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射流曝气压力反应器-膜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沈诚[1](2021)在《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某村生活污水运行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不仅影响环境卫生,甚至危害到人类健康。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应选择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可接受的技术。随着膜材料与膜技术的发展,膜生物反应器(MBR)逐渐优势突显。膜生物反应器将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相结合,具有出水水质优、污泥膨胀率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等优点。本研究选择某村的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并构建了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采用液位计和时间继电器控制进出水,实现MBR完全自动化运行。试验用水为人工模拟生活污水,选用不同材质膜探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运行效果和膜组件通量变化情况,从缓解膜污染的角度得出膜生物反应器最佳运行工况。研究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在次临界膜通量、最佳曝气量和最优抽停比下运行,显着缓解膜污染。膜生物反应器在最佳工况下运行,有机膜对COD、氨氮、总磷去除率分别为88%、95%、62%,陶瓷膜对COD、氨氮、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0%、98%、43%,有机膜出水浊度0.4~0.7NTU,陶瓷膜出水浊度0.1~0.4 NTU。出水水质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质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分析膜污染机理,拟合滤饼层模型具良好的相关性,证明主要发生滤饼层堵塞,对比不同清洗方式的差异,最终采用物理和0.3%过氧化氢试剂组合方式清洗膜组件。研究中对比有机膜和陶瓷膜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性能,陶瓷膜的稳定运行通量大于有机膜,产水量多,且相同处理水量下,陶瓷膜膜组件有效面积小。在最佳工况下运行,陶瓷膜的出水水质优于有机膜,出水浊度小,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余沛[2](2019)在《无泡充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文中提出无泡充氧膜生物反应器(MABR)是一种新型、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利用中空纤维膜为水体充氧,同时又作为微生物的附着介质,利用微生物对水中的碳、氮和磷等污染物进行生化处理。其无泡充氧、氧气和底物异向传递、微生物膜结构分层等特点,使得MABR工艺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等多重优势。研究以MABR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考察其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对生活污水中的碳、氮和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膜生物反应器,使得水流均匀分布,且水流方向与中空纤维膜错流;开展了三部分的运行试验,得到了以下结果:1、中空纤维膜丝充氧的特性进行研究:无泡充氧膜生物反应器利用中空纤维膜丝充氧,其起泡点为(0.0368±4.5E-4)MPa。将中空纤维膜丝无泡充氧与传统鼓泡充氧对比,两者氧体积传质系数(KLα)为分别为0.5592h-1和0.0641h-1,无泡充氧约为传统鼓泡充氧的8.7倍,无泡充氧具有高效性。在一定合适范围内,充氧压强越大、水流流速较高、水深较深的条件下,膜丝对水体的充氧效果越佳。2、无泡充氧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研究:以低碳氮比的生活污水为试验对象,跟踪了反应器挂膜启动,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水流流速、充氧时长、温度和进水有机负荷和氨氮负荷对反应器去除效果的影响,并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通过接种活性污泥启动MABR系统,并且经过30天使反应器完成挂膜并使微生物驯化成功;(2)当HRT为24h、水流流速为0.068m/s、水温1836℃、溶解氧(DO)1.38±0.2mg/L时,该反应器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Cr、NH4+-N、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5.30%、65.60%、48.20%和25.37%;(3)反应器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和适应性,对于有机负荷和氨氮负荷具有良好的适应潜力。3、反应器基本工作机理及效能初探:MABR工艺利用中空纤维膜作为水体充氧的介质,并且用作生物膜的附着介质;由于氧气透过中空纤维膜进行扩散,形成氧浓度梯度,导致附着在膜丝上的生物膜出现分层结构,分别为好氧区、兼氧区和厌氧区,满足不同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所以进入反应器的碳氮磷等有机物在不同的分区完成降解和去除,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微生物相种类丰富,从侧面验证生物膜分层结构;反应器主要耗能为空压机电耗、循环泵电耗和进水隔膜泵电耗,无泡充氧氧体积转移系数(KLα)约为传统鼓泡充氧的8.7倍,节约曝气电耗潜能可达88.5%。
谢龙军[3](2013)在《机械刮式膜生物反应器的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废水不达标排放引起水污染问题日渐突出,新型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成为水污染控制中广泛关注的热点。MBR以出水水质稳定、生化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受到青睐,而高性能膜材料和膜污染控制成为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以自制PVA膜组件构成的机械刮式膜生物反应器为研究对象,测试PVA微滤膜性能,研究反应器膜污染控制特性及运行特性,得出最佳膜污染控制条件及最佳运行条件,通过对比试验得到对模拟生活污水中COD、氨氮、浊度的处理效果,得到以下结论:1、PVA微滤膜性能测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较传统膜组件,自制PVA微滤膜具有通量高,膜材质软,易于刮刀刮洗,运行压力较低等优点。(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通过物理刮洗清除膜表面的污染层,使膜通量和过膜压力基本恢复初期水平。2、机械刮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控制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定运行时间范围内,机械刮洗能够有效的恢复膜通量,刮洗具有最佳时间间隔。试验中膜组件在间隔120min刮洗时膜通量降低值最小,刮洗后膜通量恢复效果最好,膜污染防治效果最佳。(2)随着投加到膜生物反应器中颗粒大小的增加,膜通量降低量变小,对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效果越好。当颗粒大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颗粒无法对膜产生有效碰撞,对膜表面泥饼团冲刷效果不明显。试验中反应器内加入大小为1.5cm×1.5cm×1.5cm颗粒时膜污染防治效果最佳。(3)机械刮式膜生物反应器内投加颗粒能够有效防止膜通量降低。试验中方形颗粒比圆形颗粒效果更佳。(4)颗粒投加量对膜污染控制具有最佳值。投加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虽然有效的增加了颗粒碰撞膜的频率,但对膜表面较大泥饼团冲刷效果影响不大,膜污染控制效果没有明显增加。试验中颗粒最佳投加量为30粒。(5)在一定运行时间范围内,机械刮式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干性颗粒比投加弹性颗粒更有效的防止膜通量降低。(6)机械刮式膜生物反应器内曝气量越大,膜通量降低量越小,膜污染防治效果越好。试验中曝气量为0.5m3/h时膜污染防治效果最好。3、机械刮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以运行条件作为研究对象,控制抽吸时间、暂停时间、曝气量、泵出水量,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反应器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抽吸时间10min,暂停时间2min,曝气量0.4m3/h、泵出水量40L/h。(2)投加颗粒能够增大反应器内紊流速度,同时使得气泡变小且分散均匀,增加氧的传质速度,增加进入微生物的有机物和外排的代谢产物运输速率,从而增加COD去除率。(3)投加颗粒有利于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生长。NH3-N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从而增加氨氮的去除效率。(4)颗粒的冲刷作用使反应器内污泥絮体被破坏,污泥的粒径变小。反应器对浊度的去除主要依靠膜的截留作用,当污泥絮体粒径小于膜孔径时,截留作用减小,浊度去除率减小。
赖文蔚,李晓品,周健,张永胜,刘杰[4](2012)在《管式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效能》文中指出研发了一种基于射流曝气的管式反应设备,考察了负荷和DO对反应器处理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DO 6.0 mg/L、有机负荷为1.0 kg COD/(m3.d)、氮负荷为0.30 kg TN/(m3.d)、HRT为8 h的条件下,管式反应器可使生活污水的COD、NH4+-N及TN分别从335 mg/L、105 mg/L及110 mg/L降至43 mg/L、14 mg/L及18 mg/L,去除率分别为87%、86%和83%。DO对反应器脱氮效能影响显着,DO为6 mg/L时,能构建出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6.6%和86.7%。
杜俊[5](2011)在《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效能及膜污染控制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三峡库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其支柱产业榨菜的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生产企业越来越多。但三峡库区绝大部分榨菜生产企业所产生的高盐高氮有机废水未经有效处理便直接排放,导致库区内多条河流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对库区居民生活带来危害。针对传统含盐废水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难以聚集,二沉池泥水分离难等问题,充分利用生物膜固定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能大量聚集微生物而不受污泥沉降性能影响限制等优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榨菜废水为研究对象,开展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试验研究。通过研究不同膜材质、不同处理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的影响,得出了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的基本运行参数,揭示了盐析对膜污染的影响,探索了膜污染控制及清洗方式,构建了膜通量的数学模型,为缓减膜污染形成、确定膜污染清洗方法、降低MBR处理榨菜废水的运行能耗和提高MBR处理效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①开展了好氧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效能试验研究。针对含盐废水生物处理污泥沉降性能差等特点,设计了4组试验研究复合膜生物反应器使用PVDF膜和PP膜处理榨菜废水,在不同进水负荷,常温,盐度为2%~3%,挂膜密度为30%,DO为4mg/L~5mg/L,抽吸泵抽10min停3min,跨膜压差为15KPa的运行条件下,对比使用PVDF膜和使用PP膜的处理效能及膜污染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MBR采用PVDF膜处理榨菜废水的推荐运行负荷为1.0KgCOD/(m3.d),出水COD、氨氮和SS浓度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TP需后续通过化学除磷去除达标;对比使用PVDF膜和使用PP膜时的处理效能及膜污染情况,认为使用PVDF膜组件能更经济有效处理榨菜废水。②开展了缺氧+好氧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强化脱氮效能试验研究。针对好氧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TN去除率低的特点,设计了3组试验,研究了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在使用PVDF膜条件下处理榨菜废水,在不同进水负荷,常温,盐度为2%~3%,缺氧区DO为1mg/L、MLSS为2000mg/L,好氧区挂膜密度为15%、DO为3mg/L~4mg/L,膜片区DO为4mg/L~5mg/L、MLSS为6000mg/L,混合液回流比200%,抽吸泵抽10min停3min,跨膜压差为15KPa的运行条件下COD、TN和SS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膜污染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进水容积负荷为0.9KgCOD/(m3.d)时,系统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达到最佳,出水COD、氨氮和SS浓度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相对好氧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TN去除率提高了30%。③开展了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膜污染与控制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盐条件下,盐析会加剧膜污染速率,温度是影响盐析的主要因素,温度越低,盐析现象越严重,膜污染越严重,且膜污染以不可逆污染为主;DO、污泥浓度、跨膜压差和跨膜压差对膜污染影响效果的顺序是:DO>停抽时间>污泥浓度>跨膜压差,得出了四因素影响膜污染数学模型为:Y=-12.01+133.06A+3.14×10-4B+2.79C+1.07D-5.51×10-4AB-8.76×10-15AC-1.13×10-14AD-1.45×10-4BC-2.5×10-6BD+0.01CD-64.2A2+4.8×10-8B2-0.32C2-0.04 D2。通过对该模型的响应面分析,得出了推荐膜污染控制的反应器运行工况为:DO为5mg/L,停曝时间为3.24min,跨膜压差为15.22KPa,污泥浓度为6000mg/L;提出了污染后膜组件的推荐清洗方式:使用水气联合反冲方式进行物理清洗,在物理清洗不能使膜通量有效恢复的情况下需进行化学清洗。推荐的化学清洗方式是0.5%盐酸+0.5%次氯酸钠浸泡,其膜通量能恢复到起始通量的82%。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效能及膜污染控制的研究成果,将为高盐榨菜废水处理提供一条新的技术路线,为今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的推广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诗华,郑俊[6](2010)在《加压生物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加压生物氧化技术在水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背景和分类,论述了其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和研究现状,对该技术的设计和运行控制参数作了简要说明,并指出加压生物氧化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目前,中、高浓度有机废水是一种较普遍的点源污染,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的出水水质难以达标准排放。而加压生物氧化法具有技术上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处理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刘国洋[7](2009)在《改进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技术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及的许多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高能耗、膜污染是影响MBR工艺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我们从曝气方式入手研发了新型射流曝气膜生物反应器,取代了鼓风机,省却抽吸泵。通过在实验室近220天的小试试验研究此新型MBR系统在处理人工合成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效果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比不同曝气方式对反应器污泥形态的影响,进而分析不同的污泥形态对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经试验证明:在处理生活污水和人工合成废水期间,系统对CODCr的去除率均大于95%,对NH3-N去除率也基本保持在95%以上,同时选取适宜的硝化液回流比时,总氮的去除率均高于70%,而且出水无色无味,浊度均小于1NTU。在考察不同曝气方式对污泥形态的影响时发现:采用射流曝气时,在水泵高强度剪切力和射流曝气强紊流的共同作用下,反应器内污泥变得十分松散和细碎,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污泥的沉降性能,但却更加有利于反应器内污染物的降解。研究证明,在使用射流曝气时,反应器去除污染物的速率明显高于使用鼓风曝气时污染物的去除速率。
周小玲[8](2008)在《膜法富氧—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强化O2在废水处理中的溶解度及总传质系数是提高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效能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采用富氧膜法制备O2体积浓度为28.8%的富氧气作为曝气源,研究了富氧气在水中的传质特性,考察了富氧气曝气对有机物降解的效果,研究了进料浓度、曝气量等因素对生物反应器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氧曝气的生物降解效能显着高于空气曝气,并且存在最佳的反应时间及气体用量。本研究范围内,富氧曝气时O2总传质系数是空气曝气的1.3倍;4060min为效能最大化的反应时间;污水浓度越高,富氧曝气的优势越明显。通过与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后连续10天运行,水力停留时间比空气曝气缩短近1/3,进水COD为450~700mg·L-1,出水COD<20mg·L-1,去除率>95%;出水NH3-N<2mg·L-1,去除率>90%。出水无色无味,SS未检出,浊度<0.1NTU。表明富氧气曝气能显着提高生物反应器的效能。中试试验采用内径为2mm聚醚砜(PES)中空纤维膜制作的RMBR,长期稳定运行而未出现堵塞。增加跨膜压差(TMP)可以增加膜通量,当TMP超过适宜值后表现出通量与TMP无关的特性。提高膜面流速可以削弱污染层的形成,当超过适宜流速后也表现出通量与流速无关的特性。不同的污泥浓度(MLSS)存在适宜的TMP和适宜的膜面流速:当MLSS为2.2g·L-1、3.1g·L-1、4.6g·L-1时,适宜的TMP为100kPa、80kPa、60kPa,膜面流速为0.6~0.9m·s-1。合适的反冲洗周期为40min,较佳的反冲洗程序为60s反洗+15s正向冲洗。反冲洗和化学清洗可分别使膜的通量恢复至新膜的78%和89%。
李莹[9](2008)在《MBR中污泥EPS变化及其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文中指出膜生物反应器(MBR)将活性污泥工艺与膜分离工艺相结合,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污泥产率低等优点,是近几年来受到普遍重视的新型生物反应器。然而膜污染和高昂的投资费用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本课题采用浸没式MBR处理城市污水,通过收集自2006年5月启动调试至2007年10月近一年半的运行数据,系统研究了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方法、在反应器内的变化特征以及对MBR运行的影响。首先,采用七种方法(热、酸、碱处理等)提取MBR中污泥EPS,研究了这些方法对于污泥EPS的最佳提取条件。在针对MBR中活性污泥EPS的提取方面,综合考虑提取总量、细胞破坏程度以及操作的难易度, EDTA二钠和热提取是最简便有效的两种提取方法。其次,在取样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克里格插值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并结合Surfer 8.0软件将结果直观地显示出来,具体结论如下:在水平面中,长度方向上EPS总量以及作为主要成份的多糖和蛋白质分布均呈两头高中间低的形式,宽度方向上EPS则呈现出中间高,向两边逐渐递减的趋势,之后在稍远离膜组件的地方又有所回升。在竖直面中,EPS浓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呈递减的趋势。再次,以稳定运行的试验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曝气强度、有机负荷和SRT与污泥EPS变化的关系以及污泥EPS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同时发现,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EPS的积累会对污泥的MLVSS/MLSS和脱氢酶活性产生不利影响,抑制微生物代谢活性。微生物代谢产物是混合液上清液和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通过运行数据从膜的生物污染角度解释了曝气强度、污泥浓度和有机负荷对于微滤膜污染速率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减缓膜的生物污染的最佳工况范围。
蒋本超[10](2007)在《昆船工业区生活污水处理站曝气池水深与曝气效果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好氧生物处理中,氧的供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条件。因此,曝气成为进行生物处理的核心环节。目前最广泛采用鼓风曝气供氧,即鼓风机所提供的压缩空气通过安装在曝气池内的曝气器(扩散器)以气泡的形式转移到池水中,为微生物生化反应提供所需要的溶解氧,同时起到曝气池混合液的搅拌作用,保证污水的充分混合,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有利于泥、水、气三相的充分接触,保证活性污泥充分利用水中的溶解氧来分解有机污染物和含N、P的营养物,因此,曝气效果的好坏会极大地影响生物处理系统的效率。同时,曝气又是一个高耗能的过程,因而它在污水处理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此外,污水生化处理中,处理构筑物—曝气池内的水深也直接影响着污水处理的成本。因此,有必要探索曝气池水深与曝气效果之间的关系,寻找曝气池适宜的运行水深,使其运行在最佳状况下,进而使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达到处理效率高、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目的。为此,本课题以昆明船舶工业区生活污水处理站中的安装有膜片盘式微孔曝气器的曝气池为基础展开研究。该曝气池池深为7.5米,水深7.2米。针对曝气池的启动及稳定过程,通过观察活性污泥的特性以及曝气池运行状况的变化,分析曝气池启动过程以及完成的标志;在生活污水处理站稳定运行期间,通过定期对COD、BOD5、SS、TN、TP等各项指标的检测,来判断曝气池对其处理效果及此处理效果占整个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效果的百分比;然后就曝气池水深与曝气效果的关系,在两个曝气池内分别设置5个监测点,其中1#曝气池内监测点的位置分别在水深6.7米、4.7米、2.7米、1.2米和0.2米处,而2#曝气池内监测点的位置分别在水深6.7米、5.1米、3.4米、1.7米及0.2米处,通过研究氧转移速率、MLSS、SV、SVI、COD去除率及COD去除—污泥负荷在不同监测点处的变化规律,寻找此类生活污水站中曝气池适宜的运行水深。最后计算曝气系统在此水深下的运行成本并将其与现有条件下的曝气系统的运行成本进行比较。以上研究为昆明船舶工业区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提供经验数据,并为类似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曝气池深度方面的可靠、有效的数据和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对曝气池的启动及稳定过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然培菌的方法,通过近3个半月的污泥培养,可顺利完成工艺中的微孔曝气池的启动。此时,1#与2#微孔曝气池的污泥浓度分别达到1 288.8 mg/L和2 275.0mg/L,且镜检生物相丰富。在微孔曝气池的启动前期氨氮的去除率不高,这是由于在此期间曝气池内水温较低所致。曝气池出水中DO含量和pH的变化可以反映有机物的氧化和硝化作用的进程。其中COD去除量与DO增量以及NH3-N去除量与DO增量均存在较明显的负线性相关性,关系曲线方程分别为:y=-0.0128x+7.0376和y=-0.053x+5.5073。其关联度分别为R2=0.8609和R2=0.9082。NH3-N去除量与pH增量也存在明显的负线性相关性,关系曲线方程为y=-0.0056x+0.1378,关联度为R2=0.8506。在曝气池的启动后期,COD及NH3-N的去除量保持相对稳定,直至COD及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8.4%和75.7%,标志着曝气池启动过程的完成。稳定运行阶段,污水处理站对COD、BOD5、SS、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4.9%、91.0%、86.6%、69.2%和72.6%,其中曝气池对它们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3%、67.0%、57.7%、26.1%、79.8%,分别占总去除率的51.0%、32.8%、38.9%和21.6%,而曝气池对TP的去除率要高于整个生活污水站对其的去除率。通过对曝气池水深与曝气效果的关系进行研究,综合比较两个曝气池的实验结果,可得:各个监测点处的氧转移速率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对7.2米水深的曝气池,在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每一层水体中氧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1#曝气池中,传递至6.7米水深附近水层中的氧量最大,为1.32kgO2/h,2#曝气池中传递至6.7米水深附近水层中的氧量最大,为1.29kgO2/h;在水深4.7米~5.1米之间,污泥浓度保持最大,相应地,活性污泥微生物量最多,有利于有机物降解反应的进行。同时在此水深范围内,污泥沉降比最大,污泥体积指数均小于100mL/g,说明此处污泥的结构紧密、凝聚、沉淀性能好,此外,COD的去除率也最高。同时还得出在曝气池不同水深处的污泥体积指数比较稳定的状态下,污泥沉降比与污泥浓度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1#曝气池中,不同水深处的污泥沉降比与污泥浓度的关系曲线为y=175.56x-1674.9,其关联度为R2=0.945,2#曝气池中,不同水深处的污泥沉降比与污泥浓度的关系曲线为y=144.77x-851.47,其关联度为R2=0.9194。然而在1#和2#微孔曝气池中,COD去除—污泥负荷的变化趋势不同,1#池中的趋势为先增大再减小,2#池中为逐渐增大。在1#池中,水深4.7米处COD去除—污泥负荷的值最大,为0.56kgCOD/kgMLSS·d,而2#池中在水深6.7米处,其值达到最大,为3.1kgCOD/kgMLSS·d。综上所述,可得如下结论:在昆船生活污水处理站中的7.2米水深并已安装微孔曝气器的曝气池中,水深4.7米~5.1米之间的曝气效果最佳。假定工程中将曝气池建成5.0米水深,与现有水深下的曝气池比较,在电费方面,每年可以节省3.6万元。处理每方水的曝气费用仅为0.146元。建议此类生活污水处理站的微孔曝气池的适宜水深为5.0米。
二、射流曝气压力反应器-膜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射流曝气压力反应器-膜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某村生活污水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及处理技术 |
2.1.1 农村生活污水概述 |
2.1.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
2.1.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
2.2 膜生物反应器概述 |
2.2.1 膜生物反应器分类 |
2.2.2 膜生物反应器膜组件 |
2.2.3 膜污染 |
2.2.4 膜组件清洗 |
2.3 膜生物反应器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2.3.1 好氧MBR处理生活污水 |
2.3.2 厌氧MBR处理生活污水 |
2.3.3 MBR组合技术处理生活污水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验装置设计 |
3.2.2 现场调研 |
3.3 分析方法 |
3.3.1 水质检测与分析方法 |
3.3.2 膜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 |
3.3.3 其他检测方法 |
第四章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参数对膜污染影响研究 |
4.1 膜生物反应器启动 |
4.1.1 实验装置构建 |
4.1.2 实验用水 |
4.1.3 污泥驯化 |
4.2 膜通量对膜污染影响 |
4.2.1 清水膜通量 |
4.2.2 临界膜通量 |
4.2.3 有机膜初始通量对膜污染影响 |
4.2.4 陶瓷膜初始通量对膜污染影响 |
4.3 曝气量对膜污染影响 |
4.3.1 不同曝气量溶解氧变化 |
4.3.2 不同曝气量有机膜跨膜压差变化 |
4.3.3 不同曝气量陶瓷膜跨膜压差变化 |
4.3.4 不同曝气量对膜污染影响 |
4.4 抽停比对膜污染影响 |
4.4.1 抽停比周期确定 |
4.4.2 不同抽停比运行产水量 |
4.4.3 不同抽停比对膜污染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膜生物反应器最佳工况运行特性研究 |
5.1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水质特性 |
5.1.1 pH变化 |
5.1.2 电导率变化 |
5.1.3 溶解氧变化 |
5.2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污泥特性 |
5.2.1 污泥浓度 |
5.2.2 污泥沉降性能 |
5.2.3 污泥粒径 |
5.3 膜生物反应器内膜组件运行特性 |
5.3.1 膜通量变化 |
5.3.2 总阻力变化 |
5.4 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污染物去除特性 |
5.4.1 COD去除效果 |
5.4.2 NH3-N去除效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无泡充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
1.2.1 活性污泥法 |
1.2.2 生物膜法 |
1.2.3 现阶段污水处理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MABR污水处理技术 |
1.3.1 MABR基本原理 |
1.3.2 MABR工艺优势 |
1.3.3 MABR国内外研究 |
1.3.4 MA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课题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用水 |
2.1.2 接种污泥 |
2.1.3 膜与膜组件 |
2.1.4 实验主要设备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体消氧 |
2.2.2 污水检测项目 |
2.3 实验装置 |
第三章 充氧膜丝的特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充氧膜丝的起泡点 |
3.2.1 起泡点的性质 |
3.2.2 起泡点的分析 |
3.3 充氧性能的比较 |
3.3.1 充氧性能的测定方式 |
3.3.2 充氧性能参数的计算 |
3.3.3 两种充氧方式充氧性能比较 |
3.4 不同充氧压强对膜生物反应器氧体积传质系数(KLα)的影响 |
3.4.1 不同压强的测定 |
3.4.2 充氧压强对膜生物反应器充氧性能的影响 |
3.5 水流速度对膜生物反应器氧体积传质系数(KLα)的影响 |
3.5.1 水流流速与回流量的关系 |
3.5.2 水流速度对膜生物反应器充氧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泡充氧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无泡充氧膜生物反应器挂膜启动 |
4.2.1 挂膜过程 |
4.2.2 反应器启动阶段研究 |
4.2.3 生物膜变化 |
4.3 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1 水力停留时间对CODCr、NH4+-N去除规律的影响 |
4.3.2 水力停留时间对TN去除规律的影响 |
4.3.3 水力停留时间对TP去除规律的影响 |
4.4 水流流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1 水流流速对CODCr去除规律的影响 |
4.4.2 水流流速对NH4+-N去除规律的影响 |
4.4.3 水流流速对TN去除规律的影响 |
4.4.4 水流流速对TP去除规律的影响 |
4.5 间歇充氧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5.1 间歇充氧对CODCr去除规律的影响 |
4.5.2 间歇充氧对NH4+-N去除规律的影响 |
4.5.3 间歇充氧对TN去除规律的影响 |
4.5.4 间歇充氧对TP去除规律的影响 |
4.6 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7 进水有机负荷及氨氮负荷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泡充氧膜生物反应器基本工作机理及效能初探 |
5.1 引言 |
5.2 无泡充氧膜生物反应器内污染物的去除路径 |
5.2.1 除碳路径 |
5.2.2 脱氮路径 |
5.2.3 除磷路径 |
5.3 无泡充氧膜生物反应器内环境组成 |
5.3.1 液相环境组成成分 |
5.3.2 溶解氧的影响 |
5.3.3 生物膜分层结构 |
5.4 系统能耗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3)机械刮式膜生物反应器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资源及污染现状 |
1.2 水环境污染原因 |
1.3 MBR工艺及发展趋势 |
1.3.1 膜材料研发进展 |
1.3.2 MBR器件与工艺的研发进展 |
1.3.3 MBR组合类型 |
1.4 MBR应用现状 |
1.4.1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2 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3 垃圾渗沥液处理中的应用 |
1.5 MBR存在的问题 |
1.5.1 膜造价高 |
1.5.2 运行能耗高 |
1.5.3 膜污染 |
1.6 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
1.6.1 研究的内容 |
1.6.2 研究目的 |
1.6.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及运行 |
2.1.1 装置 |
2.1.2 运行流程 |
2.2 试验条件 |
2.2.1 水质 |
2.2.2 模拟废水配置 |
2.2.3 污泥接种 |
2.2.4 分析方法及监测仪器 |
2.3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3.1 试验材料 |
2.3.2 仪器设备 |
第三章 PVA微滤膜性能测试 |
3.1 自流出水测试 |
3.2 临界通量测试 |
3.3 物理清洗测试 |
3.4 PVA膜污染测试 |
3.5 小结 |
第四章 机械刮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控制特性研究 |
4.1 不同运行时间刮洗对膜通量的变化 |
4.2 不同大小颗粒对膜通量的变化 |
4.3 不同形状颗粒对膜通量的变化 |
4.4 不同数量颗粒对膜通量的变化 |
4.5 不同性质颗粒对膜通量的变化 |
4.6 不同曝气量对膜通量的变化 |
4.7 小结 |
第五章 机械刮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特性试验研究 |
5.1 机械刮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试验 |
5.1.1 试验设计 |
5.1.2 试验分析 |
5.1.3 试验结果 |
5.2 机械刮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效果 |
5.2.1 COD的去除对比 |
5.2.2 NH_3-N的去除对比 |
5.2.3 浊度的去除对比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管式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1.1 实验装置 |
1.2 实验水质 |
1.3 实验方法 |
1.3.1 负荷对反应器效能的影响 |
1.3.2 DO对反应器效能的影响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负荷对反应器处理效能的影响 |
2.2 溶解氧对反应器处理效能的影响 |
3 结 论 |
(5)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效能及膜污染控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盐榨菜行业及污染概述 |
1.1.2 高盐榨菜废水处理对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的意义 |
1.2 含盐废水处理国内外现状 |
1.2.1 含盐废水来源及危害 |
1.2.2 含盐废水处理现状 |
1.2.3 榨菜废水处理现状 |
1.3 膜生物反应器及膜污染与防治概述 |
1.3.1 膜生物反应器概述 |
1.3.2 膜污染及防治概述 |
1.4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场地介绍 |
2.2 试验装置介绍 |
2.2.1 好氧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 |
2.2.2 缺氧+好氧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 |
2.3 试验水质 |
2.4 分析项目、方法及测试仪器 |
2.4.1 分析项目及方法 |
2.4.2 测试仪器 |
2.5 试验内容 |
3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效能试验 |
3.1 试验设计 |
3.1.1 试验装置 |
3.1.2 试验用膜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使用PVDF 膜组件处理榨菜废水效能研究 |
3.2.2 使用PP 膜组件处理榨菜废水效能研究 |
3.2.3 膜材质对膜污染影响研究 |
3.2.4 膜材质对膜清洗效果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强化脱氮试验 |
4.1 试验设计 |
4.1.1 试验装置 |
4.1.2 试验方法 |
4.1.3 反应器启动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率及分析 |
4.2.2 膜污染情况对比分析 |
4.2.3 运行成本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膜污染及防治 |
5.1 盐析对膜污染的影响 |
5.1.1 盐析规律的理论探讨 |
5.1.2 盐析规律及产物的试验研究 |
5.1.3 盐析对膜临界通量的影响 |
5.2 运行条件对膜污染的影响 |
5.2.1 膜污染数学模型讨论 |
5.2.2 运行条件影响膜污染的单因素试验研究 |
5.2.3 运行条件影响膜污染的响应面试验研究 |
5.3 膜清洗方式研究 |
5.3.1 物理清洗 |
5.3.2 化学清洗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加压生物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原理 |
1.1 深井曝气法 |
1.2 气液射流曝气法 |
1.3 加压曝气法 |
2 技术特点 |
3 研究与应用 |
3.1 可降解工业废水 |
3.2 高浓度有机废水 |
3.3 农药生产废水 |
3.4 生活污水 |
4 主要控制参数 |
4.1 压力范围 |
4.2 运行方式 |
4.3 水力停留时间 |
5 展望 |
(7)改进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1 我国水量危机 |
1.1.2 我国水污染危机 |
1.1.3 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
1.2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概况 |
1.2.1 膜生物反应器简介 |
1.2.2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应用进展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2 实验用水 |
2.2.1 人工配水方案 |
2.2.2 生活污水水质 |
2.3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
2.4 试验的运行与控制 |
2.4.1 处理人工配水时的参数控制与研究方案 |
2.4.2 处理生活污水时的参数控制与研究方案 |
第三章 系统处理人工合成污水的效果研究 |
3.1 系统对有机物(COD)去除特性的研究 |
3.1.1 系统对有机物(COD)去除效果的研究 |
3.1.2 系统对有机物(COD)去除机制的研究 |
3.2 系统对氮去除特性的研究 |
3.2.1 系统对氨氮去除效果的研究 |
3.2.2 系统对总氮去除效果的研究 |
3.3 系统对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
3.4 膜对MBR 处理效能的强化促进作用研究 |
3.5 本章小结与问题 |
第四章 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 |
4.1 不同回流比下系统对有机物去除特性的研究 |
4.2 不同回流比下系统脱氮特性的研究 |
4.2.1 回流比为300%时氮的去除分析 |
4.2.2 回流比为450%时氮的去除分析 |
4.3 本章小结与问题 |
第五章 系统污泥形态的研究 |
5.1 污泥沉降性能的研究 |
5.1.1 用射流曝气处理人工配水时污泥的沉降性能研究 |
5.1.2 用鼓风曝气处理人工配水时污泥的沉降性能研究 |
5.1.3 用射流曝气处理生活污水时污泥的沉降性能研究 |
5.1.4 污泥沉降性能分析 |
5.2 污泥形态的研究 |
5.2.1 用射流曝气处理人工配水时污泥形态的研究 |
5.2.2 用鼓风曝气处理人工配水时污泥形态的研究 |
5.2.3 用射流曝气处理生活污水时污泥形态的研究 |
5.2.4 污泥形态分析 |
5.3 污泥形态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膜法富氧—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资源现状 |
1.2 膜生物反应器概况 |
1.2.1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 |
1.2.2 膜生物反应器的工艺特点 |
1.2.3 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 |
1.2.4 膜生物反应器应用现状 |
1.2.5 膜生物反应器存在的问题 |
1.2.6 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前景 |
1.3 膜法富氧概况 |
1.3.1 膜法富氧技术及其应用于污水曝气简介 |
1.3.2 富氧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概况 |
1.4 射流器研究进展 |
1.5 膜的污染与防治 |
1.6 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 膜法富氧曝气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主要材料和方法 |
2.2.1 主要材料和设备 |
2.2.2 分析检测方法 |
2.3 膜法富氧清水充氧曝气试验 |
2.3.1 膜法富氧射流曝气充氧试验流程及试验方法 |
2.3.2 清水充氧曝气试验结果与讨论 |
2.4 膜法富氧污水曝气试验 |
2.4.1 污泥培养及训化 |
2.4.2 膜法富氧污水曝气试验流程及试验方法 |
2.4.3 间歇式富氧曝气的生化降解试验结果与讨论 |
2.5 连续式富氧曝气运行对RMBR 生化处理效果研究 |
2.6 结论 |
第三章 膜过程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主要材料及设备 |
3.2.2 分析检测方法 |
3.2.3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试验流程及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温度对RMBR 出水通量影响 |
3.3.2 跨膜压差对RMBR 通量影响 |
3.3.3 膜面流速对RMBR 通量影响 |
3.3.4 污泥浓度对RMBR 稳定通量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膜污染及清洗 |
4.1 引言 |
4.2 超滤膜的阻力 |
4.2.1 阻力模型 |
4.2.2 膜的清水压力通量关系 |
4.2.3 压力对膜阻力的影响 |
4.2.4 膜面流速对膜阻力的影响 |
4.2.5 污泥浓度对膜污染的影响 |
4.3 膜的反冲洗 |
4.3.1 膜的最佳反冲洗周期 |
4.3.2 膜的最佳反冲洗持续时间 |
4.4 膜的化学冲洗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MBR中污泥EPS变化及其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污水及污水回用技术 |
1.1.1 城市污水的性质 |
1.1.2 城市污水的特点 |
1.1.3 城市污水回用 |
1.2 膜生物反应器(MBR) |
1.2.1 膜生物反应器的原理及优缺点 |
1.2.2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 |
1.2.3 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1.3 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问题 |
1.3.1 膜污染机理 |
1.3.2 膜污染的数学模型 |
1.3.3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
1.3.4 膜污染的控制措施 |
1.4 胞外聚合物(EPS) |
1.4.1 EPS 的产生、组成和作用 |
1.4.2 EPS 的提取 |
1.4.3 影响EPS 组成的因素 |
1.4.4 EPS 对污泥性质的影响 |
1.4.5 EPS 对膜污染的影响 |
1.5 本试验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MBR 中EPS 的提取方法 |
2.1 进水水质及试验装置 |
2.1.1 进水水质与回用标准 |
2.1.2 试验装置 |
2.1.3 膜组件的选择 |
2.2 主要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2.2.1 测定方法 |
2.2.2 EPS 的提取方法 |
2.3 克里格插值及Sufer 8.0 |
2.3.1 克里格插值 |
2.3.2 Sufer 8.0 |
2.4 EPS 的提取方法 |
2.5 提取试验的结果 |
2.5.1 离心提取 |
2.5.2 EDTA 二钠提取 |
2.5.3 热提取 |
2.5.4 碱提取 |
2.5.5 其它提取方法 |
2.6 小结 |
第三章 MBR 中EPS 的空间分布 |
3.1 试验装置及方法 |
3.1.1 试验装置 |
3.1.2 试验取点及测试方法 |
3.1.3 空间插值分析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3.2.2 反应器中EPS 的组成及含量 |
3.2.3 水平面上的试验结果 |
3.2.4 水平面空间数据分析 |
3.2.5 垂直面上的试验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MBR 运行过程中EPS 的变化及其对污泥特性的影响 |
4.1 反应器的启动 |
4.2 MBR 运行的试验结果 |
4.2.1 色度、嗅味以及浊度的去除效果 |
4.2.2 COD_(Cr) 的去除效果 |
4.2.3 NH_3-N 的去除效果 |
4.2.4 其它参数的去除效果 |
4.3 影响EPS 的主要因素 |
4.3.1 污水的性质 |
4.3.2 曝气强度 |
4.3.3 有机负荷 |
4.3.4 污泥停留时间(SRT) |
4.3.5 pH 值 |
4.4 EPS 对污泥特性的影响 |
4.4.1 疏水性和表面电荷 |
4.4.2 沉降性能 |
4.4.3 脱水性质 |
4.4.4 重金属吸附性能 |
4.5 小结 |
第五章 EPS 对MBR 处理效果及膜污染的影响 |
5.1 溶解性EPS(SMP)的形成机制 |
5.1.1 与基质利用和微生物生长相关型 |
5.1.2 与微生物衰亡相关型 |
5.1.3 与环境相关型 |
5.2 溶解性EPS 对MBR 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1 溶解性EPS 在MBR 中的累积 |
5.2.2 溶解性EPS 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5.3 EPS 对MBR 中膜污染的影响 |
5.3.1 EPS 对MBR 中微滤膜的影响 |
5.3.2 运行过程中对膜污染的影响 |
5.4 运行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昆船工业区生活污水处理站曝气池水深与曝气效果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曝气方式概述 |
1.2.1 常规曝气方式概述 |
1.2.2 射流曝气 |
1.2.3 纯氧曝气 |
1.2.4 深井曝气 |
1.2.5 无泡曝气 |
1.3 鼓风曝气应用综述 |
1.3.1 鼓风曝气在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概述 |
1.3.2 鼓风曝气在国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概述 |
1.3.3 鼓风曝气设备类型 |
1.4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本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曝气的理论基础 |
2.1 氧转移原理 |
2.1.1 菲克(Fick)定律 |
2.1.2 双膜理论与氧总转移系数K_(La) |
2.2 影响氧转移的因素 |
2.2.1 水温 |
2.2.2 水流形态 |
2.2.3 污水水质 |
2.2.4 污泥浓度 |
2.2.5 水深 |
2.2.6 污水需氧量 |
2.3 氧转移速率的计算 |
2.4 膜片微孔曝气器的溶氧充氧过程 |
2.5 曝气设备充氧性能主要评价指标 |
第三章 实验组织与实施 |
3.1 实验时间及地点 |
3.2 污水来源及进水水质参数 |
3.3 昆船工业区生活污水处理站工艺简介 |
3.4 实验设施及仪器 |
3.5 实验方法 |
3.5.1 微孔曝气池中污泥的培养 |
3.5.2 微孔曝气池对昆船工业区生活污水的处理 |
3.5.3 微孔曝气池水深与曝气效果的关系研究 |
3.6 实验检测指标的理论依据与检测方法 |
第四章 微孔曝气池启动及稳定过程的研究与分析 |
4.1 概述 |
4.2 微孔曝气池启动过程研究 |
4.2.1 微孔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培养 |
4.2.2 微孔曝气池启动过程中污泥特性及生物相 |
4.2.2.1 污泥增长及物理特性变化 |
4.2.2.2 污泥生物相 |
4.2.3 COD去除效果的变化 |
4.2.4 氨氮去除效果的变化 |
4.2.5 曝气池进出水DO和pH的变化 |
4.3 微孔曝气池稳定运行阶段研究 |
4.3.1 COD的去除情况 |
4.3.2 BOD_5的去除情况 |
4.3.3 SS的去除情况 |
4.3.4 TN的去除情况 |
4.3.5 TP的去除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孔曝气池深度与曝气效果关系的研究 |
5.1 概述 |
5.2 微孔曝气池中水深变化对氧转移速率的影响 |
5.3 微孔曝气池中水深变化对污泥性能的影响 |
5.3.1 微孔曝气池中混合液污泥浓度随水深的变化 |
5.3.2 微孔曝气池中污泥沉降比随水深的变化 |
5.3.3 微孔曝气池中污泥体积指数随水深的变化 |
5.3.4 微孔曝气池中不同水深处污泥沉降比与污泥浓度之间的关系 |
5.4 微孔曝气池中水深变化对COD去除-污泥负荷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经济成本分析 |
6.1 概述 |
6.2 两种水深条件下曝气系统的运行成本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射流曝气压力反应器-膜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某村生活污水运行特性研究[D]. 沈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无泡充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D]. 余沛.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3]机械刮式膜生物反应器的特性研究[D]. 谢龙军. 南昌大学, 2013(02)
- [4]管式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效能[J]. 赖文蔚,李晓品,周健,张永胜,刘杰. 环境工程学报, 2012(05)
- [5]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效能及膜污染控制试验研究[D]. 杜俊. 重庆大学, 2011(07)
- [6]加压生物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张诗华,郑俊. 水处理技术, 2010(08)
- [7]改进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试验研究[D]. 刘国洋. 苏州科技学院, 2009(02)
- [8]膜法富氧—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特性研究[D]. 周小玲. 江南大学, 2008(03)
- [9]MBR中污泥EPS变化及其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D]. 李莹. 天津大学, 2008(07)
- [10]昆船工业区生活污水处理站曝气池水深与曝气效果关系的研究[D]. 蒋本超.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