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本创造了世界出版史奇迹的书(论文文献综述)
余皓洁[1](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文中认为
宋美彤[2](2020)在《《中国的西北角》热销成因及对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范长江传》作者徐向明认为,历史与现实水乳交融是《中国的西北角》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透过范长江西北之行的社会背景可以发现,在20世纪初国民政府提倡西北开发的形势下,诞生了不少主题与《中国的西北角》相似的西北行记,仅甘肃人民出版社汇编的《西北行记从萃》中就有25册,这些作品皆对20世纪30年代前后西北社会的真实图景作了生动记录。本文将《中国的西北角》及其同时期的西行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尽管作者们的考察动机、考察地点、写作手法等颇为相似,但作品的传播效果却不尽相同。相较于诸多同类的默默无闻,《中国的西北角》一经面世即“洛阳纸贵”,连续再版9次仍供不应求,创造了新闻史上的“出版神话”。在众多“西北行”作品中,为什么《中国的西北角》能够脱颖而出?有哪些因素助其成功?笔者研究发现,《中国的西北角》除了在思想深度、语言魅力以及写作视角等方面赢得大量受众外,新闻摄影、特色插图、手绘地图等可视化表现形态的运用也为其增彩不少,加之《大公报》适时地把握住了出版良机,积极对其传播推介,从而促成了这一“爆款级”作品的诞生。时至今日,《中国的西北角》仍在新闻传播领域存在着广泛影响力。挖掘作品热销成因及其生命力持久的特质将对当前新媒体内容生产同质化,片面追求“点击量”、“标题党”泛滥、作品“易碎易逝”等现象的改观无疑具有启示意义。
赵振红[3](2020)在《论“创造的教育”》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建设创新性国家,创新、创造成为影响国家民族发展前途命运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紧跟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创新性人才。这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践行“创造的教育”精神,培养适应现实和未来社会发展,具有创造活力、创造精神,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亟需理论上探索与实践上的回应。“创造的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丰富的现实内涵。在历史的镜像中,中西先哲基于人的创造性与超越性的深刻认识,提出过丰厚的创造的教育思想,把培养人的创造性作为教育的本质使命和永恒追求。随着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的教育”思想具有其鲜明的文化性格,即国际性与本土立场的结合,民族性与社会关怀相统一。在现代语境中,“创造的教育”以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核心指向,崇尚开放性思维,关注个体的自由个性作为创造的基础与目标。创造的教育是活的教育,体现着理念、过程、方法上的创新,意味着对个体生命潜能的激发尊重,即能够正视鲜活的生命现实,成就积极而灵动的个体价值生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是“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创造的教育”深植于人学思想,其立场和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学视域下,教育不仅具有“属人”性,也是“为人”的,教育中呼唤不能把人仅仅当作是教育的对象,人更应成为教育目的本身,在教育中要把人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创造的教育始于“尊重”,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是为了使人成为主体自由的人。创造的教育含有实践意义上的价值建构意味,要为人的可能生活奠基,积极引领个体进行精神家园的建构,因而“创造的教育”必须要实现人的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通过后天的教育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是每个人的内在诉求,当代教育要反省人的培养过程中对创造性背离甚至扼杀的现实,反思变革教育以重新缔造教育的创造性。教育失去了创造性,就意味着教育失去了对甄别批判反思的追求,从而也意味着教育育人价值的失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追求的空置,以及人的思想自由理想王国的幻灭,就会导致教育的平庸之“恶”。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前提是提升教育的创造性。要缔造创造性的教育,要树立“创造”的观念,在教育中遵循人的主动性、可塑性、自由性和完整性原则;在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在中观层面做到教育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通过各方协同努力,积极构建创造性的教育。
陈芳[4](2018)在《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多元化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儿童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儿童读物则是儿童最直接的老师,儿童读物对培养兴趣爱好以及人格和价值取向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读物是了解和探索大千世界并将客观的外部世界转化为主观的精神世界最有效的桥梁。如今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形式有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针对性强,变化多样的独特和特殊材质的读物,呈现多元化发展。本课题通过对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现状分析,并结合儿童心理学、儿童美育等学科的介入,对儿童读物装帧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儿童读物装帧设计观念的不断更新,设计贯穿多维性、互动性、趣味性等多元化理念。同时,在先进技术的帮助下,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形成了丰富的信息传播,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儿童的阅读需要。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们总结出可以为今后的儿童读物装帧设计提供了明确、有章可循的设计准则,确定了基本的价值标准,总结了一套对儿童读物人性化、多元化设计的体会和创新思路。将归纳出来的设计理论指导设计实践,从而推动设计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使儿童在阅读中体会到新奇与乐趣。
徐蕾[5](2018)在《汪达之研究》文中认为汪达之(1903—1980),安徽黟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的人民教育家。在生活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他一生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当今的教育留下了很多的借鉴和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他所创办的新安小学和新安旅行团,对于教育和生活的结合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这使汪达之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汪达之的一生经历了早年的思想启蒙时期、晓庄学校的求学生涯、主持新安小学、筹组及发展新安旅行团、晚年参与新教育体制建设等时期。他很早便经受了一定的社会历练,产生了最初的思想激荡,并因此开始接触革命思想。这使他远离了传统的学业路径,进入晓庄学校求学。这一经历使他接触、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并与陶行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汪达之得以被派往晓庄学校的特约中心校新安小学任校长,获得了独立展示才华的舞台。他一方面应对各种困难,努力维系新安小学的发展;同时又系统实践生活教育思想,并进一步深化了自身对于教育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创建并发展了新安旅行团,将新安小学的办学理念传播至大江南北,其个人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进入晚年阶段后,他逐渐成为了既有体制的一员,开始以体制性的方式长期持续开展教育工作,创造性活动趋于减少。在这一阶段,他积极主持推进了恢复晓庄学校、推广普通话等工作,并在教育部、广东民族学院等单位任职,为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其个人也经历了一番荣辱浮沉,并完成了人生的最终谢幕。汪达之不到30岁即开始独立主持教育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其实践的足迹遍及了诸多具体的教育领域,实践的对象涵盖各类人群,从而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同时,他自身也在教育思想上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通过人生早期的社会历练,他开始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不适应。通过在晓庄学校的学习,他对生活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主持新安小学的经历则使其逐渐产生了较为独立且系统化的教育思想。如开始从创造好生活以营造好教育的角度来看待生活教育,从而更加强调劳动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并带有一定的激进化色彩。此类主张又为其筹组新安旅行团,开展旅行修学活动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而通过新安旅行团的创建及发展,其思想更趋均衡化,并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感受和思考。进入晚年之后,他开始更多地思考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宏观教育问题,提出了要积极普及综合技术教育的想法。同时,在多年的实践与思考中,汪达之也与诸多人士产生了相当程度的交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交流关系网络。这也使他的经历成为折射近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典型范例,并使他成为近代“乡村知识分子”式人物中的代表者。同时,这一经历也使汪达之完成了对于教育事业的理论探究及思考,从而使之成为理论与实践并存的教育家。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与考察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汪达之的生平经历、思想变迁,剖析其成长、发展与大时代之间的互动关系,发掘其思想的演变过程。同时深入挖掘与分析其不同历史阶段对于教育事业所具有的作用及意义,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林晨[6](2017)在《超现实主义对当代首饰设计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现实主义是一个哲学概念,一个历史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的、在文化领域里作为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其影响波及欧美等国家,逐渐渗透至世界范围。它的内容不仅限于文学,也涉及绘画、音乐、摄影、电影等艺术领域。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超现实主义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超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美学观念,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幻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本论文试图通过对超现实主义的解读与解析,探究超现实主义对现代首饰设计从创意思维到表现语言的影响。当代首饰艺术呈现出异常丰富和多元的面貌,首饰原有的身份不断的模糊,边界也不断的拓展和重叠,与历史、文化艺术的关系更为密切,利用超现实主义理念来指导首饰创作,至今仍然是首饰创意中具有积极效用和拓展性的表述方式。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借助幻想来实现的,创作活动就是潜意识活动或自由联想。超现实主义“幻想性思维”特质使得创作方式灵活多变,不受理性、现实、常规美学法则的约束,在自由联想中激发了潜意识中的思维意象,从而创造出了新颖性、震撼性的视觉意象。而这种思维方式正是首饰创新设计所需要的。
王凌云[7](2017)在《中国当代新诗植物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意象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通过对植物意象的书写,诗歌不仅保存着“人与自然”相遇的原初经验,而且对“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进行着反思性的理解;不仅使我们发现了植物的感性或形式之美,而且在植物中看到了我们自身“灵魂”的隐喻。因此,对诗歌中的植物意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对人类具体生命经验和深层意识结构进行探究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语言的潜能、对人类理解力和想象力的边界进行测度的可靠方式,同时还是对文学史或诗歌史进行有效梳理的一条线索。本文试图对“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植物意象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对当代新诗作品的细读出发,以“植物意象”这一问题为中心,分列出若干“子问题”,对问题可能延展到的若干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并且,本文在论述过程中,试图将“植物诗学”的整体论述,与对诗歌文本细节的分析联系起来。就研究方法来说,本文主要采用了“文本细读”的方法,按照“植物意象”包含的四层意蕴,也就是“知觉”层、“语言-修辞”层、“经验-场景”层和“象征-观念”层,对若干诗歌文本进行分析。同时,本文还借鉴了名物学、精神分析、神话学和广义现象学的某些方法和“漂移说”理论,对植物意象的意义生成方式进行阐释。本文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在“绪论”部分,本文首先说明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植物意象问题”;然后,梳理了对“诗歌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的三条路径,即“名物学—博物学”路径、“诗学—文学批评”路径和“经学—神话学—哲学”路径,并依据这三条路径对以往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述;随后,对本文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和章节结构进行了解说。在第一章中,本文对“中国诗歌中植物意象的古今之变”进行了分析。古今诗人们书写的植物种类及其出现频率有非常显着的区分,他们在书写这些植物时的语言特征、修辞策略、精神气质以及背后预设的诗学理念的分歧更是巨大。这一章试图探究中国当代新诗与中国古典诗歌在呈现植物意象时书写方式的差别,同时探讨其历史成因,并揭示出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古今诗学理念和文明精神的差异。在第二章中,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树”意象。这一章对“树”的诗学讨论分为五个步骤:首先,我们探讨“作为灵魂形象的树”;其次,是“作为原初场景的树林”;第三,我们讨论“诸种不同的树”,包括“观念性的树”和“经验性的树”;然后,我们讨论了“树的各个部分”,包括“根”、“枝”、“叶”和“果”;最后,分析由诗歌所见证的“树”在人类生活中的位置和意义。这一章的分析着眼于“意象的诗学逻辑”,试图对意象的谱系、意象所携带的隐喻和象征观念、以及意象的变形方式等进行探究,从灵魂形态学和深层意识结构的角度来理解诗歌中与“树”相连的生命经验。在第三章中,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草”意象。这一章首先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草”之意象作了简略的梳理;然后,分析了中国当代新诗中从“草原书写”过渡到“草丛书写”的转变过程;随后,依据若干当代新诗作品,对作为“生命”之象征的“草”的各种形态进行了分析;最后,是对“荒草”这一意象中所凝结的文明、个体和历史经验的解说。这一章后面还附有一节专题讨论,对“竹”与“藤”这两种意象在当代新诗中的书写方式进行了分析。在第四章中,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花”意象。这一章首先对“花”的四重象征涵义进行了分析,并从文明论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中“桃花”意象的演变进行了追忆。随后,本文在古今中西比较的视野中,考察了“德性之花”与“爱欲之花”这两种典型的象征方式之间的张力。中国当代新诗对“花”的书写,有一个从“象征性”向“日常性”转换的大体轮廓;同时,当代诗人们对“花园”意象的各个层面也进行了深度开掘。这一章指出,诗歌中的“花”之意象的演变,与德性、爱欲和女性在历史中的命运息息相关。第五章是对中国当代新诗中的“作物”意象的讨论。这一章结合文本细读,对“粮食”、“庄稼地”、“蔬菜”与“瓜果”等意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中国当代新诗在对“作物”的书写上呈现出来的多向通道;然后,通过对中国当代“农事诗”中的作物意象的分析,探讨了当代“农事诗”写作的前景与趋势。这一章指出,诗歌对“日常之物”的关注必定会落实在对“作物”的关注上,只有这样的写作才真实、具体和可信。在“结语”中,我们对此前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植物诗学”的多重可能性。我们提出,当代的“植物诗学”需要摆脱古典的“德性诗学”主导模式,走向一种更加开放、多元的诗歌书写方式。对植物意象的研究,是通往诗歌内核和奥秘的一条通道。本研究的意图,并不只是对中国当代新诗中那些书写植物意象的作品进行分析,而且是在尝试通过细致和耐心的阅读,恢复我们对植物生命的感知与同情,激活我们对汉语自身微妙性的敏感,进而重塑我们生命经验的完整性。
杜亚君[8](2016)在《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反讽》文中研究说明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着名作家。他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并于1976年以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摘得毛姆文学奖的桂冠。从此笔耕不辍,至今已发表出版多部作品,成为英国的“国民作家”。纵观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反讽成为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本文将反讽作为研究麦克尤恩小说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关注其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反讽、修辞形态反讽以及反讽运用产生的意义价值,从内容与形式上整体把握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以期丰富麦克尤恩小说研究,挖掘其小说中更丰富的意蕴。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麦克尤恩其人其作;概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论文所涉及的反讽概念以及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二章为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反讽。这一章主要从成长荒原中的未成年形象与失衡群像中的成年人形象两方面进行分类分析;深入挖掘人物身上具有的反讽特质,揭示现代人性格的复杂性并探讨人性中矛盾复杂的一面,引起对其生存状态的关注。第三章为麦克尤恩小说中修辞形态上的反讽。从言语反讽、情境反讽以及不可靠叙述引发的反讽三方面探讨麦克尤恩小说形式上的反讽呈现。第四章主要探讨麦克尤恩小说中反讽运用的意义。主要从反讽视域下的主题揭示以及反讽运用的审美效果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达到对论文内容与形式上的呼应总结的目的。麦克尤恩在继承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也热衷于进行文学创新与实验。对于麦克尤恩这样的小说家,从多种角度研究是具有必要性的。本文通过运用反讽理论对麦克尤恩小说进行分析,从一定程度上扩展国内学界对麦克尤恩作品的研究并加深对麦克尤恩小说艺术的认识。
胡正强[9](2014)在《论媒介转换对《中国的西北角》成功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范长江西北采访时体现"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主题的文本在《中国西北角》中多被删削,使该书主题更为集中。《大公报》在刊载范长江有关通讯时存在着版次不时改变、连载常常中断、每次篇幅不等、标题字号不一等瑕疵,缩限了传播效果。以书籍作为传播载体,发挥了载体的传播功能,使传播内容与形式实现了有效匹配。在《中国西北角》的成书过程中,《大公报》出版部有关人员与孟秋江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孙瑾瑶[10](2012)在《中国摇滚杂志生存状况研究》文中指出摇滚乐是流行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具有典型性的一种青年亚文化。在西方,摇滚乐从最初的被主流社会驱逐的“异端”,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为主流的音乐和文化形式,成为美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这其中不乏摇滚杂志的传播作用。然而摇滚乐进入中国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依然游走于文化的边缘。摇滚杂志作为摇滚文化重要的传播载体,伴随着摇滚乐的发展与摇滚乐共进退。摇滚杂志的发展阶段几乎与摇滚乐的发展是同步的,诞生于80年代末,在摇滚乐最鼎盛的90年代,杂志曾盛极一时,成为青年读者的挚爱,然而进入新千年,摇滚杂志随着摇滚乐的逐渐萎缩而冷却下来,静静地躺在报刊亭的角落里。本文还对只在中国出版一期即停刊的《滚石》中文版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对其停刊原因做了试探性的分析。本文通过对摇滚杂志内容和生存状况的分析,试图探索摇滚杂志生存艰难的内外原因,并试图展望摇滚杂志未来可行的发展空间。笔者希望对摇滚杂志的研究能够引发对摇滚乐与摇滚杂志生存状况的深度思考。摇滚乐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我国发展不利有很深的社会文化因素,并试图从中找到一条适应中国国情的摇滚乐发展道路。因此,本文以杂志为研究对象,从摇滚文化的视角,深度分析摇滚杂志。笔者发现,摇滚杂志在中国的生存艰难,既有社会文化等外部原因,也有自身内容的缺陷。要想解决生存问题,必须从内外两方面寻求解决之道。况且,摇滚杂志是依托摇滚乐而存在的,想要获得好的发展空间,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改变摇滚乐的边缘性,促使摇滚乐走向文化主流。这需要摇滚乐与摇滚杂志的结合与互动,才能推动二者形成良性循环。笔者在文章中,分析了在文化环境发生变迁的特殊时期,摇滚乐如何利用机遇谋求自身的发展。
二、一本创造了世界出版史奇迹的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本创造了世界出版史奇迹的书(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的西北角》热销成因及对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的西北角》的相似之作 |
第一节 考察动机相似 |
第二节 考察地点重合 |
第三节 内容与写作相似 |
第二章 《中国的西北角》热销成因 |
第一节 内容:贴近读者 |
第二节 形式:敢于创新 |
第三节 传播:积极推介 |
第三章 新媒体内容生产瓶颈及启示 |
第一节 新媒体内容生产瓶颈 |
第二节 《中国的西北角》热销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论“创造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发展创造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二)造就创新型人才: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核心议题 |
(三)促进教育创新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 |
(四)塑造人的主体精神:回归教育本质规定的必然选择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层面:深化对“创造的教育”的体系化建构 |
(二)实践层面:促进当代教育的思维更新与改革发展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创造的教育”的研究概况 |
(二)“创造的教育”的基本定位与核心内涵研究 |
(三)“创造的教育”的文化基因与时代诉求研究 |
(四)“创造的教育”的价值追求与价值谱系研究 |
(五)推进“创造的教育”的具体策略研究 |
(六)推进“创造的教育”的现存问题与实践阻力研究 |
四、研究主题与试图解决的问题 |
(一)揭示“创造”与人之为“人”的本质性关系 |
(二)廓清“创造的教育”的内涵与核心价值目标 |
(三)明确“创造的教育”对成“人”的内在意义 |
(四)探索“创造的教育”实践深化的可能性方案 |
五、研究的立论基础、思路与方法 |
(一)立论基础 |
(二)总体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重申“创造的教育”:概念剖析、主要内涵与核心议题 |
一、“创造的教育”的提出:历史镜像与思想来源考 |
(一)历史上所提出的“创造的教育”思想 |
(二)“创造的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实践 |
(三)“创造的教育”思想创生的文化性格 |
二、“创造的教育”的概念阐释:语境与语义的转换 |
(一)何为“创造”及何种“教育”:语言的构境与词源解析 |
(二)创造的教育:从历史与现实的语义转承中把握其概念 |
三、“本·新·特·活”:“创造的教育”的主要内涵 |
(一)本:“创造”即是教育之本质与根本 |
(二)新:“创造的教育”崇尚开放与创新 |
(三)特:“创造的教育”强调个性与特色 |
(四)活:“创造的教育”意味着生命的敞开 |
四、审问“教育”:从培养人到“创造的教育”议题 |
(一)审问本质:教育到底是什么?何为培养人? |
(二)审问价值:“创造的教育”对人及教育意味着什么? |
(三)审问观念、过程与方法:“创造的教育”应当如何? |
(四)审问实践使命:“创造的教育”何以实现人的培养? |
第二章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学立场及目标 |
一、教育存在的根基与价值依归: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一)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永恒期待与使命 |
(二)“属人”与“为人”:教育以培养“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
(三)将“人”交还人自身: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乃教育之根本规定 |
二、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合法性 |
(一)人性前提:“创造的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自由与生命整全 |
(二)以“人”的方式对待人的发展:“创造的教育”的人性规定 |
(三)就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根本遵循 |
三、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的教育”的目标与宗旨 |
(一)人之生成与全面引出:“创造的教育”的目的论意蕴 |
(二)人之自由及其可能性:“创造的教育”的内生性目标 |
(三)从自由到人的创造:“创造的教育”的非决定论取向 |
(四)重申“创造的教育”宗旨:奠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四、追寻成“人”的教化:“创造的教育”的人文立场与使命 |
(一)成就何种“人”与“教育”:守望培养人的本真性与意义世界 |
(二)“创造的教育”之人文使命:把成“人”作为教育的最高信仰 |
第三章 主体赋值与人的自我超越:“创造的教育”的价值逻辑 |
一、“创造的教育”之发生:尊重、赋值与价值引领 |
(一)尊重人的尊严、价值诉求与个体差异性 |
(二)从尊重到主体赋值:一切为了人的发展 |
(三)价值引领:主体赋值基础上的意义建构 |
二、人之主体能动性:“创造的教育”的人性动力学 |
(一)人是价值性的存在:以“主体创造”唤醒“人”的意识 |
(二)基于人的主体能动性:以人自身的“创造”成就“人” |
(三)作为自我教育的“创造的教育”:重建人的主体生成价值 |
三、“创造的教育”的旨归:人之自由与主体性超越 |
(一)自由、创造与主体:“创造的教育”对人之个性的培养 |
(二)自由的主体生成:“创造的教育”对人之全面性的培养 |
(三)人的主体性超越:“创造的教育”作为一种超越的教育 |
第四章 弥散的“平庸”:现代性教育及其对个体创造的背离 |
一、平庸主义与制度化教育:教育的现代性运动及其观念 |
(一)平庸主义:现代教育对于追求卓越价值的偏离 |
(二)制度化教育:教育对个体创造性观念的“恐惧” |
二、素质、理性与工业范式:现代教育对培养目标的误解与偏向 |
(一)素质教育并未走出“应试”主义的泥潭 |
(二)教育的理性主义:情感的迷失与人的片面发展 |
(三)教育的“工业范式”:素质片面化与能力精细化 |
三、权威、灌输与对话缺失:适应个体规训的教育过程与方法 |
(一)权威至上:标准答案的霸权主义 |
(二)灌输教学:课堂中平等对话的缺失 |
四、平庸教育之“恶”:教育精神的矮化与创造的背离 |
(一)精神的矮化:教育的犬儒主义与精神家园的缺失 |
(二)创造的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悬置与创造性的背离 |
第五章 实践助推:从“创造的教育”到缔造教育的“创造力” |
一、树立“创造”的观念:“创造的教育”的总体原则 |
(一)人的主动性:夯实教育的主体基础 |
(二)人的可塑性:明确教育的价值边界 |
(三)人的自由性:提升教育的自由精神 |
(四)人的完整性:需强化“全面教育” |
二、缔造教育的“创造力”:“创造的教育”的关键环节 |
(一)宏观层面:努力扩大教育的“独立性” |
(二)中观层面:积极促进教育自身价值转型 |
(三)微观层面:探索“创造的课堂”的空间 |
三、资源整合与整体优化:“创造的教育”的协同机制 |
(一)审美、自由与开放:从学校的精神文化到物理环境建设 |
(二)课程、教师的资源整合:学校之“创造共同体”的打造 |
(三)崇尚“创造”的舆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努力 |
四、“创造的教育”的实践:D大学的推进及制度创新 |
(一)D大学“创造的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及其价值诉求 |
(二)问题导向:D大学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根本路径 |
(三)实施:以“创造的教育”推进教学改革与课堂创新 |
(四)评价:实施“创造的教育”的整体制度设计及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4)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多元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动态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儿童读物装帧设计概述及多元化的必要性 |
2.1 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概述 |
2.1.1 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概念 |
2.1.2 我国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发展 |
2.2 儿童读物装帧设计多元化的概述 |
2.2.1 多元化的概念 |
2.2.2 儿童读物装帧设计多元化的概念 |
2.3 儿童读物装帧设计多元化的必要性 |
2.3.1 儿童的心理特点 |
2.3.2 儿童的生理需求 |
2.3.3 儿童的视知觉特性 |
第三章 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多元化表现形式 |
3.1 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
3.1.1 有趣的外形结构 |
3.1.2 新颖的内部构造 |
3.2 物化手段的多元化应用 |
3.2.1 创新材料的应用 |
3.2.2 科技工艺的应用 |
3.3 互动模式的多元化趋势 |
3.3.1 参与式互动模式 |
3.3.2 感官式互动模式 |
第四章 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多元化设计原则 |
4.1 整体性设计原则 |
4.2 人性化设计原则 |
4.3 趣味性设计原则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汪达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资料、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汪达之的早年经历 |
第一节 家世背景与求学经历 |
一、出生与家世 |
二、学业经历 |
三、初入社会 |
第二节 早期的社会历练与思想启蒙 |
一、初到上海与人生轨迹的奠定 |
二、革命思想的启蒙 |
第三节 晓庄学校的岁月 |
一、缘结晓庄 |
二、艰难筹备 |
三、入学波折 |
四、就读经历 |
小结 |
第二章 汪达之主持新安小学与教育理念的实践 |
第一节 新安小学的艰难起步 |
一、新安小学的创办 |
二、苦撑危局 |
第二节 困顿中的坚守 |
一、晓庄学校封闭的冲击 |
二、矛盾纠纷的持续 |
三、生产自救的开展 |
四、生活教育的实践者 |
第三节 新安小学的结束与回响 |
一、经费的困顿与学校的结束 |
二、最后的回响 |
三、对生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新安旅行团与汪达之的人生高峰(上) |
第一节 对旅行修学的初步探索与尝试 |
一、创办儿童旅行团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
二、儿童旅行团的筹备工作 |
三、儿童旅行团的旅行经过 |
第二节 汪达之与新安旅行团的早期发展 |
一、新安旅行团的经费与组织准备 |
二、新安旅行团旅行修学生涯的开始 |
第三节 华东之旅 |
一、辗转江浙 |
二、挺进上海 |
小结 |
第四章 新安旅行团与汪达之的人生高峰(下) |
第一节 大后方的奋斗 |
一、大西北之旅 |
二、奔走在武汉、长沙 |
三、桂林岁月 |
第二节 转战根据地 |
一、告别国统区 |
二、根据地岁月 |
三、新安旅行团的结束与汪达之的身份转变 |
小结 |
第五章 汪达之的晚年生涯 |
第一节 新体制的建设者 |
一、边区经历 |
二、晓庄学校的恢复 |
三、教育部生涯 |
第二节 在海南的沉浮 |
一、主政广东民族学院 |
二、政治的风雨中 |
三、人生的谢幕 |
四、晚年思想中的升华与坚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汪达之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超现实主义对当代首饰设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超现实主义的当代解读 |
第一节 超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运动 |
1.1 诗人和艺术家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 |
1.2 超验的精神与内心世界的表现 |
第二节 超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
2.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下意识心理学理论 |
2.2 纯粹的精神的自动主义 |
第三节 超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手段 |
3.1 超现实主义文学 |
3.2 超现实主义绘画 |
3.3 超现实主义电影 |
3.4 超现实主义摄影 |
第二章 超现实主义影响下的当代首饰设计 |
第一节 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的珠宝首饰 |
1.1 潜意识探索,打造偏执的扭曲感 |
1.2 创造荒诞梦境,隐喻与批判 |
第二节 美国艾利克斯·波克的Lookbook系列 |
2.1 形式材料的突破,制造紧张关系 |
2.2 沉重的冒险,混沌感与戏谑 |
第三节 纽约Chloe Wise奢侈品艺术 |
3.1 时尚戏剧化表演,梦境中的乌托邦 |
3.2 暧昧、错觉和悖论的解读 |
第四节 意大利Elsa Schiaparelli品牌 |
4.1 脱离现实的尊敬之意,对过度合理化反抗 |
4.2 神奇的落差,现实与梦境交错 |
第五节 芬迪2011秋冬时装周超现实主义珠宝 |
5.1 自由的抽象感,反常合道 |
5.2 情绪力量和个人快感的追求 |
第三章 超现实主义对当代首饰设计的创意启示 |
第一节 通过摄影潜意识记录 |
1.1 重获叙述自主性 |
1.2 自觉自动的描述 |
第二节 通过小说情景表达 |
2.1 梦境中的戏谑空间 |
2.2 现实与梦境碰撞 |
第三节 通过电影信息传递 |
3.1 视觉观看的及时性 |
3.2 运动的节奏碰撞 |
第四节 通过绘画转译 |
4.1 潜意识的流露 |
4.2 形体错置的幻像 |
第四章 超现实主义在当代首饰设计中的运用 |
第一节 图形演变与原型变体 |
第二节 情景再现与虚幻游戏 |
第三节 材质转换与秩序重构 |
第四节 寓意表达与视野扩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中国当代新诗植物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植物意象? |
第二节 文献回顾:研究“诗歌中的植物”的三种路径 |
一、“名物学—博物学”:侧重考据的路径 |
二、“诗学—文学批评”:针对辞章的路径 |
三、“经学—神话学—哲学”:侧重义理的路径 |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与章节结构 |
一、本文的基本概念 |
二、本文的研究视野和主要方法 |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章节结构 |
第一章 中国诗歌中植物意象的古今之变 |
第一节 植物种类和出现频率 |
第二节 植物意象的书写方式 |
第三节 诗学理念与文明精神 |
第二章 “树”的诗学 |
第一节 作为灵魂形象的“树” |
第二节 作为原初场景的“树林” |
第三节 诸种树:观念与经验 |
第四节 树的诸部分:根、枝、叶、果 |
一、根 |
二、枝 |
三、叶 |
四、果 |
第五节 “树”与人类生活:诗的见证 |
第三章 “草”的诗学 |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草” |
第二节 从“草原”到“草丛” |
第三节 生命之“草”:爱欲、良善、悲智与愉悦 |
第四节 “荒草”之诗:个体、文明与历史 |
[附论]“竹”与“藤” |
第四章 “花”的诗学 |
第一节 “花”的四重象征 |
第二节 从德性到爱欲:“古今中西之争”中的“花”之书写 |
第三节 从象征到日常: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花” |
第四节 “花园”之诗:欲望、冥想与沉思 |
第五章 “作物”的诗学 |
第一节 “粮食”与“庄稼地” |
第二节 “蔬菜”与“瓜果” |
第三节 “农事诗”中的作物意象 |
结语 “植物诗学”的多重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反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伊恩·麦克尤恩其人其作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麦克尤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麦克尤恩小说反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反讽的发展演变与概念界定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反讽 |
2.1 成长荒原中的未成年形象 |
2.1.1 追求独立的依赖者 |
2.1.2 沉浸迷误的清醒者 |
2.2 失衡群像中的成年人形象 |
2.2.1 发展中的退化者 |
2.2.2 有罪的无辜者 |
2.2.3 虚假的大众英雄 |
第3章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修辞形态反讽 |
3.1 小说中的言语反讽 |
3.1.1 夸大陈述式反讽 |
3.1.2 克制陈述式反讽 |
3.2 小说中的情境反讽 |
3.2.1 人物预期与实际情况的反差 |
3.2.2 情节发展与读者预想的悖离 |
3.3 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之反讽 |
3.3.1 不可靠叙述与反讽 |
3.3.2 不可靠的《赎罪》 |
第4章 麦克尤恩小说中反讽运用的意义 |
4.1 反讽视域下的主题揭露 |
4.1.1 个体成长与生存的矛盾困境 |
4.1.2 人性伦理道德的危机呈现 |
4.2 反讽运用的审美效果 |
4.2.1 表里并举的张力美 |
4.2.2 悲喜交汇的风格美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论媒介转换对《中国的西北角》成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10)中国摇滚杂志生存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中国摇滚杂志的产生及发展 |
1.1 中国摇滚杂志的产生背景 |
1.2 中国摇滚杂志的发展阶段 |
第2章 现存的摇滚杂志状况综述 |
2.1 现存的摇滚杂志及其特点 |
2.1.1 《通俗歌曲摇滚版》中国摇滚第一刊 |
2.1.2 《我爱摇滚乐》以摇滚的视角关注社会生活百态 |
2.1.3 《重型音乐》单一风格摇滚乐杂志的代表 |
2.2 摇滚杂志的内容分析 |
2.2.1 摇滚乐精神内核的缺失 |
2.2.2 缺乏本土特色----国外为主国内为辅 |
2.2.3 疏于文化的传播 |
第3章 摇滚杂志的困境与改良趋势 |
3.1 摇滚杂志的生存困境 |
3.1.1 文化的冲突与碰撞 |
3.1.2 新媒体的冲击 |
3.1.3 标榜独立与商业困境 |
3.1.4 读者群不稳定 |
3.2 摇滚杂志的改良趋势 |
3.2.1 市场细分及定位 |
3.2.2 由边缘向主流靠拢 |
3.2.3 独立与商业的契合点——摩登天空模式 |
3.2.4 视听结合 |
3.2.5 参与创办音乐活动 |
第4章 摇滚杂志的发展空间与展望 |
4.1 抓住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 |
4.2 全新的发展形式---电子杂志 |
4.3 文化环境转向 |
4.3.1 利用媒介权力解体契机争夺话语权走向主流 |
4.3.2 多元社会形态下的思想博弈寻找新的文化定位 |
第5章 《滚石》之死——国外摇滚杂志对我国摇滚杂志的影响28 |
5.1 美国的代表性摇滚杂志《滚石》 |
5.2 《滚石》中文版停刊之谜 |
5.3 《滚石》对我国摇滚杂志的启示 |
5.3.1 通过独家策划提升行业影响力 |
5.3.2 商业化是不可避免的道路 |
5.3.3 走出音乐拓展内容 |
5.4 摇滚乐与摇滚杂志的关系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一本创造了世界出版史奇迹的书(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D]. 余皓洁. 湘潭大学, 2020
- [2]《中国的西北角》热销成因及对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启示[D]. 宋美彤. 兰州大学, 2020(01)
- [3]论“创造的教育”[D]. 赵振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多元化探析[D]. 陈芳. 青岛大学, 2018(12)
- [5]汪达之研究[D]. 徐蕾. 扬州大学, 2018(12)
- [6]超现实主义对当代首饰设计的影响[D]. 林晨.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7]中国当代新诗植物意象研究[D]. 王凌云. 云南大学, 2017(12)
- [8]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反讽[D]. 杜亚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
- [9]论媒介转换对《中国的西北角》成功的影响[J]. 胡正强.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 [10]中国摇滚杂志生存状况研究[D]. 孙瑾瑶. 吉林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