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锆的合成与性能

介孔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锆的合成与性能

一、中孔二氧化钛、二氧化锆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付蓉[1](2021)在《金属-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全光谱光催化固氮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氨基酸和核苷酸(DNA/RNA)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氮元素在生物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界中氮元素主要是以氮气分子的形式存在,约占空气总量的78%,微生物所含的固氮酶能将氮气分子转化为氮基化合物。然而N≡N键具有较大的解离能(945 k J/mol)导致了N≡N完全解离成为氮气活化的关键。20世纪初,铁基催化剂成功地将大气中的氮分子转化为氨,即众所周知的哈伯-博施过程。该工艺每年为全球农业贡献约5亿吨肥料,但与此同时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利用清洁太阳能活化惰性的氮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望为实现更为绿色的合成氨过程提供新的可能。为了克服光催化过程中的动力学限制,提高光催化固氮效率和拓宽可利用光谱范围,人们在光催化剂的结构设计、表面缺陷态和电子态调节以及助催化剂的修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是:(1)如何设计活性位点实现对于氮气分子的吸附、活化和还原;(2)如何高效的将光生电子从半导体经过界面转移传递到吸附的氮气分子上;(3)如何设计双功能催化位点,实现氮气分子和氢气分子的协同活化和催化加氢。本论文围绕如何提高光催化固氮效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半导体进行结构设计和表面态修饰:(1)构筑表面桥联的氟离子实现二氧化钛表面的金属化,在半导体与助催化剂界面构筑欧姆接触,实现光生电荷的高效分离与界面输运;(2)增强活性位的电子密度和电子反馈能力,从而促进能够削弱N≡N三键的back-donation过程,实现氮气分子的高效室温活化与还原;(3)引入新的金属态能级,极大的拓宽光催化材料的光吸收能力,实现了在整个太阳光光谱范围内的室温光催化合成氨活性;(4)设计双活性中心复合催化剂体系,促使氮气和氢气的活化发生在不同的活性中心上,通过表面的“活化氢转移”机制,从而有效减轻了单一过渡金属上的氢中毒效应,进一步提高光催化固氮效率。主要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氟离子实现对二氧化钛电子态的调控,成功制备了金属化的二氧化钛。在真空退火的条件下,氟化的二氧化钛可以通过末端Ti-F基团与相邻的Ti3+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表面桥连的Ti-F-Ti键来诱导还原态的二氧化钛表面金属化。根据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证明,半导体由于导带向下弯曲以及部分充满电子导致半导体表面金属化。由于F-与相邻的Ti3+之间的强电子排斥力,使得材料具有较低功函和良好的给电子能力。在其表面引入金属Ru纳米活性位点,由于金属-半导体界面间存在欧姆接触,能够有效的将光生电子从催化剂本体传递到Ru活性位点,实现对于氮气分子的高效活化。此外,金属化的表面和大量体相Ti3+能够有效吸收红外光波段的光子,使得该材料在整个可见光和近红外光(400-1550 nm)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合成氨活性。常温常压可见光辐照条件下的合成氨速率突破1000μg g-1 h-1。2.将低价钼元素引入带有氧缺陷的二氧化钛晶格中,利用钼杂原子调控二氧化钛的表面缺陷态。实验和理论计算表明,配位不饱和钼的掺杂提高了活性位的电子反馈能力,增强了氮气在二氧化钛表面的吸附和活化。与此同时,为了增强氢气的活化,同时减轻单一活性位上氢气中毒所导致的活化氮气能力降低,我们将金属Pt负载到Mo元素掺杂的TiO2表面。研究发现少量Pt纳米颗粒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推动氢气的活化和离解,使得氢原子在催化剂表面溢出,并通过表面“活化氢转移”过程,促使氮气分子更好的氢化和还原,从而提升光催化固氮性能。常温常压可见光辐照条件下的合成氨速率突破3000μg g-1 h-1。3.利用高温固相还原法对二氧化锆(c-ZrO2)进行煅烧处理,制备了带有氧缺陷的黑色ZrO2-x,并负载金属钌纳米助催化剂。由于功函数不同,Ru/ZrO2-x界面形成肖特基势垒,有助于光激发电子的单向传递,使得Ru纳米团簇起到了电子陷阱的作用,增强了电子的反馈能力。同时,缺陷态的引入使得该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可见光光催化合成氨性能,常温常压可见光辐照条件下的合成氨速率接近500μg g-1 h-1。

郭艳秋[2](2021)在《水性氟碳隔热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化学品储罐和建筑物外墙涂料需要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这能够阻挡太阳光线的热量辐射并使建筑物的温度下降。当前,主要采用降低热导率,增加反射比率和发射率的方法来提高涂层的隔热性能。对于石油储罐,目前主要采用定期喷洒冷水的方法对其进行冷却,但这种方法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加速储罐的腐蚀,缩短使用寿命。在储罐的外表面喷涂隔热和防腐蚀功能涂料可以有效地解决此问题,但是当前行业中大量使用的油性涂料具有较高的挥发性有机物(VOC)指数,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大量溶剂挥发会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随着人们对环保越来越重视,低VOC的水基涂料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因此,开发一种同时具备隔热和防腐功能的高性能水基涂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涂层辐射和反射隔热的原理,结合储罐外壁涂层的防腐要求,选择了二氧化钛,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二氧化锆等功能性隔热颜填料,以FEVE型氟碳乳液用作基质制备隔热和防腐功能涂层。讨论了涂层的各部分配比和制备方法,并进行反射率,半球形发射率和隔热温差测试来表征涂层的隔热性能。同时,对复合多层结构中填料的种类,用量对隔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比如耐盐雾腐蚀性和耐人工加速老化性)进行测试。实验结论如下:当涂层中TiO2的添加量逐渐增加时,涂层的反射率也逐渐上升,隔热温差随之提高,之后趋于稳定。考虑其耐腐蚀性能以及使用成本等因素,二氧化钛的最佳添加量为25wt%,此时隔热温差20.8℃。在反射顶层中,添加等量合成的空心二氧化钛微球以代替实心的二氧化钛粒子,使该涂层隔热温差可进一步提升2.7℃。辐射功能层填料主要赋予涂层辐射性能,体系中选用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为辐射功能颜填料。随着碳纳米管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涂层的反射率基本保持不变,同时涂层隔热温差呈现先增加后逐渐趋于平缓的趋势。当碳纳米管的添加量为0.6wt%时,涂层的反射率、半球发射率及隔热温差达到较大值,涂层的隔热效果最优。在保持碳纳米管添加量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增加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量,涂层反射率保持不变,隔热温差呈现先增加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其最优添加量为6wt%,此时涂层具有最好的反射和辐射性能,隔热温差达到22.1℃。综合考虑涂层的防腐蚀耐老化等性能,选用6wt%的纳米二氧化硅和0.6wt%的碳纳米管为最终辐射层配比。在此基础上以二氧化锆代替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作为辐射功能层填料,制备双层反射辐射型隔热防腐涂层。测试发现,随着二氧化锆添加量的逐渐增加,涂层的隔热温度差呈现出先逐渐增加然后减小的趋势,较优添加量为25wt%,此时涂层的隔热温差为15.8℃。在此配比的辐射层上涂覆25wt%二氧化钛作为反射顶层,复合涂层隔热温差可进一步提高9.5℃。综上,当二氧化锆添加量为25wt%,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为25wt%时,制备的双层反射辐射复合功能涂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耐蚀性和耐老化性。符合国家漆膜标准,同时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使用要求。

焦晓丹[3](2021)在《ⅣB族氧缺陷型无机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癌症作为一种发病率日益增高的恶性疾病,具有快速增殖分裂特性以及易转移、易复发的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各界研究者面临的共同难题。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化学药物疗法(化疗)、放射疗法(放疗)等,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都无法根除肿瘤细胞,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副反应,导致正常细胞受损。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小尺寸效应以及被动靶向能力逐渐被运用到肿瘤治疗当中,并针对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系列的新方案。其中,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和高稳定性的无机纳米材料获得了众多研究者的青睐。然而,大多数具有优良性能的无机纳米材料都难以被安全性辐照光源所激发,不适用于体内治疗,限制了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缺陷型无机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纳米材料,可以在保留原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通过在原材料表面形成缺陷位点,并缩短材料的带隙宽度,拓宽原材料在近红外区域的光吸收,打破了大多数传统无机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局限性,开拓了纳米诊疗新方向。本课题创新性地通过高温还原法构建了两种以ⅣB族元素为基础的氧缺陷型无机纳米氧化物,前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热性能,通过在其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可连接不同性能的小分子,以达到肿瘤的联合治疗。为了探究ⅣB族纳米氧化物经氧缺陷后是否具有相似或更佳的性能,我们构建了另一种氧缺陷型无机纳米氧化物,并加以靶向小分子增加其肿瘤积累量,达到借助简单的材料实现多重治疗的目的。因此,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首先,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通过高温热还原法合成具有良好近红外一区(NIR-Ⅰ)光热效果的氧缺陷型二氧化钛纳米粒子(Ti O2-xNPs)。随后Ti O2-xNPs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反应,二者通过Ti-O-Si键连接,在Ti O2-xNPs表面修饰氨基,最后利用酰胺化反应将带有羧基的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连接到Ti O2-xNPs表面,最终形成负载Ce6的缺陷型二氧化钛纳米复合体(TAC),实现NIR-Ⅰ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的联合疗法。后续通过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光谱(XRD)、热成像仪等仪器来验证该纳米复合体的成功合成并评估其主要性能。并利用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等肿瘤细胞来探究该纳米复合体在细胞层面的作用效果。结果证明:该纳米复合体确实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且对正常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随后构建小鼠4T1肿瘤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该纳米复合体到小鼠体内并进行激光治疗,每日称量小鼠体重和肿瘤大小评估该纳米复合体的体内治疗效果。结果发现经该纳米复合物处理后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证明该纳米复合体TAC结合外界激光刺激后具有良好的肿瘤抑制效果。为了探究其他ⅣB族缺氧型无机纳米氧化物的性能,以镁粉作为还原剂,通过高温热还原法合成了一种具有近红外二区(NIR-Ⅱ)光热性能和声动力性能的缺陷二氧化锆纳米粒子(Zr O2-xNPs)。通过在Zr O2-xNPs表面修饰聚乙二醇(PEG),增加其在生理环境下的分散性和血液循环时间。随后将穿膜肽(c RGD)与PEG连接,从而将c RGD修饰在Zr O2-xNPs表面,最终得到负载c RGD的缺陷二氧化锆纳米复合体(ZPR NPs)。其中c RGD作为一种多肽分子,能够与肿瘤细胞膜上高表达的整合素αvβ3特异性结合,主动靶向到肿瘤部位。获得的Zr O2-xNPs在NIR-Ⅱ具有强烈的光吸收,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NIR-Ⅱ光热治疗。此外,缺陷导致的带隙缩短,使得Zr O2-xNPs的电子空穴对分离效应增强,从而产生大量的ROS,具有良好的声动力效果。有趣的是,光热治疗产生的高温和声动力产生的ROS在破坏肿瘤细胞结构和稳态的同时,能够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使得抗原呈递细胞的活性增强,进而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并分泌免疫细胞因子,达到初步激活免疫系统的目的,实现免疫治疗效果。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了ZPR NPs确实能够实现NIR-Ⅱ光热增敏的声动力联合免疫治疗效果。与TAC相比,ZPR除了具有主动靶向能力,增加纳米粒子在肿瘤部位的积累和滞留外,其NIR-Ⅱ光热和声动力性能都具有更强的组织穿透性,更适用于深层次肿瘤的消除。通过体外表征和细胞实验,发现ZPR NPs利用较小的激光和超声功率就能达到对肿瘤细胞良好的破坏效果,进一步降低了外界刺激对正常组织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建立小鼠肿瘤模型后,实验结果也证明了ZPR NPs在体内也能达到更好的肿瘤消融效果。

刘赛赛[4](2021)在《稳定性硫酸化金属氧化物固体酸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固体酸催化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催化剂,因其独特的优势,未来有望代替传统液体酸在工业上的应用。但固体酸催化剂稳定性较差,很容易失活。SO42-/MxOy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固体酸,其来源广、制备简单,但存在活性组分易流失、比表面积小等不足。本论文以乙酸和乙醇的酯化作为探针反应评价新型稳定性固体酸SO42-/MxOy的催化性能,考察不同金属氧化物载体、不同活性组分前驱体及其他固体酸制备条件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探究了硅烷改性、氧化镧改性对SO42-/MxOy能的影响;最后考察SO42-/MxOy在其他缩合反应中的性能。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以Al2O3、ZrO2等九种金属氧化物作为单一氧化物载体和混合氧化物载体制备固体酸,实验筛选得到催化效果较好的是Cr2O3-Fe2O3混合金属氧化物载体,较优的活性组分前驱体是S2O82-,得到的固体酸为S2-CrFe。对部分固体酸进行XRD、N2吸附-脱附等温线、FTIR、NH3-TPD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金属氧化物混合对其晶相结构没有影响,对比表面积和酸性有影响。对制备固体酸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结果是:Cr2O3与Fe2O3的质量比为1:1,过硫酸铵浸渍液浓度为1 mol/L,固体酸焙烧温度为55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S2-CrFe,其催化酯化反应的产物收率为91.2%。考察S2-CrFe的稳定性,发现在经过四次循环使用后,其催化活性下降较严重。其次,分别用硅烷和稀土元素镧对S2-CrFe进行改性。实验中将S2-CrFe分别浸渍在不同体积分数的TMCS环己烷溶液中,结果表明,15 V%的TMCS改性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S2-CrFe中分别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氧化镧,结果表明,3wt%的氧化镧改性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XRD结果表明,硅烷或氧化镧的改性对S2-CrFe的结构没有影响;FTIR和NH3-TPD结果显示,La能增强固体酸的酸性;CA结果显示,硅烷和La均能增大S2-CrFe表面与纯水的接触角,即增强疏水性,但La的改性效果不如硅烷。经过四次重复使用后,S2-CrFe-Si-15、S2-CrFe-La-3依然有较好的催化性能,乙酸乙酯收率高于60%。最后,将S2-CrFe、S2-CrFe-Si-15、S2-CrFe-La-3应用到其他缩合反应中。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合成乙酸丁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使用S2-CrFe,产物乙酸丁酯的收率为78.8%;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反应中,新型固体酸表现出的稳定性相对较好。采用单因素法对合成缩酮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使用S2-CrFe,产物EMD的收率为60.2%;经过四次重复使用,S2-CrFe性能有所下降,而S2-CrFe-Si-15和S2-CrFe-La-3总体上能保持和新鲜固体酸一样的催化效果。

陈建军[5](2020)在《低气体渗透性高折光率有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封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硅材料具有高透光率、低内应力,以及优异的耐高低温、耐紫外和耐臭氧老化、良好的疏水和电气绝缘性能等系列优异性能,成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封装材料的理想选择,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普通的有机硅封装材料折光率偏低,影响了 LED的出光效率;同时还存在气体透过量过高的不足。气体透过量高,湿气和氧气容易透过封装材料进入到芯片表面。湿气的吸收将导致有机硅封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的变化,还可能导致荧光粉的变色等,从而影响到出光效率,甚至造成芯片的失效,不利于对LED芯片的长时间保护。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户外LED的使用,需要经受日晒雨淋、四季冷热交替的考验。有机硅封装材料的气体渗透性已成为影响LED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本课题通过合成具有特殊结构的MDT有机硅树脂,采用纳米填料共混改性,及合成硅钛杂化材料等方式改善有机硅封装材料存在的气体透过量过高、折光率偏低等不足。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1,1,3,3-四甲基-1,3-二乙烯基二硅氧烷(TMDVS)、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MS)为主要原料,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低温拉力机、DSC、TGA、TEM、气体渗透仪等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研究发现,制备的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拉伸强度>2MPa、断裂伸长率>70%;良好的光学透明性—680nm处透光率>98%,450nm处透光率>92%;以及优良的耐高温老化性能和耐紫外光老化性能。相较相同乙烯基含量的线性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聚合物的固化物,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提升,PMDT2的拉伸强度从PVS2000的1.43MPa提高到2.85MPa,断裂伸长率从86%提高到153%,硬度由45A提高到50A;永久变形率明显降低,压缩永久变形率从58%降低到14%、抗拉永久变形率从42%降低到18%;气体透过量明显下降,O2透过量由720cm3/(m2.24h.0.1MPa)下降到500cm3/(m2.24h.0.1MPa),H2O 透过量由 24.5g/(m2.24h)下降到 15.56 g/(m2.24h)。(2)以1,1,3,3-四甲基-1,3-二乙烯基二硅氧烷(TMDVS)、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PMDMS)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网状乙烯基封端(TDM)、乙烯基盖帽笼型(TDt)以及这两种混合结构(TDMt)的苯基乙烯基硅树脂。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阿贝折光仪、高低温拉力机、TEM、DSC、TGA、气体渗透仪等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研究发现,TDM、TDMt和TDt三种不同结构硅树脂的最佳共缩合反应温度分别为58℃、54℃和51℃,最佳反应溶剂为乙醇/甲苯(质量比1:1)。三种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具有室温(25℃)拉伸强度高于2.87MPa,低温(-40℃)断裂伸长率大于20%;可见光区透光率超过95%;O2透过量小于270 cm3/(m2.24h.0.1MPa),H2O透过量小于6.5 g/(m2.24h)。制备的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可用于LED芯片封装,相较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封装芯片,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封装的芯片具有更高光通量和更低色温偏移,5050SMD芯片封装后光通量可达到138lm/W以上,色温约1800 K。三种结构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基封装芯片抗冷热冲击次数为PTDM58-2>PTDMt54-2>PTDt51-2>160次。(3)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ZnO、Al2O3、和TiO2粉体进行表面化学接枝改性后,与甲基乙烯基硅树脂PMDT2和苯基乙烯基硅树脂PTDM58共混制备LED芯片封装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万能电子拉力机、DSC、TGA、SEM、气体渗透仪等对三种表面改性纳米粉体、纳米粉体共混改性后的甲基乙烯基硅树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以及对应固化物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基于纳米粉体改性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和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封装芯片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三种纳米ZnO、Al2O3和TiO2粉体在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催化作用下,通过热捏合共混,ZnO、Al2O3和TiO2粉体表面接枝包覆的改性硅氧烷约为1wt%~2wt%。表面改性后的纳米粉体与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和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相容性得到明显提升,共混后硅树脂透光率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未改性的纳米粉体。纳米粉体共混改性后,两种硅树脂的折光率变化不明显。通过与表面改性纳米粉体共混后,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和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力学强度和韧性都得到提升,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O2透过量和H2O透过量明显下降,但透光率呈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与改性前的甲基乙烯基硅树脂PMDT2的固化物相比,PMDT-TiO2固化物的O2透过量从500 cm3/(m2.24h.0.1MPa)下降至453 cm3/(m2.24h.0.1M Pa),H2O 透过量从 15.56g/(m2.24h)下降至 13.54g/(m2.24h)。基于纳米ZnO、Al2O3和TiO2共混改性的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和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封装LED芯片,尽管可靠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但光通量下降明显,色温漂移较严重。(4)分别采用酯交换法和水解法两条合成路线合成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酯交换法以乙烯基聚硅氧烷为原料在酸作用下水解形成羟基乙烯基聚硅氧烷,然后在无水条件下与钛酸异丙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水解法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在碱作用下先制备羟基聚硅氧烷混合物,然后依次滴加1,1,3,3-四甲基-1,3-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钛酸异丙酯进行封端和钛掺杂得到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低温拉力机、DSC、TGA、TEM、气体渗透仪等手段对酯交换法和水解法制备的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光学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气体渗透性能、以及结构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并对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基封装芯片性能和可靠性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通过酯交换法,无水条件下以线性羟基聚硅氧烷与钛酸异丙酯反应得到结构均相的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而水解法由于钛酸异丙酯和硅氧烷之间的反应活性差异,钛酸异丙酯容易发生自水解缩合反应形成二氧化钛聚集,导致难以得到透明均相产物。水解法比无水酯交换法得到的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光学透明性差,但力学强度和抗气体渗透性更优异。钛掺杂聚乙烯基硅氧烷折光率随钛掺杂量增加而提高,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抗气体渗透性能也都随钛掺杂量的提高而提高。与未掺杂钛的线性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固化物相比,当硅钛树脂中钛含量达到17.8wt%时,折光率从1.4078提高到1.4452,O2透过量由720 cm3/(m2.24h.0.1MPa)降低到 420 cm3/(m2.24h.0.1MPa),H2O 透过量从 24.5 g/(m2.24h)降低到12.34 g/(m2.24h)。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封装芯片具有良好的抗冷热冲击性能,用其封装的SMD芯片抗冷热冲击次数达到1100次以上,而面积更大的COB芯片抗冷热冲击次数可以超过570次。(5)以苯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四甲基二乙烯基硅烷为原料,首先通过传统水解缩合法制备羟基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然后再与钛酸异丙酯在无水条件下通过酯交换制备液体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探讨了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制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低温拉力机、DSC、TGA、TEM、气体渗透仪等手段对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光学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气体渗透性能、以及结构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并对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基封装芯片性能和可靠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采用无水环境下的酯交换法制备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有效解决了因单体水解活性差异造成的相容性差的难题。红外光谱监控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化学结构结果表明,新制备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含有明显的Ti-O-Si键,但随放置时间延长,这种Ti-O-Si键含量逐渐减少至消失。通过对放置不同时间的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性能研究发现,它们的光学性能、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气体渗透性性能没有随Ti-O-Si键含量变化而变化。与未掺杂钛的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相比,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折光率由1.5283提高到1.5846,固化物O2透过量由228 cm3/(m2.24h.0.1MPa)降低到 138 cm3/(m2.24h.0.1MPa),H2O 透过量由 6.32g/(m2.24h)降低到3.58 g/(m2.24h),力学强度稍有提高,光学透明性和热稳定性变化不大。与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封装LED芯片相比,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封装芯片的发光效率从138.6 lm/W提高到156.4 lm/W。红墨水实验、冷热冲击和湿热老化试验结果表明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是一种优异的LED器件封装材料。

董雄波[6](2020)在《钛白粉表面无机包覆微观结构调控及性能优化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钛白粉作为最佳的白色颜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高白度、高遮盖率等优点,在涂料、塑料、化妆品、造纸、橡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未包覆钛白粉存在以下缺点:(1)表面能较高,自身团聚严重,致使其分散稳定性能较低,降低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能;(2)暴露于外界环境中时,温度的变化及酸雨的侵蚀致使钛白粉发生粉化,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3)自身存在一定晶格缺陷,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在太阳光照射下易产生具有高氧化能力的活性基团,致使其周围环境中的有机树脂发生氧化降解,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以上问题,需对钛白粉表面进行无机包覆处理,改善其分散稳定性能、耐候性能及耐光性能。钛白粉无机包覆产品的应用性能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包覆层的微观结构,但目前业界对于包覆层微观结构及构效关系尚缺乏精准调控技术基础。因此,实现钛白粉表面无机包覆层微观结构的精准调控,对优化钛白粉包覆产品的应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钛白粉初品为原料,以分散稳定性能、耐候性能及耐光性能等应用性能为评价指标,采用液相化学沉淀法和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先进表征方法,深入研究了包覆工艺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精准调控规律及纳米包覆层的形成过程,得到了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锆及磷酸铝包覆钛白粉的优化包覆工艺条件,构建了包覆层微观结构、理化性能及应用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揭示了包覆层对钛白粉应用性能的提升机理。得出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氧化铝包覆钛白粉微观结构与性能的优化包覆工艺条件为:反应p H值为9,反应温度为70℃,氧化铝与钛白粉质量比为3.2%,反应时间为60 min,熟化时间为120 min,浆料浓度为25%,预分散剂PEG1000用量为0.3%。氧化铝包覆层絮状结构越显着,连续性越高,勃姆石占比越高,包覆样品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能越优。氧化铝包覆过程中,水合氧化铝一次粒子首先与钛白粉颗粒表面羟基脱水缩合形成较薄连续致密层,后通过静电吸附在钛白粉颗粒表面形成疏松絮状包覆层。钛白粉颗粒表面连续致密薄层-疏松絮状氧化铝包覆层的形成,增大了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增加了颗粒表面羟基及润湿性,增强了颗粒间的空间位阻,阻碍了颗粒的团聚与沉降,显着提升其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能。(2)二氧化硅包覆钛白粉微观结构和性能的优化包覆工艺条件为:反应p H值为9,反应温度为85℃,二氧化硅与钛白粉质量比为2.5%,反应时间为90 min,熟化时间为120 min,浆料浓度为25%,预分散剂硅酸钠用量为0.5%。二氧化硅包覆层连续性及均匀性越高,厚度越厚,包覆样品耐候性能越高。二氧化硅包覆过程中,无定型水合二氧化硅一次粒子首先在钛白粉颗粒表面经化学结合(Si-O-Ti键)形成较薄连续致密层,后经静电吸附形成了较厚连续均匀包覆层。较薄连续致密-较厚连续均匀包覆层的形成,可抵御外界环境的变化对钛白粉内核界面的直接侵蚀,提升结构稳定性,提高钛白粉的耐候性能。(3)二氧化锆包覆钛白粉微观结构与性能的优化包覆工艺条件为:反应p H值为5,反应温度为55℃,二氧化锆与钛白粉质量比为5.0%,反应时间为60 min,熟化时间为120 min,浆料浓度为20%,预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用量为0.3%。高连续、均匀、致密二氧化锆包覆层形成有利于提升钛白粉的耐光性能。钛白粉颗粒表面包覆连续均匀致密二氧化锆优化耐光性能的机理是:(1)阻碍样品对太阳光的吸收,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产生与分离速率;(2)阻碍光生电子向颗粒表面的迁移,加速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3)降低颗粒表面的羟基含量,降低钛白粉表面活性基团的生成速率;(4)阻碍钛白粉表面活性基团与周围环境中有机树脂的接触,减缓其对周围有机树脂的氧化降解。(4)磷酸铝包覆钛白粉微观结构和性能的优化包覆工艺条件为:反应p H值为9,反应温度为50℃,磷酸铝与钛白粉质量比为3.0%,反应时间为60 min,熟化时间为120 min,浆料浓度为25%,预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用量为0.2%。表面连续致密较厚磷酸铝包覆结构的形成,可同时改善钛白粉的分散稳定性能及耐光性能。钛白粉颗粒表面包覆连续致密磷酸铝层提升耐光性能的机理是:(1)Ti-O-Al键的形成,加速了电子的湮灭,阻碍了光生电子向颗粒表面的迁移;(2)降低样品对太阳光的吸收效率,减缓光生电子-空穴对的产生与分离速率;(3)阻碍钛白粉界面活性基团与周围环境中有机树脂的接触;三个方面共同作用,降低了复合样品表面活性基团(羟基自由基、超氧根自由基等)的生成速率,减缓其对周围有机树脂的降解,进而提升钛白粉的耐光性能。钛白粉颗粒表面包覆连续磷酸铝层提升分散稳定性能的机理为:(1)降低钛白粉颗粒表面能,减缓颗粒间的团聚;(2)增加颗粒表面润湿性,加速其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3)增强钛白粉表面的电负性,增加颗粒间的静电斥力,阻碍颗粒间的团聚沉淀。

刘帅[7](2019)在《N-TiO2/泡沫陶瓷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尿素为氮源制得掺氮TiO2(N-TiO2),借助XRD、TEM、UV-Vis、XPS等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可见光催化性能;采用胶粘法将N-TiO2负载于泡沫陶瓷上制得N-TiO2/泡沫陶瓷材料,采用BET和SEM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以尿素为氮源,经溶胶凝胶和高温煅烧(氮气氛围)制成N-TiO2,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氮钛比为3:1,煅烧温度为450°C,煅烧时间为2 h。N-TiO2为锐钛矿相,晶粒尺寸大约为57 nm,比表面积74.643 m2·g-1,平均孔径为3.413 nm,总孔容为0.083 cc·g-1;N-TiO2的带隙能为1.6 eV,其吸收带较纯TiO2发生明显的红移,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响应性;N在N-TiO2中的掺杂形态为间隙氮和替代氮。N-TiO2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及丙酮气体均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2)选用碳化硅材质的开孔型泡沫陶瓷作为光催化剂的载体,测得其孔密度为22个,体积密度为0.62 g·cm-3,孔隙率为77.2%,抗热震性循环次数为5次。泡沫陶瓷具有丰富的中孔,其孔径主要分布在24 nm和4.58 nm之间,其外表面具有特殊的孔洞结构,直径分布大约为0.11μm之间。3)采用胶粘法可以有效地将N-TiO2负载到泡沫陶瓷上制得N-TiO2/泡沫陶瓷材料。其比表面积为11.012 m2·g-1,平均孔径为3.777 nm,总孔容为0.014 cc·g-1。对于丙酮气体而言,重复制备3次所得N-TiO2/泡沫陶瓷可见光降解效果最好;光照强度越大,丙酮的光降解率越高;与低浓度相比,较高浓度丙酮在反应初期光降解率较高,而在反应中后期光降解率变小,但丙酮气体浓度过高反而会加快N-TiO2/泡沫陶瓷复合材料失活速率,光降解率反而会下降。

张鹏军[8](2019)在《聚酰亚胺杂化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改性聚酰亚胺膜(PI)的气体渗透性能,设计制备了PI-ZrO2、PI-Al2O3、PI-uio-66型三类聚酰亚胺杂化膜,有效改善了聚酰亚胺膜的气体渗透性能,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共混法和热亚胺化法制备出PI-ZrO2、PI-Al2O3、PI-uio-66型三类聚酰亚胺杂化膜。其中Al2O3和ZrO2纳米粒子质量分数分别为1%、2%、3%、4%、5%;锆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uio-66)质量分数为1%、5%、10%、15%、20%。采用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热重-差重分析仪和全自动物理吸附仪对杂化膜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ZrO2和Al2O3纳米粒子与聚酰亚胺聚合物发生了键联反应,形成了一种新型有机-无机网状结构,该结构的形成使聚酰亚胺膜在保持良好热稳定性的同时,孔径分布趋于均一化;而锆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uio-66)与聚酰亚胺聚合物只是进行了物理混合,uio-66均匀的镶嵌在聚酰亚胺聚合物之中形成一种致密微孔结构,使聚酰亚胺膜在保持良好热稳定性的同时,增大了孔径。以纯CO2、CH4、N2为测试气体,对聚酰亚胺杂化膜进行气体渗透性测试。研究了共混粒子含量和压力对杂化膜气体渗透选择性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共混粒子含量的增加,CO2、CH4、N2气体渗透性不断增大,CO2/CH4气体选择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当ZrO2的质量分数为3%时,PI-ZrO2杂化膜的气体渗透选择性最佳,CO2/CH4的分离因子为19.2。与传统的聚酰亚胺分离膜相比,CO2、CH4和N2的气体渗透性系数分别增长到原来的7.4、18.8、18.1倍。3.当Al2O3纳米粒子的质量分数为4%时,PI-Al2O3杂化膜的气体渗透性能最佳,CO2/CH4的分离因子为16.2。与传统的聚酰亚胺分离膜相比,CO2、CH4和N2的气体渗透性系数分别增长到原来的8.0、24.1、76.6倍。4.当uio-66的质量分数为10%时,PI-uio-66杂化膜CO2/CH4分离因子最大为20.6,与传统聚酰亚胺分离膜相比,CO2、CH4和N2的气体渗透性系数分别增长到原来的4.4、10.4、31.9倍。5.随着压力的增加,PI-ZrO2、PI-Al2O3两类杂化膜CO2气体渗透性都逐渐增大,CH4和N2的气体渗透性几乎不变;而PI-uio-66杂化膜CO2、CH4、N2的气体渗透性不随压力增大而变化。改性之后的聚酰亚胺膜具有良好的CO2、CH4气体渗透分离性能,可用于沼气中CO2、CH4气体的分离,有效提高了CO2和CH4气体的分离效率。

万智宁[9](2019)在《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介孔膜沉积调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发展迅速,目前实验室最高光电转化效率已经达到23.7%,展现出广阔的商业前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多种不同的器件结构,其中,基于二氧化钛/氧化锆/碳三层介孔膜结构并且可采用印刷工艺制备的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下称“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结构简单和原材料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备受关注。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介孔膜采用丝网印刷制备,厚度通常在0.53.0μm,本文针对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印刷工艺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介孔膜印刷膜厚及均匀性研究,针对印刷介孔膜边缘存在类似于咖啡环效应造成的凸起现象,选取介孔膜形貌平稳区域和基底之间的高度差作为印刷膜厚;在尺寸为10 cm×10 cm的基底上印刷二氧化钛介孔膜,并选取不同区域(最多81个点)的膜厚进行对比和分析。(2)二氧化钛介孔膜和二氧化锆介孔膜的印刷,主要包含通过调控印刷浆料固含量和粘度以及印刷速度、压力、间距等工艺参数,实现了二氧化钛介孔膜印刷膜厚在400800 nm范围可调,二氧化锆介孔膜印刷厚度在23μm范围可调。(3)二氧化钛介孔膜和二氧化锆介孔膜印刷膜厚对器件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采用不同厚度介孔膜所制备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制备出光电转换效率接近12%的大面积(基底面积100 cm2)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器件。本文通过对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印刷工艺进行研究,为其性能提升和工艺改进提供了技术参考。

齐飞[10](2019)在《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无机混合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包括激子分离能低、载流子寿命长、消光系数高等特点。在最近的10年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从最初的3.8%提高到了23%以上,展现出巨大的商业化潜力。但是,要实现20%以上的光电转化效率,就需要用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如spiro-OMeTAD)和贵金属电极(如金或银)。使用有机空穴传输材料会降低电池的稳定性,使用贵金属电极则会显着增加电池的成本。为提高电池的长期稳定性并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以碳作为对电极的电池具有制造成本低、稳定性好的特点。这里,我们研究了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通过设计复合纳米结构的电子传输层或者掺入功能性纳米材料,电池的性能得到了提升。具体内容概括如下:(1)我们通过使用200 nm ZnO纳米球修饰ZnO纳米棒阵列,得到了一种复合纳米结构的电子传输层。在一维纳米结构的ZnO纳米棒的促进下,光生电子可以快速地从钙钛矿薄膜中迁移出来,这有助于减少复合。在纳米棒阵列上修饰一层ZnO纳米球后,沉积在电子传输层上的钙钛矿薄膜的覆盖率提高了,因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也提高了。通过优化ZnO纳米棒的长度,电池的效率可以达到11.2%。(2)我们成功将Au@SiO2纳米颗粒引入到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Au@SiO2纳米颗粒可以通过增强光吸收并促进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来增加光电流,从而提升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同时,Au外层的SiO2壳虽然不能直接提升电池的性能,但是避免了Au与钙钛矿或碳电极发生直接接触而造成电荷复合。当掺入的Au@SiO2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3 wt%时,电池有最高光电转化效率13.85±0.45%,这比不含Au@SiO2纳米颗粒的对照组提高了15%。(3)我们通过使用SiO2/NaYF4:Yb,Er@SiO2绝缘层修饰TiO2纳米棒阵列得到了一种复合纳米结构的电子传输层。该电子传输层能够有效提高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一维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能够促进电子的传输。含有NaYF4:Yb,Er@SiO2的SiO2绝缘层修饰了纳米棒阵列表面,将碳电极与TiO2分隔开,避免碳电极与TiO2发生直接接触引发电池内部短路而造成电池性能损失。同时,经过绝缘层的修饰,沉积在复合纳米结构的电子传输层上的钙钛矿变得更加致密、均匀,这促进了电荷在钙钛矿内的传输。除此之外,核壳结构的上转换纳米材料NaYF4:Yb,Er@SiO2将近红外光转化为可被钙钛矿材料直接利用的可见光,从而提高了电池对太阳光谱的使用范围并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性能。

二、中孔二氧化钛、二氧化锆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孔二氧化钛、二氧化锆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金属-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全光谱光催化固氮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氨气的来源
        1.2.1 热催化固氮反应
        1.2.2 电催化固氮反应
        1.2.3 生物催化固氮反应
        1.2.4 光催化固氮反应
    1.3 光催化合成氨的挑战
    1.4 光催化合成氨的机理
    1.5 光催化固氮反应的影响因素
        1.5.1 半导体特性
        1.5.2 载流子的分离
        1.5.3 价带和导带的电位
        1.5.4 半导体的晶体结构
        1.5.5 氮气吸附能力
        1.5.6 外界因素
    1.6 光催化固氮材料的分类
        1.6.1 单金属氧化物
        1.6.2 双金属氧化物
        1.6.3 含水氧化物
        1.6.4 金属硫化物
        1.6.5 铋族光催化剂
        1.6.6 碳基光催化剂
        1.6.7 仿生材料光催化剂
        1.6.8 其他光催化剂
    1.7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1.8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氟诱导的半导体表面金属化用于光催化固氮反应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催化剂的制备
        2.2.3 光催化固氮过程
        2.2.4 标准曲线(比色法和离子色谱法)
        2.2.5 表观量子效率的计算
        2.2.6 光电化学测试过程
        2.2.7 UPS制样过程
        2.2.8 产物的表征
        2.2.9 理论计算的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结构和形貌分析
        2.3.2 材料的稳定性
        2.3.3 氟离子的影响
        2.3.4 氟诱导表面金属化的表征
        2.3.5 光电流和光电压的测试
        2.3.6 光催化固氮反应的研究
        2.3.7 光催化固氮反应的机理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铂负载钼掺杂二氧化钛用于可见光催化固氮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3 光催化固氮过程
        3.2.4 标准曲线(比色法和离子色谱法)
        3.2.5 光电化学测试过程
        3.2.6 产物的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晶体结构的分析
        3.3.2 材料形貌的分析
        3.3.3 钼元素和铂元素对半导体电子结构的影响
        3.3.4 样品的光学性能、能带结构、电子浓度的表征
        3.3.5 光催化固氮反应的研究
        3.3.6 光催化固氮反应的机理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钌负载氧缺陷二氧化锆用于可见光催化固氮反应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4.2.2 催化剂的制备
        4.2.3 光催化固氮过程
        4.2.4 标准曲线(比色法和离子色谱法)
        4.2.5 光电化学测试过程
        4.2.6 产物的表征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晶体结构的分析
        4.3.2 材料形貌的分析
        4.3.3 材料的电子结构
        4.3.4 样品的能带结构
        4.3.5 光电流和光电压的测试
        4.3.6 光催化固氮反应的研究
        4.3.7 光催化固氮反应的机理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作者简介
硕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水性氟碳隔热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传热方式
    1.3 隔热涂料
        1.3.1 反射型隔热涂料
        1.3.2 阻隔型隔热涂料
        1.3.3 辐射型隔热涂料
    1.4 隔热涂层的组成
        1.4.1 树脂
        1.4.2 颜填料
    1.5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应用
        1.5.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5.2 隔热涂料的研究趋势
    1.6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碳纳米管功能涂层的研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2.2 涂料的制备
        2.2.3 基本性能测试
        2.2.4 隔热性能测试
        2.2.5 防腐性能测试
    2.3 实验结果
        2.3.1 助剂的选择
        2.3.1.1 润湿分散剂
        2.3.1.2 消泡剂
        2.3.1.3 增稠剂
        2.3.2 二氧化钛用量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2.3.3 空心二氧化钛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2.3.4 碳纳米管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2.3.5 纳米二氧化硅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2.3.6 复合涂层隔热防腐参数
    2.4 本章小结
3 二氧化钛/二氧化锆功能涂层的研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3.2.2 涂料的制备
        3.2.3 测试及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二氧化锆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3.3.2 二氧化锆用量对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
        3.3.3 不同类型树脂对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ⅣB族氧缺陷型无机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肿瘤治疗的发展进程
        1.2.1 传统治疗
        1.2.2 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治疗
    1.3 纳米医学肿瘤治疗手段
        1.3.1 光疗法
        1.3.2 声动力疗法
    1.4 缺陷型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负载Ce6 的缺陷型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负载Ce6 缺陷型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合成
        2.2.3 体外光热性能评估
        2.2.4 体外光动力性能的评估
        2.2.5 细胞摄取
        2.2.6 生物相容性评价
        2.2.7 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
        2.2.8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2.2.9 体外溶血研究
        2.2.10 血常规检测
        2.2.11 体内光声成像
        2.2.12 体内抑瘤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2.3.2 光热性能和光动力性能的探究
        2.3.3 细胞摄取
        2.3.4 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率
        2.3.5 光诱导体外细胞毒性
        2.3.6 动物体内成像和抑瘤效应
        2.3.7 生物安全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负载c RGD的缺陷型纳米二氧化锆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负载c RGD的氧缺陷型纳米二氧化锆的合成
        3.2.3 光热性能研究
        3.2.4 声动力性能的研究
        3.2.5 细胞摄取
        3.2.6 细胞内活性氧的检测
        3.2.7 生物相容性
        3.2.8 4T1 细胞毒性探究
        3.2.9 亚细胞水平的细胞损伤
        3.2.10 ICD生物标志物检测
        3.2.11 细胞内外 ATP 水平
        3.2.12 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的构建
        3.2.13 体内外光声成像
        3.2.14 体内抗肿瘤效应研究
        3.2.15 分泌细胞因子的检测
        3.2.16 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估
    3.3 .结果讨论
        3.3.1 多种缺陷型纳米二氧化锆的性能评估
        3.3.2 最佳性能的纳米二氧化锆的表征
        3.3.3 负载c RGD的缺陷型纳米二氧化锆的性能检测
        3.3.4 复合纳米材料的细胞摄取和细胞内ROS产生
        3.3.5 激光和超声诱导的体外细胞毒性
        3.3.6 ICD诱导的体外免疫激活
        3.3.7 体内成像及抗肿瘤效应
        3.3.8 ICD诱导的体内免疫反应
        3.3.9 体内生物安全性探究
        3.3.10 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4)稳定性硫酸化金属氧化物固体酸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
1 绪论
2 文献综述
    2.1 固体酸简介
    2.2 固体酸稳定性研究进展
        2.2.1 固体酸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
        2.2.2 固体酸催化剂疏水性的提高
        2.2.3 固体酸催化剂抗烧结性能的提高
        2.2.4 固体酸催化剂酸性的调节
    2.3 硫酸化金属氧化物型固体酸
        2.3.1 硫酸化金属氧化物型固体酸的概述
        2.3.2 硫酸化金属氧化物型固体酸酸性形成的机理
        2.3.3 硫酸化金属氧化物型固体酸的表征
        2.3.4 硫酸化金属氧化物型固体酸的改性
        2.3.5 硫酸化金属氧化物型固体酸的应用
    2.4 论文研究思路、内容及目标
        2.4.1 研究思路
        2.4.2 研究内容
        2.4.3 研究目标
3 实验方法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3.2 固体酸性质表征
        3.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2.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3.2.3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
        3.2.4 接触角测定分析(CA)
        3.2.5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3.3 固体酸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性能评价
        3.3.1 合成乙酸乙酯反应步骤及装置
        3.3.2 乙酸乙酯定性分析
    3.4 固体酸催化剂在其他反应中的性能评价
        3.4.1 合成乙酸丁酯反应步骤及装置
        3.4.2 乙酸丁酯定量分析
        3.4.3 醇酮缩合反应步骤及装置
        3.4.4 醇酮缩合产物定量分析
4 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硫酸化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固体酸的制备
        4.2.1 金属氧化物载体的来源
        4.2.2 单一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固体酸的制备
        4.2.3 混合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固体酸的制备
    4.3 固体酸催化剂的表征
        4.3.1 固体酸XRD分析
        4.3.2 固体酸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
        4.3.3 固体酸FTIR分析
        4.3.4 固体酸NH_3-TPD分析
    4.4 固体酸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的性能评价
        4.4.1 单一氧化物载体对固体酸性能的影响
        4.4.2 活性组分前驱体对固体酸性能的影响
        4.4.3 混合氧化物载体对固体酸性能的影响
    4.5 固体酸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
        4.5.1 载体各组分质量比的优化
        4.5.2 活性组分浸渍液浓度的优化
        4.5.3 固体酸焙烧温度的优化
    4.6 新型固体酸催化酯化反应的性能比较
    4.7 固体酸催化剂的稳定性考察
    4.8 本章小结
5 硫酸化金属氧化物固体酸的稳定性改进研究
    5.1 引言
    5.2 改性固体酸的制备
        5.2.1 三甲基氯硅烷改性的固体酸的制备
        5.2.2 氧化镧改性的固体酸的制备
    5.3 改性固体酸的表征
        5.3.1 改性固体酸XRD分析
        5.3.2 改性固体酸N_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
        5.3.3 改性固体酸FTIR分析
        5.3.4 改性固体酸CA分析
        5.3.5 改性固体酸NH_3-TPD分析
    5.4 改性机理推测
        5.4.1 三甲基氯硅烷改性机理推测
        5.4.2 氧化镧改性机理推测
    5.5 三甲基氯硅烷改性固体酸在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评价
        5.5.1 不同三甲基氯硅烷负载量对固体酸性能的影响
        5.5.2 硅烷改性固体酸的稳定性研究
    5.6 氧化镧改性固体酸在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评价
        5.6.1 不同氧化镧掺杂量对固体酸性能的影响
        5.6.2 镧改性固体酸的稳定性研究
    5.7 两种改性方法的比较
    5.8 本章小结
6 新型固体酸在酸催化反应中的拓展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新型固体酸在合成乙酸丁酯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6.2.1 合成乙酸丁酯反应的条件优化
        6.2.2 新型固体酸在合成乙酸丁酯反应中的性能评价
        6.2.3 新型固体酸合成乙酸丁酯的机理推测
    6.3 新型固体酸在合成缩酮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6.3.1 合成缩酮反应的条件优化
        6.3.2 新型固体酸在合成缩酮反应中的性能评价
        6.3.3 新型固体酸合成缩酮的机理推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科研成果

(5)低气体渗透性高折光率有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封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LED芯片封装形式的发展
    1.3 LED封装材料的性能要求
    1.4 LED封装常用树脂材料
    1.5 LED用环氧树脂封装材料研究进展
        1.5.1 提高折光率
        1.5.2 提高柔韧性
        1.5.3 提高抗紫外老化性能
        1.5.4 提高耐热性
        1.5.5 提高导热性
        1.5.6 提高阻燃性
        1.5.7 提高憎水性
    1.6 LED用有机硅封装材料研究进展
        1.6.1 有机硅材料的特点
        1.6.2 LED用有机硅封装材料的分类
        1.6.3 LED用有机硅封装材料的组成
        1.6.4 LED用有机硅封装材料的改性
    1.7 LED封装材料耐老化性能研究
    1.8 低气体渗透性LED用有机硅封装材料
    1.9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特色与创新之处
        1.9.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1.9.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9.3 本课题的特色与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固化物样品的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3.2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结构表征
        2.3.3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光学性能
        2.3.4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热学性能
        2.3.5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2.3.6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气体渗透性
        2.3.7 支状MDT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固化物的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TDM、TDt和TDMt的合成影响因素
        3.3.2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TDM、TDt和TDMt的结构表征
        3.3.3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热固化反应行为
        3.3.4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光学性能
        3.3.5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热学性能
        3.3.6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3.3.7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气体渗透性
        3.3.8 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粉体共混改性乙烯基硅树脂的制备及其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
        4.2.4 改性纳米粉体与硅树脂共混
        4.2.5 粘接剂PVEOS的制备
        4.2.6 纳米粉体改性硅树脂固化样品的制备
        4.2.7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表面改性纳米粉体的表征
        4.3.2 粘接促进剂PVEOS的性能和结构表征
        4.3.3 纳米粉体改性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和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光学性能
        4.3.4 纳米粉体改性硅树脂固化物的光学性能
        4.3.5 纳米粉体改性硅树脂固化物的热学性能
        4.3.6 纳米粉体改性硅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4.3.7 纳米粉体改性硅树脂固化物的气体渗透性
        4.3.8 纳米粉体改性硅树脂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原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及其固化物样品的制备
        5.2.4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
        5.3.2 钛掺杂液体甲基乙烯基硅树脂性能
        5.3.3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影响因素
        5.3.4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的结构表征
        5.3.5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光学性能
        5.3.6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热学性能
        5.3.7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5.3.8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气体渗透性
        5.3.9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形态结构
        5.3.10 钛掺杂甲基乙烯基硅树脂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原材料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VTS)的合成及其固化物样品的制备
        6.2.4 测试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VTS)的合成
        6.3.2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VTS)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6.3.3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VTS)的结构表征
        6.3.4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形态结构
        6.3.5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光学性能
        6.3.6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热学性能
        6.3.7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6.3.8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固化物的气体渗透性
        6.3.9 钛掺杂苯基乙烯基硅树脂在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钛白粉表面无机包覆微观结构调控及性能优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1.2 钛白粉的性质
        1.2.1 晶体性质
        1.2.2 物理性质
        1.2.3 化学性质
        1.2.4 光学性质
    1.3 钛白粉的应用
        1.3.1 涂料
        1.3.2 塑料
        1.3.3 造纸
        1.3.4 油墨
        1.3.5 化纤
        1.3.6 化妆品
        1.3.7 橡胶
        1.3.8 其他
    1.4 钛白粉无机包覆研究现状
        1.4.1 无机包覆种类
        1.4.2 无机包覆方法
        1.4.3 无机包覆机理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实验原料、研究方法及表征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设备
    2.2 材料表征及性能测试
        2.2.1 样品化学组成分析
        2.2.2 物相结构分析
        2.2.3 粒度及孔结构特性分析
        2.2.4 微观结构分析
        2.2.5 光学性质分析
        2.2.6 热重(TG)分析
        2.2.7 表面ζ电动电位分析
        2.2.8 电化学测试分析
        2.2.9 应用性能分析
3 钛白粉表面包覆氧化铝微观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机理
    3.1 实验条件
    3.2 钛白粉表面包覆氧化铝微观结构调控
        3.2.1 反应pH值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3.2.2 反应温度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3.2.3 氧化铝包覆量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3.2.4 反应时间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3.2.5 熟化时间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3.2.6 浆料浓度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3.2.7 盐溶液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3.2.8 预分散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3.3 钛白粉表面包覆氧化铝的结构及性能优化机理
        3.3.1 高倍透射电镜分析
        3.3.2 孔结构特性分析
        3.3.3 热重分析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3.5 红外光谱分析
        3.3.6 表面电位分析
        3.3.7 机理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钛白粉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微观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机理
    4.1 实验条件
    4.2 钛白粉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微观结构调控
        4.2.1 反应pH值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4.2.2 反应温度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4.2.3 二氧化硅包覆量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4.2.4 反应时间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4.2.5 熟化时间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4.2.6 浆料浓度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4.2.7 盐溶液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4.2.8 预分散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4.3 钛白粉表面包覆二氧化硅的结构及性能优化机理
        4.3.1 高倍透射电镜分析
        4.3.2 孔结构特性分析
        4.3.3 热重分析
        4.3.4 红外光谱分析
        4.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钛白粉表面包覆二氧化锆微观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机理
    5.1 实验条件
    5.2 钛白粉表面包覆二氧化锆微观结构调控
        5.2.1 反应pH值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5.2.2 反应温度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5.2.3 二氧化锆包覆量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5.2.4 反应时间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5.2.5 熟化时间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5.2.6 浆料浓度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5.2.7 盐溶液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5.2.8 预分散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5.3 钛白粉表面包覆二氧化锆的结构及性能优化机理
        5.3.1 微观结构
        5.3.2 孔结构特性
        5.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5.3.4 热重分析
        5.3.5 光学性质分析
        5.3.6 电化学性能分析
        5.3.7 机理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钛白粉表面包覆磷酸铝微观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机理
    6.1 实验条件
    6.2 钛白粉表面包覆磷酸铝微观结构调控
        6.2.1 反应pH值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6.2.2 反应温度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6.2.3 熟化时间对包覆层微观结构的调控
    6.3 钛白粉表面包覆磷酸铝的结构及性能优化机理
        6.3.1 微观结构
        6.3.2 孔结构特性
        6.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6.3.4 热重分析
        6.3.5 光学性质分析
        6.3.6 电化学性能分析
        6.3.7 表面电位分析
        6.3.8 机理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论文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N-TiO2/泡沫陶瓷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TiO_2光催化原理
    1.3 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4 TiO_2光催化剂的掺杂改性
    1.5 TiO_2光催化剂的载体材料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
第2章 N-TiO_2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N-TiO_2 的制备方法
        2.3.2 N-TiO_2 光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的确定
        2.3.3 N-TiO_2 光催化剂的表征
        2.3.4 N-TiO_2 催化剂光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性能
        2.3.5 N-TiO_2 催化剂光降解丙酮气体的性能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N-TiO_2 最佳条件的确定
        2.4.2 N-TiO_2 的表征结果
        2.4.3 N-TiO_2 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性能
        2.4.4 N-TiO_2 可见光催化降解丙酮气体的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泡沫陶瓷的预处理及性能测试
    3.1 引言
    3.2 泡沫陶瓷的分类及应用现状
        3.2.1 泡沫陶瓷的分类
        3.2.2 泡沫陶瓷的应用现状
    3.3 实验药品及仪器
    3.4 实验用泡沫陶瓷
    3.5 实验方法
        3.5.1 泡沫陶瓷的预处理
        3.5.2 泡沫陶瓷的性能分析
        3.5.3 泡沫陶瓷的表征
    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3.6.1 泡沫陶瓷的性能测定结果
        3.6.2 泡沫陶瓷的表征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N-TiO_2/泡沫陶瓷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药品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泡沫陶瓷的预处理
        4.3.2 不同方法制备复合材料
        4.3.3 复合材料的表征
        4.3.4 N-TiO_2/泡沫陶瓷光降解丙酮气体的性能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最佳负载方法的确定
        4.4.2 N-TiO_2/泡沫陶瓷复合材料的表征
        4.4.3 N-TiO_2/泡沫陶瓷光降解丙酮气体的性能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聚酰亚胺杂化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沼气利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1.1.2 沼气分离CO_2的重要意义
        1.1.3 沼气中CO_2的分离技术现状
    1.2 CO_2分离膜及分离机制
        1.2.1 有机高分子膜及其传质机理
        1.2.2 无机膜及其传质机理
        1.2.3 杂化膜及其传质机理的调控
    1.3 聚酰亚胺膜气体渗透性的改性研究
        1.3.1 聚酰亚胺膜简介
        1.3.2 聚酰亚胺膜的改性研究
    1.4 论文选题与主要研究思路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聚酰亚胺杂化膜的制备
        2.2.1 聚酰亚胺酸的制备
        2.2.2 共混粒子的制备
        2.2.3 聚酰亚胺杂化膜的制备
    2.3 表征方法
    2.4 膜分离原理及杂化膜气体渗透选择性评价
        2.4.1 膜分离原理
        2.4.2 气体渗透选择性检测装置
        2.4.3 聚酰亚胺杂化膜气体渗透选择性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PI-ZrO_2、PI-Al_2O_3杂化膜表征及气体渗透选择性测试
    3.1 前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杂化膜材料组成
        3.2.2 溶胶的合成
        3.2.3 杂化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3.2.4 杂化膜的热重分析
        3.2.5 杂化膜的微观结构表征
        3.2.6 杂化膜的孔径分布
        3.2.7 杂化膜气体渗透选择性的测试
        3.2.8 压力对杂化膜气体渗透选择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PI-uio-66 杂化膜的表征及气体渗透选择性测试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杂化膜材料组成
        4.2.2 杂化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4.2.3 杂化膜的热重分析
        4.2.4 杂化膜的微观结构表征
        4.2.5 杂化膜的孔径分布
        4.2.6 杂化膜气体渗透选择性测试
        4.2.7 压力对杂化膜气体渗透选择性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9)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介孔膜沉积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太阳能的利用
    1.3 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
    1.4 太阳能电池分类
    1.5 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6 本论文研究思路以及工作内容
2 介孔膜的印刷、厚度测量及均匀性研究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2.2 大面积介孔膜的印刷
    2.3 丝网印刷设备运行过程
    2.4 印刷薄膜厚度以及器件性能的测量
    2.5 印刷结果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介孔膜印刷膜厚的调控
    3.1 二氧化钛介孔膜厚度的调控
    3.2 影响二氧化钛稀释浆料印刷膜厚的因素
    3.3 印刷工艺参数对二氧化钛印刷膜厚的调控
    3.4 二氧化钛稀释浆料印刷精度
    3.5 二氧化钛印刷薄膜边缘凸起的产生机理及优化
    3.6 二氧化锆介孔膜印刷膜厚统计及调控
    3.7 本章小结
4 介孔膜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4.1 大面积器件制备工艺流程
    4.2 TiO_2膜厚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4.3 ZrO_2膜厚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研究内容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1.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1.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1.5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1.5.1 介孔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5.2 平面异质结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5.3 无电子传输层或无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
        1.5.4 叠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
    1.6 碳基的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7 金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1.8 上转换材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1.9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ZnO纳米阵列作为电子传输层对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ZnO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2.2.2 Zn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
        2.2.3 ZnO纳米棒阵列和ZnO纳米球复合电子传输层的制备
        2.2.4 碳电极浆料的制备
        2.2.5 电池器件的组装
        2.2.6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ZnO纳米棒阵列和ZnO纳米球的形貌
        2.3.2 钙钛矿层的表面形貌
        2.3.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测试
        2.3.4 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与持续输出功率
    2.4 小结
第三章 Au@SiO_2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对对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Au@SiO_2的制备
        3.2.2 纯TiO_2介孔薄膜和掺入Au@SiO_2的TiO_2介孔薄膜的制备
        3.2.3 电池器件的组装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SiO_2/NaYF_4:Yb,Er@SiO_2修饰的TiO_2纳米棒阵列作为电子传输层的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NaYF_4:Yb,Er@SiO_2的制备
        4.2.2 SiO_2浆料、SiO_2/NaYF_4:Yb,Er@SiO_2浆料、碳浆料和PbI_2溶液的制备
        4.2.3 复合纳米结构的电子传输层的制备
        4.2.4 电池器件的组装
        4.2.5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中孔二氧化钛、二氧化锆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属-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全光谱光催化固氮反应的研究[D]. 付蓉. 吉林大学, 2021(01)
  • [2]水性氟碳隔热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郭艳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ⅣB族氧缺陷型无机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D]. 焦晓丹. 西南大学, 2021(01)
  • [4]稳定性硫酸化金属氧化物固体酸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D]. 刘赛赛. 浙江大学, 2021
  • [5]低气体渗透性高折光率有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ED封装中的应用研究[D]. 陈建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6]钛白粉表面无机包覆微观结构调控及性能优化机理研究[D]. 董雄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7]N-TiO2/泡沫陶瓷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D]. 刘帅.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8]聚酰亚胺杂化膜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 张鹏军.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9]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介孔膜沉积调控研究[D]. 万智宁.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碳基无空穴传输层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的优化研究[D]. 齐飞. 武汉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介孔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锆的合成与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