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焦病及其防治措施

羊焦病及其防治措施

一、绵羊焦虫病及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吕照勇[1](2021)在《基于羊巴贝斯虫球状体蛋白3(SBP3)基因的检测方法建立》文中提出巴贝斯虫广泛分布在世界的温带、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巴贝斯虫不同于弓形虫、疟原虫等顶复门原虫,其顶端复合体除了有微线体(Microneme)、棒状体(Rhoptry)之外,还有球状体(Spherical bodies),但并未发现致密颗粒(Dense granules)的存在。本研究从我国分离的6株羊巴贝斯虫基因组DNA和c DNA中扩增SBP3基因全长序列,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及结构特征与遗传进化分析,以阐述我国羊巴贝斯虫SBP3的基因学特征和各个虫株间的分类关系;并以其为靶标分子分别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巢式PCR检测方法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方法,以满足不同检测目的的需求;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SBP3重组蛋白,并制备了其多克隆抗体,为评价SBP3作为免疫学检测候选抗原的潜力提供了生物学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从我国分离的6株羊巴贝斯虫基因组DNA和c DNA中扩增了SBP3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进行基因序列比对、结构特征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羊巴贝斯虫SBP3基因无内含子,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敦煌株、莫氏巴贝斯虫宁县株/河北株和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天祝株的SBP3基因全长分别为3 195 bp、3 351 bp和3 348 bp;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分离的六株羊巴贝斯虫可分为2个种,其中莫氏巴贝斯虫内可能存在2个亚种。2.以我国6株羊巴贝斯虫SBP3基因为分子靶标,通过序列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了可检测我国6株羊巴贝斯虫的荧光定量PCR、鉴别检测两种羊巴贝斯虫的巢式PCR和鉴别检测两个种羊巴贝斯虫及莫氏巴贝斯虫两个亚种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子检测方法。这三个分子检测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感染羊的吕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和绵羊无浆体均无交叉反应,对羊巴贝斯虫基因组DNA最低检测限为0.5 pg-10 pg。3.以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SBP3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出不含信号肽序列的SBP3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BXJSBP3,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并进行诱导表达和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大小为130 k Da的重组蛋白(r BXJSBP3)成功表达,同时在2、4、6和8小时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经超声破碎和可溶性分析,发现其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进行表达;对r BXJSBP3进行纯化以及浓度测定,获得浓度为200μg/m L的可溶性r BXJSBP3;以纯化的r BXJSBP3免疫试验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对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其能够特异性识别r BXJSBP3和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裂殖子天然SBP3蛋白。该研究为进一步评价SBP3作为免疫学检测候选抗原的潜力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生物学材料。

李维晓[2](2017)在《天津地区莫氏巴贝斯虫PCR检测法建立及绵羊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羊寄生虫病严重制约着养羊业的发展,被寄生虫感染的羊只,生长发育迟缓。饲料回报率低,减少了产奶以及产肉量。严重时还会导致怀孕母羊早产、流产,部分病羊会发生死亡,直接使经济收益下降。本试验采集天津地区5个羊场的粪样577份,采用多种方法检测粪便中的寄生虫卵,进行天津地区绵羊感染线虫状况的调查。在此期间,发现部分羊的血液内存在疑似巴贝斯虫样的原虫,因此建立了其PCR检测方法,且应用该新建方法对50份绵羊全血样品进行检测,与传统的Giemsa染色法进行比对,经过序列比对,其同源性为98%。1.天津地区绵羊肠道线虫的流行病学调查本试验从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对天津市5个羊场的577份绵羊粪便进行寄生虫检测,其中有3个大型羊场,2个小型羊场。检测方法包括,饱和氯化钠漂浮虫卵法、水洗沉淀法、碘染色法以及饱和蔗糖漂浮虫卵法。结果:检测到圆线虫虫卵,天津本地羊的感染率为6.97%。其中羔羊的感染率为12.86%,生长羊为6.74%,育肥羊为0.81%。羔羊的感染率明显高于生长羊,而生长羊的感染率又大于育肥羊。从内蒙古引进的绵羊的感染率(78.26%)远远大于天津本地羊的感染率(6.97%);小型羊场的感染率(19.20%)大于大型羊场的感染率(3.20%)。结论,天津地区的绵羊线虫感染情况虽不严重,但也不容忽视,要积极预防,重视引进羊的寄生虫感染情况的监测。2.绵羊莫氏巴贝斯虫PCR方法的建立及优化本试验通过染色镜检结果,选取核酸检测样本建立绵羊梨形虫的分子检测法,并设置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的梯度来进行优化,选扩增产物特异性高、产率稳定的温度和循环次数作为PCR检测法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PCR反应的最佳体系为94℃预变性5 min;94°C变性1 min,56°C退火90 s,72°C延伸1 min,共循环39次;72°C延伸10 min,4°C保存。在本试验中建立的PCR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将特异性引物应用于新建PCR方法。初步断定本次检测出的梨形虫为莫氏巴贝斯虫。3.新建绵羊巴贝斯虫PCR方法的应用应用新建莫氏巴贝斯虫PCR检测方法对50份绵羊全血进行检测,与传统的Giemsa染色法进行比对并且选取两条序列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在50份羊血样品中,PCR法检出的阳性样品有13份,阳性率为26%(13/50),Giemsa染色法检出的阳性样品有8份,阳性率为16%(8/50)。PCR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样品,与Giemsa染色发检出的阳性样品符合率达100%。利用NCBI上BLAST序列比对,,序列与GenBank中莫氏巴贝斯虫(登录号:CP011906.1)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8%。本次PCR检测出的绵羊血液原虫为莫氏巴贝斯虫。

朱宏宏[3](2017)在《犬弓首蛔虫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组织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弓首蛔虫病(Toxocariasis)主要是由犬弓首蛔虫(Toxocara canis,T.canis)寄生于宿主小肠而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该病具有世界性分布的特点,有数据显示,世界各地T.canis的感染率为0.9%64.7%。其感染性虫卵不仅可以感染犬,还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及人类,能引起眼睛幼虫移行症(Ocular larva migrans,OLM)、神经幼虫移行症(Nerve larvae migration,NLM)、隐秘幼虫移行症(Cryptic larval migration,CLM)和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 larva migrans,VLM),导致严重的病理综合征。因此,该病在兽医公共卫生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是脂质转运蛋白家族成员之一,通常是在卵生非哺乳动物的卵巢外组织中合成,经卵黄原蛋白受体(Vitellogenin receptor,Vg R)介导的胞吞作用进入卵巢,分解为卵黄蛋白(Yolk protein,YP)、卵黄脂磷蛋白(Lipovitellin,Lv)、卵黄高磷蛋白(Phosvitin,Pv)等功能性物质。研究发现,Vg不仅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元素,还具有促进动物卵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粒子载体、生物标志物、抗氧化活性、免疫防御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发现,陆续展开了对有齿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dentatum)、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vitrinus)等寄生虫卵黄原蛋白的相关研究,而有关犬弓首蛔虫Vg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论文在实验室已有的T.canis转录组数据基础上,对犬弓首蛔虫卵黄原蛋白(T.canis-vg,Tc-vg)基因进行了克隆、原核表达和组织定位等相关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Tc-vg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Tc-vg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为一个完整的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大小为5082 bp,可编码169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质量为198 kDa,等电点为6.19。信号肽在线预测显示其N端含有一个信号肽,裂解位点在18-19 aa处。由在线软件分析显示该蛋白在一级结构上以亲水性为主;含有三个功能结构域:VitellogeninN、DUF1943(domain of unknown function)以及v WD(von Willebrand factor type D domain)。二级结构中含有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在线分析Tc Vg磷酸化位点显示该蛋白中存在三种主要的磷酸化氨基酸,即磷酸化苏氨酸(p Thr)、磷酸化酪氨酸(p Tyr)和磷酸化丝氨酸(p Ser)共44个,分别为7、19、18。亚细胞定位分析为分泌通路;功能预测显示参与脂质分子的转运过程。根据Blast比对发现Tc-vg与猪蛔虫(Ascaris suum)、美洲钩虫(Necator americanus)和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 briggsae)的相似性高达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Tc-vg与A.suum(ERG83573)的亲缘关系最近;与N.americanus(XP013298422)、线虫(Pristionchus pacificus,KKA71696)、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KIH69020)、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CDJ93502)、胎生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viviparus,KJH46366)等的亲缘关系次之。2.Tc-vwd与Tc-duf1943结构域的克隆运用PCR技术,克隆获得了Tc-vg基因的两个功能结构域(Tc-duf1943和Tc-vwd)。其中,Tc-vwd结构域长度为834 bp,ORF长度为816 bp,编码272 aa,预测蛋白分子量大小为31.15 kDa,等电点为5.12。犬弓首蛔虫v WD(T.canis-v WD,TcvWD)蛋白主要参与发病机理的生物学过程。Tc-duf1943结构域长度为882 bp,ORF大小为864 bp,编码288 aa,预测成熟蛋白分子量为33.25 kDa,等电点为9.57。犬弓首蛔虫DUF1943(T.canis-DUF1943,Tc DUF1943)蛋白主要具有脂质定位和有机物质运输的生物学过程。3.Tc-vwd/pET28a与Tc-duf1943/pET28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原核表达按照TaKaRa公司的质粒提取试剂盒的说明对Tc-vwd/pMD19-T、Tc-duf1943/pMD19-T和pET28a等质粒进行提取,酶切之后目的基因与pET28a进行连接,转化E.coli DH5α细胞,平板培养过夜,挑取单个白色菌落培养,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Tc-vwd/pET28a与Tc-duf1943/pET28a转化E.coli BL21(DE3)表达菌,挑取单菌落培养,当OD600值达到0.61.0时,加入IPTG进行诱导表达,同时对菌液进行IPTG浓度梯度和时间梯度的优化,筛选最佳的诱导条件。结果显示重组蛋白TcvWD与Tc DUF1943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中TcvWD大小约为40 kDa,Tc DUF1943大小约为35 kDa;TcvWD蛋白于37°C,0.4 m M的IPTG诱导6 h时表达量最高,Tc DUF1943在37°C,0.4 m M的IPTG诱导4 h时表达量最高。4.TcvWD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Western blot检测对Tc-vwd/pET28a/BL21进行大量表达,离心收集包涵体沉淀,8 M尿素溶解,纯化上清,将重组蛋白TcvWD免疫新西兰白兔,2-3周免疫一次,共免疫四次,当效价大于1:50000时进行最终采血制备抗血清,对所得抗体进行效价、浓度、纯度测定。结果显示TcvWD融合蛋白纯度较高,所得抗体效价为1:512000,浓度为0.82 mg/ml,纯度合格。Western blot显示TcvWD能够与免疫抗血清反应,而不与免疫前血清反应,即TcvWD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免疫组化试验。5.Tc-vg特异性表达和Tc Vg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方法检测Tc-vg基因的组织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Tc-vg基因在犬弓首蛔虫雌、雄虫肠道、生殖道和体壁均有表达,其中肠道表达量最高,体壁、生殖道次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Tc Vg的组织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Tc Vg在雌虫、雄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肠道中高量表达,在生殖道和体壁如肌肉细胞、子宫和输精管内有较弱表达。

张子楼,周鹏飞[4](2016)在《羊链球菌与血虫混合感染病的诊治》文中指出羊链球菌病即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是由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全身性出血性败血症及浆液性肺炎与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本病绵羊最为易感,山羊次之。绵羊焦虫病即绵羊梨形虫病,是由寄生在绵羊红细胞中的巴贝斯虫或泰勒虫引起,发病率和死

祁子显[5](2016)在《一起牦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牦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养殖者过多的饲喂精料或采食过量谷物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类的饲料,在瘤胃内产生了大量乳酸并蓄积而引起的以前胃机能障碍为主的牛全身代谢障碍的一种疾病。本文介绍了一起牦牛瘤胃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治疗措施,分析发病原因,以免发生类似疾病。

刘广臣[6](2016)在《羊焦虫病及其防治》文中提出2015年5月上旬6月,承德县多个肉羊养殖场的绵羊出现了体温增高,呼吸困难、食欲减少,发病率、死亡率偏高,特别是羔羊,体弱和月龄小的羊多见,经调查了解,进行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绵羊焦虫病。1发病特点绵羊焦虫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发病率高的主要在以放牧为主养羊场,绵羊被草蜱叮咬寄生后发病。同时,5月份干

陈勇,苏元君,刘建,雍军,牟桑[7](2015)在《藏绵羊蜱虫感染调查及防疫建议》文中提出若尔盖县是四川省藏绵羊养殖大县,年存栏67万余只。近几年以来,藏绵羊因蜱虫寄生引起的发病群体和数量增多,藏绵羊羔羊自然发病率、病死率很高,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地处该县的阿西茸乡尤为突出,呈现多年地方性流行趋势。根据深入调查与诊治情况,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及建议,供读者参考。

李延民[8](2015)在《牛羊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文中指出焦虫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主要通过蜱进行传播。调查结果显示,焦虫病主要发病于3-10月份,易发病于高原地带以及牛羊群居地。本文介绍了焦虫病的来源以及传播途径,并对如何控制该疾病进行具体论述。

邵小亚,付宏雅[9](2014)在《张家川县羊寄生虫病的调查》文中认为养羊业在张家川县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寄生虫病作为危害养羊业的疾病之一,影响羊业发展。本文总结了常见羊的寄生虫病,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建议,供参考。

卫九健[10](2013)在《我国部分地区羊球虫种类及梨形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寄生虫病(Parasitic disease)是严重危害养羊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球虫病(Coccidiosis)和梨形虫病(Piroplasmosis)则是常见的寄生虫病。这两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绵羊和山羊均易感染。绵羊和(或)山羊感染球虫(Coccidian)或梨形虫(Piroplasma)后,生长发育迟缓和繁殖性能下降,羊肉、羊奶、羊毛(绒)、羊肠衣及皮革的产量和品质均降低,严重时感染甚至死亡。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绵羊和山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计数法对采自我国部分地区的2639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对球虫阳性样品中的球虫卵囊进行收集和培养,并对球虫种类进行了鉴定。应用基于梨形虫18S rRNA基因序列的PCR对采自我国部分地区的465份血液样品进行了检查,并对梨形虫阳性样品进行虫种鉴定和种系进化分析。1.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羊球虫种类感染情况,为羊球虫病的防制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计数法对采自河南省部分地区、安徽省合肥市、重庆市云阳县、辽宁省朝阳市、吉林省双辽市、山东省东营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和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云南省昆明市等23个县市的2639份粪便样品(其中绵羊粪便样品1150份,山羊粪便样品1489份)进行了检查,对球虫阳性样品中的球虫卵囊进行收集和培养,并对球虫种类进行了鉴定。结果,球虫总感染率为95.72%(2526/2639),其中绵羊球虫感染率为96.43%(1109/1150),山羊球虫感染率为95.16%(1417/1489);共检出13种绵羊艾美尔球虫和12种山羊艾美尔球虫,绵羊艾美尔球虫分别为阿撒他艾美尔球虫(Eimeria ahsata)、巴库艾美尔球虫(E. bakuensis)、小型艾美尔球虫(E. parva)、贡氏艾美尔球虫(E. gonzalezi)、苍白艾美尔球虫(E. pallida)、颗粒艾美尔球虫(E. granulose)、温布里吉艾美尔球虫(E. weybridgensis)、类绵羊艾美尔球虫(E.ovinoidalis)、马尔西卡艾美尔球虫(E. marsica)、槌形艾美尔球虫(E. crandallis)、错乱艾美尔球虫(E. intricate)、浮氏艾美尔球虫(E. faurei)和斑点艾美尔球虫(E. punctata),山羊艾美尔球虫分别为阿普艾美尔球虫(E. apsheronica)、阿氏艾美尔球虫(E. arloingi)、艾丽艾美尔球虫(E. alijevi)、斑点艾美尔球虫(E. punctata)、苍白艾美尔球虫(E. pallida)、家山羊艾美尔球虫(E. hirci)、柯察艾美尔球虫(E. kocharli)、克氏艾美尔球虫(E. christenseni)、妮氏艾美尔球虫(E.ninakohlyakimovae)、山羊艾美尔球虫(E. caprina)、羊艾美尔球虫(E. caprovina)和约奇艾美尔球虫(E. jolchijevi)。羊球虫多为混合感染,其中绵羊为81.19%(807/994),山羊为71.39%(604/846);绵羊混合感染2~10种艾美尔球虫,优势虫种为马尔西卡艾美尔球虫、巴库艾美尔球虫和小型艾美尔球虫;山羊混合感染2~9种艾美尔球虫,优势虫种为家山羊艾美尔球虫、阿氏艾美尔球虫、克氏艾美尔球虫和艾丽艾美尔球虫。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月份、不同品种、不同饲养方式的绵羊和山羊感染的球虫种类不一,感染率也不相同,但优势虫种基本一致。本研究首次对湖羊球虫及其种类和不同月份羊球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绵羊和山羊球虫感染普遍,且多为混合感染,严重感染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在生产中,我们应该采取综合的防制措施来防止羊球虫病的发生,将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2.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羊梨形虫感染情况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羊梨形虫病的防制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应用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法和PCR(常规PCR和巢式PCR)对采自河南省部分地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云南省昆明市、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和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等22县市的465份羊血液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法共检出52份梨形虫阳性样品,感染率为11.18%(52/465);PCR共检出78份梨形虫阳性样品,感染率为16.77%(78/465)。应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后证明,所分离的羊梨形虫为吕氏泰勒虫(Theilerialuwenshuni)和莫氏巴贝斯虫(Babesia motasi)。研究表明,PCR比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法更敏感,更特异,能够鉴定到虫种并能检出血涂片镜检呈阴性的羊梨形虫阳性样品;共检出2种梨形虫,即吕氏泰勒虫和莫氏巴贝斯虫。3.为确定我国部分地区羊梨形虫分离株的种类,将分离的78株吕氏泰勒虫基因序列和8株莫氏巴贝斯虫基因序列分别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下载相关核糖核酸序列,应用Clustal X2.11软件分别进行比对及序列拼接,应用DNAStar7.5软件进行同源序列分析,应用Clustal X2.11和MEGA5.0等生物学软件分别对泰勒虫基因序列和巴贝斯虫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Blast比对和同源性分析时,分离的78株吕氏泰勒虫与T. luwenshuni(KC429038.1)的同源性为100%;在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上,分离的78株吕氏泰勒虫与T. luwenshuni(KC429038.1)在同一分支上;Blast比对和同源性分析时,分离的8株莫氏巴贝斯虫与B.motasi-Tianzhu(JX440506.1)的同源性为100%;在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上,分离的8株莫氏巴贝斯虫与B. motasi-Tianzhu(JX440506.1)在同一分支上。研究表明,本次调查分离的2种羊梨形虫(即泰勒虫和巴贝斯虫)分别为吕氏泰勒虫和莫氏巴贝斯虫。

二、绵羊焦虫病及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绵羊焦虫病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羊巴贝斯虫球状体蛋白3(SBP3)基因的检测方法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巴贝斯虫病概述
        1.1.1 病原
        1.1.2 巴贝斯虫病临床特征与治疗
        1.1.3 中国羊巴贝斯虫病概况及流行病学
    1.2 巴贝斯虫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2.1 病原学检查技术
        1.2.2 血清学检测
        1.2.3 分子生物学检测
    1.3 球状体蛋白研究进展
        1.3.1 顶复门原虫入侵过程
        1.3.2 巴贝斯虫膜表面相关蛋白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我国羊巴贝斯虫SBP3 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2.1 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DNA 的提取及cDNA 的制备
        2.2.2 pBluescriptⅡ SK(+)载体的线性化
        2.2.3 引物设计
        2.2.4 SBP3 基因的扩增
        2.2.5 SBP3 基因与pBluescriptⅡ SK(+)载体的连接和转化
        2.2.6 羊巴贝斯虫SBP3 基因序列分析
    2.3 结果
        2.3.1 羊巴贝斯虫SBP3 基因的扩增
        2.3.2 羊巴贝斯虫SBP3 基因序列分析
        2.3.3 基于巴贝斯虫SBP3 的遗传进化树构建
    2.4 讨论
第三章 基于SBP3 基因的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
    3.1 材料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试剂
        3.1.3 基因组DNA
    3.2 方法
        3.2.1 引物的设计
        3.2.2 荧光定量PCR条件优化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3.2.3 巢式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3.2.4 HRM的标准样品分析
        3.2.5 三种分子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3.2.6 三种分子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评价
        3.2.7 三种分子检测方法的重复性验证
    3.3 结果
        3.3.1 荧光定量PCR条件优化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3.3.2 巢式PCR扩增
        3.3.3 巢式PCR反应的优化
        3.3.4 HRM的标准样品分析结果
        3.3.5 三种分子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评价
        3.3.6 三种分子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评价
        3.3.7 三种分子检测方法的重复性验证
    3.4 讨论
第四章 球状体蛋白3 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4.1 材料
        4.1.1 主要仪器
        4.1.2 主要试剂
        4.1.3 试验动物
    4.2 方法
        4.2.1 羊巴贝斯虫SBP3 蛋白特性分析
        4.2.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4.2.3 pET-28a表达载体的线性化
        4.2.4 SBP3 基因的扩增
        4.2.5 pET-28a-BXJSBP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2.6 重组SBP3 蛋白的诱导表达
        4.2.7 重组SBP3 蛋白的纯化及浓度测定
        4.2.8 动物免疫
        4.2.9 多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分析
    4.3 结果
        4.3.1 羊巴贝斯虫SBP3 蛋白特性分析
        4.3.2 基因的扩增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3.3 重组SBP3 蛋白的表达纯化
        4.3.4 多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作者简历

(2)天津地区莫氏巴贝斯虫PCR检测法建立及绵羊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 我国羊线虫病的现状
        1.1 羊消化道内常见病原体
        1.2 生活史
        1.3 羊线虫流行病学
        1.4 国内研究进展
        1.5 致病作用
        1.6 症状及剖检变化
        1.7 诊治现状
        1.8 预防措施
    2 羊巴贝斯虫病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羊巴贝斯虫的主要种类
        2.2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2.3 巴贝斯虫国内外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2.4 羊巴贝斯虫病治疗和预防
    3 结语
第二章 天津地区绵羊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 方法
        2.1 采样方法
        2.2 寄生虫检测方法
    3 试验结果
        3.1 寄生虫感染率
        3.2 本次试验的寄生虫图片
        3.3 天津市饲养羊群的环境调查
    4 分析与讨论
        4.1 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4.2 不同养殖环境对寄生虫感染率的影响
        4.3 天津地区绵羊线虫寄生虫感染与年龄的关系
        4.4 规模化羊场管理方式对绵羊肠道寄生虫的防治的作用
第三章 天津地区绵羊莫氏巴贝斯虫PCR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1 材料
        1.1 绵羊血液样品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形态特征观察
        1.4 PCR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2 结果
        2.1 退火温度
        2.2 循环次数
        2.3 莫氏巴贝斯虫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3 讨论
        3.1 退火温度的影响
        3.2 循环次数的影响
        3.3 建立该检测方法的意义
第四章 莫氏巴贝斯虫新建PCR方法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引物的合成
        1.4 血液DNA的提取
        1.5 Giemsa方法检测
        1.6 新建PCR方法检测莫氏巴贝斯虫
        1.7 PCR产物的测序
        1.8 同源性分析
    2 结果
        2.1 血涂片检测结果
        2.2 新建PCR方法的检测结果
        2.3 测序结果
        2.4 同源性分析
    3 讨论
        3.1 本次试验分离得到莫氏巴贝斯虫
        3.2 PCR检测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3.3 研究羊莫氏巴贝斯虫病对养羊业的重要意义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3)犬弓首蛔虫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组织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1.1.1 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
        1.1.2 寄生虫对宿主行为的改变
        1.1.3 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1.2 卵黄原蛋白概述
        1.2.1 卵黄原蛋白的合成
        1.2.2 卵黄原蛋白的结构
        1.2.3 卵黄原蛋白的功能
    1.3 线虫卵黄原蛋白研究进展
    1.4 结语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试验技术路线
第三章 犬弓首蛔虫卵黄原蛋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1 试验方法
        3.1.1 生物信息分析软件
        3.1.2 进化关系分析
    3.2 结果
        3.2.1 TcVg信号肽预测
        3.2.2 TcVg理化性质分析
        3.2.3 TcVg卷曲螺旋预测与亚细胞定位分析
        3.2.4 TcVg二级结构预测
        3.2.5 TcVg功能结构域分析
        3.2.6 TcVg磷酸化位点分析
        3.2.7 TcVg系统发育关系
        3.2.8 TcVg功能预测
    3.3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Tc-vwd、Tc-duf1943结构域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试验结果
        4.2.1 Tc-vwd与Tc-duf1943结构域克隆
        4.2.2 阳性重组质粒的筛选
        4.2.3 TcvWD与TcDUF1943三维结构预测
        4.2.4 TcvWD与TcDUF1943功能预测
    4.3 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Tc-vwd、Tc-duf1943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试验结果
        5.2.1 Tc-vwd/pET28a和Tc-duf1943/pET28a表达质粒的构建
        5.2.2 TcvWD和TcDUF1943表达形式的鉴定
        5.2.3 TcvWD和TcDUF1943表达条件优化
    5.3 分析与讨论
第六章 TcvWD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Western blot检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试验结果
        6.2.1 TcvWD重组蛋白的纯化
        6.2.2 TcvWD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6.2.3 TcvWD多克隆抗体纯度的鉴定
        6.2.4 TcvWD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
    6.3 分析和讨论
第七章 犬弓首蛔虫卵黄原蛋白的组织分布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2 试验结果
        7.2.1 qRT-PCR的特异性
        7.2.2 Tc-vg半定量PCR检测
        7.2.3 Tc-vg的组织差异表达
        7.2.4 T. canis组织H&E染色
        7.2.5 TcVg在雌虫组织中的分布
        7.2.6 TcVg在雄虫组织中的分布
    7.3 分析与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羊焦虫病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特点
2 临床症状
3 病理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5 治疗
6 预防
7 体会

(7)藏绵羊蜱虫感染调查及防疫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发病情况调查
2蜱病流行特点与致病机理
    2.1流行特点
    2.2致病机理
3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3.1临床症状
    3.2剖检变化
4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检查
    4.1临床诊断
    4.2实验室诊断
    4.3综合诊断
5治疗与防疫建议
    5.1治疗
    5.2防疫建议

(8)牛羊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焦虫病的来源及传播途径
    1.1 病原以及流行情况
    1.2 临床症状
2 防治措施
    2.1 预防方法
    2.2 加强患病家畜的日常护理, 减少外出放牧, 补充精料
    2.3 做好检验检疫工作, 不从疫病流行区引进牲畜
3 总结

(9)张家川县羊寄生虫病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见羊的寄生虫病
2 防治羊的寄生虫病的措施
    2.1 卫生保健
    2.2 驱虫
    2.3 圈舍消毒
    2.4 清理圈舍粪尿
    2.5 期进行疫病调查

(10)我国部分地区羊球虫种类及梨形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文献综述
    1 球虫
    2 梨形虫
    3 结语
第一部分 我国部分地区羊球虫种类调查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二部分 我国部分地区羊梨形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梨形虫 18S 核糖体 RNA 基因种系发育关系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结论和创新点
    1 结论
    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寄生虫英文缩略表
个人简历

四、绵羊焦虫病及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羊巴贝斯虫球状体蛋白3(SBP3)基因的检测方法建立[D]. 吕照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天津地区莫氏巴贝斯虫PCR检测法建立及绵羊线虫病流行病学调查[D]. 李维晓. 天津农学院, 2017(01)
  • [3]犬弓首蛔虫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组织分布研究[D]. 朱宏宏. 西南大学, 2017(02)
  • [4]羊链球菌与血虫混合感染病的诊治[J]. 张子楼,周鹏飞. 中国畜禽种业, 2016(07)
  • [5]一起牦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J]. 祁子显. 中国畜禽种业, 2016(07)
  • [6]羊焦虫病及其防治[J]. 刘广臣.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03)
  • [7]藏绵羊蜱虫感染调查及防疫建议[J]. 陈勇,苏元君,刘建,雍军,牟桑. 草业与畜牧, 2015(05)
  • [8]牛羊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 李延民. 养殖与饲料, 2015(05)
  • [9]张家川县羊寄生虫病的调查[J]. 邵小亚,付宏雅. 甘肃畜牧兽医, 2014(11)
  • [10]我国部分地区羊球虫种类及梨形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 卫九健.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4)

标签:;  ;  ;  ;  

羊焦病及其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