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超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硬化剂用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雪[1](2020)在《自拟方内异灵联合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分析自拟方内异灵联合超声引导下介入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病例均为来自2018年4月-2019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入院经诊断明确为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70例。其中治疗组35例为口服自拟方内异灵联合超声下介入术,每次150ml,每日2次,治疗3个月。对照组35例为单纯采用超声引导下介入术方案。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6个月复查超声,以术后3个月B超、中医证候、视觉模拟评分VAS的结果为判定疗效,术后6个月复查根据B超评定其复发水平。结果:1、临床总疗效率:70例患者脱落3例,其余67名患者均完成治疗。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疗效、痛经疗效,治疗组分别为94.12%、91.18%、82.35%;对照组分别为87.88%、78.7 9%、6 6.6 7%。治疗组各项结果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2、囊肿大小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囊肿最大直径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显着降低患者的囊肿大小;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即治疗组在控制囊肿大小方面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积分及痛经VA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痛经VAS评分均值下降,且P<0.01,表明两种治疗方案能显着改善患者临床中医症状及痛经程度;对比两组治疗后积分差异,结果P<0.0 5,且治疗组均值低于对照组,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12.12%,说明自拟方内异灵可有效抑制囊肿复发。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自拟方内异灵联合超声引导下介入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数据效果满意,对术后巩固治疗很有意义,该方法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夏天祥[2](2020)在《新型硬化剂聚桂醇与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肝囊肿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聚桂醇注射液与聚桂醇泡沫制剂对单纯性肝囊肿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探讨聚桂醇对于单纯性肝囊肿治疗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最大径510cm的单纯性肝囊肿患者127例,根据随机数表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患者采取不同的硬化方法:A组(无水乙醇反复冲洗法,40例)、B组(聚桂醇注射液保留法,42例)、C组(聚桂醇泡沫保留法,47例)。所有患者均分别治疗3、6、12个月后复查超声,通过比较三组患者的囊肿体积缩小率、有效率、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分析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B、C三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囊肿缩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均显示C组的囊肿缩小率高于A组与B组(P<0.05),A组与B组间的囊肿缩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C三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有效率分别为为95.0%、92.8%、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B、C三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治愈率分别为70.0%、64.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显示C组的治愈率高于A组与B组(P<0.05),A组与B组间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B、C三组患者的术中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0%、9.5%、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对比较显示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各不良反应中,A组患者疼痛、醉酒反应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均高于B组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呕吐与术后发热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中与术后均未出现囊肿内出血。6.A、B、C三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复发率分别为7.5%、7.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使用聚桂醇泡沫制剂治疗单纯性肝囊肿具有微创、疗效好与不良反应少的特点,较聚桂醇注射液与传统硬化剂无水乙醇更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田海霞,张岩[3](2020)在《阴道B超介导的抽吸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阴道B超介导的抽吸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妇产科10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在阴道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抽吸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E2水平均升高,LH、FSH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性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术可提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的疗效,还可减少复发和再次手术率。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 (CSSVA);[4](2019)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分类1982年,John B.Mulliken首次提出基于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类法,将传统的"血管瘤"(Vascular anomalies)重新分为血管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这一分类观点被广泛认同,ISSVA于2018年对该分类系统再次修订。本文就此次修订的主要变动进行介绍,并附上最新的分类系统。
苏成芳,朱启江[5](2019)在《介入用无水乙醇在140例卵巢囊肿穿刺术中的应用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介入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在卵巢囊肿穿刺后囊肿大小变化及术前术后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在B超引导下经腹或经阴道行卵巢囊肿穿刺抽出囊液,注入无水乙醇硬化囊壁,观察疗效,测定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3个月后复查B超囊肿消失135例,缩小5例,一次治愈率96.43%,有效率100%。结论介入用无水乙醇硬化囊壁方法在卵巢囊肿穿刺中治愈率较高,应用后患者偶有出现腹痛情况,考虑与乙醇渗漏导致局部剌激有关,一例患者囊肿较大,使用无水乙醇量多(100ML),患者术后出现醉酒浅昏迷状态,经催醒剂治疗后好转,无后遗症状。
敖燕飞[6](2019)在《穿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穿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探讨穿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优势及安全性,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入选乳腺囊性增生病(肝郁痰凝型)患者8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雷火灸);对照组(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口服中成药小金丸),每组各40例。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总积分改善率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以不同程度改善患者乳房疼痛、囊肿大小、胸胁胀满、口苦、心烦易怒情况(P<0.05)。其中,在改善乳房疼痛、口苦、心烦易怒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囊肿大小和胸胁胀满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相当(P>0.05)。而在改善失眠方面,治疗组有着显着疗效(P<0.05),对照组则对改善失眠没有良好效果(P>0.05)。总疗效指数:治疗组总有效率94.5%,其中痊愈14例(37.8%),显效17例(45.9%),有效4例(10.8%),无效2例(5.4%);对照组总有效率88.6%,其中痊愈10例(28.6%),显效12例(34.3%),有效9例(25.7%),无效4例(11.4%)。结论:B超定位下穿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效果显着,方法安全,操作简单,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长蒙[7](2019)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治疗较大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和聚桂醇硬化治疗较大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6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直径≥8cm单纯性肝囊肿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无水乙醇治疗组(A组,69例)和聚桂醇治疗组(B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根据囊肿直径分为H组(8-12cm)、J组(13-16cm)、K组(17-20cm),B组根据囊肿直径分为D组(8-12cm)、E组(13-16cm)、F组(17-20cm);分别比较3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9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治愈率(67.4%)要优于A组(47.8%);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1%)明显高于B组(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痛、腹胀及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A组要明显高于B组(P<0.05或P<0.01)。经无水乙醇治疗的H、J、K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4%、43.8%、81.8%,均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或P<0.001);其中肝功能异常发生率,3组分别为11.5%、37.5%、81.8%,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K组较H、J组均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或P<0.001)。经聚桂醇治疗D、E、F组,不良反应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与聚桂醇硬化治疗较大肝囊肿的总有效率相当,但聚桂醇治疗的治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无水乙醇治疗组,肝囊肿的直径越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对肝功能的影响越大。
东蓓[8](2019)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安全性、近期疗效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子宫肌瘤(UMWAUF),是在超声引导下将微波辐射器植入瘤体并加热凝固达到精准原位灭活。本研究对UMWAUF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进行分析,为UMWAUF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2.资料与方法2.1入选病例及随访:收集2017年0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UMWAUF患者共58名,共计77枚肌瘤。详细记录患者住院病历资料及术后1、3、6、12个月随访资料。2.2微波消融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徒手穿刺,试穿3次未达目标位置为穿刺失败,辅助经阴道举宫再行穿刺。术中超声实时监测热场范围,强回声覆盖整个瘤体停止消融。2.3安全性评价根据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和相应治疗,采用Clavien-Dindo进行安全性评价,Ⅰ级:发热、轻度疼痛、胃肠不适、阴道流液等;Ⅱ级:副反应较重需输血和全胃肠外营养;Ⅲ级:膀胱、肠管、输尿管、大血管等重要器官损伤,需手术干预;Ⅳ级:损伤严重威胁生命;V级:死亡。2.4有效性评价:包括术中肌瘤消融效果评价以及术后临床疗效评价(1)术中肌瘤消融效果评价:采用消融率[(消融后无灌注区体积/消融前肌瘤总体积)×100%]作为评价指标。①彻底消融:消融率>80%;②大部分消融:消融率60%~79%;③部分消融:消融率20%~59%;④无效:消融率<19%。(2)临床疗效以患者术后1、3、6、12肌瘤体积缩小率(FSR)、UFS-QOL评分[包括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HROL)]、贫血患者Hb改善作为临床疗效指标,FSR为主要评价指标。①疗效非常显着:FSR≥ 50%;Hb较前升高≥ 3 g/L;SSS及HRQL值变化≥50%治疗前。②显着:30%≤FSR≤49%;Hb 较前升高(≤2.9 g/L,≥ 2 g/L);SSS 及 HRQL值变化≥ 30%,≤49%治疗前。③有效:10%≤FSR≤29%;Hb较前升高≥ 1 g/L;SSS及HRQL值变化≤29%,≥ 10%治疗前。④无效:FSR<10%;Hb较前无变化或更低;UFS-QOL较治疗前无变化或更低。3.结果3.1一般情况:58例患者(肌瘤共77枚)均顺利完成UMWAUF。其中52例前壁肌瘤、4例粘膜下肌瘤徒手穿刺成功率均为100%(52/52,4/4),后壁肌瘤徒手穿刺成功率28.57%(6/21),15例穿刺失败者辅助阴道举宫器后,均成功穿刺100%(15/15)。术后患者随访完成情况:术后1、3个月58例(肌瘤77枚),术后6个月24例(肌瘤30枚),术后12个月8例(肌瘤9枚)。3.2安全性术后72h内Clavien-Dindo并发症主要为Ⅰ级,其中,91.38%(53/58)下腹部轻度疼痛;77.59%(45/58)轻度恶心;31.03%(18/58)术后发热,未予处理。术后1月并发症主要为Ⅰ级:82.76%(48/58)出现少许阴道流液。无Ⅱ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3.3有效性(1)术中肌瘤消融效果完全消融率97.40%(75/77),大部分消融率2.60%(2/77),部分消融及无效均为 0%(0/77)。(2)术后1、3、6、12个月临床疗效术后1月:疗效非常显着:0%(0/77);显着:1.30%(1/77);有效:10.39%(8/77);无效:88.31%(68/77)。术后 3 月:疗效非常显着 81.82%(63/77);显着 16.88%(13/77);有效 1.30%(1/77),无效 0%(0/77)。术后6月:疗效非常显着100%(30/30);无效、有效、显着均为0%(0/30)。术后12月:疗效非常显着100%(9/9);无效、有效、显着均为0%(0/9)。4.结论(1)UMWAUF是一项安全、精准、微创的治疗妇科良性肿瘤的介入技术。(2)UMWAUF消融效果理想,近期临床疗效确切、稳固,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3)经阴道举宫可调整子宫位置并固定子宫,使子宫远离肠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消融安全性,可作为UMWAUF辅助方法之一。
长蒙,姜葵,王邦茂,常毅湘[9](2018)在《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与聚桂醇硬化治疗较大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09-09/2016-09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直径≥8 cm单纯性肝囊肿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无水乙醇治疗组(A组,69例)和聚桂醇治疗组(B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根据囊肿直径分为A组(8-12 cm)、B组(13-16 cm)、C组(17-20 cm),B组根据囊肿直径分为D组(8-12 cm)、E组(13-16 cm)、F组(17-20 cm);分别比较3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9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治愈率(67.4%)要优于A组(47.8%);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1%)明显高于B组(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痛、腹胀及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A组要明显高于B组(P<0.05或P<0.01).经无水乙醇治疗的A、B、C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4%、43.8%、81.8%,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C组较A、B组均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或P<0.001);其中肝功能异常发生率,3组分别为11.5%,37.5%,81.8%,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C组较A、B组均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或P<0.001).经聚桂醇治疗D、E、F组,不良反应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与聚桂醇硬化治疗较大肝囊肿的总有效率相当,但聚桂醇治疗的治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无水乙醇治疗期间,肝囊肿的直径越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对肝功能的影响越大.
岳安林,张倩,彭吉国,张煇悦[10](2018)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经阴道B超引导卵巢囊肿穿刺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经阴道B超引导卵巢囊肿穿刺硬化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112017-12我院妇产科门诊行经阴道B超引导卵巢囊肿穿刺硬化治疗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3例。A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B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记录患者麻醉前、术中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统计两组麻醉后3 min(T1)出现血压<90/60 mmHg、心率<60/min、SpO2<90%的例数;记录患者的离院时间及手术医生、患者的麻醉满意度。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麻醉方法对循环和呼吸影响更小(P<0.05),且A组的离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A组T1时点出现血压<90/60mmHg,心率<60/min,SpO2<90%的例数少于B组。两组手术医生的麻醉满意度和患者的麻醉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舒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联合应用在经阴道B超引导卵巢囊肿穿刺硬化治疗中,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对患者的循环和呼吸影响更小。
二、B超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硬化剂用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超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硬化剂用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自拟方内异灵联合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西医学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认识 |
1.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发病机制学说 |
2.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辅助诊断 |
3.西医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 |
4.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复发机制 |
第二部分 :中医学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的认识 |
1.传统医学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病名的记载 |
2.中医学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治疗 |
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资料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 |
4.排除标准(包括不适应症及剔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1.分组 |
2.治疗方法 |
3.观察指标 |
4.安全性测定 |
5.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三、统计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1.一般情况 |
2.临床疗效分析 |
3.安全性测定 |
讨论 |
1.立题依据 |
2.自拟方内异灵I号与内异灵II号的组方依据 |
2.1 “离经之血”与肝郁体质 |
2.2 肾虚与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相关性 |
2.3 顺应月经周期与消症疗法 |
3.自拟方内异灵I号与内异灵II号组方及现代药理研究 |
3.1 自拟方内异灵I号与内异灵II号组方分析 |
3.2 内异灵I号的组方及现代药理研究 |
3.3 内异灵II号的组方及现代药理研究 |
4.结果与分析 |
5.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介 |
(2)新型硬化剂聚桂醇与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肝囊肿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个人简历 |
附录B 综述 新型泡沫硬化剂聚桂醇在腹盆腔囊肿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3)阴道B超介导的抽吸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性激素指标比较 |
2.3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2.4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
2.5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比较 |
2.6 两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4)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分类 |
第二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发病机制 |
1脉管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1.1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 |
1.2先天性血管瘤(Ccongenital hemangioma,CH) |
1.3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PG) |
2脉管畸形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2.1毛细血管畸形(Capillary malformation,CM) |
2.2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 |
2.3静脉畸形 |
2.3.1散发性静脉畸形、多灶性静脉畸形、遗传性皮肤黏膜静脉畸形和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 |
2.3.2过度角化性皮肤毛细血管静脉畸形 |
2.3.3疣状静脉畸形 |
2.3.4球细胞静脉畸形(Glomuvenous malformation GVM) |
2.4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LM) |
2.5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 |
第三部分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1婴幼儿血管瘤 |
1.1临床表现 |
1.2诊断及鉴别诊断 |
1.3辅助检查 |
1.4治疗 |
1.4.1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
1.4.2治疗方法的选择 |
1.4.2.1局部外用药物 |
1.4.2.2局部治疗 |
1.4.2.3系统治疗 |
2先天性血管瘤 |
2.1临床表现 |
2.2诊断与鉴别诊断 |
2.3辅助检查 |
2.4治疗 |
3血管内皮瘤 |
3.1种类 |
3.2临床表现 |
3.2.1 KHE与TA |
3.2.2 Kasabach-Merritt现象(Kasabach-Merrit phenomenon,KMP) |
3.3辅助检查 |
3.4诊断 |
3.5治疗 |
3.5.1 KHE与TA |
3.5.2其他的少见血管内皮瘤 |
第四部分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1葡萄酒色斑 |
1.1临床表现 |
1.2诊断及鉴别诊断 |
1.3辅助检查 |
1.4治疗 |
1.4.1激光治疗 |
1.4.1.1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 |
1.4.1.2脉冲倍频Nd:YAG激光 |
1.4.1.3长脉冲Nd:YAG激光 |
1.4.1.4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 |
1.4.2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 |
1.4.3非相干光治疗 |
1.4.4手术治疗 |
1.4.4.1直接切除缝合 |
1.4.4.2局部皮瓣 |
1.4.4.3皮片移植 |
1.4.4.4组织扩张 |
1.4.4.5预构扩张皮瓣 |
1.4.4.6正畸正颌手术 |
2静脉畸形 |
2.1临床表现 |
2.2诊断和辅助检查 |
2.3治疗 |
2.3.1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
2.3.2治疗方法的选择 |
2.3.2.1血管内硬化治疗 |
2.3.2.2手术治疗 |
2.3.2.3激光治疗 |
3动静脉畸形 |
3.1临床表现 |
3.2诊断 |
3.3辅助检查 |
3.4治疗 |
3.4.1常规介入栓塞 |
3.4.2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 |
3.4.3外科手术 |
3.4.4联合治疗 |
4淋巴管畸形 |
4.1淋巴管畸形的组织病理和发病机制 |
4.2临床表现及诊断 |
4.3治疗 |
第五部分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 |
1血管瘤相关综合征———PHACE综合征 |
1.1临床表现 |
1.2诊断与鉴别诊断 |
1.3辅助检查 |
1.4治疗 |
2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 |
2.1临床表现及诊断 |
2.1.1 Sturge-Weber综合征 |
2.1.2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
2.1.3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与Parkes-Weber综合征 |
2.1.4变形综合征 |
2.1.5 Bannayan-Riley-Ruvalcaba综合征 |
2.1.6 Cobb综合征 |
2.1.7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
2.1.8 Maffucci综合征 |
2.1.9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 |
2.1.10 Gorham综合征 |
2.1.11 CLAPO综合征 |
2.2辅助检查 |
2.3治疗 |
2.3.1治疗原则 |
2.3.2治疗方法的选择 |
2.3.3治疗方法 |
第六部分眶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1眶内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
1.1眼眶血管瘤临床表现 |
1.2眼眶血管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
1.2.1诊断 |
1.2.2鉴别诊断 |
1.3眼眶血管瘤治疗 |
1.3.1治疗适应证 |
1.3.2药物治疗 |
1.3.3手术切除 |
2眶内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
2.1临床表现 |
2.1.1静脉畸形 |
2.1.2混合畸形 |
2.1.3眼眶动静脉畸形 |
2.2诊断和鉴别诊断 |
2.2.1诊断 |
2.2.2鉴别诊断 |
2.3治疗 |
2.3.1静脉畸形/混合畸形 |
2.3.1.1扩张型 |
2.3.1.2非扩张型/混合畸形 |
2.3.2动静脉畸形 |
附录一:通用的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技术 |
1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相关的光电治疗技术 |
1.1激光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
1.1.1血管瘤的激光治疗 |
1.1.1.1脉冲染料激光 |
1.1.1.2 Nd:YAG激光 |
1.1.1.3点阵激光(Fractional Laser) |
1.1.2激光治疗的并发症 |
1.2激光在脉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1.2.1毛细血管畸形 |
1.2.1.1脉冲染料激光 |
1.2.1.2肽氧磷酸钾激光(KTP) |
1.2.1.3强脉冲光 |
1.2.2静脉畸形的激光治疗 |
1.2.3获得性血管病变 |
1.2.3.1匍行性血管瘤 |
1.2.3.2血管角皮瘤 |
1.2.3.3疣状静脉畸形 |
1.2.3.4老年性血管瘤 |
1.2.3.5化脓性肉芽肿 |
1.2.3.6血管痣 |
1.2.3.7毛细血管扩张 |
1.2.3.8静脉湖 |
1.3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 |
2超声在浅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2.1超声对浅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 |
2.2超声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治疗中的作用 |
2.2.1超声实时引导治疗的优点 |
2.2.2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 |
3脉管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 |
3.1常用介入栓塞药物及选择 |
3.2介入栓塞治疗在高流量脉管畸形(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
3.3介入硬化治疗在低流量脉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中的应用 |
4无水乙醇在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4.1安全应用无水乙醇的要点 |
4.2无水乙醇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4.3无水乙醇在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
5泡沫硬化治疗 |
5.1适应证 |
5.2泡沫硬化剂常规制备方法 |
5.3静脉畸形泡沫硬化治疗要点 |
5.4不良反应 |
5.5其他注意事项 |
6外用药物在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中使用 |
6.1β受体阻滞剂类 |
6.2 5%咪喹莫特 |
7雷帕霉素在脉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7.1雷帕霉素的作用机制 |
7.2雷帕霉素在脉管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7.3雷帕霉素在低流量脉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7.4雷帕霉素在复杂脉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
7.5雷帕霉素相关副作用 |
8抗肿瘤药物注射治疗 |
8.1博来霉素 |
8.1.1作用机制 |
8.1.2适应证 |
8.1.3治疗方法 |
8.1.4不良反应及防治 |
8.2长春新碱 |
8.2.1作用机制 |
8.2.2适应证 |
8.2.3治疗方法 |
8.2.4不良反应及防治 |
8.3干扰素 |
8.3.1作用机制 |
8.3.2适应证 |
8.3.3治疗方法 |
8.3.4不良反应及防治 |
附录二:国内少数单位开展的其他特殊治疗技术 |
1电化学治疗 |
1.1电化学治疗的基本原理 |
1.2电化学治疗的适应证 |
1.3电化学治疗的方法 |
1.4电化学治疗的注意事项 |
1.5电化学治疗的疗效评价 |
2高频电凝治疗 |
2.1高频电凝治疗的适应证 |
2.2高频电凝的治疗方法 |
2.3高频电凝治疗的注意事项 |
3射频与微波消融 |
3.1射频与微波消融术原理 |
3.2射频与微波消融术在脉管畸形领域的应用 |
3.3射频与微波消融术的治疗方法 |
3.4射频与微波消融术的注意事项 |
4尿素治疗 |
4.1尿素治疗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原理 |
4.2尿素疗法的主要特点 |
4.3尿素治疗血管瘤(含KMP)与脉管畸形的方法 |
4.3.1单纯局部尿素注射 |
4.3.2选择性颈外动脉结扎置管、尿素介入治疗 |
4.3.3局部尿素注射+手术切除 |
4.3.4尿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
(5)介入用无水乙醇在140例卵巢囊肿穿刺术中的应用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治疗效果的判定 |
1.4 术前及术后3月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及月经情况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囊肿效果情况 |
2.2 电话随访所有患者月经情况 |
3 讨论 |
(6)穿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认识 |
1.1 乳癖概述 |
1.2 乳癖病因病机 |
1.3 乳癖的临床表现 |
1.4 乳癖的辨证分型 |
2 现代医学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认识 |
2.1 乳腺囊性增生病概述 |
2.2 乳腺囊性增生病病因 |
2.3 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表现 |
2.4 乳腺囊性增生病病理表现 |
2.5 关于乳腺囊性增生病癌变问题 |
3 治疗方法 |
3.1 现代西医治疗 |
3.1.1 内分泌治 |
3.1.2 手术治疗 |
3.1.3 穿刺治疗 |
3.2 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 |
3.2.1 中草药治疗 |
3.2.2 中成药治疗 |
3.2.3 针灸、推拿治疗 |
3.2.4 其他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1.1.1 病例来源 |
1.1.2 病例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出标准 |
1.6 停用雷火灸指征 |
1.7 脱落病例 |
1.8 安全评定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2.1 治疗组 |
2.2.2 对照组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4.1 西医疗效评定标准 |
2.4.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紧急情况处理 |
2.7 伦理及知情同意 |
3 研究结果 |
3.1 临床资料均衡性比较 |
3.1.1 两组年龄、病程比较 |
3.1.2 两组囊肿大小分布情况比较 |
3.1.3 两组治疗前各项平均分比较 |
3.2 脱落病例及原因分析 |
3.3 疗效观察 |
3.3.1 乳房疼痛积分比较 |
3.3.2 囊肿大小积分比较 |
3.3.3 中医证候(胸胁胀满)积分比较 |
3.3.4 中医证候(失眠)积分比较 |
3.3.5 中医证候(口苦)积分比较 |
3.3.6 中医证候(心烦易怒)积分比较 |
3.4 总疗效指数比较 |
3.5 统计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2 本课题应用雷火灸治疗原理及疗效分析 |
3 本课题的展望与不足 |
3.1 展望 |
3.2 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评分标准表 |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典型临床病例(配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项 |
(7)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治疗较大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病例资料 |
1.1.2 治疗方法 |
1.1.3 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
1.1.4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1.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发生情况比较 |
1.2.3 不同直径肝囊肿经无水乙醇治疗后不良反应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 |
1.2.4 不同直径肝囊肿经聚桂醇治疗后不良反应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 |
1.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研究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安全性、近期疗效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分析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分析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图1 |
附图2 |
附图3 |
附图4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9)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与聚桂醇硬化治疗较大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方法 |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发生情况比较 |
2.3不同直径肝囊肿经无水乙醇治疗后不良反应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 |
2.4不同直径肝囊肿经聚桂醇治疗后不良反应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文章亮点 |
实验背景 |
实验动机 |
实验目标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
展望前景 |
(10)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经阴道B超引导卵巢囊肿穿刺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监测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及手术时间比较: |
2.3 两组各时点MAP、HR、SpO2比较: |
2.4 两组离院时间比较: |
2.5 两组麻醉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四、B超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硬化剂用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拟方内异灵联合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观察[D]. 徐雪.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新型硬化剂聚桂醇与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肝囊肿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D]. 夏天祥.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3]阴道B超介导的抽吸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J]. 田海霞,张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15)
- [4]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J].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 (CSSVA);.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05)
- [5]介入用无水乙醇在140例卵巢囊肿穿刺术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 苏成芳,朱启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19)
- [6]穿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研究[D]. 敖燕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治疗较大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D]. 长蒙.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安全性、近期疗效初探[D]. 东蓓. 苏州大学, 2019(04)
- [9]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与聚桂醇硬化治疗较大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长蒙,姜葵,王邦茂,常毅湘.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8(24)
- [10]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在经阴道B超引导卵巢囊肿穿刺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岳安林,张倩,彭吉国,张煇悦.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8(05)
标签:无水乙醇论文; 婴幼儿血管瘤论文; 卵巢囊肿论文; 卵巢囊肿的治疗方法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