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生药中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板蓝根生药中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一、板蓝根生药中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徐志琴,赵志敏,马庆,杨得坡,徐新军[1](2021)在《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南板蓝根具有悠久的民间及临床药用历史,可用于治疗丹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木脂素类、苯乙醇苷类、甾醇、萜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南板蓝根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综述了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以期为南板蓝根中药的深入开发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熊静琳[2](2019)在《基于药效学相互作用的青娥方配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传统补肾方剂青娥方为研究对象,围绕青娥方的雌激素样作用开展青娥方与各组方药味配伍前后的药效学比较研究,从体内、体外药效学相互作用角度探讨青娥方的配伍规律。方法:1.采用去势大鼠模型比较靑娥方及其各单味药的雌激素样作用。运用ELISA试剂盒检测青娥方及其拆方对去势大鼠血清激素水平、血脂、神经递质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探究对去势大鼠靶器官形态学及其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对去势大鼠子宫中雌激素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2.采用MCF-7细胞增殖实验,稳定转染ERα-ERE、ERβ-ER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EK293细胞荧光表达实验研究青娥方及其配伍组合物的雌激素样作用。CCK-8法检测靑娥方及其配伍组合物对MCF-7细胞活力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比较靑娥方及其配伍组合物对ER受体亚型的选择性;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对MCF-7细胞中雌激素通路相关蛋白雌激素受体ERα、ERβ和雌激素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GPR30)表达的影响;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检测对雌激素受体ER相关基因ERα、ERβ和PS2的表达。结果:1.靑娥方及其各单味药的雌激素样作用比较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青娥方全方组及君药杜仲组、臣药补骨脂组均能对抗去势(OVX)造成的子宫指数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青娥方、杜仲、补骨脂组均能降低OVX大鼠的促黄体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升高雌二醇E2水平,且青娥方和补骨脂能将雌二醇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去势大鼠模型组较假手术组体重显着升高,而青娥丸组、补骨脂组能降低去势大鼠体重增长过快的趋势,提示青娥丸、补骨脂能拮抗去势导致的大鼠体重增加;青娥方、补骨脂组可以显着降低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的含量,各组可显着性降低甘油三酯TG的含量,只有青娥方、补骨脂组能显着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并恢复至正常组水平,青娥方、杜仲、补骨脂、大蒜组能显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提示青娥方及其拆方配伍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OVX大鼠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脂代谢紊乱的情况,但尤以青娥方、补骨脂的效果为佳;青娥方、大蒜组可以显着升高OVX大鼠血清中芳香化酶水平;青娥方能显着升高OVX大鼠的血清SOD含量,降低MDA含量;青娥方及其单味药均能显着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含量,除杜仲外各组均能显着性降低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尤以全方的趋势最优;HE染色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青娥方、杜仲、补骨脂能拮抗OVX引起的子宫萎缩;青娥丸、杜仲、补骨脂均能对去势引起的肝脏脂肪空泡有改善作用;免疫组化法发现青娥方、杜仲、补骨脂组能明显提高OVX大鼠子宫ERs的表达,且青娥方可将ERs提高至与假手术组相当的水平;WB法检测发现青娥方能明显上调OVX大鼠子宫ERα和ERβ的蛋白表达,在ERα的表达中,EC有上调的趋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但仍能恢复至空白组水平;同时E2、QEF、EC能明显上调子宫ERβ的受体表达,PF具有上调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但能恢复至与空白组相当;另外发现补骨脂组实验动物的食物摄取率与正常组相比显着下降,青娥方未观察到类似副作用。2.青娥方及其配伍组合物的雌激素样作用体外实验研究表明:(1)将青娥方拆方后,各单味药除大蒜外,杜仲、补骨脂、核桃仁都能直接作用MCF-7细胞使之增值,但以补骨脂的活性最强,在1 mg生药/ml、0.5 mg生药/ml、0.1 mg生药/ml浓度均能促进MCF-7细胞增殖,杜仲活性次之,在1 mg生药/ml、0.5 mg生药/ml浓度时能促进MCF-7细胞增殖;核桃仁活性最弱,仅在1 mg生药/ml浓度时能促进MCF-7细胞增殖。将各单味药两两配伍后发现,补骨脂+杜仲组作用最强,它们分别配伍核桃仁、大蒜后,配伍核桃仁组的增殖率大于配伍大蒜组,也符合它们佐使的地位;但仍以四味药配伍组合而成的青娥丸提取物的促MCF-7细胞增殖作用最强,其在1mg生药/ml、0.5mg生药/ml、0.1mg生药/ml、0.05mg生药/ml浓度均能促进MCF-7细胞增殖;(2)青娥方在0.05~1 mg生药/m L、补骨脂在0.01~1mg生药/m L、杜仲在1mg生药/m L能明显促进转染ERα-ERE报告基因的HEK293细胞荧光素酶表达;青娥方在0.1~1 mg生药/m L、补骨脂在0.01~1m生药g/m L、杜仲在1 mg生药/m L能明显促进转染ERβ-ERE报告基因的HEK293细胞荧光素酶表达;大蒜、核桃仁对于转染ERα-ERE、ERβ-ERE报告基因的HEK293细胞荧光素酶表达没有显着性作用;结果提示,青娥方、补骨脂、杜仲的雌激素样作用通过雌激素受体通路并通过与ERE结合位点结合发挥作用;(3)在分子和基因水平发现,在0.1、0.5 mg生药/ml时,青娥方能显着上调MCF-7细胞ERα、ERβ,PS2的蛋白以及基因水平的表达;杜仲在0.5 mg生药/ml时,上调PS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而补骨脂在0.5 mg/ml时上调ERα的蛋白表达;君、臣药在0.1 mg/ml对于各蛋白均没有显着性上调;此外杜仲还能上调雌激素膜受体GPR30的表达;青娥方、杜仲、补骨脂均可上调ERα、ERβ、PS2基因的表达,但青娥方的作用大于单味药,在较低浓度时即可发挥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时青娥方仍然具有较好的活性。结论:1.体内药效学结果表明青娥方及其君药杜仲、臣药补骨脂能够上调去势大鼠子宫系数和血清激素水平,具有雌激素样作用;青娥方及其拆方配伍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OVX大鼠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脂代谢紊乱和神经递质紊乱,增强其血清抗氧化能力;同时青娥方还能对抗去势导致的大鼠体重增加;HE染色结果标明,青娥方、杜仲、补骨脂可以拮抗OVX大鼠的子宫萎缩,改善OVX大鼠肝脏脂肪空泡现象,并对肾上腺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免疫组化和WB分析结果表明青娥方、杜仲、补骨脂均能上调OVX大鼠子宫ERs受体水平。综上所述,青娥方中杜仲、补骨脂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符合其君药、臣药地位;而青娥方的雌激素样作用最强,是四味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的结果;且青娥方能拮抗补骨脂单独给药造成的实验动物食欲减退,从体内药效学角度解释了青娥方配伍增效的作用机制。2.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青娥方及君药杜仲,臣药补骨脂均具有促MCF-7细胞增殖作用,当君、臣药配伍使用时,显示两药具有协同作用,但仍以配伍后的青娥丸促增殖作用最强;青娥方、杜仲、补骨脂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通路发挥作用,而青娥方在较低浓度仍然具有较好的药效,从体外实验角度说明青娥方配伍的精当和科学性。

吴晓莹[3](2019)在《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解热作用及其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水牛角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的角。羚羊角与水牛角皆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临床常用于小儿高热不退,效果明显。羚羊角和水牛角虽广泛应用,但其有效成分尚不明确,作用机理也有待探索。本论文首先开展了羚羊角和水牛角及其提取物的解热及作用机制研究,并对其成分进行了比较,为角类药材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实验结果如下:1、基于皮下注射酵母建立的感染性大鼠发热模型,发现羚羊角粉、羚羊角水煎液和水牛角水煎液均能降低发热大鼠的体温,而羚羊角及水牛角的酸、碱水解液解热作用不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羚羊角粉与水牛角水煎液能抑制发热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5-HT、cAMP、PGE2水平的上升,也能抑制发热大鼠下丘脑中cAMP、PGE2水平的上升。病理学切片显示羚羊角粉和水牛角水煎液对发热大鼠的肝脏和肺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基于羚羊角粉、水牛角粉及其不同提取物解热效果的差异,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发现蛋白类成分是羚羊角与水牛角的主要成分,其特征峰v(C=O)、β(NH)位于1660、1540cm-1附近,为最强峰或次强峰。从二维导数光谱可以看出1600~800 cm-1处羚羊角和水牛角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鉴别两者的依据。羚羊角粉及其水提物、水牛角粉及其水提物的蛋白质吸收峰强度较高,而它们的酸、碱提取物的蛋白质吸收峰有所下降,尤其是碱提取物,其酰胺Ⅰ带明显降低,表明羚羊角及水牛角水煎液与其酸、碱水解液解热作用的不同,可能与其蛋白质被降解有关。3、利用LC-MS/MS对羚羊角粉及其水煎液、水牛角粉及其水煎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鉴定。从羚羊角粉与水牛角粉中鉴定出16个共有蛋白,从羚羊角粉及其水煎液中鉴定出23个共有蛋白,水牛角及其水煎液中鉴定出36个共有蛋白。进一步分析对比发现四者具有7个共有蛋白,分别是:Q0VD04、A4FUZ0、F1N362、G3N0V2、F1MMI6、P04272、F1MUY2,其中前 4 个皆为角蛋白。4、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羚羊角粉、水牛角粉及其提取物中20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水牛角粉和羚羊角粉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和所占比例相差较大,羚羊角粉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远均高于水牛角粉,羚羊角粉中氨基酸总量为3.46mg/g,水牛角粉中氨基酸总量为0.44mg/g;羚羊角粉与其水提物中各氨基酸比例相近,而其酸、碱水解物中各氨基酸含量显着升高,其比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占比明显升高,分别占羚羊角酸水解物的36.7%、20.5%,占羚羊角碱水解物的38.0%、10.3%;水牛角粉与其水提物中各氨基酸比例相近,而水牛角酸、碱提取物中,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占比明显升高,占酸水解物总量的27.7%、20.3%,甘氨酸、丝胺酸占碱水解物总量的34.9%、19.6%。5、采用ICP-MS法,对羚羊角粉、水牛角粉及其提取物中14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羚羊角粉与水牛角粉中无机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其元素组成比例也不相同。羚羊角粉中Ca、K、Mg、Na、P的含量是水牛角粉的4倍以上。羚羊角粉中Ca、P元素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66.1%、29.9%,远远高于其他元素;而水牛角粉中以Ca元素最多,占总含量的46.0%,Na、K、P、Zn、Al、Fe、Mg元素含量相近,共占总含量的53.5%;羚羊角水提物中Ca、P元素含量比原粉减少35倍左右,而水牛角水提取物中Ca、Na、K、P含量是原粉的50倍以上;羚羊角酸、碱水解物中无机元素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Ca、P元素含量占比显着降低;水牛角酸、碱水解物中无机元素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Ca、P、Mg、K元素所占比例小于有解热作用的水牛角水提物。

苗雨露[4](2019)在《还阳参抗炎作用的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还阳参为菊科植物还阳参属还阳参Crepis crocea(Lamk)Babc的干燥全草,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结核及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然而关于还阳参抗炎作用机制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未曾报道。本实验以抗炎药理学指标为检测目标进行有效部位筛选,得到还阳参抗炎有效部位,并进一步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谱效关联的方法对还阳参抗炎药效物质基础进行初步探讨,为还阳参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方法1.采用5mg/Kg LPS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复制炎症大鼠模型。还阳参各剂量组,包括水提物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层部位按2.5g/Kg剂量灌胃给药,观察还阳参抗炎药效指标,筛选抗炎有效部位。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体内的相关炎症因子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全血中Th1/Th2的比值,探讨还阳参有效部位对炎症因子、Th1/Th2、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3.基于核磁(1H-NMR)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根据相应的S-plot图、VIP值及t检验结果,找出与炎症模型相关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并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方法,将差异代谢物与炎症因子、Th1/Th2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进一步探讨还阳参抗炎作用机制。4.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还阳参不同极性部位指纹图谱,得到共有峰面积。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方法,将还阳参不同极性部位共有峰面积与抗炎药效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与药效关联性较大的色谱峰,初步探讨还阳参抗炎物质基础。结果1.还阳参抗炎有效部位的筛选以炎性细胞、脾脏和胸腺指数为药效检测指标,对还阳参抗炎活性部位进行筛选,最终确定还阳参抗炎活性部位为水提物部位。2.还阳参有效部位抗炎作用机制研究2.1还阳参水提物可下调模型大鼠TNF-α、IL-6、IL-1β的含量,较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2.2还阳参水提物可以调节Th1/Th2的漂移,缓解炎症症状,较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2.3还阳参水提物可下调NF-κB信号通路中p-IκBα和p65蛋白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较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3.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还阳参抗炎作用机制通过1H-NMR代谢组学分析结果可知,有15个差异代谢物,其中包括脂质片段、琥珀酸、肌酸、β-OH-丁酸、二甲胺、丙酮、谷氨酰胺、蛋氨酸、氧化三甲胺、磷脂酰胆碱、甘油磷酰胆碱、葡萄糖、甘氨酸、甜菜碱及磷酸甲基酯。将差异代谢物与炎性因子、Th1/Th2及NF-κB信号通路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琥珀酸、甘氨酸、肌酸、蛋氨酸与各炎症指标有较大相关性,具有生物学意义,可以作为LPS致炎及还阳参水提物抗炎的生物标志物,参与的代谢通路有三羧酸循环,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肌酸代谢。4.还阳参不同极性部位抗炎作用的谱效相关性研究4.1还阳参不同极性部位U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结果还阳参各极性部位有24个共有峰,其中水提物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层部位分别为23、9、12、16个共有峰。4.2还阳参抗炎作用谱效相关性分析由谱效相关分析可知,TNF-α分别与18、21号峰呈显着和极显着负相关(P<0.05,P<0.01);IL-1β与6、9、20和23号峰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12号峰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IL-6与9号呈显着负相关(P<0.05)。结果说明,6、9、12、18、20、21和23号峰是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且TNF-α、IL-6及IL-1β的含量与这些色谱峰所代表的成分含量成反比,即这些色谱峰所代表的成分含量越高,还阳参抗炎作用越显着。结论还阳参发挥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是水提物,并可通过降低模型大鼠炎症因子TNF-α、IL-6及IL-1β的含量,调节Th1/Th2的漂移,减少NF-κB信号通路中p-IκBα和p65蛋白的表达发挥其抗炎机制。进一步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还阳参抗炎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肌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以及三羧酸循环。由谱效相关分析可知,6、9、12、18、20、21和23号峰是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各色谱峰还需通过液质联用、核磁等技术手段进一步确认其化学成分。上述研究为还阳参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

张小梅[5](2016)在《炮制对当归蛋白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以中药当归炮制的三个阶段:鲜品当归、生药当归和饮片当归的蛋白质为对象,探究当归蛋白的功效,并通过对比三个阶段当归总蛋白的生物活性及理化性质的变化,探讨炮制对当归蛋白的影响。本课题首先采用80%的硫酸铵将当归粗提液中的蛋白全部沉淀,其次通过透析脱盐并去除其他小分子。制备得到糖去除率达到99.9%以上的当归总蛋白,蛋白得率:鲜品6.80%、生药33.56%、饮片25.12%。研究结果表明,鲜品当归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包括中高分子量(25-120 kDa)和低分子量(15-18 kDa),其中低分子量蛋白含量最高。鲜品当归蛋白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可以清除DPPH自由基、抗凝血、选择性促进人正常肝细胞增殖,在水溶液中还可自组装成纳米颗粒,此外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抗凝血活性和自组装而成的纳米颗粒粒径随热处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鲜品炮制成生药和饮片后,中高分子量的当归蛋白含量有所下降。三个阶段的生物活性变化如下:清除自由基能力:鲜品阶段>生药阶段=饮片阶段;抗凝血活性:饮片阶段>生药阶段>鲜品阶段;促正常肝细胞增殖作用:饮片阶段>鲜品阶段>生药阶段,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作用:饮片阶段>生药阶段>鲜品阶段;自组装而成的纳米颗粒粒径:鲜品阶段>生药阶段=饮片阶段。在上述活性中,抗凝血作用和选择性细胞效应变化最大。随着炮制程度的加强,当归蛋白从减缓凝血(鲜品)变成使血液完全不凝(饮片)。对L-02细胞的增殖作用,细胞存活率从110.81%(鲜品)增至544.23%(饮片),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则从14.41%(鲜品)增至21.42%(饮片)。当归蛋白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炮制的不同阶段,当归蛋白的碱性氨基酸含量不断下降(三个阶段分别为12.792 g·kg-1、11.739 g·kg-1、11.019 g.kg-1),而当归蛋白的糖基化程度不断增加,说明炮制过程中当归蛋白产生了美拉德反应。糖基化程度的增加不仅提高蛋白稳定性,同时增强其重要的生物活性。最后,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超滤初步得到鲜品低分子量蛋白AS-X-I。该蛋白分子量为16.1 kDa,无二硫键,在溶液状态下主要以单体的形式存在。上述结果表明,当归中的蛋白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活性,是新型的当归有效成分,炮制可增强当归蛋白的糖基化程度,增强其稳定性、抗凝血效应和选择性细胞效应。

鲁轮[6](2016)在《南板蓝根多糖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南板蓝根来源于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的干燥根茎及根,其性寒,味苦。归心、胃经。具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为我国南方常用中药材,然而国内外有关南板蓝根多糖(Baphicacanthus cusia polysaccharide, BCP)的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对南板蓝根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系统化研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进一步对纯化组分进行初步的药理实验研究。为南板蓝根多糖开发出相应的食品、药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ox-Beknken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南板蓝根多糖工艺。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水料比等实验因素进行考察,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设计,然后按照响应面设计条件进行试验操作,计算二次线性拟合方程,得出最佳理论提取条件,最后根据最佳提取条件进行3次平行提取实验,比较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差异,验证理论模型是否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继而在最优提取条件下提取南板蓝根多糖。之后对提取所得粗多糖用DEAE-纤维素-52层析柱按极性进行梯度洗脱,并将不同洗脱浓度分离出的洗脱液分类收集、浓缩、醇沉、透析及浓缩干燥,再采用Sephadex G-100层析柱进一步纯化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南板蓝根粗多糖及纯化组分的总糖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南板蓝根粗多糖及纯化组分的蛋白质含量、硫酸-咔唑法测南板蓝根粗多糖及纯化组分的糖醛酸含量、氯化钡-明胶法测南板蓝根粗多糖及纯化组分的硫酸基含量,以评价南板蓝根多糖的基本理化性质。将最终分离所得纯化多糖与粗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考察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还原力测定及金属离子螯合能力,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再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实验,考察BCP对模型小鼠的耳肿胀度和腹腔通透性的影响,以评价南板蓝根多糖的抗炎活性。最后再用MTT法测定南板蓝根多糖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评价南板蓝根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成果:1.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南板蓝根多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设计,然后按照响应面条件进行试验操作,得出二次线性拟合方程为Y=-16.28050-0.31210X1+0.36565X2+1.07600X3-0.009X1X2-0.0096X1X3-0.0022X2X3+0.021160X12-0.00021X22-0.012440X32,回归系数R2=0.9248>0.9,表明该模型相关度好。根据所得到的模型,预测最优工艺条件:BCP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5min,水料比24.5:1(m:v,mL/g),南板蓝根多糖的提取率理论值为8.43%,而其实际为8.37±0.36% (n=3),实际值与理论值较为接近,由此可知,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南板蓝根多糖工艺得到的提取条件参数可靠。2.南板蓝根粗多糖用DEAE-纤维素-52层析柱初步分离出两个组分,分别是去离子水洗脱得B1及0.3 rnol/mL NaCl洗脱得到的B2组分,采用葡聚糖凝胶色谱柱对2个初步分离出的组分(B1和B2)进一步分离纯化分别得到南板蓝根多糖纯化产物BCP-1和BCP-2。3.粗BCP及其2个不同纯化组分(BCP-1、BCP-2)的基本理化性质如下:①粗BCP中多糖含量为79.07%,在纯化后,多糖含量显着提高。BCP-1中多糖含量为89.71%,BCP-2中多糖含量为92.56%。②粗BCP中蛋白的含量为0.34%,纯化后的组分BCP-1中蛋白质含量为0.23%,BCP-2中蛋白质含量为0.26%。纯化后多糖中蛋白质含量所有降低。③南板蓝根粗多糖中糖醛酸含量为1.60%。纯化后的组分BCP-1中糖醛酸含量为2.24%,BCP-2中糖醛酸含量为2.57%。④南板蓝根粗多糖中硫酸基含量为1.72%。纯化后的组分BCP-1中硫酸基含量为0.76%,BCP-2中硫酸基含量为4.74%,BCP-2中硫酸基含量显着高于粗BCP和BCP-1。4.对粗BCP及其纯纯化组分BCP-1、BCP-2进行抗氧化研究,结果如下:①粗BCP、BCP-1、BCP-2均具有良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其中BCP-2清除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强。在浓度为2000μg/mL时,粗BCP、BCP-1、BCP-2、Vc的清除率为66.3%、84.8%、87.4%、80.3%。②粗BCP及其纯化组分的还原能力大小顺序为:Vc>BCP-2>BCP-1>粗BCP。其中BCP-2与Vc在浓度低于120gg/mL时还原力相近;在浓度高于120μg/mL时,Vc的还原力逐渐高于BCP-2;BCP-1的还原能力略高于粗BCP。③粗BCP及其纯化组分的鳌合Fe2+的能力在40μg/mL至2000μg/mL之间均程增长趋势,在这浓度范围内BCP-2鳌合Fe2+的能力最强,粗BCP鳌合Fe2+的能力最弱。Vc及BCP-1鳌合Fe2+的能力在浓度低于120μg/mL时与粗BCP相近。在浓度高于120μg/mL后,Vc、BCP-1鳌合Fe2+的能力渐渐高于粗BCP相近。在浓度低于400μg/mL,BCP-2鳌合Fe2+的能力明显高于Vc和BCP-1。在浓度高于400μg/mL,三者的鳌合Fe2+的能力趋近相同。5.粗BCP对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具明显抑制作用。6.粗BCP在体外可有效的抑制人肝癌细胞的活性和细胞增殖。结论:以上研究可知,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BCPT艺参数稳定、可靠;BCP及其纯化组分抗氧化效果明显;BCP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肿瘤活性。BCP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具有深入研究的实际意义,为进一步开发出相应药品及功能保健品供新的思路。

陈卉[7](2016)在《治疗PHN元全片的制备工艺及其镇痛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验方为研究对象,在前期药效学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处方中虫类药物所含蛋白多肽类有效成分,开展提取工艺研究;根据临床应用特点,将其制成片剂,克服原粉末服用存在的异味大及用量大等缺点,对元全片进行规范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主要药效学和镇痛作用机制等系列研究,并初步阐明其镇痛作用机制,为开发治疗PHN的中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1.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建立。(1)建立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考察致痛物质NMDA浓度对大鼠缩足阈值的影响;(2)建立脊神经选择结扎大鼠模型。2.元全片制备工艺研究。(1)采用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通过比较四种提取工艺样品镇痛药效,优选最佳提取方法;(2)以蛋白多肽类成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金边土鳖、全蝎匀浆提取工艺;采用高压平板膜对金边土鳖、全蝎匀浆提取液进行膜分离和浓缩工艺研究;(3)以芍药苷、甘草苷含量及固形物质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白芍、甘草水提取工艺;以芍药苷保留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液进行浓缩方法的考察及干燥工艺的研究;(4)采用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对全方浸膏粉进行量效关系考察,评价其剂量-效应关系;(5)对全方浸膏粉进行处方前研究:包括吸湿速率、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粉体学性质的考察等,评价浸膏粉的吸湿性、流动性及可压性;(6)考察浸膏粉碎粒度和混合时间对粉体学的影响;以片剂崩解时限、重量差异、脆碎度及片面外观为评价指标,考察元全片处方及成型工艺,筛选崩解剂、润滑剂等辅料种类和用量;以崩解时限和引湿性为评价指标,对片芯薄膜包衣工艺进行考察;采用高湿试验法,比较不同包装材料对片剂吸湿增重、崩解时限、片面外观的影响,优选片剂包装材料。(7)进行三批中试验证试验,评价元全片制备工艺的稳定性与可行性。3.元全片质量标准研究。按照中药新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有关要求,建立元全片质量标准。4.元全片主要药效学研究。采用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脊神经选择结扎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元全片,观察给药前后大鼠术侧后肢足底缩足阈值的变化情况,并与临床常用治疗PHN的药物比较,评价元全片的镇痛作用效果。5.元全片镇痛作用机制研究。(1)采用膜分离技术,对君药金边土鳖匀浆提取液进行分离,通过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筛选金边土鳖镇痛活性部位;(2)采用ELISA法检测兴奋毒性脊髓损伤模型和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SD大鼠造模后及给药后血清中IL-1β、NGF水平变化,RT-qPCR检测其脊髓GFAP、IL-1β、Navl.8、NGF mRNA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脊髓背角中GFAP、NR1、GLT-1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君药金边土鳖及元全片的镇痛作用机制。结果:1.复制了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和脊神经选择结扎大鼠模型,致痛物质NMDA造模浓度为0.5 g/L,两种模型所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均可持续2周以上。2.金边土鳖、全蝎最佳匀浆提取及膜分离浓缩工艺:按处方比例,称取金边土鳖、全蝎粗粉,加入4倍量0.9%NaCl溶液高速匀浆(10000 r/min),反复3次,每次60 s,间隔暂停10 s,再加入6倍量0.9%NaCl溶液,用恒温振荡器(120 r/min)震荡提取1 h,5000 r/min离心15 min后收集上清液,药渣重复上述工艺,连续提取3次,合并上清液备用;将匀浆提取液在1~2 MPa操作压力下,采用截留Mr为50 kDaI的超滤膜进行分离,收集膜分离液,在4 MPa操作压力下通过截留Mr 200 Dal的纳滤膜进行浓缩,收集膜浓缩液,冷冻干燥得冻干品。膜分离浓缩过程蛋白多肽类成分总保留率为86.23%±0.69%,冻干品纯度为 56.17%士0.46%。3.白芍、甘草最佳水提取及浓缩干燥工艺:按处方比例,称取白芍、甘草药材,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2 h,滤过,合并提取液,采用减压浓缩(-0.085 Mpa;75~85℃),真空干燥(-0.085 Mpa,50~70℃)。白芍、甘草水提取过程干膏得率为17.88%±0.36%,芍药苷提取率为59.32%士0.37%,甘草苷提取率为51.88%±1.03%。4.成型工艺:控制实验环境相对湿度在60%以下,将金边土鳖、全蝎冻干粉和白芍、甘草浸膏粉过65目筛,混合15 min,得全方浸膏粉;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加入0.5%硬脂酸镁和1.5%滑石粉作为润滑剂,压制成硬度为5~7 kgf、片重为0.49 g的浅凹形(?)11 mm片芯;采用薄膜包衣预混剂对片芯进行包衣,包衣增重至7%~9%;选用高密度聚乙烯瓶或经泡罩分装后的成品再选用包装材料PET/AL/PE结构的药用复合膜封装,即得元全片(0.53 g/片,口服,3片/次,每日3次)。5.质量标准:建立了方中金边土鳖、白芍、甘草3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及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和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和最低含量限度,暂定本品每片含白芍以芍药苷计,不得少于5.56 mg:含甘草以甘草苷、甘草酸计,分别不得少于0.47 mg、4.75 mg;含总氮(N)不得少于11.5 mg;进行了元全片的外观性状、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检查。6.药效学研究结果:在两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上,元全片高、中、低剂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大鼠术侧足底缩足阈值,即减轻大鼠神经痛的作用,元全片给药剂量为临床常用量:日服用生药量28g,0.53g/片,每次3片,一日3次,疗程7d。7.镇痛作用机制研究结果:金边土鳖200~5000 Dal分子量段及元全片给药后,可明显降低兴奋毒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血清IL-1β、NGF水平,抑制脊髓GFAP、IL-1β、Nav1.8、NGF mRNA及脊髓背角中GFAP和NR1免疫组化阳性产物表达,促进脊髓背角中GLT-1免疫组化阳性产物表达;同样可明显降低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大鼠血清IL-1β水平,抑制脊髓GFAP和IL-1β mRNA及脊髓背角中GFAP和NR1免疫组化阳性产物表达,促进脊髓背角中GLT-1免疫组化阳性产物表达,但对大鼠血清NGF水平以及脊髓Nav1.8和NGF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元全片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主要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元全片的制备工艺稳定、合理可行,药效明确且质量可控;镇痛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方中君药金边土鳖200~5000 Da1分子量段及元全片可能是通过调控钠离子通道Nav1.8、抑制脊髓背角NR1及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膜上GLT-1的表达上调,调节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大鼠经兴奋毒性脊髓损伤和脊神经选择结扎导致中枢敏化而引起的痛觉过敏。研究结论为下一步开发作用机制明确的治疗PHN的有效中药奠定了基础。

林嘉成[8](2016)在《复方蓝芪多糖分离纯化工艺优化与药效学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将黄芪、板蓝根、淫羊藿按一定比例组成蓝芪复方,通过提取分离其多糖组分,进一步制备成蓝芪免疫增强注射剂,用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PRRS)的防治。本文对复方蓝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免疫药效进行研究,为蓝芪免疫增强注射剂的开发和研制提供前期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复方蓝芪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复方蓝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蓝芪复方药材脱脂后,以料液比为1:15,90℃浸提3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浓缩至0.2 g生药/m L,离心,上清液加入3倍体积乙醇,醇沉12 h,蓝芪粗多糖提取率为2.24%。2、比较了双氧水法、树脂法和活性炭法对蓝芪多糖的纯化效果,并选用活性炭法进行工艺优化。对影响活性炭脱色脱蛋白的影响因素,如活性炭用量、多糖溶液pH、脱色时间、温度、脱色次数等进行考察,并利用正交设计对纯化工艺进行优化。活性炭的纯化工艺为:蓝芪粗多糖溶液浓度为23 mg·mL-1,加入2%(W/V)活性炭粉末,于60℃水浴振荡30 min,重复脱色3次,多糖保留率为77.4%,蛋白脱除率为89.6%,脱色率为86.2%。脱色脱蛋白的蓝芪多糖溶液经过反复冻融去除淀粉,透析去除小分子杂质,冻干,得到蓝芪纯化多糖。经冻干得到的产品为类白色,以葡萄糖折算,多糖含量由26.8%提高到46.7%。3、采用DEAE Sephadex A-50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对蓝芪纯化多糖进行分级分离,得到LQ-1、LQ-2、LQ-3三个组分,其中LQ-2和LQ-3占总多糖的4.4%和68.5%,而LQ-1含量较少。LQ-2和LQ-3经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均得到单一洗脱峰。经紫外鉴定,LQ-2和LQ-3不含蛋白质和和核酸等杂质。将LQ-2和LQ-3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进行纯化和测定分子量,LQ-2经鉴定为非均一多糖;LQ-3经HPGPC分离得到单一尖锐峰,为均一多糖,其数均分子量为6.34×105。测定粗多糖和纯化多糖的多糖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经纯化后的多糖分子量分布与粗多糖的一致,说明所用的纯化方法不会改变多糖的分子量分布。4、通过碳粒廓清实验和二硝基氟苯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研究蓝芪总多糖对正常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蓝芪总多糖可显着提高正常小鼠的脾脏指数,但对胸腺指数无明显影响;复方蓝芪总多糖可提高正常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水平。

刘厚涞[9](2015)在《板蓝根提取物对流感小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医称为时行感冒,属于“外感热病”、“疫病”的范畴。天虚、人虚、邪毒是流感发病和流行的必要条件,本论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流感的研究概况,采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从体重、体重差、体温、肺组织形态、肺重、肺指数以及肺组织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水平方面探讨了病毒的致病机制。同时,采用甘肃产与安徽产板蓝根作为实验药材,达菲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板蓝根提取物对小鼠肺指数等的影响;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判断板蓝根提取物对流感小鼠的干预作用。此外,对板蓝根的物质基础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后体重下降,体重差值下降更明显,体温下降明显,肺组织发生水肿,肺重量增加,肺指数增加,肺组织匀浆AⅡ水平变化不明显。体重差值与肺指数的疗效评价结果相符,特别是第4天的体重变化差值预测效果较好,因此,认为体重变化差值可以用于实验药效的预测。采用体重变化差值预测指标,既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同时,不用解剖小鼠(观察对象),符合望闻问切的诊断特征,对开展中医动物模型以及辨证论治研究有重要意义。此外,本研究发现甘肃产与安徽产板蓝根对流感小鼠的干预作用均不显着(P>0.05)。甘肃产板蓝根蛋白质含量为9.77%,比安徽产板蓝根蛋白质含量略高。因此,为甘肃板蓝根产业化决策提供参考。本研究获得2014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自主选题资助,课题编号为YZ-1413。

王国荣[10](2015)在《絮凝与膜分离结合的技术在中药除杂净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中药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沉淀,是我国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在千百年来,扮演着治病救人的重要角色。在世界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也是重要的宝贵财富,是人类与自然统一的体现。絮凝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分离纯化中药的固液分离技术,在絮凝剂的吸附、架桥、卷扫作用下,胶体粒子破坏原有稳定状态,聚集变大,加速沉降。而中药中大多数无效成分主要为蛋白质、鞣质、果胶等大分子物质,在熬制的中药中,多呈胶体状,不能很好的澄清,影响中药的外观、稳定性和服用量。当加入絮凝剂时,在水力作用下,絮凝剂分子与胶体粒子作用,聚集变大,加快沉降速度,最终去除无效成分,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本文对一种复方中药蒲地蓝中药口服液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烧杯实验中(500 mL烧杯中加入300mL药液),对于三味水提液,选择壳聚糖为絮凝剂,在温度30℃、絮凝剂加入量为1.0g/L、快搅速度450rpm、快搅时间为2min的絮凝条件下,咖啡酸保留率为93.1%,蛋白质去除率为71.5%,浊度为7.8NTU;对于黄芩水提液,选择壳聚糖季铵盐为絮凝剂,在温度为40℃、絮凝剂加入量为1.0g/L、快搅速度为450rpm、快搅时间为3min的絮凝条件下,黄芩苷保留率为99.55%,蛋白质去除率为70.45%,浊度为118NTU。当放大到中试试验(10L桶中加5L药液)时,结果对于三味水提液,咖啡酸保留率为93.25%,蛋白质去除率为65%,浊度为3.4NTU;对于黄芩水提液,黄芩苷保留率为88.73%,蛋白质去除率为53%,浊度为134NTU。这样在放大的过程中,有效成分和浊度几乎没什么变化,而蛋白质去除率都有降低,且整体在50%-60%左右。超滤技术是膜分离的一种,由于其能耗极低、节省浓缩过程成本、不带入其他杂质、工艺过程收率高、产品纯度高、设备结构简洁紧凑、稳定性好、维护方便等优点,在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逐渐扩大使用。单独采用絮凝技术处理后的药液在中试生产过程中,去除率不能有很好的数值,一般多在50%-60%左右,改变絮凝条件会有一定的提升,但提升空间小,因此本文采用先絮凝再超滤的方法,对蒲地蓝中药水提液进行研究,由于中药无效成分大多是分子量大于5000左右的大分子物质,因此采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的PES膜对絮凝后的中药进一步纯化分离。结果对于三味水提液,在超滤系统泵频率为20Hz,操作压力在1.OMPa时,保留率影响极小,蛋白质去除率升高至81.26%;对于黄芩水提液,在超滤系统泵频率为20Hz,操作压力在0.6MPa时,保留率降低较大,降至40.65%,蛋白质去除率提高到79.39%,相对絮凝而言三味和黄芩水提液的浊度均降低90%以上。通过与某厂家不同两个批次的蒲地蓝中药口服液进行对比,综合有效物质与无效物质,在保证有效物质含量相同时,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30.4%和15.4%,因此该工艺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制备蒲地蓝中药口服液的除杂工艺。

二、板蓝根生药中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板蓝根生药中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生物碱
    1.2 木脂素类
    1.3 苯乙醇苷类
    1.4 甾醇类
    1.5 萜类
    1.6 黄酮类
    1.7 其他
2 药理作用
    2.1 抗菌作用
    2.2 抗病毒作用
    2.3 抗肿瘤作用
    2.4 抗氧化作用
    2.5 抗炎作用
    2.6 其他作用
3 质量控制
    3.1 以生物碱为指标的分析
    3.2 以多糖为指标的分析
    3.3 以氨基酸、蛋白为指标的分析
4 小结

(2)基于药效学相互作用的青娥方配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语缩略词语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青娥丸及其拆方的雌激素样作用体内药效比较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品和试剂
        1.3 实验药物的配制
    2.实验方法
        2.1 去卵巢大鼠模型的建立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3 取材方法
        2.4 血清指标测定
        2.5 Western blot方法
        2.5.1 总蛋白提取
        2.5.2 BCA法检测蛋白含量
        2.5.3 实验溶液的配制
        2.5.4 SDS-PAGE电泳
        2.5.5 转膜
        2.5.6 封闭
        2.5.7 抗体孵育
        2.5.8 显影
        2.6 子宫、肝脏、肾上腺形态学检查
        2.7 子宫E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定量分析
        2.8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对血清中各激素的影响
        3.2 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3.3 对芳香化酶及神经递质类的影响
        3.4 对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
        3.5 青娥方及其拆方配伍对去势大鼠子宫、肾上腺、肝脏形态学的影响
        3.6 免疫组化法研究青娥方及其拆方配伍对去势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3.7 WB法检测大鼠子宫ERα、β蛋白表达
    4.讨论与分析
第二章 青娥方及其配伍组合物的雌激素样作用体外研究
    第一节 青娥方及配伍组合物对MCF-7细胞的增殖作用
        1.实验材料
        1.1 化学品和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
        2.方法
        2.1 对MCF-7细胞增殖作用
        2.1.1 细胞培养
        2.1.2 CCK-8细胞增殖试验
        3.结果
    第二节 青娥方及配伍组合物对稳定转染ERE报告基因的HEK293 细胞荧光素酶表达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材料
        2.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筛选具有稳定转染目的基因的细胞系
        2.3 ERE报告基因荧光素酶表达检测
        3.结果
    第三节 Western Blot检测青娥方及其拆方对MCF-7细胞中ERα、ERβ、PS2表达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材料
        2.方法
        2.1 细胞药物处理
        2.2 总蛋白提取
        2.3 总蛋白含量测定
        2.4 Western-blot
        3.结果
    第四节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检测青娥方及其拆方对MCF-7细胞中ERα、ERβ和PS2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材料
        2.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MCF-7 细胞总RNA的提取
        2.3 检测总RNA纯度测定
        2.4 去基因组
        2.5 逆转录
        2.6 Real-Time Two Step PCR反应
        2.6.1 引物序列
        2.6.2 反应液的配制
        2.6.3 Real-Time Two Step PCR反应
        3.统计学分析
        4.结果
        5.讨论
第三章 杜仲对于MCF-7细胞中GPR30信号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细胞株
        1.2 药物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细胞培养
        2.2 药物配制与储存
        2.3 细胞的加药培养
        2.4 呈色与比色
        2.5 western blot检测杜仲对GPR30 蛋白的表达情况
        2.5.1 总蛋白提取
        2.5.2 总蛋白含量测定
        2.5.3 Western Blot
    3.结果
结论
致谢
References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药复方配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3)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解热作用及其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资源现状
    2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化学成分
    3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药理作用
    4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临床应用
    5 解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解热作用
    第一节 羚羊角粉及其提取液的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材料
        1.4 药品制备
        1.5 羚羊角粉的解热及机制实验
        1.6 羚羊角提取液的解热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羚羊角粉的解热作用
        2.2 羚羊角粉对发热大鼠肝脏和肺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2.3 羚羊角粉的解热机制
        2.4 羚羊角粉及其提取液的解热作用比较
        3 讨论
    第二节 水牛角提取液的解热作用及机制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与仪器
        1.3 实验材料
        1.4 药品制备
        1.5 水牛角水煎液的解热及机制实验
        1.6 水牛角各提取液的解热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牛角水煎液的解热作用
        2.2 水牛角水煎液对发热大鼠肝脏和肺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2.3 水牛角水煎液对大鼠血清、下丘脑发热相关因子的影响
        2.4 水牛角提取液的解热作用比较
        3 讨论
第三章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成分研究
    第一节 基于中红外光谱的羚羊角和水牛角成分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羚羊角及其提取物的红外光谱特征比较
        2.2 水牛角及其提取物的红外光谱特征比较
        2.3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二阶导数谱比较
        3 讨论
    第二节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蛋白质类成分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材料
        1.3 提取测定方法
        1.4 基于Nano LC-LTQ/Orbitrap MS鉴定蛋白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羚羊角粉与水牛角粉中蛋白质类成分比较
        2.2 羚羊角粉与水煎液中蛋白质类成分比较
        2.3 水牛角粉与水煎液中蛋白质类成分比较
        3 讨论
    第三节 羚羊角和水牛角的氨基酸含量测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羚羊角粉和水牛角粉的氨基酸含量比较
        2.2 羚羊角粉及其提取物的氨基酸含量比较
        2.3 水牛角粉及其提取物的氨基酸含量比较
        2.4 羚羊角、水牛角及其提取物的氨基酸聚类分析
        3 讨论
    第四节 羚羊角与水牛角的无机元素含量测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羚羊角粉与水牛角粉中无机元素含量比较
        2.2 羚羊角粉及其提取物的无机元素含量比较
        2.3 水牛角粉及其提取物的无机元素含量比较
        2.4 羚羊角、水牛角及其提取物的无机元素聚类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还阳参抗炎作用的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总论
    1 还阳参研究进展
    2 内毒素诱导炎症的研究进展
    3 中药抑制内毒素诱导炎症的研究进展
    4 立题依据
    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还阳参抗炎活性部位的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节 还阳参抗炎活性部位的筛选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还阳参水提物对炎症因子、Th1/Th2、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基于1H-NMR代谢组学研究还阳参水提物抗炎作用机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还阳参水提物和不同极性部位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第一节 还阳参水提物和不同极性部位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还阳参水提物和不同极性部位抗炎作用及其谱效相关性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登记表
附录三 中英文词语对照
致谢

(5)炮制对当归蛋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当归研究进展
        1.1.1 当归简介
        1.1.2 当归的化学成分
        1.1.3 当归的炮制
        1.1.4 当归功效研究现状
    1.2 中药蛋白的重要作用
    1.3 纳米中药与中药纳米颗粒
        1.3.1 纳米中药
        1.3.2 中药纳米颗粒
    1.4 本课题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当归蛋白样品制备
        2.2.1.1 样品制备
        2.2.1.2 硫酸铵沉淀当归总蛋白
        2.2.1.3 透析脱盐
        2.2.1.4 蒽酮硫酸法测总糖
        2.2.1.5 DNS法测单糖含量
        2.2.2 生物活性研究方法
        2.2.2.1 清除自由基能力测定方法
        2.2.2.2 抗凝血活性测定方法
        2.2.2.3 动态光散射技术(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
        2.2.2.4 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2.3 当归理化性质研究方法
        2.2.3.1 BCA试剂盒法蛋白定量
        2.2.3.2 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2.2.3.3 SDS-PAGE电泳方法
        2.2.3.4 双向电泳
        2.2.4 当归蛋白的初步纯化
        2.2.4.1 硫酸铵分级沉淀
        2.2.4.2 超滤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当归蛋白的制备
        3.1.1 当归蛋白制备结果电泳鉴定
        3.1.2 蛋白得率及糖去除率
    3.2 炮制对当归蛋白生物活性的影响
        3.2.1 清除自由基能力
        3.2.2 抗凝血能力
        3.2.2.1 抗凝血活性对比
        3.2.2.2 温度对炮制过程当归蛋白抗凝血活性的影响
        3.2.2.3 100℃处理时间对炮制过程当归蛋白抗凝血活性的影响
        3.2.3 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2.3.1 当归蛋白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3.2.3.2 当归蛋白对L-02细胞的增殖作用
        3.2.4 自组装纳米颗粒能力
        3.2.4.1 炮制过程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能力的温度稳定性
        3.2.4.2 100℃处理时间对炮制当归自组装纳米颗粒能力的影响
        3.2.4.3 炮制过程当归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的pH稳定性
    3.3 炮制对当归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3.3.1 当归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变化
        3.3.2 双向电泳鉴定蛋白种类
        3.3.3 当归蛋白质的糖基化
        3.3.4 当归蛋白溶解性
        3.3.4.1 温度对当归蛋白溶解性影响
        3.3.4.2 100℃处理时间对当归蛋白溶解性影响
        3.3.4.3 pH对当归蛋白溶解性影响
    3.4 当归鲜品蛋白初步分离纯化
讨论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南板蓝根多糖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南板蓝根研究概况
    1.2 多糖研究概况
        1.2.1 南板蓝根多糖的研究进展
        1.2.2 植物多糖提取方法方法的研究
        1.2.3 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1.2.4 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1.3 小结
第二章 南板蓝根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南板蓝根多糖的提取方法及除蛋白
        2.2.2 多糖含量测定
        2.2.3 南板蓝根多糖提取过程中的单因素影响研究
        2.2.4 咱应面实验设计及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多糖检测考察结果
        2.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2.3.3 模型预测及统计分析
        2.3.4 等高线图及响应面图分析
        2.3.5 提取参数优化及模型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板蓝根粗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基本理化性质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多糖的分离纯化
        3.2.2 粗多糖及纯化多糖组分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粗多糖初步分离结果
        3.3.2 粗多糖进一步纯化结果
        3.3.3 南板蓝根粗多糖及纯化产品的基本理化性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板蓝根多糖抗氧化活性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南板蓝根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测定
        4.2.2 南板蓝根多糖还原潜力测定
        4.2.3 南板蓝根多糖金属离子鏊合能力的测定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结果
        4.3.2 南板蓝根多糖还原力测定结果
        4.3.3 南板蓝根多糖金属离子鳌合能力的测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板蓝根多糖抗炎作用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动物
        5.1.2 供试品
        5.1.3 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南板蓝根粗多糖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5.2.2 南板蓝根粗多糖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
        5.2.3 统计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南板蓝根粗多糖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影响实验结果
        5.3.2 南板蓝根粗多糖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影响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板蓝根粗多糖抗体外抗肿瘤活性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方法
        6.2.1 肿瘤细胞的培养
        6.2.2 肿瘤细胞的铺板
        6.2.3 MTT法测定粗BCP抑制率
        6.2.4 计算公式
        6.2.5 数据处理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治疗PHN元全片的制备工艺及其镇痛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PHN 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2.2 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
        2.3 处方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3 处方组成
    4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的建立
    1.1 仪器与材料
        1.1.1 仪器
        1.1.2 材料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1.2.1 兴奋毒性脊髓损伤模型
        1.2.2 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
    1.3 小结
    1.4 讨论
第二章 元全片制备工艺研究
    2.1 仪器与材料
        2.1.1 仪器
        2.1.2 材料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2.1 镇痛药效比较法优选提取方法
        2.2.2 金边土鳖、全蝎匀浆提取工艺研究
        2.2.3 金边土鳖、全蝎匀浆提取液膜分离浓缩工艺研究
        2.2.4 冷冻干燥
        2.2.5 白芍、甘草水提取工艺研究
        2.2.6 浓缩方法的考察
        2.2.7 浓缩液干燥工艺的考察
        2.2.8 量效关系考察
        2.2.9 元全片处方前研究
        2.2.10 元全片成型工艺研究
        2.2.11 片芯临界相对湿度测定
        2.2.12 包衣工艺考察
        2.2.13 包装材料的选择
        2.2.14 片重及规格、日剂量的确定
        2.2.15 中试研究
    2.3 小结
    2.4 讨论
        2.4.1 不同提取方法的选择
        2.4.2 膜分离浓缩工艺研究
        2.4.3 芍药苷、甘草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4.4 白芍、甘草提取工艺研究中评价指标的选择
        2.4.5 元全片成型工艺研究
第三章 元全片质量标准研究
    3.1 仪器与材料
        3.1.1 仪器
        3.1.2 材料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2.1 外观性状
        3.2.2 鉴别
        3.2.3 检查
        3.2.4 含量测定
    3.3 小结
    3.4 讨论
        3.4.1 元全片的薄层鉴别
        3.4.2 元全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3.4.3 元全片中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3.4.4 元全片中氮含量测定
第四章 元全片主要药效学研究
    4.1 仪器与材料
        4.1.1 仪器
        4.1.2 材料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4.2.1 元全片对兴奋毒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4.2.2 元全片对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大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4.3 小结
    4.4 讨论
第五章 元全片镇痛作用机制研究
    5.1 仪器与材料
        5.1.1 仪器
        5.1.2 材料
    5.2 实验方法与结果
        5.2.1 金边土鳖不同分子量段样品的制备
        5.2.2 金边土鳖不同分子量段样品对兴奋毒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5.2.3 金边土鳖200~5000 Dal分子量段样品不同给药剂量对兴奋毒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5.2.4 金边土鳖200~5000 Dal分子量段样品不同给药剂量对脊神经选择结扎模型大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5.2.5 ELISA法检测SD大鼠血清IL-1β、NGF水平变化
        5.2.6 RT-qPCR检测SD大鼠脊髓GFAP、IL-1β、Nav1.8、NGF基因表达变化
        5.2.7 SD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学观察
        5.2.8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大鼠脊髓背角中GFAP、NR1、GLT-1表达变化
    5.3 小结
    5.4 讨论
结语
    1 全文总结
    2 本研究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复方蓝芪多糖分离纯化工艺优化与药效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中药多糖的理化性质
    2 不同来源多糖的研究
        2.1 微生物来源多糖
        2.2 动物来源多糖
        2.3 植物来源多糖
    3 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3.1 热水提取法及酸、碱提取法
        3.2 超声波提取法
        3.3 微波提取法
        3.4 酶法
    4 中药多糖的纯化
        4.1 多糖的脱蛋白
        4.2 多糖的脱色
        4.2.1 双氧水脱色法
        4.2.2 活性炭脱色法
        4.2.3 大孔吸附树脂法
        4.3 去除小分子
        4.4 多糖的分级研究
    5 多糖分子量与药效的关系及其测定方法
    6 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7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7.1 蓝耳病的介绍及其危害
        7.2 本课题研究的中药多糖在防治蓝耳病中的预期应用
第一章 复方蓝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试剂与试药
        1.2 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药材预处理
        2.2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1 溶液的制备
        2.2.2 最大吸收波长的扫描
        2.2.3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2.2.4 线性关系考察
        2.2.5 重复性试验
        2.2.6 溶液稳定性试验
        2.2.7 回收率试验
        2.2.8 样品测定
        2.3 多糖提取工艺单因素考察
        2.3.1 提取次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2.3.2 提取温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2.3.3 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2.3.4 溶剂用量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2.4 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2.5 多糖最佳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复方蓝芪总多糖的纯化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试剂与试药
        1.2 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1.1 溶液配制
        2.1.2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2.1.3 线性关系考察
        2.1.4 溶液稳定性试验
        2.1.5 重复性试验
        2.2 色素含量测定方法
        2.3 蓝芪多糖纯化方法的筛选
        2.3.1 树脂法
        2.3.2 双氧水脱色法
        2.3.3 活性炭脱色法
        2.4 活性炭纯化工艺的研究
        2.4.1 活性炭纯化工艺的单因素试验
        2.4.2 活性炭纯化工艺正交试验
        2.4.3 验证试验
        2.4.4 活性炭法多次脱色研究
        2.5 多糖冻融工艺的考察
        2.6 多糖透析工艺的研究
        2.6.1 透析袋预处理
        2.6.2 多糖的透析
        2.7 多糖的冻干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方蓝芪多糖的分级及分子量测定
    1 试药与仪器
        1.1 试剂与试药
        1.2 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凝胶色谱柱纯化精制多糖
        2.1.1 DEAE-Sephadex A50型凝胶纯化精制蓝芪多糖
        2.1.2 Sephadex G100型葡聚糖凝胶纯化精制多糖
        2.1.3 紫外图谱鉴定精制多糖的纯度
        2.2 多糖分子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1 溶液的配制
        2.2.2 液相色谱条件
        2.2.3 多糖分子量标准曲线的测定
        2.2.4 精密度试验
        2.2.5 溶液稳定性试验
        2.2.6 多糖样品分子量测定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方蓝芪总多糖的免疫药效学初步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与试药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小鼠碳粒廓清实验
        2.1.1 药物溶液的配制
        2.1.2 实验操作
        2.1.3 数据统计方法
        2.1.4 实验结果
        2.2 迟发型超敏反应(耳肿胀实验)
        2.2.1 药物溶液的配制
        2.2.2 实验步骤
        2.2.3 数据统计方法
        2.2.4 实验结果
    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板蓝根提取物对流感小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综述
    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研究进展
    板蓝根防治流感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流感药效实验中体重变化差值的预测作用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设备
        3 方法
        4 结果与讨论
    实验二 流感小鼠体温变化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设备
        3 方法
        4 结果与讨论
    实验三 流感小鼠肺组织匀浆液中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分析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设备
        3 方法
        4 结果与讨论
    实验四 板蓝根提取物对流感小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设备
        3 方法
        4 结果与讨论
    实验五 板蓝根生药中蛋白含量分析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设备
        3 方法
        4 结果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絮凝与膜分离结合的技术在中药除杂净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中药分离纯化技术
        1.2.1 水提醇沉法
        1.2.2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
        1.2.3 絮凝澄清技术
        1.2.4 膜分离技术
        1.2.5 其他技术
    1.3 中药除杂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4 本研究背景及意义
2 研究方案及实验准备
    2.1 药液准备
        2.1.1 药材来源及选药背景
        2.1.2 蒲地蓝中药水提液制备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用絮凝剂及其制备
    2.4 实验仪器及设备
    2.5 实验测定指标
        2.5.1 咖啡酸含量的测定
        2.5.2 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2.5.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5.4 浊度的测定
        2.5.5 膜通量的测定
    2.6 絮凝预处理方案
        2.6.1 絮凝剂种类的定性筛选
        2.6.2 絮凝剂加入量的选择
        2.6.3 絮凝温度的选择
        2.6.4 快搅速度的选择
        2.6.5 快搅时间的选择
    2.7 超滤处理方案
        2.7.1 膜孔径及膜材料的选择
        2.7.2 操作压力的选择
        2.7.3 膜面流速的选择
3 结果与讨论
    3.1 水提液的基本物性
    3.2 絮凝预处理实验结果
        3.2.1 絮凝剂种类定性选择结果
        3.2.2 絮凝剂用量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3.2.3 其他絮凝条件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3.2.4 絮凝最佳条件的选择
    3.3 超滤实验结果
        3.3.1 膜面流速对膜通量的影响
        3.3.2 操作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
        3.3.3 膜面流速对超滤效果的影响
        3.3.4 操作压力对超滤效果的影响
    3.4 絮凝与超滤结合技术的优劣势评价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论文发表情况
8 致谢

四、板蓝根生药中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 徐志琴,赵志敏,马庆,杨得坡,徐新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09)
  • [2]基于药效学相互作用的青娥方配伍机制研究[D]. 熊静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3]羚羊角和水牛角的解热作用及其成分研究[D]. 吴晓莹.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4]还阳参抗炎作用的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D]. 苗雨露.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9(03)
  • [5]炮制对当归蛋白影响的研究[D]. 张小梅. 福州大学, 2016(05)
  • [6]南板蓝根多糖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 鲁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7]治疗PHN元全片的制备工艺及其镇痛作用机制研究[D]. 陈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5)
  • [8]复方蓝芪多糖分离纯化工艺优化与药效学初步研究[D]. 林嘉成. 广东药科大学, 2016(01)
  • [9]板蓝根提取物对流感小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D]. 刘厚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02)
  • [10]絮凝与膜分离结合的技术在中药除杂净化中的应用研究[D]. 王国荣.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板蓝根生药中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