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不当致马尾神经损伤6例(论文文献综述)
邝志聪,许劲羽,关天雨,蒋亮,梁永豪,罗立典[1](2020)在《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损伤的短期疗效》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损伤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资料,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脊柱内镜组(采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和扩大开窗组组(采用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和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分级。结果:脊柱内镜组的VAS评分显着低于扩大开窗组(P<0.05)。脊柱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扩大开窗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内镜组优良率为96.7%,高于扩大开窗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脊柱内镜组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优于术前和扩大开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损伤的治疗中,脊柱内镜的短期临床疗效较扩大开窗法更好,更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李保中[2](2019)在《靳三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与温针灸相结合,治疗因腰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中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评价靳三针结合温针灸对于改善本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等方面的改善,以期寻找一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并且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更多有效的临床证据。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根性骨神经痛的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全部病例均来源于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昆明院区门诊部,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部。治疗组使用靳三针配合温针灸疗法,对照Ⅰ组使用靳三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Ⅱ组以常规针刺配合电针进行治疗,其中靳三针疗法选取腰三针与坐骨针。分别记录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下腰痛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 score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从而评价三组治疗的有效性。结果:1、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0.71,P=0.49(P>0.05);性别比较经列联表分析:X2=1.74,P=0.42(P>0.05);病程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0.70,P=0.50(P>0.05)。差异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方面:①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前VAS评分,F=0.43,P=0.65(P>0.05),差异无显着意义,三组具有可比性;②经配对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t=11.26,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③经配对t检验,对照Ⅰ组治疗前后,t=7.76,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④经配对t检验,对照Ⅱ组治疗前后,t=5.57,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⑤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后VAS评分,F=7.88,P<0.01,两两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P=0.02<0.05)、对照Ⅱ组(P<0.01),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无显着意义(P=0.86>0.05);⑥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后VAS评分差值,F=8.34,P<0.01,两两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P=0.020<0.05)、对照Ⅱ组(P<0.01),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无显着意义(P=0.70>0.05)。3、JOA评分方面:①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前JOA评分,F=0.07,P=0.93(P>0.05),差异无显着意义,三组具有可比性;②经配对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t=-12.18,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③经配对t检验,对照Ⅰ组治疗前后,t=-6.38,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④经配对t检验,对照Ⅱ组治疗前后,t=-4.50,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⑤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后JOA评分,F=9.14,P<0.01,两两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P=0.015<0.05)、对照Ⅱ组(P<0.01),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无显着意义(P=0.60>0.05);⑥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后JOA评分差值,F=7.36,P<0.01,两两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P=0.02<0.05)、对照Ⅱ组(P<0.01),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无显着意义(P=1>0.05)。4、ODI评分方面:①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前ODI评分,F=0.63,P=0.54(P>0.05),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三组具有可比性;②经配对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t=12.72,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③经配对t检验,对照Ⅰ组治疗前后,t=9.82,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④经配对t检验,对照Ⅱ组治疗前后,t=8.48,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⑤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后ODI评分,F=4.55,P>0.013(P<0.05),两两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P=0.045<0.05)、对照Ⅱ组(P=0.02<0.05),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无显着意义(P=1>0.05);⑥三组患者治疗后ODI评分差值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检验P=0.898(P>0.05),方差齐,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后ODI评分差值,F=6.33,P<0.01,经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P=0.023<0.01)、对照Ⅱ组(P<0.01),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无显着意义(P=1>0.05)。5、三组总体疗效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Ⅰ组治愈3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Ⅱ组:治愈2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①经秩和检验,治疗组与对照Ⅰ组相比,z=-2.25,P=0.02(P<0.05),差异有显着意义;②经秩和检验,治疗组与对照Ⅱ组相比,z=-2.99,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③经秩和检验,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相比,z=-0.76,P=0.45(P>0.05),差异无显着意义。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的根性坐骨神经痛,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针刺、靳三针配合电针疗法,并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刘月霞[3](2019)在《马尾神经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MRI影像学技术探讨腰骶部和马尾神经的解剖结构和影像学特征,神经的局部形态以及走行分布,为马尾神经综合征(CES)等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要进行腰部MRI检查的60例疑似为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的患者,其中26例为男性,34例为女性,年龄分布处于23-50岁,平均年龄35.8±11.2岁,所有研究对象脊柱外观无畸形性改变,脊柱椎体无移位及骨折,以往病史中没有明确的神经系统的病变。本研究中所使用的MRI仪器为GE公司生产的DiscoveryTM MR750系列3.0TMRI对上述60例研究对象进行腰骶部影像学检查,MRI扫描后所生成的图像传至AW Volume Share 4 AW4.5工作站,经过MRI图片处理系统对检查结果进行加工处理,由影像学专业人员进行读片。通过对60例研究对象的腰骶部MRI影像进行综合分析,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腰骶部马尾神经周围解剖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为了减少误差的发生,提高研究的准确性,每位研究对象每个部位所收集的数据均进行三次的测量,最后算出其平均值。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设定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L2至S1脊神经的后根外径明显大于脊神经的前根外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60例研究对象中,有58例属于后者类型,占总研究对象的96.67%。L2、L3、L5以及S1四个腰骶神经前根以及后根汇合点与神经出硬脊膜距离左侧大于右侧,其中L3左右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4位置处,腰骶神经前根以及后根汇合点与神经出硬脊膜距离右侧大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1至L5节段的脊神经根贴硬脊膜的距离均明显大于前后根贴附的距离,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S2节段脊神经根贴硬脊膜的距离与前后根贴附的距离差异不显着(P>0.05),4.有76.67%的研究对象脊髓圆锥下极位置位于L1的下缘,与其它部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L2至S2位置的节段后根进入脊髓的角度,无论是最大角、最小角还是平均值,不同水平的节段间的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Tll和T12椎体下缘与L1至S2节段神经根的交点之间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RI可对脊神经根进行准确测量和精确定位,此技术是研究活体状态下人体脊神经和马尾神经区域的重要技术方法。2.3D CISS技术不仅能清晰的显示脊神经、马尾神经的走行,还能将它前后根的三维立体呈现出来,使其解剖结构更加直观,为临床医生开展相关外科手术提供重要影像学参考。
林玉慧[4](2016)在《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针对当前麻木中医药治疗研究系统性不够、深度不高的现状,通过系统总结古今医家论治麻木的理论文献和诊治经验,提出以气血不足、痰瘀痹阻为基本病机,根据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研制蠲痹通络方,以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蠲痹通络方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为麻木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治法方药。方法临床收集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患者120例,包括末梢神经炎麻木、神经根压迫麻木、腕管综合征麻木。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蠲痹通络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0.5mg、维生素B110mg,每日3次,每次各1片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观察2个疗程。通过比较两组控制麻木发作、减轻麻木程度、改善麻木相关症状等方面的差异,评价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并观察评价其对不同病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结果(1)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个月疗程时,痊愈率12.7%,显效率21.8%,总有效率70.9%。2个疗程时,痊愈率46%,显效率34%,总有效率92%。其中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0.01,明显优于1个疗程的疗效。对照组1个疗程时痊愈率5.6%,显效率14.8%,总有效率42.6%;2个疗程时痊愈率20.4%,显效率22.4%,总有效率69.3%。.其中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0.05,也明显优于1个疗程的疗效。提示,治疗麻木,不管采用中、西药物,治疗疗程均以2个月为佳。两组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比较,P<0.01。治疗后2个月,痊愈率比较,P<0.05;总有效率比较,P<0.01。表明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甲钴胺、维B1对照组。(2)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程度:Levi法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两组麻木程度比较,P<0.01,表明治疗组麻木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VAS法结果显示,治疗后不同疗程两组VAS评分比较,P均<0.01,表明蠲痹通络方改善麻木程度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3)蠲痹通络方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两组不同疗程均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且以2个疗程更为明显,蠲痹通络方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4)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相关症状:蠲痹通络方对于改善酸、胀、痛、肿、清冷感、重滞感、针刺感以2个疗程疗效更为明显;对于灼热感、蚁行感则只需要1个疗程就能明显改善。西药对照组对于改善酸、胀、痛、肿、针刺感亦以2个疗程为佳;对于重滞感则只需1个疗程就有显着疗效;对于清冷感、灼热感、蚁行感则无明显疗效。(5)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候表现:蠲痹通络方治疗2个月后,伴随症状均不同程度的得以改善。其中,治疗组对于改善乏力、形寒怕冷、腰酸、腿软、颈项僵硬、头昏的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6)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明显疗效:统计治疗2个月后,两组对不同疾病麻木疗效,结果显示:末梢神经炎麻木:治疗组痊愈率50%、显效率29.2%、总有效率91.7%,对照组分别为24%、12%、60%。两组比较,P<0.05。神经根压迫麻木:治疗组痊愈率41.2%、显效率52.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10%、30%、75%。两组比较,P<0.05。腕管综合征麻木:治疗组痊愈率44.4%、显效率11.1%、总有效率77.7%,对照组分别为50%、25%、100%。两组比较,P>0.05。表明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治疗有明显疗效,尤其是末梢神经炎麻木、神经根压迫麻木。结论:气血不足、风痰瘀阻是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病机;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治法;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明显优于甲钴胺、维B1对照组,能有效减轻麻木程度,减少发作频率,疗程以2个月为佳;蠲痹通络方改善麻木的同时,亦能有效改善酸、胀、痛、肿、清冷感、灼热感、重滞感、针刺感、蚁行感等麻木相关症状及乏力、形寒怕冷、怕风、腰酸、腿软、颈项僵硬、头昏、烘热汗出等麻木伴随症状;蠲痹通络方对于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较好疗效。
蒋佑升,胡广健,陈俊柱,唐俊,冯锡光[5](2014)在《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中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7月2012年6月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的临床经验,男性84例,女性42例;年龄2583岁,平均41岁。分析术中并发症原因并提出防治策略。结果 10例中转开放手术,116例完成镜下操作,其中椎间隙定位错误9例,马尾神经损伤1例,硬膜损伤8例,椎管内静脉丛损伤6例。手术中转原因:马尾神经损伤转开放探查1例,硬膜及神经根粘连明显2例,硬膜损伤4例,损伤椎管内静脉丛出血不止3例。并发症发生原因与定位失误、操作不熟练、经验欠缺等有关。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精细的手术操作、丰富的手术经验可减少及预防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林建春,黄剑虹,林永珍[6](2013)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临床分型、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治疗,对临床分型、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3均获得随访,时间1~7年,平均(29.9±19.2)个月。各临床分型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患者48 h内手术与48 h后手术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椎板切除与椎板间开窗和半椎板切除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间开窗与半椎板切除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是否加用内固定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发病48 h内手术疗效好,手术应彻底减压;若术后存在腰椎不稳,建议使用椎间融合内固定。
李安军,卜志勇,李锦华,李锐,王伟,施永彦,曾小军[7](2013)在《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致马尾综合征六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6例腰椎术后患者硬膜外血肿形成致马尾综合征的诊治过程,为临床诊治提供诊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间腰椎术后经MRI证实有硬膜外血肿形成致马尾综合征患者的诊治资料,分析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致马尾综合征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时机和预后。结果所有6例患者均行椎管探查、止血和血肿清除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6~20个月),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致马尾综合征是一个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中止血彻底,引流通畅,术后严密观察,及时手术探查是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措施。
张军强[8](2013)在《下腰椎术后急性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6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下腰椎术后可能发生急性马尾神经损伤,后果严重,应引起骨科和神经科医师的重视。目的:分析下腰椎术后出现急性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2004年5月至2012年2月发生下腰椎术后急性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6例,回顾分析每例患者马尾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4例行再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随访0.5~2年。1例行血肿清除术后完全恢复,2例行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部分恢复,1例行扩大减压术后症状无好转,2例保守治疗者症状无改善。结论:对施行下腰椎手术患者应制定详细的术前评估,预期术中易发生马尾神经损伤患者需减压彻底、避免长时间过度牵拉、彻底止血及术后密切观察,一旦损伤诊断明确,宜早期手术探查,以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潘伟明,毛波[9](201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的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8名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与手术后马尾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多为外伤引起,症状较为典型;手术后,下肢肌力减退恢复好,性功能障碍恢复较好,括约肌功能障碍恢复尚可,鞍区感觉障碍恢复差。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虽然比较少见,但是后果严重,需要早诊断、早治疗以达到较好的术后效果。
顾振芳,赵正琦,于金河,任亮,孙先泽[10](201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的手术疗效》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16例的临床、手术及随访资料。结果随访3个月~2年。依NakanoN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8例,可2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75%。结论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有效手段。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不当致马尾神经损伤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不当致马尾神经损伤6例(论文提纲范文)
(1)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损伤的短期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 |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5 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分级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靳三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1.1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坐骨神经痛的基本研究 |
1.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与坐骨神经痛的分类 |
1.1.3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
1.1.4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病理生理 |
1.1.5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的诊断 |
1.1.6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
1.2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传统医学研究 |
1.2.1 文献记载 |
1.2.2 病因病机 |
1.2.3 治疗方法 |
1.2.4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机制研究 |
1.2.5 有关靳三针的临床应用文献报道 |
1.3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材料和方法 |
2.1.2 观察量表及数据质量控制 |
2.1.3 临床随机方案的实施 |
2.1.4 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法 |
2.1.5 观察方法 |
2.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1.7 结果 |
2.1.8 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关于靳三针 |
3.2 本次临床观察中所选用的要穴 |
3.3 有关针灸镇痛 |
3.4 问题与不足 |
3.4.1 纳入患者数量较少 |
3.4.2 中医证型分析方面内容较少 |
3.4.3 对靳三针的疗效挖掘较为粗浅 |
3.4.4 缺少客观的实验室检验结果支撑 |
3.5 展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3)马尾神经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马尾神经的解剖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麻木的文献回顾、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分析 |
1 现代医学对麻木发病机理的认识与治疗研究概况 |
1.1 麻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有密切关系 |
1.2 慢性压迫、缺血、营养缺乏、炎症、中毒等都可导致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 |
1.3 西药治疗麻木因其缺乏针对性而存在争议 |
2 中医对麻木的认识及其流派 |
2.1 先秦至三国时期为麻木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期 |
2.2 晋唐以荣卫不和,风寒入于肌肉立论 |
2.3 宋辽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初步区分麻与木 |
2.4 明代充实麻木理论,治疗方法更加丰富 |
2.5 清代医家继承前人经验,在理论与治疗上均有突破 |
2.6 现代中医继承先辈智慧经验,发病学说渐成体系,辨证方法日臻完善 |
第二章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理论研究 |
1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立论依据 |
1.1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古代文献依据 |
1.2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依据 |
1.3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是治疗麻木的重要治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评价 |
1 诊断标准与病例纳入标准 |
1.1 麻木中医诊断依据 |
1.2 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诊断依据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病例终止标准、脱落及剔除标准 |
2 观察指标 |
2.1 麻木病程 |
2.2 麻木部位 |
2.3 麻木发作频率 |
3 统计学方法 |
4 临床资料 |
4.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4.2 两组病例脱落情况 |
4.3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4.4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4.5 两组患者既往病史 |
4.6 两组患者个人史 |
4.7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4.8 两组患者麻木诱发或加重因素 |
4.9 两组患者麻木部位 |
4.10 两组患者麻木程度 |
4.11 两组患者麻木发作频率比较 |
4.12 两组麻木不同疾病分布情况 |
5 治疗方法 |
5.1 治疗组 |
5.2 对照组 |
5.3 合并治疗处理 |
6 疗效评定 |
7 治疗结果 |
7.1 两组总疗效比较 |
7.2 两组治疗后麻木改善程度比较 |
7.3 两组治疗后麻木发作频率比较 |
7.4 两组不同病种麻木疗效比较 |
7.5 两组患者麻木相关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
7.6 两组患者伴随症状改善程度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麻木病因病机探讨 |
1.1 麻木虽有外感、内伤之分,而以内伤为常见 |
1.2 气血不足、风痰瘀阻是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病机 |
2 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基本治法 |
3 临床常用加减药物功效分析 |
3.1 桂枝 |
3.2 肉桂 |
3.3 细辛 |
3.4 桑枝 |
3.5 羌活 |
3.6 秦艽 |
3.7 葛根 |
3.8 片姜黄 |
3.9 白附子 |
3.10 川牛膝 |
3.11 防己、天仙藤 |
3.12 桑寄生、杜仲 |
3.13 地鳖虫 |
3.14 生地黄 |
3.15 赤芍 |
4 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发病特点分析 |
4.1 中老年女性多发 |
4.2 高血压病患易患麻木 |
4.3 肢体静止、寒冷刺激是麻木主要的诱发或加重因素 |
5 蠲痹通络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的疗效分析 |
5.1 蠲痹通络方治疗麻木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 |
5.2 蠲痹通络方能明显改善麻木程度 |
5.3 蠲痹通络方能明显减少麻木发作频率 |
5.4 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相关症状 |
5.5 蠲痹通络方能有效改善麻木气血不足、风痰瘀阻证候表现 |
5.6 蠲痹通络方对多种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疾病均有明显疗效 |
6 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2手术方法 |
结果 |
1 术中并发症情况 |
2 术中并发症原因与处理 |
2.1 椎间隙定位错误 |
2.2 马尾神经损伤 |
2.3 硬膜损伤 |
2.4 椎管内静脉丛出血 |
讨论 |
1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2熟练掌握MED操作技术 |
3 总结手术体会 |
(6)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分组 |
1.3 手术方法 |
1.4 术后处理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临床分型 |
3.2 手术时机的选择 |
3.3 手术方式的选择 |
(7)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致马尾综合征六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治疗方法及术中所见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发病率 |
3.2 发病原因 |
3.3 诊断方法和临床特点 |
3.4 治疗方法和预后 |
(8)下腰椎术后急性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的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症状 |
1.3 影像学检查 |
1.4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发病机制与诱因 |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的诊断 |
3.3 手术方式与时机的选择 |
3.4 手术效果 |
(10)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的手术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诱因 |
1.3 临床表现 |
1.4 影像学表现 |
2 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疗效评定标准 |
3 结果 |
4 讨论 |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不当致马尾神经损伤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损伤的短期疗效[J]. 邝志聪,许劲羽,关天雨,蒋亮,梁永豪,罗立典. 中国医学创新, 2020(32)
- [2]靳三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D]. 李保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马尾神经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D]. 刘月霞.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4]益气养血、化痰祛瘀通络法治疗麻木的临床研究 ——附蠲痹通络方治疗60例周围神经损伤性麻木疗效观察[D]. 林玉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5]显微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J]. 蒋佑升,胡广健,陈俊柱,唐俊,冯锡光. 创伤外科杂志, 2014(04)
- [6]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手术治疗[J]. 林建春,黄剑虹,林永珍. 临床骨科杂志, 2013(06)
- [7]腰椎术后硬膜外血肿致马尾综合征六例临床分析[J]. 李安军,卜志勇,李锦华,李锐,王伟,施永彦,曾小军. 海南医学, 2013(12)
- [8]下腰椎术后急性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6例分析[J]. 张军强.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03)
- [9]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的诊治分析[J]. 潘伟明,毛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
- [10]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的手术疗效[J]. 顾振芳,赵正琦,于金河,任亮,孙先泽. 中国卫生产业, 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