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水北调漳河涵洞式渡槽结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光[1](2018)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渡槽段工程》文中研究指明沙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控制性节点工程之一,也是南水北调综合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本文针对沙河渡槽建设中超大型渡槽设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解决了沙河渡槽段众多关键技术难题,优化了渡槽设计、指导渡槽施工、节约工程投资、保证了工程安全、质量和工期,在大型渡槽结构选型、U形渡槽空间预应力体系构造、大型薄壳渡槽设计理论和方法、千吨级渡槽预制架设机械化施工、大断面预制渡槽接缝止水技术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创新发展,在引调水、灌区等工程中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取得了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
曾智超[2](2018)在《基于FSI系统的三连拱式渡槽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为了改变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我国兴建了许多输水工程,而渡槽是一种重要的输水建筑物,渡槽的破坏将可能导致整个供水线的断裂。因此,对渡槽进行结构安全分析便极为重要。本文以渡王家渡槽为例,对渡槽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评价渡槽结构的安全性。建立三连拱式渡槽整体模型,渡槽整体建模相比于单拱分析更能模拟真实的工作条件,从而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在进行静力分析时,引入混凝土四参数损伤模型,可以发现混凝土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与内力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混凝土四参数损伤模型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和内力较大的部位相符合,因此四参数损伤模型可以用于渡槽的静力计算,以此为依据对渡槽结构进行安全评价,结果满足规范要求。渡槽在过水状态下,槽体和水体的相互作用对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结果影响较大,不能忽略不计,应当对流固耦合进行模拟,才能得到实际的响应结果。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模拟水体的作用主要采用Westergaard附加质量法和Housner弹簧模型,只考虑水体对槽壁单方面的作用,本文引入基于FSI系统的位移—压力(ui,p)格式,采用三维声单元模拟水体,可以模拟固体边界对水体的吸收和反射。分三种工况对渡槽进行自振特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水体的作用可以降低渡槽的自振频率,使振型分布更加集中。由于实测资料不足,水工抗震设计规范一直未对渡槽进行说明,研究设计人员往往根据桥梁设计规范对渡槽进行抗震分析。本文根据新的水工抗震设计规范,对渡槽进行反应谱分析,在反应谱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输入El-Centro地震波,研究渡槽结构的时程反应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渡槽在满槽水深时为最不利工况,此时内力满足结构安全设计要求,而且时程分析法得到响应随水深的变化规律与反应谱法得到的结果相似,说明二者可以相互验证。
韩迅,安雪晖,柳春娜[3](2018)在《南水北调中线大型跨(穿)河建筑物综合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该文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型跨(穿)河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质量信息,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物的个性信息和外部条件,包括施工质量,建筑物自身的特征参数以及周边水文、地质的主要控制性参数等,构建了合理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包括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在内的综合风险评价体系,对大型跨(穿)河建筑物运行潜在的风险进行分类分级。其中静态风险通过神经网络计算得到,动态风险考虑了对洪水、冰冻、冲刷和拉应力的评估,最后综合风险指数通过与文献中结果对比得到验证,并通过案例计算进一步评价了方法的合理性。
董玉乐[4](2015)在《漂塘钨矿大跨度渡槽动力分析及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渡槽是一种较复杂的水工建筑物,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通常跨越山谷、河流、道路等,普遍用于输水、排洪、导流等。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特别是输水量较大时,渡槽内流体对渡槽结构的动力特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关系到渡槽的正常运行。本文以漂塘钨矿渡槽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动力分析方法,建立拱式渡槽的动力分析模型,研究了该大型渡槽结构动力模型,并依据此模型进行结构模态计算,得到该拱式渡槽的结构自振特性;对渡槽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反应谱分析;同时也对渡槽工程施工中的部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渡槽槽内水体的作用会明显降低结构的刚度;地震作用对渡槽结构的稳定性有显着影响;2.随着模态的增加,渡槽结构的频率逐渐递增,周期是随着模态的增加不断递减,渡槽的振型变形首先以横向振动为主,然后出现渡槽的整体竖向振动和扭转振动,渡槽在地震作用下横向刚度明显降低,所以在渡槽设计施工中应采用合理的方式和措施增强渡槽的横向刚度;3.渡槽自重、槽内水量、地震力对渡槽内力、应力及位移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在设计和施工中要充分考虑渡槽的自重和外在荷载的影响;4.对漂塘钨矿大跨度渡槽工程一些关键施工过程、技术及施工要点进行了研究,以供类似渡槽工程及相关工程借鉴参考.
沈凤生[5](2014)在《特大型输水工程跨河梁式渡槽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共建设19座跨河梁式渡槽,其中3座已经投入运行5年多,渡槽跨度多为30m和40m,渡槽结构型式主要有矩形和U形两种,沿线气候及输水条件变化大,槽身结构复杂,无专门技术标准可循,需要专门研究的难题多,在建设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成果和经验。本文主要就梁式渡槽槽身的设计和施工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翟渊军,朱太山,冯光伟[6](2013)在《南水北调中线沙河渡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保证沙河渡槽工程质量与安全可靠性,针对工程布置、结构选型与设计以及施工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研究与试验。主要介绍沙河渡槽选址选线、渡槽总体结构选型与布置、水头优化分配、水力学模型试验、结构分析研究、槽身架槽机施工技术方案研究、预制槽蒸养温控仿真研究、原型槽充水与止水试验、预应力张拉试验、桩基静载试验等技术研究与试验成果。对于完善大流量预应力渡槽的设计理论,以及推动大型渡槽机械化施工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裴欢[7](2013)在《山西某大跨钢管混凝土拱式渡槽结构静动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管混凝土在当今作为一种新型的组合材料,具有经济效益高、塑性韧性好、承载力高、施工简便等诸多的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领域和高层建筑领域,但在水利建设上极少用到。由于桥梁与渡槽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借鉴渡槽的结构特点和钢管混凝土拱桥的一些理论经验,发展一种新式的渡槽—钢管混凝土拱式渡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结构的一些受力性能。本文以山西某水利工程为设计背景,结合钢管混凝土拱桥与渡槽的结构特点,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该工程进行了设计与分析,旨在通过对钢管混凝土拱式渡槽的结构特点、静力特性与动力特性的理论分析,为今后该结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确定了不同跨度的钢管混凝土拱式渡槽的结构型式。本文通过对钢管混凝土拱式结构与渡槽结构特点的分析,确定了每跨结构的构造型式以及各构件的布置方式与截面尺寸。2.对每跨钢管混凝土拱式渡槽进行了静力分析。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建立不同跨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各跨结构的位移、变形以及结构的受力性能,同时分析了随着跨度的增加结构的各指标的变化情况。3.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结构主要的振动形式:面内振动、面外振动与局部振动,局部构件扭转。同时又将各跨钢管混凝土结构与其相应的纯钢结构做比较,得到了刚度对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4.对各跨钢管混凝土渡槽结构进行了地震分解反应谱与弹性时程分析。运用以上两种方法分别对各跨结构进行了三向地震单独作用与地震组合作用。得到了在各种地震工况下,结构关键部位的位移与内力响应,并进一步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结构对横向地震作用的响应较为敏感,对竖向地震作用不敏感。在双向地震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响应与单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相差不大,但是内力却有较明显的增大。经过对比分析可知,随着跨度的增加,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越明显拱肋的面外弯矩越大。5.在各种地震作用下,结构关键部位产生的应力均小于各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说明各跨结构均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是安全的。
陈浩[8](2012)在《山西大跨度钢结构渡槽静、动力分析》文中指出我国地域辽阔,但水资源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为了调节水资源而造福于人类,实施水资源的跨地区、跨流域的输送,国家计划实施南水北调计划工程,在南水北调工程中需要修建大量的渡槽,这些渡槽所建地区大部分位于地震烈度为七度及以上区域,有的还在地震高发区;因此这些渡槽的抗震设计,对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南水北调运城引黄西杜村工程为背景,采用上承式钢管与钢管混凝土复合拱结构作为支撑结构。根据结构构件的单元模拟,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结构的空间整体模型,运用力学知识对模型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行分析:1)分析渡槽内水位为空水位、设计水位和满水位时,三种不同荷载工况下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得到渡槽结构的静力性能及变化图形。2)对渡槽结构整体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有限元模型前20阶自振特性及相应的振型特征。3)反应谱及时程分析,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针对三种不同荷载工况进行动力反应谱分析,然后输入Taft波对渡槽结构进行地震动力时程分析。4)得到静、动力分析数据,对渡槽进行稳定计算。通过以上分析,得到渡槽整体的最不利荷载工况、位移最大处、最大弯矩、最大轴向应力及其薄弱环节,为以后相似工程做个参考。
鲍志强[9](2012)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型渡槽预应力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将南方淡水资源引入北方缺水地区,建成后能够满足北方人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需求,有效缓解我国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流域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沿程路线长,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南水北调工程输水过程中需要建设许多渡槽结构跨越山谷、河流。根据工程调水量大、跨度大、自流输水等特点,所设计渡槽结构的规模都比较庞大,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本文根据实际工程需求,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双洎河渡槽为研究对象,对大型渡槽的结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渡槽结构选址处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等自然条件,初步确定渡槽长度,结合对工程防洪安全性和工程布置方面综合分析研究,最终确定渡槽上部结构长度为630m。(2)在预选2槽、3槽、4槽方案中比选,考虑单槽宽度和净水高度,结合经济投资和施工工艺水平,确定无论是矩形还是U型断面结构均采用4槽共同输水的形式。(3)从结构受力、安全施工、对河道的防洪影响以及节省投资等因素综合分析,在初步确定的矩形、U形方案中优化对比选择,最终确定渡槽槽身采用30m跨矩形断面,2槽一联,双联4槽共同输水方案。(4)结合渡槽选址处的自然条件和施工状况,确定了十种计算工况组合,全面考虑渡槽修建期和运行期间的各种受力状态。在初步确定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结构力学法计算,确定渡槽上部结构配筋,验证结构抗裂防渗性能。(5)在结构力学计算的基础上,采用Ansys软件对渡槽进行三维实体有限元复核,验证渡槽结构的设计是安全可靠的。结果表明,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相结合计算是科学合理的。(6)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槽身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次序,确保初定预张拉次序是科学合理的。
王美斋,杨顺群,宋海印,刘许超[10](2011)在《索河涵洞式渡槽槽身方案比选》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交叉渠系建筑物索河渡槽,充分考虑渡槽跨度大、流量大、结构复杂等特点,对比各种形式后提出矩形截面渡槽作为研究重点,并针对矩形截面,对比了双槽分缝外槽壁不加肋与双槽不分缝单隔墙两种槽身布置方案,采用大型通用计算程序ANSYS平台,开展两种方案槽身结构的三维空间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槽不分缝单隔墙方案具有工程量省、整体性好、整体应力变形水平较双槽分缝外槽壁不加肋方案小、拉应力满足设计要求的优点,但也具有底板端部不均匀沉降大的缺点。综合各结果,双槽不分缝单隔墙可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索河渡槽的设计方案。
二、南水北调漳河涵洞式渡槽结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水北调漳河涵洞式渡槽结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FSI系统的三连拱式渡槽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结构抗震理论研究现状 |
1.3 流固耦合理论研究现状 |
1.4 渡槽结构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拱式渡槽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2.1 结构抗震研究理论 |
2.1.1 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理论 |
2.1.2 反应谱法基本理论 |
2.1.3 时程分析法基本理论 |
2.2 结构内力计算理论 |
2.3 混凝土损伤模型 |
2.3.1 各向同性损伤模型 |
2.3.2 四参数损伤模型 |
2.4 流固耦合研究理论 |
2.4.1 模型边界条件 |
2.4.2 流固耦合系统方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拱式渡槽结构有限元建模及静力分析 |
3.1 区域及工程概况 |
3.1.1 区域概况 |
3.1.2 渡槽结构几何尺寸 |
3.2 结构力学方法分析研究 |
3.2.1 荷载计算 |
3.2.2 模型建立 |
3.2.3 结果分析 |
3.3 有限元方法分析研究 |
3.3.1 有限元模型 |
3.3.2 满槽水深下结构稳定分析 |
3.3.3 设计水深下结构稳定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拱式渡槽地震动响应分析 |
4.1 有限元动力模型的确定 |
4.2 拱式渡槽自振特性分析 |
4.2.1 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 |
4.2.2 模态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
4.4 拱式渡槽地震动反应谱分析 |
4.4.1 工况一:槽身自重+地震作用 |
4.4.2 工况二:满槽水深时水重+槽身自重+地震作用 |
4.4.3 工况三:设计水深时水重+槽身自重+地震作用 |
4.5 拱式渡槽线性时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南水北调中线大型跨(穿)河建筑物综合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综合风险评价方法 |
1.1 指标选取 |
1.1.1 失效模式分析 |
1.1.2 静态指标确定 |
1.1.3 动态指标确定 |
1) 洪峰流量影响。 |
2) 冻融开裂影响。 |
3) 冲刷深度影响。 |
4) 构件局部破坏。 |
1.2 风险指数计算 |
1.2.1 静态风险计算 |
1.2.2 动态风险计算 |
1.2.3 综合风险指数计算 |
2 案例研究 |
2.1 工程介绍 |
2.2 数据收集 |
2.2.1 静态指标 |
2.2.2 动态指标 |
2.3 风险指数计算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3.1 实例风险评价 |
1) 以双洎河渡槽为例。 |
2) 以安阳河倒虹吸为例。 |
3.2 静态风险代表性分析 |
3.3 动态指标敏感性分析 |
1) 洪峰流量Q的影响。 |
2) 冻融影响。 |
3) 冲刷影响。 |
4) 应力影响。 |
4 结论 |
(4)漂塘钨矿大跨度渡槽动力分析及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该项目研究的背景目的及重要意义 |
1.4 该项目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漂塘钨矿大跨度渡槽工程概况 |
2.1 渡槽总体布置 |
2.2 工程地质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基土的构成及工程特性 |
2.3 渡槽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
2.4 渡槽主要技术指标及材料 |
2.4.1 主要技术指标 |
2.4.2 主要材料 |
2.5 渡槽工程施工要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漂塘钨矿大跨度渡槽动力分析 |
3.1 动力分析方法的原理及选择 |
3.1.1 概述 |
3.1.2 特征值分析 |
3.1.3 时程分析方法 |
3.1.4 反应谱分析 |
3.2 Midas 在结构动力分析中的应用 |
3.2.1 Midas Civil 简介 |
3.2.2 Midas Civi 基本过程 |
3.2.3 Midas Civil 结构动力模型 |
3.2.4 Midas Civil 程序中特征值计算方法 |
3.3 基于 Midas 的拱式渡槽有限元动力模型的建立 |
3.3.1 漂塘钨矿拱式渡槽工程 |
3.3.2 漂塘钨矿拱式渡槽模型的建立 |
3.4 漂塘钨矿拱式渡槽动力反应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漂塘钨矿大跨度渡槽工程施工技术 |
4.1 渡槽施工方案比选 |
4.2 渡槽基础开挖及回填施工 |
4.3 渡槽拱架搭设 |
4.4 渡槽拱圈的施工 |
4.5 渡槽立柱的施工 |
4.6 渡槽槽身的施工 |
4.7 渡槽支架卸落及拆除 |
4.8 渡槽钢筋、模板控制要点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特大型输水工程跨河梁式渡槽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1 |
2.1 槽身结构应力控制标准 |
2.2 槽身结构应力计算 |
2.3 设计工况及温度等相关荷载 |
2.4 渡槽的特点及渡槽型式的选择 |
2.5 渡槽预应力设计和施工 |
2.6 槽身混凝土施工浇筑方式 |
2.7 其它有关问题 |
3 结束语 |
(6)南水北调中线沙河渡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渡槽选址与选线研究 |
2 结构选型与工程布置 |
2.1 渡槽槽数比选 |
2.2 沙河梁式渡槽槽身结构选型 |
2.3 箱基渡槽结构型式 |
2.4 鲁山坡落地槽结构型式 |
3 水头优化分配 |
4 U形槽结构分析研究 |
4.1 槽身结构受压稳定性分析 |
4.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
4.2.1 渡槽温度边界条件分析 |
4.2.2 特殊的施工工况 |
4.2.3 预应力锚索布置 |
5 架槽施工技术方案研究 |
6 预制槽蒸养温控仿真研究 |
7 U形槽1∶1原型试验 |
7.1 原型槽充水试验 |
7.2 原型槽接缝止水试验 |
8 槽身预应力张拉与桩基静载试验 |
8.1 预应力张拉试验 |
8.2 桩基静载试验研究 |
9 结语 |
(7)山西某大跨钢管混凝土拱式渡槽结构静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渡槽应用及发展趋势 |
1.2.1 渡槽在国内外的应用 |
1.2.2 渡槽的发展趋势 |
1.3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形式与基本概念 |
1.4 钢管混凝土拱结构的现状以及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
1.4.1 国外发展及应用 |
1.4.2 国内发展及应用 |
1.5 钢管混凝土拱结构的优缺点 |
1.5.1 钢管混凝土拱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组合结构的特点 |
1.5.2 钢管混凝土拱结构的弊端 |
1.6 目前国内外有关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与规程 |
1.7 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
1.7.1 刚度取值问题 |
1.7.2 钢管混凝土拱式结构的模态分析 |
1.7.3 钢管混凝土拱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钢管混凝土拱式渡槽结构的模型建立及结构分析 |
2.1 模型的建立 |
2.1.1 建立模型的工程背景 |
2.1.2 参数选取 |
2.2 荷载组合 |
2.3 结构设计指标 |
2.4 自振特性分析 |
2.5 各跨度钢管混凝土渡槽结构的最大位移以及构件的设计应力 |
2.6 自振特性的影响因素 |
2.6.1 各跨原模型与各自纯钢结构自振频率的增量 |
2.6.2 各跨度钢管混凝土结构相应的纯钢结构的最大位移 |
第三章 钢管混凝土拱式渡槽结构的反应谱分析 |
3.1 概述 |
3.2 反应谱曲线的确定 |
3.3 荷载工况的选取 |
3.4 纵向、横向和竖向地震单独作用下的响应 |
3.4.1 关键位置的位移响应分析 |
3.4.2 关键部位的内力响应 |
3.5 水平和竖向地震共同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3.5.1 关键位置的位移响应分析 |
3.5.2 关键位置的内力响应分析 |
第四章 钢管混凝土拱式渡槽结构的时程分析 |
4.1 地震波 |
4.1.1 地震波的确定方法 |
4.1.2 地震波的选取与组合 |
4.2 三向地震单独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4.2.1 关键部位的位移响应分析 |
4.2.2 关键部位的内力响应分析 |
4.3 水平地震与竖向地震共同作用下的响应 |
4.4 地震分解反应谱法分析与时程分析的比较 |
第五章 总结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山西大跨度钢结构渡槽静、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渡槽的基本形式 |
1.3 国内外渡槽的发展及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任务 |
第二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静力分析 |
2.1 引言 |
2.2 工程概况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单元选取与荷载指标 |
2.3.2 钢管混凝土建模问题的处理 |
2.3.3 材料属性与截面选择 |
2.3.4 有限元计算模型 |
2.4 设计计算 |
2.4.1 水力计算 |
2.4.2 稳定计算 |
2.5 静力性能分析 |
2.5.1 结构自重的分析 |
2.5.2 设计水位时工况分析 |
2.5.3 满槽水位时工况分析 |
第三章 渡槽结构的稳定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态分析 |
3.2.1 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 |
3.2.2 MIDAS中反应谱和时程方程 |
3.2.3 模态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反应谱分析 |
3.3.1 地震作用下的自重分析 |
3.3.2 设计水位时地震作用分析 |
3.3.3 满槽水位时地震作用分析 |
3.4 时程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4.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型渡槽预应力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渡槽研究现状 |
1.3.1 国内渡槽 |
1.3.2 国外渡槽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技术路线及预期目标 |
2 南水北调中线双洎河渡槽工程概况 |
2.1 工程级别及建筑物级别 |
2.2 工程总体布置 |
2.3 工程概况 |
2.4 设计基本资料 |
2.4.1 地质资料 |
2.4.2 地质构造与地震资料 |
2.4.3 河道资料 |
2.4.4 建筑物设计参数 |
3 南水北调中线双洎河渡槽结构型式研究 |
3.1 渡槽槽身长度的确定 |
3.1.1 槽身长度的初步确定 |
3.1.2 工程防洪安全性角度分析 |
3.1.3 工程布置角度分析 |
3.2 渡槽结构型式研究 |
3.2.1 渡槽槽数选择 |
3.2.2 矩形、U形渡槽方案概述 |
3.2.3 渡槽预选方案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4 南水北调中线双洎河渡槽结构优化设计 |
4.1 渡槽槽身的结构计算工况及相关参数 |
4.1.1 渡槽计算工况组合 |
4.1.2 渡槽槽身荷载计算 |
4.1.3 渡槽槽身混凝土、预应力筋及普通钢筋计算采用参数 |
4.1.4 渡槽槽身混凝土应力容许值 |
4.2 渡槽槽身平面结构力学法计算 |
4.2.1 渡槽计算方法概述 |
4.2.2 渡槽槽身结构力学计算 |
4.3 渡槽槽身三维实体有限元复核 |
4.3.1 计算模型 |
4.3.2 各工况下计算结果云图 |
4.3.3 典型断面应力计算结果 |
4.3.4 计算结果分析 |
4.3.5 结构力学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比较 |
4.4 槽身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次序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南水北调漳河涵洞式渡槽结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渡槽段工程[A]. 陈晓光.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 2018
- [2]基于FSI系统的三连拱式渡槽有限元分析[D]. 曾智超. 南昌大学, 2018(01)
- [3]南水北调中线大型跨(穿)河建筑物综合风险评价[J]. 韩迅,安雪晖,柳春娜.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7)
- [4]漂塘钨矿大跨度渡槽动力分析及施工技术[D]. 董玉乐. 南昌工程学院, 2015(07)
- [5]特大型输水工程跨河梁式渡槽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探讨[J]. 沈凤生.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4(01)
- [6]南水北调中线沙河渡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 翟渊军,朱太山,冯光伟. 人民长江, 2013(16)
- [7]山西某大跨钢管混凝土拱式渡槽结构静动力分析[D]. 裴欢.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8]山西大跨度钢结构渡槽静、动力分析[D]. 陈浩. 太原理工大学, 2012(09)
-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型渡槽预应力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 鲍志强. 郑州大学, 2012(09)
- [10]索河涵洞式渡槽槽身方案比选[J]. 王美斋,杨顺群,宋海印,刘许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