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CBE改革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婷[1](2021)在《基于CBE理论的中职学校《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开发研究》文中提出
魏祯[2](2021)在《中职旅游专业《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高品质化使得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也趋向于个性化,这一变化对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服务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如何培养出符合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我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2019)》也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景区导游实务》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承担了景区导游讲解能力培养的重任,这也就要求更加重视课程实践教学的环节,提高学生对于岗位任务的认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工作能力。《景区导游实务》课程作为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涵盖了导游讲解服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本研究在对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中职《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现状情况,通过教师访谈以及学生问卷与访谈的方式,并结合行业专家访谈、专业实习实践,增进对景区导游工作人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认知,更深入的了解目前《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存在的问题。综合调查结果来看,总结目前《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学生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需求契合度有待提升;第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不高;第三,教学考核评价及其标准缺乏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第四,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组织和实施有待改进。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能力本位教育理论、职业能力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做中学教学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行动研究的方法,去进行《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的优化研究。首先,调整实践教学目标,提高市场需求契合度;其次,要立足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确定实践教学内容;第三,基于实践教学内容,调整实践教学方法;第四,根据导游资格标准,优化实践教学评价;最后,综合多种因素,重视实践教学保障。根据以上优化策略,选择X中职学校进行教学试验研究,优化实践教学部分,并对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展开论述,从学生、教师的角度分析优化后的实践教学效果。
海颖[3](2021)在《我国CBE模式研究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热点——基于CiteSpace文献信息可视化结果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中国知网(CNKI)1993-2020年期间CBE模式相关研究文献540篇作为数据来源,采用CiteSpace软件,通过对发文趋势、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聚类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动态和热点,结果显示:学者对CBE模式的研究经历了研究热度缓慢上升的三个时期;该类研究多集中在对CBE理论内涵和该模式在高职和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应用之中;近年来开始逐渐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和校企合作领域进行探索。另外,根据新时代的职业教育研究热点,尝试对未来CBE模式的相关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曾莉莎,王子义[4](2021)在《基于CBE模式的民办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文中研究表明CBE模式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实际实践能力、满足企业需要的教育模式,CBE模式的主要特点为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调研过程中,作者发现广东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对旅游企业的认可度不高、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的现象,除此之外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所受到的培养和教育也远远不足,尤其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构建"基于CBE模式的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化实践教学模式"。
李瑞[5](2020)在《从“本土化”到“国际化” ——中国职教“走出去”实践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1)发展在不断学习和借鉴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职教模式的同时,积极开展“本土化”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课程体系和办学模式,为新时期中国职教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积极探索“走出去”,成为新时期职教国际化发展的主流趋势。毋庸置疑,在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过程中,既有机遇又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职业院校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中国政府应该建立怎样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推动职教“走出去”,如此等等,都是亟待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从中国职教“走出去”的实践视角,从国际化发展层面,来探讨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采用历史和文献分析方法,通过调研和访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教的“本土化”探索、“走出去”的实践和国际化发展趋势进行系统论述。除绪论部分外,主要内容包括:(1)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历程进行系统梳理,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教的“本土化”经历了:80年代试点德国“双元制”、90年代学习北美CBE课程、21世纪前10年引入澳大利亚“培训包”以及正在开展的“现代学徒制”四个阶段。职教的“本土化”发展,为新时期中国职教“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2)从教育援非视角,对21世纪以来中国职教“走出去”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剖析,认为中国对非职教援助为中非关系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着项目缺乏针对性、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3)以浙江两所高职院校为个案,进行“走出去”方面的调研和访谈,在总结分析两所高职院校“走出去”的积极举措及其所取得经验和成就的同时,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4)分析了当前我国职教“走出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中国职教“走出去”的最好契机。当然,中国职教“走出去“过程中尚存在部门分割、资源分散等问题,需从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外派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等着手。(5)在策略层面,提出要建立职教“走出去”的制度框架,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建立外派教师激励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师资;克服冒进心理,防止“一阵风”“一窝蜂”走出去;加强理论研究,讲好中国故事等。
张娜芳[6](2020)在《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旅游需求品质化日益凸显,旅游人才的素质要求相应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简称“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旅游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实践教学体系难以与旅游市场需求相对接。本文旨在对现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优化,以期提高旅游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真正满足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不断推动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围绕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开发并合理安排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实训、实习等活动,由目标、内容、保障、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分别对旅游技术技能人才质量需求情况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进行调查,从而分析旅游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之处,发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以系统论、能力本位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等为指导,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旅游技术技能人才质量需求和5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行业需求尚不适应,旅游行业发展形势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复合性、发展性和创新性要求日益明显;旅游人才供需错位主要表现在:旅游企业需求针对性与实践教学目标模糊性的矛盾,旅游行业综合性与实习领域局限性的矛盾,以及需求能力专项性与培养能力基础性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内容不完整、实践指导教师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基地结构失调、实践教学评价不规范等。针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强化行业标准与规范。二是深化与优质企业的合作,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三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四是注重内外联动,加强科学规划管理,提升实训基地水平。五是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完善教学评价指标,强化反馈功能。
罗惠娟[7](2019)在《基于CBE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文中提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是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构建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所在。中高职课程体系又是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最重要的载体,是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重点探索、研究、实践的内容。中职教育的专业课程需要为高职教育职业能力的培养服务,完善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仍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使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结合当前酒店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对新形势下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进行探索和研究,围绕CBE(能力本位教育)核心理论,设计更为合理、有效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本论分为六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分析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背景和研究方法,阐释相关概念,述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分析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学生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运用包含问卷调查测评法,统计分析测评法等,从学生、教师、企业等方面调查分析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及酒店人才需求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得出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分析结果。第四部分,通过现状分析,总结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分析原因,并从CBE视角对中高职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五部分,按照CBE视角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对策建设,基于CBE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设计,并对设计的有效实施提出保障意见。第六部分,结语与不足。
彭文喜[8](2019)在《CBE视角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满足新时期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该文将CBE理念融入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体系这6个方面来把CBE教学模式系统化地应用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从而培养适应智慧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旅游人才。
王兴华[9](2019)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CBE改革方式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要综合现阶段旅游行业的市场需求,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充分的借鉴能力本位教育改革方式。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能力本位教育改革方式的分析,探究了能力本位教育改革优势与特征,提出了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模式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策略。
唐虹[10](2019)在《基于研学旅行的中职教育综合实训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从事一线岗位的人才缺口也在不断扩大,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教育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作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也逐渐获得社会的认可,其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力资源结构中的重要分支。近年来研学旅行事业的兴起,作为传统课程教学外的实践或实训环节的补充,研学旅行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味调味剂,既有利调节枯燥的课堂教学,又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如何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开展丰富的学生实践活动,以综合性、实践性、跨学科的课程设置最大化的发掘个人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道德观、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育,实现学生的自我提升,是中职学校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福建省福州市的中职学校为研究对象,分析福州中职学校的综合实训现状,发现目前中职学校存在教师教学固守课堂、授课过程缺乏互动、内容枯燥、校内实训功能较为单一、学生校外实训不足等问题。而究其根源,既有学生自身因素,包括知识较差,文化素质较低。也有学校的因素,比如校外实训相关限制较多、教师能力有限等。也有社会因素,如政府政策忽视、社会实训基地缺乏等等。因此在吸收借鉴国内外研学旅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师生群体对研学旅行的感知,设计基于研学旅行的中职教育综合实训四种模式,分别是“专业课程+旅行”模式、“技能实践+旅行”模式、“实务专题+旅行”模式、“志愿服务+旅行”模式,并明确各模式中参与主体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活动设计、时间安排及活动方案等。并构建了中职学校在展开研学旅行时的项目运营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成果评价体系,以保证研学旅行综合实训活动能长效改进和发展,并提出了在福州中职学校推行研学旅行的策略。希望以研学旅行的介入,推动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丰富中职学校的实训路径,提升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推动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CBE改革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CBE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中职旅游专业《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
2.旅游类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
3.中职实践教学提升的需要 |
4.《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发展的需要 |
5.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 |
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优化研究 |
3.《景区导游业务》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
4.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相关研究 |
5.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内容和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3.观察法 |
4.行动研究法 |
(六)研究创新点 |
1.多维度视角创新《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优化 |
2.创新采用行动研究的研究方法来优化实践教学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中职旅游专业 |
2.实践教学 |
(二)理论基础 |
1.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2.职业能力发展理论 |
3.建构主义理论 |
4.做中学教学理论 |
三、中职《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
1.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
2.调查方法及内容 |
(二)调查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
1.问卷调查分析 |
2.访谈结果分析 |
(三)中职《景区导游实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需求契合度有待提升 |
2.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不高 |
3.教学考核评价及其标准缺乏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 |
4.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组织和实施有待改进 |
四、中职《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策略 |
(一)调整实践教学目标,提高市场需求契合度 |
1.关注过程与方法 |
2.关注行为表述 |
3.关注学生个人发展 |
4.关注学生素质提升 |
(二)立足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确定实践教学内容 |
1.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
2.职业能力分析 |
3.职业能力划分 |
4.明确教学内容 |
(三)基于实践教学内容,调整实践教学方法 |
1.课堂实践:对岗位任务初步认知,内化教学目标 |
2.校内课外实践:采用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提高应用能力 |
3.校外实践:采用项目驱动法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
(四)根据导游资格标准,优化实践教学评价 |
1.教学评价的时间上,关注过程性的评价 |
2.教学评价的主体上,注重多主体的评价 |
3.教学评价的内容上,采取多因素的评价 |
4.教学评价的方式上,采用多维度的评价 |
(五)综合多种因素,重视实践教学保障 |
1.校企深度合作,共享资源 |
2.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 |
3.结合“走出去”、“引进来”、“校友计划”,提高师资水平 |
4.制定统一的教学管理文件,监督实践教学的实施 |
五、中职《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策略的应用 |
(一)《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方案前期准备 |
1.教学前期准备 |
2.教学资源准备 |
3.教学评价设计 |
(二)《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 |
1.第一轮行动研究:任务驱动法的实训项目设计——以“致欢迎词”为例 |
2.第二轮行动研究:项目教学法的实训项目设计——以“校园讲解”为例 |
(三)实践教学效果分析 |
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2.师生访谈结果分析 |
3.教学实践总结 |
六、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学生问卷(一) |
附录2:学生问卷(二) |
附录3 -1:教师访谈 |
附录3 -2:学生访谈 |
附录3 -3:行业人员访谈 |
附录4:《景区导游实务》校园讲解活动 |
附录5:《景区导游实务》校园讲解活动评价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我国CBE模式研究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热点——基于CiteSpace文献信息可视化结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
(一)数据收集与处理 |
(二)研究工具 |
(三)研究程序 |
二、研究结果分析 |
(一)文献数量变化特征 |
(二)关键词共现分析 |
(三)关键词聚类分析 |
三、研究总结 |
(一)CBE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
(三)CBE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四、研究展望 |
(4)基于CBE模式的民办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CBE模式及其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 |
(一)CBE模式 |
(二)CBE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 |
二、基于CBE模式的民办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
(一)构建背景 |
1.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
2. 新时代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 |
(二)模式构建 |
1. 调研情况 |
2. 构建思路与方案 |
3. 方案特点 |
三、结束语 |
(5)从“本土化”到“国际化” ——中国职教“走出去”实践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有关职业教育“本土化”方面的研究 |
2.有关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的研究 |
3.有关职业教育“走出去”方面的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职业教育本土化 |
2.职业教育国际化 |
3.职业教育走出去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教的“本土化”实践与探索 |
(一)20世纪80年代:引入并试点德国“双元制” |
(二)20世纪90年代:学习借鉴北美CBE课程 |
(三)本世纪前10年:澳大利亚“培训包”进入中国 |
(四)近几年:积极倡导和实施“现代学徒制” |
(五)本章小结 |
三、21世纪以来中国职教“国际化”发展:教育援非视角 |
(一)在非洲援建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 |
(二)为非洲国家培训各类职业技术人才 |
(三)向非洲教育机构提供教学设施和学习用品 |
(四)本章小结 |
四、中国职教“走出去”个案研究:以浙江两所高职为例 |
(一)金职院:主动“走出去”,对接“国际化” |
1.金职院“走出去”的背景与国际化发展现状 |
2.金职院“走出去”的主要举措 |
(二)宁职院:依托援外培训项目,开展国际合作办学 |
1.宁职院“走出去”背景和国际化发展概况 |
2.宁职院“走出去”的主要举措 |
(三)本章小结 |
五、中国职教“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面临的新机遇 |
1.中非合作论坛为中非职教合作提供机制性保障 |
2.“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中外职教合作带来新动力 |
3.实现“民心相通”需要职教发挥更大功能 |
4.大批企业“走出去”带来对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 |
(二)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面临的主要挑战 |
1.部门分割问题突出,尚未建立教育“走出去”的协调机制 |
2.海外教育资源比较分散,需发挥整体优势才能扩大影响力 |
3.外派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
4.相关制度尚不配套,经费保障尚未建立 |
(三)本章小结 |
六、新时期中国职教“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
(一)中国教育“走出去”,职业教育“宜先行” |
(二)构建职教“走出去”的制度框架,发挥资源互补优势 |
(三)建立外派教师激励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师资 |
(四)克服冒进心理,防止“一阵风”“一窝蜂”走出去 |
(五)加强理论研究,凝聚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 |
(六)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高职院校“走出去”实践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旅游管理专业 |
(三)实践教学体系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理论依据 |
一、系统论 |
(一)基本观点 |
(二)启示 |
二、能力本位理论 |
(一)基本观点 |
(二)启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一)基本观点 |
(二)启示 |
四、行动导向教学理论 |
(一)基本观点 |
(二)启示 |
第二章 旅游技术技能人才质量需求与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
一、旅游技术技能人才质量需求基本现状 |
(一)调查情况说明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本现状 |
(一)调查情况说明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旅游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实践教学体系供给的矛盾分析 |
一、旅游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特征 |
(一)复合性 |
(二)发展性 |
(三)创新性 |
二、旅游技术技能人才质量需求与实践教学体系供给的矛盾点 |
(一)企业需求针对性与教学目标模糊性的矛盾 |
(二)旅游行业综合性与实习领域局限性的矛盾 |
(三)需求能力专项性与培养能力基础性的矛盾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问题分析 |
一、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 |
(一)实践教学目标缺失 |
(二)实践教学目标表述片面 |
二、实践教学内容不完整 |
(一)实践教学内容松散、机械 |
(二)顶岗实习轮岗困难 |
三、实践指导教师力量薄弱 |
(一)实践指导教师经验不足 |
(二)校企指导教师合作不畅 |
四、实践教学基地结构失调 |
(一)实训基地类型结构不合理 |
(二)实训基地质量结构不协调 |
五、实践教学评价不规范 |
(一)评价方式单一 |
(二)评价内容片面 |
第五章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策略 |
一、修订实践教学计划,细化实践教学目标 |
(一)以行业需求为指导,修订实践教学计划 |
(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
二、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对接机制 |
(一)与优质企业合作,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
(二)调动多方资源,促进校企对接 |
三、打造“双师”教师队伍,强化实践教学能力 |
(一)定期入企锻炼,培养双师能力 |
(二)注重结对互助,改革准入制度 |
四、注重内外联动,提升实训基地水平 |
(一)发挥校企联动作用,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 |
(二)加强科学规划管理,完善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
五、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完善教学评价指标 |
(一)扩大评价主体,提高评价质量 |
(二)完善评价指标,强化反馈功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基于CBE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四)核心概念 |
1.CBE |
2.课程衔接 |
3.酒店管理专业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二、CBE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外部影响因素 |
1.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
2.职业教育管理政策的影响因素 |
(二)内部影响因素 |
1.培养目标定位的影响 |
2.课程设置的影响 |
3.课程内容的影响 |
4.中高职课程培养人才能力的影响 |
5.师资建设的影响因素 |
6.学生自身的影响因素 |
三、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现状分析 |
(一)调研基本情况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内容 |
3.调查对象 |
4.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中职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 |
2.高职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 |
3.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
4.中高职教师的问卷分析 |
四、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一)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1.培养目标 |
2.课程设置 |
3.课程内容 |
4.课程实施 |
5.课程评价 |
(二)基于CBE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对策建议 |
1.以岗位能力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
2.设置层次分明、形成梯度的课程 |
3.以岗位能力与岗级递进原则优化专业课程内容 |
4.以能力本位的课程实施 |
5.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 |
五、基于CBE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设计 |
(一)基于CBE的课程目标设定 |
1.企业工作岗位分析 |
2.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目标分层设定 |
(二)设置层次分明、形成梯度的课程 |
(三)基于CBE选择课程内容与任务序化 |
1.工作任务分析与课程内容选择 |
2.课程任务设计及序化 |
(四)基于CBE的课程内容及实施 |
(五)基于职业标准的课程评价 |
(六)实施保障 |
1.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前提 |
2.先进的职教理念是保障 |
3.政校企行人员互通是关键 |
六、结语与不足 |
(一)结语 |
(二)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调查问卷(中职学生卷) |
附录2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调查问卷(中职升高职学生卷) |
附录3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调查问卷(酒店卷) |
附录4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5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访谈提纲(教师卷) |
附录6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前厅服务员(2009 年修订)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CBE视角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 |
3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 |
4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
5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 |
6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评价 |
(9)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CBE改革方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模式简介 |
(一) 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模式的涵义 |
(二) CBE教学模式的特点 |
1.基于职业能力为基础,明确评价标准。 |
2.基于学生为中心,重视自主学习。 |
3.办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灵活多样。 |
二、基于CBE教学模式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策略 |
(一) 优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 |
(二)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
(三) 完善软件硬件设施建设,构建良好教学环境 |
(四) “互联网+CBE”的深度融合 |
(10)基于研学旅行的中职教育综合实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学旅行的兴起 |
二、中职地位的上升 |
三、实践教学的重视 |
四、综合素养的强调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多元统计分析法 |
第四节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研学旅行 |
二、中职教育 |
三、实训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学旅行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中职教育实训教学研究综述 |
(一)中职教育实训教学 |
(二)中职教育实训教学方法 |
(三)中职教育实训教育机制 |
(四)中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 |
(五)中职教育实训教学改革措施 |
第三章 研究地选取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地选取 |
一、福州区域背景分析 |
二、福州中职综合实训概况 |
三、福州及周边区域研学旅游资源分析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二、调研范围 |
三、调研对象 |
四、数据收集 |
五、样本结构 |
第四章 中职研学旅行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福州中职学校的实训活动的现状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信度分析 |
三、学生感知的总体特征分析 |
四、中职学生对综合实训活动的IPA模型分析 |
第二节 福州中职教育综合实训的问题分析 |
一、综合实训现状问题分析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节 福州中职教育的研学旅行需求分析 |
一、学生对研学旅行的感知分析 |
二、教师对研学旅行的感知分析 |
第四节 研学旅行对福州中职综合实训的意义 |
一、提升学科内涵,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
二、增加社会阅历,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
三、扩大实训内容,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
四、丰富校园生活,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
五、优化授课方法,提高教师授课效果 |
第五章 基于研学旅行的中职教育综合实训模式分析 |
第一节 中职研学旅行的设计原则 |
一、开放性原则 |
二、专业性原则 |
三、系统性原则 |
四、实践性原则 |
五、安全性原则 |
六、可操作性原则 |
第二节 研学旅行的模式 |
一、“专业课程+旅行”模式 |
二、“技能实践+旅行”模式 |
三、“实务专题+旅行”模式 |
四、“志愿服务+旅行”模式 |
第三节 中职研学旅行的体系构建 |
一、项目运营体系 |
二、安全保障体系 |
三、成果评价体系 |
第四节 福州中职推行研学旅行的策略 |
一、政府引导 |
二、学校支持 |
三、教师分工 |
四、家长配合 |
五、校企合作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CBE改革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BE理论的中职学校《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开发研究[D]. 陈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中职旅游专业《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研究[D]. 魏祯.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我国CBE模式研究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热点——基于CiteSpace文献信息可视化结果的分析[J]. 海颖.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1)
- [4]基于CBE模式的民办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 曾莉莎,王子义. 高教学刊, 2021(06)
- [5]从“本土化”到“国际化” ——中国职教“走出去”实践与策略研究[D]. 李瑞.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6]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 张娜芳.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基于CBE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 罗惠娟.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4)
- [8]CBE视角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彭文喜. 科技资讯, 2019(32)
- [9]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CBE改革方式探析[J]. 王兴华.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5)
- [10]基于研学旅行的中职教育综合实训研究[D]. 唐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