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北京晚报新举措(论文文献综述)
郭强[1](2017)在《传承文化基因 变革报道模式 彰显媒体责任》文中研究说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彻底颠覆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读报人群明显减少;新闻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比纯新闻更有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的专、副刊成为彰显报纸文化品位的重要领域。基于此,秉承"生活""味道""价值"的理念,北京晚报推出一系列新举措,让报纸的文化功能趋向最大化。"报纸是新闻纸,同时也是文化纸。"弘扬先进文化,是报纸的使命,也是北京晚报始终坚守的原则
刘雯[2](2015)在《1949年以来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外交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授权的非政府组织,向他国政府和人民开展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具有非强制性、内外的互动性、发挥作用的长期性和长效性、意识形态属性等四大特征。它可分为政府主导的文化交流、政府授权由社会组织实施的文化交流以及政府参与的文化交流三种形式。文化外交是国家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树立国家形象的有效手段。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国际环境使得非洲国家成为中国争取友好合作的对象之一。在文化外交服务政治、文化外交应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等原则的指导下,中国以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契机开始了对非文化外交。此后,中国通过高层外访、教育合作、艺术团访演、文化展览、电影输出、主持或参加国际多边活动等方式加强同非洲国家的文化互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中国对非文化外交戛然而止,直至70年代初才逐渐恢复起来。改革开放后,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主要任务在于推动中非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促进中非经贸合作。这一阶段,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内容更加丰富、形式多样化。进入21世纪,中非关系发展的需要以及政府对文化的重视使得中国对非文化外交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相关机制趋于成熟,并且确立了由文化部主管并协调各部委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管理体制。新时期中非的人文往来密切,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媒体合作初具规模。总的来说,建国后的中国对非文化外交呈现出了始终以和平为目标、注重双方互动、意识形态不断弱化、从政府主导到官民协作的特点。它为加强中非政治互信、推动中非经贸往来、提升中国在非洲的文化软实力以及促进非洲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进一步推动对非文化外交的发展中国具有文化资源丰富、硬实力基础坚实、中非关系牢固等三大优势,同时也面临中非文化差异较大、管理机制分散、资金不足、文化传播手段相对单一等四个方面的挑战。中国应采取加强教育文化合作培养非洲的中国通和中国的非洲通、推动文化外交管理体制的改革、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重视公共媒体与文化外交的结合、充分发挥在非华人华侨的桥梁作用等措施应对之。
宋忠良[3](2012)在《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为例》文中指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是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出现的对国际体育事务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类城市。本研究将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界定为在国际体育事务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各项体育事业比较发达且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和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本研究在理论上可以进一步丰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一般理论,是对目前有关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相关研究的有益补充,也是对城市体育理论研究的完善与创新;其次可以为北京市制定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及政策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撑。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界定了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概念及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对影响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在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建立了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建设国家体育中心城市的现状进行了评价。针对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加快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实证研究部分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文章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构建出由八个一级指标、二十九个二级指标和六十九个三级指标所组成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制定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评价标准,我们计算出目前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实现程度为80.51%。由此可以看出,北京距离“具有明显迹象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素养等四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分别达到了87.97%、87.84%、88.71%、93.18%,均超过了85%,但是其余四个指标实现程度较低,除体育科技达到80.97%,体育产业、职业体育、体育国际化水平、实现程度均低于80%,距离“具有明显迹象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分析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及目标和加快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对策。
徐昕,田璐[4](2011)在《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1983-2009》文中认为暴力抗法是国家与社会的短兵相接。本文基于465起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案例,以司法能力为线索,从国家与社会两个层面,结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视角进行分析。暴力抗法的产生主要源于国家能力的不足,体现在司法领域即司法能力的不足。治理暴力抗法的主要思路为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应从惩罚与激励两个方向入手,努力提升司法的强制能力、救济能力及合法性能力。
杜倩萍[5](2011)在《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以瓷娃娃关怀协会为主要案例》文中指出自20世纪90年末以来,关于非政府组织和弱势群体的问题,一直是相关学术界热门话题,出版了不少论着,网络上的点击率也日益增长。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宏观上的论述,真正深入非政府组织,特别是草根非政府组织及其公益服务对象内部进行参与式调查的实证性成果并不多。而本文则以瓷娃娃关怀协会及成骨不全症患者(瓷娃娃)为主要案例,从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以理想及实际文化模式为主线,运用社会结构分层、公民社会、参与式发展等相关理论,结合国情实例,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对草根非政府组织扶助弱势群体之功能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第一,将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放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分层加剧、弱势群体大量存在、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非政府组织不断涌现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并以瓷娃娃为例,描述了弱势群体的处境和需求。从而论述了目前中国的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更多草根非政府组织,以激发集体智慧及社会力量,来扶助弱势群体,避免群体性过激行动的发生,以保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第二,从历史学角度,追溯了我国古代民间社团产生和发展的思想、组织渊源,以及近代化社会转型时期,对明、清社会组织形态的影响;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特点及相关理论。第三,以瓷娃娃关怀协会实施的扶助成骨不全症患者群体之各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草根非政府组织在扶助弱势群体中的功能、优势和不足之处。第四,针对草根非政府组织发挥功能时面临的外部制度困境和自身制约因素,提出对策性建议:从政府层面上创造促进草根非政府组织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其中包括完善管理体制,从控制型管理转向培育服务型管理;健全政策法规,进一步改善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资源引导,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平等合作关系。并与美国税收政策作比较,论证了提升税收优惠政策,对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对非政府组织而言,要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其中包括拓宽获取资金渠道,力保可持续发展,提倡参与式发展,建立与政府、企业、扶助对象及志愿者的互动合作模式;提升专业化能力,广泛吸纳人才;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建立多元立体监管体系;构建志愿服务新机制,发挥公益活动生力军作用。同时,以英国《框架协议》及“时间银行”等为例,提出要重视从小培养志愿风尚,强化鼓励褒奖制度,使公益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结语中,还运用文化模式的整合理念,勾勒了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企业等共同整合各方资源,扶助弱势群体框架图,以期更好地发挥草根非政府组织的功能,使社会公益事业更健康、迅速地发展。论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参与式调查,积累了大量有关瓷娃娃病友及瓷娃娃关怀协会的资料和数据。然后在对资料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详细地描述了瓷娃娃的身体状况、经济收入、受教育、就业、家庭婚姻状况、心理状态及需求等。同时,利用亲身经历、个别访谈、平面及网上相关材料,对瓷娃娃关怀协会的组织结构、实施之各种项目及志愿者公益服务等进行梳理分析,从中全面展现了协会在扶助瓷娃娃等罕见病群体中的功能及他们自身的心路历程。第二,运用人类学参与式发展理论,绘制了“参与式发展主体之间关系模式图”,具体地展现了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企业、公益服务对象及志愿者之间“赋权”、“分权”的互动合作关系。同时还运用文化模式整合理念,绘制“理想文化模式下扶助弱势群体框架图”,以展示非政府组织、政府、社区、企业等各主体共同构筑扶助弱势群体的运作框架和社会功能。
余建清[6](2009)在《我国区域传媒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空间视角全面审视了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状况,研究了传媒产业布局嬗变及其影响、传媒机构的跨地区经营以及竞争合作、传媒业的空间集聚与集群、传媒制度创新、传媒业的地区差距与区域协调战略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不同地区间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因素、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因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区位因素上出现的巨大差异,导致我国传媒产业布局从按照行政区划的均衡分布逐步走向了按照市场规律的非均衡分布,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传媒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明显,区域分异是当前我国传媒产业在空间分布上的典型特征。传媒业布局的区域分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媒业发展,但由于传媒管理体制不成熟等原因,当前传媒业的区域分异状况还并未真正造就有利于传媒竞争和产业效率提升的市场环境,也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是当前传媒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传媒市场的行政分割制约了传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传媒业效率的提升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整合和构建区域传媒市场。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市圈的发展为区域传媒市场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性。从市场运行的微观机制看,整合区域传媒市场就是要让传媒机构实现跨地区发展;而在当前政策条件下,传媒跨地区发展的主要路径是依靠与异地传媒之间的合作竞争,传媒联盟就是其主要形式。传媒联盟在推进传媒竞合方而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机会主义是对联盟稳定性的主要威胁,因此,如何防范和治理机会主义是传媒联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传媒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导致了传媒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地理集中,最终形成传媒产业集群。由于产业集群具有集聚效应、外部效应以及网络效应,因此产业集群被视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我国传媒产业在经历了市场化、集团化等阶段之后,要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实施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是必然选择。当前,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空间集聚和地理集中,但是远未形成传媒产业集群,因此,培育传媒产业集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分权让利”的改革措施使得地方政府成为一级独立的权益主体,因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能对传媒制度创新施以影响。我国传媒制度创新表现为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传媒机构的三元博弈中,按照供给主导、中间扩散和需求诱致的“上、中、下”三结合方式,从微观、中观向宏观深入的渐进性边际调整过程。在现有政策框架内,推动我国传媒制度创新,让传媒跨地区经营真正具有现实操作性,可考虑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传媒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拉大可能对区域协调发展总体目标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应该尽快研究、制定并实施传媒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传媒业的区域协调的关键就是推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传媒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既需要构建传媒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又需要发挥西部地区传媒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王耀中[7](2006)在《校服意义的初步研究 ——我国城市中小学生校服穿着二十年》文中研究说明校服作为在校学生穿着的服装,是相对于社会整体的学生群体文化身份的边界确认和归属,更多地强调群体类化的边界,而不是个体求异的僭越。其意义在于藉由服装穿着的属性及功能对学生心灵和学校文化施以的内在积极影响。校服作为一种隐性教育形式,它不同于课程教育的显性特点,而是由时间来昭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它的教育意义表征在校服实施的全过程里。但是在我国城市中小学校服推行十几年中,校服从国家指导意见变为地方教育部门或学校的执行指令而引发的强制推广开始,从校服推行者掌控着推行权和选择权介入校服的生产而导致的市场公平原则遭到破坏开始,从质次价高校服的生产到校服推行者的强制推行而形成的生产商与校服推行者的利益共谋关系开始,从无人监管的质量真空到积重难返的腐败案件而反映的监督机制问题开始,从国家推行校服的初衷到学生面对校服的无奈而揭示的校服实施的悖论开始,校服这个关于学校和学生的文化载体,在实施中一步步地背离了它的意义。 校服穿着20年所表征的“政令与实施不一”“强制推行”“推行者腐败”“教育工作者靠山吃山”“不断报出的劣质校服”等等事实,颠覆着教育者说教的可信性和行为的楷范性,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也自然被负面的社会影响所负面化。20年的校服历程是一个在学生心灵里淹没社会信任的过程。
廖志锦[8](2006)在《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职业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和改革进程进行了全面了解,分析我国田径运动的市场化、职业化发展趋势。根据专家调查的结果,运用帕累托截集法,总结出当前制约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职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群众基础、资金状况、田径文化、社会参与投入、市场开发、对外交流等11个。最后提出促进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职业化的发展对策:宣传田径运动文化,培育人民群众对田径美的欣赏、增强田径竞赛表演性、娱乐性、观赏性;打造系列田径精品赛事;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参与投资田径;田径明星的包装、培养;加大宣传,重视宣传、普及田径运动;改革田径竞赛制度;促进发展田径俱乐部;加强与中介机构、经纪公司合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田径产业化发展;引进外教,扩大对外交流;适当修改规则。
杨世文,能建国,丁建峰,戴辉礼[9](2005)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文中指出北京市一向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本报告从思想理论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社会公德建设3个方面概述了近两年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状况。首先,北京市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与研究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最前面,社科理论研究突出首都意识和北京特色,以研究实际问题为中心。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的立项数量,要比"九五"规划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各类规划数目立项总数达到400项左右("九五"为220项)。研究课题突出"建设新北京、办好新奥运"的主题。2002年至2003年,北京市社科学会队伍不断壮大,社科联所属学会已达到107个;市属单位承担的研究项目也越来越多。其次,北京在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并积极倡导终身学习风尚。发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化社区建设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主题:各种宣传日活动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呈现新面貌;与抗非典相关的社区文化活动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2003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延伸到了高等院校,外来人口教育也取得了较大成绩。最后,北京市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素养近几年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还存在不少社会公德问题。如环境卫生的现状不太理想,文明交通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社会公德问题。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的统计表明,北京市民的公德认识水平较高,但公德实践较差,特别是当损害自身利益时,敢于同破坏社会公德的言论和行为作斗争的市民较少。令人忧虑的是,由于学校德育教育的失衡以及社会风气和成人榜样引导不力,青少年社会公德状况不太尽如人意。青少年在公共卫生的保持、公共秩序的遵守、公共财产的爱护方面,都有待提高。针对以上现象,本报告对进一步推动北京公民道德建设作了深入探询: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特别是学校的德育教育;以完善的制度和规则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各类传播媒体发挥社会舆论赏善罚恶的作用;创造和建设优美环境,完善社会公共生活设施建设,让市民在方便、整洁的环境中受到感染,不断升华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公德习惯。
操慧[10](2004)在《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文中指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媒介消费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文化景观。媒介文化,是一种以媒介为中心,通过媒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介入社会生活,从而渐进式、渗透性地发生、扩散自身影响的亚文化。媒介与人在文化传播中建构起千丝万缕的社会关联,而这一关联就是媒介文化的内涵。而对这一内涵的形成、特征的具体研究,理应成为媒介文化理论应用性的开拓。中国晚报文化,是以中国晚报发展、运作及审美为有机构成的媒介文化,它是媒介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与特色化的产物,它具有媒介文化的一般共性与晚报文化的特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晚报的持续繁荣,其作为强势媒体的普适度与社会认同度是晚报文化得以相对独立的研究前提。中国晚报从弱到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效益为上”的运作到市场经济时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品牌经营,目前正经历着现代晚报集约化发展的转型;其蓬勃发展、开拓创新的媒介现实,为我们从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内涵等主要方面去解析这一文化现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与理性思维的角度,并使这样的角度成为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晚报的审美特征,也是中国晚报文化由来已久的被认同的文化特质。晚报在现代中国传媒中具有改革试验、创新示范的先锋性;它伴随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日常性的媒介消费选择,并且在当今网络媒体的强有力冲击下,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接触率,拥有很高的媒介忠诚度。这些都启发我们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中去认识媒介文化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本文首次将晚报文化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从媒介研究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出发,通过对晚报生产、传播、接受的阶段性发展的过程解析,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此建立起基本的逻辑框架。《北京晚报》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使其成为总体演绎中个案选择的必然。《北京晚报》是我国传统晚报中成功转型的代表,在走向晚报现代化的运作实践中,它所表现出的启示中国晚报文化以及媒介文化走向的深远意义,正是中国报业文化、媒介文化整体研究中由点带面的归纳的逻辑依据。对晚报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是把握晚报文化内涵与走向的重要文本。本文除了提供不同时期晚报发展的大量素材以及分析以外,还根据报纸版面的报道,整理了相关的重要“大事记”,运用一些简洁明了的版面统计,量化了晚报文化研究中的效果实证,力图弥补传统晚报研究中抽象说理、主观推断、随意定性的研究缺憾;同时,在“演绎—归纳”、“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色”的交叉论证框架下,以媒介文化的媒介事实说话,在媒介文化生发机理及以媒介人为核心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视角中,客观呈现《北京晚报》的文化价值,详尽解析((J七京晚报》文化的形成、内容与特征。中国晚报以城市为中心的定位,以市民消费为取向的策略,以人文塑造为终极诉求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在中国社会市民化、世俗化的日常审美中平衡着导向,深化着取向,预示着走向。本文着眼于媒介文化与晚报研究的结合点,在个案中演绎 “晚报发展上的文人传统、晚报运作中的文人创新、晚报人文中的文人自觉”,归纳中国晚报文化现实的“有为”与“可为”;从而使研究在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应用、现实与未来的三重视野中找寻指导中国晚报实践、旨在提升中国晚报文化的内在规律。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媒介文化切入,以晚报文化的衍生性立足,围绕“需要与满足”的作用机理,对媒介文化的发生机制、模式、特点作总体推演,然后界定媒介文化的内涵,主要从它与“新闻文化”的异同比较中,归纳出媒介文化的主要功能以确立本文立足的逻辑框架:即媒介文化的发展、运作、审美三大层次是媒介文化阐释的核心要素,它是晚报文化研究的总体结构模式和逻辑演绎的思维模式。本章着重阐述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对媒介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运作以及人文实况做概括式的特性描述,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生发作文化与媒介研究的生态铺垫,它是中国媒介文化立足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中国晚报文化特色化的阐释依据。 第二章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建立在媒介文化生发普遍机理上的中国晚报文化,是媒介文化共性与晚报文化个性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定时空中的特定产物。“社会需要与满足”的媒介化表现,对于中国晚报来说,就是使其在功能分工、政策介入的差异化选择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总体面貌。它体现出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与中国新闻改革同步、与中国人生活方式改变同步的本土特色。本章的重点,是对中国晚报作历史沿革的综述,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客观呈现中国晚报发展、运作以及审美的特点,这是中国晚报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章承接第一、二章的逻辑铺垫,从二般、普遍过渡到《北京晚报》文化的个案研究。在((j匕京晚报》文化的生发研究中,注意了晚报影响力构建与扩散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北京的地域文化特征与传媒生态作了较为充分的“全息扫描”。始终围绕晚报产品、制作、经营三个方面,在晚报人与晚报读者的传受视阂下,以媒介市场化的效益导向为中心,建构起《北京晚报》人文品牌的解读方
二、2002年北京晚报新举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北京晚报新举措(论文提纲范文)
(1)传承文化基因 变革报道模式 彰显媒体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五色土》全新改版, 文化基因空前激活 |
深读细品京味文化 |
《书乡》周刊让你一次读个够 |
《知味》调理出不一样的味道 |
新闻+历史“钩沉”出新意 |
不跟风坚持走自己的路 |
(2)1949年以来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一章 文化外交的理论探析 |
第一节 文化外交的含义 |
一、文化与外交的定义 |
二、文化与外交的关系 |
三、文化外交的定义 |
第二节 文化外交的基本特征 |
一、非强制性 |
二、内外的互动性 |
三、发挥作用的长期性和长效性 |
四、意识形态属性鲜明 |
第三节 文化外交的三种形式 |
一、政府主导的文化交流项目 |
二、政府支持的文化交流项目 |
三、政府参与的文化交流项目 |
第四节 文化外交的功能 |
一、文化外交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 |
二、文化外交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
三、文化外交是树立国家形象的有效手段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探索阶段(1955-1977年) |
第一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背景 |
第二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起步 |
一、中国文化外交的指导思想 |
二、对非洲未建交国家的文化外交 |
三、对非洲建交国家的文化外交 |
四、国际多边舞台上的中国对非文化外交 |
第三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挫折和恢复 |
一、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挫折 |
二、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恢复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发展阶段(1978-1999年) |
第一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进一步发展之背景 |
一、中国外交理念的转变 |
二、中国对非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发展 |
一、规模的扩大 |
二、内容的丰富 |
三、形式的多样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成熟阶段(2000—至今)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背景 |
一、中非关系全面发展 |
二、政府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机制化和组织体系 |
一、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机制化 |
二、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组织体系 |
第三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繁荣 |
一、人文往来 |
二、教育合作 |
三、媒体合作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特点及作用 |
第一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特点 |
一、始终以和平为目标 |
二、注重双方的互动 |
三、意识形态不断弱化 |
四、从政府主导到官民协作 |
第二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作用 |
一、增进中非互信 |
二、推动经贸的往来 |
三、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
四、促进非洲的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当前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优势、挑战及对策 |
第一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优势 |
一、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
二、中国硬实力稳步提升为文化外交提供物质基础 |
三、中非关系稳固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面临的挑战 |
一、中非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 |
二、管理机制分散 |
三、资金投入有待提高 |
四、文化传播手段尚待发掘 |
第三节 加强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的对策 |
一、加强教育文化合作,培养非洲的中国通和中国的非洲通 |
二、推动文化外交管理体制的改革 |
三、拓宽资金来源扩大资金投入 |
四、重视公共传媒在文化外交中的桥梁作用 |
五、充分发挥在非华人、华侨的作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路线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阐释 |
第一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理论基础 |
一、国际城市理论 |
二、竞争力理论 |
三、后发优势理论 |
第二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概念的界定 |
一、城市与中心城市 |
二、国际化城市与世界城市 |
三、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形成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研究 |
第一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区位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政治因素 |
四、教育因素 |
五、文化因素 |
第二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 |
一、市场主导型 |
二、政府主导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与筛选方法 |
第一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基础 |
一、指标体系的定义 |
二、指标体系的结构 |
三、指标体系的构成元素 |
四、指标可行性测验 |
第二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一、反馈和调节的功能 |
二、预测和计划的功能 |
三、比较和评价的功能 |
四、引导和激励的功能 |
第三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一、全面性原则 |
二、科学性原则 |
三、可操作性原则 |
四、代表性原则 |
五、以人为本的原则 |
六、动态性原则 |
七、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
第四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 |
一、经验选择法 |
二、德尔菲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一、构建的工作流程 |
二、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
三、初步建立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
四、指标的筛选 |
五、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一、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二、第三轮问卷数据处理及结果 |
第三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释义 |
一、竞技体育 |
二、体育产业 |
三、社会体育 |
四、学校体育 |
五、职业体育 |
六、体育国际化水平 |
七、体育科技 |
八、体育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为例 |
第一节 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战略选择与机遇 |
一、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战略选择 |
二、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良好机遇 |
第二节 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为例 |
一、确定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标准的依据 |
二、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三节 对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现状的总体评价 |
第四节 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各组成部分实现程度评价 |
一、竞技体育实现程度评价 |
二、体育产业实现程度评价 |
三、社会体育实现程度评价 |
四、学校体育实现程度评价 |
五、职业体育实现程度评价 |
六、体育国际化水平实现程度评价 |
七、体育科技实现程度评价 |
八、体育素养实现程度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快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基本对策 |
第一节 提出加快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对策的依据 |
一、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实现程度水平(见第五章) |
二、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
第二节 加快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基本对策 |
一、加快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
二、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
三、加快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
四、加快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
五、加快职业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
六、加快体育国际化水平发展的基本对策 |
七、加快体育科技发展的基本对策 |
八、加快市民体育素养提高的基本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以瓷娃娃关怀协会为主要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意义及研究方法 |
二、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三、文献回顾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论文架构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弱势群体 |
第一节 中外关于社会结构分层的主要理论 |
一、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加剧 |
二、有关社会分层的功能论和冲突论 |
三、国内学者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分层的论述 |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结构不合理将导致的客观后果 |
一、漠视中国社会结构不合理的普遍价值观 |
二、社会结构不合理的负面效应 |
三、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使社会公正性受到质疑 |
第三节 弱势群体的界定及特征 |
一、"弱势群体"概念的提出和界定 |
二、对"弱势群体"的理解误区 |
三、弱势群体的特征 |
第四节 弱势群体的分类及社会定位 |
一、弱势群体的分类 |
二、弱势群体的社会定位 |
第五节 弱势群体的话语权 |
一、政府部门与弱势群众沟通不畅的原因 |
二、新闻媒体的报道时有缺失 |
三、专家学者相关表达的局限性 |
四、非政府组织的无奈 |
第二章 成骨不全症患者-----中国弱势群体的缩影 |
第一节 人类学视野下的成骨不全症患者群体 |
一、中国的成骨不全症患者群体 |
二、部分中国成骨不全症患者生活状况的数据和实例 |
第二节 罕见病及慢性病对人生进程的破坏和缓解因素 |
一、一个疑问-----罕见病的社会属性 |
二、缓解罕见病、慢性病对人生进程破坏的各种因素 |
第三节 政府在对弱势群体救助中的作用 |
一、弱势群体扩大趋势 |
二、政府在救助弱势群体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
三、社会救助呼唤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
第三章 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及相关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我国历史上民间社团之渊源及发展 |
一、民本思想、原始信仰及儒释道等构成民间社团的思想渊源 |
二、社祀、盟誓结拜等成为民间社团的组织渊源 |
三、近代化社会转型及明清社会组织形态的变迁 |
第二节 新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兴起的国际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 |
三、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快速发展之原因 |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兴起的理论基础 |
一、经济学视角:政府失灵论、合约失灵论 |
二、政治学视角:第三方管理理论、依存理论 |
三、社会学视角:公民社会理论 |
四、发展人类学视角:参与式发展理论 |
第四节 非政府组织一般特性及基本分类 |
一、非政府组织的一般特性 |
二、非政府组织基本分类 |
第四章 草根非政府组织社会功能---以瓷娃娃关怀协会为例 |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的一般功能 |
一、扩大公共意识和理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
二、致力参与公共服务、约束公共权力的使用,监督公共产品的质量安全 |
三、多渠道开发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
四、提倡"参与式"发展、"造血式扶贫",支持弱势和边缘群体 |
五、加强人际纽带,引导"社会适应"和实现自我价值 |
第二节 瓷娃娃关怀协会的组织结构及开展之项目 |
一、瓷娃娃关怀协会的建立及组织结构 |
二、瓷娃娃关怀协会针对成骨不全症群体开展的关怀服务工作(项目) |
三、有关政策法律、公共宣教、调查研究、志愿者等工作 |
第三节 从瓷娃娃关怀协会看草根非政府组织在扶助弱势群体中的特点 |
一、更能深入基层,贴近下层民众,具有民间性特点 |
二、在扶助中,可以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优势 |
三、能够施行个案扶助,以弥补政府在覆盖面及精神领域中救助之缺失 |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开辟救助新途径 |
五、相对而言,具有扶助专业之优势 |
六、志愿性扶助行为,更有利于为弱势群体提供权益上的保护 |
第五章 草根非政府组织发挥功能时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思路 |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面临的外部制度困境 |
一、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四种模式 |
二、现行体制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中的错位现象 |
三、政府立法不健全,非政府组织法律体系亟待完善 |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自身制约因素 |
一、发展经费不足,资源匮乏 |
二、人力资源水平偏低,能力不足 |
三、自身治理机制缺乏,出现公信力危机 |
第三节 从政府层面上创造促进草根非政府组织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 |
一、完善管理体制,从控制型管理转向培育服务型管理 |
二、健全政策法规,进一步改善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 |
三、资源引导,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平等合作关系 |
四、美国税收政策的启示 |
第四节 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
一、拓宽非政府组织获取资金渠道,力保可持续性发展 |
二、提倡参与式发展,建立与政、企、扶助对象及志愿者的互动合作模式 |
三、提升专业化能力,广泛吸纳人才 |
四、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建立多元立体监管体系 |
第五节 构建志愿服务新机制充分发挥公益活动生力军作用 |
一、我国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 |
二、志愿者管理体系亟待加强,专业化程度也需提高 |
三、他山之石:英国《框架协议》和"时间银行"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6)我国区域传媒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阈:传媒业发展的空间维度 |
一、区域:传媒业发展不能回避之"痛" |
二、空间:传媒产业学术研究的"缺席" |
第二节 关键词:核心概念的辩证与厘清 |
一、区域与地区 |
二、传媒与传媒产业 |
三、区域传媒与区域传媒产业 |
第三节 顺思路: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文章思路与框架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分异:我国传媒业发展的空间特征 |
第一节 区域分异及其客观基础 |
一、区域分异 |
二、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
第二节 传媒产业布局:媒介生态的空间考量 |
一、产业布局和传媒产业布局 |
二、我国传媒产业布局的嬗变 |
三、区位因素:传媒产业布局嬗变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传媒业空间发展的困境与难题 |
一、效率问题 |
二、公平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竞合与传媒机构的跨地区扩张 |
第一节 区域传媒市场整合的时代背景 |
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二、城市圈发展与区域传媒市场整合 |
第二节 企业竞合的经济学解释 |
一、竞争:传统经济学的研究主线 |
二、竞合:当代企业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我国传媒竞合的现状与问题 |
一、我国传媒机构的跨地区扩张历程 |
二、传媒联盟:传媒竞合的新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集群与传媒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
第一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传媒产业发展 |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
二、传媒产业的集群效应 |
第二节 产业集群:传媒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选择 |
一、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
二、发展产业集群,提升我国传媒产业竞争力 |
第三节 我国传媒产业的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培育 |
一、我国传媒产业的空间集聚 |
二、我国传媒产业集群的培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度创新与区域传媒产业发展 |
第一节 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 |
一、制度、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
二、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我国传媒制度变迁特征分析 |
一、制度变迁顺序:微观、中观、宏观的渐次深入 |
二、制度变迁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传媒机构的三元博弈 |
三、制度变迁模型:供给主导、中间扩散、需求诱致的"上、中、下"三结合 |
四、制度变迁路径:渐进性的边际调整 |
第三节 区域传媒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 |
一、区域传媒产业发展亟须传媒制度创新 |
二、当前传媒制度创新的困境与难点 |
三、传媒制度创新的路径突围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协调:传媒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
第一节 传媒产业协调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一、区域协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
二、传媒业协调发展是区域协调的基础 |
第二节 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传媒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梯度发展与跨越式发展 |
二、西部地区传媒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三节 传媒产业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
一、构建传媒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机制 |
二、发挥西部地区传媒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
三、传媒业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传媒产业布局嬗变及其影响 |
二、传媒机构的跨地区经营以及竞争合作 |
三、传媒业的空间集聚与集群 |
四、传媒制度创新 |
五、传媒业的地区差距与区域协调战略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校服意义的初步研究 ——我国城市中小学生校服穿着二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壹、引论 |
贰、文献回顾 |
一、从服装学、服装社会学、文化研究角度看服装 |
二、校服的历史研究也为校服的历时性观察提供了依据 |
叁、研究方法 |
一、基本概念 |
1、校服 |
2、校服的意义 |
3、校服的实施或推行 |
4、校服问题 |
二、研究方法及范围 |
三、资料来源和限制 |
四、研究理论框架 |
肆、分析与阐释 |
一、校服的意义追问 |
1、校服出现的记录 |
2、原国家教委[1993]38号文件中校服意义的表述 |
3、对原国家教委[1993]38号文件中校服意义表述的分析 |
二、推行中校服意义的背离 |
1、对原国家教委[1993]38号文件关于校服推行意见的分析 |
2、指导意见变为指令 |
3、校服推行者——校长的权力 |
4、校服市场的公平原则被破坏了 |
5、校服问题 |
6、校服意义的背离 |
三、校服意义的重塑和再问 |
1、官方新文件 |
2、实施的新举措 |
3、再看校服问题 |
4、校服意义的再问 |
伍、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关于校服的官方文件 |
国家教育委员会文件 教备[1993]38 号 |
辽宁省教育委员会 辽教委通字[1993]38 号 |
葫芦岛市教育委员会(通知) 葫教通字[1998]34 号 |
武进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武教勤(2000) 3号 |
福建省教育厅文件 (闽教[2001]直68号) |
青岛市教育局文件 青教字[2002]44 号 |
青岛市教育局办公室文件 青教办字[2005]33 号 |
深圳市教育局文件 深教[2003]83 号 |
深圳市教育局行风整改情况汇报 |
江都市教育局文件 江教[2003] 102 号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京教办[2003]19 号 |
北京市学生装中心文件 京学装[2004]3号 |
十堰市加强中小学生统一着装穿着管理的通知 |
淄博市教育局文件 淄教教服服字[2005]4号 |
辽阳市中小学生统一着装 |
巴中市监察局、教育局、工商局、物价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通知 |
平昌县教育局文件 平教勤[2005]28 号 |
附:巴中市物价局 巴中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生装价格管理的通知厦门市城市中小学生统一着装管理办法通知 |
象山县教育局文件 象教勤[2006]1号 |
吉林市丰满区教育局文件 吉丰教发[2006]9号 |
二、关于中学校服的调查统计 |
(8)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职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体制、赛制改革的研究 |
1.2.2 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职业化的研究 |
1.2.3 关于世界田径运动市场化、职业化现状及赛制改革进程的研究 |
1.2.4 关于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职业化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据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2.2.6 比较分析法 |
2.2.7 实地调查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世界田径运动市场化、职业化发展分析 |
3.1.1 世界范围内职业体育的蓬勃发展 |
3.1.2 世界田径运动市场化发展历程 |
3.1.3 世界田径运动职业化的快速发展 |
3.2 我国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历程 |
3.2.1 竞技体育市场化、职业化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2.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方式的必然——走业余体育、专业体育、职业体育并存的发展道路 |
3.3 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与改革 |
3.3.1 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历程简述 |
3.3.2 我国田径运动改革历程与现状 |
3.3.3 田径运动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是实施新一轮“奥运争光计划”的保证 |
3.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的创新 |
3.3.4.1 “举国体制”的形成、发展 |
3.3.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的坚持与创新 |
3.3.5 田径运动市场化、职业化概念界定及两者的关系 |
3.3.5.1 市场化、职业化的界定及涵义 |
3.3.5.2 田径运动市场化、职业化的辩证关系 |
3.4 制约我国田径运动的市场化、职业化的因素分析 |
3.5 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职业化发展对策 |
3.5.1 宣传田径运动文化,培育人民群众对田径美的欣赏 |
3.5.2 增强田径竞赛表演性、娱乐性、观赏性 |
3.5.3 打造系列田径精品赛事 |
3.5.4 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参与投资田径 |
3.5.5 田径明星的包装、培养 |
3.5.6 加大宣传,重视宣传、普及田径运动 |
3.5.7 改革田径竞赛制度 |
3.5.8 促进发展田径俱乐部 |
3.5.9 加强与中介机构、经纪公司合作 |
3.5.10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田径产业化发展 |
3.5.11 引进外教,扩大对外交流 |
3.5.12 适当修改规则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10)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衍生性 |
第一节 媒介文化的发生 |
一、媒介文化的发生机理:社会需要与媒介满足 |
二、媒介文化的发生模式:三个面向的历时交错与循环回归 |
三、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同步性与同构性 |
第二节 媒介文化的内涵 |
一、媒介文化的一般涵义 |
二、媒介文化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功能 |
三、媒介文化内涵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 |
一、媒介发展:传统媒介与电子媒介并存混合 |
二、媒介运作:“内容为王”与“品牌经营”并重导向 |
三、媒介人文:媒介自律与文化自觉并立兼顾 |
第二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 |
第一节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 |
一、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机理 |
二、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特点 |
第二节 晚报文化的内涵 |
一、晚报文化的涵义 |
二、晚报文化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晚报文化的中国特色 |
一、中国晚报的历史沿革 |
二、中国晚报的运作 |
三、中国晚报的人文特色 |
第三章 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 |
第一节 《北京晚报》文化的发展沿革 |
一、《北京晚报》文化生发的条件 |
二、《北京晚报》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北京晚报》的媒介运作 |
一、晚报产品的全新运作 |
二、《北京晚报》经营的攻略化运作 |
三、早攻晚守的运作个案:一社两报的合力联动 |
第三节 《北京晚报》人文:晚报,不晚报 |
一、《北京晚报》的人文意识:人、城、报的相对统一与同一 |
二、《北京晚报》的文本策略与审美特征 |
第四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
第一节 现代报业与晚报现代化 |
一、现代报业的形态与功能特征 |
二、晚报现代化 |
第二节 “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文化走向 |
一、“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读者 |
二、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
第三节 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
一、新型媒介知识分子的含义 |
二、现代晚报人—创新不断的复合型知识分子 |
三、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
附录 |
1、《北京晚报》大事记 |
2、《北京晚报》的版面流变 |
3、《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副刊栏目比较 |
4、中国晚报基本情况 |
5、中国晚报协会会员各大区全名单 |
6、中国晚报集团化经营模式 |
参考文献 |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四、2002年北京晚报新举措(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承文化基因 变革报道模式 彰显媒体责任[J]. 郭强. 新闻战线, 2017(15)
- [2]1949年以来中国对非文化外交研究[D]. 刘雯. 武汉大学, 2015(01)
- [3]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为例[D]. 宋忠良. 福建师范大学, 2012(12)
- [4]法院执行中的暴力抗法:1983-2009[J]. 徐昕,田璐. 法治论坛, 2011(02)
- [5]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以瓷娃娃关怀协会为主要案例[D]. 杜倩萍.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6]我国区域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 余建清. 武汉大学, 2009(09)
- [7]校服意义的初步研究 ——我国城市中小学生校服穿着二十年[D]. 王耀中. 中央美术学院, 2006(10)
- [8]我国田径运动市场化、职业化研究[D]. 廖志锦.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9]首都精神文明建设[A]. 杨世文,能建国,丁建峰,戴辉礼.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03-2004年), 2005
- [10]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D]. 操慧. 四川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