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部发布《草鱼配合饲料》等34项水产行业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殷战[1](2020)在《襟江带湖 碧水丹心——纪念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90周年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说明我们生存的星球,广袤的水面覆盖着70%以上的地表。水孕育了生命,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成立于90年前的南京,最终扎根于千湖之省、东湖之滨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是我国、乃至世界认识水中生命奥秘、探究人类发展与水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一支重要科研机构。世事沧桑,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巨大变化,经历90年历程的水生所人,始终在为合理利用水中生物资源,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不断探索、砥砺前行。
谭晓晨[2](2020)在《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在团头鲂基础饲料中添加金盏花、杜仲和黄芪为3种组分的中草药复方制剂,设置7种不同剂量组(复方制剂A以金盏花微粉为主,杜仲和黄芪微粉为辅,添加量分别为2%(A1组)、4%(A2组);复方制剂B以杜仲微粉为主,金盏花和黄芪微粉为辅,添加量分别为2%(B3组)、4%(B4组);复方制剂C以黄芪微粉为主,金盏花和杜仲微粉为辅,添加量分别为2%(D5组)、4%(D5组);对照组(D7组)不添加中草药)分别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组织学形态、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免疫保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研究:连续投喂28天后,所有组别的试验鱼未出现死亡,B4、C5和C6组团头鲂WGR和SGR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增重率分别提高了12.6%、14.2%和16.6%,而A1、A2和B3组与对照组团头鲂的WGR和SGR则差异不显着(p>0.05),B4、C5和C6组团头鲂FCR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A1组和对照组团头鲂肥满度最低,C5和C6组团头鲂肥满度最高,且显着高于对照组和A1(p<0.05),A2、B3和B4组分别与其他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中草药复配制剂对团头鲂免疫组织形态的影响:在投喂第14天和第28天时,分别对团头鲂的肝、肾、脾、肠等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对照组(D7)和中草药复方制剂A组(A1和A2)的团头鲂在14天开始,肝、脾、肾、肠等组织出现病变迹象,并随着投喂延长组织病变加重,中草药复方制剂B组(B3和B4)和中草药复方制剂C组(C5和C6)在28天投喂期间,各组织保持健康状态。3.中草药复配制剂对团头鲂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在投喂第7天、14天、21天、28天时,评估团头鲂血液免疫细胞数量及活性、LZM、SOD及CAT活性。中草药复方制剂C组(C5和C6)对白细胞数量及活性和LZM、SOD、CAT等免疫因子的促进效果最佳,投喂7天就能显着提高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p<0.05),投喂14天能够显着增强白细胞吞噬活力及LZM、SOD及CAT活性(p<0.05)。中草药复方制剂B组(B3和B4)效果次之,高剂量组(4%)投喂14天能显着提升白细胞数量和吞噬活性(p<0.05),并增强LZM活性(p<0.05)。中草药复方制剂A组(A1和A2)效果最差,投喂期间只对白细胞数量有显着提升作用(p<0.05)。28天投喂结束后,采用嗜水气单胞菌对团头鲂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复方制剂C组(C5和C6)能显着提高团头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p<0.05)。综上所述,在团头鲂基础饲料中添加4%的中草药复方制剂C能显着提高其生长性能,促进其免疫组织的形态发育,提升鱼体的抗病力及非特异性免疫力。
刘克[3](2020)在《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山市地理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渔业生产规模效益排在全省前列,拥有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脆肉鲩养殖基地和出口基地;因此中山市东升镇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基础优势,加快脆肉鲩产业升级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对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养殖、加工、销售等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脆肉鲩养殖模式单一,脆肉鲩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二是脆肉鲩加工能力不足,冷链物流功能发挥不明显;三是脆肉鲩科技含量低,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四是脆肉鲩文化营销能力薄弱,品牌价值和品牌强度不高;五是脆肉鲩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发展薄弱。接着,本文提出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的发展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生态安全,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多方参与,农户受益”的原则,并分别从养殖、加工、科研、品牌、三产融合等五个方面下手,通过完善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发展新型养殖模式;提升脆肉鲩加工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强化科学技术支撑,提升脆肉鲩科技研发含量;重视脆肉鲩品牌打造建设,大力宣传脆肉鲩产品;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式采取措施。
董袁媛[4](2019)在《成都地区典型鱼塘生态系统中砷、汞含量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在鱼塘生态系统中,砷(As)和汞(Hg)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而水产品的食用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为揭示鱼塘生态系统中鱼体富集重金属的影响因子,本研究以成都地区典型鱼塘生态系统中鱼塘水体、沉积物、饲料及鱼体为研究对象,调查样品中As和Hg两种元素的含量特征,评价水体和沉积物As、Hg的污染状况,探讨不同种类鱼体As、Hg富集特征及其与鱼塘生态系统中环境的相关性,并评价膳食暴露条件下鱼体As、Hg所带来的健康风险。主要结论如下:(1)成都地区10个典型鱼塘生态系统中水体As、Hg含量均未超出《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中所规定的值。四环路周边As含量平均值比六环路周边低,四环路周边Hg含量比六环路周边高,As、Hg在两区域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所有采样点As含量均呈现出春季>秋季的特征,而Hg含量均呈现出春季<秋季的特征。利用单因子指数对水体As、Hg进行评价,水体As、Hg未污染,且对鱼塘水质的污染风险较小。(2)成都地区典型鱼塘生态系统中10个鱼塘沉积物中As含量范围为0.77-7.71mg/kg,平均值为4.08 mg/kg,Hg含量的范围为30.83-160.77 ng/g,平均值为93.29 ng/g。四环路周边As、Hg平均含量高于六环路周边。成都地区典型鱼塘生态系统中10个鱼塘沉积物中As的平均含量呈现出春季>秋季的特征,Hg平均含量总体呈现出春季<秋季的特征,As、Hg在两区域间呈极显着的差异(P<0.01)。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As、Hg进行评价,表明沉积物As未被污染,As所产生的生态危害属轻微水平,Hg属于无-轻度污染,Hg所产生的生态危害属轻微-强水平。所有采样点饲料As、Hg含量均未超过《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3)成都地区典型鱼塘生态系统中草鱼、鲫鱼和鲤鱼肌肉中As、Hg含量均未超过《食品中砷限量卫生标准》(GB4810-1994)。草鱼、鲫鱼、鲤鱼的As、Hg含量范围分别为0.047-0.199 mg/kg、0.122-0.393 mg/kg、0.224-0.449 mg/kg、16.04-37.61 ng/g、50.01-162.22 ng/g、40.88-117.37 ng/g。As含量呈现出草鱼<鲫鱼<鲤鱼的规律,Hg含量呈现出草鱼<鲤鱼<鲫鱼的规律,上层鱼As、Hg含量小于中下层鱼,植食性鱼As、Hg含量低于杂食性鱼。四环路周边As、Hg平均含量均高于六环路周边。摄食成都地区鱼塘养殖的草鱼、鲫鱼和鲤鱼,As、Hg所产生的风险可忽略。(4)鲫鱼和鲤鱼As含量与水样As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水样As含量与水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与总磷呈显着正相关(P<0.05)。鲫鱼和鲤鱼Hg含量与水体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呈显着的正相关(P<0.05),沉积物Hg与沉积物有机质呈显着的相关性(P<0.05)。
黄旺[5](2018)在《黄粉虫在中华倒刺鲃和大鲵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黄粉虫是一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优质昆虫蛋白资源,其氨基酸和脂肪酸种类齐全且比例合理,还含有多种功能活性物质。而黄粉虫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基于此,本试验以中华倒刺鲃和大鲵为试验对象,展开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1、黄粉虫对中华倒刺鲃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抗氧化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21.9±1.92)g的中华倒刺鲃18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含18%鱼粉的配合饲料(鱼粉组)、黄粉虫替代鱼粉组50%鱼粉的配合饲料(替代组)和鲜黄粉虫(黄粉虫组)3种饲料,养殖试验期60d。结果显示:(1)替代组和黄粉虫组的末均重(F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显着高于鱼粉组(P<0.05),替代组的干物质摄食量(FI)、蛋白质摄入量(PI)和脂肪摄入量均显着高于鱼粉组(P<0.05),黄粉虫组的FI和饲料系数(FCR)显着低于鱼粉组(P<0.05)。(2)替代组和黄粉虫组的内脏指数较鱼粉组分别上升了8.64%和26.46%(P<0.05)。(3)替代组和黄粉虫组肌肉粗脂肪含量均显着高于鱼粉组(P<0.05)。(4)替代组和黄粉虫组的肌肉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DAA)和总氨基酸(∑AA)含量均显着低于鱼粉组(P<0.05)。(5)替代组肌肉的硬度和咀嚼指数显着低于鱼粉组(P<0.05),而恢复性显着高于鱼粉组(P<0.05);黄粉虫组肌肉的恢复性和咀嚼指数均显着高于鱼粉组(P<0.05)。(6)替代组和黄粉虫组的甘油三酯(TC)含量均显着低于鱼粉组相较于鱼粉组,替代组和黄粉虫组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分别提高了13.42%和144.67%(P<0.05),而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显着提高(P<0.05)。(7)替代组的肝脏和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着低于鱼粉组(P<0.05),黄粉虫组的肝脏和肌肉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着低于鱼粉组(P<0.05)。综上所述,用黄粉虫替代配合饲料50%鱼粉和饲喂鲜黄粉虫均可提高中华倒刺鲃的生长性能、脂肪摄入量和肌肉脂肪含量,改善肌肉质构品质;同时内脏指数增加,肌肉氨基酸总量和平衡性有所降低,对肝脏的健康水平和机体抗氧化机能也有不利影响。2、黄粉虫对大鲵生长性能、肌肉组成、消化、抗氧化和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29.9±0.42)g的大鲵72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8尾,分别投喂含新鲜鱼肉(鱼肉组)、含15%干黄粉虫的人工饲料(人工饲料组)和鲜黄粉虫(黄粉虫组)3种饲料,养殖试验期80d。结果显示:(1)人工饲料组的WGR、PI和脂肪摄入量均显着低于鱼肉组(P<0.05),而FI显着高于鱼肉组(P<0.05),黄粉虫组的FBW、WGR和SGR均显着低于鱼肉组(P<0.05),人工饲料组和黄粉虫组的FCR较鱼肉组分别增加了63.89%和52.78%(P<0.05)。(2)与鱼肉组相比,人工饲料组和黄粉虫组的内脏指数和肝脏指数均显着提高(P<0.05),三组间的肥满度、长高比和肠长比无显着差异(P>0.05)。(3)相较于鱼肉组,人工饲料组和黄粉虫组肌肉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25%和45.83%(P<0.05),人工饲料组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显着高于鱼肉组(P<0.05)。(4)人工饲料组的肌肉∑EAA、∑DAA和∑AA含量显着高于鱼肉组(P<0.05),黄粉虫组肌肉的∑EAA和∑DAA含量与鱼肉组无显着差异(P>0.05)。(5)人工饲料组和黄粉虫组的肠道蛋白酶、脂肪酶和Na+-K+-ATP酶活性显着低于鱼肉组(P<0.05);黄粉虫组的胃Na+-K+-ATP酶活性显着低于鱼肉组(P<0.05)。(6)三组间的前肠绒毛高度和数量无显着差异(P>0.05)。(7)相较于鱼肉组,人工饲料组的肝脏SOD和肠道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着升高(P<0.05),黄粉虫组的肝脏CAT活性显着升高(P<0.05),而人工饲料组和黄粉虫组的肝脏和肠道丙二醛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8)与鱼肉组相比,人工饲料组和黄粉虫组的肝脏免疫球蛋白IgM含量分别降低了10.47%和6.44%(P<0.05),脾脏ALP活性分别降低了40.34%和21.85%(P<0.05)。综上所述,与鱼肉相比,饲喂含黄粉虫的人工饲料能够提高大鲵摄食量和肌肉脂肪含量,改善肌肉氨基酸组成,促进肠道绒毛发育,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饲喂鲜黄粉虫可提高大鲵肌肉脂肪含量和机体抗氧化能力;但饲喂含黄粉虫的人工饲料和鲜黄粉虫均会降低大鲵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增加内脏指数,对免疫能力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吴郁丽[6](2017)在《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两段式”监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食品安全水平不但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影响着一个国家稳定和团结,同时也是政府行政监管水平的重要体现。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使人们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水产品作为人们主要的食品之一,其质量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这种大环境下,各级政府必须不断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使得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适应新的形势。广东省是水产品生产和出口大省,广东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国际声誉,影响力大,监管工作责任重大。因此,研究广东省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对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两段式”监管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两段式”监管体系的现状、取得的成绩,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优化该监管体系的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研究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两段式”监管体系建设内容的重要意义,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并对文章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简要说明。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第三部分介绍了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中“多部门分段式”和“两段式”监管阶段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多部门分段式”监管体系的弊端,及“两段式”监管体系的发展及取得的成绩。第四部分论述了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两段式”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其原因。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部分国家或地区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先进经验并进行借鉴。第六部分提出了优化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两段式”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通过对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两段式”监管体系中尚存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吸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研究提出优化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两段式”监管体系的建议,为提高广东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尽一份绵薄之力。
吴中明[7](2016)在《中山市港口镇水产养殖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水产养殖业的面积不断扩大,人们对水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伴随着渔业的快速发展,涉及水产品安全的诸多事件频繁发生,备受公众、媒体及政府部门等多方面关注(杨先乐等,2013)。首先,农业、工业、生活等造成自然水体和土壤等的环境污染,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在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甚至违禁药物,使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其次,输往国外、境外的水产品及其制品多次被验出氯霉素、孔雀石绿等残留。国内多地也从养殖水产品中检出禁用渔药和渔药残留超标,大批的水产品滞销或被销毁,养殖户损失严重。这些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再次,我国目前在水产养殖方面的法制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都不完善,这些方面也导致了我国水产的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本文采取实地调查、查阅文献、个案分析等方法,疏理出养殖环境污染、养殖模式不合理、渔药滥用、政府的支持与监管不足等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认真分析影响因素,提出了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加强对水产养殖水体污染的管控、提高水产养殖的技术含量、健全水产养殖服务体系等解决现存问题的措施。本文通过疏理出中山市港口镇水产养殖安全的相关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于创新水产品养殖管理,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食品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对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意义。
高蕾[8](2016)在《乳酸诺氟沙星在鳜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酸诺氟沙星(Norfloxacin Lactate)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水溶性好、抗菌谱宽等优点,曾是国家批准生产和使用的兽用药物,被畜牧兽医广泛应用于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疾病的防治;2015年9月,农业部才发布公告,自201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食品动物使用诺氟沙星的各种盐、酯及其制剂。为了解该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吸收消除规律,分析药物在水产动物上使用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必要进行该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比较了乙酸乙酯、乙酸乙腈、二氯甲烷、乙腈四种常用萃取溶剂和磷酸乙腈对乳酸诺氟沙星的萃取回收效果。结果显示,乙腈对血浆中乳酸诺氟沙星无法萃取回收,乙酸乙酯对肌肉中药物无萃取效果,乙酸乙腈和二氯甲烷对血浆和肌肉中的乳酸诺氟沙星虽有一定的萃取效果,但回收率都比较低。0.025 mol/L磷酸-乙腈(87:13)的流动相对乳酸诺氟沙星有较好的回收效果,在血浆中回收率最高可达92.41%,在肌肉中可达57.378%。用不同体积比的磷酸-乙腈混合溶液对萃取方法进行优化,结果显示0.025 mol/L磷酸-乙腈(1:3)对肌肉中乳酸诺氟沙星回收率最高。优化萃取步骤后结果显示,血浆中减少氮吹干浓缩步骤仍可达到良好的回收效果,最终确定可采用如下萃取方法对鳜组织中的乳酸诺氟沙星进行萃取回收:使用0.025 mol/L磷酸溶液:乙腈=87:13的流动相作为血浆样品萃取剂,用1倍体积直接萃取,5倍体积乙腈饱和正己烷除脂,8000r/min离心3 min,两次过0.45μm滤膜后上机检测;用0.025 mol/L磷酸溶液:乙腈=1:3的混合溶液作为肌肉样品的萃取剂,用10倍体积萃取,匀浆机打碎组织,8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40℃下氮吹浓缩,1倍体积流动相溶解后,5倍体积乙腈饱和正己烷除脂,8000 r/min离心3 min,两次过0.45μm滤膜后上机检测。该方法操作简单,萃取快速,回收效率高,适用于检测乳酸诺氟沙星在鳜组织中的含量。同时,本研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检测方法,结合平衡透析法比较和分析了乳酸诺氟沙星在罗非鱼和鳜体内的血浆蛋白结合性质。结果显示,乳酸诺氟沙星与两种鱼在体外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均在48h内达到稳定,而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血浆蛋白结合率显着降低(P<0.05)。在药物浓度为140μg/m L范围内,乳酸诺氟沙星与罗非鱼血浆蛋白结合率为042.987%,与鳜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748%33.992%。该药物与两种鱼的血浆蛋白结合性质具有相似性,可能与其亲缘性较近有关。本研究表明乳酸诺氟沙星与两种鱼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呈线性关系,且该药物与两种鱼的结合属于中等程度的结合,有利于药效发挥。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分析了水温(28±2)℃时,20 mg/kg给药剂量单次口服给药情况下,乳酸诺氟沙星在鳜体内的吸收及消除规律。结果显示,乳酸诺氟沙星在鳜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4.333 h、6 h、3 h和5 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3.625 mg/L、2.39 mg/L、33.089 mg/L和19.375 mg/L,各组织中肝脏吸收的药物浓度最高,其次是肾脏、血浆和肌肉;乳酸诺氟沙星在鳜血浆、肌肉、肾脏和肝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1/2z)分别为42.589 h、131.652 h、30.558 h和16.83 h,药物在肝脏中消除速度最快,而在肌肉中消除最慢。以肌肉中药物残留限量为50μg/kg计,单次投喂乳酸诺氟沙星的休药期就需要24 d。
刘泓泉[9](2016)在《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文中研究表明濒江临海的南通自古便有着较为丰厚的渔业资源与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张謇于清末开启了南通及我国渔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包括南通在内的我国渔业仍多以传统渔业为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后至2000年间,南通渔业现代化则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其中,既经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也经历了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渔业的恢复与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及一定发展,更有改革开放后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南通的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之发展逐渐迈向现代化。渔业生产方面,南通渔业生产的渔船与网具在传承基础上逐步得到了改进与革新。改革开放后,现代渔船与网具的生产更是呈现出了规模化之势;捕捞渔业在经历了兴盛、受阻、恢复、发展、产业调整及转型等后,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养殖渔业历经兴起、发展、推进、快速与产业化发展后,不断彰显了其日益现代化的程度与水平;水产品的保鲜与加工则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与规模化发展;水产品的销售与贸易也渐次由鱼行主导化、国营化走向现代市场化。渔民方面,解放前南通渔民困窘的生活处境、受损的权益、薄弱的教育及卑微的社会地位等在解放后均发生了巨变。渔民生活逐渐改善并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富裕,权益受到了切实的维护与保障,教育获得了持续的注重和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及信仰也渐渐变迁与移风易俗。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上,解放前,南京国民政府对渔村与渔港的建设虽有关注,但渔村除了衰败根本无建设,渔港建设也进展甚微。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南通渔村进行了整治与初步建设,渔港的建设提上日程并正式启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渔村(区)与渔港的建设发展和推进的步伐加快。在南通渔业生产、渔民、渔村与渔港渐行向现代化推进的同时,对其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渔业管理也日渐现代化。其中,渔业生产管理除不断注重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外,还通过渔业指导与合作、渔业集体生产与计划调控、渔业生产承包与渔政管理及目标管理等不断推进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渔民与渔村的管理也由钳制渔民的保甲制向民主化等管理方式嬗变。改革开放后,现代渔民与渔村(港)的管理则在改革中继续推进。作为近现代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典型,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历程折射出了渐进的我国渔业现代化之曲折与不易。南通渔业现代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渔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举足轻重之地位倍显,并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示范引领与促进作用。而南通渔业现代化在其发展与推进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且为我国渔业现代化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继续推进渔业现代化有着较好的借鉴。
冷向军[10](2012)在《水产饲料行业标准分析与建议——营养指标》文中指出水产饲料行业标准是规范水产饲料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农业部已发布实施了21项水产饲料行业标准,涵盖了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对于提高水产饲料质量,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文中针对我国已发布实施的水产饲料行业标准的营养指标进行解析,对今后水产饲料行业标准的制订提出了建议。
二、农业部发布《草鱼配合饲料》等34项水产行业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部发布《草鱼配合饲料》等34项水产行业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2)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养殖现状分析 |
1.1.1 团头鲂的养殖分布及产量 |
1.1.2 制约团头鲂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
1.1.3 团头鲂无公害养殖的机遇与挑战 |
1.2 中草药提取物的应用研究 |
1.2.1 金盏花的应用研究 |
1.2.2 杜仲的应用研究 |
1.2.3 黄芪的应用研究 |
1.3 中草药复方制剂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1 合理配伍 |
1.3.2 剂型和剂量问题 |
1.3.3 原料质量不稳定 |
1.4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上的研究进展 |
1.4.1 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 |
1.4.2 降低饵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 |
1.4.3 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功能 |
1.4.4 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力 |
1.4.5 对水产动物有诱食作用 |
1.4.6 提高水产动物抗应激力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1.2 试验鱼 |
2.1.3 中草药复方制剂的制备 |
2.1.4 含中草药复方制剂的饲料和空白饲料的配制 |
2.1.5 试验分组与管理 |
2.1.6 样品采集 |
2.1.7 生长性能测定 |
2.1.8 数据处理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含中草药复方制剂的配合饲料和空白饲料 |
2.2.2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2.2.3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4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形体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形体指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组织形态的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试剂及仪器 |
3.1.2 试验鱼 |
3.1.3 含中草药复方制剂的团头鲂饲料配方及配制方法。 |
3.1.4 试验分组与管理 |
3.1.5 样品采集 |
3.1.6 组织切片制作与观察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3.2.2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3.2.3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肾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
3.2.4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肝脏组织的影响 |
3.3.2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脾脏组织的影响 |
3.3.3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肾脏组织的影响 |
3.3.4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肠道组织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试剂 |
4.1.2 试验鱼和攻毒菌株 |
4.1.3 含中草药复方制剂的团头鲂饲料及配制方法 |
4.1.4 试验分组与管理 |
4.1.5 血液采集与预处理 |
4.1.6 血液生理指标测定 |
4.1.7 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的测定 |
4.1.8 血清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含量的测定 |
4.1.9 嗜水气单胞菌攻毒侵染试验 |
4.1.10 数据处理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液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
4.2.2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液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
4.2.3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液血红蛋白(HB)含量的影响 |
4.2.4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白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
4.2.5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清溶菌酶(LZM)活性的影响 |
4.2.6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4.2.7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4.2.8 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团头鲂累计死亡率 |
4.3 讨论 |
4.3.1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清免疫细胞的影响 |
4.3.2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血清免疫酶活的影响 |
4.3.3 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抵抗致病菌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脆肉鲩 |
2.1.2 脆肉鲩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竞争优势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3 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发展现状 |
3.1.1 中山市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
3.1.2 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养殖现状 |
3.1.3 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加工产业现状 |
3.1.4 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销售现状 |
3.2 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3.2.1 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3.2.2 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发展的优势因素 |
3.3 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脆肉鲩养殖模式单一,脆肉鲩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 |
3.3.2 脆肉鲩加工能力不足,冷链物流功能发挥不明显 |
3.3.3 脆肉鲩科技含量低,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
3.3.4 脆肉鲩文化营销能力薄弱,品牌价值和品牌强度不高 |
3.3.5 脆肉鲩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发展薄弱 |
4 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发展策略 |
4.1 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
4.1.1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 |
4.1.2 坚持生态安全,绿色发展 |
4.1.3 坚持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
4.1.4 坚持多方参与,农户受益 |
4.2 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
5 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5.1 完善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发展新型养殖模式 |
5.2 提升脆肉鲩加工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 |
5.3 强化科学技术支撑,提升脆肉鲩科技研发含量 |
5.4 重视脆肉鲩品牌打造建设,大力宣传脆肉鲩产品 |
5.5 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6.2.1 创新 |
6.2.2 不足 |
6.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成都地区典型鱼塘生态系统中砷、汞含量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我国淡水养殖基本情况 |
1.2.2 As、Hg来源与危害 |
1.2.3 水产养殖系统中As、Hg研究进展 |
1.2.4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1.2.5 小结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点布设、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2.1.1 样点布设及环境调查 |
2.1.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2.2 样品的分析测定 |
2.2.1 水体和沉积物的基本理化指标测定 |
2.2.2 As分析测定 |
2.2.3 Hg分析测定 |
2.2.4 质量控制 |
2.3 评价方法 |
2.3.1 水体污染评价 |
2.3.2 沉积物污染评价 |
2.3.3 鱼体污染评价 |
2.3.4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鱼塘水体主要水质特征 |
3.2 鱼塘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特征 |
3.3 鱼塘生态系统中As含量特征 |
3.3.1 水体中As含量特征及风险评价 |
3.3.2 沉积物中As含量特征及风险评价 |
3.3.3 饲料中As含量特征 |
3.3.4 鱼体中As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
3.4 鱼塘生态系统中Hg含量特征 |
3.4.1 水体中Hg含量特征及风险评价 |
3.4.2 沉积物中Hg含量特征及风险评价 |
3.4.3 饲料中Hg含量特征 |
3.4.4 鱼体中Hg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
3.5 鱼塘生态系统中鱼体As、Hg与养殖水环境相关性分析 |
3.5.1 鱼体中As与养殖水环境相关性分析 |
3.5.2 鱼体中Hg与养殖水环境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鱼塘水环境中As、Hg特征及影响因素 |
4.2 不同鱼类对As、Hg的富集能力对比 |
4.3 水产品中As、Hg含量的影响因素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黄粉虫在中华倒刺鲃和大鲵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2 黄粉虫概述 |
2.1 黄粉虫的生物学特性 |
2.2 黄粉虫的营养价值 |
2.2.1 蛋白质和氨基酸 |
2.2.2 脂肪和脂肪酸 |
2.2.3 无机盐和维生素 |
2.2.4 其他功能性物质 |
2.3 黄粉虫在各领域的应用 |
2.3.1 黄粉虫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
2.3.2 黄粉虫在医药保健行业的应用 |
2.3.3 黄粉虫在提取物领域的应用 |
2.3.4 黄粉虫在有机废弃物领域的应用 |
2.3.5 黄粉虫在畜禽饲料行业的应用 |
2.3.6 黄粉虫在水产饲料行业的应用 |
3 中华倒刺鲃和大鲵的研究进展 |
3.1 中华倒刺鲃的研究进展 |
3.2 大鲵的研究进展 |
4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黄粉虫对中华倒刺鲃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抗氧化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饲料 |
1.3 试验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 |
1.5 指标测定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黄粉虫对中华倒刺鲃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
2.2 黄粉虫对中华倒刺鲃形体指标的影响 |
2.3 黄粉虫对中华倒刺鲃肌肉常规营养组成的影响 |
2.4 黄粉虫对中华倒刺鲃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2.5 黄粉虫对中华倒刺鲃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
2.6 黄粉虫对中华倒刺鲃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7 黄粉虫对中华倒刺鲃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3章 黄粉虫对大鲵生长性能、肌肉组成、消化、抗氧化和免疫能力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饲料 |
1.3 试验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 |
1.5 指标测定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黄粉虫对大鲵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
2.2 黄粉虫对大鲵形体指标的影响 |
2.3 黄粉虫对大鲵肌肉常规营养组成的影响 |
2.4 黄粉虫对大鲵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2.5 黄粉虫对大鲵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6 黄粉虫对大鲵前肠结构形态指标的影响 |
2.7 黄粉虫对大鲵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8 黄粉虫对大鲵免疫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6)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两段式”监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分析法 |
1.4.3 访谈研究法 |
1.4.4 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线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产品 |
2.1.2 水产品质量安全 |
2.1.3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2.1.4 “多部门分段式”监管 |
2.1.5 “两段式”监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柠檬市场”理论 |
第三章 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发展阶段 |
3.1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组成要素 |
3.1.1 监管主体 |
3.1.2 监管法律 |
3.1.3 监管标准 |
3.1.4 监管环境 |
3.2 水产品质量安全 “多部门分段式”监管阶段 |
3.2.1 “多部门分段式”监管体系下各环节的监管模式 |
3.2.2 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 “多部门分段式”监管阶段的弊端 |
3.3 水产品质量安全 “两段式”监管阶段 |
3.3.1 “两段式”监管体系下各环节的监管模式 |
3.3.2 “两段式”监管体系的基本原则 |
3.3.3 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 “两段式”监管体系取得的成绩 |
第四章 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 “两段式”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
4.1.1 相关概念、适用条件不明晰 |
4.1.2 快速检测技术的法律地位未明确 |
4.1.3 对网络销售水产品进行监管的相关制度缺乏 |
4.2 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
4.3 信息交流不够顺畅 |
4.3.1 监管部门之间交接不畅 |
4.3.2 监管方与水产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 |
4.4 监管责任制与监督机制尚不健全 |
4.5 缺乏第三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 |
第五章 国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验与借鉴 |
5.1 国外发达国家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先进经验 |
5.1.1 美国的先进经验 |
5.1.2 日本的先进经验 |
5.1.3 英国的先进经验 |
5.1.4 加拿大的先进经验 |
5.2 国外发达国家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先进经验的启示 |
5.2.1 建立 “从池塘到餐桌”的全过程最严格的科学监管制度 |
5.2.2 严刑峻法,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大 |
5.2.3 强化中央政府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直接监管 |
第六章 优化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 “两段式”监管体系的建议 |
6.1 健全法律法规 |
6.1.1 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
6.1.2 完善网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
6.1.3 整合现有水产行业规章制度 |
6.2 完善标准体系 |
6.3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信息交流 |
6.3.1 合理协调各方关系,构建严密的监管网络 |
6.3.2 加强监管方与水产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
6.4 加快水产品信息追溯系统建设 |
6.5 建立健全监管责任制与监督机制 |
6.5.1 对行政监管主体的监督 |
6.5.2 对监管行为的监督 |
6.6 积极发展第三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 |
6.6.1 努力发展行业协会参与监管 |
6.6.2 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7)中山市港口镇水产养殖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产品 |
2.1.2 食品安全 |
2.1.3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消费者增权理论 |
2.2.2 食品安全的经济理论 |
第三章 中山市港口镇水产养殖现状 |
3.1 水产养殖状况 |
3.1.1 水产养殖概况 |
3.1.2 水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方面 |
3.2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 |
3.3 水产养殖的技术支持 |
第四章 中山市港口镇水产养殖安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水产养殖安全问题 |
4.1.1 水产养殖环境污染 |
4.1.2 水产养殖模式的不合理 |
4.1.3 渔药的滥用与残留 |
4.1.4 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 |
4.1.5 水产养殖技术支持不足 |
4.2 影响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因素分析 |
4.2.1 水源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
4.2.2 水产养殖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 |
4.2.3 水产饲料、渔药的不规范投放 |
第五章 中山市港口镇水产养殖安全对策建议 |
5.1 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完善监管和追溯体系 |
5.1.1 明确监管部门职责 |
5.1.2 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
5.1.3 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
5.2 加强对水产养殖水体污染的管控,保证水产养殖用水安全 |
5.2.1 发挥政府职能防控自然水体污染 |
5.2.2 科学规划水产养殖区域 |
5.2.3 加强对水产养殖自身污染的控制和管理 |
5.3 提高水产养殖的技术含量,强化对养殖过程的管理 |
5.3.1 提高养殖户技能水平,应用安全养殖技术 |
5.3.2 合理调整和优化养殖结构 |
5.3.3 加强对养殖过程的新技术投入 |
5.4 健全水产养殖服务体系,构建水产养殖安全新模式 |
5.4.1 健全管理服务机构,充实技术力量 |
5.4.2 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8)乳酸诺氟沙星在鳜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喹诺酮类药物的性质及应用 |
3 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方法 |
3.1 免疫检测法 |
3.2 微生物检测法 |
3.3 电化学分析法 |
3.4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
3.5 色谱法 |
3.6 光谱法 |
4 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现状 |
4.1 药代动力学简介 |
4.2 药动学影响因素 |
4.3 国外有关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4.4 国内有关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第一章 乳酸诺氟沙星萃取方法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1.4 色谱条件及测定方法 |
1.5 萃取方法的建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色谱方法的建立 |
2.2 不同萃取剂效果比较 |
2.3 血浆萃取方法优化 |
2.4 不同比例磷酸乙腈对组织样品回收率 |
3 结论 |
第二章 乳酸诺氟沙星与两种淡水鱼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析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1.4 色谱条件及测定方法 |
1.5 平衡透析 |
1.6 透析样品处理与检测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专属性 |
2.2 平衡时间及吸附率 |
2.3 乳酸诺氟沙星与罗非鱼血浆蛋白的结合 |
2.4 乳酸诺氟沙星与鳜血浆蛋白的结合 |
3 分析讨论 |
3.1 乳酸诺氟沙星与两种鱼血浆蛋白结合的平衡 |
3.2 不同浓度的乳酸诺氟沙星对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
3.3 乳酸诺氟沙星与两种鱼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比较 |
第三章 乳酸诺氟沙星在鳜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1.4 色谱条件及测定方法 |
1.5 实验设计 |
1.6 样品处理方法 |
1.7 回收率测定 |
1.8 灵敏度的确定 |
1.9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回收率及最低检测线 |
2.2 乳酸诺氟沙星在鳜体内的药-时曲线 |
2.3 乳酸诺氟沙星在鳜体内的药动学参数 |
2.4 休药期 |
3 讨论 |
3.1 乳酸诺氟沙星的吸收特点 |
3.2 乳酸诺氟沙星的生物利用度 |
3.3 乳酸诺氟沙星的消除规律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传统渔业在南通 |
一、远古至明代以前的南通渔业 |
二、明清时期的南通渔业 |
三、民初北洋政府时期的南通渔业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与受阻 |
一、渔业现代化的初步展开(1927~1937) |
二、渔业现代化的被迫中断(1938~1945) |
三、渔业现代化的被迫搁浅(1946~1949) |
第三节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与发展 |
一、渔业现代化的再次起步(1949~1965) |
二、渔业现代化的一定发展(1966~1978)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与加速 |
一、渔业现代化的强势推进(1979~1986) |
二、渔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1987~2000) |
第二章 渔业生产的现代化 |
第一节 张謇与我国近现代渔业生产的开启 |
一、张謇与南通吕四渔业公司 |
二、张謇与江浙渔业公司 |
三、张謇为渔业生产现代化所作的其它努力 |
第二节 近现代渔业生产工具的使用与革新 |
一、渔船的使用与革新 |
二、渔网具的使用与革新 |
第三节 捕捞产业之兴衰与现代转型 |
一、捕捞渔业的兴盛与困境 |
二、捕捞渔业发展的受阻 |
三、捕捞渔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四、海洋捕捞的继续推进与淡水捕捞的下滑 |
五、捕捞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与调整 |
六、捕捞产业的加速发展与转型 |
第四节 养殖渔业的兴起与产业化 |
一、淡水养殖渔业的兴起 |
二、淡水养殖的恢复发展与海水养殖的起步 |
三、养殖渔业的整体推进 |
四、养殖渔业的突飞猛进 |
五、养殖渔业发展的产业化 |
第五节 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之演进 |
一、传统的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
二、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在传承中的新进展 |
三、水产品保鲜与加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
第六节 水产品销售与贸易方式的嬗变 |
一、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鱼行主导化 |
二、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国营化 |
三、水产品销售与贸易的市场化 |
第三章 渔民生活与观念的变化 |
第一节 渔民的生活 |
一、渔民生活处境的变迁 |
二、渔民权益维护与保障的“虚实之变” |
第二节 渔民的教育与社会地位 |
一、渔民教育的注重与提升 |
二、渔民社会地位的变迁 |
第三节 渔民的习俗与信仰 |
一、渔民的生产习俗及变化 |
二、渔民的生活习俗及变化 |
三、渔民的信仰及变化 |
第四章 渔村与渔港的现代化建设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实质性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渔村的关注 |
二、渔港建设进展甚微 |
第二节 党和政府正式启动建设的渔村与渔港 |
一、对旧时渔村的整治与初步建设 |
二、渔港建设的正式启动与初具规模 |
第三节 现代渔村与渔港建设的加速 |
一、现代渔村(区)建设的迅猛推进 |
二、现代渔港建设的加速 |
第五章 渔业管理的现代迈进 |
第一节 渔业生产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与完善 |
二、渔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建设 |
三、渔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变迁 |
四、渔业生产管理中相关问题研究 |
第二节 渔民与渔村管理的现代迈进 |
一、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四甲制” |
二、渔民与渔村管理上的保甲制 |
三、渔民与渔村管理方式的嬗变及渔港管理的起步 |
四、渔民与渔村(港)管理的改革及推进 |
第六章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评价 |
第一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
一、南通渔业现代化的地位 |
二、南通渔业现代化的作用 |
第二节 南通渔业现代化所呈现的特点与经验 |
一、特点 |
二、经验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着目录 |
后记 |
四、农业部发布《草鱼配合饲料》等34项水产行业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襟江带湖 碧水丹心——纪念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90周年全文替换[J]. 殷战. 水生生物学报, 2020(05)
- [2]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D]. 谭晓晨. 广西大学, 2020(02)
- [3]中山市东升镇脆肉鲩产业发展研究[D]. 刘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4]成都地区典型鱼塘生态系统中砷、汞含量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D]. 董袁媛.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黄粉虫在中华倒刺鲃和大鲵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D]. 黄旺. 西南大学, 2018(01)
- [6]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两段式”监管体系建设研究[D]. 吴郁丽.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7(01)
- [7]中山市港口镇水产养殖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D]. 吴中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06)
- [8]乳酸诺氟沙星在鳜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高蕾.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9]南通渔业现代化研究(19272000)[D]. 刘泓泉. 苏州大学, 2016(06)
- [10]水产饲料行业标准分析与建议——营养指标[J]. 冷向军. 饲料工业, 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