        1.4.2 外在因素对鸣声产生的影响
    1.5 昆虫鸣声研究的应用
        1.5.1 在分类中的应用
        1.5.2 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1.5.3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昆虫
        2.1.1 试验材料的获得
        2.1.2 试虫的饲养
    2.2 试验方法
        2.2.1 两种蟋蟀鸣声的采集与比较分析
        2.2.2 迷卡斗蟋鸣声特征与斗性分析
        2.2.3 迷卡斗蟋鸣声回放对其行为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多伊棺头蟋鸣声声学特征与生物学意义
        3.1.1 多伊棺头蟋鸣声声学特征
        3.1.2 鸣声结构
        3.1.3 鸣声分析
    3.2 迷卡斗蟋鸣声的声学特征与生物学意义
        3.2.1 迷卡斗蟋鸣声的声学特征
        3.2.2 鸣声结构
    3.3 迷卡斗蟋鸣声特征与斗性分析
        3.3.1 各斗性指标间的相关性
        3.3.2 主成分分析结果
        3.3.3 斗性与鸣声声学特征的关系分析
    3.4 迷卡斗蟋的鸣声回放对其行为的影响
        3.4.1 求偶声回放对迷卡斗蟋交配率的影响
        3.4.2 求偶声回放对迷卡斗蟋精囊的影响
4 讨论
    4.1 蟋蟀鸣声的声学特征与结构
        4.1.1 多伊棺头蟋鸣声声学结构与生物学意义
        4.1.2 迷卡斗蟋鸣声声学特征与生物学意义
    4.2 迷卡斗蟋鸣声与斗性关系的研究
    4.3 迷卡斗蟋鸣声回放对交配率和精囊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

四、音蟋属三种蟋蟀发声器特征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螽亚目鸣虫多样性研究及条形码基因库构建[D]. 田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云南蟋蟀总科区系研究[D]. 张东晓. 河北大学, 2018(01)
  • [3]螽斯及蟋蟀部分常见种的鸣声研究[D]. 齐恺.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4)
  • [4]群聚密度、食物和环境噪声对家蟋蟀(Acheta domesticus)鸣声特征的影响[D]. 宋丽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 [5]螽斯部分种鸣声及发声齿的研究[D]. 王静.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1)
  • [6]23种蝗总科鸣虫发声器的显微结构研究[D]. 韩叶.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1)
  • [7]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D]. 李晓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中国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概况[J]. 李晓强,刘斐,张健,王寅亮,任炳忠.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9]河北常见螽斯与蟋蟀鸣声与发声器结构[D]. 吴山. 河北大学, 2010(02)
  • [10]迷卡斗蟋与多伊棺头蟋声通讯行为学研究[D]. 刘灏. 山东农业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三种蟋蟀发声器特性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