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6 000 t客滚船船舶系统设计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刘张超,谭琨,于海洋,宋丽杰[1](2019)在《国内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发展综述及典型应用案例》文中提出介绍了国内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情况,并对国内柴电混合动力系统的典型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柴电混合动力系统发展须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国内柴电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戴厚兴[2](2019)在《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在恶劣天气下未来某一时段内船舶“能不能安全航行”和“如何安全航行”两个关键性问题,构建能动态显示恶劣天气下未来某一时段内某一重点关注船舶在某一重点关注海域或航线上的海上交通风险等级,同时具有可视化、智能化预警监控等辅助决策功能的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3种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中重点考虑动态环境因素和重点关注船舶,有效提高了风险评估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以能见度不良天气为例,通过采集大样本,以及采用不完备信息条件下模糊信息分配理论修正专家调查法,确立了能见度不良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矩阵。数据对比分析表明:修正后的风险矩阵能充分体现海上交通风险特征和实际状况,避免了专家调查法完全依赖主观判断的缺点,有效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实现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预警监控等辅助决策的可视化、智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ADAS-WRF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等国内外现代气象科技对气象和海洋部门提供的海上恶劣天气预报信息数据进行时间和空间精细网格化技术处理,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极限学习机理论对未来短时船舶交通流密度进行预测。数据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实现较为稳定、准确、快速的时间步长1h、空间网格海域10 km× 10 km的大风、海浪预报信息数据,时间步长1 h、空间网格海域2 n mile×2 n mile的能见度预报信息数据,时间步长12 h、空间网格海域10 nmileX 10 n mile的海冰预报信息数据,以及时间步长10 min、空间网格海域2 n mile×2 n mile的未来短时船舶交通流密度等风险动态信息数据的连续滚动预测和技术处理功能,为构建具有可视化、智能化预警监控等辅助决策功能的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和数据支撑。最后,运用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气象预报信息数据处理技术、交通流密度预测理论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息平台,构建了具有可视化、智能化预警监控等辅助决策功能的3种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实例仿真结果表明:3种系统均实现了针对重点关注船舶的海域风险和航线风险的动态预评估和船舶规避重大海上交通风险的可视化、智能化预警监控等辅助决策功能,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构建的3种系统,提高了大风浪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的可视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丰富了能见度不良和严重海冰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开展上述关于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的研究工作,基本解决了恶劣天气下未来某一时段内船舶“能不能安全航行”和“如何安全航行”的关键性问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不仅要充分运用现代数学理论和最新科技指导并修正海上交通风险评估的具体工作实践,而且还要预先从动态环境因素的最坏处着想。研究结果可为海事主管部门制定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安全监管规则、规范和指南以及实施海上交通管制行为和船舶交通服务提供参考,也可为航运企业健全船舶航行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跟踪、监管船舶动态提供技术手段,还可为船长、船舶驾驶员、引航员等航海者安全驾驶和操纵船舶提供实际指导。
姜丹[3](2016)在《三峡枢纽河段应急通航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应急通航是指某些不利因素造成非正常或突发状况,通过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组织方式或控制策略减少对水上交通的影响、提高船舶通过能力的活动过程。造成非正常或突发状况的不利因素包括恶劣水文气象条件、异常交通状况、交通管制、航道受限等多方面。文中主要针对三峡枢纽河段几种典型的不利水文气象因素展开非常态条件下的应急通航关键技术及控制策略研究。随着三峡船闸过闸运量不断增加,船闸通过能力不足使三峡枢纽河段船舶积压呈常态化。在恶劣气象、汛期大流量、船闸停航检修、防洪发电等特殊时段,三峡枢纽河段船舶通航压力进一步加剧。目前,三峡枢纽河段通航管理措施主要为临时性和限制性的局部控制,当能见度、风级和流量达到设定值时,三峡枢纽河段船舶将停止通航。针对三峡枢纽河段典型不利水文气象条件,开展船舶应急航行技术及通航管理控制策略研究,探寻优化通航控制条件的可行性,通过采用船舶航行能力提升技术手段和通航管理策略,以提高三峡枢纽河段船舶通航能力、缓解船舶积压,为三峡枢纽河段应急通航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首先,通过分析不利水文气象条件对三峡枢纽河段通航的影响,提出了通航积压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并定量分析了3种典型水文气象条件对三峡枢纽河段船舶通航的影响程度。其次,针对能见度不良条件提出了三峡枢纽河段可视化辅助船舶驾驶技术方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分别建立了三维环境视景模型、三维航道模型(包括水上及水下部分)、三维水流数值模型和船舶运动视景模型,基于多传感器的多源信息融合构架了可视化辅助驾驶系统。再次,利用船舶稳性条件理论推导和航行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三峡枢纽河段各代表船型的抗风等级,提出了大风条件下拖船辅助抗风航行技术,优化了原有大风通航控制条件。第四,针对汛期大流量提出了船舶减载航行和应急绑拖技术。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三峡枢纽河段各代表船型不同流量下的拖带需求,并提出了应急拖船配布方案;通过求解不同水流条件下船舶航行阻力与载重量关系,确定了船舶减载航行方案,利用实船实验推理和验证了研究结论。第五,提出了三峡枢纽河段应急通航控制策略,针对能见度不良、大风和汛期大流量实施分级通航管理,并定量分析了成果应用后的通航积压率。论文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1)典型环境条件下的船舶航行能力提升技术提出了一套解决典型不利水文气象条件下的船舶航行能力提升技术方案,通过理论模型、数值计算、实验室仿真和实船实验等论证了其可行性。利用三维可视化辅助船舶驾驶技术、拖船辅助抗风航行技术,以及应急绑拖和减载航行技术,构建了非常态条件下提升船舶航行能力的系统性解决方案。2)船舶通航控制条件优化技术应用航行能力提升技术,突破现有的单船航行水文气象限制条件,制定了不同船型、不同吨级船舶的航行控制标准,实行三峡枢纽河段分级航行的应急通航管理策略,优化了三峡枢纽河段船舶通航控制条件。3)大流量下船舶动力补偿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结合山区河流船舶航行受力特征,建立了基于船舶航行阻力、船舶推力及拖船马力的动力补偿模型,提出了拖船协助和减载航行2种动力补偿计算方法。
吴兵[4](2016)在《内河水上交通险情应急干预建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水上交通险情由于其存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风险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评价和事故致因分析,但是对于险情发展过程中应急干预的研究较少。文章分析了风险评价、事故致因和应急干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出了从应急干预的角度开展水上交通险情研究的必要性。在介绍险情/事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险情发展和应急的8大特征,并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为内河水上交通险情。进而提出了险情不同发展阶段的应急干预方法,包括险情发生前的人因可靠性预测、险情初始阶段的应急决策、险情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决策和险情发生后的应急干预效果评价等,即从险情发展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角度开展应急干预方法的研究;另一方面随着险情的不断发展,险情的应急干预也从微观的船舶干预(人因可靠性预测和初始决策)向宏观的海事干预转变(动态决策和干预效果)。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险情特征建立了不同的应急干预方法,并选取了典型内河险情案例进行了验证。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内河水上交通险情的特征,提出了事故全过程应急干预建模方法,构建了内河水上交通险情应急干预建模理论体系与方法。这些针对事故不同发展阶段的应急干预方法的提出,可以很好的为目前水上交通险情应急处置提供理论基础,从而实现较快且合理的应急处置。(2)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认知可靠性与差错分析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模型不能精确描述水上交通险情各个通用性能因子作用效果,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完整信息问题。通过与结合证据理论相结合,建立了新的认知可靠性与差错分析方法,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在精度上与传统的方法较为一致,但是不需要建立大量推理规则且能处理不确定性信息,最后利用船舶触碰桥梁险情进行了验证。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外部通航环境来提升人因可靠性,从而实现事前的人因可靠性控制。(3)提出了一种证据理论和逼近理想值解法相结合的险情初始应急决策方法和一种考虑时间相关性的动态险情应急决策方法,这两个方法分别能够较好地解决仅采用证据理论进行最终决策时需要采用区间值进行比较的问题,以及单阶段应急决策方法不能考虑险情的动态发展过程的问题。船舶初始应急处置决策方面,提出了多部门协同下的失控船舶应急干预决策方法,并通过结合证据理论和逼近理想值解法,可以考虑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信息和获取各决策部门的权重,并应用长江失控险情进行了验证。动态应急决策方面,通过引入多阶段融合算子,可以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更为全面的考虑事故的发展过程,即事故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最后,应用失控和搁浅两个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多阶段应急干预方法比单阶段决策方法更为全面的实现事故船舶的应急处置。(4)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据包络方法来实现应急干预效果评价,该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数据包络方法难以实现各个决策单元的完整排序,以及在决策过程中会存在部分重要信息丢失的问题。通过引入数据包络方法,并将加权的输入变量和加权的输出变量的比值作为干预效果评价的指标,可以考虑不同区域通航环境的干预效果评价。同时,还提出了空间序列数据包络方法来解决传统方法不能完整对所有决策单元进行排序的问题。最后,应用长江水上交通事故干预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考虑了不同水域的通航环境差别,其干预评价的效果更符合实际。
赵建平,王学义,时金宝[5](2012)在《1600客位/2000m车道客滚船研制关键技术解析》文中指出1600客位/2000m车道客滚船是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为山东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烟大"系列客滚船之一,主要航行于渤海湾烟台至大连航线,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检验的具有高科技含量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豪华客滚船。文章简要介绍了1600客位/2000m车道客滚船的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
陈厚忠[6](2011)在《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构成复杂,具有多种特征:敏感性、复杂性、开放性、高度组织性、突变性等。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坝区水域水上交通系统四大要素(人、船、环境、管理)各要素的特征。事故/险情统计分析是风险识别的重要方法。对事故/险情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碰撞、触礁事故险情比较突出,夜间事故比较突出,个体船舶事故比较突出。事故/险情地理分布特征为:两个比较集中的位置。其中两坝间水域集中度高,约占80%。事故致因分析表明,人为因素比重最大,其次环境因素。运用系统动力理论分析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复杂。针对典型具体事故/险情案例进行剖析,运用鱼刺图,因果关联流程图等进行有效分析。运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对坝区水上交通系统各要素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船员存在学历教育低、个体船员多、履职能力差等风险。船舶风险主要为船舶安全技术状况低、小船多、四客一危船舶。通航环境主要风险为“一段航道、两个瓶颈(交通流)、三处航行困难滩弯、四类通航功能区”。自然环境主要风险总结为“三大一变”:大风、大雾、大水、水位变动。安全管理因素中,个体船舶经营管理风险高。有关安全管理规章、设施还不尽完备。辖区锚地与船舶指泊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等。运用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对三峡坝区水域进行系统安全评价。运用层次分析,结合三峡坝区通航实际,建立了较为细化的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三级指标,32个底层指标。根据事故/险情分析、风险辨识及专家问卷调查分析,确定了安全因子危险隶属度,确定了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计算得到目前(水平年2010年)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风险度值为4.130,判断目前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处于“较高风险”状态,系统安全性较低。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判定安全、危险的相对关系。根据情景分析法定性分析未来各因子的变动情况,考虑到内河船型标准化,三峡-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整治,三峡升船机等评价因子的重要变化,对2015水平年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安全性进行预测。风险预测值为:3.457,处于“一般+”等级,表明通航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提升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有重要的贡献度。论文针对系统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了安全管理对策,包括船员、船舶、环境及水上安全监督管理等四大方面,明确了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论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展望。
陈寿堂[7](2008)在《渤海湾客滚船投资运营经济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当前渤海湾客滚运输更新换代、火车轮渡的投入运营等现状,对运营于渤海湾的滚装船进行经济性分析。参考世界发达国家滚装运输的发展,结合国家鼓励发展集装箱甩挂运输、海上滚装运输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山东省重点发展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政策,运用运输经济学、船舶设计等理论对客滚船的经济船型进行研究,从经济性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本文共分6章对渤海湾客滚船投资运营经济性这个论题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论证,第1章主要讨论了客滚船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渤海湾客滚运输市场和客滚船运输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第2章研究了渤海湾从事客滚船经营的公司、客滚运输航线以及客滚船的船票价格等。第3章主要讨论了营运船舶的运输成本,对船舶运输成本的概念、结构、性质、分摊等进行了分析;第4章是本文的重点,详细叙述了渤海湾客滚船单船营运的经济性测算模型以及创建模型的依据和各个参数的取值。并选取了6艘具有代表意义的母型客滚船舶,通过经济性测算,选择出经济效益相对好的船舶模型。第5章是经济指数敏感性分析的章节,分析了参数变化对各个经济性指标的影响。第6章是本文的结论。
编辑部[8](2006)在《新船型开发的丰硕成果(上)——新世纪(2000年~2006年)获奖船型回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十多年来的持续改革和不懈努力,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简称SDARI)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理念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突飞猛进,SDARI更新了设计手段,提升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由于对技术人才的珍惜和爱护, SDARI聚集起一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精干科技队伍;由于长期致力于市场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船舶、新型船舶及特种工程船的开发研究,SDARI的船型开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顾耀军,王麟[9](2006)在《16000总吨级客滚船的设计与建造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6 000总吨级客滚船为航行于渤海湾大连与烟台间运输货车、大小客车和旅客的船舶,是我国首次自行设计、建造和检验的具有高科技含量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滚船。本文对该型船的设计与建造作了概略的介绍。
曹忠辉[10](2004)在《16 000 t客滚船船舶系统设计简介》文中认为以16 000吨客滚船的实船设计为基础,本文讨论了部分船舶系统的设计和规范及法规对渤海湾新造客滚船船舶系统设计的影响。
二、16 000 t客滚船船舶系统设计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6 000 t客滚船船舶系统设计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发展综述及典型应用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概述 |
2 国内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的发展 |
3 国内柴电混合动力系统典型应用案例 |
(1) 5 000 t级公务船项目 |
(2) 浙江海洋大学渔业资源调查船项目 |
(3) 海监46船动力系统改造项目 |
(4) 镇扬汽渡60 m车客渡项目 |
4 船舶柴电混合动力尚需探讨的问题 |
5 国内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发展展望 |
(2)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风险评估相关概念 |
1.2.2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方法的现状分析 |
1.2.3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评估研究的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目标、思路和任务 |
1.3.2 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2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 |
2.1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内涵 |
2.1.1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因素分析 |
2.1.2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类型分析 |
2.1.3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评估重点关注对象 |
2.2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体系 |
2.2.1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评估体系要素分析 |
2.2.2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动态风险预评估体系结构 |
2.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 |
2.3.1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 |
2.3.2 大风浪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 |
2.3.3 能见度不良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 |
2.3.4 冰区航行船舶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模型 |
2.4 基于模糊信息分配的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矩阵 |
2.4.1 模糊信息分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2.4.2 基于模糊信息分配理论的风险矩阵及其比较分析 |
2.4.3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矩阵 |
2.5 本章小结 |
3 风险动态信息数据预测与处理技术 |
3.1 海上恶劣天气信息数据处理技术 |
3.1.1 精细化网格大风信息数据处理技术 |
3.1.2 精细化网格海浪信息数据处理技术 |
3.1.3 重点关注海域海上能见度信息数据处理技术 |
3.1.4 卫星遥感海冰信息数据处理技术 |
3.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时船舶交通流密度预测技术 |
3.2.1 船舶交通流密度及其预测研究现状 |
3.2.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短时船舶交通流密度预测模型 |
3.2.3 成山角附近海域船舶交通流密度预测实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 |
4.1 大风浪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 |
4.1.1 构建思路和主要功能 |
4.1.2 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 |
4.1.3 系统仿真应用实例分析 |
4.2 能见度不良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 |
4.2.1 构建思路和主要功能 |
4.2.2 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 |
4.2.3 系统仿真应用实例分析 |
4.3 冰区航行船舶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系统 |
4.3.1 构建思路和主要功能 |
4.3.2 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 |
4.3.3 系统仿真应用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三峡枢纽河段应急通航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选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水上交通应急管理 |
1.3.2 不利天气航行安全与交通控制 |
1.3.3 拖船协助操船 |
1.3.4 船闸通航与调度 |
1.3.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2章 三峡枢纽河段应急通航需求分析 |
2.1 三峡枢纽河段通航需求分析 |
2.1.1 船闸过闸货运需求 |
2.1.2 船闸过闸通航需求 |
2.2 三峡枢纽河段船舶积压致因分析 |
2.3 典型不利水文气象条件下通航积压率 |
2.3.1 能见度不良条件下通航积压量 |
2.3.2 大风条件下通航积压量 |
2.3.3 汛期大流量条件下通航积压量 |
2.3.4 典型不利条件下通航积压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能见度不良条件下应急航行关键技术研究 |
3.1 航行环境感知技术 |
3.1.1 航行环境要素及变化特征 |
3.1.2 航行环境要素感知方法 |
3.2 船载信息融合技术 |
3.2.1 AIS信息识别技术 |
3.2.2 雷达信息识别技术 |
3.2.3 AIS信息和雷达信息的融合显示 |
3.3 船舶运动姿态辨识 |
3.4 三维可视化辅助船舶驾驶系统 |
3.4.1 可视化辅助船舶驾驶系统架构 |
3.4.2 三维通航环境的建模与仿真 |
3.4.3 三维数值化流场 |
3.4.4 船舶运动建模与可视化 |
3.5 可视化辅助船舶驾驶系统的技术标准 |
3.5.1 定位精度标准 |
3.5.2 数据时效标准 |
3.6 可视化辅助船舶驾驶系统集成布设方案 |
3.6.1 新型集成导航系统的结构 |
3.6.2 集成辅助驾驶系统运作原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风条件下船舶航行能力提升技术研究 |
4.1 三峡枢纽河段大风天气下船舶航行现状 |
4.1.1 三峡枢纽河段船舶航行特征 |
4.1.2 三峡枢纽河段船闸运行控制现状 |
4.2 大风条件下的船舶运动及操纵特性 |
4.2.1 船舶运动风干扰力和力矩模型 |
4.2.2 大风条件下船舶操纵特征 |
4.3 船舶抗风等级 |
4.3.1 船舶稳性条件 |
4.3.2 抗风等级公式推导 |
4.3.3 实船算例 |
4.4 拖船辅助抗风航行技术 |
4.4.1 抗风航行受力模型 |
4.4.2 抗风航行阻力计算 |
4.5 大风应急航行控制标准 |
4.5.1 船舶航速控制模型 |
4.5.2 航行控制标准 |
4.6 航行仿真试验 |
4.6.1 试验船模选取 |
4.6.2 试验设备介绍 |
4.6.3 模拟试验环境 |
4.6.4 模拟试验方案设计 |
4.6.5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汛期大流量条件下应急航行技术研究 |
5.1 水流干扰下船舶航行特征 |
5.1.1 水流干扰下船舶运动模型 |
5.1.2 水流条件下船舶航行特征 |
5.2 船舶减载航行技术 |
5.2.1 船舶航行受力计算模型 |
5.2.2 不同载况通航水动力参数 |
5.2.3 船舶减载航行控制标准 |
5.3 应急拖船绑拖技术 |
5.3.1 拖船功率计算方法 |
5.3.2 拖带能力需求分析 |
5.3.3 应急拖船配备方案 |
5.4 实船实验验证 |
5.4.1 实验方案 |
5.4.2 实验数据 |
5.4.3 实验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峡枢纽河段应急通航控制策略研究 |
6.1 船舶分级航行控制策略 |
6.1.1 能见度不良条件下分级航行技术 |
6.1.2 大风条件下分级航行控制 |
6.1.3 大流量条件下分级航行控制 |
6.1.4 不利水文气象条件下的交通组织策略 |
6.2 通航能力提升及量化分析 |
6.2.1 通航控制条件优化 |
6.2.2 通航积压率量化对比 |
6.3 本章小节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4)内河水上交通险情应急干预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来源 |
1.3 事故分析与应急干预研究现状与评价 |
1.3.1 水上交通险情应急管理 |
1.3.2 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估 |
1.3.3 事故致因分析 |
1.3.4 事故过程建模 |
1.3.5 险情应急干预 |
1.3.6 研究现状评述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2 险情发展及应急特征 |
2.3 研究范围界定 |
2.4 事故分析基本方法 |
2.4.1 故障树 |
2.4.2 事件树 |
2.4.3 HFACS |
2.4.4 贝叶斯网络 |
2.5 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
2.6 决策理论与方法 |
2.7 小结 |
第3章 水上交通险情发展模型与数据来源 |
3.1 情景和屏障的险情发展模型 |
3.1.1 事故发展模型概述 |
3.1.2 提出的险情发展模型框架 |
3.1.3 险情发展过程中的安全屏障系统 |
3.1.4 水上交通险情情景分析 |
3.2 人因可靠性数据 |
3.2.1 案例数据来源 |
3.2.2 不确定性信息处理方法 |
3.2.3 确定信息专家评价方法 |
3.3 长江失控船舶险情数据 |
3.3.1 长江失控船舶统计 |
3.3.2 失控船舶失效原因分类 |
3.3.3 失控船舶应急处置方法统计 |
3.3.4 失控船舶应急案例数据采集 |
3.4 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数据 |
3.4.1 数据采集方法 |
3.4.2 问卷调查表 |
3.5 干预效果评价数据 |
3.5.1 数据来源 |
3.5.2 水上交通事故统计 |
3.5.3 通航环境信息 |
3.6 小结 |
第4章 险情发展人因可靠性动态预测 |
4.1 经典CREAM模型介绍 |
4.1.1 通用性能因子介绍 |
4.1.2 获取人因失效概率 |
4.1.3 实现CPC效果与控制模式的转换 |
4.2 建立新的CREAM模型 |
4.2.1 定义CPC水平和效果 |
4.2.2 转换CPC等级评价结果 |
4.2.3 获取CPC的权重 |
4.2.4 合成CPC效果 |
4.2.5 估计人因失效风险 |
4.2.6 预测水上险情过程中的人因可靠性 |
4.3 模型验证 |
4.4 水上险情人因可靠性案例分析 |
4.4.1 水上险情过程描述 |
4.4.2 事故发展过程中的安全屏障识别 |
4.4.3 评价事故发展过程中安全屏障表现 |
4.4.4 量化CPC评价等级 |
4.4.5 评估不同CPC的效果 |
4.4.6 获取不同CPC的权重 |
4.4.7 计算事故过程中人因可靠性 |
4.4.8 敏感性分析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多部门协同的水上险情初始应急决策 |
5.1 多部门协同的应急决策问题描述 |
5.1.1 初始险情应急的特点 |
5.1.2 初始应急决策问题描述 |
5.2 不确定信息下的初始应急决策框架 |
5.2.1 建立通用三层评价模型 |
5.2.2 多影响因素证据合成 |
5.3 偏好决策下的决策准则权重获取 |
5.3.1 区间效用值偏好决策 |
5.3.2 直觉模糊数偏好决策 |
5.3.3 区间乘法偏好关系决策 |
5.3.4 目标规划模型 |
5.4 多部门协同下的各部门权重获取 |
5.4.1 归一化决策矩阵 |
5.4.2 确定正负理想点 |
5.4.3 获得各部门权重 |
5.5 最优应急方案选择 |
5.5.1 重新确定正负理想点 |
5.5.2 应急方案排序 |
5.6 主机失控险情案例分析 |
5.6.1 险情情景描述 |
5.6.2 影响因素评价 |
5.6.3 决策准则评价 |
5.6.4 决策准则权重专家评价 |
5.6.5 最优化决策准则权重 |
5.6.6 分配各部门权重 |
5.6.7 区间群决策矩阵 |
5.6.8 协同信息下的决策比较 |
5.7 小结 |
第6章 水上险情/事故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方法 |
6.1 多阶段应急决策框架 |
6.2 确定险情发展情景 |
6.3 建立多阶段决策矩阵 |
6.3.1 决策矩阵的基本定义 |
6.3.2 建立当前状态决策矩阵 |
6.3.3 建立未来状态决策矩阵 |
6.4 合成多阶段决策矩阵 |
6.4.1 当前风险矩阵转换 |
6.4.2 重新定义决策矩阵 |
6.4.3 利用多阶段合成算子进行融合 |
6.5 选择最优方案 |
6.5.1 确定正负理想点 |
6.5.2 计算正负理想点与决策矩阵距离 |
6.5.3 最终决策 |
6.6 海事应急案例分析:失控险情 |
6.6.1 失控船舶应急情景描述 |
6.6.2 险情发展情景事件树分析 |
6.6.3 确定应急处置方案 |
6.6.4 建立应急决策准则 |
6.6.5 确定当前状态决策矩阵 |
6.6.6 确定未来状态决策矩阵 |
6.6.7 获得应急决策方案 |
6.6.8 单阶段决策方法比较 |
6.6.9 多阶段权重敏感性分析 |
6.7 海事应急案例分析:搁浅事故 |
6.7.1 建立多阶段的决策矩阵 |
6.7.2 获得合成后决策矩阵 |
6.7.3 最终应急方案决策 |
6.8 小结 |
第7章 水上交通险情/事故应急干预效果评价 |
7.1 应急干预效果评价问题描述 |
7.2 建立空间序列数据包络方法 |
7.2.1 基本数据包络方法 |
7.2.2 空间序列包络方法 |
7.2.3 事故应急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
7.3 应急干预效果评价数据 |
7.3.1 五项指标事故数据 |
7.3.2 通航环境信息数据 |
7.4 应急干预效果评价模型验证 |
7.4.1 包络面建模和分析 |
7.4.2 相对效率合成 |
7.4.3 与传统方法比较 |
7.4.4 敏感性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5)1600客位/2000m车道客滚船研制关键技术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船舶概况 |
1.1 总体布置 |
1.2 主要技术指标 |
2 关键技术特点 |
2.1 船舶主尺度选取和总布置设计 |
2.2 线型及快速性设计 |
2.3 稳性计算 |
2.4 船舶强度分析及结构设计 |
2.5 车辆舱的布置 |
2.6 滚装通道系统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
2.7 特殊系统配置选型 |
2.8 建造工艺关键技术 |
3 结束语 |
(6)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水上交通安全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水上交通安全 |
1.3.2 水上交通安全内涵 |
1.3.3 水上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
1.3.4 国内外研究方法综述 |
1.3.5 坝区水域研究现状 |
1.3.6 研究趋势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过程 |
1.4.2 方法选择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构成系统分析 |
2.1 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
2.2 坝区水上交通系统的构成 |
2.2.1 水上交通系统构成的一般形式 |
2.2.2 坝区水上交通系统的结构 |
2.3 坝区水上交通系统构成分析 |
2.3.1 人(船员) |
2.3.2 船舶 |
2.3.3 环境 |
2.3.4 管理 |
2.4 三峡坝区水上系统要素作用机理分析 |
2.5 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的总体特征 |
第3章 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风险识别与分析 |
3.1 系统风险识别 |
3.1.1 风险识别基本概念 |
3.1.2 风险识别基本思路 |
3.2 坝区水上交通系统事故/险情统计分析 |
3.2.1 事故/险情统计分析 |
3.2.2 典型事故/险情调查分析 |
3.2.3 事故/险情与系统的关联分析 |
3.3 坝区水上交通系统风险识别 |
3.3.1 人的因素风险分析 |
3.3.2 船舶因素风险分析 |
3.3.3 环境因素风险识别 |
3.3.4 管理因素风险识别 |
第4章 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安全性评价 |
4.1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 |
4.2 坝区水上交通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3 坝区水上交通系统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
4.3.1 评价集 |
4.3.2 评价矩阵 |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4 基于模型-层次分析法的评价计算 |
4.4 危险与安全的判断 |
4.5 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安全性预测 |
4.5.1 指标因子危险隶属度预测 |
4.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3 水上交通安全预测计算分析 |
第5章 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安全对策 |
5.1 主要风险识别总结 |
5.2 安全管理对策 |
5.2.1 明确安全管理重点 |
5.2.2 安全对策 |
5.3 采取对策后安全性预测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6.3 存在的问题 |
6.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研究工作 |
附录A: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调查表 |
附录B:三峡坝区水域活动客(汽)渡船统计表 |
附录C:2008年三峡船闸过闸船舶种类统计报表 |
附录E:三峡河段主要航道基本情况表 |
附录F:145 m水位运行期三峡大坝-庙河河段航标配布示意图 |
附录G:155 m水位运行期三峡大坝-庙河河段航标配布示意图 |
附录H:175 m水位运行期三峡大坝-庙河河段航标配布示意图 |
附录I:葛洲坝大江下游航道枯、中、洪水期航标配布 |
附录J:三峡大坝坝轴线至庙河支汊河口示意图 |
附录K:渡口统计表 |
附录M:三峡待闸锚地概况一览表 |
(7)渤海湾客滚船投资运营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滚装船发展现状 |
1.1 世界客滚船运输现状 |
1.2 我国四大滚装运输市场现状 |
1.3 渤海湾滚装运输市场现状 |
1.3.1 渤海湾客滚运输市场的发展 |
1.3.2 环渤海湾地区海上客滚运输市场分析 |
1.3.3 渤海湾客滚运输特点 |
第2章 渤海湾车客滚装船营运现状 |
2.1 渤海湾航运公司及航线研究 |
2.1.1 渤海湾的客滚运输航线 |
2.1.2 渤海湾客滚运输公司及运量 |
2.2 渤海湾航线票价及经营情况 |
第3章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指标综述 |
3.1.1 船舱营运指标 |
3.1.2 船舶经济指标 |
3.1.3 航线成本指标 |
3.2 指标的选取 |
3.3 评价指标及表达式 |
第4章 船舶营运经济性测算 |
4.1 指标体系设立中所涉及的公式和参数 |
4.1.1 公式说明及符号规定 |
4.1.2 参数计算 |
4.2 部分参数取值说明 |
4.3 船舶营运经济性测算 |
4.3.1 母型船舶选取 |
4.3.2 经济性测算 |
4.3.3 结果说明和讨论 |
第5章 主要评价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
5.1 逐项替换法 |
5.2 图示法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9)16000总吨级客滚船的设计与建造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船型概况 |
3 设计与建造研究 |
3.1 线型设计满足船舶性能要求 |
3.2 螺旋桨空泡、激振力达国际先进水平 |
3.3 概率论法与Napa手段相结合的破舱稳性计算 |
3.4 有限元法分析结构强度和确定构件尺度 |
3.5 货舱通风系统设计兼顾安全性和舒适性 |
3.6 应急撤离系统先进救生设施完备 |
3.7 车辆系固系统设计及减小风浪中绑扎力的措施 |
3.8 上层建筑薄板结构的精度控制 |
(1) 结构改进。 |
(2) 焊接。 |
(3) 开孔。 |
3.9 超长艉轴套管结构优化设计及安装过程精度控制 |
3.10 特种通道设备制造安装精度控制 |
3.11 提高分段预舾装完整性 |
3.12 大面积甲板敷料防裂技术 |
3.13 其他先进设计 |
(1) 配置直升飞机平台。 |
(2) 船上内部通讯系统的人性化设计。 |
(3) 船内照明系统的优化设计。 |
(4) 多专业全方位降噪减振措施。 |
(5) 空调设备国产化, 空调控制手段先进。 |
4 结束语 |
四、16 000 t客滚船船舶系统设计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船舶柴电混合动力系统发展综述及典型应用案例[J]. 刘张超,谭琨,于海洋,宋丽杰. 柴油机, 2019(04)
- [2]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风险动态预评估研究[D]. 戴厚兴.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3]三峡枢纽河段应急通航控制技术研究[D]. 姜丹.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2)
- [4]内河水上交通险情应急干预建模方法研究[D]. 吴兵.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9)
- [5]1600客位/2000m车道客滚船研制关键技术解析[J]. 赵建平,王学义,时金宝.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2(01)
- [6]三峡坝区水上交通系统安全性研究[D]. 陈厚忠.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6)
- [7]渤海湾客滚船投资运营经济性研究[D]. 陈寿堂. 大连海事大学, 2008(02)
- [8]新船型开发的丰硕成果(上)——新世纪(2000年~2006年)获奖船型回眸[J]. 编辑部. 船舶设计通讯, 2006(02)
- [9]16000总吨级客滚船的设计与建造技术[J]. 顾耀军,王麟. 造船技术, 2006(06)
- [10]16 000 t客滚船船舶系统设计简介[J]. 曹忠辉. 船舶设计通讯,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