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后东北黑土地会消失吗?

50年后东北黑土地会消失吗?

一、东北黑土地会在50年内消失吗(论文文献综述)

崔凯,何小白[1](2021)在《构建可持续的“天下粮仓”》文中研究表明气候是伟大的雕刻师,亿万年的风霜雪雨将地表岩石风化成松散的颗粒。植物根系熟化土壤,动物脚蹄疏松土壤,微生物再分解动植物残体,形成大量有机质,让地球有了一层皮肤——土壤。一般来说,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200~300年的时间。耕地,国家之根基美国有着广袤的大平原,耕地面积居全球第一,排在第二三四位的分别是印度、中国和俄罗斯。别看印度的国土面积还不到我国的1/3,

韩晓增,邹文秀[2](2021)在《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足迹与科技研发展望》文中认为中国东北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垦殖时间较短的土壤类型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总结东北黑土地概况(定义、分布、土壤类型和垦殖时间)的基础上,梳理了东北黑土地的研究足迹,并提出了未来东北黑土地科技研发的方向。东北黑土地包括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白浆土、暗棕壤和棕壤6种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自然黑土肥力较高,但是开垦后受生态系统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土壤肥力发了巨大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垦殖初期(约30a)迅速下降,开垦50a后下降速度趋于稳定;侵蚀区黑土层受风蚀和水蚀等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流失。有机培肥、轮作、等高种植等技术措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黑土培肥与水土流失防治。黑土层是黑土地的标志性土层,是黑土地肥力的核心。基于黑土层保护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建议从以下3方面开展科学研究:(1)解析人类活动下的黑土层厚度及颜色变化过程和驱动机制,探索现代农业管理方式下维持和增加黑土层厚度的技术途径;(2)针对东北黑土地6种土壤类型耕地限制粮食生产能力的主控因子,因地制宜建立以"肥沃耕层构建"、"障碍性土层消减"和"控蚀固土增肥"为核心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研发相关配套技术,探索模式的适应性及应用效果和机理;(3)以长坡为研究对象建立水土流失观测场,集中研发坡耕地控制面蚀和沟蚀的新技术和新模式。

王海霞[3](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杨四代[4](2013)在《非传统安全视域中的中朝边境地区安全图景 ——以朝鲜族为中心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关于“安全”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根据安全研究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人的安全、社会的安全、族群的安全或者国家的安全等不同内容。民族国家(nation—state)作为一种比较理想和现实的国家建构模式肇始于近代欧洲并在全球迅速扩张,并被广泛接受,成为当今国际体系的基本政治单位和主要的行为者。虽然马克思很早就做出论断,认为国家是“为了调和社会各阶级之间利益矛盾的力量……而当阶级矛盾解决之后,国家就必须消亡自己”。而且有相当部分的学者认为,在后工业社会时代,随着市民社会的复兴,一个“后国家主义”时代将缓慢来临。在学理上,这种“后国家主义”虽然能够自圆其说,但是国家安全研究的实际情况却是:以现实主义指导的近代民族国家的安全观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保持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基于合理的条件维持它与世界其它部分(国家)的经济联系,防止外来和内部的力量打断它的特质、制度和统治,并控制其边界,仍然是国家安全研究的主要目标。所以,无论安全研究的名称和范围如何从“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过渡,安全研究的基本目标是没有变化的,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社会、族群或者个人免于来自国家外部、内部的各种威胁。当然,安全研究由“传统”向“非传统”的变迁,并非一无是处,这种变迁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二战以前,由于意识形态影响根深蒂固,国家安全研究的主题基本等同于军事安全,其安全主体即为国家。二战后,随着非军事因素所引起的安全威胁越来越普遍,如恐怖主义、流行病毒、人口迁移、毒品走私、金融安全等,安全研究的主体开始多元化,由过去唯一主体——国家,逐渐将社会、族群、特定阶层、甚至个体逐一纳入安全研究的主体范筹,应该说,这种转变符合现实主义的需要。本文基于非传统安全视域对东北中朝边境地区的朝鲜族社会进行安全意义上的解读,正是考虑了现实主义的需求。当前中国东北边疆地区,特别是中朝边境地区的安全研究,基本立足于国际关系的热点——朝核问题,这种视野立足于国际关系理论,其考虑的安全因素与传统安全的军事和武力因素没有多大差别,虽然也曾研究过朝核问题对于边境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但都属于连带性质的,并未专门做深刻研究。本文力图真正从“非传统”视域入手,基于现实主义和目前零星的研究资料,结合实践调研,力图呈现一幅由人口与社会变迁、族群因素、宗教问题、文化因素构成的中朝边境地区立体式安全图景。本文的基本逻辑是,基于现实主义、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的理论范式,以中朝边境地区的朝鲜族社会为分析对象,从中朝边境地区朝鲜族社会的人口和社会变迁、朝鲜族的族群认同和民族主义情感、朝鲜族的基督教信仰问题、东北地区在文化构建上所面临的威胁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尽力避免“传统安全”的影子,从社会变迁和文化安全建构角度去构筑一幅东北中朝边境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图景”。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四个“非传统安全”因素正在威胁着东北中朝边境地区的安全(这种安全包括潜在的和现实的)。首先,中朝边境地区的朝鲜族社区,特别是农村社区人口大量外迁(包括草根阶层和精英阶层的外流),这种迁移可能是由市场经济导致的普遍性问题,也可能是由于独特的朝鲜族族裔情感所催生的“韩国因素”所导致。而人口迁移和社会变迁直接导致这些地区面临人口安全、乡村空巢、城乡二元结构不可逆转等现实治理困境,东北边疆地区将再次面临“再边疆化”的命运。其次,由于朝鲜族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族群因素在该地区的安全研究中扮演着一个暖昧而关键的较色。最为显而易见的族群因素是朝鲜问题,基于现实主义,这里无论如何也不能因为朝鲜是一个民族国家而忽视朝鲜问题所催生出来的一系列非军事威胁,如“脱北者”、毒品走私、饥荒难民潮等。而比较隐形的安全隐患是,朝鲜族独特的族群历史记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的困境,以及由于消费主义、市场化进程对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解构族群对于国家的认同,而且解构族群与族群之间既有的稳定关系。第三,由于朝鲜族地区有着基督教信仰的近代历史,在当前宗教整体复归的趋势下,朝鲜族地区——特别是农村的基督教信仰正在以惊人之势扩张,而且这种扩张有其深刻的社会心理和环境基础。问题的关键是,基督教的大肆扩张会解构现代国家的理性构建,导致理性除魅的失败,何况这些地区的基督教转播还有国外势力的渗透。第四,东北亚各国,尤其是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都在积极构建文化主权和文化合法性,以期对争议地区进行“名正言顺”的主权归属,如日本的“重返东亚”,韩国的“联动东亚”等文化构建的尝试,都力图通过这种话语权的构建,实现权力的扩张。在东北地区,特别是朝鲜族聚居区,这种文化权力的竞争也最具现实性,比如韩国对高句丽问题、“独岛”问题以及长白山归属的争议,都是最现实的文化安全威胁。由于本文研究主题相对宏大,只能对中朝边境地区现实存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进行“实然”层面的分析,至于如何解决和防范的“应然”范畴,则是超出本文能力范围之外了。

魏永霞[5](2009)在《黑龙江西部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水分转化与土壤侵蚀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坡耕地干旱和水土流失并存的实际问题,选取了少耕深松、免耕秸秆覆盖、垄向区田、覆膜+垄向区田、深松+垄向区田、深松+覆膜+垄向区田等几种保护性耕作措施,以甘南县为试验基地,通过2006、2007、2008三年的野外径流小区试验,天然降雨和人工降雨相结合,进行了不同耕作措施、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前期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坡耕地降雨径流、入渗、土壤水再分布、土壤储水量、水量平衡和土壤侵蚀特征及其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选取的几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分别具有一定的抑蒸、径流拦截、雨水强化入渗作用,有关单项技术的有机集成具有很好的节水和水土保持效果。不同措施的径流拦蓄作用因措施种类而异。年径流量情况,与常规耕作相比,深松+垄向区田措施可减少95.1%,效果最好;深松+覆膜+垄向区田为91.3%,居于第二位;垄向区田为76.3%,居第三位;覆膜+区田为71.4%,居第四位;少耕深松为19%,居第五位;免耕秸秆覆盖为18.1%,位居最后;天然次降雨径流情况表明,垄向区田措施具有较好的拦蓄径流作用,凡是含有垄向区田的处理,垄向区田筑挡前与常规耕作相当。垄向区田筑挡后,正常情况下均不产生径流,只有当垄向区田破坏时才会有少量径流产生;深松措施具有很好的强化入渗作用,有深松的处理产流量均最小;深松与垄向区田结合时,未产生径流,体现了两项技术集成的明显优势:当降雨量较大时,覆膜有加大径流的作用,雨量较小时作用不明显,在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较为适用。人工降雨试验表明,各种措施的地表径流拦蓄效果随着雨强的不同而不同,垄向区田和覆膜+垄向区田处理在40mm/h降雨强度下均未产流,当雨强为60mm/h、80mm/h时产流量约占常规耕作的1/4,免耕秸秆覆盖效果介于上述措施与常规耕作之间。结合天然降雨情况,当雨强超过40mm/h时,垄向区田、覆膜+垄向区田应配合雨水强化入渗的深松措施使用,方可达到理想效果,否则垄向区田会因雨水来不及入渗而破坏产生径流;随着土壤前期含水量的减小,产流开始时间及峰现时间推迟,产流强度过程峰值降低,产流量减小。不同耕作措施对降雨入渗影响明显。入渗速率衰减由快到慢依次是:裸地、垄向区田筑挡前的覆膜+垄向区田处理、常规耕作、免耕秸秆覆盖、少耕深松、覆膜+垄向区田和垄向区田处理。稳定入渗率由大到小排序为:覆膜+垄向区田、垄向区田、少耕深松、免耕秸秆覆盖、常规耕作、垄向区田筑挡前的覆膜+垄向区田处理和裸地处理。各处理入渗速率的衰减与雨强密切相关,雨强越大,衰减越快,稳渗时刻越早;稳定入渗率也基本上随着雨强的加大而降低。覆膜+垄向区田和垄向区田处理的稳渗率与雨强呈指数函数关系,其它处理均呈幂函数关系;土壤前期含水量对降雨入渗亦有一定影响,含水量越高,入渗率衰减越快,稳定入渗率越低。稳渗率与土壤前期含水量呈指数函数关系。降雨量对土壤剖面水分的垂直变化有一定影响,降雨补给深度变化较小。裸地土壤水主要变化发生在0~60cm土层,常规耕作约为0~70cm,其它处理均约为0~80cm,以下土层含水量基本无变化;耕作措施对土壤剖面水分的消耗有一定影响,其中深松+覆膜+垄向区田消耗最慢,依次为深松+覆膜+垄向区田、覆膜+垄向区田、深松+垄向区田、免耕秸秆覆盖、垄向区田、少耕深松、常规耕作和裸地。观测时段0~100cm土层土壤储水量主要受降雨和蒸散发过程的影响,不同耕作措施的土壤储水量均具有大致相同的增失交替过程,其动态变化趋势与降雨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土壤储水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土壤水分主要变化层位为0~60cm,0~10cm土层变化强烈,80cm及以下变化不大。土壤储水量动态可分为5~6月上旬的冻土融化蒸发水分平稳期和6月中旬到8月份的土壤干湿交替水分不稳定期。观测期0~100cm土层水量平衡结果表明,裸地和常规耕作处理土壤储水量处于负补偿状态,蒸发蒸腾量以裸地最低,常规耕作仅高于裸地;深松+垄向区田、深松+覆膜+垄向区田和垄向区田处理蒸散量最高,并且三者相差不大,其中深松+覆膜+垄向区田处理稍低;覆膜+垄向区田、免耕秸秆覆盖和少耕深松处理的蒸散量居于中间位置。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的土壤侵蚀量与降雨量的季节分布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年内变化极不均匀。各种耕作措施对年土壤侵蚀量有很大影响,其影响程度因措施而异。年土壤侵蚀量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裸地、常规、少耕深松、垄向区田、免耕秸秆覆盖、覆膜+垄向区田、深松+垄向区田和深松+覆膜+垄向区田;采用不同的耕作措施后,土壤侵蚀程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深松+覆膜+垄向区田、深松+垄向区田、覆膜+垄向区田处理的土壤侵蚀量均远远低于允许值。天然降雨条件下,产沙过程与降雨强度过程具有很好的相应性,雨强影响显着;人工降雨试验表明,土壤侵蚀量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大,但当降雨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产沙量的增加速率降低;土壤侵蚀量随着土壤前期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不同耕作措施、雨强和前期土壤含水量下的累积产沙过程均可用幂函数来表达。运动波模型与Green-Ampt人渗模型相结合、Kostiakov入渗模型、Richatds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可以较好的模拟本区地表径流过程、降雨入渗过程、剖面土壤水动态和年土壤侵蚀量,适用于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

梁爱珍,张晓平,杨学明,方华军,申艳,李文凤[6](2008)在《东北黑土有机碳的分布及其损失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分析东北黑土土壤有机碳(SOC)的分布特征及其开垦以来黑土SOC的损失程度,我们于2004~2005年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采集了32个自然黑土剖面样品,在每个自然黑土样品附近对应采集32个景观条件相似的耕作黑土样品。结果表明,自然黑土样品0~30cm土层SOC含量平均为32.20 g kg-1,最高可达63.46 g kg-1,黑龙江省自然黑土SOC含量(34.55 g kg-1)高于吉林省(23.80 g kg-1)。耕作土壤SOC平均含量为22.71 g kg-1,远低于自然土壤。受温度的影响,随着纬度的增加,自然黑土与耕作黑土SOC含量逐渐递增。由于土壤侵蚀以及耕垦和去除作物残留物等农业管理措施的综合作用,使得耕作黑土表层SOC含量小于自然黑土。与自然黑土相比,耕作黑土0~10cm土层SOC损失量在26.84%~46.57%之间,亚表层损失相对较少。黑土SOC含量下降也是土壤水土流失致使黑土层变薄的一个直接表现。耕作黑土表层流失厚度可以通过自然与耕作黑土剖面SOC含量的分异差值来估算。通过对土壤剖面上SOC的分布进行校正剔除土壤侵蚀的影响后得到的同等深度SOC含量的差值才可视为由耕作以及有机质输入量差异等因素造成的SOC损失量。未经校正而进行的自然黑土和耕作黑土同一深度SOC含量的比较可能过高估计了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SOC损失量的影响。

王磊[7](2008)在《模拟降雨条件下黑土流失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土流失是全球最大的环境问题,全球有65%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地退化。世界各大陆地每年损失表土240亿t,过去20年里,全世界丧失的表土面积相当于美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而且,在许多国家水土流失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因此,水土流失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目前,我国东北黑土区有水土流失面积27.59万km,占黑土区总面积的27.09%,黑土区水土流失主要是坡耕地的流失,占黑土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以上。据调查,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1cm厚的黑土表层,由于多年严重水土流失,黑土区原本较厚的黑土层厚度现在只剩下20~30cm,有的地方甚至已露出黄土母质,基本丧失了生产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分析其流失的原因,找出防治黑土流失的对策和措施。本论文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坡度、不同植被覆盖度不同施肥下,土壤泥沙流失量,各个粒级的流失规律,个级团聚体的流失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土壤养分的变化、土壤pH的变化、径流和水样中养分含量等,研究结果如下:(1)对于黑土径流中泥沙流失来说,泥沙流失量都是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即9°>7°>5°>3°(2)黑土径流量总的趋势是随着坡度的增加,黑土径流水量为增加的趋势,并且增长趋势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即9°>7°>5°>3°(3)黑土含水量表现为,不同坡度,相同雨强,黑土土壤含水量随坡度的降低而增大。土壤含水量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即9°<7°<5°<3°(4)黑土流失后,速效氮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达到平稳。磷的趋势线,都是先上升,后下降。K的流失随着时间和降水次数不断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即9°>7°>5°>3°(5)土壤pH值的变化规律为:坡度对于pH没有任何明显的影响,pH略有升高的趋势,可能是由于天气的炎热,使得土壤板结,造成负离子浓度增加造成pH上升。(6)施肥处理对黑土养分流失,坡度为3°的情况下,施加化肥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不同处理对黑土有机质的影响,坡度为9度下使用化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对照组的含量,7度变化规律为,先升高,后降低。(7)黑土径流中土壤微团聚体,在不同坡度的情况下,所有流失的微团聚体的趋势为,>0.25 mm的团聚体流失比较少,0.25-0.05 mm的团聚体流失达到最大值。对于经过施肥处理的微团聚体来说,第二次人工降水后的>0.25mm的土壤微团聚体百分含量比较大,0.25-0.05mm也出现和>0.25mm的土壤微团聚体一样的规律。(8)黑土径流水样中养分的变化,从7度坡、5度坡下复合肥径流水碱解氮变化规律来看,5度坡时候,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又平稳过渡。3度坡下(复合肥+化肥、复合肥和CK处理)径流水碱解氮,在坡度较为小的情况下,单纯使用化肥,N的流失量必然大于其他组别。大坡度下的P的流失呈现规律性变化,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径流水样中速效钾的流失量,在坡度为9度坡的情况下和3坡度下的对照组CK来看,每次降水,伴随雨水冲刷下的径流水中,K的总体上是呈现下降趋势,且速效K的流量为:处理1>处理4即9°>3°。说明坡度对K的流失产生了影响。

王淑芳[8](2008)在《绥化市寒地黑土资源持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寒地黑土是一种适宜农耕的高肥力土壤,是稀缺、存续相当脆弱,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黑龙江省绥化市位于我国寒地黑土的核心区域,目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降低、物理性状恶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必须认真采取、落实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改革寒地黑土产权制度,推广适用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保护这一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资源,做到持续利用。

张晓平,梁爱珍,申艳,李文凤,张学林,王玉玺,解运杰,刘凤飞,杨学明[9](2006)在《东北黑土水土流失特点》文中指出东北黑土区是中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黑土水土流失和肥力退化一直是东北农业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以黑土为对象,分析了水土流失的方式和特点。黑土流失面积虽大,但侵蚀的土壤物质大部分没有进入河道,而是在黑土景观的低洼部位堆积下来,形成侵蚀和堆积共存的土壤物质再分布景观特征。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如等高耕作和保护性耕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黑土侵蚀,保持和恢复黑土肥力。

方淑荣[10](2006)在《吉林省黑土流失的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文中提出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其环保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吉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但目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肥沃的黑土大量流失、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给该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黑土地,促进吉林农业的持续发展。作者分析了吉林省黑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为因素,如随着人口增加和片面地追求产量,多年来农民过度垦荒和不合理地耕作;二是自然因素,如风蚀、雨蚀、冻融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黑土地,促进吉林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二、东北黑土地会在50年内消失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北黑土地会在50年内消失吗(论文提纲范文)

(2)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足迹与科技研发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黑土地概况
    1.1 黑土地的定义与分布
    1.2 黑土地的土壤类型与垦殖时间
        1.2.1 黑土地的土壤类型
        1.2.2 东北黑土地垦殖时间
2 黑土地的土壤属性研究足迹
    2.1 黑土地开垦前后土壤有机质变化
    2.2 东北黑土地非侵蚀区黑土层变化
    2.3 侵蚀区域黑土层变化
3 讨论
    3.1 黑土地保护与土壤培育
        3.1.1 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技术
        3.1.2 非侵蚀地区黑土地保育技术
    3.2 黑土层保育理念与技术模式
    3.3 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与局限性
4 问题与展望
    4.1 黑土层保护的科技展望
    4.2 肥沃耕层的理论与实践
    4.3 障碍性土层消减
    4.4 侵蚀区控蚀增肥的科技展望

(3)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六、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一、体裁类型
        二、题材类型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一、唱词韵式特点
        二、唱词韵律个性
        三、语言演唱特色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一、学校教育传承
        二、激活民俗传承
        三、传统歌唱延续
        四、媒体化新视界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结论
    一、研究之结论
    二、传承之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附录三 图目录
    附录四 图表目录
    附录五 谱例目录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后记
附图

(4)非传统安全视域中的中朝边境地区安全图景 ——以朝鲜族为中心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非传统安全的相关研究
        1.2.2 东北民族问题的相关研究
        1.2.3 中朝边境社会情况相关研究
        1.2.4 宗教文化问题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范式的应用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中朝边境地区
        1.4.2 社会问题(非传统安全视角)
第2章 中朝边境地区朝鲜族的人口迁移
    2.1 东北疆域:从边界到非边界
        2.1.1 东北社会的移民史
        2.1.2 近代东北移民的“方略”视角:从边疆到“非边疆”
        2.1.3 移民社会的不稳定性——中朝边境地区的“再边疆化”倾向
    2.2 中朝边境地区存在转型期的同质性问题:城市化与流动人口
        2.2.1 跨国与民族:人口流动的特殊性
        2.2.2 中朝边境地区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带来的现实问题
第3章 东北地区的朝鲜族族群问题
    3.1 东北安全与朝鲜半岛问题
        3.1.1 中朝边境的不稳定因素:“朝鲜”问题
        3.1.2 朝鲜因素与中朝边境社会问题
    3.2 潜伏的问题:民族主义
        3.2.1 “国家”与“民族”:朝鲜族的认同定位
        3.2.2 草根社会:朝鲜族的声音及其他族群的反应
第4章 中朝边境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宗教问题
    4.1 中朝边境地区基督教发展史
        4.1.1 中朝边境基督教发展的历史
        4.1.2 中朝边境地区基督教发展的现状
        4.1.3 当前中朝边境地区朝鲜族社会基督教发展存在的问题
    4.2 基督教发展理论与安全
        4.2.1 基督教与政治的整合
        4.2.2 宗教快速回归——现代性除魅的失败
第5章 中朝边境地区的文化问题
    5.1 “国家”的历史困镜:谁是历史与现实的中心?
        5.1.1 对东亚文明中心的争论:近代以来中日“东亚”研究
        5.1.2 对历史和现实的“疆域”争议
    5.2 文化之根的争夺:“东北工程”与高句丽之争
        5.2.1 “东北工程”与“高句丽问题”
        5.2.2 文化与“安全”
第6章 基于非传统安全论的分析
    6.1 问题因素的识别
    6.2 社会变迁与人口因素的影响
    6.3 族群因素的影响
    6.4 宗教因素的影响
    6.5 文化因素的影响
    6.6 问题的治理策略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黑龙江西部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水分转化与土壤侵蚀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3 课题来源
2 试区概况与主要研究内容
    2.1 试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资源现状
        2.1.5 土地资源及耕地利用情况
        2.1.6 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情况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3 地表径流特征与模拟
    3.1 试验与研究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观测内容与方法
        3.1.3 径流过程模拟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天然降雨条件下的地表径流特征
        3.2.2 人工降雨条件下的地表径流特征
        3.2.3 地表径流的数值模拟
    3.3 本章小结
4 降雨入渗特征与模拟
    4.1 试验与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降雨入渗特征分析
        4.2.2 降雨入渗过程模拟
    4.3 本章小结
5 土壤水再分布特征与模拟
    5.1 试验与研究方法
        5.1.1 观测内容与方法
        5.1.2 土壤水再分布过程模拟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耕作处理的土壤水再分布特征
        5.2.2 土壤水再分布的数值模拟
    5.3 本章小结
6 土壤储水量动态变化及水量平衡
    6.1 试验与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耕作措施的土壤储水量动态变化
        6.2.2 不同耕作措施条件下的水量平衡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土壤侵蚀特征与模拟
    7.1 试验与研究方法
        7.1.1 观测内容与方法
        7.1.2 土壤侵蚀量模拟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土壤侵蚀量及其时程分布
        7.2.2 天然降雨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特征
        7.2.3 人工降雨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特征
        7.2.4 土壤侵蚀模拟
    7.3 本章小结
结论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东北黑土有机碳的分布及其损失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黑土SOC随纬度的变化
    3.2 黑土SOC的剖面分布
4 结论

(7)模拟降雨条件下黑土流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外关于黑土流失的研究概况
    1.2 国内关于黑土流失的研究概况
    1.3 吉林省黑土自然概况
    1.4 吉林省黑土流失现状
    1.5 吉林省黑土流失成因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土壤
    2.2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设计
    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4 样品采集时间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2.6 数据处理方法
    2.7 主要试剂和器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黑土径流泥沙流失
    3.2 黑土径流量
    3.3 黑土含水量
    3.4 黑土流失后的养分变化
    3.5 施肥处理对黑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3.6 黑土径流中土壤微团聚体的流失
    3.7 黑土径流水样中养分的变化
    3.8 9度和3度下径流水、径流泥沙和速效NPK之间的相关性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绥化市寒地黑土资源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寒地黑土资源的基本特征
2 绥化市寒地黑土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水土流失严重
    2.2 土壤有机质降低和物理性状恶化
    2.3 土壤盐碱化
    2.4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3 寒地黑土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3.1 认真落实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对寒地黑土资源的法律保护
    3.2 改革寒地黑土资源的产权制度
    3.3 推广有利于寒地黑土资源持续利用的技术体系
    3.4 强化寒地黑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9)东北黑土水土流失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地理环境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降 雨
    1.3 温度
    1.4 风
    1.5 地形地貌
    1.6 成土母质
    1.7 植被与腐质层
2 黑土的水土流失方式和特点
    2.1 侵蚀形式
        1) 水力侵蚀。
        2) 冻融侵蚀和重力侵蚀。
        3) 风蚀。
    2.2 侵蚀特点
        1) 河道输沙量。
        2) 不同地形部位土壤的年流失量。
        3) 坡度与面积。
        4) 侵蚀与堆积。
3 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3.1 水平梯田
    3.2 等高耕作
    3.3 保护性耕作
4 小 结

四、东北黑土地会在50年内消失吗(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可持续的“天下粮仓”[J]. 崔凯,何小白. 人与生物圈, 2021(Z1)
  • [2]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足迹与科技研发展望[J]. 韩晓增,邹文秀. 土壤学报, 2021(06)
  • [3]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非传统安全视域中的中朝边境地区安全图景 ——以朝鲜族为中心的分析[D]. 杨四代.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2)
  • [5]黑龙江西部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水分转化与土壤侵蚀特征[D]. 魏永霞.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6]东北黑土有机碳的分布及其损失量研究[J]. 梁爱珍,张晓平,杨学明,方华军,申艳,李文凤. 土壤通报, 2008(03)
  • [7]模拟降雨条件下黑土流失的研究[D]. 王磊. 吉林农业大学, 2008(11)
  • [8]绥化市寒地黑土资源持续利用研究[J]. 王淑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2)
  • [9]东北黑土水土流失特点[J]. 张晓平,梁爱珍,申艳,李文凤,张学林,王玉玺,解运杰,刘凤飞,杨学明. 地理科学, 2006(06)
  • [10]吉林省黑土流失的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 方淑荣. 吉林农业科学, 2006(06)

标签:;  ;  ;  ;  ;  

50年后东北黑土地会消失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