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场景

国内第一场景

一、第一现场·国内(论文文献综述)

苏静[1](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李浩[2](2021)在《软岩大断面高铁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及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2016年起,为满足“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通行需求,国家大规模修建高铁隧道。相比于普通铁路隧道,高铁隧道拥有更高地建设要求和验收标准。高铁隧道修建过程中因开挖穿越软岩地层和断层破碎带而产生变形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难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与建设质量。为此,有必要在工程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机器学习理论,加强对高铁隧道穿越软岩地层及断层区工况下施工变形控制措施及围岩稳定性的研究。本文以阳山高铁隧道为背景,针对隧道穿越陡倾状软岩地层及断层区围岩变形行为,开展了工法优化和支护措施加固效果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研究建立了阳山隧道变形控制标准,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软弱围岩变形特征,进一步总结得出软岩大断面隧道变形影响因素及变形机理;结合地震波法、地质雷达法、超前水平钻探法预报结果分析隧道软岩地层围岩稳定性,确定了软岩地层围岩等级、性质及F26断层与洞身相交里程,为后续施工模拟提供地质依据。(2)研究选用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交叉验证法分别搜寻支持向量机最优核参数和惩罚参数,对比三种算法的适应度值和模型预测值,分析得出遗传算法寻优结果精度明显优于粒子群算法和交叉验证法,进而确定最优核参数和惩罚参数,确保反演结果精度。(3)研究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对于样本数量的敏感性。基于正交试验设计了四种不同水平的反演样本,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完成试验值计算,分别输入至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完成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阳山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反演问题,在试验水平区间内遗传算法寻优效率和结果精度与样本数量呈正相关;在4~6水平区间范围内支持向量机预测精度与样本数量呈正相关,进而确定反演样本数量。(4)研究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阳山高铁隧道围岩力学参数反演模型,反演了泥质砂岩、石英砂岩、断层围岩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反演模型准确性高,可为施工优化分析提供可靠参数。(5)研究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隧道软岩地层及F26断层段数值模型,模拟了四种开挖工法的施工过程,研究了隧道围岩变形行为、围岩与初期支护应力分布以及塑性区特性,揭示不同开挖工法下围岩变形与应力分布规律,对比结果,确定隧道穿越陡倾状软岩地层及断层区的最优开挖工法为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同时,结合工程情况与模拟结果,提出变形控制建议,并建立有无系统锚杆支护、长锚杆支护、拱底锚杆支护、高刚度支护体系及组合支护体系的计算模型,验证不同支护措施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系统锚杆对围岩的加固效果有限;长锚杆限制围岩竖向及横向变形效果较好;拱底锚杆可改善拱底围岩的变形情况;高刚度支护体系有效提升隧道结构的稳定性;组合支护体系控制围岩竖向变形效果最优。研究成果为阳山高铁隧道后续穿越F24、F33断层及其他岩性地层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邱明兵[3](2021)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分离模型,分别考虑桩的运动相互作用和惯性相互作用,用试验获得的相位差求二者矢量和。对运动相互作用,基于弹性地基梁模型研发双弹簧反应位移法,计算桩侧土压力增量和桩身位移、弯矩、剪力。对惯性相互作用,采用成熟的m值法。试验方面,配合振动台10t的载荷量,设计和制作了粘弹性边界,可较好消除模型箱的边界效应,实现无限地基的震动模拟。设计和制作了高位和低位弹性质点体系,研究了不同频率结构的上部质点和场地位移的相位差规律。在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拟合试验位移值,以实测桩身弯矩为基准,利用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反演获得土弹簧刚度值;并且进行了多工况验证,分析和试验数据的规律吻合度较高。主要结论有:1、叠层剪切箱增加粘弹性边界后,可明显调整试验土层位移幅值和曲线形态,以及加速度幅值。2、桩两侧土压力增量时程呈现反相,一侧达到正向峰值时,另一侧达到负向峰值。正向峰值大于负向峰值。3、压力盒测量的压力值是增量值,是与位移相关的物理量。正动土压力值是由土颗粒压缩产生的接触力增量。负压力值是桩主动侧卸载所致,是压力负增量,具有明确物理含义。应用到双弹簧反应位移法中,主动侧弹簧表现为负刚度。4、通过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反演的试验桩侧土弹簧刚度,被动侧为12MPa/m,落在相关规范取值(3~15MPa/m)范围内。振动台试验土层平均剪应变2.7x10-3,与对应的实际场地平均应变8.2x10-3在同一数量级,达到实际场地平均应变的33%,较为接近。因此,振动台试验反演的土弹簧刚度具有工程实际意义。5、实测相位分析表明,长周期结构质点振动相位与场地土相位的差值均大于90°;短周期结构质点振动相位与场地土相位的差值大部分小于90°,小部分大于90°。偏于保守的,长周期结构的两个相互作用矢量和可以用SRSS法代替,短周期结构矢量和用代数和代替。6、实测相位分析表明,桩身应变与场地位移保持同步。双弹簧反应位移法符合基桩动力响应机理,可用于地震作用下桩土运动相互作用的接触力和桩身效应增量计算分析。

张娇[4](2021)在《供需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研究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维护居民健康为宗旨,以全科医生为主要载体,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证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形势下保障和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国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体系,形成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签约服务工作的推进。已有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际签约率与有效利用率均有待提高。鉴于此,除了从宏观层面完善配套措施及保障机制之外,优化设计签约服务方案是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而这其中的重要前提是明确居民(需方)与基层医务人员(供方)对签约服务的需求与偏好。然而,由于签约服务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不完美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的多重影响,测量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真实偏好比较复杂且困难。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估供需双方的潜在偏好与意愿,探索符合双方需求与偏好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发现,国外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的评估起步较早,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但对供需双方偏好差异的相关研究与报告仍不足。而国内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与意愿等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是描述性统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很难对各因素的重要性进行科学量化。尽管已有极少数研究采用如离散选择实验方法评估偏好,但仅从需方角度出发,尚缺乏针对供方以及供需双方偏好的对比研究;且现有研究样本人群较为单一、样本量较小,难以发现其真实需求偏好与意愿。因此,本研究拟从供需两个视角进行研究设计,利用离散选择实验,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量化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从供需双方(居民与基层医务人员)视角出发,在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分析基础上,利用离散选择实验科学测量双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与意愿,为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优化设计和策略完善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参考。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2)测量与评估供需双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3)模拟不同签约服务情景并预测选择概率;(4)提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设计优化与策略完善的对策建议。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设计与策略完善-基于城乡供需双方的实证研究(71974118)。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泰安市六个县市区抽取调查样本。其中,(1)需方调查:以户为单位,调查对象为15周岁及以上居民。(2)供方调查:调查对象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科医生、乡村医生以及家庭医生团队成员。(3)供需双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调查:①离散选择实验设计:通过文献回顾、定性访谈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确定了六个属性(服务费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类型、药品可及性、医生团队诊疗水平)及其水平,采用D-efficiency设计方法,并通过添加一致性检验问题以及可视化元素等方法形成实验调查问卷。②调查对象:需方偏好调查对象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以及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供方偏好调查对象为参与本次调查的所有基层医务人员。研究内容与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初步了解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不足。(2)基于现场调查数据从供需双方视角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与满意度现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影响双方认知水平以及满意度的可能因素。(3)利用离散选择实验评估供需双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构建混合Logit模型分析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具体偏好;基于混合Logit模型与潜类别Logit模型分别探究供需双方不同特征以及不同类别人群的偏好异质性;量化分析供需双方对签约服务属性与水平的边际支付意愿和供给意愿。(4)基于参概率(Uptake rate)方程模拟不同签约服务方案组合,并预测在不同服务情景下供需双方的选择概率及其变化趋势;根据双方需求与供给偏好特点,模拟本研究中的最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案。(5)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以及供需双方偏好分析结果,探讨与总结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设计优化与策略完善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分析①需方:共纳入8500名居民,其中5950人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总体签约率为70.00%。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知晓度得分中位数为3.00(1.00,4.00),态度得分为4.50(4.00,5.00);相对于未签约人群,已签约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度与态度得分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已签约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总体满意度得分中位数为5.00(4.00,5.00),表明总体上签约人群对签约服务比较满意。②供方:共纳入835名基层医务人员,其中有754人已加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占90.30%。基层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知晓度得分中位数为4.50(4.00,5.00),总体态度得分为4.20(3.60,4.60);相比于未加入签约团队组,已签约的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度得分更高(4.50 vs 4.25,P=0.002)。基层医务人员的总体工作满意度得分中位数为3.17(2.67,3.83),已加入签约团队的医务人员的总体工作满意度得分低于未签约组(3.17 vs 3.50,P=0.001)。(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分析结果①需方偏好分析中共纳入2226人,经分析排除未通过一致性检验者,最终纳入混合Logit模型分析的共2159人。回归结果显示,服务费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类型、药品可及性以及医生团队诊疗水平六个属性对居民的签约选择均有显着影响。居民偏好于选择服务费用低、基础包、上门服务、中西医结合、药品可及性更高以及医生团队诊疗水平更高的签约服务。②供方偏好分析中共纳入816人,经分析排除未通过一致性检验者,最终纳入混合Logit模型分析的共729人。回归结果显示,服务费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类型、药品可及性以及医生团队诊疗水平六个属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供给选择均有显着影响。医务人员偏好于提供服务费用高、基础包、门诊就诊、药品可及性更高以及医生团队诊疗水平更高的签约服务。③通过对供需双方签约偏好比较发现,供需双方在服务费用与服务方式属性的偏好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居民偏好于选择费用低、上门服务的签约服务,而医务人员偏好费用高、门诊就诊的签约服务;同时,供需双方也存在偏好共性,居民与医务人员均对个性包服务均有显着的消极偏好;对中西医结合、药品可及性高以及医生团队诊疗水平高的签约服务均有明显的积极偏好;其中,医生团队诊疗水平是影响供需双方选择偏好的最重要的服务属性。(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异质性分析①居民签约偏好异质性分析:60~69岁以及70岁及以上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地区以及收入相对低的居民偏好于选择费用更低的签约服务;不同人群特征居民均倾向于选择药品可及性以及医生团队诊疗水平较高的签约服务。此外,基于潜类别Logit模型将居民分为三个潜在类别:经济型(类别Ⅰ)、综合型(类别Ⅱ)以及高质量型(类别Ⅲ)。其中,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特征可能会对不同类别居民签约需求偏好产生影响。②医务人员签约偏好异质性分析:农村地区以及收入相对低的医务人员更倾向于选择服务费用高的签约服务。受教育年限相对低者(≤12年)对提供个性包服务有显着的消极偏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专业技术职称较低以及工作年限较高的医务人员均偏好于提供费用高的签约服务。不同人群特征以及不同工作特征的医务人员均偏好于提供医生团队诊疗水平较高的签约服务。此外,基于潜类别Logit模型对医务人员的偏好异质性分析发现,不同类别医务人员的供给选择偏好有明显差异,根据其偏好特点分为普通型(类别Ⅰ)、诱导型(类别Ⅱ)以及利他型(类别Ⅲ)。其中,女性、城镇地区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更有可能属于普通型。(4)边际支付意愿与供给意愿分析①需方边际支付意愿分析结果显示,居民对医生团队诊疗水平属性的支付意愿最高,如果将医生团队诊疗水平从Ⅰ级提高到Ⅲ级水平,居民愿意为此支付约490.4元;其次,居民对中西医结合的服务支付意愿较高,如果将服务类型从中医转为中西医结合,居民愿意支付约183.9元。就不同特征人群的分析结果来看,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年收入较高以及患有慢性病人群对其偏好的签约服务的支付意愿更高。②供方边际供给意愿分析结果显示,如果服务内容从基础包转为个性包,则医务人员要就此收取约45.5元的服务费用。对于其他签约服务属性和水平,如果转变为偏好水平,医务人员愿意牺牲一定的服务费用来提供偏好的签约服务。就不同特征医务人员的边际供给意愿分析来看,低收入组对个性包服务的边际供给意愿最低,中等收入、专业技术职称较高的医务人员愿意牺牲更多的服务费用以提供其偏好的签约服务。(5)情景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水平相比,如果签约服务改为“服务费用10元+基础包+上门服务+中西医结合+药品可及性一般+医生团队诊疗水平-Ⅲ级”,居民的选择概率将提高0.848,签约选择概率达到最高(0.880)。如果将签约服务改为“服务费用100元+基础包+门诊就诊+中西医结合+药品可及性-很高+医生团队-Ⅱ级”的组合服务,则医务人员的选择概率预计将提高0.572,此时,供给选择概率达到最高(0.629)。经综合分析,在“服务费用50元+基础包+门诊就诊+中西医结合+药品可及性-很高+医生团队-Ⅱ级”的签约组合下,需方的签约选择概率为0.642,供方的供给选择概率为0.580,此时双方选择概率差值达到最小(0.062),可以确定为本研究的最优签约服务方案。结论与建议研究结论(1)居民总体签约率达70.00%,签约满意度较高;同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有较强的支持与信任态度,但对签约服务具体内容的知晓度仍有待提高。(2)基层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整体认知度与接受度较高,但工作满意度偏低,尤其是签约团队人员。(3)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存在共性;首先,居民和基层医务人员最看重医生团队诊疗水平属性,对其支付意愿和供给意愿均最高;其次,两者共同偏好于中西医结合以及基础包服务。(4)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存在差异;基层医务人员偏好于传统的门诊就诊服务方式,而居民对上门服务的支付意愿较高。此外,供需双方在服务费用属性上存在反向偏好差异。(5)供需双方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存在异质性,不同人群特征以及不同类别居民与医务人员的需求与供给偏好均有所不同;同时,医务人员的供给选择行为存在利他的社会偏好。(6)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设计与优化既要符合供需双方的偏好与意愿,也要结合当地实践环境,以达到相对最优的签约服务模式。政策建议:(1)贯穿知-信-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理念,提高供需双方认知水平;(2)提高签约团队人员工作满意度,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3)提升签约团队诊疗服务水平,增强签约服务的连续性与全面性;(4)发挥中西医结合服务优势,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5)提高签约服务吸引力,推进个性化有偿签约服务;(6)探索多层次签约服务方式,提升上门服务规范化水平;(7)合理制定签约服务收费标准,完善签约费用筹资与分配机制;(8)缩小城乡签约服务差异,推进签约服务供给公平。研究创新与不足创新点:(1)目前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的研究多是从需方角度,本研究以供需双方视角出发,通过对供需双方偏好与意愿的综合分析,模拟最优签约服务方案,并预测双方对最优方案的需求与供给概率,丰富了国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与方案、提高供需双方签约积极性与满意度提供了更详实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2)本研究首次通过构建潜类别Logit模型分别评估了不同类别居民与基层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偏好,且验证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供给服务行为存在利他型社会偏好。研究结果为卫生相关部门对供需双方制定和实施多类别、多层次的干预与管理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不足之处:(1)离散选择实验调查的陈述性偏好与实际签约服务选择行为是否一致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验证;(2)受离散选择实验方法本身限制,本研究仅纳入了六个认为最重要的签约服务属性,无法反映其他属性对供需双方选择偏好的可能影响。(3)本研究的样本人群仅来源于山东省泰安市,研究结论在山东省以及全国其他地区的外推性受到一定限制。

李荧[5](2021)在《广州市MSM鼻腔肺炎克雷伯菌定植率及其决定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鼻腔内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eumoniae或KP)的定植现状,探究MSM人群鼻腔内肺炎克雷伯菌定植的影响因素,了解菌株耐药情况及分子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肺炎克雷伯菌在MSM人群中传播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沿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一家大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招募MSM,对MSM进行鼻拭子采样及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传统实验室检验和细菌全自动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分离鉴定肺炎克雷伯菌,通过药物敏感性实验筛选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并通过拉丝实验分离鉴定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Hypermucoviscous klebsiella pneumoniae,HMKP);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菌株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及其荚膜血清型型别;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确定肺炎克雷伯菌分子分型。菌株定植影响因素研究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的变量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或确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使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菌株间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比较分析。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采用BURST算法和树状图分析软件PHYLOVIZ 2.0、MEGA-X分析菌株间亲缘关系。结果人口学特征:本研究共纳入911名MSM,年龄范围为16-58岁,平均年龄(±标准差)为27.70±3.38岁。以汉族人为主(96.38%),42.04%为广州户籍,学历多为大专及以上(86.72%),大多数(59.82%)为在职人员。KP、CRKP和HMKP的定植率及影响因素:911名MSM人群中KP总体定植率为20.09%(183/911),CRKP、HMKP和CR-HMKP菌株的定植率分别为9.66%(88/911)、1.65%(15/911)和0.66%(6/9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OR=1.496,95%CI:1.023-2.188)是MSM人群鼻腔内肺炎克雷伯菌定植的危险因素;饲养宠物(OR=2.525,95%CI:1.242-5.682)和近半年发生同性性行为有时使用安全套(OR=1.807,95%CI:1.071-3.030)是MSM鼻腔内CRKP定植的危险因素;近半年使用抗生素是MSM鼻腔内HMKP定植的危险因素(a OR=3.973,95%CI:1.417-11.138)。耐药情况:MSM鼻腔内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99.45%)、呋喃妥因(93.99%)和环丙沙星(60.11%)的耐药率较高。CRKP对氨苄西林(100.00%)完全耐药,其余依次为亚胺培南(96.59%)、呋喃妥因(96.59%)和环丙沙星(71.59%)。CRKP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碳青霉烯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usceptible Klebsiella pneumoniae,CSKP)(P<0.05)。HMKP和非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Non-hypermucoviscous klebsiella pneumoniae,Non-HMKP)菌株对氨苄西林(100.00%vs.99.40%)和呋喃妥因(93.33%vs.94.05%)均有较高耐药率,但HMKP和Non-HMKP菌株间对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SM人群鼻腔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率为42.62%,其中CRKP菌株多重耐药率远高于CSKP菌株(62.50%vs.24.21%),多重耐药风险是CSKP菌株的5.217倍(P<0.001),多重耐药模式为氨苄西林-亚胺培南-呋喃妥因。HMKP菌株多重耐药率为40.00%,与Non-HMK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模式为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环丙沙星。基因携带情况:肺炎克雷伯菌以携带bla SHV(78.14%)和qnr S(74.86%)耐药基因和ent B(97.27%)和mrk D(95.08%)毒力基因为主,未检出qnr A、tet(X)和mcr-1等4类12种耐药基因。CRKP菌株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率为15.91%,且存在多种碳青霉烯酶基因共存的现象。CRKP与CSKP间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MKP菌株中除bla SHV(80.00%)和qnr S(60.00%)的携带率较高外,aac(6’)-Ib、IMP、aac(3)-II、KPC、bla TEM、blaCTX-M-1和qnr B的携带率均低于20.00%,与Non-HMKP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HMKP菌株均携带mrk D毒力基因,且mag A、all S、iut A和rmp A基因携带率均高于Non-HMKP菌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荚膜血清型未分型外,HMKP菌株以K1血清型(20.00%)为主。MLST:共发现114个ST型别,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主要ST型别为ST23(12/183,6.56%),而CRKP主要为ST23、ST36和ST37(均为5/88,5.68%),HMKP主要为ST23(4/15,26.67%)。结论广州市MSM鼻腔内肺炎克雷伯菌与CRKP定植率均较高。年龄<30岁是MSM人群鼻腔内肺炎克雷伯菌定植的危险因素;饲养宠物以及近半年发生同性性行为有时使用安全套是MSM鼻腔内CRKP定植的危险因素;近半年使用抗生素是MSM鼻腔内HMKP定植的危险因素。MSM人群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具有较高抗性,且CRKP菌株多重耐药情况严重。CRKP主要ST型别为ST23、ST36和ST37,与国内CRKP临床分离株主要流行型别ST11不同。

邓会元[6](2021)在《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滩涂围垦拓展生存空间已成为当前解决土地紧缺问题的主要方式。考虑到滨海围垦区土质较差、软土层较厚,后期围垦填土易诱发土体不均匀沉降及水平侧向变形,造成临近桥梁及建筑物基础发生沉降、开裂、偏移等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严重影响桥梁等工程正常使用。然而,目前对围垦区桥梁及建筑物的桩基础受堆载影响的承载特性研究相当匮乏,缺乏系统的计算方法与设计理论,既有设计规范已难以对围垦区堆载影响下桩基础进行安全经济设计,这使得堆载作用下桩基础安全经济设计及防护成为制约滨海围垦工程顺利发展的重点难题。因此,迫切需要系统深入开展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对临近桩基的影响研究。本文主要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项目“软土地区吹填(开挖)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及处理措施研究”(编号:2014H10)、“深厚软基路段桥梁工程桩基长期沉降特性研究”(编号:8505001375)资助。本文以理论推导及试验研究为主,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及归纳总结,系统地开展了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基于滨海软黏土固结排水蠕变试验,通过采用传统元件模型(Merchant模型和Burgers模型)、以及不同经验模型,描述了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揭示了软黏土应力-应变以及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基于传统Merchant模型,引入Abel黏壶单元,采用Caputo型分数阶函数建立了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通过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预测了滨海软黏土蠕变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发现分数阶模型比传统蠕变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2)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以及条形分布荷载下堆载区域内和堆载区域外不同土体深度位置的竖向附加应力理论计算公式;基于Mesri蠕变模型和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提出了软黏土地基长期沉降计算方法,对现场局部堆载和路堤条形堆载下地基长期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论证了沉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3)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模型,建立了单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推导了弹性、硬化、以及塑性等不同阶段的桩身沉降和轴力的解析解;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Mesri蠕变模型及双曲线模型,建立了考虑固结蠕变效应的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方法,通过迭代法求解了桩身轴力以及中性点位置。此外,基于建立的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了固结度、桩顶荷载、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桩身刚度、蠕变参数等因素对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发现固结和蠕变沉降会降低桩基承载力、增加桩的沉降,揭示了填土固结场地桩基承载力弱化的病害机理;(4)基于温州围垦区单桩负摩阻力堆载试验,研究了桩身负摩阻力、桩土沉降以及中性点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发现堆载后土体沉降、桩基沉降、下拉力随时间基本呈双曲线增加趋势,桩土沉降及下拉力在堆载后3个月左右趋于稳定,揭示了滨海围垦区桩基负摩阻力发挥机制及时间效应特性;(5)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改进解,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条形分布荷载、梯形条形分布荷载等不同地表荷载分布形式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及桩身被动荷载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推导了被动排桩剩余水平推力。通过考虑临界土压力长期演化及桩周软黏土模量长期蠕变衰减特性,结合非线性p-y曲线模型,基于压力法建立考虑时间效应的被动桩两阶段分析法,通过差分法对被动桩平衡微分方程进行求解;(6)基于温州及台州湾围垦区非对称堆载试验,研究了桩土变形、桩侧土抗力、桩身轴力以及桩身弯矩等参数随时间变化规律,探讨了被动桩开裂问题、被动桩负摩阻力问题、桩侧土绕流机理、桩体遮拦效应以及土拱效应机理,揭示了斜交非对称堆载下弯扭耦合变形机制以及被动桩长期变形病害机理。

冯亚松[7](2021)在《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文中提出工业污染场地的绿色可持续修复及安全再利用不仅是当前环境岩土工程学科的难点,也是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作的迫切需求。当前固化稳定化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水泥具有能耗高、污染重等环境友好性差的弊端。因此研发可持续固化剂并开展固化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效果测评研究,对丰富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推进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1806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7248、4147225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3AA06A206)和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No.2016031)为依托,以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高效修复和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结合我国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特征和绿色可持续修复需求,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发了针对镍锌污染土的钢渣基可持续固化剂,查明了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钢渣基固化剂对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重金属浸出浓度、酸碱度、电导率和基本土性等环境土工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能够提高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p H值,降低污染土浸出毒性与电导率;钢渣基固化剂加入后,污染土的液限、比表面积、有机质含量、黏粒组分含量降低,阳离子交换量、比重、最大干密度及砂粒组分含量增加。(2)揭示了污染土强度提升和重金属稳定的控制机理。通过对污染土的孔隙结构、酸缓冲能力、重金属化学形态、X射线衍射及对固化剂净浆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查明了固化土的微观特性和反应产物。结果表明:水合硅酸钙对土颗粒的胶结作用及钙矾石、氢氧化钙石和重金属沉淀的填充作用,减少污染土孔隙体积,促进固化土强度提升;氢氧化镍、镍铁双层状氢氧化物、锌酸钙和碱式氯化锌等产物、水合硅酸钙的物理包裹及钙矾石的离子交换作用促进重金属化学稳定性增加;碱性反应产物显着提升污染土的酸缓冲能力;污染土酸缓冲能力和重金属化学稳定性的增加共同导致重金属浸出浓度降低。(3)研究了不同拌和含水率和压实状态下固化土的重金属浸出特性。通过毒性浸出和半动态浸出试验,查明了拌和含水率和固化土压实度(干密度)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拌和含水率(17%~26%)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高达50%;重金属浸出浓度最低值对应的拌和含水率与击实试验获得的固化土最优含水率接近;固化土压实度(75%~100%)的增加促进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表观扩散系数降低。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影响源于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孔隙分布的差异。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粒径分布造成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变化。(4)研究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的演化规律。通过改进ASTM D4843试验,分析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的质量损失、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响应过程,阐明了固化土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24次内),固化土相对累积质量损失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均为18次;重金属浸出浓度变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为6次。固化土劣化的主要原因是固化土的孔隙分布和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5)测评了扩散和渗透作用下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通过柱状扩散试验和柔性壁渗透试验,研究了一维扩散和渗透作用下重金属的运移特征,对比了污染土固化前后重金属的有效扩散系数、分配系数和渗透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扩散时间的增加,与土样接触溶液中重金属浓度增加;随着渗透时间的增加,渗透液中重金属浓度降低。固化剂改变污染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的镍和锌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3.75%和3.60%;重金属镍和锌分配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169和175倍。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渗透系数较污染土降低约2个数量级。(6)评价了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作为道路路基填土的工程、环境和经济性能。通过现场试验,建立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再利用的技术工艺,论证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可行性,并与传统的水泥和生石灰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道路路基填土。固化土的回弹模量满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回弹模量设计值,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IV类地下水标准限值。钢渣基固化剂工程性能指标与水泥接近,优于生石灰;钢渣基固化剂环境和经济性能指标均优于水泥和生石灰。(7)研究了自然暴露场景下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长期稳定性和污染物运移特征。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长期稳定性,预测了固化土中重金属向离场土的运移距离。结果表明:监测600天内,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持续降低、回弹模量持续增加。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距离小于5 cm;服役50年后,污染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18.9 cm,而固化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3.2 cm。

易法殊[8](2021)在《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环境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经济下的大型商店建筑拓展出了超越传统商店建筑的新使命。其中,商店建筑的公共空间由传统的交通空间向体验式、沉浸式方向发展,成为承载多元功能的核心空间。以人的主观体验作为基础,设计具有环境归属感和空间吸引力的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逐渐成为商店建筑设计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既往研究多立足当时当地,缺乏与真实商店环境的紧密联系,缺乏针对我国具体场景环境的分析,缺乏以优化使用者体验为核心诉求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文献综述、聚类分析、现场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实验室视听实验、眼动追踪实验等研究方法,对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环境作用特点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客观现状、听觉环境感知特点、视觉环境感知特点和视听交互作用规律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与实证研究,并提出对应的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环境设计要点。首先,通过文献和现场调研了解商店建筑公共空间的基本情况,包括空间尺度、视听环境客观现状、视听环境感知现状等。使用聚类分析法将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归纳为6种基本空间单元,提出空间单元组合空间序列的创新模式,即商店建筑公共空间是由这6种空间单元经由设计过的排列顺序、组合方式建构而成的空间序列,针对不同空间单元的特点展开对应的视听环境作用研究。同时,通过现场调研记录总结商店建筑公共空间容纳活动情况,对现场调研问卷与实际场景对比分析,了解既有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环境现状和使用者视听环境感知情况等基础信息。通过实验室视听环境作用实验和视听环境交互作用实验对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听觉环境、视觉环境以及视听交互作用进行研究。视听环境作用方面,研究发现背景音乐、自然采光和绿色植物的组合出现或开敞空间中单独,以及饱和度较低的环境色彩可以显着提高满意度,促进趋近行为;前景音乐、节日装饰等周期性元素的出现,场景中出现红色色彩和场景中主要色彩具有强烈的明度差会显着提升觉醒度;个体对视觉环境中的人及人脸,可阅读内容,特殊、复杂、具象的装饰用品,无法快速理解的内容注视时间较长;环境色彩对个体的作用存在呈现意义与指称意义的差异等。进一步的视听交互研究探索了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中视听环境交互作用对个体的影响。视觉环境和听觉环境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呈现“一致减弱”和“整体感知”特点,即当视觉组成元素或视觉环境色彩饱和度与特定听觉元素内容构成“视听一致”时,该场景中个体对构成“一致”的听觉元素的正确识别率降低。同时,个体对环境的感知首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感知,而非拆解的各部分元素感知的集合。

王长在[9](2020)在《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重要指示,广东省以美丽乡村建设、旅游、体育、文化等资源融合开发的方式,开展了“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计划”。在“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具有强化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理论、促进全民健身和服务健康中国、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树立赛事品牌以及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专家会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至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所举办的36站赛事情况为事实依据,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旨为审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解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问题、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原因,进而结合域外赛事品牌建设经验提出实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品牌构建理论(Aaker品牌资产五星概念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理论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构建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重要理论框架;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用于建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指标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助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利益相关主体;战略理论指导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实施。(2)梳理南粤古驿道发展历程和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的脉络,明确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即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掘者”、古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认为南粤古驿道品牌建设具有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以及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仿价值。(3)审视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包括赛事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品牌定位逐趋清晰、品牌建设定位准确、发展使命聚焦)、赛事品牌打造稳步推进(建设思路清晰、政府在赛事建设中的角色明确、重视赛事市场的培育与开发、非政府组织参与活跃)、赛事品牌认知度逐渐全面(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赛事运营管理水平逐渐提升)、赛事品牌联想度逐渐深刻(大赛渐入人心、赛事组织获得认同)、赛事品牌忠诚度逐渐提高以及大赛美誉度逐渐改善(与赛人员对赛事具有较高满意度、赛事级别逐渐提升)。(4)解析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即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市场、文化、个体五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即品牌建设专业化管理人员不足、赛事管理过于依赖政府、社会化运作模式没有形成、产业发展渠道过于单一、部门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传播需要加强。(5)以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包含品牌知名度(0.25)、品牌认知度(0.26)、品牌联想度(0.20)、品牌忠诚度(0.13)与品牌美誉度(0.15)5个一级指标,品牌定位、品牌打造、品牌推广、品牌传播、赛事基础设施建设、赛事运营管理、赛事文化价值挖掘、比赛过程、赛事组织、赛事标识、态度忠诚、行为忠诚、赛事质量评价、对项目发展的促进作为14个二级指标,明确定位赛事发展使命、准确定位赛事价值主张、对赛事发展环境的准确判断等84个三级指标;并且以2019年第五站为例对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期将理论层面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付诸实践应用。由此,提出以下现实提升路径:(1)借鉴瑞典定向五日赛(O-Ringen)和芬兰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建设经验,分析瑞典定向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营销、信息技术应用、赞助商的选择和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品牌建设的理念、赛道设计、急救体系、参赛模式等,得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启示。即: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建设理念,注重挖掘定向运动对人心智发展的价值,高度统一的赛事组织管理,较为充分的赛事市场化开发以及注重对赛事文化的建设与传播。(2)从宏观层面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从可用资源分析、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战略方向确定、具体战略规划四个方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与关键问题,并基于基本原则、具体步骤、主要方法三个维度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导向。(3)从中观层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理解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深层内涵,明确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原则,建立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思路。(4)从微观层面确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即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李静[10](2020)在《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庆是地方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是蕴含丰富意义的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吸引物,节庆能够在保护地方文化的同时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近些年来,节庆在数量、多样性和受欢迎程度方面均有所增加,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吸引物,获得全球范围内广泛的认同和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举办的节庆活动近万个,然而能成功吸引游客关注和参与的节庆活动并不多见,说明多数节庆活动仍缺乏足够吸引力,因此,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探索节庆吸引力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的满足现代游客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节庆是文化的庆典,在社会中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其因具有仪式和节日的社会文化意义备受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关注。然而,在节庆旅游的研究中,节庆常被视为旅游发展、经济增长和地方营销的工具,多数研究主要关注节庆的经济影响,节庆现象的文化研究始终缺乏一种理论的深度,而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好为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伴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学者们也逐步深入旅游符号学和节庆旅游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旅游符号学涉及到节庆旅游的研究以及节庆旅游的社会文化研究成果较少,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从研究内容来看,当前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仍十分有限,大多数研究停留在景观型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忽视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关注;旅游现象的文化研究理论深度不够,节庆的社会文化研究有待完善。从研究方法来看,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多以探索性研究为主,揭示现象内在规律的解释性研究仍需进一步补充和深入。旅游吸引物兼具客观和符号(社会)的双重属性,相应地,国内外有关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客观属性和符号属性的研究。而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独特之处在于以节庆场景为中心,客观和符号属性的可塑性和变动性更强。组织者可通过对节庆场景的操纵,为游客设定特定体验,游客通过节庆体验解读组织者意图传递的意义,组织者和游客共同参与符号建构过程。但组织者如何塑造节庆场景?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机制如何?游客在节庆场景的体验如何?游客如何解读符号意义?学术界对旅游吸引物的现有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回答上述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符号学理论,将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界定为节庆组织者和游客共同赋予其吸引力意义的过程,主要目标在于探讨节庆组织者如何通过打造富有吸引力的节庆场景进行符号生产,游客如何参与到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中通过节庆体验进行符号互动,最终游客如何在符号消费过程中对符号承载的意义进行解读。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共同构成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整个过程。广府庙会是本研究的案例地,2011年广州市越秀区政府以城隍庙重修为契机,举办首届广府庙会,随后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内容上不断调整、丰富和创新,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广府民俗文化盛会。作为现代节庆,广府庙会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较强的活动影响力,为我们对节庆旅游吸引物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收集资料,使用的资料来源于第九届广府庙会筹备、举办到结束全过程以及第十届广府庙会筹备过程的调查。获得的资料包括历届广府庙会总体方案、宣传稿以及主要负责人的访谈资料,组委会筹备期间的会议现场记录、实地踩点记录等;广府庙会举办期间在活动现场收集的游客访谈资料,以及田野观察记录(拍摄的照片、视频、调研日志),为研究带来更全面的理解,网络资料包括广府庙会官方微信、微博和游客的游记资料等。此外,还收集在节庆现场和网络平台的问卷调查数据。共获得文字资料近65万字,照片1045张,问卷761份。在资料分析过程中,采用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符号学方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NVivo、SPSS、AMOS等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符号生产阶段,节庆组织者秉承吸引力理念,经由组织策划,塑造体验式场景。广府庙会经历了初创与探索的起步阶段、承接与调整的规范阶段、成熟与创新的稳固阶段。广府庙会组织者在不断摸索既能弘扬地方文化又能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组织管理模式,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转变:节庆理念由适应需求向创造需求的转变,节庆主体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的转变,节庆内容由观赏性向参与性主导的转变,这种转变让节庆旅游吸引物所呈现的符号在不断变化。总结组织者的符号生产过程,发现节庆吸引力、节庆组织管理、节庆策划理念和节庆场景分别是符号建构的基础、路径、思路和内容。具体来说,节庆组织者基于对节庆吸引力的理解,通过调动多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组织和管理符号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秉承弘扬传统文化、注重文化创新、紧跟国家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等多思路的策划理念,塑造了包含安全保障、节目表演、创意互动、美食小吃、商贸展销、人员服务、辅助设施和节庆氛围所构成的节庆场景,该场景浓缩了节庆文化内涵,其灵活多样、可塑性强,组织者可不断调整以形成节庆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第二,符号互动阶段,游客在充斥着符号的节庆场景中,开展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体验活动。游客的参与是节庆成为旅游吸引物的必要条件,当游客进入一种暂时性超越日常时空间的阈限体验,进行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此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才发挥着其承载吸引力意义的作用。为探究游客符号互动下的节庆体验,本研究利用符号学方法对游客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发现,游客不仅被动地接收组织者塑造的节庆场景要素,而且主动创造出新的要素,他们还关注参与人群和建筑设施,说明在场景中游客不仅仅是简单的参与,还与其他参与者一起成为场景中的构成部分,在自觉与不自觉间点缀了节庆场景,游客也会透过节庆举办区域周围的特色建筑,了解地方文化特色。游客这种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让游客产生文化、新奇、情感和社交的节庆体验,遵循量表开发的程序,进一步验证节庆体验四维度的合理性。这些体验为游客的意义解读做好铺垫。第三,符号消费阶段,游客遵循“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符号解读过程。当游客开始探索节庆场景蕴含的内涵和意义,便预示着进入符号解读阶段,研究基于“直接解释项-动力解释项-最终解释项”的解释项三分理论,对游客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游客通过对节庆场景的解读,形成节庆吸引力感知,他们认为节庆吸引力由浓厚的节庆氛围、和谐的人际互动、鲜明的文化符号和丰富的节庆活动所构成,这种感知会促使游客培育功能上、文化认同上和情感上的节庆依恋,“人-节”依恋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节庆吸引游客的行为产生,表现为积极的口碑宣传和重游意愿。由此构建“节庆吸引力-节庆依恋-节庆忠诚度”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解读理论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证实节庆吸引力感知对节庆依恋有积极的贡献,节庆依恋同样对游客的节庆忠诚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以上符号生产、符号互动和符号消费三阶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系统,该系统会伴随着节庆活动周期性的举办,得以继续发展。本研究通过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节庆旅游吸引物的形成过程进行解释,将符号学理论扩展至节庆活动中节庆吸引力的意义传递视角,提出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模型,扩展了符号学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节庆旅游的文化研究。该理论模型跳出原有旅游领域的符号学框架,为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在旅游领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同时深化以往旅游符号解读止步于符号感知的研究,指出游客的符号解读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动态过程,构建和验证的游客符号解读模型,建立了节庆吸引力影响节庆依恋形成进而影响节庆忠诚度的递进机制,证实了游客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节庆活动的主动创造者。

二、第一现场·国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现场·国内(论文提纲范文)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1.5.3 问题史学方法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1.5.5 研究框架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2.6 本章小结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致谢

(2)软岩大断面高铁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岩工程特性
        1.2.2 软岩隧道变形机制研究
        1.2.3 软岩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研究
        1.2.4 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1.2.5 研究现状不足之处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软岩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2.1 概述
    2.2 依托工程概况
        2.2.1 工程介绍
        2.2.2 工程地质条件
        2.2.3 阳山隧道支护设计
        2.2.4 阳山隧道施工特点及难点
    2.3 软岩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监测及特征分析
        2.3.1 隧道软弱围岩监控量测的目的
        2.3.2 阳山隧道监控量测项目
        2.3.3 阳山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2.3.4 阳山隧道变形控制基准
        2.3.5 软岩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2.4 软岩大断面隧道变形成因分析
        2.4.1 软岩大断面隧道变形影响因素
        2.4.2 软岩大断面隧道变形机理
    2.5 基于阳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稳定性分析
        2.5.1 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2.5.2 超前地质预报项目
        2.5.3 地震波法超前预报
        2.5.4 地质雷达法超前预报
        2.5.5 超前水平钻超前预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围岩力学参数反演
    3.1 概述
    3.2 机器学习算法原理
        3.2.1 支持向量机概述
        3.2.2 核函数概述
    3.3 围岩参数反演
        3.3.1 基于正交试验的反演样本设计
        3.3.2 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
        3.3.3 基于GA-SVM的围岩参数反演
    3.4 施工模拟验证
        3.4.1 竖向位移分析
        3.4.2 横向位移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岩大断面隧道数值模拟分析
    4.1 概述
    4.2 FLAC~(3D)有限差分软件简介
        4.2.1 有限差分基本原理
        4.2.2 软岩本构模型
        4.2.3 有限差分模型求解流程
    4.3 阳山隧道计算模型构建
        4.3.1 施工模拟分析方案
        4.3.2 阳山隧道计算模型
        4.3.3 支护结构计算参数
    4.4 阳山隧道施工模拟工况
        4.4.1 三台阶法开挖方案
        4.4.2 中隔壁法开挖方案
        4.4.3 环形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方案
        4.4.4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开挖方案
    4.5 软岩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优化分析
        4.5.1 开挖工法数值模拟分析
        4.5.2 开挖工法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5.3 施工变形控制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岩大断面隧道不同支护措施围岩变形控制效果分析
    5.1 概述
    5.2 支护措施作用机理
        5.2.1 软岩隧道锚杆支护机理
        5.2.2 软岩隧道喷射混凝土支护机理
    5.3 锚杆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5.3.1 锚杆模型的建立
        5.3.2 系统锚杆加固效果分析
        5.3.3 长锚杆加固效果分析
        5.3.4 拱底锚杆加固效果分析
    5.4 高刚度支护体系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5.4.1 支护模型的建立
        5.4.2 高刚度支护体系加固效果分析
    5.5 组合支护体系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参考文献

(3)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桩基础地震响应的惯性相互作用与运动相互作用
        1.1.2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试验研究概述
        1.1.3 桩-土运动相互作用理论研究概述
        1.1.4 张建民等任意侧向位移下挡土墙地震土压力理论
        1.1.5 地震动土压力沿深度分布的测试规律既有资料整理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3 台桩基振动台试验
        1.2.1 成层土中桩基与复合地基地震作用下振动台试验研究
        1.2.2 桩端嵌固效应对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1.2.3 高承台桩基础的抗震性能研究
        1.2.4 目前测试动土压力遇到的几个问题总结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制粘弹性边界剪切箱
        1.3.2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
        1.3.3 动土压力
        1.3.4 土弹簧刚度系数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2章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
    2.1 反应位移法
        2.1.1 反应位移法的研究概况
        2.1.2 反应位移法建模
        2.1.3 地基弹簧刚度的确定
        2.1.4 地表峰值水平位移的选用
        2.1.5 惯性力计算
    2.2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模型
        2.2.1 反应位移法的建模假定
        2.2.2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数学模型
        2.2.3 不同边界条件下的位移求解
        2.2.4 与传统反应位移法比较
        2.2.5 弹簧刚度沿深度线性增长的解
    2.3 均匀场地桩身效应的算例
        2.3.1 桩顶自由,桩端自由
        2.3.2 桩顶自由,桩端嵌岩
        2.3.3 桩顶水平滑动,桩端自由
        2.3.4 桩顶水平滑动,桩端嵌岩
        2.3.5 下硬上软渐变土层反应位移法算例
    2.4 成层土的反应位移法
        2.4.1 线性粘弹性成层土的稳态地震反应
        2.4.2 成层土的双弹簧反应位移法数学模型
        2.4.3 成层土场地桩身效应的算例
        2.4.4 流滑土中反应位移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尺寸原型桩振动台试验设计
    3.1 引言
    3.2 试验目的和几个试验重点
    3.3 试验设备
    3.4 粘弹性边界剪切箱设计
        3.4.1 叠层剪切试验箱粘弹性边界改进
        3.4.2 粘弹性边界的参数确定
        3.4.3 叠层框架与刚架设计与制作
    3.5 试验方案设计
        3.5.1 小尺寸原型桩基结构设计
        3.5.2 质量块与弹性质点
        3.5.3 模型土性质
        3.5.4 传感器的选用与布置
    3.6 地震波的选择与加载工况
        3.6.1 地震波种类
        3.6.2 加载工况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概述
        4.1.1 拟合反演与验证的思路
        4.1.2 场地位移测量和分析要点
        4.1.3 场地加速度测量和分析要点
        4.1.4 桩侧动力土压力增量测量和分析要点
        4.1.5 应变测量重点
        4.1.6 相位测量和分析要点
        4.1.7 两个相互作用的矢量和
        4.1.8 位移形态管
        4.1.9 桩顶嵌固与绑扎SAA影响
    4.2 模型试验体系振动特征
        4.2.1 空土模型试验体系振动特征
        4.2.2 模型地基振动特征
        4.2.3 剪切波速
        4.2.4 轻型动力触探
    4.3 有边界数据规律与分析
        4.3.1 场地加速度特征
        4.3.2 场地位移特征
        4.3.3 桩侧压力增量
        4.3.4 有边界小震孔隙气体压力增量
        4.3.5 峰值和相位值
        4.3.6 位移、加速度与土压力增量的时程关系
        4.3.7 桩身应变特征
    4.4 无边界数据规律与分析
        4.4.1 场地加速度特征
        4.4.2 场地位移特征
        4.4.3 桩侧压力增量
        4.4.4 孔隙气体压力增量
        4.4.5 峰值和相位值
        4.4.6 位移、加速度与土压力增量的时程关系
        4.4.7 桩身应变
    4.5 边界条件和加速度的影响对比
        4.5.1 剪切箱位移
        4.5.2 场地加速度
        4.5.3 桩两侧增量压力增量差
        4.5.4 位移、加速度与土压力增量的时程关系
    4.6 补充试验及分析
        4.6.1 补充试验说明
        4.6.2 压力增量时程分析
        4.6.3 位移分析
    4.7 桩侧土弹簧刚度反演与验证
        4.7.1 拟合与反演
        4.7.2 小直径桩验证
        4.7.3 群桩验证
        4.7.4 反演及验证总结
    4.8 成层土弹簧刚度反演
        4.8.1 成层土振动台试验概况
        4.8.2 成层土振动台试验场地位移
        4.8.3 成层土振动台试验桩身应变特征
        4.8.4 成层土弹簧刚度反演
    4.9 叠层质量块体系试验分析
        4.9.1 工况5 应变规律
        4.9.2 工况17-1应变规律
        4.9.3 工况19-1应变规律
        4.9.4 两个相互作用的相位分析
        4.9.5 拟合与验证
    4.10 高低位弹性质点体系
        4.10.1 位移规律
        4.10.2 加速度规律
        4.10.3 工况28-1应变规律
        4.10.4 工况30-1应变规律
        4.10.5 惯性相互作用与运动相互作用的相位分析
        4.10.6 高低质量块试验验证
    4.11 EL-C波作用下桩身应变规律
    4.12 本章总结
        4.12.1 位移规律
        4.12.2 加速度规律
        4.12.3 土压力增量规律
        4.12.4 两个相互作用相位差
        4.12.5 基桩变形机理与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刚度取值
        4.12.6 试验安装经验
第5章 双弹簧反应位移法工程应用示例
    5.1 前言
    5.2 项目条件
        5.2.1 工程概况
        5.2.2 勘察条件
        5.2.3 结构条件
    5.3 桩基础抗震设计
        5.3.1 抗震设计基本规定和参数
        5.3.2 惯性相互作用计算
        5.3.3 运动相互作用计算
        5.3.4 两个作用效应最大值组合及评价
        5.3.5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图1
附录图2
附录图3
附录图4
附录图5
精彩瞬间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在学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致谢

(4)供需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研究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4. 研究意义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1. 文献综述
        1.1 卫生服务领域的偏好测量
        1.2 离散选择实验及其在卫生服务领域的应用研究
        1.3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研究动态
        1.4 小结
    2. 理论基础
        2.1 知-信-行理论
        2.2 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
        2.3 社会偏好理论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 资料来源
        1.1 定性资料
        1.2 定量资料
    2. 现场调查
        2.1 需方家庭健康调查
        2.2 供方基层医务人员调查
        2.3 供需双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调查
    3. 研究方法
        3.1 离散选择模型构建
        3.2 相对重要性
        3.3 边际支付意愿与供给意愿
        3.4 情景预测
    4. 数据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4.4 离散选择模型回归分析
    5. 质量控制
        5.1 研究设计阶段
        5.2 调查员培训
        5.3 现场调查阶段
        5.4 数据录入与清洗阶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研究
    1. 需方家庭医生签约现状分析
        1.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1.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情况
        1.3 签约满意度分析
    2. 供方家庭医生签约现状分析
        2.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2.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情况
        2.3 工作满意度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研究
    1. 需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
        1.1 需方偏好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1.2 一致性检验分析
        1.3 基于混合Logit模型的需求偏好估计
    2. 供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
        2.1 供方偏好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2.2 一致性检验分析
        2.3 基于混合Logit模型的供给偏好估计
    3. 供需双方偏好比较
        3.1 供需双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比较
        3.2 供需双方对签约服务属性的积极与消极偏好比较
        3.3 供需双方对签约属性相对重要性评价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异质性研究
    1. 需方偏好异质性分析
        1.1 不同人群特征的偏好异质性分析
        1.2 基于潜类别Logit模型的偏好异质性分析
    2. 供方偏好异质性分析
        2.1 不同人群特征的偏好异质性分析
        2.2 不同工作特征的偏好异质性分析
        2.3 基于潜类别Logit模型的偏好异质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边际支付意愿与供给意愿研究
    1. 边际支付意愿分析
        1.1 居民边际支付意愿分析
        1.2 不同特征人群的边际支付意愿分析
    2. 边际供给意愿分析
        2.1 医务人员边际供给意愿分析
        2.2 不同人群特征的边际供给意愿分析
        2.3 不同工作特征的边际供给意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情景预测研究
    1. 需方情景预测分析
        1.1 不同情景下居民的签约选择概率变化
        1.2 不同服务费用下居民的签约选择概率
    2. 供方情景预测分析
        2.1 不同情景下医务人员的供给选择概率变化
        2.2 不同服务费用下医务人员的供给选择概率
    3. 供需双方签约服务最优方案模拟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讨论
    1. 关于方法学的讨论
        1.1 离散选择实验方法学讨论
        1.2 混合Logit模型与潜类别Logit模型应用讨论
    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讨论
        2.1 需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与签约满意度情况讨论
        2.2 供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与工作满意度情况讨论
    3. 供需双方偏好共性讨论
        3.1 医生团队诊疗水平是影响供需双方偏好最重要的属性
        3.2 中西医结合服务是供需双方共同偏好的服务类型
        3.3 基础包服务是供需双方共同偏好的服务内容
    4. 供需双方偏好差异讨论
        4.1 供需双方在签约服务方式上的偏好差异
        4.2 供需双方在签约服务费用上的偏好差异
    5. 供需双方偏好异质性讨论
    6. 供需双方在不同情景下的选择概率讨论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1. 研究结论
    2. 政策建议
    3. 研究创新与不足
        3.1 创新点
        3.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广州市MSM鼻腔肺炎克雷伯菌定植率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现场及研究对象
        2.2.1 对象来源
        2.2.2 样本量计算
    2.3 问卷调查
    2.4 样本采集
        2.4.1 材料
        2.4.2 采样步骤
    2.5 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
        2.5.1 材料
        2.5.2 实验步骤
    2.6 分子生物学实验
        2.6.1 材料
        2.6.2 细菌DNA提取
        2.6.3 肺炎克雷伯菌分子特征
        2.6.4 琼脂糖凝胶电泳
    2.7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2.7.1 材料
        2.7.2 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
        2.7.3 微量肉汤稀释法
        2.7.4 多重耐药的定义
    2.8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 ESBLs)筛选及表型确证实验
        2.8.1 材料
        2.8.2 初筛实验
        2.8.3 确证实验
    2.9 拉丝实验
    2.10 统计分析
    2.11 质量控制
        2.11.1 调查表设计
        2.11.2 现场调查与采样
        2.11.3 实验室检测
第三章 结果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MSM鼻腔肺炎克雷伯菌定植情况
        3.2.1 MSM鼻腔肺炎克雷伯菌定植率
        3.2.2 MSM鼻腔定植肺炎克雷伯菌的影响因素分析
        3.2.3 MSM鼻腔定植CRKP的影响因素分析
        3.2.4 MSM鼻腔定植HMKP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药物敏感性分析
        3.3.1 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药物耐药分析
        3.3.2 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药分析
    3.4 肺炎克雷伯菌分子特征分析
        3.4.1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
        3.4.2 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
        3.4.3 HMKP菌株的毒力基因和荚膜血清型
        3.4.4 肺炎克雷伯菌的MLST分型
        3.4.5 CRKP的 MLST分型与基因携带情况
        3.4.6 HMKP的 MLST分型与基因携带情况
第四章 讨论
    4.1 MSM鼻腔中肺炎克雷伯菌定植情况
    4.2 MSM鼻腔中肺炎克雷伯菌定植的影响因素
    4.3 MSM鼻腔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
    4.4 MSM鼻腔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特征
        4.4.1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
        4.4.2 HMKP的毒力基因和荚膜血清型携带情况
        4.4.3 肺炎克雷伯菌MLST分型
    4.5 局限与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 吹填围垦工程特性
        1.2.2 滨海围垦滩涂现状
        1.2.3 堆载引起桩基工程危害问题
        1.2.4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堆载下软黏土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1.3.2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现状
        1.3.3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研究现状
    1.4 堆载对桩基影响现状分析评价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及沉降规律
    2.1 滨海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2.1.1 温州地区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2.1.2 杭州湾滩涂区典型黏性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2.2 软黏土蠕变模型及参数辨识
        2.2.1 经典元件模型
        2.2.2 经验模型
        2.2.3 分数阶蠕变模型
        2.2.4 流变模型对比分析
    2.3 堆载作用下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土体沉降预测方法
        2.3.1 堆载作用下附加应力计算
        2.3.2 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2.3.3 局部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2.3.4 条形路堤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3.1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产生机理
    3.2 土体竖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负摩阻力计算方法
    3.3 堆载作用下负摩阻力影响深度研究
        3.3.1 常用计算方法
        3.3.2 附加应力估算法
        3.3.3 工程实例分析
    3.4 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解析解
        3.4.1 桩周土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3.4.2 桩周土部分进入硬化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3.4.3 桩周和桩端分别处于部分塑性阶段和弹性阶段
        3.4.4 桩周土部分进入塑性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3.4.5 桩周和桩端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3.4.6 桩周土进入完全塑性阶段和桩端土进入塑性硬化阶段
        3.4.7 工程算例分析
    3.5 基于位移控制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数值解
        3.5.1 土体固结沉降计算方法
        3.5.2 桩侧摩阻力双曲线传递模型
        3.5.3 桩端阻力传递模型
        3.5.4 计算模型的求解
        3.5.5 算例分析
    3.6 基于Mesri蠕变模型桩基负摩阻力数值解
        3.6.1 任意时刻土体沉降计算方法
        3.6.2 考虑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模型分析
    3.7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现场试验及分析
        3.7.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3.7.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3.7.3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发展机理现场试验分析
    3.8 考虑固结及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分析
        3.8.1 不同附加应力比影响深度计算分析
        3.8.2 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3.8.3 不同固结度影响分析
        3.8.4 不同桩顶荷载影响分析
        3.8.5 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影响分析
        3.8.6 桩身刚度影响分析
        3.8.7 堆载尺寸影响分析
        3.8.8 蠕变参数影响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4.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两阶段分析
        4.1.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计算模型
        4.1.2 被动桩桩侧土压力分布模式
        4.1.3 堆载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4.1.4 土体侧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抗力计算方法
        4.1.5 考虑时间效应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4.1.6 被动桩主动侧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4.1.7 土压力法被动桩桩身响应求解
        4.1.8 算例分析
    4.2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安全距离研究
        4.2.1 堆载下影响距离范围分析
        4.2.2 基于变形安全控制影响距离
    4.3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单桩影响现场试验
        4.3.1 试验方案及监测元件布置
        4.3.2 桩身和土体侧向变形实测结果分析
        4.3.3 桩侧土压力实测结果分析
        4.3.4 桩身应力实测结果分析
    4.4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排桩影响现场试验
        4.4.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4.4.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4.4.3 非对称堆载试验结果分析
        4.4.4 侧向堆载下被动排桩桩身被动荷载影响因素分析
        4.4.5 侧向堆载下被动桩负摩阻力影响分析
    4.5 考虑时间效应非对称堆载对临近被动桩影响理论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本文主要创新性成果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固化稳定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我国污染场地现状及修复需求
        1.2.2 固化稳定化技术技术特征及应用现状
        1.2.3 固化剂应用现状
        1.2.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2.5 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 钢渣在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钢渣的物理化学特性
        1.3.2 钢渣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3.3 钢渣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3.4 钢渣激发研究现状
    1.4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及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钢渣基固化剂处理镍锌污染土的机理研究
    2.1 概述
    2.2 可持续型固化剂研发
        2.2.1 研发思路
        2.2.2 激发剂筛选
        2.2.3 电石渣和磷石膏的化学属性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案
        2.3.3 试样制备
        2.3.4 测试方法
    2.4 固化剂组分优化试验结果
        2.4.1 转炉钢渣、电石渣和磷石膏固化土的强度和重金属稳定率
        2.4.2 固化剂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5 BCP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
        2.5.1 固化土的基本土性参数
        2.5.2 固化土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2.6 BCP固化土的强度特性
        2.6.1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2.6.2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酸碱度/电导率的关系
    2.7 BCP固化土的浸出毒性
        2.7.1 硫酸硝酸法重金属浸出浓度
        2.7.2 固化土浸出液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2.7.3 重金属浸出浓度与浸出液酸碱度和电导率的关系
        2.7.4 浸提液p H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2.7.5 液固比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2.8 BCP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变化机理
        2.8.1 固化土的酸缓冲能力
        2.8.2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2.8.3 固化土的孔隙特征
        2.8.4 BCP固化剂与重金属镍和锌反应机理
        2.8.5 BCP掺量和龄期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机理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拌和含水率和压实度对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研究
    3.1 概述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案
        3.2.3 试样制备
        3.2.4 测试方法
    3.3 污染土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3.3.1 无侧限抗压强度
        3.3.2 重金属浸出浓度
        3.3.3 固化土酸碱度
        3.3.4 固化土含水率
        3.3.5 固化土干密度和比重
        3.3.6 固化土颗粒分布
        3.3.7 重金属化学形态
        3.3.8 固化土孔径分布
        3.3.9 固化土微观形态
        3.3.10 固化剂掺量和污染土拌和含水率进行优化
    3.4 压实度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3.4.1 无侧限抗压强度
        3.4.2 重金属浸出浓度
        3.4.3 固化土酸碱度
        3.4.4 固化土界限含水率
        3.4.5 固化土粒径分布
        3.4.6 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3.4.7 固化土粒径减小后金属浸出浓度
        3.4.8 固化土半动态浸出特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重金属浸出行为演化规律研究
    4.1 概述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案
        4.2.3 试样制备
        4.2.4 测试方法
    4.3 传统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4.3.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4.3.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4.3.3 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全量空间分布
        4.3.4 试样破坏情况
        4.3.5 ASTM D4843 试验方法的局限性
    4.4 改进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4.4.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4.4.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4.4.3 土样空间均质性
        4.4.4 试样破坏情况
        4.4.5 土样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和全量
        4.4.6 土样pH值
        4.4.7 土样干密度和粒径分布
        4.4.8 重金属化学形态
        4.4.9 土样孔隙分布
    4.5 土样环境土工参数变化对应的干湿循环次数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固化土重金属扩散和渗流运移参数测评研究
    5.1 概述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案
        5.2.3 试样制备
        5.2.4 试验方法
    5.3 扩散试验结果与讨论
        5.3.1 试验前后土样土性指标
        5.3.2 试验前后土样孔隙水中金属浓度
        5.3.3 上层溶液金属浓度
        5.3.4 有效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计算
        5.3.5 有效扩散系数的讨论
    5.4 渗透试验结果与讨论
        5.4.1 渗透系数
        5.4.2 渗出液pH值
        5.4.3 渗出液镍和锌浓度
        5.4.4 渗出液钙浓度
        5.4.5 USEPA 1314和USEPA 1316 试验结果比较
        5.4.6 基于柔性壁渗透试验结果求算重金属运移参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现场试验研究
    6.1 概述
    6.2 试验场地
        6.2.1 污染场地概况
        6.2.2 污染土
        6.2.3 下卧土
        6.2.4 固化剂
    6.3 固化稳定化修复
        6.3.1 试验方案
        6.3.2 施工工艺
    6.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
        6.4.1 取样点位
        6.4.2 测试方法
    6.5 试验结果与讨论
        6.5.1 气温及固化土温度
        6.5.2 干密度和含水率
        6.5.3 贯入阻力
        6.5.4 回弹模量
        6.5.5 无侧限抗压强度
        6.5.6 固化土浸出毒性、酸碱度和电导率
        6.5.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6.5.8 下卧层土重金属全量
        6.5.9 BCP与传统固化剂性能比较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固化污染土填筑路基的耐久性与重金属运移特征研究
    7.1 概述
    7.2 试验场地概况
        7.2.1 污染场地概况
        7.2.2 污染土
        7.2.3 离场土
        7.2.4 固化剂
    7.3 固化稳定化修复及监测
        7.3.1 试验方案
        7.3.2 固化稳定化施工工艺
        7.3.3 原位测试及取样点位
        7.3.4 测试方法
    7.4 试验结果与讨论
        7.4.1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7.4.2 干密度
        7.4.3 贯入阻力
        7.4.4 回弹模量
        7.4.5 重金属浸出浓度
        7.4.6 固化土p H值和EC值
        7.4.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
        7.4.8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运移特征
        7.4.9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体扩散运移距离预测
        7.4.10 多场作用下固化土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8)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环境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总结分析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商店建筑公共空间概述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5 本文技术路线
第2章 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作用研究方法
    2.1 商店建筑公共空间现状调查方法
        2.1.1 调查地点选择
        2.1.2 空间尺度调查
        2.1.3 容纳活动调查
        2.1.4 视听环境客观现状调查
        2.1.5 视听环境感知现状调查
    2.2 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环境作用实验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受访者情况
        2.2.3 实验场所及仪器
        2.2.4 实验问卷
        2.2.5 实验程序
        2.2.6 信度与效度检验
    2.3 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环境交互及眼动实验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受访者情况
        2.3.3 实验场所及仪器
        2.3.4 实验问卷
        2.3.5 实验程序
        2.3.6 信度与效度检验
    2.4 统计分析方法
        2.4.1 聚类分析
        2.4.2 数据处理分析
        2.4.3 差异性分析
        2.4.4 相关性分析
        2.4.5 回归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环境特征
    3.1 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聚类分析
        3.1.1 公共空间聚类分析
        3.1.2 公共空间类型分布
        3.1.3 商店建筑公共空间发展趋势
    3.2 商店建筑公共空间容纳活动及到访情况
        3.2.1 容纳活动情况
        3.2.2 商场到访情况
    3.3 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环境特征
        3.3.1 视觉环境现状
        3.3.2 听觉环境现状
    3.4 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环境感知与评价
        3.4.1 视听环境评价
        3.4.2 视听环境元素感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觉环境作用研究
    4.1 视觉环境作用总体情况
        4.1.1 视觉环境总体评价
        4.1.2 视觉元素感知情况
        4.1.3 人流感知情况
        4.1.4 色彩感知评价情况
        4.1.5 实验室与现场视觉感知对比
    4.2 视觉元素的影响
        4.2.1 自然元素对个体反馈的影响
        4.2.2 周期性元素对个体反馈的影响
        4.2.3 空间类型差异
    4.3 环境色彩对个体反馈的影响
        4.3.1 色彩分类
        4.3.2 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色彩分布特点
        4.3.3 色彩HSB对个体反馈的影响
        4.3.4 色彩的呈现意义与指称意义
    4.4 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觉场景注视规律
        4.4.1 视觉元素注视规律
        4.4.2 注视与总体评价
        4.4.3 空间类型差异
    4.5 个人属性差异
        4.5.1 性别差异
        4.5.2 年龄差异
    4.6 公共空间视觉环境时间要点
        4.6.1 增加自然元素
        4.6.2 合理配置色彩
        4.6.3 避免瞬时大量人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听觉环境作用研究
    5.1 听觉环境作用总体情况
        5.1.1 听觉元素感知情况
        5.1.2 声景喜好
        5.1.3 实验室与现场听觉感知对比
    5.2 音乐情况的影响
        5.2.1 对评价和行为的影响
        5.2.2 对情绪的影响
    5.3 空间类型对听觉环境作用的影响
        5.3.1 空间对评价和行为的影响
        5.3.2 空间对情绪的影响
        5.3.3 开敞空间听觉环境作用特点
    5.4 个人属性差异
        5.4.1 性别差异
        5.4.2 年龄差异
    5.5 公共空间听觉环境设计要点
        5.5.1 新建听觉环境设计
        5.5.2 既有听觉环境改造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环境交互影响研究
    6.1 视觉环境对听觉环境作用的影响
        6.1.1 对听觉环境评价的影响
        6.1.2 对听觉元素获取的影响
    6.2 听觉环境对视觉环境作用的影响
        6.2.1 对视觉环境评价的影响
        6.2.2 对视觉元素获取的影响
        6.2.3 对色彩感知评价的影响
    6.3 个人属性差异
        6.3.1 性别差异
        6.3.2 年龄差异
    6.4 视听交互作用特点
        6.4.1 视觉环境对听觉感知评价影响特点
        6.4.2 听觉环境对视觉环境影响特点
    6.5 公共空间视听交互环境设计要点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商店建筑公共空间活动情况记录表
附录2 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环境感知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3 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环境感知情况调查记录表
附录4 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环境作用研究实验问卷
附录5 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交互实验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
        1.1.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全面推动
        1.1.3 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的双重需要
        1.1.4 提升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需要赛事品牌建设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整体思路、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整体思路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定向大赛建设研究述评
    2.1 关于定向运动赛事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赛事品牌理论的研究
        2.2.1 关于品牌理论的研究
        2.2.2 关于体育品牌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2.3.1 国外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2.3.2 国内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2.3.3 关于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研究
    2.4 研究述评
        2.4.1 共识
        2.4.2 不足
第3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3.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相关概念释义
        3.1.1 定向运动
        3.1.2 定向大赛
        3.1.3 赛事品牌
        3.1.4 品牌建设
    3.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
        3.2.1 品牌构建理论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3 战略理论
第4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意蕴
    4.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
        4.1.1 南粤古驿道历史溯源
        4.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发展历程
    4.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
        4.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
        4.2.2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
        4.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拓者”
        4.2.4 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
    4.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
        4.3.1 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
        4.3.2 “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
        4.3.3 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
        4.3.4 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范价值
第5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概述
    5.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分析
        5.1.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问卷的发放
        5.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结果分析
        5.1.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
    5.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5.2.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
        5.2.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
        5.2.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
        5.2.4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
        5.2.5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
    5.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
        5.3.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条目的选取
        5.3.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可靠性分析
        5.3.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
第6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6.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
        6.1.1 构建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6.1.2 拟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各层级指标条目
    6.2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2.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2.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2.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2.4 依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6.3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3.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3.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3.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3.4 依据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6.4 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4.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4.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4.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6.4.4 根据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6.5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6.5.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6.5.2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6.5.3 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
    6.6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验证
        6.6.1 问卷的信度分析
        6.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6.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7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6.7.1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情况介绍
        6.7.2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品牌建设实证分析
第7章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域外经验借鉴
    7.1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发展概况
        7.1.1 域外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概况
        7.1.2 芬兰、瑞典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
        7.1.3 域外定向运动经典赛事概况
    7.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经验
        7.2.1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
        7.2.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的营销
        7.2.3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信息技术应用
        7.2.4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赞助商的选择
    7.3 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经验
        7.3.1 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理念
        7.3.2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特色
        7.3.3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体系
        7.3.4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基础
    7.4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启示
        7.4.1 打造具有特色的定向赛事品牌知名度
        7.4.2 挖掘定向运动发展的价值提高认知度
        7.4.3 定向赛事品牌建设要有一定的联想度
        7.4.4 注重赛事文化影响赛事品牌的忠诚度
        7.4.5 充分的赛事品牌市场开发保障美誉度
第8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提升路径
    8.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赛事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
        8.1.1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价值意蕴
        8.1.2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8.1.3 赛事品牌定位奠定战略规划导向
    8.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
        8.2.1 赛事品牌知名度建设
        8.2.2 赛事品牌认知度建设
        8.2.3 赛事品牌联想度建设
        8.2.4 赛事品牌忠诚度建设
        8.2.5 赛事品牌美誉度建设
    8.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
        8.3.1 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
        8.3.2 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
        8.3.3 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
        8.3.4 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
        8.3.5 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一轮)
    附录二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二轮)
    附录三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三轮)
    附录四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调查问卷
    附录五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料收集方法
        1.5.2 分析方法
    1.6 研究案例和资料收集
        1.6.1 研究案例
        1.6.2 资料收集情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符号学思想历史演进
    2.2 文献综述之一:旅游符号学研究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总结和评述
    2.3 文献综述之二:节庆旅游研究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总结和评述
    2.4 文献综述之三:有关庙会的旅游研究
        2.4.1 庙会的旅游研究
        2.4.2 广府庙会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节庆吸引物符号建构的理论框架
    3.1 相关概念体系
    3.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特点
    3.3 皮尔斯符号学概述
        3.3.1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定义
        3.3.2 符号三个核心要素之关系
    3.4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学分析框架
第四章 生产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建构
    4.1 广府庙会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发展阶段
        4.1.1 研究思路
        4.1.2 样本数据获取
        4.1.3 研究分析与发现
    4.2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研究过程
        4.2.1 研究思路
        4.2.2 资料收集和处理
        4.2.3 研究的编码过程
    4.3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理论模型
        4.3.1 符号生产的基础:节庆吸引力
        4.3.2 符号生产的路径:节庆的组织管理
        4.3.3 符号生产的思路:节庆的策划理念
        4.3.4 符号生产的内容:节庆场景
        4.3.5 节庆旅游吸引物符号生产的运作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动视角: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旅游体验
    5.1 符号学视角下的节庆体验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步骤
        5.1.3 图像明示符号的内容分析
        5.1.4 图像隐含符号的体验要素
        5.1.5 节庆体验维度模型
    5.2 节庆旅游体验维度模型的验证
        5.2.1 研究思路
        5.2.2 研究步骤
        5.2.3 节庆体验量表开发过程及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消费视角:节庆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
    6.1 节庆吸引物符号系统的意义解读
        6.1.1 研究思路
        6.1.2 资料收集和处理
        6.1.3 研究的编码过程
    6.2 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意义解读模型
        6.2.1 直接解释项:节庆吸引力感知
        6.2.2 动力解释项:节庆依恋
        6.2.3 最终解释项:节庆忠诚度
        6.2.4 符号意义解读:感知-依恋-忠诚度模型
    6.3 节庆吸引力感知、节庆依恋与忠诚度的关系
        6.3.1 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
        6.3.2 量表设计
        6.3.3 数据收集与基本描述
        6.3.4 节庆吸引力感知的因子分析
        6.3.5 节庆依恋的因子分析
        6.3.6 结构方程检验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贡献
    7.3 管理启示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第一现场·国内(论文参考文献)

  •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软岩大断面高铁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及稳定性研究[D]. 李浩.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3]水平地震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研究[D]. 邱明兵.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4]供需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偏好研究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D]. 张娇. 山东大学, 2021(10)
  • [5]广州市MSM鼻腔肺炎克雷伯菌定植率及其决定因素研究[D]. 李荧.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6]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D]. 邓会元. 东南大学, 2021
  • [7]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D]. 冯亚松. 东南大学, 2021(02)
  • [8]大型商店建筑公共空间视听环境作用研究[D]. 易法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9]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D]. 王长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节庆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研究 ——以广府庙会为例[D]. 李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标签:;  

国内第一场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