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净室规则的CMM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凯凯[1](2019)在《电力工程项目BIM应用能力成熟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正在进入智能化和数字化时代。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其重要前提就是工程的数字化。工程数字化的源头在于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设计成果将成为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体系的主数据。在电力工程领域,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力工程中全面推广以BIM技术为核心的三维可视化设计,以提高电力工程的数字化水平。所以,BIM技术的理论研究成为了学术热点,项目参与方对BIM技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但是在电力工程中存在着BIM应用狭隘、应用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量化,不同项目间实际的应用能力成熟度无法横向比较的问题。有效量化BIM应用能力成熟度有利于促进项目参与方应用积极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工程BIM技术应用能力体系,从内因,外因和全过程、全要素、全组织视角剖析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其次提出了 BIM应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BIM应用能力成熟度模型和评价等级划分,用BIM应用能力成熟度模型来衡量电力工程项目中BIM技术应用能力,建立适合我国现阶段电力行业发展现状的BIM应用能力成熟度模型。再者以灰色综合多层次评价方法为指导,综合集成赋权法主客观权重确定方法的优点,评价电力工程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能力。接下来进行了典型案例研究,从我国官方BIM竞赛中选取特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热电厂、新能源风电项目四个典型案例,对比分析BIM在不同类型项目应用成熟度。最后总结了实施建议,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企业、行业、技术角度给出相应实施建议,以推动BIM技术在我国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和推广。
张慧君[2](2017)在《基于成熟度视角下的BIM技术项目级应用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概念不断被提出和完善,“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信息化改革的有效推动力,急需我们对其研究有实质性突破,目前,我国许多学者投入BIM技术的理论研究,一些重大项目也开始重视BIM技术的引入,但是,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量化,不同建设项目BIM技术应用能力无法比较,这严重阻碍了项目参与方引入BIM技术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我国BIM技术的发展。本文在研究我国BIM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做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1)在梳理国内外BIM技术定义的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BIM技术发展状况以及BIM技术相关理论及特点,为研究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提出基本依据;(2)深入研究了成熟度模型的相关理论,并在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论述BIM技术与能力成熟度模型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提出用BIM能力成熟度模型来衡量项目中BIM技术应用能力;(3)在BIM相关理论基础上,从影响BIM技术应用效果的内因,外因以及空间三个视角入手深入总结分析BIM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能力,为BIM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建立理论基础;(4)建立适合我国现阶段BIM发展情况的BIM能力成熟度模型,并提出该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项目中BIM应用能力的依据,根据成熟度模型基本理论,将BIM能力成熟度模型划分为五个等级:初步阶段,成长阶段,提高阶段,成熟阶段和持续提高阶段,给出指标能力判别方法,最后结合案例,对本文提出的BIM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实用性进行验证,基于该模型的评价体系能客观地评价一个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能力,为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支持。
肖立京[3](2010)在《软件开发过程标准规范库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规范软件开发过程、提高软件开发质量是软件生产和发展软件产业的必由之路。研究开发《软件开发过程标准规范库》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国内各个软件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综合开发管理水平,增强软件行业在国内、国际上的竞争力。本研究项目旨在针对提升企业软件综合管理能力,结合ISO9000和CMM/CMMI等国际先进的软件质量管理规范、各种成熟的软件管理技术,建立符合中国软件行业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型,针对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建立软件开发过程标准规范库。提出“模型”+“标准过程”+“文档模板库”的一套全方位的软件企业质量提升解决方案。“模型”、“标准过程”与“模板”的紧密结合,捆绑使用,使软件企业对软件项目管理过程更加全面、流畅。即使软件企业对项目管理、软件过程、质量控制等知识领域一无所知,也可以通过这种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全面地培训企业对软件开发的行业规范,提高企业对质量的意识。通过软件开发过程标准规范库,使企业能够快速改善软件开发过程,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进而融入CMM及ISO规范化管理,缩小与国际知名软件企业的差距,快速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
张辉[4](2009)在《微纳米测量环境控制机理及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微纳米测量和控制领域里,都需要高精度的恒温、恒湿、洁净抗振的环境空间,对环境的精密控制是实现高精度测量的基础,世界上许多研究机构非常重视对微纳米测量环境的研究。目前,一般将微纳米测量等高精密仪器设备放置在恒温恒湿洁净室里,人员的活动也在其中,而真正需要高精密环境的只是测量仪器本身,因此研究小型的高精密的恒温、恒室、洁净抗振的微纳米测控设备工作环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微纳米测量环境控制机理和保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建立一个高精密恒温恒湿抗振洁净的环境空间,以保证微纳米测量设备的正常工作。本研究的预期目标为:温度控制20℃±0.05℃,相对湿度50%±2%RH,振动小于10μm/s,洁净度为100010000级。围绕上述目标,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高精密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研究为实现对测量环境温度的高精密控制,达到波动度小于±0.05℃的指标,本文着重研究了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实现对系统温度的控制机理和高精度温度闭环控制技术。本文主要以PID控制算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种PID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和性能,并将模糊推理引入到PID控制策略中,完成了基于模糊推理的自整定PID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利用Matlab对不同的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证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能满足系统温度控制的指标要求。(2)恒温腔气流的组织和环境控制箱的结构优化研究由于恒温腔气流的组织对温度场的均匀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环境控制箱的结构设计的优化和气流组织形态的深入研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和CFD软件模拟恒温恒湿恒温腔内气流组织,设计出合理的三腔组合式的箱体结构和先进的三箱分离式的箱体结构,通过对恒温腔的恒温气流进行有效的组织以尽快达到温度的动态平衡外,还可以将恒温腔内的局部热源进行隔离,达到温度场的均匀化,以满足温度控制精度要求及均匀性指标。(3)测量环境的抗振和隔振研究为消除环境振动对高精度的微纳米测量的影响,本文对振动隔离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微纳米测量的振动隔离方案,设计了一套两级被动隔振系统,并对被动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了实际的测试与分析,基本达到了系统的设计要求。(4)控制方法和集成控制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开发了基于PC的多功能的集成控制系统。利用TEC(半导体制冷芯片)、程控电源、精密温度测量系统等组建了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利用系统辨识理论以及MATLAB中的系统辨识工具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使用各种控制方法对系统进行在线仿真,并选取其中控制效果好的方法作为系统的控制策略,程序采用MALTAB和LabVIEW混合编制的方法,并对环境等因素施以实时补偿,实现了对恒温腔的温度湿度以及风量的控制,以满足智能化测量和控制的需求。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恒温、恒湿、洁净抗振的微纳米测量环境控制箱,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濮华峰[5](2007)在《基于定量化管理方法的项目开发过程改进研究》文中提出对软件项目实施有效的过程控制是保证软件项目成功的关键,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对于“软件项目的执行过程是否偏离计划轨道?”“偏离的幅度有多大?”“如何制定相应的对策?”这几个问题,项目管理者往往仅凭个人的经验和直觉做出判断和决策,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没有一个可以度量的方法,结果造成了项目前景的不可预知性,项目最终目标是否可以实现完全取决于项目管理者的经验和水平,这对于一个软件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因此本文给出了一个软件过程度量模型,描述并分析了基于度量的软件过程分析和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实施CMMI的软件工程实践,设计了一个定量化管理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动态地对软件项目的过程进行度量和控制。当项目的实际过程偏离计划轨道时,项目管理者利用本文给出的软件过程分析及控制策略,迅速做出最佳的控制决策,以确保项目的品质、成本和按期交付。
糜英[6](2007)在《基于过程改进的软件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软件产品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其质量管理的重要程度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但软件产品是一种特殊的逻辑产品,它的“制造”过程基本等同于“设计”过程,显然不能生搬硬套硬件产品质量管理方法来管理软件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建立专门针对软件产品的质量管理方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软件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重点讨论了当前较为通用的两种软件质量管理的标准——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和CMM(能力成熟度模型),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和差异性,以过程改进为基本思想,将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与CMM第二级——可重复级的规范进行整合,提出了以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为框架,CMM为补充和细化的软件质量管理方案。在参考通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前面建立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按照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思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提出软件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耿聪[7](2007)在《软件工程化管理方法在武器装备软件研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规模、应用数量急剧增大,对软件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软件工程化管理应运而生,并在工程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软件工程化是要把软件工程理论应用到软件开发组织中,以改进软件开发组织产品开发的时间(T)、质量(Q)、成本(C)、服务(S)。其最重要的是软件开发过程的工程化,即通过在整个软件开发组织中建立有序的、有限步骤的、符合规则的过程,达到提高软件开发质量,缩短软件开发周期的目的。尽管软件工程的研究已经几十年了,但当今大多数的中国武器装备软件研制单位中,软件工程水平依然比较低,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装备软件发展的主要问题。实现软件工程化已成为提高软件开发组织能力和软件产业整体水平的一个关键。本文分析了软件工程化管理方法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其应用领域,总结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几年来在项目开发中进行工程化探索的实践经验,指出了武器装备软件开发的特点和研制单位在软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比了多种软件工程化的过程模型,为武器装备软件研制单位的选择了合适的过程模型,并对该模型在企业中的具体实现提出了初步方案;结合武器装备软件开发的特点和问题,给出了武器装备软件研制单位实施软件工程化的重点;并从实际工作出发,从武器装备软件研制单位实施软件工程化的原则、组织结构建设、体系建设、人员培训和环境建设等方面为装备软件研制单位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建议。
石柱[8](2006)在《航天型号软件工程化十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软件工程化工作以来,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本文介绍了航天系统对型号软件质量问题的认识过程,概述了国外在解决软件危机方面的经验,阐述了保障航天型号软件质量的技术措施,并对未来将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姜勇刚[9](2005)在《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软件过程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件需求正在飞速发展,需求的增长带动了软件开发活动的急剧增长。CMM理论的提出,是为了指导软件组织改善软件过程,加强软件开发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对于中小软件企业来说,在CMM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过程改进活动,进行开发过程的自我改进,是中小软件企业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方法。通过研究CMM的基本理论和软件过程改进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分析了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和要点,比较了CMM和其它几种软件过程改进方法。针对无线本地环路研究开发项目的特点,建立了一个适合该项目的软件开发过程的生命周期模型。该模型包括需求规格、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元素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测试、系统测试计划和系统测试、文档、验收测试和安装、维护支持九个阶段。对模型中14项活动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项目实施软件过程改进过程中,提出了一种运用CMM模型进行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进而探讨了实施CMM改进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成效。在实施软件过程改进部分,选择了最能表现CMM过程管理思想的需求管理、项目计划、项目跟踪和监督、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配置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内容进行论述。在CMM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制度保证了效果的稳定性。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这种采纳CMM的方法还是有效的。
汪林[10](2005)在《极限编程方法在实施CMM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保证和提高软件开发质量,许多中小软件企业都面临着实施CMM或者希望达到CMM标准的需求,然而面对任务紧、需求变化大的开发项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一目标却是个不易解决的问题,有些企业虽然表面上实施了CMM,但实际上产品的质量并没有提高,甚至降低了开发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新的方法和思路来协助中小企业实施CMM。 极限编程(XP)是敏捷方法中最为成功的一种,非常适合需求多变的中小项目使用,而且XP的核心实践适合于实现CMM的相关关键实践。因此,我们考虑利用XP来协助中小软件企业实施CMM。 本文的首先介绍了CMM和XP的基本情况,对CMM的关键过程域和XP的核心实践进行对比,论证用XP方法实施CMM的可能性。继而通过进一步比较CMM和XP在质量保证措施上的差异,提出了基于XP的标准软件过程用以实施CMM。在实际项目中我们应用了该标准软件过程,证明了该过程实际有效,获取了相关的经验,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基于净室规则的CMM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净室规则的CMM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力工程项目BIM应用能力成熟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BIM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成熟度模型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电力工程BIM应用能力成熟度基础理论 |
2.1 BIM基础理论 |
2.1.1 BIM定义分析 |
2.1.2 电力工程BIM定义分析 |
2.1.3 电力工程BIM系统分析 |
2.2 成熟度模型基础理论 |
2.3 BIM技术与能力成熟度模型契合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力工程BIM应用能力体系分析 |
3.1 电力工程BIM应用能力内因分析 |
3.2 电力工程BIM技术应用能力外因分析 |
3.3 电力工程BIM技术应用能力全面分析 |
3.3.1 电力工程BIM技术应用能力全过程分析 |
3.3.2 电力工程BIM技术应用能力全要素分析 |
3.3.3 电力工程BIM技术应用能力全组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力工程BIM成熟度模型建立 |
4.1 电力工程BIM应用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价指标 |
4.2 基于综合集成赋权法的BIM应用能力成熟度指标权重确定 |
4.2.1 BIM应用能力成熟度指标客观权重确定 |
4.2.2 BIM应用能力成熟度指标主观权重确定 |
4.2.3 主客观权重合成 |
4.3 基于灰色综合多层次模型电力工程BIM成熟度模型 |
4.3.1 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基本理论 |
4.3.2 灰色区域BIM应用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基本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力工程BIM应用能力成熟度实证分析 |
5.1 电力工程BIM应用能力成熟度案例概况 |
5.2 电力工程BIM能力成熟度判定及实例分析 |
5.2.1 指标权重量化分析计算 |
5.2.2 BIM应用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3 BIM应用能力成熟度综合评价 |
5.3 BIM技术实施对策建议 |
5.3.1 外部环境的对策建议 |
5.3.2 内部环境的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2)基于成熟度视角下的BIM技术项目级应用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BIM技术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成熟度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基本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BIM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理论基础 |
2.1 BIM技术的相关理论及特点 |
2.1.1 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 |
2.1.2 数据交换标准IFC |
2.1.3 项目集成交付模式IPD |
2.2 成熟度模型相关理论 |
2.2.1 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
2.2.2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MM) |
2.2.3 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KMMM) |
2.3 BIM技术与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结合 |
3 BIM技术应用能力体系分析 |
3.1 BIM技术应用能力内因分析 |
3.2 BIM技术应用能力外因分析 |
3.3 BIM技术应用能力空间分析 |
3.3.1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全过程管理 |
3.3.2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全要素管理 |
3.3.3 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全方位管理 |
4 BIM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建立 |
4.1 BIM能力成熟度模型建立的依据与必要性 |
4.2 BIM能力成熟度模型及等级划分 |
4.2.1 BIM能力 1.0 阶段-初步阶段 |
4.2.2 BIM能力 2.0 阶段-成长阶段 |
4.2.3 BIM能力 3.0 阶段-提高阶段 |
4.2.4 BIM能力 4.0 阶段-成熟阶段 |
4.2.5 BIM能力 5.0 阶段-持续提高阶段 |
4.3 BIM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价指标的确定 |
4.3.1 指标确定原则 |
4.3.2 评价指标的内容 |
4.4 BIM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价指标的量化 |
5 工程项目实证分析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2 BIM技术应用能力分析 |
5.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项目BIM能力成熟度判定及分析 |
5.3.1 项目BIM能力成熟度判定 |
5.3.2 项目BIM能力成熟度分析 |
5.3.3 BIM技术实施建议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软件开发过程标准规范库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 论文期间的工作 |
1.4 论文内容组织 |
第二章 国际上对软件开发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 |
2.1 ISO9000体系 |
2.2 CMM/CMMI体系 |
第三章 为国内中小型软件企业建立软件开发管理模型 |
3.1 软件开发管理模型的设计思路 |
3.2 软件开发管理模型 |
第四章 软件开发过程标准规范库的设计 |
4.1 标准规范库-软件工程过程类 |
4.2 标准规范库-项目管理过程类 |
4.3 标准规范库-组织管理过程类 |
第五章 软件开发过程标准规范库的实现 |
5.1 软件开发过程标准规范库的主要内容 |
5.2 软件开发过程标准规范库的部分详细内容 |
第六章 展望软件开发管理工具 |
6.1 软件开发管理工具系统的设计原则 |
6.2 软件开发管理工具系统设计思想与方法 |
6.3 软件开发管理工具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微纳米测量环境控制机理及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纳米测量环境控制机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
1.4 本研究的关键技术 |
第二章 环境控制箱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
2.1 环境控制箱设计分析基础 |
2.1.1 CFD 技术与仿真软件FLUENT |
2.1.2 环境控制箱气流的组织形式 |
2.1.3 半导体制冷(TEC)基本原理 |
2.1.4 环境控制箱体的绝热、冷负荷及送风量计算 |
2.1.5 环境控制箱气流组织及均匀温度场的CFD 模型 |
2.2 三腔组合式环境控制箱设计与仿真 |
2.2.1 半导体制冷片冷量传递与制冷强化 |
2.2.2 恒温腔恒温流场与温度场的CFD 分析 |
2.3 环境控制箱体结构的改进与仿真分析 |
2.3.1 环境控制箱结构的改进 |
2.3.2 恒温腔内无热源仿真分析 |
2.3.3 有热源仿真分析 |
第三章 环境控制箱建模与控制算法研究 |
3.1 数学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 |
3.1.1 系统辨识基础 |
3.1.2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
3.2 环境控制箱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 环境控制箱温度控制算法设计 |
3.3.1 模拟PID 控制原理 |
3.3.2 PID 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 |
3.3.3 PID 控制的Matlab 仿真 |
3.3.4 数字PID 控制原理 |
3.3.5 极点配置自校正PID 控制器 |
3.4 环境控制箱模糊控制算法设计 |
3.4.1 模糊控制概述 |
3.4.2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
3.4.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3.5 模糊PID 控制 |
3.6 仿真实验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控制箱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
4.1 环境控制箱测控系统总体设计 |
4.2 环境控制箱温度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
4.2.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4.2.2 铂电阻测量原理及测试电路设计 |
4.2.3 温度传感器的标定 |
4.2.4 多路温度采集系统 |
4.2.5 高精度温度采集单元 |
4.2.6 半导体制冷片和程控电源的选择 |
4.2.7 风机和变频器系统 |
4.3 环境控制箱温度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
4.3.1 软件总体设计 |
4.3.2 温度传感器的非线性修正 |
4.3.3 其它相关程序设计 |
第五章 环境控制箱隔振系统设计与分析 |
5.1 振动被动隔离技术的基本原理 |
5.2 微纳米测量的被动隔振系统设计 |
5.2.1 被动隔振系统的整体结构 |
5.2.2 被动隔振器件的选择 |
5.2.3 制冷腔隔振分析 |
5.2.4 测量工作台隔振系统分析 |
5.3 测振系统的设计及被动隔振系统隔振性能测试与分析 |
5.3.1 振动传感器的选择 |
5.3.2 振动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及分析 |
第六章 环境控制箱实验测试分析 |
6.1 环境控制箱特性局部实验 |
6.2 温度综合控制实验 |
6.3 系统误差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基于定量化管理方法的项目开发过程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 |
1.2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度量的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软件过程度量 |
2.1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
2.1.1 瀑布开发模型 |
2.1.2 原型方法 |
2.1.3 螺旋模型 |
2.1.4 迭代开发过程模型 |
2.1.5 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 |
2.1.6 净室方法 |
2.1.7 缺陷预防过程 |
2.1.8 过程成熟度模型 |
2.2 软件度量 |
2.2.1 软件度量流程图 |
2.2.2 软件度量的分类 |
2.2.3 过程度量模型 |
2.2.4 过程度量的角色及其职责 |
2.2.5 过程度量的具体活动 |
2.3 软件过程分析与控制 |
3. 定量化的管理方法 |
3.1 组织结构 |
3.1.1 基础数据表(设计、编码、测试) |
3.1.2 缺陷登录表(设计、编码、测试) |
3.1.3 设计项目表(设计) |
3.1.4 编码分工·生产量表(编码) |
3.1.5 测试项目表(测试) |
3.1.6 测试项目统计表(测试) |
3.1.7 进度综合管理表(设计、编码、测试) |
3.2 使用过程 |
4. 应用实例 |
4.1 设计过程 |
4.1.1 数据采集 |
4.1.2 数据验证 |
4.1.3 数值转换 |
4.1.4 度量分析 |
4.1.5 度量决策 |
4.1.6 应用效果 |
4.2 编码过程 |
4.2.1 数据采集 |
4.2.2 数据验证 |
4.2.3 数值转换 |
4.2.4 度量分析 |
4.2.5 度量决策 |
4.2.6 应用效果 |
4.3 测试过程 |
4.3.1 数据采集 |
4.3.2 数据验证 |
4.3.3 数值转换 |
4.3.4 度量分析 |
4.3.5 度量决策 |
4.3.6 应用效果 |
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过程改进的软件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
2 软件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软件和软件质量 |
2.1.1 软件的定义和特点 |
2.1.2 软件质量 |
2.2 质量管理理论 |
2.2.1 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 |
2.2.2 过程理论 |
2.3 软件质量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3 ISO9001标准和CMM模型的比较研究 |
3.1 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的研究 |
3.1.1 ISO9000族系列标准 |
3.1.2 ISO9001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基础 |
3.1.3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 |
3.2 CMM模型的研究 |
3.2.1 CMM模型概述 |
3.2.2 CMM应用面临的问题 |
3.3 ISO9001与CMM的对比分析 |
3.3.1 ISO9001与CMM的差异性分析 |
3.3.2 ISO9001与CMM的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过程改进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
4.1 基于过程改进的软件质量管体系建立的准备工作 |
4.1.1 ISO9001与CMM整合的可行性研究 |
4.1.2 基于过程改进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的基本思路 |
4.2 基于过程改进的软件质量管理组织结构 |
4.3 基于过程改进的软件质量管理过程模式 |
4.4 基于过程改进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结构的设计 |
4.4.1 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和CMM规范间的关系 |
4.4.2 ISO9001与CMM的条款结合 |
4.5 基于过程改进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框架 |
4.5.1 管理职责 |
4.5.2 资源管理 |
4.5.3 产品实现过程 |
4.5.4 测量、分析和改进 |
4.6 基于过程改进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CMM的升级实施 |
4.6.1 基于过程改进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4.6.2 结合模式下CMM的升级实施 |
4.7 基于ISO9001和CMM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
4.8 本章小结 |
5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 |
5.1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 |
5.1.1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定义及其特点 |
5.1.2 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方法 |
5.2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
5.2.1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技术路线 |
5.2.2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
5.2.3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指标解释及评定标准 |
5.3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
5.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5.3.2 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 |
5.3.3 定性评判 |
5.4 持续改进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软件工程化管理方法在武器装备软件研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5.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装备软件工程化管理 |
1. 软件工程化理论 |
1.1 软件工程化概述 |
1.1.1 软件工程与软件过程 |
1.1.2 软件工程化 |
1.2 影响软件工程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与评价标准 |
1.3 装备软件的软件工程化 |
2. 武器装备软件开发的特点和问题 |
2.1 武器装备软件开发的特点 |
2.2 武器装备软件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武器装备软件开发单位进行软件工程化管理的必要性 |
3.1 满足军方对武器装备软件研制能力的要求 |
3.2 保障武器装备软件研制质量的要求 |
3.3 保障武器装备软件研制进度的要求 |
3.4 控制武器装备软件研制成本的要求 |
3.5 提高武器装备软件承制单位软件开发、管理水平的要求 |
第三章 软件工程化的过程模型及比较 |
1. CMM-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
2. ISO9001 标准 |
3. CLEANROOM-净室软件工程 |
4. ISO/IEC 15504-软件过程评估标准 |
5. NASA-SEL |
6. 敏捷开发方法 |
7. GJB5000(军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
8. 各个模型之间的对比和关系 |
第四章 装备软件研制单位实施软件工程化的重点 |
1. 选择适用于武器研制单位的软件工程化过程模型 |
2. 完善软件质量体系建设 |
3. 加强软件工程标准化 |
4. 加强软件配置管理 |
4.1 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 |
4.2 软件过程与软件配置管理的关系 |
4.3 装备软件实现软件配置管理的关键 |
第五章 装备软件研制单位软件工程化实施方法 |
1. 软件工程实施原则 |
2. 组织机构建设 |
3. 体系建设 |
4. 人员培训 |
5. 工具建设 |
6. 需要注重问题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航天型号软件工程化十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对型号软件认识的不断深入 |
2 从国外的经验中寻求解决型号软件问题的出路 |
3 保障航天型号软件质量的技术措施 |
3.1 制定并实施软件工程标准和规范 |
3.2 使用工具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 |
3.3 抓设计保质量 |
3.4 抓评测促工程化 |
3.5 改进过程提高质量 |
3.6 为定量评价积累数据 |
4 对未来的展望 |
(9)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软件过程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CMM 在国内外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 中国软件企业面临的困难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2 软件过程改进概述 |
2.1 软件工程与软件过程管理 |
2.2 软件过程改进相关概念 |
2.3 软件过程改进的基本思想 |
2.4 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 |
2.5 软件过程改进的三要素 |
2.6 CMM 的内部结构 |
2.7 本章小结 |
3 无线本地环路项目软件开发过程生命周期模型 |
3.1 无线本地环路项目软件开发过程生命周期模型的建立 |
3.2 无线本地环路项目软件开发过程生命周期模型的内容 |
3.3 过程剪裁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CMM 的软件过程改进在项目中的应用 |
4.1 公司、部门及项目简介 |
4.2 运用CMM 模型进行软件过程改进方法的提出 |
4.3 重点关键过程域的改进 |
4.4 实施效果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极限编程方法在实施CMM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CMM及其实施对软件企业的重要性 |
2.1 CMM概论 |
2.1.1 CMM框架 |
2.1.2 层次、关键过程域和关键实践 |
2.1.3 评价和评估 |
2.2 CMM发展现状 |
2.2.1 PSP和TSP |
2.2.3 与其他软件评估方法的比较 |
2.3 CMM的好处和重要性 |
第三章 敏捷开发 |
3.1 敏捷软件过程 |
3.1.1 为什么要用敏捷软件开发方法 |
3.1.2 敏捷方法的种类 |
3.1.3 敏捷方法的选用原则和特点 |
3.2 XP在敏捷开发中的地位 |
3.3 XP概述 |
3.3.1 XP的核心准则 |
3.3.2 XP的基本原则 |
3.3.3 XP的核心活动 |
3.3.4 XP的核心实践 |
3.3.5 范围的作用 |
第四章 应用XP实施CMM |
4.1 XP与CMM关键过程域的对比研究 |
4.2 XP和PSP中的质量保证对比研究 |
4.2.1 强调代码复查的PSP |
4.2.2 测试为先的XP |
4.2.3 用测试和代码复查保证设计和质量 |
4.3 基于XP的标准软件过程 |
4.3.1 CMM3的目标—标准软件过程 |
4.3.2 建立基于XP的标准软件过程 |
第五章 实验及经验总结 |
5.1 用XP为指导的标准软件过程开发网站 |
5.1.1 项目概述 |
5.1.2 开发过程 |
5.2 结果及经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基于净室规则的CMM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力工程项目BIM应用能力成熟度评价研究[D]. 陈凯凯.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2]基于成熟度视角下的BIM技术项目级应用能力研究[D]. 张慧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7(03)
- [3]软件开发过程标准规范库的设计与实现[D]. 肖立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4]微纳米测量环境控制机理及系统研究[D]. 张辉.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0)
- [5]基于定量化管理方法的项目开发过程改进研究[D]. 濮华峰. 南京理工大学, 2007(11)
- [6]基于过程改进的软件质量管理研究[D]. 糜英.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2)
- [7]软件工程化管理方法在武器装备软件研制中的应用研究[D]. 耿聪. 西北大学, 2007(05)
- [8]航天型号软件工程化十年回顾与展望[J]. 石柱. 航天控制, 2006(04)
- [9]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软件过程改进研究[D]. 姜勇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10]极限编程方法在实施CMM中的应用研究[D]. 汪林. 合肥工业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