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水疗的改进

烧伤患者水疗的改进

一、烧伤患者水疗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谭军[1](2021)在《点阵CO2激光辅助的增生性瘢痕的皮肤再生修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是临床难点之一。在这篇综述中,基于我们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发现,概括性阐述我们对点阵CO2激光治疗瘢痕这一新技术的认识和技术发明,显着提高瘢痕患者的美容和功能的改善程度。

董乾[2](2021)在《DRG实施对三级医院住院费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

王云[3](2021)在《MEBT/MEBO配合叠瓦式加压包扎治疗四肢Ⅱ度烧伤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随机分组对照试验,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配合叠瓦式加压包扎治疗四肢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四肢Ⅱ度烧伤患者用SPSS21.0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抗生素预防感染、MEBT/MEBO处理创面;治疗组换药后予弹力绷带叠瓦式加压包扎患肢,对照组换药后予普通绷带无压力包扎患肢。入院后至入院第7天,每8小时换药1次,治疗第7天后,每12小时换药1次。14天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创面渗出、疼痛、创面愈合率等情况,记录治疗第5天残疱疱液量、残疱面积,统计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3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创面愈后3月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完成57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29例。(1)在减少渗出和缓解疼痛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渗出、疼痛评分均成下降趋势,治疗组在治疗第3天和治疗第7天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第14天时两组无明显差异。(2)第5天残疱疱液量、残疱面积方面,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第7天、第14天后创面愈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4)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5.68天,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5.83天,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差异不明显。(5)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临床疗效情况,两组治疗疗效相近,其中治疗组显效率为82.14%,对照组显效率为75.86%。(5)创面愈合后3月后,两组患者创面均无瘢痕增生,治疗组出现色素沉着7例,对照组出现色素沉着9例,两组色素沉着情况无明显差别。(6)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MEBT/MEBO配合叠瓦式加压包扎与MEBT/MEBO普通包扎疗法治疗四肢Ⅱ度烧伤,在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后色素沉着、瘢痕增生方面疗效相当。(2)MEBT/MEBO配合叠瓦式加压包扎可减少烧伤早期创面渗出、缓解创面疼痛,减轻患者痛苦。

周梦云[4](2021)在《无缝压力衣压力衰减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调节系统开发》文中认为压力疗法是临床上康复治疗中常用的重要手段,是一种通过压力衣或者压力套对人体体表施加压力来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抑制烧伤后皮肤瘢痕异常增生、缓解肢体肿胀的治疗方法。对烧伤后皮肤瘢痕增生的治疗普遍应用压力疗法,压力衣在其治疗部位所施加的压力大小是压力疗法在治疗中的关键所在。压力疗法是一种长期治疗的方式,在长期干预治疗过程中保持持续的压力仍然是困难的,压力衣是由弹性面料制成的,面料的弹性和回复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这保证了压力服装可以对人体施加持续的压力。但弹性面料的压力是随时间变化的,皮肤与服装的界面压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小,从而影响压力疗法的治疗效果。正确且积极的恒压治疗是提高压力服装疗法治疗效果的保证,目前临床上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在压力下降后及时更换压力衣,这种方法不仅不能保证持续稳定的压力传递,且造成浪费。因此,为了提高压力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确保压力衣在长期压力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性和耐用性,亟需对压力衣在治疗部位保持持续且均匀的压力输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氨/锦纶纱线为地纱,锦纶为面纱的8款无缝针织面料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为了研究无缝针织面料力学性能与服装压的关系研究,对试样进行横向拉伸性能测试,并计算出试样的弹性模量及张力。通过面料张力与拉伸率的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织物拉伸率和其张力的回归方程。然后,基于Laplace定律与折减系数法的压力衣设计方法,实验设计选取以人体不同围度为周长的圆柱体模型,采用20%折减系数将面料制作成压力套,并进行服装压力测试。比较压力套测量压力值与应用Laplace定律预测压力值的差异性,从而验证Laplace定律的精确性及适用性。再次,以4款弹性模量较大的面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折减系数10%、15%、20%、25%、30%、35%、40%制作7种尺寸不同的压力套,引入时间变量,将压力套依次套在2种不同围度的圆柱体模型上,按时间间隔对其进行压力测量。采用非线性负指数函数描述压力套施加于圆柱体模型的压力数值随时间变化规律,并用二次多项式曲面方程描述压力值、折减系数与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最后,基于这种模型关系,运用Java与Python编程,开发压力衣压力调节机制系统,用于预测服装压力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压力衣的尺寸调节。研究表明:试样的横向张力与伸长率之间呈正相关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拟合度平均值达到99.8%。通过分析试样的压力与折减系数的关系,表明服装压与折减系数呈线性递增趋势。对4个围度下8款面料制作的折减20%的压力套测量压力与预测压力的差值进行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与配对样本T检验,试样施加于围度1和2圆柱体模型的压力值与应用Laplace定律预测压力值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可以认为Laplace定律能较好预测面料在较小围度肢体上所施加的压力。运用非线性负指数方程拟合同种折减系数下,压力套施加于圆柱体模型的压力数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平均相对拟合误差为0.0133875。通过二次多项式曲面方程建立了压力值、折减系数与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平均模型拟合度R2为0.993。该模型对不同尺寸的压力衣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预测服装压力的变化趋势,或者根据压力衣所需要的压力与使用的时长,计算压力衣的尺寸调节。基于Java与Python编程开发了压力衣压力调节机制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治疗压力值要求,能够计算消费者相应的压力衣尺寸信息。

王帅[5](2020)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的临床疗效观察,为OCS切开减压后创面的治疗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唐山工人医院的OCS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对筋膜室行切开减压。对照组采用VSD技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VSD技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方案,即在VSD装置上的进水管每日固定时间输入医用几丁糖30ml,在治疗7天后拆除VSD装置,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意外发生。两组患者在肉芽组织生长评分(3.44±0.43 VS 2.38±0.54,P=0.00)、患肢消肿时间(7.25±0.73 VS 12.48±0.46,P=0.00)、创面愈合时间(9.04±2.25 VS 14.26±5.61,P=0.00)、住院时间(11.83±3.68 VS 18.75±2.35,P=0.00)、创面感染率(0%VS 19.23%,P=0.02)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VSD技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是治疗OCS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缩短患肢消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创面感染率等方面相较对照组有显着提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图0幅;表4个;参148篇。

孙阳[6](2020)在《改良Limberg皮瓣转移成形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改良Limberg皮瓣转移成形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骶尾部藏毛窦患者39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25例,其中男21例,女4例,年龄17~41岁,平均年龄24.28±6.48岁,平均病程12.52±3.72个月,行骶尾部藏毛窦切除术+改良Limberg皮瓣转移成形术+负压封闭引流术;术后1周去除VAC负压引流材料,术后2周拆线。对照组:共14例,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17~41岁,平均年龄24.71±6.38岁,平均病程13.07±3.97个月,一期行骶尾部藏毛窦切除术+负压封闭引流术,术后1周二期行臀间裂中线闭合术+负压封闭引流术。二期手术后1周去除VAC负压引流材料,术后2周拆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复工时间、术后复发率、术后出血率、皮瓣坏死率、伤口感染率、伤口裂开率、VAS痛觉评分、温哥华瘢痕评分、美容满意度评分、住院费用,选用t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283、-3.756、-3.758,P值<0.05或<0.01),两组的拔管时间未见明显差异(t值为1.385,P值均>0.05)。治疗组的伤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值<0.05),两组的术后复发率、术后出血率、皮瓣坏死率、伤口裂开率未见明显差异(P值均>0.05)。治疗组患者的VAS痛觉评分低于对照患者第一次手术后的VAS痛觉评分(t值为-2.255,P值<0.05),治疗组患者的VAS痛觉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第二次手术后的VAS痛觉评分未见明显差异(t值为0.865,P值>0.05),两组的温哥华瘢痕评分未见明显差异(t值为-0.502,P值>0.05)。治疗组的美容满意度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为-2.577,P值<0.05),治疗组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t值为-2.327,P值<0.05)。结论:改良Limberg皮瓣应用于臀部创面修复时设计灵活,解剖层次清晰,血供良好,供瓣面积大,不损伤主要的血管、肌肉及神经,供瓣区直接闭合,无需游离皮肤移植。改良Limberg皮瓣转移成形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具有抬高臀间裂、减少汗液毛发等的积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短、复工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李梦格[7](2020)在《温泉水浴对50岁以上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调查在沈阳市北汤温泉进行温泉水浴的50岁以上人群的一般情况、温泉水浴习惯与睡眠质量情况,了解有温泉水浴习惯的人群的睡眠质量现状,探究温泉水浴对该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北汤温泉进行温泉水浴的50岁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温泉水浴习惯调查及睡眠质量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和温泉水浴习惯调查,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调查人群的睡眠质量。对回收的数据应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录入。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应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二元逻辑回归与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共得到有效问卷1224份,调查人群平均年龄为62.78±7.984岁。睡眠质量良好者有100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1.7%,睡眠质量较差者为22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3%。调查人群的平均睡眠质量总分为5.09±3.018分,总体表现良好。2、二分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浸泡频率为一年泡1-2次相比,每月1-2次、每月3-4次、每周2次以上是睡眠质量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3,P<0.001;OR=0.13,P<0.001;OR=0.10,P<0.001)。与浸泡年限为10年以上相比,泡温泉小于5年、泡温泉5-10年为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69,P=0.01;OR=8.95,P=0.04)。与浸泡温度为高温温泉相比,浸泡低温温泉是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3,P=0.01)。3、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七个维度得分与温泉水浴习惯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A.主观睡眠质量:与浸泡频率为一年泡1-2次相比,每月1-2次、每月3-4次、每周2次以上的人主观睡眠质量更好;与浸泡时间大于20分钟相比,小于20分钟是主观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相对于浸泡年限为10年以上的人群,小于5年和5-10年的人主观睡眠质量更差;与浸泡高温温泉相比,浸泡低温和中等温度温泉的主观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更高;B.入睡时间,与浸泡频率为一年泡1-2次相比,每月1-2次、每月3-4次、每周2次以上的人入睡时间更短;与浸泡时间大于20分钟相比,小于20分钟的人群入睡时间更长;相对于浸泡年限为10年以上的人群,小于5年的人入睡时间更长;与在19点以后浸泡温泉的人相比,在19点之前浸泡温泉的入睡时间更短;与浸泡高温温泉的人相比,浸泡低温温泉入睡时间长;C.睡眠时间:与浸泡频率为一年泡1-2次相比,每月1-2次、每月3-4次、每周2次以上的人睡眠时间障碍发生的概率更低;与在19点以后浸泡温泉的人相比,在9点以前和在9-12点浸泡温泉的睡眠时间障碍发生几率更小;D.睡眠效率:与浸泡频率为一年泡1-2次相比,每月1-2次、每月3-4次、每周2次以上的人睡眠效率更高;与浸泡高温温泉的人相比,浸泡低温温泉的人睡眠效率更差;E.睡眠障碍:与浸泡频率为一年泡1-2次相比,每月1-2次、每月3-4次、每周2次以上的人睡眠障碍发生的概率更低;F.催眠药物:与浸泡频率为一年泡1-2次相比,每月3-4次、每周2次以上的人使用催眠药物的情况更少;与浸泡时间大于20分钟的人相比,浸泡时间小于20分钟的人更可能使用催眠药物;与浸泡高温温泉的人相比,浸泡低温温泉的人使用催眠药物可能性更大;G.日间功能障碍:与浸泡频率为一年泡1-2次相比,每月1-2次、每月3-4次、每周2次以上的人日间功能障碍发生的概率更低;相对于浸泡年限为10年以上的人群,小于5年和5-10年的人日间功能障碍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与在19点以后浸泡温泉的人相比,在9点以前和在9-12点浸泡温泉的人日间功能障碍发生几率更小;与浸泡高温温泉的人相比,浸泡低温温泉和中等温度温泉的人日间功能障碍发生几率更大。结论:1、调查人群整体睡眠质量较好,进行温泉水浴的浸泡频率、浸泡时间、浸泡习惯年限、浸泡时间段和浸泡温度不同的人群之间睡眠质量存在差异;2、进行温泉水浴频率更高、保持该习惯年数更多以及更习惯高温温泉浴的人不易发生睡眠障碍;3、温泉水浴对老年人群无论是整体睡眠质量还是睡眠质量各维度对均有积极作用。

许博佳[8](2020)在《湿润烧伤膏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评价湿润烧伤膏应用于肛周脓肿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探寻湿润烧伤膏在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及优势,为其在肛肠病术后创面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肛肠科收治入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共64例。应用Stata12软件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设定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创面予络合碘常规消毒后,治疗组用湿润烧伤膏纱条而对照组用凡士林纱条,包裹探针,探入创面顶端,使油纱完全覆盖创面,再盖无菌纱布并固定,早晚各一次,直至创面完全愈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3、7、9天)、创面面积大小(7、14天)、创面面积缩小率(14天)、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及瘢痕VSS评分(3、6月)。结果:1.创面疼痛:两组间术后第3、7、9天的疼痛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术后第7天肉芽生长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4天的肉芽生长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创面面积:术后第7、14天两组创面面积对比有统计学差异。4.创面面积缩小率:术后第14天,两组创面面积缩小率比较,两者有统计学差异。5.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9.59±2.49(天),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3.56±2.44(天),两者有统计学差异。6.综合疗效: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7.温哥华瘢痕量表:术后3个月治疗组剩余30例,对照组剩余31例,其余失联,两组间VSS总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治疗组剩余29例,对照组剩余29例,其余失联,两组间VSS总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湿润烧伤膏可有效缓解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疼痛、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本试验治疗过程中未见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和不安全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韩玉卓[9](2019)在《罂粟碱对猪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急性牵张闭合后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针对创伤导致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除传统的游离植皮、皮瓣技术、组织工程、皮肤扩张术、干细胞移植治疗等技术外,皮肤牵张技术应用逐渐增多,并取得了良好疗效。皮肤牵张术应用原理是利用皮肤的机械性蠕变性能。然而,皮肤牵张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牵张程度有限、人体各个部位牵张关闭的极限值不明确、牵张后皮缘坏死等。其中牵张后皮缘缺血坏死(特别是肢体远段皮肤)是限制皮肤牵张术在创面中应用的最大障碍之一。罂粟碱作为一种经典的非特异性血管扩张剂,临床常用于皮瓣及血管手术后抗血管痉挛。目前关于罂粟碱对于皮肤牵张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国内外目前尚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建立巴马香猪前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采用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器按照标准化流程关闭创面,研究罂粟碱是否可提高急性牵张闭合创面愈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相关机制,以期为临床急性牵张闭合创面治疗提供新的辅助策略。研究方法:1.猪前肢皮肤全层缺损创面的建立:选用1822 kg雄性巴马香猪3头,前肢分别制做6 cm×6 cm、6.5 cm×6.5 cm、7 cm×7 cm、7.5 cm×7.5 cm、8 cm×8 cm正方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标准化牵张流程:距创面边缘外侧0.5 cm将钩针垂直刺入,组合新型拉杆式皮肤牵张器均等固定在创面纵轴中点两侧。每侧创缘3组钩针,牵张采用15 N力量。持续牵张皮肤4 min、松开牵张器1 min为1个操作周期,反复循环共6个操作周期,30 min。然后缝合创面,确定适合后续研究的创面大小。2.选用1822 kg雄性巴马香猪8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头猪,每头猪两前肢中段分别制作标准化皮肤全层缺损创面,共8个创面。采用标准化皮肤牵张操作流程关闭创面。实验组以1.5 mg/kg肌肉注射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术前1h,术后每8h应用1次,连用7d;对照组以1.5 mg/kg肌肉注射生理盐水,量、次同实验组。3.伤口临床愈合评分。术后4 d、10 d由事先对动物分组不知情的研究人员采用Freeman等提出的“伤口临床愈合评分标准”进行伤口愈合情况评分。4.测量和计算中段创面有效牵张比、中段创面裂开宽度、远段创面裂开宽度、纵轴创面裂开长度、采用NIH ImageJ软件测量创面未愈合面积、创面愈合率等指标。有效牵张比=(中段创面原有宽度-中段创面裂开宽度)/前肢中段周径×100%;创面愈合率=(1-未愈合创面/原始创面)×100%。5.测量创缘1cm处皮肤牵张术前、术后即刻经皮氧分压(TcpO2)。创面建立前测量猪的前肢中点,创面利用牵张器关闭后即刻距离创缘1cm中段再次测量氧分压。6.取创缘组织,采用HE染色,采用Weidner计数法检测术后当天、10 d创缘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术前,术中2次、4次、6次循环后,术后4 d、10 d缺氧诱导因子-1ɑ(HIF-1ɑ)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利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对上述两种因子利用积分光密度(IOD)进行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1.7 cm×7 cm大小创面可通过急性牵张一期闭合,但术后出现创缘缺血、坏死现象,符合后续实验要求。6 cm×6 cm和6.5 cm×6.5 cm创面可通过牵张闭合完整关闭,术后未见创面坏死、裂开等现象;7.5 cm×7.5 cm和8 cm×8 cm创面不能通过牵张闭合关闭。2.术后4 d实验组伤口临床愈合评分为(2.13±0.35)分,与对照组(2.63±0.74)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0 d实验组临床愈合评分为(1.25±0.46)分,优于对照组的(4.63±0.74)分(p<0.05)。3.实验组前肢中段有效牵张比(39.82±1.49)%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肢中段有效牵张比(32.54±6.46)%(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提升7%。实验组中段创面无裂开,明显小于对照组中段创面裂开宽度(1.26±1.19)cm(p<0.01)。前肢底段裂开宽度实验组(2.50±1.11)cm与对照组(3.65±1.52)cm无显着差异(p>0.05)。纵轴裂开长度实验组(1.66±1.05)cm显着短于对照组(4.51±2.13)cm(p<0.05)。实验组未愈合创面面积为(2.18±1.07)cm2显着小于对照组(11.84±4.00)cm2(p<0.01)。实验组创面愈合率(95.50±2.14)%显着高于对照组(76.00±8.09)%(p<0.01),应用罂粟碱可提升创面愈合率19.50%。4.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TcPO2分别为(55.09±5.44)mmHg和(54.65±5.90)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TcPO2为(22.71±3.30)mmHg高于对照组的(16.35±3.42)mmHg(p<0.05)。5.实验组MVD术前(9.29±1.15)个、术后10 d(29.50±4.76)个;对照组术前(8.50±1.30)个、术后10 d(21.08±3.40)个。对照组内术后10 d显着高于术前(p<0.05),实验组中术后10 d显着高于术前(p<0.05);术后10 d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创缘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ɑ表达情况:实验组IOD值术前(21.74±4.03)、2次循环(22.12±5.18)、4次循环(24.07±4.93)、6次循环(20.17±4.02)、术后4 d(49.99±6.99)、术后10 d(36.98±10.62);对照组IOD值:术前(21.52±5.52)、2次循环(23.25±4.15)、4次循环(21.29±5.12)、6次循环(22.95±4.44)、术后4 d(38.63±7.04)、术后10 d(31.08±7.61)。对照组内术后4 d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术后4 d、10 d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4 d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情况:实验组术前(20.26±2.44)、术后4d(49.86±10.82)、术后10d(35.51±8.65),对照组术前(21.47±2.60)、术后4d(39.23±6.27)、术后10d(32.35±8.07),对照组术后4d及术后10d较术前表达增加(p<0.05),实验组术后4d及术后10d较术前表达增加(p<0.05),术后4d高于术后10d(p<0.05),实验组术后4d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巴马香猪前肢中段7 cm×7 cm急性创面,行急性机械牵张闭合术,利用皮肤粘弹性可达到闭合,但创面出现坏死裂开征象,符合本研究的标准化全层皮肤缺损急性牵张闭合模型要求。2.全身应用罂粟碱可促进猪全层皮肤缺损急性牵张闭合后创面愈合,能提升中段有效牵张比、创面愈合率、伤口临床愈合评分及术后即刻的TcPO2。3.全身应用罂粟碱改善急性牵张闭合后创面愈合的机制可能与改善伤口周围组织内缺氧状态,促进局部毛细血管再生,可能促进HIF-1ɑ和VEGF表达增加相关。

谢兵[10](2019)在《巍山“慎德堂”中医药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巍山“慎德堂”建立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年多年的历史,传承至第六代。巍山“慎德堂”是在过去的巍山地区天花传染病流行的社会背景下创立的,其中医药文化得以传承,与其独具特色的传承内容和历代传承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笔者通过综合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地方史料记载和有关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撰写。论文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创新点,界定了关键概念,简单介绍了田野调查经过;第一章通过收集整理巍山地方史料、其他相关文本和口述材料,介绍了巍山“慎德堂”的历史渊源。通过对巍山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人口民族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巍山“慎德堂”产生的自然和历史背景,并对巍山“慎德堂”的创立和发展进行简要论述;第二章对巍山“慎德堂”的传承谱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收集史料、田野调查以及深入访谈等方法,对巍山“慎德堂”六代传承人的传承谱系进行分析讨论;第三章在田野调查基础上,讨论了巍山“慎德堂”中医药的传承内容,分为学术思想、临床治验、用药方法和慎德精神四点;第四章分析了巍山“慎德堂”中医药的传承价值,其中包括科学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第五部分对巍山“慎德堂”中医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

二、烧伤患者水疗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烧伤患者水疗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点阵CO2激光辅助的增生性瘢痕的皮肤再生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瘢痕是如何被修复的?
3 湿润生理环境和组织的再生修复
4 增生性瘢痕治疗技术的改进

(3)MEBT/MEBO配合叠瓦式加压包扎治疗四肢Ⅱ度烧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烧伤的认识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资料
        1.3 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1.4 治疗方法
    2 祖国医学对烧伤的认识
        2.1 病名沿革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分型
        2.4 中医治疗
    3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的概述
    4 压力治疗的临床应用
        4.1 压力治疗用于慢性下肢静脉疾病
        4.2 压力治疗用于肢体淋巴水肿
        4.3 压力治疗用于烧伤后增生性瘢痕
        4.4 压力治疗的外力装置
    5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及分度
        1.3 病例标准
        1.4 不良反应及处理预案
        1.5 伦理学要求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疗程及观察时间点
        2.4 观察指标
        2.5 安全性指标
        2.6 统计学处理
        2.7 病例脱落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比较
        3.2 两组患者烧伤创面面积、深度及部位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比较
        3.4 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3.5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1 四肢Ⅱ度烧伤病理学特点
        4.2 MEBT/MEBO的作用机制
        4.3 湿润烧伤膏(MEBO)的药物组成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4 包扎与压力治疗烧伤创面讨论
        4.5 临床指标情况分析
        4.6 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5 本课题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5.1 本课题的创新点
        5.2 本课题的不足
        5.3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治疗烧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无缝压力衣压力衰减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调节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力疗法研究现状
        1.2.2 压力服制作现状
        1.2.3 压力服压力测量与治疗效果评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课题创新点
第2章 无缝针织织物基本性能与力学性能研究
    2.1 试样方案设计及其基本性能测试
        2.1.1 试样方案设计
        2.1.2 试样规格测试
    2.2 无缝针织织物拉伸性能测试与数据后处理研究
        2.2.1 无缝针织织物拉伸性能测试
        2.2.2 数据后处理与弹性模量研究
    2.3 织物压力与折减系数的关系研究
        2.3.1 实验方法
        2.3.2 服装压测试
        2.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Laplace方程验证与压力衣定压调节研究
    3.1 Laplace方程验证实验研究
        3.1.1 实验设计
        3.1.2 Laplace law验证分析
    3.2 织物压力衰变与时间的关系研究
        3.2.1 实验设计
        3.2.2 数据与分析
    3.3 压力衣压力调节与折减系数及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
        3.3.1 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拟合压力、折减系数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3.3.2 压力衣定压调节与折减系数及衰变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压力衣压力调节机制系统开发
    4.1 Java编程与Python拟合拟合二次曲面方程
        4.1.1 Java语言特性
        4.1.2 Phthon拟合二次曲面方程
    4.2 压力衣压力调节机制系统开发
        4.2.1 压力衣压力调节机制系统原理
        4.2.2 压力衣压力调节机制系统的模块构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核心代码源
致谢
作者简历

(5)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椎
        1.1.3 纳入标椎
        1.1.4 排除标椎
    1.2 手术治疗
        1.2.1 术前准备
        1.2.2 单一VSD治疗
        1.2.3 VSD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
        1.2.4 术后护理
    1.3 观察指标及统计分析
        1.3.1 观察指标
        1.3.2 统计分析
    1.4 结果
        1.4.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1.4.2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1.5 讨论
        1.5.1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情观察
        1.5.2 ICP的测量方法
        1.5.3 生化检测及其他辅助检查
        1.5.4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1.5.5 VSD在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应用、原理及优缺点
        1.5.6 医用几丁糖的历史及临床应用
        1.5.7 VSD的联合治疗
    1.6 结论
    1.7 不足及解决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1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及细胞反应
        2.1.1 病因
        2.1.2 病理生理
        2.1.3 细胞反应
    2.2 诊断
    2.3 VSD的背景及在临床应用中的最佳压力设定值
    2.4 VSD的应用
    2.5 医用几丁糖特性
        2.5.1 抗氧化活性
        2.5.2 抗炎作用
        2.5.3 抗菌效果
        2.5.4 免疫刺激和抗癌作用
        2.5.5 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
    2.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知情同意书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改良Limberg皮瓣转移成形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藏毛窦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温泉水浴对50岁以上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调查方法与内容
        2.2.1 调查方法
        2.2.2 调查内容
    2.3 质量控制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地所属温泉基本情况
        3.1.1 调查地所属温泉位置
        3.1.2 调查地点所属温泉基本情况
    3.2 调查人群睡眠质量的一般情况
    3.3 不同人口学特征调查人群睡眠质量描述
        3.3.1 性别分布
        3.3.2 年龄分布
        3.3.3 吸烟情况分布
        3.3.4 饮酒情况分布
        3.3.5 文化程度分布
        3.3.6 心脑血管疾病分布
        3.3.7 疼痛情况
        3.3.8 BMI
    3.4 不同温泉水浴行为特征调查人群睡眠质量描述
        3.4.1 温泉浸泡频率
        3.4.2 浸泡时间
        3.4.3 温泉浸泡习惯年限
        3.4.4 浸泡时间段
        3.4.5 浸泡温度
    3.5 不同温泉水浴行为对睡眠质量各维度的影响
        3.5.1 浸泡频率对睡眠质量各维度的影响
        3.5.2 浸泡时间对睡眠质量各维度的影响
        3.5.3 浸泡习惯年限对睡眠质量各维度的影响
        3.5.4 浸泡时间段对睡眠质量各维度的影响
        3.5.5 浸泡温度对睡眠质量各维度的影响
    3.6 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7 睡眠量表各维度评价睡眠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3.7.1 主观睡眠质量维度
        3.7.2 入睡时间维度
        3.7.3 睡眠时间维度
        3.7.4 睡眠效率维度
        3.7.5 睡眠障碍维度
        3.7.6 催眠药物维度
        3.7.7 日间功能障碍维度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实践报告
致谢
个人简历

(8)湿润烧伤膏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罂粟碱对猪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急性牵张闭合后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适用急性牵张闭合的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建立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第二章 罂粟碱对猪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急性牵张闭合后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皮肤牵张术的历史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第一署名学术论文
致谢

(10)巍山“慎德堂”中医药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
        二、关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研究
        三、关于巍山“慎德堂”的文献记载和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中医药
        三、巍山“慎德堂”
    第五节 田野调查经过
第二章 巍山“慎德堂”中医药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巍山概况
        一、自然地理
        二、社会经济
        三、民族构成
        四、医药卫生
    第二节 巍山“慎德堂”的历史渊源
        一、巍山朱氏家族的来源
        二、巍山“慎德堂”的创立
        三、巍山“慎德堂”的发展
        四、巍山“慎德堂”的现状
    小结
第三章 巍山“慎德堂”中医药的传承谱系
    第一节 第一代创始人:朱子训
    第二节 第二代传承人:朱秉忠
    第三节 第三代传承人:朱泗莹、朱泗由
    第四节 第四代传承人:朱家政
    第五节 第五代传承人:朱兆康
    第六节 第六代传承人:朱志辉、朱志明
    小结
第四章 巍山“慎德堂”中医药的传承内容
    第一节 学术思想
        一、元气为本
        二、龙雷之火
        三、阴火学说
        四、血证论治
        五、抗损伤反应
    第二节 临床治验
        一、肾结石
        二、糖尿病
        三、血吸虫病
        四、鼓胀病
        五、烧烫伤
    第三节 用药方法
        一、强调剂量和比例对药效的作用
        二、关注气候和地域对药效的影响
        三、附子用法
    第四节 慎德精神
    小结
第五章 巍山“慎德堂”中医药的传承价值
    第一节 科学价值
    第二节 文化价值
    第三节 教育价值
    第四节 社会价值
    小结
第六章 巍山“慎德堂”中医药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第一节 影响因素
        一、地域的因素
        二、民族的因素
        三、西医的影响
    第二节 发展对策
        一、申报非遗名录,加大保护力度
        二、采取积极政策,给予财政支持
        三、建立传承工作室,培养年轻传承人
        四、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制药产业
        五、开展科学研究,提高诊疗水平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烧伤患者水疗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点阵CO2激光辅助的增生性瘢痕的皮肤再生修复[J]. 谭军. 中国医疗美容, 2021(08)
  • [2]DRG实施对三级医院住院费用的影响研究[D]. 董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MEBT/MEBO配合叠瓦式加压包扎治疗四肢Ⅱ度烧伤的临床研究[D]. 王云.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4]无缝压力衣压力衰减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调节系统开发[D]. 周梦云.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5]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帅.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改良Limberg皮瓣转移成形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中的临床应用[D]. 孙阳. 苏州大学, 2020(02)
  • [7]温泉水浴对50岁以上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D]. 李梦格.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8]湿润烧伤膏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D]. 许博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罂粟碱对猪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急性牵张闭合后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 韩玉卓.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10]巍山“慎德堂”中医药传承研究[D]. 谢兵. 大理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烧伤患者水疗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