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对新世纪的思考——上海包装印刷业如何迎接“入世”(论文文献综述)
徐善来[1](2020)在《从《Vogue服饰与美容》看国际时尚杂志在中国的发展衍变(2005-2020年)》文中认为
武文祥,何远裕,沈忠康[2](2011)在《新起点 新期望——写在《印刷经理人》出版100期》文中认为不舍八年光阴,不辍百期辛耘。《印刷经理人》登上了历史新起点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中国印刷经历第二次印刷技术革命,在上世纪末全面实现了从"铅排铅印"到"照排胶印"的历史性跨越。
荆洋[3](2009)在《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正变得越来越小,世界人民之间的交流也正变的越来越频繁。体育作为一项被世界人民所能共同喜爱的活动,在世界人民的大交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交流是人和人在一起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交流才能促进事物的完善,只有交流才能激发事物的潜能,只有交流才能升华事物的本质。人类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着交流。体育是人类的一种行为,它也需要交流。体育交流则作为一个载体,正被世人直接参与者。笔者在查阅了相关体育对外交流的文献发现在这方面的理论性的研究还不够系统,论文完成期间正好赶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发现世界人民的体育交流在当今社会意义重大,在整理相关文献和阅读大量的书籍、报纸、网页之后,从理论的层面,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整理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科研方法,从竞技体育的对外交流、社会体育的对外交流、学校体育的对外交流、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对外交流等方面对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论述,并针对现状对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体育对外交流正借助于北京奥运会的东风在世界体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体育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我国正从一个传统的世界体育大国真正的向一个世界体育强国递进。2我国的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正在通过自身的方式,与世界性的社会大众体育交流融合,并在世界范围内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社会体育作为我国现阶段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3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作为体育的衍生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科学快速的发展会给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注入极大的活力。目前,二者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已在通过多种交流方式加快其快速发展步伐,它们的发展未来光明。4加快我国体育对外交流快速发展,能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和由它衍生来的很多事业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更好的保障,提供的体育对外交流的发展策略方案具有科学的和实用的价值,这些方案的顺利实施影响着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发展。5依托模式化建设,促进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发展是一条正确的系统地策略,如何把这条策略经营好,制定好,实施好,对我国体育对外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6品牌的打造在体育事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体育品牌充斥在我们周围的今天,打造我们自己着名的品牌是体育对外交流工作一项最直接的、最有效的一种策略,无论是优秀的运动员品牌、优秀的文化品牌还是优秀的体育企业品牌,都是体育对外交流的先锋队、排头兵。
陈燕[4](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提出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颜春龙[5](2006)在《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 ——以本世纪初的《联合早报》作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海外华文传媒与华文学校、华人社团被称为海外华人社会的“三宝”,同海外华裔祖先由“落叶归根”的华侨变成“落地生根”的华人一样,经历了从“华侨喉舌”到“华人桥梁”的演变历程,它在传播中华文化、争取华族权益和教育引导华裔后代继承华夏文明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世界传媒体系当中极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海外华人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构建了中国大陆以外华人文化存在的独特的空间与历史场景,是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与渗透,在多元异质文化纷繁交融的生存语境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异域华族文化群体和生活方式。从海外华人文化的兴衰可以蠡测到世界的文化进程,而海外华文传媒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它在整合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身份,在传播与繁衍中华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复杂的文化角逐与竞争的文化全球化的后现代社会,海外华文传媒“不仅充当了中华民族全球化运动的先锋,也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汇入潮流的历程,成为本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全球化与本土化扭行互动的轨迹”。因此,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研究成为当下一个亟待开垦的重要课题。这个课题的深入研究既有助于审视中华文化在21世纪的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也有助于关注当代其他异质文化的现代性进程。也正因此,在另一层面海外华文传媒研究本身在20世纪后期又逐步引起华文传媒的注意。新加坡是海外华文报刊的发源地之一,是东南亚华文报刊传媒的中心国家。从19世纪到现在,新加坡出版的华文报刊在数量上是海外华文报刊的第一位。综观海内外对新加坡的报刊传媒研究,我们发现大都研究者注重宏观的研究,虽然研究成果是丰富的,但是较为深入的对新加坡华文报刊研究或者专门华文报刊的研究显得为数甚少,就专门报刊的专门问题进行研究的专着就更为稀少。基于21世纪海外华文传媒研究的重要性与具体华文传媒研究的缺乏,本文选择了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作为个案研究,尤其选择21世纪初的《联合早报》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从文化维度来审视其所传达的一种对海外华人文化在身份认同及文化传承上的困惑和焦虑,并通过具体的文本研究来思考世界华文传媒的生存的可能性问题。新世纪以来,《联合早报》在文本中所凸现的华人文化焦虑意识是所有海外华文报刊媒介在传播华人文化进程中的典型代表,它不仅是对新加坡的华人文化现状的反映,也是其自身对海外华人文化的反思,它是一个华文报刊深层次文化意识的表现,是一个华文报刊传媒在文化意识上逐步成熟的表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华语媒体在由世界文化潮流、所在国家主流文化意识以及其他文化因素所共同构造的文化格局中进行文化认同与自我角色定位的策略及其意义。除“绪论”外,本文分六章来揭示21世纪初期《联合早报》在世纪交替和文化冲突中所凸显的文化焦虑意识: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考察了新世纪以来海外传媒的华人文化焦虑,其目的是为研究《联合早报》的华人文化焦虑提供一个较为大的宏观背景。虽然有学者认为目前的海外华文传媒正在获得迅猛发展,但是承担着华人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之使命的不少海外传媒,尤其是华文报刊,由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等诸多因素开始明显地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危机,出现了华人文化焦虑的普遍态势。华文报刊的这种族性文化焦虑是华人文化在海外社会的危机意识的直接反映,是人们对华人文化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它深层次地表征了海外华族、华裔、华人面临着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危机意识。第一章主要介绍《联合早报》的历史发展及现状,《联合早报》所属的新加坡报业控股集团,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报业集团,《联合早报》也成为新加坡乃至海外华文报刊中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日报。因此,在后电子传媒时代,《联合早报》作为一份成功的传承华人文化甚至更广泛东方文化的华文报刊,它在应对西方文化霸权及文化冲突、反思与消解本土族群文化焦虑、认同并融入主流国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先锋地位,在后殖民文化理论语境下,将其作为代表文本来进行解读具有典型意义。第二章主要从报刊文体与语言的角度分析了《联合早报》在新世纪的文化焦虑,对这些焦虑的文本进行细读,探寻其深层的文化身份定位问题。我们既要关注编辑者的语言焦虑,还要看他们如何把这种焦虑体现在具有实物形式的文本中,只有通过文本的解读,我们才能确证这个《联合早报》的华文语言焦虑是存在的,而且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华文语言在新加坡面临着危机,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作为语言的传媒,其文化焦虑就是这种现实的反映。第三章主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联合早报》的文化焦虑。文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具有多重的所指或者意蕴。海外华人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在主流社会的位置、文化选择与文化认同是一个从日常生活到精神价值的方方面面的事情。要对海外华人文化进行研究,我们离不开文化人类学的视域。并且,事实证明,通过文化人类学的切入,可以较为深入研究海外华人文化的变迁与变异。这一章就是在文化人类学的视域下来研究《联合早报》的文化人类学的焦虑,这种焦虑是对海外华人文化中日常生活的习俗、文化传统、节日、仪式等方面的焦虑,这是日常生活的研究。但正是日常生活的文化危机导致了整个海外华人文化的危机,甚至导致华人的身份危机、华人的政治危机。第四章探讨《联合早报》对海外华人文化象征符码的重建。文化重建是文化危机与焦虑的表现,也是其结果。这一章从文化象征符号与文化重建、重建器物文化与重建华人文化活动三方面展开。第五章探讨《联合早报》的华文传媒焦虑与海外华文传媒意识的重构。华文传媒的焦虑是海外华文媒体的编辑、发行人、研究者等在世纪初普遍的意识,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人认为,由于华文教育在许多国家受到压制与歧视,新一代华人已经不懂华文,华文传媒的受众人数及影响力都在迅速缩小,长此以往必将最后消亡。在文化全球化与各国政府不同程度的政策与法律等因素的影响下,以及在激烈的竞争下,华文传媒不断地产生危机。作为一种典型的华文传媒,《联合早报》站在时代潮流的浪尖时刻关注着华文传媒在世界文化演变与冲突中的机遇与挑战,始终关注着国内外华文传媒的动向,这其中就隐含了这家媒体重建海外华文传媒文化意识的焦虑。这种焦虑是华文媒体自我意识的表现,是华文媒体在文化意识水平上的增强与提高。第六章归纳清理了《联合早报》在新世纪的办报理念,主要从版面改版、走向互联网模式、高华文水准的意识、市场与文化传播之使命、《联合早报》与新加坡政府的互动等几个维度进行探讨。这是《联合早报》在新世纪的办报理念,也是《联合早报》重建华人文化意识以消解文化焦虑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结语中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丧失了民族文化,便丧失了民族性。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焦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华文传媒对自身的生存地位,对自身承担华人文化传播使命过程中已经遇到的和将会遇到的各层面文化焦虑的反思,是一个华文报刊必然遇到的一个文化身份问题,也是当今华文传媒面临传统的缺位或者式微而导致的一种必然的典型现象。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焦虑问题首先表现为一种突出的文化意识的觉醒,因此,这种文化焦虑不是意味着绝望,更不意味着终结,而是意味着在焦虑中革新自己,包括《联合早报》在内的所有海外华文传媒都应当多加关注华人文化的重构,关注华人文化象征符码的传播、阐发与重建,调整自己的文化身份与文化选择,以便协助广大海外华人不断获得更多的华人文化的身份认同的媒介或者信息。
任力军[6](2006)在《外商直接投资与山西产业发展研究 ——以对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发展的作用分析入手,采用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山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在中部六省中的地位,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山西当前产业结构中的特点及影响,详细地论述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山西三大产业结构的影响,指出山西三大产业在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吸引外资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升山西产业结构的措施并从宏观角度对山西今后加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出了政策建议。
赵立涛[7](2006)在《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及其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出版产业面临着五大危机:外国出版巨头开始涉足中国;我国出版业作为国家垄断产业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产生的阵痛一直没有消失;私营书业的兴起给出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的阅读习惯在现代生活环境下开始改变;出版业面临着其他强势媒体的压制。同时,危机也是机遇,我国出版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大力改革,加快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以实现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转变,是摆在所有从事出版工作同志面前的一个艰巨的课题。 论文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视角提出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道路,即实现出版产业的集团化,并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出版产业的集团化市场绩效和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了我国出版产业集团化提升出版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首先,论文对我国出版产业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分别对我国出版产业的出版能力、组织与管理、市场结构以及出版集团等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我国出版产业管理体制、市场结构以及出版集团的弊端。 其次,论文分别对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出版产业管理体系从基本状况、行政管理体系和法律管理体系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指出发达国家出版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是:主要依靠法律管理,行政管理起重要的引导作用。并从行业组织、政府专职管理机构在宏观管理中的职能以及宏观管理的手段等角度分别分析了中外出版管理体系的异同,并针对上述差距提出我国出版产业管理体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即: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实施间接调控,加强出版产业立法,用法律来约束出版企业,同时,对国外出版集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中国出版集团与国外出版集团的差距。 再次,界定了产业集团化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研究了出版产业集团化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出版产业集团化促进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
肖明[8](2005)在《新形势下我国出版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出版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一方面,它肩负着积累文化,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负有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任务,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另一方面,出版业的产品是精神产品的物质载体,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消费需要而产生的,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及实现其政治、文化使命的精神产品的物质载体,是具有特殊属性的商品。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实践、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分析结构作了简单描述;归纳、总结了出版业和出版产业概念及其特征,阐述了现代出版产业的特征;分析、研究了国外发达国家出版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其行业特征,为寻找发展我国出版产业的思路提供参照;研究了我国出版业发展及其政策历史的分析,了解我国出版业发展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和认清我国出版业发展的特点;面对当前我国出版业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激烈的竞争时代,面对高科技发展、网络信息化等的严峻挑战,面临加入WTO后可能带来的新情况,揭示了影响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揭示了我国出版业置身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探讨、阐明了我国出版业发展的政策取向与措施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何调整我国出版产业的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创新以及我国扶持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选择等内容。
于传利[9](2004)在《吉林省制造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表明,制造业仍然是各国的“首席”产业,该产业对各国经济的推动作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许多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制造业作为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世界制造业发展从技术开发、制造模式和管理模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并逐步呈现全球化生产体系。中国制造业发展已获得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制造业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中国制造业要振兴,必须抓住世界制造业发展机遇,结合本国制造业现状,尽快调整制造业的布局和发展重点,在与国外制造业的竞争中,获得比较利益。中国具有现实竞争力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度和资源密集度很高的行业,这是由中国劳动力(土地)成本低、资源相对丰富等优势所决定的。从中长期发展来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也会有较大潜力。在我国,应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若干各有特色的制造业集中地。要破除传统的地区分割、行业分割的体制,推进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与重组,在现已形成雏形的若干地区,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促其发展成在国际上知名、各具特色的制造业集中地,并通过这些集中地带动全国制造业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网络化的区域产业结构。通过研究浙江、江苏和上海要深入研究建设制造业基地的总体目标、产业依托、实施途径和政策措施保证,在积极参与东北经济区合作和交流的大背景下,学习借鉴发达省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将吉林省建设制造业基地规划与辽宁、黑龙江制造业发展战略进行衔接,进一步明确吉林省制造业的产业分工地位、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重点,实现优势互补和产业双赢。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的一员,制造业具有区域特色优势,主要表现在:行业集中度较高,集聚经济明显;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成本;丰富的人力资源;独特的吉林省地域品牌;良好的基础设施优势。但吉林省制造业发展也存在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的落后;市场化程度较低;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国外制造业发展模式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转移一般加工制造<WP=67>和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吉林省在重大装备技术制造方面没有优势,而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又比较多,因此,吉林省只能在一般加工制造方面有所机会。浙江省制造业发展模式是市场机制灵活,民营企业发达,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这可以启示吉林省制造业发展中要建立新的市场机制,放宽民营企业投资范围,重点发展产业集群。江苏省制造业发展模式是依托区位优势,在集体企业发达的基础上,大力吸引外资入驻,使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大,这可以启示吉林省制造业发展中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大力吸引外资改造老牌国有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浙江、江苏的企业形态经过长时间的改造和磨合,大多数已经改造为股份制企业,这启示我们在制造业发展中企业运营机制的重要性;另外长三角和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区域内各省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这启示我们的发展必须在区域发展的合理分工之内。因此,吉林省制造业总体发展模式应该为:借鉴国外和省外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改革目前落后的企业发展体制和机制,以吉林省制造业的独特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为突破口,加速竞争优势的确立,吸引更多的市场资源为吉林省制造业服务,最终形成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在这一总体模式的指导下,可划分为支柱制造业(汽车、石化)发展模式、优势制造业(农产品加工、医药、电子)发展模式弱势制造业(钢铁、纺织、轻工)发展模式。吉林省制造业要获得健康快速发展,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突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二是突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三是突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构筑竞争优势;四是突出发展产业集群;五是突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六是突出推行“环境经营”;七是突出东北三省经济分工和合作,消除地区壁垒,建立统一市场。振兴吉林省制造业的对策主要有:一是实施制度创新战略,建立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新机制;二是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实施产业集聚战略,培植吉林省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极;四是加大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力度,充分发挥域外资金的辐射带动作用;五是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层次和水平;六是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为吉林省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七是实施环境带动战略,使产业发展环境与国际规则接轨。
刘忠[10](2004)在《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审美”与“思想”的互动共生关系:文学既被动地感应、呈现着思想,也以其特殊方式主动地生成、建构着思想。论题从文学存在的经验事实入手,以问题研究的方式,全面梳理和描述“五四”以来对文学产生广泛影响的思想观念的演进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同时也试着从历史意义和文本意义的双重视角,对它们的价值进行评估,以亟能为今后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某些主动思考。 从“五四”到新时期,文学与思想的互动共生关系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五四”的启蒙之维。文学与思想的关系基本是“理念”先行式,多数作家是在思想大潮的刺激下走上文学道路,并把其化为作品主题与内容要素的。思想“文学化”是此一时期文学致思较为普遍的模式。文学思想的两大主题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启蒙思想的张扬,具体就创作实践来说,人学观念的确立使个体“小我”的觉醒与民族国家的“大我”承担并行不悖。围绕着文白、中西的话语论争结果是,白话取代了文言,西学胜于中学。在启蒙与救亡的关系选择上,知识分子走了一条从“个体”转向“大众”的道路。二、“五四”以后的革命叙事。由于整体危机的加剧,思想的重心由民众的个体启蒙转向社会的整体解决,对应于此,文学话语经历了一个由民粹主义、抗战动员到工农兵方向的过程。危机语境下的“革命”选择削弱了文学的人学内涵,单一的阶级性取代了人性的丰富性,英雄意绪随处可寻。三、“新时期”的精神逻辑。新时期,随着“文革”的结束,“五四”精神开始回归,“人”的命题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正当启蒙理性全面展开之际,后现代主义和市场经济开始介入启蒙话语的生产,造成了文化源的互相拆解。传统价值体系和部分解放区以来的思想资源面临现代理性的审视、剥离,而启蒙理性大幅运用和全面扩张带来技术崇拜,又遮蔽了个体情感的慰问与生命本体的安适,于是现代性反思、批判提到了议事日程。后现代主义的中心离散、深度削平、主体缺失等症候在为我们提供新的思维范式的同时,也给尚未深入开展的现代化带来耗散。不过,思想在对文学形成“理念”先导的同时,文学也以形式探索的负面效应,对思想报以冷漠,甚至造成文学与思想互动关系的阻断,当下的私人化庸常叙事、相对主义之风的日盛即是明证。
二、面对新世纪的思考——上海包装印刷业如何迎接“入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对新世纪的思考——上海包装印刷业如何迎接“入世”(论文提纲范文)
(2)新起点 新期望——写在《印刷经理人》出版100期(论文提纲范文)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
贴近实际特色鲜明 |
1.把握行业发展动向, 传播科学发展理念。 |
2.策划、推出“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 推进印刷产业结构调整。 |
3.视角前瞻, 风格清新。 |
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 |
(3)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我国竞技体育对外交流的研究 |
1.2.2 我国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对外交流的研究 |
1.2.3 我国体育文化对外交流的研究 |
1.2.4 我国体育产业对外交流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系统分析法 |
2.2.4 历史比较法 |
2.2.5 逻辑思维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历史回顾 |
3.1.1 摸索融入阶段(建国后到1958年) |
3.1.2 艰难争取阶段(1958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 |
3.1.3 逐渐成熟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 |
3.1.4 空前活跃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
3.2 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价值 |
3.2.1 社会价值 |
3.2.2 政治价值 |
3.2.3 经济价值 |
3.2.4 文化价值 |
3.2.5 体育自身发展价值 |
3.3 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状况与分析 |
3.3.1 竞技体育对外交流状况分析 |
3.3.1.1 竞技体育对外交流的进程分析 |
3.3.1.2 竞技体育对外交流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
3.3.1.3 竞技体育对外交流的特点 |
3.3.2 社会体育对外交流状况分析 |
3.3.2.1 社会体育对外交流的进程分析 |
3.3.2.2 社会体育对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
3.3.2.3 社会体育对外交流的特点 |
3.3.3 学校体育交流的状况分析 |
3.3.3.1 我国学校体育交流的进程分析 |
3.3.3.2 学校体育交流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
3.3.3.3 现阶段学校体育交流的特点 |
3.3.4 体育产业对外交流状况分析 |
3.3.4.1 体育产业对外交流的进程分析 |
3.3.4.2 体育产业对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
3.3.4.3 体育产业对外交流的特点 |
3.3.5 体育文化对外交流状况分析 |
3.3.5.1 体育文化对外交流的进程分析 |
3.3.5.2 体育文化对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
3.3.5.3 体育文化对外交流的特点 |
3.4 现阶段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优势与问题 |
3.4.1 现阶段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优势 |
3.4.1.1 我国对体育的需求在增加 |
3.4.1.2 国家政策支持 |
3.4.1.3 北京奥运会给我国的对外体育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 |
3.4.1.4 世界对中国的信任 |
3.4.2 现阶段我国体育对外交流存在的问题 |
3.4.2.1 品牌优势不明显 |
3.4.2.2 地区间的差异较大 |
3.4.2.3 体育产业资源有限 |
3.5 现阶段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发展对策 |
3.5.1 依托模式化建设,促进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发展 |
3.5.1.1 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模式的构成系统 |
3.5.1.2 现代体育对外交流模式的辐射作用表现 |
3.5.1.3 促进我国体育对外交流模式 |
3.5.1.3.1 建立以媒体为中心的现代体育对外交流模式 |
3.5.1.3.2 构建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多元文化模式 |
3.5.1.3.3 构建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国际化模式 |
3.5.1.3.4 构建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大众化模式 |
3.5.1.3.5 构建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科学化模式 |
3.5.2 依托品牌建设,促进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发展 |
3.5.2.1 打造优秀运动员品牌 |
3.5.2.2 营造优秀体育企业品牌 |
3.5.2.3 树立优秀体育赛事品牌 |
3.5.2.4 建设优秀体育传媒品牌 |
3.5.2.4.1 体育传媒从业者要具有全球化的意识 |
3.5.2.4.2 加强与国际传媒机构及境外媒体的合作与交流 |
3.5.2.4.3 加快体育传媒人才队伍的建设 |
3.5.2.4.4 加强媒体联合 |
3.5.2.4.5 体育新闻报道中融入更多的民族元素 |
3.5.3 依托国际体育组织,促进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发展 |
3.5.3.1 全面参与国际体育组织事务 |
3.5.3.2 认清国际体育组织的发展策略和国际体育大环境 |
3.5.3.3 有计划地申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基础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角度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
3.1 演出产业 |
3.2 音像产业 |
3.3 影视产业 |
3.4 艺术品业 |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
4.1 文艺体制改革 |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 ——以本世纪初的《联合早报》作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海外华人文化的历史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海外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本土同化 |
第三节 海外华文传媒与海外华人文化认同危机 |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意义与难点 |
第一章 《联合早报》与海外华文传媒的华人文化焦虑 |
第一节 海外华文传媒中华人文化焦虑意识的出现及其表征 |
一、华文语言的危机 |
二、海外华人文化的发展危机 |
三、华人传媒所面临的自身内部的危机 |
四、海外华人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危机 |
第二节 海外华文传媒华人文化焦虑意识的缘由 |
一、大量频繁的人口流动 |
二、海外华人文化的兴起 |
三、后现代电子传媒的影响 |
四、文化霸权与文化理论的影响 |
第三节 《联合早报》的历史与现状 |
第四节 世纪初《联合早报》华人文化焦虑意识的彰显 |
第二章 《联合早报》文本的话语分析和海外华人的语言认同 |
第一节 新加坡华文语言的危机与出路 |
一、新加坡华语的危机现状 |
二、华文语言与华人文化的重建 |
第二节 《联合早报》的编辑方针与华语的社会处境 |
第三节 《联合早报》的语言策略与华人文化认同 |
一、《联合早报》新闻报道样式中的华语策略 |
二、《联合早报》杂文样式中的华语策略 |
三、《联合早报》学术性论文中的华语策略 |
第三章 《联合早报》文本的文化人类学解读和海外华人的族群认同 |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于本论文的意义 |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联合早报》与新加坡华人文化 |
一、新加坡华人文化的危机与反思 |
二、传承与变异:新加坡华族文化节与传统节日仪式 |
三、《联合早报》对其他国家的华人文化的处境与出路的关注 |
第四章 《联合早报》与海外华人文化象征符码的重构 |
第一节 文化象征符号与海外华人文化意识的重建 |
一、符号理论与华人文化符号元素 |
二、《联合早报》的华人文化符号重建意识 |
第二节 《联合早报》与海外华人器物文化的重建 |
一、海外华人博物馆:一个海外华族历史记忆的建构过程 |
二、《联合早报》与新加坡土生华人博物馆 |
三、《联合早报》对本地华人民俗文化的反思与重建 |
第五章 《联合早报》与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的意识重构 |
第一节 机遇中的挑战 |
第二节 《联合早报》的华文传媒意识危机 |
第三节 《联合早报》对华文传媒意识的重构 |
第六章 《联合早报》在新世纪的办报理念 |
第一节 版面改版 |
第二节 走向互联网模式 |
第三节 高华文水准意识与文化传播使命 |
第四节 《联合早报》与新加坡政府的互动 |
结语 |
主要引用和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四川大学博士论文研究创新自评表 |
(6)外商直接投资与山西产业发展研究 ——以对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发展的作用分析 |
1.1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1.1.1 我国利用外资的状况 |
1.1.2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状况 |
1.2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取得的成效 |
2.山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状况 |
2.1 近年来山西利用外资情况 |
2.2 山西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
2.3 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情况 |
2.4 外商直接投资国别情况 |
2.5 山西利用外资在全国及中部省份的地位状况 |
3.外商直接投资对山西省产业结构影响分析 |
3.1 外商直接投资对山西产业结构变动的整体影响 |
3.1.1 山西三大产业整体现状 |
3.1.2 山西产业结构的特点 |
3.1.3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整体影响 |
3.2 外商直接投资与山西第一产业结构 |
3.2.1 山西第一产业现状 |
3.2.2 第一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 |
3.2.3 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一产业中的问题及原因 |
3.2.4 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影响 |
3.3 外商直接投资与山西第二产业结构 |
3.3.1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现状 |
3.3.2 外商投资企业对工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及原因 |
3.4 外商直接投资与山西第三产业结构 |
3.4.1 山西第三产业现状 |
3.4.2 外商直接投资山西第三产业的现状及特点 |
4.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升山西产业结构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
4.1 外商直接投资对山西产业结构升级措施 |
4.1.1 积极吸引外资投资于第一产业即农业 |
4.1.2 工业领域吸引外资应因产业而制宜 |
4.1.3 加快第三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
4.1.4 国际产业转移与山西产业结构升级 |
4.2 山西加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
4.2.1 制定适宜的产业利用外资政策、技术政策及配套政策 |
4.2.2 加大招商力度,强化招商方式 |
4.2.3 发展现代工业园区,发挥产业集群作用 |
4.2.4 优先发展与跨国公司技术纵向互补性强的产业 |
4.2.5 重视吸引外资优质中小企业对山西产业的发展作用 |
4.2.6 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及其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文相关的基本理论综述 |
2.1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 |
2.1.1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 |
2.1.2 组织创新理论 |
2.1.3 规模经济理论 |
2.2 企业成长理论 |
2.2.1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2.2.2 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2.3 有关产业竞争力的理论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2.3.2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 |
2.4 管理学的有关理论 |
2.4.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4.2 产业链理论 |
2.4.3 产业集聚效应理论 |
2.5 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 |
2.5.1 综合模糊评价 |
2.5.2 层次分析法 |
2.5.3 神经元网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出版业的现状与分析 |
3.1 中国出版业总体概述 |
3.1.1 中国出版业的出版能力 |
3.1.2 中国出版业的组织与管理 |
3.1.3 中国出版业的管理体制 |
3.2 中国出版业的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3.2.1 中国出版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
3.2.2 中国出版产业的市场竞争状况 |
3.2.3 中国出版产业的地区布局状况 |
3.3 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现状 |
3.3.1 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的发展历程 |
3.3.2 中国现有主要出版集团的现状 |
3.3.3 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存在的问题 |
3.4 中国出版业面临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 |
3.4.1 国际出版界在中国的竞争现状 |
3.4.2 中国加入WTO后对出版的承诺 |
3.4.3 中国加入WTO后对出版业利弊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外出版产业管理及典型出版集团现状 |
4.1 典型国外出版产业管理体系 |
4.1.1 典型国外出版产业行政管理体系 |
4.1.2 典型国外出版产业法律管理体系 |
4.1.3 国外出版产业管理体系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
4.2 典型国外出版集团现状 |
4.2.1 贝塔斯曼出版集团 |
4.2.2 新闻集团 |
4.2.3 皮尔森集团 |
4.2.4 汤姆森集团 |
4.3 中外出版集团的比较 |
4.3.1 中国出版集团缺乏特色 |
4.3.2 中外出版集团形成的过程不同 |
4.3.3 中外出版集团面对的宏观管理体制不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出版产业集团化与国际竞争力关系辨析 |
5.1 产业集团化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
5.1.1 产业集团化的概念 |
5.1.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
5.2 产业集团化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
5.3 产业集团化对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
5.3.1 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 |
5.3.2 通过提高产业的市场地位提高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 |
5.3.3 通过增强物质基础提高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 |
5.3.4 通过提高出版企业素质提高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模式及其策略选择 |
6.1 出版集团组建的动因分析 |
6.1.1 资本扩张的要求 |
6.1.2 实现规模效应 |
6.2 产业集团化的一般模式 |
6.3 出版产业集团化的组织模式 |
6.3.1 出版产业集团化之行政控制模式 |
6.3.2 出版产业集团化之资本控制模式 |
6.3.3 出版产业集团化之平台控制模式 |
6.3.4 出版产业集团化之共同控制模式 |
6.4 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的模式选择原则 |
6.5 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模式的策略选择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市场绩效的综合模糊层次评价 |
7.1 构建我国出版产业集团化市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
7.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7.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7.3 评价指标得分的获取 |
7.3.1 评价标准的建立 |
7.3.2 利用Delphi法获取指标得分 |
7.4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的实证 |
7.5 评价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
8.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8.2 基于格栅获取和模糊Borda数的综合模糊评价的步骤 |
8.3 中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实证 |
8.3.1 利用格栅获取和模糊Borda数来确定权重 |
8.3.2 中国出版产业竞争力评价过程 |
8.4 评价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促进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9.1 改革出版业宏观管理体制 |
9.1.1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
9.1.2 加强出版市场管理 |
9.1.3 完善法律法规 |
9.1.4 给出版集团足够的优惠政策 |
9.2 提高应对新技术革命的能力 |
9.2.1 积极转变经营观念 |
9.2.2 加快出版产业信息化 |
9.3 积极开发出版资源以应对需求多元化 |
9.4 加强出版产业资本运作 |
9.5 加强出版产业品牌建设 |
9.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新形势下我国出版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过程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出版业与出版产业所面临的新形势 |
2.1 出版业的概念和内容 |
2.2 出版产业 |
2.2.1 出版产业的概念 |
2.2.2 出版产业的产业属性 |
2.3 现代出版产业所面临的新形势 |
2.3.1 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 |
2.3.2 高度的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 |
2.3.3 生产过程和手段的现代化 |
2.3.4 资本运作特征明显 |
2.3.5 国际间的密切合作与激烈竞争并存 |
第三章 国外出版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
3.1 国外出版业发展的现状 |
3.1.1 美国出版业的现状 |
3.1.2 英国出版业现状 |
3.1.3 日本出版业现状 |
3.1.4 德国出版业现状 |
3.2 国外出版业的特征 |
3.2.1 市场化程度高 |
3.2.2 组织结构优化编辑功能被强化 |
3.2.3 行业集中度高 |
3.3 国外出版业发展的趋势 |
第四章 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4.1 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4.1.1 起步发展阶段(1949 年10 月~1965 年) |
4.1.2 停滞阶段(1966 ~1976 年) |
4.1.3 恢复繁荣阶段(1977 年至今) |
4.2 我国出版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4.2.1 出版业实力增强,内部竞争初步形成 |
4.2.2 出版物质量提高,精品迭出,买方市场形成 |
4.2.3 科技应用水平提高,载体形式发生变化 |
4.2.4 出版管理体制逐步建立 |
4.2.5 出版的法制建设日趋完善,行政管理水平提高 |
4.2.6 出版队伍稳步发展,出版业的凝聚力增强 |
4.2.7 出版对外交流不断扩大 |
4.2.8 产权结构仍然单一 |
第五章 我国出版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 内在的制约因素 |
5.1.1 出版规模偏小 |
5.1.2 企业产权结构不合理 |
5.1.3 产业结构不合理 |
5.1.4 产品结构不合理 |
5.1.5 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不科学 |
5.1.6 产业布局过于均衡 |
5.1.7 技术创新能力低,出版手段落后 |
5.1.8 出版市场体系不完善 |
5.2 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 |
5.3 外部生存环境的制约因素 |
5.3.1 产业上游所处环境堪忧 |
5.3.2 产业下游所处环境恶化 |
5.3.3 产业融资不规范 |
5.3.4 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 |
第六章 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我国出版产业结构的调整 |
6.1.1 我国出版产业结构调整的设想 |
6.1.2 调整我国出版产业结构 |
6.1.3 调整我国出版企业组织结构 |
6.1.4 调整我国出版产业的产品结构 |
6.1.5 调整我国出版产业布局结构 |
6.2 我国出版产业的产业制度创新 |
6.2.1 产权制度创新 |
6.2.2 经营制度创新 |
6.3 我国出版产业政策的调整 |
6.3.1 调整产业融资政策 |
6.3.2 调整产业税收政策 |
6.3.3 调整产业保护政策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问题及思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吉林省制造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序 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创新之处 |
1.4 基本思路与框架 |
第二章 关于制造业发展的理论及模式研究 |
2.1 制造业的内涵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2 世界制造业全球化趋势及发展模式 |
2.3 我国制造业定位 |
2.3.1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 |
2.3.2 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分析 |
2.3.3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定位 |
2.4 发达省(市)制造业发展模式比较 |
2.4.1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模式 |
2.4.2 江苏省制造业发展模式 |
2.5 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发展模式及现实选择 |
第三章 吉林省制造业现状分析 |
3.1 吉林省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产业定位 |
3.1.1 吉林省制造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变化趋势 |
3.1.2 吉林省制造业部门的产值分析 |
3.1.3 吉林省制造业部门劳动力比重的动态分析 |
3.1.4 吉林省制造业产品出口结构分析 |
3.2 吉林省制造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
3.3 吉林省制造业发展的障碍 |
第四章 吉林省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 |
4.1 总体模式 |
4.2 具体模式 |
4.2.1 支柱制造业发展模式 |
4.2.2 优势制造业发展模式 |
4.2.3 弱势制造业发展模式 |
第五章 吉林省制造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5.1 吉林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把握点 |
5.2 振兴吉林省制造业的对策措施 |
第六章 结 论 |
注 释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摘 要 |
Abstract |
(10)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文学与思想的相互生成与建构 |
一、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史形态 |
二、 文学史演进中的理念先行与思想附加 |
三、 文学与思想的相互生成与建构 |
第一辑 “五四”的启蒙之维 |
第一章 民族精神的重建与启蒙思想的高扬 |
第一节 民族精神谱系的续接 |
第二节 “他者偶像”的颠覆与“自我权威”的确立 |
第三节 民主、科学观念的呈现与想象 |
第四节 启蒙思想与民族精神的契合与错位 |
第二章 新文学空间的开创 |
第一节 白话话语的主体间性 |
第二节 自由主义思潮与人的文学观念 |
第三节 启蒙主义的理性认同与现实展开 |
第三章 并非最后的最后觉悟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与形象抒写 |
第二节 转变中的心灵:从“个体”走向“大众” |
第三节 从思想的狂人到行动的战士 |
第二辑 “五四”以后的革命叙事 |
第四章 民粹主义与工农兵方向 |
第一节 民粹主义:一个与启蒙主义相对立的话题 |
第二节 劳工神圣:到农村去、到民间去 |
第三节 与工农兵结合的祈愿:从信念到精神 |
第四节 启蒙角色转换与主流话语生产 |
第五章 集体主义对个体经验的征询与召唤 |
第一节 新生活、新人物、新秩序的君临 |
第二节 集体主义对个体经验的征询与召唤 |
第三节 权威透视下的英雄意绪 |
第四节 知识的贫困化与主体精神的丧失 |
第六章 红色革命的乌托邦化与经典化 |
第一节 对权威主义想象的呼应 |
第二节 主体自我的“精神”受难 |
第三节 样板戏文学的审美效应与乌托邦文化 |
第七章 文艺大众化、民族化的符号意义 |
第一节 在启蒙与革命、传统与现代之间 |
第二节 大众化、民族化语境下的人性写作 |
第三节 启蒙与革命之间的艰难选择 |
第三辑 “新时期”的精神逻辑 |
第八章 新时期精神逻辑的运演 |
第一节 暗夜中的篝火:“文革”期间的地下诗歌写作 |
第二节 主体意识的觉醒:朦胧诗的思想“照亮” |
第三节 先锋是什么:实验诗与诗歌中的行为主义 |
第四节 告别·知识分子·纯诗·叙事性 |
第九章 作家主体的精神历程——以历史题材小说为例 |
第一节 历史小说:政治激情与人格信仰 |
第二节 新历史小说:现实迷惘与精神无奈的感喟 |
第三节 社会批判·自我批判·自我放逐 |
第四节 忧患意识与游戏心理 |
第十章 新时期文学的存在形态分析 |
第一节 浪漫主义及其走向 |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诗学论争 |
第三节 八九十年代文学形态比较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面对新世纪的思考——上海包装印刷业如何迎接“入世”(论文参考文献)
- [1]从《Vogue服饰与美容》看国际时尚杂志在中国的发展衍变(2005-2020年)[D]. 徐善来. 北京服装学院, 2020
- [2]新起点 新期望——写在《印刷经理人》出版100期[J]. 武文祥,何远裕,沈忠康. 印刷经理人, 2011(01)
- [3]我国体育对外交流的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D]. 荆洋. 曲阜师范大学, 2009(03)
- [4]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5]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 ——以本世纪初的《联合早报》作为个案[D]. 颜春龙. 四川大学, 2006(05)
- [6]外商直接投资与山西产业发展研究 ——以对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为例[D]. 任力军. 山西财经大学, 2006(10)
- [7]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及其国际竞争力研究[D]. 赵立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8]新形势下我国出版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 肖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11)
- [9]吉林省制造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 于传利. 吉林大学, 2004(04)
- [10]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D]. 刘忠.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