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时俱进全面搞好图书馆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龙[1](2022)在《教育部高校图工委的坚守与担当》文中指出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于1981年应运而生,40年来坚守初心,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展望未来,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勇担使命,就要更自信地做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咨询、指导、协调等工作,更坚定地推进创新型、信息化、引领式的一流图书馆建设,更全面地完善现代化思想理论、整体化发展理念、智慧化服务理法、价值型思维理性,更精准地指导高校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更有效地促进人与信息的和谐共生关系,共创理论建设新境界、实践发展新高度、价值理性新贡献。
王世伟[2](2022)在《重新认知中国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方位》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从国家战略中关于发展智慧图书馆的导向出发,从智慧图书馆首次进入国家战略、建设数字中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大流行等角度,分析阐述了中国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方位。
赵春花[3](2021)在《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 ——以洱源县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则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重要衡量指标。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政府或社会组织向人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正在对这项公共文化服务产生深刻影响,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们通过网站、手机APP、便携式阅读器轻而易举地而且是跨越物理空间地进行阅读,获取知识信息。公共图书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优化服务,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更好满足于广大读者,既是应对挑战的必然要求,又是其发展绕不开的一个时代课题。本文把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作为切入点,选取云南西部县份——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为研究样本,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服务优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研究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的理论基础;其次收集了国家及云南省关于公共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权威资料以及洱源县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回顾了洱源县公共图书馆发展历程,并采用基于Lib QUAL+TM模型的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洱源县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准洱源县公共图书馆在服务上存在问题及原因,然后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洱源县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的对策。通过研究发现,近年来洱源县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在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群众需求上还存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政府“掌舵”式提供服务,图书馆事业发展受限;二是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管理者主观服务意愿不强烈;三是忽视了公民权益保障,需求表达不足;四是责任意识不强,考核评价缺位。针对于此,应采取的优化措施有:一是由“掌舵”到服务,优化内部管理;二是突出战略性地思考,优化发展思路;三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项目;四是强化责任意识,优化考核评估。洱源县公共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在服务中学习服务,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和价值,满足人们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拥有一席之地。
韩乐[4](2020)在《提升淮安市图书馆公共服务水平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只有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才能满足全国民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愿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制度,就必须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机制。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这是2017年习主席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部分内容,报告深刻揭示精神文化生活对于人民、国家的重要性。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单位,属于全社会的公共资源,在提供公共服务建设中统筹考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培养市民健康向上的文艺爱好,扩大和提升文化消费需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公共服务现状的学习了解,再结合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分析问题,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通过淮安市图书馆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对淮安市图书馆的公共服务现状有基础了解,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当前淮安市图书馆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上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分馆在图书配置和硬件设备上分配不均匀、利用不到位,在淮安市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上缺乏创新和志愿服务建设,本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淮安市图书馆没有充分利用好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这些问题制约了淮安市图书馆在公共服务水平上的提升。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读者以及比较分析,对淮安市图书馆在公共服务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再借鉴国内外图书馆在公共服务建设中的一些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对比学习下提出能够提升淮安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策略。本文主要结论包括:一是创新服务管理理念,重塑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建设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并以地域文化作为特色引导,鼓励淮安市图书馆与其他公共文化机构合作深入挖掘淮安特色资源,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二是不断延伸服务内容,开发多元化的服务产品,打造淮安市图书馆特色公益活动服务品牌,同时建设志愿服务队伍,扩大服务项目和内容;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加快资源更新和服务推广,紧跟新时代发展大潮,着力发展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为本市居民读者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公共服务,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蓝紫琪[6](2020)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思想、文化重地,在建设“研究型高校”、“书香校园”、“和谐校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数据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用户对图书馆服务有了新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逐渐朝数字人文与应用方向转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促进服务的多元化发展。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逐步改进和升级各项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但其整体发展仍相对缓慢,推广效果不甚明显,因此,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而言,创新服务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笔者首先以我国471所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调研的形式,对各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内的创新服务项目、内容和读者反馈进行了调查统计。其次,以山东省济宁学院图书馆为例,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调查其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开展情况,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最后,结合调查数据对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研究绪论,本章通过文献调研阐明了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同时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理论基础,本章分别对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图书馆创新服务用户满意度予以概念界定,并进一步介绍了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模式与原则。第三章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调查分析,本章通过网络调研的形式,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进行网络调查和统计分析。第四章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用户满意度调查分析,本章以济宁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形式,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的七个重要维度,分别是:阅读服务、图书资源服务、信息素养教育、数字智能咨询、智能技术应用、新媒体服务、学习共享空间服务。第五章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发展策略,本章根据前文研究提出了开展品牌化阅读推广、注重资源建设、加强学科服务力量、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合理进行空间规划的发展策略。第六章为结语,本章对本文的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进行了论述。
于淇楠[7](2017)在《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 ——以河南省郸城县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的双重背景下,中西部基层公共图书馆事业迎来了其发展的机遇期。基层公共图书馆是面向最普通社会大众的公共性文化服务组织,对于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信息素养的提升与精神生活的丰富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对城镇化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与问卷调查,对河南省郸城县基层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及读者需求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城镇化进程中郸城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定位与建设模式,结合国内外基层公共图书馆先进的发展经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设计了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为郸城县及中西部城镇化地区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孟新[8](2014)在《湖南省小学图书馆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小学图书馆是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事业,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它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小学教育的质量。该文首先梳理分析了国家和各省份的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诠释了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标准。并以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标准作为参照,通过对湖南省108所小学的调查发现小学图书馆建设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馆舍狭小、配套设施薄弱;二是馆藏图书内容陈旧、数量少;三是图书馆人员缺乏,素质不高;四是管理落后,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进而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的原因,提出图书馆人员编制不到位、购书机制僵化和全社会阅读文化的缺少是限制我省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根本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如下解决对策:首先从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职责,加大专项投入,明确图书馆人员编制及专业标准,优化购书机制,并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作为保障;其次作为学校要积极作为,建设好班级图书角、实现图书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扩大教师采购图书的权利,优化馆藏图书质量,提高图书馆员专业素养,鼓励家长参与管理,优化图书管理方式,提高图书使用效率;最后还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文化机构、家长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图书馆建设,培育阅读文化。
苏超[9](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曲蕴[10](2011)在《面向学习型城市的上海社区图书馆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社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搞好社区文化建设、进而达成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在上海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型城市与全民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切身体会到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与社区图书馆建设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以社区图书馆建设之于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为切入口,以上海市为例,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比较研究、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辅助以具体实例和统计数据,通过对现有国内外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大量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料。近十多年来,上海社区图书馆以其建馆总量最多、处于最基层、最贴近民众的独特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平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若与学习型城市构建的具体要求进行比较,即: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建设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提升民众内在价值。则发现,社区图书馆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资源配置不均影响全民学习目标的实现、建设水平差距和资源利用率低导致社区图书馆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下降、员工素质不高影响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等。这些问题的成因既有外部原因如财政体制缺陷、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有内部因素如管理观念滞后、队伍建设不力等等。它使社区图书馆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及其在学习型城市和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和影响。为此,迫切需要从财政拨款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管理理念转变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采取新的举措、新的尝试,推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本文以学习型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要求为基础,分别从体制、制度和管理角度,为上海社区图书馆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其一,建立新的财政投入拨款机制及其相应的管理体制,以完善上海现行的“总-分馆”型公共图书馆网络管理模式,缓解社区图书馆个体发展失衡的现状,从而保证全民参与学习、全民获得教育的目标;其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立法制度来保障各类社区图书馆平衡、科学的发展,从而保证民众可获得优质服务而满足其自身价值的提升;其三,树立新的社区图书馆管理理念,以进一步推动图书馆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从而充分体现图书馆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其四,从制度上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强社区图书馆员工队伍建设,从而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此外,本文也详细分析了以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为主的国外发达地区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概况及特色,归纳了他们在经费来源、管理体制、律法保障、资源配置、服务建设等方面所占据的优势,并且总结出一系列值得上海社区图书馆借鉴与学习的经验和理念。
二、与时俱进全面搞好图书馆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时俱进全面搞好图书馆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部高校图工委的坚守与担当(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40年的奋进历程 |
2.1 发展历程 |
(1)第一阶段:1981—1986 |
(2)第二阶段:1987—1998 |
(3)第三阶段:1999至今 |
2.2 历史性成就 |
(1)成立了全国高校图书馆领域的组织机构并接续发挥重要作用 |
(2)确立了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地位和功能并得到贯彻落实 |
(3)创立了馆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并促进高素质馆员队伍建设 |
(4)树立了“共商共建共享共治“的先进理念并指导文献保障与信息服务工作广泛开展 |
(5)建立了信息素质课程教育体系并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工作 |
(6)铸就了鲜明的图书馆精神并引领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现代化进程 |
3 40年的宝贵经验 |
3.1 实践经验 |
(1)坚持现代化方向 |
(2)坚持创造性思维 |
(3)坚持整体化建设 |
(4)坚持服务宗旨 |
(5)坚持学术标准 |
(6)坚持人文情怀 |
3.2 规律性认识 |
4 在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勇担使命 |
4.1 组织开展研究活动,建设创新型图书馆 |
(1)着重加强图书馆现代化问题的学术研究 |
(2)重点推进扎根中国的高善的创新型图书馆建设 |
4.2 切实整合咨询工作,建设信息化图书馆 |
(1)着重加强图书馆事业的整合咨询 |
(2)重点推进充满活力的高阶的信息化图书馆建设 |
4.3 积极承担指导责任,建设 “一流图书馆” |
(1)着重加强图书馆内涵式发展指导 |
(2)重点推进独具价值的高效的“一流图书馆”建设 |
4.4 全面提升协调能力,建设引领式图书馆 |
(1)着重加强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协调 |
(2)重点推进面向世界的高强的引领式图书馆建设 |
5 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开创未来 |
5.1 坚持和完善图书馆现代化思想理论,努力实现高校图书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1)全面深化中国式的图书馆现代化思想理论 |
(2)持续优化高校图书馆治理体系 |
(3)持续强化高校图书馆治理能力 |
5.2 坚持和拓展图书馆整体化发展理念,努力实现高校图书馆行业共同进步和创新发展 |
(1)全面更新新时代的图书馆整体化发展理念 |
(2)持续促进高校图书馆行业共同进步 |
(3)持续激励高校图书馆行业创新发展 |
5.3 坚持和整合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理法,努力实现高校图书馆事业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融合发展和充分发展 |
(1)全面创新战略性的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理法 |
(2)持续贯通高校图书馆事业融合发展 |
(3)持续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充分发展 |
5.4 坚持和弘扬图书馆价值型思维理性,努力实现高校图书馆事业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同步发展和协调发展 |
(1)全面壮大创造性的图书馆价值型思维理性 |
(2)持续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同步发展 |
(3)持续保障高校图书馆事业协调发展 |
6 结语 |
(2)重新认知中国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方位(论文提纲范文)
1 智慧图书馆首次进入国家发展战略 |
2 建设数字中国中的智慧图书馆 |
3 新发展阶段中的智慧图书馆 |
4 新发展理念下的智慧图书馆 |
5 新发展格局中的智慧图书馆 |
6 大变局大流行中的智慧图书馆 |
(3)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 ——以洱源县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有关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的研究 |
(二)国内有关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撑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公共图书馆 |
二、公共文化服务 |
三、公共图书馆服务 |
四、服务优化 |
第二节 理论支撑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本文的指导意义 |
第二章 洱源县图书馆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洱源县图书馆发展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体制机制 |
一、洱源县图书馆服务管理体制 |
二、洱源县图书馆服务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洱源县图书馆主要服务内容 |
一、图书借阅 |
二、信息咨询 |
三、阅读推广 |
四、送书下乡 |
五、网络服务 |
六、讲座活动 |
第四节 新形势下洱源县图书馆服务变革现状分析 |
一、洱源县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 |
二、洱源县级图书馆的变革与发展 |
第三章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读者满意度调查 |
第一节 参考Lib QUAL+TM模型的满意度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满意度分析 |
一、相关数据统计 |
二、对各项目的满意度分析 |
三、读者综合评价及意见建议分析 |
第四章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内部管理不健全,工作效率不高 |
二、藏书数量少,馆舍基础设施落后 |
三、服务内容不丰富,缺乏多样性 |
四、服务覆盖面小,群体针对性不强 |
五、服务标准不清晰,缺乏有效评估体系 |
第二节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掌舵”式提供服务,图书馆事业发展受限 |
二、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管理者主观服务意愿不强烈 |
三、忽视了公民权益保障,需求表达不足 |
四、责任意识不强,考核评价缺位 |
第五章 优化洱源县图书馆服务的对策 |
第一节 由“掌舵”到服务,优化内部管理 |
一、完善组织和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服务 |
三、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大投入力度 |
四、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改善办馆条件 |
第二节 突出战略性地思考,优化发展思路 |
一、着眼长远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二、注重群众参与,突出共商共建共享 |
三、推进总分馆制建设,盘活县域阅读资源 |
四、适应信息化发展,打造县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
第三节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项目 |
一、进行需求调查,有的放矢地开展服务 |
二、延伸服务领域,拓展形式多样的服务 |
三、重视形象宣传,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 |
四、关注公民权益,增强对特殊群体的服务 |
第四节 强化责任意识,优化考核评估 |
一、完善服务标准,重视读者意见 |
二、引入第三方评估,接受社会监督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致谢 |
(4)提升淮安市图书馆公共服务水平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共图书馆 |
2.1.2 公共文化服务 |
2.1.3 图书馆公共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提升淮安市图书馆公共服务水平的现状分析 |
3.1 淮安市图书馆提供公共服务内容和取得成效 |
3.1.1 提供公共服务的内容 |
3.1.2 取得成效 |
3.2 淮安市图书馆在公共服务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3.2.1 分馆图书配置和硬件设备分配不均 |
3.2.2 缺乏服务创新和志愿服务建设 |
3.2.3 未利用当地丰富历史文化资源 |
3.3 淮安市图书馆公共服务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市民阅读习惯的改变 |
3.3.2 公共文化服务缺乏长效性的资金支持 |
3.3.3 服务人员队伍的建设薄弱 |
3.3.4 规章制度不完善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提升图书馆公共服务水平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与国内图书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经验借鉴 |
4.1.1 国外提升图书馆公共服务水平的经验借鉴 |
4.1.2 国内其它地区提升图书馆公共服务水平的策略 |
4.2 国内外图书馆的创新探索 |
4.2.1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
4.2.2 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政策 |
4.2.3 融资渠道的多元性和高效性 |
4.2.4 注重文化服务标准化与个性化 |
5 淮安市图书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策略 |
5.1 创新服务管理理念 |
5.1.1 重塑用户为本的服务思想 |
5.1.2 以地域文化理念作为特色引导 |
5.2 不断延伸服务内容 |
5.2.1 开发多元化的服务产品 |
5.2.2 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发挥文化空间职能 |
5.2.3 打造志愿服务队伍 |
5.3 利用信息技术加快资源更新和服务推广 |
5.3.1 大力发展数字图书馆服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
1.2.1 国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
1.2.2 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地方本科院校概念界定 |
2.1.2 图书馆创新服务概念界定及其特性 |
2.1.3 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用户满意度概念分析 |
2.2 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与原则 |
2.2.1 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 |
2.2.2 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 |
2.2.3 图书馆创新服务原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调查分析 |
3.1 基本服务状况 |
3.1.1 图书馆面积 |
3.1.2 藏书量与服务时间 |
3.1.3 馆员数量 |
3.2 创新服务现状分析 |
3.2.1 阅读推广创新服务统计分析 |
3.2.2 资源创新服务统计分析 |
3.2.3 学科创新服务统计分析 |
3.2.4 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统计分析 |
3.2.5 空间创新服务统计分析 |
3.3 创新服务调研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用户满意度调查分析——以济宁学院为例 |
4.1 图书馆概况与创新服务实践 |
4.1.1 图书馆概况 |
4.1.2 创新服务实践 |
4.2 研究设计与实施 |
4.2.1 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 |
4.2.2 问卷设计 |
4.2.3 问卷收集与问卷前测 |
4.3 问卷分析 |
4.3.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4.3.2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3 观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4 问卷结果分析 |
4.3.5 因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发展策略 |
5.1 开展品牌化阅读推广 |
5.2 注重资源建设 |
5.3 加强学科服务力量 |
5.4 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 |
5.5 合理进行空间规划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 1:调查问卷 |
附录 2: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现状统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7)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 ——以河南省郸城县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2 城镇化进程与基层公共图书馆概述 |
2.1 城镇化的内涵 |
2.2 城镇化进程的合理定位 |
2.3 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内涵及其范围界定 |
2.4 城镇化为基层公共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4.1 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机遇 |
2.4.2 基层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3 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现状分析 |
3.1 图书馆员访谈调查 |
3.2 读者问卷调查 |
3.2.1 读者问卷调查与研究过程 |
3.2.2 读者需求统计分析 |
3.3 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现状 |
3.3.1 馆藏 |
3.3.2 服务 |
3.3.3 设施 |
3.4 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本章小结 |
4 城镇化进程中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定位 |
4.1 城镇居民的休闲空间 |
4.2 城镇发展的智慧宝库 |
4.3 留守儿童的教育基地 |
4.4 本土文化的传承圣地 |
本章小结 |
5 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模式选择 |
5.1 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选择的理由 |
5.2 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模式 |
本章小结 |
6 城镇化进程中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策略 |
6.1 制定完善的制度规范 |
6.1.1 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制度规范的必要性 |
6.1.2 完善郸城县基层公共图书馆制度规范 |
6.2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
6.2.1 推动图书馆人事制度改革 |
6.2.2 完善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机制 |
6.3 开展专项读者服务 |
6.3.1 打造城镇休闲乐园 |
6.3.2 全面开展社会教育 |
6.3.3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
6.4 完善全面监督体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8)湖南省小学图书馆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定位、作用与意义研究 |
1.2.2 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发展方向与服务内容、方式的研究 |
1.2.3 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1.2.4 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比较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小学图书馆建设基本标准 |
2.1 馆舍建设的标准 |
2.1.1 藏书室和阅览室建设标准 |
2.1.2 配套设施标准 |
2.2 藏书建设的标准 |
2.2.1 藏书数量标准 |
2.2.2 藏书质量标准 |
2.2.3 藏书剔旧和更新标准 |
2.3 图书馆人员标准 |
2.3.1 图书馆人员编制标准 |
2.3.2 图书馆人员专业标准 |
2.4 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标准 |
2.4.1 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
2.4.2 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标准 |
第3章 小学图书馆建设的现状与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
3.1 湖南省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现状 |
3.1.1 馆舍基本情况 |
3.1.2 藏书建设情况 |
3.1.3 人员素养情况 |
3.1.4 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情况 |
3.2 小学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馆舍狭小、配套设施薄弱 |
3.2.2 馆藏图书内容陈旧、数量少 |
3.2.3 图书管理人员缺乏、素质不高 |
3.2.4 管理落后、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
3.3 小学图书馆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政府不重视,保障职能缺失 |
3.3.2 学校认识不到位,科学管理缺失 |
3.3.3 全社会少读书,阅读文化缺失 |
第4章 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
4.1 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职责 |
4.1.1 加大专项投入 |
4.1.2 明确图书馆人员编制及专业标准 |
4.1.3 优化购书机制 |
4.1.4 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 |
4.2 学校积极作为,发挥图书效能 |
4.2.1 建设好班级图书角,实现图书资源的流动与共享 |
4.2.2 扩大教师采购图书的权利,优化馆藏图书质量 |
4.2.3 提高图书馆员专业素养,吸纳更多人员参与管理 |
4.2.4 优化图书管理方式,提高图书使用效率 |
4.3 全社会积极参与 支持图书馆建设 |
4.3.1 文化机构积极参与学校图书馆建设 |
4.3.2 家长积极参与图书馆建设 |
4.3.3 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湖南省小学图书馆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9)“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面向学习型城市的上海社区图书馆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定义 |
一、社区图书馆的概念 |
二、学习型城市的概念 |
三、学习型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概念 |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理论 |
一、公共物品理论 |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
三、需要层次理论 |
第三章 上海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现状、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上海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
一、以人为本的硬件设施建设 |
二、全民学习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
三、提升民众自我价值的品牌服务 |
第二节 上海社区图书馆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一、人均资源配置失衡难达全民学习目标 |
二、建设水平差距抑制民众自我价值提升 |
三、资源利用率低弱化学习型城市的图书馆功能 |
四、员工素质低难显“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
第三节 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三级财政体系的制约 |
二、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 |
三、管理模式的滞后 |
四、现行人事制度的限制 |
第四章 国外社区图书馆建设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社区图书馆资源充沛 |
第二节 法律健全保障充分 |
第三节 功能齐全资源利用率高 |
第四节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第五章 面向学习型城市的上海社区图书馆建设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建立以全民学习为目标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
一、建立由三级财政共同投入的财政拨款机制 |
二、设置与拨款机制相适应的管理机构 |
三、完善“总-分馆”型四级网络管理模式 |
第二节 以法制保障民众自我价值提升的诉求 |
一、尽快制定我国公共图书馆法 |
二、修订完善现行地方性政策法规 |
第三节 树立学习型城市图书馆资源管理新理念 |
第四节 以人为本推进员工队伍建设 |
一、实施社区图书馆从业人员准入制度 |
二、加强员工的专业知识教育与培训 |
三、建立工作绩效与收入分配结合制度 |
第五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与时俱进全面搞好图书馆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高校图工委的坚守与担当[J]. 陈建龙.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2(01)
- [2]重新认知中国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方位[J]. 王世伟.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2(01)
- [3]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 ——以洱源县图书馆为例[D]. 赵春花.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提升淮安市图书馆公共服务水平的策略研究[D]. 韩乐.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D]. 蓝紫琪.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7]城镇化进程中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 ——以河南省郸城县图书馆为例[D]. 于淇楠.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8]湖南省小学图书馆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 孟新. 湖南大学, 2014(09)
- [9]“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10]面向学习型城市的上海社区图书馆建设研究[D]. 曲蕴.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