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金属材料的高温氧化、氯化腐蚀(论文文献综述)
刘胜军[1](2021)在《Mg-Zn-Y和MAO/Mg-Zn-Y泡沫的制备与压缩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泡沫金属具有轻质、良好的阻尼性能和优异的缓冲吸能特性等诸多优点,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均有应用背景,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工程应用中,低密度的泡沫镁可满足工程构件对材料的轻量化需求。但是,泡沫镁的力学性能较低,无法满足工程应用的服役要求,迫切需要解决。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稀土合金化技术和微弧氧化技术,首先对泡沫镁的成分进行设计,通过改变稀土元素的含量调控泡沫镁的组织结构,然后在泡沫镁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生成陶瓷膜层,提高泡沫镁的压缩性能。本文在渗流铸造过程中,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稀土钇(Y)元素制备了开孔Mg-2Zn-x Y(x=0.4、3和6 wt.%)泡沫镁;研究了Y含量对泡沫镁的组织结构和压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泡沫镁的变形行为及失效机理。另外,对泡沫镁进行微弧氧化(MAO)处理,在其表面生成陶瓷膜层,制备出MAO/Mg-Zn-Y复合泡沫;研究了Y含量对复合泡沫的组织结构和压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复合泡沫的失效行为及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Y含量对Mg-Zn-Y泡沫的微观组织产生明显影响。随着Y含量的增加,泡沫镁的微观组织得到细化,第二相体积分数增加。Mg-2Zn-0.4Y泡沫由α-Mg、MgZn2相和少量I相(Mg3Zn6Y)组成。Mg-2Zn-3Y泡沫主要由α-Mg和晶界处连续的W相(Mg3Zn3Y2)组成。而Mg-2Zn-6Y泡沫主要由α-Mg和晶界处的LPSO相(Mg12Zn Y)组成。2.Y含量和压缩温度对Mg-Zn-Y泡沫的压缩性能影响显着。在相同温度下,泡沫镁的压缩强度与能量吸收能力随着Y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相同的Y含量下,泡沫镁的压缩强度与能量吸收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Y含量和温度对泡沫镁的平均能量吸收效率没有明显影响。3.Y含量对MAO/Mg-Zn-Y复合泡沫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微观组织影响较小。在不同Y含量的复合泡沫上,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形貌相似,膜层的孔隙率接近,截面厚度差异不大。不同Y含量的复合泡沫表面微弧氧化膜层均由MgO相和Mg Al2O4相组成。微弧氧化膜由内向外可分为致密层和疏松层。4.Y含量和压缩温度对MAO/Mg-Zn-Y复合泡沫的压缩性能影响显着。在相同温度下,当Y含量增加时,复合泡沫的压缩强度和能量吸收能力均得到提高。当Y含量相同时,复合泡沫的压缩强度与能量吸收能力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此外,Y含量和温度对复合泡沫的平均能量吸收效率没有明显影响。与Mg-Zn-Y泡沫相比,MAO/Mg-Zn-Y复合泡沫的压缩强度与能量吸收能力均得到提高。5.MAO/Mg-Zn-Y复合泡沫在室温压缩时,孔棱主要发生脆性断裂。当温度升高时,复合泡沫中孔棱的塑性增加。在压缩过程中,微弧氧化膜的疏松层发生断裂和脱落,微弧氧化膜的致密层发生穿晶断裂。
孙赫[2](2021)在《基于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构筑的高性能酯交换反应催化剂》文中研究指明多孔碳材料通常具有发达的孔隙、高的比表面积、优良的耐热、耐酸碱和独特电子传导性质,在吸附、催化、生物、电子等领域用途广泛。在碳材料中引入氮等其他元素能有效调变材料的结构、表面化学性质及电子传导性,使其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在催化领域中,氮掺杂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表面化学性质和高的结构稳定性,已被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用于多种类型的催化反应中。酯交换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催化反应,主要用于合成生物柴油及不对称碳酸酯等化合物。针对不同类型的酯交换反应设计开发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多相固体酸(碱)催化剂一直备受关注。尽管文献中已报道了多种碱性金属氧化物、包括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碳酸二烷基酯与醇(或酯类)酯交换合成不对称碳酸酯的酯交换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但这类碱性氧化物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被体系中痕量的水或酸性杂质中毒,也容易发生活性组分流失的现象。因此,如何能通过采用简单有效的制备方法,设计制备性能优异且结构稳定的多相酯交换反应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基于上述情况,本论文主要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几种氮掺杂碳材料,并结合后修饰的方法制备了负载型氧化铁和氧化锌等催化剂;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氮掺杂碳材料及负载型氧化物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碳酸二乙酯与苯甲醇酯交换合成碳酸苯乙酯、碳酸二乙酯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乙酯等酯交换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研究了催化剂组成、结构(孔径大小)和表面酸碱等性质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究了催化剂活性中心性质和催化作用机制等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别采用水热法、硬模板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碳小球NCS、多孔碳MCN和介孔碳NCM等氮掺杂碳材料。各种表征结果证实:上述材料均具有较高的含氮量,且表面存在丰富的含氮基团;其中,NCM材料具有相对高的比表面积,并存在相互连通的介孔结构,且样品的含氮量以及结构参数能够通过改变氮源(六次甲基四胺)的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将上述氮掺杂碳材料直接作为催化剂用于碳酸二乙酯与苯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结果表明:三种类型的氮掺杂碳材料都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其中NCM系列催化剂具有相对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通过简单的过滤、烘干后即可循环使用。NCM材料表面的含氮碱性位点是酯交换反应的主要活性中心,碳材料本身具有的高比表面积和内部贯通的介孔结构有利于反应物的传输与扩散,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其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2.以NCM为载体、硝酸铁为铁源,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出一系列负载型催化剂(Fe2O3/NCM)。所制备的Fe2O3/NCM催化剂对苯甲醇与碳酸二乙酯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苯乙酯的反应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性能明显优于以活性碳、二氧化硅、介孔氧化铝等材料为载体制备的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在多相化测试反应中,Fe2O3/NCM催化剂没有发生活性组分流失的现象,反应后的催化剂经过简单的焙烧处理后即可实现多次循环使用,且催化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循环性。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证实NCM表面存在的大量的含氮和含氧官能团对Fe2O3物种在碳载体表面实现高分散起到了关键作用。Fe2O3/NCM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的碱中心(含氮官能团)和相邻的酸中心(铁物种)能够起到协同催化的作用,是催化剂具有高活性的主要原因。3.以NCM为载体、硝酸锌为锌源,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出一系列负载型ZnO/NCM催化剂,通过碳酸二甲酯与碳酸二乙酯酯交换合成碳酸甲乙酯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与以其它类型载体制备的负载氧化锌催化剂相比,ZnO/NCM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结构稳定性。其中,经800℃焙烧的ZnO/NCM-800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只需要反应40 min即可达到反应平衡,且催化剂可多次循环使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循环性。NCM材料丰富的孔性、表面存在大量的含氮和含氧官能团有利于ZnO物种的高分散,且能建立相对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产生结构稳定的Zn-O-C或Zn-O-N等Lewis酸中心,构成了催化酯交换反应的主要活性中心;催化剂表面相邻的含氮碱中心也对反应试剂的活化起到了促进作用,构成了酸碱双功能活性位点,使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吕丹丹[3](2021)在《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文中认为氧还原反应(ORR)、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是可再生燃料电池、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和电化学水裂解装置等绿色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化技术的核心反应。然而ORR和OER反应较为复杂、动力学缓慢、不能自发进行,都依赖于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严重制约了绿色能源的产生和转化利用。基于此,合理的设计和开发非贵金属氧电催化剂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最重要的途径。尽管一直都有最新的研究进展,但在碱性和酸性介质中合理设计和合成用于ORR和OER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仍然是研究者们需要不断探索的关键问题。异质原子掺杂的碳基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多孔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而得到了广泛关注,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探索策略。因而本课题,以2,6-二乙酰基吡啶为前驱体通过组分调控,合成了具有独特成分组成和结构特点的异质原子掺杂多孔碳基催化剂材料,并具有优异的电催化功能活性。此外,本课题还利用理论计算探讨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来源,解析了微观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关系。主要内容如下:(1)以1,8-二氨基萘和2,6二乙酰基吡啶为反应物前驱体集合生成新型双亚胺基吡啶聚合物,以六水氯化铁为金属前驱体经过络合后进行热解制备了碳球状单原子分散的Fe-N-C催化剂。对该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用该前驱体无模板或载体制备的Fe-N-C催化剂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1790 m2/g)、高石墨化程度等优点。该Fe-N-C材料内部及表面高度分散有单原子Fe与N形成独特的Fe-N5配位结构。同时,该催化剂材料在0.5 M硫酸和0.1 M KOH中不仅表现出优异的ORR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还具有优异的OER催化性能。总的氧电催化活性为碱性介质中0.70 V和在酸性介质中为0.86 V。(2)以2,6-二乙酰基吡啶和3,3’-二氨基联苯胺为反应物前驱体,本工作探究了氯化钴、硝酸钴、乙酸钴三种钴前驱体与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通过热解制备了Co-N-C多功能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水分解和氧还原催化反应。结果表明Co-N结构和封装在N掺杂的碳基体中的金属钴纳米粒子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钴离子源对最终的碳材料性能有显着影响。以乙酸钴为前驱体制备的Co-N-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这种优异的活性可归功于被包覆的金属态钴和Co-N基团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还表明Co-Nx是ORR的十分有效的活性位点,而金属态的钴则对水分解反应具有巨大的活性贡献。(3)基于以上两个工作,又以2,6-二乙酰基吡啶和3,3’-二氨基联苯胺为反应物,按照不同Fe和Co摩尔比制备得到含铁-N和钴-N结构有机金属络合物。对络合物粉末进行热解及后处理得到FexCoyNC催化剂。探究了Fe和Co的比例对催化剂的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本工作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Fe以Fe-Nx结构的形式存在,Co则以少量的Co-Nx结构和多数的金属态Co两种状态存在。其中Fe:Co比例为1:5的催化剂(Fe1Co5NC)在酸性和碱性电解液中都具有最优的ORR性能。Fe1Co5NC组装的锌-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峰值能量密度达到了284 mW·cm-2。测试结果表明微量Fe原子可以显着提高Co-N-C催化剂的ORR催化活性。DFT计算同样辅助证明了Fe-N-C(含少量Co-Nx)层包裹Co金属纳米颗粒结构比单独使用Fe-N-C和金属态Co时具有更优的氧中间产物吸附能量势垒,即比他们单独作为催化时具有更高的ORR催化活性。(4)将2,6-二乙酰基吡啶和4,4’-二氨基二苯二硫醚为反应前驱体,六水合氯化钴为钴盐,得到了Co9S8包覆于氮、硫掺杂碳中(Co9S8@N,S-C)的催化材料。该催化剂具有丰富的大、中孔结构,具有高效的双功能氧电催化活性,其ORR半波电位达到了0.89 V,OER过电位仅304 mV,双功能电位差仅有0.647 V vs RHE。用Co9S8@N,S-C组装的可充放电锌-空气电池的测试表明: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259 mW·cm-2,比容量为862m Ah·gZn-1。此外,Co9S8@N,S-C组装的Zn ABs具有比Pt/C+IrO2更高的稳定性。连续运行110 h后,充放电电压间隙仅略微增大约90 mV,往返效率仅降低4.83%(而Pt/C+IrO2降低了14.48%)。DFT计算表明N、S共掺杂的碳层和Co9S8调节彼此的费米能级,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并使电子迅速转移到活性位点,制备的Co9S8@N,S-C催化剂实现了更优的吸附效果,比单独使用Co9S8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5)由于金属Fe和Co在催化过程中易发生金属的脱落,因而本工作又以2,6-二乙酰基吡啶、1,5-萘二胺和2,5-二硫二脲为氮、碳源和硫源,通过调节三个单体的摩尔比探究了非金属NS/C氧电双功电催化剂。当三个有机物的摩尔比为1:0.5:0.5时所得到的的NS/C催化剂在0.1 M KOH中具有最高的ORR和OER催化活性,ORR/OER双功能电位差仅有0.72 V vs RHE,远超过了商业Pt/C+IrO2。用该催化剂组装的可充放电锌-空电池测试结果显示,其提供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149 mW·cm-2,比容量可达769m Ah·gzn-1,且可以稳定的充放100小时后仅衰减28.36%,活性和稳定性远超过相同质量负载的Pt/C和IrO2(1:1 wt.%)混合催化剂组装的锌-空电池(衰减37.18%)。本工作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NS/C的高活性主要来源于由特定的N和S掺杂所诱导的带有正电荷和自旋密度的C原子。
段鹏[4](2021)在《超超临界机组耐热钢和高温合金的性能劣化研究》文中认为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是洁净煤利用的重要途径,安全稳定运行是确保超超临界机组清洁高效、经济运行的基础。随着我国向“3060”双碳目标发展战略的迈进,超超临界机组频繁参与深度调峰,这将导致高温部件材料的老化与损伤问题日益突出,亟需深入研究其在长时间、复杂工况服役下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劣化规律。P92马氏体耐热钢和Incone1783高温合金以及T23贝氏体耐热钢是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关键材料。本文对P92马氏体耐热钢、Incone1783高温合金及T23贝氏体耐热钢进行了长时间高温下的性能劣化特性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开展了 P92钢在650℃下29000h、680℃下21000h的长时间高温时效老化实验。P92钢的室温强度、高温强度和硬度,在时效初期1000h内均出现明显下降,之后在650℃时效至29000h基本保持稳定不变,但在680℃下时效至18000h时明显下降。P92钢的室温塑性和高温塑性均在时效早期出现快速下降,之后基本不变。Laves相在时效初期1000h时均快速析出,其粗化现象十分显着且粗化速率高于M23C6相的粗化速率。680℃时效比650℃时效更容易引起马氏体板条结构的回复和Laves相的粗化团聚,680℃时效至7000h与650℃时效至20000h具有相同的此类特征。马氏体板条结构的稳定对于保持P92钢的强度性能起主导作用。(2)开展了 P92钢在610℃、630℃、650℃下的等温持久强度实验以及显微硬度与蠕变断裂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建立了 610℃、630℃、650℃下基于持久强度的P92钢蠕变断裂寿命评估模型和基于显微硬度的蠕变断裂寿命监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实际服役中P92钢的蠕变损伤寿命评估。发现Laves相在610℃下蠕变1000h时已经析出,而在650℃下蠕变3915h出现明显的粗化团聚现象。相同的老化温度下,蠕变比时效更易促进马氏体板条结构的回复。(3)通过对P92马氏体耐热钢在650℃和680℃下不同时效阶段的力学性能实验,得到了其在时效过程中硬度与强度仍基本满足线性关系的规律,并建立了P92钢老化过程中基于布氏硬度的静态拉伸强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直接用于预测不同服役时间下P92钢的拉伸强度。(4)针对已经运行35000h的国产Incone1783合金分别在650℃和700℃下开展了 20000h的长时间高温时效老化实验。室温和高温强度在时效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室温塑性均降低到极低水平,伸长率分别达3.7%和4.2%,合金出现严重脆化倾向;高温伸长率几乎保持不变,收缩率略有升高。Incone1783合金的高温性能优于室温性能。γ’相和β相的粗化及演变行为决定了合金的强度和塑性。700℃时效条件下合金中的γ’相和β相的粗化程度显着高于650℃同样时效时间下的相应程度。650℃和700℃时效20000h后,Incone1783合金的室温冲击韧性由初始值26J分别下降至3.8J和2.9J,表明高温时效后合金的室温脆性显着增高。研究发现,Inconel783合金的室温冲击韧性随老化时间呈指数函数的下降关系,提出了 Incone1783合金在650℃和700℃时效老化过程中的冲击韧性预测模型,可用于指导该合金在长期服役中的性能劣化监测。(5)研究了在569℃蒸汽温度下实际服役7.8万小时后末级再热器用T23钢的组织及性能,发现管子迎烟气侧强度均低于背烟气侧强度,且低于ASME SA213的标准下限而不满足使用要求。高温长期服役下T23钢晶界和晶内的M23C6会转变为M6C型碳化物,较多粗大的M6C相是导致T23钢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电站高温受热面的寿命及安全管理。
付利雯[5](2021)在《超声喷雾热解制备氧化钆和氧化镨钕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工业上制备稀土氧化物的方法通常为沉淀-焙烧法。此类方法存在沉淀剂成本高、能耗高、副产品及废水难处理等问题。因此,探索一种绿色高效的稀土氧化物制备方法对稀土产业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氯化稀土溶液为原料,开展了柠檬酸辅助超声喷雾热解制备稀土氧化物理论及实验研究。获得了氯根含量满足工业需求的稀土氧化物产品。论文简要工作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对氯化钆和氯化镨钕热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关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研究。基于对热力学数据的分析,开展了柠檬酸辅助超声喷雾热解实验研究。使用纯氯化钆作为原料,探索了柠檬酸辅助超声喷雾热解制备稀土氧化物的可行性,并分析了柠檬酸在超声喷雾热解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引入柠檬酸后制备的前驱体为多孔球壳或碎片,形貌疏松,有利于反应气体的进入和生成气体的逸出。前驱体转化为氧化钆产品所需的焙烧温度显着降低,在700℃左右焙烧4 h即可获得氧化钆粉末产物。(2)开展了工业原料酸性氯化钆溶液超声喷雾热解实验,探索了柠檬酸辅助超声喷雾热解对于工业原料的适用性。主要研究了柠檬酸添加量、前驱体焙烧温度等工艺参数改变对于最终产品的物相和氯根含量的影响。获取了制备氧化钆较优的工艺条件:氯化钆换算为氧化钆与一水合柠檬酸的质量比为2:1,焙烧温度为950℃,焙烧时间为4 h。此条件下可制备氯根含量为401 ppm的氧化钆产品。(3)开展了工业原料氯化镨和氯化钕酸性混合溶液超声喷雾热解实验,进一步研究此类超声喷雾热解过程的普适性。深入研究了柠檬酸添加量、前驱体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混合氧化物复杂产品的物相和氯根含量的影响。获得了制备氧化镨钕较优的工艺条件:氯化镨钕换算为氧化镨钕与一水合柠檬酸的质量比为4:1,焙烧温度为1050℃,焙烧时间为4 h。此条件下可制备氯根含量为136 ppm的氧化镨钕产品,氧化镨钕物相为Pr4O7和A型Nd2O3。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辅助超声喷雾热解过程在较低温度下即可有效制备低氯根含量的稀土氧化物。相比于传统的沉淀-焙烧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废水的产生。研究成果为推动超声喷雾热解工艺流程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邱昱[6](2021)在《多孔TiO2陶瓷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多孔TiO2陶瓷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催化活性高、比表面积高等优异的物化性能,在污水处理、太阳能电池、光催化裂解水产氢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的高强度多孔陶瓷一般采用高温烧结得到,制备过程能耗高,高温烧结会使多孔陶瓷的比表面积降低,限制了多孔陶瓷的应用和发展。本文选择Ti-Cu合金作为母合金,采取固相去合金法与金属氧化法相结合的工艺,先通过Mg粉包覆Ti-Cu合金经压制成片、真空烧结、腐蚀等工序制备出多孔Ti,然后对多孔Ti进行氧化制备出了多孔TiO2陶瓷。探讨了多孔Ti和多孔TiO2的形成过程和合金成分、氧化温度及氧化时间等对多孔TiO2陶瓷的孔结构、比表面积、孔隙率及弯曲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Mg粉包覆Ti-Cu(Ti25Cu75)合金经压制、真空烧结和HNO3溶液腐蚀等工艺,制备出了多孔Ti试样。多孔Ti形成的相转变过程为:Ti25Cu75相→多孔CuTi2相→多孔Ti相。且随合金成分比例的改变,多孔Ti的孔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当合金中Ti含量为20%和30%时,多孔Ti为颗粒之间相互堆积而成的三维多孔材料;当合金中Ti含量为40%时,多孔Ti为片与片之间相互搭接而成的三维多孔材料;而当合金中Ti含量大于50%时,试样中残留着大量的Cu原子,不能形成完全的多孔Ti。2.实验获得的多孔Ti试样在700-800℃下氧化60-180 min,可以获得单一的由球形颗粒相互堆积而成的金红石型多孔TiO2陶瓷。且随合金中Ti含量的升高,多孔TiO2陶瓷的孔隙率降低、比表面积减小及弯曲强度增大,Ti含量为40%的合金制得的多孔TiO2陶瓷的弯曲强度最高,可达68.88 MPa,相应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分别为11.05%、2.001 m2/g。3.随着氧化温度逐渐升高,多孔TiO2陶瓷的孔隙率降低、比表面积减小,其弯曲强度增大,当氧化温度为800℃时制得的多孔TiO2陶瓷的弯曲强度最高,为63.36 MPa,相应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分别为14.21%、1.903 m2/g。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试样的孔隙率减小、比表面积减小,其弯曲强度增大,氧化时间为180 min时制得的多孔TiO2陶瓷的弯曲强度为60.48 MPa,其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分别为18.09%、2.004 m2/g。
刘晓庆[7](2021)在《天然橡胶/45#钢粘接用热硫化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天然橡胶由于具有高弹性,耐寒性,低生热等优点,其与金属的粘接复合制件被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及航空等领域。但天然橡胶的非极性限制了其在金属与橡胶的粘接应用。目前,如LORD、HENKEL、CILBOND等国外大品牌生产的胶粘剂基本上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国内产品粘接强度低,难以替代国外昂贵的胶粘剂。此外,国内外关于金属与天然橡胶的文献及相关专利公开报道极少。因此,开发适用于金属与天然橡胶的胶粘剂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改性胶粘剂的粘接性能和可能的粘接机理进行讨论与探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了氯丁/酚醛(CP)胶粘剂中的主要成分及配比对45#钢/天然橡胶(S/NR)粘接性能的影响,确定了CP胶粘剂中二氧化硅、酚醛树脂(PF)及氯化橡胶(NCR)的最佳使用含量分别为4份、80份及15份。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法研究偶联剂种类及含量对S/NR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4种偶联剂相比,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最大。随着KH550含量的增加,S/NR的粘接强度先增加后降低。22份KH550改性的CP胶粘剂,粘接强度最大为4.93 MPa,但是粘接件的界面破坏形式没有达到橡胶本体断裂的理想状态。(2)采用界面交联剂烯丙基环氧树脂(ER)改性CP胶粘剂,以改善S/NR粘接件的破坏方式。研究了ER与酚醛(PF)配比和促进剂种类对S/NR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F与ER的最佳配比为1:1,促进剂种类为Mg O/Zn O时,粘接强度达到最大。在此配比下,进一步研究了KH550含量对胶粘剂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H550含量为8份时,粘接强度最大为4.76 MPa,并且粘接界面破坏方式由界面破坏向橡胶本体与界面混合破坏的方式转变。(3)为了进一步提高粘接强度,对KH550、ER及Zn O/Mg O改性胶粘剂的硫化工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硫化温度在150??180℃范围内,胶粘剂对S/NR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份KH550改性的CP胶粘剂粘接性能随温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当温度为180℃时,粘接强度达到最大,为5.06 MPa。ER改性CP胶粘剂及添加KH550的ER改性CP胶粘剂的粘接强度随温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因此,KH550改性的CP胶粘剂的最佳硫化温度为180℃,ER改性的CP胶粘剂的最佳硫化温度为150℃。而添加Zn O/Mg O改性ER改性的CP胶粘剂粘接强度不依赖于温度变化。
徐秋雨[8](2021)在《液态电极电沉积锗薄膜及其资源化含锗废物的研究》文中指出锗金属拥有优良的半导体性能,在信息化产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由于金属储量有限,技术行业的需求很高以及研究的急迫性,从含锗废物中资源化回收锗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锗薄膜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常应用在辐射探测器、能量转化以及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目前,对于锗薄膜的制备面临着所需温度较高以及单独成膜困难等问题。而电化学沉积法作为一种传统材料的制备手段,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实现高质量的薄膜制备。本研究采用的锗薄膜生长的策略为电化学液体-液体-固体(ec-LLS)晶体生长,将液态金属熔体作为半导体溶剂的特性与常规电沉积效用的简单性结合起来。即以液态金属镓作为导电衬底和溶解零价半导体元素的溶剂,溶解在溶液液相中的半导体前驱体被电化学还原成单质形态,并溶解于液态金属相中,液态金属中半导体的过饱和会触发最终的半导体晶体成核和生长。本研究以二氧化锗为锗源,在液态金属镓上成功制备出锗薄膜,优化后的最佳沉积条件为:二氧化锗浓度为0.1mol/L,沉积温度为70℃,p H为7,沉积时间2h、沉积电压为-1.5V。通过SEM、XRD、拉曼等表征手段发现,锗薄膜由晶粒和锗微/纳米线组成,非晶锗和晶体锗共存,最先制备出的锗薄膜为非晶锗,随后生长出的锗微/纳米线为晶体锗。为进一步提高电沉积锗薄膜的质量,探索通过光照和磁场辅助电沉积促进锗薄膜的电沉积过程,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磁场强度对电沉积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辅助电沉积和磁辅助电沉积均能有效改善锗薄膜的质量。其中,光照辅助电沉积可以实现较高的沉积速度,锗的导电性增强,锗晶粒的晶界相互融合,使得薄膜更致密、均匀。施加磁场后,通过磁场与电场的交互作用,增强了电解质的传质,沉积速率得到提高,原子排列有序度增加,薄膜质量得到改善。施加光照和磁场制备的锗薄膜锗微/纳米线生长均受到抑制,最先生长出的锗薄膜为晶体锗,结晶度也有所提高。其中,磁场辅助电沉积下,锗薄膜拉曼峰值已达到300cm-1,相比光辅助电沉积,磁辅助电沉积对锗薄膜结晶度的提升更大。全部锗用量中光纤用锗约占30%,因此,本实验以废旧光纤为原材料,采用四硼酸钠浸出-除硅净化-电沉积的工艺方法对锗进行资源化研究,以便直接制备锗薄膜,简化锗回收工艺。具体方法为:(1)将废旧掺锗光纤进行破碎和球磨以破坏光纤中将锗包裹的二氧化硅;(2)将磨细光纤于马弗炉中焙烧,将五氧化二磷去除;(3)将焙烧后光纤与四硼酸钠溶液反应后过滤;(4)对浸出液进行除杂净化;(5)采用液-液-固电沉积法制备锗薄膜。在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下(四硼酸钠浓度0.2 mol/L,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4 h,液固比:400:1),锗的浸出率达到71.33%。对杂质硅进行去除时,使用盐析法对硅的去除率可达到96.58%,且对锗的影响仅有2.39%。本实验在硅杂质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电沉积,实验发现所制备的薄膜仍是晶体锗,硅浓度在0.15mol/L以下对锗薄膜的制备影响较小。
韦媛[9](2021)在《ITO包覆层改性锂离子电池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LiNi0.8Co0.1Mn0.1O2(NCM811)已成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之一,但其界面不稳定导致的循环稳定性差、安全性能等问题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本文从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界面稳定性角度出发,研究了 NCM811正极材料的包覆改性:(1)ITO、In2O3和SnO2包覆层均未改变NCM811晶体结构,且不同包覆层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对比而言,ITO包覆改性效果更优。(2)0.1 mol%ITO包覆NCM811具有最优的改性效果:在50 mAh g-1电流密度下,3.0-4.5 V循环100周后,其比容量保持率为97.8%(未改性样品仅为69.1%)。(3)ITO包覆层可有效隔绝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减少界面副反应,在抑制电池极化和缓冲正极材料体积膨胀的同时,还具有锂离子输运能力,因此,显着改善了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谭江红[10](2021)在《β系钛合金的熔炼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认为
二、几种金属材料的高温氧化、氯化腐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金属材料的高温氧化、氯化腐蚀(论文提纲范文)
(1)Mg-Zn-Y和MAO/Mg-Zn-Y泡沫的制备与压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泡沫镁的应用 |
1.2.1 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 |
1.2.2 生物医学 |
1.2.3 建筑工程 |
1.2.4 电子产品 |
1.3 泡沫镁的制备方法 |
1.3.1 熔体发泡法 |
1.3.2 粉末冶金法 |
1.3.3 渗流铸造法 |
1.3.4 熔模铸造法 |
1.3.5 增材制造法 |
1.3.6 定向凝固法 |
1.4 泡沫镁的性能 |
1.4.1 压缩性能 |
1.4.2 热物理性能 |
1.4.3 阻尼性能 |
1.4.4 吸声性能 |
1.4.5 生物相容性 |
1.5 合金化方法调控泡沫镁压缩性能的研究进展 |
1.5.1 铝元素对泡沫镁性能的影响 |
1.5.2 硅元素对泡沫镁性能的影响 |
1.5.3 稀土元素对泡沫镁性能的影响 |
1.6 表面处理技术调控泡沫镁压缩性能的研究进展 |
1.6.1 化学镀对泡沫镁性能的影响 |
1.6.2 蒸镀对泡沫镁性能的影响 |
1.6.3 微弧氧化对泡沫镁性能的影响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材料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3 开孔泡沫镁的制备流程 |
2.3.1 预制体的制备 |
2.3.2 合金原料的配制 |
2.3.3 渗流过程 |
2.3.4 预制体的去除 |
2.4 开孔泡沫镁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制备流程 |
2.4.1 泡沫镁的预处理 |
2.4.2 电解液的配制 |
2.4.3 微弧氧化过程 |
2.5 结构表征和压缩性能测试 |
2.5.1 宏观结构表征 |
2.5.2 微观组织表征 |
2.5.3 压缩性能测试 |
2.6 Mg-Zn-Y泡沫的渗流工艺优化 |
2.7 Mg-Zn-Y泡沫的微弧氧化工艺优化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Mg-Zn-Y泡沫的组织结构和压缩性能 |
3.1 引言 |
3.2 Mg-Zn-Y泡沫的宏观结构分析 |
3.3 Mg-Zn-Y泡沫的微观组织分析 |
3.3.1 Y含量对泡沫镁物相组成的影响 |
3.3.2 Y含量对泡沫镁微观组织形貌的影响 |
3.4 Mg-Zn-Y泡沫的压缩性能 |
3.4.1 Y含量对Mg-Zn-Y泡沫室温压缩性能的影响 |
3.4.2 Y含量对Mg-Zn-Y泡沫高温压缩性能的影响 |
3.5 Mg-Zn-Y泡沫的变形行为和失效机理分析 |
3.5.1 室温压缩的变形行为和失效机理 |
3.5.2 高温压缩的变形行为和失效机理 |
3.6 基于Gibson-Ashby模型的压缩强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MAO/Mg-Zn-Y复合泡沫的组织结构和压缩性能 |
4.1 引言 |
4.2 MAO/Mg-Zn-Y复合泡沫的宏观结构分析 |
4.3 MAO/Mg-Zn-Y复合泡沫的微观组织分析 |
4.3.1 Y含量对复合泡沫物相组成的影响 |
4.3.2 Y含量对复合泡沫微观组织形貌的影响 |
4.4 MAO/Mg-Zn-Y复合泡沫的压缩性能 |
4.4.1 Y含量对复合泡沫室温压缩性能的影响 |
4.4.2 Y含量对复合泡沫高温压缩性能的影响 |
4.5 MAO/Mg-Zn-Y复合泡沫的变形行为和失效机理分析 |
4.5.1 室温压缩的变形行为和失效机理 |
4.5.2 高温压缩的变形行为和失效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构筑的高性能酯交换反应催化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氮掺杂碳材料的性质 |
1.3 氮掺杂碳材料的合成 |
1.3.1 后处理方法 |
1.3.2 原位合成法 |
1.3.3 氮掺杂碳材料负载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制备 |
1.4 氮掺杂碳材料的应用 |
1.4.1 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4.2 在吸附领域中的应用 |
1.4.3 在电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
1.5 有机碳酸酯的合成 |
1.5.1 酯与醇酯交换反应研究进展 |
1.5.2 碳酸二甲酯与碳酸二乙酯合成碳酸甲乙酯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4 材料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
2.5 催化反应评价 |
2.5.1 碳酸二乙酯和苯甲醇酯交换反应 |
2.5.2 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酯交换反应 |
第三章 氮掺杂碳材料的合成及在苯甲醇与碳酸二乙酯酯交换反应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剂的合成 |
3.2.2 表征方法 |
3.2.3 苯甲醇与碳酸二乙酯反应催化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表征 |
3.3.2 催化反应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氮掺杂多孔碳材料负载氧化铁在苯甲醇和碳酸二乙酯酯交换反应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4.2.2 表征方法 |
4.2.3 苯甲醇与碳酸二乙酯反应催化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表征 |
4.3.2 催化反应性能评价 |
4.3.3 反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氮掺杂多孔碳负载ZnO在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酯交换反应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催化剂的合成 |
5.2.2 表征方法 |
5.2.3 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酯交换催化性能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表征 |
5.3.2 催化反应性能评价 |
5.3.3 催化剂活性中心性质和催化反应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化学能量转化装置 |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介 |
1.2.2 锌-空气电池简介 |
1.3 氧还原和析氧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1 氧还原反应机理 |
1.3.2 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3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4 析氧反应机理 |
1.3.5 贵金属析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6 非贵金属析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7 氧电双功能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单原子Fe-N-C纳米球作为高效的非贵金属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所需药品 |
2.2.2 Fe-N-C催化剂的合成 |
2.2.3 材料制备和表征所用到的仪器设备 |
2.2.4 电化学活性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e-N-C纳米球材料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2.3.2.Fe-N-C纳米球催化剂的ORR和OER的催化性能分析 |
2.3.3 Fe-N-C纳米球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效Co-N-C多功能电催化剂用于水分解和氧还原反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所需药品 |
3.2.2 Co-N-C催化剂的合成 |
3.2.3 物理表征仪器和方法 |
3.2.4 电化学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o-N-C催化剂的合成与特性分析 |
3.3.2 Co-N-C催化剂的水裂解和ORR催化性能分析 |
3.3.3 Co-N-C水分解和ORR催化剂活性位点的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Fe-N-C材料作为锌-空气电池的高效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所需药品 |
4.2.2 Fe_xCo_yNC催化剂的合成 |
4.2.3 物理表征仪器设备 |
4.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4.2.5 自制锌-空气电池测试 |
4.2.6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及其所用软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e_xCo_yNC催化剂的制备和物理结构特性表征分析 |
4.3.2 Fe_xCo_yNC样品的ORR活性和碱性锌-空电池性能分析 |
4.3.3 Fe_xCo_yNC催化剂活性来源的理论计算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S 共掺杂石墨碳包裹Co_9S_8纳米颗粒作为可充放锌-空气电池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所需药品 |
5.2.2 催化剂的制备 |
5.2.3 物理表征仪器设备 |
5.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5.2.5 自制锌空气电池测试 |
5.2.6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及其所用软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o_9S_8@N,S-C催化剂的合成及理化表征分析 |
5.3.2 Co_9S_8@N,S-C催化剂电化学活性分析 |
5.3.3 Co_9S_8@N,S-C催化剂活性的理论计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无金属N,S共掺杂碳材料作为可充电锌-空气电池高效双功能氧电催化剂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所需药品 |
6.2.2 N、S共掺杂碳的制备 |
6.2.3 物理表征仪器和方法 |
6.2.4 电化学测量方法 |
6.2.5 自制锌空气电池的制作和测试方法 |
6.2.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NS-C催化剂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6.3.2 ORR、OER和锌-空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6.3.3 DFT计算阐明N、S 共掺杂碳的ORR/OER活性位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情况 |
(4)超超临界机组耐热钢和高温合金的性能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P92钢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
1.2.1 P92钢的发展 |
1.2.2 P92钢的研究现状 |
1.3 Inconel783合金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1 Inconel783合金的发展 |
1.3.2 Inconel783合金的研究现状 |
1.4 T23钢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
1.4.1 T23钢的发展 |
1.4.2 T23钢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1 P92钢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Inconel783合金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3 T23钢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P92钢实验材料 |
2.2 Inconel783合金实验材料 |
2.2.1 国产Inconel783合金性能参数 |
2.2.2 进口Inconel783合金基本性能 |
2.3 高温时效实验 |
2.3.1 P92钢高温时效实验及样品制取 |
2.3.2 国产Inconel783合金高温时效实验及样品制取 |
2.4 微观组织与结构分析 |
2.4.1 OM金相组织 |
2.4.2 SEM微观形貌 |
2.4.3 EDS元素分布 |
2.4.4 XRD相组成 |
2.4.5 TEM相结构/点阵 |
2.5 力学性能分析 |
2.5.1 显微硬度测试 |
2.5.2 布氏硬度测试 |
2.5.3 力学拉伸实验 |
2.5.4 冲击试验 |
2.6 化学成分分析 |
2.7 高温持久强度实验 |
第3章 P92钢650℃与680℃时效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质成分分析 |
3.3 金相组织分析 |
3.4 SEM-EDS元素分布及XRD能谱分析 |
3.5 SEM扫描电镜分析 |
3.6 TEM透射电镜分析 |
3.7 650℃与680℃时效力学性能变化及机理研究 |
3.7.1 布氏硬度和显微硬度 |
3.7.2 室温拉伸性能 |
3.7.3 高温拉伸性能 |
3.7.4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
3.7.5 力学性能变化机理分析 |
3.8 P92钢强度预测模型研究 |
3.8.1 时效温度对P92钢性能的影响 |
3.8.2 强度与硬度的物理关系 |
3.8.3 P92钢的强度预测模型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P92钢蠕变断裂寿命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持久强度测定的理论依据 |
4.2.1 等温线外推法 |
4.2.2 Larson-Miller参数法 |
4.3 实验参数 |
4.4 金相组织分析 |
4.5 SEM扫描电镜分析 |
4.6 TEM透射电镜分析 |
4.7 基于持久强度的蠕变寿命评估模型 |
4.8 硬度测试 |
4.9 基于显微硬度的蠕变寿命监测模型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Incone1783合金650℃与700℃时效组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金相组织分析 |
5.3 SEM扫描电镜分析 |
5.4 SEM-EDS元素分布分析 |
5.5 TEM透射电镜分析 |
5.6 650℃时效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分析 |
5.6.1 650℃时效室温拉伸性能 |
5.6.2 650℃时效冲击韧性 |
5.6.3 650℃时效硬度测试 |
5.6.4 650℃时效高温拉伸性能 |
5.7 700℃时效力学性能及其与650℃时效的对比研究 |
5.7.1 700℃时效室温拉伸性能 |
5.7.2 700℃时效冲击韧性 |
5.7.3 Incone1783合金冲击韧性预测模型 |
5.7.4 700℃时效硬度测试 |
5.7.5 700℃时效高温拉伸性能 |
5.8 650℃与700℃时效拉伸断口分析 |
5.8.1 室温拉伸断口 |
5.8.2 高温拉伸断口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时服役后T23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
6.3 金相组织与SEM扫描电镜分析 |
6.4 SEM-EDS元素分布分析 |
6.5 TEM透射电镜分析 |
6.6 力学拉伸性能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成果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超声喷雾热解制备氧化钆和氧化镨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及其应用概况 |
1.1.1 稀土元素简介 |
1.1.2 稀土资源概况 |
1.1.3 稀土应用概况 |
1.2 稀土氧化物制备研究现状 |
1.2.1 沉淀焙烧法 |
1.2.2 水热法 |
1.2.3 溶胶-凝胶法 |
1.2.4 微乳液法 |
1.2.5 其他方法 |
1.3 喷雾热解及其在制备稀土氧化物的应用 |
1.3.1 喷雾热解的特点 |
1.3.2 火焰喷雾热解技术 |
1.3.3 超声喷雾热解技术 |
1.3.4 喷雾热解在制备稀土氧化物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主要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纯氯化钆超声喷雾热解实验 |
2.3.2 工业氯化钆溶液超声喷雾热解实验 |
2.3.3 工业氯化镨钕溶液超声喷雾热解实验 |
2.4 分析检测方法 |
2.4.1 前驱体和产品物相检测 |
2.4.2 前驱体和产品形貌检测 |
2.4.3 双羟基氯化稀土热分析 |
2.4.4 前驱体和产品元素状态检测 |
2.4.5 产品氯离子含量检测 |
2.4.6 前驱体和产品粒度检测 |
第三章 氯化钆和氯化镨钕溶液热解过程热力学研究 |
3.1 氯化钆溶液热解的热力学 |
3.2 氯化镨钕溶液热解的热力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氯化钆超声喷雾热解制备氧化钆实验研究 |
4.1 纯氯化钆超声喷雾热解实验研究 |
4.1.1 柠檬酸对前驱体物相的影响 |
4.1.2 柠檬酸对产品物相的影响 |
4.1.3 焙烧温度对产品物相的影响 |
4.2 柠檬酸促进GdOCl热解机理研究 |
4.2.1 前驱体和产品形貌分析 |
4.2.2 前驱体成分分析 |
4.2.3 反应机理分析 |
4.3 工业氯化钆溶液超声喷雾热解实验研究 |
4.3.1 实验结果分析 |
4.3.2 氯根含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喷雾热解制备复合氧化镨钕实验研究 |
5.1 工业氯化镨钕溶液超声喷雾热解实验研究 |
5.1.1 柠檬酸对前驱体物相的影响 |
5.1.2 低温焙烧对氧化镨钕转变的影响 |
5.1.3 高温焙烧对氧化镨钕转变的影响 |
5.1.4 焙烧时间对产品物相的影响 |
5.1.5 实验条件对产品氯根含量的影响 |
5.1.6 实验条件对前驱体和产品粒度的影响 |
5.2 前驱体和产品组成和形貌分析 |
5.2.1 前驱体的组成和形貌分析 |
5.2.2 产品的组成和形貌分析 |
5.2.3 氧化镨钕组成形式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产物粒度分布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多孔TiO2陶瓷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多孔材料概述 |
1.2 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1 模板法 |
1.2.2 溶胶-凝胶法 |
1.2.3 水热法 |
1.2.4 发泡法 |
1.2.5 冷冻干燥法 |
1.3 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 |
1.4 TiO_2的性能与应用 |
1.4.1 TiO_2的性能 |
1.4.2 多孔 TiO_2 的应用 |
1.4.3 多孔TiO_2的制备 |
1.5 去合金化概述 |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2 实验方案及方法 |
2.1 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2.2 实验原材料和设备 |
2.2.1 实验原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样品的制备 |
2.3.1 合金体系的选择 |
2.3.2 Ti-Cu合金的制备 |
2.3.3 Ti-Cu合金均匀化退火 |
2.3.4 Ti-Cu合金去合金化 |
2.3.5 样品的氧化 |
2.4 样品表征与性能检测 |
2.4.1 物相分析 |
2.4.2 显微组织观察 |
2.4.3 BET比表面积测试 |
2.4.4 孔隙率测试 |
2.4.5 三点弯曲测试 |
3 去合金法制备多孔Ti及其动力学研究 |
3.1 去合金法制备多孔Ti |
3.1.1 Ti-Cu合金片浸入Mg熔体制备多孔材料 |
3.1.2 Mg粉包覆Ti-Cu合金片制备多孔材料 |
3.1.3 Mg粉包覆Ti-Cu合金压制成片制备多孔材料 |
3.2 Ti-Cu合金去合金的相转变过程及动力学 |
3.3 孔壁粗化动力学研究 |
3.3.1 温度对孔壁粗化的影响 |
3.3.2 保温时间对孔壁粗化的影响 |
3.4 合金成分对Ti-Cu合金去合金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多孔TiO_2陶瓷的制备 |
4.1 氧化温度的确定 |
4.2 合金成分对多孔TiO_2孔结构的影响 |
4.3 氧化温度对多孔TiO_2孔结构的影响 |
4.4 氧化时间对多孔TiO_2孔结构的影响 |
4.5 腐蚀液温度对多孔TiO_2孔结构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多孔TiO_2陶瓷的力学性能研究 |
5.1 合金成分对多孔TiO_2陶瓷弯曲强度的影响 |
5.2 氧化温度对多孔TiO_2陶瓷弯曲强度的影响 |
5.3 氧化时间对多孔TiO_2陶瓷弯曲强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天然橡胶/45#钢粘接用热硫化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橡胶的黏合概述 |
1.2.1 金属/橡胶的粘接机理 |
1.2.2 金属/橡胶的粘接方法 |
1.2.3 金属/橡胶的粘接工艺 |
1.3 胶粘剂组成及选择 |
1.3.1 胶粘剂的组成 |
1.3.2 选胶原则 |
1.4 橡胶/金属胶粘剂分类 |
1.4.1 酚醛树脂类胶粘剂 |
1.4.2 异氰酸酯类胶粘剂 |
1.4.3 偶联剂类胶粘剂 |
1.4.4 环氧类胶粘剂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酚醛/氯丁胶粘剂正交配方设计及粘接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原料及仪器设备 |
2.2.2 甲阶酚醛树脂的合成 |
2.2.3 酚醛/氯丁胶粘剂及粘接件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FTIR测试 |
2.3.2 TA测试 |
2.3.3 接触角测试 |
2.3.4 剪切强度测试 |
2.3.5 SEM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
2.4.2 正交结果验证优化及分析 |
2.4.3 偶联剂种类及KH550含量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
2.4.4 偶联剂种类改性胶粘剂耐热性分析 |
2.4.5 KH550含量对胶膜润湿性能的影响 |
2.4.6 KH550改性胶粘剂FTIR分析 |
2.4.7 KH550改性胶膜SEM分析 |
2.4.8 几种胶粘剂对45#钢/NR粘接性能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R/KH550改性酚醛/氯丁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DADGEBA改性胶粘剂及粘接件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粘接性能测试 |
3.3.2 耐热性能测试 |
3.3.3 FTIR测试 |
3.3.4 SEM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ER/PF配比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
3.4.2 KH550含量对改性胶粘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
3.4.3 不同促进剂对改性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
3.4.4 ER改性胶粘剂耐热稳定性 |
3.4.5 ER改性胶粘剂FTIR分析 |
3.4.6 ER改性胶粘剂SEM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度对粘接性能影响及可能粘接机理讨论 |
4.1 引言 |
4.2 几种不同胶粘剂配方 |
4.3 几种胶粘剂不同温度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
4.4 几种胶粘剂不同温度的FTIR分析 |
4.5 几种胶粘剂可能粘接机理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液态电极电沉积锗薄膜及其资源化含锗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锗薄膜常用制备方法 |
1.2.1 电子束蒸发法 |
1.2.2 磁控溅射法 |
1.2.3 分子束外延法 |
1.2.4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 |
1.2.5 脉冲激光沉积法 |
1.2.6 电沉积法 |
1.3 电沉积法制备锗薄膜的研究现状 |
1.3.1 有机溶剂体系 |
1.3.2 离子液体体系 |
1.3.3 高温熔融盐体系 |
1.3.4 超临界流体体系 |
1.3.5 水溶液体系 |
1.4 废旧光纤中锗的回收现状 |
1.4.1 湿法冶金 |
1.4.2 火法冶金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锗薄膜的制备原理与表征方法 |
2.1 液液固电沉积原理 |
2.2 实验装置 |
2.3 锗薄膜的表征分析方法 |
2.3.1 SEM表征及EDS分析 |
2.3.2 拉曼光谱分析 |
2.3.3 XPS分析 |
2.3.4 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2.4.1 循环伏安法 |
2.4.2 计时电流法 |
第三章 液态电极电沉积锗薄膜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3.1 锗薄膜的制备 |
3.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制备方法 |
3.2.1 电解液的配制 |
3.2.2 电沉积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二氧化锗浓度对锗薄膜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沉积时间对锗薄膜生长的影响 |
3.3.3 不同pH对锗薄膜生长的影响 |
3.3.4 不同温度对锗薄膜生长的影响 |
3.3.5 不同沉积电压对锗薄膜生长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照和磁场辅助对锗电沉积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4.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光辅助电沉积晶体锗的研究 |
4.3 磁辅助电沉积晶体锗的研究 |
4.4 光和磁场共同辅助电沉积晶体锗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弃光纤中锗的浸出-电沉积回收 |
5.1 实验原料 |
5.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预处理过程 |
5.3.2 浸出实验方法 |
5.3.3 工艺流程 |
5.4 回收结果讨论 |
5.4.1 浸出液浓度的影响 |
5.4.2 浸出时间的影响 |
5.4.3 浸出温度的影响 |
5.4.4 液固比的影响 |
5.5 硅的去除研究 |
5.6 电沉积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ITO包覆层改性锂离子电池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锂离子电池 |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介 |
1.2.2 锂离子电池结构和工作原理 |
1.3 正极材料简介 |
1.3.1 层状结构正极材料 |
1.3.2 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 |
1.3.3 橄榄石结构正极材料 |
1.4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存在的问题 |
1.4.1 不可逆相变 |
1.4.2 表面残余锂 |
1.4.3 晶格氧氧化 |
1.5 改性手段研究进展 |
1.5.1 表面包覆 |
1.5.2 元素掺杂 |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主要内容 |
2 实验 |
2.1 氧化铟包覆改性样品制备 |
2.1.1 铟溶液配制 |
2.1.2 包覆层制备 |
2.2 掺锡氧化铟包覆改性样品制备 |
2.2.1 ITO溶液配制 |
2.2.2 Sn溶液配制 |
2.2.3 包覆层制备 |
2.3 极片制备及扣式电池封装、拆卸 |
2.3.1 测试电极制备 |
2.3.2 电池组装和拆卸 |
2.4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5 实验仪器设备 |
2.6 材料物理、化学表征 |
2.7 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
3. 三氧化二铟包覆改性NCM811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XRD表征 |
3.2.2 SEM、EDS及TEM表征 |
3.2.3 XPS表征 |
3.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4 掺锡的三氧化二铟包覆改性NCM811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XRD表征 |
4.2.2 SEM、EDS及TEM表征 |
4.2.3 XPS表征 |
4.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几种金属材料的高温氧化、氯化腐蚀(论文参考文献)
- [1]Mg-Zn-Y和MAO/Mg-Zn-Y泡沫的制备与压缩性能研究[D]. 刘胜军.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构筑的高性能酯交换反应催化剂[D]. 孙赫. 吉林大学, 2021(01)
- [3]掺杂多孔碳基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调控研究[D]. 吕丹丹. 广西大学, 2021(01)
- [4]超超临界机组耐热钢和高温合金的性能劣化研究[D]. 段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超声喷雾热解制备氧化钆和氧化镨钕研究[D]. 付利雯.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6]多孔TiO2陶瓷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D]. 邱昱.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天然橡胶/45#钢粘接用热硫化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晓庆. 中北大学, 2021(09)
- [8]液态电极电沉积锗薄膜及其资源化含锗废物的研究[D]. 徐秋雨.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1(08)
- [9]ITO包覆层改性锂离子电池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的研究[D]. 韦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10]β系钛合金的熔炼制备和性能研究[D]. 谭江红. 长江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