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述云南石斛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素素,高静,陈军文,刘祥宇,张敬丽[1](2020)在《云南常见药用石斛DNA条形码筛选》文中研究说明选择云南省内常见的12种药用石斛,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筛选其适用的DNA条形码序列。以12种药用石斛共36个样品为材料,提取样品总DNA,对核基因片段ITS和ITS2、叶绿体基因片段psbA-trnH和matK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4条序列扩增和测序成功率均为100%;4条序列没有明显的Barcoding Gap,但ITS序列与ITS2序列的种内和种间重叠部分较少,有偏向两端的趋势;系统发育树显示,ITS和psbA-trnH序列能成功区分12种云南常见的药用石斛,ITS2序列未能区分长距石斛(Dendrobium longicornu)和矮石斛(D.bellatulum),mat K序列仅区分6种石斛。建议以ITS和psbA-trnH序列作为云南药用石斛鉴定序列,为药用石斛的种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万正辉[2](2020)在《石斛中高含量有效成分的品种筛选及其栽培与繁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斛属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石斛属植物共有74种以及2变种。部分石斛属植物为我国传统的药用及观赏植物,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石斛的种类极其丰富,但是种质资源相对较匮乏。石斛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在《中国药典》2015版中将具有抗癌作用的毛兰素的含量作为鼓槌石斛品质评价指标。由于市面上需求量极大,导致野生石斛资源濒危。由此导致市面上的石斛品种繁杂,且存在大量假石斛或劣等石斛。故对石斛属植物的品质鉴别及人工培育显得格外重要。鉴于此,本研究收集了三十八种石斛资源,首先在对其形态指标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分类,以便于快速直观识别;其次对部分石斛存在的多个名称进行归类整合;论文重点对这三十八种石斛基于药典的抗癌核心成分毛兰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包括相应的水分含量测定;并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药用价值极高的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进行组培再生体系的探究。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采用观察测量法对三十八种石斛进行形态指标的测量。本试验从植株形态,茎形态以及叶形态三方面来进行简单分类。根据植株形态分为直立、半直立以及下垂三种形态;根据茎形态分为圆柱形、纺锤形、棒状(茎节膨大,上部或下部较细)三种形态。根据叶形态分为披针形、椭圆形、剑形三种形态。(2)通过查阅文献以及调研对这三十八种石斛存在的的异名以及杂交品种进行归类整合,其中有九种石斛存在异名,两种为杂交品。(3)采用干燥法测定了三十八种石斛的含水量,其含水量均高于50%。其中霍山石斛含水量最高,达89.76%。反瓣石斛含水量最低,为52.07%。(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这三十八种石斛中抗癌成分毛兰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在鼓槌石斛中检测到含量为0.047%的毛兰素(以干燥品计)。同时,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毛兰素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直观。(5)以铁皮石斛和金钗石斛茎段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建立其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3mg/L6-BA+0.5mg/LNAA+30g/L蔗糖+7g/L琼脂+1g/L活性炭,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1mg/L 6-BA+0.5mg/L NAA+30g/L蔗糖+7g/L琼脂+100g/L香蕉泥,生根最适培养基为MS+1.0mg/L IBA+1.0mg/L NAA+30g/L蔗糖+7g/L琼脂+1g/L活性炭。金钗石斛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1/2MS+2mg/L 6-BA+0.5mg/L NAA+30g/L蔗糖+7g/L琼脂+1g/L活性炭,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2MS+3mg/LBA+0.5mg/LNAA+30g/L蔗糖+7g/L琼脂+1g/L活性炭,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0.6mg/LIBA+0.3mg/LNAA+30g/L蔗糖+7g/L琼脂+1g/L活性炭。
左珺花[3](2020)在《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主要成分差异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是我国兰科石斛属珍稀濒危特有种,是传统名贵珍稀中药材,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抗癌防老等独特的功效。自然条件下,铁皮石斛生长环境苛刻,种子繁殖率低,自然资源极为稀少。由于铁皮石斛自交不育,大多数生产上所用品系均是利用已有资源进行随机杂交而成,造成在大规模生产中所用的种质资源遗传性状参差不齐,品质不稳定,有效成分、可溶性多糖含量低,生活力弱等问题。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铁皮石斛资源的调查、收集与评价,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浙江、江西、云南等地共收集到资源200余份,经形态及地理来源及江西企业种植品种状况分析,选取浙江温州,江西鹰潭,云南昆明和福建漳州的4份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开展多糖含量、挥发性成分测定,同时在资源库中,根据形态及地理来源差异,选取81份种质资源材料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试图开发SSAP分子标记,为后续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资源保护及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比色法测定2月份采集的来源于浙江温州(ZJ-6),江西鹰潭(JX-1),云南昆明(YN-1)和福建漳州(FJ-2)的4份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采用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重复较好;ZJ-6多糖含量为36.4%,JX-1多糖含量为38.43%,YN-1多糖含量为33.13%和FJ-2多糖含量为28.4%;多糖含量JX-1>ZJ-6>YN-1>FJ-2揭示收集到的4份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多糖含量具有显着差异。(2)利用GC-MS技术分别对ZJ-6、JX-1、YN-1和FJ-2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和分析。共测定出了83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酯类、醇类、有机酸类、萜烯类和烷烃类;其中ZJ-6中含51种(7种酯类、9种醇类、8种有机酸类、5种萜烯类和11种烷烃类),JX-1中检测出44种(6种酯类、10种醇类、8种有机酸类、4种萜烯类和10种烷烃类),YN-1中有48种(10种酯类、6种醇类、8种有机酸类、3种萜烯类和8种烷烃类),FJ-2中含39种(3种酯类、8种醇类、8种有机酸类、5种萜烯类和9种烷烃类)。分析挥发性成分中药理和毒理性成分表明,共检测到18种药理性成分和4种毒理性成分,ZJ-6中含2种毒理性成分,JX-1中未检测到毒理性成分,YN-1中有2种毒理性成分,FJ-2中的毒理性成分为3种,且在ZJ-6和FJ-2中毒理性成分含量最高的均为邻苯二甲酸丁十四酯,含量分别是0.26%和0.22%;YN-1中毒理性成分含量最高的是邻苯二甲酸丁十四酯和十六酸乙酯,含量均为0.26%。研究结果揭示4种铁皮石斛种质资源挥发性成分种类存在显着性差异,药理性成分含量具有极显着性差异,结果可为铁皮石斛遗传育种及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3)在资源库中,根据形态及地理来源差异,选取81份种质资源材料(收集于江西、浙江、云南、福建、安徽和广西6个省份)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75对EST-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共获得480条条带,平均等位基因数在1.96-5.16之间,平均为3.16个,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以及香农指数(I)为0.86,表明铁皮石斛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浙江和云南省收集的铁皮石斛大多数与其他省份的铁皮石斛聚类成一块,来自江西的铁皮石斛独自聚类成一块,揭示大部分种质资源可能来源于浙江和云南铁皮石斛品种,而江西的铁皮石斛种质还有待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以期为铁皮石斛产业化提供优质的铁皮石斛种质资源。(4)此外,为了开发出SSAP分子标记对铁皮石斛全基因组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克隆了铁皮石斛Ty1-copia和Ty3-gypsy逆转录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其片段大小分别为258-268bp和307-406bp。对具有转录活性的Ty1-copia逆转录酶序列进行多个序列的比对显示了保守的‘TAFLHG’、‘YGLK’和‘YVDDM’氨基酸片段以及Ty3-gypsy高度保守的‘RMCVD’基序。基于克隆的序列分析,共设计出了5对SSAP引物。
李庆迪[4](2020)在《乐清地区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对“三农”发展十分重视,出台许多惠农政策,而乐清市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百强县,第二、第三产业较为发达,但因耕地面积较少的瓶颈制约,第一产业相对较为薄弱。为此,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乐清市的第一产业,尤其让乐清市北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成为当前乐清市农村工作一项迫切任务。铁皮石斛产业是乐清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铁皮石斛产业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向产业化经营,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于山老区有限的土地价值最大化。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乐清地区是铁皮石斛道地产区,浙江省新“浙八味”培育品种、温州市“温六味”铁皮石斛的核心主产区,在国内具有特殊的地位。近年来,乐清市通过政策扶持、三产融合、三路齐走、农旅结合等发展举措,铁皮石斛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铁皮石斛产业发展中也面临许多困境和问题,当前全国各地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迅速,温州市许多民间资本进入该产业,在全国各地尤其云南和乐清本地大规模种植铁皮石斛,无序竞争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对乐清市的铁皮石斛产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产业发展出现瓶颈。因此,通过对乐清地区铁皮石斛产业现状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产业发展对策,促进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调研、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研究。笔者首先查阅国内外学者对铁皮石斛研究文献论述,了解铁皮石斛基本特性和国内外产业发展概况,归纳分析各地发展经验。其次,到乐清各地区实地调查,主要调查了铁皮石斛种质资源、育苗种植技术、初深加工、市场营销等情况,结合近几年乐清铁皮石斛产业发展数据,对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农业区位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产业优势比较等理论对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发展优势、制约因素和市场前景分析,提出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积极参与铁皮石斛企业实际营运实践,提出的一些发展对策进行边实践边研究边修改,尤其在引导铁皮产业规划布局、农业特色打造,美丽田园建设、乡村旅游带建设实践,对最终形成了本次研究的结论。该论文结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宋红坤[5](2019)在《铁皮石斛等十种石斛的鉴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论文为“高附加值农产品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项目:以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铁皮石斛为重点研究对象,选取其它九种石斛(流苏石斛、金钗石斛、鼓槌石斛、紫皮石斛、球花石斛、苞鞘石斛、兜唇石斛、束花石斛和叠鞘石斛),采用薄层色谱法、HPLC-PD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ICP-MS等现代分析技术,以期准确、高效对不同品种石斛进行鉴别研究与质量评价。[方法]1.薄层色谱鉴别:参照《中国药典》薄层鉴别方法,对十种石斛药材不同极性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薄层色谱进行系统研究。2.采用HPLC-PDA技术,建立HPLC指纹图谱,对八种石斛药材指纹图谱进行对比和相似度计算,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石斛做鉴别研究。3.采用HPLC-PDA技术,建立东崑宕内酯、滨蒿内酯、香豆素、柚皮素、芹菜素、石斛酚、毛兰素和石斛碱八种成分分析测定方法并进行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十种石斛多糖含量;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十种石斛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以十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结合方差分析、t检验对石斛做质量评价。4.采用ICP-MS技术,测定十种石斛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1.根据薄层色谱斑点特征,十个品种石斛之间既有相同斑点,各自又有特殊的斑点,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石斛之间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2.高效液相指纹图谱13批铁皮石斛相似度为0.791-0.929;8批不同品种石斛相似度介于0.169-0.875之间,标出共有峰23个,经对照品指认出六个峰,分别为香草酸,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醛,东崑宕内酯,阿魏酸,柚皮素,同时对球花石斛16个化学成分色谱峰进行了标示。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63批石斛样品可快速被分为两大类,然后60批石斛样品又进一步被分为四类。三种分析方法综合运用,验证了化学模式识别用于品种鉴定和归类的可行性。3.含量测定及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十种石斛的东崑宕内酯、滨蒿内酯、香豆素、柚皮素、芹菜素、石斛酚、毛兰素、石斛碱、多糖和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P<0.05)。石斛酚、毛兰素、石斛碱可以分别作为含量测定指标对流苏石斛、鼓槌石斛、金钗石斛进行质量控制。香豆素可以作为含量测定参考指标进行叠鞘石斛质量控制,柚皮素、芹菜素可以作为含量测定参考指标进行球花石斛质量控制。实验建立的石斛属中东崑宕内酯、滨蒿内酯定量分析方法可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多糖含量、17种氨基酸总含量可以作为评价指标对铁皮石斛和紫皮石斛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可以作为兜唇石斛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17种氨基酸总含量也可作为束花石斛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4.文山、德宏、弥勒和腾冲四个产地的11批铁皮石斛之间稀土元素总含量存在差异。德宏产八个品种石斛稀土元素总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同一产地的不同种石斛16种稀土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四个产地的11批铁皮石斛铬(Cr)元素、镍(Ni)元素和锌(Zn)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德宏产八个品种石斛铬(Cr)、镍(Ni)、锌(Zn)、硒(Se)四种元素含量丰富,而锡(Sn)元素只在金钗石斛和苞鞘石斛中有检出,并且八种石斛之间铬(Cr)、镍(Ni)、锌(Zn)三种元素含量存在差异。18批石斛重金属铜(Cu)、镉(Cd)、汞(Hg)、铅(Pb)四种元素均在限量范围内,德宏产球花石斛、铁皮石斛和苞鞘石斛各1批重金属砷(As)元素有明显的超标现象。[结论]十个品种石斛内在的化学成分无论在种类还是含量上都存在差异,薄层色谱、HPLC指纹图谱能够对十种石斛做出鉴别,多成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石斛的质量,可以为石斛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石斛中16种稀土元素、人体必需5种微量元素和五种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为石斛营养保健价值和某些药效方面评价,以及评价不同产地石斛药用质量安全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吴广[6](2019)在《湘西铁皮石斛成分分析研究及铁皮石斛酸奶的研发》文中研究指明铁皮石斛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传统药食两用物质。近年来,铁皮石斛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被大众逐渐认识且接受,但也存在药理作用分子机制不明,营养成分特别是功能成分的对比分析缺乏,功能评价方法不科学等问题。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系统测定和分析对比其功能成分的含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功能性食品的研发。本文参照《中国药典》项下的方法测量湘西铁皮石斛干燥茎的基本成分,为湘西铁皮石斛地方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基础数据;然后收集全国铁皮石斛三个主要产地湖南崀山、云南文山和浙江雁荡山共5个批次铁皮石斛样品,与湘西铁皮石斛一起测量后比较这几种铁皮石斛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别,并分析找出湘西铁皮石斛的品质优势;最后以湘西铁皮石斛为原料,研制一款结合了铁皮石斛丰富营养和酸奶功能价值的产品,铁皮石斛酸奶,为铁皮石斛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方法。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湘西产铁皮石斛的水分含量为11.0%,灰分含量为5.29%,浸出物含量为7.11%,多糖含量为35.06%,甘露糖含量为20.21%,As和Hg含量分别为17.536、0.057ug/kg,Cu、Cd和Pb均未检出,五种农药残留也均未检出。检测结果表明湘西铁皮石斛化学成分含量均符合相关国家质量标准。(2)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五种活性成分含量都存在显着性差异,湘西铁皮石斛总酚含量为5.352mg/g,在4个产地6批样品中最多。多糖含量为402.396mg/g,甘露糖含量为208.325mg/g,黄酮含量为1.627mg/g,都是仅次于浙江雁荡山1号样品。整体来看,湘西铁皮石斛具有一定的质量优势。(3)以铁皮石斛酸奶酸度、粘度、活菌数及感官评分为指标来选出每组单因素试验的三个最优水平。再通过正交试验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得到铁皮石斛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铁皮石斛汁添加量6%,白砂糖添加量7%,接种量0.05%,发酵时间7h。最终得到一款结合了铁皮石斛丰富营养和酸奶功能价值的铁皮石斛酸奶产品。
李琴,杨彦伶,彭婵,刘宗坤,陈慧玲[7](2018)在《药用石斛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国内20世纪80年代至今药用石斛的主要研究现状,概括了药用石斛包括发展起源、资源分布、资源调查与评价、成分分析、药理研究、人工栽培、组培培养、产品加工、分子鉴定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药用石斛研究中存在资源保护与开发不足、良种选育研究滞后、药用石斛质量与生态相关系研究欠缺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未来药用石斛的研究重点应放在构建种质资源库及不同药用石斛种质质量评价体系、良种及优良种质培育、生境与药用石斛生长互作以及高效药用石斛保健产品开发等方面。
宿庆连,易懋升,周晓云,张志胜[8](2018)在《药用石斛育种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石斛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明目强身、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领域。鉴于石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药用石斛育种、组培与栽培技术研究得到快速发展。从种质资源多样性调查、收集保存与评价、品种杂交育种研究及诱变育种技术、倍性育种技术和基因工程育种技术在药用石斛新种质选育的应用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国内近10多年来药用石斛资源收集保存与评价现状,杂交育种成果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情况等育种进展,提出了今后应加强药用石斛药材控制性质量标准研发,资源收集保存、种质资源圃的建设,充分利用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优势开展药用石斛育种研究等建议,并对今后工作进行了展望。
罗阳[9](2018)在《川滇地区21种石斛植物资源评价》文中提出石斛(Dendrobium)是兰科最大属之一,川滇地区占我国资源总数85%左右,且石斛在理论研究、观赏、药用方面都有巨大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川滇地区石斛资源多样性及其遗传背景开展研究,为川滇地区石斛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因此通过对石斛植物开展资源收集与栽培管理,调查统计形态差异,计算变异系数(CV),采用分光光度计(UV-Vis)、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AEC)等技术手段进行含量检测和质量检验手段的建立,对不同石斛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比较,最后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其遗传背景,总结实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调查统计21种石斛植株长度、茎节数、节长、叶片数、叶长、叶宽6个性状,计算CV值分别为53.33%、69.39%、48.71%、55.70%、51.62%、61.99%,表明石斛的形态变异丰富,在形态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2、建立的HPAEC和HPLC检测方法能对《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检测项甘露糖、毛兰素、石斛酚类等物质实现快速、高效的检测检验,同时还能对石斛中单糖组分(主要包括无水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果糖、乳糖)和其它化学成分(丁香酸、柚皮素、槲皮素、香豆素、没食子酸、香草醛)进行有效测定,建立的石斛化学成分检测检验方法能够为石斛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3、通过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这21种石斛在水分含量、多糖含量上差异显着,在单糖和其它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上也是差异明显,从化学成分上可以看出此次收集的石斛植物在化学成分上的多样性;通过相似性分析,对比药典品种,此次收集的非药典种质中麝香石斛和长距石斛是值得关注的种质资源。通过PCA不同算法分析,不同的算法得到的化学成分聚类结果存在差异,但也能起到化学成分聚类鉴定的作用。4、ISSR分子标记共筛选出9条引物UBC811、UBC819、UBC835、UBC844、UBC855、UBC884、UBC886、UBC889、UBC890,一共扩增出626条条带,多态性条带571条,多态性比率为91.3%;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3时能将其分为6类,第一类包含尖刀唇石斛、小黄花石斛、景洪石斛和铁皮石斛4种石斛;第二类包含麝香石斛、蜻蜓石斛、细茎石斛、金钗石斛、黄喉石斛、玫瑰石斛、苏瓣石斛、叠鞘石斛8种石斛;第三类包含长苏石斛和姬竹叶石斛2种;第四类包含卵叶贝母兰和球花石斛2种;第五类包含紫婉石斛、喇叭唇石斛、鼓槌石斛和滇金石斛4种;第六类包含长距石斛1种。
高燕,李桂琳,周侯光,罗凯,姜艳,李泽生[10](2018)在《鼓槌石斛的种源鉴定及种植情况》文中指出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总结了鼓槌石斛种源的纯正性及种源鉴定,并对现有资源及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和种植技术进行了调查总结。现有的种源鉴定主要还是形态学等生物学特性鉴定,包括植株形态、生长环境、花的结构。结果表明:历经20年的发展,云南鼓槌石斛人工栽培面积达733.1hm2,投产面积达722.1hm2,产鲜花1 198.21t,实现产值2 396.4万元,产鲜茎13 309.7t,实现产值15 962.4万元。该研究结果将为鼓槌石斛优良品种选育,鼓槌石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浅述云南石斛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述云南石斛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常见药用石斛DNA条形码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方法 |
1.3.1 DNA提取 |
1.3.2 PCR扩增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扩增及测序成功率分析 |
2.2 4条候选序列特征分析 |
2.3 DNA条形码Gap分析 |
2.4 系统发育分析 |
3 讨论 |
3.1 DNA条形码序列的获取 |
3.2 不同条形码序列Barcoding Gap评估 |
3.3 云南常见药用石斛DNA条形码的筛选 |
(2)石斛中高含量有效成分的品种筛选及其栽培与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石斛资源现状 |
1.2.1.1 地理分布 |
1.2.1.2 药用及观赏价值 |
1.2.1.3 濒危形势 |
1.2.2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2.1 多糖 |
1.2.2.2 菲类及联苄类 |
1.2.2.3 生物碱 |
1.2.2.4 其他化学成分 |
1.2.3 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2.3.1 外植体 |
1.2.3.2 培养基 |
1.2.3.3 培养环境 |
1.2.3.4 栽培技术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石斛资源的收集及形态特征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特征描述 |
2.3.2 茎叶测量结果 |
2.3.3 异名归类 |
第三章 毛兰素及相对含水量测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三十八种石斛 |
3.1.2 药品及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相对含水量测定 |
3.2.2 毛兰素含量测定 |
3.2.2.1 色谱条件 |
3.2.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3.2.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3.2.2.4 建立标准曲线 |
3.2.2.5 精密度实验 |
3.2.2.6 重复性实验 |
3.2.2.7 稳定性实验 |
3.2.2.8 加样回收率实验 |
3.2.2.9 样品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相对含水量 |
3.3.2 毛兰素含量 |
第四章 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
4.1 实验材料 |
4.1.1 外植体 |
4.1.2 药品及试剂 |
4.1.3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灭菌 |
4.2.2 芽诱导 |
4.2.3 增殖培养 |
4.2.4 生根培养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灭菌效果 |
4.3.2 6-BA和NAA对芽诱导的影响 |
4.3.3 外源添加物对芽增殖的影响 |
4.3.4 NAA和 IBA对生根的影响 |
第五章 论文结论与创新 |
5.1 结论 |
5.2 创新 |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
6.1 讨论 |
6.1.1 三十八种石斛形态差异 |
6.1.2 异名归类 |
6.1.3 水分含量 |
6.1.4 毛兰素 |
6.1.4.1 提取方法的讨论 |
6.1.4.2 色谱条件选择 |
6.1.4.3 毛兰素含量 |
6.1.5 组织培养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3)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主要成分差异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铁皮石斛概述 |
1.1.1 铁皮石斛资源及其分布 |
1.1.2 铁皮石斛主要成分及其功效 |
1.2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
1.2.1 形态学标记 |
1.2.2 细胞学标记 |
1.2.3 生化标记 |
1.2.4 分子标记 |
1.2.4.1 RAPD分子标记 |
1.2.4.2 AFLP分子标记 |
1.2.4.3 SSR分子标记 |
1.2.4.4 ISSR分子标记 |
1.2.4.5 EST..SSR分子标记 |
1.2.4.6 SSAP分子标记 |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石斛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3.1 RAPD在石斛属植物中的应用 |
1.3.2 AFLP在石斛属植物中的应用 |
1.3.3 SSR在石斛属植物中的应用 |
1.3.4 ISSR在石斛属植物中的应用 |
1.3.5 EST-SSR在石斛属植物中的应用 |
1.3.6 SSAP在石斛属植物中的应用 |
1.4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2章 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多糖含量测定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 |
2.1.3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铁皮石斛粗多糖提取 |
2.2.2 铁皮石斛粗多糖含量测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绘制 |
2.3.2 多糖含量检测 |
2.3.3 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粗多糖含量比较 |
2.4 讨论 |
第3章 铁皮石斛种质挥发性成分研究 |
3.1 材料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仪器 |
3.1.3 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处理 |
3.2.2 GC-MS分析条件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铁皮石斛种质资源茎中挥发性成分组成类型 |
3.3.2 不同铁皮石斛种质资源茎中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分析 |
3.3.3 不同铁皮石斛种质资源药理与毒理成分含量比较 |
3.4 讨论 |
第4章 基于EST-SSR分子标记的铁皮石斛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仪器 |
4.1.3 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铁皮石斛基因组DNA提取 |
4.2.2 引物的选择 |
4.2.3 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
4.2.4 聚丙烯凝胶电泳 |
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1 条带统计 |
4.3.2 数据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EST-SSR多态性引物筛选 |
4.4.2 引物多态性分析 |
4.4.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4.4.4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
4.4.5 分子方差分析(AMOVA) |
4.5 讨论 |
第5章 开发铁皮石斛SSAP分子标记 |
5.1 材料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仪器 |
5.1.3 试剂 |
5.2 试验方法 |
5.2.1 铁皮石斛总RNA提取 |
5.2.2 铁皮石斛c DNA第一链合成 |
5.2.3 Ty1-copia和 Ty3-gypsy类逆转录酶的扩增 |
5.2.4 PCR产物的纯化 |
5.2.5 PCR产物克隆及序列测定 |
5.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逆转座子逆转录酶的分离 |
5.4.2 系统发育树分析 |
5.4.3 逆转座子逆转录酶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
5.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乐清地区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农业区位理论 |
2.2 产业聚集理论 |
2.3 比较优势理论 |
3.乐清地区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乐清市基本情况 |
3.1.1 社会经济概况 |
3.1.2 农业产业概况 |
3.2 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历史 |
3.3 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 |
3.3.1 乐清市铁皮石斛育苗产业 |
3.3.2 乐清市铁皮石斛种植产业 |
3.3.3 乐清市铁皮石斛加工产业 |
3.3.4 乐清市铁皮石斛的营销 |
3.4 乐清市铁皮石斛的经济效益 |
4.乐清地区铁皮石斛产业优势分析及发展前景 |
4.1 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优势分析 |
4.1.1 地理条件优势 |
4.1.2 道地品牌优势 |
4.1.3 产业政策优势 |
4.1.4 产业基础优势 |
4.1.5 资本优势 |
4.2 铁皮石斛产业发展机遇 |
4.2.1 保健品市场需求增长 |
4.2.2 仿野生种植技术突破 |
4.2.3 铁皮石斛产业转型升级机遇 |
4.2.4 铁皮石斛政策机遇 |
5.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 |
5.1 台风自然灾害多发 |
5.2 土地资源缺乏 |
5.3 技术开发不足 |
5.4 市场平台和品牌建设滞后 |
5.5 精深加工较薄弱 |
5.6 质量控制技术与平台缺少 |
5.7 产业集约化滞后 |
6.乐清地区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对策 |
6.1 提升产业科技支撑和成果转化 |
6.2 全力推进产业集约化发展 |
6.3 加快铁皮石斛市场平台建设 |
6.4 全力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创建 |
6.5 加大对深加工企业扶持 |
6.6 建立完善铁皮石斛产品质量监督体系 |
6.6.1 加快铁皮石斛标准体系建设 |
6.6.2 加快质量溯源体系建设 |
6.6.3 加快安全信用机制建设 |
6.7 .建立健全金融支撑体系 |
6.7.1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 |
6.7.2 拓宽铁皮石斛政策性保险覆盖面 |
6.7.3 加强银行信贷支持 |
6.7.4 增加税收优惠政策 |
7.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铁皮石斛等十种石斛的鉴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石斛属的资源分布概况 |
2 药用石斛概况 |
3 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一章 石斛薄层色谱研究 |
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 |
第二章 石斛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2 HPLC分析方法建立及指纹图谱研究 |
3 小结 |
第三章 石斛十种化学成分分析 |
1 香豆素类、黄酮类和联苄类七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
1.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1.2 方法与结果 |
1.3 线性关系考察 |
1.4 方法学考察 |
1.5 含量测定 |
2 石斛碱含量测定 |
2.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2.2 方法与结果 |
2.3 线性关系考察 |
2.4 方法学考察 |
2.5 含量测定 |
2.6 结果分析 |
2.7 小结 |
3 多糖含量测定 |
3.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3.2 苯酚-硫酸法测定石斛多糖含量 |
3.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3.4 方法学考察 |
3.5 含量测定 |
3.6 结果分析 |
3.7 小结 |
4 氨基酸含量测定 |
4.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4.2 溶液的制备 |
4.3 色谱条件 |
4.4 含量测定 |
4.5 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第四章 石斛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测 |
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2 含量测定 |
3 结果分析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湘西铁皮石斛成分分析研究及铁皮石斛酸奶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铁皮石斛概述 |
1.1.1 铁皮石斛简介 |
1.1.2 铁皮石斛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
1.1.3 铁皮石斛功能作用研究现状 |
1.1.4 铁皮石斛产品开发现状 |
1.2 酸奶概述 |
1.2.1 酸奶的定义 |
1.2.2 酸奶的分类 |
1.2.3 酸奶的营养保健作用 |
1.2.4 酸奶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湘西铁皮石斛成分分析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2.2 总灰分含量的测定 |
2.2.3 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
2.2.4 总多糖含量的测定 |
2.2.5 甘露糖含量的测定 |
2.2.6 重金属残留含量的测定 |
2.2.7 农药残留含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水分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 |
2.3.2 总灰分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 |
2.3.3 浸出物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 |
2.3.4 总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 |
2.3.5 甘露糖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 |
2.3.6 重金属残留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 |
2.3.7 农药残留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产地铁皮石斛活性成分分析对比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
3.2.2 总多糖含量的测定 |
3.2.3 甘露糖含量的测定 |
3.2.4 总酚含量的测定 |
3.2.5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3.2.6 数据处理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皮石斛酸奶的研制 |
4.1 试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工艺流程 |
4.2.2 单因素试验设计 |
4.2.3 正交试验设计 |
4.2.4 感官评价方法 |
4.2.5 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数据模型 |
4.2.6 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4.2.7 微生物指标测定方法 |
4.2.8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铁皮石斛汁添加量对铁皮石斛酸奶品质的影响 |
4.3.2 白砂糖添加量对铁皮石斛酸奶品质的影响 |
4.3.3 接种量对铁皮石斛酸奶品质的影响 |
4.3.4 发酵时间对铁皮石斛酸奶品质的影响 |
4.3.5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3.6 验证试验 |
4.3.7 质量指标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情况简介 |
(7)药用石斛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源分布 |
2 资源调查及引种收集评价 |
3 化学成分 |
4 药理研究 |
5 人工栽培 |
6 组织培养 |
7 产品加工 |
8 分子鉴定 |
9 国外研究现状 |
1 0 展望 |
(8)药用石斛育种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石斛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
1.1 可利用药用石斛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 |
1.2 药用石斛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 |
2 药用石斛育种方法 |
2.1 杂交育种 |
2.2 诱变育种 |
2.3 倍性育种 |
2.4 基因工程育种 |
3 展望 |
(9)川滇地区21种石斛植物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遗传鉴定 |
1.2.2 化学成分 |
1.2.3 单糖检测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收集 |
2.2 栽培管理 |
2.2.1 栽培基质 |
2.2.2 栽培环境 |
2.2.3 日常管理 |
2.3 实验方法 |
2.3.1 形态性状考察 |
2.3.2 化学成分测试 |
2.3.3 分子标记 |
2.4 数据分析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形态性状 |
3.1.1 形态记录 |
3.1.2 结果小结 |
3.2 化学成分 |
3.2.1 水分含量 |
3.2.2 多糖含量 |
3.2.3 单糖组分 |
3.2.4 其它化学成分 |
3.2.5 结果小结 |
3.2.6 主成分分析 |
3.3 遗传背景 |
3.3.1 DNA提取质量 |
3.3.2 退火温度筛选 |
3.3.3 引物筛选 |
3.3.4 遗传相似性矩阵 |
3.3.5 聚类分析 |
3.3.6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栽培管理与形态考察 |
4.2 化学成分多样性 |
4.3 质量控制 |
4.4 分子标记 |
4.5 总结 |
4.6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鼓槌石斛的种源鉴定及种植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地点 |
1.2 试验方法 |
1.3 项目测定 |
1.3.1 石斛多糖含量测定 |
1.3.2 石斛醇溶性成分含量测定 |
1.3.3 石斛氨基酸含量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鼓槌石斛植株种源鉴定 |
2.2 鼓槌石斛现有的资源及种植现状 |
2.2.1 概况 |
2.2.2 云南鼓槌石斛种植情况 |
2.2.3 种苗繁殖情况 |
2.2.4 种植模式 |
2.2.5 栽培管理技术 |
2.2.6 采收及产品加工销售 |
2.2.7 投资渠道 |
2.2.8 产量和经济效益 |
2.2.9 鼓槌石斛多糖、醇溶性成分及氨基酸含量 |
3 结论与讨论 |
四、浅述云南石斛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常见药用石斛DNA条形码筛选[J]. 徐素素,高静,陈军文,刘祥宇,张敬丽.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06)
- [2]石斛中高含量有效成分的品种筛选及其栽培与繁殖技术研究[D]. 万正辉.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3]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主要成分差异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左珺花. 江西师范大学, 2020
- [4]乐清地区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李庆迪. 西南大学, 2020(01)
- [5]铁皮石斛等十种石斛的鉴别研究[D]. 宋红坤.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6]湘西铁皮石斛成分分析研究及铁皮石斛酸奶的研发[D]. 吴广.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7]药用石斛研究进展[J]. 李琴,杨彦伶,彭婵,刘宗坤,陈慧玲. 农学学报, 2018(10)
- [8]药用石斛育种方法研究进展[J]. 宿庆连,易懋升,周晓云,张志胜. 广东农业科学, 2018(10)
- [9]川滇地区21种石斛植物资源评价[D]. 罗阳.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10]鼓槌石斛的种源鉴定及种植情况[J]. 高燕,李桂琳,周侯光,罗凯,姜艳,李泽生. 北方园艺, 2018(10)
标签:石斛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铁皮石斛种植方法论文; 仪器分析论文; 植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