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韩乐府诗歌研究述评

新时期韩乐府诗歌研究述评

一、新时期汉乐府诗研究之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盛佳[1](2019)在《杜甫诗歌人物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杜甫是唐代甚至古典诗歌中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学界对杜甫的研究几乎涉及方方面面,但对于诗中的人物形象研究还稍显薄弱,大多集中于对某种具体人物类型或者单篇有关人物的诗作解读,尚未有系统的杜诗人物形象梳理研究。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杜甫诗歌的人物形象。一,论述唐前诗歌的人物形象。从创作背景和诗中塑造的人物类型两方面具体分析,论证唐前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技巧对杜诗产生的影响。二,整理分析杜诗中的人物形象。梳理有过细腻人物形象描写、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诗歌,用表格等量化统计方式对比列出,再将人物与诗歌体裁、创作年代联系研究,归纳阐述杜诗中的人物类型。三,研究杜甫诗歌的人物塑造艺术。其中有对唐代诗人李颀的描写借鉴,还有诗人独特的创新发展。杜甫突破固有文体的表现方式,将小说、文、史传的表达方法纳入诗歌创作中,既丰富了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情感表达,也开创了文体间交流互融的新世界。四,揭示杜甫人物塑造与艺术技巧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杜甫以其诗歌内容的丰富特色为后代诗人所学习敬仰,其中白居易继承了杜诗描写底层人物的现实主义风格,韩愈、李贺剑走偏锋,侧重尚奇风格塑造人物。唐代小说亦从杜甫诗歌中吸收借鉴,丰富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孔庆蓉[2](2019)在《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文中提出在中国诗歌史上,汉代诗歌的产生具有特殊意义。关于汉代诗歌的研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程。从汉代起,每一个时代都有对汉代诗歌的整理、考辨、集释,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这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历来对汉代诗歌的考察,依据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趣味,或分门别类地对汉诗进行专题研究,或对汉诗的时代背景、结构内容、名物称谓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辨伪考证。随着对汉代诗歌研究的不断深入,渐渐积累起比较全面、完整、细致入微的研究成果。本文力图对汉代诗歌研究史进行考镜源流的历史追索,作一番动态、定向的考察,凸显历代研究面貌,辨明研究流变的历史轨迹和承递关系。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汉代诗歌进行了分类描述,具体阐述了乐府产生的机制和演唱、表演及其相关情况。《史记》和《汉书》是这一时期记载汉代诗歌相关情况的两部史书,其中对汉诗片段式的理论评述开启了汉代诗歌研究的酝酿阶段。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汉鼓吹曲进行改造并将其雅化为纪颂功德的朝廷音乐。随着宫廷雅乐和俗乐双向互动交流过程的不断深化,汉代所侧重的雅乐传统被颠覆了。《宋书·乐志》将汉乐府相和曲、杂曲,纳入了官修乐志的范畴,并且首次记录了《汉铙歌十八曲》和《陌上桑》,其开创之功不可没。南朝时期,正式拉开了汉诗研究的序幕,刘勰、钟嵘对汉代诗歌的品评,语言虽然稍嫌简略,但已涉及五言诗的起源、诗歌风格及作品真伪问题。《文选》和《玉台新咏》对汉代诗歌的整理和收录作出了贡献。第三章,隋唐时期的复古思潮,开启了对六朝文风的批判。陈子昂将批判的锋芒直指齐梁,鲜明地表示了自己推崇风雅和汉魏古诗的态度。面对南朝以来古题乐府诗歌创作的娱情化潮流,以吴兢为代表的乐府学家对古题作出了正本清源的梳理,为古题乐府创作开辟了理论上的支撑点。李白更加重视乐府古题的规定性,通过创作实践表达了自己对古题题义的深刻体认。汉代诗歌在这一时期有赖于《文选》而得以广泛传播。皎然将汉代诗歌纳入审美批评视野,表明此时期对汉代诗歌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细化。唐代的类书对汉代诗歌按性质归类,虽然和南朝不尽相同,但对苏、李诗的态度和《文选》《诗品》的观点是一致的。第四章,宋代严羽确立了汉魏诗歌在其诗学体系中的“第一义”地位。郑樵的《通志·乐略》将汉魏以来至唐代的音乐典籍进行梳理,试图力挽崔豹、吴兢以“义”解诗之弊。左克明对汉乐府独特的解题方式成为乐府研究的重要转折。诗话在宋元时期就已成为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主要形式,严羽、刘克庄、杨载等人均在诗话着作中表达了自己对汉代诗歌的理解和看法。第五章,明代对汉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选、编、注、考、点、评、论等多种形态的研究,其卷帙之繁富,体系之完整,理论之精确,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体现了多样化的诗学批评模式。明前后七子以“古体宗汉魏”为创作纲领,将汉代诗歌推到仅次于《诗经》的亚经典地位。第六章,清代的汉诗研究在历代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全面的展开。清代是“经学复盛时代”,儒家诗学的传统政教精神复兴,学者们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多继承汉儒比兴解诗的传统,探求诗外之旨,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形成了注重史科、耽于考据的研究特色。研究方法的更新最为显着的是打破传统的评点方法,将时文的创作与批评方法运用到对汉诗的评点诠释中。

徐林云[3](2017)在《出土文献与汉代诗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以来,有许多重大的考古发现,大量文献包括汉代文献出土,这对古代文学包括汉代文学的研究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前人早已关注到出土文献的珍贵价值,利用出土文献来研究古代文学包括汉代文学,并取得丰硕成果。汉代诗赋是中国古代诗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汉代诗赋的研究大多根据传世文献从主流视野出发去探讨,而忽略了对那些可能活跃于宫廷内外未被文献记载或被记载而失传的文学活动的研究。二十世纪以来出土的众多汉代文献资料进一步揭开了汉代诗赋多元化的面貌,在研究汉代诗赋方面提供给今世之人许多新的线索,而这些线索恰是在传世文献中无法看到的。阜阳汉简《诗经》、“鲁诗石经”与“鲁诗镜”的发现,弥补了传世文献记载的缺陷,使人们重新审视汉代《诗经》的流传情况,彰显了汉代经学的昌盛;出土的大量的汉代七言铜镜铭文以及在汉代陶瓶和汉代摩崖石中发现的七言韵文,提供了两汉时期七言写作的盛况,成为研究汉代诗歌活动及七言诗形成的重要材料,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出土的汉代厅堂画像石使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了解汉乐府诗的性质、内容及其形成的原因,从而得以更深入的考察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田章》残简、《韩朋故事》残简、《神乌赋》、《妄稽》篇和汉代说唱俑的发现,则揭开了被历史遗忘的汉代“俗赋”的面貌,让我们对汉代赋体文学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所有这些,都如同阳光、雨露、养料一般,成为汉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营养分子,滋润着汉代诗赋和汉代文学的生长。

伏雪芹[4](2017)在《两汉诗歌中的套语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两汉诗歌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套语理论,对其中反复出现的相同或相似的诗句、短语、词语等程式化的语言组织模式做一研究。具体通过研究这些套语的句法结构、固定位置、隶属主题、典型场景等内容,尝试分析套语在诗歌生成过程中产生的原因及功能。再者,通过总结同类套语系统的替换模式及规律,将套语系统与两汉诗歌中的经典主题二者联系起来,分析诗人对套语以及套语系统的运用与诗歌经典主题的生成之间的关系。此外,我们还关注到汉代诗歌程式化现象的特殊表现形式:用典和拟作。故在讨论套语之外,也对用典和拟作加以关注,以尝试更加全面、彻底地讨论两汉诗歌的程式化现象。本文共计四章:第一章“乐府诗套语研究”,共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乐府歌辞的套语及形成原因”,我们结合早期乐府的歌唱表演性质,从音乐曲调入手研究乐府歌辞的语言形式特点。我们发现乐府歌辞作为乐府这种综合艺术的文本形式,与音乐歌舞表演有着直接的联系,并带着大量的表演信息,乐府歌辞存在拼凑、分割、重复、以及与主题内容不一致等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又导致了歌辞中经典表达以及套语的形成。第二节“乐府诗中的套语现象及类型”,我们将乐府诗中的套语分为三类:表演程式化套语、主题类套语、固定曲调类套语,具体讨论其中的套语分布。第三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典型案例研究”,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为乐府诗套语分析的典型代表进行个案研究。第二章“古诗套语研究”,共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古诗十九首》中的套语及形成原因”,结合汉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将“古诗”这一特殊产物置于汉代诗歌由民间乐府向文人徒诗的过渡阶段讨论讨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套语及形成原因。第二节“《古诗十九首》中套语类型及分析”,考虑到《古诗十九首》的特殊情况,我们将其套语分为“全行套语”和“相似套语”两类进行研究。第三节“《行行重行行》典型案例分析”,将《行行重行行》作为《古诗十九首》套语分析研究的典型代表进行个案研究。第四节“其他古诗中的套语研究”,对“古诗”中除了《古诗十九首》以外的其他无名古诗中的套语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古诗作为乐府诗向文人徒诗的过渡阶段的产物,其生成特点及创作方式。第三章“主名文人诗套语研究”,共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文人诗中的套语分布研究”,我们对汉代诗歌中有主名的文人诗中的套语分布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为“两汉文人诗”、“建安文人诗”两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二节“文人拟作、用典与套语的关系”,考虑到部分文人诗中存在拟作和用典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文本彼此之间产生相似或相近的经典表达,但拟作和用典与“套语”存在本质的区别,本节旨在通过区别拟作、用典与套语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主名文诗人中的套语分布情况以及形成原因。第三节,“典型案例分析”,具体结合有代表意义的文人诗创作来分析研究文人对现成套语的运用和再创作情况。第四章,“诗歌主题与套语系统”,共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游仙主题及其套语系统”,在总结两汉游仙主题诗歌的基础上,将游仙诗歌从套语模式角度分为“求仙丹”和“周游天庭”两大模式,分别讨论了其模式化主题之下常见的套语以及套语之间的组合排列规律。第二节和第三节“生命主题及套语系统”、“相思别离主题及套语系统”,基本研究方法与前述“游仙主题”一样,分别对每一主题之下的套语及模式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总结,旨在将套语系统和诗歌主题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汉代诗歌的模式化问题。

杨洪敏[5](2016)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是一个当前十分关键的问题,其中有诸多细致的问题尚没有完全呈现出来。梳理取得的学术成就,把握当前的研究态势,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国内叙事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论文所探讨的“本土化”问题既属于中西比较诗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同时属于叙事学本身发展的问题,两者存在交叉之处,因此必须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缘起。可以说,“本土化”问题早在中西比较诗学之初就已经被意识到并提出,其在西学东渐与中西文论对话过程中如影随形。就传播与接受的规律而言,任何一种异域的思想与文化资源,都存在如何“本土化”的问题。目前很多学者从“全球化”、“中国化”、“民族化”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本土化”的内涵。在综合考察国内学者对“本土化”各种研究后,笔者采纳了从中国语境的分析思路,因为语境化就是文化研究的话语与实践本身必须被持续地历史化与地方化,所以“本土化”与中国语境构成正向关系。笔者基本按照新时期的三个十年的语境变迁,即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语境、第二个十年的“多元性”语境、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来分析“本土化”相应的内涵,即西方文论的翻译引入、阐释对照、中西文论对话的不断深入。叙事学从传入中国以来,其“本土化”历程也遵循上述的基本线索。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的语境,“本土化”实际上就是“中国化”,主要是将西方论文用中国方式表述出来,因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翻译。到了第二个十年的“多元化”语境,西方文论在翻译的基础上不断被鉴别阐释和运用,因此这一语境的“本土化”不再是简单的表述上的“中国化”,而是有了建立在对西方文论精神领会基础上的“化中国”的新内涵。所以从这一角度讲,“本土化”又不简单等于最初的“中国化”。到了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本土化”不仅仅是西学东渐,而是与“全球化”密切联系在一起了,与之相应,“本土化”不仅指要将异质文化在本土吸纳,还要在吸收异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参与对话。按照上述语境的变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内涵从四个层面展开:一是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翻译的中国化问题;二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精神层面的中国化问题;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这其实是西方话语在经典及经验阐释上的中国化;四是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这其实是在西方文论激发下中国文论的对话要求。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将中国阐释和中国式运用分而论之,阐释和运用往往是一体的,故与三个语境对应形成了四个层面。值得说明的是,这四个层面大致与三个语境的前后顺序对应,但不是时间上的截然独立而是互相交织的,也不是严格的对号入座。按照“本土化”内涵的这一理解,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是对本土化视域下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的梳理。为此回顾了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主要是柏拉图对模仿与叙事的区分、以及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相关思想;梳理了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即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分析了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的具体过程,重点对托多罗夫、热奈特、巴特、布雷蒙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在此基础上对后经典叙事学的流派主要指修辞性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认知叙事学、非文字媒介叙事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二是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的文献学分析。笔者整理了国内相关的着作和论文,用数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文献分析,包括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以及具体层面的文献分析,从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第二是本土化语境中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为此笔者首先以一些翻译为例,分析了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究。主要是翻译的文化语境与已有知识的干扰、作者思想发展的矛盾性。二是对西方叙事学的理论误读问题的深入研究。笔者以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的研究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如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存在理解混乱,笔者进行了澄清,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视角的理解框架图。在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中,首先指出了对国内“叙事结构”的各种表述和带来的分类随意性以及深层理论误区,然后提出了准确把握“叙事结构”的几个关键点,如“叙事结构”与“意义”的关系、从“功能”把握“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叙事结构”的层次性、“叙事结构”的多元性等。论文指出,类似的误读问题还有许多,需要认真对待。三是对西方叙事学理论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笔者选取大量的英文范畴与相应的翻译,对西方叙事学中相关理论范畴进行了具有探索性的比较研究,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范畴归类、范畴体系研究等。第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指出叙事学对当代中国文本批评理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对当代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形式观念的产生了很多启发,并从文本批评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做了说明,梳理了重要成果、文本分析的主要类型、分析文本的重要主题。在此基础上,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的运用为例,指出了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表述的准确性问题、对所运用批评理论的误读、机械套用理论框架的现象,从而对当前文本批评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二是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论文首先说明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方面。然后分析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影响,为此以《毛泽东》为例,说明了影视剧所采用的意识形态叙事策略及其叙事效果。第四是本土意识与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旨在探究西方叙事学激发下的中国叙事学问题。一是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问题,主要是杨义等对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傅修延、董乃斌等对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张开焱、高小康等的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浦安迪等国外汉学家关于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等,指出还有众多学者,从而使得中国叙事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二是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认为其不但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如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叙事人物、叙事事体、叙事作者等方面有充分运用并有所创新,而且有诸多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如叙事发生、叙事意象、叙事技巧、叙事音律等。最后指出了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继续发掘可供研究的丰富资源、在拓展研究方法中要不断思考方法论问题、把握中国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相通的特点和发展走向等。在上述基础上,第五部分进行了概括思考,即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研究。这是论文的结论,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在路径选择上,从不同的文化思维分析了对话的可能性,为此首先回顾了中西文论比较中的原发性问题即文化失语症的提出。然后归纳了当前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也是叙事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学方法、逻辑解释方法、归纳法、对比参照法、迂回进入的方法等,对之一一进行说明。二是在吸取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中西叙事理论通融的可能路径。包括在出发点上坚持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之统一,要从中国文化原点寻求中国叙事传统,要研究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体现,思考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根源,确立中国叙事学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学会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其次要学会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最后要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在论述中选取了很多叙事学理论和概念进行了生动说明。三是在上面的基础上,笔者以《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为例进行了分析,在文本分析中尽可能综合性、汇通性地运用中西叙事学的各种方法,意在突出《论语》中叙事的本土化特色,从而回应论文关于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主题。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西方叙事学本土化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繁杂,涉及的学者着作极为广泛,因此在勾勒出基本的线条的同时要突出重点,既要资料翔实,又要关注问题,有理论深度。因此论文十分重视选材、逻辑性及论述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其中文献研究不但进行总体性的宏观分析、而且进行准确性的微观统计。论文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呈现和讨论。在研究思路上,论文以范畴分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始终围绕一些重要的叙事学范畴,体现了理论的高度。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例的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抓住一些前沿问题、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为此大量参阅和研究叙事学基本理论,从写作的结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尽管如此,由于“本土化”的丰富内涵,还有许多由于篇幅不得不忽略的内容,这将是下一个阶段和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任务。

牛静[6](2016)在《论赵毅衡“编者按”对新批评的守正与变异》文中研究表明编译文论文集或文选是一种引进西方文论的常见方式,与一般西方文论文集或文选相比,着名文论家赵毅衡先生在八十年代编译的《“新批评”文集》中近两万余字的三十篇“编者按”显得别具一格。综观近三十年来新批评的中国化进程,赵毅衡先生的“编者按”对学界研究、运用甚至重新审视新批评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共同承担了“标杆”与“靶子”复杂角色,因而我们称新时期以来学界存在着新批评中国化的“赵毅衡现象”。我们以“编者按”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和深刻辨析了“编者按”内容,并与原初语境中的新批评进行比较,进而动态追踪了它在中国语境中三十余年的境遇,这不仅有利于学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编者按”功过,同时也可以为西方文论中国化过程中文论选集的编选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从而有效地促进西方文论的中国化进程。绪论部分梳理了学界对“编者按”观点的评价线索,从译介、研究、传播和实践四方面描述了新时期新批评中国化的“赵毅衡现象”。但对于“编者按”来说,已有的论述均是较为零星而表面地一笔带过,还未有论者全面、系统、集中、辩证、动态地探讨过“编者按”,至于汲取其对文论文集编选的智慧及教训则更乏其人。第一章阐释了“编者按”的由来及内容。通过比较“编者按”与赵着《新批评》,呈现了二者之间在逻辑结构、编选比例、阐释意向等方面的同一性。第二章辨析了“编者按”对新批评的”守正”与”变异”的三种情况:第一,在新批评的分期、作品的辩证构成、反讽的概念阐释等方面都守其正宗。第二,对“复义”的翻译与阐释很好地把握了守变程度。第三,在作品与作家、读者、世界的关系,以及新批评家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上,“编者按”的论述就显得“变异”过度,是我们重点剖析和澄清的对象。第三章总结了“编者按”对西方文论中国化进程中文集编选的诸多启示。编译者在引进已然定型的理论派别时,应尽可能地处理好“守变”关系:第一,全面还原西方文论流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隶属于文论派别的基本性常识性问题应当严守正宗,编译者在推介时应谨慎论断;第二,灵活处理个体思想的完整性与流派主张的独特性;第三,辩证看待理论阐述与批评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第四,理性辨析理论引进历程中的渐进过程和问题导向,如有内涵与中国古典文论有较大程度契合的核心术语,不妨尝试中西结合的译介方法,借机“复活”中国古典文论优秀因子,实现从“西方文论中国化”到“批判理论当代化”的良性过渡。

徐莹[7](2013)在《明代诗学中的汉乐府批评》文中认为明代汉乐府批评的繁荣并非偶然。除了文学批评史发展的自身规律,明代最高统治者对雅乐的需求,以及李东阳等人对于汉乐府诗的偏爱也会对整个文坛和社会的取向产生重要影响。明代复古主义诗学对汉乐府批评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汉乐府机构、诗歌作品的政治功用及反映现实作用的大力肯定与宣扬。二是对汉乐府诗歌艺术价值的高度推崇。明代汉乐府批评范畴由早期的以“声律”和诗题本事考证为主,发展到“格调”、“兴象”、“兴寄”、“文采”、“章法”、“体格”、风格等丰富多彩的批评范畴,这无疑是汉乐府批评的细化和深入,同时也是对诗歌艺术本身的回归。明代汉乐府批评的形式包括诗话类着作,诗歌选集编者的批语、评语,以及李东阳、王世贞等人对汉乐府古诗的拟写以及批评家对拟写的行为和作品的评价等。关于汉乐府的源流,明代的诗学家们没有将汉乐府诗单纯看作汉代乐府制度的产物,而是将它和先秦时代的上古歌谣及“诗三百”进行了广泛地联系,其中还有关于铙歌、郊祀等汉乐府类别的具体论述。明代的批评家们已经能够逐渐摆脱“声律”对汉乐府研究的过度束缚,转而更加关注汉乐府诗作为一种文学作品而具备的各种特点。明代的诗评家们还论及汉乐府在后世所发生的变化,探讨了乐府诗衰落的原因。许学夷对于汉乐府体格的概括是“轶荡”。徐祯卿对汉乐府句格的理解是“质”,意思是自然、古朴。胡应麟在批评汉乐府句格时就把铙歌和相和歌进行了区分,前者“诘屈”,后者“峻绝”。许学夷认为铙歌这种特殊句格可能和脱文断简或曲调与曲辞混录有关。胡应麟非常推崇汉乐府诗在章法上的完整性和浑成性。钟惺、谭元春则认为汉乐府在章法上既有寄托不尽之妙,同时又不着痕迹。另外,胡应麟等人对汉乐府诗创作中存在的一些较为固定的创作程式,比如结尾等方面也进行过一些评论。朱承爵认为汉乐府诗的命题“俱有主意”。许学夷则认为,尽管汉代五言乐府中有歌、行、篇、引等不同的题目,但从诗歌体格上来说则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胡应麟指出《郊祀》歌上继《雅》、《颂》,所以作品中实字用的多,而且是越多越典雅。明代的批评家们注意到了汉乐府“不避俗语”的重要特征。另外,明代学者对汉乐府对汉乐府叙事手法的发现和推崇也很值得关注。明代诗论家对汉乐府艺术风格的批评比较复杂。周瑛对于汉乐府艺术风格的定位是“雍容和美”。王世贞则认为乐府诗的特点是“皦径扬厉”。胡应麟和徐祯卿对铙歌风格的定位分别是“发扬蹈厉”和“遒深劲绝”。在批评单篇汉乐府作品,如《孔雀东南飞》时,明代的诗论家们还使用了“自然”或“天然”这样的词。由于明代汉乐府批评是在整个复古主义诗学大背景下展开的,明代的一些诗论家用“高古”一类的词来批评汉乐府的风格。经过明代学者的批评和大量拟写,汉乐府的经典价值最终得以确立。同时,部分学者也开始从音乐、词义等角度进行反思。明代诗论家对汉乐府各方面的评价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范畴、方法和内容为清代以后的学者所继承。

赵敏俐[8](2012)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汉乐府歌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汉乐府歌诗研究的黄金时代,改革开放促使学者们的思想发生了解放,对汉乐府歌诗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从研究对象来讲,不仅涉及此前研究的一些热点,而且包括汉乐府歌诗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不被人关注的《安世房中歌》与《郊祀歌》,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以相和歌辞为代表的"民间乐府",也有了更为全面的把握。更为重要的是,学者们突破了前30年的理论局限,摒弃了以政治思想为标准的价值评判体系,更加深入地探讨汉乐府歌诗的艺

李晓玲[9](2012)在《汉乐府诗叙事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乐府诗是我国叙事诗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其蕴含的叙事观念及使用的叙事技巧,对我国叙事诗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汉乐府诗的具体生态环境及我国本土的叙事理论出发,并借鉴西方叙事学的研究路径,对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进行了专门研究。绪论部分,对汉乐府诗是否属于叙事诗进行判别,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回顾并总结本论题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汉乐府诗的叙事视角。汉乐府诗为演唱文本,其中的故事是通过表演者(即乐人)的演述呈现给观众,因而在剧情之内为角色,采用代言视角,而在剧情之外为叙述者,多采用旁言视角。汉乐府诗在叙事过程中,还会“为听者计”,从接受者的视角展开叙事。在大部分汉乐府诗中,叙事视角都不是单一、固定的,而是将代言、旁言、“为听者计”等视角相互转换。第二章具体论述汉乐府诗是如何展开叙事的。一般来说,汉乐府诗较多采用动作、言语等行为叙事,通过设置矛盾来延伸和推进故事,大量铺写场面来展开叙事。在叙事过程中,因表演的需要,或者简省部分细节,或者对某一“点”格外突出。汉乐府诗叙事时往往带有浓厚的抒情性,几乎很多情节都是为了抒情而设置的。此外,汉乐府诗有时还用意象来点明作品的叙事主题,贯穿叙事结构,使情节得以发展。第三章是将汉乐府叙事与历史叙事进行比较。汉乐府所叙及的事件如“欺掠妇女”、“少孤依靠宗人或兄嫂”、“豪华奢侈”等在《史记》、《汉书》、《后汉书》、《列女传》等历史典籍中都有所记录,但其叙事客观性强,不注重细节。汉乐府诗“缘事而发”,说明汉乐府诗对“事”有很强的依赖性。本文还选取《雁门太守行》与《后汉书·王涣传》作为个案进行比较,并总结和概括了汉乐府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差异。余论部分简要说明了汉乐府叙事诗在我国叙事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主要论述了汉乐府诗叙事艺术对《诗经》的超越和对后来戏剧文学、说唱文学的影响。

李晓玲[10](2011)在《汉乐府诗叙事艺术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早在汉代,班固就在《汉书·艺文志》中指出汉乐府诗具有"缘事而发"的特点。此后,人们对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虽然有人对汉乐府诗的研究进行过综述,如马庆洲的《百年汉乐府研究概述》、刘运好的《新时期汉乐府诗研究之回顾》、赵明正的《元明清时期的汉乐府研究》与《20世纪汉乐府研究述论》(上、下)等,也有人对叙事诗的研究进行过综述,如王新霞的《先秦汉魏叙事诗述评》,王荣的《中国叙事诗研究

二、新时期汉乐府诗研究之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汉乐府诗研究之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杜甫诗歌人物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塑造研究
    二、杜甫诗歌人物塑造研究
    三、学术界有关“人物诗”概念的辨析
    四、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唐前诗歌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 唐前诗歌人物形象塑造背景
        一、先秦诗歌人物形象塑造背景
        二、汉魏六朝诗歌人物形象塑造背景
    第二节 唐前诗歌人物形象塑造
        一、先秦诗歌人物形象塑造
        二、两汉诗歌人物形象塑造
        三、魏晋南北朝诗歌人物形象塑造
    第三节 唐前诗歌对杜诗人物形象的影响
        一、唐前诗歌人物类型对杜诗的影响
        二、唐前诗歌人物描写技巧对杜诗的影响
第二章 杜甫诗歌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杜甫诗歌人物形象概述
        一、人物形象的量化统计
        二、诗歌的体裁分布及特征简述
        三、杜甫诗歌人物形象与创作年代分析
    第二节 杜甫诗歌人物形象类型
第三章 杜甫诗歌的人物塑造艺术
    第一节 对李颀诗人物描写的借鉴
        一、精神气度的彰显
        二、细节描摹与写意式勾勒
        三、深情贯注与激赏式褒扬
    第二节 “破体为文”的创格
        一、以小说为诗
        二、以文为诗
        三、以史传为诗
第四章 杜甫诗歌人物描写对唐代诗歌和小说的影响
    第一节 杜甫诗歌的人物描写对唐诗的影响
        一、对白居易诗歌的影响
        二、对韩愈诗歌的影响
        三、对李贺诗歌的影响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人物描写对唐人小说的影响
        一、唐人小说对杜诗人物描写的借鉴
        二、唐人小说与杜诗“尚奇”之关联
        三、杜诗对唐人小说的间接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两汉时期关于汉诗的着录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诗歌创作
        一、有关乐府活动的记录
        二、乐府曲目创制
        三、歌辞记录
        四、乐舞表演
        五、《琴操》——汉代的琴曲歌辞
    第二节 《史记》《汉书》对汉诗的收录
    小结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汉铙歌十八曲》的改造
    第二节 《宋书·乐志》对汉诗研究的贡献
        一、相和歌辞的收录
        二、首次记录《鼓吹铙歌十八曲》
        三、记录汉、魏所传15大曲
        四、《陌上桑》首次见载于《宋书》
        五、对燕乐歌辞的记录
    第三节 南朝时期对汉代诗歌的批评
        一、关于五言诗起源的争论
        二、南朝批评家对汉诗的态度
        三、南朝诗文选集选录汉诗的分歧
    小结
第三章 隋唐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隋代对雅乐的重视
    第二节 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
    第三节 唐代的乐府观
    第四节 唐代乐府创作中对汉乐府古题的关注
        一、李白的乐府古题诗——对乐府古题规定性的继承与革新
        二、唐代新乐府——对汉乐府古题的突破
    第五节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一、吴兢对乐府创作“本事”的维护
        二、《乐府古题要解》称“《琴操》纪事好与本传相违”
    第六节 皎然《诗式》对汉诗的品评
    第七节 汉诗研究的多样化趋势
        一、对汉诗的注释
        二、唐代类书对汉诗的摘引
    小结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郑樵《通志》中关于汉诗研究的问题
        一、郑樵对乐府创作“声失义起”现象的批判
        二、关于相和歌和清商三调的归属问题
    第二节 宋诗话对汉诗的考辨和品评
        一、对苏、李诗的关注
        二、对杜甫诗承汉乐府的讨论
        三、刘克庄《后村诗话》关于《孔雀东南飞》创作时间的论争
        四、严羽《沧浪诗话》高标汉魏古诗“第一义”
    第三节 《乐府诗集》对研究汉乐府的贡献
        一、乐府分类研究
        二、乐府诗的解题方式
        三、郭茂倩对“鼓吹”曲概念的明确
        四、对《董逃行》和《董逃歌》的态度
    第四节 元代的汉诗研究
        一、吴莱对汉魏遗音的肯定
        二、左克明对乐府本事的勾勒
        三、刘履《选诗补注》对《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小结
第五章 明代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明代复古思潮与汉诗研究概说
    第二节 明代编选汉诗选集概况
        一、明代和汉代诗歌相关的古诗选本
        二、古诗选本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 明前期的汉诗研究
        一、“古体宗汉魏”之先声
        二、李东阳古、律之辨
        三、陈沂标举“汉魏古诗”
    第四节 明中期的汉诗研究
        一、前七子“古体宗汉魏”理论纲领的确立
        二、前七子对汉乐府本义辞旨的拟习
        三、后七子对“古体宗汉魏”古诗观的拓展
        四、汉、魏诗之辨
        五、胡应麟对汉诗批评的深化
        六、前后七子对汉代诗歌审美特质的挖掘
    第四节 明后期的汉诗研究
        一、许学夷《诗源辨体》—汉魏之辨的理论总结
        二、竟陵派以“真”“厚”“情”“韵”诠释汉诗
    小结
第六章 清代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清代汉代诗歌研究概说
    第二节 清前期的汉诗研究
        一、清初云间、西泠派对汉诗的态度
        二、王夫之对汉诗“主情”与“求真”的体认
        三、清代选学对汉诗的研究——以《六朝选诗定论》为例
        四、费锡璜《汉诗总说》对汉诗的评点
        五、陈祚明对汉诗的“言情”考量
    第三节 清中期的汉诗研究
        一、沈德潜以“格调”论汉诗
        二、方东树对传统评点方式的突破——以“义法”论汉诗
        三、张玉谷:以“以意逆志”之法解析汉诗
        四、独具特色的汉诗评析——“音注”“诗评”相结合
    第四节 晚清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五节 清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第六节 《古谣谚》对汉代谣谚的辑录
    第七节 清代汉诗诗学批评模式的多样化
        一、清代和汉诗相关的古诗选本
        二、清代对汉乐府的笺注阐释
        三、清诗话对汉诗的品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出土文献与汉代诗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前人研究回顾
第一章 对汉代《诗经》流传情况的新认识
    第一节 汉代经学昌明的印记——阜阳汉简《诗经》
        一、“四家诗”外的又一诗学体系
        二、对阜阳汉简《诗经》的其他猜想
    第二节 汉代传《诗》风气的兴盛——以“鲁诗石经”和“鲁诗镜”为证
第二章 汉代七言及七言歌谣
    第一节 汉代七言谣谚概说
    第二节 出土文献中的汉代七言
        一、汉代七言铜镜铭文
        二、出土文献中的其他汉代七言作品
    第三节 汉代七言与七言歌谣关系探究
第三章 汉代厅堂说唱画像石与汉乐府诗
    第一节 汉乐府诗的表演功能
    第二节 汉代厅堂说唱画像石与汉乐府诗研究
第四章 汉代俗赋——被历史忽视的一支汉赋潜流
    第一节 汉赋略论
    第二节 汉代俗赋概说
    第三节 出土文献中的汉代俗赋
    第四节 汉代说唱俑与汉代俗赋关系探析
结语
附录:二十世纪以来部分出土汉代七言铜镜铭文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两汉诗歌中的套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两汉乐府诗中的套语研究
    第一节 乐府歌辞的特点及与套语形成的关系
    第二节 乐府诗中的套语现象及类型
    第三节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典型案例研究
第二章 古诗中的套语研究
    第一节 《古诗十九首》中的套语及形成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中套语类型及分析
    第三节 《行行重行行》案例分析
    第四节 其他古诗中的套语研究
第三章 文人诗中的套语研究
    第一节 文人诗中的套语现象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文人拟作、用典与套语的区别
    第三节 典型个案分析
第四章 诗歌主题与套语系统
    第一节 游仙主题及套语系统
    第二节 生命主题与其套语系统
    第三节 相思离别主题及其套语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缘起
        1、“本土化”的提出过程
        2、“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二、研究现状分析
        1、中西比较诗学的“本土化”研究述评
        2、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状况及研究趋势
    三、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与价值
        1、重要的文献价值
        2、明显的问题意识
        3、独特的研究思路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
        3、理论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
    第一节 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
        一、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二、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三、从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
        四、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背景下的后经典叙事学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文献学分析及其问题
        一、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研究具体问题的文献分析
        三、通过文献分析看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
第二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
    第一节 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翻译问题
        二、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第二节 对西方叙事学理论的误读问题
        一、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理解混乱的澄清
        二、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西方叙事学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比较研究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的范畴体系研究
第三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
    第一节 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
        一、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总体状况
        二、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
        一、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二、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价值—以《毛泽东》为例
第四章 本土化: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
    第一节、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
        一、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
        二、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
        三、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
        四、港台和海外汉学界有关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
        一、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的运用和创新
        二、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
        三、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总结: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
    第一节 路径选择:从不同的文化思维看对话可能性
        一、中西文论比较问题的历史回顾
        二、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二节 具体方法:中西叙事理论通融之可能
        一、出发点: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
        二、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
        三、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
        四、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
    第三节 实例分析:《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
        一、《论语》中的叙事方法
        二、《论语》中叙事的本土特色
参考文献
附录:叙事学文献目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论赵毅衡“编者按”对新批评的守正与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编者按”对新批评译介的影响
        1.“理论至上”思维模式
        2.关键术语的翻译
    (二)“编者按”对新批评研究的影响
        1.对新批评本体研究的影响
        2.对新批评比较诗学的影响
    (三)“编者按”对新批评传播的影响
    (四)“编者按”对新批评实践的影响
一 由来与内容:《新批评》
    (一)《“新批评”文集》“编者按”的由来
    (二)《“新批评”文集》“编者按”的内容
        1.“编者按”之新批评理论及方法论
        2.“编者按”之新批评的诗歌语言
        3.“编者按”之新批评的细读法
        4.“编者按”之新批评的自辩
二 成就与问题:“守正”与“变异”的平衡与失衡
    (一)概念辨析与“守变”标准
    (二)守其正宗
    (三)守变平衡:复义”—比较诗学的译介立场
        1.前赵毅衡时期的“ambiguity”翻译
        2.赵毅衡“复义”与“复意”
    (四)守变失衡
        1.作品本体与世界本体
        2.作品本体与细读法
        3.作品本体与作者、读者
        4.作品本体与文体壁垒
三 经验与启示:西方文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守变”关系
    (一)壁垒与篱笆:全面还原西方文论流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个体与整体:灵活处理个体的完整性与流派的一致性
    (三)理论与实践:辩证看待批评理论与实践间的复杂关系
    (四)追新与重返:理性辨析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语境和过程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明代诗学中的汉乐府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明代汉乐府批评概况
    第一节 复古主义诗学背景下的明代汉乐府批评
    第二节 从声律到格调、章法、风格——批评范畴的渐趋丰富
    第三节 批评形式的多样化
第二章 明代汉乐府批评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源流演变批评
    第二节 体格、句格与章法批评
    第三节 创作手法批评
    第四节 艺术风格批评
第三章 汉乐府经典价值的确立及反思
    第一节 汉乐府经典价值的确立
    第二节 反思及对后世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汉乐府诗叙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对汉乐府中叙事诗的认识
    二、汉乐府诗叙事艺术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汉乐府诗的叙事视角
    一、 代言
    二、 旁言
    三、 为听者计
    四、 视角的转换
第二章 汉乐府诗叙事的展开
    一、 重行为叙事
    二、 矛盾:叙事推进的动力
    三、 场面铺写
    四、 省略和聚焦
    五、 以“情”叙事
    六、 意象叙事
第三章 汉乐府叙事与历史叙事之比较
    一、 历史典籍中涉及汉乐府诗题材的叙事艺术
    二、 “缘事而发”:汉乐府诗叙事对“事”的依赖
    三、 《雁门太守行》与《后汉书·王涣传》之比较
    四、 汉乐府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差异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新时期汉乐府诗研究之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杜甫诗歌人物形象研究[D]. 盛佳. 青岛大学, 2019(02)
  • [2]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D]. 孔庆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出土文献与汉代诗赋研究[D]. 徐林云. 闽南师范大学, 2017(01)
  • [4]两汉诗歌中的套语研究[D]. 伏雪芹.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6)
  • [5]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D]. 杨洪敏. 兰州大学, 2016(08)
  • [6]论赵毅衡“编者按”对新批评的守正与变异[D]. 牛静.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 [7]明代诗学中的汉乐府批评[D]. 徐莹. 海南师范大学, 2013(01)
  • [8]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汉乐府歌诗研究[J]. 赵敏俐.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2(02)
  • [9]汉乐府诗叙事艺术研究[D]. 李晓玲. 江苏师范大学, 2012(05)
  • [10]汉乐府诗叙事艺术研究综述[J]. 李晓玲.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02)

标签:;  ;  ;  ;  ;  

新时期韩乐府诗歌研究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