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点对点模式的消息机制与数据传输(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锋,胡春燕,聂坤明[1](2021)在《基于工作流引擎的指挥控制软件插件集成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现有指挥控制系统可重用性和扩展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工作流引擎的指控软件插件集成方法。提出基于UML的指挥控制工作流建模方法,并基于映射规则实现UML与BPMN2.0的映射;提出基于本体的插件匹配方法,使用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实现插件匹配,使用工作流扩展元素实现工作流活动与插件的关联;提出基于工作流引擎的指挥控制软件集成机制,使用工作流引擎、消息中间件和插件集成平台实现指挥控制软件的动态集成。设计了基于工作流引擎的指挥控制软件集成平台,详细介绍了指挥控制工作流建模、插件匹配和插件集成的具体实现。最后以美军火力旅为案例开发原型系统,通过实例验证了文章方法具有流程可变和动态集成的敏捷适变能力。
孙志朋[2](2021)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稻生长环境监测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水稻产量及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水稻产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水稻在平均亩产量和水、肥、药等利用率方面相比农业发达国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采集水稻生长环境信息,有的放矢地指导农业生产,已被证明是提高产量和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农业物联网技术以信息感知设备、通讯网络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为核心,通过农业科学化管理,达到合理使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目的。目前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临网络覆盖范围小、监测项目受限、传输成本高、供电时间短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水稻生长环境监测的普及和智能化程度。随着低功率广域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物联网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更多角度。因此,本文结合物联网及其关联技术,构建了适合监测水稻生长环境的广覆盖、低功耗、智能化的物联网监测系统,并对系统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实时地了解水稻生长的环境因素,从而更好的指导水稻生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基于边缘计算的水稻生长环境监测物联网的架构。设计了一种功耗低、传输距离远、融合害虫监测功能的水稻生长环境信息监测物联网架构,将高清晰图像传输与低功率广域网进行异构融合,实现了低功率广域网布局下的水稻害虫监测及生长环境信息采集功能。应用NS3软件对水稻生长环境布设大量传感器监测节点的情况进行了仿真,得出了两种ACK机制下网络传输质量的优势参数组合范围对比,给出了需提升网络传输质量的参数组合范围及建议。(2)设计了应用边缘计算技术的水稻生长环境在线监测网关。在支持LoRaWAN和802.11g协议异构组网的基础上,设计了边缘计算网关的功能架构和数据通信架构。通过虚拟化容器技术,将LoRaWAN服务器、在线害虫识别计数算法、实时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打包成镜像,在农业生产现场形成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化运作的边缘计算模式。采用边缘消息中间件的方式规范化定制各功能模块之间以及云、边之间的数据传输。经实际测试,网关可以同时实现各模块功能,在每秒500/1000条并发压力测试中,平均负载分别为0.22/2.99,系统资源利用率稳定,采用的边缘消息中间件模式数据传输稳定可靠,田间实际测试数据传输成功率达99.1%。(3)设计了一种高准确性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案。实时对水稻生长环境信息进行在线监测,通过改进算法,对上传的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测试,对比传统的融合算法方差降低了约25%左右,切实提高了获取水稻生长环境数据的准确率。(4)研究了水稻害虫在线识别人工智能算法。对采集的水稻害虫图像进行自动化图像预处理工作,使用图像增强、图像分割等传统图像处理技术优化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在线害虫识别计数方法:使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算法,在TensorFlow框架下完成对监测节点上传的害虫图像在线识别及计数。通过测试,识别准确率达到89%。将图像识别结果以数字方式输出,大幅降低了物联网传输和云端计算的压力。(5)构建水稻生长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云平台。将所有监测节点采集的数据进行动态可视化展示,根据采集的信息内容结合专家系统给出相应的决策意见进而指导水稻生产。
邓鑫,王祝先,杨英奎,刘晓源,董洋[3](2021)在《基于RabbitMQ技术的气象标准格式数据传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阐述了我省气象通讯系统基于消息中间件RabbitMQ的气象资料收集和分发技术,讲述了基于RabbitMQ消息中间件的通信传输模式和气象通讯系统2.0版本的技术框架。结果证明,基于RabbitMQ消息中间件的黑龙江省气象标准格式传输方式运行稳定,大大提高了气象数据的传输速率和服务能力。
孟成伟[4](2021)在《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公共卫生消杀监管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后疫情时代下公共卫生问题逐渐变成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消杀方面,对于如何在公共场所进行高效的消杀和监管这一问题,传统的人工消杀或普通机器消杀仍存在着局限性。而物联网的崛起,智能消杀设备与物联网监管平台的结合,恰恰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本文开发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公共卫生消杀监管系统。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公共卫生的发展、物联网平台的研究及公共卫生消杀监管系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将物联网技术与传统的化工过程学科相结合,设计了一套低成本的物联网杀菌除臭设备,并开发了集成数据实时上报存储、设备管理、用户管理以及数据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卫生消杀监管系统,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垃圾站和公厕两大场景。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针对垃圾站和公厕两大场景分别设计了新颖的感知层智能消杀设备以及对应用层数据中心和监管平台进行了架构设计和实现。其中,感知层中针对垃圾站和公厕两个场景分别设计了结构简单的智能设备,采用臭氧技术实现实时且较为彻底的杀菌除臭功能,通过单一的传感器低成本地获取垃圾桶消杀状态、垃圾桶满溢或者厕所用水量、厕所使用人次等数据。数据中心平台对于海量数据存储采用自动建表、分片存储方式,实现了数据的高效存储和查询;采用Redis缓存来优化实现设备的在线情况和在线数量功能;提出了一种简单的优化算法来实现高性能、低存储的方案。监管平台则用于物联网设备的管理、用户的管理以及提供相关的接口便于数据的可视化。整个监管平台兼容不同应用场景的消杀设备,并且通过Web和微信小程序两种方式来满足不同用户多样化消杀监管的需求。本文最后介绍了公共卫生消杀监管系统在多个实际试点垃圾站和公厕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平台监管系统进行了性能压力测试,验证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实际应用表明消杀设备杀菌除臭效果良好,平台监管系统运行正常,满足用户的要求,开发任务基本完成。文末对这段时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王屹[5](2020)在《基于数据内容的消息中间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推进与互联网软硬件的广泛普及以及“互联网+”产业形态的兴起,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来临。剧增的数据量一方面为数据挖掘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为智能与便捷的网络服务,另一方面其带来的网络传输与存储需求也对现有的软件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催生了分布式技术的持续演进。消息中间件技术是分布式系统中为收发两端应用提供高效数据分发服务,支撑分布式系统平稳应对大数据量并发访问的软件技术。如今,在日益发展壮大的网络规模下,直面数据洪峰的消息中间件在吞吐率和传输时延上的性能瓶颈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巨大的数据传输需求使得数据服务提供商不得不部署大量的服务器组成复杂的中间件集群,从而导致了集群部署运维成本的飞升,数据传输所占用的网络带宽与存储资源又影响了分布式系统的整体服务效率。现有的消息中间件通过优化IO,减少冗余流程,增大并发线程数等传统软件优化方法来提升系统性能表现,但随着消息中间件软件的日臻完善这种做法所能带来的性能提升已逐渐遇到瓶颈。消息中间件亟需实现进一步性能提升的手段。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数据驱动消息传输的思想,立足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迫切需要更高性能的消息中间件的现实,结合新兴的机器学习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内容的消息中间件技术。针对消息中间件的吞吐量性能瓶颈,为改善消息中间件在大数据场景下对网络带宽与存储资源高占用的现状,本文设计了自编码训练模块,创新性地将自编码器引入消息中间件来对数值型消息进行最大程度的压缩,进而提升系统的吞吐率。针对分布式系统中存在的对关键热点数据的低时延传输需求,本文提出了分级消息传输方案,允许通过解析消息内容为消息设置优先级。通过将高优先级消息基于内存存储,而对存储于磁盘的普通消息利用内存映射技术进行优化,可以实现关键数据的优先高速传输,为关键业务的快速响应提供了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分布式环境设计了一套消息中间件系统。基于所设计方案,本文完成了整体系统的实现与部署,并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与可用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现存其他的消息中间件相比,本文所设计的消息中间件在吞吐率与部分消息的时延性能上具有优势。这一结果表明,通过引入数据分析方法提升消息中间件的性能表现是可行的,这为消息传输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分布式消息传输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温迅[6](2019)在《基于JMS中间件技术的高校在线选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深和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人数剧增,在学生选课时,传统B/S架构的选课系统在高并发请求的冲击下,由于数据库处理能力有限,从而系统中堆积了大量等待线程,最终造成系统响应速度减慢甚至资源耗尽宕机。常规的解决方案一般采用高性能数据库或者搭建服务器集群并做负载均衡以提高处理能力。然而,在大部分时间,选课系统并没有多少访问量,大量的服务器或高性能数据库将会闲置成为一种资源浪费。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JMS消息中间件技术的高校选课系统作为高校选课场景中高并发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给出了基于JMS消息中间件的高校选课系统的总体设计井给出了除常规选课信息管理功能外的性能指标,同时针对高并发场景提出消息中间件应满足限流、可靠存储等功能。其次,在满足JMS(Java Musap Serviee)规范的基础上实现了消息中间件WMQ,其中针对处理能力不匹配带来的消息积压问题,采用高井发场景中常用的令牌桶算法设计了限流器,为WMQ提供了流量控制功能;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采用文件形式对消息进行持久化并设计实现了持久化索引与文件结构:提供线程管理功能以支持多客户的连接和操作:此外还提供日志和事件监听功能:最后,基于SpringBoot框架实现了高校在线逸课系统并结合Redis缓存技术对系统性能做进一步提升,并对基于JMS消息中间件技术的高校在线选课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实现的基于JMS消息中间件的高校选刘系统支持5000人间时在线,30000请求并发操作,峰值TPS(每秒事务处理数)约为9500/sec,平均TPS为3925.7req/s,平均请求处理时间214ms,3万请求的总处理时间为8s,可靠性为9775%系统所有功能正常使用,性能良好。
吴晗[7](2019)在《基于AMQP的消息中间件的设计和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分布式技术的快速发展,消息中间件已成为各类分布式系统的重要组件,得到广泛应用。消息中间件实现了分布式应用间的时间、空间以及流程解耦,做到消息发送方与接收方完全独立,实现了模块间的松耦合。借助消息中间件,开发者无需关注消息传递的具体细节,只需专注于自身业务逻辑的实现。消息中间件在满足消息传输需求的同时降低开发的难度。本文在遵循高级消息队列协议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消息中间件。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在高级消息队列协议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消息代理和中间件客户端。中间件客户端提供消息发送与消息接收的接口,消息代理接收并对消息进行路由,最终将消息推送至对应的接收者。(2)对中间件的可靠性进行设计。本文针对消息流转过程进行设计,在高级消息队列协议的基础上引入了明确的消息应答机制,保证了消息在消息生产过程和消息消费过程的可靠性。此外,通过在消息代理间进行数据同步,使数据在多节点冗余,保证了消息在消息代理存储过程的可靠性。(3)对中间件的高可用性进行设计。本文为消除单点故障带来的影响,引入双机主备与双机互备架构,并结合数据同步机制与自动故障转移机制,实现了消息中间件的高可用。此外,通过生产发送过程中使用令牌桶算法和消息预取限制策略实现的流量控制机制,保证中间件的稳定吞吐,进一步提高了可用性。该消息中间件目前已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在实际使用中,该中间件表现良好,实现了预期设计目标,满足了公司对于高可靠性消息传输的需求。消息中间件的实现,为各业务模块间的消息通信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涛[8](2019)在《天线一体化设计知识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天线一体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不断应用,积累了大量天线设计经验与知识,这些经验与知识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发挥其价值。传统的纸质或电子文档式的知识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频繁化和碎片化的知识更新需求,而互联网化的知识管理平台则可以满足碎片知识管理的实时性与自动化要求。本文以天线一体化设计知识管理平台为目标,对自动化知识管理平台的构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知识管理平台总体需求与设计研究。从知识管理平台建设的基本目的出发,分析平台的功能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管理平台总体技术进行选型,制定平台建设过程中的总体设计原则,包括功能性设计与非功能性设计,确立了平台以问答集合为基础的碎片知识管理模式。(2)知识管理平台关键系统设计研究。挑选平台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和高设计复杂度的系统进行分析,对比系统可选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依此确定系统采用的设计方式,包括异步非阻塞消息系统、排序推荐系统、敏感词屏蔽系统、文件管理系统,为平台提供了应对频繁化知识更新的性能与安全保障。(3)知识管理平台实现方式研究。根据知识管理平台总体设计要求,搭建平台基础框架,对平台基础模块进行详细实现,包括登录模块、首页模块、提问模块、回答模块、搜索模块、评价模块、关注模块、消息模块、敏感词模块、邮件模块、日志模块,并对平台关系化数据库的表结构以及非关系化数据库键值对结构进行设计,提升了平台在知识更新与检索方面的功能完备性。(4)知识管理平台测试方法研究。研究平台型应用测试方法,制定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知识管理平台测试方案,完成测试方案中拟定的测试项目,包括实现测试、安全测试、性能测试,验证了平台在功能、安全与性能方面的表现。
许志耿[9](2018)在《面向国产SW26010众核处理器的科学计算核心深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神威·太湖之光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发并登顶TOP500排行榜的超级计算机系统,搭载了国产SW26010众核处理器。该处理器的架构与传统众核处理器、通用图形处理器相比有很大区别,其浮点运算理论峰值高达3.06TFlops,但主存理论峰值带宽仅为134GB/s,导致浮点运算与访存能力极不平衡。为充分发挥科学计算应用在SW26010处理器上的性能,同时评估该处理器在科学计算领域的应用潜力,我们研究了基于SW26010架构的科学计算核心深度优化方法。首先,我们使用自主研发的汇编微基准测试集,全面评估了SW26010众核处理器流水线、访存和片上通信的性能和架构特点。然后,针对计算密集型核心——稠密矩阵乘法,我们设计了基于片上寄存器通信的多级并行算法,并且在底层汇编指令层面实现了高效计算内核,使单、双精度矩阵乘法的性能均达到了处理器理论峰值性能的90%以上;针对访存密集型核心——Stencil计算,我们采用了对空间与时间维度分块、重叠数据传输与计算、基于寄存器通信提高计算强度等优化策略,将性能提升到了理论最高优化性能的70%以上。基于架构研究、计算核心优化的结果,我们发现:(1)对于访存密集型应用,以及部分计算强度低于33.84的计算密集型应用,设计基于寄存器通信的数据共享和并行计算方法是打破SW26010的访存性能瓶颈、获取更高性能的重要途径;(2)对于高计算强度的科学应用,底层汇编指令重排和提高指令双发射率是发挥处理器计算性能的核心优化手段。
解冰珊[10](2017)在《面向无线智能锁应用的安全控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接入控制系统安全性的要求提高,场景更加复杂,无线智能锁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针对物联网中两种低能耗、不便连接的应用场景:无线门禁和公共自行车智能锁设计了两种安全机制,融合了近场通信技术和指纹识别,实现方便、快捷、安全的接入控制。本文首先分析NFC近场通信技术的协议栈,找出其采用明文传输可能被特殊设备窃听的风险。然后对无线智能锁的通信过程建立了通用场景模型,分析了潜在的威胁和本文对策。然后针对无线门禁和公共自行车各自的特点和需求,对于门禁系统设计了一种采用传统密码学算法的安全控制机制,并使用CPN建模分析了其对非法接入攻击和窃听攻击的抵抗性。对于公共自行车智能锁设计了一种超轻量级的安全机制,CPN建模分析其对非法接入攻击和异步攻击的安全性。两种机制都实现了一次一密的设计,在保证了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NFC进行信息交互和指纹识别保证身份,保证了使用的方便快捷。对于二者NFC交互过程的原型实现表明本文设计的机制运行足够稳健,有着良好的前景。本文提出的机制能够抵抗重放攻击和窃听攻击,保证信道隔离。
二、基于点对点模式的消息机制与数据传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点对点模式的消息机制与数据传输(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稻生长环境监测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物联网技术在大田农业领域研究现状 |
1.3.2 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害虫识别领域研究现状 |
1.3.3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
1.3.4 边缘计算领域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稻生长环境监测物联网的构建与仿真 |
2.1 水稻生长环境监测物联网总体架构 |
2.2 水稻生长环境监测物联网传输层协议 |
2.2.1 Lo Ra扩频技术 |
2.2.2 LoRaWAN终端类型 |
2.2.3 LoRaWAN物理帧结构分析 |
2.2.4 LoRaWAN MAC层分析 |
2.2.5 WiFi Socket传输机制 |
2.3 水稻生长环境监测物联网终端节点设计 |
2.3.1 传感器监测节点设计 |
2.3.2 害虫监测节点设计 |
2.4 水稻生长环境监测物联网仿真 |
2.4.1 仿真环境 |
2.4.2 仿真系统参数设置 |
2.4.3 仿真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稻生长环境监测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设计 |
3.1 边缘计算网关整体设计 |
3.2 边缘计算网关主要功能模块 |
3.2.1 MQTT服务模块 |
3.2.2 LoRaWAN服务器模块 |
3.2.3 害虫识别模块 |
3.2.4 数据融合模块 |
3.3 边缘计算网关功能实现流程 |
3.3.1 基础资源层 |
3.3.2 边缘消息中间件服务的搭建 |
3.3.3 害虫识别模块的实现 |
3.3.4 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 |
3.3.5 Docker容器管理 |
3.4 网关硬件设计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
4.1 数据融合的定义 |
4.2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概述 |
4.2.1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原理 |
4.2.2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优势 |
4.2.3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体系结构 |
4.2.4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分级 |
4.3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
4.3.1 常用融合算法概述 |
4.3.2 加权算法原理 |
4.3.3 加权算法改进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稻害虫图像在线识别方法研究 |
5.1 害虫图像采集 |
5.2 害虫图像预处理方法 |
5.2.1 图像增强技术 |
5.2.2 图像分割技术 |
5.2.3 图像形态学处理 |
5.2.4 图像标记及信息提取 |
5.3 基于TensorFlow的害虫图像识别方法 |
5.3.1 卷积神经网络 |
5.3.2 Tensor Flow概述 |
5.3.3 害虫图像数据集 |
5.3.4 害虫图像识别 |
5.3.5 害虫图像识别实验结果 |
5.4 害虫图像计数方法 |
5.4.1 害虫图像计数流程 |
5.4.2 害虫图像计数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稻生长环境监测物联网云平台 |
6.1 云平台系统设计 |
6.2 云平台功能介绍 |
6.2.1 平台主界面 |
6.2.2 大气环境模块 |
6.2.3 土壤环境模块 |
6.2.4 害虫监测模块 |
6.2.5 监测点分布模块 |
6.2.6 分析与诊断模块 |
6.2.7 用户设置模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RabbitMQ技术的气象标准格式数据传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消息技术 |
2.1 消息中间件概述 |
2.2 Rabbit MQ介绍 |
3 Rabbit MQ在我省CTS2.0中的应用 |
3.1 我省气象观测资料 |
3.2 消息传输架构 |
3.3 封装消息和分配路由 |
4 结束语 |
(4)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公共卫生消杀监管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 |
1.2.2 物联网平台研究现状 |
1.2.3 公共卫生消杀监管系统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2 系统相关技术的介绍 |
2.1 杀菌技术 |
2.2 云计算技术 |
2.3 物联网通信协议 |
2.3.1 MQTT协议 |
2.3.2 CoAP协议 |
2.3.3 私有TCP协议 |
2.4 Java技术 |
2.4.1 SpringBoot框架 |
2.4.2 Netty框架 |
2.4.3 MyBatis框架 |
2.5 Web前端开发技术 |
2.6 微信小程序开发技术 |
2.7 中间件技术 |
2.7.1 RabbitMQ消息中间件 |
2.7.2 Redis缓存 |
2.8 本章小结 |
3 公共卫生消杀监管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1 硬件智能消杀 |
3.1.2 平台数据收发 |
3.1.3 平台数据监测 |
3.1.4 平台设备管理及监控 |
3.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3.3 系统架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感知层消杀设备的实现 |
4.1 杀菌除臭原理 |
4.2 网关模块 |
4.3 对垃圾桶智能杀菌除臭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功能实现 |
4.3.1 对垃圾桶杀菌除臭设备的选型 |
4.3.2 杀菌除臭状态监测实现 |
4.3.3 垃圾桶满溢监测实现 |
4.3.4 环保排放 |
4.4 对公厕智能杀菌除臭装置的结构设计及功能实现 |
4.4.1 对公厕杀菌除臭设备的选型 |
4.4.2 臭氧气体注入方式 |
4.4.3 流量计的多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应用层数据中心的实现 |
5.1 数据中心的架构 |
5.2 数据中心的业务流程 |
5.3 数据接收的实现 |
5.3.1 通信协议结构 |
5.3.2 数据接收 |
5.3.3 数据处理 |
5.4 消息中间件的实现 |
5.4.1 配置信息 |
5.4.2 数据的发送 |
5.4.3 数据的监听及二次处理 |
5.5 数据存储的实现 |
5.5.1 数据库设计 |
5.5.2 数据库分表 |
5.5.3 数据存储 |
5.6 基于上传数据的功能实现 |
5.6.1 在线数量和在线设备状态的查询实现 |
5.6.2 最后上报数据 |
5.6.3 设备租期监管 |
5.7 数据中心功能测试 |
5.8 本章小结 |
6 应用层监管平台的实现 |
6.1 监管平台的架构 |
6.2 服务端的实现 |
6.2.1 服务端三层架构的实现 |
6.2.2 数据库的设计 |
6.3 Web应用的实现 |
6.3.1 框架与应用结构 |
6.3.2 设备管理 |
6.3.3 数据展示 |
6.3.4 用户管理 |
6.4 微信小程序应用的实现 |
6.4.1 框架与应用结构 |
6.4.2 设备查看 |
6.4.3 GIS展示 |
6.4.4 用户中心 |
6.5 监管平台功能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7 系统的搭建及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
7.1 系统搭建 |
7.1.1 消杀设备的搭建 |
7.1.2 服务器的选择及环境搭建 |
7.2 系统实际应用 |
7.3 系统性能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科研成果 |
(5)基于数据内容的消息中间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消息中间件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消息中间件技术体系 |
2.1.1 消息中间件组成原理 |
2.1.2 消息中间件的消息模型 |
2.1.3 消息中间件的性能评价指标 |
2.2 自编码压缩技术 |
2.2.1 自编码器技术简介 |
2.2.2 适用于数据压缩的自编码器 |
2.3 消息存储技术 |
2.3.1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消息存储 |
2.3.2 基于文件的消息存储 |
2.3.3 KV存储 |
2.4 分布式计算技术 |
2.4.1 概述 |
2.4.2 系统相关组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据内容的消息中间件技术 |
3.1 消息中间件性能分析 |
3.2 消息中间件的传统性能优化方法 |
3.3 基于数据内容的消息中间件性能优化方法 |
3.3.2 基于自编码器的吞吐率优化 |
3.3.3 基于分级消息的时延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内容的消息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4.2 系统架构设计 |
4.2.1 总体架构设计 |
4.2.2 系统工作流程 |
4.3 核心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全局协调模块 |
4.3.2 编码器训练模块 |
4.3.3 消息队列模块 |
4.3.4 消息分区模块 |
4.3.5 消息客户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部署与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系统可用性测试 |
5.2.1 消息传输测试 |
5.2.2 高可用性测试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3.1 系统吞吐率测试 |
5.3.2 消息时延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JMS中间件技术的高校在线选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任务 |
1.4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
2 系统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介绍 |
2.1 消息中间件 |
2.2 JMS体系结构 |
2.2.1 JMS应用程序的组成 |
2.2.2 JMS通信模式 |
2.2.3 JMS API |
2.2.4 JMS消息数据结构 |
2.2.5 JMS应用开发过程 |
2.3 JMS消息中间件中的关键技术 |
2.3.1 Java RMI技术 |
2.3.2 JNDI技术 |
2.3.3 令牌桶算法 |
2.4 系统中其他关键技术 |
2.4.1 SpringBoot |
2.4.2 Redis |
2.4.3 Mybatis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消息中间件的高校选课系统总体设计 |
3.1 高校选课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系统功能性需求 |
3.1.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2 高校选课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系统逻辑架构 |
3.2.2 系统业务功能 |
3.3 本章小结 |
4 JMS消息中间件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消息中间件WMQ的系统结构 |
4.2 服务器端的设计与实现 |
4.2.1 RMI通信的实现 |
4.2.2 JNDI服务 |
4.2.3 受管对象 |
4.2.4 流量控制 |
4.2.5 线程管理 |
4.2.6 文件持久化 |
4.2.7 事件监听 |
4.2.8 日志系统 |
4.3 客户端的实现 |
4.3.1 消息生产者发送操作 |
4.3.2 消息消费者接收操作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消息中间件的高校选课系统的实现 |
5.1 开发环境 |
5.2 数据库的设计实现 |
5.3 高校选课系统的实现 |
5.3.1 学生选课模块的实现 |
5.3.2 教师管理模块的实现 |
5.3.3 管理员管理模块的实现 |
5.3.4 登录模块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功能测试 |
6.3 性能测试 |
6.3.1 测试过程 |
6.3.2 测试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AMQP的消息中间件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消息中间件 |
2.1.1 消息中间件的传输模式 |
2.1.2 消息中间件的应用场景 |
2.2 高级消息队列协议 |
2.2.1 AMQP模型元素 |
2.2.2 AMQP数据传输 |
2.3 Apache ZooKeeper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
3.1 功能性需求 |
3.2 非功能性需求 |
3.3 总体设计 |
3.3.1 架构设计 |
3.3.2 工作流程设计 |
3.3.3 高可用架构设计 |
3.4 功能模块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消息代理 |
4.1.1 协议实现 |
4.1.2 消息路由 |
4.1.3 数据同步 |
4.1.4 流量控制 |
4.2 中间件客户端 |
4.2.1 生产者客户端 |
4.2.2 消费者客户端 |
4.2.3 生产消费可靠性 |
4.3 分布式协调模块 |
4.3.1 服务注册与服务发现 |
4.3.2 主从选举与主备切换 |
4.3.3 负载均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测试概述 |
5.1.1 测试环境 |
5.1.2 测试计划 |
5.2 功能测试 |
5.2.1 基本功能测试 |
5.2.2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
5.3 非功能测试 |
5.3.1 非功能测试 |
5.3.2 非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天线一体化设计知识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知识管理平台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知识管理平台的总体设计 |
2.1 知识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
2.2 开发技术分析 |
2.3 平台总体设计 |
2.3.1 功能性设计 |
2.3.2 非功能性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知识管理平台的关键设计 |
3.1 异步非阻塞消息系统设计 |
3.1.1 同步与异步 |
3.1.2 阻塞与非阻塞 |
3.1.3 消息队列及其应用分析 |
3.1.4 基于redis缓存的消息系统 |
3.2 知识排序推荐系统设计 |
3.2.1 Reddit计分算法 |
3.2.2 HackerNews计分算法 |
3.2.3 计分算法对比与选择 |
3.2.4 平衡二叉树排序查找算法 |
3.2.5 跳表(skip List)排序查找算法 |
3.2.6 排序查找算法对比与选择 |
3.2.7 基于HackerNews和skiplist算法的推荐系统 |
3.3 保密敏感词屏蔽系统设计 |
3.3.1 正则表达式匹配 |
3.3.2 敏感词树匹配 |
3.3.3 基于敏感词树匹配算法的屏蔽系统 |
3.4 文件管理系统设计 |
3.4.1 FTP文件传输 |
3.4.2 HTTP文件传输 |
3.4.3 数据库文件存储 |
3.4.4 路径映射文件存储 |
3.4.5 基于HTTP协议的文件管理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管理平台的实现 |
4.1 整体框架搭建 |
4.2 主要模块实现 |
4.2.1 登录模块 |
4.2.2 首页模块 |
4.2.3 提问模块 |
4.2.4 回答模块 |
4.2.5 搜索模块 |
4.2.6 评价模块 |
4.2.7 关注模块 |
4.2.8 消息模块 |
4.2.9 发现模块 |
4.2.10 敏感词模块 |
4.2.11 邮件模块 |
4.2.12 日志模块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关系化数据库设计 |
4.3.2 非关系化数据库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知识管理平台的测试 |
5.1 平台测试环境 |
5.2 平台安全性测试 |
5.2.1 SQL注入攻击测试 |
5.2.2 XSS跨站脚本攻击 |
5.3 平台实现测试 |
5.4 平台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系统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面向国产SW26010众核处理器的科学计算核心深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学计算 |
1.1.2 并行计算 |
1.1.3 超级计算机与异构众核处理器 |
1.1.4“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
1.2 相关研究工作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创新 |
1.5 论文大纲 |
第二章 国产高性能SW26010众核处理器 |
2.1 SW26010架构简介 |
2.1.1 主核架构 |
2.1.2 从核架构 |
2.2 编程环境 |
2.2.1 并行计算接口 |
2.2.2 数据传输接口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汇编微基准测试集分析SW26010众核处理器性能和架构 |
3.1 微基准测试方法简介 |
3.2 流水线性能分析 |
3.2.1 指令延迟 |
3.2.2 指令吞吐 |
3.2.3 指令发射逻辑 |
3.2.4 流水线优化策略 |
3.3 访存性能分析 |
3.3.1 主存访问性能分析 |
3.3.2 片上SPM局部存储性能分析 |
3.3.3 访存优化策略 |
3.4 片上寄存器通信性能分析 |
3.4.1 寄存器通信延迟分析 |
3.4.2 寄存器通信带宽分析 |
3.4.3 片上通信优化策略 |
3.5 Roofline Model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稠密矩阵乘法在SW26010上的深度优化 |
4.1 基于缓存的传统优化策略 |
4.1.1 SW26010上矩阵乘法初始优化版本 |
4.2 基于寄存器通信机制的多级并行优化算法 |
4.2.1 数据划分层次一:主存数据分块 |
4.2.2 数据划分层次二:核组内数据分块,从核间基于寄存器通信进行协作计算 |
4.2.3 数据划分层次三:从核内部数据分块,支持寄存器粒度的通信和计算 |
4.2.4 计算核心:基于寄存器分块(Register Blocking)[38]和向量外积的高效矩阵乘法计算内核 |
4.3 双精度矩阵乘法内核的汇编指令级性能调优 |
4.3.1 汇编指令调优 |
4.3.2 优化结果分析 |
4.4 单精度矩阵乘法内核的汇编指令级性能调优 |
4.4.1 基于寄存器双缓冲的汇编指令内核 |
4.4.2 优化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tencil计算在SW26010上的深度优化 |
5.1 Stencil计算模式简介 |
5.2 二维Stencil优化分析 |
5.2.1 空间数据划分(Spatial Blocking) |
5.2.2 不对齐访存优化与循环展开 |
5.2.3 双缓冲优化 |
5.2.4 基于寄存器通信的时间步优化(Temporal Blocking)[45] |
5.2.5 降低分支转移开销 |
5.2.6 优化结果性能分析 |
5.3 三维Stencil优化分析 |
5.3.1 三维Temporal Blocking优化 |
5.3.2 优化结果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面向无线智能锁应用的安全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线智能锁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1 智能门禁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2 公共自行车智能锁研究现状及应用 |
1.3 近场通信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近场通信的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无线智能锁控制机制 |
2.1 近场通信协议 |
2.1.1 近场通信协议栈 |
2.1.2 近场通信安全问题分析 |
2.2 安全协议中的密码学算法 |
2.2.1 身份认证技术 |
2.2.2 轻量级密码学操作 |
2.2.3 几种轻量级身份认证协议 |
2.3 通信模型设计和安全需求分析 |
2.3.1 通信模型设计 |
2.3.2 安全关键环节分析 |
2.3.3 威胁对策与安全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轻量级的智能门禁安全控制机制 |
3.1 机制总体设计 |
3.2 指纹特征信息和用户个人信息的加密传输方法 |
3.2.1 指纹特征信息的加密传输方法 |
3.2.2 用户个人信息的加密传输方法 |
3.3 机制流程 |
3.4 安全性建模与分析 |
3.4.1 对非法接入攻击的安全性分析 |
3.4.2 对窃听攻击的安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轻量级的智能车锁安全控制机制 |
4.1 机制总体设计 |
4.2 机制过程详述 |
4.2.1 NFC标签、手机和云信息交互和身份验证过程 |
4.2.2 指纹信息的加密传输和用户身份认证过程 |
4.3 机制流程 |
4.4 效率分析 |
4.5 安全性建模与分析 |
4.5.1 机制的安全性总体分析 |
4.5.2 对非法接入攻击的安全性分析 |
4.5.3 对异步攻击的安全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型系统实现 |
5.1 系统关键组件 |
5.2 门禁控制机制原型实现 |
5.3 智能车锁控制机制原型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基于点对点模式的消息机制与数据传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工作流引擎的指挥控制软件插件集成方法[A]. 李佳锋,胡春燕,聂坤明. 第九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 2021
-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稻生长环境监测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 孙志朋. 吉林大学, 2021
- [3]基于RabbitMQ技术的气象标准格式数据传输研究[J]. 邓鑫,王祝先,杨英奎,刘晓源,董洋.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1(05)
- [4]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公共卫生消杀监管系统的设计及应用[D]. 孟成伟. 浙江大学, 2021(01)
- [5]基于数据内容的消息中间件技术研究[D]. 王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基于JMS中间件技术的高校在线选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温迅.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基于AMQP的消息中间件的设计和实现[D]. 吴晗. 东南大学, 2019(06)
- [8]天线一体化设计知识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 江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面向国产SW26010众核处理器的科学计算核心深度优化研究[D]. 许志耿.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面向无线智能锁应用的安全控制机制研究[D]. 解冰珊. 天津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