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CL集团融资25亿登陆深交所(论文文献综述)
付堃[1](2021)在《私募可交换债券搭配可转债的应用研究 ——歌尔集团与三一集团的资本运作比较》文中认为可交换债券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债券,其发行主体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债券持有人拥有在规定期限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为标的上市公司股份的权利。相较于传统融资方式,其凭借融资成本更低,流程更便捷,对股价冲击更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很多持有大量上市公司股权的非上市公司的欢迎。近年来,市场不断涌现出控股母公司发行私募可交换债券搭配上市公司可转债搭配发行进行资本运作的案例,操作手法类似,但背后的动机各不相同,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二级市场股价的波动以及控制权的变化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不同发行目的下,”私募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这同一资本运作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歌尔集团和三一集团分别在运用”私募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进行资本运作中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实现了不同的效果,具有非常的典型代表。因此,本文选取歌尔集团和三一集团两个案例,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二者发行前的行业公司背景、发行中的操作手段和发行后为集团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同时对比研究了不同目的下,“私募可交换债券搭配可转债债券”这一资本运作方式实行上的区别,及造成的不同影响。文中,首先明确了本文研究的两个案例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现状,随后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私募可交换债券搭配可转换债券”的历史文献,并系统介绍了本文分析依据的理论;接下来,对比了歌尔集团和三一集团的发行动因、发行时点、发行条款等,分析其背后实际的发行目的。再次,通过研究两家公司发行之后的种种行为,详细对比不同发行目的下,”私募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这同一资本运作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接着,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歌尔集团和三一集团共计四只含权债的发行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在经过案例对比分析和实证分析后,形成结论与建议: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公司,通过对私募可交债和可转债的发行顺序、发行时点、发行条款等作出一定的设计,能够实现套利、高价减持、灵活融资等不同的目的。同时,市场上部分投资者能够通过分析,识别出相似手法背后蕴含的不同动机,即:不同的目的最终都会反映到股价之上。建议上市公司理清各项融资工具的特点,掌握不同融资工具间的搭配关系,为公司设计出更契合经营周期、更高效安全的融资策略;同时,监管层应注意到私募可交换债券灵活性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完善私募可交债相关规则,引导私募可交债向积极方向发展;广大投资者应当谨慎对待私募可交债,提高分别不同融资行为背后真实动机的能力。
魏凡[2](2020)在《分拆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国铁建分拆铁建装备的案例》文中研究指明上市公司分拆有助于促使公司建立科学的业务架构,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使公司获得更加合理估值,作为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由于分拆上市制度不足,监管层监管严格,因此国内上市公司分拆境内上市的成功案例较少,随着科创板的推出以及《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证监发[2019]27号),监管层释放出“鼓励创新、为央企改革和上市公司营造有利环境“的政策信号,分拆上市成为了2020年国内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作为大型央企是分拆上市道路上的先行者:2015年12月16日中国铁建分拆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装备”)至香港上市,成为第一支成功分拆上市的A+H股央企;2019年12月18日,在《若干规定》出台不到一周,中国铁建发布了《关于分拆所属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的预案》,成为国内第一家发布“A拆A”预案的上市公司。事实上,铁建装备分拆后的第二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财务表现也欠佳,但四年后的今天中国铁建依旧在第一时间选择分拆子公司铁建重工于科创板上市,其中的原因值得思考,分拆上市对于企业绩效到底产生何种影响值得探究。因此,本文选择中国铁建分拆铁建装备的案例,以分拆经济动因为切入点,从整体绩效表现和具体绩效表现两方面探讨动因落实情况,并对以往文献未讨论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中国铁建分拆铁建装备的经济动因与现有假设方向基本一致,基于资本市场表现以及EVA绩效评价指标对分拆上市后整体效果进行判断,发现分拆上市后子公司的价值并未得到提升,母公司的价值提升并非来源于子公司;深入分析分拆上市对子公司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各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拆上市后对铁建装备长期绩效没有产生较大积极影响,财务绩效方面仅偿债能力有所提升,在非财务方面主要表现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分拆未达预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存在较大的行业风险和政策风险,同时分拆后管理层激励不到位、资金使用效率低。希望本文能够为中国铁建分拆铁建重工以及其他公司分拆实践提供参考,使其他上市公司分拆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刘青青[3](2020)在《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 ——基于心脉医疗的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等相关规定的发布,打开了A股境内分拆上市的政策通道。而分拆上市所具有的实现主业聚焦、拓阔融资渠道等作用使得境内多家上市公司直接公告或间接表达了分拆上市的意愿。由此来看,分拆上市将逐渐发展为一股潮流,那么分拆上市真的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吗?本文首先使用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其次,通过结合多种动因理论、上市板块理论以及价值创造理论和最新的资本市场政策,选取H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分拆心脉医疗上市科创板为研究对象,以核心研究问题“心脉医疗分拆上市是否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为导向,细分为三个具体问题,即按照逻辑层次进行分拆上市动因、分拆上市方案设计和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最后结合案例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探究该案例具备的一般性借鉴价值。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一是融资需求和长期价值最大化是分拆上市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宏观环境利好具有推动作用。二是严密的方案设计助力分拆上市。控股型的横向分拆,不仅有助于母公司保持控制权,而且有利于母子公司的独立专业化经营,心脉医疗在高速发展期和产品面向市场选择国内上市、而科创板的选择契合心脉医疗的定位并提供了便利的融资平台,心脉医疗的优质业务有利于长期在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三是分拆上市创造了正向的市场价值和企业价值。创造市场价值的表现包括母子公司在短期内获得了明显的超额异常收益率、子公司托宾Q值大幅度提高、市盈率的比较凸显出市场对于母子公司发展的乐观期待。创造企业价值的途径是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减轻了投融资压力并且主营业务持续优化,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增强、筹资规模大幅度改善、研发投入不断持续、EVA始终为正,并且存在上升的趋势。相比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一是研究视角独特。结合最新资本市场环境,案例的选择具有时效性和典型性,并且对分拆上市方案的设计深入剖析,以探求分拆边界及上市时机和上市板块的选择。二是研究方法全面。在使用事件研究法、杜邦分析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市盈率、托宾Q值、EVA等方法,能够从短期和长期、资本市场和企业内部等多重角度全面评价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基于此本文的研究意义,一是理论层面,能够丰富目前国内分拆上市科创板的相关研究;二是实践层面,能够为类似计划分拆上市科创板的公司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邓志鹏[4](2020)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市场有商品房以来已经历了40年的历程。在这40年的发展中,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支柱行业。因为房地产行业具有投机性,容易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一直是资本市场和研究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十九大以来,中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这意味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新时代新格局。在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如何选择融资策略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每一个房企必须要考虑的。文章分为五个章节,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首先对国内外房地产融资的研究成果以及所需要的理论进行梳理。其次选择在融资方式有较多创新并且将走在行业前列的万科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及资本结构相关知识分阶段研究万科企业的融资策略。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纵向分析万科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融资策略变化,得出万科企业在其发展的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所使用的融资策略的不同特点。并通过横向对比万科企业与其他龙头房企如保利集团、绿地集团的融资策略异同,分析得出万科企业融资策略较其他房企的优势所在。本文创新性的使用资本结构作为研究融资策略的研究指标,并通过对比财务指标,探究融资策略内容和合理的资本结构。此外,本文还使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量化融资策略的效果。研究发现,万科企业初创期是稳健性的融资策略,发展期是进取型的融资策略,成熟期是多元化的融资策略。最后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多元化融资策略为万科企业带来多种优势;二是选择融资策略考虑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和自身融资需求特点。并利用万科企业各个阶段融资的成功之处,从而为房地产上市企业带来一些启示。本文全面分析了万科企业的融资策略,期望为我国房企以及房地产行业的融资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曾子芮[5](2019)在《W集团整体上市财务绩效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早期,受原有IPO额度的限制,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无法全部上市,只能实现部分业务或资产上市。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大型企业的整体上市有了实施条件,与此同时,企业此前的部分上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愈演愈烈。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保证上市公司的独立性,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国资委和证监会根据我国国情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大型企业整合优质资产实现整体上市。整体上市以后,能否如预期一样,帮助企业快速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与集中,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问题。在以往的整体上市案例研究中,大部分是从国企的角度入手,对民营企业的研究较少,对畜牧行业的企业分析更不常见。因此,本文以畜牧行业企业整体上市案例为研究切入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W集团整体上市的案例为研究对象,在整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案例的有关背景,介绍双方公司的发展概况、股权状况、业务关联情况等,梳理整体上市的主要动因及操作过程;其中,重点分析本次W集团以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实现整体上市后的财务绩效状况。本文财务绩效的评价主要从市场效应和财务指标变化两方面入手,采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分别对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绩效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第一、整体上市短期内带来了正向的公告相应,股东财富的迅速增长;第二、公司的长期财务绩效在初期提升明显,后续势头有所减弱,但仍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空间;第三,公司规模扩大,融资能力增强;第四,公司的业务整合后发挥协同效应,综合实力增强。最后,本文对整体上市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一些建议,为以后的拟整体上市企业提供参考。
李珊珊[6](2019)在《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异常导致IPO折戟案例研究 ——以麦格米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宏观来看,我国A股市场拟上市公司在IPO申报时被否的情形很多,其中由于存在关联交易问题而被否的案例也很常见。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披露信息,2018年共计59家拟上市公司IPO首发被发行审核委员会否决,其中涉及关联交易问题的共计46家。微观来看,2017年3月6日,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002851.SZ)成功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然而其IPO之路并不顺利,从首次递交申报材料到成功上市,历时长达5年之久,而影响其过会的最大障碍是与“TCL系”的关联交易问题,通过一系列整改措施之后,麦格米特终于梦圆A股市场。麦格米特这一案例是因存在关联交易问题导致IPO被否的典型案例,涉及的关联交易问题颇多,因而本文选择这个案例进行分析。针对这种因为存在“问题关联交易”导致IPO折戟的情况,本文的研究问题是试图从关联交易问题的视角出发,探究拟上市公司A股上市被拒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异常关联交易的对策。拟上市公司存在关联交易不一定会被证监会否决,因而关联交易不是导致拟上市公司IPO被否的直接原因。本文具体想要研究的是导致IPO被否的关联交易有哪些,这些关联交易为什么导致IPO被否以及针对这些异常关联交易该如何处理的问题。通过研究上述一系列问题,旨在对A股市场上因关联交易异常导致IPO被否的案例进行梳理和归因,进而提出一些事后解决措施和防止“问题关联交易”发生的措施,为其他拟上市公司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思路是:梳理2018年IPO被否企业的关联交易问题并汇总分析,并以麦格米特为例,对异常的关联交易进行多维度分析,包括关联交易异常事实、引发关联交易异常的因素(内部环境对策依据)以及发生异常关联交易后的整改方案,由此归纳总结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异常导致IPO被否的深层次原因及解决异常关联交易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发现:一是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异常导致IPO被否的核心原因有两点,即由业务独立性缺陷导致的公司独立持续盈利能力存疑以及存在关联交易舞弊之嫌。具体来说可分为四种情况,包括关联交易可能导致独立性缺陷、通过关联交易有意操纵业绩、隐匿关联关系及隐性关联交易舞弊、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后三种属于关联交易舞弊的范畴;二是通过CRIME模型分析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舞弊行为发生的内部原因有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及自身竞争力不足;三是针对关联交易异常导致IPO被否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完善信息披露、拆除关联关系以及整改关联交易,此外,还可以通过治理内部环境降低关联交易舞弊的发生,比如完善公司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本文的研究贡献:从理论贡献来说,本文首创性地基于财务舞弊五因素理论——CRIME模型,对麦格米特异常的关联交易进行了案例研究,并且首创性地绘制了CRIME模型雷达图,用以呈现各个因素对舞弊行为发生的影响程度,通过雷达图,既可以看到五因素对舞弊行为发生的影响全貌,也可以识别重大影响因素;从实践贡献来说,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拟上市公司因关联交易异常导致IPO被否问题上提供了解决思路。
罗昊[7](2019)在《基于业财融合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功能提升研究 ——以A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从萌芽期、试点期走向稳定发展阶段。目前,大多数稳定运行的FSSC(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财务核算效率、降低财务核算成本、提高集团管控能力。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商业模式日新月异,企业传统的成本优势丧失,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功能驱动型财务管理体系与业务脱离,缺乏业务支持和推进能力,企业亟需财务转型以适应新一代市场环境。许多大型跨国集团纷纷寻求FSSC的转型升级以推动企业业财融合。首先,本文通过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两阶段模型,将FSSC模式下企业业财融合实施分为了FSSC实施阶段与业财融合工具应用阶段,对我国FSSC模式下企业业财融合相对效率进行检验。通过对单阶段效率与多阶段效率的综合分析,发现A集团FSSC实施阶段效率较高且关联性好,但业财融合工具应用阶段的相对效率较低,与标杆企业苏宁易购存在一定差距。其次,基于DEA模型的结果,对A集团FSSC实施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A集团FSSC实施成果。并针对其业财融合视角下FSSC实施存在的问题,与标杆企业对标分析。最后,设计基于业财融合的FSSC功能升级路径,从构建FSSC智能分析平台,提升FSSC财务数据质量,优化FSSC组织架构,重视FSSC人才转型培养等四个方面系统探讨基于业财融合的FSSC功能升级路径。旨在借助FSSC的智能化,将全面预算、风险预警、决策支持、税务筹划等增值流程纳入到FSSC中,实现传统FSSC向业务支持中心的功能升级,以期为FSSC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经验。
邓勇兵[8](2014)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网络演进与构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日渐发达的通讯技术与运输技术的推动,面向全球范围的企业网络体系得以建立,企业交往变得更加紧密。而随着交往的加深,这些网络体系还在不断分化、重构、演进,并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不管是出于寻求机会、获取资源,还是为了规避风险、应对威胁,时至今日,任何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企业,都不能无视国际化网络体系的存在,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不可避免要融入到这些网络体系中去,在国际市场体系或商业网络中找准自身的位置,并从企业网络中获益。对此,中国企业亦尤其需要加以重视。本研究以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网络演进与构建机制作为主要研究主题,通过对深入开展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进行跨案例研究,深入剖析这些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其网络演进所呈现的阶段性特点和规律、网络演进的关键驱动因素,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网络的构建机制。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本研究的研究子问题。通常认为,对于“为什么”以及“怎么样”这类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于过程的研究,案例研究是比较理想的研究方法。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上,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跨案例研究方法,并通过理论抽样选择了6家开展国际化经营10到30年以上不等的中国企业进行深入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意义在于:第一,通过聚焦于中国企业国际化实践,结合传统国际化理论与网络理论的研究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及网络演进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第二,基于网络战略意图与经验知识理论视角,提出了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网络演进的两种路径及其驱动机制,丰富并完善了网络演进的相关理论;第三,基于企业适应性选择视角探讨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网络的构建机制,完善了企业主动性网络构建的相关研究。另外,对于国际化网络理论的研究,对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实践,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理论和实践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本研究在国际化过程理论、网络发展阶段理论、网络构建理论、网络能力理论、知识基础观及其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网络发展阶段划分、网络特征及其演进过程、网络演进路径及其驱动因素、网络构建机制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构建了契合中国企业实际的国际化及网络发展阶段模型,详细展示了各阶段企业国际化行为和网络演进的特征;第二,整合研究视角,提出了“网络发展—国际化知识获取—国际化成长”的演进机制;第三,整合结构维度与关系维度的双重研究视角,提出了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网络演进路径的新分类,并探讨了两种网络演进路径的驱动因素;第四,基于适应性选择及协同演进理论,提出了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网络的构建机制。本研究对于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性:首先,由于网络已成为企业实现国际化的必要途径和形式,中国企业应该不断融入国际市场的产业网络、商业网络、社会网络以及全球战略网络;其次,在构建和发展国际网络的过程中,要关注国际化知识的获取和积累;第三,由于网络演进具有路径依赖性,企业要根据国际化战略定位及国际化经验基础,选择适当的网络演进路径;最后,企业在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企业网络的构建,不同的国际化阶段,要选择性使用网络构建策略。
乔豪杰[9](2011)在《整体上市模式及绩效的案例分析》文中提出整体上市是企业集团在证券市场上的一种融资手段,由于在扩大企业融资额度、改善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股份制改造和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等方面存在着重要意义,整体上市近年来颇受关注。因此,对整体上市模式及绩效的研究对专业研究人员和企业都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本选题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以2004年-2007年的四个通过不同模式成功实施整体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细致地探讨了整体上市模式的进程与特点;同时,采用事件研究法,以案例公司整体上市前至2010年末之间的数据为依据,对各案例公司的长期会计绩效和短期市场绩效分别进行了比较与研究。本文在深入解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企业整体上市的现象和理论基础做了简单介绍;然后对整体上市的现状和环境做分析,并指出整体上市的作用和意义;接着列出了证券市场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案例,分析其实施情况,取得较为可信的相关数据;之后,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选择更能全面和真实反映其市场绩效和会计绩效的分析评价指标,进行比较与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显示,四案例公司的整体上市对其公司的财务价值影响并不明显,但对市场绩效非常明显。尤其是换股吸收合并模式里的公用科技的整体上市对市场绩效影响最为强烈。
徐志培[10](2009)在《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动因及模式选择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整体上通过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整体上市的真正驱动因素,在具体动因分析过程中应用了并购理论中的协同效益理论,信息理论、控制权市场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得出当前的整体上市是在相关利益者主导下的制度变迁,从而在模式选择上会体现出相关利益需求者的利益诉求。在有限的案例中所体现出的整体上市行为,并未真正意义上满足市场和中小投资者的预期,总结当前整体上市过程的制度缺失,最终提出政策建议。在案例中选择比较能够体现本文论点的TCL和东方电气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以期能说明本文观点所在。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回顾了整体上市的发展历程,辨析了与整体上市相关的若干概念,总结国外关于子公司上市动因,国内对整体上市的态度及动因的文献研究的成果与不足,进而提出本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所在。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在该部分主要把基于供求分析框架解释制度变迁的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该理论将制度变迁中的人分为不同的利益集团,由于拥有不同的需求和力量,不同的集团处于的不同地位,不同利益集团对经济利益的的角逐,造成了他们相对力量的变化,从而引起制度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从而使制度产生从不均衡到均衡然后再到不均衡这样一个动态变化的变迁过程。分析从分拆上市到整体上市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情况,在具体利益需求分析过程中应用了并购理论中的协同效应理论,信息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中的委托代理理论,信号理论。提出了公司整体上市的并非整齐划一的动因驱动,在不同利益主体利益主导下会体现出不同的动因。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主体,案例分析部分,在该部分通过对成功整体上市的TCL和东方电气进行分析,明确提出管理层主导的整体上市模式和控股股东主导下的整体上市的模式两种具体模式选择,同时指出受到动因的影响,整体上市在模式选择上必然会体现出其真正动因。进而将动因和模式选择有机的联系起来。具体而言,在TCL的案例分析中提出了基于管理层主导的整体上市在模式选择上会考虑1、尽量扩张上市公司规模,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能力,建立个人帝国。2、伴随着整体上市,往往已经实现了充分保障管理层收益的股权激励方案3、管理层并非以持有股权为目的,具有明显的变现动机。4、在实现整体上市的模式操作中,对于现金流的控制,往往流向管理层最有利的渠道,上市过程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现金流出。5、基于该动机下的整体上市,往往伴随之后的股权变更和整体上市后再融资行为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实现管理层在整体上市中所期望获得的收益。在东方电气的案例分析中提出基于控股股东主导下的整体上市在模式选择上会考虑1、只有具备通过整体上市从而提升整个集团公司价值的行为,才会成为控股股东主导下的整体上市选择的对象。2、无论是何种收购方式,强强联合和注入优质资产都会是在整体上市模式选择时必须考虑的重点,所以该模式下,往往不会采用激进的方式,将良莠不齐的资产统统上市,往往采用渐进式的模式。3、和TCL相区别,控股股东主导的整体上市在模式选择上不会过多注重筹资额,但是会通过合理的模式尽量避免现金流出。4、和TCL相类似的,该种模式下,对于中小股东的利益,同样漠视。甚至还会利用市场的非理性,达到其目的。在案例分析中通过具体的数据和事件证明上述观点。第五章得出结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整体上市的个案所反映的是多重动因的博弈,在某个利益相关者在博弈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在实施整体上市的模式选择中会体现其动因所在。整体上市过程的制度缺失导致了在某种意义上整体上市失去了其真正意义,最终提出政策建议。但是由于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相关案例数量较少,我们无法得出相关案例具普遍的意义,对于相关理论和实践都需要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跟进,以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控参考素材。
二、TCL集团融资25亿登陆深交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CL集团融资25亿登陆深交所(论文提纲范文)
(1)私募可交换债券搭配可转债的应用研究 ——歌尔集团与三一集团的资本运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可交换债券的概念及条款内容 |
2.1.2 私募可交换债券与可转换债券搭配 |
2.2 理论基础 |
2.2.1 权衡理论 |
2.2.2 优序融资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关于可交换债券发行动因的文献 |
2.3.2 关于可交换债券的条款分析的文献 |
2.3.3 关于可交换债券的效应分析文献 |
2.3.4 关于可交换债券搭配可转债的运用分析文献 |
2.3.5 文献评述 |
第3章 私募可交债搭配可转债进行资本运作的现状分析 |
3.1 运作方式分析 |
3.2 运作的路径分析 |
3.3 运作的效果分析 |
第4章 案例介绍与发行情况比较分析 |
4.1 对比案例的选取 |
4.2 具体案例简介 |
4.2.1 歌尔集团”私募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案例简介 |
4.2.2 三一集团”私募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案例简介 |
4.3 私募可交换债券发行动因对比分析 |
4.3.1 融资动因对比分析 |
4.3.2 减持动因对比分析 |
4.3.3 对比分析 |
4.4 可转换债券发行动因对比分析 |
4.4.1 歌尔股份发行可转换债券动因 |
4.4.2 三一重工发行可转换债券动因 |
4.4.3 对比分析 |
4.5 发行时点对比分析 |
4.5.1 歌尔集团发行时点分析 |
4.5.2 三一集团发行时点分析 |
4.5.3 对比分析 |
4.6 可交债及可转债条款设置对比分析 |
4.6.1 歌尔集团私募可交换债券及可转换债券条款设置 |
4.6.2 三一集团私募可交换债券及可转换债券条款设置 |
4.6.3 对比分析 |
第5章 发行效果及二级市场反应比较分析 |
5.1 “私募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发行结果比较分析 |
5.1.1 私募可交债发行结果对比分析 |
5.1.2 可转换债券发行效果对比分析 |
5.1.3 “可交债搭配可转债”资本运作分析 |
5.1.4 “私募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结果对比 |
5.2 二级市场反应的比较分析 |
5.2.1 歌尔集团“私募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实证分析 |
5.2.2 三一集团“私募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实证分析 |
5.2.3 “私募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实证比较分析 |
5.3 案例总结与启示 |
5.3.1 歌尔集团可交债搭配可转债案例总结 |
5.3.2 三一集团可交债搭配可转债案例总结 |
5.3.3 歌尔集团与三一集团案例总结对比 |
5.3.4 启示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分拆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国铁建分拆铁建装备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本文特色 |
1.4 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分拆上市的动因研究 |
2.1.1 信息不对称假说 |
2.1.2 资产剥离利得假说 |
2.2 分拆上市对绩效影响 |
2.2.1 短期绩效 |
2.2.2 长期绩效 |
2.3 文献述评 |
3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3.1 分拆上市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分拆上市定义 |
3.1.2 分拆上市模式 |
3.2 分拆上市理论基础 |
4 案例介绍与相关概述 |
4.1 我国分拆上市情况 |
4.1.1 分拆上市政策 |
4.1.2 分拆上市状况 |
4.2 案例选择与研究设计 |
4.2.1 案例选择 |
4.2.2 研究设计 |
4.3 案例介绍 |
4.3.1 案例公司介绍 |
4.3.2 分拆上市背景 |
4.3.3 分拆上市过程 |
5 案例分析 |
5.1 分拆上市的经济动因分析 |
5.1.1 回归核心业务,提升资源分配效率 |
5.1.2 优化治理结构,增强管理层激励 |
5.1.3 扩大融资的渠道,提供资金支援 |
5.1.4 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海外市场 |
5.1.5 降低信息不对称,获得更高估值 |
5.2 分拆上市的整体效果分析 |
5.2.1 母子公司资本市场表现 |
5.2.2 基于EVA指标绩效评价 |
5.3 分拆上市的具体效果分析 |
5.3.1 财务绩效分析 |
5.3.2 非财务绩效分析 |
5.4 未达预期的原因分析 |
5.4.1 企业特有行业风险 |
5.4.2 管理层激励不到位 |
5.4.3 资金使用效率较差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 ——基于心脉医疗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 |
1.4 本文研究的应用价值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分拆上市的文献回顾 |
2.1 分拆上市的定义内涵 |
2.2 分拆上市的驱动因素 |
2.3 分拆上市的影响后果 |
2.4 概括性评论 |
3 分拆上市的相关理论 |
3.1 内外部动机理论 |
3.2 价值创造的理论 |
4 分拆上市的背景与案例概况 |
4.1 分拆上市的发展背景 |
4.2 心脉医疗的案例选择 |
5 心脉医疗的分拆上市分析 |
5.1 分拆上市的驱动因素 |
5.1.1 外部环境PEST分析 |
5.1.2 内部因素SWOT阐述 |
5.2 分拆上市的方案设计 |
5.2.1 控股型横向分拆独立 |
5.2.2 把握良好的上市时机 |
5.2.3 对比与选择国内上市 |
5.2.4 科创上市的探讨分析 |
5.2.5 母子公司的股价反应 |
5.3 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 |
5.3.1 短期市场反应积极 |
5.3.2 市场价值迅速提高 |
5.3.3 横纵比较市盈突出 |
5.3.4 经济活动效率增强 |
5.3.5 长期绩效发展良好 |
5.3.6 主营业务持续优化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案例总结与归纳 |
6.2 研究的启示借鉴 |
6.3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心脉医疗的财务报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融资结构文献综述 |
1.2.2 房地产上市企业融资策略与评价文献综述 |
1.2.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及划分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融资策略 |
2.1.2 房地产企业融资 |
2.1.3 资本结构 |
2.1.4 资本成本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2 优序融资理论 |
2.2.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 |
2.2.4 MM理论 |
第3章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案例介绍 |
3.1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3.1.1 成立背景 |
3.1.2 基本状况 |
3.2 万科企业财务状况概况 |
3.2.1 偿债能力概况 |
3.2.2 营运能力概况 |
3.2.3 盈利能力概况 |
3.3 万科企业主要融资方式概况 |
3.3.1 银行贷款 |
3.3.2 股权融资 |
3.3.3 债券融资 |
3.3.4 海外融资 |
第4章 万科企业不同生命周期融资策略概况与分析 |
4.1 万科企业初创期的融资策略 |
4.1.1 初创期的融资策略概况 |
4.1.2 初创期资本结构分析 |
4.2 万科企业成长期的融资策略 |
4.2.1 成长期的融资策略概况 |
4.2.2 成长期资本结构分析 |
4.3 万科企业成熟期的融资策略 |
4.3.1 成熟期的融资策略概况 |
4.3.2 成熟期资本结构分析 |
4.4 行业对比分析 |
4.4.1 万科与保利的融资策略 |
4.4.2 万科与绿地的融资策略 |
4.4.3 万科、保利及绿地运营管理 |
第5章 案例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1.1 选择与自身阶段相匹配的融资策略 |
5.1.2 多元化的融资策略为万科企业带来多种优势 |
5.2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W集团整体上市财务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整体上市动因研究现状 |
1.3.2 整体上市模式研究现状 |
1.3.3 整体上市后企业绩效变化研究现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整体上市相关概念 |
2.1.1 整体上市概念界定 |
2.1.2 整体上市基本模式 |
2.1.3 财务绩效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规模效应理论 |
2.2.2 协同效应理论 |
2.2.3 交易费用理论 |
第三章 W集团整体上市案例介绍 |
3.1 整体上市相关企业基本情况 |
3.1.1 W集团基本情况 |
3.1.2 D公司基本情况 |
3.1.3 共同控制基本情况 |
3.2 W集团整体上市的动因 |
3.2.1 完善全产业链 |
3.2.2 减少关联交易 |
3.2.3 扩大发展空间 |
3.3 W集团整体上市过程 |
3.3.1 整体上市实施背景 |
3.3.2 整体上市前资本运作 |
3.3.3 整体上市实施过程 |
第四章 W集团整体上市财务绩效分析 |
4.1 整体上市短期财务绩效分析 |
4.1.1 整体上市公告效应分析 |
4.1.2 整体上市股东财富效应分析 |
4.2 整体上市长期财务绩效分析 |
4.2.1 整体上市前后营运能力对比分析 |
4.2.2 整体上市前后偿债能力对比分析 |
4.2.3 整体上市前后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
4.2.4 整体上市前后成长能力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1.1 短期内使股东财富增加 |
5.1.2 提升长期财务绩效水平 |
5.1.3 增强集团公司综合实力 |
5.2 启示 |
5.2.1 正确的把握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 |
5.2.2 准确选择目标公司 |
5.2.3 根据双方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
5.2.4 重视合并后公司资源的整合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异常导致IPO折戟案例研究 ——以麦格米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思路与本文创新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本文创新 |
1.3 本文结构安排和论证逻辑 |
2 文献综述 |
2.1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舞弊相关研究 |
2.2 拟上市公司IPO财务舞弊相关研究 |
2.3 概括性评论 |
3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3.1 相关理论基础 |
3.1.1 财务舞弊的五因素理论——CRIME模型 |
3.1.2 壕沟防御效应 |
3.1.3 委托代理理论 |
3.1.4 理性经济人假设 |
3.2 关联交易相关概念 |
3.2.1 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认定 |
3.2.2 不当关联交易类型 |
3.2.3 关联交易舞弊手段 |
3.2.4 关联交易舞弊动机 |
4 2018年IPO被否企业审核意见总结(与关联交易有关) |
4.1 2018年IPO被否企业审核意见汇总(与关联交易有关) |
4.2 异常关联交易导致IPO被否的深层次原因 |
5 案例分析 |
5.1 案例背景 |
5.2 麦格米特的关联关系 |
5.3 麦格米特的关联交易 |
5.3.1 上下游关系的关联交易 |
5.3.2 其他关联交易 |
5.4 麦格米特关联交易舞弊行为分析——CRIME模型 |
5.4.1 Cooks:舞弊行为人 |
5.4.2 Recipes:舞弊手段 |
5.4.3 Incentives:舞弊动机 |
5.4.4 Monitoring:监管机制 |
5.4.5 End Result:结果 |
5.4.6 麦格米特的CRIME模型雷达图 |
5.5 麦格米特针对关联交易的解决方案及评价 |
5.5.1 股权结构区TCL化 |
5.5.2 去供应商股东化 |
5.5.3 去客户股东化 |
5.5.4 注销关联公司 |
5.6 案例结论 |
6 结论 |
6.1 关联交易异常导致IPO被否的深层次原因 |
6.2 关联交易异常导致IPO被否的治理对策 |
6.2.1 基于异常关联交易发生后的整改方案 |
6.2.2 基于异常关联交易发生前的预防措施 |
7 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业财融合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功能提升研究 ——以A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FSSC功能定位研究综述 |
2.1.2 业财融合研究综述 |
2.1.3 财务共享与业财融合研究综述 |
2.1.4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流程再造理论 |
2.2.2 信息经济学理论 |
3 我国企业FSSC功能定位现状 |
3.1 FSSC功能定位划分 |
3.2 我国FSSC功能实施现状 |
4 FSSC模式下企业业财融合实施效率DEA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决策单元的选择 |
4.1.2 DEA投入产出指标构建与变量定义 |
4.1.3 样本数据来源 |
4.2 各子环节的静态分析 |
4.2.1 财务共享实施阶段 |
4.2.2 业财融合工具应用阶段 |
4.3 决策单元DEA效率综合分析 |
4.3.1 两阶段DEA效率静态分析 |
4.3.2 单阶段DEA效率与两阶段对比分析 |
4.4 A集团DEA效率分析 |
5 A集团FSSC运行现状研究 |
5.1 A集团相关概况 |
5.1.1 A集团简介 |
5.1.2 A集团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 |
5.2 A集团FSSC实施成果 |
5.2.1 财务流程标准化 |
5.2.2 财务数据规范化 |
5.2.3 业财系统集成化 |
5.2.4 资金管理集中化 |
5.2.5 财务分工专业化 |
5.3 业财融合视角下A集团FSSC存在问题 |
5.3.1 业财人员沟通不畅 |
5.3.2 预算编制频繁调整 |
5.3.3 风险预警难以落地 |
5.3.4 决策支持流于形式 |
5.4 基于业财融合的A集团FSSC对标分析 |
5.4.1 财务数据颗粒度粗 |
5.4.2 会计信息实时性弱 |
5.4.3 数据分析计算能力差 |
5.4.4 财务流程自动化程度低 |
5.4.5 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足 |
6 基于业财融合的A集团FSSC功能升级措施 |
6.1 构建FSSC智能分析平台 |
6.1.1 FSSC全面预算功能实现 |
6.1.2 FSSC实时预警功能实现 |
6.1.3 FSSC决策支持功能实现 |
6.1.4 FSSC税务共享功能实现 |
6.2 提升FSSC财务数据质量 |
6.2.1 财务数据精细化 |
6.2.2 财务流程前端化 |
6.2.3 数据交互自动化 |
6.3 优化FSSC组织架构 |
6.3.1 基于业务构建FSSC组织架构 |
6.3.2 增设业务支持岗位 |
6.4 重视FSSC人才转型培养 |
6.4.1 培养精通业务的管理会计人才 |
6.4.2 引进IT与财务的交叉型人才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网络演进与构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内容框架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综述 |
一、国际化理论的研究背景 |
二、企业国际化过程理论综述 |
三、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
第二节 企业网络理论 |
一、企业网络理论的理论渊源 |
二、企业网络的内涵、维度及其形成动因 |
三、企业网络构建及演进过程研究 |
第三节 企业网络在国际化中的研究进展 |
一、企业网络在国际化研究中的总体框架 |
二、基于商业网络视角的Uppsala模型重新探讨 |
三、企业网络在国际化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总体模型构建及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理论框架及模型提出 |
一、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网络演进模型 |
二、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网络构建机制研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设计与步骤 |
三、信度与效度保证 |
第三节 案例选择与数据处理 |
一、案例选择 |
二、数据收集 |
三、数据分析 |
第四章 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网络演进 |
第一节 国际化进程及网络发展的阶段划分 |
一、案例企业的国际化阶段划分 |
二、案例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概况 |
三、构念测度与数据编码 |
第二节 初步国际化阶段的网络演进 |
一、企业国际化的演进特征 |
二、企业网络演化特征及编码结果 |
三、企业网络演化特征及结果 |
第三节 深入国际化阶段的网络演进 |
一、企业国际化的演进特征 |
二、企业网络演化特征及编码结果 |
三、企业网络演化特征及结果 |
第四节 全面国际化阶段的网络演进 |
一、企业国际化的演进特征 |
二、企业网络演化特征及编码结果 |
三、企业网络演化特征及结果 |
第五节 企业国际化网络的演进过程及特征归纳 |
一、网络发展阶段及网络特征演进 |
二、网络发展与国际化知识获取的演进 |
第五章 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网络构建机制 |
第一节 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网络演进的模式分类 |
一、企业网络演进的两种模式 |
二、两种演进模式的驱动因素分析 |
第二节 主导型网络构建机制分析 |
一、变量衡量及编码过程 |
二、初步国际化阶段主导型网络构建机制及网络能力的影响作用 |
三、深入国际化阶段主导型网络构建机制 |
四、全面国际化阶段主导型网络构建机制 |
第三节 创业型网络构建机制分析 |
一、初步国际化阶段创业型网络构建机制 |
二、深入国际化阶段创业型网络构建机制 |
三、全面国际化阶段创业型网络构建机制 |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
一、国际化进程中两种企业网络构建模式的对比分析 |
二、本章研究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管理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二、管理启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A 企业访谈指南 |
附录B 案例企业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整体上市模式及绩效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与定义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
2 整体上市的理论基础 |
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 交易费用理论 |
2.3 合作博弈理论 |
3 整体上市的环境分析 |
3.1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
3.2 配套制度与工作进展 |
3.3 整体上市的作用与意义 |
4 整体上市模式的案例分析 |
4.1 换股IPO 模式 |
4.2 反向收购模式 |
4.3 换股吸收合并模式 |
4.4 A+H 模式 |
5 整体上市模式的绩效检验 |
5.1 会计绩效检验 |
5.2 市场绩效检验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动因及模式选择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母子公司和企业集团 |
1.3.2 整体上市和母公司上市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不足 |
2. 从分拆上市到整体上市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
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 上市公司利益主体划分 |
2.3 上市公司利益主体需求分析 |
2.3.1 国资委制度变革需求分析 |
2.3.2 分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制度变革需求分析 |
2.3.3 管理层制度变革需求分析 |
2.3.4 证监会制度变革需求分析 |
2.3.5 中小股东制度变革需求分析 |
2.4 整体上市动因小结 |
3. 管理层主导的整体上市模式选择——以TCL 整体上市为例 |
3.1 管理层主导的整体上市模式选择特点分析 |
3.2 TCL 整体上市案例综述 |
3.3 TCL 整体上市模式选择分析 |
3.3.1 TCL 为什么采用激进式的整体上市模式 |
3.3.2 管理层如何通过整体上市实现股权收益 |
3.3.3 整体上市后企业行为分析:实现管理层控制权收益 |
3.4 管理层主导的整体上市模式小结 |
4. 控股股东主导的整体上市模式选择——以东方电气整体上市为例 |
4.1 控股股东主导的整体上市模式选择特点分析 |
4.2 东方电气整体上市案例综述 |
4.3 股权结构变化:东方电气如何通过整体上市优化股权结构 |
4.3.1 东方电气股权变化分析 |
4.3.2 东方电气股权变化:传统股权结构理论驳论 |
4.4 东方电气如何通过整体上市实现协同效益 |
4.4.1 协同效益理论与东方电气整体上市前的状况 |
4.4.2 东电整体上市模式的选择和协同效益的体现 |
4.5 要约收购方式的选择和控股股东利益的实现 |
4.5.1 要约收购动因:控制权市场理论 |
4.5.2 东方电气集团要约收购东方锅炉过程分析:利用信息理论控制现金流出 |
4.6 控股股东主导下的整体上市模式小结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本文的结论 |
5.1.1 不同动因主导下的两种整体上市模式行为特点 |
5.1.2 两种模式的制度缺失 |
5.2 政策建议 |
5.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TCL集团融资25亿登陆深交所(论文参考文献)
- [1]私募可交换债券搭配可转债的应用研究 ——歌尔集团与三一集团的资本运作比较[D]. 付堃.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分拆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国铁建分拆铁建装备的案例[D]. 魏凡.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3]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 ——基于心脉医疗的案例分析[D]. 刘青青.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策略研究[D]. 邓志鹏.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5]W集团整体上市财务绩效研究[D]. 曾子芮.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6]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异常导致IPO折戟案例研究 ——以麦格米特为例[D]. 李珊珊.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基于业财融合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功能提升研究 ——以A集团为例[D]. 罗昊.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8]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网络演进与构建机制研究[D]. 邓勇兵. 南开大学, 2014(04)
- [9]整体上市模式及绩效的案例分析[D]. 乔豪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10]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动因及模式选择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案例分析[D]. 徐志培. 西南财经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