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平安与汇丰联手收购福建亚洲银行(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徐浩[2](2020)在《平安银行综合经营策略实施效果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利率市场改革的不断加深,资本市场不断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导致金融脱媒现象加剧,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我国经济的发展日渐趋于稳定,且利率自由化缩小了银行利差,严重影响到了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兴起,导致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大量资金流入支付宝、微信理财等三方平台。为此,很多商业银行纷纷实施业务转型,发展综合经营策略。平安银行是中国银行业中较早尝试综合经营策略的银行,由于资金规模较小,可以把它归类为中小商业银行。作为第一家由保险做银行且拥有综合经营全牌照的银行,从平安银行2010年开始实施综合经营策略,到如今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平安银行依托中国平安这棵大树,利用与中国平安控股的其他子公司合作实现交叉销售,并利用已有的保险资源发展银行业务,因为是业内第一家,具有很多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首先梳理了综合经营相关文献。其次,对平安银行综合经营策略实施的途径、银行内外部环境、策略实施动因以及实施前后银行的财务指标、抗风险能力对比分析,最后用平安银行自身建立的以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为核心的综合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分析,得出综合经营可以给平安银行带来协同效应并降低了平安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综合经营也促使平安银行盲目多元化从而导致银行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管理质量下降。针对不足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参考建议:(1)优化银行资产结构,提升规模经济效应。(2)实行商业经营智能化和经营成本最小化。(3)充分发挥实施国际化和差异化的战略优势(4)发展高附加值业务,实施创新型战略。(5)加强人才的建设与引进,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企业发展。同时本文丰富了银行综合经营策略的研究案例,为其商业银行实施综合经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闻岳春,唐学敏,程天笑[3](2018)在《中国平安控股银行的发展路径及借鉴》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平安控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战略路径。中国平安通过收购福建亚洲银行,曲线获得了进军银行业的入场券,又通过吸收合并深圳市商业银行成功摆脱了合资银行的约束,发展成为区域性商业银行,而后通过吸收合并深圳发展银行,完成中国金融史上当时的最大一笔金融合并案,成为全国性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最后,借鉴中国平安控股银行的发展路径可以为其他金融控股集团加强对银行的控制力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何祎萍[4](2018)在《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分析 ——以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而并购作为企业实现资本扩张的一种重要手段,所处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混合并购不仅能够快速提升市场份额,而且能够增强对风险的控制力。为此更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来实现扩大经营,优质资源再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在并购中评价是否达到预期中协同效应的分析尤为重要,能够帮助企业正确选择目标对象、支付合理对价,避免并购中的典型风险。本文在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之上,以中国平安集团(以下简称“平安集团”或“中国平安”)并购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深发展银行”或“深发展”)为案例,对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参与并购各方企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主营业务范围进行了简单介绍,以此来剖析并购产生的动因,包括外部环境的推动,和内部各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对整个并购交易实施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划分为四个阶段,总结和分析了并购后经营业务、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及人力管理的整合活动。然后收集并整理2007-2017年平安集团和深发展银行的财务数据,并通过客户迁徙人次、营业毛利率、资本充足率等关键评价指标对并购产生的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两家企业均产生了明显的协同效应,认为此次并购是成功的,具体如下:(1)并购前期财务指标波动较大,各年间的盈利能力不稳定,并购中期协同效应不明显。(2)在整合的后期协同效应初现,并且长期的协同优势更为明显,达到了并购的预期效果。(3)并购产生财务协同效应及管理协同效应表现更优,而两家企业的成长能力则相对较弱。最后结合本文的并购案例和相关结论对我国金融企业并购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启示。
张阳[5](2016)在《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协同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业经营已成为当前金融行业发展的潜在趋势。随着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金融业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国际竞争的浪潮中。面对全球市场带来的压力及挑战,中国金融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提升自身竞争优势,混业经营模式也逐步在中国金融市场兴起。平安集团就是经保监会及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金融集团制混营模式的代表性企业,全称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它成立于2003年。一直非常具有创新精神的平安集团将目光转向了国际,注意到了国际发达国家金融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作为了战略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以保险起家的平安集团已经形成了独具平安特色的综合金融集团模式,业务范围己经由单一的保险业务扩大到银行、投资、证券等业务。从2009年6月平安集团对外宣布并购深圳发展银行,到2012年6月14日深圳发展银行正式发布公告:深圳发展银行已经完成吸收合并平安银行的所有法律手续。自此深圳发展银行和平安银行合并为一家银行。此次平安集团并购事件,不仅是平安集团对综合金融实践的又一次尝试,也将为以后我国资本市场上银保并购提供一个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运营模式。本文首先对企业并购理论及并购协同效应理论进行了回顾,总结出企业开展并购活动的动因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得协同效应,进而对协同效应的内涵、分类以及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次进行了平安集团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对并购双方的介绍、并购动机的说明、并购特征的分析、并购过程的概述等内容;再次是从平安集团与深发展银行整合方面开展了整合策略研究,主要包括经营业务的整合、组织结构的整合、人力资源的整合以及文化的整合;此外,在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银行的案例,采用了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该案例协同效应是如何产生的进行了分析及总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分别从战略、经营、管理、财务及无形资产五个方面来分析。在分析数据选择上,以并购前及并购后各三年的财务和监管上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里面包括了企业营业利润、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及存款等多种财务数据,并分别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在具体分析环节,我们采取了对比方式:1)并购前后相关数据的对比;2)与银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3)与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先进水平的对比。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对比可以获知,该起并购案产生了协同效应,该集团通过对深发展银行及平安银行资源的优化及整合取得了满意效果。最后,利用该并购案例,对金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增强以及我国金融业的监管这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郭茂佳[6](2015)在《经济特区保险业并购银行的效应——中国平安战略性并购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多元化经营冲动和中国平安的良好示范效应下,中国经济特区保险业战略性进军银行业的案例本应层出不穷,然而,迄今为止,除中国平安以外,中国经济特区保险业对银行业的涉足大多仅限于财务型投资,追逐的仅仅是银行股的二级市场差价,鲜见有战略性并购银行的追随者。本文采用中国平安战略性进军银行业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平安并购银行的协同效应,得出了中国平安战略性并购银行协同效应显着、成功避免了安联覆辙、未来中国经济特区保险业战略性并购银行的愿望可能比中国平安更强烈、风险可能更小的结论,以期增强中国经济特区保险业战略性进军银行业的信心,加快中国经济特区保险业战略性进军银行业的步伐。
郭茂佳[7](2015)在《经济特区保险业并购银行的效应——中国平安战略性并购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多元化经营冲动和中国平安的良好示范效应下,中国经济特区保险业战略性进军银行业的案例本应层出不穷,然而,迄今为止,除中国平安以外,中国经济特区保险业对银行业的涉足大多仅限于财务型投资,追逐的仅仅是银行股的二级市场差价,鲜见有战略性并购银行的追随者。本文采用中国平安战略性进军银行业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平安并购银行的协同效应,得出了中国平安战略性并购银行协同效应显着、成功避免了安联覆辙、未来中国经济特区保险业战略性并购银行的愿望可能比中国平安更强烈、风险可能更小的结论,以期增强中国经济特区保险业战略性进军银行业的信心,加快中国经济特区保险业战略性进军银行业的步伐。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8](2014)在《中国平安拿下深发展》文中研究表明要发展银行业务,平安有三种途径,第一是内部发展,依靠企业自身的团队进行创新,但是这个过程非常缓慢;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协议形成战略联盟,这可以资源互补、提升可利用资源,但此方法缺乏控制;第三种方法就是兼并收购,这种方法扩张速度快,排除潜在竞争对手。
郭茂佳[9](2014)在《我国保险公司并购银行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内外保险巨头的率先示范、综合化经营的冲动、银行业利润高增长的诱惑和管理层不断松绑的背景下,我国保险公司并购银行本应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然而,因受安联集团并购银行失败阴影,不看好平安保险并购银行言论和海内外看空、做空中资银行股势头的影响,迄今除平安保险以外,再难觅保险公司并购银行的成功案例。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安联集团并购银行失败的覆辙并非不可避免;平安保险并购银行的绩效足可以消除业内的诸多疑虑;现时中国保险公司并购银行的需求比当年的平安保险更迫切;未来中国保险公司并购银行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比当年的平安保险更大。
赵蕊[10](2014)在《中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及其选择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银行保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随着银保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保险已经成为我国保险市场的三大业务支柱之一。近年来,由于内部与外部因素的交织叠加,银保深层次的问题骤显,引起了学界、业界和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社会各界针对银行保险的未来发展模式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期望能够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合作模式。本文共分七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在这一章中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文献综述,阐明了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并指出本文可能的特色和不足之处。第二章对银行保险及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做简要介绍。在这一章中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解释了银行保险的基本定义,概括了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内涵和外延,总结出当前银行保险的四种合作模式——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和金融控股公司,并对其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相关的理论学说——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并阐述了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现实发展情况。第三章对欧美及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保险合作模式进行研究。本章回顾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银保发展历程和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借鉴了它们的银行保险合作经验,它们当中有的金融业发达,在银行保险合作领域起步比较早,操作经验比较丰富;有的则与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比较接近,参考作用和价值比较强。通过分析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总结出能使我国银行保险业务更好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金融监管制度、税收环境等。第四章对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回顾,从中总结了在银行保险业务发展过程中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演进。接着揭示了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发展现状,发现当前在我国银行保险实务中分销协议占主流,合资企业数量有限,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开始萌芽。然后剖析了银行保险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挖掘,发现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和税收政策的缺失对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第五章将银行保险合作模式中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先驱者——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剖析。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不断完善过程中,中国平安的银行保险业务节节攀升,这充分说明并证实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对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重要经济效益。本文以中国平安为例,深入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的优势和劣势,并对中国平安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可复制性进行了讨论。发现虽然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对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大范围复制。第六章对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进行选择。在对我国具体国情,包括政策性因素、市场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和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之后,本文对两条路径选择进行了思考,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金融制度、风险管理、产品创新、文化融合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局限性和适用性,以及银保专业化的优势、劣势和适用性。然后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与银保专业化并重的路径,对于有条件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大型企业,鼓励其向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对于其他不符合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条件的企业,尝试向银保专业化改革。第七章对我国银行保险业务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应该在产品设计、营销策略及规范性、售后服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深化和加强合作;政策部门应加快建立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银行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并从国家监管机构层面提出了对监管体系完善的建议。
二、中国平安与汇丰联手收购福建亚洲银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平安与汇丰联手收购福建亚洲银行(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2)平安银行综合经营策略实施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概念 |
2.1.2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模式 |
2.2 综合经营对银行绩效影响的途径分析 |
2.2.1 综合经营策略对银行的积极影响 |
2.2.2 综合经营策略对银行的消极影响 |
2.3 综合经营策略相关基础理论 |
2.3.1 范围经济理论 |
2.3.2 规模经济理论 |
2.3.3 协同效应理论 |
第三章 平安银行综合经营策略介绍 |
3.1 平安银行简要介绍 |
3.2 平安银行综合经营现状及其途径 |
3.3 平安银行实施综合经营策略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3.3.1 平安银行实施综合经营策略的外部环境分析 |
3.3.2 平安银行实施综合经营策略的内部环境分析 |
3.4 平安银行实施综合经营策略动因分析 |
3.4.1 实现经营协同效应 |
3.4.2 实现规模效应,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
3.4.3 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抵御周期波动 |
第四章 平安银行综合经营策略实施效果分析 |
4.1 平安银行综合经营策略对收入影响分析 |
4.2 平安银行综合经营策略实施后的财务绩效分析 |
4.2.1 实施综合经营策略前后平安银行业绩的变化情况 |
4.2.2 平安银行与光大银行、中信银行业绩比较分析 |
4.3 综合经营策略实施对平安银行抗风险能力影响分析 |
4.4 平安银行综合经营策略实施对公司综合绩效影响分析 |
4.4.1 平安银行综合绩效考核办法经济资本回报率的选取缘由 |
4.4.2 RAROC计算过程及同行业计算结果对比 |
4.4.3 RAROC视角下的平安银行综合经营绩效分析 |
第五章 平安银行综合经营策略存在的问题 |
5.1 资本管理不善、结构不合理利润模式简单 |
5.2 盲目扩张导致资本风险上升、资产管理质量下降 |
5.3 盲目进行综合经营,收入结构不合理 |
5.4 缺乏创新精神,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 |
5.5 综合经营人才匮乏 |
第六章 完善银行综合经营的建议 |
6.1 优化银行资产结构,提升规模经济效应 |
6.2 实行商业经营智能化和经营成本最小化 |
6.3 充分发挥实施国际化和差异化的战略优势 |
6.4 发展高附加值业务,实施创新型战略 |
6.5 加强人才的建设与引进,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企业发展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3)中国平安控股银行的发展路径及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平安控股银行的“三部曲” |
(一) 收购福建亚洲银行 |
(二) 吸收合并深圳市商业银行 |
(三) 吸收合并深圳发展银行 |
二、中国平安控股银行的路径分析 |
三、中国平安控股银行的经验总结 |
四、对于国有地方金融集团控股大型银行的启示与建议 |
(一) 有必要整合银行板块, 加强对大型银行机构的控制力 |
(二) 对上海地方国有金融控股集团整合银行板块控股权的建议 |
(4)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分析 ——以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并购的定义 |
2.1.2 并购类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并购动因理论 |
2.2.2 协同效应理论 |
第三章 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案例分析 |
3.1 并购方介绍 |
3.1.1 中国平安(平安集团) |
3.1.2 平安寿险 |
3.1.3 原平安银行 |
3.1.4 深圳发展银行 |
3.1.5 新桥资本 |
3.2 并购动因 |
3.2.1 外部动因 |
3.2.2 内部动因 |
3.3 并购具体过程 |
3.4 并购整合 |
3.4.1 经营业务 |
3.4.2 组织结构 |
3.4.3 企业文化及人力管理 |
第四章 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协同效应分析 |
4.1 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
4.1.1 销售能力 |
4.1.2 盈利能力 |
4.1.3 成长能力 |
4.2 管理协同效应分析 |
4.2.1 成本控制能力 |
4.2.2 营运能力 |
4.3 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
4.3.1 偿债能力 |
4.3.2 风控能力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启示 |
5.1 主要结论 |
5.2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5)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协同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并购及横向并购 |
2.1.2 协同效应 |
2.2 基本理论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2.2.2 以协同效应为基础的并购动因理论 |
2.2.3 多元化经营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特征分析 |
3.1 并购双方简介 |
3.1.1 主并公司——平安集团 |
3.1.2 目标公司——深发展银行 |
3.2 并购动机 |
3.2.1 外部动机 |
3.2.2 内部动机 |
3.3 并购过程 |
3.4 并购特征 |
3.4.1 横向并购 |
3.4.2 混业经营 |
3.4.3 以换股为主要支付方式 |
3.4.4 吸收合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整合策略研究 |
4.1 经营业务的整合 |
4.1.1 产品销售的整合 |
4.1.2 技术的整合 |
4.1.3 网点的整合 |
4.1.4 业务流程的整合 |
4.2 组织架构的整合 |
4.3 人力资源的整合 |
4.4 企业文化的整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的协同效应 |
5.1 战略协同效应分析 |
5.2 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
5.2.1 偿债能力 |
5.2.2 盈利能力 |
5.2.3 成长能力 |
5.2.4 与同类行业比较 |
5.3 管理协同效应分析 |
5.3.1 营运能力 |
5.3.2 银行风险水平指标 |
5.4 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
5.4.1 销售协同 |
5.4.2 市场势力 |
5.4.3 经营成长能力 |
5.4.4 与同类行业比较 |
5.5 无形资产协同效应分析 |
5.5.1 技术协同 |
5.5.2 品牌协同 |
5.6 并购整合的成效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案例的总体评价及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保险公司并购银行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保险公司并购银行的现象理应层出不穷 |
(一) 国际上早已出现了保险公司战略性并购银行的先例 |
(二) 国内有平安保险战略性并购银行的率先示范 |
(三) 保险业时刻存在着战略性并购银行的内在冲动 |
(四) 银行业的良好业绩对于有意并购银行的保险公司充满诱惑 |
(五) 中国保险公司战略性并购银行的枷锁基本解除 |
二、中国保险公司并购银行的步伐为何迟缓 |
(一) 受安联集团并购德累斯顿银行失败阴影的影响 |
(二) 受不看好中国平安战略性进军银行业言论的影响 |
1. 质疑其收购成本过高。 |
2. 质疑其收购资金短缺。 |
3. 质疑其同业竞争矛盾突出。 |
4. 质疑其消弥公司文化差异不易。 |
5. 质疑其消除薪酬落差不易。 |
6. 质疑其平息小股东不满的能力有限。 |
(三) 受海内外看空、做空中资银行股势头强劲的影响 |
1. 银行股频遭境外看空、做空者的打压。 |
2. 银行股频遭境内看空、做空者的打压。 |
(四) 受投资资金上限限制的影响 |
三、中国保险公司并购银行的步伐为何可以提速 |
(一) 安联集团并购银行失败的覆辙并非不可避免 |
1. 安联集团战略性并购银行为何出现滑铁卢? |
2. 时下国内保险公司战略性并购银行重蹈安联集团覆辙的可以性较小。 |
(二) 平安保险并购银行的绩效足以消除业内对于战略性并购银行的疑虑 |
1. 取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 |
2. 取得了显着的协同效应。它包括: (1) 取得了显着的保银协同效应。即从中国平安的视角考察, 因并购银行已取得了明显的资产规模扩大、保费收入增加、利润增长和退保减少等效应。如表2所示。 |
(三) 中国保险业战略性并购银行的需求比当年的平安保险更迫切 |
1. 综合化经营的愿望迫使保险公司不得不走上并购银行的轨道。 |
2. 适应银保新规的要求迫使保险公司不得不走上并购银行的轨道。 |
3. 降低营销成本迫使保险公司不得不走上并购银行的轨道。 |
(四) 中国保险业复制中国平安并购银行的做法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
1. 银行股的整体估值水平更低。 |
2. 管理层对保险业综合经营的限制更少。 |
3. 保险公司的整体实力更强大。 |
(10)中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及其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4 文献综述 |
0.4.1 国外文献综述 |
0.4.2 国内文献综述 |
0.4.3 现有文献综述 |
0.5 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
0.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 银行保险及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概述 |
1.1 银行保险基本定义 |
1.2 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内涵与外延 |
1.3 相关理论学说 |
1.3.1 规模经济 |
1.3.2 范围经济 |
1.3.3 协同效应 |
1.4 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现实发展 |
1.5 本章小结 |
2. 欧美及亚洲国家与地区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分析 |
2.1 欧洲国家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分析 |
2.1.1 法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
2.1.2 德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
2.1.3 英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
2.2 美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
2.3 亚洲国家和地区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分析 |
2.3.1 日本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
2.2.2 中国香港地区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
2.2.3 中国台湾地区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
2.4 境外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总结与启示 |
2.4.1 国家和地区实际情况 |
2.4.2 金融监管制度 |
2.4.3 税收制度与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
3.1 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
3.1.1 我国银保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2 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演进 |
3.2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现状分析 |
3.2.1 分销协议模式占主流 |
3.2.2 合资企业模式数量有限 |
3.2.3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开始萌芽 |
3.3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销售误导现象严重 |
3.3.2 高额手续费和违规激励 |
3.3.3 产品同质性高、结构失衡 |
3.3.4 销售人员素质比较低、销售模式单一 |
3.4 导致银保合作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分业经营金融体制 |
3.4.2 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 |
3.4.3 税收优惠政策缺失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平安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基于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分析 |
4.1 中国平安的银行保险业务发展与合作模式 |
4.2 中国平安银行保险业务与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相互影响 |
4.3 平安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优势 |
4.3.1 品牌优势 |
4.3.2 交叉销售优势 |
4.3.3 内控优势 |
4.3.4 金融科技优势 |
4.3.5 人才培养优势 |
4.4 平安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劣势分析 |
4.4.1 合作周期长 |
4.4.2 财务情况受到冲击 |
4.5 平安模式的可复制性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选择探索 |
5.1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比较研究 |
5.2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的现实环境 |
5.2.1 政策性因素 |
5.2.2 市场性因素 |
5.2.3 技术性因素 |
5.3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选择 |
5.3.1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优势、局限性和适用性 |
5.3.2 银保专业化的优势、劣势和适用性 |
5.3.3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的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相关意见和建议 |
6.1 加深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和创新 |
6.1.1 提高营销效率和规范性 |
6.1.2 银保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
6.1.3 加快人才培养——营销和管理人才 |
6.1.4 完善售后服务 |
6.1.5 建设电子平台 |
6.2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
6.3 加快建立税收优惠政策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中国平安与汇丰联手收购福建亚洲银行(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平安银行综合经营策略实施效果分析[D]. 徐浩.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中国平安控股银行的发展路径及借鉴[J]. 闻岳春,唐学敏,程天笑. 武汉金融, 2018(12)
- [4]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分析 ——以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为例[D]. 何祎萍.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 [5]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协同效应分析[D]. 张阳. 山东财经大学, 2016(10)
- [6]经济特区保险业并购银行的效应——中国平安战略性并购的实证分析[J]. 郭茂佳.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2015(00)
- [7]经济特区保险业并购银行的效应——中国平安战略性并购的实证分析[A]. 郭茂佳.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5年第1期 总第8期), 2015(总第8期)
- [8]中国平安拿下深发展[J].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资本市场, 2014(12)
- [9]我国保险公司并购银行的思考[J]. 郭茂佳. 保险研究, 2014(09)
- [10]中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及其选择研究[D]. 赵蕊.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