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倪国栋,高兰,王文顺,杨圣奇,许娜[1](2022)在《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SSCI来源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1998—2019年刊载的1 602篇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法系统分析了样本文献的发表年度、研究机构、核心期刊、研究作者等分布情况,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包括培养制度、培养模式、教学体系与培养标准等,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未来可以围绕培养规律和路径、"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建设、立德树人职责、教育国际化等方向和领域开展研究。
古翠凤,陆媛斌,宋站阳[2](2021)在《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公共服务管理主体的多中心性,通过引进多元的竞争管理机制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效果。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是一项准公共产品,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指导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协同共治的治理目标、多元参与的治理主体和民主多样的治理手段来解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体单一、形式单调、资源分散的问题,从而形成政府引导、校企主导、行业协会协调、家庭支持、学生参与的多中心善治格局。
刘利[3](2021)在《新形势下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人才培养观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管理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应通过完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灵活引入创新文化、加快推进民族高校区域联合和中外联合培养等积极完善协同育人创新机制,大力提升新形势下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李保忠[4](2021)在《“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倪秋萍,唐远翔[5](2021)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可视化分析》文中指出以2000-2019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 458篇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CiteSpace5.6. R5,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文献数量特征、机构作者合作特征、研究热点演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推广再到研究领域持续深化和逐步细分3个阶段;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界对创新思维、多元协同、科技创新、思政融合、新工科的不断创新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傅阳[6](2021)在《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与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成长为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而且可以起到激发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磨练创新精神等作用。为促进劳动教育融入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要强化劳动教育目标的创新育人导向,优化劳动教育载体的创新育人功能,增强劳动教育教师的创新育人本领,营造劳动教育环境的创新育人生态,合力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紧密融合的有利格局。
葛长娇[7](2021)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国家兴旺发达的基本动力。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比较重要的力量之一,其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响应时代召唤,满足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的重要体现。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着认识上的随意性;专业知识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衔接不紧密;缺少统一标准与实践锻炼;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创新意愿和动力激励也存在着不足。这是由于专业教育滞后于社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统一专业规范指标存在难度;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实践创新存在客观限制;以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个人发展联系不密切等原因导致的。应该通过积极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范化;帮助大学生找到专业知识创新的立足点;强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性;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成效;明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的方向等措施加以解决。引导大学生做前人没有尝试过的创举,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提升大学生创造性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以适应与满足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发达国家目标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于兆吉,单诗惠,王海军[8](2021)在《产教协同模式下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对创新人才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产业与教育之间的协同合作无疑是提升高校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强大支持力量。为完成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做到革新创新教育理念,建立特色实践教学基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特色课程结构设置;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找准创新人才培养方向;培养创新思维方式,营造自由灵活的学术氛围。与此同时,从形成产业深度参与合作机制、完善产教协同相关管理系统、创建多元化产教协同模式以及鼓励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服务同步转型等方面提供基础保障,从而促进高校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徐侠侠[9](2020)在《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对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新部署,特别是就围绕创新人才做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判断创新人才的时代价值与重要使命,无论是在外出考察期间还是在有关会议等重要场合,坚持创新理念,围绕人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创新发展之路,关键靠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当今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创新人才重要讲话,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创新人才发展体系,系统回答了创新人才为何重要、需要何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如何依靠创新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文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指导,对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进行理论与实践剖析。全文主要从以下五方面阐释:从理论之本、理论之基、理论之根及理论之鉴四方面结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回答了论述“来自哪里”的问题。一是梳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创新人才思想;二是凝练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三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精华;四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从实践基础、时代之需、现实诉求及发展历程四方面入手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回答了论述“因何产生”的问题。一是阐述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及创新成果;二是明确综合国力竞争、“中国梦”的实现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需要创新人才的客观现实;三是审视我国创新人才建设面临国际争夺激烈、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以及创新人才流失严重的现实诉求;四是回顾习近平在延安插队时期、地方任职时期以及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的认识、实践探索及理论完善与工作部署的发展历程。从创新人才价值论、选用论、党管人才原则论、制度论以及环境保障论出发概括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主要回答了论述“有何内容”的问题。一是分析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重要,涵括了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以及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的内容;二是分析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为用,涵括了创新人才选拔观、培育观、使用观以及引进观的内容;三是分析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凝聚,涵括了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以及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的内容;四是分析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保障,涵括了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以及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的内容;五是分析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汇聚,涵括了营造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工作生态环境、成长成才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生态环境的内容。从归纳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回答论述是“运用何种思维方式并具有何种特征”的问题。一是凝练具有哲学意蕴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开放思维以及民本思维;二是总结出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的理论品格。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以及世界维度回答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有何贡献”的问题。一是体现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以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新境界的理论价值;二是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以及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的实践价值;三是体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以及注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创新动力的世界价值。
凌琳[10](2020)在《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下文简称特殊精英教育)是适合超智儿童身心特点的一种特殊的优质教育,它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认识中在大众教育里仅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精英教育”,其特点在于教育对象仅面向超智儿童,针对其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即因材施教,它同时也是当前教育体系的的完善和补充,还可以开发被教育者的潜在能力,发扬其优势才能,实施一种最适合超智儿童的教育模式。英才(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遵循着“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不同之处在于,除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之外的其他几种教育的受众的定义都包括了多元化的能力,而本文提出的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只针对智力超群的学生。特殊精英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式,且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本研究以公平视角审视特殊精英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政策制定理论,认为新时期的教育公平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并拓展出新的内涵来促进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均等、公平就是绝对的平均,甚至认为教育上任何的区别都是不公平现象。然而,特殊精英教育是否真的站在教育公平的对立面呢?答案是否定的。人的性别、年龄、个性、能力生来就有差别,教育上的“均匀用力”是最低层次的、浮于表面的伪公平,根据受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素质的不同提供适合每个人的相应的教育条件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公平。换言之,教育公平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该研究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其一,人们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认为公平就是完全相同的教育;其二,我国特殊精英教育异化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大众教育被精英化;其三,当前我国的“超常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满足人民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四,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在大力发展英才教育,一些国家甚至将英才教育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大经费投入,并且颁布法律法令予以法制和政策保障,而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却缺乏政策保障。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各国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与政策进行分析、比较,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试图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方式,为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颁布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梳理各国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政策,了解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研究以及实施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结合各国国情与我国实际情况,为本研究提供借鉴经验;接着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各相关人群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与态度、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及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部分,发出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深入访谈了33位专家(含教育家和高校其他专家)、教育实践家、教师、家长、学生,其中包括国内顶级教育专家顾明远先生和裴娣娜先生,以及多位国内一流中小学校领导,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访谈质性数据使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为本研究提供量化和质性研究基础,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得出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国家(地区)都对特殊精英教育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立法立规发展英才教育,德国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重视“天才教育”,其他如俄罗斯、韩国、日本等,甚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有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为特殊精英教育保驾护航,如台湾198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法》就包含了关于资优教育的内容。不少发达国家(地区)特殊精英教育已颇具规模,如英国受惠者比例为1%-5%,新加坡为1%,俄罗斯为1%,以色列为1%,韩国也已达到1%。我国特殊精英教育虽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主体异化、培养模式单一、系统性缺失、发展不平衡,甚至缺失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我国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构建可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和有关政策,从成才渠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具体政策建议为:构建完整的成才渠道,一方面科学地建立超智儿童鉴定选拔机制,具体可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智力测试量表结合学生、家长自荐和教师推荐的多元化鉴定选拔机制,另一方面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让超智儿童受到连贯、系统的培养,更好地成为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师资上,从选培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三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专门的优秀教师;在课程上,加强需求调查,提升课程和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在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注重差异化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在管理上,需在政府职能部门设专人管理特殊精英教育,也可考虑设置专门的部门以调整课程模式,协调教育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且加强政策宣讲,以减少政策实施阻力;在政策法规上,为特殊精英教育立法立规,提供经费、政策和法制保障,填补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政策法规空缺。本研究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内容上,通过对国外特殊精英教育政策的分析,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我国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的发展情况,探索本土化的培养政策;二是方法上,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由于受到研究条件与能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不足,期待能邀请到更多的国内顶级专家和一流名校的校领导参与调研,也期待以后国家支持更多探索性的教学试验。
二、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SSCI来源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工具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工具 |
二、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
(一)文献年代分布情况 |
(二)研究机构分布情况 |
(三)核心期刊分布情况 |
(四)研究作者分布情况 |
三、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热点 |
(一)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研究 |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三)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究 |
(四)创新人才培养标准研究 |
四、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演进与趋势 |
(一)历史演进 |
(二)未来趋势 |
1. 分类型分层次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和路径 |
2. 依托“双一流”建设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3. 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工程领域创新人才培养 |
4. 探索教育国际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
5. 基于“立德树人”视角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
五、研究结论 |
(2)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分析 |
(一)协同共治的治理目标 |
(二)多元参与的治理主体 |
(三)民主与多样的治理手段 |
二、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分析 |
(一)培养主体过于单一 |
(二)培养形式过于单调 |
(三)培养力量过于分散 |
三、多中心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
(一)政府: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引导者 |
(二)校企: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双核保障者 |
(三)行业协会: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协调者 |
(四)家庭: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者 |
(五)学生: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 |
(3)新形势下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
三、存在的问题 |
(一)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教育观念还比较滞后 |
(二)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依然没有过多改变 |
(三)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个性化创新教育比例偏低 |
(四)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笼统,难以满足就业需求 |
(五)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 |
(六)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不能很好满足创新教育需求 |
四、对策 |
(一)尽快完善新形势下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
1.加快建成新形势下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综合实践平台 |
2.加速构建分层次、多模块的新形势下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综合培育体系 |
3.尽早建立全方位开放性的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
4.尽快以多种形式为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 |
(二)多方式、灵活多样地培养创新文化 |
(三)积极构建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
(四)加快推进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区域联合和中外合办的联合培养模式 |
(五)积极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六)大力组织创新课题申报和创新活动 |
(七)加大对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创新经费投入 |
(八)加速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协同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育人机制 |
(九)尽快完善新形势下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评价体系 |
(十)全面构建新形势下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配套保障机制 |
五、结束语 |
(5)基于知识图谱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与研究方法 |
(一)数据源 |
(二)研究方法 |
二、文献特征分析 |
(一)文献产出时间序列 |
(二)作者合作分析 |
(三)研究机构合作分析 |
三、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
(三)关键词突现分析 |
(四)关键词时区图谱分析 |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1.对人才生态的研究。 |
2.对创新人才培养多学科、跨领域的融合体系研究。 |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6)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 |
(一)劳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
(二)劳动教育蕴含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动力 |
1. 劳动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
2. 劳动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
3. 劳动教育可以磨练学生的创新精神 |
4. 劳动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体魄 |
二、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一)高校劳动教育边缘化现象较普遍 |
(二)高校劳动教育育人效果不够突出 |
(三)高校劳动教育开放与融合度不高 |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
(一)强化劳动教育目标的创新育人导向 |
(二)优化劳动教育载体的创新育人功能 |
(三)增强劳动教育教师的创新育人本领 |
(四)营造劳动教育环境的创新育人生态 |
(7)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概述 |
(一)概念 |
1.创新 |
2.创新能力 |
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相关理论 |
2.毛泽东关于人才的相关思想 |
3.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的重要论述 |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
1.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2.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 |
3.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存在随意性 |
1.专业知识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衔接不紧密 |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缺少统一标准 |
3.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缺乏实践参与和锻炼 |
(二)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解存在差异性 |
1.缺乏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 |
2.从专业素质出发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引导存在局限 |
3.大学生创新实践缺少相关必要环境与平台 |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创新意愿和动力激励不足 |
2.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标准校内校外存在差异 |
3.对利于大学生创新的政策和制度宣讲不足 |
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端正相关认识 |
1.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不足 |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统一专业规范指标存在难度 |
3.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实践创新存在客观限制 |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理论和实践的局限 |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平衡 |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尚需加强 |
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和设施投入需要加强 |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 |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个人发展联系不密切 |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对接需强化 |
3.利于大学生创新实践的政府和社会的扶植力度不够 |
五、解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对策 |
(一)积极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范化 |
1.帮助大学生找到专业知识创新的立足点 |
2.强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性 |
3.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成效 |
(二)凝聚从专业出发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共识 |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焦专业前沿的最新成果 |
2.重视大学生创新主动性与敏锐性的能力培养 |
3.积极促成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的落实与产出 |
(三)明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的方向 |
1.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个人价值实现的联系 |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紧密围绕社会人才需求标准 |
3.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良性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产教协同模式下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教协同模式对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
(一)产教协同模式是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
(二)产教协同模式是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推动形式 |
(三)产教协同模式是提升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途径 |
(四)产教协同模式是检验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成果的有效方式 |
二、产教协同模式下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足,实践教学环境不完善 |
(二)教育培养模式创新不足,课程结构设置有缺陷 |
(三)师资队伍创新水平偏低,创新人才培养方向模糊 |
(四)生源创新素质偏低,校园学术氛围僵化 |
三、产教协同模式下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
(一)革新创新教育理念,建立特色实践教学基地 |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特色课程结构设置 |
(三)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明确创新人才培养方向 |
(四)培养创新思维方式,打造自由灵活的学术氛围 |
四、产教协同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
(一)形成产业深度参与合作机制 |
(二)完善产教协同相关管理系统 |
(三)创建多元化产教协同模式 |
(四)鼓励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服务同步转型 |
(9)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之处 |
1.6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1.6.1 人才 |
1.6.2 人才资本 |
1.6.3 人力资本 |
1.6.4 创新 |
1.6.5 创新人才 |
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新人才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 |
2.1.2 列宁“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专家”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 |
2.2.1 毛泽东“向科学进军,建设知识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人才思想 |
2.2.2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造就科学技术队伍”的创新人才理论 |
2.2.3 江泽民“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关键在人才”的创新人才思想 |
2.2.4 胡锦涛“以人为本,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的精华汲取 |
2.3.1 儒家“为政在人,尚贤使能”的人才思想 |
2.3.2 墨家“尚贤为政,为贤是求”的人才思想 |
2.3.3 法家“以功取人,量能授官”的人才思想 |
2.4 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的有益借鉴 |
2.4.1 人力资本理论 |
2.4.2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4.3 颠覆性创新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 |
3.1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实践基础 |
3.1.1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 |
3.1.2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
3.1.3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助力我国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
3.2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时代之需 |
3.2.1 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创新人才竞争 |
3.2.2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创新人才 |
3.2.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靠创新人才 |
3.3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现实诉求 |
3.3.1 国际创新人才争夺激烈 |
3.3.2 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 |
3.3.3 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
3.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形成的发展历程 |
3.4.1 延安插队时期对创新人才的初步认识 |
3.4.2 地方任职时期对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视与实践运用 |
3.4.3 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理论的完善与工作部署 |
3.5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 |
4.1 创新人才何以重要——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 |
4.1.1 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 |
4.1.2 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 |
4.1.3 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 |
4.2 创新人才何以为用——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 |
4.2.1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的创新人才选拔观 |
4.2.2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创新人才培育观 |
4.2.3 “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创新人才使用观 |
4.2.4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的创新人才引进观 |
4.3 创新人才何以凝聚——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 |
4.3.1 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 |
4.3.2 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 |
4.3.3 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 |
4.4 创新人才何以保障——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 |
4.4.1 遵循客观规律,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 |
4.4.2 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 |
4.4.3 开展科学评价,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 |
4.5 创新人才何以汇聚——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 |
4.5.1 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 |
4.5.2 营造风清气正、保障权益的创新人才工作生态环境 |
4.5.3 营造重视教育、协同创新的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生态环境 |
4.5.4 营造后顾无忧、充满温度的创新人才生活生态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 |
5.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 |
5.1.1 立意深远、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 |
5.1.2 抓住本质、把握规律的辩证思维 |
5.1.3 敢于突破、不断开拓的创新思维 |
5.1.4 统筹兼顾、层次分明的系统思维 |
5.1.5 思维开阔、视野宏大的开放思维 |
5.1.6 不忘初心、爱民为民的民本思维 |
5.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品格 |
5.2.1 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 |
5.2.2 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 |
5.2.3 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 |
5.2.4 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 |
5.2.5 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 |
5.2.6 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 |
5.3 本章小结 |
6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6.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6.1.1 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 |
6.1.2 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 |
6.1.3 开辟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新境界 |
6.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6.2.1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 |
6.2.2 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 |
6.2.3 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 |
6.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世界价值 |
6.3.1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话语权 |
6.3.2 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 |
6.3.3 注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创新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社会对教育公平存在误解 |
(二)特殊精英教育的异化 |
(三)特殊精英教育无法满足个人、社会及国家发展 |
(四)特殊精英教育缺乏政策法律保障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实践价值 |
三、相关概念 |
(一)超智儿童 |
(二)精英与精英学生 |
(三)精英教育、超常教育与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 |
(四)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与政策制定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超智儿童鉴定选拔的研究 |
(三)关于超智儿童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师资建设的研究 |
(五)其他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超智儿童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特殊精英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研究 |
(三)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实施经验的研究 |
(四)关于超智儿童身心特征的研究 |
(五)关于特殊精英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 |
三、总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内容和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取样与样本情况 |
(三)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拟创新点 |
四、研究思路与调研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调研设计 |
五、信效度分析及研究伦理 |
(一)信效度分析 |
(二)研究伦理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智力理论 |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 |
(二)智力是可以科学测量的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的层次与原则 |
(二)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平衡 |
(三)教育公平在特殊精英教育中的体现 |
四、政策制定理论 |
(一)理性决策理论 |
(二)公民参与理论 |
第四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国际经验 |
一、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相关法律政策发展概述 |
二、国外(地区)特殊精英教育政策执行经验 |
(一)选拔机制 |
(二)培养方式 |
(三)师资建设 |
三、典型国家的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分析 |
(一)俄罗斯 |
(二)美国 |
(三)韩国 |
四、总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精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实践进程 |
(一)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历史 |
(二)中国特殊精英教育发展现状 |
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 |
(一)重点学校、重点班的政策与实践 |
(二)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班级的尝试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计划 |
三、中国特殊精英教育案例分析 |
(一)北京八中经验与成绩 |
(二)江苏天一中学经验与启示 |
四、总结 |
第六章 特殊精英教育的社会认知 |
一、对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
(一)特殊精英教育的基本认识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的态度 |
(三)影响因素分析 |
二、对特殊精英教育重点问题的看法 |
(一)对成才渠道的看法 |
(二)对安置形式的看法 |
(三)对课程教学的看法 |
(四)对师资队伍的看法 |
(五)对保障和资金的看法 |
三、特殊精英教育国内实践经验 |
(一)走出误区,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 |
(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
(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
(四)尽可能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 |
(五)制定科学的准入准出机制 |
四、总结 |
第七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相关因素研究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问题确定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 |
三、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与功能 |
(一)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目标 |
(二)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的功能 |
四、特殊精英教育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
(一)政治可行性 |
(二)经济可行性 |
(三)技术可行性 |
第八章 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建议 |
一、构建完整的成才通道 |
(一)建立科学的鉴定选拔机制 |
(二)打通超智儿童升学渠道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特殊精英教育教师的选培制度 |
(二)重视特殊精英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 |
(三)完善特殊精英教育教师激励和保障机制 |
三、优化培养环节 |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 |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
四、加强教育管理 |
(一)确定特殊精英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
(二)强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作用 |
(三)增加理解减少阻力:加强政策宣讲 |
五、完善保障机制 |
(一)经费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法律保障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特色与创新 |
三、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社会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校领导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6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内容节选 |
后记 |
四、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SSCI来源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倪国栋,高兰,王文顺,杨圣奇,许娜. 高等建筑教育, 2022
- [2]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 古翠凤,陆媛斌,宋站阳. 职业教育研究, 2021(09)
- [3]新形势下民族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 刘利.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1(02)
- [4]“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李保忠.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5]基于知识图谱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可视化分析[J]. 倪秋萍,唐远翔. 宜宾学院学报, 2021(04)
- [6]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与路径[J]. 傅阳.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1(02)
- [7]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 葛长娇. 渤海大学, 2021(02)
- [8]产教协同模式下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J]. 于兆吉,单诗惠,王海军. 现代教育管理, 2021(02)
- [9]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D]. 徐侠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中国中小学超智儿童特殊精英教育培养政策制定研究[D]. 凌琳. 西南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