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图形组态的可压缩流体网络仿真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陈鑫[1](2020)在《散热器采暖系统运行参数对室内温度影响的仿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供热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供暖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供热系统热用户相对复杂,室内温度变化受各种因素耦合影响,围护结构的蓄热特性使得室内温度随室外温度的变化出现衰减和时滞。而通过试验对热用户室内温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耗时耗力。因此,本文基于通用仿真软件Cyber Sim搭建散热器用户的动态仿真系统,通过仿真研究得出室外温度、供水温度及流量变化时室内温度的变化趋势,为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提供依据。首先,对散热器采暖系统热用户室内供回水管路、散热器、室内空气以及围护结构的热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分别建立了供暖房间内供回水管路、散热器、室内空气以及围护结构的热动态方程。将数学模型转化成可编程的差分方程,利用Fortran语言进行编程并导入Cyber Sim仿真平台,创建散热器采暖系统各组成部件的通用仿真模块,利用散热器热工性能试验台对模块进行验证。其次,以某高校实验楼散热器采暖系统为仿真原型,利用已建立的通用仿真模块在Cyber Sim仿真平台上组态搭建了该实验楼室内采暖水力工况仿真系统和热力工况仿真系统。以实验楼的某一间实验室以及室内散热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低温热水供暖系统中,供水温度、流量对散热器的散热量以及供暖房间的室内温度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了实验楼的外围护结构延迟特性对各房间的平均室温的影响,并且以相邻两天的室外温度变化过程作为扰量,在不改变供水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分时段调节供水流量进行仿真,预测了室内温度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室内温度的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张雅斓[2](2020)在《基于物理及数据驱动的非牛顿流体动画》文中研究指明流体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对流体现象的仿真,即流体动画,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一直是研究热点。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具有更高真实感、更宏伟的仿真场景、实时高效的流体动画效果,基于物理的流体动画技术应运而生。传统流体动画技术已经可以逼真地模拟牛顿流体的流动现象,本文将这一技术扩展至非牛顿流体动画,针对模型表达能力有限、数值计算复杂、流体-固体交互困难、大场景仿真计算耗时严重等方面的不足,围绕非牛顿流体算法加速、边界处理、大场景仿真加速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非牛顿流体动画的仿真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针对非牛顿流体动画的仿真效率低、数值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预估-矫正方法的非牛顿流体仿真加速算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外力预测流体粒子速度,然后通过为每个流体粒子设定一个独立的强度系数进行校正,使每个粒子在局部区域满足不可压缩条件,迭代地求解以满足全局不可压缩性;之后根据预测的速度场进行黏性应力张量项的校正和求解,迭代至黏度稳定后,采用半隐式欧拉方法对每个粒子下一时刻的位置进行更新。该方法能够使仿真动画在大时间步长下具有更高的数值稳定性,极大地提升了仿真效率。2)针对已有的非牛顿流体预估-校正方法中边界条件不合理,导致仿真流体物理特性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预估-校正方法下非牛顿流体仿真的边界处理方法。将固体采样为单层边界粒子,在统一粒子框架下进行边界粒子与流体粒子的交互,并将其应用在已有的基于预估-校正的非牛顿流体仿真算法框架下。该方法能够通过调节参数全面地展现非牛顿流体的物理特性,提供具有良好真实感的非牛顿流体-固体耦合动画。3)针对传统流体动画方法中大场景仿真计算量大、仿真慢、占用内存高的问题,提出了数据驱动的大场景仿真加速方法,从SPH流体动画仿真数据中学习流体动力学并实现大场景仿真加速。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合理预测具有随机初始状态的各种流体仿真场景的速度场;能够用小场景的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预测同类型大场景流体仿真的速度场,既解决了传统流体动画仿真方法进行大场景仿真时速度慢内存消耗大的问题,又解决了其他数据驱动算法需要大量大场景数据集才能进行模型学习的问题,在保证预测合理性的基础上,在加速大场景动画仿真方面具有可观的性能。
罗亮[3](2020)在《无绳吸尘器高速电机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吸尘器作为小型家用电器的一员,现如今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家庭、酒店、宾馆等。无绳吸尘器的驱动设备是高速电动机,因此在吸尘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吸尘器高速电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包括测试吸尘器电机的工作电流、电压、输入功率、吸入功率、空气流量、真空度等参数。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研究吸尘器高速电机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完成以下工作:(1)研究吸尘器工作原理及当前吸尘器高速电机的技术特点。(2)基于吸尘器电机检测的国家标准,设计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确定各个测量参数的精度、量程范围、通信协议及传感器型号。(3)采用组态软件设计吸尘器电机检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主要包括用户登录界面、数据采集界面、报表生成界面,实现数据的处理和显示。(4)利用该检测系统对目前主流吸尘器的高速电机进行测试,验证系统检测的准确性。系统运行结果表明,本检测系统简单易用,电机各项检测指标符合实际需求,数据结果可视化效果良好。
段兴锋[4](2019)在《航海场景中基于物理的海浪建模与绘制》文中研究说明海浪模拟是流体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真实感、快速性和交互性等直接影响了航海场景逼真的程度。传统的海浪模拟方法存在诸如不能模拟逼真的船首浪、海面浪花飞溅、流固交互现象等不足。借鉴计算流体力学的物理模拟方法成为提高真实感效果的主要手段。光滑流体粒子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适于处理自由表面、捕捉浪花飞溅和泡沫等优点。针对SPH方法的GPU加速、流固耦合、水的不可压缩性、流体的表面提取、泡沫和浪花等五个关键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考虑海浪、浪花、泡沫、船舶与海浪的交互的真实感绘制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PH的海浪建模和绘制方法。针对SPH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提出了 SPH流体计算的CPU-GPU混合架构计算方法,整个物理模拟过程全部在GPU上实现,特别是GPU并行的邻域粒子搜索算法。通过典型场景溃坝的模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针对航海场景中海浪的物理建模所采用的GPU算法可大大提高了整体的模拟效率。针对航海场景中流固耦合现象存在的复杂边界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排斥力法的固壁边界施加模型。采用统一粒子模型,将固体表面采样成边界粒子,让边界粒子参与物理计算,对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进行改进,并应用于航海场景中流固交互现象的模拟。通过海浪与灯塔、救生圈、集装箱船的交互等航海场景的模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流固交互算法能处理复杂边界问题,保证了动量守恒和不可穿透条件,真实地模拟了流体与固壁边界和刚体之间的交互。针对航海场景中不可压缩性流体实现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松弛密度不变的不可压缩流体模拟方法。通过设计预测校正迭代法,可直接求解压强与密度平方的比值,并对边界位置处的流体粒子进行密度修正,并采用松弛法和优化初值选取加速收敛。在满足稳定性的条件下,不需要频繁的执行费时的邻域粒子搜索,本文的方法获得了比PCISPH方法更佳的性能,增大了时间步长,提高了执行效率。仅执行密度不变条件不能满足质量守恒条件,还需要满足速度场的无散性质,因而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速度无散的不可压缩流体模拟方法。联合了密度不变和速度无散两个压强解算器,并将其融入流体模拟方法,并采用松弛法对算法进行了加速收敛,与PBF方法相比,本文的方法可以保持速度场的无散性质,提高了计算精度,能在较大的时间步长下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典型实验的模拟结果、收敛性分析和性能测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不可压缩流模拟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泡沫和浪花是航海场景中海浪动态翻卷最典型的视觉特征,本文提出了统一粒子模型的泡沫和浪花的建模方法,泡沫和浪花粒子统称为扩散粒子,根据流体粒子的几何特征、动能和相对速度等判断生成扩散粒子的可能性,并实现泡沫与浪花的平流和消散的模拟。针对流体的表面提取存在凹凸不平的问题,优化了屏幕空间的渲染方法。实验表明本文的方法增加了类表面张力、泡沫和浪花等细节尺度的效果,实现了小尺度航海场景的模拟。
胡浩[5](2019)在《面向核动力系统的分布式协同仿真平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布式协同仿真作为当前仿真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在对核动力系统仿真技术需求和分布式平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背景,并结合核动力系统的结构特点,采用模块化建模以及分布式平台技术开发了面向核动力系统的分布式协同仿真平台。本文构建的仿真平台主要由图形界面、数据传输技术、设备模块建模、数据运算主程序、分布式技术架构等部分组成。首先,采用基于JSON数据格式实现前端仿真系统图组态信息的存储,并通过Javabean的方式完成组态数据的识别。然后,根据模块化建模的思想,以系统中的设备为最小单位进行划分,采用Java的跨平台编程语言,建立了核动力系统的仿真模型框架。在仿真运算主程序中,实现数据读取与赋值、流体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从而完成核动力系统运行参数的求解。之后,通过搭建Hadoop的分布式平台,解决仿真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并预留了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功能。最终,整个系统项目的构建依托于RPC远程服务调用方案以及消息队列机制,从而实现系统间、功能间的协同工作能力。本文在已建立的仿真平台中,对核动力系统进行建模功能、单元模块、系统变负荷状态下的模拟仿真,并通过对其运行工况下相关参数的变化曲线分析,完成了系统的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核动力协同仿真平台能够实现组态识别、模块运算、图形显示、状态控制、分布式开发及存储等一系列功能,真实提高了仿真系统的互操作性、拓展性、可重用性与跨平台能力,并为核动力系统中各专业模拟设计软件的协同仿真提供了应用基础。
张家璐[6](2019)在《核动力系统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核能是有效解决能源危机,满足军事、工业、生活动力需求提升的重要能源种类,核动力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更是我国向工业强国和军事强国迈进的重大方向。安全和可靠是发展核动力系统相关技术的重中之重。而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建模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凭借其形象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和快速建模能力,将更多地参与到核动力系统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以此大大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更好的保证核动力系统的安全建造和稳定运行。本文着重于研究核动力系统的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的完全自主化的开发过程。首先研究分析了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的功能组成和相关特性,并基于核动力系统建模仿真的开发需求,选择技术方案和开发环境,设计了软件的总体开发方案;然后对核动力系统热力设备系统控和制逻辑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按照模块化、参数化的思想将这些复杂系统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简单功能模块,并通过分析这些功能模块的实际工作过程,推导出各个功能模块的抽象数学模型,同时对流体网络的数学模型以及水和水蒸汽性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之后根据软件的总体设计,采用Vue+Electron的技术方案开发了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的用户界面,并给出了用户界面组件树构成,采用Java Script+Python及其科学计算库联合编程的方式实现了软件仿真计算的相关功能,采用JSON格式设计了工程文件的数据组织形式,采用SVG格式绘制了软件内置的图元模块的图形,尝试开发一款跨平台的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最后对该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的模型搭建以及仿真计算功能正确稳定,可用于核动力系统控制逻辑部分和流体网络部分的仿真计算分析。总的来说,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以此次研究开发工作为基础,积累相关经验,在核动力系统数字化建模和仿真计算方面先行一步,通过先导性研究,为实际的自主化核动力系统仿真开发工程在技术、平台、软件、人才方面做好实质性的设计和验证准备。
刘柱[7](2019)在《微压富氧舱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大气压强随着海拔上升而下降,空气越稀薄空气中的氧分压越低。高原缺氧的环境对人体神经、呼吸、循环等器官、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高压氧疗法在缺氧引起的高原性疾病有了满意疗效,但是高压氧舱作为医疗器材需要专门场地、医护人员无法推广到日常使用,在此背景下本课题提出了微压富氧舱概念,作为国内第一款民用加压氧舱设备,用于西藏群众、游客等日常生活使用。微压富氧舱在高压氧舱的基础上增加舱内弥散供氧营造富氧环境。目前国内的高压氧舱设备主要控制舱室内的压力,缺少对舱内氧浓度的监控,且由于缺少对压力和氧浓度控制算法的理论研究,导致控制效果差、自动化程度不高。本文针对高压氧舱设备现存不足,根据微压富氧舱功能要求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参照《医用空气加压氧舱》(GB/T12130-2005)国家标准,对微压富氧舱进行各个部分系统设计如舱室系统、压力系统、供氧系统等。据舱内微压富氧环境要求进行系统的管路设计;以西门子1215PLC为主控PLC建立了微压富氧舱控制系统。其次,根据微压富氧舱压力速度变化、供氧量要求,在可压缩流体一维等熵流动理论的基础上计算各部分的管径理论值,根据理论管径值对电动调节阀和质量流量控制选型。同时建立舱内压力、氧浓度数学模型,分析系统特性发现压力和氧浓度之间存在耦合特性。控制方法上先采用两组PI控制器分别控制压力和氧浓度,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压力变化对氧浓度影响较大。在PI控制的基础改进控制算法,压力采用PI控制,氧浓度采用BP神经网络控制PID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PI控制能准确控制压力升降速度,BP神经网络PID控制氧浓度,可以减少压力变化对氧浓度的影响,提高氧浓度控制效果。此外设计舱内电视机屏幕数据监控系统,由PLC自由口通信和视频字符叠加器组合实现。最后在系统控制要求基础上,设计控制系统流程和上位机WINCC人组态界面及触摸屏人机界面,增加了自动化程度。
聂晓强[8](2019)在《钠冷快堆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建模及仿真》文中提出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是钠冷快堆三回路中的重要系统之一,它主要对高压缸出口蒸汽进行加热并且将汽水分离后的疏水以及再热器出口的疏水收集并输送到相关系统中。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是设计验证平台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了RINSIM仿真平台,用图形化建模工具对钠冷快堆三回路中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进行建模,将该系统划分为四个仿真系统,分别为再热蒸汽管线系统、汽水分离疏水系统、再热蒸汽疏水系统和逻辑控制系统,每个仿真系统视为单独的一个模块,最后将所有模块组合起来。在建立系统模型时,采用了单相不可压缩流网、气液两相可压缩流网及逻辑控制图等三种模块类型。本文对再热器的模型程序进行了修改,优化了再热器模型的初始参数选取,并对汽水分离后的疏水管线进行了研究,使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用于控制汽水分离效率的部件,并应用于汽水分离效率降低的工况测试。在建立仿真系统时,首先设定各个系统的边界参数,对每个仿真系统进行节点划分,在单系统环境下进行调试,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然后将每个仿真系统进行图间连接,得到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仿真模型图,在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对该系统进行了稳态数据分析对比以及不同动态工况下的测试分析;最后得到关键参数变化趋势符合实际电厂的变化规律,验证了系统模型的准确性。
邓华[9](2016)在《用于教学实习的核电站虚拟仿真系统》文中指出核电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真实核电站的正常运行工况和事故状态,为相关技术人员掌握核电站运行原理和事故处理方式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核电仿真领域已经涌现出全范围模拟机、严重事故模拟机、仿真分析机、教学模拟机等多种虚拟仿真产品。其中,教学模拟机一般以个人计算机作为工作平台,兼容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仿真数学模型模拟真实核电站的物理、工艺和控制过程,并通过设备软操控制窗、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为了向核电类高等院校学生提供用于教学实习的现代化工具,本文采用图形化和模块化的建模方式,建立了田湾VVER-1000型压水堆核电站主要热力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基于B/S模式集成了田湾核电站的虚拟DCS系统,从而开发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实习用核电站虚拟仿真系统。本文的研发工作和成果如下:①基于B/S模式构建了图形化的热力系统仿真建模平台,仿真建模平台采用模块化的建模思想,将压水堆核电站的仿真建模分为设备层(模块层)、系统层和机组层的工作。设备模块的开发采用ActiveX控件和LIB动态链接库技术,通信程序采用共享内存和Soket套接字通信技术,使用FrontPage软件调用内嵌的ActiveX控件绘制系统的图形建模页面,基于模块捕捉的图形转换程序将HTML页面中的图形建模页面转换为C++语言形式的模型程序VPLANT。仿真建模系统的通用性强,可移植性强,未来可根据建模对象对设备模块库进一步扩展。②集成虚拟仪控系统程序VDCS,采用虚拟AP/FDG的模式构建了田湾核电站非安全级仪控系统TXP和安全仪控系统TXS的虚拟控制器程序,采用WEB网页内嵌动态宏元素的方式创建了虚拟HMI界面,编写了DCS所需的各类虚拟功能控制模块和动态宏元素的程序,基于Soket套接字通信方式完成了VPLANT模型程序、TXP及TXS之间的通信。③根据田湾VVER-1000机组热力系统设备的结构和热力特性,基于相关热工水力方程,运用集总参数法的方式创建了系统关键设备的动态数学模型,如蒸汽发生器、汽轮机透平单元、给水加热器、调节阀等。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式,利用C++语言在LIB库中编写了设备的模型程序,供模型程序总线程调用。同时建立了基于节点压力法的流体网络模型,以利于程序调用的矩阵方程形式编写了流体网络模型求解程序,利用图形转换程序识别了图形建模页面的流网拓扑关系并创建其流体网络模型。④根据田湾核电站热力系统的技术资料及DCS系统HMI画面,在仿真建模平台上对核电站重要热力系统进行建模工作,并将各系统模型集成模型总程序VPLANT.然后对虚拟仪控系统VDCS和模型程序VPLANT进行了基本功能测试,显示程序较好的满足了教学实习的基本要求。对阀门模块程序、基于节点压力法的流体网络求解程序进行静态和动态测试,显示流体网络程序能够模拟热力系统中压力、流量的变化情况,阀门模块程序能够反映真实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曲线。高压加热器系统的动态和静态试验也准确地模拟了加热器在给水流量增加和抽气流量减少两种情况下的响应情况。
杨涛[10](2015)在《核电站系统图形化建模仿真及验证》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发展核电在优化能源结构及改善环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核电伴随着其安全性的改善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我国引进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并自主研发CAP1400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仿真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通过仿真软件的验证与确认,减少了工程的研发成本并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通过仿真软件对核电站系统进行建模仿真,提高电站的安全运行系数。图形化建模是当前建模仿真行业的发展趋势,针对核电站本文开发了一套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虚拟电站。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核电仿真软件的基础上,采用图形化和模块化的理念开发核电站建模仿真软件。使用Visio作为图形引擎,利用Visio Automation技术作为依托开发图形化建模平台虚拟电站。设备数学模型采用模块化建模,使用ActiveX技术进行设备模块封装,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虚拟电站采用建立流体网络的方式进行热力系统建模,软件能够自动进行系统组态图的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流体网络模型,虚拟电站将流体网络与设备模块相结合,对热力系统组态图建立数学模型,实现热力系统的实时仿真。针对仪控系统,虚拟电站能够实时运行控制逻辑组态图。同时,虚拟电站平台中使用MySQL作为数据库,利用数据库将热力模型与仪控系统相结合,实现了系统建模仿真。本文对我国自主化第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的核岛、常规岛内主要热力系统和仪控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并着重分析了主给水系统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工艺流程、设备配置和控制逻辑。本文采用机理推导和经验归纳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加热器、泵、阀门、除氧器、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等设备的数学模型,并制作了模具库。使用虚拟电站进行了设备模块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设计正确,动态趋势合理,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主给水系统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进行系统建模仿真,运行虚拟电站做调试实验,对主给水系统及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进行了系统验证。结果表明虚拟电站建立系统模型正确、功能实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二、基于图形组态的可压缩流体网络仿真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图形组态的可压缩流体网络仿真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散热器采暖系统运行参数对室内温度影响的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用户利用散热器采暖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物室内热动态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3 热用户室内热环境模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散热器用户的动态数学模型建立 |
2.1 室内供热管路的热动态方程 |
2.1.1 供回水管道及管内热水的能量平衡方程 |
2.1.2 回水管道入口节点焓值的求解 |
2.1.3 供回水管道的散热方程 |
2.2 散热器的热动态方程 |
2.2.1 散热器的能量平衡方程 |
2.2.2 散热器的散热方程 |
2.3 室内空气的热动态方程 |
2.3.1 室内空气的能量平衡方程 |
2.3.2 室内空气的散热方程 |
2.4 围护结构的热动态方程 |
2.4.1 围护结构的能量平衡方程 |
2.4.2 围护结构各层平壁的传热方程 |
2.5 室内采暖系统水力工况数学建模过程 |
2.5.1 室内供暖管网各环路的压降方程 |
2.5.2 室内供暖管路各节点的流量方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仿真模块创建及试验验证 |
3.1 仿真软件简介 |
3.2 编程语言 |
3.3 热用户各部件仿真模块的创建 |
3.4 散热器及供暖房间仿真模块的试验验证 |
3.4.1 散热器热工性能试验台简介 |
3.4.2 散热器热工性能试验台仿真模型组态 |
3.4.3 试验过程 |
3.4.4 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散热器采暖系统仿真模型组态及运行研究 |
4.1 热用户的物理模型 |
4.1.1 热用户概况 |
4.1.2 物理模型 |
4.2 热用户的仿真模型组态 |
4.2.1 室内采暖系统水力工况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2 室内采暖系统热力工况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 各种扰量对热用户室内温度影响的仿真研究 |
4.3.1 散热器及供暖房间热动态特性仿真 |
4.3.2 供水流量及温度对散热器散热量及供暖房间室温的影响 |
4.3.3 固定供水温度供水流量下室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
4.3.4 分时段调节时室内温度的响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物理及数据驱动的非牛顿流体动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缩写对照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基于物理模型的流体动画概述 |
2.1.1 欧拉方法 |
2.1.2 拉格朗日方法 |
2.2 非牛顿流体仿真研究现状 |
2.2.1 非牛顿流体仿真模型 |
2.2.2 边界条件与流固耦合 |
2.3 基于数据驱动的流体动画 |
3 基于SPH方法的非牛顿流体动画 |
3.1 SPH流体仿真基础理论 |
3.1.1 SPH离散化方法 |
3.1.2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3.1.3 运算符拆分 |
3.1.4 不可压缩SPH方法 |
3.2 基于SPH的黏性求解 |
3.2.1 显式黏性求解 |
3.2.2 隐式黏性求解 |
3.3 SPH非牛顿流体动画 |
3.3.1 非牛顿流体模型 |
3.3.2 SPH非牛顿流体仿真算法 |
3.3.3 实验结果 |
3.4 总结 |
4 基于预估-矫正SPH的非牛顿流体动画 |
4.1 问题描述 |
4.2 基于预估-矫正的牛顿流体仿真 |
4.3 基于预估-矫正的非牛顿流体仿真 |
4.3.1 压强求解器 |
4.3.2 黏性求解器 |
4.3.3 基于预估-矫正SPH的非牛顿流体算法 |
4.4 实验对比与分析 |
4.5 总结 |
5 面向非牛顿流体动画的边界处理 |
5.1 固体边界采样 |
5.2 边界上的流体粒子运动 |
5.2.1 碰撞检测 |
5.2.2 边界上的压强力求解 |
5.2.3 边界上的黏性求解 |
5.3 流体作用下的刚体运动 |
5.4 刚体的相互作用 |
5.5 面向非牛顿流体动画的边界处理算法 |
5.6 实验结果 |
5.7 总结 |
6 数据驱动的大场景仿真加速 |
6.1 问题描述 |
6.2 FluidsNet网络结构 |
6.2.1 特征提取 |
6.2.2 局部特征学习 |
6.2.3 全局特征学习 |
6.2.4 预测与输出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数据生成 |
6.3.2 网络训练过程 |
6.3.3 预测效果 |
6.3.4 时间消耗 |
6.3.5 大场景仿真加速 |
6.4 总结 |
7 结论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无绳吸尘器高速电机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吸尘器电机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吸尘器电机检测设备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2.1 待测参数及测试原理 |
2.2 检测系统方案的确定 |
2.2.1 检测系统的实现目标 |
2.2.2 系统框架设计 |
2.3 传感器选型 |
2.3.1 温湿度传感器 |
2.3.2 热式流量计 |
2.3.3 文丘里流量计 |
2.3.4 差压变送器 |
2.3.5 电参数仪 |
2.3.6 霍尔传感器 |
2.3.7 多功能脉冲表 |
2.4 其他硬件模块 |
2.4.1 进气管道 |
2.4.2 电动球阀 |
2.4.3 均压箱 |
2.4.4 开关电源 |
2.4.5 直流数控稳压电源 |
2.4.6 舵机测试仪 |
2.4.7 硅胶密封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上位机检测软件设计 |
3.1 组态软件选择 |
3.1.1 检测系统软件需求 |
3.1.2 组态王软件的特点 |
3.1.3 组态软件与下位机的通信 |
3.2 RS485和modbus |
3.2.1 RS485接口 |
3.2.2 Modbus协议 |
3.3 组态王模块设计 |
3.3.1 用户登录模块 |
3.3.2 数据采集显示模块 |
3.3.3 数据记录报表模块 |
3.3.4 数据趋势曲线图模块 |
3.3.5 构建数据库 |
3.4 流量PID控制程序设计 |
3.4.1 PID控制 |
3.4.2 流量PID控制程序原理 |
3.5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算法设计 |
3.5.1 模糊PID参数自整定算法 |
3.5.2 模糊规则的设计方法 |
3.5.3 空气流量模糊规则设计 |
3.5.4 空气流量去模糊化规则设计 |
3.5.5 流量传递函数的辨识 |
3.5.6 仿真模型建立与仿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检测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
4.1 系统平台搭建及调试 |
4.2 空气密度补偿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曲线拟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与其他国家标准测试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
5.1 美国标准分析 |
5.2 欧洲标准分析 |
5.3 国标与美标和欧标的差异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4)航海场景中基于物理的海浪建模与绘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海浪建模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基于构造的方法 |
1.2.2 基于物理的方法 |
1.3 SPH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流体的不可压缩性 |
1.3.2 流固耦合 |
1.3.3 流体的细节增强 |
1.3.4 流体绘制 |
1.4 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
2 基于SPH的海浪建模及其数值解算 |
2.1 SPH方法的基本原理 |
2.1.1 核函数插值 |
2.1.2 粒子近似法 |
2.1.3 控制方程 |
2.2 基于状态方程的SPH模型 |
2.2.1 动量方程的离散化 |
2.2.2 流体的弱可压缩性 |
2.2.3 邻域粒子搜索算法 |
2.2.4 时间步长和积分 |
2.3 GPU加速算法 |
2.3.1 GPU并行计算框架 |
2.3.2 GPU并行邻域粒子搜索算法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边界处理与流固交互的模拟 |
3.1 边界缺陷 |
3.2 边界处理 |
3.2.1 密度修正 |
3.2.2 控制方程的修正 |
3.3 刚体的运动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海浪与灯塔的交互 |
3.4.2 海浪与救生圈的交互 |
3.4.3 海浪与船舶的交互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可压缩性流体的模拟 |
4.1 流体的不可压缩性 |
4.2 压强投影方法 |
4.2.1 压强投影方法 |
4.2.2 压强泊松方程 |
4.3 基于松弛密度不变条件的不可压缩流体模拟 |
4.3.1 PCISPH方法 |
4.3.2 修正的PCISPH方法 |
4.3.3 边界处理 |
4.3.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4 基于速度无散条件的不可压缩流体模拟 |
4.4.1 PBF方法 |
4.4.2 速度无散的PBF方法 |
4.4.3 边界处理 |
4.4.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流体的细节增强与渲染 |
5.1 张力不稳定 |
5.2 涡流的模拟 |
5.3 泡沫的模拟 |
5.3.1 扩散粒子的生成 |
5.3.2 浪花和泡沫粒子的平流 |
5.3.3 浪花和泡沫粒子的消散 |
5.4 流体的表面提取与渲染 |
5.4.1 Marching Cubes算法 |
5.4.2 基于屏幕空间的绘制 |
5.4.3 渲染流程 |
5.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面向核动力系统的分布式协同仿真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分布式协同仿真研究现状 |
1.2.3 分布式技术架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核动力仿真平台设计方案 |
2.1 总体功能需求分析 |
2.2 仿真平台架构介绍 |
2.2.1 仿真平台对象概述 |
2.2.2 平台结构说明 |
2.2.3 系统框架搭建 |
2.2.4 仿真建模流程 |
2.2.5 系统开发环境及工具 |
2.3 平台技术方案说明 |
2.3.1 程序设计语言 |
2.3.2 图形显示及操作 |
2.3.3 数据采集及存取 |
2.3.4 数据通讯 |
2.3.5 系统建模方案 |
2.3.6 分布式平台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动力系统模型研究分析 |
3.1 热力系统建模方法 |
3.2 热工流体网络建模 |
3.2.1 流体网络支路模型 |
3.2.2 流体网络节点模型 |
3.2.3 热工流体网络求解 |
3.3 设备模型建模 |
3.3.1 设备模型连接方法 |
3.3.2 汽轮机数学模型 |
3.3.3 凝汽器数学模型 |
3.3.4 蒸汽发生器数学模型 |
3.3.5 阀门数学模型 |
3.3.6 泵的数学模型 |
3.3.7 管道数学模型 |
3.3.8 反应堆数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协同仿真平台开发 |
4.1 图形界面开发 |
4.1.1 控制台界面开发 |
4.1.2 实时监控界面 |
4.1.3 数据查询界面 |
4.1.4 用户登录界面 |
4.2 仿真程序建模实现 |
4.2.1 JSON数据存储技术 |
4.2.2 组态文件数据处理 |
4.2.3 热力系统建模 |
4.2.4 仿真功能控制模块 |
4.3 分布式平台搭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核动力仿真平台的验证与分析 |
5.1 虚拟仿真平台测试 |
5.2 仿真平台功能测试 |
5.2.1 登录界面功能测试 |
5.2.2 仿真系统运行测试 |
5.3 仿真平台单元模块测试 |
5.4 核动力系统变负荷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 |
(6)核动力系统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的总体设计 |
2.1 开发目的及需求分析 |
2.1.1 开发目的 |
2.1.2 需求分析 |
2.2 整体架构及工作流程 |
2.2.1 整体架构 |
2.2.2 工作流程 |
2.3 用户界面布局设计 |
2.4 建模仿真方案设计 |
2.4.1 建模方案 |
2.4.2 仿真拓扑分析 |
2.5 技术选型及开发工具 |
2.5.1 技术选型 |
2.5.2 开发工具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动力系统的相关数学模型 |
3.1 热工流体网络数学模型 |
3.1.1 流体网络理论 |
3.1.2 基本守恒方程 |
3.1.3 离散求解算法 |
3.2 关键设备模块数学模型 |
3.2.1 反应堆的数学模型 |
3.2.2 蒸汽发生器的数学模型 |
3.2.3 稳压器的数学模型 |
3.2.4 阀门的数学模型 |
3.2.5 泵的数学模型 |
3.2.6 汽水分离再热器的数学模型 |
3.2.7 给水加热器的数学模型 |
3.2.8 冷凝器的数学模型 |
3.2.9 汽轮机的数学模型 |
3.3 水和水蒸汽性质计算 |
3.4 典型控制逻辑模块数学模型 |
3.4.1 逻辑与模块 |
3.4.2 逻辑或模块 |
3.4.3 逻辑非模块 |
3.4.4 三取二冗余逻辑模块 |
3.4.5 四取二冗余逻辑模块 |
3.4.6 前沿延时定时器 |
3.4.7 后沿延时定时器 |
3.4.8 记忆门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的实现 |
4.1 文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
4.1.1 工程文件的数据组织 |
4.1.2 工程文件的保存与解析 |
4.1.3 工程文件的管理与操作 |
4.2 图形化建模系统的实现 |
4.2.1 图元模块图形的设计与实现 |
4.2.2 图元模块的管理与操作 |
4.2.3 图元模块数据的写入与读取 |
4.3 仿真计算系统的实现 |
4.3.1 模块算法库的实现 |
4.3.2 模型拓扑结构的定义与遍历识别 |
4.4 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界面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的测试验证 |
5.1 控制逻辑系统的功能测试 |
5.1.1 控制逻辑模块的功能测试 |
5.1.2 控制逻辑系统的集成测试 |
5.2 典型流体网络的功能测试 |
5.2.1 典型流体网络的结构 |
5.2.2 流体网络参数的设计 |
5.2.3 仿真测试及结果分析 |
5.3 核动力系统的仿真测试 |
5.3.1 回热加热子系统的仿真测试 |
5.3.2 反应堆子系统测试 |
5.3.3 汽轮机子系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 |
(7)微压富氧舱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微压富氧舱控制系统的研究背景 |
1.2 高压氧舱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微压富氧舱的总体设计 |
2.1 微压富氧舱简述 |
2.2 舱室系统 |
2.3 压力系统 |
2.4 供氧系统 |
2.5 舱室内环境系统 |
2.6 控制系统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微压富氧舱数学模型建立 |
3.1 管道流动情况分析 |
3.1.1 可压缩流体一维定常等熵流动的基本理论 |
3.1.2 等熵流动的三个参考状态 |
3.1.3 管道气体流量与流速公式 |
3.2 管道直径计算 |
3.2.1 压力管道直径计算 |
3.2.2 供氧管道管径计算 |
3.3 执行机构选型及数学模型 |
3.3.1 电动调节阀数学模型 |
3.3.2 电动调节阀选型 |
3.3.3 质量流量控制器选型 |
3.4 舱内压力模型及氧浓度模型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微压富氧环境控制方式的研究 |
4.1 常规PID控制器 |
4.2 压力和氧浓度 PI 控制系统仿真及实验 |
4.2.1 压力及氧浓度PI控制系统仿真 |
4.2.2 压力及氧浓度 PI 控制实验 |
4.3 氧浓度BP神经网络PID控制 |
4.3.1 人工神经元 |
4.3.2 BP神经网络 |
4.3.3 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 |
4.4 压力 PI 控制及氧浓度 BP 神经网络 PID 控制系统仿真及实验 |
4.4.1 压力PI控制及氧浓度BP神经网络控制系统仿真 |
4.4.2 压力 PI 控制及氧浓度 BP 神经网络 PID 控制实验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微压富氧舱控制系统设计 |
5.1 控制系统流程设计 |
5.2 现场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5.2.1 控制器及触摸屏选型 |
5.2.2 传感器选型 |
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3.1 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5.3.2 现场交互系统设计 |
5.3.3 Wincc上位机组态界面设计 |
5.4 控制系统通信设计 |
5.4.1 基于OPC的 MATLAB与 WINCC实时数据交换设计与实现 |
5.4.2 基于自由口通信的舱内数据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钠冷快堆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建模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模与仿真技术 |
1.2.2 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仿真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结构安排 |
第2章 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简介 |
2.1 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及相关设备 |
2.1.0 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工作原理 |
2.1.1 汽水分离器 |
2.1.2 再热器 |
2.1.3 疏水泵 |
2.1.4 疏水箱 |
2.2 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运行工况 |
2.2.1 启动和正常停机 |
2.2.2 正常运行 |
2.2.3 特殊稳态运行 |
2.2.4 特殊瞬态运行 |
2.3 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初步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的仿真模型 |
3.1 RINSIM仿真平台 |
3.1.1 图形化建模界面 |
3.1.2 基本数学模型 |
3.1.3 建模图元介绍 |
3.2 再热蒸汽管线系统 |
3.2.1 简化假设 |
3.2.2 再热蒸汽管线系统仿真 |
3.2.3 再热器仿真模型 |
3.3 再热蒸汽疏水系统 |
3.3.1 简化假设 |
3.3.2 再热蒸汽疏水系统仿真 |
3.3.3 疏水箱模型 |
3.4 汽水分离疏水系统 |
3.4.1 简化假设 |
3.4.2 汽水分离疏水系统仿真 |
3.4.3 疏水泵模型 |
3.5 控制系统及其仿真 |
3.5.1 PID控制规律 |
3.5.2 控制系统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仿真分析 |
4.1 稳态工况下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 动态过程及故障工况仿真 |
4.2.1 降功率工况 |
4.2.2 疏水泵故障工况 |
4.2.3 汽水分离效率降低的影响仿真 |
4.2.4 再热器停运工况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用于教学实习的核电站虚拟仿真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1 电站仿真机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2 仿真支撑平台的发展 |
1.2.3 仿真技术在核电领域的应用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核电站虚拟仿真系统的整体设计 |
2.1 虚拟仿真系统概述 |
2.2 仿真对象 |
2.2.1 田湾核电站热力系统 |
2.2.2 田湾核电站DCS系统 |
2.3 程序结构 |
2.4 研发步骤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热力系统图形化仿真建模平台 |
3.1 模块化和分层化设计 |
3.2 软件架构 |
3.3 开发环境 |
3.4 模块层的实现 |
3.5 模型程序的数据通信 |
3.6 模型程序的运行流程 |
3.7 设备图元模块的开发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成虚拟DCS系统 |
4.1 虚拟DCS系统的整体结构 |
4.2 虚拟DCS的仿真步骤 |
4.3 虚拟控制器的程序实现 |
4.3.1 程序结构设计 |
4.3.2 虚拟功能控制块开发 |
4.4 虚拟HMI的程序实现 |
4.4.1 虚拟人机界面的开发原理和技术实现 |
4.4.2 动态宏元素的开发 |
4.5 虚拟I/O接口的实现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流体网络及关键设备的数学模型 |
5.1 流体网络的数学模型 |
5.1.1 流体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
5.1.2 流体网络的支路模型 |
5.1.3 流体网络的节点模型 |
5.1.4 流体网络的求解方式 |
5.2 关键设备的数学模型 |
5.2.1 蒸汽发生器的数学模型 |
5.2.2 阀门的数学模型 |
5.2.3 泵与风机的数学模型 |
5.2.4 回热加热器的数学模型 |
5.2.5 汽轮机透平单元的数学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热力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6.1 常规岛区域建模 |
6.1.1 高压加热系统仿真 |
6.1.2 凝汽器系统仿真 |
6.1.3 汽水分离再热系统仿真 |
6.1.4 主凝结水系统仿真 |
6.1.5 主蒸汽系统仿真 |
6.1.6 汽轮机系统仿真 |
6.2 核岛区域仿真 |
6.2.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仿真 |
6.2.2 稳压器及泄压系统仿真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核电站虚拟仿真系统测试 |
7.1 虚拟DCS系统测试 |
7.1.1 动态宏元素功能测试 |
7.1.2 系统通信测试 |
7.2 调节阀仿真模型的试验与动态特性分析 |
7.3 流体网络模型的仿真试验 |
7.4 高压加热器系统HPH-6A仿真模型的试验与动态特性分析 |
7.4.1 给水流量增加对给水加热器特征参数的影响 |
7.4.2 抽气流量减小对给水加热器特征参数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核电站系统图形化建模仿真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核电技术发展 |
1.3 国内外仿真软件 |
1.4 验证仿真平台 |
1.5 本文工作内容 |
第二章 CAP1400相关系统技术介绍 |
2.1 核岛热力系统 |
2.1.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
2.1.2 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 |
2.2 常规岛热力系统 |
2.2.1 主汽轮机系统 |
2.2.2 主蒸汽系统 |
2.2.3 汽水分离再热系统 |
2.2.4 凝结水系统 |
2.2.5 主给水系统 |
2.3 核电站仪控系统 |
2.3.1 集散控制方式 |
2.3.2 仪控系统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形化建模软件 |
3.1 图形化建模软件设计 |
3.1.1 软件需求 |
3.1.2 软件结构配置 |
3.1.3 开发环境 |
3.2 图形化建模软件虚拟电站的开发 |
3.2.1 技术路线 |
3.2.2 系统建模流程 |
3.2.3 页面组态与网络拓扑 |
3.3 模块及模具库的开发 |
3.3.1 ActiveX控件技术 |
3.3.2 模块开发 |
3.4 热力模型与仪控系统集成 |
3.4.1 数据库通讯构架 |
3.4.2 数据库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体网络模型与设备模型 |
4.1 热工流体网络建模 |
4.1.1 模块化建模 |
4.1.2 流体网络的建立 |
4.2 设备数学模型 |
4.2.1 常规岛主要设备数学模型 |
4.2.2 核岛主要设备数学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模型研究分析 |
5.1 主给水系统 |
5.1.1 主给水系统工艺流程 |
5.1.2 主给水系统主要设备 |
5.1.3 主给水系统控制逻辑 |
5.2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
5.2.1 系统工艺流程 |
5.2.2 系统主要设备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建模仿真与验证分析 |
6.1 软件功能及模块模型测试 |
6.1.1 软件功能测试验证 |
6.1.2 加热器模型测试验证 |
6.2 系统建模仿真验证 |
6.2.1 建立系统模型 |
6.2.2 系统测试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基于图形组态的可压缩流体网络仿真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散热器采暖系统运行参数对室内温度影响的仿真研究[D]. 陈鑫.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2)
- [2]基于物理及数据驱动的非牛顿流体动画[D]. 张雅斓.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3]无绳吸尘器高速电机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罗亮. 浙江大学, 2020(02)
- [4]航海场景中基于物理的海浪建模与绘制[D]. 段兴锋.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5]面向核动力系统的分布式协同仿真平台研究[D]. 胡浩. 东南大学, 2019(06)
- [6]核动力系统图形化建模仿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 张家璐. 东南大学, 2019(06)
- [7]微压富氧舱控制系统研究[D]. 刘柱. 贵州大学, 2019(06)
- [8]钠冷快堆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建模及仿真[D]. 聂晓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9]用于教学实习的核电站虚拟仿真系统[D]. 邓华. 东南大学, 2016(03)
- [10]核电站系统图形化建模仿真及验证[D]. 杨涛. 东南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