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理解物理量的正负(论文文献综述)
石育榕[1](2021)在《日冕物质抛射相似事件推荐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s,CMEs)是日地系统中的重要事件之一,它能引起地磁扰动和与之相关的空间环境效应。预测CMEs是否会到达地球以及何时到达,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目前的业务预报中,由于人工经验预报需要充分考虑历史相似事件的效应,才给出最终的预报。而机器学习在现实应用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特别是,将大量数据集和计算机相结合,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荐系统,作为机器学习中的一种信息过滤系统,针对海量信息,可以预测用户对物品的评分或偏好。通过推荐算法,可以推荐出用户需要的历史CMEs事件。借鉴相似推荐的思想,计算各历史事件的特征距离,推荐历史上相似CMEs事件为预报员作参考,做出准确的预报。围绕CMEs的预报工作,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建立了包含CMEs特征、源区位置坐标和太阳风参数在内共计18个物理特征的215个事件的综合关联列表。基于该CME关联列表,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推荐算法来预测CMEs到达时间的模型。根据推荐算法中常用的两种距离计算方法,余弦距离和欧氏距离,分别进行对照试验。这18个物理量通过模型训练后,确定合适的权重。误差分析表明,欧氏距离的实验结果相比于余弦距离的效果更好。在测试集中,欧氏距离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78小时和13.75小时,达到了CME Scoreboard上发布的其它模型的平均水平,从而验证了推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将推荐算法应用在CMEs预报上,乃至空间天气预报上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并有希望将该模型应用在空间天气预报其它方面。(2)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利用CMEs的10个参数,预测CMEs是否到达地球。主要利用推荐算法和逻辑回归的方法进行了多组实验。实验过程分为两部分:训练权重过程和推荐过程。第一部分数据用来训练参数的权重,在该数据中划出10%的测试集,来验证所选最优权重的模型效果;第二部分数据用来做推荐,将第一部分实验得到的参数权重构建推荐模型,推荐历史相似的CMEs。对比实验结果发现,使用逻辑回归的结果更为优秀,召回率达到了73%,这充分验证了逻辑回归相比于单一的距离计算更为智能,可以深入的学习数据背后蕴含的物理规律。但与推荐算法相比,它不能推荐出历史相似的CMEs事件,不能为预报员提供可参考的历史事件。(3)针对1996年—2020年内的CMEs事件,利用SOHO/LASCO C2拍摄的图片构建模型。在利用图片预测CMEs是否到达的实验中,将图片的处理方式分为两种实验:第一种实验是将CMEs爆发6个小时内的所有图片按时间衰减的方式进行叠加,采用基于GPW(General Pair Weighting)框架的多机制相似度损失构建模型,进行了三组测试,第一组是包含正负样本的数据集,第二组是只有正样本的测试集,第三组是只有负样本的测试集,三次实验的击中率分别是98.6%,73.9%,100%,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来模型的可行性。第二种实验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将每个事件中最亮的一张图片与前者一张图片进行差分得到的图片输入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的召回率为41.82%,F1指数为19.66%;第二组是将每个事件选取一张代表图片按照CPA和角宽度进行裁剪后输入模型,得到的召回率为45.61%,F1指数为32.50%,相比于第一组实验的结果有所提高。但这种基于图片的CME预报模型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张颖[2](2021)在《基于思维迁移建构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际上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发展,我国提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核心素养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科学思维。学生如何能利用所形成的思维,去解决未来可能会面对的不确定的、复杂的问题呢?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思维迁移的渗透,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在目前的物理基础知识教学中,最常见的是学生明明学会了概念,却不知道如何应用。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只掌握了表面的概念,却没有掌握概念建立背后的思维方法等,不能将概念正确的迁移到类似情境中去。可见,提出基于思维迁移的物理概念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思维迁移的本质是程序性知识的迁移。在物理概念形成过程中,思维迁移是物理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迁移,是学生脑海中原有的物理方法和思维方法对现在的思维产生的影响。本文在解释了思维迁移的实质的基础上,做了以下研究:(1)基于概念转变模型理论,对十节物理概念课堂进行深度观察,总结归纳学生概念建构过程中的四个阶段。(2)基于迁移理论对概念建构阶段中的思维迁移进行分析。(3)确定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进行思维迁移的四要素为迁移对象、迁移工具、迁移过程和迁移结果。(4)基于以上三点研究,研究对影响学生思维迁移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前面对物理概念建构过程中的思维迁移的各方面研究,提出了基于思维迁移促进物理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1)课前通过教材分析和测试,充分了解学生的迁移基础。(2)创造与学生前思维相联系的、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情境。(3)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迁移—发现前概念不足。(4)思维碰撞,促进学生的思维迁移—新概念的初步建构。(5)再现迁移过程—新概念应用。(6)反思迁移过程—完成新概念建构。设计了基于思维迁移促进物理概念形成的教学设计,将所提策略作为教学过程的六个环节,对其进行进一步解释。对高中物理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维迁移的理论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迁移理论和物理概念教学研究。提出的基于思维迁移建构概念的六点教学策略,可以为一线教师的概念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学生科学构建物理概念。
庞晓婷[3](2021)在《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物理思维导图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能够将知识整合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现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显性化,充分促进学生逻辑性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在信息化时代,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诸多国家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创新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发展的,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发展的驱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立足点。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论文通过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明确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梳理分析物理知识、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内涵及要素构成,明确将物理知识划分为事实和术语知识、概念性知识、规律性知识、技能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物理批判性思维划分为解释、分析、评估、推理、自我调节;问题解决能力划分为问题的确定、问题的表征、资源组织、策略形成、监控与评估。在此基础上依据三维结构理论,对学生思维过程进行分析,明确问题解决过程中调用的物理知识与批判性思维,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析结果及思维导图的特点,以物理知识、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三个维度为基准进行藤缠树状思维导图的构建。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在一般教学原则基础上,提出思维导图辅助物理教学的三条原则:正向引导原则;逆向反思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围绕思维可视化理论,基于教学原则,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出发,制定思维导图辅助物理教学的具体策略:以图促教;以图导学;以图评课。在实习学校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授课过程中请同行教师依据思维导图在课上进行课堂观察,实践结束后对授课教师进行访谈,分析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对应用三维思维导图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说明。实践表明,将三维思维导图应用到实际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系统整合知识,把握知识重点,形成知识网络,提高批判性思维同时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具有一定的效果。本文找到物理知识、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键联系点,构建立体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提出相应教学策略。希望研究成果能为一线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及教学设计的脚手架,同时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胡洋[4](2021)在《基于物理观念建构的单元复习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的形成是物理教育的核心目标,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当重视物理观念教学,帮助学生从物理学视角去认识、解释世界、去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从传统以知识的积累作为目标的教学转向更高层次的物理观念教学。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分析了研究意义。第二章的内容包括本课题重要概念的界定,包括观念、物理观念、单元复习等,还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对建构主义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三章是对物理观念的建构过程的详细分析,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参考物理观念架构理论最终得到了物理观念建构的完整过程。第四章是根据物理观念的建构理论和目前单元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单元复习教学原则,包括自我反思原则、需要驱动原则、协助建构原则、知识整合原则、观念引导原则。并结合实际教学得到了单元复习教学模式,对其步骤进行分析依次为,旧概念的掌握;其次新概念的建构;接着形成大概念;再次深度理解概念;再次对大概念的补充;最后对大概念的创新拓展。第五章主要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对两个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验证了提出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第六章主要是总结问题,反思不足。笔者在中学进行了实践,并证明了本文提出的中学物理单元复习教学模式对学生物理观念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有效的。希望论文研究能够完善核心素养引导下的单元复习的教学理论,得到的教学模式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周欣[5](2021)在《北美高中物理学科测评项目研究及启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化教育不断发展,部分有需求、有条件的学生会选择去国外接受本科教育,其中,留美学生的占比较大。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评估测试)、ACT(American College Tes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P(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美国大学预修课程)考试对大学选拔优秀学生、评估奖学金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目前国内开设相应课程的学校较少,尤其是与ACT考试对应的GAC(Global Assessment Certificate,全球评估证书)课程、SAT学科课程,所以很多同学只能通过自学的方式准备考试。并且可供老师教学参考的资源也比较少,只有少数期刊文章。所以本文研究SAT、ACT考试中的物理科目即SATII物理、ACT科学推理以及AP物理考试中含金量较高的AP物理-C力学的考试形式、试题特点、覆盖知识面的深度广度等,以期能为学生备考、教师教学以及我国物理学科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先对SATII物理、AP物理C-力学、ACT科学推理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理论基础进行综述;其次是对SATII物理考试的考试形式、内容、具体知识点的考核要求等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试题特点;接下来是对AP物理C-力学的考试内容进行解读,对比分析AP物理C-力学和SATII物理中力学版块的考查深度和广度,总结选择题和自由作答题的特点,强调微元思想和微积分知识在解决物理变量问题中的应用;再介绍ACT科学推理的考试形式、要求等,将重点解读数据分析题、科学探究题和评估题;之后,总结国际物理课程教育的启发,分析学生在对这三种物理学科测评项目进行学习和备考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备考建议,再分别从学生、教师角度提出国际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建议,以期能帮助同学们高效学习国际物理课程,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高校后能在物理学方向有一个更长远、更开阔的发展前景。最后,阐述结论与展望。
沈梅玲[6](2021)在《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教育部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本质要求,改革课堂,全面深入强化育人方式,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2016年又提出发展核心素养,以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于是江苏省项目小组初步构建了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结构框架,其中突出了思维和创新的重要性。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终考试。而电学内容是初中学业水平物理测试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平时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学生在学习电学内容时出现的问题,是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思维导图结合了图片与文字,将思维可视化,层次分明,有效实用。选取一个中心主题,然后以这个主题为中心向外发散,去补充相关的知识点,层层递进,构成一个框架体系。对于电学新授课、复习课中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习题课中的解题思路的呈现有一定的作用。所以笔者在了解了思维导图之后,决定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电学内容的教学中,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电学内容时出现的问题。本论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者根据教材内容的启示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在学习电学内容时出现的实际问题,明确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阐述了研究的内容、方法。笔者利用文献法了解国内外关于思维导图在电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论文的不同之处。第二部分是论述了本论文中的初中物理电学、思维导图的相关内容,还介绍了有关思维导图的五大理论基础。笔者还根据自己任教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教学的思维导图绘制软件。第三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笔者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结合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应用原则,在电学新授课、习题课和复习课中分别提出了合理有效的、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以便层层递进地进行教学。第四部分是利用笔者所教的HA市某中学九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电学部分的教学实践研究。关于电学部分的内容,笔者都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每一节电学内容的新授课、习题课和复习课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系统的实践教学。从中选取《欧姆定律》这节的新授课、习题课和复习课为例,呈现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思维导图与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相结合,由教师主导,让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索,不断地提升和拓展思维能力。笔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电学部分的考试,分析对比成绩,证实了在电学教学中结合思维导图使用是有一定效果的。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详细分析,肯定了使用思维导图在电学教学中的效果。第五部分是笔者总结了本论文的实践研究,其中有对本研究的肯定,有对本研究的深刻的自省,也有对进一步提升的期待。
陈超[7](2021)在《原初黑洞的理论形成机制和天文观测检验》文中指出本论文旨在研究暴胀宇宙学框架下的原初黑洞的形成机制和原初黑洞质量谱的实验限制。本论文以声速共振机制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了下面三个内容:1.声速共振机制在暴胀子-曲率子混合模型中的应用;2.声速共振机制在Dirac-Born-Infeld(DBI)暴胀模型中的实现;3.声速共振机制中的诱导引力波信号。此外,本论文还对原初黑洞的临界坍缩质量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大爆炸核合成的观测数据对其进行限制。一、声速共振机制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原初黑洞形成机制,其通过暴胀场的声速振荡从而参数共振放大原初曲率扰动。在第三章,我们将这种机制应用到了暴胀子-曲率子混合模型中,曲率场扰动的声速假设是振荡的形式,同时暴胀场则是正则慢滚标量场,导致标准的绝热扰动。由于声速共振机制的参数窄共振效应,曲率场扰动在特定频段附近被放大,从而放大了暴胀期间的熵扰动,该熵扰动在后暴胀时期及曲率子衰变之前会转化为原初曲率扰动。我们计算了暴胀子-曲率子混合模型中的原初曲率扰动,并利用该模型预言的非高性对模型参数进行了限制。我们发现,在一定参数范围内,曲率场对原初曲率扰动的贡献可以同时在大小尺度上主导,这不同于之前的相关研究。此外,该混合模型也同样能够提高原初黑洞的形成率。二、声速共振机制的一个理论问题是模型实现。在第四章,我们在DBI暴胀模型中实现了声速共振机制。我们将DBI暴胀分为非振荡阶段和振荡阶段,对于非振荡阶段我们通过声速匹配条件求解暴胀场背景的演化,并假设该演化行为在振荡阶段仍然成立,通过给翘曲因子增加微扰项实现声速的振荡形成,并且我们通过哈密顿-雅可比公式计算哈勃参数和势能。而后,我们对该模型的理论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发现声速的非光滑衔接和Mukhanov-Sasaki方程的绝热条件破坏并不会影响原初曲率扰动在出哈勃视界之后的演化行为。通过e指数膨胀倍数,原初功率谱和非高斯性对模型的参数空间进行了约束。三、诱导引力波信号是这几年原初黑洞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它和原初黑洞形成存在的强关联性可以使得诱导引力波信号成为探测原初黑洞新的窗口。在第五章,我们在声速共振机制的框架下研究了来自于暴胀阶段的诱导引力波信号,分别对于超哈勃视界和亚哈勃视界源项诱导的引力波信号进行了计算。对于超视界模式,通过计算源项的四点关联函数,我们得到诱导引力波功率谱的普适公式,发现该诱导引力波信号存在慢滚参数压低;对于亚哈勃视界模式,我们采用了半解析的方法计算诱导引力波功率谱,对相空间积分使用了薄环近似方法,并同时数值求解时间积分,发现该信号主导暴胀期间的诱导引力波信号。最后我们计算了现今诱导引力波的能谱,发现暴胀期间的信号和辐射为主时期的信号在同一量级,有望被SKA、IPTA和LISA等引力波实验探测到,并且总信号呈现双峰的特征,可作为声速共振机制的实验检验。四、原初黑洞的临界坍缩质量谱通常被认为和单色质量分布的限制是一致的,本论文第六章详细研究了大爆炸核合成的观测对于临界坍缩质量谱的限制。我们计算了临界坍缩质量分布对应的霍金辐射光子谱,基于这些我们计算了电磁簇射的光子谱,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光致衰变过程对3He元素丰度的影响,以此对单色质量谱和临界坍缩质量谱进行限制,发现临界质量谱的限制要比相应的单色限制强一个数量级。我们的研究表明临界坍缩质量谱的大爆炸核合成限制和单色限制并不一致。
邹青霞[8](2020)在《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学习困难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力图通过研究现有高中学生的电学“学生必做实验”学习困难,实现以下几个目的:1.通过对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学习困难研究,为学生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的学习提高提供帮助;2.希望本文有关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学习困难研究的成果,能给广大一线物理教师们的教学实践作参考,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3.希望通过本文的实践研究,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注意,重视自身实验能力的养成,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学习困难研究,能为笔者或同行们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改进的思路和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第一,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文本分析,分别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四个方面展开;第二,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调查——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研究;第三,具体教学策略分析。研究表明,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求是极高的,学生要有对问题的发现和对问题的提出的能力,同时还要有能够论证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笔者认为要突破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学习困难,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探究式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进而提高电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知识结构化”构建完整的高中电学实验知识体系;巧用“类比”减轻高中电学实验教学压力。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郑元[10](2020)在《运用原始物理问题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教育研究者针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做了大量研究,涉及教育理论、教学策略、测评工具等多个方面。而原始物理问题作为近年来新生的本土化教育理论,已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现有的研究表明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理论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本研究立足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目标出发,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将原始物理问题融入日常教学,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以期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本研究选择某校高二两个同类型的班级为研究对象,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划分的科学思维水平为依据,根据学生学习内容,将Rasch模型作为测量工具编制两套科学思维水平测试卷,分别对被试进行前测与后测。根据前测结果分析被试的科学思维水平现状,并对科学思维能力处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反馈,掌握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现状以及物理学习现状。继而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实验班采取原始物理问题融入的教学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班沿用原来教学方式不作改变,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对被试实施后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将原始物理问题融入课堂教学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模型构建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在培育具有较高科学思维水平的学生方面具有优势。
二、正确理解物理量的正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理解物理量的正负(论文提纲范文)
(1)日冕物质抛射相似事件推荐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日冕物质抛射 |
1.1.2 机器学习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CME到达时间预测 |
2.1 数据来源 |
2.1.1 CME列表和ICME列表确定的七个特征参数 |
2.1.2 源区参数 |
2.1.3 F10.7 |
2.1.4 太阳风参数 |
2.2 数据归一化 |
2.2.1 离差标准化 |
2.2.2 正弦归一化 |
2.2.3 除最大值归一化 |
2.3 原理:距离相似度 |
2.4 评价指标:时间误差 |
2.5 实验设计 |
2.6 实验结果 |
2.6.1 特征距离实验结果 |
2.6.2 与其它模型比较 |
第3章 CME是否到达地球空间的预测 |
3.1 数据来源 |
3.2 数据处理 |
3.2.1 参数归一化 |
3.2.2 图像处理 |
3.3 机器学习算法原理 |
3.3.1 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
3.3.2 基于GPW(General Pair Weighting)框架的多机制相似度损失 |
3.3.3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
3.4 评价指标 |
3.5 结果 |
3.5.1 利用CMEs参数预测CMEs是否到达 |
3.5.2 利用图像观测数据预测CMEs是否到达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英文缩略词注释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思维迁移建构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核心素养的提出 |
1.1.2 物理学科的特点 |
1.2 研究现状 |
1.2.1 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的现状 |
1.2.2 思维迁移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3 总结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2 研究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思维迁移 |
2.1.2 物理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学习迁移理论 |
2.2.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3 高中物理概念建构过程中的思维迁移分析 |
3.1 概念建构过程的深度观察 |
3.1.1 基于概念转变模型对概念教学过程的深度观察 |
3.1.2 物理概念建构阶段的确定 |
3.2 基于迁移理论对概念建构中的思维迁移分析 |
3.2.1 初次迁移,发现前概念不足 |
3.2.2 再次迁移,建立新概念 |
3.2.3 再现迁移过程,应用新概念 |
3.2.4 元认知迁移,概念整合、丰富观念 |
3.3 思维迁移要素的确定 |
3.4 过程状态变换中影响思维迁移的因素分析 |
3.4.1 教学情境的有无和“质量” |
3.4.2 迁移对象的稳定性 |
3.4.3 迁移工具的灵活使用 |
3.4.4 迁移过程中的主动性 |
3.4.5 迁移结果的反馈作用 |
3.5 基于思维迁移的概念学习目标的理解 |
3.6 本章总结 |
4 基于思维迁移建构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策略 |
4.1 课前准备、充分了解学生的迁移基础 |
4.1.1 通过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迁移基础 |
4.1.2 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迁移基础 |
4.2 创造与学生前思维相联系、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情境 |
4.3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迁移—发现前概念不足 |
4.4 思维碰撞,促进学生的思维迁移—新概念初步建构 |
4.5 即学即用,再现迁移过程—新概念应用 |
4.6 反思迁移过程—新概念建构完成 |
5 基于思维迁移建构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实践 |
5.1 教学案例一功 |
5.2 教学案例二电场电场强度 |
5.3 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 |
5.3.1 导师评价 |
5.3.2 实践效果分析 |
6 总结 |
6.1 研究总结 |
6.2 论文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概念课堂的观察方案 |
附录2 《弹力》课堂观察实录(整理稿) |
附录3 高中物理功课后练习题 |
附录4 高中物理电场强度课后练习题 |
附录5 前测测试问卷 |
附录6 后测测试问卷 |
致谢 |
(3)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物理思维导图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批判性思维是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
1.1.2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思维导图的研究 |
1.2.2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思维导图 |
2.1.2 物理批判性思维 |
2.1.3 问题解决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思维可视化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霍尔三维结构 |
2.2.4 奥苏伯尔问题解决模式 |
3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立体思维导图的构建 |
3.1 维度划分及要素分析 |
3.1.1 物理知识 |
3.1.2 物理批判性思维 |
3.1.3 物理问题解决 |
3.1.4 维度内在联系分析 |
3.2 三维思维导图的构建原则 |
3.3 三维思维导图的构建 |
4 基于思维导图工具辅助物理教学的案例研究 |
4.1 基于思维导图辅助物理教学的原则 |
4.2 基于思维导图辅助物理教学的策略 |
4.2.1 以图促教 |
4.2.2 以图导学 |
4.2.3 以图评课 |
4.3 基于思维导图辅助物理教学的教学案例 |
4.3.1 案例一:《功与功率》新授课 |
4.3.2 案例二:《牛顿第一定律》新授课 |
4.4 基于思维导图辅助物理教学的实践效果 |
4.4.1 教师访谈分析 |
4.4.2 学生思维导图解题文本分析 |
4.4.3 教学效果 |
5 总结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基于物理观念建构的单元复习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的要求 |
1.1.2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1.1.3 单元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2 概念界定及研究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观念 |
2.1.2 学科观念 |
2.1.3 物理观念 |
2.1.4 单元复习课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1 认识发生论 |
2.2.2 认知机能发展理论 |
2.3 信息加工理论 |
3 物理观念的建构过程分析 |
3.1 物理观念架构分析 |
3.2 物理观念建构过程分析 |
4 基于物理观念建构的单元复习教学模式的探索 |
4.1 基于物理观念建构的单元复习教学原则 |
4.1.1 自我反思原则 |
4.1.2 需要驱动原则 |
4.1.3 协助建构原则 |
4.1.4 知识整合原则 |
4.1.5 观念引导原则 |
4.2 基于物理观念建构单元复习教学模式步骤 |
4.2.1 旧概念的掌握—课前自检 |
4.2.2 新概念的建构—情境创设 |
4.2.3 大概念的初步形成—整合梳理 |
4.2.4 概念的深度理解—同伴协助建构 |
4.2.5 对大概念的补充—精讲释疑 |
4.2.6 大概念的拓展—创新应用 |
5 基于物理观念建构的单元复习教学实践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实践内容 |
5.4 基于物理观念建构的单元复习教学实践案例 |
5.4.1 教学案例《运动的描述》 |
5.4.2 教学案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
5.5 基于物理观念建构的物理单元复习的教学效果 |
5.5.1 实验前测的分析 |
5.5.2 实验后测的分析 |
5.6 学生试题解答情况分析 |
6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北美高中物理学科测评项目研究及启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国际化思潮的发展 |
1.1.2 留学的趋势---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
1.1.3 出国留学的申请条件 |
1.1.4 开展物理学科测评研究的现实需要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意义 |
第二章 美国高中物理测评的依据 |
第三章 SATII物理考试分析 |
3.1 SAT考试简述 |
3.2 SATII物理考试简介 |
3.2.1 考试形式 |
3.2.2 考试要求 |
3.2.3 评分机制 |
3.3 考试内容 |
3.3.1 力学 |
3.3.2 电磁学 |
3.3.3 波动和光学 |
3.3.4 热量和热力学 |
3.3.5 近代物理 |
3.3.6 其他必备知识 |
3.4 试题特点 |
3.4.1 知识面广 |
3.4.2 设置情境,贴近生活 |
3.4.3 侧重概念理解和公式的简单应用 |
第四章 AP物理C-力学考试分析 |
4.1 AP考试简述 |
4.2 AP物理C-力学考试简述 |
4.2.1 考试形式 |
4.2.2 考试要求 |
4.2.3 评分机制 |
4.3 考试内容 |
4.3.1 运动学 |
4.3.2 牛顿运动定律 |
4.3.3 功、能、功率 |
4.3.4 质点系和线性动量 |
4.3.5 圆周运动与转动 |
4.3.6 振动与万有引力 |
4.3.7 AP物理C-力学和SATII物理中力学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对比 |
4.4 2016-2018三年AP物理C-力学考试分析 |
4.4.1 试题对应的知识点数量分布 |
4.4.2 试题得分率分析 |
4.5 试题特点 |
4.5.1 重视物理表达式的推导,要求解题思路清晰 |
4.5.2 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
4.5.3 计算类试题占比大,强调数学解题能力 |
4.5.4 从图像中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
4.5.5 自由作答题善用动词表达出题意图 |
第五章 ACT科学推理考试分析 |
5.1 ACT考试评述 |
5.2 ACT科学推理考试简介 |
5.2.1 考试形式与范畴 |
5.2.2 考试目标及要求 |
5.2.3 考题形式 |
5.3 ACT科学推理中物理试题的研究 |
5.3.1 涉及的专业知识背景 |
5.3.2 对三种类型的题目考查方向的具体说明 |
第六章 对国际物理课程教育的启发 |
6.1 高中生在国际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
6.1.1 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1.2 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2 对三类考试的备考建议 |
6.2.1 三类考试的共性建议 |
6.2.2 三类考试的个性建议 |
6.3 对国际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建议 |
6.3.1 学生---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掌握基础物理知识 |
6.3.2 教师---打造沉浸式、开放的国际物理课堂 |
结论与展望 |
1、研究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材内容的启示 |
1.1.2 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
1.1.3 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
1.1.4 思维导图的启发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的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行动研究法 |
1.5.3 问卷调查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2.1 初中物理电学的概述 |
2.2 思维导图的相关概述 |
2.2.1 思维导图 |
2.2.2 思维导图的特点及用途 |
2.2.3 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
2.3 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
2.3.1 脑科学理论 |
2.3.2 多元智力理论 |
2.3.3 建构主义理论 |
2.3.4 信息加工理论 |
2.3.5 知识可视化理论 |
2.4 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 |
2.4.1 思维导图的设计原则 |
2.4.2 思维导图与物理课堂融合的原则 |
第3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实践的策略 |
3.1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实践的策略 |
3.1.1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新授课中实践的策略 |
3.1.2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习题课中实践的策略 |
3.1.3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复习课中实践的策略 |
第4章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时间 |
4.2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的实践 |
4.2.1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新授课中的实践案例 |
4.2.2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习题课中的实践案例 |
4.2.3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复习课中的实践案例 |
4.3 本研究的效果分析 |
4.3.1 后测成绩分析 |
4.3.2 问卷调查统计 |
4.3.2.1 问卷的内容 |
4.3.2.2 问卷的信度分析 |
4.3.2.3 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第5章 回顾与展望 |
5.1 回顾 |
5.2 自省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调査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原初黑洞的理论形成机制和天文观测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暴胀宇宙学 |
2.1 大爆炸宇宙学及其疑难 |
2.1.1 标准宇宙学模型 |
2.1.2 大爆炸宇宙学的疑难 |
2.2 暴胀宇宙学 |
2.2.1 暴胀:变小的共动哈勃视界 |
2.2.2 暴胀发生的条件 |
2.2.3 单场慢滚暴胀模型 |
2.3 来自暴胀的原初扰动 |
2.3.1 宇宙学扰动 |
2.3.2 规范不变量和规范固定 |
2.3.3 扰动的爱因斯坦方程 |
2.3.4 原初扰动功率谱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初黑洞形成与声速共振机制 |
3.1 原初黑洞形成与暴胀机制 |
3.1.1 原初黑洞形成阈值 |
3.1.2 原初黑洞的丰度和实验限制 |
3.1.3 暴胀机制中的原初黑洞形成 |
3.2 声速共振机制 |
3.2.1 参数共振效应 |
3.2.2 声速共振机制中的原初黑洞质量谱 |
3.3 暴胀子-曲率子混合模型下的声速共振机制 |
3.3.1 暴胀子-曲率子的混合模型 |
3.3.2 暴胀子-曲率子混合模型中的声速共振 |
3.4 暴胀子-曲率子混合模型中的原初密度扰动 |
3.4.1 共振曲率子产生的原初密度扰动 |
3.4.2 对模型参数空间的限制 |
3.4.3 带有共振峰的原初密度涨落 |
3.5 暴胀子-曲率子混合模型中的原初黑洞形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声速共振机制的暴胀模型实现 |
4.1 DBI暴胀模型 |
4.2 声速共振机制在DBI模型中的实现 |
4.3 理论的可行性检验 |
4.3.1 暴胀场演化的数值分析 |
4.3.2 原初黑洞质量函数 |
4.3.3 参数空间 |
4.3.4 绝热分析 |
4.4 模型限制 |
4.4.1 e指数膨胀倍数 |
4.4.2 功率谱 |
4.4.3 原初非高斯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诱导引力波与原初黑洞限制 |
5.1 有源的引力波方程 |
5.2 辐射为主时期的诱导引力波 |
5.2.1 辐射为主时期的密度扰动 |
5.2.2 辐射为主时期的诱导引力波 |
5.3 暴胀期间的诱导引力波 |
5.3.1 超哈勃视界区域 |
5.3.2 亚哈勃视界区域 |
5.4 诱导引力波能谱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初黑洞的临界坍缩和大爆炸核合成轻元素的限制 |
6.1 临界坍缩质量函数 |
6.2 霍金辐射的光子谱 |
6.3 霍金辐射诱导的非热平衡核合成 |
6.3.1 电磁簇射 |
6.3.2 非热平衡的核合成 |
6.4 元素丰度观测对于原初黑洞的限制 |
6.4.1 单色质量函数限制的更新 |
6.4.2 对于临界坍缩质量函数分布的~3He限制 |
6.4.3 对锂元素丰度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时空物理量的背景和扰动表达式 |
附录B 马修方程的解 |
附录C 有效质量项Z"/Z |
附录D 有源引力波方程的格林函数 |
附录E 光致衰变过程和重子离解过程的解析估算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8)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学习困难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2 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核心内容统计与分析 |
2.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电学“学生必做实验”的分析 |
2.2 普通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旧教材内容中对电学“学生必做实验”的分析 |
2.3 普通高中物理高考考试大纲中对电学“学生必做实验”的分析 |
2.4 普通高中物理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电学“学生必做实验”的分析 |
3 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学习困难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
3.1 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学习困难调查 |
3.2 高中一线物理教师关于电学“学生必做实验”教学的访谈分析 |
3.3 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
4 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
4.1 以“探究式”优化教学,提高电学“学生必做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 |
4.2 通过“知识结构化”构建完整的高中电学“学生必做实验”知识体系 |
4.3 巧用“类比”降低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知识的理解难度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运用原始物理问题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缘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
1.1.2 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
1.1.3 原始物理问题助推科学思维培养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原始物理问题研究现状 |
1.2.2 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概述 |
2.1 原始物理问题 |
2.1.1 原始物理问题概念界定 |
2.1.2 原始物理问题与习题的关系 |
2.1.3 原始物理问题解决过程 |
2.2 科学思维 |
2.2.1 科学思维概念界定 |
2.2.2 科学思维特征 |
2.2.3 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 |
2.2.4 科学思维能力 |
2.2.5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思维 |
2.3 教育理论基础 |
2.3.1 杜威反省思维教育理论 |
2.3.2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
2.3.3 教育生态学理论 |
第3章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3.1 本研究的设计思路 |
3.2 被试的选择 |
3.3 研究工具 |
3.3.1 Rasch模型工具相关理论 |
3.3.2 试卷编制 |
3.4 前测结果分析 |
3.4.1 前测测试卷的各项指标 |
3.4.2 被试思维水平确定 |
3.4.3 原始物理问题作答分析 |
3.5 基于学生物理学习现状的访谈 |
3.5.1 访谈目的 |
3.5.2 访谈对象 |
3.5.3 访谈问题 |
3.5.4 访谈小结 |
3.6 高中生科学思维能力水平调查总结 |
3.6.1 科学思维能力水平现状 |
3.6.2 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
3.6.3 学生学习现状 |
第4章 基于原始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
4.1 原始物理问题的编制 |
4.1.1 编制原则 |
4.1.2 编制方法 |
4.1.3 原始物理问题类型 |
4.2 模型建构能力的培养策略 |
4.2.1 创设原始物理问题情境,实现理想化模型建构过程 |
4.2.2 运用原始物理问题,训练模型建构能力 |
4.3 科学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
4.3.1 运用原始物理问题优化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生成过程 |
4.3.2 创设推导型原始物理问题,强化推理能力培养 |
4.3.3 运用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中的原始物理问题,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
4.4 科学论证能力的培养策略 |
4.4.1 显化论证要素,培养论证习惯 |
4.4.2 选择有趣的原始物理问题,定期开展科学论证活动 |
4.5 质疑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
4.5.1 引导鼓励学生质疑,培养质疑习惯 |
4.5.2 采用小组讨论活动教学方式,在沟通交流中训练质疑能力 |
4.5.3 抓住实验中的原始物理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第5章 后测测试分析 |
5.1 后测试卷编制 |
5.1.1 试卷编制细则 |
5.1.2 科学思维能力水平测试评分细则 |
5.2 后测结果分析 |
5.2.1 后测测试卷的各项指标 |
5.2.2 被试思维水平确定 |
5.2.3 原始物理问题作答情况分析 |
5.2.4 被试期末成绩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 |
附录B:科学思维前测试卷 |
附录C:初测被试能力值 |
附录D:访谈内容记录 |
附录E:科学思维后测试卷 |
附录F:后测被试能力值 |
附录G: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正确理解物理量的正负(论文参考文献)
- [1]日冕物质抛射相似事件推荐系统的研究[D]. 石育榕.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2]基于思维迁移建构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研究[D]. 张颖.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物理思维导图的构建[D]. 庞晓婷.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物理观念建构的单元复习教学模式研究[D]. 胡洋.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北美高中物理学科测评项目研究及启发[D]. 周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6]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沈梅玲. 扬州大学, 2021(09)
- [7]原初黑洞的理论形成机制和天文观测检验[D]. 陈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8]高中物理电学“学生必做实验”学习困难调查研究[D]. 邹青霞. 西南大学, 2020(05)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运用原始物理问题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 郑元.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