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典型土壤分类及其生产力和生态环境特征

成都平原典型土壤分类及其生产力和生态环境特征

一、成都平原典型土系分类与其生产性和生态环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黄思祺[1](2021)在《基于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植物景观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乡村为例》文中指出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步骤,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存续乡村独特风貌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安德镇和金堂县清江镇乡村绿地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0个村落的四种绿地类型,调研其植物配置组成结构,生长状况、群落搭配模式,运用植物群落学和TWINSPAN二元指示种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研究。(1)通过查阅相关课题文献,提炼出乡村植物景观的定义和特征:即在乡村范围内,通过人工种植形成的利用植物材料美化乡村环境并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需求的植物景观。(2)参照乡镇绿地划分标准,结合当地实情,将调研乡村绿地分为庭院绿地、道路绿地、公共绿地及其他绿地,分别对不同类型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踏勘。(3)调研记录样地样线范围内的植物品种、植物数量、植物观赏性等基础数据,植物组成分析中包含植物科属种、乔灌草种类数量、乡土植物品种等,植物结构分析包含常绿落叶种类,植物观赏性,植物季相性等;再过计算各项植物的重要值,采用TWINSPAN二元指示种法,将矩阵数据导入R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对乡村植物群落配置模式进行聚类和统计,根据植物主要指示种作为划分标准,将植物配置模式分为食用型、观赏型、绿化型、混合型。(4)经过对研究区乡村绿地植物景观的现状数据量化分析后,筛选出25种乔木、26种灌木及23种地被植物,拟定12种植物配置模式,适用于不同绿地类型的不同要求,为成都市美丽乡村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蔡晓晴[2](2021)在《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推进,以乡村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生产性景观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对乡村生产性景观的规划研究过多强调经济效益和审美价值,而对生态可持续建设等研究较少。本文从生态循环农业视角切入,首先阐述乡村生产性景观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等,在明晰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性景观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国内外生产性景观发展脉络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优秀案例,进行经验总结。其次,辨析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总结生产性景观类型,并对其生态、美学、生产与生活应用、文化、农文旅融合等价值进行评价,通过与传统生产性景观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探索本课题新的研究思路。总结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原则,提出生态循环农业应用策略及布局模式,从空间布局、景观结构及功能分区三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构建规划体系,通过整合乡村生产性景观资源,建立“点-线-面”的景观结构,依据农、林、牧、副、渔等农业构成要素划分功能分区,并提出具体的营造方法和途径。最后,以上述构建的规划体系为指导,规划秀洲区生产性景观,进一步验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寻求乡村生产性景观与生态循环农业的有机结合,强调生产性景观的“生态性”与“可持续性”,并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生产性景观规划策略及体系,以期为未来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提供新的规划思路和借鉴依据。

朱利利[3](2020)在《生产性景观视角下农业景观提升设计研究 ——以沙河市李石岗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是人类最原始的聚居环境,而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农业的景观意义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各种以农业观光为背景的乡村旅游相继兴起。然而,由于部分开发商和设计者缺乏对生产性农业景观的全面、深入认识和必要的技术指导,对其运用上存在着农业景观核心价值消失、旅游开发模式雷同、地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缺失等问题,割裂了生产要素和农耕文化之间的联系。生产性景观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产出、明显地域特征的景观类型,是人类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相适应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具有人工化的第二“自然景观”。对其建设运用上不应仅仅视为一种景观游览元素,而应对其最基本的生产性进行保护和传承,在此基础上延伸其启智审美、科普教育等功能。如何通过较少的介入,来实现冀南丘陵地区农业生产与景观的平衡与维持,实现对原有生产生活的提升,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围绕这一主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全面、深入地了解生产性景观及其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冀南丘陵地区农业业态现状、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其向生产性景观转折问题及优势,总结出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提升设计的方法。最后,论文以沙河市李石岗村生产性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冀南地区农业景观提升设计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拟对今后将生产性景观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实践数据以及理论参考依据,并从专业的角度打破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知,提升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营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

徐亚哲[4](2020)在《清代庐州府城镇历史地理研究》文中指出清代庐州府政区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巢湖流域,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安徽省的合肥市以及芜湖市、六安市的部分地区,这一行政区划居于南北交界,作为江淮地域的主体,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独具特色。襟江带淮的优越水文条件及随之形成的便利交通,皖中咽喉的独特区位特征与进而展现出的重要战略价值,促其成为清代皖境开发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庐州地区的城镇,作为在这片区域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地理实体,是地区文明的中心,亦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战略调整的集中写照与衡量指针。有明一代,庐州地区城治的规制基本形成,伴随着中后期的东向贸易,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实体的市镇因其作用也逐渐展示出不同的发展层级,清代大体上继承明制,将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趋向转化为现实动力,使得该地区帝制时代的城市与地方层级体系最终形成。较长的稳定发展期,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区划日益均衡,形成数座江淮名邑,市镇的商品集散和贸易往来日趋频仍,造就了一批庐州大镇,在这其中,深厚的文化不断积淀,培育了庐州地区城乡之间的共同情感认同和价值准则。这些因素相互融汇,所留下了的历史遗痕,继续影响着当下的城市生态系统,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未来的区域发展趋向。今天,伴随着以合肥为核心,不断壮大的合肥都市圈加速区域一体化融入长三角的时代进程,合肥城市彰显着愈来愈高的省会首位度和地缘影响力,并且全国范围内的综合实力、影响力也在快速提升,区域拉动能力不可小觑。对于在历史时期地缘上与其都市圈高度契合的庐州府区划范围,无论从历史层面还是现实角度,深化历史时期尤其是清代最终稳定的帝制社会成熟期城镇地域结构与城市体系的研究,既紧迫而又重要,区域一体化的最终形成,需要历史的根基与动力,城市软实力的进一步凸显,需要传统地域结构的文化发掘与探索。本文将以清代庐州地区的城镇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分前后两个专题四个部分展开研究,前一个专题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探查清代庐州地区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在内的历史地理基础以及在区域范围内城镇的地理分布、位置关系、商业网络以及它们之间所形成的政治、经济关联,最终建立起清代庐州地区的地方城镇体系,这些内容分为两个章节来阐述。后两章所构成的后半部分,则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去探索庐州地区城治的地域结构特征,关注的重点即在城市的外缘形态、内部街区体系、功能区划和重要建筑的空间展布。最后一个部分由城治内的古迹古建为中心,进而以巢湖为例,向广阔的区域腹地延展,解构庐州地区景观与区域文化的互塑。

李祖建[5](2019)在《川西林盘大田景观肌理研究 ——以郫都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涨,城市化进程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果:201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58%)。农民、农村以及农业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农村环境和农业生产随着农民身份的转变而不断变化,传统的零散居住方式正在不断被集中居住安置方式所取代,大量传统的家庭作坊类的零散种植模式逐渐被大规模的高度集约化大农业生产模式所代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农村范围被不断侵蚀,农村耕地的红线范围不断退却、压缩,大田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基本元素之一,不断被城市化进程的副作用侵蚀和污染,面积不断减少,大田景观肌理不断被破坏,导致大田景观带给人们的美感越来越弱,美景越来越少、直至消失。本文以川西林盘大田景观为基础,研究大田景观肌理构成要素、特征以及影响因子,将大田景观肌理研究上升到理论高度。研究选取成都平原精华灌区范围内的郫都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卫星图、航拍、现场实地踏勘以及手绘再现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川西林盘大田景观肌理的构成要素、特征以及影响因子进行系统、深入的调研、分析和总结,得出相关结论、提出相关策略和具有建设性的方法,以便今后更好的指导成都市的大地景观建设,为四川省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对全国范围内的乡村振兴事业起到借鉴性作用,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相处,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郑义[6](2019)在《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致灾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文中指出早在1842年,恩格斯就在他的着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城市体的氧失衡灾害有过一段经典描述。目前,全球范围净耗氧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然严峻,氧气不再是无尽的自然资源。令人遗憾的是,氧失衡问题所受的关注远不如温室气体、雾霾颗粒那么多,空气含氧量作为环境质量的生态表征和公共安全的调控对象所受到的管制也不及绿化率、水土流失率等其他量化指标那么严。根据城市规模、粮食产区、气候带、国家发展战略等区位条件,对我国74座大型以上城市进行逐一比较,层层筛选,确定盐城市为氧失衡的研究区域。本文在城市生态安全的框架下,系统的构建了城市发展对氧失衡的作用理论,2000-2015年的研究期内保持盐城市大气运动相对滞留状态,将城市体作为一个密闭的大型空间,就其自身释氧过程与耗氧过程共同作用下收不抵支引发的氧失衡后果进行研究;本文按监测方案,基于氧失衡特征和致灾机理,运用文献综述法、全息信息分析法、大数据数理分析法、多模型集成智能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城市生态安全分析、控制和预警。得出如下研究成果:1.盐城市的水热条件、作物品种、植被类型、群落格局决定了释氧水平在时间上的波动和空间上的分异,寒冻、高温、干旱、洪涝等气候异常引发的自然灾害,将使城市抵御氧失衡风险的能力下降。2.工业生产中原煤的燃烧占据了耗氧的绝大份额,氧失衡的主要矛盾是耗氧增量大于释氧增量,产业耗氧强度和经济发展是推动氧失衡成灾的主力;人类活动主导着孕灾环境,使生产能力环境、能源消费环境和土地利用环境等组成部分整体失序,是不安全环境因素的根源。3.建设用地之上完备的物质保障体系吸附着高能耗企业、高产值行业,致灾模型中率定土地利用环境与释/耗氧关系时,将耗氧量全面纳入建设用地范围,研究期平均值为0.02 Tg O/km2/a;基于遥感与生理相结合的改进型CASA模型计算生态系统生产力,按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所属的NPP栅格对应释氧情况,研究期平均值分别为0.0019 Tg O/km2/a、0.002 Tg O/km2/a、0.0011 Tg O/km2/a、0.0009 Tg O/km2/a和0.0012 Tg O/km2/a。4.依托氧失衡特征和致灾机理,通过区域氧平衡系数核算氧失衡灾害发生的可能(概率),划分很安全、一般安全、不安全、很不安全4个等级,识别亭湖、东台、阜宁、响水是氧失衡灾害高发的区域,常年的1、2、11、12月和气候异常波及年份是频发时段;根据灾害动力学,通过逻辑斯蒂回归构建空间关系,辨析点状要素、交通等关键危险源,以及自变量作用于因变量的危害后果。5.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结合政策要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以2025年为预期年,抓住孕灾环境载体这条主线开展动态分析,拟出基准、优化、绿色发展3种未来情景,并与灾后、灾中、灾前3个阶段一一对应,发现2025年基准情景(对应灾后)的氧收支逆差为75.25 Tg O,氧平衡系数为0.88%,区域氧气资源进入枯竭期,不到一年时间空气完成缺氧的质变。6.土地的利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借助土地利用变化及效应模型,以开发控制、分段治理、生态防护、分区减避为分支开展规划控制,发现优化情景会使绝大部分区(县、市)2025年的自然环境好于2015年,建议吸纳;借助多样性评价与设计、连通性评价与设计的同步实施,提出孕灾期的调整方向和成灾期的修复方向,并提出东线沿海滩涂风道、中线通榆运河风道、西线湖泊湿地风道的建设构想;最后从安全发展型城市和人本安全的目标出发,拟提出定位于反馈盐城市氧失衡横向灾变的预警系统。

陈剑科[7](2019)在《川中丘陵区土系划分研究》文中提出土壤是人类进行生活、生产活动的重要的资源。土壤分类能反映土壤发生、演变的规律,联系和区别土壤的类型,为人类科学利用土壤资源提供依据。随科学的发展,土壤发生分类逐渐向系统分类转变,土壤定性指标逐渐向定量指标转变,与此同时,我国土壤系统分类发展日益健全。土系作为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分类单元,不仅能直接体现高级分类单元中土壤的发生特性,同时能与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川中丘陵区作地区为四川重要的作物产区,土系划分研究起步晚,开展较少。研究选择川中丘陵区具有代表性的27个单个土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土壤形成环境条件、剖面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方法确定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划分相应土系,得到以下结果:(1)川中丘陵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地貌以丘陵为主,相对高差较小,气候垂直方向变化不明显。成土母质以沙溪庙组、蓬莱镇组、遂宁组及苍溪组残、坡积物为主,也存在更新统沉积物。土地利用类型多为旱地、有林地,地表植被除应季作物外包括禾本科、马桑科、柏科、桃金娘科等植被,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土壤类型较丰富。(2)川中丘陵区土壤颜色的明度、彩度丰富,色调较集中,色彩跨度大;土壤结构以亚角块状与角块状结构为主,土壤质地则多为壤土;土壤pH与成土母质相关,其中发生分类紫色土壤pH酸、中、石灰性均有,土壤碳酸钙相当物含量与其pH呈正比;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偏低;色调偏黄土壤游离铁含量高,铁游离度高;土壤盐基饱和度与pH呈正比,酸性土壤交换性酸总量偏低。(3)川中丘陵区土壤诊断表层2个,为暗沃表层以及淡薄表层;诊断表下层2个,为雏形层和黏化层;诊断特性8个,分别为紫色砂、页岩岩性特征、石质接触面、准石质接触面、湿润土壤水分状况、氧化还原特征、热性土壤温度状况、铁质特性以及石灰性;1个诊断现象为铝质现象。(4)川中丘陵区27个代表性单个土体归属淋溶土、雏形土、新成土3个土纲,湿润淋溶土等3个亚纲,酸性湿润淋溶土等8个土类,铁质酸性湿润淋溶土等13个亚类。依据土壤剖面控制层段内加权平均土壤颗粒大小级别等土族划分指标得到黏壤质硅质混合型热性-铁质酸性湿润雏形土等19个土族;选择特定土层深度、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颜色与母质所属地层作为土系划分依据,共建立26个土系。

康运[8](2019)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以石门县大兴场村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美丽乡村政策的逐渐推动,乡村景观改造建设项目日益受到关注。但在乡村景观改造的发展初期,追求城市化设计的乡村景观越来越多,作为乡村风貌中最独特部分的地域文化、乡村自然生态等核心要素,往往在乡村景观改造设计中被忽略,城市化乡村景观风貌现象日益突出。为了探索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选取国内不同类型乡村景观改造设计典型案例分析,结合“美丽乡村”的建设内涵,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设计的思路、原则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石门县大兴场村乡村景观改造设计中。论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乡村景观设计相关理论及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当下乡村景观设计的不同设计手法:(1)自然生态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乡村,采用保护性开发的手段进行乡村景观改造设计;(2)自然生态资源及地域文化较为丰富的乡村,可考虑将艺术融入乡村景观改造设计中,打造独特地域文化空间;(3)既无优秀生态资源也无特色地域文化的普通乡村,乡村景观改造设计时主要考虑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并以低技术的营造手段介入乡村景观。(2)结合大兴场村现状分析,归纳总结出美丽乡村背景下大兴场景观改造设计策略,设计修复了大兴场村滨水生态环境,恢复了乡村公共交流空间,并从社区营造的角度,为大兴场村提供了具有当地特色地域文化的人文活动方案建议,以期激发大兴场村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李政[9](2019)在《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与情景模拟研究 ——以德阳市为例》文中指出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恶化,人地矛盾凸显,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开展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明确生态安全状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情景模拟预测,并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已成为如何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德阳市为研究区域,将表征“人地相互关系”的PSR模型与反映土地系统内部自身环境状态的“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相结合,选取23个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基于相对熵理论的组合赋权法求取指标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得到2005年、2010年与2015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值,并探讨在格网与行政区域双重尺度下的时序变化规律,采用变化图谱法与ESDA空间探索分析法揭示其空间演变与空间集聚特征;借助IDRISI软件平台,通过综合多准则评估模型建立土地生态安全级别空间分布适宜性图集,CA-Markov模型开展2020年土地生态安全级别“维持现状型”、“经济发展优先型”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型”多情景模拟预测,并基于研究区实际与规划进行多情景状态的拟合,得到“综合型”空间格局;以提升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为目标,区分土地生态安全调控区类型,分别制定解决措施。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德阳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整体良好,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时空演变特征显着。2005-2015年全市土地生态安全年平均值均大于0.5,处于良好级状态,但具有波动下降态势;空间分布呈现出“中部低、东西部高”,由中心地带向外围地区递减的“同心圆”状;图谱类型以稳定型与前期变化型为主,两者约占总面积的78.773%,后期变化不显着,级别较为稳定;级别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性逐渐减弱;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具有相关性的以高-高型集聚区和低-低型集聚区为主,前者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地与西南部丘陵地带,后者主要分布在中部中心城镇区域,且范围由南向北逐渐缩减。(2)基于不同模拟规则得到的土地生态安全级别情景结果具有显着差异,拟合得到的“综合型”空间格局更能体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政策规划等的有机结合。“维持现状型”情景,遵循级别间自然转换的规律,2020年以良好级、安全级与临界级为主;“经济发展优先型”情景,侧重经济发展,土地生态安全整体水平下降,2020年安全级面积较2015年减少了597.660km2,敏感级与恶劣级面积增加显着,分别为297.132km2、202.045km2;“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型”情景,侧重环境恢复,土地生态安全整体水平上升,2020年安全级面积较2015年增加了429.559km2,恶劣级减少至119.456km2;“综合型”情景是自然规律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为决策者提供了最优选择,2020年安全水平整体较好,但较2015年出现降低的态势,其中安全级、良好级面积分别减少了190.414km2、19.450km2,临界级、敏感级与恶劣级面积分别增加了14.623km2、69.908km2、125.333km2。(3)针对不同的土地生态安全调控区,分别提出“重点治理”、“治理+监测”等生态保护工作策略与措施。一级区采取“监测”模式,稳中有升,强化生态补偿,发展生态农旅,促进经济发展;二级区采取“防范+监测”模式,适度治理,加强生态监测,提升植被覆盖度;三级区采取“治理+监测”模式,持续治理,坚持科学规划,实施强有力的耕地保护措施,稳定数量,提升质量;四级区采取“重点治理”模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增加生态用地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

樊瑜贤[10](2018)在《成德绵地区典型土壤的发生学性质与系统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定量化、标准化的土壤系统分类目前是国际上土壤分类的标准,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土壤系统分类。四川省成、德、绵地区其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该地区土壤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着定量化、标准化的分类原则,本研究选取了四川省成、德、绵地区不同区域位置的33个代表性单个土体。经过野外采集土壤剖面、收集相关材料、室内分析等步骤,依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确定出采集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并确定出采集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样区土壤涉及的诊断表层有:淡薄表层、水耕表层,诊断表下层有:雏形层、水耕氧化还原层、黏化层,诊断特性有: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温度状况、石灰性、氧化还原特征、潜育特征、铁质特性、岩性特征、石质接触面、准石质接触面。(2)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样区土壤划分为4个土纲:雏形土纲、淋溶土纲、人为土纲、新成土纲,6个亚纲:潮湿雏形土、冲积新成土、湿润雏形土、湿润淋溶土、水耕人为土、正常新成土,13个土类和14个亚类。调查的33个单个土体划分为33个土族,共建立了33个土系。

二、成都平原典型土系分类与其生产性和生态环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平原典型土系分类与其生产性和生态环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植物景观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乡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美丽乡村发展的相关政策
        1.1.2 乡村植物景观建设现有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利于乡土文化的存续
        1.2.2 利于指导乡村建设
    1.3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路线
        1.4.2 调查方法与内容
    1.5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1.5.1 国外乡村植物景观研究概况
        1.5.2 国内乡村植物景观研究概况
第二章 美丽乡村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
    2.1 相关概念
        2.1.1 “美丽乡村”
        2.1.2 乡村植物景观
    2.2 美丽乡村植物景观功能分析
        2.2.1 乡村植物景观的生活功能
        2.2.2 乡村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
        2.2.3 乡村植物景观的生产功能
    2.3 美丽乡村植物景观的配置原则
        2.3.1 乡土性原则
        2.3.2 生态性原则
        2.3.3 功能性原则
        2.3.4 经济性原则
    2.4 乡村绿地分类
        2.4.1 公共绿地
        2.4.2 庭院绿地
        2.4.3 其他绿地
        2.4.4 道路绿地
第三章 四川省成都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3.1 成都市美丽乡村建设发展
    3.2 研究区域概况
        3.2.1 地理自然概况
        3.2.2 社会经济与产业概况
        3.2.3 生态绿化建设概况
        3.2.4 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3.2.5 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
    3.3 调研乡村概况
第四章 调研结果分析
    4.1 乡村基础数据
        4.1.1 乡村基础经济数据
        4.1.2 主要优势产业
    4.2 乡村庭院绿地调研内容分析
        4.2.1 乡村庭院绿地植物景观
        4.2.2 乡村庭院绿地物种组成
        4.2.3 植物物种数量分析
        4.2.4 庭院绿地植物生长势分析
        4.2.5 庭院绿地植物配置模式聚类分析
        4.2.6 庭院绿地植物配置模式物种多样性分析
        4.2.7 小结
    4.3 乡村公共绿地植物景观分析
        4.3.1 乡村公共绿地植物景观分析
        4.3.2 乡村公共绿地植物物种组成
        4.3.3 植物物种数量分析
        4.3.4 乡村公共绿地植物生长势分析
        4.3.5 公共绿地植物配置模式的聚类分析
        4.3.6 公共绿地植物配置模式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4.3.7 小结
    4.4 乡村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分析
        4.4.1 乡村道路绿地植物景观
        4.4.2 乡村道路绿地植物物种组成
        4.4.3 植物物种数量分析
        4.4.4 道路绿地植物生长势分析
        4.4.5 道路绿地植物配置模式的聚类分析
        4.4.6 道路绿地植物配置模式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4.4.7 小结
    4.5 乡村其他绿地植物景观分析
        4.5.1 乡村其他绿地植物景观
        4.5.2 植物物种组成
        4.5.3 其他绿地植物物种数量分析
        4.5.4 其他绿地植物生长势分析
        4.5.5 其他绿地植物配置模式的聚类分析
        4.5.6 其他绿地植物配置模式物种多样性分析
        4.5.7 小结
第五章 乡村植物景观探讨
    5.1 现存主要问题
        5.1.1 其他绿地植物景观建设问题
        5.1.2 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建设问题
        5.1.3 庭院绿地植物景观建设问题
        5.1.4 公共绿地植物景观建设问题
    5.2 乡村植物景观品种选择
    5.3 乡村植物配置优化方案
        5.3.1 庭院绿地植物群落搭配
        5.3.2 公共绿地植物群落搭配
        5.3.3 其他绿地植物群落搭配
        5.3.4 道路绿地植物群落搭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
    6.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植物资源调查表

(2)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1.1 美丽中国与美丽乡村发展背景
        1.1.1.2 农业及休闲农业的发展
        1.1.2 现实需求
        1.1.2.1 环境需求
        1.1.2.2 大众需求
        1.1.3 生产性景观的应运而生
        1.1.4 生态循环农业在生产性景观中的可行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研究法
        1.3.2.2 实地调研法
        1.3.2.3 交叉学科研究法
        1.3.2.4 归纳分析法
        1.3.2.5 案例实证研究法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4.2 研究内容的创新
    1.5 论文框架
2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生产性景观
        2.1.2 生态循环农业
        2.1.2.1 生态农业
        2.1.2.2 循环农业
        2.1.2.3 生态循环农业
    2.2 相关理论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美学理论
        2.2.3 生态产业链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研究概况
        2.3.1 国外研究概况
        2.3.1.1 发展脉络
        2.3.1.2 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概况
        2.3.2.1 发展脉络
        2.3.2.2 研究进展
        2.3.3 文献总结
        2.3.3.1 现存不足
        2.3.3.2 发展趋势
    2.4 案例分析
        2.4.1 台湾宜兰头城农场
        2.4.1.1 项目概况
        2.4.1.2 规划布局
        2.4.1.3 景观营造特色
        2.4.1.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2.4.1.5 经验总结
        2.4.2 北京蟹岛观光园
        2.4.2.1 项目概况
        2.4.2.2 规划布局
        2.4.2.3 景观营造特色
        2.4.2.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2.4.2.5 借鉴经验
        2.4.3 盐城市伍佑农业园
        2.4.3.1 项目概况
        2.4.3.2 规划布局
        2.4.3.3 景观营造特色
        2.4.3.4 生态循环农业建设要点
        2.4.3.5 借鉴经验
        2.4.4 案例总结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分析
    3.1 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生产性景观的关系辨析
        3.1.1 生态循环农业是生产性景观规划的创新思路
        3.1.2 生产性景观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载体
    3.2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乡村生产性景观类型
        3.2.1 按生态循环农业构成元素分
        3.2.1.1 循环农田景观
        3.2.1.2 生态林果景观
        3.2.1.3 生态养殖景观
        3.2.1.4 新型设施景观
        3.2.1.5 农事活动景观
        3.2.2 按生态循环农业应用功能分
        3.2.2.1 生态保育型
        3.2.2.2 休闲观光型
        3.2.2.3 互动体验型
        3.2.2.4 科普教育型
        3.2.3 按生态循环农业开发程度分
        3.2.3.1 原生型
        3.2.3.2 再生型
        3.2.3.3 综合型
    3.3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评价
        3.3.1 生态评价
        3.3.2 美学方面评价
        3.3.3 生产与生活应用评价
        3.3.4 文化活化评价
        3.3.5 农文旅融合评价
    3.4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与传统生产性景观规划的对比分析
        3.4.1 从农业资源整合角度分析
        3.4.2 从景观规模及形式分析
        3.4.3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3.4.4 从科技应用角度分析
        3.4.5 从产业融合角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
    4.1 规划原则
        4.1.1 生态循环原则
        4.1.2 多产融合原则
        4.1.3 因地制宜原则
        4.1.4 公众参与原则
        4.1.5 文化活化原则
    4.2 生态循环农业策略
        4.2.1 整合生态循环农业资源
        4.2.2 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4.2.3 注重生态资源循环利用
        4.2.4 构建多产融合体系
    4.3 规划内容与方法
        4.3.1 空间布局规划
        4.3.1.1 带状布局
        4.3.1.2 核状布局
        4.3.1.3 环状布局
        4.3.2 景观结构规划
        4.3.2.1 生产性景观中“点”要素
        4.3.2.2 生产性景观中“线”要素
        4.3.2.3 生产性景观中“面”要素
        4.3.3 功能分区规划
        4.3.3.1 粮油种植区
        4.3.3.2 瓜菜种植区
        4.3.3.3 林果种植区
        4.3.3.4 花卉种植区
        4.3.3.5 水产养殖区
        4.3.3.6 畜牧养殖区
        4.3.3.7 设施栽培区
    4.4 本章小结
5 嘉兴市秀洲区生产性景观规划
    5.1 项目概况
        5.1.1 区位背景
        5.1.2 场地现状
        5.1.2.1 自然条件
        5.1.2.2 生态环境
        5.1.2.3 道路交通
        5.1.2.4 旅游基础
    5.2 生产性景观资源分析
        5.2.1 物质资源
        5.2.2 非物质资源
    5.3 规划原则与目标
        5.3.1 规划原则
        5.3.2 规划思路
        5.3.3 定位与目标
        5.3.3.1 规划定位
        5.3.3.2 规划目标
    5.4 秀洲生产性景观中生态循环农业策略
        5.4.1 形成“稻、菜-渔-禽-沼-加-游”模式
        5.4.2 形成“林果-草-禽-沼-加-游”模式
        5.4.3 加强可再生资源利用
    5.5 总体规划
        5.4.1 空间布局
        5.4.2 景观结构
        5.4.2.1 一廊
        5.4.2.2 四线
        5.4.2.3 五区
    5.6 分区详细规划
        5.6.1 湿地水产区——渔业养殖类景观
        5.6.2 富硒农业区——蔬果作物类、粮食作物类景观
        5.6.3 生态稻渔区——粮油作物类景观
        5.6.4 精品水果区——果林类、花作物类景观
        5.6.5 有机瓜菜区——蔬果作物类景观
        5.6.6 智慧高产粮油区——设施景观、粮食作物类景观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3)生产性景观视角下农业景观提升设计研究 ——以沙河市李石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基本雷同
        1.1.2 地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缺失
        1.1.3 农业旅游建设脱离村民生活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生产性景观研究现状
        1.2.2 国内生产性景观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产性景观历史与理论探讨
    2.1 生产性景观的基本认识
        2.1.1 概念诠释
        2.1.2 在中西方园林中的发展变迁
        2.1.3 生产性景观的分类及特点
    2.2 生产性景观构成要素研究
        2.2.1 物质要素
        2.2.2 非物质要素
    2.3 生产性景观的影响因素
        2.3.1 地形地貌
        2.3.2 气候环境
        2.3.3 经济(生产)形态
        2.3.4 聚落形态
        2.3.5 人文制度
        2.3.6 生产性景观影响因素小结
    2.4 生产性景观价值研究
        2.4.1 生产知识传播
        2.4.2 劳动实践认知
        2.4.3 人地文化
    2.5 生产性景观与农业互助关系
        2.5.1 生产性景观与原始农业
        2.5.2 生产性景观与传统农业
        2.5.3 生产性景观与现代农业
        2.5.4 农业景观分阶段特征总结
    2.6 生产性景观与乡村旅游
        2.6.1 乡村性缺失的伪乡村旅游
        2.6.2 乡村性不突出的准乡村旅游
        2.6.3 乡村性突出的纯乡村旅游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业态研究
    3.1 冀南丘陵地区概况
        3.1.1 冀南丘陵的分布
        3.1.2 冀南地区交通区位
        3.1.3 自然条件特征
        3.1.4 地域文化
        3.1.5 经济现状
    3.2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业态特征
        3.2.1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类型及特征
        3.2.2 丘陵地区农业与平原地区农业差异
        3.2.3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业态景观化优势
    3.3 农业经济形态向生产性景观转折中遇到问题
        3.3.1 农业业态保守性
        3.3.2 土地种植格局制约
        3.3.3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
        3.3.4 生产与景观平衡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提升设计方法研究
    4.1 相关案例分析
        4.1.1 瑞士拉沃葡萄园
        4.1.2 法国普罗旺斯田园乡村
        4.1.3 日本水上町乡村
        4.1.4 案例总结
    4.2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提升设计目标和原则
        4.2.1 设计目标
        4.2.2 设计原则
    4.3 景观设计与生产的平衡与维持策略
        4.3.1 设计中要充分了解农北经济生产模式
        4.3.2 景观设计要体现对原有生产生活的提升
        4.3.3 设计要给出弹性尺度,对潜在的变化要有预案
        4.3.4 景观设计要方便农民日常耕作管理
    4.4 冀南丘陵地区农业景观提升设计方法
        4.4.1. 农田景观设计
        4.4.2 林果景观设计
        4.4.3 养殖景观设计
        4.4.4 林地和水体景观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沙河市李石岗村农业景观提升设计
    5.1 项目背景
    5.2 场地现状概况
        5.2.1 上位规划
        5.2.2 区位分析
        5.2.3 基址范围及用地现状
        5.2.4 现状交通分析
        5.2.5 景观要素分析
    5.3 现状产业分析
        5.3.1 产业资源概况
        5.3.2 周边旅游业资源
        5.3.3 存在问题分析
    5.4 设计定位与构思
        5.4.1 设计定位
        5.4.2 可选生产模式及农民积极性分析
        5.4.3 设计构思
        5.4.4 受众分析
    5.5 总体规划设计
        5.5.1 总平面图设计
        5.5.2 景观空间结构图
        5.5.3 交通组织序列
        5.5.4 功能分区
        5.5.5 总体分区设计
    5.6 专项设计
        5.6.1 农业生产结构分析
        5.6.2 指示性、环卫性服务设施
    5.7 总体鸟瞰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清代庐州府城镇历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本论文对清代庐州府研究的时空范围界定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四节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五节 论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庐州府城镇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
    第一节 清代庐州府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气候
        (二)河流水系
        (三)特色物产
    第二节 清代庐州府的社会经济状况
        (一)区域战略位置
        (二)社会经济基础
        (三)独特文化氛围
    第三节 庐州府建置沿革与府域形成
        (一)庐州府建置沿革
        (二)清代庐州府府域的形成
第二章 庐州府城镇的地理分布与层级体系
    第一节 清代庐州府城镇分布与概况
        (一)治所城市的地理分布
        (二)治所城市的历史变迁
        (三)市镇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清代庐州府城镇交通网络
        (一)水路交通
        (二)陆路交通
    第三节 清代庐州府域城镇中心地与市场空间
        (一)庐州地区的商品经济
        (二)庐州府治所城市的城市市场
        (三)庐州地区的市镇市场
    第四节 清代庐州府城市与地方层级体系
        (一)清代庐州府城镇的行政层级
        (二)清代庐州府城镇的经济层级
第三章 清代庐州府治所城市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
    第一节 庐州府治所城市的外缘形态与城垣系统
        (一)城市的外缘形态
        (二)城墙与城门系统
    第二节 清代庐州府治所城市的街区道路布局与功能区划
    第三节 清代庐州府治所城市的空间规划及共性差异
        (一)传统的城治形态观点
        (二)清代庐州府城治的共性与差异
第四章 清代庐州府城镇人文景观的营造
    第一节 清代庐州府城治的古迹古建
    第二节 清代庐州府城治核心建筑的景观生成——以府城为例
    第三节 清代庐州地区自然景观的人文营造——巢湖个案考察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川西林盘大田景观肌理研究 ——以郫都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国内外研究
        1.5.1 国外研究
        1.5.2 国内研究
        1.5.3 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解读
        2.1.1 川西林盘
        2.1.2 肌理
        2.1.3 景观肌理
        2.1.4 大田景观肌理
        2.1.5 其他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论述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农业美学
        2.2.3 构成学
        2.2.4 农业色彩景观
3 成都平原大田景观肌理研究
    3.1 成都平原大田景观肌理形成研究
        3.1.1 都江堰水利工程
        3.1.2 移民文化影响
        3.1.3 其他影响因素
    3.2 成都平原大田景观肌理的构成要素等研究
        3.2.1 农田
        3.2.2 道路及田埂
        3.2.3 水系
        3.2.4 植物
        3.2.5 影响因子
        3.2.6 相互关系
    3.3 小结
4 郫都区川西林盘大田景观肌理样点研究
    4.1 郫都区川西林盘大田景观肌理样点研究方法
    4.2 研究样点选择
        4.2.1 选择依据
        4.2.2 样点位置确定
    4.3 样点分析(树木名录见附表四)
    4.4 结论
5 川西林盘大田景观建设策略
    5.1 理论支撑
    5.2 遵循原则
        5.2.1 尊重自然
        5.2.2 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
        5.2.3 保护与建设并重、相辅相成
        5.2.4 保护、建设与产业相融合
        5.2.5 统筹考虑、重点突出、有序进行
        5.2.6 因地制宜、切勿模仿式发展
        5.2.7 引进和融入新理念、新科技
    5.3 建设策略
        5.3.1 主要方法策略
        5.3.2 具体策略分析
6 结论及讨论(创新点和不足)
    6.1 理论成果
    6.2 现实成果
    6.3 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一:成都平原水系水生植物统计表
    附表二:成都平原农作物统计表
    附表三:成都平原树木统计表
    附表四:郫都区川西大田景观肌理调研区域树木名录统计表
致谢
简历

(6)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致灾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区域氧气的释放与消耗
        1.2.2 致灾机理研究
        1.2.3 城市生态安全分析
        1.2.4 城市生态安全控制措施
        1.2.5 城市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1.2.6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发展对氧失衡作用的理论架构
    2.1 城市发展遵循的安全原理
        2.1.1 安全科学原理
        2.1.2 生态安全原理
        2.1.3 土地利用安全理论
        2.1.4 安全法制理论
        2.1.5 能源安全理论
        2.1.6 灾害链理论
    2.2 氧循环理论
        2.2.1 氧气的生产
        2.2.2 氧平衡
        2.2.3 氧气资源的枯竭
    2.3 城市发展对氧失衡的作用
        2.3.1 建设用地对氧失衡的作用
        2.3.2 植被覆盖对氧失衡的作用
        2.3.3 农业景观对氧失衡的作用
        2.3.4 城乡“生命共同体”对氧失衡的作用
    2.4 氧失衡识别和概率估算
        2.4.1 氧失衡的识别条件和识别项目
        2.4.2 氧失衡的识别区域和识别方式
        2.4.3 氧失衡的概率估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的氧失衡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监测方案与数据处理
        3.2.1 氧含量的监测方案
        3.2.2 氧含量的数量处理
    3.3 盐城市氧释放特征
        3.3.1 氧释放量的计算
        3.3.2 盐城市氧释放的月度特征
        3.3.3 盐城市氧释放的季度特征
        3.3.4 盐城市氧释放的年度特征
        3.3.5 盐城市氧释放的区域特征
    3.4 盐城市氧消耗特征
        3.4.1 氧消耗量的计算
        3.4.2 盐城市氧消耗的时空特征
    3.5 盐城市氧的动态收支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氧失衡致灾的机理与模型
    4.1 孕灾环境特征
        4.1.1 生产能力环境(NPP)
        4.1.2 能源消费环境
        4.1.3 土地利用环境
    4.2 氧失衡的影响因素
        4.2.1 影响氧气释放的因素
        4.2.2 影响氧气消耗的因素
    4.3 氧失衡的致灾模型
        4.3.1 致灾结构解析
        4.3.2 土地利用环境与释/耗氧的关系率定
        4.3.3 模型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分析
    5.1 安全分析
        5.1.1 安全等级划分
        5.1.2 高发区域识别
        5.1.3 频发时段识别
    5.2 危害分析
        5.2.1 方法概述
        5.2.2 危险源辨识
        5.2.3 危害后果辨识
        5.2.4 精度检验
    5.3 动态分析
        5.3.1 算法概述
        5.3.2 孕灾环境载体的动态分析
        5.3.3 氧失衡灾变过程的动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控制与预警
    6.1 规划控制
        6.1.1 步骤概述
        6.1.2 开发控制
        6.1.3 分段治理
        6.1.4 生态防护
        6.1.5 分区减避
    6.2 景观设计
        6.2.1 多样性评价与设计
        6.2.2 连通性评价与设计
    6.3 预警系统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川中丘陵区土系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 国际土壤分类研究进展
    1.2 国内土壤分类研究进展
    1.3 国内土系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图
    2.4 研究方法
        2.4.1 研究区概况
        2.4.2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2.4.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形成条件
    3.2 土壤理化性质
        3.2.1 土壤颜色
        3.2.2 土壤结构、颗粒组成和质地
        3.2.3 土壤pH和 CaCO3相当物
        3.2.4 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
        3.2.5 土壤全铁、游离铁和铁游离度
        3.2.6 土壤交换性能
    3.3 土壤系统分类
        3.3.1 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3.3.2 高级分类单元划分
        3.3.3 基层分类单元划分
4 讨论
    4.1 土壤Munsell颜色的判定
    4.2 土壤“铁质特性”的判定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以石门县大兴场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美丽乡村
        2.1.2 乡村景观
        2.1.3 地域文化
    2.2 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景观生态学
        2.3.2 环境心理学
        2.3.3 可持续发展原理
    2.4 “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2.4.1 传统古村落景观改造设计
        2.4.2 手工艺乡村景观改造设计
        2.4.3 普通乡村景观改造设计
        2.4.4 经验总结与启示
第3章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设计方法
    3.1 “美丽乡村”的建设内涵
    3.2 乡村景观设计思路
    3.3 乡村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3.3.1 以民为本的原则
        3.3.2 生态保护的原则
        3.3.3 因地制宜的原则
        3.3.4 文化保护的原则
    3.4 乡村景观设计方法
        3.4.1 生态性景观建设方法
        3.4.2 生产性景观建设方法
        3.4.3 人文景观建设方法
第4章 大兴场村概况与景观特征分析
    4.1 区域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概况
        4.1.3 社会经济
        4.1.4 地域文化及特色资源
    4.2 场地现状分析
        4.2.1 用地现状
        4.2.2 交通现状
        4.2.3 公共设施现状
        4.2.4 建筑现状
    4.3 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大兴场村景观改造设计
    5.1 美丽乡村建设定位
    5.2 景观设计策略
        5.2.1 生态性景观设计策略
        5.2.2 生产性景观设计策略
        5.2.3 人文景观设计策略
    5.3 大兴场村乡村景观改造设计
        5.3.1 大兴场村生态性景观改造设计
        5.3.2 大兴场村生产性景观优化设计
        5.3.3 大兴场村人文景观优化设计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与情景模拟研究 ——以德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进展综述
        1.3.1 土地生态安全内涵进展研究
        1.3.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进展研究
        1.3.3 土地生态安全预测研究
        1.3.4 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3 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研究
    3.1 土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指标数据库
        3.2.1 压力系统指标数据
        3.2.2 状态系统指标数据
        3.2.3 响应系统指标数据
    3.3 指标标准化处理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层次分析法
        3.4.2 熵权法
        3.4.3 基于相对熵理论的组合赋权法
    3.5 土地生态安全值与级别的确定
        3.5.1 土地生态安全值的确定
        3.5.2 级别的确定
    3.6 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6.1 土地生态安全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3.6.2 土地生态安全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土地生态安全情景模拟研究
    4.1 情景模式设计总体思路
        4.1.1 “维持现状型”情景
        4.1.2 “经济发展优先型”情景
        4.1.3 “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型”情景
        4.1.4 “综合型”方案情景
    4.2 情景模拟模型原理概述
        4.2.1 元胞自动机
        4.2.2 马尔科夫链
        4.2.3 CA-Markov模型
    4.3 情景模拟模型的建立
        4.3.1 元胞自动机的组成
        4.3.2 预测年份的确定
        4.3.3 Markov转移矩阵的生成
        4.3.4 适宜性图集的制作
    4.4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4.4.1 德阳市2015 年土地生态安全级别模拟
        4.4.2 Kappa指数的计算
    4.5 不同情景模拟与综合方案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调控区域类型划定与措施研究
    5.1 调控区域类型的划定
    5.2 调控措施
        5.2.1 一级区域“监测”
        5.2.2 二级区域“防范+监测”
        5.2.3 三级区域“治理+监测”
        5.2.4 四级区域“重点治理”
    5.3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10)成德绵地区典型土壤的发生学性质与系统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发展
    1.2 WRB的发展
    1.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建立和发展
    1.4 四川省成德绵地区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现状
    1.5 土壤分类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研究方案
    2.1 研究内容
    2.2 预期目标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土壤调查与采样
        2.4.2 室内理化性质分析
第三章 成土条件分析
    3.1 气候
    3.2 地形
    3.3 成土母质
    3.4 人为活动
第四章 土壤发生学性质分析
    4.1 颜色
        4.1.1 色调
        4.1.2 彩度
        4.1.3 明度
    4.2 土壤质地
    4.3 土壤酸碱度
        4.3.1 pH
        4.3.2 碳酸钙相当物
    4.4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
        4.4.1 有机碳
        4.4.2 全氮
        4.4.3 碳氮比
    4.5 全磷和速效磷
        4.5.1 全磷
        4.5.2 速效磷
    4.6 土壤全铁和游离铁
        4.6.1 全铁
        4.6.2 游离铁
    4.7 土壤交换性能
第五章 土壤诊断层与诊断特性分析
    5.1 土壤诊断层分析
        5.1.1 诊断表层
        5.1.2 诊断表下层
    5.2 诊断特性
第六章 研究区土壤高级分类
    6.1 土纲的确定
    6.2 亚纲以下高级分类单元的确定
        6.2.1 人为土纲的进一步分类
        6.2.2 淋溶土纲的进一步分类
        6.2.3 雏形土纲的进一步分类
        6.2.4 新成土纲的进一步分类
第七章 研究区土壤基层分类
    7.1 土族的划分
    7.2 土系的划分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典型土系剖面描述

四、成都平原典型土系分类与其生产性和生态环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美丽乡村背景下的植物景观应用研究 ——以成都市乡村为例[D]. 黄思祺.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生态循环农业视角下的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研究 ——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D]. 蔡晓晴.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3]生产性景观视角下农业景观提升设计研究 ——以沙河市李石岗村为例[D]. 朱利利. 苏州大学, 2020(02)
  • [4]清代庐州府城镇历史地理研究[D]. 徐亚哲. 安徽大学, 2020(08)
  • [5]川西林盘大田景观肌理研究 ——以郫都区为例[D]. 李祖建.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6]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致灾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D]. 郑义.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6)
  • [7]川中丘陵区土系划分研究[D]. 陈剑科.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8]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以石门县大兴场村为例[D]. 康运.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土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与情景模拟研究 ——以德阳市为例[D]. 李政.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10]成德绵地区典型土壤的发生学性质与系统分类研究[D]. 樊瑜贤.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成都平原典型土壤分类及其生产力和生态环境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