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的中国女孩

哈佛的中国女孩

一、哈佛大学的中国女孩(论文文献综述)

南希·萨默斯,赫明珠,于海琴[1](2022)在《写作何以成为哈佛大学唯一一门必修课程——南希·萨默斯与赫明珠、于海琴的对话》文中认为写作是一种用文字和隐喻标记世界的方式,是一个引领学生批判地、深度地阅读和有效地、清晰地书写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发现自己真正关心所在和写出自己所思所想的路径。写作课在美国高校通常是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书面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哈佛大学说理文写作课程创建于1872年,如今是本科生的唯一一门必修课。对话从南希·萨默斯完成的着作以及她对中国的关注开始,依次展开缘何倾情于写作教育、为何关注修订和反馈研究领域、如何创立哈佛本科生写作工程、因何设立研究生写作工作坊等话题。在对话过程中,萨默斯将所获成功归结为喜爱阅读、喜欢写作,指出学习写作是本科生学习科目的一种方式,认为写作是帮助学生确定人生方向的力量,强调写作是本科教育的核心、修订是写作的核心。另外,萨默斯还对学生写作者的修订策略、对学生写作者的反馈、工作坊中的写作伙伴、一万个小时定律、说与写的关系、写作时内心的恐惧、避免抄袭或剽窃等话题进行了阐述。

查尔顿·佩特斯,余书华[2](2021)在《脱身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家着名医药科技公司创始人乔丹·帕里什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然而,看似成功的人生其实早已千疮百孔。乔丹觉得自己山穷水尽,心力交瘁的他只想着早日逃离现实。乔丹的心理医生罗森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告诉他这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绝望的乔丹拨通了电话,随后被自称是"脱身策略公司"的人带走。这家公司专门帮助那些想要摆脱现有生活,在世界的另一处改头换面、重新生活的人。他们制造了乔丹遭遇车祸死亡的假象,乔丹的家人获得了一笔赔偿金,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乔丹很快就后悔了,他不愿以这种狼狈的方式退出原来的生活。想念家人的他希望回归家庭,但脱身策略公司的人强行将乔丹送到日本,严格监视他的生活。乔丹无意中发现以前的同事兼好友亚历克斯与脱身策略公司有过联系。难道这一切都是圈套?

秋野玉茜[3](2021)在《“放养的孩子上哈佛” 引发对中西方教育的热议》文中研究说明从小被"放养"教育的中国女孩丁丽晴同时被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五所世界顶尖名校录取,一时间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而大洋彼岸的"虎妈"也同样培养出了考取哈佛大学的女儿,但她用的方法是与丁家截然不同的"圈养式"。

贺莎莎[4](2020)在《《新黑人:阿兰·洛克传》(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篇翻译报告的原文节选自2018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非虚构奖和2019年普利策传记奖的小说《新黑人:阿兰·洛克传》,其作者是加州大学研究黑人文化的教授杰弗里·C·斯图尔特。笔者选取小说的第四章为翻译材料。这部作品讲述了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之父阿兰·洛克的一生,包括他成为第一位获得罗氏奖学金的黑人学者,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以及之后的漫长学术历程。文本所涉背景是非裔美国人所处的种族分歧时代,在时代背景和家庭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诞生了以洛克为代表的黑人文学家,政治家。第四章介绍了主人公在哈佛大学的求学经历,在此期间,他学业成绩优异,严于律己,能力出众,结识了许多志趣相投的良师益友,最终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在白人精英学生中崭露头角,向世人展现了二十世纪初期新黑人的形象。节选材料属于人物传记类文本,文本特点是真实性,历史性和文学性,据此,译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目的原则侧重于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连贯原则侧重于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原则侧重于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在这三个原则的指导下笔者对第四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使译作更加贴合传记类文本的特点。本篇翻译报告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的简述,包括翻译任务来源、翻译文本简述及项目意义;第二部分介绍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文本翻译和译后校对三部分;第三部分是结合翻译文本实例进行分析。从多角度选取文本实例,以目的论为指导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第四部分为翻译实践总结。

周莹[5](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徐欣蕊[6](2020)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游戏场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移民潮所带来的问题,美国社会掀起轰轰烈烈的进步运动。在城市改革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问题倍受改革者关注。随着这一时期西方玩耍伦理的转变,改革者发现,美国许多城市缺乏适合玩耍的空间。玩耍空间不足造成的恶果已经显现,比如,城市儿童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于是,改革者提出在城市中建设游戏场的主张,以期改变这一现状。美国的游戏场运动由此发轫。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游戏场运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八十年代至1906年。在这一时期,运动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大城市,波士顿、纽约、芝加哥、费城是领军者。其特点是城市各自为阵,城市之间的交流较少。第二阶段是1906年到20世纪二十年代,游戏场运动全国化。1906年4月,美国游戏场协会在首都华盛顿成立,标志着游戏场运动从区域性向全国性转变。在这一阶段,美国游戏场协会成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协会不仅对已经建成的游戏场展开调研,为筹建中的游戏场提供建议,还从学校游戏场的建设、游戏场指导员的培养和游戏场立法,共三个方面推动游戏场运动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游戏场运动在全美形成蔚为大观之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游戏场改革者以科学研究成果作为游戏场建设的依据,具有相当的可靠性、科学性,容易获取社会的认同。第二,游戏场改革者所创建的一整套科学、可行的多方位游戏场理论体系,试图将儿童培养为理想的公民,迎合美国进步时代的主流价值观。第三,游戏场改革者所倡议的游戏场,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匹配、相适应的城市生活空间,以满足成年人在工作之余的游憩休闲需求,以及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玩耍天性。这三方面原因又分别反映出游戏场改革者的“科学观”“公民观”和“生活观”,是美国进步时代城市改革者思想的三重面貌。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美国游戏场运动趋于平静,但这场运动至少从三个层次上,给美国历史造成的深远影响。首先,游戏场运动为美国有意识地开拓游憩休闲领域揭开序幕。其次,游戏场运动从城市外在的物理面貌和内在的精神生活双重角度,影响美国城市的发展历程。最后,游戏场运动加深了城市儿童生活空间的制度化程度,将城市儿童的生活空间进一步与其他城市空间相分离。

王颖[7](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邹丽丹[8](2019)在《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外汉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是清代诗词研究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目前国内对其了解严重不足,系统化的学术史梳理也刚起步。北美汉学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他们对清代诗词的考察呈现给我们的是异质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研究果实。虽然深受欧洲汉学传统的影响,北美汉学独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使它产生了与欧洲学术传统不同程度的断裂和新变,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本文以美国汉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为背景,梳理北美汉学家对清代诗词研究的学术史,追溯北美汉学视阈下清代诗词研究范式的演变轨迹,挖掘成果背后的历史、政治、文化因素。二战后,美国区域研究兴起,汉学研究作为东亚研究的一部分,以推行西方政治-经济范本为主要特征,以了解敌情进而改变中国为终极目标。朝鲜战争的失利,越南战争和民权运动的推波助澜迫使美国精英知识阶层调整东亚研究的重心,联邦政府和私人基金会加大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投入。在思想文化层面,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弥漫着浓烈的反叛西方文化传统和打破既有文学经典构成的气息,汉学界大规模地译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并以此作为一种批判武器,这给中国古典诗词移入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中国词选》自1965年与西方读者见面后,在1969年和197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1972年,由着名汉学家白之主编的《中国文学选集》被当作教材进入美国高校。同年,“垮掉派教父”雷克斯罗斯编译的《中国女诗人》直指西方经典作家阵营中的女性失语症。1975年,英语世界第一部大型中国文学选集《葵晔集:中国历代诗词曲选集》向读者完整地呈现中国诗歌传统。20世纪80-90年代以耶鲁大学对区域研究人员和院系按照学科进行重新整合为标志,北美汉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各派文艺理论风起云涌,北美汉学界阐释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论工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时期,英语世界第一部清代断代诗词选集《待麟集:清代诗词》(1986)问世。诺顿世界文学选集丛书之《中国文学选集》(1996)和《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1994)让我们看到清代诗词在更加广阔视野中的呈现面貌。叶嘉莹先生清词研究的语义学与阐释学互补的模式,《哥伦比亚元、明、清诗选》(1986)诗画互印的审美趣尚以及对明清青楼诗词、朱彝尊情词、陈子龙诗词研究的多元化视角形成这一阶段北美清代诗词解读的复合式话语。新世纪之交,在不断涌现的文化理论的影响下,北美清代诗词的研究模式呈现出走向文化研究的发展态势。李惠仪将明清易代定义为“文化和传统的危机”。方秀洁、曼素恩、舒衡哲、孙康宜对于清代缙绅阶层诗歌创作的考察融合了文化策略和身份政治学的研究理路。函可流放生活中的诗歌研究和齐皎翰对基督教诗歌的研究背后潜藏的权力和社会斗争清楚地表明了文化研究与生俱来的政治指向性。管佩达以比丘尼诗歌对社会关系的建构作为切入点展开研究。伊维德和管佩达编选的《彤管:帝制中国时期的女作家》试图打破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女性写作的边缘化态度,客观呈现中国女性文学文化史。近十年来,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机制的确立对于推动双方学术交流和对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中文版《剑桥中国文学史》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问世是中美跨文化交流实践中的重要成果。对明清诗词研究的跨文化交流和学术对话也极大地推动了清代女性诗词研究体系的建构,从历史视角考察清代女性诗词是对传统闺阁视阈的一种拓展,女性对诗词编辑工作的主动性介入以及女性游历诗词的系统化研究更进一步丰富了清代女性诗词研究的主题。本文以清代诗词文本为本位,研究视域限定于北美地区,研究对象是北美汉学界“以文本为中心”的广义学术研究历史状貌,祛除了通过汉学家个体为单位的研究模式对北美古典诗词研究所具有的发展性和动态性的遮蔽,从而更有利于考察北美汉学发展与清代诗词研究模式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便于做出跟进式的后续研究。

吴丽玲[9](2019)在《关于《勇敢做唯一的自己》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勇敢做唯一的自己》由担任台湾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兼教授的郭瑞祥所着。作者的前半生在别人眼里几乎是完美的人生。他先后毕业于台湾市立建国高级中学、台湾大学本科、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硅谷找到了年收入几百万的工程师职业,并与漂亮妻子结婚后被邀请到台湾大学任管理学院院长。但作者进入人生的后半期后,本人患上了癌症,失去了世界上最爱的人。经历这种痛苦后,他知道了人生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么顺利,所以作者在作品中呼吁只有勇敢去挑战才是真正的人生。这部作品中,作者叙述了自己过去的经验,他经历了种种困难和逆境后最终考上了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硅谷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在译者看来,这本书是为在读大学生和所有为前途而苦恼的待业学生准备的书,所以译者选择了这个作品。该作品是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5年5月出版的,分为3个部分。这部作品有9万6千字,分为3个部分,共有16个人生课程。译者选译了其中的一,二部分和第三章节的前二部。原文有5万多字,韩国语译文有7万多字。在作品翻译实践结束后,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翻译实践中的感受前提下,编写了实践报告。本报告由序言,翻译项目介绍,翻译分析前准备,翻译案例分析,结语等四个部分组成。序言部分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叙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翻译项目介绍中主要对作品内容,作家和作品的影响进行了概括,翻译前分析和总结。

毛歆[10](2019)在《美国高等教育阶段STEM教育性别失衡问题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世纪之交,STEM教育意味着前进、解决问题、学习和推动创新以迈入新的水平和阶段的先进教育理念。作为世界上首个提出STEM教育理念的国家,美国在推行STEM教育的几十年中,不断探索、反思、调整,所取得的成就足以引起世界的瞩目,所积累的经验教训更值得我们去汲取。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基于女性主义理论,从现象探析、原因分析和改善措施三方面,对美国高等教育阶段STEM教育中性别失衡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讨论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并从不同的维度对有关该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确立女性主义为研究理论基础,明晰了以现象、问题、解决举措为基本的研究思路;并对本研究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主要对美国STEM教育的发展脉络以及美国高等教育阶段STEM教育性别失衡现象及社会危害进行了概述。总体来说,美国高等教育阶段STEM教育性别失衡的表现集中在女性入学前准备不足、学位获得明显不足以及女性毕业后进入STEM领域发展的人数不足等方面。STEM领域的性别失衡使美国劳动力市场失去半数人口的科学潜力支持,会阻碍女性在STEM领域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并且,女性性别视角欠缺也将阻碍STEM教育自身的发展完善。第三部分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阶段STEM教育性别失衡的原因:女性自身特质对其专业与职业选择的影响、成长与教育经历对女性专业与职业选择的影响、女性难以进入和留任STEM行业等三方面。其次,阐述了美国全社会为推进STEM领域两性平等而做出的努力。在联邦政府层面,女性在STEM领域谋求发展的平等权利得到了教育立法与政策的保障,美国政府及相关机构还为促进女性在STEM领域发展施行了多项举措。在社会组织层面,将促进STEM领域两性平等视为己任,并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而妇女组织层面,在促进女性自身觉醒和激起全社会对STEM教育性别失衡问题的关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校层面,实施了利于女性进入STEM专业的入学政策和项目。第四部分为对美国推进STEM领域两性均衡发展措施的反思。认为美国在针对高等教育阶段STEM领域性别失衡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关注性别失衡现象的存在,明确了改善失衡现象的目标,并持续多年为改善性别失衡问题而努力,最终形成了政府、社会组织、高校三方联动的改善体系。当然,美国STEM领域性别失衡问题的解决并非尽善尽美,仍然存在:少数族裔女性需要进一步关注、对影响女性在STEM领域发展的家庭因素未予以足够重视与国家利益能否与女性利益高度一致等问题。

二、哈佛大学的中国女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佛大学的中国女孩(论文提纲范文)

(1)写作何以成为哈佛大学唯一一门必修课程——南希·萨默斯与赫明珠、于海琴的对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乐做写作桥梁:希望对中国学生有帮助,期待与中国同行沟通合作
二、自小热爱写作:写作是标记世界的方式,写作关乎人生方向确定
三、研究两个领域:修订是写作的核心,反馈是写作的过程
四、理念行动并行:创建哈佛本科生写作项目,追踪哈佛本科生写作发展进程
五、哈佛写作文化:写作是哈佛本科生唯一一门必修课,高密集写作贯穿大学四年课程
六、引领自我发现:写作让学生深入思考,说与写的过程非常不同
七、开设写作工作坊:教会学生寻求和聆听反馈,打造全心投入的写作社区
八、一万小时定律:写作须“入迷”+多练习,像作者一样去阅读
九、直面心中恐惧:找出自己的脆弱所在,勇敢地写出更好的文章
十、关于学术规范:写作应具创造性和探索性,须杜绝“剽窃”“抄袭”

(3)“放养的孩子上哈佛” 引发对中西方教育的热议(论文提纲范文)

STOCKINGCAPTIVITY教育理念的终极对决虎妈“圈养式”与丁家“放养式”
    耶鲁虎妈的“圈养式”教育
    丁家的“放养式”教育
PERSONALITYGUIDE个性化教育少管,多引导&
    教育最讲究个性化
    家庭教育应“少管,多引导”
F AMOUSSCHOO打开名校的钥匙——不矫饰
    名校最看重社会活动能力
    选择能发挥特长的专业
    哈佛大学——我的申请书更像一部小说
TRUSTLOVE渴望信任因为信任让我们感到安心感受到爱

(4)《新黑人:阿兰·洛克传》(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原文
译文
翻译报告
    第一章 翻译任务简介
        1.1 翻译任务来源
        1.2 翻译实践简述
        1.3 翻译实践意义
    第二章 翻译理论简介
        2.1 功能目的论的形成和发展
        2.2 功能目的论的翻译法则
    第三章 翻译过程介绍
        3.1 译前准备
        3.2 文本翻译
        3.3 译后校对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词汇层面的翻译
        4.2 文化差异的翻译
        4.3 句子层面的翻译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实践的收获与不足
        5.2 对今后翻译实践的思考与启发
    参考文献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6)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游戏场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写作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 美国城市玩耍空间的困境
    一、世纪之交的美国城市、儿童与改革者
    二、玩耍伦理的演变
    三、玩耍空间的缺失
    小结
第二章 美国游戏场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的先驱者
    二、全国性协会的成立及作用
    三、改革者努力的方向
    小结
第三章 游戏场运动盛行的原因
    一、改革者的“公民观”
    二、改革者的“生活观”
    三、改革者的“科学观”
    小结
第四章 美国游戏场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在美国休闲发展史中的作用
    二、在美国城市历史中的地位
    三、对美国儿童生活的影响
    四、反思与启迪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思路与框架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4.2 个案分析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5.6 本章小结
第6 章 结语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图目录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致谢

(8)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北美汉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二、北美古典诗词研究的“文论本位”倾向
    三、北美清代诗词“文本本位”研究的缺位
    四、研究范围和分期理由
第一章 20 世纪50—70 年代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兴起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区域研究兴起与东亚研究重心的转移
        一、美国汉学研究的政治-经济模式:李又安《人间词话》译介
        二、美国汉学研究的人文-社会模式:《中国文学批评方法:从孔子到梁启超》
    第二节 美国反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古典诗词选集的涌现
        一、词选作为一种批评方式:《中国词选》(1965)
        二、引入中国诗歌传统:《葵晔集:中国历代诗词曲选集》中的清代诗词
        三、对清词经典化地位的认同:白之《中国文学选集》中的清初与晚清词
    第三节 西方女性经典作家的失语与清代女性诗歌选集的滥觞
        一、“垮掉派教父”雷克斯罗斯对清代女性诗作的译介
        二、北美中国女性古典诗歌选集意义的再思考
第二章 20 世纪80-90 年代后期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发展期
    第一节 美国汉学的新趋势与清代诗词阐释理论的多元化
    第二节 清代断代诗词选集的出现及其意义:
        一、清代诗词的异域经典重构:《待麟集:清代诗词》(1986)
        二、诗画互印的审美趣尚:《哥伦比亚元、明、清诗选》(1986)中的清代题画诗
    第三节 世界文学选集丛书中的清代诗词
        一、文本家族:宇文所安《中国文学选集》(1996)
        二、对“纯文学”的“拓”与“破”:梅维恒《哥伦比亚中国古典文学选集》(1994)
    第四节 多维度诗词研究的人本主义批评向度
        一、重审边缘化创作主体:保罗·若普的明清青楼诗歌研究
        二、“男性主体视角”与“越界说”:方秀洁的朱彝尊情词研究
        三、“情”与“忠”合一的诗学主张:孙康宜的陈子龙诗词研究
    第五节 叶嘉莹的清词研究:语义学与阐释学互补的研究模式
第三章 新世纪之交北美清代诗词研究的深入期
    第一节 走向文化研究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李惠仪对清诗研究的文化视角
        一、历史记忆与审美超越
        二、易代创伤与清诗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诗歌研究透现缙绅阶层的文化心理
        一、方秀洁:洪亮吉怀旧诗研究
        二、孙康宜:钱谦益的诗歌创作与历史地位
        三、曼素恩:完颜恽珠与《正始集》
        四、舒衡哲:奕寰诗歌研究
    第四节 “物”文化作为研究的切口:施吉瑞《随园:袁枚的人生、文学批评与诗歌创作》(2003)
    第五节 宗教文化作为清代诗歌研究的进路
        一、严志雄:流放诗僧函可
        二、齐皎翰:基督教诗歌研究
        三、管佩达:比丘尼诗歌研究
    第六节 女性诗歌研究的里程碑:伊维德、管佩达《彤管:帝制中国时期的女作家》(2004)
第四章 近十年北美清代诗词研究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视野中的诗词研究学术对话
    第二节 中国文学史中英文版本的跨文化反响
        一、《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中的清代诗词
        二、《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清代诗词
    第三节 施吉瑞的郑珍自然诗研究——跨文化生态主义视角
    第四节 清代女性诗词研究体系的建构
        一、易代女性诗学:国族创伤性别越界
        二、拓展闺阁视阈:文化视角历史视角
        三、主题研究细化:女性游历女性编者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关于《勇敢做唯一的自己》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

(10)美国高等教育阶段STEM教育性别失衡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STEM教育
        1.4.2 高等教育
    1.5 研究的理论依据
    1.6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美国高等教育阶段STEM教育中的性别失衡问题
    2.1 美国STEM教育概述
        2.1.1 美国STEM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2.1.2 美国高等教育阶段的STEM教育
    2.2 美国高等教育阶段STEM教育性别失衡现象
        2.2.1 女性入学人数不足、入学前准备不足
        2.2.2 女性学位获得不足
        2.2.3 女性就业人数不足
    2.3 高等教育阶段STEM教育性别失衡造成的后果
        2.3.1 阻碍了女性在STEM领域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2.3.2 美国STEM产业将失去半数人口的科学潜力支持
        2.3.3 女性视角不足将阻碍STEM教育自身的发展完善
第3章 美国高等教育阶段STEM教育性别失衡现象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3.1 美国高等教育阶段STEM教育性别失衡问题成因分析
        3.1.1 女性自身特质对其专业与职业选择的影响
        3.1.2 成长与教育经历对女性专业与职业选择的影响
        3.1.3 女性进入和留任STEM行业的不利因素
    3.2 美国应对高等教育阶段STEM教育性别失衡问题的举措
        3.2.1 美国联邦政府采取的政策与措施
        3.2.2 社会组织促进STEM领域两性平等的举措
        3.2.3 妇女组织促进STEM领域两性平等的举措
        3.2.4 美国高校实施利于女性进入STEM专业的入学政策和项目
第4章 美国推进STEM领域两性均衡发展措施的成效与反思
    4.1 美国社会所取得的利于高等教育STEM领域性别均衡的成果
        4.1.1 女性在STEM领域学习境况得到改善
        4.1.2 女性在STEM领域职业参与状况得到改善
    4.2 对美国推进STEM领域两性均衡发展的举措的反思
        4.2.1 美国推进两性均衡发展的举措的成功之处
        4.2.2 美国推进两性均衡发展的举措的不足之处
    4.3 美国改善STEM领域性别失衡问题举措对中国的启示
        4.3.1 中国政府应对STEM教育领域性别失衡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指导意见
        4.3.2 中国应呼吁高校为女性创造更好的STEM学习环境
        4.3.3 中国应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共同为改善STEM领域性别失衡问题而努力
        4.3.4 中国的妇女组织应为推动STEM教育领域性别均衡竭力奔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哈佛大学的中国女孩(论文参考文献)

  • [1]写作何以成为哈佛大学唯一一门必修课程——南希·萨默斯与赫明珠、于海琴的对话[J]. 南希·萨默斯,赫明珠,于海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01)
  • [2]脱身策略[J]. 查尔顿·佩特斯,余书华. 译林, 2021(05)
  • [3]“放养的孩子上哈佛” 引发对中西方教育的热议[J]. 秋野玉茜. 风采童装, 2021(01)
  • [4]《新黑人:阿兰·洛克传》(第四章)翻译实践报告[D]. 贺莎莎. 河南大学, 2020(02)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游戏场运动研究[D]. 徐欣蕊.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7]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北美汉学视阈下的清代诗词研究[D]. 邹丽丹. 吉林大学, 2019(02)
  • [9]关于《勇敢做唯一的自己》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D]. 吴丽玲. 延边大学, 2019(01)
  • [10]美国高等教育阶段STEM教育性别失衡问题探析[D]. 毛歆.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哈佛的中国女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