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看好股票交易所

风险投资看好股票交易所

一、风险投资寄望产权交易所(论文文献综述)

丁冬[1](2019)在《金融司法的逻辑 ——中国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组织构建与未来走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法律体系的日益繁密,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法学的整体立场应该从“立法论”向“解释论”转向。这凸显出法律适用问题的重要性,司法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角色被各方给予了更多期待。纠纷解决和规则供给,被视为司法功能的两个核心子功能。具体到金融商事领域,金融商事交易活动一方面共享着与传统民商事交易相类似的逻辑:交易活动都是通过合同来完成权利义务的分配,案件如果涉及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议题,在法律责任的分配等方面也更多地考量公平等因素。另一方面,金融商事领域受监管政策影响明显、体现出典型的风险交易特质,呈现出专业性、创新性、周期性等特征。金融商事领域的特殊性,对包括金融司法在内的金融法制如何作出有效回应,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金融司法被期许在个案裁判的纠纷解决之外,更多的承担规则供给等功能,以发挥弥补金融市场规则供给不足、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金融司法与监管的协同,引导和规范金融商事交易和创新等一系列作用。在此背景下,金融司法专门化的解决方案被提出、论证和实践。通常意义上,一般性的理解是通过专门法庭或法院的建制,可以实现如下价值:一是提升审判效率;二是培养特定领域的审判专家,以更好应对本领域的复杂案件;三是在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等审判管理层级上设置专门化的金融审判机构,可以集中研究、发布金融审判政策,以达到适法统一,并通过司法能动主义来实现干预或引导金融市场的目标。以上三个价值分别对应司法效率、司法公正和司法能动性。就金融司法专门化的方案而言,这些观点认为,通过专门化可以更加专业、高效、能动地解决金融商事纠纷案件,同时还可以更加灵活地“产出规则”,控制金融风险,规制交易行为,并指引金融商事交易活动。从历史考察的维度,从200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成立首家金融审判法庭到2018年上海金融法院设立,上海法院在金融司法专门化过程中,走过了十年历程。以金融案件集中管辖为代表的实践探索,体现了强烈的实用主义考量。从实证分析的维度,金融司法在组织层面的专门化建制,并不意味着金融司法审判质效的必然提升。审判效率、公正和能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上海地区为例,2008-2016年的数据显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和信用卡(银行卡)纠纷案件占所有金融商事纠纷案件的90%以上。案件结构呈现出以传统金融商事纠纷为主的特征。上海地区金融商事纠纷案件在一审法院的解决率达99%以上,案件年均上诉率不超过1%。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具体审理情况也显示,尽管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组织建构程度在7家基层法院呈现出不同的情况,但是金融审判组织建制的专门化程度,并未表现出与审判质效明显的关联性。一个初步结论是:金融司法专门化对大多数传统金融商事纠纷案件审理没有实质性影响,不论是否有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组织建构,司法的总体表现都呈现出较好的审判质效水平。在新类型疑难复杂金融商事纠纷案件的处理上,金融司法也未能发挥理想状态下的规则供给功能。以证券市场违规增持纠纷案件为例,面对“难办的案件”(hard case),为了避免案件被改判,避免过度介入金融立法和监管的模糊地带,司法者选择了保守型的司法策略,最终未对投资者违反《证券法》慢走规则行为的民事法律责任作出裁判。通过填补金融商事规则的法律漏洞,提供裁判规则以实现金融市场交易秩序的维护和金融商事交易行为的规制,这种理想化的描述,实际上并不贴合中国金融司法运作的实际。考虑到法律体制的刚性约束、金融司法的“个案主义”特征、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的协调衔接、司法者“风险厌恶”的天然特征,以及对个案裁判可能发生的事系统性影响的预见能力不足等因素,使得金融司法在难办的案件中,选择稳妥的保守型司法策略成为必然。金融商事领域具有典型的“国家强制”特性,金融监管对金融商事活动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协调,显得非常重要。从最近的金融司法实际表现来看,金融司法在如何正确地处理与金融监管的关系问题上,也出现了立场的偏移。为了表现金融司法对金融监管的回应和配合,金融司法在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性文件的供给和金融商事纠纷的个案裁判上,都存在以“政策逻辑”代替“法律逻辑”的倾向。特别是以福建天策保险公司股权代持纠纷等为代表的个案中,金融司法在金融商事交易行为效力的法律评价等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政策逻辑”思维。不仅背离了金融商事司法长期以来审慎干预合同效力的立场,甚至出现了将金融监管行政规章引入金融商事交易效力判断的尝试,打破了合同立法的价值锁定和宪政安排考量,出现了司法立场的不自洽。金融司法超越自身角色范围,参与金融市场治理的做法,使得金融司法的纠纷解决与规则供给功能均体现出偏移性。中国金融司法的建构,以域外经验学习作为正当性论证的重要依据。从金融审判竞争的视角,文章对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建法院的具体实践切入,分析了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的域外经验。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法院在具体运作机制、法官选任、案件管辖等方面保持了相当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阿联酋在总体实行大陆法系法律体制的模式下,甚至通过专门立法的形式在迪拜国际金融中心内实施普通法系的法律体制。“法律与金融”理论认为,普通法系以更加灵活的判例机制来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和合同的执行,更有利于金融市场发展。而大陆法系的刚性特征,使得金融法制的表现并不理想。从比较法视野,处于刚性法律体制约束下的中国金融司法,如何能够适应金融商事交易的特点,在纠纷案件处理上保持开放性与灵活性,确实不无挑战。法系渊源对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以及对金融司法专门化具体实践的影响,应当在对金融司法的功能定位与设计的讨论中,认真加以重视。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域外经验,无法构成中国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充分证成理由。上海金融法院的设立,在宏观层面完成了组织建构和政治话语体系的表达。但,金融司法专门化也同时面临对司法专门化的常见非议和挑战。比如,广受质疑的利益俘获问题、“深刻但偏狭”(deep but narrow)的专业偏见对法律发展的禁锢、专门化未表现出专业性提升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以及金融司法的流畅运作,有赖于进一步探索符合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审判运行机制。符合金融司法需求的专业审判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金融司法灵活性探索空间的法律授权等制度安排,是金融司法专门化预期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此外,金融司法纠纷解决和规则供给功能的发挥过程中,还需要妥善处理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关于金融法院功能定位的理想图景的表达,不能超脱于金融司法的逻辑。考虑到金融商事领域的创新性、专业性、周期性等特征,金融监管政策通常具有探索性的特点,总体上流变性、灵活性、权宜性等特征更强。金融监管政策的制定程序更为灵活,政策的纠错能力也更强。因此,金融司法不能成为完全追逐政策变迁的跟随者。无论金融监管政策如何波动,金融司法基于司法判断权、个案主义的本质特征,都应该保持司法的定力,以法律逻辑和标准来进行裁判,在金融商事交易法律效力等问题的司法评价上,保持立场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惠建军[2](2015)在《功能观视角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起步于场外交易市场,但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却相对缓慢。与社会一般认知不同,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最初的功能定位并非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其功能定位历经适应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解决上市公司法人股以及退市公司的股票流通问题,扶持中国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各类中小微企业发展四个演化阶段。但是,当前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功能并未很好地发挥。论文聚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即从功能观新视角,来研究其制度建设问题,旨在重新厘清场外交易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功能位序,并完善与其新的功能位序相适应的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场外交易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良性发展的功能。论文在综述场外交易市场功能、制度建设相关研究及分析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作用机制、演化逻辑的基础上,评价了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深入分析了制约其功能的制度因素,并提出了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的具体政策建议。首先,论文用ANP方法分析计算出了影响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重要性指标,构建了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ANP方法下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市场中观视角评价分析新三板市场的运行情况。其次,选取中小微企业固定投资额和场外交易市场成交额作为变量,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场外交易市场与中小企业发展的互动效应,从中小企业微观视角检验了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第三,围绕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缺陷,用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分析了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演进、制度缺陷及制约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制度缺陷成因。第四,引入了博弈论分析方法,对与ANP方法下构建的场外交易市场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中重要性指标直接相关的制度因素,从场外交易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两种情况下,融资主体与投资主体之间的非完全信息下静态博弈分析入手,用博弈论方法对场外交易市场的法律监管、交易成本、流动性、信息披露、市场架构等重要方面的制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合理化的制度设计和制度策略的提出,提供了更丰富可靠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信息披露要求、司法监管、市场化程度、流动性、市场风险、参与者的多样性、做市商制度、市场结构等是影响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重要指标元素。(2)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作用有限。2014年以来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是中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变化率对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成交额的变化率反映不敏感,场外交易市场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并不显着。(3)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缺陷具体表现为其功能位序不合理、基础性资本市场的功能未充分发挥、融资功能和交易功能弱、市场流动性低、场外股权市场定位同质化等。(4)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位序不合理,以及基于错误功能位序下的制度缺陷以及制约其功能发挥作用的制度缺陷形成原因,是影响其功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制度完善面临法律障碍、市场结构地域性垄断导致市场低效、监管无序和资本市场各层次间缺乏转板机制是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主要制度缺陷,顶层设计者未形成清晰合理的共同信念、缺少正式规则制度安排、利益博弈难以实现均衡、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路径依赖的制约等方面的因素是造成制度缺陷的深层次原因。(5)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最基础的功能不是融资功能,而是规范孵化功能。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合理功能位序应在实现基础功能基础上,不断实现融资、市场定.价、风险分散、股权转让提供流动性等深化功能,基于场外交易市场合理的功能位序定位之上不断完善其制度建设,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场外交易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功能。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论文提出了先行实现中国场外交易市场规范孵化功能的制度设计:合理确定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标准,建立适合中小微企业发展特点的信息披露制度,采用灵活性、动态化的监管模式。论文还提出了完善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深化功能的制度策略:合理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创新场外交易市场的融资模式,逐步建立顺畅的资本市场转板机制。这对完善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提升场外交易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功能,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刘潇[3](2015)在《支持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经济业务,通过私下定向募集资本并投资于非公开交易的企业权益性资产,私募股权投资为企业——特别是融资困难的科技创新企业、创业企业、新兴行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发展资本;通过投资后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管理咨询和产业协同,投资机构还能够改善企业治理和绩效,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客观上,该行业侧重于高新技术投资的投资偏好,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对我国而言还有加速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作用。从理论上看,私募股权投资的上述积极效应不仅局限在投资方和被投资企业内部,也能够溢出到其他企业、其他产业、整个经济体系、甚至政府和社会大众,具有类似于公共品正外部性的“类正外部”特征;同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和项目筛选机制,可以成为政府借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意图的高效平台,财政资金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带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方向,使财政投资具有了“双乘数效应”。本文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研究了政府的参与对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及被投资企业的“正向影响”,证实了政府参与在改善企业治理和绩效、以及减少投资机构行为短期性方面确实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证明政府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对政府具有良好的“反向影响”,有助于实现政府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意图。这为政府支持该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可能性。国际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路径大体分为先发模式和后发模式,成熟经济体大多属于先发模式,是市场内在力量自发催生了行业萌芽;而新兴经济体国家均为后发模式,由于行业产生所需的市场基础薄弱,政府在行业初始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考虑到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较低以及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本身积累不足、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不足的现实,加上私募股权投资本身存在高风险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借鉴后发模式国家的成功经验,政府对该行业发展制定支持性政策也是十分必要的。从上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经历了迅速发展和金融危机后的深度整合,一跃成为全球规模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私募股权市场。但高速发展中该行业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包括:第一,资本来源结构不合理,机构资本比重不足,本土资本集中程度低,债务融资比重过低难以适应并购业务发展。第二,专业且富有经验的投资人才和投资机构管理人才缺乏。第三,行业本身的运作和投资理念不成熟,投资策略仍以小股权成长型投资为主,资源整合能力弱;投机倾向、短期化行为充斥,缺乏投后管理的理念和实践;退出渠道狭窄;行为规范和行业标准缺失。与行业的演变相呼应,我国政府参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也经历了由全面参与到重点聚焦的演进。目前,政府干预方面的问题包括:第一,法律制定滞后于行业发展进度,私法又执行乏力,未能建立具有足够约束力的法制环境。第二,监管制度不完善,政府在金融领域传统的分业监管思路不适合私募股权这种新兴领域,过度监管和监管空白并存;而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行业自律监管更是任重道远。第三,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混乱,缺乏一致性和稳定性。第四,政府资本在参与私募股权市场时存在“与民争利”,违背了政府支持性政策的初衷。本文认为,未来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面临着历史性机遇,一是经济转型期,发展方式调整将催生大量投资机会;二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继续完善,将扩展行业的资本来源和退出渠道;三是产业结构升级、国资改革和国内企业走出去将孕育新的并购热点;四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将带动对私募资本的需求增长;最后是作为后发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先发国家和其他后发国家的经验。针对上述我国私募股权行业及相关政府政策中的问题,为了利用后发优势、抓住未来发展机遇,本论文提出了应构建具有核心、内层和外层三个层次的政府支持性政策体系。核心政策即指政府出资设立或参股私募股权机构的措施,这是支持性政策的基础,也是作用机制最为直接的,为此本论文构建了政府和私人部门提供私募股权资本供给的决策模型,提出了财政资金通过撬动社会资本、引导私募股权资本来源多元化以及向社会资本让利的建议。内层政策指除财政直接投资外的、其他直接作用于私募股权市场的政策,以财政政策为主,包括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税收优惠政策、风险补偿和保障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外层支持性政策旨在以综合性手段建立行业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完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制度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行业法制、强化包括私法在内的法律执行;建立统一的政府监管和规范的行业自律自治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促进创新,鼓励创业家精神;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增加信息供给等。文章最后本论文强调指出,政府应在支持行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对政府自身的“反向影响”,包括注重对投资方向的引导、重点扶植企业发展阶段的适度前移、鼓励本土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以及加强对国企改革中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监督,以实现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和政府宏观政策意图。

刘涛[4](2014)在《中国跨境产权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研究 ——以XX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历经多年曲折的发展,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已经从兴起时较为单一的产权市场发展成一个提供产权流转、投融资服务的综合性交易平台,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发挥了极大效用。然而,伴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相继完成,我国产权交易市场若想获得持续发展,就不得不在业务上有新突破。有鉴于此,不断做大做强跨境产权业务逐步构建专门的跨境产权交易市场对产权市场融资功能的创新拓展以及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由于跨境产权交易市场凸显跨境产权交易业务,从而又为境外企业积极对华投资及境内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创造了平台。本文结合XX新区的案例,分析了构建跨境产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建立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并对进一步对完善跨境产权交易市场的制度建设给出具体构想。在组织制度方面,提出采取公司法人形式设立跨境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同时为了加强监管,在股东会下设立监管协调委员会。在交易制度方面,提出引入由特许做市商做市的联合垄断做市商制度。在监管制度方面,提出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机构内控管理、社会舆论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黄嫣[5](2014)在《科技金融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类金融机构通过投资将金融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通过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我国当前的重大战略任务,而金融抑制的存在阻碍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使为数众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陷入了“融资难”困境。因此,科技金融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是一个有很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议题。对此,本文借助于国内科技金融、企业生命周期等相关理论,围绕“科技金融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从中小企业的生命成长周期着手,全方位剖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可以重点采用的融资渠道,以及政府在不同阶段如何为企业提供直接或间接的金融服务项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花费近一年时间,对17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金融机构进行了深入调查,在充分把握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最新经验、模式的基础之上,对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理论概括,提出以政府帮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抓手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重点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以金融创新为切入点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体系、以完善融资保障体系为落脚点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与支持等对策建议。当然,囿于研究者本身的学术素养,本文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此,本文在结论和展望部分提出了本文的两个主要局限性以及在未来还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武宏波[6](2013)在《信息不对称、制度边界与山西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企业发展历来是国内外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而投融资问题是决定其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后危机时期,中小企业面临的投融资困境已经影响到世界各国经济的稳定、复苏、创新和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经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构建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改进投融资困境为研究目标,综合运用数理推导、计量分析、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合理安排论文结构,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论。论文结构安排和观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言,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研究的逻辑路径、框架安排,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确立了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三部分是选题的理论基础与分析。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公共财政、金融发展和制度变迁等理论对论文研究的指导意义,构建了论文研究的微观和宏观分析框架。第四部分是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和借鉴。通过国内外实践的比较,发现了中小企业体系构建中的相同特征和趋势;而且为我国在政府与市场所确定的制度可能性边界中,构建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第五部分对经济转型时期,山西中小企业发展特征与投融资体系构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和集群发展特征强化了其内生性的投融资缺陷,导致了他们缺乏差异化竞争的优势和集体行动的规则。调查也发现投融资出现新的动向,投融资需求的变化客观上也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第六部分是对竞争型金融投融资体系构建的研究。本部分主要研究了金融投融资体系的现状、特征,以及高效运行的机制设计框架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山西省初步形成了具有竞争特征的中小企业金融性投融资体系;金融机构的异质性对投融资体系构建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发现提出了在框架中,通过差别化机制设计、贷款技术改进和建立互联机制,有助于增进中小企业信贷能力,改善投融资体系的政策效力。第七部分是对区域性财政投融资体系构建的分析。研究发现财政融资体系在中小企业信用增进、投融资能力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支持效率不高,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健全,投融资服务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同时研究发现政府投融资体系对中小企业贷款和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为此论文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第八部分是对自发性的社会投融资体系构建的研究。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之间可以形成共生关系,而且民间借贷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内生因素。同时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在企业家甄别机制、创业风险分散机制和企业创新扩散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协会可以对企业需求进行重组,拓展其融资中介功能。第九部分对论文研究的结论进行归纳,对研究的不足进行了说明。在这些研究结论基础上,本文可能的创新有三点:一是根据当前的中小企业投融资的制度供给的现状,提出了构建中小企业的金融、财政和社会的三维投融资体系。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论证了不同维度之下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体系的宏观架构和微观机制,提出了改善现有体系的机制设计框架、建立金融互联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二是理清山西省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了民间资本在综改区建设和经济转型中的发展变化趋势和方向。在资源型经济的特殊结构下,政府投资短期内对民间投资具有引导作用,长期来看,挤出效应较为明显;未来的民间资本将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同时民间金融将更多发挥了创投体系的功能,在培育企业家资源方面发挥作用。三是研究发现山西省山西省中小企业具有“小、散、低、粗”的特性,中小企业集群具有同质化、初级化和资源化的特征,从而导致缺乏差异化竞争的优势和集体行动的规则;强化了其内生性的投融资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从理论上证明了发展中小企业协会(商业、行会)等中介机构对重组金融需求和拓展融资中介功能的可能性,从而为中小企业投融资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段锴[7](2013)在《基于文化产权交易所的艺术品金融化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品金融化模式与市场化形态的路径对应,可以遵循艺术资源—商品化—产权化—资产化—资本化(证券化)的发展演化过程逐步展开。本文通过艺术品产权化对应艺术授权和艺术品投资产权组合、艺术品资产化对应艺术银行和艺术品质押融资、艺术品资本化对应艺术基金和艺术品信托、艺术品证券化对应基于经营收益权的艺术品权益拆分和艺术期权等多种业务模式的分析,理清文化产权交易所框架下艺术品金融化的脉络,对基于文化产权交易所的艺术品金融化模式的选择标准和体系构建提出全新的见解,同时对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业务转型和陕西的艺术金融发展得出有益启示。通过金融化模式运营促成产权交易机制作为社会化、大众化的资本市场,在艺术品交易体系中建立作为核心和基础的平台地位,以文化产权交易所为中心,综合银、证、信、保等金融机构推动构建艺术品确权、鉴定、评估、定价的信用价值流转机制。同时,探讨后份额化时代文化产权交易所艺术品业务模式可能性,一是基于经营收益权的艺术品证券化,一是艺术期权形式的金融衍生工具产品。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在于市场化形态各阶段与艺术品金融化模式的对应,在文化产权交易所框架下理清艺术品金融化的发展脉络,以及由此推断的更高形式的金融化方式的可行性,即基于收益权的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业务。根据现状论述和案例研究,梳理艺术品金融化业务运作模式,分析提出文化产权交易所艺术品金融化模式选择和体系建立的标准,对文化产权交易所艺术金融业务转型及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考量市场交易原则、产权归属程度、信息披露要求、风险防范措施和资产配置功能五个标准,基于文化产权交易所的艺术品金融化体系构建可以通过第二价格密封拍卖机制、艺术品投资产权组合、艺术租赁融资、艺术品消费信贷等模式和途径,推动艺术品市场金融化由生产型、投资型金融到消费型金融过渡和转变,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通资金、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交易活跃程度、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功用。

刘东兴[8](2013)在《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健全并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任务越来越重。场外交易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部分,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已经经历了2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过程中确实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总的来说,我的场外交易市场层次还比较单一,交易过程中股份的流动性差,监管不统一,市场集中度低,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有影响力的市场,都是一些地方性的交易市场,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析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主要分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场外交易市场的相关概念,包括场外交易市场的内涵、特点以及功能;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产权市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天津股交易市场的情况,并对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有流动性差,市场结构不清,监管不完善等问题;第四部分对几个国外的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了剖析,分析国外在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上的一些好的策略,为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第五部分以前面的理论和分析为基础,提出我国发展场外交易市场问题上的一些策略;最后一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谢国梁[9](2013)在《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二次大战后世界进入和平建设,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重新上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各国对金融中心的发展热情高涨,对金融中心的研究如雨后春笋,都想弄明白为什么有的地方可以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有的地方只能成为区域金融中心,有的地方则不能成为金融中心;为什么有的金融中心可以长青,有的金融中心则会被取代。中国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大国,也必将要发展成为金融强国,金融中心建设是未来发展中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需要有更多投入,从理论及实践层面对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及发展涉及的问题做深入探讨,并提出答案。我国经济崛起及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及角色将何去何从。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在殖民地年代因时际遇,发展成为远东一个自由、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1978年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之后,香港凭借其人文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在贸易、投资、融资以及金融资讯等方面为内地经济发展提供离岸金融服务,充当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的主要窗口,在中国与国际市场往来中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与中国内地建立了十分特殊的经济及金融关系。香港在充当这一角色过程中也得到发展及提升的机会,自身的金融中心地位及功能获得很大强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金融实力的不断提升,尤其是金融业的市场化及自由化,上海、北京、深圳等金融中心获得强劲发展动力,逐步形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内地,尤其是上海金融中心的崛起对香港服务中国经济的传统功能具有替代效应,长远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存在弱化,甚至于被取代的可能。香港已在1997年回归祖国,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变是国家在安排香港回归时所做的战略决策,并被视为一项国际承诺而体现在《中英联合声明》及《基本法》。在中国经济崛起及做大做强体制内金融中心的同时,香港金融中心如何可以继续发挥其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而不被边沿化,是未来国家推动经济改革及市场开放,特别是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及资本账户走向开放过程中需要研究的战略性课题。本论文指出了1997年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维持繁荣的背后呈现出的一些不良发展态势,包括中介功能淡化,市场发展趋向单一化、虚拟化,国际化褪色等,剖析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在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面对弱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论文在探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问题时带出了对沪港金融中心关系这一国家层面的重大课题的探讨,并就如何在加快国家金融中心建设的同时,平衡好沪港金融中心之间的关系提出策略建议。本论文将理论、政策及实践紧密结合,寓创新于实践之中,务求以新的视角,就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经济金融关系的发展问题提供一个较全面的论述,使其对决策有参考价值,对香港经济繁荣稳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向前推进以及沪港金融中心关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程媛[10](2012)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工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价值体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高校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还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是高校的社会职能之一。近年,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了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现状,对比国外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存的主要问题,促进机制研究的目的即是尝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选取斯坦福—硅谷和剑桥科学园作为国外成功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了这些区域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以浙江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转化过程中高校主体的功能实现。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机制的模型,提出了促进机制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组织优化机制、战略联动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综合保障机制。最后,本文分别从高校和政府的角度提出建议,以期对实际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风险投资寄望产权交易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险投资寄望产权交易所(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司法的逻辑 ——中国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组织构建与未来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复杂性与司法可能角色的探讨
        二、司法专门化的趋势化
        三、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省思
        四、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 研究价值及意义
        一、研究命题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命题的规范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命题的前沿性和时效性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有关司法功能定位的理论研究综述
        二、司法专门化的理论研究综述
        三、有关金融、金融监管等研究的理论综述
        四、有关金融法制研究的理论综述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五节 框架结构
        一、博士论文架构的图示与说明
        二、对篇章结构的解释说明
    第六节 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现代社会中司法的功能与定位
    第一节 司法的基础理论:从概念法学到实用主义
        一、司法的界定
        二.司法理论的转向
    第二节 纠纷解决与规则供给的司法功能二元论
        一、司法功能的理论阐释
        二、作为纠纷解决机制的司法
        三、司法的规则供给功能
        四、中国司法语境下的纠纷解决与规则供给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金融商事交易发展对金融法制的挑战
    第一节 金融商事交易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认识“金融”的不同维度
        二、金融商事交易的特点:兼与传统民商事交易比较
        三、小结
    第二节 金融商事交易发展的法制挑战与回应
        一、金融法制的基本概念与框架
        二、传统法制对民商事交易的回应
        三、金融商事法制面临的挑战与回应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回应方案
    第一节 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理论探索
        一、金融司法的基本涵义
        二、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理论构想
    第二节 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实践路径
        一、金融司法专门化的主要动因
        二、域外司法专门化的实践例证
        三、中国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具体实践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金融商事交易类型化、数量与纠纷解决
    第一节 金融商事纠纷案件的总体情况
        一、金融商事纠纷案件的总体情况
        二、案件结构分析
    第二节 金融司法专门化程度与司法的实际表现
        一、分析对象的界定
        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审判质效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新类型案件与金融司法的回应
    第一节 金融商事新类型案件的发展
        一、金融商事新类型案件的特点与例证
        二、司法介入金融商事新类型案件的初步思考
    第二节 新类型案件的司法选择与策略:以违规增持案为例
        一、ST新梅案的处理与司法者面临的选择
        二、ST新梅案中待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三、ST新梅案中司法策略的分析
    第三节 金融司法参与证券市场治理的限度
        一、司法参与证券市场治理面临的难题
        二、司法参与证券市场治理的改进
    第四节 小结
        一、金融司法规则供给之理想功能的落空
        二、与金融监管互动关系视域下的金融司法
第六章 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定位
    第一节 “回应型”金融司法政策
        一、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与金融司法的回应
        二、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金融司法政策剖面
        三、对“回应型”金融司法政策的解释
    第二节 强监管背景下金融司法裁判的转向
        一、新近金融商事司法裁判的概况
        二、引入金融监管行政规章来判断合同效力的尝试
        三、金融商事裁判中对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技术性解释
        四、通谋虚伪表示在金融商事交易行为效力判定上的运用
        五、小结:金融司法“监管化”的反思
    第三节 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协调衔接”的再定位
        一、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关系的几种理论
        二、中国语境下的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关系
        三、走向何种程度的“衔接协调”
    第四节 小结
        一、错位的金融司法
        二、金融司法现实表现的再思考
        三、基于宏观视角的简单分析
第七章 金融审判竞争视野下的司法供给
    第一节 DIFC法院的构建与具体实践
        一、DIFC法院的基本情况
        二、DIFC法院的运作实践
    第二节 DIFC法院建设及运作实践的启示
        一、DIFC法院建设及其运作实践的特点
        二、DIFC法院建设及运作实践的启示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代结语:金融司法专门化的未来走向
    第一节 一个初步的总结
        一、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发展脉络
        二、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实际表现
    第二节 司法专门化面临的非议与挑战
        一、专门化带来的司法利益俘获问题
        二、专门化对法律发展的禁锢
        三、专门化未能表现出专业化水准的明显提升
        四、专门化对传统司法体系的解构
    第三节 金融司法专门化的未来走向
        一、金融司法专门化的再回顾
        二、金融司法审判人才的培养机制问题
        三、金融司法的“规则供给”问题
        四、金融司法在权力版图中的合理定位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2)功能观视角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对场外交易市场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场外交易市场内涵的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6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制度变迁理论
        2.1.1 马克思对制度变迁的解释
        2.1.2 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
        2.1.3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2.1.4 一个简要评述
    2.2 金融功能观理论
        2.2.1 金融功能观
        2.2.2 金融资源论
    2.3 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2.3.1 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
        2.3.2 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3章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评价
    3.1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演化逻辑
        3.1.1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历史演进与评价
        3.1.2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演化与评述
    3.2 基于ANP方法的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评价
        3.2.1 ANP基础指标的选取及依据
        3.2.2 矩阵的建立、运算与分析
        3.2.3 影响因子分析与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3.2.4 对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评价分析
    3.3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对中小微企业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3.3.1 指标的选取
        3.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3 模型的设定与研究方法
        3.3.4 实证结果与讨论
    3.4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缺陷
        3.4.1 场外交易市场的基础性资本市场功能未充分发挥
        3.4.2 市场流动性低难以解决
        3.4.3 场外股权交易市场融资功能尚未形成
        3.4.4 各地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定位同质化
第4章 制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制度因素分析
    4.1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演进及现行制度缺陷
        4.1.1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演进
        4.1.2 制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现行制度缺陷
    4.2 制约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制度缺陷成因探析
        4.2.1 顶层设计者未形成清晰合理的共同信念
        4.2.2 缺少正式的规则制度安排
        4.2.3 利益博弈难以实现均衡
        4.2.4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路径依赖的制约
    4.3 对影响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制度因素博弈分析
        4.3.1 博弈模型的建立、求解与分析
        4.3.2 对博弈模型的拓展分析
        4.3.3 融资者向投资者传递企业质量信号的博弈分析
        4.3.4 场外交易市场层次构建的博弈分析
第5章 新功能位序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制度设计与完善
    5.1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位序排列
        5.1.1 细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
        5.1.2 先行实现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规范孵化功能
    5.2 实现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基础功能的制度设计
        5.2.1 合理确定市场主体的准入与退出标准
        5.2.2 制定与中小微企业特点相适应的信息披露制度
        5.2.3 采用灵活性、动态化的监管模式
    5.3 完善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深化功能的制度策略
        5.3.1 合理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
        5.3.2 创新场外交易市场的融资模式
        5.3.3 逐步建立顺畅的资本市场转板机制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3)支持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解析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3.2 关于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本身的研究
        1.3.2.1 关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及投资业务的研究
        1.3.2.2 私募股权投资制度变迁的研究
        1.3.3 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影响的研究
        1.3.3.1 关于对企业影响的研究
        1.3.3.2 关于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
        1.3.4 关于政府相关行业政策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1.7 本章小结
2 政府支持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理论基础
    2.1 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概述
        2.1.1 私募股权投资的业务流程
        2.1.2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
    2.2 私募股权投资的作用
        2.2.1 微观层面的作用
        2.2.1.1 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
        2.2.1.2 改善企业治理和业绩
        2.2.1.3 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2.2.2 宏观层面的作用
        2.2.2.1 对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推动
        2.2.2.2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3 私募股权投资的“类外部性”
        2.3.1 “类外部性”的定义
        2.3.2 “类外部性”的具体体现
        2.3.2.1 企业层面的类外部性
        2.3.2.2 对产业和宏观经济的类外部性
        2.3.2.3 对社会公众和政府的类外部性
    2.4 政府支持的必要性
        2.4.1 私募股权投资的类外部性
        2.4.2 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性
        2.4.3 私募股权投资的信息不对称性
        2.4.4 市场自身调节的局限性
        2.4.5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后发性
    2.5 政府支持的可行性
        2.5.1 “类外部性”有助于政府实现政策目标
        2.5.2 基金制组织形式有助于发挥比较优势
        2.5.3 私募股权投资的高收益性
    2.6 政府支持性政策的效应
        2.6.1 直接政策的“双乘数效应”
        2.6.2 间接政策对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2.7 本章小结
3 政府参与效应的案例分析和数量分析
    3.1 案例分析
        3.1.1 案例介绍
        3.1.2 案例研究
        3.1.2.1 私募股权资本支持
        3.1.2.2 投资者资源
        3.1.2.3 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3.1.2.4 产业资源整合机会
        3.1.2.5 对人力资源政策的改善
        3.1.2.6 对公司治理的改善
        3.1.2.7 对国有投资机构的意义
        3.1.3 案例总结
    3.2 政府支持效应的数量分析
        3.2.1 假设的提出
        3.2.2 研究思路和指标选择
        3.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2.3.1 正向影响
        3.2.3.2 逆向影响
        3.2.4 结论
    3.3 本章小结
4 政府支持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国际经验
    4.1 先发模式——以美国为例
        4.1.1 萌芽阶段
        4.1.2 发展阶段
        4.1.3 成熟阶段
        4.1.4 调整巩固阶段
    4.2 后发模式——以以色列和新加坡为例
        4.2.1 以色列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和经验
        4.2.1.1 萌芽阶段
        4.2.1.2 发展阶段
        4.2.1.3 调整阶段
        4.2.2 新加坡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和经验
        4.2.2.1 产生的背景
        4.2.2.2 萌芽和发展历程
        4.2.2.3 后危机期的调整阶段
    4.3 两种模式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4.3.1 政府支持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4.3.2 政府对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出资应合理设置架构
        4.3.3 政府对私人部门“让利”
        4.3.4 政府注重引导行业投资方向
        4.3.5 政府鼓励充分利用国外资本和经验
        4.3.6 政府注重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5.1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历程
        5.1.1 产生背景和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
        5.1.2 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1998年)
        5.1.3 快速扩张阶段(1998年-2003年)
        5.1.4 稳步发展阶段(2003年-2007年)
        5.1.5 深度整合阶段(2008年至今)
    5.2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现状和问题
        5.2.1 资本来源情况及其问题
        5.2.1.1 个人资金与机构资金比例不合理
        5.2.1.2 债务性资本比重过低
        5.2.1.3 本土资本与海外资本不均衡
        5.2.2 专业投资人匮乏
        5.2.3 机构本身运作机制和投资理念不成熟
        5.2.3.1 募资困难
        5.2.3.2 投资理念不成熟
        5.2.3.3 投后管理不到位,价值输出功能不足
        5.2.3.4 退出机制不健全,资本市场有待完善
    5.3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未来机遇
        5.3.1 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带来巨大机会
        5.3.2 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5.3.3 大量并购投资机会的孕育
        5.3.4 资本需求持续旺盛
        5.3.5 后发优势
        5.3.6 其他因素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政府参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历程和问题
    6.1 政府在我国私募股权行业中的角色演变
        6.1.1 “全能参与者”阶段
        6.1.2 职能聚焦阶段
    6.2 政府干预政策的现状和问题
        6.2.1 在投资决策层面过多的行政干预
        6.2.2 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与民争利”
        6.2.3 法律制度不健全
        6.2.3.1 宏观法制体系的缺失
        6.2.3.2 私法贯彻执行不力
        6.2.4 行业监管体系不完善
        6.2.4.1 监管主体不明确
        6.2.4.2 缺乏有效的行业自律
        6.2.5 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
    6.3 国企改革中引入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
        6.3.1 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6.3.2 投资机构与国企员工之间的矛盾
    6.4 本章小结
7 支持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7.1 支持政策的目标和原则
        7.1.1 支持政策总目标
        7.1.2 支持政策原则和总体思路
    7.2 以直接资本支持为基础的核心政策
        7.2.1 政府投资决策的 Stackelberg 模型
        7.2.2 政府引导的资本来源多元化政策
        7.2.3 拓展并购业务的举债渠道
        7.2.4 改革国有资本经营考核政策,向私有资本让利
    7.3 以财政政策为主的“内层”支持性政策
        7.3.1 税收支持政策
        7.3.1.1 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7.3.1.2 地方税收优惠政策
        7.3.2 风险补偿与保障政策
        7.3.2.1 风险担保政策
        7.3.2.2 风险投资亏损补贴政策
        7.3.3 政府采购政策
    7.4 本章小结
8 支持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配合政策建议
    8.1 以市场环境建设为主的“外层”支持性政策
        8.1.1 完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制度
        8.1.1.1 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8.1.1.2 完善产权交易制度
        8.1.2 法律政策
        8.1.2.1 完善行业法制,强化贯彻执行
        8.1.2.2 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
        8.1.2.3 强化私法的执行
        8.1.3 建立系统的行业监管体系
        8.1.3.1 政府监管
        8.1.3.2 行业自律自治
        8.1.4 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
        8.1.5 促进创新的公共政策
        8.1.6 强化信用体系和诚信文化,增加市场信息供给
    8.2 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的四个问题
        8.2.1 注重对投资方向的引导
        8.2.2 重点扶植企业发展阶段的适度前移
        8.2.3 鼓励本土机构充分利用全球资源
        8.2.4 加强对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参与国企改革的监督
    8.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中国跨境产权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研究 ——以XX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多层次资本市场理论
    2.2 区域金融合作理论
    2.3 金融创新理论
3 案例背景介绍
    3.1 XX 新区基本情况
    3.2 XX 新区金融市场发展概况
    3.3 XX 新区探索跨境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历程
4 案例分析
    4.1 XX 新区构建跨境产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4.2 XX 新区构建跨境产权交易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4.3 XX 新区构建跨境产权交易市场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5 XX 新区跨境产权交易市场的制度构想
    5.1 跨境产权交易市场的组织制度
    5.2 跨境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制度
    5.3 跨境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制度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科技金融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2.1 科技金融的概念
        1.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1.2.3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1 调研概况
        2.1.1 调研对象与意义
        2.1.2 调研参与的活动与步骤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2.2.1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
        2.2.2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方式选择
    2.3 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与原因分析
        2.3.1 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
        2.3.2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3章 关于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3.1 调研概况
        3.1.1 调研对象与意义
        3.1.2 调研参与的活动与步骤
    3.2 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2.1 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2.2 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2.3 投资担保公司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3 制约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3.3.1 制约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3.3.2 制约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3.3.3 制约投资担保公司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4章 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4.1 以政府帮扶为抓手切实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4.1.1 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与制度
        4.1.2 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4.1.3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2 以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重点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4.2.1 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支持科技创新
        4.2.2 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体系
        4.2.3 推进产权交易所规范化发展
    4.3 以金融创新为切入点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体系
        4.3.1 创新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与运营机制
        4.3.2 探索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模式和金融产品
        4.3.3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识和利用其它的融资方式
    4.4 以建立健全融资保障体系为落脚点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
        4.4.1 完善中介服务支撑体系
        4.4.2 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4.4.3 充分发挥政府税收政策导向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2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调查表
附录 3 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情况调查表

(6)信息不对称、制度边界与山西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2.1.1 资本结构与投融资选择的文献
        2.1.2 政府行为与投融资关系的文献
        2.1.3 制度环境与投融资关系的文献
        2.1.4 信贷配给与投融资的文献
    2.2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2.2.1 微观视角下中小企业投融资问题的文献
        2.2.2 宏观视角下中小企业投融资问题的文献
    2.3 相关文献的述评
3. 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分析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
        3.1.2 投融资相关概念的界定
    3.2 信息不对称:投融资体系运行的微观基础
    3.3 政府、市场与制度边界:投融资体系构建的宏观基础
4. 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的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
    4.1 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体制的历史变迁分析
    4.2 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的现实考察
        4.2.1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
        4.2.2 中小企业政府支持体系的现状分析
        4.2.3 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
        4.2.4 中小企业与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4.3 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的国际比较:结构与绩效
        4.3.1 美国市场化投融资体系与绩效分析
        4.3.2 日本政策性投融资体系与绩效分析
        4.3.3 欧盟国家的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分析
        4.3.4 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体系分析
    4.4 国际实践的特点与对中国的启示
        4.4.1 国际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特征分析
        4.4.2 国际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5. 经济转型、区域特征与投融资体系:企业视角
    5.1 山西中小企业特征与投融资分析
        5.1.1 企业规模、产权特征与投融资分析
        5.1.2 集群发展、信息不对称与投融资分析
    5.2 山西中小企业投融资需求变化与体系建设
        5.2.1 中小企业投资行为的变化:一项调查
        5.2.2 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5.2.3 中小企业投融资困境与体系建设的评述
    5.3 企业集群发展与投融资体系构建的建议
6. 竞争性金融投融资体系的构建:异质性和互联性
    6.1 中小企业竞争性金融投融资体系分析
        6.1.1 竞争性金融投融资体系的雏形
        6.1.2 机构异质性、竞争性与信贷约束分析
        6.1.3 金融投融资体系的差异化机制分析
    6.2 构建竞争性金融投融资体系的机制设计
        6.2.1 金融体系机制设计的模型与分析
        6.2.2 金融投融资体系机制设计的框架
    6.3 金融投融资体系机制设计的实践与分析
        6.3.1 金融投融资体系的功能延伸:互联机制分析
        6.3.2 金融投融资体系的信贷增进:贷款技术再造
    6.4 构建竞争性金融投融资体系的路径选择
        6.4.1 完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的供给体系
        6.4.2 改进传统组织结构,建立互联机制
        6.4.3 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监管体系
7. 区域性财政投融资体系的构建:信用支持与制度边界
    7.1 中小企业财政融资支持体系的现实分析
        7.1.1 山西省财政融资支持体系的构成
        7.1.2 中小企业财政融资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7.2 区域化财政投资体系的发展与效应分析
        7.2.1 山西省投资体系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7.2.2 地方投融资平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分析
        7.2.3 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
    7.3 健全区域化财政投融资体系的制度安排
        7.3.1 深化投资体系改革,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7.3.2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改进支持方式
        7.3.3 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提升企业信用等级
        7.3.4 发展投融资服务体系,增进企业投融资能力
        7.3.5 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的保障体系
8. 自发性社会投融资体系构建研究:创新与规范
    8.1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分析
        8.1.1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共生关系的经济分析
        8.1.2 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8.1.3 民间金融的创新发展与投融资体系构建
        8.1.4 民间金融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8.2 投融资中介体系的需求重组与功能拓展
        8.2.1 个体到中小企业协会:融资需求的重组
        8.2.2 中小企业中介体系的功能拓展
        8.2.3 完善中小企业投融资中介体系的政策建议
9. 结论与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课题情况

(7)基于文化产权交易所的艺术品金融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关键问题
    1.2 理论综述
        1.2.1 艺术市场结构
        1.2.2 产权交易机制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设计
第2章 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形势
    2.1 艺术与金融结合的进程
        2.1.1 艺术市场发展历程
        2.1.2 艺术品金融化趋势
    2.2 艺术品金融化现状和问题
        2.2.1 拍卖市场
        2.2.2 抵押和贷款
        2.2.3 投资理财产品
        2.2.4 份额化交易
第3章 引入文化产权交易所的艺术金融体系
    3.1 艺术品金融化理论观点
    3.2 文化产权交易所对艺术金融的意义
        3.2.1 资产化运作
        3.2.2 交易退出机制
        3.2.3 资本市场平台
第4章 艺术品金融化模式演进比较
    4.1 艺术资源商品化
        4.1.1 艺术品经纪代理
        4.1.2 艺术品拍卖
    4.2 艺术商品产权化
        4.2.1 艺术授权
        4.2.2 艺术品投资产权组合
    4.3 艺术产权资产化
        4.3.1 艺术品租赁
        4.3.2 艺术品质押融资
    4.4 艺术资产资本化
        4.4.1 艺术品基金和信托
        4.4.2 艺术品份额合约
第5章 文化产权交易所的艺术品金融化构建
    5.1 艺术品金融化模式的选择标准
        5.1.1 市场交易原则
        5.1.2 产权归属程度
        5.1.3 信息披露要求
        5.1.4 风险防范措施
        5.1.5 资产配置功能
    5.2 文化产权交易所艺术品金融化体系
        5.2.1 采用维克里拍卖方式的艺术品拍卖
        5.2.2 艺术授权和投资产权组合的产权登记及交易见证
        5.2.3 艺术银行概念的艺术品融资租赁和消费信贷
        5.2.4 基于经营收益权的艺术品资产证券化
        5.2.5 衍生工具形式的艺术投资计划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业务转型和定位
        6.1.1 后份额化时代业务转型
        6.1.2 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定位
    6.2 对陕西艺术金融发展模式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研究综述
    1.3 国内研究综述
2 场外交易市场概述
    2.1 场外交易市场内涵
    2.2 场外交易市场特点
    2.3 场外交易市场的功能
        2.3.1 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
        2.3.2 股份报价转让功能
        2.3.3 形成公司控制权市场
        2.3.4 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有效途径
3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的经济环境
    3.2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的发展历程
        3.2.1 萌芽起步阶段
        3.2.2 压抑发展阶段
        3.2.3 有限度放开和逐步发展阶段
    3.3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
        3.3.1 产权市场发展现状
        3.3.2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现状
        3.3.3 天津股权交易所发展现状
    3.4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3.4.1 场外交易市场流动性低
        3.4.2 场外交易市场结构分散
        3.4.3 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制度不完善
4 国外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经验及启示
    4.1 发达国家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经验
        4.1.1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模式剖析
        4.1.2 日本场外交易市场的模式剖析
    4.2 发展中国家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经验
        4.2.1 韩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模式剖析
        4.2.2 波兰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模式剖析
    4.3 国外案例给我国的启示
        4.3.1 场外交易市场多层次化
        4.3.2 交易制度多元化
        4.3.3 政府引导合理规划
5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模式选择
    5.1 建立多层次场外交易市场
        5.1.1 我国多层次场外交易市场的结构模式选择
        5.1.2 我国多层次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模式选择
        5.1.3 我国多层次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模式选择
    5.2 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选择
        5.2.1 市场准入机制选择
        5.2.2 转板制度选择
        5.2.3 国家政策支持选择
    5.3 场外交易市场与地方经济相结合
        5.3.1 建立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
        5.3.2 借助地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地方经济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框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5 论文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1.6 文献综述
注释 第二章 金融中心的理论基础及核心元素
2.1 金融中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金融中心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2.1.2 金融中心的产业经济学基础
    2.1.3 金融中心与制度经济学
2.2 金融中心构成与运作要素
    2.2.1 金融中心构成要素
    2.2.2 金融中心的运作要素
2.3 金融中心的基本类型及评价
    2.3.1 金融中心的基本类型
    2.3.2 金融中心评价体系
2.4 金融中心的监管模式
    2.4.1 基本监管模式
    2.4.2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特点与问题
    2.4.3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特点及问题
    2.4.4 香港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及改革方向
    2.4.5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
注释 第三章 金融中心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
3.1 欧洲早期的贸易与集市催生金融业
3.2 西欧金融中心的兴起与更替
3.3 金融中心朝多极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注释 第四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发展历程及发展态势
4.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发展历程
    4.1.1 香港金融业以银行主导,长期由英国资本把持
    4.1.2 香港银行业监管从无到有,逐步完善
    4.1.3 香港股市发展自由放任,多次股灾促成市场整合及监管完善
    4.1.4 香港其它金融市场的发展
4.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
    4.2.1 香港金融制度的进一步规范
    4.2.2 香港金融市场的规模逐步扩展
    4.2.3 香港金融机构的资本构成有所调整
4.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评价
    4.3.1 相关模型的构成
    4.3.2 模型的外部指标采集
    4.3.3 模型的问卷调查
    4.3.4 模型的结论及特点
    4.3.5 影响香港金融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新因素
注释 第五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要素、主要特色及与内地的关系
5.1 香港金国际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
    5.1.1 战后香港经济转型对本土金融服务需求的带动
    5.1.2 自由经济管治理念下港英政府的适度干预
    5.1.3 香港的有利时区位置
    5.1.4 香港与我国内地市场的特殊关系
    5.1.5 香港较为健全及独特的司法制度
    5.1.6 香港的简单低税制
5.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色
    5.2.1 自由港政策与法治的有机结合
    5.2.2 高度外向及国际化
    5.2.3 实行货币局制度,由商业银行发钞,货币金融架构特殊
    5.2.4 银行业集中度高,外资银行占支配地位
    5.2.5 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崛起
    5.2.6 实行“以原则为本”的监管理念
    5.2.7 香港金融市场逐渐从银行主导转向股市主导
5.3 香港与我国内地金融中心的关系
    5.3.1 香港与内地特殊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5.3.2 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关系
    5.3.3 沪港金融中心关系
    5.3.4 粤港金融关系
注释 第六章 中国经济崛起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6.1 中国经济崛起的特征与含义
    6.1.1 经济规模显着提升,中长期发展动力仍然较强
    6.1.2 市场化与国际化水平提升
    6.1.3 制度与规则走向规范化
6.2 中国经济崛起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6.2.1 中国在经济崛起中金融服务需求快速扩大
    6.2.2 人民币国际化机遇浮现
    6.2.3 中国货币金融政策的国际影响力扩大
    6.2.4 中国在经济崛起中,沪京深等金融中心功能快速提升
注释 第七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崛起中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7.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主要功能
    7.1.1 为内地货物进出口服务
    7.1.2 为境外投资内地服务
    7.1.3 为内地企业境外股市募资服务
    7.1.4 为内地机构境外债市融资服务
    7.1.5 为内地企业境外贷款服务
    7.1.6 为内地及境外资金跨境投资服务
    7.1.7 为内地企业投资海外服务
7.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经济崛起中的发展机遇
    7.2.1 香港主要金融环节的发展机遇
    7.2.2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特色及发展机遇
7.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经济崛起中面对被边缘化的挑战
    7.3.1 香港在中国内地与海外经济往来中的中介角色淡化
    7.3.2 内地的离岸金融服务需求有所调整
    7.3.3 香港的国际化特色褪化
    7.3.4 香港与内地金融中心互补性减少、竞争性增加
    7.3.5 香港股市及基金业发展面对的新问题
注释 第八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面对边缘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
8.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得益于内地封闭及金融服务落后
8.2 香港金融制度比内地开放自由,从中获得监管套利
8.3 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融合存在制度性障碍
8.4 香港奉行自由经济,但欠缺长远战略
8.5 迭加性问题
    8.5.1 香港产业结构存在单一化、虚拟化问题
    8.5.2 香港的政治体制转型令管治及监管有所弱化
    8.5.3 香港本土意识抬头
注释 第九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前景
9.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香港中心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9.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阻力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不如预期
9.3 上海功能强化,港深整合,比翼齐飞
注释 第十章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我国金融中心建设
10.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重新定位、扮演新角色
    10.1.1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问题
    10.1.2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问题
10.2 香港检讨自由经济理念,政府适当有所作为
10.3 香港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扩阔金融业发展基础
    10.3.1 借鉴瑞士经验,推动香港发展成为东方瑞士
    10.3.2 推动香港资产管理及私人银行业发展
10.4 粤港排除障碍,加强整合,构建新型互补关系
    10.4.1 粤港深化经济合作面对新挑战
    10.4.2 粤港加强合作仍有重要基础
    10.4.3 粤港合作前景广阔
10.5 我国加快体制内金融中心建设
    10.5.1 从新视角看国家金融发展及金融安全
    10.5.2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10.6 沪港优势互补,强强合作
    10.6.1 沪港金融中心优势互补
    10.6.2 沪港金融中心强强合作
    10.6.3 沪港金融中心实现错位发展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10)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2.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2.2 基础理论研究
        2.2.1 知识经济理论
        2.2.2 技术转移相关理论
        2.2.3 产学研合作相关理论
3 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现状
    3.1 国外发展现状
        3.1.1 美国发展现状
        3.1.2 英国发展现状
        3.1.3 日本发展现状
        3.1.4 以色列发展特色
    3.2 国外发展经验总结
    3.3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3.3.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现途径
        3.3.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
        3.3.3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
    3.4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分析
        3.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4.2 发展趋势分析
4 国内外案例研究
    4.1 区域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案例研究
        4.1.1 案例研究对象的概述
        4.1.2 案例研究对象的区域特征
        4.1.3 案例研究对象区域的系统运行
    4.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高校主体功能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
        4.2.1 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特点
        4.2.2 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具体开展
        4.2.3 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经验总结
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分析和促进机制构建
    5.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分析
        5.1.1 系统动力生成
        5.1.2 系统价值创造
        5.1.3 系统运行保障
    5.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机制的构建
        5.2.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机制的概念
        5.2.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机制的模型
        5.2.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机制的主要内容
    5.3 促进机制作用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建议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四、风险投资寄望产权交易所(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司法的逻辑 ——中国金融司法专门化的组织构建与未来走向[D]. 丁冬.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2]功能观视角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研究[D]. 惠建军. 天津财经大学, 2015(08)
  • [3]支持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刘潇.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12)
  • [4]中国跨境产权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研究 ——以XX新区为例[D]. 刘涛. 暨南大学, 2014(04)
  • [5]科技金融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 黄嫣. 湘潭大学, 2014(02)
  • [6]信息不对称、制度边界与山西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研究[D]. 武宏波. 山西财经大学, 2013(11)
  • [7]基于文化产权交易所的艺术品金融化模式研究[D]. 段锴.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4)
  • [8]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模式研究[D]. 刘东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S1)
  • [9]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D]. 谢国梁. 复旦大学, 2013(03)
  • [10]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机制研究[D]. 程媛. 浙江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风险投资看好股票交易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