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牧交错区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陕北神木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美晨[1](2020)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演变及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过度利用或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土地沙化使原来的非沙漠化地区出现风沙活动和沙丘等沙漠化景观,危害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社会活动,也侵占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空间。近现代以来我国沙漠化总体改善,但少部分地区仍存在发展的趋势,因此进行沙漠化的防治工作依然紧迫。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在监测沙漠化演变和驱动力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沙漠化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为研究区,应用2000-2018年MODIS NDVI数据,应用植被指数法反演植被覆盖度进行沙漠化类型划分,进行沙漠化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分析;此外,广泛获取2000-2012年自然和经济指标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土地脆弱性评价体系,基于GIS的分析功能进行土地脆弱性评价,对研究区的土地脆弱性情况进行划分;最后,结合自然和经济两方面因素,应用相关分析的半定量方法对沙漠化程度和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剖析不同区域的主要驱动力。主要结论如下:(1)沙漠化时空分布及演变分析研究发现:非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比最多,达到62.91%,集中于研究区东部;重度和中度沙漠化主要分布在神木市西南部和榆阳区西部大部分区域。2000-2018年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非沙漠化和轻度沙漠化土地呈现增加趋势,潜在沙漠化土地逆转幅度最大,面积占比为84.35%的土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好转。各沙漠化类型土地的重心迁移范围总体向东北方向转移,研究区沙漠化呈现逆转趋势,其中神木市恢复状况最好,定边县相对最差。(2)土地脆弱性研究结果表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影响,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土地脆弱性存在明显差异,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土地中度脆弱和重度脆弱土地面积占比较大,最多达到50%左右。脆弱状况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脆弱性较低区域的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集中于定边县。研究区中部和靖边县南部都零散分布轻度脆弱和不脆弱土地,并且逐年好转,范围不断扩大,这可能是由于城市和河流等因素有利于土地条件改善,土地脆弱性好转。(3)沙漠化驱动力主要表现在:自然因素中除植被和降雨增加外其他变化较小,经济因素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近年来各GDP、人口密度、夜间灯光等数据整体增加。靖边县和定边县主要受温度因素影响,较低的温度不利于土地沙漠化化逆转;植被条件主要作用于神木市和榆阳区,有利于土地好转;经济因素主要作用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周边区域,特别是神木市和榆阳区。整体上各因素对土地脆弱性的改善呈现正相关,有利于沙漠化恢复。此外,1999年退耕还林(草)政策开展至今,完成造林面积约5.08亿亩,草地和林地覆盖面积明显增加,极大推动了生态环境改善。
敬博[2](2020)在《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在人地系统理论框架之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系统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后效评价及风险评估;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分异规律;人地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优化协调管控等方面。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提供了陆地70%以上的淡水资源和绝大部分能源、矿产、生态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和主要资源赋存区域,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依赖山地提供的资源。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栖息地和文明发祥地,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但由于自身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近年来成为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退化过程中响应最为激烈和迅速的地区,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特殊、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种人地系统类型,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其空间管控就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科学理论和实践命题。本研究遵循“研究综述-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选取跨省典型山区——秦巴山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点从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空间管控三个方面对山区人地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状态评价及管控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建构理论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etis-Ord General G空间探测法、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供需匹配模型、空间效益均衡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空间均衡和优化调控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适宜于秦巴山区的空间管控模式及管控实践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山区人地系统理论方法探讨。对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理论维度上应包括“地域空间内的开发需求-环境供给关系匹配”、“区际间的效益均衡和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实践维度上提出应在不同区域采用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手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化策略,促使人类活动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有序分布,实现山区人地系统的综合均衡。(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的历史演化大致经历了以“共生协调”、“发展退化”、“矛盾突出”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下降中略有浮动的发展状态,空间差异表现为中高山区快速下降,低山平原区相对平稳;影响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态和资源利用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同时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秦巴山区自然环境要素区域差异较大,且随地形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人口、经济发展表现为外围热、内部冷的不均衡空间格局;多个要素、多个尺度的交互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度低于平原、垂直向分异更为剧烈的显着特征,其与地形具有显着关联性。(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秦巴山区存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显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而外围低,开发需求则基本与之相反;空间匹配均衡程度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均衡度总体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格局,均衡与失衡的区县数量比为2: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全域空间效益分布不够均衡。(5)提出了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模式与管控实践方案。总体思路是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分析和空间均衡状态评价为依据,以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为愿景,瞄准区域内空间供需匹配均衡和区际间综合效益均衡两大核心目标,划分管控单元,管控模式分为生态保障型、经济保障型、效益双增型、效益转移型等四个类型。
党群[3](2020)在《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灾害是人地负向关系的集中体现。全球气候变暖时期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更高、强度更大、损失更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均构成威胁。对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掌握灾害规律,以防灾、减灾,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的正常运转。陕北地区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且在生态、社会、能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小冰期”气候条件恶劣,整体趋冷干。本文对明代这一典型气候恶化时期,发生在生态脆弱的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特点、原因及影响展开研究,可丰富过去气候变化时期自然灾害研究案例,获得对灾害发生下自然-生态-社会反馈机制的认识,对从过去自然灾害中进行“灾害学习”,及现今全球变化背景下灾害防治、环境治理、人地关系调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明代发生在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史料收集、整理,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数理统计、小波分析、M-K检验、ArcGIS空间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及灾害总体特点、灾害间关联及多灾种耦合、灾害原因及社会影响开展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明代的277年中,陕北地区自然灾害共发生404次。旱灾为最主要的灾害类型,共发生98年次,涉及1885县次。等级上“中度”占优势,大旱、特大旱对社会影响巨大。时间分布规律明显: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显着波动上升趋势,呈4阶段:少发-广发且增加-减少-快速增加,多发和广发的峰值出现在1630-1644年期间。2)季节性明显,夏季高发、广发,秋季和春季多发,冬季最少,多发连季节旱。3)具有6a、12a、25a和66a的周期性。4)1400-1409年呈现频次急剧增加的突变特征,并在1430-1439年增态更加明显。空间分异表现为:南部高、北部较低,且旱灾高频区域呈连片分布特征,分布在洛川-黄陵-黄龙,和米脂-绥德-子洲-清涧2个区域。连年持续干旱在明中后期多有发生,对区域干旱气候事件具有指示作用。(2)洪涝灾害共发生54年次,涉及313县次,等级以“中度”为主,多发于明中后期,“重度”灾害集中于明中期。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表现为: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呈4个阶段:无灾-较频发广发-频发但范围减少-快速增加。2)季节性特征明显,夏季、秋季多发,秋季最广发,月份上七、八月(农历)最多发、广发。3)具有6a、32a的周期性。4)1380-1389年呈现频次由少变多的突变态势,并在1430-1439年增态更加明显。灾害空间分异表现为:高频中心呈点状分布,位于榆林、富县、绥德、清涧。(3)因旱、寒冻低温、洪涝、虫、风、雹、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共发生90年次。因旱灾导致的最多(69年次)、涉及范围最广(976县次)。时间分布规律表现在: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显着波动上升趋势,呈4个阶段:少发-多发广发-多发较广发-频发广发,明中、后期频发、广发,峰值出现在1630-1644年期间。2)具有4a,9a,22a,40a的周期性。3)1410-1419年呈现频次急剧增加的突变特征。空间分异表现为:存在洛川-黄陵-黄龙-富县,米脂-绥德-子洲-清涧2个高频区域。(4)地质灾害共发生31年次,以“轻度”、“中度”为主,但“重度”灾害影响更大。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明显:10a频次呈显着上升趋势,综合考虑灾害发生县次划分出:无灾-增多-频发广发3个阶段。空间分异明显:高频区域多成片出现,位于洛川-黄陵-黄龙、米脂-绥德-子洲-清涧、榆林、延安-延长。寒冻低温灾害共发生28年次,以“中度”、“重度”为主,明晚期最频发、强度最大。灾害发生10a频次呈较显着上升趋势,结合灾害发生县次划分出:少发-增多-无灾-快速增加4个阶段。季节性特征明显:秋季最多发,夏、冬季次之,春季较少。空间上差异较明显,北部、中部地区较多发。雹灾共发生32年次,集中于明中后期,10a频次呈波动上升趋势,有减少-增多-平稳3个阶段,年内集中于夏、秋、冬3季,夏季最多。空间上,北部、东部较多发。虫灾共发生32年次,以“轻度”、“中度”为主,重度、特大虫灾集中于明中、后期。灾害10a频次呈上升趋势,划分为少发-增多-无灾-波动增加4个阶段。季节性显着,多发于夏秋两季。空间上,黄陵、清涧最为多发。(5)自然灾害总体呈现越到明代后期,越频发、灾情越严重:明代前期灾害较轻,中期发生频度、广度偏高,后期最频发、广发。年内季节性显着,四季均有发生,夏秋两季更集中、频繁(占总数的75.50%)。空间差异较显着,榆林,洛川-黄陵-黄龙,米脂-绥德-子洲-清涧是相对高频区域。(6)自然灾害间具有关联,多灾种耦合特征明显。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间形成普遍联系的灾害网络,饥荒位于网络中心位置。气象灾害的旱、洪涝、雹、寒冻低温、风灾间存在关联,并有耦合发生的情况。气象灾害与饥荒、疫灾、虫灾存在关联。多灾种耦合还表现为时间的群发、空间的群聚。灾害群发频度显示了8个群发期,不同群发期灾害构成类型存在差异,明末的第8群发期最为严重,灾害构成指示了当时冷干的气候特征。灾害多度识别了灾害的群聚,环境相对较好的东中部绥德-米脂-子洲-清涧区域、南部洛川-黄龙-黄陵区域的灾害群聚,表明灾害群聚与孕灾环境、承灾体均存在关系。(7)陕北地区灾害发生的原因包括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因素。气候的冷暖干湿与自然灾害总频次、县次间,呈负相关关系:气候偏冷干时段灾害相对多发、广发。旱灾频次、饥荒县次、寒冻低温灾害县次与温度关联度更高,洪涝灾害频次、虫灾频次、地质灾害县次、风灾县次与湿度关联度更高。地质地貌因素则对洪灾、地质灾害起重要作用。社会因素表现为人口数量、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与社会脆弱程度。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人口增加呈同方向变化:人口增加速度越快,灾害发生越频繁。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表现为:北部屯垦的发展与灾害分布重心的南-北移动相呼应。救灾措施失效等表现出的社会脆弱性程度增加,是明中后期特别是后期灾害更加频繁的重要原因。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森林草原植被减少和水土流失加剧。明中后期自然灾害的频发、群发,与此时期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存在联系。陕北地区明代灾害与自然、生态、社会因素存在互动关系,反映出自然-生态-社会系统形成负反馈链条,是气候恶化背景下,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人-地负向关系的集中体现。(8)各类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区域人口、经济发展、社会秩序、文化诸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人口死亡、流移,农业和城镇经济受损,冲击社会秩序,塑造信仰、民俗及城镇建设。
宋永永[4](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杜婷[5](2019)在《近30年来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Use/Cover Change,LUCC)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揭示LUCC的自然驱动力,这对于区域土地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西北农牧交错带干旱多风侵蚀强烈,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对气候变化干扰极为敏感,研究该区域LUCC对气候变化如何响应对于当地未来的土地规划、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以1986-2015年间每相隔5年1期共7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气象站点逐年的气温和降水量实测数据及NDVI数据、DEM数据等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对西北农牧交错带近30间来LUCC及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两者的时空变化特征,从空间分布、贡献程度等方面分析了近30年间该区域LUC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本文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1986-2015年间,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均以耕地、草地、未利用地为主,其余类型面积占比较少;各个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速率、转移面积差异较大,且变化分布范围较广。从土地利用/覆被结构来看,2000-201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变化最为显着,面积变化较大的类型为沙地和中、低覆盖度草地。从变化速率来看,变化速率最快的类型为其它建设用地,其次为城镇建设用地和其它林地,其余类型的变化速率较小。从转移面积看,近30年间西北农牧交错带转移面积较大的地类依次为草地、沙地和耕地。草地是研究区变化最为剧烈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草地与其它类型均发生了明显转换。沙地转入的部分主要是中、低覆盖度草地,转出部分主要变为了旱地、中低覆盖度草地等类型。耕地转入的部分主要来源于中低覆盖度草地以及沙地,转出的部分主要是变为林地、草地。从变化的空间范围来看,耕地、草地、未利用地变化分布的范围较大,其余类型变化区域较小。耕地的变化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的区域,未利用地的变化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的区域,草地的变化几乎整个研究区内均有分布。(2)近30年间,西北农牧交错带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温率为0.034℃/a。在空间上表现最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不显着的增加趋势,平均增加速率为0.37mm/a。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多西少,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特征。两者的年平均变化率在空间上均存在显着的差异性,鄂托克旗的西北部等地升温速率较快,而鄂托克前旗等地则出现了年平均气温的负增长。神木县等区域降水量增长速度较快,而灵武县、鄂托克旗西北部的年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3)近30年间,西北农牧交错带的各个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且气候因子对LUCC的影响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整个研究区内林地、低覆盖度草地及未利用地受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的影响较大;水域受年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受年均降水量影响较小;研究区东南部高覆盖度草地受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的影响较大;其余类型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从其空间分布来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频繁程度基本上是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随降水量变化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从变化剧烈程度看,在降温区域响应最为剧烈的类型为水域,在升温区域响应最为剧烈的类型为林地,在降水量变化率大于1mm/a的区域响应最为剧烈的类型为未利用地,在其它区域响应最为剧烈的类型为林地。(4)基于残差趋势法的计算结果,初步认为,整个研究时段内西北农牧交错带地区的气候变化对LUCC的贡献程度为21.92%,人类活动对LUCC的贡献程度为78.08%。气候变化对研究区东南部及东部部分地区LUCC的贡献程度在10%-50%之间,对其它区域LUCC的贡献程度小于10%(1998-2015年)。
金岚[6](2019)在《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安全评价 ——以榆林市北六县为例》文中认为草地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对于全球生态稳定、农牧业发展、气候调节、水源涵养以及生物多样性以及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地处我国农区与牧区过渡带的陕北农牧交错带的榆林地区,水热资源匮乏,土地利用条件不稳定,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丰富,尤其是北边六县占据全市80%的土地资源和绝大部分矿产资源。为了维持榆林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无节制开采对该地区的生态乃至社会经济整个生存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本文选取该地区草地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2010年和2016年的草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选取了16个表征草地生态安全状况的相关指标,建立了榆林市北六县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熵权组合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在ArcGIS软件中运用栅格计算器对100×100m的栅格单元进行计算,采用以往研究者对草地生态安全的等级划分规则和自然间断法划分规则相结合划分草地生态安全等级并对六县区草地资源进行安全等级确定,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草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状态层权重占比较大,状态层指标对研究区的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影响较大,状态层的属性指标均来自自然属性,表明草地的生态安全受自然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变化。(2)从时间尺度上看,研究区整体草地生态安全从2010年到2016年呈下降态势,草地生态安全不安全等级以下区域面积增多,且到2016年综合指数标准差增大,表明2016年草地生态安全波动较大,稳定性较2010年降低;神木县和府谷县由于资源条件较好,社会经济水平较高,对于水利、环境等投资较高,所以从2010年到2016年草地生态安全状况呈现良性发展,稳定性也较好,生态安全等级提高,榆阳区、靖边县和定边县都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在于资源消耗过大,虽然环保投入加强但效果并不明显;横山县对草地利用开垦过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环境保护投入力度较差,所以两年的草地生态安全状况属于六县中最差区域。(3)从空间尺度上看,2010年,研究区安全等级东部高西部次之中部横山县最低,县域整体状况由高到底排名为榆阳区>神木县>府谷县>靖边县>定边县>横山县。2016年,东部继续增高中西部等级降低,县域整体情况排名为府谷县>神木县>榆阳区>靖边县>横山县>定边县,仍需加大对排名较低地区的草地生态安全关注力度。对于评价结果,最重要的是提出合理的维护草地生态安全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从研究区草地生态安全的实际出发,提倡生态安全优先理论,构筑草地生态安全调控体系,各县区要严格把控各种生态红线,结合计算机技术和“3S”技术建立草地生态安全的监控体系、管理体系乃至法律保护体系进行系统的精准调控,使草地生态安全建设更加科技化、便捷化;要从社会各方面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生态安全保护意识;同时要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等,为草地生态安全保护提供强制性有力的保障;提出构筑草地生态安全分区,划分不同的区域结合不同的政策和技术来推进草地生态安全建设,从而与分区区域的自然状况、牧业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现状相适应。
高原[7](2018)在《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北方农牧交错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科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许多重要成果。面对不断上升的气温,全球变暖导致降水不均衡,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的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等,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使环境状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植被变化和土地利用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要素的重要组成和重要环节,其不断变化深刻的影响着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无论是自然植被还是人工植被,生长过程中时时刻刻受到各种气候因子(如气温,降水量、光照强度和蒸散量等)的影响。因此,研究区域气候变化对区域植被覆盖的响应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许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农牧交错带展开了多方面的LUCC(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且相关研究主要分布在北方农牧交错区,比较详细的揭示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转移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驱动因子等,这对于积极贯彻落实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和重要影响,同时对区域植被覆盖变化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主要利用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14年间(20002013年)的植被NDVI(Normal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气象数据和两期土地利用数据,比较详细的分析了研究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对同期降水量和温度的年际响应特征和相关关系空间分布,以及根据土地利用解译规则,分层提取目标地类,精确解译精度,最后绘制成两期土地利用矢量图,然后与植被NDVI栅格图进行叠加分析,通过统计土地利用变化和植被NDVI变化的相关数据,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北方农牧交错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从时间推移规律看,研究区生长季平均NDVI和春夏秋季NDVI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从空间变化趋势看,研究区植被NDVI空间分布整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从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由于北方农牧交错区内各地区气温和降水量都存在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现象,通过对北方农牧交错区各季节气候因子与植被NDVI的相关关系像元面积统计发现,植被NDVI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的像元数量比例远远大于与气温呈正相关的像元数量比例。这表明除人类活动和生态恢复工程外,降水量的变化是研究区植被增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北方农牧交错区2000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角度分析,20002013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了比较频繁的相互转换。总体上呈现草地和水域面积显着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的土地利用变化格局。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错综复杂,但基本上与北方气候趋于暖干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家实施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工程有关。如果未来继续实施目前的土地利用政策,那未来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格局将越来越合理,并最终趋于稳定。
于骥[8](2016)在《典型农牧交错区乡村聚落生态适应选择研究》文中提出农牧交错区又称农牧交错带,最早的提法是“农牧交错过渡地带”。主要范围包括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和黄土高原北部,其植被类型和生态景观独特,极易受人类活动干扰,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区域。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区域人口负担逐渐加重,在气候变化、降水减少和蒸发加剧的大背景下,人地关系日趋严峻。盐池县处于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区,是地形、气候、土壤、植被、资源利用上的过渡地带,这种过渡性就造成了该区域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之近年来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为活动干扰的进一步加强,导致威胁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一步加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受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要素的多重制约,也体现了农户对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本研究运用统计分析和分类方法,以农牧交错区典型县域盐池县为研究对象,在宏观尺度上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随机区块法等空间点格局研究方法,研究以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和人口、道路、土地利用等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变化对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的影响及其适应选择;在中尺度上运用农户访谈和参与式调查法,了解农户对土地资源的适应选择;在微尺度上进行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了解典型村域土壤特性以及地带层面的农户用地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关于宁陕蒙农牧过渡区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性研究,在长尺度上主要是人类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响应,这种变化可以看成千年或百年尺度上气候的干湿波动;在中尺度上,体现在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演变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变化的适应;小尺度上则是对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表现在降水、气温、土壤状况、生物多样性等方面。2、盐池县乡村聚落整体呈聚集分布(ICS>0),随着尺度t的缩小,聚集程度明显且出现条带状聚集趋势,但南北趋势截然相反;盐池县乡村聚落分布呈现“北疏南密,北大南小”的特征,与人口密度分布规律完全相反。3、乡村聚落形成为典型的“逐地而居”型,聚落分布对地形部位的依赖程度高;自然因素对乡村聚落的影响正在弱化,人类活动改变了原有的聚落分布格局。地形等自然条件决定了盐池县乡村聚落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但气候要素、交通条件、土地利用方式等对盐池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格局也具有重要的影响。4、对全县三个自然地域分区的自然村进行采样分析,不同用地类型土壤质量差异显着,实验结果打破了原有的采样时分类标准,从农业用地到牧业用地,从全县北部到南部,分类越来越不明显。不同自然地域分区各自然村用地选择时考虑的主导因素不同,北部是土壤质地主导型,南部是地形主导型。5、分析不同用地类型土壤的理化性质指标,可以看出土壤粒径、有机碳、全磷和全氮含量都反应出全县从北部到南部土壤质量逐渐变好,土壤水分在不同用地类型间差异显着,采样点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主要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指标各要素间相关性表现良好。
陆晓[9](2014)在《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人文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研究重点、难点。在短时间尺度内,研究人文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往往比自然因素更为重要。本文以南宁市为研究区,选择了南宁市2000、2005、2010年三个年份遥感影像,应用RS和GIS软件,对这三个年份遥感影像进行处理,解译得出三个年份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图。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分别从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土地利用转移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指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开展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南宁市土地利用数量和结构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建设用地、园地呈持续上升趋势,林地和水域呈波动上升趋势,耕地和未利用地呈下降趋势;从各地类的转移去向看,耕地主要转移为建设用地、林地、园地;园地主要转移为耕地;林地主要转移为耕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主要转移为耕地、园地;未利用地主要转移为耕地、林地;水域转移面积较少,向各地用地类型的转移比例低;从各地类转移速度来看,园地和未利用地具有较高的转移速度,园地和建设用地具有较高的新增速度;土地利用程度发生较大变化,各区域土地利用程度都有所提高。(2)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影响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归纳为人口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城镇化与工业化因子、产业结构因子计4个因子。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影响因子对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人口因子影响作用最大,产业结构因子影响作用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子次之,城镇化与工业化因子影响作用较小。(3)总结出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迅速,土地资源日渐短缺;建设用地需求旺盛,土地效益水平有待提高;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农用地产出效益不高;土地退化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区域土地生态脆弱。针对上述四个问题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调控对策: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减轻土地压力;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切实保护耕地,大力发展农业技术;保证土地生态安全,实现土地生态利用;运用RS、GIS来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控与管理。
贺秋华[10](2011)在《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简称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开展典型地区的案例研究是认识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滨海地区因其特殊的海陆生态系统环境也已成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选择江苏滨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1987年利用现状图、1997年和2006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3S技术(RS、GIS、GPS),综合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统计学、土地评价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集成一系列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从不同侧面系统研究和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机制、过程、趋势与规律,不仅可为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国内外同类区域研究提供借鉴。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采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幅度、动态度、速度、土地利用程度、景观偏离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集中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区位指数、转移矩阵等模型,对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诊断相结合,采用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江苏滨海不同时空尺度和区域背景下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驱动机制。采用"Logistic回归+CLUE-S"模型,在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预设情景方案的基础上重建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对未来土地的空间结构动态发展进行了预测。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地覆盖以耕地、水域、沿海滩涂、沼泽地等土地类型为主,其中耕地和水产养殖组成的农用地占整个区域的3/4左右。区域土地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面积总量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水域、未利用土地、耕地、建设用地。无论总变化幅度还是年变化幅度均以水域为最大,总变化幅度中水域(1713.07kmm2)>未利用地(749.10 km2)>耕地(654.84 km2)>建设用地(-610.24km2)>草地(-297.24 km2)>林地(-67.96 km2)。动态度变化水域(32.69%)>草地(-5%)>建设用地(-3.91%)>未利用地(2.75%)>林地(-1.75%)。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11-307,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总体较低,且有所下降。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与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耕地的转入量大于转出量,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转出大于转入,转移强度未利用地(了.20)>建设用地(5.02)>耕地(2.88)>林地(2.37)>水域用地(2.17)。(2)1987-2006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指数较小,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多样性较低,但有不断上升趋势;景观偏离度指数较大,多在70%以上,土地人工化程度较高;集中化指数较高,部分县(市、区)部分年份的集中化指数超过了0.5,但是其值有下降趋势,均匀化指数较低,大多低于0.50,且有上升趋势。综合以上结果,江苏滨海土地利用人工化程度较高,各县(市、区)土地单一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集中性,随着近年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集中性下降,均匀程度增加。(3)从区位指数来看,盐城耕地具有普遍区位优势,水域的区位优势集中于连云港和盐城,建设用地在沿海各已开发、待开发港口均有一定的潜力优势,未利用地在整个江苏滨海具有普遍区位优势。(4)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构成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基底,人口贯穿于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但是通过社会经济和政策影响来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施加作用。近代以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驱动。土地所有制三次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三次滩涂围垦、海上苏东战略的实施都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驱动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可能会来自沿海开发战略升级,包括沿海空间开发格局、沿海海洋产业发展、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等因素。(5)江苏滨海经历了50、60年代以大规模治水兴垦,创办农盐场为特征的滩涂开发,70、80年代以围垦开垦移民开发、种植养殖综合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滩涂开发,“九五、十五”期间的“百万滩涂开发工程”,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海上苏东战略等,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在近几十年内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之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产生了海岸线淤蚀变化、区域湿地面积变化、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和水质变化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6)选取距道路距离、距海岸线距离、距大陆岸线距离、距居民地距离、距河流距离、距5m等深线距离、人口密度和农业产值密度等8个因子作为驱动因子与各土地利用类型做Logistic分析,所有地类ROC曲线下的面积在0.7以上,具有较好的解释效果。运用CLUE-S模型,通过1997年的遥感解译数据模拟2006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情况,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指数为0.8675,可以较好地模拟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7)在预设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情景方案的基础上,运用CLUE-S模型软件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的土地覆盖空间格局。对上述4个情景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未来江苏滨海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情景是综合发展目标情景。(8)基于综合发展目标情景,江苏滨海未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应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突出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区划、多方协作等原则指导下,选择“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优化发展滨海农业、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和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多目标优化战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运用LUCC的理论方法研究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覆盖问题。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集成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一系列时间动态模型、空间格局模型,对20年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变化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其规律。综合运用了地理学、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实证角度增补了LUCC研究的滨海区域案例。(2)尝试采用时间尺度分析思路,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揭示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机制。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变化等自然因素属较长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基底;人口增长、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滩涂经济发展和沿海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等社会经济因素属较短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的条块变化。近20年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社会经济因素,表现为人均工业产值和盐田变化、乡村劳动力密度与建设用地变化、粮食总产量和耕地变化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未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3)根据江苏滨海的实际情况修正了Logistics、CLUE-S模型的相关参数,成功运用于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研究,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充分研究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4种情景方案,用以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在这4种不同情景方案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结果表明,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分属于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的Ⅰ—Ⅳ阶段。经比较分析发现,在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下,综合发展情景是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优的情景方案。
二、农牧交错区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陕北神木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牧交错区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陕北神木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演变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沙漠化演变研究现状 |
1.2.2 沙漠化驱动力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4.1 沙漠化演变分析方法 |
1.4.2 土地脆弱性评价方法 |
1.4.3 沙漠化驱动力分析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沙漠化演变数据 |
2.2.2 土地脆弱性评价数据 |
3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演变分析 |
3.1 沙漠化程度划分方法 |
3.1.1 常用方法 |
3.1.2 植被指数法 |
3.2 沙漠化时空演变分析 |
3.2.1 沙漠化时空格局分析 |
3.2.2 基于转移矩阵的沙漠化时空演变分析 |
3.2.3 基于植被变化的时空演变分析 |
3.2.4 基于植被变异系数的时空演变分析 |
3.2.5 沙漠化重心迁移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土地脆弱性评价 |
4.1 土地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3 评价因素归一化 |
4.1.4 权重确定 |
4.2 评价模型 |
4.3 土地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
4.3.1 评价因素分析 |
4.3.2 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
4.3.3 土地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沙漠化演变驱动力分析 |
5.1 单因素变化分析 |
5.1.1 自然因素变化分析 |
5.1.2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作用 |
5.2 各因素对沙漠化的驱动力分析 |
5.2.1 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与沙漠化相关性分析 |
5.2.2 综合因素与沙漠化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结论 |
6.1.2 特色与创新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山地研究进展与现状 |
2.2.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2.2.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研究 |
2.2.4 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
2.2.5 山区人地作用机制研究 |
2.2.6 山区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
2.3 研究评述 |
2.3.1 现状评述 |
2.3.2 启示与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山区人地系统理论 |
3.1.1 基本特征 |
3.1.2 要素和结构 |
3.1.3 状态与作用机制 |
3.1.4 演化及影响机理 |
3.2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理论 |
3.2.1 空间均衡基本理论 |
3.2.2 空间均衡科学维度 |
3.2.3 山区空间均衡模型架构 |
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理论 |
3.3.1 山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原理 |
3.3.2 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目标 |
3.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路径 |
第四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与格局分析 |
4.1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概况 |
4.2 人地系统演化阶段 |
4.2.1 远古时代至先秦时期 |
4.2.2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
4.2.3 民国时期至今 |
4.3 21世纪以来人地系统演化分析 |
4.3.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
4.3.2 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 |
4.3.3 协调度演化驱动力分析 |
4.4 人地系统的水平格局 |
4.4.1 自然地理环境格局 |
4.4.2 人口与经济格局 |
4.5 人地系统的垂直格局 |
4.5.1 人地系统垂直分异特征 |
4.5.2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性 |
4.5.3 地形对人口-经济空间的影响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分析 |
5.1 人地关系匹配均衡评价 |
5.1.1 研究机理与指标体系 |
5.1.2 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 |
5.1.3 空间匹配均衡度特征 |
5.2 人地系统效益均衡评价 |
5.2.1 总体效益评价 |
5.2.2 空间效益均衡度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研究 |
6.1 空间管控思路 |
6.2 空间管控依据 |
6.2.1 人地系统演化规律 |
6.2.2 人地系统基本格局 |
6.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 |
6.3 空间管控模式 |
6.3.1 生态保障单元 |
6.3.2 经济保障单元 |
6.3.3 效益双增单元 |
6.3.4 效益转移单元 |
6.4 空间管控实践方案 |
6.4.1 管控单元 |
6.4.2 规划策略 |
6.4.3 政策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灾害的研究 |
1.2.2 陕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处理 |
1.4.1 研究区概况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收集:数据来源与数据整理 |
1.4.4 数据处理 |
第二章 陕北地区明代不同种类自然灾害时空特征 |
2.1 旱灾 |
2.1.1 年份分布 |
2.1.2 年份分布的连续性特点 |
2.1.3 季节和月份分布 |
2.1.4 周期特征 |
2.1.5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
2.1.6 空间分布 |
2.2 洪涝灾害 |
2.2.1 年份分布 |
2.2.2 季节和月份分布 |
2.2.3 周期特征 |
2.2.4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
2.2.5 空间分析 |
2.3 地质灾害 |
2.3.1 年份、季节分布 |
2.3.2 空间分布 |
2.4 寒冻低温灾害 |
2.4.1 年份、季节分布 |
2.4.2 空间分布 |
2.5 雹灾 |
2.5.1 年份、季节分布 |
2.5.2 空间分布 |
2.6 虫灾 |
2.6.1 年份、季节分布 |
2.6.2 空间分布 |
2.7 风灾、疫灾及其他灾异 |
2.7.1 风灾 |
2.7.2 疫灾 |
2.7.3 其他灾异 |
2.8 饥荒 |
2.8.1 导致饥荒的自然灾害种类分析 |
2.8.2 饥荒的年际分布 |
2.8.3 周期特征 |
2.8.4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
2.8.5 空间分布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总体时空特征及特点 |
3.1 自然灾害总体时空特征 |
3.1.1 自然灾害的时间分布 |
3.1.2 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
3.2 自然灾害特点 |
3.2.1 自然灾害种类多,旱灾为首要灾害类型 |
3.2.2 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广 |
3.2.3 灾害发生时间不均衡 |
3.2.4 灾害发生空间不均衡 |
3.2.5 多灾并发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关联及多灾种耦合特征 |
4.1 自然灾害关联特征 |
4.1.1 自然灾害关联特征分析 |
4.1.2 气象灾害关联性及多灾种耦合时间特征 |
4.1.3 气象灾害与饥荒、疫灾与虫灾的关联性 |
4.2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时空特征 |
4.2.1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时间特征——灾害群发 |
4.2.2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空间特征——灾害群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原因分析 |
5.1 自然要素 |
5.1.1 气候因素 |
5.1.2 地貌因素 |
5.2 人类社会 |
5.2.1 人口数量变化 |
5.2.2 土地开发利用 |
5.2.3 社会脆弱程度 |
5.3 生态环境 |
5.3.1 历史时期陕北地区生态环境概况 |
5.3.2 陕北地区明代生态环境恶化 |
5.4 对自然灾害与自然要素、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关系的梳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的社会影响 |
6.1 对人口的影响 |
6.1.1 人口数量减少 |
6.1.2 人口迁移与流民 |
6.1.3 灾民生活质量、健康状况低下 |
6.2 对经济的影响 |
6.2.1 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
6.2.2 对商业经济的影响 |
6.3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
6.3.1 冲击社会伦理 |
6.3.2 破坏社会秩序,造成社会动荡 |
6.4 对文化的影响 |
6.4.1 灾害相关的信仰 |
6.4.2 灾害相关的民俗行为 |
6.4.3 灾害对建筑、城市建设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可能的启示 |
7.3 创新之处 |
7.4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
2.4.1 研究评述 |
2.4.2 主要启示 |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
3.2.2 人口迁移理论 |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
3.5.1 理论渊源 |
3.5.2 理论基础 |
3.5.3 理论涵义 |
3.5.4 供需规律 |
3.5.5 数学表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
4.2 自然地理基础 |
4.2.1 地形地貌 |
4.2.2 气候特征 |
4.2.3 土壤植被 |
4.3 自然资源基础 |
4.3.1 水资源 |
4.3.2 土地资源 |
4.3.3 矿产资源 |
4.3.4 农产品资源 |
4.4 生态环境状况 |
4.4.1 生态环境特征 |
4.4.2 生态环境问题 |
4.5 社会经济基础 |
4.5.1 人口分布特征 |
4.5.2 经济发展水平 |
4.5.3 社会事业概况 |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近30年来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LUCC研究进展 |
1.2.2 气候变化对LUCC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结构 |
1.3.4 论文特色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与植被 |
2.1.5 水文特征 |
2.1.6 社会人文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1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2 气候数据来源及插值 |
2.2.3 其它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土地利用动态特征分析方法 |
2.3.2 气候因子动态特征分析方法 |
2.3.3 LUCC对气候变化响应程度分析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特征 |
3.1 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分析 |
3.1.1 1986 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情况 |
3.1.2 2015 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情况 |
3.2 土地利用结构及数量变化分析 |
3.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3.2.2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度变化分析 |
3.2.3 土地利用/覆被转移变化分析 |
3.3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分析 |
3.3.1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频数空间格局分析 |
3.3.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的空间分布 |
第四章 西北农牧交错带的气候变化特征 |
4.1 气温变化特征 |
4.1.1 年平均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 |
4.1.2 年平均气温距平分析 |
4.1.3 年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4.2 降水变化特征 |
4.2.1 年平均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 |
4.2.2 年平均降水量距平分析 |
4.2.3 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
第五章 西北农牧交错带LUC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5.1 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 |
5.2 LUCC对气候因子响应的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
5.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频数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
5.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类型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
5.3 研究区LUC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的定量分析 |
5.3.1 气候因子与NDVI回归模型的建立 |
5.3.2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研究区LUCC贡献程度的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安全评价 ——以榆林市北六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概念 |
1.3.2 草地生态安全国外研究进展 |
1.3.3 草地生态安全评价国内研究进展 |
1.3.4 农牧交错带的草地生态安全评价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4.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选择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3 社会环境概况 |
2.4 研究区草地概况 |
2.5 研究区草地主要生态安全问题 |
2.5.1 草地建设保护投入不足 |
2.5.2 草业体制机制不健全 |
2.5.3 草地质量基础薄弱,改善困难 |
第三章 研究区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
3.1 数据来源 |
3.2 遥感数据处理 |
3.3 气象数据处理 |
3.4 DEM数据处理 |
3.4.1 基于DEM的坡度信息提取 |
3.4.2 基于DEM的河网信息提取 |
第四章 研究区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
4.2 评价单元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P-S-R模型 |
4.3.2 层次分析法 |
第五章 研究区草地生态安全指数计算及等级划分 |
5.1 指标标准化 |
5.2 权重确定 |
5.3 草地生态安全指数计算 |
5.4 草地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
第六章 研究区草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6.1 研究区草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及分析 |
6.2 研究区各县草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研究区草地生态安全对策和建议 |
7.1 提倡生态安全优先理论 |
7.2 推进草地保护和建设工作 |
7.3 完善草地政策和法律体系 |
7.4 构建草地生态安全功能分区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北方农牧交错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土地利用 |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1 NDVI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2 气象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3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一元线性回归法 |
2.3.2 相关关系分析法 |
2.3.3 克里格(Kriging)插值法 |
3 北方农牧交错区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
3.1 北方农牧交错区气温时空变化趋势 |
3.2 北方农牧交错区降水量时空变化趋势 |
4 北方农牧交错区植被NDVI时空分布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分析 |
4.1 北方农牧交错区植被NDVI时间变化趋势 |
4.2 北方农牧交错区植被NDVI空间分布特征 |
4.3 北方农牧交错区植被NDVI年际变化趋势 |
4.3.1 北方农牧交错区生长季平均NDVI逐年变化趋势 |
4.3.2 北方农牧交错区各季节NDVI逐年变化趋势 |
4.4 各季节气温、降水量与植被NDVI相关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
5 人类活动对北方农牧交错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
5.1 土地利用变化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
5.1.1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转移变化分析 |
5.1.2 不同土地类型转化下的NDVI变化分析 |
5.2 农业生产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
5.3 生态保护工程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典型农牧交错区乡村聚落生态适应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理论方法 |
第二章 典型农牧交错区相关研究现状 |
2.1 大尺度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性研究 |
2.2 区域尺度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性研究 |
2.3 小尺度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性研究 |
2.4 乡村聚落生态环境适应性研究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图 |
第四章 农户对生态环境的选择性适应 |
4.1 聚落空间分布格局 |
4.2 自然条件与聚落分布 |
4.3 社会经济条件与聚落空间格局 |
4.4 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4.5 农户对生态环境空间差异的生态适应选择 |
第五章 乡村聚落土地资源的空间差异与适应选择 |
5.1 盐池县土地资源的空间差异 |
5.2 典型乡村聚落土地资源空间特征 |
5.3 乡村聚落对土地资源适应选择的空间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乡村聚落土地利用的适应选择 |
6.1 土壤特征 |
6.2 土地分级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人文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区概况 |
1.5.1 研究范围 |
1.5.2 自然资源条件 |
1.5.3 社会经济条件 |
2 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2.1 数据处理 |
2.2 南宁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2.2.1 南宁市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2.2.2 南宁区县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2.3 南宁市土地利用转移变化分析 |
2.3.1 2000-2005 年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2.3.2 2005-2010 年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2.4 南宁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速度分析 |
2.4.1 研究指标选择 |
2.4.2 2000-2005 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2.4.3 2005-2010 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2.5 南宁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2.5.1 研究方法与模型 |
2.5.2 2000-2010 年南宁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3 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人文驱动因素研究 |
3.1 人口变化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分析 |
3.1.1 人口发展特征分析 |
3.1.2 人口增长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 |
3.2 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分析 |
3.2.1 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
3.2.2 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 |
3.3 城镇化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分析 |
3.4 政策及制度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分析 |
3.5 人文驱动因素的定量分析 |
3.5.1 分析指标选择及处理 |
3.5.2 主成分分析法 |
3.5.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
4 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存在问题与调控对策 |
4.1 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2 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调控对策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LUCC内涵 |
2.2 LUCC研究综述 |
2.2.1 国外LUCC研究 |
2.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 第三章 江苏滨海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区域位置与范围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象气候 |
3.1.4 土壤植被 |
3.1.5 水文水系 |
3.1.6 自然资源 |
3.2 社会经济 |
3.2.1 人口增长 |
3.2.2 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章 江苏滨海LUCC的时空演变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数据 |
4.1.2 方法 |
4.2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
4.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间变化特征 |
4.3.1 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分析 |
4.3.2 土地变化的幅度 |
4.3.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速度 |
4.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4.3.5 土地利用主要类型转移 |
4.4 江苏滨海LUCC空间格局分析 |
4.4.1 多样性分析 |
4.4.2 集中性分析 |
4.4.3 区位意义分析 |
4.5 小结 第五章 江苏滨海LUCC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
5.1 自然因素 |
5.1.1 海岸淤蚀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1.2 海平面上升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2 人口因素 |
5.3 社会经济因素 |
5.3.1 驱动因素筛选 |
5.3.2 操作过程 |
5.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 政策因素 |
5.4.1 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 |
5.4.2 滩涂围垦 |
5.4.3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 |
5.5 未来驱动力分析 |
5.5.1 江苏沿海空间开发格局 |
5.5.2 江苏沿海海洋产业发展 |
5.5.3 江苏沿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
5.6 小结 第六章 江苏滨海LUCC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6.1 对海岸线淤蚀影响 |
6.2 对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影响 |
6.3 对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 |
6.4 生物多样性变化问题 |
6.5 水质变化问题 |
6.5.1 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 |
6.5.2 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
6.6 小结 第七章 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分析 |
7.1 CLUE-S模型 |
7.1.1 模型结构 |
7.1.2 CLUE-S模型的支撑体系 |
7.1.3 CLUE-S模型的参数文件 |
7.2 模拟步骤 |
7.3 情景模拟 |
7.3.1 情景方案设定 |
7.3.2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7.4 小结 第八章 江苏滨海土地可持续利用 |
8.1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
8.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选择 |
8.2.1 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 |
8.2.2 优化发展滨海农业 |
8.2.3 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 |
8.2.4 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致谢 |
四、农牧交错区县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陕北神木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演变及驱动力分析[D]. 张美晨.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D]. 敬博. 西北大学, 2020
- [3]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D]. 党群.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2)
- [4]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5]近30年来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杜婷. 兰州大学, 2019(09)
- [6]陕北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安全评价 ——以榆林市北六县为例[D]. 金岚. 长安大学, 2019(01)
- [7]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北方农牧交错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D]. 高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12)
- [8]典型农牧交错区乡村聚落生态适应选择研究[D]. 于骥. 宁夏大学, 2016(02)
- [9]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人文驱动因素研究[D]. 陆晓. 广西师范学院, 2014(02)
- [10]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贺秋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6)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土地利用类型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