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贫富均等的主张与实现

儒家贫富均等的主张与实现

一、儒家均贫富的主张和实现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祥,华霄珂[1](2020)在《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传统文化意蕴》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带领中国人民开展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这条道路从多个方面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典范。其中,"因民之利"的现实考量、"富而后教"的施政方略、"天下一家"的情怀追求、"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是最为鲜明的内容。正是在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中,助推着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曹楠楠[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杨丰[3](2020)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理论从实践中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来源于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孕育产生的。这一思想具体指导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通过研究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理论和实践基础,进而深入理解和认识其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明晰这一最新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显着地位和重要作用,从而能够有一个更清晰、全面的认识。从理论基础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继承并转化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和扬弃西方主要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实践基础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济建设实践和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成就是党的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是在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实践中,把握时代脉搏,研究判断国内外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主要内容、特点及内在逻辑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逻辑结构。从实践价值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新常态下我国继续坚持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坚持并引导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引领全球的一面旗帜,把“中国方案”展示给了全世界人民。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是相互伴生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将反作用于实践。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带来新期待。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由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必将推动中国经济在新阶段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梁瑶瑶[4](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科学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败。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新的发展矛盾也随之出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严重,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亟须解决。国际形势也异常严峻,个别国家利用不正当手段对我国进行打压,我国的发展在国际上因此步步受限,举步维艰,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因此,发展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自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正式作为新发展理念的目标和归宿登上历史舞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享”思想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兼容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具有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丰富内涵,针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以社会现实为切入点,以求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上有所实现,与共享经济、公平正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出要求,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加强教育公平建设,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分配制度,落实人口制度;要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促进就业创业。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展现了它丰富的时代价值,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还在漫长的提出过程中逐渐深化了党对执政、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世界发展理念宝库。同时,它还在现实上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加快深化社会公平正义进程,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全民爱党敬党的党群和谐关系,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因此,在中国发展面临重大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对保持中国健康平衡稳定的发展,应对国内外风云变幻的发展形势,在泥潭中闯出一条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新型发展之路有重要意义。

孙慧[5](2019)在《近代民间组织与乡村教化 ——以农会、教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西方文明的传入,以及封建社会的逐渐瓦解,给中国乡村社会带来了冲击。一方面落后的教育水平、窘困的经济状况、浇薄刁悍的社会风气阻碍了乡村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乡村人才的流失,使得乡村发展得不到保障。面对正在遭遇危机的乡村社会,一批开明知识分子认识到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他们利用各种方式促进乡村发展,其中通过民间组织进行乡村教化是其途径之一。民间组织发展至清季已具备相当规模,组织活动十分活跃,活动范围涉及经济、教育、文化等社会各领域,且在各领域起到一定的作用,与官方组织相互合作,共同促进社会发展。至民国时期,民间组织数量仍呈上升趋势。于近代兴盛发展的民间组织,无论是农会、教育会,还是其他行业组织,其活动范围不只囿于行业活动以及慈善活动,支持农业发展、进行乡村教化、促进乡村建设也是其重要活动之一。基于此,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论文阐述了民间组织与乡村建设之间的联系。在官方组织未完全发挥实效的情况下,各行业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建立起民间组织。民间组织能较好的配合官方组织进行社会管理,为政府节省了管理资源,提高了行政效率,从而获得了政府的官方授权。在取得了政府支持的情况下,民间组织进一步发挥其功能,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去。其次,论文围绕农会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做出具体论述。农会专为解决乡村问题,重建乡村秩序而建立,其目的在于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面对文化教育缺失、道德水平低下、思想保守的乡村社会,要发展农业,则要先发展乡村教育,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因此农会为发展农业,在乡村教育上付诸大量实践。再次,论文具体阐述了教育会所开展的乡村教育活动。教育会是近代新式知识分子、教育界人士所建立的专为普及新式教育的民间组织。于乡村开展教育演讲、创办教育报刊以宣传新式教育,打破乡农封闭保守思想、认同新式教育是其开展乡村教育的前期工作;建立新式学堂,敦促农民接受新式教育是其主要工作;于乡村社会建立公共学习场所,组织各类讲演会、研究会是其顺利开展乡村教育活动的保障。与此同时,乡村伦理教化也是其重要的教育目标。最后,论文总结了近代民间组织于乡村教化中的具体体现。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传播新知,劝学办学;(二)调查记录乡村教育概况,提出教育议案;(三)弥补官方教育不足之处,丰富教育形式。民间组织为促进乡村建设所开展的各式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乡村社会的前进。

李义[6](2017)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本土化调适——以“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文化作为两种异质文化,存在着地域、时空和民族性的差异。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看,两种异质文化的相遇,必然会产生一种碰撞、交汇、融合的互动关系。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从儒家文化中的道德价值、社会理想、理想人格等层面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期运用于现实,改造中国;另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科学性、革命性来批判儒家文化中落后、空想、保守的一面,以达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实现儒家文化的创新转化,这一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本土化调适。

秦宁波[7](2016)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活于五千年文明黄土地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也不能完全割断与儒家文化的关联,儒家文化基因不会随时代发展而被轻易地彻底遗忘。在世情、国情、党情、人情的综合分析中理清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产生的原因:(1)近代中国内外危机中呈现出器物、制度、文化的藩篱困境,共产党人早期思想中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的根源与实质,要求彻底推翻封建特权势力和专制制度,打破宗法礼教的“吃人”束缚。(2)马克思主义及唯物史观传入中国,推进国人认清近代中国的国情和寻找未来的出路,文化理论是内含于唯物史观中的重要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对文化问题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阐释,特别是关于如何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则成为党的儒家文化观所恪守的基本准则。(3)儒家文化在传统社会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有纯粹文化载体的儒家文化,也有意识形态化的儒家文化。早期共产党人的批判不是偏激的全盘反传统,在批判的背后不乏对儒家文化价值的理性判断和清醒认识。(4)人的思想受遗传、环境、历史、教育及偶然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教育对人的思想的形成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体系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渊源,这与其早期身受的儒家文化协同教育的结构、方式、内容休戚相关。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片面到全面、感性到理性的探索过程,在综合呈显标志、影响因素及主要特点基础上将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1)儒家文化观的孕育阶段:1921—1927,孕育阶段的基本特点:儒家文化非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显性用语,党的儒家文化观具有鲜明内隐性;儒家文化观与民主革命的实践联系到一起,无法脱离反封建的主题孤立存在;早期共产党人具有跨文化的品格特征,左右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发展宽度。(2)儒家文化观的雏形阶段:1927—1938,雏形阶段的基本特点:抗战成为儒家文化观的转折点,其初步形成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相关联;党的传统文化自觉逐渐觉醒,重视并推动对儒家文化的再认识;“孔子”不再只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符号,马克思主义与优秀儒家文化开始结合;儒家文化观不仅是认识的呈现,也反映在共产党的实践活动中。(3)儒家文化观的发展阶段:1938—1949,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儒家文化观建立在过程思维的历史观基础之上,不脱离开发展的历史认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存在精华与糟粕两个方面,提出对儒家文化的“批判继承法”;儒家文化观体现在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党的建设三个层面的关系处理上,儒家文化观的内容更加广泛;儒家文化观集中体现在领袖人物的言论中,领袖群体在儒家文化问题认识上具有共识性。儒家文化存在的种种缺陷和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冲突,党从当时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出发,认清其本原内容及被曲解所引发的负面影响。第一,作为封建社会“官学”的儒家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与马克思主义是根本对立的,特别是儒家文化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落后成分,无法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其内含的糟粕会抑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第二,儒家礼教、纲常伦理是“符号的孔子”的内涵之一,其与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目标、任务、社会矛盾的解决相背离。对于儒家文化中的“三纲”、“忠孝”、旧婚姻、传统民俗等问题,要看到其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滞后性、顽固性、虚假性,打破封建宗法观念对革命的束缚阻碍。第三,儒家文化影响下宗法观念和宗法社会对党的组织建设起到阻碍,封建时代的“一言堂”衍生出党的组织建设中的“家长制”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因而农民出身的党员在党的组织中占了绝大多数,旧的儒家文化残余必然对党的组织建设起到相当大的影响。第四,儒家的教学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与封建社会制度、政治统治、人才需要、认知水平等联系到一起,必然也存在阶级属性和历史局限性。共产党人在肯定儒家教学思想的进步意义的同时,对其内有的“糟粕”也是彻底摒弃。但是,历经历史长河涤荡演变的儒家文化,除去服务于阶级统治的历史局限,也有跨越时空的合理内涵。共产党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地对待儒家文化,激浊扬清,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第一,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文化维度下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提出新要求,共产党批判极端民族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倾向,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对儒家哲学思想进行研究,具体包括对儒家哲学思想中“名实”、“知行”、“中庸”、“义利”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第二,共产党对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坚持借鉴其精华抛除其糟粕,具体从四个层面来理解:对儒家政治伦理中“大同”理想的批判思考,对儒家政治伦理中“仁”思想的诠释扬弃,对儒家政治伦理中“礼”文化的发掘认识,对儒家政治伦理中“修身”问题的深化理解。第三,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儒家教学思想,肯定其价值基础上对其批判地借鉴认识。在长期教学活动中,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积累起丰富的教学经验,党注重“取其精华”,批判地继承和发扬教法中的合理内涵,推动儒家教学思想的转化与运用。此外,中国共产党对党与儒家文化的认识,建立在儒家文化党内价值基础之上,它成为构成党的儒家文化观的重要内容。关于党与儒家文化关系的认识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如何处理好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成为重要问题。中国人接触、认识、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脱离东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根基。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二者有结合的内容也有排斥的成分,不要作简单、机械“嫁接”论的理解。对二者的关系,从话语体系转化、意识形态对立、结合及转化点三个层面进行阐释,从而解构出二者的逻辑关系。第二,文化不能脱离现实人的历史实践活动孤立存在,文化与实践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共产党在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基础上,挖掘与转化儒家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积极因素,改造传统私塾教育中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打破儒家礼教、纲常伦理对人及社会发展的桎梏,深化对祭祀文化的认识并在仪式政治中实现对儒家祭礼的超越性运用。第三,从整体、系统、联系、动态的角度认识党的建设问题,要深入挖掘党的建设背后的阶级立场、政治态度、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特别是要关注与党的建设相关的历史传统文化。关于党的建设与儒家文化关系的认识,体现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中:“实事求是”与反对空谈的领导作风、儒家“修身”问题与党员道德修养、宗法观念与党的组织建设、“任人为贤”与党的干部选拔任用、“闻者足戒”与注重党内批评的方法。为更加客观地认清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特殊性及实效,应从国共比较视阈深化对其认识。国共两党儒家文化观的比较首先需对孙中山时期、蒋介石时期国民党儒家文化观的产生及发展有系统地把握,这是国共两党儒家文化观比较的重要前提。孙中山的思想中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因素,他对儒家哲学、政治、伦理道德、社会理想等内容进行发掘认识,并与国民党的意识形态、革命实践、党的建设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民党儒家文化观的首创者和代表者。蒋介石时期国民党儒家文化观进一步发展,代表性内容:严查“辱孔”演剧中尊孔重儒的管窥,意识形态中的三民主义儒学化,孔子祭祀仪式政治中的文化认同,新生活运动中的儒家文化生活化。为增强比较的针对性,本文把比较的时间限定到“抗日战争时期”,因为该时期国共两党面临着民族矛盾加剧和共同抗战的主题,两党儒家文化观的核心代表人物出现,两党的儒家文化观均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但两党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两党儒家文化观的差异集中在政党与人民利益关系、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以及批判与继承关系等方面:第一,国共两党儒家文化观首要比较的是根本利益的出发点,能否理顺“政党”与“人民”利益的从属关系是儒家文化观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国共两党是不同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其儒家文化观受各自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必然具有代表各自阶级性的意识形态特色。第二,政党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关系是政党理论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的问题,共产党与国民党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存在的两大政党,其自身的理论都源自西方理论,在理论传入中国之后都存在着如何处理与中国文化关系的问题。国民党的重要理论家戴季陶制造了“儒学化的三民主义”理论体系,南京政府在回应时局剧变之时,将三民主义儒学化。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开始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逐渐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第三,与国民党过分强调传统和“照抄照搬”倾向不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历史观融入到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实际情况的认识中,使之更客观地认识儒家文化的“古”与“今”问题,对儒家文化坚持批判基础上的继承。总之,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问题是极为复杂的,必须建立在过程思维的历史观基础之上,不能“碎片化”或“割断历史”来认识中国共产党与儒家文化。随着共产党人的独立自主性增强,党思维理论水平和理论自信进一步提升,其传统文化自觉不断觉醒,认识到其包含着对革命和党的建设有益的因素,不能一味地排斥儒家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党正确认识并批判地吸收儒家政治伦理、儒家文化的重要成果,批判地吸收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是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宝贵经验。但是也要客观评析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历史局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无法与评孔思潮割裂开来,“打孔家店”也将在强大的惯性中得到有效的延续;儒家文化非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显性用语,党的儒家文化观具有鲜明内隐性;儒家文化,经过两千多封建社会风雨涤荡,历史变迁,长期作为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刚柔并存,良莠混杂,纷繁复杂;处在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民族解放战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的环境中,共产党人对儒家政治伦理在客观上不可能一次认识清理到位。由此观之,要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对待儒家文化及党与儒家文化关系的经验启示,结合人民需要、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去全面、辩证、深化认识儒家文化,在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精华与糟粕、批判与继承、转化与发展等关系中发挥好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正确对待历史、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处理好政治和文化的关系象:马克思主义引领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形成发展过程;掌握发展党的儒家文化观的科学方法;正确认识儒家文化内含跨越时空的合理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关系融合;重视党的群众观、党员道德修养、党的组织作风建设中的儒家文化因素。

解凌云[8](2015)在《中国古代贫富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贫富问题热门而又古老。它不仅是一个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是人类发展史上遭遇的一个历史性问题。自从国家出现开始,如何处理贫富关系就成为中国历朝政府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同时,面对贫富分化日益发展的趋势,中国历代思想家也围绕贫富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处理贫富关系和调节贫富差距的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为后世处理贫富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以历史时期贫富思想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古代贫富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进行梳理和探讨。论文将中国古代贫富思想的发展和演进划分为“产生(先秦)—发展(秦汉至隋)—转折(唐宋)—完善(元明清)”四个阶段,并据此展开论述。论文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思想的产生时期——先秦时期的贫富思想。论文认为,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贫富分化的萌芽期和凸显期,也是贫富思想的产生时期。先秦诸子所提出的“贫富有度”、“贫富有差”以及“均贫富”等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中具有永恒的价值,并为后世贫富思想的展开提供了基础。论文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时期——秦汉至隋代的贫富思想。论文认为,秦汉至隋代是中国古代贫富思想的发展时期。面对贫富分化的发展和贫富悬殊的扩大,调整农商关系和均平赋役的思想受到关注,井田、限田和均田三种田制思想被系统提出并反映在调节贫富差距的主张中,是这一阶段贫富思想中最具时代特色的内容。论文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思想的转折时期——唐宋时期的贫富思想。论文认为唐宋时期,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历史推动下,经济思想领域呈现出巨大转折,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贫富思想也发生了转折。在“义利之辨”深入展开的同时,保富的思想开始产生,并成为最能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崭新经济思想之一。论文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中国古代贫富思想的完善时期——元明清时期的贫富思想。论文认为明清时期是贫富思想的完善时期。明清时期的贫富思想在融合吸收先秦以来历代的贫富思想的基础上,对传统贫富思想进行了斟酌、损益并融入了“保富论”这一核心思想,完成了对传统贫富思想的完善和提升。通过对中国古代贫富思想的梳理和考察,论文认为中国古代贫富思想的发展和演进中始终贯穿着对“义利之辨”的价值关注以及对社会均平的理想追求。论文提出,中国古代贫富思想的演进过程是以“均平”为核心的传统贫富思想与“保富”思想不断融合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贫富思想为当代处理和解决贫富问题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资源。

苏利娟[9](2015)在《建国初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关系人民生存、发展的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能否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能否巩固的政治问题。建国初期,毛泽东始终关注和重视民生,为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民生建设思想,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经验。建国初期,由于长期的战乱使得各行各业遭到严重破坏,人民失业率非常高,医疗卫生落后,百姓苦不堪言,整个社会经济千疮百孔,这促使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致力改善民生问题,解决人民所需。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提出改善民生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在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既是对古代民生思想和孙中山民生思想的扬弃,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土地革命、“三反”“五反”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民主政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坚持用法制不断改善和解决民生问题。在改善民生上积极探索,在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逐步形成了符合当时的实践的民生思想。建国初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具有人民性、现实性、继承性、广泛性等基本特征。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借鉴建国初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解决我国当今的民生问题,特别是解决现阶段读书难,看病难,就业难,以及社会保障问题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其现实启示。建国初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建国初期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对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经济、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

伍本霞[10](2015)在《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西文化之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孙中山既是一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作为思想家,他的理论贡献是其成体系化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理论创建,一方面得自于孙中山长达几十年的革命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则是汲取了中西两方的思想资源。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因之,本文作者认为,对孙中山的研究,着重点应在他的三民主义,而不在他的革命生涯。而对三民主义,学界的研究成果虽曰丰硕,但仍有拓展和深化的空间。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变革、文化冲突和思想转型诸方面交织在一起,作为立志于引导中国社会走向光明的孙中山,首先是作为思想导师的角色而体现其价值的。因而我们也只有从哲学和文化学的视域深入他的三民主义,才可看出其思想和革命事业的伟大之处。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才将论域择定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同中西两种文化之关系方面。而且,学界以往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亦较为欠缺。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文化带来的诸种困境,以及在比较东方其他几个文明国家的中西文化论争的基础上,突出近代中国文化困境的特殊性,并且在同中国近代诸多思想人物的比较中,进一步强调孙中山三民主义及其中西文化观的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第二部分为全文的主体部分,含括三章,分别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个方面论述中西两种文化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在此三章中,作者既梳理了孙中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各自的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性历程,亦试图对中西两种文化传统同三民主义之关系作出系统性的考察和理论性的分析。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是从哲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的视域分析孙中山在借取中西两种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所创建的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的得与失。作者认为,孙中山在思想文化方面,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其三民主义正因借取了中西两种文化的思想资源,才体现出了既具系统性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魅力,且为当时中国最伟大的思想成果,于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问题提供了许多遗惠后世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孙中山对中西两种文化某些方面的理解失当,致以他的三民主义理论亦有某些值得探讨的地方,同时亦为后来中国思想界谋求中国问题的真解决留下了继续探讨的空间。

二、儒家均贫富的主张和实现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儒家均贫富的主张和实现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传统文化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实考量:脱贫攻坚因民之利
二、施政举措:扶贫扶志富教结合
三、核心要义:共建共享天下一家
四、价值旨归:力求公正天下为公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贫困
        2.1.2 农村贫困家庭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2.3.1 贫困程度深重
        2.3.2 健康状况较差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2.3.4 可行能力缺失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小结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2.1 妇女解放思想
        3.2.2 共同富裕理论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小结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小结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5.1.1 母亲健康快车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5.1.3 “降消”项目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5.2.1 春蕾计划
        5.2.2 “双学双比”活动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5.3.1 母亲小额循环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5.4.1 巾帼家政服务
        5.4.2 手工编织
        5.4.3 妈妈制造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5.5.1 幸福工程
        5.5.2 母亲水窖
        5.5.3 母亲邮包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重难点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难点
        三、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
        一、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思想
        二、坚持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
    第二节 继承并转化中国传统经济思想
        一、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二、坚持有效的改革方法
        三、创造性转化“均贫富”的经济观念
    第三节 扬弃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一、反对新自由主义倾向
        二、驳斥凯恩斯主义的绝对性
        三、借鉴吸收西方供给学派经济理论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建国后至十八大前党的经济建设实践
        一、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二、开启改革开放新时代
        三、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四、注重经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二、发展协调性稳步增强
        三、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显着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处于完成历史任务的关键节点
        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有待提速
        三、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
    第一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发展动力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
        二、发展价值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发展理念论:新发展理念
        四、发展阶段论: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
        五、发展方法论: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
    第二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创新的特点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二、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三、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四、坚持继承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
        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现实逻辑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
        三、坚持内外联动发展的全球化逻辑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逻辑
        五、坚持与时俱进的时代逻辑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价值
    第一节 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推动深层次变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三、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真正造福人民
    第二节 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路径
        一、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改革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三、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四、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坚持并引导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一、引领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
        二、维护现行世贸规则坚决反对反全球化倾向
        三、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中的“共享”思想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享”思想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现实依据
        1.解决新时代社会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条件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
        1.历届领导人对共享发展的探索
        2.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正式确立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1.主体:全民共享
        2.客体:全面共享
        3.方法:共建共享
        4.过程:渐进共享
        5.目标:共同富裕
    (三)正确认识与共享发展相关的几组概念
        1.共享发展与共享经济
        2.共享发展与公平正义
        3.共享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一)坚守底线,突出重点
        1.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2.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3.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二)完善制度,引导预期
        1.建立更加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
        2.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分配制度
        3.完善人口制度
    (三)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
        1.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促进就业创业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价值
        1.发展马克思主义共享思想
        2.深化党对执政规律、建设规律、发展规律的认识
        3.深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丰富世界发展理念宝库,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典范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现实价值
        1.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强国
        2.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增强群众基础,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4.体现大国担当,增强世界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近代民间组织与乡村教化 ——以农会、教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近代乡村民间组织研究综述
        2.近代农会研究综述
        3.近代教育会研究综述
        4.近代乡村教化研究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1.民间组织
        2.农会
        3.教育会
        4.道德培育
        5.乡村教化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2.文献法
        3.个案研究法
一、相辅相成:民间组织与乡村建设
    (一)乡村社会的败落
    (二)乡村建设刻不容缓
    (三)民间组织与乡村建设
二、兴教助农:农会与乡村教化
    (一)农会之兴
        1.农会兴起之原因
        2.农会之创设与发展
    (二)农会与农业发展
        1.农业发展之必要
        2.农业发展在于农会组织
    (三)农会与乡村教育
        1.各界对农会开办农业教育的倡导
        2.致力乡村教育,改善乡村状况
        3.乡村教育促进农会发展
    (四)农会与乡村道德建设
        1.对农会会员的道德要求
        2.农会改善乡村道德状况
        3.农会—乡村教化的有限主体
三、传播新知:教育会与乡村教化
    (一)教育会之滥觞
        1.推广新式教育的需要
        2.传统结社与近代团体的影响
        3.新式知识群体的合力推动
    (二)教育会发展阶段
        1.萌芽初期(1902-1906)
        2.取得合法地位(1906-1911)
        3.大发展时期(1911-1919)
        4.由顶峰至没落(1919-1937)
    (三)乡村之自救在于教育
        1.乡村社会的变迁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2.乡村教育的使命
        3.教育会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基石
    (四)开展教育活动,关切乡村教育
        1.调查、记录学务
        2.提出学务议案
        3.开展教育活动
    (五)重视塑造乡民新人格
        1.教育会会员道德要求
        2.对道德教育之重视
        3.积极协助体育事业发展
四、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杭州市农人团体一览表(1929 年)
附录二 杭州市农会一览表(1929 年)
附录三 核准备案各农会一览表(1931 年)
附录四 杭州市农民团体一览表(1932 年)
附录五 核准备案各农会一览表(1932 年)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本土化调适——以“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认同关系下的传播语境
    (一) 价值观的认同:在平等观念相合的语境中来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 社会理想的认同:在理想社会相通的语境中来传播马克思主义
    (三) 理想人格的认同:在理想人格相融的语境中来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矛盾及其化解
    (一)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矛盾
        1. 先进性与落后性的矛盾。
        2. 科学性与空想性的矛盾。
        3. 革命性与保守性的矛盾。
    (二)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矛盾的化解
        1.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传统儒学的落后性、空想性展开批判。
        2. 运用阶级斗争观和辩证的发展观对儒学的保守性展开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本土化调适的历史反思与启示
    (一) 历史反思
        1. 成功之处:
        2. 不足之处:
    (二) 历史启示
        1. 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传播路径。
        2. 要坚持“尊同化异”的传播方式。

(7)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儒家文化
        (二)儒家文化观
    三、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薄弱点
    四、研究思路、方法、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产生
    一、儒家文化观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的困境
        (二)共产党人对民族危机的认识
        (三)共产党人对社会危机的认识
    二、儒家文化观深受传统文化两面性影响
        (一)儒家文化千年发展的积淀
        (二)近代“尊孔复古”思潮的逆动
        (三)共产党人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三、儒家文化观有赖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
        (一)新文化运动中科学与民主的启蒙
        (二)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洗礼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统文化观的理论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发展历程
    一、儒家文化观的孕育阶段(1921—1927)
        (一)共产党人积极批判儒家文化
        (二)儒家文化观孕育的影响因素
        (三)孕育阶段儒家文化观的基本特点
    二、儒家文化观的雏形阶段(1927—1938)
        (一)共产党人选择运用儒家文化
        (二)儒家文化观雏形的推动因素
        (三)雏形阶段儒家文化观的基本特点
    三、儒家文化观的发展阶段(1938—1949)
        (一)共产党人批判继承儒家文化
        (二)儒家文化观发展的条件因素
        (三)发展阶段儒家文化观的基本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儒家文化的批判认识
    一、正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冲突
        (一)批判封建专制主义腐朽性
        (二)揭露平均主义落后性
        (三)认清道德主义空想性
    二、打破儒家旧礼教对革命的桎梏
        (一)“孔子”与封建帝制存在关联
        (二)儒家旧礼教束缚人性
        (三)反对婢妾制度下的“小老婆”问题
        (四)宗法观念对党的组织建设起到阻碍
    三、摒弃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糟粕
        (一)认识过时的教学内容
        (二)反对教条化的八股文
        (三)批判对生产劳动的忽视
        (四)改造传统私塾教育形式
    四、批判反动者对儒家文化的曲解利用
        (一)批判日本殖民者借“孔子”的文化侵略
        (二)批判国民党机械复归儒家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儒家文化的继承发展
    一、对儒家哲学问题的研究
        (一)对“名实”问题的肯定及改进
        (二)对“知行”问题的研究及转化
        (三)对“中庸”问题的认可及批判
        (四)对“义利”问题的厘定及超越
    二、对儒家政治伦理的解构
        (一)对理想诉求“大同”的批判思考
        (二)对价值内核“仁”的诠释扬弃
        (三)对规范之本“礼”的发掘认识
        (四)对治世之道“修身”的深化理解
    三、对儒家教育思想的借鉴
        (一)对教师与学生定位的审视
        (二)对教师教法的继承发扬
        (三)对学习经验的肯定吸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儒家文化关系的分析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发展
        (一)借儒家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转化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结合及创新发展
    二、革命实践对儒家文化的吸收转化
        (一)学习和转化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涵
        (二)儒家“仁爱”与坚持“杀降不武”的政策
        (三)仪式政治中对儒家祭礼的转化运用
    三、党的建设汲取儒家文化因素
        (一)“实事求是”与反对空谈的领导作风
        (二)儒家“修身”与党员道德修养
        (三)“任人唯贤”与党的干部选拔运用
        (四)“闻者足戒”与注重党内批评的方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儒家文化观的比较
    一、关于政党与人民利益关系的比较
        (一)国民党的儒家文化观出发点是政党利益
        (二)共产党的儒家文化观把人民利益放到首位
    二、关于儒家文化价值定位的比较
        (一)国民党高度重视儒家文化的价值
        (二)共产党“古为今用”中发挥儒家文化价值
    三、关于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比较
        (一)孙中山借儒家文化发展三民主义
        (二)蒋介石尊孔重儒中推动三民主义儒学化
        (三)共产党注重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相结合
    四、关于批判与继承关系的比较
        (一)国民党对儒家文化的吸收缺乏阶级分析
        (二)共产党坚持阶级分析中批判继承儒家文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评析
    一、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历史定位
        (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二)对革命实践的意义
        (三)对党的建设的意义
    二、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历史局限
        (一)党的儒家文化观具有内隐性
        (二)党的儒家文化观深度存在不足
    三、党的儒家文化观研究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掌握对待儒家文化的科学方法
        (三)正确认识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涵
        (四)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五)重视党的建设中的儒家文化因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中国古代贫富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思路和意义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先秦贫富思想的产生
    第一节 先秦贫富分化的产生和发展
        一、贫富分化的萌芽期
        二、贫富分化的孕育时期
        三、贫富分化的显现时期
    第二节 先秦贫富思想的产生
        一、对贫富问题的认识
        二、对贫富分化的认识
        三、贫富调节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秦至隋代贫富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秦汉至隋代的贫富分化
        一、土地占有不均和集中化
        二、农商行业贫富差距扩大
        三、社会阶层间财富悬殊加剧
    第二节 秦汉至隋代贫富思想的发展
        一、对贫富及贫富分化的认识
        二、贫富调节思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宋时期贫富思想的转折
    第一节 唐宋时期贫富分化的发展
        一、唐宋时期贫富分化的发展
        二、唐宋时期贫富分化的特征
    第二节 唐宋贫富思想的转折
        一、对贫富及贫富分化的认识
        二、贫富调节思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元明清贫富思想的完善
    第一节 元明清贫富分化的发展
        一、元明清贫富分化的发展
        二、元明清贫富分化的特点
    第二节 元明清贫富思想的完善
        一、对贫富和贫富分化的认识
        二、贫富调节思想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9)建国初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的形成条件
    2.1 历史渊源
        2.1.1 诸子百家的民生思想
        2.1.2 其他代表性的古代民生思想
        2.1.3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
    2.2 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
        2.2.2 列宁的民生思想
        2.2.3 斯大林的民生思想
    2.3 实践基础
        2.3.1 经济萧条等现实困境
        2.3.2 已具备的实践条件
    2.4 主观因素
        2.4.1 个人品德
        2.4.2 个人知识
第3章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3.1 主要内容
        3.1.1 大力发展经济
        3.1.2 解决就业问题
        3.1.3 建设医疗卫生事业
        3.1.4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3.1.5 发展民主法制
        3.1.6 保障人民社会福利及公共安全
    3.2 基本特征
        3.2.1 人民性
        3.2.2 现实性
        3.2.3 继承性
        3.2.4 广泛性
第4章 建国初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其现实启示
    4.1 理论意义
        4.1.1 丰富和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4.1.2 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基础
    4.2 现实启示
        4.2.1 要保障和改善人民的基本生活
        4.2.2 要促进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完善
        4.2.3 要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4.2.4 要推进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进程
        4.2.5 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西文化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本文的写作意义及学术界的研究概况
    2 本文研究内容概述
    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孙中山的中西文化观及其三民主义的中国意义与世界意义
    2.1 西方文化的传入与近代中国的困境
        2.1.1 从本土历史的视野看
        2.1.2 从世界历史的视野看
    2.2 近代东方各国对西方文化冲击的诸种回应
        2.2.1 俄罗斯
        2.2.2 印度
        2.2.3 日本
        2.2.4 中国(孙中山之前)
    2.3 孙中山的中西文化观及其理论贡献
        2.3.1 中西文化与孙中山的所学所思
        2.3.2 孙中山中西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
        2.3.3 孙中山中西文化观的中国意义
        2.3.4 孙中山中西文化观的世界意义
第3章 中西文化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3.1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1.1 “革命排满”
        3.1.2 “五族共和”
        3.1.3 “大亚洲主义”
    3.2 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中国文化资源
        3.2.1 “夷夏之辨”
        3.2.2 “文野之辨”
        3.2.3 “王霸之辨”
        3.2.4 “固有的旧道德”
    3.3 孙中山民族主义的西方文化因素
        3.3.1 西方民族主义思潮
        3.3.2 西方资本主义的罪恶本性
        3.3.3 世界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
        3.3.4 达尔文的进化论
第4章 中西文化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4.1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4.1.1 “创立合众政府”
        4.1.2 “五权宪法”
        4.1.3 “再造共和”
        4.1.4 “以俄为师”
    4.2 孙中山民权主义与中国文化资源
        4.2.1 民本主义
        4.2.2 “性三品”说
        4.2.3 科举与监察
        4.2.4 “自由”与“平等”
        4.2.5 儒家的政治哲学
    4.3 孙中山民权主义的西方文化因素
        4.3.1 对西方民权思想的借鉴
        4.3.2 对西方共和模式的借鉴与批判
第5章 中西文化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5.1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5.1.1 “兴大利以厚民生”
        5.1.2 “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5.1.3 借鉴俄国
    5.2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中国文化资源
        5.2.1 “大同”理想
        5.2.2 “均贫富”思想
    5.3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西方文化因素
        5.3.1 西方社会主义思潮
        5.3.2 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
        5.3.3 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进化论”
        5.3.4 俾斯麦的“国家社会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儒家均贫富的主张和实现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传统文化意蕴[J]. 王永祥,华霄珂. 西藏发展论坛, 2020(06)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研究[D]. 杨丰. 江苏大学, 2020(05)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研究[D]. 梁瑶瑶.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5]近代民间组织与乡村教化 ——以农会、教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孙慧.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本土化调适——以“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为例[J]. 李义. 党史文苑, 2017(24)
  • [7]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研究[D]. 秦宁波.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8]中国古代贫富思想研究[D]. 解凌云. 云南大学, 2015(05)
  • [9]建国初期毛泽东的民生思想研究[D]. 苏利娟. 湘潭大学, 2015(07)
  • [10]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西文化之关系研究[D]. 伍本霞. 湘潭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儒家贫富均等的主张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