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绿色产业 创建绿色城市——对湖南临湘市创建园林城市的调查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大成[1](2020)在《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大连视察期间,明确要求大连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而贯穿这些重要论断的本质要求就是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战略引领下的发展。然而近年来,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创新动能不足、产业机构偏重等诸多问题,致使错失发展机遇。因此,本文从新发展理念出发,以如何建设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作为研究目的,对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评价研究,对促进大连市“两先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充分研究了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基于对五大发展理念内涵的理论分析构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的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对大连市近6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评价分数总体上看较为均衡,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说明大连市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与推动下,系统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经形成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但也发现了问题和短板。其中,绿色发展评价分数的上升速度最快、幅度最大,协调发展的评价分数在五大发展理念评价中最低,且分数增长速度缓慢,表明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的发展不平衡,发展整体性不足。此外,近年来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评价分数增速也放缓,可见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开放环境和水平有待优化。再次,通过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改变了以往只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量”和“速”,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质”和“效”,不仅要经济发展先行,社会发展也要先行,让高质量考核评估成为引领和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从而为政府各有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赵海清[2](2019)在《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村落低碳特性的实证研究 ——以梅江村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传统村落进行研究,以挖掘传统村落中丰富而宝贵的生态经验,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传统村落运用自然生态的营造手段,通过历代的经验总结,逐步演化为一种营建智慧,创造了与地域气候相适应的较为舒适的热环境。从一般认识来看,这种调节方式符合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需求。然而,从严谨、科学的视角,这种地域性的营建方式是否具有低碳优势?优势是否明显?这些问题还需要量化的研究加以验证,这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首先分析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地域特质与碳排放特征,发现供热能耗和建筑能耗是乡村地区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因此,提高村落的气候适应性,减少夏季降温和冬季供暖的能耗,是达到低碳目标的重要手段。继而以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的传统村落梅江村作为实证对象,验证其是否具有气候适应性。实测采集梅江村典型空间的微气候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利用热环境模拟软件进行村落典型空间的微气候模拟,将实测与模拟数据对比以验证使用软件模拟的可靠性。基于以上对模拟软件的有效验证之后,选择传统村落梅江村及位置、气候条件与梅江村相似的现代乡村——梅江新村,通过控制变量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两村村落选址、村落布局、街巷宽度、绿化布局、院落布局、下垫面材质、建筑材料和构造等进行热环境模拟,以验证传统村落的各营建要素的气候适应性。研究最后从能耗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传统村落的低碳特性,并提取了梅江村的低碳智慧,包括因地制宜的环境选择、依据气候环境的空间营建、基于本土营建的建造方式等,以期为广大乡村地区的低碳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村落各营建要素的微气候调节方式更胜于现代村落,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能有效减少夏季降温和冬季供暖的能耗,减少碳排放量。其中村落选址布局、街巷布局、院落布局、建筑材料和构造是影响传统村落低碳特性的主要因素。
赵梦琪[3](2019)在《基于“区域一体化”的都市农业功能空间分异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长株潭城市圈位于中国湖南省中东部,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是中国粮食的重要产地。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盆地与丘陵间错、城镇与乡村交织,良好的山体、水域、绿心生态开敞区;拥有丰富的水自然资源,被誉为“千湖之省”。作为红色文化的发源地,神农文化的发祥地,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但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扩张使得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伴随着城市居民对于都市农业多功能的需求日益提升,因此发展都市农业多功能协同发展迫在眉睫。本次研究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视角,以都市农业的生产经济功能、文化休闲功能、生态功能为目标,建立都市农业功能评价的研究框架。根据指标的基础数据搜集,利用相关模型对都市农业各功能价值进行指标测算,在研究区域栅格化的基础上将都市农业功能价值空间化。最后根据测算的结果结合ArcGIS以及Geoda平台,对长株潭城市圈都市农业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可作为支撑城市规划、农业发展的基础。长株潭城市圈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表现出由近郊到远郊逐渐升高的空间格局,长沙表现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株洲表现出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湘潭变化不明显的空间格局。整体而言长沙市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明显低于湘潭和株洲,长沙生产经济功能值变化相对较小,2013年湘潭和株洲在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长株潭生产经济功能在空间结构上以均值分布为主,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主要分布于长沙以及株洲南部,并逐渐向近郊区域扩散,湘潭的空间极化表现不明显。长株潭城市圈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表现出明显的带状空间分布,2010至2016年呈现出稳定持续增长的状态。长沙由中心区域向四周逐渐降低,株洲、湘潭均由远郊区域向近郊区域逐渐降低的空间带状格局。长沙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值明显低于湘潭和株洲,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但湘潭和株洲的文化休闲功能在变化较大,湘潭市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值有所降低,株洲都市农业文化产值有所增加。空间结构上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主要以长沙、株洲为主,长沙高-高聚集主要集中于近郊,表现出由近郊向远郊逐渐扩散的空间格局,株洲高-高聚集区域主要集中于远郊,表现出由远郊到近郊逐渐扩散的空间格局,湘潭极致化不明显。长株潭都市农业生态功能表现出稳定持续增长的空间格局,2010年至2016年,近河流区域的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值较高,长沙市都市农业生态功能价值明显低于湘潭和株洲,并呈现出由近郊到远郊逐渐降低的空间格局,株洲整体较高值集中于南部,并表现出由南至北,由远郊到近郊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异格局。空间结构上以均值化为主,极致变化不明显,空间相关性较弱。本次研究的创新点是在案头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农业生产产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全面构建都市农业功能评价指标矩阵;打破研究区域内行政划分,将研究区域进行1KM×1KM的栅格划分,细化研究单元,使得研究结果的空间可视化更加科学精准。最后根据得出的空间分异结果,结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对都市农业各个功能发展提出建议。
谭文倩[4](2019)在《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产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矿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为部分地区经济实现快速腾飞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湖南省作为矿业大省,素有“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的美誉。其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有力地支撑起了省内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湖南省独特的地理及自然环境,其省内分布着许多中小矿区,小矿山更是占全省矿山总数的九成之多,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矿区由于其内矿山相对分散、数量多、所处自然环境条件不一,中小矿企的开采技术和经济力量也相对较弱,且又缺乏相应统一规范、可操作性强的管理监督体制,致使以赢利为目的掠夺式开采不但导致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污染严重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给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课题研究为依托,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政策规划和技术措施、典型案例,实地调查选取了位于湖南省保有资源储量前列且中小矿区占比较大的三个市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从治理的三个维度出发明晰了当前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在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多元治理理论以及矿区生命周期理论对其内在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总结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经验的基础上,从创新观念、完善制度供给上保证治理主体的自主性,从全生命周期分类治理的方式保证治理的针对性,从健全多方评估监督上保障治理的有效性,形成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多元全周期共治模式,以期推进湖南省矿业经济与中小矿区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美丽湖南。
常雪萍[5](2019)在《黑龙江省发展绿色经济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作为能源与资源大省,曾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导致了黑土地严重流失、生态破坏等现象的日益凸显。进入21世纪,虽然黑龙江省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因有效的理论和政策引导,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还有相当大距离。而绿色经济,作为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具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发展模式,因此,发展绿色经济成为黑龙江省全面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政府决策部门要切实科学制定政策、高效规范落实。通过梳理绿色经济、政府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研究绿色经济以及政府行为相关理论,运用比较研究法、实证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和要素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发展绿色经济存在着财政制度约束弱化、政府行为边界突破权力尺度和政府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发展绿色经济政府行为中存在着如引导公众参与绿色发展不到位、法规条例不健全导致规制行为不强、政府责任担当行为缺位等问题,找出受传统观念认识偏差的影响、公共服务组织职责模糊、责任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等成因。通过对英国、德国、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政府行为分析,借鉴了绿色新政、生态工业、节能增效、新能源开发方面的宝贵经验;对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绿色经济的政府行为分析,了解到可再生资源、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对湖南、山东、四川等省份关于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完善绿色经济法规、加强生态管理方面做了重点参考;总结出绿色发展中,政府支持是前提,公众参与是基础,绿色技术开发是关键的重要启示。针对黑龙江省发展绿色经济中的政府行为给出具体建议,提出亟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强化政府规制行为,完善发展绿色经济相关法规的立法行为、规范保证发展绿色经济实施的法律执行行为、合理设立绿色经济相关法规的规范标准;要认真履行发展绿色经济的政府服务职能,准确定位公共服务需求,加大政府服务供给的财政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中心的多中心服务供给模式;加快建立有效发展绿色经济的责任行为监督机制,合理划分政府内部绿色监督主体的责任,完善法制绿色经济的责任监督主体结构,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杨灿[6](2019)在《基于生态赤字的湖南省绿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和发展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关心的重要问题,绿色发展研究的就是生态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必将带来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的恶果。当人类通过过度使用,甚至透支自然资源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时,就会导致生态赤字。生态赤字问题,实际上就是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平衡问题。对区域自然系统生态赤字演变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其实也是对区域绿色发展实践和成效的检验。以中部典型省份湖南省为例,定量化研究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寻找与湖南省生态赤字的产生和加剧密切相关的驱动因素,有助于深入认识湖南省的绿色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建构和维持合理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从而为湖南省的绿色发展和生态安全提供决策依据,为其他中部省份的绿色发展和绿色崛起提供有益的借鉴。生态足迹是影响生态赤字的主要能动因素。在应用能值分析和本地生态足迹方法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以湖南省2000-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湖南省的生态赤字现状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湖南省生态赤字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生态承载力区域差异,以及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基于湖南省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与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进行统计与分析,找出对湖南省生态足迹影响最大的驱动力因素,并判断其与具体产业的对接关系,从而揭示湖南省生态赤字演变的轨迹和原因。基于上述研究,提出湖南省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具体推进对策。主要结论和观点如下:(1)2000-2015年,除2002年为生态盈余,湖南省其余各年均为生态赤字,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与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呈现背向发展的趋势。湖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逐年增大,湖南省自然系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研究时段里,湖南省各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态足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耕地和化石能源地足迹所占比例始终最大。湖南省对自然生态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耕地和能源消费,此二者是湖南省生态足迹的主导控制因子。湖南省生态赤字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耕地、化石能源用地和建筑用地生态足迹的增加造成的,它们之间供需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湖南省未来能否持续健康发展。(2)湖南省耕地能值生态足迹逐年增大,但增长缓慢。增速最快的是林地、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湖南省居民生活消费对生物资源的生态需求整体下降,对能源资源的生态需求逐年增加。湖南省的快速工业化进程是以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的。同时,湖南农业可利用资源的存量锐减,农村生态承载力下降,资源环境压力渐大。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湖南需要大量的农业资源。能源和农业问题是湖南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3)湖南省的万元GDP生态足迹呈现不间断的逐年减小趋势,至2015年达到研究时段内的最低值(6.36 hm2)。这表明近些年来,湖南省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逐年提高,经济发展在不断从资源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表现为经济与环境的逐步协调共赢,湖南省因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代价在逐步显着减小。(4)湖南省各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差异明显,生态承载力也因此水平不一。除大湘西区外,长株潭城市群区、环洞庭湖区、湘中南区都出现了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小于1的只有大湘西区,数值为0.60,其他区域的生态压力指数都大于1,面临较为严重的生态压力。尤其是长株潭城市群区,有着最为显着的生态压力。(5)湖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长,且增速较快,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费的同步增长。各种类能源的消费量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原煤的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最大份额,达到74.06%,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原油和天然气等在总的能源资源中占比较小,湖南省的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鲜明的“高碳”刚性特征。各类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中,原煤占绝对优势,原油是第二大碳源。作为新能源的天然气占比极低。未来湖南省低碳减排的任务依然艰巨。随着经济的增长,湖南省碳足迹强度持续减小,表明能源利用率在不断提高。(6)根据生态足迹增长与其社会经济驱动力之间的驱动机制模型,分析得出:能源消费和城镇化率的增加是生态足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人口和产业结构变化是生态足迹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富裕程度和消费水平是引起生态足迹变化的重要因素,全社会固定投资和进出口总额也会对生态足迹的变化产生一定影响。(7)现阶段,要降低湖南省的生态赤字,缓和现有的人地矛盾,同时保证不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尽快转变该省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广能源技术创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倡导绿色消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兼顾生态保护,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土地生态承载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构建平衡发展新格局;健全综合考核机制,完善湖南省绿色发展的环境规制。
谢晓菲[7](2012)在《长沙市园林观花树木资源调查及花季相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有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城市绿化建设已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园林绿化事业逐步发展,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城市形象的举措都在探索之中。城市绿化应具着力于长远的、动态的发展,并非单纯的提升绿化覆盖率,增添绿色地块,更要向“花化”、“彩化”、“香化”、“美化”等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发展。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各类具代表性的城市绿地的实地调查,了解了长沙市园林树木中的观花树木资源资源现状,并结合相关理论重点对观花树木的季相性景观不足,及物种多样性缺失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长沙市观花树的木园林应用方式,及园林树木花淡季的丰富对策,以期提高长沙市园林建设水平和丰富城市园林景观。研究结果如下:(1)长沙市主要观花树木计33科70属109种,其中乔木49种,灌木54种,藤本6种。但观花树木在长沙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极为贫乏,常见的观花树木不过20余种,其中应用于道路绿化的有广玉兰、红花檵木、杜鹃、雀舌栀子、紫薇等,且种植规模不大。园林树种多为常绿树,且单一和过分重复,植物配置形式雷同,没有特色可言,导致长沙市园林景观整体呈现“绿色一片”的现状,作为一个亚热带气候城市,四季景观变化却难以察觉。(2)在长沙市大力开展城市园林建设的环境下,花木产业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如产业化程度低、市场规模小而分散、科研投入不足、缺乏标准化实施体系等,导致了花木品种结构不合理,科研开发和新品种培育滞后,未能与市场接轨。这些问题都最终导致观花树木在长沙园林绿化中得不到广泛应用。(3)长沙具悠久而灿烂的花文化,乃“芙蓉国”湖南的省会城市,杜鹃花是长沙市市花。在现今的长沙市城市绿化中,花文化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发扬。往往通过草本花卉的应用来满足人们的赏花需求,对观花树木的栽培不够重视,不能从本质上丰富城市色彩。(4)根据物候季节划分长沙的四季,加以对长沙市109种观花树木的观赏特性和花期分布的综合分析,提出观花树木在冬夏漫长,春秋短暂特点的四季格局上的景观缺陷。按月计算观花树木物种相对丰富度并进行对比和评价,提出花淡季丰富度的充实对策,为观花树木的多样性配置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从而在时空上丰富景观色彩。
王亚光[8](2012)在《河南省洛阳市低碳城市建设评价及路径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大,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及其CO2排放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和能源消耗集中,低碳城市建设对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是值得深入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研究进展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确立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并对洛阳市城市低碳建设进行实证研究。依据低碳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借鉴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低碳城市发展指标和社会低碳发展指标作为准则层,以洛阳市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尝试构建了洛阳市低碳城市综合评价体系模型。利用2003-2009年间《洛阳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洛阳市在低碳建设方面的现状、潜力与不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03~2009年洛阳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8579、0.8772、0.8817、0.9110、0.9483、0.9488和0.9202。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的综合指数产生了小幅波动外,洛阳市的总体发展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分析表明洛阳市的能源效率仍有待提高,节能减排潜力较大。其次,以2010年洛阳市能源总消耗量和CO2的排放总量为基数,依照国家的能源政策和减排目标,运用情景分析法,对洛阳市2011-2020年经济在高、中、低速发展下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洛阳市经济在低速、中速和高速发展的低碳情景下所需的能源分别是:2628、3146.86和4098.98万吨标准煤;其对应的CO2的排放量分别为:6438.59、7709.82和10042.51万吨。数据表明未来十年中,无论洛阳市的经济发展是处在低速、中速还是高速,其低碳情景下的能源需求和CO2的排放量均处在增长阶段,说明洛阳市依然处于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最后本文结合洛阳市的实际情况,对洛阳市的低碳城市建设路径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周景嵩[9](2010)在《园林城市建设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指出本文对我国国家园林城市和浙江省园林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缘起以及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和评审办法的发展历程。在对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发展现状的研究中,对全部十二批园林城市在时间和分布上进行分析得出:1992年至2003年为我国园林城市的稳定发展时期,园林城市数量平稳上升,2005年至今是我国园林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尽管数量变化波动较大,但总数上升较快,相关指标也有一定的提高;全国园林城市分布不均,东部省份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发展相对缓慢。通过对浙江省的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的发展进行分析发现,2003年至今是浙江省园林城市的高速发展时期;嘉兴、湖州、绍兴三个地区的园林城市发展在全省居于前列,温州、丽水和舟山的园林城市建设进程相对落后。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是影响园林城市在全国和浙江省分布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国家园林城市和浙江省园林城市的评审标准和办法,并以德清和平湖为例,从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景观保护、绿化建设、园林建设、生态环境和市政设施七个方面对这两个城市申报“省级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得出这两个城市在创建园林城市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
张晨[10](2010)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实践的启发》文中指出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资源型城市一直是我国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是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基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资源濒临枯竭。2009年3月6日,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加之此前第一批确定的12个城市,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已达44个。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央财政将给予44个城市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所有资源型城市都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不仅要转型,而且要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革新,实现绿色转型。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涵及其内部各系统的构成及相互影响。论文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理论出发,深入阐述了绿色转型的内涵,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复合系统,设立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机制及转型对策。论文既是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问题的理论性探讨,又是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太原案例的实证性研究。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提出了新的界定。论文通过绿色转型三维结构模型来阐述绿色转型内涵,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一般经济转型与绿色转型的差异,即:绿色转型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企业、产业、政府七方面与一般经济转型存在显着不同。相较而言,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强调绿色经济的实现而非仅为避免“矿竭城衰”;强调产业内劳动力质量的挖掘提升而非产业间劳动力数量的转移安置;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而非脱资源化发展;强调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保护而非生产过后对污染的治理;绿色转型注重企业绿色运营制度和绿色创新体系的构建;注重资源型产业的绿色改造及产业体系的绿色重构;注重转型过程中政府角色的转换及其自身的绿色约束和管理。2.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人力资本提升成本是绿色转型特有的内化成本。论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化成本、最佳时期及最优模式,在把握绿色转型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人力资本提升成本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特有的内化成本;绿色转型可以选择在资源型产业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前期进行;绿色转型的最优模式为产业延伸模式。3.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模型。论文运用复合系统理论与建模方法构建模型,使该模型与阐述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的三维结构模型相对应,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因素及企业、产业、政府三大主体角度进行系统归纳。动力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为什么要进行绿色转型的问题,它由四大因素代表的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剖析了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和内在动力。操作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如何进行绿色转型的问题,涉及企业、产业、政府三大主体,阐述了实现绿色转型的具体可操作途径。检测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进行绿色转型将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它由两个层面共同构成,原因层面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法层面包括企业绿色运营、产业绿色重构、政府绿色管理,它们对绿色转型应达到的目标效果做出了系统评价。4.建立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初步设计了由1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85个四级指标共同构成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承接绿色转型内涵,综合考察资源型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资源使用、环境保护、企业运营、产业结构、政府管理七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以及七大系统间的协调状态。同时,根据调研得到的一手资料及相关数据对太原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能力进行定量研究与实证分析。总结了太原市在实施绿色转型前后发生的变化,并为进一步推进并完成绿色转型提出了对策建议。
二、发展绿色产业 创建绿色城市——对湖南临湘市创建园林城市的调查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绿色产业 创建绿色城市——对湖南临湘市创建园林城市的调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新发展理念 |
2.1.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1.3 增长极理论 |
2.2 政策依据 |
2.2.1 国家和辽宁省层面政策 |
2.2.2 大连市具体政策 |
2.3 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借鉴 |
2.3.1 综合评价方法 |
2.3.2 先进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标借鉴 |
3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现状分析 |
3.1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
3.1.1 缺乏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 |
3.1.2 指标体系设置不够科学 |
3.1.3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有待完善 |
3.2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现存问题的成因 |
3.2.1 客观方面原因 |
3.2.2 主观方面原因 |
3.2.3 技术方面原因 |
4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体系的构建 |
4.1 评估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原则 |
4.1.1 评估体系构建的目标 |
4.1.2 评估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评估指标选取 |
4.2.1 指标选取依据与方法 |
4.2.2 关键指标阐释 |
4.2.3 评估指标构成 |
4.3 评估指标权重设置 |
4.3.1 指标权重设置方法 |
4.3.2 指标选取依据与方法 |
5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处理 |
5.2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价结果分析 |
5.2.1 总体情况 |
5.2.2 创新发展 |
5.2.3 协调发展 |
5.2.4 绿色发展 |
5.2.5 开放发展 |
5.2.6 共享发展 |
5.3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5.3.1 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5.3.2 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同步发展 |
5.3.3 以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美丽生态城市 |
5.3.4 建设高层次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高地 |
5.3.5 推进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访谈问卷 |
附录B 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村落低碳特性的实证研究 ——以梅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 |
1.2.1 传统村落 |
1.2.2 低碳 |
1.2.3 低碳与气候适应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传统”与“低碳”的相关性研究 |
1.3.2 传统村落“气候适应性”研究 |
1.3.3 计算机模拟方法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要点与框架 |
1.5.1 研究要点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村落低碳特性的关系建构 |
2.1 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域特质 |
2.1.1 自然条件 |
2.1.2 社会经济 |
2.1.3 文化传统 |
2.1.4 村落营建特征 |
2.2 地域特质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 |
2.2.1 地域特质与碳排放的关联关系 |
2.2.2 碳排放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3 低碳与气候适应性的关系 |
2.4 气候适应性评价指标 |
2.4.1 热环境具体指标 |
2.4.2 其他人体舒适性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3.梅江村传统村落典型空间的实测与模拟校验 |
3.1 实测过程 |
3.1.1 测试对象 |
3.1.2 现场测试内容 |
3.1.3 测点分布 |
3.1.4 测试仪器与方法 |
3.2 实测结果分析 |
3.2.1 各测点温度分析 |
3.2.2 各测点湿度分析 |
3.2.3 各测点风速分析 |
3.3 模拟与实测的校验分析 |
3.3.1 模拟软件选取 |
3.3.2 软件模拟实验 |
3.3.3 梅江村的实测与模拟数值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梅江村传统村落营建要素的热环境模拟与对比分析 |
4.1 模拟条件界定 |
4.1.1 模拟对象确定 |
4.1.2 模拟季节的确定 |
4.1.3 模拟方案设计 |
4.1.4 模拟边界条件设置 |
4.2 选址布局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
4.2.1 村落选址对热环境的影响 |
4.2.2 村落布局对热环境的影响 |
4.3 空间营建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
4.3.1 街巷宽度对热环境的影响 |
4.3.2 绿化对热环境的影响 |
4.3.3 院落布局对热环境的影响 |
4.4 建筑建造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
4.4.1 下垫面材质对热环境的影响 |
4.4.2 建筑材料和构造对热环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梅江村传统村落的低碳智慧提取 |
5.1 梅江村传统村落能耗分析 |
5.1.1 选址布局对能耗的影响 |
5.1.2 空间营建对能耗的影响 |
5.1.3 建筑建造对能耗的影响 |
5.2 梅江村低碳智慧提取 |
5.2.1 因地制宜的环境选择 |
5.2.2 依据气候环境的空间营建 |
5.2.3 基于本土营建的建造方式 |
5.3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3)基于“区域一体化”的都市农业功能空间分异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既定 |
1.2.1. 都市农业及功能 |
1.2.2. 空间分异 |
1.2.3. 都市农业空间分异 |
1.2.4 区域一体化 |
1.3 都市农业空间分异研究综述 |
1.3.1. 都市农业多功能研究 |
1.3.2. 空间分异的研究概况 |
1.3.3. 都市农业空间研究进展 |
1.3.4. 长株潭城市圈都市农业研究进展 |
1.4 区域一体化研究综述 |
1.4.1 区域一体化研究进展 |
1.4.2 区域一体化对都市农业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对象 |
1.7.1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概况 |
1.7.2 研究区域栅格化 |
1.8 研究方法及路线 |
2. 长株潭城市圈都市农业现状 |
2.1 长株潭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发展现状 |
2.1.1 农业产业经济现状 |
2.1.2 科研资源现状 |
2.1.3 农业从业者现状 |
2.2 长株潭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发展现状 |
2.2.1 长沙市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发展现状 |
2.2.2 湘潭市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发展现状 |
2.2.3 株洲市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发展现状 |
2.3 都市农业生态发展现状 |
2.4 长株潭与其它城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都市农业功能测评指标 |
3.1 都市农业功能的评价方法 |
3.1.1 都市农业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 |
3.1.2 都市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1.3 都市农业功能评价指标研究体系框架 |
3.2 长株潭城市圈都市农业功能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 |
3.2.2 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 |
3.2.3 都市农业生态功能指标 |
3.2.4 都市农业功能测评的权重 |
3.3 都市农业功能指标空间化 |
3.3.1 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计算 |
3.3.2 都市农业休闲娱乐功能计算 |
3.3.3 都市农业生态功能计算 |
4. 都市农业功能空间分异分析 |
4.1 都市农业功能测算方法 |
4.1.1 生产经济功能指标测评 |
4.1.2 文化休闲功能测算方法 |
4.1.3 生态功能测算方法 |
4.2 长株潭都市农业功能空间演化 |
4.2.1 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空间分异分析 |
4.2.2 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空间分异分析 |
4.2.3 都市农业生态功能空间分异分析 |
4.3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都市农业空间分异的影响 |
4.3.1 积极因素 |
4.3.2 消极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株潭都市农业功能发展目标及策略 |
5.1 长株潭都市农业发展目标 |
5.1.1 打破行政边界,产业协同化 |
5.1.2 “生产—生态—文化”全面合一 |
5.1.3 城乡经济融合快速发展 |
5.2 长株潭都市农业发展策略及建议 |
5.2.1 长株潭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发展建议 |
5.2.2 长株潭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发展建议 |
5.2.3 长株潭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发展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以都市农业功能为目标的评价矩阵 |
6.1.2 长株潭都市农业空间功能空间分异规律 |
6.1.3 区域一体化发展对都市农业的影响 |
6.1.4. 长株潭都市农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件 |
参考文献 |
科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中小矿区 |
2.1.2 中小矿区生态环境 |
2.1.3 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 |
2.2 理论基础分析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2 矿区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 |
3.1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总体情况 |
3.1.1 湖南省中小矿区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3.1.2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特点 |
3.1.3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概况 |
3.2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案例 |
3.2.1 娄底涟源市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分析 |
3.2.2 郴州市苏仙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分析 |
3.2.3 衡阳市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分析 |
第4章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逐利开采轻治理 |
4.1.2 治理主体单一化 |
4.1.3 治理内容碎片化 |
4.1.4 应付式治理行为普遍化 |
4.2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 |
4.2.1 治理主体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
4.2.2 治理的手段尚未完善 |
4.2.3 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防控 |
4.2.4 治理缺乏相互监督 |
第5章 国内外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 |
5.1 国外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经验 |
5.1.1 澳大利亚公众参与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
5.1.2 德国矿区生态环境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 |
5.2 国内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经验 |
5.2.1 湖州矿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模式 |
5.2.2 井陉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旅游开发模式 |
5.2.3 彭泽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园林化模式 |
5.3 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启示 |
5.3.1 引导治理主体自觉加强管理 |
5.3.2 完善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
5.3.3 坚持矿山治理与生态修复同步 |
5.3.4 加强治理主体间的相互监督 |
第6章 完善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
6.1 创新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相关理念 |
6.1.1 树立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
6.1.2 树立社会多元协同共治理念 |
6.1.3 树立互利共生的价值理念 |
6.2 完善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供给体系 |
6.2.1 健全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法律法规 |
6.2.2 完善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组织保障 |
6.2.3 完善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相关制度 |
6.3 变传统末端治理为全生命周期治理模式 |
6.3.1 加强中小矿区规划期的资源整合规划 |
6.3.2 推行发展和成熟期矿企的清洁生产 |
6.3.3 建立健全衰退型中小矿区生态修复体系 |
6.4 构建中小矿区治理要素多方监督体系 |
6.4.1 加强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要素定期评估 |
6.4.2 打造多方监督管理平台 |
6.4.3 健全多元主体问责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黑龙江省发展绿色经济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创新点 |
2 绿色经济与政府行为的理论依据 |
2.1 绿色经济与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2.1.1 绿色经济的概念与特征 |
2.1.2 政府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
2.1.3 发展绿色经济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
2.2 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2.2.2 政府规制理论 |
2.2.3 现代政府理论 |
3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黑龙江省绿色经济发展现状 |
3.1.1 绿色生物资源及研发现状 |
3.1.2 绿色产业现状 |
3.1.3 气候土壤资源现状 |
3.1.4 水资源和清洁能源现状 |
3.2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经济政府行为的问题 |
3.2.1 引导公众参与绿色发展不到位 |
3.2.2 法规条例不健全导致规制行为不强 |
3.2.3 政府责任担当行为缺位 |
3.3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经济政府行为问题的成因 |
3.3.1 受传统观念认知偏差的影响 |
3.3.2 公共服务组织职责模糊 |
3.3.3 责任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
4 国内外政府发展绿色经济的政府行为经验与借鉴 |
4.1 国外发展绿色经济的政府行为经验 |
4.1.1 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政府行为 |
4.1.2 发展中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的政府行为 |
4.2 国内发展绿色经济的政府行为经验 |
4.2.1 湖南省探索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
4.2.2 山东省完善绿色经济法律法规 |
4.2.3 四川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 |
4.3 国内外发展绿色经济的政府行为经验对黑龙江省的借鉴 |
4.3.1 政府支持是前提 |
4.3.2 公众参与是基础 |
4.3.3 绿色技术开发是关键 |
5 黑龙江省发展绿色经济的政府行为建议 |
5.1 完善相关法规并强化政府规制行为 |
5.1.1 加快完善发展绿色经济相关法规的立法行为 |
5.1.2 规范保证发展绿色经济实施的法律执行行为 |
5.1.3 合理设立发展绿色经济相关法规的规范标准 |
5.2 履行发展绿色经济的政府服务职能 |
5.2.1 准确定位公共服务需求 |
5.2.2 加大政府服务供给的财政投入 |
5.2.3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中心服务供给模式 |
5.3 建立有效发展绿色经济的责任行为监督机制 |
5.3.1 合理划分政府内部绿色监督主体的责任 |
5.3.2 完善发展绿色经济的责任监督主体结构 |
5.3.3 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生态赤字的湖南省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
1.3.1 生态赤字(足迹)研究进展 |
1.3.2 能值生态足迹方法研究进展 |
1.3.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赤字 |
2.1.2 绿色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承载力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资源价值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生态承载力与绿色发展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 |
2.3 研究区概况 |
2.3.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2.3.2 自然资源状况 |
2.3.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数据来源 |
3 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现状(2015) |
3.1 能值生态足迹理论与计算方法 |
3.1.1 能值生态足迹理论 |
3.1.2 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
3.2 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测算与分析(2015) |
3.2.1 2015年湖南省能值生态足迹的测算与分析 |
3.2.2 2015年湖南省能值生态承载力的测算与分析 |
3.2.3 2015年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的测算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演变与趋势分析研究(2000-2015) |
4.1 湖南省能值生态足迹演变分析 |
4.2 湖南省能值生态承载力演变分析 |
4.3 湖南省生态盈余(赤字)演变与趋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
5.1 研究区域划分 |
5.2 区域能值生态承载力差异比较分析 |
5.3 区域能值生态足迹差异比较分析 |
5.4 区域生态赤字(盈余)差异比较分析 |
5.5 区域生态压力指数差异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研究 |
6.1 计算方法 |
6.1.1 碳足迹计算方法 |
6.1.2 碳排放强度计算方法 |
6.2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动态研究 |
6.2.1 湖南省分品种能源消费分析 |
6.2.2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序分析 |
6.2.3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的时序分析 |
6.2.4 湖南省碳排放强度的动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湖南省生态足迹驱动力因素分析 |
7.1 驱动分析方法介绍 |
7.1.1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简介 |
7.1.2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建模方法 |
7.2 生态足迹驱动力因素的分析 |
7.2.1 驱动因子的筛选与模型的建立 |
7.2.2 分析与讨论 |
7.3 生态足迹与各影响因素的时序演变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湖南省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推进对策 |
8.1 湖南省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 |
8.1.1 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健全绿色发展的综合考核机制 |
8.1.2 推进市场化环境保护机制,完善绿色发展的环境规制 |
8.1.3 支持面向绿色发展的产品和服务,健全绿色金融机制 |
8.1.4 倡导绿色消费,完善绿色生活方式的舆论引领和制度保障 |
8.1.5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强化绿色人才的培养与科技创新机制 |
8.1.6 加强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完善绿色发展的信息公开制度 |
8.2 湖南省绿色发展的推进对策 |
8.2.1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创新能源技术,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
8.2.2 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8.2.3 强化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提升土地生态承载力 |
8.2.4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 |
8.2.5 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平衡发展新格局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9.2.1 创新之处 |
9.2.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_1 湖南省生物资源消费项目实物量(2000-2015) |
附录A_2 湖南省可更新资源消费项目实物量(2000-2015) |
附录A_3 湖南省碳排放相关数据(2000-2015) |
附录A_4 湖南省各项社会经济指标(2000-2015) |
附录B_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和课题 |
附录B_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长沙市园林观花树木资源调查及花季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课题研究背景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研究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观花树木的定义和分类 |
1.5.1 观花树木的定义 |
1.5.2 观花树木的分类 |
1.6 观花树木的栽培历史和现状 |
1.6.1 观花树木的栽培历史 |
1.6.2 观花树木的应用现状 |
1.7 观花树木在园林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长沙市自然条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区位 |
2.1.2 地形与地貌 |
2.1.3 气候特点 |
2.1.4 植物资源 |
2.2 长沙市历史与文化环境 |
2.2.1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2.2.2 长沙新文化与城市定位 |
2.3 长沙市经济与政策概况 |
2.3.1 经济与政策环境 |
2.3.2 长沙市经济发展下的城市绿化 |
2.4 本章小结 |
3 长沙市园林绿化中的观花树木资源概况 |
3.1 中国园林中的花文化 |
3.1.1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花文化 |
3.1.2 近代花文化研究概述 |
3.1.3 花文化在长沙园林绿化中的体现 |
3.2 长沙市园林绿化发展概况 |
3.2.1 长沙市园林绿化的现状 |
3.2.2 长沙市城市绿化的发展趋势 |
3.3 长沙市园林绿化中观花树木应用现状 |
3.3.1 长沙市花木产业对观花树木园林应用的影响 |
3.3.2 长沙市园林绿化中观花树木应用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长沙市观花树木的花季相 |
4.1 观花树木的观赏特性 |
4.1.1 花形与大小 |
4.1.2 花色 |
4.1.3 花香 |
4.1.4 花相 |
4.2 观花树木的季相节奏 |
4.3 长沙市的四季划分 |
4.4 长沙市观花树木的花季相特征 |
4.5 长沙市观花树木物种多样性与丰富度 |
4.6 长沙市观花树木充实对策 |
4.6.1 冬季花木 |
4.6.2 夏季花木 |
4.6.3 春季花木 |
4.6.4 秋季花木 |
4.6.5 草花、观花地被植物、滕花的配置 |
4.7 本章小结 |
5 城市绿化中观花树木的选择和配置方式 |
5.1 观花树木的选择原则 |
5.1.1 乡土树种优先原则 |
5.1.2 与环境条件相适应原则 |
5.1.3 物种多样性原则 |
5.1.4 与景观风格相符原则 |
5.2 观花树木的配置方式和原则 |
5.2.1 配置方式 |
5.2.2 配置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8)河南省洛阳市低碳城市建设评价及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环境问题 |
1.2 低碳城市建设现状及措施 |
1.2.1 国外低碳城市建设 |
1.2.2 国内低碳城市建设 |
1.3 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低碳城市的概念及内涵 |
2.2 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足迹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脱钩理论 |
2.2.5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
2.2.6 系统理论 |
2.3 低碳城市建设评价体系 |
2.3.1 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内容 |
2.3.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2.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 洛阳市概况及低碳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
3.1 洛阳市概况 |
3.2 洛阳市产业经济结构现状 |
3.3 洛阳市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情况 |
4. 洛阳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评价与分析 |
4.1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数据收集与选取 |
4.3 层次分析法的方法和步骤 |
4.4 权重指标值的确定 |
4.5 各级评价指标指数的计算 |
4.6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7 洛阳市低碳城市综合评价 |
4.8 评价结果分析 |
5 洛阳市能源需求与碳排放预测 |
5.1 情景的设置及方法 |
5.2 预测结果与预测 |
5.2.1 A1情景下的能源需求 |
5.2.2 A2情景下的能源需求 |
5.2.3 A3情景下的能源需求 |
5.2.4 组合情景下的CO_2排放量 |
6 洛阳市建设低碳城市对策 |
6.1 科学规划,有效推动低碳建设 |
6.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低碳技术 |
6.3 强化低碳意识,倡导低碳消费生活化 |
6.4 增加碳汇,打造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
6.5 以旅游强市为依托,完善旅游产业链 |
7 结论 |
8 创新点及展望 |
8.1 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园林城市建设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念辨析 |
1.1.1 园林城市 |
1.1.2 相关概念辨析 |
1.1.2.1 国际花园城市 |
1.1.2.2 生态园林城市 |
1.1.2.3 生态城市 |
1.2 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2 园林城市建设历程研究 |
2.1 中国园林城市发展概要 |
2.1.1 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缘起 |
2.1.2 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 |
2.2 浙江省园林城市发展概要 |
2.2.1 浙江国家级园林城市建设概况 |
2.2.2 浙江省级园林城市建设概况 |
3 园林城市标准及评审办法 |
3.1 国家园林城市 |
3.1.1 标准 |
3.1.1.1 组织领导 |
3.1.1.2 管理制度 |
3.1.1.3 景观保护 |
3.1.1.4 绿化建设 |
3.1.1.5 园林建设 |
3.1.1.6 生态环境 |
3.1.1.7 市政设施 |
3.1.2 办法 |
3.1.2.1 申报范围 |
3.1.2.2 申报条件 |
3.1.2.3 申报时间 |
3.1.2.4 申报程序 |
3.1.2.5 申报材料 |
3.1.2.6 评审程序 |
3.1.2.7 复查管理 |
3.2 浙江省园林城市 |
3.2.1 标准 |
3.2.1.1 组织领导 |
3.2.1.2 管理制度 |
3.2.1.3 景观保护 |
3.2.1.4 绿化建设 |
3.2.1.5 园林建设 |
3.2.1.6 生态环境 |
3.2.1.7 市政设施 |
3.2.1.8 特别条款 |
3.2.2 办法 |
3.2.2.1 申报范围和条件 |
3.2.2.2 申报时间和程序 |
3.2.2.3 申报材料 |
3.2.2.4 评审程序 |
3.2.2.5 复查管理 |
4 园林城市建设实证研究 |
4.1 德清 |
4.1.1 德清概况 |
4.1.2 德清园林城市发展概况 |
4.1.3 德清县园林城市建设 |
4.1.3.1 组织领导 |
4.1.3.2 管理制度 |
4.1.3.3 景观保护 |
4.1.3.4 绿化建设 |
4.1.3.5 园林建设 |
4.1.3.6 生态环境 |
4.1.3.7 市政设施 |
4.2 平湖 |
4.2.1 平湖概况 |
4.2.2 平湖园林城市发展概况 |
4.2.3 平湖市园林城市建设 |
4.2.3.1 组织领导 |
4.2.3.2 管理制度 |
4.2.3.3 景观保护 |
4.2.3.4 绿化建设 |
4.2.3.5 园林建设 |
4.2.3.6 生态环境 |
4.2.3.7 市政设施 |
5 园林城市建设经验与不足 |
5.1 经验 |
5.1.1 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和设计 |
5.1.2 法规制度完善,组织领导有序 |
5.1.3 扩大园林和绿地建设,注重生态建设和市政设施发展 |
5.1.4 保护古迹,重视文化传承 |
5.1.5 强化宣传,广泛发动依靠群众 |
5.2 不足 |
5.2.1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尚不全面 |
5.2.2 园林城市评选之后的维护意识有待加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实践的启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2.1 资源型城市相关研究 |
1.2.2 绿色转型相关研究 |
1.2.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2.4 文献数据收集的依据及过程 |
第三节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总体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五节 重点难点与创新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2.1.1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目标 |
第二节 循环经济理论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2.2.1 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
2.2.2 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导向 |
第三节 产业经济理论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2.3.1 产业经济基本理论 |
2.3.2 产业发展特殊性在资源型城市中的体现 |
2.3.3 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突破口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 |
第一节 资源 |
3.1.1 资源的涵义 |
3.1.2 我国资源开发与存量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 |
3.2.1 资源型城市的涵义 |
3.2.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数量与分布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 |
3.3.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涵义 |
3.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 |
3.4.1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三维结构内涵 |
3.4.2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成本分析 |
3.4.3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时机选择 |
3.4.4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模式优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构建 |
第一节 系统科学及其分析方法 |
4.1.1 系统的内涵及系统科学的发展 |
4.1.2 复杂系统耦合及演化 |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结构及演化 |
4.2.1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结构 |
4.2.2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演化 |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的内在运转机制 |
4.3.1 动力系统因素对绿色转型的利益驱动 |
4.3.2 操作系统主体对绿色转型的行为选择 |
第四节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分解 |
第一节 动力系统:绿色转型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 |
5.1.1 绿色转型效率与四大因素的关系 |
5.1.2 动力系统约束下的技术范式革新 |
第二节 操作系统:绿色转型下的企业、产业、政府行为 |
5.2.1 基础子系统——企业绿色运营(微观层面) |
5.2.2 支撑子系统——产业体系绿色重构(中观层面) |
5.2.3 决策子系统——政府绿色管理(宏观层面) |
第三节 检测系统:绿色转型与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3.1 从绿色转型内涵考察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 |
5.3.2 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
5.3.3 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方法简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研究:山西省太原市绿色转型 |
第一节 太原城市发展分析 |
6.1.1 四大因素角度 |
6.1.2 三大主体角度 |
第二节 太原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能力评价 |
6.2.1 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太原市绿色转型 |
6.2.2 太原市绿色转型主要进展 |
6.2.3 太原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对策体系 |
第一节 动力系统角度的对策建议 |
7.1.1 经济因素角度 |
7.1.2 社会因素角度 |
7.1.3 资源因素角度 |
7.1.4 环境因素角度 |
第二节 操作系统角度的对策建议 |
7.2.1 企业主体角度 |
7.2.2 产业主体角度 |
7.2.3 政府主体角度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发展绿色产业 创建绿色城市——对湖南临湘市创建园林城市的调查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 张大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2]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村落低碳特性的实证研究 ——以梅江村为例[D]. 赵海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基于“区域一体化”的都市农业功能空间分异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圈为例[D]. 赵梦琪.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4]湖南省中小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 谭文倩. 湖南大学, 2019(07)
- [5]黑龙江省发展绿色经济的政府行为研究[D]. 常雪萍.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6]基于生态赤字的湖南省绿色发展研究[D]. 杨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12)
- [7]长沙市园林观花树木资源调查及花季相研究[D]. 谢晓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1)
- [8]河南省洛阳市低碳城市建设评价及路径分析[D]. 王亚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1)
- [9]园林城市建设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周景嵩. 浙江农林大学, 2010(06)
- [10]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 ——山西省太原市实践的启发[D]. 张晨. 南开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