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目前知识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论文文献综述)
沙首伟[1](2021)在《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高铁在“走出去”过程中,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迅猛发展必将继续保持。对中国高铁“走出去”而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最根本的支撑和保障。基于对建筑企业高铁“走出去”发展现状、人员构成、管理方式等的系统分析,本文选择对拓展国际市场至关重要的人才管理作为研究重点,旨在通过优化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管理策略进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主要以“能力素质”和“知识管理”为主线,重点研究了国际市场项目人才所需的关键能力素质、不同层级能力素质的重要性,国际化人才知识管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人才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基于能力素质及知识管理的人力管理策略。融合能力素质理论及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完善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的人才战略规划、人才招聘与配置、人才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管理及员工关系管理等人才管理的6个模块关键内容,丰富现有的建筑企业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以期为身处激烈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中国建筑企业在人才支撑方面提供准确分析、科学支持和实战参考。能力素质是个人所具备的潜在的、不明显的、深层次的特征,可以有效区分绩效出色者与绩效一般者的个体特征。为深入分析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人才的能力素质,本文对多家建筑企业中海外项目绩效优秀的员工和绩效一般的员工进行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通过编制行为量表、问卷调查、统计检验和分析,建立了包括自我指向能力维、元能力维、他人指向能力维三个维度的海外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对不同岗位级别能力素质的重要性进行了差异分析与检验。为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海外竞争环境,国际化人才除了具备对应的能力素质外,还应有效地获取新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实现知识创新。本文结合海外市场特点,构建了中国高铁“走出去”海外人才的知识管理水平及知识是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并提出知识管理水平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同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各假设的合理性,并结合模型验证的结果提出基于知识管理水平框架、知识管理个人影响因素、组织影响因素及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国际化人才的知识管理水平提升方案。为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能力素质持续提升策略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案。个人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相互关联、互为依托。仅仅提高个人能力亦或提高个人知识都不会是最佳方式。因此,本文采用粗糙集理论探究了能力和知识之间的联动关系,并进行了决策应用分析。通过以能力素质模型24项能力元素作为条件属性,知识结构3个维度指标作为决策属性构建决策表,运用遗传算法融合粗糙集算法对条件属性进行约简,得到可以较好预测个人知识水平的7项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和能力进行依赖度分析并对决策应用可能性进行了探索研究。为促使能力和知识的联动关系更具有可操作性,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对海外人才管理工作的支撑作用。本文基于能力视角和知识管理视角分别基于人才管理6大模块提出高铁“走出去”海外项目人才管理优化建议。能力素质模型从员工关键行为能力出发,将绩效优秀员工关键行为能力转化为岗位能力要求,可以作为人力资源部门“选、用、育、留”的参考依据。知识管理本质上是在现有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上充分考虑人是知识的产生源泉和关键载体的属性,同时考虑知识型员工相对普通员工而言的特有属性,以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并为组织内员工能力素质的提升提供管理手段的支持。从能力素质和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为海外人才管理提供了一条创新性思路。
冯雍磊[2](2020)在《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管理水平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战略资源,它和能源、物资一起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的支柱,它是组织运行的基础,也是企业利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高效率管理的基础。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离不开知识管理。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内外的企业把知识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制动、燃油和空调系统的主要流通存储、传送系统和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公司员工的知识面比较广,接触的人员也比较多,但是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直不高,现有的知识管理已经完全落后于公司目前的发展需求了,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绊脚石”。针对目前C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发展要求,本文作者进行了关于知识管理的调查和研究。第一,通过查找和翻阅目前知识、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系统等相关文献和资料,还有在知识管理领域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来作为理论的基础。第二,描述了C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概况、知识管理工作的现状、知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中问题具体有如下内容:知识识别能力不强、知识获取缺乏系统性、知识存储不规范和知识流失、知识交流不足、知识共享效率低下、知识应用程度和创新能力不足,重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缺乏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信息化工具应用不足、知识管理手段落后、知识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的信息整合平台、缺乏知识管理组织结构。第三,从公司知识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着手,分析出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设计了一整套完善的知识管理改进方案,其中具体有如下内容:知识管理培训体系设计、信息化技术应用设计、知识管理知识流设计、知识管理制度体系设计、统一的知识管理平台设计和知识管理组织结构体系设计。最后,设计了一套实施的方案,并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计划、实施保障和实施效果评价来实施。本文作者所设计的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将帮助该公司解决目前知识管理所遇到的问题,并提高其知识管理水平,同时有效的保障了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王小健[3](2020)在《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企业知识管理,即企业灵活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对企业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有效地识别、融合和利用的活动。在知识管理过程中合理利用知识挖掘方法,能够帮助石化企业更好地做出指标预测、风险分析和企业决策,提高企业客户的忠诚度和服务体验度,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多源信息处理手段,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只能处理单一来源的数据,将不可避免地局限了石化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探索建立一套高效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深入研究网络行为建模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方法,从而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对企业员工的性格、偏好、行为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更好地帮助石化企业提升其知识管理水平。本文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信息表示和行为建模方法;第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指标相关性建模方法;第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员工社群分析方法;第四,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石化企业客户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层次化聚类的石化企业垂直分类方法。基于上述方法,本文对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效果进行了分组实验和对比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利用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多源异构大数据融合分析的知识管理新方法的情况下,企业知识管理水平有了较为显着的提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企业知识管理方法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行之道。
陆春杰[4](2020)在《大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研究 ——以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迎来了黄金期,为更好聚焦轨道集团运营主业,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开始推广大标段总承包管理模式,将建设风险和管理压力转移到承包商身上。大标段施工总承包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小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模式,其更强调承包商的总承包整体管理水平,而将直接建设任务管控重心和权利下放工区项目部。因此,相比以往承包模式,大标段模式下更应该聚焦总承包管理部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本文以总承包管理部横向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为研究对象,开展大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设计研究。为了丰富研究的内容的深度和实际操作可行性,本文选择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项目为具体案例开展本文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结合大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模式的相关特点以及协调管理机制的相关概念定义,对大标段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进行定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协调理论和界面理论的相关理论综述,提出本文协调管理机制设计的理论框架。即从界面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本文协调管理机制包括界面识别、界面协调组织和界面协调方法,最终以流程的形式呈现。其次,本文以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项目为对象,进行界面分析,发现施工总承包管理界面问题主要表现在职责不清和信息不畅两方面,并主要发生在一线生产管理职能部门之间,并通过WBS-OBS矩阵进行了系统性识别,得出施工总承包管理界面清单,在此基础上对界面问题成因分析,得出大标段施工总承包管理界面问题主要是因为管理标准化缺失、沟通对话渠道和信息传输渠道缺乏、信息分散,信息共享程度低,缺乏信息集成管理系统、职能部门间主观合作障碍、职能管理僵化,缺乏动态调整致使。其次,在界面清单和界面问题成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界面协调组织设计,根据界面管理需求,确定了以项目管理办公室(PMO)为界面协调组织原型,根据案例具体情况,结合界面管理需求,对项目管理办公室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设计,并设计了信息管理系统框架。接着,根据界面清单和界面问题成因,根据不确定性和依赖程度进行了界面协调方法选择,最终确定五种协调方法:标准化协调、等级中性、信息通报、信息系统、等级协调。然后根据界面协调组织和界面活动清单内容,发别设计并指定了界面协调流程,分别是:标准化管理流程、项目信息通报流程、知识管理流程、冲突管理流程、信息管理系统。最后,为了保障协调管理机制设计的可用性和有效性,本文根据协调管理机制设计目标和内容要素,建立了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管理协调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并向施工总承包管理部的管理人员和职工进行了问卷调研,并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确定协调管理机制设计效果等级为优,可以实现预期设计目标。
王昀[5](2020)在《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企业纷纷开展知识管理实践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档案工作与知识管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档案既具有一定的知识特性,又是企业知识资产中基础性、支撑性的组成部分,将企业档案管理置于知识管理背景下探究其新模式,是企业档案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新生与活力、服务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企业档案的管理模式需要借助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优化,提升企业档案的利用效率,发挥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从而帮助企业获得市场优势。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管理关系的分析,从知识管理的视角重新审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分析了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知识管理理论融入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之中,构建了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求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以有助于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提质升级,有效服务企业发展。
杨静[6](2020)在《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名班主任工作室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下,由名班主任领衔、广大班主任成员共同参与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工作室通过组织开展多途径的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分享班主任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为在职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学习路径。当前知识管理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学校、教师、教育技术等方面,并在未来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知识管理在名班主任工作室方面的应用较少,相关研究较为薄弱。本研究尝试从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并对工作室知识管理的六要素进行阐述和分析,将知识管理理论与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实际建设相结合,丰富了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对解决当前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建设中面临的困惑及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知识管理、教育领域知识管理、教师学习共同体、班主任工作室等四个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厘清已有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对知识管理、教师知识管理、工作室与名班主任工作室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教师知识管理理论和教师学习共同体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本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构建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运行机制和模式,以浙江省各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对工作室主持人及其成员开展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现状调查,并运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和文本分析法分别对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探寻名班主任工作室在知识管理六个维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对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知识管理建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张莎菊[7](2020)在《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指导的行动研究》文中指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通过日常的错题订正,错误并不能得到有效减少或消灭,反之,伴随着错题的不断出现与累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逐渐降低,数学学习的信心也逐渐丧失。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错题管理进行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充分利用错题,将错题转化成为学生量身定做的、生成性的数学学习资源,从而帮助学生完善数学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与效果。本研究通过与一线教师合作,共同开展行动研究,尝试通过教师的指导有效解决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的问题,探究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的指导策略,并且通过行动研究的过程体验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遵循文献梳理—框架建构—现状调查—教学行动—总结反思的整体思路。首先,在知识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构错题管理的分析框架,明确了错题管理的实质与内容,过程与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指导的框架模型;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师生访谈提纲,拟定错题本分析表,进入研究现场调查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及其指导的现状,进一步明确现实问题。在理论框架建构与现实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在实验班级开展两轮教学行动,行动严格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过程模型,以促进学生错题管理观念态度的有效改善,学生错题管理活动的科学开展,以及错题管理支持环境的积极创设。在行动结束后,研究者通过测试、访谈及错题本分析等方式,比较行动前后学生的成绩及行为态度变化,发现小学生错题管理的意识有所提升、小学生错题管理的行为显着改善、小学生错题管理的监督得以优化、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普遍提高。通过对研究过程中教师有效指导经验的提炼,本研究得出行动研究的阶段性结论,亦即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的指导策略:提升学生错题管理的认知态度是指导前提、完善学生错题管理的流程方法是指导关键、创设学生错题管理的支持环境是指导保障。
杨兴凯[8](2019)在《知识管理在PMC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知识化的时代,知识价值已经成为全球各地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管理的应用已经涉及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各方面,并且在很多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架构。从而在一定程度说明在管理领域,知识管理具有较大的价值以及独特的作用。同时,PMC工程项目模式已经在社会实践项目中普及和应用,随着PMC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PMC工程项目管理随之出现相应的问题。近十余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对知识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但研究主要是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以及知识管理进行分析研究,鲜有单独针对PMC工程项目展开系统性、单独特征的知识管理应用的研究。这就使得知识管理的价值在PMC工程项目实践中的成效比较局限,存在知识管理价值的系统性和应用性不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分析知识管理和PMC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概念内容。其次,分析PMC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PMC工程项目引进知识管理的必要性,PMC工程项目引进知识管理拟解决的问题,PMC工程项目应用知识管理的实用性。再次,构建知识管理在PMC项目的应用模型和评价指标,其中包括应用模型的两个模型(PMC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和PMC工程项目知识价值链模型)以及PMC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应用程度评价指标。最后,知识管理在PMC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其中包括具体案例项目概况,知识管理在PMC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知识管理应用程度评价。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系统和知识价值链构建PMC工程项目应用模型,研究和解决PMC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PMC工程项目价值和知识价值应用程度,制定了PMC工程项目知识管理应用程度评价指标,能够为PMC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提高PMC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与效率。
蒲菁[9](2019)在《基于知识链方法的H工程咨询公司知识管理流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工程咨询企业已经开始知识管理并建立了相应的体系和流程,但由于知识管理本身的复杂性或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受限,知识管理普遍存在问题,如:执行层面的流程缺陷和瓶颈,导致项目运作效率降低,制约企业价值的创造。因此,对于国内已实施知识管理的工程咨询企业而言,亟需优化其知识管理流程。H工程咨询公司的发展定位是为客户提供工程咨询业务,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与经验,为客户提供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为客户的工程项目投资与决策提供咨询性的服务,从而保障工程投资项目的科学性。从当前的市场竞争现状上看,H工程咨询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当前工程咨询公司的竞争压力加大,而知识管理流程的缺陷以及瓶颈,也在制约H工程咨询公司的发展,导致其咨询项目的运作效率下降,企业的知识价值创造力不足。因此,需要对H工程咨询公司的知识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其知识管理的效率。本文以国内工程咨询企业H工程咨询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轮式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工具与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介绍知识管理及流程管理的理论以及知识管理流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H工程咨询公司知识管理流程的现状、实施知识管理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总结归纳,最后,以知识链和流程管理理论为基础,以新“PSCA”(又名“K10”)模型为工具,采用文献研究、访谈、因果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提出了该公司的知识管理流程优化方案,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提出了持续改进措施。
王莉[10](2019)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的、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参与人员多、技术工艺复杂、施工环境多变等特点,极易产生安全事故。由于安全事故是由各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安全管理需要全面、综合性的知识支持。尽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但是在面临具体安全问题时,如何从众多的数据资料中快速、准确获取所需知识,至今还缺乏有效的解决途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立足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URTCSM),从知识支持的角度,引入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和方法,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以系统论为指导,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核心任务和管理流程,提出智能知识支持的概念和内涵,研究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图谱等技术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的知识支持作用,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理论模型。对URTCSM领域知识范围进行界定,从过程、组织、对象、管理等维度对领域知识进行分解,形成多维分层的知识分类体系。在领域概念建模方面,基于领域知识体系结构内容和特点,构建多维分层的专业领域概念模型;根据标准规范自身结构和使用需求,构建混合粒度的标准规范概念模型;根据事故分析对事故知识的需求,构建多主体关联的事故概念模型。在实体关系建模方面,基于领域知识分类体系结构进行概念之间层级关系建模,并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实施的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形成URTCSM领域知识结构模式,为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提供规范化的知识框架。分析了URTCSM领域知识主要来源,重点对标准规范和事故案例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在领域实体知识元抽取方面,根据数据结构化程度以及自然语言描述特点,对不同类型实体知识元的抽取分别采用人工抽取、基于映射关系的转化、基于规则的提取、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体识别等方法。在关系知识元抽取方面,分别采用基于映射关系的转化、基于规则的关系抽取、基于实体共现的关系抽取、基于机器学习的关系抽取等方法。在实体属性识别过程中采用类似的知识元抽取方法。抽取出来的知识元需要与已有知识进行融合,通过分析不同情形下知识融合需求,提出相应的融合方法。知识图谱中各类实体和关系知识元最后以图结构的形式存入图数据库Neo4j中,形成URTCSM领域知识图谱。提出URTCSM智能知识支持实现框架。针对标准规范知识,提出混合粒度规范知识获取的三种方式:知识导航,智能搜索,知识推荐。针对安全事故知识的应用主要以支持安全知识智能分析为主,提出三类事故分析任务:以事故画像的形式全面可视化的展示事故认知结构,根据统计分析指标自动构建查询语句的事故统计分析,以及基于关联路径的事故深度分析。根据URTCSM领域知识图谱中各知识要素之间的联系,对不同管理情境下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为安全风险识别与预防提供知识支持。最后,开发了基于URTCSM领域知识图谱的智能知识支持系统,用于领域知识图谱维护和管理、标准规范知识智能获取、安全事故智能分析、安全管理决策分析等,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智能知识支持平台。该论文有图107幅,表23个,参考文献209篇。
二、中国目前知识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目前知识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人才管理研究现状 |
1.2.1 人才管理研究发展概况 |
1.2.2 人才管理与能力素质研究发展 |
1.2.3 能力素质模型在建筑企业的人才管理研究综述 |
1.2.4 人才管理与知识管理研究述评 |
1.2.5 知识管理在建筑企业的人才管理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1 能力视角下的人才管理 |
2.1.1 智力与能力素质 |
2.1.2 能力研究的学派 |
2.1.3 能力结构 |
2.1.4 能力识别——关键行为事件访谈 |
2.2 知识管理及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人才管理 |
2.2.1 知识管理相关理论 |
2.2.2 知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
2.3 研究中运用的其他理论方法 |
2.3.1 粗糙集理论 |
2.3.2 遗传算法 |
2.3.3 灰色关联分析 |
2.3.4 结构方程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高铁“走出去”及其人才建设发展现状与特点 |
3.1 中国高铁“走出去”发展现状 |
3.2 中国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需求现状 |
3.3 中国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
3.4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人才培养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能力模型构建与分析 |
4.1 研究思路 |
4.2 关键行为事件访谈 |
4.3 因素分析 |
4.4 不同岗位级别能力素质重要性的差异 |
4.4.1 元能力 |
4.4.2 自我指向行为能力 |
4.4.3 他人指向行为能力 |
4.5 能力元素重要性显着性差异检验 |
4.5.1 研究思路 |
4.5.2 能力素质重要性检验 |
4.5.3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知识管理模型研究 |
5.1 假设及模型提出 |
5.1.1 个人知识管理水平架构及相关假设 |
5.1.2 个人知识管理影响因素 |
5.2 模型与假设的验证分析 |
5.2.1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
5.2.2 量表信效度检验 |
5.2.3 模型验证 |
5.3 研究结果分析及建议 |
5.3.1 研究结果和假设分析 |
5.3.2 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水平影响因素的保障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粗糙-遗传算法的国际化人才能力与知识关系研究 |
6.1 基于粗糙集的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决策表构建 |
6.1.1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的知识表达 |
6.1.2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决策表 |
6.2 基于遗传算法的国际化人才能力素质属性约简 |
6.2.1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属性约简步骤 |
6.2.2 国际化人才的能力素质属性约简结果 |
6.3 有效性分析 |
6.4 决策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能力-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铁“走出去”国际化人才管理策略分析 |
7.1 人才管理规划 |
7.2 人才招聘与配置 |
7.3 人才培训与开发 |
7.4 人才绩效管理 |
7.5 人才激励管理 |
7.5.1 薪酬与福利管理 |
7.5.2 员工关系管理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A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
附件B 国际市场人才能力特征调查问卷 |
附件C 国际市场人才能力特征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D 建筑施工海外项目人才知识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E 能力知识决策表原始数据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知识的定义及特性 |
2.1.2 知识的分类 |
2.1.3 管理信息系统 |
2.2 知识管理 |
2.2.1 知识管理的定义及内涵 |
2.2.2 知识管理的分类及特征 |
2.2.3 知识管理的原则及目的 |
2.2.4 知识管理的模型及流程 |
2.2.5 知识管理的技术及工具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章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公司概况 |
3.1.1 公司基本概况 |
3.1.2 公司业务概况 |
3.1.3 C公司上海分公司组织架构 |
3.2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工作现状 |
3.2.1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运行机构 |
3.2.2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制度 |
3.2.3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
3.3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3.3.1 知识识别能力不强 |
3.3.2 知识获取缺乏系统性 |
3.3.3 知识存储不规范和知识流失 |
3.3.4 知识交流不足 |
3.3.5 知识共享效率低下 |
3.3.6 知识应用程度和创新能力不足 |
3.4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缺乏对知识管理的认识 |
3.4.2 信息化工具应用不足 |
3.4.3 知识管理手段落后 |
3.4.4 知识管理制度不完善 |
3.4.5 缺乏统一的信息整合平台 |
3.4.6 缺乏知识管理组织结构 |
第4章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
4.1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设计思路与原则 |
4.1.1 知识链的管理为核心设计思路 |
4.1.2 以公司发展战略为中心的原则 |
4.1.3 服务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原则 |
4.1.4 符合公司文化的原则 |
4.2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
4.2.1 知识管理培训体系设计 |
4.2.2 信息化技术应用设计 |
4.2.3 知识管理知识流设计 |
4.2.4 知识管理制度体系设计 |
4.2.5 统一的知识管理平台设计 |
4.2.6 知识管理组织结构体系设计 |
第5章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实施及效果评价 |
5.1 知识管理改进方案实施计划 |
5.2 知识管理改进方案实施保障 |
5.2.1 组织管理层保障 |
5.2.2 资源投入的保障 |
5.3 知识管理改进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
5.3.1 知识管理的效果评价 |
5.3.2 知识管理综合绩效评价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体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1.1.2 知识管理的经济价值 |
1.1.3 石化企业的知识管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2 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 |
2.1.1 背景介绍 |
2.1.2 企业知识管理相关概念 |
2.1.3 国外主流知识管理思想 |
2.1.4 利用知识挖掘提高组织资本和企业竞争力 |
2.2 国内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
2.2.1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进展 |
2.2.2 基于多源知识发现实施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知识管理方法 |
2.3.1 多特征融合统计学习方法 |
2.3.2 多源异构数据知识发现方法 |
2.3.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社会化管理方法 |
2.4 文本语料分析基本方法 |
2.4.1 技术挑战 |
2.4.2 文档处理和分词 |
2.4.3 数据降维及语义分析 |
2.4.4 文本语料分类和聚类 |
2.5 小结 |
3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要求与方法 |
3.1.1 石化企业创新发展要求与创新要素 |
3.1.2 提升石化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方法 |
3.2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
3.2.1 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 |
3.2.2 石化企业知识管理方法的基本要素 |
3.3 基于多源信息的石化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框架与检验方法 |
3.3.1 知识管理方法实施框架 |
3.3.2 研究维度、效度及其检验方法 |
3.4 小结 |
4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石化企业员工行为建模 |
4.1 网络社会化行为建模面临的挑战 |
4.2 网络社会化行为的特点与数据维度 |
4.3 问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和总体思路 |
4.3.1 词汇范畴分析 |
4.3.2 数据收集 |
4.3.3 总体框架 |
4.4 员工行为建模方法 |
4.4.1 员工属性信息建模 |
4.4.2 工作行为建模 |
4.4.3 网络行为建模 |
4.5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与知识管理 |
4.5.1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和求解 |
4.5.2 指标分析和知识管理 |
4.5.3 指标相关性预测模型研究小结 |
4.6 企业员工的社群分析 |
4.6.1 企业员工社群分析的研究背景 |
4.6.2 企业员工行为的时间分布建模 |
4.6.3 社群发现 |
4.6.4 相似度学习及特征权重学习 |
4.6.5 企业员工社群分析研究小结 |
5 基于多源大数据分析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
5.1 客户关系管理(CRM) |
5.2 石化企业客户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管理思路 |
5.3 指标相关性建模方法 |
5.4 基于商业行为分析的企业客户分类方法 |
5.5 小结 |
6 实验研究与算例分析 |
6.1 多源信息融合实验 |
6.2 员工社群发现 |
6.3 员工社群类型的知识发现及讨论 |
6.4 企业客户信息搜集和指标相关性建模 |
6.5 企业分类实验评测 |
6.6 知识管理效果评估-以企业员工管理为例 |
6.7 实验讨论和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大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研究 ——以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大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模式 |
1.1.2 大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模式应用问题分析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机制 |
1.2.2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问题 |
1.2.3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组织 |
1.2.4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方法 |
1.2.5 工程项目界面管理 |
1.2.6 研究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大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协调管理机制内涵 |
2.1.1 大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
2.1.2 大标段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定义 |
2.2 协调理论 |
2.2.1 协调的内涵及协调过程 |
2.2.2 协调、协调机制、协调过程 |
2.2.3 协调和界面的关系 |
2.3 界面管理理论 |
2.3.1 界面的内涵 |
2.3.2 界面管理的内涵 |
2.3.3 界面管理流程 |
2.4 界面协调组织 |
2.4.1 组织设计理论 |
2.4.2 一般界面协调组织类型 |
2.4.3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相关的理论 |
2.5 界面协调方法 |
2.5.1 界面协调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 |
2.5.2 界面协调管理方法介绍 |
2.6 大标段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内容和设计流程 |
2.6.1 大标段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设计内容 |
2.6.2 大标段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设计流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管理界面分析 |
3.1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管理组织界面分析流程 |
3.2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管理案例介绍 |
3.2.1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项目基本概况 |
3.2.2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项目组织结构 |
3.3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管理组织界面初步识别 |
3.4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管理组织界面问题收集 |
3.4.1 施工总承包管理组织界面一般问题 |
3.4.2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管理界面问题驻点调研和访谈 |
3.4.3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管理组织界面问题 |
3.5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管理组织界面清单 |
3.5.1 总承包管理工作结构分解(WBS)和组织结构分解(OBS) |
3.5.2 总承包职能任务分工表(WBS-OBS矩阵) |
3.5.3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管理界面清单 |
3.6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管理组织界面问题成因分析 |
3.6.1 职能部门之间信息流通不畅 |
3.6.2 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晰 |
3.6.3 职能部门间协调管理问题成因归类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MO的组织界面协调组织设计 |
4.1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管理组织界面协调组织构建流程 |
4.2 项目管理办公室(PMO)适应性分析 |
4.3 大标段施工总承包管理部项目管理办公室目标和工作任务 |
4.3.1 项目管理办公室目标 |
4.3.2 大标段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办公室工作任务 |
4.4 大标段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结构设计 |
4.4.1 基于PMO的组织界面协调组织结构设计 |
4.4.2 基于PMO的组织界面协调管理组织职能分工和岗位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织界面协调管理方法选择和流程设计 |
5.1 组织界面协调管理方法选择 |
5.2 标准化管理 |
5.2.1 标准化协调管理责任矩阵 |
5.2.2 标准化协调流程 |
5.2.3 标准化协调内容 |
5.3 项目管理信息通报 |
5.3.1 项目管理信息通报责任矩阵 |
5.3.2 信息通报流程 |
5.3.3 项目管理信息通报内容 |
5.4 知识管理 |
5.4.1 知识管理责任分工 |
5.4.2 知识管理流程 |
5.4.3 知识管理内容 |
5.5 冲突协调管理 |
5.5.1 冲突管理责任矩阵 |
5.5.2 冲突协调协调流程 |
5.6 信息管理系统 |
5.6.1 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责任分工 |
5.6.2 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流程 |
5.6.3 信息管理系统构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评价 |
6.1 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评价指标设计 |
6.1.1 协调管理机制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6.1.2 大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
6.2 大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评价方法 |
6.2.1 层次分析法 |
6.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6.2.3 大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评价流程 |
6.3 大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评价 |
6.3.1 协调管理机制有效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3.2 协调管理机制有效性评价模糊综合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论文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5)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课题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一)课题的结构安排 |
(二)课题的研究方法 |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
(一)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概述 |
第一节 知识管理理论概述 |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 |
二、知识管理的流派 |
三、知识管理的功能 |
第二节 企业档案和企业档案管理概述 |
一、企业档案概述 |
二、企业档案管理概述 |
第三节 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 |
一、管理范畴层面的局部与整体关系 |
二、管理理念的引导与附和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企业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 |
一、知识管理的管理理论为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方法 |
二、知识管理的系统为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了通用平台 |
三、知识管理为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
第二节 企业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 |
一、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知识管理融合度不够 |
二、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信息素养较弱 |
三、企业人员挖掘档案价值能力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构建 |
第一节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构建理念、目标和原则 |
一、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构建理念 |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构建目标 |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构建原则 |
第二节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基本模式框架 |
一、强有力的企业组织结构 |
二、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型 |
三、优秀技术支持的企业档案应用平台 |
四、灵活便捷的企业档案知识服务形式 |
第三节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运行保障机制 |
一、企业的制度保障机制 |
二、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组织文化引领机制 |
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知识管理 |
二、教师知识管理 |
三、工作室与名班主任工作室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教师知识管理理论 |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理论 |
第三章 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机制与要素研究 |
第一节 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机制研究 |
一、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
二、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运行机制 |
第二节 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要素研究 |
一、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运行模式 |
二、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要素 |
第四章 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设计与发放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的编制 |
三、预调查 |
第二节 问卷数据分析 |
一、样本基本情况统计 |
二、样本基本态度分析 |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 |
四、数据相关性分析 |
五、数据差异性比较 |
第五章 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知识获得层面 |
一、工作室活动开展频率较低,研修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 |
二、成员知识内化能力欠缺 |
三、成员知识获取途径较少 |
第二节 知识整理层面 |
一、成员知识整理意识淡薄,整理不及时 |
二、成员知识结合化能力欠缺,缺乏知识整理技术 |
三、成员身兼“多职”工作繁忙,缺乏整理时间 |
第三节 知识储存层面 |
一、成员知识储存方式欠佳,储存时长难以保障 |
二、工作室缺乏系统化的知识储存库 |
第四节 知识分享层面 |
一、成员知识分享意愿不强烈 |
二、成员交流沟通的机会有限 |
三、工作室缺乏资源共享平台 |
第五节 知识应用层面 |
一、成员知识应用主动性不高 |
二、成员知识外化困难,应用范围狭窄 |
第六节 知识创新层面 |
一、成员知识创新意识不强 |
二、成员知识创新能力缺乏 |
三、工作室知识创新激励机制欠缺 |
第六章 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改进策略 |
第一节 知识获得层面 |
一、积极开展活动,丰富研修活动内容和形式 |
二、督促成员主动学习,提高成员知识内化能力 |
三、拓展知识获取途径和方式,增加成员学习资源的多元化 |
第二节 知识整理层面 |
一、增强成员知识整理意识,及时整理 |
二、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成员知识整理技能 |
三、对成员给予积极支持,确保整理时间 |
第三节 知识储存层面 |
一、配备专人负责知识储存工作,确保储存时长 |
二、建立系统化的工作室知识库和知识地图 |
第四节 知识分享层面 |
一、实施发展性评价,增强成员知识分享意愿 |
二、创造条件促进成员间的交流,增加沟通机会 |
三、运用信息技术,搭建工作室知识共享平台 |
第五节 知识应用层面 |
一、敦促成员对习得知识的应用,提高成员知识应用主动性 |
二、提高成员知识外化能力,拓展知识应用范围 |
第六节 知识创新层面 |
一、激发成员创造性思维,增强成员创新意识 |
二、培养成员总结与反思的习惯,提高成员创新能力 |
三、建立完善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指导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理念之维:进行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真切呼唤 |
1.1.2 现实之需:进行错题管理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
1.1.3 学生实际:进行错题管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有关错题管理的研究 |
2.1.1 错题管理的内涵研究 |
2.1.2 错题管理的价值研究 |
2.1.3 错题管理的现状研究 |
2.2 有关错题管理指导的研究 |
2.2.1 指导学生提升错题管理意识的策略 |
2.2.2 指导学生完善错题整理的策略 |
2.2.3 指导学生开展错题分享的策略 |
2.2.4 指导学生进行错题再学习的策略 |
2.3 已有研究的述评 |
2.4 核心概念界定 |
2.4.1 错题 |
2.4.2 知识管理 |
2.4.3 错题管理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过程 |
3.2.1 确定研究伙伴 |
3.2.2 明确研究过程 |
3.3 理论框架 |
3.3.1 错题管理的实质与内容 |
3.3.2 错题管理的过程与条件 |
3.3.3 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指导的框架模型 |
4 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指导的行动历程 |
4.1 研究现场的进入 |
4.2 问题的明确 |
4.2.1 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4.2.2 小学数学错题管理指导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4.3 行动方案的制定 |
4.3.1 行动目标的制定 |
4.3.2 行动计划的制定 |
4.4 行动方案的实施 |
4.4.1 开展主题班会,完善学生认知态度 |
4.4.2 教师亲自示范,规范错题管理流程 |
4.4.3 召开专题培训,介绍错题整理方法 |
4.4.4 设立错题小组,强化错题管理监督 |
4.4.5 建立激励制度,营建错题管理氛围 |
4.5 行动方案实施反馈与反思 |
4.5.1 方案实施情况的反馈 |
4.5.2 方案实施情况的反思 |
4.6 行动方案的改进与再实施 |
4.6.1 强化方法培训,改进错题整理形式 |
4.6.2 树立学生典范,提升错题管理质量 |
4.6.3 设立帮扶小组,加强学生个别指导 |
4.6.4 设错题分享会,营建良好交流氛围 |
4.6.5 定期开展复习,促进错题有效利用 |
5 研究结果与反思 |
5.1 研究结果 |
5.1.1 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普遍提高 |
5.1.2 学生错题管理的意识有所提升 |
5.1.3 学生错题管理的行为显着改善 |
5.1.4 学生错题管理的监督得以优化 |
5.2 研究结论 |
5.2.1 提升学生错题管理的认知态度是指导前提 |
5.2.2 完善学生错题管理的方法工具是指导核心 |
5.2.3 创设学生错题管理的支持环境是指导保障 |
5.3 研究反思 |
5.3.1 对行动过程的反思 |
5.3.2 对行动结果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知识管理在PMC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1.3.1 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2 工程项目知识管理及PMC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知识管理 |
2.1.1 知识管理 |
2.1.2 知识管理活动 |
2.1.3 知识管理组织层次 |
2.2 PMC工程项目管理 |
2.2.1 PMC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
2.2.2 PMC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分类 |
2.2.3 PMC项目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
2.2.4 PMC工程项目特点 |
2.3 其他理论基础 |
2.3.1 波特价值链 |
第三章 PMC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引进知识管理应用分析 |
3.1 PMC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1 PMC工程项目管理承包公司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
3.1.2 PMC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
3.1.3 PMC工程项目管理中各单位之间缺少知识信息共享 |
3.1.4 PMC工程项目管理中创新意识淡薄 |
3.2 PMC工程项目引进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3.2.1 解决PMC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需要 |
3.2.2 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 |
3.2.3 PMC工程项目管理自身的需要 |
3.3 PMC工程项目管理引进知识管理拟解决的问题 |
3.3.1 解决PMC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水平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问题 |
3.3.2 解决PMC工程项目管理中知识信息缺乏共享和创新不足问题 |
3.4 在PMC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知识管理的实用性目标 |
第四章 知识管理在PMC工程项目的应用模型和评价指标的构建 |
4.1 应用模型和评价指标的构建分析 |
4.2 应用模型的构建 |
4.2.1 PMC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系统 |
4.2.2 PMC工程项目知识价值链 |
4.3 PMC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应用程度评价指标 |
4.3.1 应用程度评价指标构成分析 |
4.3.2 评价指标应用内容和评分标准 |
4.3.3 项目各阶段应用程度评价指标表 |
第五章 知识管理在PMC工程项目管理案例中的应用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介绍 |
5.1.2 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 |
5.1.3 以往PMC工程项目管理出现的问题 |
5.2 知识管理在PMC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
5.2.1 在项目立项与决策阶段中的应用程度 |
5.2.2 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中的应用程度 |
5.2.3 在项目招标采购阶段中的应用程度 |
5.2.4 在项目施工阶段中的应用程度 |
5.3 项目知识管理的应用程度评价 |
5.3.1 各阶段应用程度评价和分值情况 |
5.3.2 应用知识管理解决的问题及仍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知识链方法的H工程咨询公司知识管理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知识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知识管理理论 |
2.1.1 知识管理的发展历程 |
2.1.2 知识链理论 |
2.1.3 知识链模型 |
2.2 知识管理流程 |
2.2.1 知识管理流程内涵 |
2.2.2 知识管理流程模型 |
2.3 流程管理理论 |
3 H工程咨询公司知识管理流程现状分析 |
3.1 工程咨询行业及H工程咨询公司情况 |
3.1.1 工程咨询行业情况 |
3.1.2 H工程咨询公司情况 |
3.1.3 H工程咨询公司知识管理基本内容 |
3.1.4 H工程咨询公司知识管理的知识类型 |
3.2 基于知识链的公司知识管理流程现状调查分析 |
3.2.1 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
3.2.2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3.2.3 调查结果分析 |
3.3 H工程咨询公司知识管理流程的问题分析 |
3.3.1 知识管理流程中的知识识别与获取忽视隐性知识开发与利用 |
3.3.2 知识管理流程的知识处理和存储缺乏共享知识库平台支持 |
3.3.3 知识管理流程的知识应用与创新的及时性与合理性问题 |
4 基于知识链的H工程咨询公司知识管理流程优化 |
4.1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管理流程优化原则 |
4.1.1 效率优先原则 |
4.1.2 增加价值原则 |
4.2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管理流程优化基本方法 |
4.3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管理横向流程模块的优化 |
4.3.1 基于“K10”知识链的总流程优化 |
4.3.2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识别与获取流程优化 |
4.3.3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处理与存储流程优化 |
4.3.4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应用与创新流程优化 |
4.3.5 基于知识链的知识评估和调整流程优化 |
4.4 基于知识链的H工程咨询公司知识管理纵向流程模块的优化 |
4.4.1 纵向模块优化的步骤 |
4.4.2 纵向支持模块优化的内容 |
5 H工程咨询公司知识管理流程优化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措施 |
5.1 H工程咨询公司知识管理流程优化效果评价 |
5.2 H工程咨询公司知识管理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10)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基于知识图谱的URTCSM智能知识支持理论模型 |
2.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系统分析 |
2.2 URTCSM智能知识支持概念框架 |
2.3 知识图谱对URTCSM智能知识支持作用分析 |
2.4 基于知识图谱的URTCSM智能知识支持理论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维关联混合粒度的URTCSM领域知识结构模式研究 |
3.1 多维关联混合粒度知识建模需求分析 |
3.2 URTCSM领域知识分类体系分析 |
3.3 URTCSM领域概念模式分析 |
3.4 URTCSM领域关系模式分析 |
3.5 多维关联混合粒度的URTCSM领域知识结构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4 URTCSM领域知识图谱知识元抽取方法研究 |
4.1 URTCSM领域相关数据源分析 |
4.2 URTCSM领域实体知识元抽取方法研究 |
4.3 URTCSM领域关系知识元抽取方法研究 |
4.4 URTCSM领域属性知识元识别 |
4.5 URTCSM领域知识融合 |
4.6 URTCSM领域知识存储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URTCSM领域知识图谱的智能知识支持研究 |
5.1 URTCSM智能知识支持实现框架分析 |
5.2 混合粒度规范知识获取 |
5.3 安全事故智能分析 |
5.4 安全管理智能决策支持 |
5.5 基于URTCSM领域知识图谱的智能知识支持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性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中国目前知识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中国高铁“走出去”视角[D]. 沙首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研究[D]. 冯雍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3]石化企业多源知识发现与管理方法研究[D]. 王小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大标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总承包协调管理机制研究 ——以南京地铁X号线施工总承包项目为例[D]. 陆春杰.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研究[D]. 王昀.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6]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知识管理的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D]. 杨静.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7]小学生数学错题管理指导的行动研究[D]. 张莎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知识管理在PMC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杨兴凯. 广西大学, 2019(03)
- [9]基于知识链方法的H工程咨询公司知识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 蒲菁.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8)
- [10]基于知识图谱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理智能知识支持研究[D]. 王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