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好参赛文章ABC(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楠[1](2021)在《金柏松动画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范士红[2](2021)在《小学教师领导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体,是学校变革的关键力量。近年来,随着教师赋权运动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不断推进,“让教师成为领导者”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倡导,教师领导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教师领导强调将学校的领导权力赋予教师,让教师承担领导者的角色和任务。有效的教师领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整个学校受益,包括提高学校的组织效率、形塑学校文化及提高学校的领导能力,促进教师领导者自身的专业发展及专业共同体的合作和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和改善。学校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领导的研究,应该回答两个问题:“谁在领导”和“如何领导”,即什么样的教师能够成为领导者,教师领导者通过哪些行为发挥领导影响。以此为目标,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两名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深度访谈为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并辅以观察记录、文件和研究日记等的分析,探讨S小学教师领导的实践样态,描述和解释教师领导者的特质和教师领导者的实践作为,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教师领导实践的因素。本研究的结论如下:一、虽然理论上所有的教师都有可能且应该成为教师领导者,然而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教师都是领导者或者能够进行领导实践。教师要想成为领导者,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其自身也需要具备一些特质。影响教师成为领导者的特质包含三个方面:人格特质、专业特质和领导特质。专业权威和职业情怀是教师领导者最基本的专业特质;对课程变革的敏感和执行力是教师领导者最显着的专业特质。积极认真、精力旺盛、喜欢挑战,是教师领导者的主要人格特质。正直、乐于分享、善于沟通,是教师领导者主要的领导特质。另外,教师个人的成长经历也影响了领导角色的建构。二、教师领导者在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实践行为包含三个维度:引领和示范班级课程与教学、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参与学校决策与变革。其中,“引领和示范班级课程与教学”是教师领导实践的最基本维度,这主要来源于教师领导者的专业权威;“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领导者发挥领导影响的最直接方式,教师领导者藉此与共同体成员合作并实现专业成长;教师领导者“参与学校决策与变革”的维度中,参与动机与参与方式主要来自于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需要。三、学校环境中同时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因素,影响着教师领导的实践。本研究发现的支持教师领导的因素包括学校文化、领导角色和人际关系、教师个人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四个方面;阻碍教师领导的因素则表现为缺乏时间、缺少明确的学校愿景、校长的有限支持以及缺少系统的科研引领的支持。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了“重建学校文化,营造信任合作的共同体氛围;发挥学校管理者在识别、支持和培养教师领导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觉察自身的特质,觉醒教师领导意识;开展教师领导教育,提高教师领导者的知能;进一步丰富教师领导的理论研究”五个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有更多的教师领导者在学校变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黄薇[3](2021)在《基于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都说写作是语文教育中的“老大难”问题。学生不愿写、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是写作中的三大主要问题,像三座大山,不仅压在学生身上,还压在教师身上,在教学中教师存在不想教、不会教、不知道教什么的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生写作动力不足造成的不愿写,二是由于学生生活、写作经验较为缺乏造成的没得写,三是学生语文经验缺失造成的不会写。其中动力不足造成的不愿写是写作中的根本问题,意即动力的缺失是根本性的缺失,学生不喜欢写作、害怕或不愿写作,主要是“动力型”困难所致,其直接后果就是写作能力的不足。写作学习和教学中关于“写作的原动力是什么”的问题便很自然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潘新和教授对此提出了与叶圣陶先生所主张的应试与“应世”(应付学习、生活、工作之需)动力学相反的“应性”“存在性”的动力学——言语生命动力学。这是一种以人的本性、内在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的生命欲求为基础的动力学,也是本论文的研究理论基础。本论文分引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引言包括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综述。正文部分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概述。言语生命动力学是潘新和写作教学观的核心内容,言语生命动力学这一写作教学发展新理念也是潘新和教授的首创。这是基于对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本体论的思考与探索,基于对百年语文教育理论范式的反思所提出的理论猜想——以写作为本位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范式。该范式认为言语教学是语文表现的目的,在言语表现中又以写作为先,写作高于阅读,言语生命是写作本位教学观的核心概念。第二章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笔者通过对写作教学现状研究的相关文献及对回收所教班级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写作教学中主要存在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言语动力不足;写作内容匮乏,言语表现模式化;写作评改功利化,言语生命意识受压抑三方面的问题。从言语生命动力学角度看,写作教学忽视学生言语主体存在性,写作教学方法模式化,应试思想根深蒂固,考试标准评改作文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三章言语生命动力学应用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本章通过分析于漪老师和熊芳芳老师体现言语生命意识的写作教学理念和实践,总结与反思笔者实习期间的写作教学课,力图从实践层面进一步认识该理论,同时也在实践层面支持了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第四章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应用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将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运用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有利于更新教师的写作教学理念,有效改善学生写作兴趣低、动力不足、模式化言说和教师写作评改功利化的写作教学现状。本章结合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应用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分析,从写作前“唤醒和激励语词惊异,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教学过程中“转变写作教学观念,牧养学生言语个性”;写作后“重视写作评价,呵护言语生命”三个维度,构建基于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框架体系。结论部分对本文的观点和论述进行总结说明,肯定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对当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这一理论在实际教学层面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的实践与探索。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指导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是改善写作教学中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言语表现模式化、教师写作评改功利化现状的有益尝试。
郭岩[4](2021)在《“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试题研究 ——以2016年-2020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桥”系列比赛,旨在以汉语为桥,促进世界交流与合作。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踏上汉语之桥,“汉语桥”系列比赛越来越完善。而其中发展最久、比赛体系最为成熟的就是“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的试题编排、舞美设计和选手的汉语水平,都代表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最高水平。“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试题以汉语知识和汉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主要考查内容。大赛委员会每年都会在官网发布参考题库,总决赛试题是参考题库的精华所在,既能够全面考查选手的汉语能力,又能在比赛过程中弘扬中华文化之美。本文以总决赛试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总决赛试题的题型、内容、方式、测试目的和考查重点等多方面的分析研究,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发展方向,以期对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同时也为参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选手提供备赛建议。
陈如洁[5](2021)在《核心素养导向的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研究 ——以石家庄市H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能力有待提高。笔者以石家庄市H中学为例,收集学生真实的作文文本,逐篇分析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书面叙事可读性不强、叙述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不具体、缺乏真情实感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叙事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因此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提升作文教学效果是当今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本论文针对学生书面叙事存在的问题,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培养研究。依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对学生的书面叙事能力培养应该从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出发,指向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素养综合发展,这些素养的培养需要在学生的书面叙事培养中进行具体化。本论文根据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提出书面叙事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方面的目标和内容,并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引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将书面叙事教学和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针对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作文情境,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叙事中心不明确的问题,主张借助课文资源进行教学,突出叙事中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针对书面叙事可读性不强、内容空洞的问题,通过阅读和讲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设置故事情节使叙事波澜起伏,刻画人物形象丰富叙事内容,模仿故事提高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学生的书面叙事能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希望通过以上方面的教学实践,学生的书面叙事能力能够有所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汪琬琦[6](2020)在《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文中提出地方作家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创作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但目前学界对地方作家的研究并不充分,从研究对象上看,对知名作家个案的研究多,对地方作家群体的研究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单一的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多,地方作家的特征和困境研究少。即便是研究了地方作家存在的问题,也是描述现象多,揭示实质少。为此,笔者深入中部城市临淮,通过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文本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筛选并建立了9个作家个案,从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产链条、作家生存状态三个维度对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进行描述分析。最后发现,临淮作协的许多功能濒临瘫痪,本该扶持作家发展的作协体制却成了临淮作家结构性压力的来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扩大经费来源、细化会员管理、开放资源系统、强化服务职能四个建议。
唐碧蓉[7](2020)在《高中生周记激励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周记是写作教学的手段,是学生每周一次的练笔方式。周记容易出现情感粗糙、可读性差、消极应付等问题,本文以高中生周记激励模式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研究法、图表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试图从激励的角度提出对策解决这些问题。具体从教师和学校两个方面展开对高中生周记激励模式的论述,目的是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欲望、提高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论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缘起、意义、现状和方法。第一章是简述周记的概念和类别,概括了周记的写作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等,并且结合周记容易出现的问题、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和激励理论提出高中生周记的激励模式,为后文教师和学校激励模式的撰写工作打下基础。第二章旨在探讨高中生周记的教师激励模式。从周记的评语、评比和刊印文集对学生进行感情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等激励模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周记,不断创造出优秀文本。第三章重在阐述学校的激励模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和调动资源,利用广播、校刊等载体对学生的周记进行配乐朗诵,并采取竞赛、征集作品、向外刊和微信公众号荐稿等方式对学生实行竞争激励、表率激励和荣誉激励等,让学生发现写作的价值,感受周记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最后是结语,呼吁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序列性的周记训练,除了在写作技巧上给予指导,也要充分发挥激励的功能。
解菲[8](2020)在《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研究》文中指出201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书写教育不只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然而当笔者走进高中语文课堂后发现,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不容乐观,而且高中语文教学基本不涉及汉字书写内容,这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作文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书写能力训练的主张。本文所言的书写是指对学生进行汉字书写教育,并通过书写训练提高学生书写能力。论文围绕这一主张,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第一个层面,力图从理论上廓清和论题相关领域的问题。首先,围绕“书写教育的呈现”问题,明确了书写教育在语文课程中不仅呈现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教学中,还包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其次,围绕“高中作文教学的课程要求”问题,廓清了高中作文教学不仅强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还强调高中阶段要继续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接下来,围绕“书写能力”这一核心词语展开研究,明确了书写能力指的是语文课程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廓清了书写能力训练的基本标准是:书写时应该遵循汉字结构规律、遵守笔顺规则、掌握正确书写姿势以及端正书写态度。最后,笔者通过对高中作文书写的研究综述发现,当前没有研究者对作文书写做整体单独的研究。因此,本论题研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个层面,为了更好地实施高中作文书写训练,笔者对高中生真实的作文书写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从调查问卷、观察学生书写情况以及对教师进行访谈三个维度展开。笔者对反馈回来的信息做了数据统计,获得以下信息:学生日常书写状态、学生作文书写情况、学生对书写知识掌握情况及教师对学生作文书写指导情况。并根据书写能力训练的基本标准对高中生的作文书写能力作出基本评价: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欠缺。究其原因是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书写处于放任态度;教师自身书写能力欠缺,不敢对学生进行指导;高中生语文综合素质差;课业负担繁重;网络时代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但笔者认为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高中语文教师对书写教育认识有偏颇。最后,笔者根据调查中出现的作文书写问题,并结合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性地提出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作文书写能力训练的策略。一是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专业素养。具体是教师要建构对汉字书写教育的课程认识并积极参加书写活动。二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具体是在作文指导环节教师用“下水文”引领书写;在作文批改环节关注学生作文书写情况;在作文讲评环节渗透书写指导。三是建构高中作文教学“N+1”课堂,重点突破书写问题。四是借助网络写作环境,引发学生对书写的兴趣。具体是鼓励学生建构版面意识;定期举行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整体书写训练。最后是针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分层训练。具体是及时对高中生作文书写作诊断性评价,找出差异;实施分层训练。
陈叶凤[9](2020)在《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写作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然影响个体的思维能力和进入社会后的交际活动,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目前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利于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急需探寻可以改善当前写作教学现状的良策。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初中写作教学迎来了改革的契机。笔者在进行该研究前做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和研究工作,即文献分析法;编写了关于初中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下微写作活动概况的调查问卷,即问卷调查法;将以往的写作教学案例和当今的网络微写作教学案例展开比较和分析,即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几种研究方法的使用,争取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本文研究的是基于腾讯QQ和微信软件下的微写作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一共分为五章。前两章是相关基础理论和研究依据的阐释;第三章是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四章探讨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模式,主要从教学理念、内容、策略和课外延伸等方面阐述如何在QQ和微信平台下,利用微写作增强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初中生语文能力的目的;第五章关于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示例与反思,对前文涉及的部分教学模式和策略进行初步的尝试和运用。本论文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具备一定的新颖性,提出了改善传统写作教学的策略,以初中生在QQ和微信平台下的写作为例,通过网络微写作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希望能够给一线教师们带来一些启示,重视初中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下的微写作活动,科学指导与评改,切实提升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马鸿兴[10](2020)在《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文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学生表达和创新等能力的综合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作能力越发能反应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也越发重要。但是,当下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依然存在——学生言之无物,教师无计可施。夏丏尊先生是我着名的语文教育家,他有着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语文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他受内外文化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同时,在丰富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对作文教学的深入研究下,其作文教学思想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初中作文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在语文教育百花齐放的当下,为了找寻语文教育的本心,改变学生对写作的认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以及树立教师对于作文教学的自信心,鉴于笔者在任教过程中对于作文教学改进的迫切性认识,结合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笔者展开了关于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首先,笔者在引言中明了了本次研究的缘由、目的和意义,以及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阐述,明确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其次,笔者以文献分析法探寻了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的形成原因和发展阶段,从而更好地探究了夏丏尊的作文教学思想内容,并得出了一定的启示;接着,笔者根据夏丏尊思想内容的五个部分,针对教师和学生展开了对其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调查,而后分析了存在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笔者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夏丏尊思想制定了改进策略:主动更新理念,转变作文态度、课内课外结合,增强作文兴趣、提高专业认知,重视作文教学、重视小品文练习,督促习惯养成、夯实作文评价,敢于突破创新,并在自身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性应用,同时,笔者以小品文写作练习为例,开展了更详尽的应用实践案例,确定了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对初中作文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
二、写好参赛文章ABC(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写好参赛文章ABC(论文提纲范文)
(2)小学教师领导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通过教师领导促进学校变革,是教育研究的新议题 |
(二)“教师成为领导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 |
(三)我国教育变革的实践,需要识别和培育更多的教师领导者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教师领导的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一)教师领导的缘起 |
(二)教师领导的发展 |
(三)教师领导教育的发展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一)对西方教师领导理论引进和介绍 |
(二)基于不同视角对教师领导展开研究 |
(三)对不同实践情境下的教师领导实践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的启示 |
(一)教师领导的研究从概念理解走向实践行动 |
(二)教师领导教育成为研究的热点 |
(三)我国本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理论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资料的收集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效度 |
(六)研究伦理 |
第三章 教师领导的概念探究与理论基础 |
一、教师领导的概念探究 |
(一)教师领导的内涵 |
(二)教师领导者特质的构成 |
(三)教师领导实践维度 |
(四)影响教师领导的因素 |
(五)教师领导的功能 |
二、教师领导的理论基础 |
(一)分布式领导理论 |
(二)领导特质理论 |
(三)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 |
(四)教师赋权增能理念 |
(五)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四章 谁在领导——教师领导者的特质 |
一、L老师作为教师领导者的特质 |
(一)人格特质 |
(二)专业特质 |
(三)领导特质 |
二、Z老师作为教师领导者的特质 |
(一)人格特质 |
(二)专业特质 |
(三)领导特质 |
三、小结 |
第五章 如何领导——教师领导实践 |
一、L老师的领导实践 |
(一)引领和示范班级课程与教学 |
(二)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 |
(三)参与学校决策与变革 |
二、Z老师的领导实践 |
(一)引领和示范班级课程与教学 |
(二)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 |
(三)参与学校决策与变革 |
三、小结 |
第六章 影响教师领导的因素 |
一、支持教师领导的因素 |
(一)学校文化 |
(二)领导角色和人际关系 |
(三)教师个人因素 |
(四)外部环境因素 |
二、阻碍教师领导的因素 |
(一)缺乏时间 |
(二)缺少明确的学校愿景的支持 |
(三)有限的校长支持 |
(四)缺少系统的科研引领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教师领导者特质的研究结论与分析 |
(二)教师领导实践的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三)影响教师领导因素的研究结论与分析 |
二、研究建议 |
(一)重建学校的文化,创建信任合作的共同体环境 |
(二)发挥校长在识别、支持和培养教师领导方面的作用 |
(三)教师应该觉察自身的特质,觉醒教师领导意识 |
(四)开展教师领导教育,提高教师领导者的知能 |
(五)进一步丰富教师领导的理论研究 |
三、研究反思 |
(一)本研究的贡献 |
(二)本研究的局限 |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及实录 |
附录2 S小学享受教育课程体系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基于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现实原因 |
2.实习经历 |
3.文献整理发现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案例分析法 |
(四)研究综述 |
1.关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研究 |
2.关于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的研究 |
一、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概述 |
(一)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的提出背景 |
1.语文学科性质的论辩 |
2.颠覆与超越:言语生命动力学写作本位的提出 |
(二)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解释 |
1.言语生命 |
2.言语生命意识 |
3.言语生命动力学 |
4.写作动机 |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高中生言语生命动力缺失的现状 |
1.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言语动力不足 |
2.写作内容匮乏,言语表现模式化 |
3.写作评改功利化,言语生命意识受压抑 |
(二)我国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
1.忽视学生言语主体存在性 |
2.写作教学方法模式化 |
3.应试思想根深蒂固,考试标准评改作文 |
三、言语生命动力学应用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 |
(一)基于言语生命动力学视角看于漪作文教学 |
1.唤起言语表现欲,激发写作内驱力 |
2.发展言语想象力,为写作插上双翅 |
(二)基于言语生命动力学视角看熊芳芳作文教学 |
1.言语想象力:言语生命的翅膀 |
2.语文教师:言语生命意识的实践者和传递者 |
(三)基于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 |
1.开展话题探讨,激发写作兴趣 |
2.下水作文展示,写法鉴赏运用 |
3.学生写作练习,呵护言语表现 |
四、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应用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
(一)唤醒和激励语词惊异,激发写作兴趣 |
(二)转变写作教学观念,牧养言语个性 |
1.言传身教:做身体例行的写作者 |
2.养护言语想象力 |
(三)重视写作评改,呵护言语生命 |
1.尊重言语生命差异性,顺应言语生命天性 |
2.挣脱应试标准束缚,维护言语生命表现欲 |
3.作文评改对话心灵,呵护言语生命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试题研究 ——以2016年-2020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针对整套试题的研究 |
1.2.2 针对比赛试题中某一类别试题的研究 |
1.2.3 从汉语国际教育角度对试题进行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试题形式研究 |
2.1 总决赛试题题型统计 |
2.2 总决赛试题出题形式 |
2.2.1 图片形式 |
2.2.2 音频形式 |
2.2.3 视频形式 |
2.2.4 现场表演形式 |
2.2.5 朗读文字形式 |
第3章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试题内容研究 |
3.1 中文知识类试题 |
3.1.1 语音 |
3.1.2 词汇 |
3.1.3 语法 |
3.1.4 汉字 |
3.2 中华文化常识类试题 |
3.2.1 文学 |
3.2.2 艺术 |
3.2.3 科学技术 |
3.2.4 中外交流地理成就 |
3.2.5 民俗 |
3.3 中国国情类试题 |
3.4 中国文学艺术类试题 |
3.5 中国科技、教育与职业发展类试题 |
3.6 演讲类试题 |
第4章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试题特点 |
4.1 形式多样 |
4.1.1 演出形式 |
4.1.2 出题形式 |
4.2 题目严谨 |
4.2.1 形式服务于内容 |
4.2.2 知识点全面 |
4.2.3 难易结合 |
4.3 与时俱进 |
第5章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试题启示 |
5.1 对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的借鉴意义 |
5.1.1 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 |
5.1.2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
5.1.3 注重文化教学 |
5.1.4 加强国情教学 |
5.2 给参赛选手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核心素养导向的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研究 ——以石家庄市H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核心素养理念对写作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
2.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问题解决的现实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1.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理论探索 |
2.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教学实践创新 |
(三)研究现状 |
1.关于叙事及叙事能力的研究 |
2.关于初中生书面叙事能力的研究 |
3.关于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能力的研究 |
4.核心素养导向的书面叙事能力培养 |
(四)研究方法 |
1.作文成品分析法 |
2.课堂观察法 |
3.访谈法 |
(五)书面叙事能力培养的要求 |
1.书面叙事语言知识要求 |
2.书面叙事思维能力要求 |
3.书面叙事审美文化要求 |
一、七年级书面叙事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叙述缺乏真情实感 |
(二)叙述缺少引人入胜的情节 |
(三)叙述不能围绕中心展开 |
(四)缺少打动人心的细节描写 |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作文问题成因分析 |
(一)教师方面 |
1.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不足 |
2.作文训练脱离具体情境 |
3.口语书面语教学分离 |
(二)学生方面 |
1.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缺乏 |
2.学生作文思维能力不强 |
三、核心素养导向的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建议 |
(一)搭建作文情境,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
1.利用真实的情境 |
2.搭建拟真的情境 |
(二)突出中心,培养逻辑思维 |
1.借助课文,提炼中心 |
2.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
(三)借助故事培养书面叙事能力 |
1.阅读和讲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 |
2.故事情节设置,提高逻辑思维 |
3.故事人物描写,提高形象思维 |
4.模仿故事,培养书面叙事能力 |
(四)依托互联网,丰富作文形式 |
1.信息共建共享,培养搜集素材能力 |
2.作文展示空间开放,激发作文动机 |
3.网络互动及时,优化作文评改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困难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
二、地方文学生态对作家的影响 |
第二章 环境:文学组织、文学期刊和文学活动 |
第一节 文学组织 |
一、不受重视的作协 |
二、由个体推动的作协改革 |
第二节 文学期刊:亟待改革的《淮河》 |
一、刊物形式混乱 |
二、稿件质量堪忧 |
三、改革之路 |
第三节 文学活动 |
一、会议例行公事 |
二、比赛意义重大 |
三、采风流于形式 |
四、培训资源匮乏 |
五、其他文学活动 |
第三章 链条:文学生产诸环节的游移与脱落 |
第一节 生产 |
一、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贫乏 |
二、写:体裁的转向与题材的坚守 |
第二节 流通 |
一、发布平台的变与不变 |
二、自费出版是绝对主流 |
第三节 评介 |
一、评论的困境 |
二、奖项的失衡 |
第四节 接受 |
一、读者的缺席 |
二、与市场博弈 |
第四章 作家: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 |
第一节 社会轨迹与文学生涯 |
一、相似的社会轨迹 |
二、文学道路与线索人物 |
第二节 身份认同问题 |
一、体制迷梦 |
二、文学工人 |
三、外部认同 |
第三节 存在与意义 |
一、严肃的生存问题 |
二、寻找写作的意义 |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发现的问题 |
一、作协体制探析 |
二、临淮作协的问题 |
三、严格的审查制度 |
第二节 可能的建议 |
一、扩大经费来源 |
二、细化会员管理 |
三、开放资源系统 |
四、强化服务职能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陈念新初次访谈纪要 |
附录2:吕家禾初次访谈实录 |
附录3:杨廷芝访谈实录 |
附录4:邱元田访谈实录 |
附录5:庄羽访谈实录 |
附录6:陈念新二次访谈实录 |
附录7:吕家禾二次访谈实录 |
附录8:程惠荪访谈实录 |
附录9:周亚丁访谈实录 |
附录10:唐玉雯访谈实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中生周记激励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生周记激励模式的提出 |
第一节 周记的概述 |
一、周记的概念与类别 |
二、周记与作文的差异 |
三、周记容易出现的问题 |
第二节 周记的重要性 |
一、周记的写作功能和教育功能 |
二、周记的调节和管理功能 |
三、周记的教学反思功能 |
第三节 周记激励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要求发挥激励功能 |
二、从需要层次理论看周记的激励 |
三、从目标理论看周记的激励 |
四、从期望理论看周记的激励 |
第二章 高中生周记的教师激励模式 |
第一节 情感对话评语激励 |
一、字词句段点评激励 |
二、周记全文总评激励 |
第二节 班级周记评比激励 |
一、一周优秀周记和“周记之星” |
二、周记高手和金牌小作家等系列荣誉称号 |
第三节 周记刊印成集激励 |
一、精彩语录集激励 |
二、优秀周记选文集激励 |
第三章 高中生周记的学校激励模式 |
第一节 校园广播配乐朗诵和饰墙激励 |
一、校园广播配乐朗诵激励 |
二、周记佳作饰墙激励 |
第二节 校园周记竞赛和征集激励 |
一、校园“十佳周记”竞赛激励 |
二、校园文学作品征集激励 |
三、校刊刊印和稿费激励 |
第三节 周记佳作荐稿激励 |
一、校外刊物荐稿激励 |
二、微信公众号推文激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高中生作文中的汉字书写不容乐观 |
(二)高中语文教学基本不涉及汉字书写内容 |
二、选题意义 |
(一)纠正高中语文教师对汉字书写教育的偏见 |
(二)有利于提升高中生作文综合能力 |
三、作文教学与书写界定 |
(一)作文教学 |
(二)书写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法 |
(三)观察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与书写研究概述 |
一、书写教育内容在语文课程中的呈现与分析 |
(一)集中呈现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教学中 |
(二)包含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中 |
二、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课程要求的解读 |
(一)强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 |
(二)在语言应用中继续打造书写能力 |
三、书写能力基本阐释 |
(一)书写能力的界定 |
(二)书写能力训练的基本标准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学生的书写训练课实施研究 |
(二)关于考场作文中的书写研究 |
(三)对高中作文教学问题反思研究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情况简介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对象 |
二、调查情况统计与分析 |
(一)高中生问卷调查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关于高中生汉字书写规范性测试》情况统计与分析 |
(三)观察高中生书写情况统计与分析 |
(四)高中语文教师访谈具体内容 |
三、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的基本评价 |
(一)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欠缺 |
(二)作文书写能力欠缺产生的影响 |
四、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欠缺原因分析 |
(一)高中语文教师对书写教育的认识有偏颇 |
(二)高中生语文综合能力欠缺的影响 |
(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
(四)归因分析 |
五、调查结论 |
第三章 加强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训练的策略 |
一、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专业素养 |
(一)建构对汉字书写教育的课程认识 |
(二)积极参加书写活动,提升自身书写能力 |
二、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书写的指导 |
(一)在作文指导环节,教师用“下水文”引领书写 |
(二)在作文批改环节,关注学生作文书写情况 |
(三)在作文讲评环节,渗透作文书写指导 |
三、建构高中作文教学“N+1”课堂,重点突破书写问题 |
(一)高中作文教学“N+1”课堂实践简介 |
(二)针对作文书写问题的“N+1”课堂设计案例及分析 |
四、借助网络写作环境,引发学生对书写的兴趣 |
(一)鼓励学生建构版面意识 |
(二)开展“书写版面设计”大赛 |
(三)对学生进行整体书写训练 |
五、针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分层训练 |
(一)对学生作文书写作诊断性评价,找出差异 |
(二)尊重差异,分层训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网络微写作 |
二、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 |
第二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兴起和发展 |
一、自发:网络微写作的兴起 |
二、自觉:网络微写作的发展 |
三、网络微写作与大作文的关系 |
第三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特征 |
一、即时性 |
二、真实性 |
三、碎片式 |
第四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意义 |
一、促进写作形式多样化 |
二、激发初中生的写作兴趣 |
三、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 |
第二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的依据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教育即生活 |
二、语文核心素养 |
三、学习动机理论 |
四、微写作理论 |
第二节 现实依据 |
一、大作文难度大 |
二、写作兴趣不浓 |
三、网络写作普遍 |
第三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方案与实施 |
二、教师网络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三、学生网络微写作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二节 基于现状调查下网络微写作教学的困境 |
一、写作功利化,训练研究欠缺 |
二、写作随意化,规范指导不够 |
三、写作分离化,整体计划不强 |
四、写作封闭化,利用资源有限 |
第三节 产生网络微写作教学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写作理念较落后 |
二、未纳入正式课程 |
三、与大作文相冲突 |
四、生活视野欠开阔 |
第四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模式探讨 |
第一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教学理念 |
一、规范性:纳入正式写作计划 |
二、创新性:重视激发写作创意 |
第二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教学内容 |
一、有序的主题写作训练 |
二、多样的分项写作训练 |
三、精彩的活动写作训练 |
第三节 初中网络微写作的教学策略 |
一、听说带写 |
二、以读促写 |
三、立规明写 |
四、随心实写 |
五、花样评写 |
第四节 善用网络平台推广微写作成果 |
一、创建家校公众号公布美文 |
二、成立家校交流群关注过程 |
三、巧用腾讯新闻储写作素材 |
四、登录电子图书馆自我学习 |
第五章 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示例与反思 |
第一节 “寄写于玩,图文并茂”——《学写游记》课例展示 |
第二节 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缘由 |
1.个人经历 |
2.背景介绍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相关概念界定 |
2.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概述 |
(一)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
2.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的发展阶段 |
(二)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1.写作应有的态度 |
2.写作的基本法则 |
3.创办校刊杂志,鼓励学生创作 |
4.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
5.重视作文评价 |
(三)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
1.写作与生活相结合 |
2.创建写作平台,鼓励写作 |
3.重视写作意义,转变教学态度 |
4.读写结合,训练与技巧相结合 |
5.作文评价多样化 |
三、基于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 |
(一)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 |
1.调查范围 |
2.调查内容 |
3.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构分析 |
4.教师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结构分析 |
(二)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及问题 |
1.应用现状 |
2.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四、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改进 |
(一)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
1.主动更新理念,转变作文态度 |
2.课内课外结合,增强作文兴趣 |
3.提高专业认知,重视作文教学 |
4.重视小品文练习,督促习惯养成 |
5.夯实作文评价,敢于突破创新 |
(二)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小品文写作练习为例 |
1.练习形式及要求 |
2.练习效果 |
3.问题与反思 |
反思与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初中语文作文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二 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三 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现状访谈提纲(教师) |
四、写好参赛文章ABC(论文参考文献)
- [1]金柏松动画理论研究[D]. 王佳楠. 西华大学, 2021
- [2]小学教师领导的个案研究[D]. 范士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D]. 黄薇.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试题研究 ——以2016年-2020年为例[D]. 郭岩. 安阳师范学院, 2021(02)
- [5]核心素养导向的七年级学生书面叙事能力培养研究 ——以石家庄市H中学为例[D]. 陈如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6]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D]. 汪琬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1)
- [7]高中生周记激励模式研究[D]. 唐碧蓉.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8]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研究[D]. 解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9]初中网络微写作教学研究[D]. 陈叶凤.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10]夏丏尊写作教学思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马鸿兴.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