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断裂破碎带地基条件下某工程基础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太俊[1](2022)在《特殊地质条件下除险加固水闸的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案》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某水闸工程为应用实例,对含部分壤土层的不均匀岩基、有断层破碎带和岩溶发育的岩基、有软弱层的土基和承载力低的中粗砂地基水闸进行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基础设计采用墩台基础和平板式筏形基础,地基处理方案采用埋石混凝土、水泥土置换法和水泥土搅拌桩法,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水闸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逯登栋,乔玉财,万世斌,张青福,陆万杰,董英平[2](2021)在《东昆仑北麓夏日哈木地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湿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昆仑北麓夏日哈木地区是近几年矿产资源勘查的热点区域,现已发现夏日哈木镍钴矿、拉陵灶火中游铜钼矿、昆仑伟业铁矿、夏日哈木铜铅锌矿床等,随着区域矿产资源的接连发现,矿产资源开发建设也在逐步开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夏日哈木地区典型具有代表性的第四系层进行平板载荷试验、湿陷性载荷试验、浸水载荷试验,取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模量参数数据,进而判定地基的湿陷性,为后续矿山开发厂房及设备基础提供较为准确的地基承载力参数,对地基土湿陷性进行初步评价,具有填补该区地基承载力方面的空白并对后续地基工程提供指导,提出建议意见。
佟旋,黄洲,张兴富,蔡惠娇,苏健峰,向伟明[3](2021)在《岩溶强发育地区钻(冲)孔桩设计与处理》文中研究说明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在勘察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溶(土)洞、破碎带、裂隙等岩溶发育强烈的地质条件,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遇到这种不利情况时,如果处理方式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如何保障桩基础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广州市北部地区某实际工程,探讨处于断裂带附近岩溶破碎地质条件下钻(冲)孔桩的设计与处理。
赵明星[4](2021)在《断层破碎带发育地段桩基持力层的确定》文中提出通过对该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桩基持力层的选择等因素的分析,区域地质构造对破碎带内岩石强度、完整性起着宏观控制作用。通过岩块点荷载试验结果及按经验公式进行单桩承载力的定量验算,当破碎带内岩石满足一定强度要求时,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由于取样局限性及试验误差,当破碎带内岩石软硬不均或有软夹层时不适宜作为端承桩持力层,需进一步进行摩擦桩验算,考虑到避免与相邻桩基产生不均匀沉降,与相邻桩基持力层选择时应尽量穿过此层位进入稳定的持力层为宜,该思路在断层破碎带发育区的桩基设计中值得推广。
黑晓丹,苟斌斌,孙海峰,殷磊,吕树方,朱权秀[5](2021)在《贵州某岩溶地区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岩溶地区地下溶洞分布复杂、形状大小不一,给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带来了困难。结合贵州岩溶强发育地区某实际工程,重点研究了在溶岩强发育地区桩端顶板厚度小于3D(D为桩径)和5m时,溶洞体积、顶板厚度、岩体临空面及应力扩散角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探讨了同一建筑多种基础形式的应用以及基础遇到溶洞时处理方法。得出如下结论:应保证桩端下3D和5m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且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应无岩体临空面;桩身穿越溶洞时,应将顶板厚度乘以折减系数后计入侧阻力的计算;相邻桩基的桩端有高差且距离较近(净距小于5m)时,桩端高差应小于桩净距(满足桩底竖向应力的扩散角条件);当基岩面起伏较大且都是岩石地基时,同一建筑物可以采用用多种基础形式。
段谟东[6](2020)在《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建造工程条件研究》文中提出高放废物安全处置是当前核能发展和核技术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也是放射性废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伴随核电的发展,公众和社会对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更为关注,我国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问题也更为紧迫。当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被认为是最具有工程前景的处置方案。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方案首要的、也最基础的任务是处置库场址的选择,且场址条件是影响高放废物处置库长期安全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鉴于处置库场址的重要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制定了地质处置的安全要求,许多国家对处置库场址的确定都非常慎重,要求从处置库围岩类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建造与运输条件等进行多方面的比选。开展黏土岩场址筛选工作,是国际上主要有核国家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工作的重要选择,其中关于预选地段建造和工程条件的研究是场址选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预选地段建造和工程条件研究,既能从工程建设角度对预选地段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外部建设环境等方面进行可行性、适宜性评价,又能为预选地段拟建建筑物结果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通过相关资料收集、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工程地质勘察等研究工作,按照我国选址准则的要求,运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处置库建造与工程条件综合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对相关国际、区域性组织及有核国家核废料处置库选址安全要求与技术准则进行了详细调研,结合我国黏土岩处置库场址筛选安全要求与具体选址准则,进一步细化、补充了我国黏土岩处置库具体选址准则。(2)开展了塔木素地区自然地理、经济、交通、气候、工程用电、用水、建造工程材料来源及供应、区域构造及地震、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地表土体及不良地质等方面相关资料收集及工程地质勘察,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在以上方面符合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选址的基本要求。(3)收集了塔木素地区钻孔、编录及地球物理测试等数据资料,开展了岩体宏观特征、矿物成分分析以及含水率、密度、渗透率、自由膨胀率、热学性能、波速、单轴压缩和三轴压缩等物理力学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及资料分析,初步查明了研究区黏土岩岩石学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钻孔工程地质特征。(4)结合室内试验结果,对塔木素钻孔区域内岩体进行围岩级别划分。依据比利时地下处置库概念设计模型尺寸,以塔木素地区为工程背景,针对拟建地下处置库关键洞室群结构进行了开挖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区TZK-1钻孔在393.5~432.5m区域范围内为Ⅳ~Ⅲ级岩体,437.4~467.2m区域范围内以Ⅲ级岩体的占比最大,而在468.9~478.8m范围内主要为Ⅱ级围岩。模拟开挖过程中,洞室群结构稳定性较好,变形主要出现在竖井侧壁,主、支巷道顶、底板、两帮处位置,另外在交叉部位产生的围岩变形也较为显着。主巷道洞轴线方向应与最大水平应力方向呈一定的角度,当夹角为45~60度左右时,稳定性最好。(5)以目前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概念设计,结合法国、比利时对处置库的设计思路,模拟研究了处置库接收废物完毕后~洞室群工程屏障破坏失效近场环境变化过程。在不考虑渗流场情况下,该过程实质是力-热顺序耦合过程,温度场呈现迅速增长—峰值—持续—缓慢下降—快速下降—再次平衡的过程。约第100天时,处置库温度到达峰值,最高温度可达100℃左右。温度场大致呈现以中心废物罐为圆心的同心椭圆分布形态,离圆心越近温度越高,若超出圆心一定范围,温度变化不显着。温度场对应力场影响非常显着,对开挖完成后形成的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小。(6)以塔木素地区实际地质剖面建立地质模型,依据多孔介质地下水及溶质运移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基于该模型的地下水及核素在围岩中的迁移过程。核素随着迁移距离增加活度逐渐降低,但在不同介质中差异较大,可能与地下水在不同介质中的流速有关。79Se迁移速率最快,135Cs次之,99Tc再次之。黏土岩作为地质屏障可以有效控制地下水的迁移速率,从而控制核素达到生物圈的时间及活度。(7)通过对塔木素地区外部配套条件、地质条件、岩体特性、拟建处置库洞室稳定性、拟建处置库近场力-热顺序耦合模拟以及拟建处置库核素迁移研究,结合目前国际以及国内黏土岩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安全要求与技术准则,认为塔木素地区在建造与工程条件方面初步满足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的选址要求。
方雨明[7](2019)在《《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72-2017)部分条文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72-2017)自2018年2月1日起实施,部分条文可能有"错误"或者可能引起误解。为正确理解条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究:标准定义的术语是否合理;条文中采用的专业术语的意义是否明确并在同一专业范围内具有唯一性;条文的内容是否合理;标准的条文是否条理清楚、措辞是否严谨;标准不同的条文对同一事物的规定是否一致;标准与其引用的标准对同一事物的规定是否一致。在此基础上,对这部分的条文重新进行了表述或提出了"修改意见",将有助于标准使用者正确地理解和执行新版标准。
刘文祥[8](2019)在《昆明某建筑场地地基岩溶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区位于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淮地台的西南缘,三江褶皱系的东侧约170 km,地壳动力学背景复杂。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白邑-横冲断裂、逆冲推覆构造、宝象河断裂及其他次级断裂交汇其中,致使该区域岩溶较为发育。鉴于研究区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及场地岩溶地基的复杂性,本文对研究区岩溶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采用现场地质调查、测绘、钻探-物探资料的深度研判的方法,准确查明了工程场区及其附近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条件、水文地质特征,进而对场区岩溶、场区外围岩溶形态进行分述,并就场区岩溶发育的平面分区、垂向分带、深部岩溶说明研究区岩溶发育规律,从而分析研究区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和岩溶作用。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耦合钻孔资料、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等多元数据构建场区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并根据所构建的三维模型对场区岩溶化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其模型进行场地溶洞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和研究成果:(1)场区地基总体表现为“粘土+卵砾石层+基岩”的三元结构,其中地基岩性北东为寒武系龙王庙组白云岩-灰岩((?)1lS),南西为寒武系沧浪铺组((?)1c)粉砂岩、细砂岩及少量泥页岩和白云岩。工程区外围岩溶形态主要以长轴-短轴比相对较小的洼地、落水洞及漏斗为主,区内地基岩溶强烈发育,主要形式有溶孔、溶缝、溶洞、溶蚀破碎带。(2)场区岩溶在平面上基于钻孔线溶率分为极强烈、强烈、中等、微弱发育四个分布区,且岩溶发育程度为场地北东侧强于南西侧,场地靠近宝象河一侧岩溶发育更为强烈;在垂向上划分为强岩溶化带和相对弱岩溶化带两个垂向分带,强岩溶化带的主体下限标高在1915 m左右,靠近宝象河断裂的场地南东侧的岩溶发育程度高于北西侧;场区区域侵蚀基准面(滇池盆地)以下发育大规模深部岩溶的可能性较小。(3)白邑-横冲断裂、DP→Z?推覆构造及宝象河断裂共同造就了研究区(?)1lS的高度岩溶化,其中后两者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DP→Z?推覆构造造成推覆边界下伏寒武系地层的碎裂化,为该组地层的岩溶化提供了基础支撑;宝象河断裂形成于滇池盆地形成以后,其时代晚、级别低、规模小,但它对工程区寒武系地层岩溶发育所起的作用却是决定性的,这主要体现在加剧地基岩体碎裂化、为岩溶水排入滇池提供径流通道及孕育宝象河流域三个方面。(4)研究区域地下水的活动也极大促进了场区地基岩溶的发育,场区位于地下水径流区,其地下水主要接受宝象河和大气降水的补给,以正常径流方式流经栗子园断面并最终汇入滇池。岩溶水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运移空间以岩溶管道为主,包括厘米尺度的岩溶空间;地下水径流速度比较缓慢且主要为层流,尤其厘米尺度溶蚀空间内的水流,工程区地下水位主要受控于宝象河。(5)基于场区三维地层结构模型的岩溶化分析可知,场地北东侧的岩溶化程度要高于南西侧,9栋的岩溶最为发育,这与地基岩性(地层单元)的空间变化是一致的,局部由于受到断裂构造控制,岩溶化程度更高一些;场地靠近宝象河一侧岩溶化程度高于其它地方。(6)基于场区三维模型(概化模型)的数值模拟计算表明,扁平形状溶洞围岩的应力分布特征与隧道等圆形、椭圆形地下洞室应力分布特征有显着差异,受溶洞形状控制而呈现出侧壁受力大于顶、底部的规律。同时,溶洞围岩稳定性与溶洞长短轴尺寸及顶板厚度有密切关系。
高铭[9](2019)在《广东佛山君耀广场地基岩土工程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君耀广场地基岩土工程的特性直接影响整个工程安全。因此,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作者在对君耀广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场地的岩土质量评价为研究重点,对场地的岩土特性、岩土结构、溶蚀岩体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最终对君耀广场地基土是否满足建筑地基使用要求做出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简述如下:(1)对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场地内及附近未发现影响拟建筑物安全的全新世以来断裂活动的痕迹,覆盖层无新构造运动迹象。经钻探揭露,君耀广场所在场地的地基土由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积层组成,基底岩石为早白垩世百足山组基岩,岩埋藏深浅不一。工程地质综合剖面共分主层7层。根据君耀广场区域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建议拟建建筑物采用桩基础,桩型采用冲孔、旋挖桩。(2)研究期间进行了充足的勘探及室内试验,为确定场地内的地层结构和地基岩土的变形特性和强度特性,获取了与其相关的物理力学参数数据。(3)场地地基岩土质量评价依据岩体的溶蚀程度,现场划分建基岩体质量类型,君耀广场场地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区,属基本稳定地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场地基岩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基岩埋藏深浅不一,风化不均匀,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变化较大,桩基持力层的均匀性较差。在工程设计与施工时应确保桩基进入设计的风化岩带,同时应采用合理安全的措施,注意避免桩身歪斜、断桩的质量事故,君耀广场地地基属不均匀地基,地基变形特征主要为差异沉降和倾斜。总体评价君耀广场场地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区,属基本稳定地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在充分考虑不良地质因素及特殊性岩土前提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适宜本工程建设。(4)场地上部地基土主要为填土,第四系冲积层,层位较简单,但各岩土层的状态、埋深和厚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局部变化较大,土层力学性质离散性大,具有高压缩性地基,且压缩模量差异较大,故地基的均匀性较差,在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应力集中或应力扩散,从而导致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影响地基稳定性。(5)较厚的人工填土和淤泥质土未经处理前,易发生较大的沉降或不均沉降,对桩基础会产生负摩阻力,应将中性点以上负摩阻力形成的下拉荷载作为外荷载的一部分验算桩基承载力,也可采用相应的措施减少负摩阻力。场地风化岩埋藏深度不一,风化强烈,风化程度不均匀,基岩面及风化界限起伏较大,对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及预制桩施工有不利的影响,风化岩遇水软化,失水崩解,因此应尽量减少对于风化岩的扰动。
徐卓君[10](2018)在《岩溶区嵌岩桩承载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桩基础作为岩溶区最重要的地基处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岩溶区地质条件复杂,桩-岩、桩-土接触问题较一般摩擦桩或嵌岩桩更为复杂,尤其是如何考虑溶洞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当前理论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现行规范尚无针对性的设计计算方法。为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溶区基桩竖向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51278187),分别以桩基和溶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对竖向荷载下单桩单洞体系、倾斜荷载下单桩单洞体系及竖向荷载下单桩多溶洞体系的岩溶区嵌岩桩的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针对桩端下伏溶洞的受力变形特性,提出以溶洞边界点的稳定状态作为评价指标的溶洞稳定性评价分析方法;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及Mindlin解答,分别求解出自重作用下和桩端荷载作用下地层的应力场;通过叠加原理得到基桩荷载下方形溶洞边界处的应力场;进而引入Hoek-Brown强度准则,对桩端下伏任意位置方形溶洞稳定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综合考虑地应力场、桩端荷载,溶洞尺寸、溶洞位置等因素对溶洞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其次,针对岩溶区溶洞顶板的受力变形特性,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并完成溶洞顶板室内模型试验,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了不同顶板跨度及不同顶板厚度下基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和溶洞顶板的破坏模式,并利用模型试验结果对基于溶洞顶板厚度确定嵌岩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顶板跨度的减小或顶板厚度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基桩承载力随之增大;随着顶板厚度的增加,溶洞顶板的破坏模式从冲切破坏逐渐过渡到弯拉破坏;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适度增加顶板厚度来较大幅度地提升基桩的极限承载力。再次,基于嵌岩桩桩端承载变形特性,通过Hoek-Brown强度准则对其极限承载性能进行研究,提出通过桩端平均约束应力求解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思路;结合复变函数理论对嵌岩桩桩端平均约束应力进行求解,建立了可综合考虑自重应力场、溶洞形状、溶洞所处位置等影响因素的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溶洞大小、桩端到溶洞中心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溶洞埋深对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溶洞对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随溶洞大小及溶洞埋深增大而增大,随桩-洞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基于C法(地基系数随深度呈抛物线增加)假定,考虑桩身自重和桩侧摩阻力及地面以上分布荷载等综合作用的影响,导得了单层地基中倾斜受荷桩内力、位移的幂级数解,结果表明,在基桩自由长度和轴向荷载较大情况下,“P-(35)”效应明显,设计时不容忽视;桩侧摩阻力及桩身自重对倾斜荷载下基桩内力及位移计算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桩侧存在空洞的倾斜受荷桩承载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水平荷载、空洞尺寸、空洞垂直距离及水平距离等因素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变化规律。最后,基于上、下限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对多溶洞体系下岩溶区嵌岩桩竖向承载性状进行研究。考虑桩和溶洞的耦合作用机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假定,建立多溶洞体系下嵌岩桩计算模型;采用自主研发的上、下限有限元极限分析程序进行数值计算,详细讨论嵌岩深度、上覆土层荷载、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溶洞大小等因素对嵌岩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6种工况深入探讨了桩-洞、洞-洞相对位置对承载力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嵌岩桩承载力的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的速度场和能量耗散场,得到了多溶洞体系嵌岩桩的典型破坏模式。
二、断裂破碎带地基条件下某工程基础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断裂破碎带地基条件下某工程基础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特殊地质条件下除险加固水闸的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水闸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1.1 西大楼闸工程概况 |
2.1.2 卞庄闸工程概况 |
2.1.3 晁村闸工程概况 |
2.1.4 贾庄闸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 |
2.2.1 西大楼闸工程地质 |
2.2.2 卞庄闸工程地质 |
2.2.3 晁村闸工程地质 |
2.2.4 贾庄闸工程地质 |
3 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案 |
3.1 西大楼闸 |
3.1.1 基础设计 |
3.1.2 地基处理方案 |
3.2 卞庄闸 |
3.2.1 基础设计 |
3.2.2 地基处理方案 |
3.3 晁村闸 |
3.3.1 基础设计 |
3.3.2 地基处理方案 |
3.4 贾庄闸 |
3.4.1 基础设计 |
3.4.2 地基处理方案 |
(1)闸室地基处理 |
(2)门库地基处理 |
4 结论 |
(2)东昆仑北麓夏日哈木地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湿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
1.1 地区概况 |
1.2 地层条件 |
①细砂(Q eol+dl): |
②粗砂(Q eol+dl): |
③砾砂(Q eol+dl): |
④角砾(Q eol+dl): |
⑤碎石土(Q col+dl): |
⑥卵石层(Q al+pl): |
(1)强风化花岗岩层: |
(2)中风化花岗岩层: |
(3)强风化变质砂岩: |
(4)中风化变质砂岩: |
1.3 地质构造 |
2 试验设计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设备安装 |
2.3 试验步骤 |
(1)加载分级 |
(2)沉降观测 |
(3)终止试验条件 |
2.4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3 试验及成果分析 |
3.1 平板载荷试验 |
3.2 湿陷性载荷试验 |
3.3 浸水载荷试验 |
3.4 湿陷性等级判定 |
4 结论及建议 |
(3)岩溶强发育地区钻(冲)孔桩设计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1.1 结构体系 |
1.2 岩土地质条件 |
1.3 基础选型 |
2 桩基持力层检测 |
2.1 抽芯检测 |
2.2 静荷载试验 |
2.3 检测结果分析 |
3 桩基持力层处理方法及措施 |
3.1 补充勘探资料 |
3.2 桩基持力层处理方法 |
1)破碎带范围外的桩基处理 |
2)破碎带范围内的桩基处理 |
4 桩基持力层处理方案的效果 |
5 结论 |
(4)断层破碎带发育地段桩基持力层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程概况 |
3.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3.1 地质构造的影响 |
(1)高要—惠来东西向构造带 |
(2)紫金—博罗断裂构造带 |
3.2 新构造运动 |
4. 地层岩性 |
5. 桩基持力层分析与确定 |
5.1 破碎带范围岩石试验 |
5.2 单桩承载力验算 |
5.3 破碎带作持力层适宜性分析 |
6. 结语 |
(5)贵州某岩溶地区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地质条件 |
3 桩端顶板厚度对基础设计影响 |
4 溶洞对桩基设计影响 |
5 临空面及应力扩散角对基础设计影响 |
6 同一建筑多种基础形式及遇溶洞时处理措施 |
7 结论 |
(6)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建造工程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现状 |
1.2.1 我国高放废物分类及其来源 |
1.2.2 地质处置研究概况 |
1.2.3 地质处置安全评价发展现状和趋势 |
1.2.4 选址和场地评价工作研究现状 |
1.2.5 处置库概念设计模型研究现状 |
1.2.6 处置库洞室开挖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7 处置库近场环境研究现状 |
1.2.8 处置库核素迁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选址技术准则研究 |
2.1 国外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技术准则和建议 |
2.1.1 IAEA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
2.1.2 欧共体与北欧五国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
2.1.3 美国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
2.1.4 其他国家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准则和建议 |
2.2 国外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选址技术准则及建议 |
2.2.1 法国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
2.2.2 比利时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
2.2.3 瑞士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
2.2.4 德国黏土岩处置库选址准则与建议 |
2.3 国内黏土岩处置库场址筛选安全要求与技术准则推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塔木素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
3.1 工区自然地理、经济、外部配套条件概况 |
3.1.1 工区位置、交通简况 |
3.1.2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
3.1.3 气候特征 |
3.1.4 工程用电特征 |
3.1.5 工程用水特征 |
3.1.6 建造工程材料来源及供应 |
3.2 区域构造及地震特征 |
3.3 地层、岩性特征 |
3.4 水文地质特征 |
3.4.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特征 |
3.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
3.4.3 水化学特征 |
3.5 地表土体及不良地质特征 |
3.5.1 地表土特征 |
3.5.2 不良地质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塔木素地区岩体特性研究 |
4.1 钻孔位置 |
4.2 黏土岩岩石学特征 |
4.2.1 宏观特征分析 |
4.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2.3 岩样薄片鉴定分析 |
4.3 黏土岩物理力学性质 |
4.3.1 含水率 |
4.3.2 密度 |
4.3.3 渗透率 |
4.3.4 自由膨胀率 |
4.3.5 热学性能 |
4.3.6 声波测试试验 |
4.3.7 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
4.3.8 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
4.4 钻孔工程地质特征 |
4.4.1 岩石裂隙研究 |
4.4.2 综合地球物理参数分析 |
4.4.3 地应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拟建处置库洞室稳定性及数值模拟研究 |
5.1 围岩级别划分 |
5.2 洞室开挖基本理论 |
5.2.1 洞室开挖后的弹性应力状态 |
5.2.2 洞室开挖后的塑性应力状态 |
5.3 数值模拟方案 |
5.3.1 模拟软件简介 |
5.3.2 模拟工程概况 |
5.3.3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 |
5.3.4 模型参数设置 |
5.4 开挖过程中稳定性变化规律 |
5.4.1 竖井分布开挖稳定性变化规律 |
5.4.2 主巷道稳定性变化规律 |
5.4.3 竖井-主-支洞室群稳定性变化规律 |
5.4.4 地应力方位对洞室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拟建处置库近场力-热顺序耦合模拟研究 |
6.1 拟建处置库近场环境分析 |
6.2 基本原理 |
6.3 近场力-热顺序耦合数值模拟方案 |
6.3.1 工程概况及数值计算模型 |
6.3.2 模型参数设置 |
6.3.3 假定、初始及边界条件 |
6.4 近场环境变化规律 |
6.4.1 温度场变化规律 |
6.4.2 位移场变化规律 |
6.4.3 应力场变化规律 |
6.4.4 塑性区变化规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拟建处置库核素迁移研究 |
7.1 核素迁移情景分析 |
7.2 核素在黏土岩中的运移机制 |
7.2.1 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 |
7.2.2 地下水溶质数学模型 |
7.3 远场核素迁移数值模拟方案 |
7.3.1 研究区概况 |
7.3.2 数值计算模型 |
7.3.3 相关参数选取 |
7.4 核素迁移规律 |
7.4.1 地下水流场变化规律 |
7.4.2 不同核素迁移变化规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72-2017)部分条文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部分条文探析 |
3 结语 |
(8)昆明某建筑场地地基岩溶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发育规律的相关研究 |
1.2.2 三维可视化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岩溶发育环境 |
2.1 自然地理及工程概况 |
2.2 区域地壳稳定性 |
2.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2 地震 |
2.3 区域地质环境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 |
2.3.3.1 区域构造 |
2.3.3.2 近场构造 |
2.3.3.3 区内构造 |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岩土层含水特性 |
2.4.2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
2.4.3 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发育特征 |
3.1 研究区岩溶发育形态 |
3.1.1 研究场地外围岩溶 |
3.1.2 场区地基岩溶 |
3.1.2.1 场区地基结构及地层单元 |
3.1.2.2 场区地基岩溶形态 |
3.2 场区岩溶空间分布规律 |
3.2.1 岩溶发育平面分区 |
3.2.2 岩溶发育垂向分带 |
3.2.3 深部岩溶问题 |
3.3 场区岩溶发育的受控因素分析 |
3.3.1 地层岩性及产状控制岩溶的发育程度 |
3.3.2 地质构造影响岩溶的发育趋势 |
3.3.3 地下水影响岩溶的发育范围 |
3.4 场区岩溶作用 |
3.4.1 岩石与岩体 |
3.4.2 构造 |
3.4.3 场区地基岩溶发育史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溶发育规律的三维可视化 |
4.1 三维地质建模理论 |
4.2 三维建模软件(SKUA-GOCAD)简介 |
4.3 场区三维地层结构模型的构建 |
4.3.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4.3.2 不同地质界面的构建 |
4.3.3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 |
4.4 场区地基岩溶化分析 |
4.4.1 基于场区地基三维模型的岩溶化分析 |
4.4.2 基于勘察钻孔三维视图的岩溶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场区三维模型的场地溶洞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
5.1 计算模型结构概化 |
5.2 模型介质参数选取 |
5.3 场地溶洞围岩稳定性三维数值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及论文发表) |
(9)广东佛山君耀广场地基岩土工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选题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环境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作方法 |
2.3 区域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4 区域地层 |
2.5 区域地质构造 |
2.6 区域地震活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
3.1 场地地层岩性 |
3.2 场地地质构造 |
3.3 场地岩土层分布 |
3.4 场地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及参数 |
3.5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3.5.1 地下水埋深及赋存状态 |
3.5.2 地下水水质类型及腐蚀性评价 |
3.5.3 土层渗透组合特征 |
3.5.4 水文地质试验 |
3.5.5 土的腐蚀性评价 |
3.6 场地地基的地震效应 |
3.6.1 场地类别判别 |
3.6.2 砂土液化判别 |
3.6.3 地震动参数确定 |
3.6.4 抗震地段划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体工程特性分析 |
4.1 变形特性 |
4.2 强度特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场地地基岩土质量影响评价 |
5.1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
5.1.1 不良地质作用 |
5.1.2 特殊性岩土 |
5.2 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
5.3 地基岩土分析与评价 |
5.3.1 地基岩土分析 |
5.3.2 地基均匀性评价 |
5.4 成桩可能性评价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5.5 特殊性岩土对桩基的影响评价 |
5.6 地下水对桩基的影响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基基础建议 |
6.1 基础选型建议 |
6.2 桩基方案建议 |
6.2.1 预制桩基础 |
6.2.2 冲孔、旋挖灌注桩基础 |
6.2.3 单桩竖向承载力估算 |
6.3 基坑开挖支护建议 |
6.3.1 坑工程安全等级 |
6.3.2 开挖与支护 |
6.3.3 降水及截水 |
6.3.4 现场监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岩溶区嵌岩桩承载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桩基发展概况及其应用 |
1.1.2 桩基的分类 |
1.1.3 桩基的适用范围 |
1.2 岩溶的工程特性及危害 |
1.2.1 岩溶的概念及特征 |
1.2.2 岩溶分布规律 |
1.2.3 岩溶的工程特性及评价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2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岩溶区嵌岩桩研究现状 |
1.4.1 试验研究现状 |
1.4.2 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
1.4.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6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岩溶区嵌岩桩承载特性及计算方法研究 |
2.1 概述 |
2.2 岩溶区桩基竖向承载机理 |
2.2.1 岩溶区嵌岩桩竖向荷载传递特性 |
2.2.2 岩溶区嵌岩桩桩侧荷载传递机理 |
2.2.3 岩溶区嵌岩桩桩端荷载传递机理 |
2.3 岩溶区嵌岩桩破坏模式 |
2.3.1 岩石的变形特性 |
2.3.2 岩石的破坏判据 |
2.3.3 溶洞顶板的破坏模式 |
2.4 岩溶区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2.4.1 普通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
2.4.2 岩溶区溶洞顶板承载力确定方法 |
2.5 小结 |
第3章 竖向荷载下桩端下伏溶洞稳定性分析研究 |
3.1 概述 |
3.2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解答 |
3.2.1 弹性理论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 |
3.2.2 弹性理论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表示 |
3.2.3 保角变换与曲线坐标 |
3.2.4 柯西(caughy)积分 |
3.3 竖向荷载下桩端下伏溶洞稳定性受力分析模型 |
3.3.1 计算模型假定 |
3.3.2 重力作用下含溶洞岩层应力场求解 |
3.3.3 桩端荷载作用下应力场求解 |
3.3.4 溶洞稳定性分析 |
3.4 算例验证 |
3.4.1 数值模拟验证 |
3.4.2 工程应用验证 |
3.5 小结 |
第4章 竖向荷载下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基于梁板体系的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1 抗冲切模型极限承载力 |
4.2.2 抗剪切模型极限承载力 |
4.2.3 抗弯拉模型极限承载力 |
4.3 溶洞顶板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4.3.1 模型试验概况 |
4.3.2 试验步骤与加载控制条件 |
4.3.3 试验结果 |
4.3.4 试验分析 |
4.3.5 试验结论 |
4.4 考虑任意溶洞位置的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 |
4.4.1 简化计算模型 |
4.4.2 桩端承载机理分析 |
4.4.3 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步骤 |
4.4.4 溶洞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算例验证 |
4.5.1 模型试验验证 |
4.5.2 工程算例验证 |
4.6 小结 |
第5章 倾斜荷载下岩溶区基桩承载特性及其计算方法研究 |
5.1 概述 |
5.2 倾斜荷载下基桩计算方法研究 |
5.2.1 概述 |
5.2.2 简化计算模型 |
5.2.3 微分方程的建立 |
5.2.4 幂级数解答 |
5.2.5 算例分析 |
5.3 倾斜荷载下岩溶区基桩数值模拟分析 |
5.3.1 ABAQUS 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
5.3.2 计算分析模型建立 |
5.3.3 分析方案 |
5.3.4 .计算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多溶洞体系岩溶区嵌岩桩承载力有限元极限分析研究 |
6.1 概述 |
6.2 有限元极限分析理论简介 |
6.2.1 极限分析的基本原理 |
6.2.2 上限分析的数值模型 |
6.2.3 下限分析的数值模型 |
6.3 简化计算模型 |
6.3.1 计算假定 |
6.3.2 网格划分 |
6.3.3 参数取值及评价指标 |
6.3.4 计算步骤 |
6.4 计算结果及讨论 |
6.4.1 计算结果分析 |
6.4.2 多溶洞体系下岩溶区嵌岩基桩影响因素分析 |
6.4.3 嵌岩桩桩端极限破坏模式 |
6.5 算例验证 |
6.5.1 算例1 |
6.5.2 算例2 |
6.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附录 B 重力作用下方形溶洞的应力场求解 |
四、断裂破碎带地基条件下某工程基础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特殊地质条件下除险加固水闸的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案[J]. 张太俊. 水利技术监督, 2022(01)
- [2]东昆仑北麓夏日哈木地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湿陷性研究[J]. 逯登栋,乔玉财,万世斌,张青福,陆万杰,董英平. 世界有色金属, 2021(20)
- [3]岩溶强发育地区钻(冲)孔桩设计与处理[J]. 佟旋,黄洲,张兴富,蔡惠娇,苏健峰,向伟明. 建筑科学, 2021(05)
- [4]断层破碎带发育地段桩基持力层的确定[J]. 赵明星. 西部资源, 2021(02)
- [5]贵州某岩溶地区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研究[J]. 黑晓丹,苟斌斌,孙海峰,殷磊,吕树方,朱权秀. 建筑结构, 2021(03)
- [6]塔木素地区高放废物黏土岩处置库建造工程条件研究[D]. 段谟东.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72-2017)部分条文探析[J]. 方雨明. 土工基础, 2019(03)
- [8]昆明某建筑场地地基岩溶发育规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D]. 刘文祥.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广东佛山君耀广场地基岩土工程特性研究[D]. 高铭. 长安大学, 2019(01)
- [10]岩溶区嵌岩桩承载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D]. 徐卓君. 湖南大学, 2018(06)
标签:地质论文;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文; 桩基工程论文; 地基处理方法论文; 建筑场地类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