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论创新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基本原则论(论文文献综述)

范丽君[1](2020)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文中研究表明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之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到不断壮大,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进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同样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经验型到科学化的认识阶段,大致可分为管控应对阶段、主动探索阶段、深化研究阶段,并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虚拟实践性是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依据;交互主体性是构建主体间性教育思维的前提基础;隐蔽渗透性是运用潜隐性教育方式的重要依据。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检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其教育者封闭的教育思维、“去现实化”的教育内容、孤立的教育载体、单一的话语体系等问题,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低实效性、少针对性的主要原因。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接受理论提出了“走向读者”这样一个新思路,由“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心论”,是美学研究领域方法论的根本性转变。借鉴接受理论“接受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审美距离”、“偏离效应”等概念,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借鉴接受理论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二者在理念、要素、过程、环节等方面的相似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理论的内在动力。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本文借鉴接受理论构建一个包括理念创新、内容优化、载体运用、话语变革在内的创新体系,四个要素分别处于创新体系的核心层、根本层、渠道层和表象层,彼此联系、相互交织,共同发挥协同创新效应。接受理论认为读者作为接受者在文学价值结构中处于灵魂地位,是文学价值创造的直接参与者。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性和创新超越性。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观点启示教育者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对话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受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密切关注接受主体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培养大学生主体性能力来实现。“期待视野”是读者基于自身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一种审美期待,它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其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教育者要充分关注大学生指引导向需求、沟通交流需求、表达自我需求,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又要力求满足其“创新期待”。按照生活化、人文性、时代感的优化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网络“三观”教育作为基础性内容,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政治引领,创新媒介素养教育。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阅读对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以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感为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应当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目的性与渗透性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教育性和参与性共存的原则,有效利用微博、微信、APP等“微”平台,开发推广“严肃游戏”,加快建设“慕课”、“微课”等“移动”课堂。“召唤结构”是由作家建构、由读者对未定点及空白进行确定和填充的结构机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教育者用话语体系建构起“召唤结构”。教育者要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根据网络语言“泛话语权”、“小叙事”、“可视化”的特点,按照提高话语体系的“引导力”、“渗透性”、“柔性化”的原则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拓展话语资源,精心组织话语形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孙振琳[2](2020)在《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决定着政党治国理政的方向和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想信念问题,对新形势下如何认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如何建构理想信念以及坚定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且以高瞻远瞩的广阔视野和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进行了严密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是在积极继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系统总结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理想信念建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同时深刻研判当代中国理想信念问题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挑战,而逐渐形成的一套科学、完整而全面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全面搜集和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入分析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和主客观条件,全面阐释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总结并概括出这一理论的基本特征和当代价值,力求对这一理论做出完整呈现。本文共分为以下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对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形成客观、全面的研究综述;明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并确定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和主客观条件。首先,明确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想信念思想、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理想信念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思想;其次,从家庭环境、知青经历、从政道路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主观条件;最后,阐释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客观条件,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理想信念建构的期许、社会转型期解决理想信念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对我国理想信念建构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把握。第三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这一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理想信念“地位论”、理想信念“价值论”、理想信念“建构原则论”、理想信念“建构主体论”、理想信念“重点群体论”、理想信念“建构路径论”。第四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这一章分别从三个方面予以阐释,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五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这一章通过前文的概括和总结得出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三个特征,即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工作导向的问题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第六章,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这一章从四个方面解读了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主要包括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新发展、铸牢了坚定共同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提供了新时代理想信念建构的科学指南、有力助推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等。

沈雁婷[3](2020)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自大学诞生以来,学科就与大学相辅相成。学科是大学的重要构成,大学也结合学科专业来进行人才培养,并在与学术研究的互作用下促进学科的发展、分化与相融。这说明了在学术专门化发展的今天,大学将特定分类的知识作为一门专门的科目来进行教学的原因。在界定“学科”一词时,既强调知识的分门分类,又无法忽视学科的研究成果以作为学科发展载体的事实。在把握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对学科领域内的着作和学术文章进行文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阶段特征,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前,许多着名的大学校长在办校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管理进行了一些思考,政府和学校也进行了许多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但总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起点十分落后,既无专业的研究队伍,也没有组织系统的研究,更没有关于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论文和着作。是这些寓于办学实践中的思想,开启了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实践探索之路。改革开放后,随着各学科的恢复与重建,全国各地研究性组织也不断建立并开展有序的研究活动。1985年柳州会议的召开掀起了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的热潮,学科意识的萌发促使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这个时期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着作呈现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互相配套,初成体系的特点。学者们不断吸取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的有益经验,把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经验系统化、逻辑化,并升华到理论层面,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逐渐成为一门“学科”。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上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不断地传播到国内,带来了新的学科理念和科研方法,促进了国内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在这个时期,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视野聚焦于学科建设和基本理念的构建和辨析,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着作也由单一的经验体系转变为几种模式并行发展,此时研究者们也试图从新的方向来探究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从属学科,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迈入21世纪后,面对新的时代和社会挑战,使得紧密联系现有问题为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迫在眉睫。所以该时期的着作在延续上阶段体系脉络的基础上聚焦现有问题的研究,通过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和现实问题的大量分析,确定了渗透至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各关键环节的学科研究范式。同时,高等教育管理学专业研究人员队伍的建设也实现重大突破,使得该学科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态势。作为一门尚在成熟的学科,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学科理论概括性不强,学科体系缺乏规范性、以依赖接受为主,缺乏反思和质疑、研究方法缺乏创新等缺陷。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将更进一步更新观念,呈现出更多新的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管理学也会在不断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雷颖[4](2020)在《新时代青少年劳动品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文中提出劳动品质是指一定社会的劳动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贯的劳动心理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质。劳动教育是提升青少年劳动品质的重要途径,对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培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理论研究概括出青少年劳动教育本质特征为历史性与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传统性与创新性、长期性与连续性以及示范性与感染性,其基本内涵包括劳动认知教育、劳动情感教育、劳动意志教育和劳动行为教育。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在于提升劳动品质,促进全面发展;传承传统美德,弘扬优秀文化;培育奋斗新人,实现民族复兴;优化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在理论研究和对已有问卷借鉴学习的基础上,编制青少年劳动品质现状的调查问卷,从青少年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行为和劳动教育现状五个方面调查青少年劳动品质现状,对四川省11个市州选样6所高校(含大专)、22所中学(含中职)(合计3588份有效样本)的调查研究显示:青少年劳动品质的总体现状良好,发展比较乐观且积极向上,尤其在劳动认知和劳动体验(正向体验和负向体验)方面表现良好,但也反映出劳动行为和劳动教育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对自变量进一步分析得出,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居住地这三个自变量对青少年劳动品质有显着性影响;性别、民族和年级这三个自变量对青少年劳动认知有显着性影响,且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劳动认知有显着性影响;性别、是否独生子女这两个自变量对青少年劳动负向体验有显着性影响;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这两个自变量对青少年劳动行为有显着影响;性别、居住地、学校所在地这三个自变量对青少年劳动行为有显着性影响。在这一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影响青少年劳动品质形成的四个因素,即家庭影响因素、学校影响因素、社会影响因素以及个体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优化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四条路径,即完善劳动教育体系,注重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更新劳动教育理念,迎合劳动教育的时代性;改进劳动教育方法,提升劳动教育的有效性;优化劳动教育环境,强化劳动教育的感染性。

翟秋月[5](2020)在《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成效显着,在实践课程和竞赛活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本研究以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为典型案例,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探究创新创业的课程和典型案例,分析并记录创新创业课程管理教师和参与同学的切身感受及对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理解。研究通过文本分析和资料整合等方式对创新创业课程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将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分为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竞赛课程三种类型,分别对这三种不同的类型课程的内部结构、实践模式、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阐释了不同类型的课程在实践过程中的内在机理和组织管理分工。通过研究发现,X高校打造了“竞赛体系、保障条件、运行模式、激励机制”四位一体的学生创新实践工作体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及学会交流、学会承担责任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经验是构建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创业实践基地三维一体的创业教育平台。有特色的地方在于形成以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为基础,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竞赛为支撑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有大学生主题创新区、卓越工程师培训项目、创新实践工程等特色项目,注重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兴趣为驱动。组建有机电学院科协等一系列创新创业学生组织及机器人研创班等创新创业班级。学校管理老师及各个学院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或者举办百余项国际级、国家级、省市级、校级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的参与度高、获奖成果多。当前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创新创业理论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授课方式比较传统;实践课程校企协作深入程度还不够,大学生主题创新区师资力量还不够均衡;学生不知道如何寻找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需要的资源信息,军工涉密竞赛项目进行商业化推广的难度大等问题。提出的建议有对创新创业理论课程进行重新规划,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对于校内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师资力量进行优化;给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同学更多培训或者指导等等。论文全面展示了X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情况,系统总结了X高校在课程设置、管理机制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了的相应的建议,本研究对于进一步提升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成效,促进校际交流、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罗兰芬[6](2019)在《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有关部门印发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文件政策较多,均要求各高校务必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开好开足、纳入学分。可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必修课来开设势在必行,这对于在高校范围内掀起“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热潮、服务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要素分析为抓手,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要素进行分析,了解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对比、总结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经验,根据文献查阅、实地参观学习交流等方式了解广西区内外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方面的情况和经验,梳理出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路径与经验。为深入了解广西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情况,本研究选择广西20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的负责人和任课教师,就有关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情况通过发放问卷和个别访谈两种方式进行调研,了解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基本情况;同时在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职业院校中面向一、二年级学生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情况。从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程目标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方面主要是课程教学体系不成系统、教学内容没有体现创新思维、学生对丰富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有需求等问题;课程实施方面主要是实践教育环节不足;课程评价方面表现为以学生学业考试为主;这是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与国外和区外一些高职院校相比,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的空间。本研究结合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建议,在课程建设理论的指导下,就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高职院校应按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特色,搭建与本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学生实际相适应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遵循企业成长规律的课程内容、开展多元化的课程实施、实施开放动态的课程评价体系等建议。

王鹏[7](2019)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有近九成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创业。2016年的调查显示,有较强创业意愿的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为18.1%,而2017年这个比例达到26.2%。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旋律,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校师生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近1/3的大学生及超过1/4的创业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持不确定或不满意态度。如何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实效,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生态哲学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三螺旋创业模型理论、蒂蒙斯创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阐释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前提,分析了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创业教育的“三类认知”,论证学科借鉴的可行性与风险性,明确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前提条件与特定价值。在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实施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描述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分析背后产生的根源。最后,在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旨在发挥系统综合效应,实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与整体优化。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文献计量分析和主题综述两个方面对本研究相关涉域的已有成果进行分析。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对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发表数量、被引频次、成果分布、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题综述主要围绕创业教育、教育生态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三个领域对已有成果进行了述评。理论前提部分,重点阐释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关联。从生态理解的三重性开始,即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进而阐述生态视域所蕴含的内在特征,即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在生态理解的启示下,提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从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和生态要求;从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从价值立论,创业教育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最后,从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创业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现象研究生态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诉求三方面对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视域的合理性进行确证。风险规避部分,重点阐释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首先提出创业教育生态分析必须遵循的本质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指向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同时,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要明确三个限定性条件,即作为分析方法或视角的“优先性”,不可改变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生态审视部分,重点阐释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通过调查与访谈,结合调查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呈现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种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等。本部分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现状出发,并按照生态学思维剖析其背后的形成机理,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他山之石部分,重点阐释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式构建与运行要素进行了介绍。同时,在创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孕育“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等方面为我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本土建构部分,重点阐释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首先明确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实体要素和功能要素,对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实体要素加以分析,在认识“四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要素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提出了系统具有目标性、动态性、整体性、制衡性、互促性和生命性的特征和非线性、相对均衡、动态发展的运行机制。最后,围绕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五个功能要素即目标、政策、环境、课程和课堂分别提出具体的生态优化策略。

陈艳霞[8](2019)在《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研究 ——以莫纳什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专业形式、整合形式和实践形式三种创新创业教育类型组成。莫纳什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莫纳什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强调技术创新”以及“关注社会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培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才”的理念引导下,建立了由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组成的灵活的教育体系,其中,顶石课程和服务性学习实践活动的特色尤为明显。企业将其面临的真实问题带到顶石课程的课堂上,由大学组织学生解决问题,在行动学习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学习创新创业技能,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服务性学习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以跨学科团队的形式入驻企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为企业完成既定项目,不仅应用了专业知识,锻炼了创新创业能力,还提升了跨学科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在实践过程中,莫纳什大学特别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细化和落实,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来突出问题导向教学,以多元主体参与评估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构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效较为显着,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借鉴。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我国应注重教育目标的细化和落实、强化顶石课程的设计和完善、抓好服务性学习环节的开展和推广,以此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成效。

邵悦[9](2019)在《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展科技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大学生创业教育也成为当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新趋势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各高校在此形势下,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逐渐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创业教育教学机制,构建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当前高校推进创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对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进行评价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保障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质量,能够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有效性。本论文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以学生为本进行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国内外关于创业教育教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相关研究成果,筛选出部分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素。基于国内创业教育示范校的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及管理者的访谈,筛选出基于访谈的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素。对全部指标要素进行分类、归纳、剔除拟定了基于创业教育教学目标、教学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的初选指标。在此基础上,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创业教育教学评价,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用李克特式量表编制调查问卷,面向北京工业大学参与创业教育教学学生进行第一次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统计检验和指标体系的重构,形成初步的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涉及7项一级指标和25项二级指标。通过第二次问卷调研,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适配性和拟合度进行验证,并通过差异性检验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针对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后续使用提出相应的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论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案。第二章简要介绍国内外关于创业教育教学、教学评价研究的现状,归纳出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要素。第三章介绍发展性评价理念并阐释其在本研究中的适切性;通过专家访谈与文献梳理相结合,总结归纳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第四章尝试构建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适配性和拟合度的验证,进行相关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分析。第五章归纳整理了研究结论,对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提出建议并进行了研究展望。

闫昌锐[10](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提出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二、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基本原则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基本原则论(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综述简析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一) 理论基础
        (二) 知识借鉴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维度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及成果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及有效运用
        (一) 虚拟实践性: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石
        (二) 交互主体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前提基础
        (三) 隐蔽渗透性:运用潜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依归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检视及归因分析
    一、教育思维封闭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教育者对网络“新变化”认识不足
        (二) 教育者对受众维度的考量不够
    二、教育内容疏离现实降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
        (一) 教育者缺少对大学生内在需求的研读
        (二) 教育内容对现实生活缺少解读和反思
        (三) 教育内容创新不足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网络载体孤立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度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少吸引力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未形成合力
        (三) 教育者网络载体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四、话语体系单一消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一) 平等话语观念缺位
        (二) 话语资源单一匮乏
        (三) 话语方式恰适性不足
        (四) 话语影响力逐渐式微
第三章 接受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启示
    一、接受理论的创立及运用
    二、接受理论重要观点解析
        (一) “接受者中心”
        (二) “隐含的读者”
        (三) “审美经验”
        (四) “期待视野”
        (五) “召唤结构”
        (六) “读者参与”
    三、接受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
        (一) 现实需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二) 内在动力:二者在要素、过程等方面的相似性
    四、基于接受理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想
        (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目标
        (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
        (三)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素
第四章 视角转向: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接受者中心”彰显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一) 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内涵
        (二) 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特点
        (三) “接受者中心”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二、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逻辑必然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
        (二) 确立“受众至上”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
        (三) 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
        (四)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逻辑起点
    三、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实现路径
        (一) 关注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二) 实现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
        (三) 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能力
第五章 内容优化:契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一、“期待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依据
        (一) 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的内涵及启示
        (二) 探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内在遵循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征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设计
        (一) 网络“三观”教育:突出主导性内容
        (二) 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根本性内容
        (三) 网络政治教育:优化主体性内容
        (四) 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拓展性内容
第六章 载体运用: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互动”
    一、“互动参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着力点
        (一) 接受理论中读者参与的重要意义
        (二) 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的特点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内部考量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特征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实践样态
        (一) 见“微”知着——“微”平台的有效利用
        (二) 身临其“境”——严肃游戏的开发使用
        (三) “移动”课堂——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
第七章 话语变革: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召唤结构”
    一、“召唤结构”为话语产品创设意义“空白”
        (一) 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
        (二) 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
        (三) 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内在依据
        (一) 网络语言特点
        (二) 话语变革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理路
        (一) 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二) 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三) 精心组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四)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
        (五)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结语
附录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与主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想信念思想
        2.1.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理想信念思想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思想
    2.2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主观条件
        2.2.1 家庭环境孕育理想信念萌芽
        2.2.2 知青经历深化理想信念认识
        2.2.3 从政道路磨砺理想信念坚守
    2.3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形成的客观条件
        2.3.1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理想信念建构的期许
        2.3.2 社会转型期解决理想信念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2.3.3 对我国理想信念建构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把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3.1 理想信念“地位论”
        3.1.1 理想信念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精神力量
        3.1.2 理想信念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执政地位
        3.1.3 理想信念关乎个人健康成长
    3.2 理想信念“价值论”
        3.2.1 增强“四个意识”
        3.2.2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2.3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3.3 理想信念“建构原则论”
        3.3.1 坚持党性原则
        3.3.2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3.3.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3.3.4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3.3.5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3.4 理想信念“建构主体论”
        3.4.1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
        3.4.2 注重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引导
        3.4.3 坚持各方力量齐抓共管
    3.5 理想信念“重点群体论”
        3.5.1 党员及干部群体
        3.5.2 教师群体
        3.5.3 青年群体
        3.5.4 军人群体
    3.6 理想信念“建构路径论”
        3.6.1 强化理论武装
        3.6.2 深入推进党的建设
        3.6.3 发挥宣传阵地重要作用
        3.6.4 建设高素质理想信念人才队伍
        3.6.5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4.1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4.1.1 明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4.1.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4.1.3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4.1.4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4.2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4.2.1 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的科学内涵
        4.2.2 明确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走向的必然趋势
        4.2.3 把握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长期性
        4.2.4 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辩证统一
    4.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3.1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
        4.3.2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
        4.3.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4.3.4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
    5.1 思维方法的科学性
        5.1.1 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5.1.2 善抓矛盾的辩证思维
        5.1.3 贯通古今的历史思维
        5.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
        5.1.5 居安思危的底线思维
    5.2 工作导向的问题性
        5.2.1 扞卫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主导地位
        5.2.2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5.2.3 着力解决对理想信念的认识误区
    5.3 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5.3.1 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5.3.2 注重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5.3.3 彰显人民主体地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6.1 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新发展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
        6.1.2 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理想信念的认识
        6.1.3 拓宽了当代中国理想信念问题研究的新视野
    6.2 铸牢坚定共同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
        6.2.1 促进主流思想舆论良性发展
        6.2.2 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6.2.3 提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的强大信心
    6.3 提供新时代理想信念建构的科学指南
        6.3.1 明确了理想信念建构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6.3.2 深化了对理想信念建构规律的认识
        6.3.3 指明了理想信念建构的着力点
    6.4 有力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6.4.1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可靠保障
        6.4.2 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6.4.3 扩大中国梦的国际影响力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高等教育、教育管理与高等教育管理
        2.高等教育管理学
        3.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管理学
    (四)文献综述
        1.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2.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构建
        3.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前学科时期:办学实践与改革中的探索
    (一)清末民初的中西合璧
    (二)辛亥革命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缓慢发展
    (三)革命战争时期的去糟取精
    (四)政策指导下的经验总结
二、面向恢复与实践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学的萌芽(1978-1986)
    (一)重获正常学术环境:走出歧途的人才培养
    (二)以实践为线索的的体系初创期
    (三)政策阐释下的经验总结
        1.关于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
        2.关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研究
        3.关于高等学校管理的研究
三、实践与理论的并行: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探索性发展(1987-1999)
    (一)学科体系探讨的前奏:研究团队基础的奠定
    (二)几种模式并行的体系形成期
        1.着作的特点
        2.着作的理论体系
    (三)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1.关于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
        2.关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研究
        3.关于高等学校管理的研究
四、机遇与挑战: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突破性发展(2000-2019)
    (一)改革开放深化:人才质量的提升
    (二)向问题和案例转变的体系完善期
        1.着作的特点
        2.着作的理论体系
    (三)繁杂问题的理论探索
        1.关于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
        2.关于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研究
        3.关于高等学校管理的研究
五、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发展的总结与展望
    (一)经验总结
        1.前学科时期:对学科建立的呼吁
        2.萌芽时期:学科逐步形成
        3.探索时期:学科初具规模
        4.突破发展时期:学科内涵式发展
    (二)问题与思考
        1.理论与实践无法紧密结合
        2.学科理论概括性不强,学科体系缺乏规范性
        3.以依赖接受为主,缺乏反思和质疑
        4.学科研究方法还需创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新时代青少年劳动品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青少年劳动教育的本质及价值意蕴
    一、劳动品质及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劳动的内涵
        (二)劳动品质的内涵
        (三)劳动教育的内涵
    二、劳动品质的构成与结构模型
        (一)劳动品质的构成
        (二)劳动品质的结构模型
    三、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特征
        (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三)传统型与创新性相结合
        (四)长期性与连续性相结合
        (五)示范性与感染性相结合
    四、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劳动认知教育
        (二)劳动情感教育
        (三)劳动意志教育
        (四)劳动行为教育
    五、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提升劳动品质,促进全面发展
        (二)传承传统美德,弘扬优秀文化
        (三)培育奋斗新人,实现民族复兴
        (四)优化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
第三章 青少年劳动品质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青少年劳动品质调查问卷的编制
        (一)问卷的初测
        (二)结果与分析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二、青少年劳动品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工具
        (三)调查分析工具
        (四)调查总体状况
        (五)单因素自变量差异分析
        (六)单因素变量间交互作用分析
    三、青少年劳动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家庭影响因素
        (二)学校影响因素
        (三)社会影响因素
        (四)个体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强化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一)健全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凸显劳动教育的特色
        (二)重视家庭劳动教育,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三)鼓励社会劳动教育,形成崇尚劳动的氛围
        (四)健全保障机制,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
    二、更新劳动教育理念,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
        (一)注重数字时代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二)注重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三)注重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三、改进劳动教育方法,提升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一)理论教育法
        (二)实践锻炼法
        (三)榜样示范法
        (四)网络教育法
        (五)自我教育法
    四、优化劳动教育环境,强化劳动教育的感染性
        (一)优化学校劳动教育环境
        (二)优化家庭劳动教育环境
        (三)优化社会劳动教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5)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2 本研究的必要性
    1.3 本研究的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关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研究
        1.5.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创新创业课程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新教育
        2.1.2 创业教育
        2.1.3 创新创业教育
        2.1.4 创新创业课程
    2.2 理论基础
        2.2.1 创新创业课程生态系统理论
        2.2.2 创新创业活动课程理论
        2.2.3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策略理论
        2.2.4 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的E-CDIO模型理论
第三章 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结构性分析
    3.1 X高校创新创业理论课程
        3.1.1 创新创业理论课程概况
        3.1.2 理论课程开设的目的
        3.1.3 理论课程的实施方式
        3.1.4 理论课程实施效果及评价
    3.2 X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3.2.1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概况
        3.2.2 实践课程开展的目的
        3.2.3 实践课程的实施方式
        3.2.4 实践课程实施效果与评价
    3.3 创新创业竞赛
        3.3.1 创新创业竞赛概况
        3.3.2 创新创业竞赛开展的目的
        3.3.3 创新创业竞赛的实施方式
        3.3.4 创新创业竞赛实施效果及评价
第四章 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典型案例分析
    4.1 创新创业理论课程案例
    4.2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建设典型项目案例
        4.2.1 自动化学院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4.2.2 机电学院机器人研创班
        4.2.3 卓越工程师培训项目
    4.3 创新创业竞赛获奖项目的典型案例
        4.3.1 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项目案例分析
        4.3.2 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金奖项目分析
        4.3.3 “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经验分析
第五章 创新创业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5.1 创新创业课程管理部门协调配合
    5.2 创新创业课程实施部门分级管理
        5.2.1 校级管理老师统筹规划
        5.2.2 各个学院师生齐力协作
        5.2.3 创客空间内外协同助力
    5.3 创新创业课程学生组织自主管理
        5.3.1 校级学生组织
        5.3.2 院级学生组织
第六章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特色、问题与建议
    6.1 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与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6.1.1 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1.2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6.1.3 创新创业竞赛实施的问题与建议
    6.2 创新创业组织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6.2.1 创新创业组织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
        6.2.2 创新创业组织管理部门的建议
    6.3 本论文研究结论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致谢

(6)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要素分析
    (一)课程目标分析
        1.目标设置依据
        2.目标设置原则
        3.目标设置特征
    (二)课程内容分析
        1.内容选择依据
        2.内容组织原则
        3.内容组织特征
    (三)课程实施分析
        1.课程实施策略
        2.课程实施保障
    (四)课程评价分析
        1.学业成绩评价
        2.教师工作评价
        3.实施过程评价
二、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一)调研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教师卷调查分析
        2.学生卷调查分析
    (三)存在问题分析
        1.课程内容体系不全
        2.课程组织实施不活
        3.课程评价范围较窄
三、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案例分析
    (一)课程目标遵循标准
    (二)课程内容逐渐丰富
        1.构建适合本校实际课程体系
        2.构建遵循企业规律教学内容
    (三)课程实施日趋多样
        1.双创课程理论实践结合
        2.内培外引打造教师队伍
        3.课程赛项融通提升实效
    (四)教学评价日渐多元
    (五)课程建设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需再调整
        2.课程组织需更灵活
        3.课程评价需再推进
四、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搭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1.搭建“知识+技能”课程体系
        2.搭建“必修+选修”课程体系
        3.搭建“创业+专业”课程体系
    (二)构建遵循企业规律的课程内容
        1.构建“理论+实践”课程内容
        2.构建“创新+创业”课程内容
        3.构建“成长+规律”课程内容
    (三)开展多形式多元化的课程实施
        1.采取多元混合的教学方法
        2.培养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3.搭建有效便捷的支撑体系
    (四)实施开放式动态化的课程评价
        1.实施开放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2.实施动态的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3.实施科学系统的教师发展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情况调研(教师卷)
附录2: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情况调研(学生卷)
附录3:访谈提纲
附录4: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5:《外贸SOHO创业入门》公共选修课教学大纲(节选)
附录6:《品类创新》在线课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7)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二)推进创业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必要准备
        (三)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
        (一)生态
        (二)系统
        (三)生态系统
        (四)创业教育
        (五)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二)三螺旋创新模型理论
        (三)蒂蒙斯创业学理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二、相关文献的主题综述
        (一)创业教育文献研究
        (二)教育生态文献研究
        (三)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文献研究
第三章 理论前提: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生态”理解的三重性
        (一)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
        (二)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
        (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
    二、生态视域蕴含的内在特征
        (一)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
        (二)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
        (三)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
        (四)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
    三、“生态”理解的启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
        (一)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与生态要求
        (二)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
        (三)价值立论: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四、创业教育生态及其分析视域的合理性
        (一)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
        (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社会研究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与现实诉求
第四章 风险规避: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一、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基本遵循
        (一)坚守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二)坚持生态分析的适应性
        (三)坚持生态分析的目的性
        (四)坚持生态分析的超越性
    二、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一)坚持生态分析方法借鉴的“优先性”
        (二)确保创业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不可改变
        (三)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
第五章 生态审视:高校创业教育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
        (一)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
        (三)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
        (四)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
        (五)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根源剖析
        (一)创业教育生态理念的缺失
        (二)创业教育自身的多元矛盾
        (三)创业教育实施的强制割裂
        (四)创业教育过程的松散推进
        (五)创业教育要素的表层嵌入
第六章 他山之石: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经验介绍:以美国、德国和新加坡三所高校为例
        (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二、借鉴启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一)创建“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二)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
        (三)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
        (四)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五)打造“行业与学院”的师资队伍
        (六)营造“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
第七章 本土建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界说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目标生态的构建
        (一)教育目标: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二)现实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起点
        (三)完整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终点
        (四)主体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节点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政策生态的构建
        (一)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特征变化
        (三)创业教育政策的生态趋向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环境生态的构建
        (一)创业教育环境生态的性质功能
        (二)创业教育文化环境的多维创设
        (三)创业教育组织环境的多元建构
    五、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程生态的构建
        (一)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的基本要求
        (二)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层级递进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
        (四)创业教育课程形态的有机融合
    六、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堂生态的构建
        (一)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形态呈现
        (二)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价值追求
        (三)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构建原则
        (四)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实践路径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可能创新
    三、存在不足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附录
致谢

(8)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研究 ——以莫纳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方兴未艾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三、研究者对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的体悟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创新教育: 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素养的一种新型教育
        二、创业教育: 一种重在培养创业相关能力的素质教育
        三、创新创业教育: 一种整合和超越了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意蕴多重的教育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二、澳大利亚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总评
    第四节 研究问题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探究中澳两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共性和差异性
        二、现实意义: 为提升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供可借鉴经验
第二章 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第一节 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演进
        一、对英国传统大学理念的突破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萌芽提供土壤
        二、在美国经验的引领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
        三、在创业型大学改革过程中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
    第二节 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二、澳大利亚高校目前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三、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的政府保障
第三章 莫纳什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第一节 莫纳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注重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强调技术创新
        二、关注社会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培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才
    第二节 莫纳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一、以“顶石课程”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三、莫纳什大学的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的开展
    第三节 莫纳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评价
        一、校内评价突出学习成果与学习体验
        二、校外评价重视学生就业与科研成果转化
        三、对创新成果转化的关注
第四章 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第一节 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
        一、设定循序渐进的教育目标,提升可操作性
        二、高校充分把握校企合作机会,落实问题导向的教育理念
    第二节 澳大利亚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合理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二、加强顶石课程建设,完善毕业设计要求
        三、积极推广服务性学习环节,提升实习教学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致谢

(9)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1.1.2 创业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前提需求
        1.1.3 完善创业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的客观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创业教育
        1.3.2 教学评价
        1.3.3 评价指标体系
    1.4 选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创新点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1.1 关于创业教育教学的研究
        2.1.2 关于教学评价的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1 关于创业教育教学的研究
        2.2.2 关于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2.3 基于文献的指标要素归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及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设定
    3.1 理论基础
        3.1.1 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内涵
        3.1.2 发展性评价理念与传统鉴别性评价理念的差异
        3.1.3 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应用
    3.2 基于访谈的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要素提取
        3.2.1 指标设计选取原则
        3.2.2 创业教育教学目标
        3.2.3 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3.2.4 创业教育教学内容
        3.2.5 创业教育教学方法
        3.2.6 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3.3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提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实证研究
    4.1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的筛选确定
        4.1.1 问卷编制依据
        4.1.2 指标重构流程
        4.1.3 问卷分析结果——因子分析
        4.1.4 问卷分析结果——信度检测
    4.2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与确立
        4.2.1 推广调研调查设计
        4.2.2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4.2.3 问卷结构模型数据验证分析
        4.2.4 指标体系确立
    4.3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调查分析
        4.3.1 评价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差异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建议及研究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的建议
        5.2.1 以教学过程为导向,重视过程性指标的落实
        5.2.2 以创新精神为引领,关注评价指标创新性体现
        5.2.3 基于专业教育实践,促进“理论”型指标与“实践”型指标相融合
        5.2.4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关注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应用
        5.2.5 以学生成长为根本,注重评价指标的激励性作用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调查问卷
附录三 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验证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理论背景
        (二) 现实背景
        (三) 政策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已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三) 系统的分类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一) 整体性原理
        (二) 层次性原理
        (三) 开放性原理
        (四) 自组织性原理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一) 概念界定
        (二) 三维模型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一) 要素结构
        (二) 层次结构
        (三) 环境结构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二) 德育评价因素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基本原则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D]. 范丽君. 山东大学, 2020(09)
  • [2]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研究[D]. 孙振琳.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研究[D]. 沈雁婷.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新时代青少年劳动品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D]. 雷颖.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5]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个案研究[D]. 翟秋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6]广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研究[D]. 罗兰芬.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4)
  • [7]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 王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8]澳大利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研究 ——以莫纳什大学为例[D]. 陈艳霞. 厦门大学, 2019(08)
  • [9]高校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邵悦.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10]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创新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