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技术在工作面小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技术在工作面小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一、应用物探技术探测工作面内小构造(论文文献综述)

苏晓云[1](2022)在《厚煤层内小断层的反射槽波探测技术及应用》文中提出厚煤层、巨厚煤层工作面内的小断层一般断距或延展长度的规模较小,目前的探查方法和仪器受分辨率限制一般难以探查这类小断层,而小断层探查不清,将会对智能化工作面高效回采带来较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厚煤层内小断层反射槽波探测的数值模拟及现场实验工作。在数值模拟方面,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对厚煤层(6 m)、巨厚煤层(20 m)两种环境下含小断层(落差小于3 m)的数值模型进行三分量弹性波模拟,在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频谱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模型中的直达槽波与反射槽波的特征。在实际探查方面,通过不同矿区厚煤层、巨厚煤层实际发育断层进行透、反射数据综合研究,分析和比较透射与反射槽波方法对小断层的探查情况。研究表明,工面内构造发育相对简单的条件下,反射槽波对厚煤层、巨厚煤层工作面中小断层的探测较透射槽波有更强的识别性及准确性。

高旭东[2](2021)在《无线电波透视法在保德煤矿回采工作面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无线电波透视法因其透视距大、地质构造探查效果显着,已成为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的主要物探方法。保德煤矿属带压开采煤矿,存在奥灰水突水隐患,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应在工作面回采前开展工作面物探工作。根据保德煤矿81309工作面胶运和回风两顺槽采用无线电波透视法探测以及提交的该工作面物探成果报告,探讨了无线电波透视法在工作面回采前的应用,说明了井下无线电波透视法探测回采工作面技术在探测工作面内部的断层、陷落柱、突水构造和裂隙发育带等地质构造是行之有效的,为进一步矿井地质防治水工作与技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无线电波透视法物探技术的多解性、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张平松,欧元超,李圣林[3](2021)在《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文中提出矿井物探作为煤矿智能开采过程中一类重要的精准地质勘探及监测预警手段,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基础技术理论、软件模拟性能到装备研发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升,在当前矿井地质保障系统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值此"十四五"开局之际,总结回顾了以矿井地震类、矿井直流电法类及矿井电磁法类等为主的矿井物探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及现状;检索统计了近30年来国内发表的矿井物探类高质量学术论文,并从发表年份、论文作者、机构来源、高质量期刊等多个角度进一步剖析了矿井物探发展规律及特征;面对当前国内煤炭开采地质条件深部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指出基础理论不够完善、应用条件拓展不足、仪器装备智能稳定性亟待提升、数据反演多解性尚未突破等仍是阻碍目前矿井物探技术发展和高质量应用的关键性问题。针对矿井地质保障系统协同构建及其发展趋势,笔者从矿井原位试验平台建设、透明化矿井地质构建、高素质矿井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思考。未来发展应瞄准精准智能开采方向,紧紧围绕《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的提高智能精准化矿井物探技术装备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稳步合理全面地推进矿井地质透明化,加速国产高性能多属性参数仪器设备开发,构建多源地质灾害信息云监控、诊断与保障系统等工作,不断提升新时代矿井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沈国庆[4](2021)在《煤层工作面地质异常无线电波源检同巷探查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线电波透视法具有操作轻便、数据采集快、探测效果好等优点,广泛用于煤层工作面断层、薄煤区等构造异常区探查。进行煤层大宽面探测时,电磁波信号衰减严重而产生较强的低阻假异常;对工作面落差较小断层的探测也不明显。为此,本文提出煤层工作面地质异常无线电波源检同巷探测法进行面内地质构造探查。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研究方法,对无线电波源检同巷探测方法涉及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论文首先基于电磁波的传播和衰减特性,利用Gpr Max软件对走向断层、倾斜断层、陷落柱进行无线电波多频率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均匀地层中,无构造异常存在时,多频探测场强值衰减结果大致相同,总体呈指数衰减趋势,构造异常体存在时,多频探测场强值衰减变缓;近走向断层和倾斜断层的多频率探测曲线差别较大,但与陷落柱探测多频探测结果较为相似,说明影响电磁波信号值变化可能与接收点和异常体反射距离有关。以上结果验证了无线电波源检同巷探测地质构造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其次,研究地面半空间条件下同巷电磁波构造异常探测的传播特性,利用YDT-88型坑透仪,选取合适的试验场地和观测系统开展多频率地面半空间试验。地面半空间试验结果表明:接收的无线电波源检同巷场强值从空地到建筑物过程中,经两种介质分界面突然增高,说明构造异常影响电磁波信号变化。验证了无线电波源检同巷探测构造异常在地面半空间条件下是可行的。最后,进一步研究井下无线电波源检同巷探测地质构造异常的可行性,利用YDT-88型坑透仪,设置合理的观测系统进行井下实测试验,通过场强对比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井下实测试验表明:无线电波信号经过断层附近时,接收场强值突变变大,且断层越大,场强值异常变化的范围越大。模拟试验、地面半空间试验、井下实测试验三者的结果相互吻合。综合分析得出,无线电波源检同巷探测地质构造是可行的,对近倾向、斜向断层反映灵敏;近走向异常体探测,影响电磁波信号值可能与接收点和异常体反射界面距离有关,探测的精度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图[35]表[12]参[100]

刘惠洲[5](2021)在《钻探物探一体化超前探测技术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巷道前方的地质构造发育及含(导)水情况的超前预报,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关键。目前应用于煤矿井下地质异常的超前探测技术手段,除地质理论预测外,主要包括钻探和物探两种。钻探使用取芯法分析迎头前方岩性变化,但钻探存在“一孔只见”的问题,难以判断前方大范围内的整体情况。物探具有探测效率高、地质异常整体反应强的特点,但受到迎头位置复杂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其探采结果具有多解性。因此采用钻探物探一体化超前探测技术对煤矿巷道安全掘进起到重要技术支撑作用。本论文通过钻探和物探两种超前探测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整合物探与钻探结果,利用钻探成果对物探资料开展精细解释工作,实现在巷道掘进过程中的钻探物探技术一体化探测,进一步提高掘进迎头超前地质预报结果的可靠性。论文各部分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根据钻探和物探的工作特点,设计了孔中综合物探实施流程,实现物探工作与钻探工作的无缝紧密衔接。(2)根据钻探物探一体化的技术特点改进了地震、电法及瞬变数据采集设备,在钻探过程中开发随钻地震信号检测设备,采集钻探过程中的震动信号,从而提取相应的钻孔岩性信息。(3)开展了地震、电法、瞬变电磁和随钻地震的物理模型试验,通过模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钻探物探一体化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将钻探物探一体化技术,通过现场工程实测中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根据随钻、电法与电磁法数据的联合分析,得到了典型岩体破碎异常对振动信号、视电阻率值的响应特征,利用钻孔电视技术验证了该响应关系,也反映该技术能充分利用钻探和物探的技术优势,获得更加丰富的地质资料,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该论文有图55幅,表4个,参考文献112篇。

朱梦博[6](2021)在《采煤工作面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构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在采煤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采前探测的基础上,构建工作面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已成为煤炭智能化开采地质保障技术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采煤工作面多种地质探测成果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研究方法,对采煤工作面的煤层厚度及顶/底板预测、工作面静态地质模型构建及其动态更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分析了采煤工作面全生命周期内地质建模数据的特征,将工作面地质模型抽象为煤层顶/底板、煤层厚度和地质构造3个子模型,对比优选了断层和陷落柱可视化建模方法。(2)将贝叶斯克里金法(Bayesian Kriging,BK)引入到槽波地震(In-seam seismic survey,ISS)煤厚反演中,提出了ISS-BK煤层厚度预测方法。(3)提出了以顺层钻孔为约束的煤层顶/底板迭代插值方法,通过引入虚拟顶/底板点对煤层顶/底板模型进行地质约束,避免了煤层顶/底板模型与顺层钻孔之间形成非逻辑交点。(4)以XY-S工作面为试验点,采用ISS-BK煤厚预测方法和顶/底板迭代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煤层厚度子模型和顶/底板子模型,结合构造综合解释成果,构建了XY-S工作面采前三维静态地质模型。(5)提出了以递进式预测方法为核心的采煤工作面三维动态地质模型构建技术,XY-S工作面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静态地质模型煤厚、底板平均误差分别为0.18 m、2.15 m;动态地质模型煤厚、底板平均误差分别为0.15 m、0.85 m;每2个截割循环(约1.6 m推采宽度)对采煤工作面进行1次地质编录,并更新地质模型时,预测动态地质模型煤层底板精度可达到0.15 m。(6)对基于工作面视频图像的地质编录技术进行了先导性研究,并根据摄影测量原理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工作面局部煤-岩柱状信息自动提取。

王晓蕾,王晶,姬治岗,郭向前,蒋大鹏,张森[7](2021)在《中国煤矿资源勘察及开采过程中的物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决定了中国物探技术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其技术发展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7种矿井物探技术,分析了矿井物探技术存在的不足,针对矿井物探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应向精度高、探距大、分辨力强的方向发展;将传统的物探技术与智能化开采相结合,在开采和掘进中实时探测与解释,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随着中国煤炭资源开采深度不断增大,需提高大深度探测的精度问题;探测中开展多种物探技术耦合研究,克服单一物探技术的局限性,结合裂隙、渗流、地球物理场的耦合分析,完善观测方法与技术,研制新型物探技术。

王汉卿[8](2020)在《采煤工作面无线电波多频率透视探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井下的无线电波透视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矿井物探方法,可以探测出陷落柱、老空水、煤层间的断层等多种地质构造,是各大矿区最常应用的矿井物探手段之一。为了进一步探究无线电波透视的相关应用,本文针对无线电波多频率透视,从理论分析、探测方法、数据处理及工程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的成果如下:1在薄煤区和断层区进行了多种频率下的无线电波透视探测,将得到的各种频率的场强和吸收系数进行合理的处理,并根据处理的结果进行折线图绘制,分析折线图的规律。2将断层区与薄煤区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各种频率的适用范围和频率变化对物性参数的影响。3同一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探测可以采用多种频率进行探测,有利于确定适宜探测的频率范围及最佳的探测频率。4较窄的工作面有较大的透视频率范围,而较宽的工作面仅相对较低的频率可以透视。5对采集的场强数据可以采用多种处理方法进行合理的处理,并借助折线图的走势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出在不同异常区的物性参数特征在不同频率下的变化特征,确定异常区程度大小。6正常煤层、薄煤区与断层影响区具有不同的多频率探测响应特征,可能与频散效应有关。7利用多频率透视探测,可以得到不同频率的反演成像结果,实现对地质异常区的准确定位。图[46]表[9]参[92]

程建远,王会林[9](2020)在《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现状与智能探测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煤矿智能化开采对煤矿地质保障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煤矿地质保障技术以煤炭资源勘查与评价、煤矿采区地质条件探测和矿井生产地质超前预测为目标任务,采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孔-巷瞬变电磁、反射槽波技术、定向钻探技术与装备等探测手段,为煤炭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后备资源和可靠的技术支撑,但尚不能满足煤矿智能化、无人化开采的地质需求。煤矿智能化开采对高精度智能探测技术的需求,"倒逼"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必须朝着从静态探测到动态探测、从主动探测到被动探测、从探掘异步到掘探同步、从人工探测到无人探测等方向转变;研发高精度智能动态探测技术与装备,开展探采地质信息的相互反馈,构建基于4D-GIS的地质透明化模型,实现三维地质模型与智能开采数据的深度融合,将成为煤矿智能化开采地质保障技术的发展趋势。

王丽,苏春雷[10](2020)在《综合物探技术在地质构造复杂工作面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质构造是煤矿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因素。为提前探明地质构造特征,降低回采过程中的人员伤亡率与财产损失,文章针对地质构造复杂工作面,采用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及地震法勘探进行了综合探测。结果显示,磁法勘探技术具实用性强、高效便捷的勘探优势,能广泛适应于矿材探测,不受自然条件限制,无需复杂的测量与计算;但钻探结果不连续、难以控制,加大了数据计算的不准确性。电法勘探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适合工程探物,同时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能有效避免人工操作失误率,提高数据搜集准确性。地震法勘探技术具有成图清晰、直观,得到的剖面图具有连续性,能准确反映同一深度水平方向上地质情况的特点。结合上述三种探测技术,再综合地质资源进行分析,可对地质构造复杂工作面进行准确探测,指导矿井的高质量开采。

二、应用物探技术探测工作面内小构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物探技术探测工作面内小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1)厚煤层内小断层的反射槽波探测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建立
2 正演模拟
3 成像及特征分析
4 应用实例
    4.1 厚煤层探测试验
    4.2 巨厚煤层探测试验
5 结论

(2)无线电波透视法在保德煤矿回采工作面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及仪器概况
    1.1 无线电波透视技术
    1.2 仪器及其技术参数
        1.2.1 发射部分
        1.2.2 接收部分
2 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水文地质概况
3 探测工程量的质量控制及资料解释
    3.1 测点布置
    3.2 质量控制
    3.3 原始数据质量评述
    3.4 资料处理及解释
        3.4.1 资料整理
        3.4.2 资料解释
4 81309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成果
    4.1 无线电波透视成果图
    4.2 无线电波透视异常区性质分析与推断
5 结论

(3)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主要物探技术方法概述
2 物探技术及装备发展应用现状
    2.1 矿井地震类
    2.2 矿井直流电法类
    2.3 矿井电磁法类
3 存在的关键问题与发展思考
    3.1 当前阻碍矿井物探技术应用的关键性问题
        3.1.1 基础理论不够完善
        3.1.2 应用条件拓展问题
        3.1.3 仪器装备智能稳定性亟待提升
        3.1.4 数据反演多解性尚未突破
    3.2 矿井地质保障系统协同构建及发展思考
        3.2.1 矿井原位试验平台建设
        3.2.2 透明化矿井地质构建
        3.2.3 高素质矿井技术人才培养
4 结语
附录:
    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发展现状———基于科学文献的统计分析

(4)煤层工作面地质异常无线电波源检同巷探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无线电波地质异常探测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路线图
2 无线电波传播理论
    2.1 无线电波透视探查原理
        2.1.1 频散特性与煤岩参数的关系
        2.1.2 吸收系数与煤岩参数的关系
    2.2 无线电波透视数据主要处理方法
        2.2.1 场强对比法
        2.2.2 层析成像法反演算法
    2.3 无线电波透视局限性
    2.4 无线电波源检同巷探测原理与工作方式
        2.4.1 无线电波同巷源检理论基础
        2.4.2 地面单钻孔内反射无线电波的地质勘探方法
3 无线电波源检同巷数值模拟
    3.1 正演模拟软件
    3.2 无断层和有断层条件下的多频率模拟
    3.3 不同断层倾角断层下的传播、叠加特性
    3.4 陷落柱的传播、叠加特性
    3.5 本章小结
4 无线电波源检同巷地面试验
    4.1 地面试验模型设计以数据采集
    4.2 数据整理
    4.3 地面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无线电波源检同巷井下试验
    5.1 地质概况与任务
        5.1.1 潘三矿地质概况
        5.1.2 探测任务
    5.2 井下探测施工
        5.2.1 使用仪器及工作频率
        5.2.2 施工布置与数据采集
    5.3 探测结果与分析
        5.3.1 实测场强值
        5.3.2 井下探测结果及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钻探物探一体化超前探测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及方法研究
    2.1 随钻地震工作原理
    2.2 孔中瞬变电磁理论方法
    2.3 孔中直流电法技术
3 钻孔物探技术物理模型实验
    3.1 随钻地震物理模型实验及结果分析
    3.2 孔中瞬变电磁物理模型实验
    3.3 孔中直流电法物理模型实验
4 钻孔物探技术工程应用
    4.1 工程地质概况
    4.2 随钻地震技术
    4.3 孔中瞬变电磁技术
    4.4 孔中直流电法技术
    4.5 钻孔物探联合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采煤工作面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构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煤工作面精细探测技术
        1.2.2 煤矿地质建模技术
        1.2.3 工作面地质透明化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采煤工作面地质建模数据与建模方法
    2.1 采煤工作面地质建模数据
        2.1.1 工作面设计阶段
        2.1.2 工作面掘进阶段
        2.1.3 工作面回采前
        2.1.4 工作面回采阶段
    2.2 煤层地质模型要素
    2.3 工作面地质模型可视化构模方法
        2.3.1 煤层面建模
        2.3.2 断层建模
        2.3.3 陷落柱建模
        2.3.4 可视化建模思路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贝叶斯克里金的槽波地震反演煤层厚度方法
    3.1 煤层厚度槽波探测技术
        3.1.1 槽波频散特性
        3.1.2 透射槽波层析成像
        3.1.3 煤层厚度反演
    3.2 贝叶斯克里金插值方法
    3.3 ISS-BK煤层厚度预测技术
        3.3.1 ISS-BK煤厚预测方法
        3.3.2 ISS-BK煤厚预测流程
        3.3.3 ISS-BK方法的特点
    3.4 煤层厚度预测实例
        3.4.1 工作面概况
        3.4.2 槽波地震煤厚反演
        3.4.3 ISS-BK煤厚反演
        3.4.4 回采验证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顺层钻孔约束下煤层顶/底板的迭代建模
    4.1 顺层钻孔中的煤层地质信息
        4.1.1 煤-岩地质信息
        4.1.2 钻孔轨迹测量
        4.1.3 自然伽马测井
    4.2 煤层顶/底板迭代插值流程
        4.2.1 顺层钻孔煤、岩孔段标注
        4.2.2 煤层顶/底板模型构建
        4.2.3 局部噪点平滑处理
        4.2.4 非逻辑交点检测
        4.2.5 判断迭代终止条件
        4.2.6 虚拟顶底板点引入
    4.3 煤层顶/底板建模的模拟测试
        4.3.1 模拟数据
        4.3.2 煤层顶/底板建模精度评价
    4.4 应用实例研究
        4.4.1 试验工作面概况
        4.4.2 工作面煤层地质勘探数据
        4.4.3 煤层顶/底板迭代建模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采煤工作面三维静态地质模型构建
    5.1 试验区地质条件
        5.1.1 井田地质条件
        5.1.2 XY-S工作面概述
    5.2 静态地质建模数据
        5.2.1 三维地震勘探成果
        5.2.2 巷道地质编录数据
        5.2.3 井下钻探信息
        5.2.4 槽波探测结果
    5.3 三维静态地质模型构建
        5.3.1 静态地质模型构建流程
        5.3.2 XY-S工作面静态地质模型
    5.4 静态地质模型构造探采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采煤工作面三维动态地质模型构建
    6.1 动态地质建模方法
        6.1.1 动态地质建模流程
        6.1.2 递进式预测方法
    6.2 动态地质建模试验
        6.2.1 动态地质数据
        6.2.2 基于回采地质编录的动态建模
    6.3 XY-S工作面地质模型精度评价
        6.3.1 模型剖切面与地质编录剖面对比
        6.3.2 煤层模型底板误差统计分析
        6.3.3 煤层模型煤厚误差统计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工作面自动地质编录方法的探索
    7.1 工作面地质信息图像分析
        7.1.1 图像中的地质信息
        7.1.2 地质信息辨识与提取的影响因素
    7.2 “薄-中厚”煤层工作面顶板线计算
        7.2.1 工作面起伏形态
        7.2.2 工作面顶板线计算模型
        7.2.3 图像中倾角标注与计算
    7.3 工作面图像语义分割与局部煤-岩柱状信息提取
        7.3.1 图像分割方法优选
        7.3.2 卷积神经网络架构
        7.3.3 基于U-net的工作面图像语义分割模型
        7.3.4 局部煤-岩柱状信息自动化提取
    7.4 基于工作面图像的地质编录试验
        7.4.1 工作面顶板线计算
        7.4.2 割岩区煤-岩柱状信息
        7.4.3 工作面地质编录与精度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成果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中国煤矿资源勘察及开采过程中的物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瞬变电磁
2 地质雷达
3 三维地震
4 瑞利波技术
5 高密度电阻率
6 槽波探测
7 无线电波坑透技术
8 矿井物探存在问题
9 结论与展望
    (1)精度高、探距大、分辨力强。
    (2)智能化探测技术。
    (3)协同观测及耦合分析。

(8)采煤工作面无线电波多频率透视探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作面地质异常物探现状
        1.2.2 无线电波透视理论研究现状
        1.2.3 无线电波透视应用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无线电波透视方法原理
    2.1 无线电波透视的地球物理基础
        2.1.1 常见岩石的电磁参数和频散特性
        2.1.2 吸收系数与电磁参数的关系
    2.2 无线电波透视方法
    2.3 无线电波透视的解释
3 无线电波多频率透视
    3.1 无线电波多频率透视的意义
    3.2 无线电波多频率透视的原理
    3.3 无线电波多频率透视的相关仪器
    3.4 多频率透视探测方法
    3.5 多频率透视数据处理
4 工作面无线电波多频率透视探测试验
    4.1 张集矿地质情况
        4.1.1 张集矿交通位置
        4.1.2 张集矿煤层概况
    4.2 1610A工作面无线电波多频率透视
        4.2.1 1610A工作面概况
        4.2.2 1610A工作面观测系统的布置
        4.2.3 1610A多频率探测结果
        4.2.4 1610A多频率探测结果分析
        4.2.5 1610A工作面场强、吸收系数与频率的关系探究
    4.3 14138工作面无线电波多频率透视
        4.3.1 14138工作面概况
        4.3.2 14138工作面观测系统的布置
        4.3.3 14138多频率探测结果
        4.3.4 14138多频率探测结果分析
        4.3.5 14138工作面场强、吸收系数与频率的关系探究
    4.4 1610A工作面与14138工作面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现状与智能探测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的发展历程
    1.1 煤炭资源勘查的地质保障
    1.2“双高矿井”建设的地质保障
    1.3 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地质保障
    1.4 煤矿智能化开采的地质保障
2 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的主要进展
    2.1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2.2 孔-巷瞬变电磁探测技术
    2.3 煤矿井下反射槽波探测技术
    2.4 大透距多频同步无线电波透视技术
    2.5 煤矿井下长距离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
    2.6 煤矿水害隐患探查与防治技术
3 煤矿智能开采地质保障的技术难题
    3.1 采煤工作面地质透明化精度偏低
    3.2 掘进工作面前方智能化随掘随探
    3.3 智能化超前探测、监测与预警技术
    3.4 绿色开采倒逼地质保障技术进步
4 煤矿智能开采地质保障的发展方向
    4.1 煤矿井下钻探物探协同探测
    4.2 煤矿井下随掘智能超前探测
    4.3 煤矿动力灾害智能监测预警
    4.4 透明矿井三维地质动态建模
5 结语

(10)综合物探技术在地质构造复杂工作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构造复杂工作面应用综合物探技术的必要性
2 综合物探技术在地质构造复杂工作面的应用方法
    2.1 磁法勘探
    2.2 电法勘探
    2.3 地震法勘探
3 结束语

四、应用物探技术探测工作面内小构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厚煤层内小断层的反射槽波探测技术及应用[J]. 苏晓云.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2(01)
  • [2]无线电波透视法在保德煤矿回采工作面中的应用[J]. 高旭东. 陕西煤炭, 2021(04)
  • [3]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 张平松,欧元超,李圣林.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7)
  • [4]煤层工作面地质异常无线电波源检同巷探查试验研究[D]. 沈国庆.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5]钻探物探一体化超前探测技术及应用[D]. 刘惠洲.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采煤工作面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动态构建技术研究[D]. 朱梦博.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7]中国煤矿资源勘察及开采过程中的物探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王晓蕾,王晶,姬治岗,郭向前,蒋大鹏,张森.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04)
  • [8]采煤工作面无线电波多频率透视探测应用研究[D]. 王汉卿.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9]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现状与智能探测前景展望[J]. 程建远,王会林. 智能矿山, 2020(01)
  • [10]综合物探技术在地质构造复杂工作面的应用[J]. 王丽,苏春雷. 工程技术研究, 2020(18)

标签:;  ;  ;  ;  

地球物理技术在工作面小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