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导管超声系统

腔内导管超声系统

一、腔内导管超声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胡萍萍,雷新云[1](2022)在《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在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置入的最佳位置及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的组成、定位准确率、临床应用效益、并发症、优势及局限性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陈金莲,赖美春,黄慧霞,蔡雅婷[2](2021)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应用于PICC置管术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对患者穿刺成功率、置管准确性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103例需行PICC置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引导定位。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疼痛评分和置管准确性。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0.76%,高于对照组的66.6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in内穿刺总成功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78.4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耗时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到位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6.47%;一次置管成功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的70.58%,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治疗效果确切,能够通过观察置管过程中P波的变化情况,提高患者穿刺成功率和置管准确性,减轻患者痛苦。

田亚慧,王广州,姜凯,于凤琴[3](2021)在《腔内心电图P波与R波比值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在新生儿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采用腔内心电图P波与R波比值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在新生儿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2例需行PICC置管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对照组102例。观察组在腔内心电图P波与R波比值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PICC置管。比较两组导管到位率、导管异位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置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导管到位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常规置管方法相比,采用腔内心电图P波与R波比值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对新生儿进行PICC置管,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导管异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

黄加君[4](2021)在《经远端桡动脉介入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状态越来越严重,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再加上我国中青年群体长期处于紧张高压、生活作息紊乱的环境中,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发病风险增高,使其逐渐成为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需要建立动静脉内瘘,而成功完成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是保证动静脉内瘘通畅。由于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可重复穿刺,自主愈合,使用周期长等优点,目前已成为长期性血管通路的首选。但是随着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感染、内膜增生、血栓等并发症,最终导致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透析血流量减少,是成为血液透析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使自体动静脉内瘘避免狭窄,始终维持血管通路通畅,成为维持血液透析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关于对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治疗主要选择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运用延长了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周期,减少了再次行动静脉内瘘重建的几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有多种入路方式,本论文的主要阐述方向是经远端桡动脉路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经远端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治疗的新型治疗技术、补充手段,具有安全性、可行性的特点。经远端桡动脉路径介入操作可重复性强,能及时检测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术后可即刻使用,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从而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周期。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经头静脉、桡动脉、远端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比较研究。方法:我们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肾病内科收治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拟行介入治疗的患者135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纳入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均位于前臂,其吻合方式均为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纳入患者均为首次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纳入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3组,按不同的穿刺路径,分组为头静脉组、桡动脉组、远端桡动脉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的置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狭窄处即刻血流量。结果:1.共入选需要行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介入治疗的患者135例,其中男性共73例,女性共62例,年龄在40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8±1.8)岁。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炎有67例、糖尿病肾病有39例、高血压肾病有29例。纳入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位置均位于前臂,其吻合方式均为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纳入患者都是首次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2.头静脉组、桡动脉组、远端桡动脉组,3组患者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置管成功率:头静脉组为95.56%,桡动脉组为93.33%,远端桡动脉组为88.8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桡动脉组为33.33%,头静脉组为17.78%,远端桡动脉组为11.11%;术后狭窄处即刻血流量:桡动脉组为(525.22±15.76)ml/min,头静脉组为(553.89±10.13)ml/min,远端桡动脉组为(553.56±15.18)ml/min。4.头静脉组、桡动脉组、远端桡动脉组三组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静脉组、桡动脉组、远端桡动脉组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桡动脉组术后手臂疼痛发生率较头静脉组、桡动脉组少,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桡动脉组术后血管闭塞、手臂肿胀、局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头静脉组、桡动脉组少,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静脉组、桡动脉组、远端桡动脉组术后狭窄处即刻血流量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远端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置管成功的概率高,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低,术后即刻可恢复血流量,与经头静脉、桡动脉路径一样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介入手段。

张为光[5](2021)在《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镇痛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据统计,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NP)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约为6.9-10%,占慢性疼痛人群的20-25%。其通常是由于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害或疾病所导致,可表现为脊髓水平相应神经元兴奋性持续性增强。目前,临床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各种方法其治疗效果尚不满意,因此需要加强相关研究来研发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医用臭氧(Ozone)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气体氧化剂,以往主要用于生态及工业领域,近些年在欧洲、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医用臭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慢性疼痛等疾病的治疗,并且收到了比较好的疗效。有关其作用机制以往已有相关研究报道,研究证实臭氧可通过免疫调节,激活细胞基质而产生持续的抗炎作用并且降低炎症反应。但目前为止,臭氧镇痛的确切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同时由于其强大的氧化能力,其潜在的毒性也应引起重视。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相关研究,以阐明臭氧确切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同时避免其潜在的不良反应。谷氨酸受体6(Glutamate receptor 6,GluR6)为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海人藻酸(Kainate,KA)受体的亚型之一,以往研究已证实其在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在脊髓背角表达,并参与伤害性信息传递。我们前期研究证实GluR6与内脏痛相关,然而,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p65)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内一类关键性转录因子,其在CNS中广泛表达,据报道其可参与疼痛、炎症、突触传递、神经可塑性改变、学习与记忆等过程,已证实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持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NF-κB/p65可通过促进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导致神经炎症反应持续性增强,作用于脊髓背角神经元从而引起中枢敏化与痛觉过敏。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在临床上很常见,通常表现为腰痛和(或)坐骨神经痛,可伴有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有研究报道CT引导下经椎间孔硬膜外腔注射臭氧可以快速缓解LDH导致的坐骨神经痛,然而,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治疗LDH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疗效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动物模型,研究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同时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的临床镇痛疗效,以便探讨和丰富医用臭氧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确切机制,并指导临床的安全应用。研究目的第一部分建立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研究G1uR6-NF-κB/p65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大鼠CCI致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第二部分研究鞘内注射臭氧对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G1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其镇痛作用中的相关机制。第三部分观察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对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镇痛疗效。实验方法第一部分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1.实验动物分组78只大鼠随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48只,随机分为2大组,分组情况如下:sham组(手术暴露但不结扎坐骨神经);CCI组(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每个大组又随机分为4小组,分别对应CCI术后1、3、7、14天,每小组6只大鼠。第二部分30只,随机分为5组,分组情况如下:sham组(n=6,手术暴露但不结扎坐骨神经,不给予药物处理);CCI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不给予药物处理);CCI+vehicle组(n=6,建立CCI动物模型后,鞘内注射GluR6 siRNAs溶剂,10μl);CCI+negative GluR6 siRNAs组(n=6,建立CCI动物模型后,鞘内注射negative GluR6 siRNAs,10μl);CCI+GluR6 siRNAs组(n=6,建立CCI动物模型后,鞘内注射GluR6 siRNAs,10μ1)。2.大鼠CCI模型的建立与鞘内导管置入大鼠CCI模型的建立:大鼠麻醉后,于左后肢近端中部水平(近坐骨神经分叉处)钝性分离并游离坐骨神经后结扎,大鼠出现左后肢轻微收缩后,逐层缝合。sham组大鼠予同样手术操作但不结扎坐骨神经。鞘内导管置入:大鼠麻醉后,钝性分离颈枕部肌肉,剪开小脑延髓池池状膜,后将聚乙烯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至大鼠脊髓腰膨大水平,然后逐层缝合肌肉与皮肤。待大鼠麻醉苏醒后,用微量注射器经导管注射10 μl利多卡因,30秒后大鼠出现双侧后肢麻痹与拖拽则证实导管位置正确。3.测定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及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IL-1β、IL-6与TNF-α的表达第一部分实验中,首先分别测定大鼠CCI术后第1、3、7、14天的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同时处死大鼠后以Western blotting与反转录定量PCR法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脊髓水平GluR6蛋白与mRNA的表达。第二部分实验中,首先分别测定各组大鼠CCI术后第0、1、3、7天的MWT和TWL,后于CCI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后分别以Western blotting与反转录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水平GluR6蛋白与mRNA的表达,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大鼠脊髓水平IL-1 β、IL-6与TNF-α蛋白的表达。第二部分鞘内注射臭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痛行为及脊髓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信号分子表达影响的研究1.实验动物分组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组情况如下:sham组(n=6,手术暴露但不结扎坐骨神经,不注射氧气或臭氧);CCI+oxygen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oxygen,20μl);CCI+ozone(10 μg/ml)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10μg/ml ozone,20 μl);CCI+ozone(20μg/ml)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20μg/ml ozone,20 μl);CCI+ozone(30μg/ml)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30μg/ml ozone,20 μl);2.大鼠CCI模型的建立与鞘内导管置入大鼠CCI模型的建立:同第一部分;鞘内导管置入:同第一部分。3.鞘内臭氧注射CCI术后第7天,使用微量注射器通过鞘内导管注射不同浓度臭氧。4.测定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及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IL-1β、IL-6与TNF-α的表达首先分别测定各组大鼠鞘内注射臭氧或氧气后0.5 h、2 h、4 h、8 h、24 h的MWT与TWL,同时于24 h处死大鼠后以Western blotting测定GluR6与NF-κB/p65蛋白在各组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以反转录定量PCR测定GluR6与NF-κB/p65 mRNA在各组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同时以ELISA测定IL-1β、IL-6与TNF-α蛋白在各组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第三部分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疗效观察1.研究对象及分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分组情况如下:氧气(oxygen)组(n=30,骶管注射氧气15 ml);10 μg/ml 臭氧(ozone)组(n=30,骶管注射 10 μg/ml 臭氧 15 ml);20 μg/ml 臭氧(ozone)组(n=30,骶管注射 20 μg/ml 臭氧 15 ml);30 μg/ml 臭氧(ozone)组(n=30,骶管注射 30 μg/ml 臭氧 15 ml)。2.疼痛行为学评分分别于治疗前2小时、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应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3.患者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分别于治疗前2小时、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功能障碍程度的变化。实验结果第一部分:1.成功建立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术后第3天即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机械超敏和热痛敏行为学改变,至少可持续至术后第14天,并且以CCI术后第7天最为明显(P<0.01)。2.与sham组相比,术后第3天CCI组大鼠脊髓水平GluR6蛋白的表达即开始增加(P<0.05),第7天达到峰值(P<0.01),与此同时,GluR6 mRNA的表达在术后第3天即开始增加(P<0.01),第7天达到峰值(P<0.01)。3.与CCI组大鼠相比,CCI+GluR6 siRNAs组大鼠术后第7天其机械超敏和热痛敏明显降低(P<0.01),同时其脊髓水平GluR6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其脊髓水平GluR6 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4.与CCI组大鼠相比,CCI+GluR6 siRNAs组大鼠术后第7天其脊髓水平NF-κB/p65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同时其脊髓水平IL-1β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IL-6与TNF-α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第二部分:1.成功建立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与CCI+oxygen组相比,CCI+ozone组大鼠其机械超敏与热痛敏明显减轻(P<0.05或P<0.01),并且以20μg/ml臭氧组效果最明显(P<0.01)。2.与CCI+oxygen组相比,CCI+ozone组大鼠其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同时其脊髓水平IL-1β、IL-6与TNF-α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并且以20 μg/ml臭氧组效果最明显(P<0.05或P<0.01)。第三部分:1.与治疗前相比,10μg/ml、20 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NRS评分显着降低(P<0.05),Oxygen组治疗后1天、3天、7天NRS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Oxygen组相比,10 μg/ml、20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NRS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20μg/ml臭氧组相比,10μg/ml臭氧组治疗后8小时、1天、3天NRS评分显着升高(P<0.05),30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1天、3天NRS评分显着升高(P<0.05)。2.与治疗前相比,10 μg/ml、20 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ODI评分显着降低(P<0.05),氧气组治疗后各时间点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与氧气组相比,10 μg/ml、20 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ODI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20μg/ml臭氧组相比,10μg/ml与30μg/ml臭氧组治疗后1天、3天、7天ODI评分显着升高(P<0.05)。结论第一部分:1.成功建立大鼠坐骨神经CCI动物模型;2.GluR6可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3.CCI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由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介导。第二部分:1.鞘内注射低浓度臭氧可减轻CCI导致的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与热痛觉过敏,从而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中以臭氧浓度为20 μg/ml时效果最明显;2.鞘内注射低浓度臭氧可降低大鼠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IL-1β、IL-6与TNF-α的表达,以臭氧浓度为20 μg/ml时效果最明显;3.鞘内注射低浓度臭氧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而发挥其镇痛作用。第三部分:1.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低浓度臭氧,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压迫痛,并改善其功能障碍,以20μg/ml组最明显。2.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氧气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压迫痛,但不能改善其功能障碍。

赵玉玺[6](2021)在《升主动脉扩张合并瓣膜疾病腔内微创治疗的新器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由于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以退行性病变为主要原因的升主动脉扩张(Ascending aortic dilation,AAD)合并瓣膜功能不全复合病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越来越高。AAD和瓣膜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使病程进一步恶化,最终造成心功能失代偿、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破裂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的发生。随着微创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成为主动脉及主动脉瓣(Aortic valve,AV)疾病微创治疗的主要方法,也为外科高危手术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但针对AAD合并瓣膜疾病一体化腔内治疗的研究数据仍然不足,也尚无腔内治疗的指南建议。因此,针对此复合病变人群的腔内治疗需求就尤为迫切。如何采用微创的治疗方法一体化解决AAD合并AV疾病,以及如何采用微创的治疗方法同期解决AAD合并多瓣膜疾病等问题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和方向。研究目的:(1)获取AAD合并瓣膜疾病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手术治疗结果;(2)探究AAD合并AV疾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3)分析AAD合并AV疾病的影像学形态特点,提出新型移植物及输送系统的设计方案;(4)通过体外与体内实验,探究新型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系统的早期可行性及安全性;(5)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索经导管同期治疗升主动脉瘤(Ascending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ATAA)合并主动脉瓣返流(Aortic regurgitation,AR)及二尖瓣返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的可行性。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AAD入院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不同病变类型的分布特点和手术预后情况。(2)血流动力学研究:基于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数据建立AAD模型,通过流固耦合的数值仿真方法,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其血流动力学特点。(3)基于影像学分析的移植物研发:对AAD合并AV疾病的38例患者与按照年龄、性别匹配同期行CTA检查且升主动脉形态正常的患者进行影像学解剖形态对比。依据解剖学数据设计并研发符合病变形态并达到同期腔内治疗目的移植物装置。(4)移植物体外及体内实验:通过20例猪心-主动脉标本体外模拟实验,经心尖导入新型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系统,进一步规范移植物系统的操作流程,探索该新型移植物系统的效能和可操作性;在6头成年健康家猪中完成新型移植物系统的体内释放,并通过CTA、心脏彩超、心电图、大体标本以及病理学检查,评估该新型移植物系统的早期安全性和可行性。(5)经导管同期腔内修复ATAA合并AR及MR疾病模型的体外研究:在10例猪心-主动脉标本中建立ATAA合并AR及MR疾病模型,通过体外模拟系统经心尖导入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和二尖瓣(Mitral valve,MV)腔内移植物,探索同期治疗ATAA合并AR及MR理念的可行性。结果:(1)在纳入的342例患者中,退行性病变(162/342,48.8%)仍然为主要发病原因。在疾病分布方面,单纯AAD的占比最小(12/342,3.5%)。AAD合并AV疾病占比最高(129/342,37.7%),其中AR最为常见(51/342,14.9%)。AAD合并双瓣膜疾病中,AR合并MR的占比最高(67/342,19.6%)。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1%(7/342)。单因素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P=0.012),术前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40%(P=0.007)和手术治疗(P=0.040)三个因素与手术死亡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HD和术前EF值<40%是手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HD,(OR=8.657,95CI=1.73-43.09,P=0.008);EF值<40%(OR=0.075,95CI=0.01-0.04,P=0.002)】。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115/342,33.6%)。有17例晚期死亡。术后2、4、6年生存率分别为93.9%、93.0%、93.0%。随访期共有40例并发症发生,术后2、4、6年无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8.8%、58.2%、58.2%。(2)在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正常组、AAD+AS+AR组和ATAA+AR组模型AV的有效开口面积(Effective orifice areas,EOA)为2.67 cm2、2.17 cm2和4.13 cm2,最大跨瓣压差为14.65 mm Hg、18.63 mm Hg和13.82 mm Hg。正常组和AAD+AS+AR组模型的峰值流速均出现在AV处。ATAA+AR组模型中峰值流速出现在升主动脉末端处。在舒张期流场分布方面,AAD+AS+AR组模型AV处存在小片高流速区域,提示轻度至中度反流。ATAA+AR组模型AV处发现了大片高流速区域,提示存在严重反流。对于AV形态而言,正常组模型AV的开口边缘在收缩期呈近似圆形,舒张期无反流。在AAD+AS+AR组模型中,AV的开口边缘在收缩期呈三角形,EOA偏小,舒张期表现为明显返流。对于ATAA+AR组模型,AV的开口边缘在收缩期呈三角形,EOA增大,舒张期表现为严重反流。三组模型的峰值应力均出现在舒张期。高应力区域分别集中在瓣膜的联合边缘、瓣膜自由边钙化区域与联合边缘和无冠状动脉瓣上。(3)AAD组相比正常组在主动脉瓣环平面、瓦氏窦平面、窦管交界(Sinotubular junction,STJ)平面、升主动脉中段平面、升主动脉远心端平面、左颈总动脉(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LCCA)近心端主动脉平面以及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近心端主动脉平面扩张明显(P<0.05)。双侧冠状动脉开口的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239;P=0.066)。双侧冠状动脉开口在周向角度的测量中,AAD组大于正常组(127.3±26.8°vs 115.8±13.5°,P=0.031)。在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LCA)开口、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开口和STJ至瓣环中心线距离的测量中,两组无统计学差异(12.8±4.5mm vs 13.4±3.1mm,P=0.663;20.0±4.2mm vs 19.5±2.0mm,P=0.501;26.9±5.0mm vs 27.8±3.3mm,P=0.492)。而在升主动脉长度的测量中,AAD组在STJ至升主动脉远心端大弯侧、小弯侧以及中心线距离均大于正常组(P<0.05)。根据解剖学测量结果完成了新型移植物和输送系统的研制。(4)在20例猪心-主动脉标本,通过经心尖入路模拟了新型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系统的体外释放。技术成功率为100%,平均释放时间为37.3±8.2 min(25-59min)。开窗高度和直径均为1.25 cm时,双侧冠状动脉的流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RCA流量的减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4),而开窗高度1.25 cm+直径1.5 cm,开窗高度1.5 cm+直径1.25 cm,以及开窗高度1.5 cm+直径1.5 cm三组中,双侧冠状动脉的流量均无明显减少。内窥镜观察提示人工AV启闭正常,MV前叶活动无明显受限。大体解剖结果显示移植物均释放完全且形态良好,冠状动脉开窗对位准确。在6头动物体内成功植入腔内移植物,术中造影显示双侧冠状动脉显影良好,人工AV功能正常。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体外实验所得到的开窗最适参数。5头动物在随访期存活,1头因感染在术后第12天死亡。超声心动图显示人工瓣膜启闭功能正常,未见明显狭窄、返流及瓣周漏(Perivalvular leakage,PVL)。CTA及心电图未见异常。大体解剖结果提示:移植物在位,无冠状动脉梗阻及组织损伤。(5)在10例猪心-主动脉标本中成功建立了ATAA+AR+MR疾病模型,并成功模拟了主动瓣窗型腔内移植物和MV腔内移植物经心尖入路释放,技术成功率为100%(10/10)。术后造影提示瘤体隔绝完全,移植物位置及形态良好。术后双侧冠状动脉血流均无明显减少(LCA:289.4±10.2 ml/min vs 330.4±12.1 ml/min,P<0.001;RCA:350.0±14.5 ml/min vs 376.8±10.5 ml/min,P<0.001)。内窥镜显示人工瓣膜启闭功能良好。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返流及瓣周漏。AV和MV的跨瓣压差无明显增加(6.0±0.6 mm Hg vs 5.5±0.9 mm Hg,P=0.076;5.4±1.0 mm Hg vs 4.9±1.0 mm Hg,P=0.094)。左心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LOVT)的梯度压差也无明显增加(2.0±0.5 mm Hg vs 1.9±0.5 mm Hg,P=0.154)。术后大体解剖结果提示移植物均在位良好,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对位准确,无梗阻现象。结论:AAD合并瓣膜疾病人群已成为AAD患者中的主要人群。经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的探索,初步验证了新型主动脉瓣窗型腔内移植物系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通过体外实验初步探索了经导管同期治疗ATAA合并AR及MR的可行性。以上研究将为AAD合并瓣膜疾病提供新的微创治疗思路和科学数据。

刘玉枝[7](2021)在《盘龙七片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盘龙七片是由盘龙七、五加皮、杜仲、当归、秦艽等29味中草药组成用于治疗风湿类疾病、腰肌劳损和骨折等的中成药,目前是陕西盘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独家品种。曾被《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收载(1998年版第二十册),现执行的标准是《国家中成药品标准》WS3-B-3998-98-1,因原标准不能全面反映处方药味组成及药品的质量,为了制定一套完整、操作简单的盘龙七片质量标准体系,本课题进行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1.盘龙七片的显微鉴别研究。本研究以《中国药典》为指导,采用涂片法用水合氯醛试液固定样品粉末,完成了盘龙七片中的丹参、当归、杜仲、红花、木香、牛膝、五加皮和秦艽8种原药材粉末以及15批盘龙七片粉末的显微鉴别,结果显示盘龙七片粉末与8种生粉入药的药材具有相同的显微特征。2.盘龙七片的薄层鉴别研究。本研究弥补了原标准无薄层鉴别的空缺,以秦艽、丹参、当归为研究对象,建立薄层鉴别方法。秦艽的检测波长是254nm,乙酸乙酯-甲醇-水(10:2:1)为展开剂,结果显示15批盘龙七片与龙胆苦苷及秦艽药材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通过对丹参薄层鉴别方法展开剂系统考察,最终确定展开剂为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甲酸-甲醇(6:8:4:4:1)和甲苯-乙酸乙酯(19:1),检测波长为365 nm,对照药材和制剂色谱在同一位置显相同荧光斑点。当归薄层方法展开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上述方法和其他的杂质斑点分离度较好,阴性对照不受干扰。3.盘龙七片的性状及检查研究。本研究对盘龙七片的性状进行了考察,与原标准一致,为糖衣片,除去包衣为灰褐色,味苦微甜;然后对其进行了重量差异、崩解时限、硬度进行了考察,结果均符合药典标准项下对片剂的检查。4.盘龙七片的含量测定研究。原标准中无含量测定项,本研究分别建立了龙胆苦苷、藁苯内酯、京尼平苷酸及木香烃内酯的含量检测方法,并通过验证了专属性、精密度、线性、重复性、稳定性、准确性及色谱适应性试验等方法学。就龙胆苦苷而言,通过考察提取溶剂、时间及方式确定最优的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测得15批盘龙七片的龙胆苦苷含量为0.467 mg/片~0.784 mg/片。通过70%甲醇超声处理30 min,流动相为乙腈和0.01%三氟乙酸水溶液,在324 nm下检测,测得15批盘龙七片的藁本内酯含量范围在0.198 mg/片~0.333 mg/片。而京尼平苷酸和木香烃内酯的含量范围分别为 31.174 μg/片~55.332 μg/片和 34.349 μg/片~57.448 μg/片。5.盘龙七片的指纹图谱研究。本研究使用HPLC技术建立盘龙七片指纹图谱,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分析处理数据,并标定共有峰。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10批次盘龙七片产品的相似度不低于0.936。通过与单味药材、对照品的指纹图谱比对,确定部分药材色谱峰的来源归属,采用液质联用技术进一步准确识别指纹图谱中主要的色谱峰。6.毒性药材的安全性研究。本实验对盘龙七片对川乌、草乌等毒性药材通过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以期控制乌头碱类化合物的含量限度范围,从而保证药品的安全性。

崔文浩,张超,李钰,罗涛[8](2021)在《颈内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尖端位置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颈内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TCC)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透析的血管通路,虽然"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首选"的理念不断深入及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逐步应用,但TCC仍是血液透析通路中不可或缺的方式,近年来,多项研究不断强调TCC尖端位置的重要性,因为尖端位置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国内外关于TCC的尖端位置、定位方式已取得较多研究进展。为提高TCC尖端位置的准确性,本文针对TCC理想的尖端位置、尖端及异位影响,影像定位方法及其应用的局限性进行综述,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

蒋毛毛[9](2021)在《射频和激光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大隐静脉曲张(Great saphenous varicose vein,GVSS)是临床中常见和多发的疾病。传统手术至今依然是治疗该疾病的经典手术。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治疗理念的转变,临床中涌现处诸多微创技术,其中腔内热消融技术在治疗该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比较射频消融术和激光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并总结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策略。方法(1)根据诊断标准、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手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病人共99人(99条患肢)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射频组和激光组,其中射频组(大隐静脉射频消融术+泡沫硬化剂注射术+点式剥脱术)共47人(47条患肢),激光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激光消融术+泡沫硬化剂注射术+点式剥脱术)共52人(52条患肢)。通过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24h疼痛分值、治疗时间、并发症(皮肤瘀斑、皮下血肿、血栓性静脉炎、足踝区感觉异常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术后大隐静脉闭合情况观察比较,以此评估患者疗效及并发症。(2)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从而总结射频消融术和激光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优缺点、术中注意事项,探讨并发症的处理策略,为临床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提供参考。结果(1)射频组和激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侧、大隐静脉直径和临床分级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射频组和激光组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疼痛分值、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皮肤瘀斑、皮下血肿、血栓性静脉炎、隐神经损伤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术后大隐静脉闭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射频消融术和激光消融术近期疗效确切,疗效相当,具备切口少、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但后期恢复情况需做进一步的随访。(2)射频消融术相较于激光消融术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发生少,但两者差异不显着。(3)本研究中,射频组和激光组疗效相似,但射频组无需高位结扎大隐静脉,更具微创性。(4)腔内技术对于膝下大隐静脉消融治疗是否会损伤隐神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郭沪龙[10](2021)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腔内减容方式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病的高危因素,比较分析经皮人工血栓抽吸术(manual aspiration thrombectomy,MAT)、Angio Jet机械血栓清除系统(Angio Jet rheolytic thrombectomy,ART)和导管接触式溶栓(chtheter-directed thrombosis,CDT)等腔内减容方式对DVT治疗疗效,分析各自的优劣势,寻求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6月到2020年6月期间通过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或者经过下肢深静脉造影明确的60例DVT患者(病程≤14天),无明确抗凝溶栓禁忌症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参考《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的诊断及分期标准)。根据研究目的,按照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A组为MAT联合CDT治疗,30例;B组为ART联合CDT治疗,10例;C组为仅行CDT治疗,20例。统计有研究意义的患者基本信息、致病因素、手术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临床数据,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三组间计量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分析通过最小显着性差异(LSD)检验,A、B组间术中失血量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顾性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不同治疗方式之间的治疗时长、药品消耗、患者耐受情况以及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从而为临床上不同类型的患者,依据其各自不同的治疗需求,为实际中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及参考。结果三组病人取得临床成功(即血栓清除比例超过50%)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的短期收益上,包括CDT时间、尿激酶用量、治疗前后腿围差、肢体消肿情况等要明显优于C组,6个月时的随访证实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AT与ART分别联合CDT治疗急性下肢DVT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相似,MAT与ART清除血栓均优于单纯CDT治疗,目前国内尚缺乏不同PMT治疗方式的横向对比数据,需评估患者治疗预期以及收入状况来合理选择。

二、腔内导管超声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腔内导管超声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在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ICC导管尖端最佳位置
2 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
    2.1 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的组成
        2.1.1 具有磁性的尖端导航系统
        2.1.2 基于腔内心电图的尖端确认系统
    2.2 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的定位准确率
    2.3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的临床应用效益
    2.4 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引导PICC置入的术后并发症
3 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与其他定位方法的优势比较
    3.1 体外测量法及胸部X线定位
    3.2 DSA
    3.3 超声心动图定位法
        3.3.1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rans 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定位法
        3.3.2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定位法
    3.4 Vaso Nova血管定位系统(Vaso Nova vascular positioning system,VPS)
4 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应用的局限性
5 小结

(2)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应用于PICC置管术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置管准确性比较
3 讨论

(3)腔内心电图P波与R波比值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在新生儿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3 讨 论

(4)经远端桡动脉介入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入和排除标准
    3.仪器与方法
    4.评价方法
    5.统计学方法
    6.质量控制
三、结果
    1.三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狭窄处即刻血流量比较
    2.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自体动静脉内瘘介入治疗入路途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及展望
    2.参考文献
致谢

(5)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镇痛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第二部分 鞘内注射臭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痛行为及脊髓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信号分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第三部分 超声引导下骶管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医用臭氧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6)升主动脉扩张合并瓣膜疾病腔内微创治疗的新器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升主动脉扩张合并瓣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患者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不足
    五、结论
第二部分:升主动脉扩张合并主动脉瓣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不足
    五、结论
第三部分:升主动脉扩张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腔内微创治疗的新器具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不足
    五、结论
第四部分:升主动脉扩张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腔内微创治疗的体外及体内实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不足
    五、结论
第五部分:经导管同期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返流的体外实验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不足
    五、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升主动脉扩张合并主动脉瓣疾病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7)盘龙七片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盘龙七片的研究概述
        1.1.1 处方及制备工艺
        1.1.2 盘龙七片及各药材标准现状
        1.1.3 盘龙七片的临床研究进展
    1.2 本课题的研究基础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显微特征鉴别研究
    2.1 仪器与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其他材料
    2.2 丹参、当归、杜仲等八种原药材的显微鉴别
        2.2.1 实验方法
        2.2.2 实验结果
    2.3 盘龙七片粉末显微鉴别
        2.3.1 实验方法
        2.3.2 实验结果
    2.4 小结与讨论
3. 薄层色谱鉴别标准提升研究
    3.1 仪器与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其他材料
    3.2 盘龙七片中秦艽的薄层鉴别
        3.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2.3 展开系统
        3.2.4 薄层鉴别结果
    3.3 盘龙七片中丹参的薄层鉴别
        3.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3.3 展开系统
        3.3.4 薄层鉴别结果
    3.4 盘龙七片中当归的薄层鉴别
        3.4.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4.3 展开系统
        3.4.4 薄层鉴别结果
    3.5 小结与讨论
4 性状及检查
    4.1 仪器与材料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材料
    4.2 性状研究
    4.3 检查研究
        4.3.1 重量差异
        4.3.2 崩解时限
        4.3.3 硬度
    4.4 小结与讨论
5 含量测定标准提升研究
    5.1 仪器与材料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其他材料
    5.2 龙胆苦苷含量测定
        5.2.1 色谱条件的建立
        5.2.2 色谱条件
        5.2.3 提取方法的建立
        5.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5.2.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2.6 方法学考察
        5.2.7 盘龙七片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5.2.8 龙胆苦的苷含量限度
    5.3 藁本内酯含量测定
        5.3.1 色谱条件的建立
        5.3.2 色谱条件
        5.3.3 提取方法的建立
        5.3.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5.3.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3.6 方法学考察
        5.3.7 盘龙七片中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
        5.3.8 藁本内酯含量限度
    5.4 京尼平苷酸含量测定
        5.4.1 色谱条件的建立
        5.4.2 色谱条件
        5.4.3 提取方法的建立
        5.4.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5.4.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4.6 方法学考察
        5.4.7 盘龙七片中京尼平苷酸的含量测定
        5.4.8 京尼平苷酸含量限度
    5.5 木香烃内酯含量测定
        5.5.1 色谱条件的建立
        5.5.2 色谱条件
        5.5.3 提取方法的建立
        5.5.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5.5.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5.6 方法学考察
        5.5.7 盘龙七片中木香烃内酯的含量测定
        5.5.8 木香烃内酯含量限度
    5.6 小结与讨论
6 盘龙七片的指纹图谱研究
    6.1 仪器与材料
        6.1.1 实验仪器
        6.1.2 实验试剂
        6.1.3 实验其他材料
    6.2 指纹图谱色谱条件的建立
    6.3 色谱条件
    6.4 提取方法的建立
    6.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6.6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6.7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6.8 方法学验证
        6.8.1 精密度实验
        6.8.2 重复性实验
        6.8.3 稳定性实验
    6.9 盘龙七片指纹图谱的测定
        6.9.1 相似度分析
        6.9.2 特征峰的标定
        6.9.3 特征峰的确证
    6.10 小结与讨论
7 毒性药材的安全性研究
    7.1 仪器与材料
        7.1.1 实验仪器
        7.1.2 实验试剂
        7.1.3 实验其他材料
    7.2 盘龙七片中乌头碱类成分的理论含量
    7.3 乌头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7.3.1 色谱条件确定
        7.3.2 色谱条件
        7.3.3 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制备
        7.3.4 原药材中乌头碱成分的含量测定
        7.3.5 盘龙七片中乌头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7.4 小结与讨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不同批次盘龙七片粉末显微鉴别图
附录B: 方法学考察色谱图(秦艽)
附录C: 方法学考察色谱图(当归)
附录D: 各药材与对照品指纹图谱
附录E: 英文缩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8)颈内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尖端位置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TCC功能使用定义
2 TCC尖端位置
    2.1 理想位置
    2.2 TCC尖端异位及影响
3 TCC尖端的定位方式
    3.1 体表标志定位
    3.2 影像学定位
        3.2.1 胸部X线
        3.2.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3.2.3 腔内心电图
    3.3 超声
    3.4 食管超声心动图
    3.5 电磁导航系统
4 小结

(9)射频和激光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设备及材料
        2.2.2 手术方法
        2.2.3 疗效评价和随访
        2.2.4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患者基本资料的均衡性分析
    3.2 术中情况
    3.3 术后情况
4.讨论
    4.1 下肢静脉曲张
    4.2 射频消融术的工作特点、优势及不足
    4.3 激光消融术的工作特点、优势及不足
    4.4 腔内射频消融术与腔内激光消融术的对比
        4.4.1 射频消融术与激光消融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对比
        4.4.2 射频消融术与激光消融术中情况
        4.4.3 射频消融术与激光消融术术后情况
        4.4.4 射频消融术与激光消融术的主要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4.5 本课题的不足及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腔内减容方式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收集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资料收集、整理
    2.2 治疗流程
        2.2.1 手术治疗
        2.2.2 术后监测指标
        2.2.3 保障患者安全的措施
        2.2.4 安全性论证
        2.2.5 风险处置预案
        2.2.6 疗效评估
    2.3 随访
    2.4 统计学方法
    2.5 数据质控
3 结果
    3.1 三组间的血栓清除率
    3.2 A、B两组间的失血量
    3.3 三组间的CDT时间
    3.4 三组间的UK用量
    3.5 三组间的大/小腿周径差
    3.6 三组间的住院时间
    3.7 三组间的治疗花费
    3.8 三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3.9 三组间的随访情况
4 结论
5 讨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新认识和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四、腔内导管超声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电磁导航尖端确认系统在PICC尖端定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胡萍萍,雷新云. 护理研究, 2022(02)
  • [2]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应用于PICC置管术的效果观察[J]. 陈金莲,赖美春,黄慧霞,蔡雅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20)
  • [3]腔内心电图P波与R波比值定位技术联合超声引导在新生儿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应用效果[J]. 田亚慧,王广州,姜凯,于凤琴. 广西医学, 2021(17)
  • [4]经远端桡动脉介入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应用[D]. 黄加君.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5]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镇痛机制的研究[D]. 张为光. 山东大学, 2021(11)
  • [6]升主动脉扩张合并瓣膜疾病腔内微创治疗的新器具研究[D]. 赵玉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7]盘龙七片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D]. 刘玉枝.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8]颈内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透析导管尖端位置的研究进展[J]. 崔文浩,张超,李钰,罗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02)
  • [9]射频和激光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D]. 蒋毛毛.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10]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腔内减容方式的对照研究[D]. 郭沪龙.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标签:;  ;  ;  

腔内导管超声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