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改制对银行债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1](2021)在《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最致命、最隐蔽的风险之一。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借短贷长的期限错配特征使得商业银行天然存在着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整个金融市场的阵痛性改革的深化,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不断累积。特别是2019年以来,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事件频发。包商银行被接管和破产、锦州银行战略重组以及营口沿海银行和河南伊川农村商业银行集中挤提事件等,充分暴露出我国中小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风险事件爆发后,银行业流动性出现较大波动,同业拆借成本飙升。因此,在以上复杂的金融市场国际和国内环境中,运用法律手段规制和监管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势在必行,同时还应该建立适用我国国情的流动性风险识别、预警、监测和控制法律体系和框架,这对于金融法律体系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中小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从国内外案例来看,一旦中小银行无法偿还一定规模的到期债务,便会发生流动性风险,这也是中小银行陷入困境的直接诱因,而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真正致命的是严重的流动性断裂。其诱发因素很多,可能是单纯的流动性风险本身也可能是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传染机制导致。就我国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本身而言,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同业业务压缩和资产回表加剧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二是资管新规及系列文件放大了中小银行期限错配风险。三是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举措加剧银行存款流失风险。在流动性风险监管和控制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困境,因此,运用法律手段规制和监管并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Ⅰ》)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Ⅱ》)以及《巴塞尔协议Ⅲ:后危机改革最终方案》(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Ⅲ》)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给予高度关注,特别是《巴塞尔协议Ⅲ》,为加强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控制流动性风险,除银行资本监管的三支柱外,还特别增加了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NSFR)两个新的流动性风险监管重要指标。同时巴塞尔委员会还提出了其他辅助监测工具,包括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以及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等。在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法律体系中,《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都做出了规定,但是随着近几年金融业形势的变化,现有的法律制度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监管理念滞后,二是监管法律位阶较低,三是监管方式过于僵化,四是监管体系不完善等。究其原因既有中小银行本身的原因也有宏观经济因素的原因,还有监管机构以及监管指标、监管方式和监管体系设计等方面的因素。中小银行吸储能力较弱,严重依赖同业融资,流动性管控压力较大。而有些中小银行的股东无视国家规定,关联交易甚至违规挪用中小银行的资金。同时,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扩张,打破原有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垄断地位,金融科技的创新和普及令银行服务渠道、手段和服务内容发生巨大改变,全新的市场竞争态势让原有银行金融机构必须面对来自银行同业和新的非银行市场参与者的竞争。这些因素都使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要。基于全国多家中小银行流动性指标和数据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该学习借鉴巴塞尔委员会及其他国家相关文件,结合我国自身实际设置适配性分层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在构建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体系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在宏观层面上,需要采取稳定的货币政策来解决根本原因过多的“加杠杆”造成的资金短缺和高利率。在微观层面上,银行应坚持回归原点,服务实体,专注于主营业务,并做好基于信贷的信贷业务,避免过度创新而导致不稳定。在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的理念方面应该贯彻适配性监管理念,即根据银行的风险特征和系统重要性来确定相适应的监管规则和监管行为。我国流动性监管法律制度的从无到有,是一个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与创新的过程,更是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坚持与努力。我国现行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主要以较低层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载体,存在政策依据过多、法律依据不足、不能适应当下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等问题。为此,从进一步改革现行监管体制、使其更好适应我国金融市场深度融合、综合经营改革需求的角度,制定、修订相关金融法律,规定具有适配性的流动性监管统一规则与指标。
高琦[2](2020)在《Z银行对A集团贷款管理案例分析》文中提出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商业银行获利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在业绩考核和同业竞争双重压力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服务对象集中面向集团客户,这类客户普遍存在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风险相对较低的特征,可能为商业银行带来高于预期的利润增长,增强其“投机心理”。有关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的授信额度已占其授信总额的一半,更有甚者达到60%。大型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过度授信、多头授信现象屡见不鲜,中小型商业银行则盲目跟风,“羊群效应”明显,也盼望从整体盈利中分得“一杯羹”。随着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部分集团客户受到行业因素的影响,经营业绩下降导致信用风险频发。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实际贷款管理工作中依然沿袭“重放轻管”的旧思维,盲目扩贷而忽视贷后管理重要性,导致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成为长期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痛点。集团企业作为一类特殊客户群体,贷款违约所形成的风险具有突发性、连带性、扩散性等特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影响授信银行的资产质量,更有可能波及其他金融机构,引发金融行业系统性风险。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贷款管理依然是商业银行保证资产安全,在新一轮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从贷款申请受理、调查审批、贷后跟踪监测、不良贷款清收等主要环节展示Z银行对A集团贷款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与可取之处。案例中A集团与Z银行建立长期信贷关系,借款频率高,金额大。由于多方面原因,A集团贷款由正常结转为不良,此后Z银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成功实现不良贷款清收,避免资产损失。作为一则成功的贷款管理案例,本文既对Z银行在实际贷款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做出总结,也指出其中尚存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文末立足整个案例对经验教训进一步升华,得出相关启示,以期为商业银行在今后优化贷款管理工作流程、提升大客户信贷业务质量带来参考价值。
张乔路[3](2020)在《D城市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不良资产是对银行稳步发展的威胁,也是经济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正迎来快速稳定发展的阶段,但目前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下行压力,受地方政府隐瞒债务整理、中央环境保护要求、房地产限制、供给侧改革以及“三去一降一补”等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企业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资金流动性越来越紧缩,社会违约风险不断上升,外部情况对商业银行的运营和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国银行金融机构组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长年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如何提高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能力,降低不良资产率是目前城市商业银行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全面了解不良资产研究现状,并介绍了不良资产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之上,以D城市银行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该银行不良资产及其处置现状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提出D城市银行不良资产存在的原因,以及该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采用不同方法时所对应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最后系统性地提出D城市银行在不良资产及其处置方面的改进方案,主要从遵循处置原则,控制不良资产,改进现有处置方案,创新处置方式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等方面帮助D城市银行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降低不良资产率,保证D城市银行的健康发展。
许曌[4](2020)在《Z农商行不良贷款成因及防范处置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加速攀升。2019年5月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依法接管,其中“严重信用风险”也是指该行出现的巨额不良贷款和远超监管红线的不良贷款率。截至2019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2.4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86%。其中,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6155亿元,占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的25.54%,不良贷款率高达3.9%,远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水平。农商行均由农信社改制而来,扎根基层、点多面广,是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地方经济、支持民营小微的主力军。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较为落后,农商行业务品种单一、现代管理理念缺失、经营发展简单粗放,资产也主要集中于信贷资产。当前农商行不良贷款不断积聚,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凸显,成为新时期发展与改革的瓶颈。在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关键时期,防范和处置农商行不良贷款,对服务地方经济和三农发展、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农商行的不良贷款问题进行探讨,从五个部分开展相关研究。首先梳理了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概况,在此背景下提出农商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梳理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综述。接着对不良贷款定义、分类方法进行了简述,介绍了信用论、金融脆弱性理论、贷款风险管理等关于不良贷款产生、控制的研究理论。第三部分选取了Z农商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分析了Z农商行不良贷款现状,从变化趋势、五级分类、分布情况、化解处置等方面概况了风险特征。第四部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了Z农商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内、外部因素。第五部分提出了金融监管持续发力、加强信贷风险预判、引导客户履债诚信、创新不良处置方式、精准施策多点发力等防范和处置不良贷款的对策建议。本文对Z农商行不良贷款问题开展研究,对现阶段不良贷款风险管理、不良贷款化解处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将进一步促进Z农商行合规、稳健、可持续发展,同时为相同类型的机构在不良贷款防控工作上提供经验参考。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下,鼓励农商行这类金融群体提升信贷资产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对于其合规稳健发展、促进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冠玮[5](2019)在《债务催收订定专法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以境外法制为比较与借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债务催收为债权满足之手段,而此手段可分为自行与委外两种模式。以金融机构为例,其不良债权常借由委托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催收,而资产管理公司就催收所采之手段时常发生违法暴力讨债等社会问题。本文因此产生探讨上述问题法律上灰色地带之解决办法之动机。本文盘点我国台湾地区与我国大陆地区有关不良债权成因与债务催收之研究。发现导致我国大陆地区催收问题最早源于产业转型所萌生的“并发症”,如政府干预、国有企业融资问题、法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因此本文第一章从债法之基本概念出发,收敛本文研究范围,聚焦在委外催收之研究。横向对比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与我国大陆地区催收问题及相关产业之起源,以作为后续是否参考境外法制之支点。再从《宪法》之角度思考如何同时保障债务人之人身安全、居住自由、隐私权、财产权等不受侵害,也保障债权人财产权之满足,更维持债务催收人之工作权。最后盘点出现行与催收相关之法律规范。第二章则系就具体罗列实务上常见之十一种催收行为,在第一章盘点出之规范下,归纳出不法催收与不当催收之不合法等债务催收行为,并分析在司法上、行政上与立法上该不合法的债务催收行为如何成为法律上之灰色地带。至第三章开始,本文主要提出对于美国、英国、日本三国之横向与纵向之比较研究,与台湾地区在立法经验上,吸收域外立法例之成果。大致上可以分为以美国为首的行为管理模式,以及以日本为首的业别管理兼采行为管理模式。本文第四章回头思考我国大陆地区之不合法的催收行为样态与比较美国在实证研究上结果,证立我国大陆地区在订定专法上之必要性。因催收业之催收款来源多元,具有高度之经济影响力,且制定专法后有助于主管机关事权统一,除得帮助经济之发展,亦能有效消除不当催收在法律上灰色地带之空间,成为订定专法之可行之原因。第四章末尾提出建立催收业者之行为规范、自律性公会制度,提升隐私保护、资讯揭露能力,形成保障债权人、债务人、催收人间三赢之局面。在催收的管监理上,建议大陆地区未来得以“商务部”为领头羊,带动下游催收产业之前进;以“银行与保险监督委员会”则作为协助角色,对于金融商品从委外催收债务之源头以及网络借贷做适当风险控管。除追求社会秩序之维持,重视催收产业之发展空间,亦因应科技变化带来之机会与发展。最后,本文认知因各国、各地区催收制度建立之背景不同,除参考境外法制与其相关研究外,期许我国大陆地区能以债务人“经济再生”、“管理开放”之思维订定催收法制。
汤小煜[6](2019)在《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的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以及银行体系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从而形成了杠杆风险传递逐步扩大的宏观体制,一旦市场上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现象,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诸如挤兑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金融风险,这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甚为不利。重启债转股的目的在于遏制负债企业的信用风险,助力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2016年起制定了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然而该政策对市场化债转股的规定,更多停留在框架层面,未能充分考虑现实中种种障碍,为市场主体践行债转股留有疑惑与分歧。在理论界,市场化债转股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这些研究要么停留在新旧两轮债转股的对比之上,要么针对特定案例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对当下实践中债转股的法律风险问题仍缺乏过多关注,而这些法律风险急需予以梳理和廓清,为市场化债转股在法律层面清除疑议和障碍。市场化债转股的参与主体众多,包括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负债企业以及基金投资者,通过对实践中债转股的运作模式进行归类整理,本文发现可以将上述主体大致分为三类:商业银行、实施机构、转股企业,因此本文以参与主体为切入点来论述其各自将面临的法律风险问题。首先,商业银行以债权置换股权面临着两大风险,对商业银行而言,法律禁止其投资于非金融机构及企业;对实施机构而言,债权出资合法与否尚存争议。笔者在对《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的制定目的、《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的历史沿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禁止商业银行对企业投资与混业经营的国际趋势相悖,降低了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债权能否出资取决于能否对债权合理估值。故在法律上放宽对商业银行的限制,设置债权出资的评估制度是妥善解决上述风险的对策。其次,因私募基金与“非法集资”的模糊界限以及对“股债结合”模式的错误理解,实施机构面临着“非法集资”与“明股实债”的法律风险。笔者在对私募与非法集资行为进行区分、对明股实债的投资方式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认为:树立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理念、加强金融监管有利于私募基金在债转股中的合法运用,引导债转优先股、扩大股权退出渠道有利于打击明股实债的滥用。最后,转股企业面临的风险来源于两个层面,其一,债权出资与明股实债的投资方式存在违背公司资本维持原则的风险;其二,非国有转股企业在债转股中受到地方政府政策干预的风险。对于此两种风险,笔者综合域外国家债转股的经验与教训认为:应当明确转股债权的范围、债权出资必须事先征得股东大会的多数决同意、设立专门的第三方机构评估债权价值;在转股对象的选择上应当坚持自愿原则、尊重商业银行的自主决策权、防止行政过分干预,以保证市场化债转股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
谷瑞[7](2018)在《农村商业银行应对企业逃废债的策略 ——以X农商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经济形势下行,我国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呈增长趋势,且呈现出方式不断更新、影响日益扩大等新特点,这既不利于商业银行健康发展,也不利于金融业和市场经济秩序稳定。如果不严厉打击和制裁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那么将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隐患,甚至将使我国的经济战略实施遭受损失。本文综合运用企业逃废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风险管理以及优序融资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对江苏X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现状、不良贷款以及企业逃废债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逃废债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商业银行面临企业逃废债的原因、表现和内在机理,探索了商业银行抵御企业逃废债风险的对策,构建了商业银行应对企业逃废债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改善商业银行管理、提升经营效益、保障金融稳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强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是提高商业银行应对企业逃废债的根本途径。要加快推进体制改革,通过采用联合银行模式改革农商行管理模式,彻底改善“省联社-基层农商行”两级独立法人体制现状。二是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对银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进行科学分析,充分认识到内外部市场环境,及时掌握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机会与威胁,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充分认识到面临的挑战,要能够及时掌握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三是要解决江苏X农村商业银行在企业逃废债方面的问题,就要科学设计长期发展战略,构建信贷发放严审机制,探索商业银行间合作机制,委托第三方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四是治理农村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企业逃废债现象,需要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既要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也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要强化县域政府的沟通协调作用,搭建银企有效合作的平台,推进县域金融支持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健全企业优胜劣汰机制。
赵永军[8](2008)在《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需要各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应对一体化的挑战。而金融资产的质量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其焦点在于银行业的巨额不良资产,它不仅影响着银行体系的稳定,也不同程度地削弱了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受到不良资产的困扰,中国也不例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强烈地认识到银行不良资产的危害,意识到银行的稳健运行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紧密的联系。实践证明,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乃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基于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于1999年4月到10月期间相继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于2000年完成了对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首批近1.4万亿元不良资产的剥离工作,开始进入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的实质性运作阶段。随着中国AMC资产处置工作的深入开展,不良资产规模逐渐减少,不良资产处置结束后,AMC是解散关闭,还是转型?中国AMC未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成为理论界和业界一个热点话题。2004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了财政部上报的《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与发展问题的请示》,明确了AMC建立不良资产处置目标考核责任制,确定了AMC向商业化转型的发展方向。2006年3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为AMC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2006年底,中国AMC虽然已基本完成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的任务,然而中国AMC在实际运作中,仍然存在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处置手段、监管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未来AMC的发展运行与道路的选择对我国不良资产的市场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正是因为看到了AMC运行与发展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所以就结合自己在AMC多年的工作经验,试图通过对我国AMC在七年间的运行绩效评价,并在分析影响AMC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AMC的运行与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主要运用产业经济学的不完全信息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以及金融创新理论,首先从中国AMC成立的背景出发,对中国AMC发展的历程和运作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中国AMC运行发展的实践及成就,并运用DEA法对其运行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次对中国AMC运行发展中所面临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了详尽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转轨型国家资产管理公司运行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未来整体发展方向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保障措施。本论文研究的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分析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提出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理论本章首先运用金融中介理论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产生的必然性,阐述并研究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及管理的原则和方式。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中与欠款企业间的博弈关系,并从资产管理公司介入前后的演变模型进一步分析指出在转轨经济中资产管理公司的存在必要性。结合金融创新理论指出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开拓出适合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的发展道路。第三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及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本章立足国外资产管理公司(AMC)发展实践,区分在不同经济环境下AMC的运行和发展模式,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以及匈牙利、波兰等经济转轨型国家AMC成立的背景、运作的模式、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和成效,并对其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概括。通过比较分析,本章对国外AMC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得出结论认为:AMC的设立与成功运行需要特别的政策与法律支持;AMC的发展需要明确的经营目标、合理的激励机制、健全的治理结构;AMC需要制定切合实际、符合本国国情的不良资产处置对策。此外,AMC退出或转型与机构的定位、资产特征、市场需要等因素紧密相关。第四章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历程及运行评价本章重点对专门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成立的背景、特点及功能定位进行了研究,并对中国AMC的产生及业务发展的演变历程进行了回顾,对中国AMC业务发展进行了比较,总结了中国AMC发展中已取得的成就。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中国AMC处置不良资产的效率进行了度量。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不良资产总体处置效率不是很高;从不良资产处置速度来看,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速度最快;从不良资产现金回收率来看,信达的不良资产现金回收率最高。在综合分析各家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速度和收回率后,认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年平均处置效率最高,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年平均处置效率较低。这固然反映了各AMC处置资产的能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所收购不良资产质量的巨大差别和国家相关政策的一些变化。研究结论是中国AMC处置效率主要是受不良资产贷款但保方式、贷款本金、AMC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处置环境因素及债务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第五章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发展中问题及制约因素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正确把握不良资产管理处置中的困难和矛盾,对于进一步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以及确定中国AMC的适时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重点分析了中国AMC运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的内外部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国AMC在发展中面临资本市场、社会保障机制及法律环境不完善的外部因素制约;在其经营和发展的内部因素方面也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业务发展受限、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和障碍。第六章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趋势本章在对国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方向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和中国AMC自身两个层面,对中国AMC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国AMC应当存续并转型。并提出了中国AMC应当在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上进行深化,以适应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化趋势。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路径分析中,针对理论界所提出的六种思路,结合我国实际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未来将现有AMC转型为现代投资银行在中国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第七章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模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未来的发展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前一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本章的研究,提出中国AMC商业化转型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以不良资产处置为主业,建立具有投资银行功能和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股份制、综合性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中国AMC要继续坚持以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为主业,依托长期积累的资源和优势,在条件成熟时,有选择地开展证券、金融租赁、信托、担保、财务顾问、基金等业务,在资产市场、资本市场和融资市场发挥中介作用。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加快中国AMC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进集团公司的股份制改革。论文指出现阶段,与母体银行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是AMC转轨的最佳路径选择。第八章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发展的保障措施本章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AMC的内部机制及外部条件两个视角,研究探讨如何结合内外部的各种因素,促进和推动AMC在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并提出保障措施是:加快AMC内部机制改革,构建并完善AMC管理体制,确立AMC功能与目标,确定AMC合理的核心业务并扩大经营范围,促进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多样化、全面化,建立有效的人员聘用和激励机制;完善AMC外部环境建设,加强对公司转型、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的立法,加快培育不良资产交易和处置的市场体系,积极利用外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陈建中,欧卫卫[9](2006)在《国有企业改制对银行债权影响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铮[10](2006)在《转轨时期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金融中介为分析视角,以既有的主流经济学关于金融中介的理论为理论的出发点,以资产管理公司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内在经济特征的变化和由此引发的问题为切入点,着眼于既有理论所无法合理解释的转轨时期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方式,重新审视既有理论并做出相应的创新。本文的研究以转轨经济为背景,构建了对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方式的系统分析框架,这对于目前关于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方式研究零散和非系统的现状将是一个很好的改善。而且,本文的研究对于转轨经济中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方式的阐述、演进路径的预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对转轨时期金融中介功能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提出了在中国的经济变迁中,金融中介的功能是使私人贷方与国有借方建立金融联系,并以此为主线,阐述了这种联系的优势和缺陷,指出由于无法进行风险拆分,从而使转轨中的经济承受着日益累积的风险压力,因此,把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比较好的贷款与一部分不良贷款分开,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成为外生性金融中介安排逻辑的必然延伸,从而对资产管理公司的产生及其在转轨经济中的功能进行了定位。 文章以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方式作为研究对象,依次对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收购、不良资产处置、运作中的败德行为、处置的影响因素、渐进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渐进转轨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存在一个不是按照商业原则,而是根据政府偏好运作的资产管理公司,因此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收购和政策性处置符合渐进转轨逻辑;(2)在现实运作中,资产管理公司存在着双重处置:一方面是一定程度上遵循政府偏好的处置方式,另一方面是一定程度上的商业化处置方式,从而在运作中采用半政策性处置与半商业性处置相结合原则。而由于资产管理公司风险外部化而收益内部化,从而出现了政策性不当处置和商业性不当处置并存的状态,这在转轨经济中也具有必然性。(3)在二次剥离中,采用半政策性收购与半商业化收购相结合的原则,既是国家对政策性不良资产的认可;而采取打折方式,不是按账面价值全额收购,也是对国有银行道德风险的制衡,与二次剥离方式相适应,处置也必然是遵循半政策与半商业性相结合的原则。(4)资产管理公司败德行为的分析模型揭示:剩余权益的分享比例的确定,对于其能否实现有效运作至关重要,因此当前存在的剩余分享软约束成为其败德行为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而且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约束能力较弱,败德行为被发现的概率较低,也容易引发
二、企业改制对银行债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改制对银行债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中小银行规模和度量状况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衍生的研究 |
1.3.3 关于银行业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实践的研究 |
1.3.4 关于中小银行流动性与法律监管政策的研究 |
1.3.5 关于危机后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改革的研究 |
1.4 研究框架与逻辑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研究法 |
1.5.2 实证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数据分析研究法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概述 |
2.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概念界定 |
2.1.1 中小银行及流动性风险内涵外延 |
2.1.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构成要素 |
2.1.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外在表现 |
2.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理 |
2.2.1 存款挤兑与流动性短缺 |
2.2.2 违约冲击与流动性转移 |
2.2.3 同质资产与流动性危机 |
2.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实特征 |
2.3.1 同业业务压缩和资产回表加剧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 |
2.3.2 资管新规及系列文件放大了中小银行期限错配风险 |
2.3.3 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举措加剧银行存款流失风险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逻辑起点 |
3.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的理论基础 |
3.1.1 成本收益理论 |
3.1.2 国家适度干预理论 |
3.1.3 金融监管辩证理论 |
3.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市场失灵” |
3.2.1 市场不完全——资金流动性下降 |
3.2.2 竞争不充分——资产负债表衰退 |
3.2.3 信息不对称——金融危机的源泉 |
3.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政府失灵” |
3.3.1 流动性风险金融监管权错位 |
3.3.2 风险监管指标设计的趋同化 |
3.3.3 对流动性分层现象关注不够 |
3.3.4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缺失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实证研析 |
4.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典型案例研判 |
4.1.1 包商银行破产案 |
4.1.2 锦州银行重组案 |
4.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诱致因素 |
4.2.1 宏观经济形势因素 |
4.2.2 公司治理体系因素 |
4.2.3 资产负债结构因素 |
4.2.4 其他风险转化因素 |
4.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典型案例启示 |
4.3.1 建立回应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
4.3.2 全面应对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现实挑战 |
4.3.3 优化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和监管协调机制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制度检省 |
5.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现状 |
5.1.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的演进 |
5.1.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规范 |
5.1.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法律主体 |
5.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缺陷 |
5.2.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理念滞后 |
5.2.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位阶较低 |
5.2.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方式过于僵化 |
5.2.4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
5.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缺陷的成因 |
5.3.1 中小银行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受到冲击 |
5.3.2 中小银行表外业务创新加剧期限错配 |
5.3.3 中小银行混业经营使系统性风险增大 |
5.3.4 影子银行不断削弱金融监管法律效力 |
5.4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框架体系 |
5.4.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目标 |
5.4.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内容 |
5.4.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框架 |
5.5 小结 |
第6章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完善 |
6.1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理念的校正 |
6.1.1 确立适配性监管理念 |
6.1.2 确立穿透式监管理念 |
6.1.3 确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并重的监管理念 |
6.2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方式的强化 |
6.2.1 强化迈向市场化的金融监管方式 |
6.2.2 强化单体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方式 |
6.2.3 强化审慎性和连贯性的监管方式 |
6.3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的完善 |
6.3.1 重构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法律监管框架 |
6.3.2 重设具有创新性意识的适配性监管指标 |
6.3.3 重识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
6.3.4 重置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应急管理措施 |
6.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Z银行对A集团贷款管理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Z银行对A集团贷款申请受理和贷前调查分析 |
2.1 授信双方基本信息介绍 |
2.1.1 贷方基本信息 |
2.1.2 借方基本信息 |
2.2 贷款申请受理 |
2.3 贷款项目调查分析 |
2.3.1 贷款资金用途、金额、期限、担保方式 |
2.3.2 借方财务状况分析 |
2.3.3 贷款担保情况分析 |
2.3.4 贷款风险性分析 |
2.4 贷款审批结论 |
2.5 贷款申请受理和贷前调查小结 |
第三章 Z银行贷后跟踪监测过程分析 |
3.1 贷后跟踪监测主要内容 |
3.1.1 资金账户监管 |
3.1.2 现场检查 |
3.1.3 日常跟踪监管 |
3.1.4 风险分类与预警 |
3.1.5 重大事件监测 |
3.1.6 定期分析与贷后监测报告 |
3.2 贷后跟踪监测问题及成因分析 |
3.2.1 贷后跟踪监测问题分析 |
3.2.2 贷后跟踪监测问题成因分析 |
第四章 A集团贷款正常结转不良分析 |
4.1 A集团贷款逾期过程分析 |
4.2 A集团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
4.2.1 员工老龄化程度高,管理经营模式落后 |
4.2.2 劳动密集型行业,应付职工薪酬负担大 |
4.2.3 企业市场定位不准确,同业竞争压力大 |
4.2.4 集团多年改制未果,浪费大量成本 |
4.2.5 城市改造带来负面影响,营业利润逐年下滑 |
第五章 Z银行处置A集团不良贷款分析 |
5.1 处置方式比较及风险性分析 |
5.1.1 处置方式比较分析 |
5.1.2 处置方式风险性分析 |
5.2 Z银行对A集团不良贷款价值评估研究 |
5.2.1 假设清算法 |
5.2.2 专家议价法 |
5.3 Z银行处置A集团不良贷款方式 |
5.3.1 阶段性处置方式 |
5.3.2 一次性处置方式 |
第六章 Z银行贷款管理经验教训和启示 |
6.1 Z银行贷款管理经验总结 |
6.1.1 “望、闻、问、切”控制贷前风险 |
6.1.2 实行贷后管理团队评分机制 |
6.1.3 搭建同业协作信息交流平台 |
6.1.4 并购重组盘活企业不良资产 |
6.1.5 借助外界力量清收不良资产 |
6.2 Z银行贷款管理教训总结 |
6.2.1 贷后监控工作不连续,员工岗位调动频繁 |
6.2.2 贷款管理时间较长,增加管理难度和风险 |
6.3 Z银行贷款管理启示 |
6.3.1 建立差异化信贷人员管理和激励机制 |
6.3.2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搭建内控风险管理平台控制系统 |
6.3.3 培育更多不良资产商业化参与主体 |
6.3.4 采用基金模式处置不良资产 |
6.3.5 “金融科技+不良资产”创新处置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D城市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方法及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主要内容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不良资产内涵 |
2.1.2 不良资产分类 |
2.1.3 不良资产的危害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银行行为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冰棍效应”理论 |
2.2.4 金融创新理论 |
2.2.5 资产证券化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D城市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分析 |
3.1 D城市银行概况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基本概况 |
3.2 D城市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
3.3 D城市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成因 |
3.3.1 经营环境及宏观政策因素 |
3.3.2 银行自身因素 |
第四章 D城市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4.1 D城市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方式 |
4.1.1 D城市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 |
4.1.2 现金清收 |
4.1.3 贷款重组 |
4.1.4 债权转让 |
4.1.5 呆账核销 |
4.2 D城市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2.1 现金清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2.2 贷款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2.3 债权转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2.4 呆账核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3 D城市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不良资产处置方面内控体系不健全 |
4.3.2 信贷风险理念不强 |
4.3.3 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合理 |
4.3.4 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传统且单一 |
4.3.5 外部环境限制 |
第五章 D城市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对策及实施保障 |
5.1 构建系统性处置制度 |
5.2 遵循科学的处置原则 |
5.2.1 控制成本原则 |
5.2.2 时效性原则 |
5.2.3 市场化原则 |
5.3 强化不良资产防范意识 |
5.3.1 加强贷前调查及贷后管理工作 |
5.3.2 优化信贷结构 |
5.3.3 完善大数据监控 |
5.3.4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
5.4 优化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
5.4.1 不良资产催收优化策略 |
5.4.2 不良资产重组优化策略 |
5.4.3 不良资产债权转让优化策略 |
5.4.4 不良资产核销改进策略 |
5.4.5 加快不良资产证券化步伐 |
5.4.6 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创不良资产处置新局面 |
5.5 不良资产处置对策的实施保障 |
5.5.1 外部力量保障 |
5.5.2 信息共享保障 |
5.5.3 管理支持保障 |
5.5.4 文化氛围保障 |
5.6 对策实施前后结果对比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Z农商行不良贷款成因及防范处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良贷款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不良贷款的定义 |
2.2 不良贷款的分类方法 |
2.3 不良贷款的理论基础 |
2.3.1 信用论 |
2.3.2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3.3 贷款风险管理理论 |
2.3.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章 Z农商行现状及不良贷款风险特征 |
3.1 Z农商行概况及经营现状 |
3.1.1 Z农商行概况 |
3.1.2 Z农商行经营现状 |
3.2 Z农商行不良贷款现状 |
3.2.1 信贷风险逐步加速暴露 |
3.2.2 指标劣变下滑风险加大 |
3.2.3 处置进展缓慢效果不佳 |
3.3 Z农商行不良贷款风险特征 |
3.3.1 关注贷款下迁压力较大 |
3.3.2 不良贷款分布集中度高 |
3.3.3 风险高于本地平均水平 |
3.3.4 账面腾挪掩盖不良贷款 |
第4章 Z农商行不良贷款风险成因分析 |
4.1 不良贷款形成的外部因素分析 |
4.1.1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 |
4.1.2 企业客户经营不善 |
4.1.3 政府干预监管趋严 |
4.1.4 外部风险传导压力 |
4.1.5 金融生态环境恶化 |
4.2 不良贷款形成的内部因素分析 |
4.2.1 信贷管理制度落实不严 |
4.2.2 缺乏科学风险管理体系 |
4.2.3 垒大户导致贷款集中度高 |
4.2.4 不良贷款应对能力不足 |
4.2.5 历史不良贷款包袱沉重 |
第5章 防范和处置不良贷款的对策建议 |
5.1 优化外部信贷环境 |
5.1.1 金融监管持续发力 |
5.1.2 助力优化金融生态 |
5.1.3 引导客户履债诚信 |
5.2 强化内部信贷管控 |
5.2.1 加强信贷风险预判 |
5.2.2 优化信贷流程管理 |
5.2.3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 |
5.3 提升不良处置效率 |
5.3.1 加强外部沟通联系 |
5.3.2 提升不良处置能力 |
5.3.3 创新不良处置方式 |
5.3.4 科技赋能不良处置 |
5.3.5 精准施策多点发力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债务催收订定专法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以境外法制为比较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动机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探讨 |
一、台湾地区文献探讨 |
二、大陆地区文献探讨 |
三、催收研究趋势 |
第四节 研究架构与章节安排 |
一、研究架构 |
二、章节安排 |
第五节 预期研究结果与研究限制 |
一、预期研究成果 |
二、研究限制 |
第一章 催收制度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催收法制概念建构 |
一、概论 |
二、债的相关概念 |
三、催收相关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
一、美国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
二、日本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
三、台湾地区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
四、大陆地区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 |
第三节 催收行为之管理对催收当事人权益之影响 |
一、非法与不当催收所涉被催收人的基本权利侵犯 |
二、催收专法对催收人基本权利之限制 |
三、催收专法对于债权人财产权实现的限制 |
四、催收法制于宪法架构下理想之设计 |
第四节 债务催收相关规范 |
一、催收基本民、刑法规范 |
二、行政管理与纪律规范 |
第二章 我国大陆地区催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大陆地区非法催收实例 |
第二节 合法的催收行为 |
一、电话催收请求主、从债务人还款 |
二、行使抵销权 |
三、请保证机构理赔 |
四、由第三人承担债务或代为清偿 |
五、由金融机构自行拍卖担保物 |
六、由金融机构承受担保品 |
七、寄送催收信函 |
八、外访 |
九、法务催收 |
十、公开个人信用信息 |
十一、对高消费以及非生活与工作必需消费行为之限制 |
第三节 不合法的债务催收行为 |
一、不法催收 |
二、不当催收 |
第四节 催收实务与现有法令规定的落差 |
一、司法上缺乏保障人民的财产权之救济途径 |
二、行政上主管机关管制思维欠缺远见 |
三、立法上欠缺处罚明文之灰色地带 |
第三章 境外债务催收法制与经验 |
第一节 美国《公平债务催收行为法》之特殊规范 |
一、有关债务人地点信息的获取 |
二、与债务催收有关的通讯 |
三、不当催收手段类型归纳 |
四、虚伪或误导的表述与提供不正确表格 |
五、不公平行为与复数债务清偿之指定 |
六、债务确认程序 |
七、主管机关提交管理状况报告 |
八、消费者投诉 |
九、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催收活动的监督 |
十、债务催收法庭之友摘要 |
十一、执法情形 |
十二、教育和推广计划(Education and Outreach Initiatives) |
第二节 英国《1974年消费者信用法》之特殊规范 |
第三节 日本《债权管理回收业特别措施法》与《贷金业管制法》之特殊规范 |
一、对债权管理回收业的设立与变更 |
二、债权管理回收业者业务经营 |
三、对债权管理回收公司的监督 |
四、行政调查与债权管理回收业之关联 |
五、《贷金业管制法》 |
第四节 美国、日本与英国委外催收法制之横向比较 |
一、立法背景 |
二、催收行为主体 |
三、催收行为客体 |
四、催收行为规范 |
第五节 其他主要国家与国际组织委外催收管理要点 |
一、德国委外催收监管法令与原则 |
二、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委外催收监管法令与原则 |
三、欧洲银行管理局委外催收监管法令与原则 |
四、其他国家委外催收监管法令与原则 |
第六节 台湾地区立法经验 |
一、重要的催收监管原则 |
二、重要的催收监管原则台湾地区催收法制现况 |
三、台湾地区立法草案沿革 |
第四章 我国大陆地区债务催收专法之建立 |
第一节 我国大陆地区订定债务催收专法之必要性 |
第二节 我国大陆地区订定债务催收专法之可行性 |
一、催收款来源多元且具高度经济影响力 |
二、制定专法有助事权统一与将不当催收纳入规范 |
第三节 催收专法立法原则与建议 |
一、催收相关当事人间基本权利冲突之平衡 |
二、立法目之设定 |
三、催收主管机关 |
四、行为管理或行业管理之选择 |
五、资讯揭露之要求 |
六、委外管理组织架构 |
七、隐私保护 |
八、挡债律师制度 |
九、催收人员资格限制 |
十、债务催收的范围 |
十一、催收行为与行业管理之罚则 |
十二、公会制度之建立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一、催收问题及产业之起源各国、各地区不尽相同 |
二、催收法制应视为债务人“经济再生”之机制 |
三、催收法制应从实证面建立基础 |
四、催收法制应建立于管理开放之思维 |
第二节 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的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概述 |
(一)市场化债转股的法律定义 |
(二)商业银行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经济背景 |
(三)商业银行实施市场化债转股的功能作用 |
(四)市场化债转股在金融市场中的运作模式 |
二、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 |
(二)实施机构面临的法律风险 |
(三)转股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 |
三、域外商业银行债转股法律风险的考察 |
(一)域外商业银行债转股的概况 |
(二)域外商业银行债转股的经验及借鉴 |
四、防范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中法律风险的对策 |
(一)立法层面:完善债转股相关立法 |
(二)制度层面:完善债转股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机制 |
(三)监管层面:尊重契约自由兼顾资本管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本文收录的债转股案例 |
(7)农村商业银行应对企业逃废债的策略 ——以X农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和可能的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企业逃废债 |
2.1.2 逃废银行债务 |
2.1.3 银行债权 |
2.1.4 不良贷款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银行资产管理 |
2.2.2 风险管理理论 |
2.2.3 优序融资理论 |
2.2.4 危机管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江苏X农村商业银行企业逃废债现状 |
3.1 江苏X农村商业银行概括 |
3.1.1 公司概括 |
3.1.2 发展历程 |
3.1.3 经营状况 |
3.1.4 企业客户情况 |
3.2 江苏X农村商业银行企业逃废债状况 |
3.2.1 公司债务快速增长 |
3.2.2 不良贷款风险增高 |
3.2.3 企业逃废债情况 |
3.2.4 多因素导致企业逃废债增加 |
3.2.5 应对逃废债措施落实不到位 |
3.3 江苏X农村商业银行企业逃废债方式分析 |
3.3.1 套用政策造成违规破产 |
3.3.2 虚报财务信息逃废银行债务 |
3.3.3 转移利润造成亏损假象 |
3.4 江苏X农村商业银行企业逃废债典型案例 |
3.4.1 逃废债企业基本情况 |
3.4.2 企业逃废债方式 |
3.4.3 X农商银行的应对措施 |
3.5 江苏X农村商业银行企业逃废债原因分析 |
3.5.1 急于抢占信贷市场 |
3.5.2 客户分类管理不足 |
3.5.3 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
3.5.4 制度与监管不健全 |
3.5.5 企业的非诚信经营 |
3.5.6 银行风险管理不足 |
3.6 本章小结 |
4 国内商业银行应对企业逃废债经验借鉴 |
4.1 国内商业银行的典型做法 |
4.1.1 中国农业银行 |
4.1.2 江苏银行 |
4.1.3 浙江永康农村商业银行 |
4.2 国内商业银行经验借鉴 |
4.2.1 完善管理办法 |
4.2.2 规范业务办理 |
4.2.3 强化风险管理 |
4.2.4 加大监管力度 |
4.3 国内商业银行面临挑战 |
4.3.1 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
4.3.2 地方政府打击力度不够 |
4.3.3 缺少完备有效的惩戒机制 |
4.3.4 监管信息不对称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商业银行应对企业逃废债的策略 |
5.1 强化制度建设 |
5.1.1 加快推进体制改革 |
5.1.2 建立健全制度流程 |
5.1.3 确立统一的逃废债认定标准 |
5.1.4 构建完备有效的惩戒机制 |
5.2 规范风险管理 |
5.2.1 坚持业务合规,做好贷前调查 |
5.2.2 创新跟踪管理办法 |
5.2.3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
5.2.4 积极推进信息共享机制 |
5.2.5 科学评价企业资质 |
5.3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5.3.1 建设信息共享平台 |
5.3.2 形成行业交流机制 |
5.3.3 开展企业家专项培训 |
5.4 科学设计长期发展战略 |
5.4.1 注重培育比较竞争优势 |
5.4.2 构建信贷发放严审机制 |
5.4.3 探索商业银行间合作机制 |
5.4.4 委托第三方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
5.5 强化与县域政府的沟通协调 |
5.5.1 联合搭建银企有效合作平台 |
5.5.2 协助制定县域金融支持政策 |
5.5.3 助力健全企业优胜劣汰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2 国内研究动态及评述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理论 |
2.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产生的理论分析 |
2.1.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信息生产优势 |
2.1.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的交易成本优势 |
2.1.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的优势 |
2.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收购及其管理理论 |
2.2.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收购 |
2.2.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管理 |
2.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中与欠款企业的博弈分析 |
2.3.1 “债转股”中各利益主体及其行为准则 |
2.3.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欠款单位的博弈模型 |
2.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演进的模型分析 |
2.4.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前:借方替代的金融支持模型 |
2.4.2 借方替代所导致的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
2.4.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后的金融支持模型 |
2.5 金融创新理论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 |
2.5.1 金融创新一般理论 |
2.5.2 金融创新产生的模型 |
2.5.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创新 |
第三章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及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及发展模式 |
3.1.1 美国重组信托公司(RTC)的运行及发展模式 |
3.1.2 日本整理回收机构和过渡银行的运行及发展模式 |
3.1.3 瑞典的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及发展模式 |
3.2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及发展模式 |
3.2.1 韩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及发展模式 |
3.2.2 泰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及发展模式 |
3.2.3 马来西亚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及发展模式 |
3.3 经济转轨型国家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及发展模式 |
3.3.1 匈牙利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与投资发展银行的运行及发展模式 |
3.3.2 波兰的工业发展署和不良资产处理部的运行及发展模式 |
3.4 经验与启示 |
3.4.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与成功运行需要特别的政策和法律支持 |
3.4.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需要明确的经营目标与合理的激励机制 |
3.4.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效运营需有健全的治理结构 |
3.4.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制定切合实际的不良资产处置策略 |
3.4.5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必须结合本国国情 |
3.4.6 退出或转型与机构定位、资产特征、市场需要等三个因素紧密相关 |
第四章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历程及运行评价 |
4.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背景、特点与功能定位 |
4.1.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立的背景 |
4.1.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特点 |
4.1.3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 |
4.2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
4.2.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总体发展状况 |
4.2.2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发展演变历程 |
4.2.3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发展的比较 |
4.2.4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 |
4.3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绩效评价 |
4.3.1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回收情况 |
4.3.2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特点 |
4.3.3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绩效实证分析 |
第五章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发展中问题及制约因素 |
5.1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5.1.1 发展目标及模式不清晰 |
5.1.2 资金来源不足 |
5.1.3 处置手段及业务范围有限 |
5.1.4 运行机制不完善 |
5.1.5 缺乏有效监管 |
5.2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
5.2.1 资本市场不完善 |
5.2.2 缺乏权威的中介机构 |
5.2.3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
5.2.4 法律环境不完善 |
5.2.5 社会信用环境不佳 |
5.3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内部制约因素分析 |
5.3.1 公司治理结构畸形 |
5.3.2 业务结构单一 |
5.3.3 专业人才缺乏 |
5.3.4 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六章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趋势 |
6.1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存在的必然性 |
6.1.1 国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 |
6.1.2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道路的选择与实践 |
6.1.3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存续并转型 |
6.2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化趋势 |
6.2.1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传统处置方式 |
6.2.2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市场化趋势 |
6.3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趋势 |
6.3.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未来走向的国际参照系 |
6.3.2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具有投资银行功能的中介机构 |
6.3.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投资银行转变的相对优势 |
6.3.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成投资银行的现实基础 |
第七章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模式 |
7.1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目标及业务功能 |
7.1.1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目标 |
7.1.2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功能 |
7.2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
7.2.1 产权制度建设 |
7.2.2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7.3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模式的选择 |
7.3.1 投资银行模式 |
7.3.2 单独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7.3.3 与母体银行组建集团模式 |
第八章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发展的保障措施 |
8.1 加快资产管理公司内部机制改革 |
8.1.1 加强公司治理进行股份制改革 |
8.1.2 合理确定资金来源和损失承担 |
8.1.3 促进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多样化、全面化 |
8.1.4 拓展并创新业务突出主营业务 |
8.1.5 建立有效的人员聘用和激励机制 |
8.2 完善资产管理公司外部环境建设 |
8.2.1 加强对公司转型、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的立法 |
8.2.2 加快培育不良资产交易和处置的市场体系 |
8.2.3 积极利用外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 |
8.2.4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8.2.5 积极进行配套措施改革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国有企业改制对银行债权影响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企业改制对银行债权影响的基本情况调查 |
(一) 国企改制试点阶段 (1987—1993) |
(二)国企改制全面铺开阶段(1994-2003) |
(三) 国企改制全面深化阶段 (2004—2005) |
二、国企改制对银行债权影响的分析 |
三、维护银行合法债权的几点建议 |
(一) 社会各界要把握好破产法精神,认真贯彻破产法 |
(二) 国企改制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强调管理和制度创新, 增强其偿债能力 |
(三) 商业银行要强化管理, 加强合作, 积极维护债权 |
(10)转轨时期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不良资产 |
1.3.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
1.3.3 收购方式 |
1.3.4 处置方式 |
1.4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1.5 本文创新点 |
1.5.1 分析视角的创新 |
1.5.2 分析框架的创新 |
1.5.3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5.4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5.5 观点的创新 |
2 资产管理公司理论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金融中介与资产管理公司 |
2.1.2 金融中介与经济变迁 |
2.1.3 国外资产管理公司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 国内研究文献述评 |
2.2.1 经济变迁中金融中介的性质与演进 |
2.2.2 国内资产管理公司研究进展 |
2.2.3 研究特点 |
2.3 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方式:本文的观点 |
3 资产管理公司的中介定位 |
3.1 外生性金融中介安排逻辑的延伸 |
3.1.1 风险拆分的缺失与金融风险的积累 |
3.1.2 资产管理公司的产生 |
3.2 资产管理公司演进的模型分析 |
3.2.1 借方替代的金融支持模型 |
3.2.2 借方替代所导致的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
3.2.3 资产管理公司介入后的金融支持模型 |
3.3 资产管理公司的存在性:基于信息与交易成本的分析 |
3.3.1 不对称信息与资产管理公司的信息生产优势 |
3.3.2 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的交易成本优势 |
3.3.3 资产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的优势 |
4 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分析 |
4.1 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收购分析 |
4.1.1 不同收购原则的比较 |
4.1.2 采用政策性收购原则的必然性 |
4.1.3 对渐进转轨的支持 |
4.1.4 收购中的负债权剩余 |
4.1.5 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2 资产管理公司二次收购分析 |
4.2.1 不同收购原则的比较 |
4.2.2 半政策性与半商业化相结合的收购原则 |
5 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分析 |
5.1 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处置分析 |
5.1.1 政策性处置分析一:改制侵害金融权益的现象 |
5.1.2 政策性处置分析二:转股悖论的分析 |
5.1.3 政策性处置绩效的统计分析 |
5.2 双重处置与双重不当处置 |
5.2.1 不同处置原则的比较 |
5.2.2 双重处置 |
5.2.3 双重不当处置的并存 |
5.3 二次剥离处置方式的预测 |
5.3.1 不同处置原则的比较 |
5.3.2 半政策性与半商业性相结合的处置原则 |
6 资产管理公司败德行为分析 |
6.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
6.2 我国政府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 |
6.2.1 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 |
6.2.2 委托代理关系的约束条件 |
6.3 败德行为的产生 |
6.3.1 模型的建立 |
6.3.2 模型分析:败德行为的诱发 |
6.4 败德行为的具体表现:案例分析 |
6.4.1 不良资产收购中的败德行为 |
6.4.2 不良资产处置中的败德行为 |
6.4.3 不良资产管理中的败德行为 |
6.4.4 财务管理中的败德行为 |
6.5 对策建议 |
6.5.1 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 |
6.5.2 加强对资产管理公司的外部监管 |
7 不良资产处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7.1 处置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7.1.1 基本理论假设 |
7.1.2 样本与研究方法 |
7.1.3 实证结果分析 |
7.1.4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7.2 处置进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7.2.1 不良资产处置的“抛物线”形态 |
7.2.2 处置进度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7.3 对策建议 |
7.3.1 强化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 |
7.3.2 探索资本运营的有效途径 |
7.3.3 推进组织创新,强化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 |
7.3.4 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人才机制 |
7.3.5 积极实施差别化处置策略 |
8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渐进改革 |
8.1 国外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模式 |
8.1.1 美国RTC发展模式 |
8.1.2 瑞典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模式 |
8.1.3 日本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模式 |
8.1.4 韩国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模式 |
8.2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渐进改革 |
8.2.1 制度变迁的内在渐进逻辑:理论支持 |
8.2.2 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渐进的逻辑 |
8.2.3 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路径选择 |
8.3 结语 |
9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企业改制对银行债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张凯. 辽宁大学, 2021(02)
- [2]Z银行对A集团贷款管理案例分析[D]. 高琦. 河北大学, 2020(08)
- [3]D城市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乔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Z农商行不良贷款成因及防范处置策略研究[D]. 许曌.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债务催收订定专法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以境外法制为比较与借鉴[D]. 王冠玮.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8)
- [6]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的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D]. 汤小煜.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7]农村商业银行应对企业逃废债的策略 ——以X农商行为例[D]. 谷瑞.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8]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与发展研究[D]. 赵永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9]国有企业改制对银行债权影响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陈建中,欧卫卫. 事业财会, 2006(03)
- [10]转轨时期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方式研究[D]. 刘铮. 西北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