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三都县竹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廖祝梅[1](2021)在《贵州省三都水族“水书”文化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钱莹莹[2](2021)在《协同视角下贵州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研究 ——以紫云县葡葡产业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武琼琼[3](2021)在《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与人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排头兵”,也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因此,必须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三农”工作的各个领域中,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确保在农村工作中党可以始终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以及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但因为受限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传统习俗的影响,使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陷入到一定的困境中。只有科学分析和正确解决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总结它们在建设过程中的本质特性和规律,才能够增强且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的持久繁荣与发展,从而维护我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团结与稳定。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来重点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现状和选题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别阐述了选题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及特殊性进行了阐述。其中,重要性分别从强化党在西南民族地区的执政地位、实现西南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巩固边疆的坚固基石三个方面来阐述;特殊性从西南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以及民俗文化的特殊性来阐述。第四部分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考察了该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整理了三都县农村党员的数量、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的构成,党支部的规模及人数,并介绍了三都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所取得的成绩;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当前三都县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五部分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为案例,针对性地从提升思想引领能力、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物质基础五个方面提出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对策。
毛筱眉[4](2020)在《江山市清湖二村商贸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等五大战略总要求。传统村落是承载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文化传承等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体系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文化信息含量最高的一处阵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传统村落面临着文化传承不够、发展受制约等多种问题。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分析清湖二村的现状及矛盾问题,充分借鉴国内外保护利用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活态保护利用策略。共六个部分:第一章简述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后界定清湖二村的研究范围和重点研究范围,并提出研究框架。第二章对国内外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相关研究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并进行总结。第三章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的新要求,提出“原真性与现代性相融”、“整体性与区域性相协调”、“以人为本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等保护利用原则,并从空间格局活态保护、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产业活态发展等方面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第四章对清湖二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概况进行阐述,分析选址特征、空间格局、特征价值等,提出村落在环境、文化、产业等方面的问题,并着重分析村落在保护与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第五章主要为案例实践,根据上述提出的策略和方法,以江山市清湖二村为例,首先分析村落现状及矛盾问题、总结其特征和价值,结合第三章节提出有关清湖二村活态保护利用的方法和策略,制定了具体的方案。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
吴光学[5](2020)在《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始终始终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件带关全局的大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离不开大批的少数民族干部,因为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联系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内外局势错综复杂,我国在解决民族问题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所以将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当前我国民族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无可厚非。贵州省三都县是中国成立较早的水族自治县,是欠开发、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因此针对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实际案例对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剖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今后更好地做好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由第一章到第四章共四部分内容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并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坐标,同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阐述。正文第一章,对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历史演进作相应的介绍并对“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职责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正文第二章,首先对三都县基本情况和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主要历程进行阐述;其次,以三都县都江镇和三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案例进行描述;再次,分析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正文第三章,对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正文第四章,对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内容,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展望。
田雨[6](2020)在《审美经济视角下水族马尾绣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族马尾绣是水族民间传统刺绣技艺,2006年入选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水族最典型的民族文化符号不仅反映出水族妇女的生活智慧,还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与艺术意蕴。伴随审美经济时代的到来,水族马尾绣作为文化载体的价值也从民族艺术转变为民族资源,在转变过程中马尾绣文创产品层见叠出。但由于民族文化宣传不到位、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等原因,导致马尾绣文创产品设计的审美性和功能性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出现产品开发程度低、缺乏创意、价格过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难以与现代市场接轨。本课题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法、产品设计等研究方法对马尾绣的文创产品设计进行研究。以前期大量的文献研究为基础,前往三都水族自治县调查马尾绣文创产品市场,结合丰富的田野资料分析马尾绣的概况以及马尾绣文创产品的现状。探究马尾绣起源的客观因素和相关历史文化背景,根据产品类型对现有马尾绣产品进行分类,从物与人的角度分析马尾绣产品和产业现状,发现马尾绣文创产品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与问题的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对马尾绣文创产品开发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审美经济理论核心,马尾绣文创产品调查问卷为依据,总结并提出马尾绣文创产品以美为驱动的设计原则和以利为目标的设计方法。最后以审美经济理论分析为基础,设计路径为导向,开展马尾绣背带文化“儿童系列”、马尾绣服饰文化“女性系列”与马尾绣水族神话“生活系列”的文创产品研发。得出在审美经济热潮推动下,马尾绣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将开展新模式,审美经济对水族经济发展和民族传统手工活态传承具有推动作用。
甘露[7](2020)在《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市镇网络与商品经济》文中提出袁水古称芦水、袁江、秀江、渝水等,为赣江下游支流,位于江西省的中西部,源出萍乡市东南武功山西侧,向东北流经宜春、分宜、新余、新干等市县,在樟树市注入赣江,全长约279千米,流域面积约6262平方千米。明清时期,流域内含括袁州、临江二府所属萍乡、宜春、分宜、新喻、清江、新淦六县的大部分地区,南邻吉安府、北通南昌府,西与湖南长沙府接壤,水陆交通便利,是明清时期联通江西、湖南二省及周边地区的重要通道。流域内市镇林立,其中商业巨镇樟树在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明清时期(1368-1912)袁水流域的环境、物产、人口、交通、市镇及商品经济做了细致的考察,认为:一、人口的增长、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交通及市镇的形成和发展,市镇的规模又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从空间布局来看,袁水流域的市镇多沿河而建,水陆交通便利的交叉路段发展出较大的市镇,而陆路交通亦多与河流平行、间有穿插而过,可见河流对水陆交通,进而对市镇选址方面的影响。三、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条件,对袁水流域内农业水利的发展亦有较大的影响,进而推动商品化生产,市镇本身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温床,三者交融,不可分割。随着历史时期的不断变化,袁水流域的市镇及商品经济状况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总体与社会大局息息相关。
严研[8](2019)在《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而围绕党中央提出的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更是想方设法的采取多种措施,推行多项政策,以期最终全面的解决贫困问题。虽然其中的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围绕着全面彻底消除贫困这一目标,各项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关键的攻坚阶段。针对目前的形势,贫困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难的是要先定位清楚这些贫困的死角,也就是需要在目前的精准扶贫阶段中找准方向。回顾历史上和当前正在实施执行的种种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做到帮助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这些偏向整体宏观的政策面对更为特殊的和地域性的贫困问题,其执行的效率也变得越来越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也越来越不明显。综合这些各有特色的扶贫模式和政策,各级政府,在当前的形势下,更加期盼在扶贫模式上的创新,抓住矛盾的关键,满足精准扶贫的要求,彻底扫清扶贫障碍,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小康。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贫困问题现状以及目前精准扶贫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在分析借鉴了目前我国所广泛使用的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模式后,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并尝试将此模式来用以解决我国当前精准扶贫阶段的主要矛盾。本文所提出的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含义是,除自然灾害外,在经济社会中,同样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如同自然灾害一样,会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例如贫穷,我们把这些社会经济问题称之为“社会灾害”。因此,本文以灾害经济学为出发点,将灾害的界定从自然灾害延伸到社会灾害,为了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灾害,我们将“贫穷”这一社会灾害定义为“非灾”,而将解决这一灾害的发展模式定义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而,我们又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以贫困这一“社会灾害”为出发点,选取因非自然灾害导致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即“非灾经济发展区”,将其视为类同于遭受自然灾害后的地区,进行虚拟“推倒重来”式建设。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念就是将“社会灾害”类比自然灾害,通过“灾后重建”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对遭受“贫困”这一社会灾害的地区,试图从国家政策层面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脱贫。“非灾经济”这一概念以灾害经济为出发点,但又区别于灾害经济学,两者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非灾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灾害,而灾害经济学则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灾害。根据上述理念和思路,本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的来进行研究,即研究背景、理论研究、实证定量研究分析和研究展望和结论。(1)研究背景:在开始深入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前,本文在第一章绪论里的第一节中,特别从五个方面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做了详细的描述。分别是:围绕习主席的“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精准扶贫、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决定、十三五规划以及工业反哺农业,这些政策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共同构成了创新研究非灾经济这一精准扶贫模式新思路的政策背景和研究必要性。以及在此条件下,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不仅是将经济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尝试,而且还在精准扶贫中的目标中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模式。在第一章后面的二,三,四节里,分别概述了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分析。在研究目标上,本文以非灾经济发展区的精确定位,重建以及检验效果,来最终证明此发展模式的应用对于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上,本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办法,本文在进行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定量分析后,从而得出了在不同省份,特别是中西部,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论。(2)理论研究:本文在第二、三和第四章为整体研究提供其理论研究的支撑。第二章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供了理论基础,为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章指出,由灾害经济学所衍生出来的非灾经济理论,是通过对灾害的辩证思考来对灾害经济学的一种拓展应用,以给经济社会属性一个相对于自然灾害的新定义,来把灾后重建应用到精确扶贫的工作中。本章还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支撑,包括: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产业集群效应理论、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现代乡村发展理论、城镇化理论、短板理论以及后发优势理论。同时,本章还阐述了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的理论依据:广义梯度推移理论以及聚集经济理论。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贫困问题和经济增长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理论。第四章主要是详尽的从概念上界定了非灾经济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与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及其实施策略和有效性。(3)实证定量研究分析:本文第五、六和第七章提供了研究的实证定量分析。第五章是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受灾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四川省主要重灾区2003-2017年间的数据研究,加入虚拟变量,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其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对口支援措施政策和重建模式效果明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六章是以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东、中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在本章中,首先是对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其次确定了典型省份“非灾”地区的选址,最后对三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得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三省份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定量影响。重点借鉴了四川省灾后重建的经济效果来类比三省(自治区)的非灾经济发展区虚拟“灾后重建”的影响,并搜集数据对其影响效果进行验证。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北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七章是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与第六章类似,继续探究西部三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的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以及非灾重建对于各省贫困地区(非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也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4)研究展望和结论:本文的第八和第九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研究的应用前景。第八章对精准扶贫的现状和成果做了详尽的概括,特别分析了非经济和经济因素下的目前贫困发生的现状和成因,对精准扶贫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在解读了我国目前的精准扶贫方式后,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在精准扶贫重点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第九章总结和概况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结论和一些综合政策建议。综合概况,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在非灾经济未能投入实际使用的情况下,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对在虚拟中应用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发展的区域进行分析检验,最终数据表现了其模拟效果,证明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升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进一步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同时,数据显示在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固定消费方面均有显着的提升。在基础建设的发展上,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地方税收的增长将加大投资总量。其次,本文将自然灾害的重建与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类比为一个高度统一的相关体,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以自然灾害后区域重建的模式,反推扶贫过程中相关可借鉴的范畴,进行定向区域扶贫。从宏观层面来讲,两者都急需在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由地方政府实施具体的政策来进行建设,从而达到重建和脱贫的目的,同时带动和发展区域经济,根本上改善灾后民生和贫困状况。而且,两者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建设时期,以保持政策的可延续性和可实施性,真正扭转经济发展的局面。另外,自然灾害的重建和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都具有极高的地方区域特色,从一区一策甚至到一人一策,也是“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的具体表现方式。“对口支援”中协调各方资源来办一件事,和“对口帮扶”中协调政府和公众资源来对目标区域进行定向支持和攻关,对着二者相互间是可以积极有效予以借鉴的。
杨先依[9](2019)在《三都水族自治县蒙氏家族历史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正史、地方志、族谱和档案,在史学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过去,地方志和族谱在史学领域常被人们所忽视,研究甚少,尤其缺乏对族谱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注意到族谱研究的重要意义。族谱是重要的历史文献,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史料,如家族历史的演变过程、家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等,许多内容可以弥补正史之不足。每一个家族都有本家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即家族文化,深入研究家族文化,可以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蒙氏家族,属于水族的一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历史上为国家为社会建立了丰功伟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公元前221年,秦王朝派遣尉屠睢大将发五十万大兵征讨岭南,迫使居住于今两广一带的百越族群“骆越”一支向北迁徙,他们几经辗转,休养生息,最终到达黔桂边境一带居住。此乃是水族历史上的一次大迁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水族历史是多个家族共同创造的,在水族中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有蒙氏、韦氏等家族,他们在历史上都有过自己的贡献。明洪武二年(1369年),蒙闻公奉命率兵抵达今黔桂一带平乱,屡立战功,被封为独山州长官司,世代承袭,直至民国时期。蒙氏家族在此地统治长达六百多年,其子孙后代为了生存发展,迁徙到以独山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如贵州都匀、三都、荔波等地,其中以三都为主要迁入地,蒙氏成为水族的重要大姓之一。对三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本论文就蒙闻后裔在三都及周边地区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对蒙氏家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剖析,全方位深入探究,以增强蒙氏家族对本家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体系的基本形成,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从早期夏朝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期,概述三都水族自治县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建制沿革。接着,对目前学术界专家学者对水族族源所持不同的观点进行阐述,并根据学界对水族族源提出的新看法,以及笔者经田野调查得出的一些文献资料及已掌握的知识理论,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最后,指出水族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情况及在三都县的具体分布情况。第二,是对蒙氏的源流进行梳理和分析,概括蒙氏家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概述蒙氏家族的历史变化过程及蒙氏历代土司的历史功绩,列举蒙氏先祖在三都县及周边各地区的发展状况。通过比较三都县境内蒙氏家族与其他几个代表性的家族,深入探究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别,从而阐明蒙氏家族历史发展具有的主要特点。第三,从家族文化的视角,对蒙氏家族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进行深度发掘,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分别阐述蒙氏家族修建宗祠及编修族谱的状况,同时阐述蒙氏家族的郡望和堂号,从多地域、多角度比较分析蒙氏家族字谱的使用情况及其所反映出的一些历史问题。最后,对蒙氏家族的家规家训及其功能进行分析论证。第四,从文化建设和社会管理两个角度,分析历史上和新中国成立后蒙氏家族的祭祀、聚会等活动的变化情况,以及本家族为文化建设所付出的努力,探究蒙氏家族与周边多个家族间的团结互助关系。第五,针对蒙氏家族独特的历史文化,阐述笔者对其所引发的思考,用史实论证蒙氏家族的历史是不断开拓与发展的历史,蒙氏家族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展望,希望蒙氏家族有更好的未来,当地经济社会得到健康发展,各家族间和睦共处,促进家族间的团结友善,共同开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与繁荣的良好局面。
李致江[10](2019)在《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水族人口规模为41.18万人,主要聚居于黔桂交界的龙江与都柳江上游,贵州省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约63%的水族人口聚集于此。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民族经济政策等的支持下,水族人口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产业结构与人口职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但是,水族人口发展与全国、汉族、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发展水平相较仍有差距,不仅面临人口增长速度锐降、人口身体素质较差、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单向流迁等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而且存在人口城镇化率低、人口产业结构滞后、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人口相对贫困、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原因既与以往计划生育政策过严、民族政策不完善有关,又与水族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连,同时也与社会流动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相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主要指向。当下,水族人口虽然存在一系列非均衡发展问题,但同时亦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生育空间,民族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为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首先,应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二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综合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风险;其次,应加快水族经济发展步伐。重点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优化人口职业结构,推进人口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再次,应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升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最后,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不仅对水族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对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均衡发展产生一定的参照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实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发展、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加快三都县竹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三都县竹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3)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本理论 |
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和目标 |
2.1.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 |
2.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 |
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3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
3.1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
3.1.1 加强党在西南民族地区执政地位的需要 |
3.1.2 实现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
3.1.3 巩固边疆的坚固基石 |
3.2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殊性 |
3.2.1 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
3.2.2 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 |
3.2.3 民俗文化的特殊性 |
4 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证研究 |
4.1 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
4.1.1 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 |
4.1.2 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绩 |
4.2 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政治功能发挥不够充分 |
4.2.2 干部思想观念不够解放 |
4.2.3 党员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
4.2.4 规章制度仍需健全完善 |
4.2.5 党风廉政建设还需强化 |
4.3 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能力素质不高 |
4.3.2 封建迷信侵蚀 |
4.3.3 经费保障不足 |
4.3.4 治理机制失调 |
4.3.5 监督考核乏力 |
5 加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 |
5.1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引领力 |
5.1.1 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 |
5.1.2 优化民风民俗 |
5.1.3 加强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 |
5.2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
5.2.1 选拔优秀党员领导干部 |
5.2.2 培养党组织后备力量 |
5.2.3 强化党员素质能力培训 |
5.3 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 |
5.3.1 构建和谐村“两委”关系 |
5.3.2 完善党建工作考核制度 |
5.3.3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关爱机制 |
5.4 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
5.4.1 加强廉政教育主体责任 |
5.4.2 突出党风廉政教育重点 |
5.4.3 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 |
5.5 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物质基础 |
5.5.1 突出经济发展特色 |
5.5.2 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江山市清湖二村商贸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涉及的相关概念、定义解析 |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2.1.1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历程 |
2.1.2 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利用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2.2.1 传统村落保护历程 |
2.2.2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
3.1 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要求 |
3.1.1 生态宜居 |
3.1.2 文化振兴 |
3.1.3 产业振兴 |
3.1.4 治理有效 |
3.2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原则 |
3.2.1 原真性与现代性相融合原则 |
3.2.2 整体性与区域性相协调原则 |
3.2.3 以人为本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原则 |
3.3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内容和方法 |
3.3.1 空间环境的活态保护 |
3.3.2 历史建筑的活态利用 |
3.3.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
3.3.4 村庄产业的活态发展 |
4. 江山市清湖二村现状研究分析 |
4.1 村落概况 |
4.1.1 自然概况 |
4.1.2 历史沿革 |
4.2 清湖二村特色概述 |
4.2.1 选址和空间格局 |
4.2.2 建筑特征 |
4.2.3 文化特征 |
4.3 村落现状问题 |
4.3.1 人居环境问题 |
4.3.2 文化传承问题 |
4.3.3 产业发展问题 |
4.3.4 乡村治理问题 |
4.4 村落保护利用主要矛盾 |
4.4.1 村民诉求 |
4.4.2 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物质空间之间的矛盾 |
4.4.3 环境容量与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 |
4.4.4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效益的矛盾 |
5. 清湖二村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 |
5.1 现状SWOT分析 |
5.1.1 优势(strengths) |
5.1.2 劣势(weaknesses) |
5.1.3 机遇(opportunities) |
5.1.4 威胁(threats) |
5.2 清湖二村活态保护利用策略 |
5.2.1 空间环境活态保护 |
5.2.2 建筑的活态利用 |
5.2.3 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
5.2.4 旅游产业活态发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个人简介 |
(5)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内容 |
四、研究的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历史演进及相关概念阐释 |
一、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历史演进 |
二、中国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关概念阐释 |
第二章 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研 |
一、三都县概况 |
二、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
三、三都县各类人才发展情况调研 |
四、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个案考察 |
五、三都县培养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取得的成效 |
第三章 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少数民族干部绝对数量偏少 |
二、少数民族干部素质不高 |
三、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
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
第四章 做好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一、拓宽少数民族干部数量来源渠道 |
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 |
三、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 |
四、制定和完善培养使用民族干部的政策及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三都水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
附录二 :《三都水族自治县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服务办法》 |
附录三 :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
致谢 |
(6)审美经济视角下水族马尾绣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审美经济 |
(二)文创产品 |
五、主要田野调查点概述 |
(一)田野调查点 |
(二)田野调查内容 |
第一章 马尾绣及其产品概说 |
第一节 马尾绣概况 |
一、马尾绣起源与发展历史 |
二、马尾绣相关文化背景 |
三、水族文化对马尾绣的影响 |
第二节 马尾绣产品及其生产现状 |
一、马尾绣产品调查与分析 |
二、马尾绣产销构成调查与分析 |
三、马尾绣文创产品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尾绣文创产品开发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优势(Strengths) |
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
二、精湛的刺绣制作工艺 |
三、独特的装饰纹样特征 |
四、大力的政策推广优势 |
第二节 劣势(Weaknesses) |
一、政府管理存在盲点 |
二、文创产品设计缺失 |
三、文创设计人才短缺 |
四、对外宣传方式落后 |
五、文创产品载体单一 |
第三节 机遇(Opportunities) |
一、政策支持的推动 |
二、消费需求的增长 |
三、经济发展的需要 |
四、交通格局的变化 |
第四节 威胁(Threats) |
一、规模化生产受局限 |
二、同质化产品的竞争 |
三、销售市场渠道单一 |
四、外来文化带来冲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审美经济的马尾绣文创产品设计路径 |
第一节 以美为驱动的设计原则 |
一、审美性原则 |
二、民族性原则 |
三、实用性原则 |
四、经济性原则 |
五、生态性原则 |
第二节 以利为目标的设计方法 |
一、主题先行 |
二、情景导入 |
三、元素提炼 |
四、隐喻设计 |
五、载体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尾绣文创产品设计研发 |
第一节 马尾绣背带文化“儿童系列”文创设计研究 |
一、文化定位 |
二、产品定位 |
三、设计过程 |
四、成果展示 |
第二节 马尾绣服饰文化“女性系列”文创设计研究 |
一、文化定位 |
二、产品定位 |
三、设计过程 |
四、成果展示 |
第三节 马尾绣水族神话“生活系列”文创设计实践 |
一、文化定位 |
二、产品定位 |
三、设计过程 |
四、设计应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7)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市镇网络与商品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区域社会的研究 |
(二)水陆交通及相关研究 |
(三)市镇及相关研究 |
(四)商品经济及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二)基本框架 |
(三)后续研究 |
第二章 袁水流域的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及水陆交通 |
一、流域的政区沿革 |
(一)袁水水系与流域范围 |
(二)袁州府的政区沿革 |
(三)临江府的政区沿革 |
二、流域的自然环境 |
(一)气候 |
(二)土地的基本情况 |
三、流域的水陆交通 |
(一)水运的相关情况 |
(二)陆运的相关情况 |
(三)水运与陆运之间的联系 |
第三章 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市镇 |
一、市镇类型与分布 |
(一)市镇类型及数量变化 |
(二)市镇分布及其特点 |
二、市镇人口及消费类型 |
(一)市镇人口及辐射范围 |
(二)市镇人口的消费类型及水平 |
三、市镇管理 |
(一)市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
(二)市镇社会秩序与治安状况 |
(三)市镇经济管理与地方财政 |
第四章 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商品化生产及商品经济 |
一、商品化生产的农业基础 |
(一)土地开垦 |
(二)灌溉及水利设施 |
(三)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加工 |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
(一)农作物的商品化 |
(二)手工业与矿冶业 |
三、商品于流域内外的流转 |
(一)转运贸易 |
(二)与其他流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史籍 |
二、今人着述及论文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 |
1.1.2 精准扶贫 |
1.1.3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
1.1.4 “十三五”规划 |
1.1.5 工业反哺农业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分析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及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的理论依据 |
2.1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1 产业集群效应理论 |
2.1.2 现代乡村发展理论 |
2.1.3 城镇化理论 |
2.1.4 短板理论 |
2.1.5 后发优势理论 |
2.2 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理论依据 |
2.2.1 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
2.2.2 聚集经济理论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
3.1 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与评价 |
3.1.1 国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3.1.2 国内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3.1.3 关于贫困问题研究评价 |
3.2 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 |
3.2.1 哈罗德—多马模型 |
3.2.2 索洛增长模型 |
3.2.3 A-K模型 |
3.2.4 拉姆齐模型 |
3.2.5 新经济增长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4 非灾经济及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 |
4.1 非灾经济概念及发展模式的提出 |
4.2 关于“非灾经济”的概念界定 |
5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模型方法选择 |
5.1.2 方法理论综述 |
5.1.3 理论模型 |
5.2 模型求解 |
5.2.1 模型 |
5.2.2 数据 |
5.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
5.2.4 面板回归 |
5.2.5 回归结果分析 |
6 东、中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6.1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6.1.1 河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
6.1.2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
6.1.3 河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6.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6.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
6.2.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
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6.3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6.3.1 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
6.3.2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
6.3.3 湖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 西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7.1.1 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
7.1.2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
7.1.3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7.2.1 云南省扶贫工作现状 |
7.2.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 |
7.2.3 云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7.3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
7.3.1 贵州省扶贫工作现状 |
7.3.2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 |
7.3.3 贵州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
8 精准扶贫与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
8.1 我国贫困的发生状况及成因分析 |
8.1.1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及其区域分布 |
8.1.2 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简要分析 |
8.2 我国贫困县脱贫现状 |
8.2.1 贫困县脱贫的判断标准 |
8.2.2 扶贫县脱贫成果 |
8.3 精准扶贫的方式解读以及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广泛实施的综合政策建议 |
9.2.2 具体省份内实施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9)三都水族自治县蒙氏家族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三都水族自治县概况 |
一、历史沿革 |
二、水族来源与分布 |
第二章 蒙氏家族的源流、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
一、蒙氏家族的源流 |
二、蒙氏家族的历史发展 |
三、蒙氏家族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 |
四、蒙氏家族与其他家族历史发展的异同 |
第三章 蒙氏家族的文化 |
一、编修家谱 |
二、修建宗祠 |
三、蒙氏家族的字谱 |
四、蒙氏家族的郡望与堂号 |
五、蒙氏家族的家训家规及其功能 |
六、蒙氏家族的文化建设 |
第四章 对蒙氏家族历史文化发展的思考 |
一、蒙氏家族的历史是不断开拓与发展的历史 |
二、蒙氏家族注重文化的创新与特色 |
三、家庭的和谐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
四、要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繁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10)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
(二)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
(三)水族研究 |
(四)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三)创新之处 |
四、田野调查点概况 |
(一)水族传统文化 |
(二)田野点基本情况 |
(三)调查过程 |
第一章 水族人口变动的历史考察 |
一、水族人口数量与人口再生产类型 |
(一)人口数量 |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 |
二、水族人口素质 |
(一)人口文化素质 |
(二)人口身体素质 |
三、水族人口自然结构 |
(一)人口性别结构 |
(二)人口年龄结构 |
四、水族人口经济社会结构 |
(一)人口城乡结构 |
(二)人口产业结构 |
(三)人口职业结构 |
五、水族人口迁移 |
第二章 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水族人口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增长速度锐降 |
(二)人口素质偏低 |
(三)人口性别比失调 |
(四)人口老龄化严重 |
(五)人口单向流迁 |
二、水族人口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城镇化率较低 |
(二)人口产业结构滞后 |
(三)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 |
(四)人口相对贫困 |
(五)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第三章 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
一、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一)二孩政策创造了生育空间 |
(二)民族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
(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五)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 |
二、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 |
(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
(三)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 |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二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访谈提纲(部分) |
附录三 :田野调查相关照片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加快三都县竹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三都水族“水书”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 廖祝梅.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2]协同视角下贵州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研究 ——以紫云县葡葡产业链为例[D]. 钱莹莹.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3]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D]. 武琼琼.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4]江山市清湖二村商贸型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利用研究[D]. 毛筱眉. 浙江大学, 2020(01)
- [5]贵州省三都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 吴光学.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审美经济视角下水族马尾绣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田雨.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7]明清时期袁水流域的市镇网络与商品经济[D]. 甘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D]. 严研. 武汉大学, 2019(01)
- [9]三都水族自治县蒙氏家族历史文化研究[D]. 杨先依. 贵州民族大学, 2019(09)
- [10]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D]. 李致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