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纤通信有关的部分教学实验仪器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关文文[2](2020)在《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响应测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电子式互感器是一种应用在智能电站中的互感器,大量数字自动化二次设备对电网一次侧信号的采集需要使用电子式互感器来实现。在智能电站中随着测量和保护向智能化、微机化方向发展,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容量的增大以及测量和保护要求的不断完善,新型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至关重要。但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对电磁暂态信号的响应能力欠佳等问题。国内外大多是基于标准电子式互感器的准确度及误差分析的检测方式,对电子式互感器的暂态响应特性进行测量的少之又少,所以设计一套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响应特性测量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在上述背景意义下研究设计了一款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暂态响应测量系统,其中包括FT3协议转换器以及基于LabView的暂态响应测量系统上位机界面的研究与设计。首先对FT3协议转换器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通过芯片的选型比较、电路的设计以及PCB板的设计完成了FT3硬件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其中硬件电路的设计包括光纤通讯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电源模块以及JTAG模块。接着便是对FT3协议转换器的软件设计,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本课题采用基于FPGA中Quartus II下建立SOPC软核和Nios II实现软硬件空间相互转换的方法进行了相关模块的设计,其中包括利用Verilog-HDL语言在Quartus II下完成的FT3组帧模块、曼彻斯特码编码模块、CRC校验模块、FIFO存储模块、曼彻斯特码解码模块以及FT3解帧模块的设计,同时包括利用C语言在Nios II下完成的W5500网络通讯模块的设计,并在Modelsim和TCP调试助手下完成了各个模块的仿真验证工作。其次结合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响应测量系统的特性需求,设计了基于LabView(VI)的自动监测暂态响应测量系统,在LabView下利用G语言完成了网络通信模块、数据解析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波形显示模块的设计。最后在现场完成系统的搭建以及实验数据的测量,通过对相关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最终实现了暂态响应测量系统的智能化,降低了实际工作过程中操作的危险性。通过对仿真结果、现场实验以及测试数据的分析,本课题成功的设计了一款能够自适应不同通信协议的FT3协议转换器,完成了FT3帧格式数据的接收、解析处理以及传输速率的自适应,实现了合并单元与上位机之间硬件链路的连接。同时完成了基于LabView的暂态响应测量系统上位机界面的设计和现场测试,成功的实现了与FT3协议转换器以及示波器的连接、数据的处理解析以及波形的显示。实现了监控一体化的智能操作,验证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了设计要求。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3](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提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方文长[4](2020)在《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光功率计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光电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光功率计被大量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它不仅可以用于直接测量光功率,还可以用于光损耗的相对测量。目前,国内光功率计很多需要进口,价格昂贵且需要各种配件,使用起来并不方便。而国内同类测试仪器存在价格昂贵且测量精度低,工作波长少以及测量范围不足的问题;同时,近几年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很快,以微处理器为中央控制器的智能仪器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当光纤通信遇到智能测试时,将引起测控仪器领域的新的一场技术革命。针对目前主流产品的光功率计测量精度在1%~5%左右,不能满足精度高的要求,测量下限都在-70d Bm左右,工作波长为2-6个等特点,本文以光功率计系统的工作波长,动态测量范围以及测量精度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一款光功率计系统。设计的光功率计系统是测试精度高,动态范围宽,工作波长多的光功率计检测设备。光功率计系统用PIN光电二极管实现信号的光电转化,并采用非线性的对数放大器以及嵌入式技术设计一种光功率计,同时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算术平均值滤波算法以及分段线性化,波长选择,示值修正的计算方法,实现高精度,宽范围,以及工作波长多的特点。实测结果表明:该光功率计测量精度在1%以下,测量宽度可以达到-80d Bm-+10d Bm以及工作波长可以达到7个以上,满足光纤通信工程及其相关科研教学中对光功率测试的需要。
刘欣[5](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方松[6](2019)在《面向光纤光谱仪及雪崩光电二极管的虚拟仪器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仪器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科学仪器与计算机相结合的虚拟仪器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辅助测量的重要手段。因此,虚拟仪器的开发和研究成为了重要的科研课题。本文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分别开发了用于光谱测量分析的光纤光谱仪系统和用于APD性能参数检测的综合测试系统。首先,搭建了基于实验室现有仪器平台的光纤光谱仪硬件系统,并利用LabVIEW完成了光谱分析软件虚拟仪器的开发,将其与实验室现有的光纤光谱仪分别进行了测试对比,通过对微纳光纤环光谱的测试和分析,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并对该测试系统软件进行了封装,完成了应用程序和安装程序的发布,为光纤光谱仪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其次,为了满足APD性能参数的自动化测量的项目要求,在硬件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系统测试软件,利用该软件完成了性能参数的测量和结果分析,实现了在同一测试界面下所有的测量功能。最后生成并发布了APD综合测试系统的应用程序和安装程序,为APD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测试手段,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科学仪器与计算机相结合的虚拟仪器技术所开发的测试系统,在测试与分析仪器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蔡治平[7](2004)在《光纤通信有关的部分教学实验仪器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光纤通信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与之相关的电子通信仪器的研制为光通信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本文分别介绍了EDFA驱动源,光纤色散测试仪设计以及光纤折射率分区测量的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实现了实验样机的商品化,分别研制出980nm EDFA驱动源两台,色散测试仪三台。 1. 980nmLD要求电源纹波小、抗高频干扰、具备实时自我保护和重启功能。针对此特点,分析了采用完全模拟电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优劣,提出几种稳定的EDFA驱动源的解决方案。2.采用完全模拟电路的方法,研制出一台带有温控电路的EDFA驱动源,并分析了各部分所实现的功能及其实验结果,实验证明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分析了色散测量的几种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测试通信波段(1550nm)波长附近光纤色散的方案,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4.设计出一个高Q值的无源带通滤波器,实验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5.阐述了色散测试仪研制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制备一台光纤色散测试仪,应用在光纤通信教学演示实验系统中。6.实验证明了色散测试仪的可行性,对于SMF G652,其测量误差在±1ps以内,基本达到了原先的设计要求。并作为教学仪器,提供复旦大学及天津大学光通信实验室使用。7.研制了一台多模光纤折射率测量仪器,并提供给天津大学光通信本科教学实验室使用。
二、光纤通信有关的部分教学实验仪器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纤通信有关的部分教学实验仪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2)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响应测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电子式互感器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和创新点 |
1.3.2 本文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子式互感器测量系统的概述 |
2.1 系统整体结构 |
2.1.1 FT3协议转换器的设计方案 |
2.1.2 暂态响应的概念 |
2.1.3 暂态响应系统技术参数及其性能指标 |
2.2 传统式电压互感器 |
2.3 新型电子式互感器 |
2.3.1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原理 |
2.3.2 新型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优点 |
2.4 合并单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T3协议转换器外围硬件电路的设计 |
3.1 光纤通讯模块的设计 |
3.2 以太网通讯模块设计 |
3.3 JTAG模块设计 |
3.4 电源模块设计 |
3.5 PCB板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PGA的 FT3 协议转换器软件模块设计 |
4.1 FPGA及其开发流程介绍 |
4.1.1 FPGA的设计优势 |
4.1.2 FPGA芯片-Cyclone IV简介 |
4.1.3 基于FPGA的数字系统的设计流程 |
4.2 FT3组帧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4.2.1 FT3帧结构的简介 |
4.2.2 FT3组帧模块的设计 |
4.2.3 FT3组帧模块的仿真 |
4.3 曼彻斯特码编码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4.3.1 曼彻斯特码的原理 |
4.3.2 曼彻斯特码编码模块的设计 |
4.3.3 曼彻斯特编码模块的仿真 |
4.4 CRC校验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4.4.1 CRC校验原理 |
4.4.2 CRC校验模块的设计 |
4.4.3 CRC校验模块的仿真 |
4.5 曼彻斯特码解码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4.5.1 曼彻斯特码解码模块的设计 |
4.5.2 曼彻斯特码解码模块的仿真 |
4.6 FT3解帧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4.6.1 FT3解帧模块的设计 |
4.6.2 FT3解帧模块的仿真 |
4.7 FIFO模块的设计 |
4.7.1 FIFO的设计原理 |
4.7.2 FIFO的设计 |
4.8 SOPC软核的建立 |
4.8.1 SOPC的功能简介 |
4.8.2 SOPC软核的建立 |
4.9 基于W5500芯片的以太网模块的设计 |
4.9.1 W5500以太网模块的设计 |
4.9.2 W5500以太网模块的调试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监测系统的设计 |
5.1 LabView软件的介绍 |
5.1.1 虚拟仪器(VI) |
5.1.2 LabView与常用的文本格式编程语言的比较 |
5.2 LabView对于下位机数据的接收和处理设计 |
5.2.1 LabView虚拟仪器中网络通讯模块的设计 |
5.2.2 LabView虚拟仪器中数据解析模块的设计 |
5.2.3 LabView虚拟仪器中数据处理与波形显示模块的设计 |
5.3 LabView前面板主界面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与分析 |
6.1 测试现场 |
6.2 FT3协议转换功能的测试 |
6.3 上位机检测系统功能的测试 |
6.4 系统整体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4)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光功率计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光功率计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光功率计指标及问题分析 |
2.1 性能指标以及问题分析 |
2.2 光功率计的具体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理分析 |
3.1 工作波长的原理分析 |
3.2 动态范围原理分析 |
3.3 精度补偿原理分析 |
3.3.1 分段线性化 |
3.3.2 示值修正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功率计的硬件设计与研究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
4.2.1 电源模块 |
4.2.2 光电探测模块 |
4.2.3 AD转换模块 |
4.2.4 对数放大器模块 |
4.2.5 运算放大器模块 |
4.2.6 中央处理器以及外围接口电路 |
4.2.7 系统的硬件原理图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光功率计的软件设计方法 |
5.2 光功率计系统总程序 |
5.3 AD转换任务 |
5.4 数据处理任务 |
5.5 串口打印任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光功率计系统的测试 |
6.1 硬件系统的测试 |
6.2 软件系统的测试 |
6.3 光功率计测试要求 |
6.4 实验设计 |
6.5 测试结果和分析 |
6.5.1 1310nm光源下测试结果与分析 |
6.5.2 1490nm光源下测试结果与分析 |
6.5.3 1550nm光源下测试结果与分析 |
6.5.4 工作波长测试分析 |
6.6 误差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存在的不足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学术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发明专利 |
附录B 波长选择以及示值修正实现程序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面向光纤光谱仪及雪崩光电二极管的虚拟仪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纤光谱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APD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测试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2.1 光纤光谱仪系统设计需求 |
2.2 光纤光谱仪系统参数分析 |
2.2.1 自由光谱范围 |
2.2.2 消光比 |
2.3 APD综合测试系统设计需求 |
2.4 APD综合测试系统参数分析 |
2.4.1 响应度 |
2.4.2 雪崩增益 |
2.4.3 3dB带宽 |
2.4.4 过剩噪声因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仪器程序框架的编写及子VI的开发 |
3.1 虚拟仪器与LabVIEW简介 |
3.2 SCPI指令的简介 |
3.3 程序设计模式及框架的编写 |
3.3.1 程序常用的编程结构 |
3.3.2 程序设计模式的选择 |
3.3.3 本测试系统程序框架 |
3.4 子VI的开发与调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纤光谱仪(FOS)系统 |
4.1 FOS系统硬件结构 |
4.2 FOS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
4.3 测试结果分析 |
4.4 FOS系统程序的发布 |
4.4.1 应用程序的生成 |
4.4.2 安装程序的生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综合测试系统 |
5.1 APD响应度、增益测试系统 |
5.1.1 测试系统硬件结构 |
5.1.2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
5.1.3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5.2 APD3dB带宽测试系统 |
5.2.1 测试系统硬件结构 |
5.2.2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
5.2.3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5.3 APD过剩噪声因子测试系统 |
5.3.1 测试系统硬件结构 |
5.3.2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 |
5.3.3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5.4 APD综合测试系统软件界面的整合 |
5.5 APD综合测试系统程序的发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项目来源 |
(7)光纤通信有关的部分教学实验仪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纤通信系统概述 |
1.1.1 光复用技术 |
1.2 WDM 系统中的光电器件 |
1.2.1 激光器及调制技术 |
1.2.2 波分复用器 |
1.2.3 光放大器 |
1.3 光通信系统测试 |
1.3.1 概述 |
1.3.2 光放大器和波分复用器件的测试 |
1.3.3 WDM 系统测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EDFA 驱动源的研制 |
2.1 引言 |
2.2 半导体激光器的特性 |
2.3 半导体激光器使用时所需注意的事项 |
2.4 驱动源的整体设计 |
2.4.1 驱动模块 |
2.4.2 保护模块 |
2.4.3 温控模块 |
第三章 色散测试仪的研制 |
3.1 引言 |
3.1.1 多模光纤的色散测试 |
3.1.2 单模光纤的色散测试 |
3.2 低成本色散测试仪的设计原理 |
3.3 硬件实现 |
3.3.1 信号的发射 |
3.3.2 信号的接收 |
3.3.3 鉴相器AD8302 |
3.3.4 信号显示 |
3.3.5 测试结果 |
附图 |
第四章 光纤折射率分布的测量 |
4.1 折射率分布的测量方法 |
4.2 NFP 法的测量系统 |
4.3 图像处理及实验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光纤通信有关的部分教学实验仪器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电子式互感器暂态响应测量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关文文.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3]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4]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光功率计的研制[D]. 方文长.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6]面向光纤光谱仪及雪崩光电二极管的虚拟仪器研制[D]. 方松. 暨南大学, 2019
- [7]光纤通信有关的部分教学实验仪器的研制[D]. 蔡治平. 天津大学, 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