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重症胆管炎32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丽雄[1](2021)在《不同血清学指标对急性胆管炎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应用价值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7(IL-7)等指标进行检测,研究其对急性胆管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急性胆管炎患者共56例,根据目前公认的《急性胆道感染东京指南2018》的诊断标准,将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I级组(24例)、II级组(15例)、III级组(17例)。另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9例)。统计其入院时血清IL-4、IL-7、NLR、PCT、CRP,比较各组间的差异。通过各组间的两两比较(SNK-q检验)比较其各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计算各组的诊断最佳临界值、灵敏度、特异度。IL-4、IL-7的检测均严格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操作。PCT、NLR、CRP的数据由病历系统获得。结果通过方差分析,IL-4、IL-7、NLR、PCT、CRP各指标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NK-q检验结果,NLR、CRP、PCT的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和IL-7的I级、II级、III级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在ROC曲线中,(1)PCT的诊断效能最佳。在I级组比较II级组的曲线中,最佳截断值0.26,灵敏度93.3%,特异度100%。在I级组比较(II级+III级组)时,最佳截断值1.3ug/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鉴别I级组和(II级+III级组)胆管炎患者时,取2.81ug/L,灵敏度为94.1%,特异度76.9%。(2)NLR的诊断效能仅次于PCT;在(I级+II级)组比较II级组的ROC曲线中,最佳值为8.37,灵敏度93.9%,特异度100%。在I级组比较(II级+III级)组时,取20.58,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87.2%。(3)在ROC曲线结果分析中,CRP为12.5时,鉴别I级和II级胆管炎患者灵敏度93.3%,特异度87.5%。在I级比较(II级+III)组时,截断值为63,灵敏度为88.2%,特异度95.8%。鉴别(I级+II)级时,其诊断最佳值为75.5,灵敏度88.2%,特异度75.4%。(4)IL-4和IL-7的各组间均数存在差异,但在各组ROC曲线中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暂不推荐替代现有的检验指标。结论NLR、PCT和CRP对于急性胆管炎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有着重要意义,其中以PCT的应用价值最高,NLR对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分级的特异度最高。急性胆道感染的预后不良可能与炎症因子过度表达和淋巴细胞凋亡、免疫系统失活相关。IL-4与IL-7在急性炎症期对淋巴细胞有保护作用。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IL-4、IL-7的水平检测,其均数表现为:对照组最低,I级组较低,II组最高,III组较低,提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体内的IL-4、IL-7可能出现衰竭。
杨柳[2](2019)在《床旁免X线内镜下胆管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床旁免X线内镜下胆管置管引流对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我院行内镜下胆管置管引流的75例ACST患者,根据是否床旁免X线操作分为A组(床旁免X线引流)和B组(X线监视下引流),比较两组的术前和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手术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长。结果:总共75例ACST患者,A组20例,其中12例行ERBD引流,8例行ENBD引流,B组55例,25例行ERBD引流,30例行ENBD引流,两组手术技术操作均成功,A组术后有效率90.00%,并发症发生率10.00%,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10.00%;B组术后有效率98.18%,并发症发生率5.45%,0例死亡;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率、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术后炎症指标、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治疗后WBC、NEUT、ALT、TBIL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床旁免X线内镜下胆管置管引流是急性重症胆管炎治疗的有效方法,对于病情极为危重、无法搬运的患者,缓解病情快速、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陈维玺,刘伟长[3](2017)在《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比较分析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04月收治的68例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等。在68例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中,急诊手术62例,术后并发症为25例,发生率为40.32%,死亡为10例,死亡率为16.13%;择期手术6例,术后并发症为2例,发生率为33.3%,死亡为1例,死亡率为16.67%;术后总并发症为27例,发生率为39.71%,术后死亡11例,死亡率为16.18%。为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治疗选取适时的手术时机及恰当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还要注意对其进行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
李海民[4](2017)在《胆总管结石性老年ACST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于因胆总管结石所致老年ACST病患,分析其围手术期相关资料以探讨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手术及临床诊治中提供相关线索以防范其高危险性和及时治疗创造条件。[方法]回顾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肝胆胰外科63例住院且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所致的老年ACST病患,均行紧急外科引流治疗。收集完整的临床住院资料,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及临床实际,从中挑选出可能的相关临床因素加以统计,单个因素使用非参数检验法,多个因素则行非条件逐步向后Logistic回归法研究,以确定与胆总管结石性老年ACST死亡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结果]63例老年病患中死亡8例,5名老年男性,3名老年女性,死亡原因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63例老年病患的资料挑出来的25个可能因素中,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5、休克、精神神经症状、并存慢性疾病病、先前胆道术史、体温≧39℃或≦36℃、中性粒占比≧90%、白蛋白<30g/L、血小板<70×109/L、高TBil水平、高DBil水平、高ALT水平、高AST水平、高C反应蛋白水平、手术时机≧8h、麻醉时间≧150min、术后转入ICU,共计17个相关危险因素的P值小于0.05,在将这些因素行多因素统计证明:年龄≧75、休克、精神神经症状、中性粒占比≧90%、血小板<70×109/L、手术时机≧8h、麻醉时间≧150min、术后转入ICU,为胆总管结石性老年ACST致死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单因素确定的胆总管结石性ACST危险因素为:年龄≧75、休克、精神神经症状、并存慢性疾病病、先前胆道术史、体温≧ 39℃或≦36℃、中性粒占比≧90%、白蛋白<30g/L、血小板<70×109/L、高TBil水平、高DBil水平、高ALT水平、高AST水平、高C反应蛋白水平、手术时机≧8h、麻醉时间≧150min、术后转入ICU。多因素确定胆总管结石性ACST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75、休克、精神神经症状、中性粒占比≧90%、血小板<70×109/L、麻醉时间≧150min、术后转入ICU。以期许在实际临床工作上,通过此病的相关风险因素来提升早期诊治,从而减低该病的致死率及提升预后情况。
李明武,陈小保,陈宁,耿彪[5](2015)在《三镜联合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利用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24例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和开腹手术除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均急诊实施ERCP+ENBD,2例行EST+网篮取石,2例壶腹部肿瘤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其余20例待病情缓解后行LC(2例既往有LC手术史除外)+LCBDE+术中或术后胆道镜取石。23例临床治愈,治愈率95.8%,1例死于肿瘤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诊应用ENBD缓解胆道梗阻症状可有效降低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病死率。三镜联合序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张永生[6](2012)在《24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治疗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均实施了手术治疗+综合治疗,23例临床治愈,治愈率95.8%,1例死亡,死亡率4.2%。结论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治疗中,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实施积极、简单、有效的胆道减压、引流手术,以及围术期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张建都,王泰岳,陈剑[7](2011)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32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胆道外科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如诊断处理不及时或不合理,患者预后不佳,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可高达50%70%〔1〕。本院20022009年共收治60岁以上符合ACST诊断标准者32例,本文给予回顾性临床分析。
宋院斌,申松召[8](2003)在《老年重症胆管炎32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胆管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本院近 1 0年来收住院的 60岁以上的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 2例中手术组 2 6例 ,治愈 2 2例 ,死亡 4例 ,非手术组 6例 ,经保守治疗好转 3例 ,死亡 3例。结论 老年重症胆管炎的早期诊断 ,早期手术对降低重症胆管炎病人的死亡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易纪杰[9](2021)在《活血清解方治疗脓毒型急性重症胆管炎减压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活血清解方治疗脓毒型急性重症胆管炎减压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普外科、肝胆脾胃科、急诊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脓毒型急性重症胆管炎胆道减压引流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抗休克、抗感染、多器官支持、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清解方,两组均观察7天,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降钙素原(PC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变化,并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7天的中医证候积分、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组间比较。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活血清解方治疗脓毒型急性重症胆管炎减压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40例受试者,实际完成记录分析37例。(1)一般资料: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至就诊时间、既往疾病、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2)炎症指标:两组患者术前WBC、NEUT%、PC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对比上,对照组WBC术后第3天与术前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与术前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均较术前降低,且两者存在显着差异(P<0.05)。组间对比上,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WBC、NEUT%、PCT水平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肝功能指标:两组患者术前ALT、AST、T-Bil及D-Bil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第7天两组患者ALT、AST、T-Bil及D-Bil水平较术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中医证候积分及证候疗效:试验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52.6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安全性指标:试验后,两组患者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在ERCP充分胆道减压引流的基础上,对脓毒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施以活血清解方,可以有效降低多项感染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对于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肝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疗效。(2)该方能显着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证候有效率,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赵辉辉[10](2021)在《LCBDE与ERCP+EST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并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RCP+EST)的临床数据,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中该类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通过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和移植中心,年龄≥60岁,经腹部超声、CT或磁共振确诊为单纯胆总管结石(胆囊已切除或已排除胆囊结石且肝内胆管无结石)患者的临床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确定137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CBDE术组(48人)和ERCP+EST术组(89人),分析所有患者的住院资料。1、术前一般资料、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合并症;2、两组手术前后的实验室检查;3、两组术中情况;4、术后的情况。[结果]共13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行ERCP+EST术89人,行LCBDE术48人。ERCP+EST组与LCBDE组患者性别、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73.4±9.2 vs 68.7±6.9;P<0.05),且年龄≥80 岁(30.3%vs 1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症状上黄疸(25.8%vs 1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有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2.4%vs 12.5%,P<0.05)和电解质紊乱相比(31.5%vs 4.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首次手术结石清除率中,ERCP+EST 与 LCBDE(84.3.0%vs 95.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ERCP+EST组少于LCBDE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7.8±12.4 vs 133.3±48.4min;P<0.001)。ERCP+EST 术中,单次取石成功组(n=75)与失败组(n=14)相比,年龄(72.9±9.5 vs 79.5±9.0,P<0.05),其结石最大直径(0.9±0.4 vs 1.3±0.7,P<0.05),其中结石直径>1.5cm例数占比(24.0%vs 85.7%,P<0.05),胆总管最大直径≥2.0cm例数占比(21.3%vs 8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CP+EST术后两例死亡,LCBDE组1例术后3天出现胆漏。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大出血、消化道穿孔、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EST或LCBDE术,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当患者年龄大,结石诱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重症胰腺炎、感染性休克等急重症和基础疾病较多时选择ERCP+EST更为合适。但是对于胆总管结石较大、数量较多、十二指肠狭窄、乳头旁憩室等原因致ERCP+EST取石困难且患者可耐受全麻时LCBDE取石成功率更高。
二、老年重症胆管炎32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重症胆管炎3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血清学指标对急性胆管炎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应用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名词对照表 Abbreviations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1 分组与一般资料对比 |
2 各研究指标的组间对比 |
3 各组之间对比的ROC曲线 |
4 各指标ROC曲线的结果 |
讨论 |
1 急性胆管炎的发病特点 |
2 各组一般资料的对比结果 |
3 各指标的应用价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胆管炎患者危重和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床旁免X线内镜下胆管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收集 |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术前准备 |
2.3.2 操作方法 |
2.3.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患者基本情况 |
3.2 两组术前、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
3.3 两组术前与术后1周在炎症、转氨酶、总胆红素比较 |
3.4 急性重症胆管置管引流前后各项指标变化 |
3.5 两组术后并发症统计 |
3.6 两组预后与住院时间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ACST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 |
4.2 两组病人基本情况分析 |
4.3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分析 |
4.4 两组术后预后、并发症分析 |
4.5 ACST内镜下胆道引流方式选择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基本资料 |
1.2 手术方式及麻醉选择 |
1.3 并发症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胆总管结石性老年ACST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三镜联合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24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临床表现 |
1.3诊断 |
1.4治疗 |
2结果 |
3讨论 |
(8)老年重症胆管炎3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治疗方法 |
1.4 结果 |
2 讨论 |
(9)活血清解方治疗脓毒型急性重症胆管炎减压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观察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
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
3 观察项目 |
3.1 一般项目 |
3.2 生化指标 |
3.3 中医证候积分 |
3.4 安全性指标 |
3.5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1.2 基线资料对比 |
1.3 病因分析 |
1.4 手术类型分析 |
2 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比较 |
2.1 炎症指标对比 |
2.2 肝功能指标变化 |
2.3 中医证候积分指标变化 |
2.4 证候疗效及有效率比较 |
2.5 安全性指标比较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ACST的认识及治疗 |
2 现代医学治疗ACST中的不足 |
3 祖国医学对ACST的认识 |
4 导师对ACST的认识及治疗 |
5 活血清解方单味药现代药理学分析 |
6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
7 疗效和可能作用机制探讨 |
7.1 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7.2 减轻肝脏损伤,增强免疫调节 |
8 问题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SPSS25.0 随机分组表 |
附录2 病例报告表 |
附录3 文献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4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及科研情况 |
(10)LCBDE与ERCP+EST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单纯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老年重症胆管炎32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血清学指标对急性胆管炎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应用价值的研究[D]. 郑丽雄.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床旁免X线内镜下胆管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D]. 杨柳. 南昌大学, 2019(01)
- [3]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临床分析[J]. 陈维玺,刘伟长. 甘肃科技, 2017(18)
- [4]胆总管结石性老年ACST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李海民. 昆明医科大学, 2017(02)
- [5]三镜联合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治疗中的应用[J]. 李明武,陈小保,陈宁,耿彪.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5(02)
- [6]24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治疗体会[J]. 张永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09)
- [7]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32例临床分析[J]. 张建都,王泰岳,陈剑.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03)
- [8]老年重症胆管炎32例临床分析[J]. 宋院斌,申松召.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04)
- [9]活血清解方治疗脓毒型急性重症胆管炎减压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D]. 易纪杰.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10]LCBDE与ERCP+EST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D]. 赵辉辉.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