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铜电解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铜电解中的应用

一、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铜电解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方亚超,潘明熙,黄惠,邵延林,何亚鹏,陈步明,郭忠诚[1](2021)在《铜电解沉积过程中添加剂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铜电解沉积过程中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决定着阴极铜的品质。为获得结晶致密、表面光滑、杂质含量低及化学成分合格的阴极铜,通常会在电解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改善阴极铜品质。综述了铜电解精炼、电积铜和电解铜箔等的过程中添加剂种类对阴极铜质量的影响。在铜电解精炼过程中,通过添加剂改变阴极极化程度能有效改善阴极铜质量,常见添加剂有明胶、硫脲和氯离子;电积铜过程,在电解液中加入古尔胶和硫脲可提高阴极铜的质量,添加硫酸钴可达到降低阳极析氧电位和提高腐蚀性的效果;电解铜箔过程中,添加聚乙二醇、胶和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能达到细化阴极铜晶粒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添加剂在铜沉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师慧娟[2](2021)在《电解铜箔镀液中添加剂检测及抗腐蚀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箔作为印制线路板和锂离子电池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因腐蚀导致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万,因此研究表面涂层提高铜箔的抗腐蚀性并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有机添加剂由于其可以改善电镀溶液的稳定性、分散能力、深镀能力及镀层的组织结构等而被广泛应用在电解铜箔制备及表面处理过程。但是由于在施镀过程中,添加剂存在分解、团聚、失效等问题,使之有效浓度难以准确得知,因此精准控制镀液中添加剂的含量,对于稳定铜箔质量非常重要。目前水溶液中各添加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滴定法和电化学法等,但是单独使用这些方法无法避免镀液中大量铜离子和硫酸的干扰。因此探索一种合适的方法对酸铜镀液中添加剂浓度进行快速精准检测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系统研究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酸铜镀液中有机添加的基本原理及样品分析,同时采用电化学辅助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烯涂层提高铜箔的抗腐蚀性。论文的详细内容和结果如下:1.介绍了电解铜箔、添加剂种类、添加剂含量检测及抗腐蚀等相关内容,阐述了镀液中各成分对铜箔性能的影响,举例说明了各成分含量检测及铜箔抗腐蚀性的研究现状,并讲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2.研究了酸铜镀液中聚乙二醇的结构特征,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和显色剂与聚乙二醇形成离子缔合物的发光原理,建立吸光度与聚乙二醇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针对传统非酸铜溶液中聚乙二醇的检测方法无法避免镀液中铜离子和氢离子的干扰,通过调节镀液的pH值,利用中性条件下氢氧化铜沉淀与聚乙二醇溶液的密度差原理,分离出聚乙二醇。依据朗伯比尔定律,聚乙二醇在1~3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99%,为后续酸铜镀液中聚乙二醇含量的测定提供技术支撑。3.研究了酸铜镀液中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的性能特征,在排除镀液中铜离子和氢离子干扰后,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及显色剂与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的发光原理,建立吸光度与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利用紫脲酸铵为显色剂,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分析铜离子的含量;依据硫酸钡沉淀法及溶液电中性原理,定量分析镀液中硫酸的浓度,为后续未知镀液中添加剂及主盐成分的测定提供数据支撑。4.研究了酸铜镀液中明胶的结构特征,分别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凯氏定氮法与水杨酸法相结合法测定镀液中明胶含量,阐明了明胶对吸氧电位的影响规律和显色原理,建立了明胶浓度与吸氧电位和吸光度的线性关系。5.针对传统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烯涂层提高铜箔抗腐蚀性存在涂层易开裂和性能不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化学辅助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烯涂层的方法。以涂有氧化石墨涂层的铜箔作为阴极,在直流电作用下,铜箔表面发生局部碱化,促进硅烷偶联剂网状交联结构生成,在此过程中氧化石墨烯被还原。该方法制备的涂层抗腐蚀性能高达98.44%,接触角为103.3℃,使铜箔的抗腐蚀性和疏水性显着提高。

刘文娇[3](2021)在《有机酸酯/乙醇/水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及其在增溶和材料合成方面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微乳液(Surfactant-based microemulsions,SBMEs)是一种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组成、各向同性和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目前,微乳液技术已经渗透到材料科学、石油化工、生物技术及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SBMEs体系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本高,不利于环保。近年来,一种由水、油和“双溶剂”三组分构成的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Surfactant-free microemulsions,SFMEs)受到人们的重视。SFMEs不含表面活性剂,从而避免了表面活性剂带来的环境及成本问题。本文构建了以有机酸酯(乙酸戊酯、苯甲酸乙酯)为油相,乙醇为“双溶剂”的新型SFME体系,研究了该SFME体系的微结构及相行为,考察了无机盐及生物分子在SFME体系中的增溶性能,并以SFME体系为模板合成了氧化锌等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乙酸戊酯/乙醇/水新型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绘制了该体系在25°C时的三元相图,利用电导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将SFME单相区划分成了O/W,B.C.和W/O三个相区。采用负染色法,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到了SFME的微结构:在W/O和O/W相区,液滴呈球状结构,而在B.C.相区则呈出管道状结构。动态光散射(DLS)实验亦表明W/O相区存在有序结构。随水含量的增加,W/O液滴的尺寸逐渐增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了W/O微乳液中水的状态。实验表明,多种无机盐(Co Cl2、Cu Cl2、K3Fe(CN)6)及生物分子核黄素在W/O SFME体系中具有优异的增溶性能。2、以乙酸戊酯/乙醇/水SFME体系为模板,采用微乳液-水热法,制备了纤锌矿型ZnO。在W/O相区合成的ZnO形貌规则,大小均匀,而在O/W和B.C.相区合成的ZnO则颗粒较大,形貌不规则。在W/O SFME模板体系中,随水热反应时间的增加,ZnO的形貌从球状转变为片状,最后生长为六方哑铃状结构。随水热反应温度的升高,ZnO晶体的结晶度逐渐增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吸收光谱、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ZnO的基本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能谱(EDX)考察了ZnO的电子结构、表面组成及氧化态等。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和XPS能谱表明ZnO表面存在氧空位,有助于了解ZnO的光催化机制。3、构建了苯甲酸乙酯(EB)/乙醇/水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绘制了EB/乙醇/水SFME体系在25°C时的三元相图,利用电导法将SFME单相区划分为O/W,B.C.和W/O三个相区。通过TEM观察到不同相区的SFME微结构的形貌。采用DLS技术、荧光光谱(FS)、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考察了SFME的微结构、极性和增溶性能。研究了姜黄素在O/W SFME中的增溶作用,测得姜黄素的最大增溶量为17.54 mg/m L。体外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实验表明,将姜黄素增溶于O/W SFME中可显着改善其贮存稳定性、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

朱威凯[4](2021)在《氟代磷酸钒钠作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市场主流的锂离子电池因成本和安全的限制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作为前沿的储能工艺,钠离子电池相较于锂电池具备诸多优势,如:元素丰富、分布广泛且价格低廉等。但是,钠离子其本身的离子半径较锂离子大,并且电化学反应电位较高,因此对钠离子电池需要通过一些改性手段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以及能量密度。目前,已报道了多种钠离子正极材料,包括层状结构的NaxCo O2、NaxMn O2。除此之外,磷酸盐化合物属于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其材料中存在(XOm)n-(X=P、S、Si等)基团,基团中的X-O键有助于构建坚固的结构和提供更高的电压窗口。此外,由于磷酸根能和钒基团联结构成NASICON大通道,钠离子扩散能力显着增强。其中,氟代磷酸钒钠(Na3V2(PO4)2F3)因为兼具磷酸盐基团和NASICON大通道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在水热条件下,不同价态锰掺杂的氟代磷酸钒钠碳包覆复合材料以及具有多孔结构的氟代磷酸钒钠碳包覆微米球的制备方法,获得具有高容量、高倍率性能的氟代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具体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通过水热和高温烧结的方法合成一种锰掺杂的氟代磷酸钒钠碳包覆的复合材料。具体是使用柠檬酸水溶液作为溶剂、碳源和还原剂,通过调整锰源(Mn2+、Mn3+、Mn4+),改变掺杂的Mn离子的价态。进而通过对钒位的掺杂改性,制备出晶型稳定的氟代磷酸钒钠。在钠离子半电池充放电测试中,这种材料在0.2 C、0.5 C、1 C、2 C、5 C的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分别为116.2 mA hg-1、93.3 mA hg-1、71.2 mA hg-1、49.6 mA hg-1、41.5 mA hg-1。并且,二价锰掺杂的Na3V2(PO4)2F3在高倍率1 C下,经过500个充放电周期,放电比容量依旧达到56.8 mA hg-1,容量保持率达到67.7%。(2)利用水热的方法,以聚乙烯吡络烷酮(PVP)作为表面活性剂合成了一种碳包覆的具有多孔结构的氟代磷酸钒钠微米球。通过调节PVP的用量,可以改变所形成的微米球的形貌。在钠离子半电池充放电测试中,这种材料在0.2 C、0.5 C、1 C、2 C、5 C的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分别为127.8mA hg-1、109.6 mA hg-1、95.6 mA hg-1、77.3 mA hg-1。并且在1 C的大电流充放电循环下,经过500个反应周期,放电比容量仍有72.4 mA hg-1,容量保持率达到72.4%。

詹斌[5](2021)在《仿生超润湿表面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日益严重的含油废水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传统的分离方法能够一定程度处理含油废水,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近些年,随着仿生学的发展,科研工作者仿生制备具有特殊润湿性的材料用于处理含油废水。这些特殊性润湿性的材料对水和油呈现不同的亲和性,能够高效率分离含油废水,对环境保护和能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化学刻蚀和低表面能改性、电沉积、水热合成及冷冻干燥和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特殊润湿性的材料用以分离含油废水。探究材料表面微观形貌与化学成分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检测制备材料表面的机械稳定性及苛刻环境中的抗腐蚀能力,分析油水分离的机理,主要的结论归纳如下:(1)通过化学刻蚀及硬脂酸修饰改性的方法制备具有超疏水/超亲油特性的Fe泡沫。经过250℃的退火处理后,泡沫表面的润湿性由超疏水/超亲油转变为超亲水/水下超疏油。退火处理后的泡沫经过硬脂酸再次修饰即可恢复超疏水性,实现润湿性的可控转换。基于表面独特的润湿性,制备的Fe泡沫可用于分离各种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均高于95%。这种具有特殊润湿性的Fe泡沫能够按需分离不同种类的油水混合物,为含油废水的高效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2)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在不锈钢表面表面生成具有特殊润湿性的Cu@Cu2O膜。制备的Cu@Cu2O膜被水润湿后,具有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能够有效的防止油污污染。膜被油预润湿以后,呈现出超亲油/油下超疏水的特性。基于表面的润湿性及合适的孔径,Cu@Cu2O膜可以用于分离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水包油和油包水乳液,分离效率均高于99%。此外,Cu2O具有可见光催化特性,能够在光照下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这种制备的Cu@Cu2O膜既能高效分离油水乳液,又能够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含油废水的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采用水热合成和冷冻干燥法相结合制备出多功能的GO/g-C3N4/TiO2(GCT)泡沫。该泡沫被水或油预润湿以后呈现出相应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及超亲油/油下超疏水性,能够分离各种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达98%。同时,对于各种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水包油和油包水的乳液,显示出超高的分离效率(>99.9%)。得益于GO大的比表面积和众多带负电的含氧基团,所制备的GCT泡沫能够选择性的吸附有机污染物。另外,GCT泡沫中的g-C3N4和TiO2作为光响应材料,能够在光照下降解油污,赋予材料防油污污染与自清洁性能。(4)受到蜘蛛丝空气中集水的启发,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纺锤节结构的纤维膜用于乳液中油滴的聚集及乳液的分离。由于膜表面存在的纺锤节结构,在乳液分离的过程中,乳化的油滴迅速在膜表面聚集成大的油滴并在浮力作用下漂浮到水面形成油膜,而水直接透过膜,实现乳液的分离,分离效率高达99.9%。采用浸涂法制备具有微米级纺锤节结构的纤维以观测液体介质中油滴的聚集及运动过程,揭示了乳液中油滴运动及聚集的过程并探究乳化油滴聚集的机理。

王汐璆[6](2020)在《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其中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因其特殊的结构以及优异的性能而备受关注。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是由两个咪唑啉单体通过一个联结基相连构成,传统咪唑啉表面活性剂分子是由一个极性咪唑啉头基和一条疏水烷基链组成,而相应的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是由两个咪唑啉单体通过联接基连接在一起。研究证实: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在相同的介质中,相较于传统单链咪唑啉,Gemini型的咪唑啉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优异的性能。本文主要探索了一种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路线,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碳链长度的咪唑啉Gemini表面活性剂。并对其采用红外、核磁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确定其为目标产物。同时,我们将其与相应单体咪唑啉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单体和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均随疏水碳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Gemini型咪唑啉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优于同等碳链长度的单体型表面活性剂。Gemini型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优于同等疏水碳链长度的单体型表面活性剂。随疏水碳链的增加,单体型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有所增加,而双子型结构正好相反,Gemini型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优于单体型。体现了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突出的优越性。研究讨论了不同碳链长度的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浓度、不同pH的溶液中的缓蚀效果。在模拟海水体系中,分别探索了其对纯铜和X70碳钢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碳链长度对其缓蚀效果的影响有规律可循,碳链长度越短,疏水基团越小,其缓蚀效果越好。探索了其自组装性能,将不同碳链长度的咪唑啉Gemini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溶液中,利用流变和偏光,研究其浓度对聚集行为的影响。发现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粘度及剪切应力会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浓度及剪切应力下,随着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变长,其剪切应力及粘度随之增加。

范吉磊[7](2020)在《纳米银/铜的可控制备、低温烧结及其在微电子封装中的互连应用》文中提出随着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芯片贴装互连材料很难满足其高温工作的条件,急需寻找新的替代材料。而金属纳米材料由于自身的尺寸效应,金属纳米颗粒的熔点随着纳米颗粒尺寸的减小而降低,从而能够在远低于块体熔点的温度下烧结成型。同时,纳米材料经烧结后又能在较高温度下长期稳定工作,很好地满足了“低温烧结,高温服役”的需求,是理想的芯片互连材料。在金属纳米颗粒中,银和铜纳米颗粒的烧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银在金属材料中拥有着最高的导电性能并且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在空气中不容易被氧化,有利于运输和存储。铜拥有着和银相同级别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并且价格比银便宜很多。但是,铜纳米颗粒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而在表面生成氧化铜,会增加所需的烧结温度并增加电阻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树枝状银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的研究银基导电焊料是一种新型的芯片互连材料。本章研究了树枝状Ag的合成及其作为功率半导体低温互连材料的应用。使用硝酸银作为银的前驱体,铜箔作为还原剂,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合成得到尺寸形貌稳定的树枝状银,将其和二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溶液混合配成焊膏,适当优化参数(烧结时间,温度和树枝状银的含量)可以产生高剪切强度的焊接接头,即使经过1000次冷热冲击循环后,也具有出色的可靠性,而剪切强度不会明显改变。在-55-125℃下进行1000次冷热循环之前和之后的剪切强度分别约为28和26 MPa。通过在300℃下烧结该焊料30分钟后,获得了78.9 W m-1 K-1的导热率和9.85x10-6Ω.cm的电阻率。(2)不同形貌纳米铜材料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研究本章研究了树枝状铜和铜纳米片的合成及其作为功率半导体的低温互连材料的应用。通过调节烧结时间,烧结温度,烧结压力等因素优化其烧结性能,树枝状铜和铜纳米片分别在烧结30分钟和20分钟后可以得到最佳的剪切强度,树枝状铜在350℃烧结30分钟后可以得到剪切强度为20 MPa的焊接接头,即使经过1000次冷热冲击循环后,剪切强度也不会明显改变,表现出很好的可靠性。铜纳米片在300℃烧结20分钟后可以得到剪切强度为29.1 MPa的焊接接头。在相同条件下和铜纳米颗粒相比,树枝状铜和铜纳米片具有更优秀的低温烧结性能。(3)不同粒径纳米铜颗粒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的研究本章研究了不同粒径的Cu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作为功率半导体的低温互连材料的应用。使用醋酸铜作为前驱体,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乙二醇和甲苯的混合溶液作为溶剂,不同的脂肪酸和烷基胺作为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合成制备了多种粒径的Cu纳米颗粒,然后选择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粒径的Cu纳米颗粒进行测试,其抗氧化性能测试结果证明铜纳米颗粒的抗氧化性和其粒径大小和表面包覆剂的含量有关。通过调节烧结参数,在烧结30分钟后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通过对比四种粒径焊接接头的剪切强度,探究烧结性能和颗粒粒径大小,颗粒表面包覆剂含量的关系,100 nm的铜颗粒在350℃烧结30分钟后,焊接接头的剪切强度可以达到26.5 MPa。

余亚金[8](2020)在《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改性环氧大豆油纳米复合加脂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制革工业的迅速发展,白色皮革和浅色皮革制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它们在光、热等条件下易被氧化产生黄变现象,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且应用领域受限。白色皮革和浅色皮革制品黄变的主要原因是在其制革加工过程中引入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学品,这些不饱和双键在光热条件下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黄变,且部分皮革胶原在光热条件也会被氧化。因此,设计一种高饱和度的皮化材料或在皮化材料中引入耐黄变材料,对提升皮革制品的耐黄变性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首先制备了不对称苯磺酸钠盐Gemini表面活性剂(ASBGS),并将其引入环氧大豆油中,制备了外加乳化剂型改性环氧大豆油加脂剂;同时,借鉴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设计思路,对环氧大豆油进行酯化和磺酸化改性,制备了自乳化型Gemini改性环氧大豆油加脂剂(GESO);再将钙钛矿氧化物(ZACT)、ZnO量子点(ZQDs)和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复合粒子(ZACT/ZQDs)引入GESO中,制得了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改性环氧大豆油纳米复合加脂剂,并将其应用于皮革加脂工艺,探究了三种无机纳米粒子种类和用量对加脂后坯革耐黄变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对氨基苯酚与十二酸为原料合成4-(十二烷基酰胺)苯酚,以顺丁烯二酸酐与十二醇为原料合成了十二醇马来酸单酯;然后以上述两种产物为原料合成了 Gemini表面活性剂中间体,并采用NaHS03对其进行磺化制备了 ASBGS;再将其引入环氧大豆油中,制备了外加乳化剂型改性环氧大豆油加脂剂。采用FT-IR、1H NMR对ASBGS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表面张力、乳化力等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 ASBGS,其临界胶束浓度为0.8× 10-4 mol/L,表面张力为25.1 mN/m,对环氧大豆油的乳化时间为283 s,且制得的外加乳化剂型加脂剂冷水乳化性良好(R=81.29%)。(2)以顺丁烯二酸酐与环氧大豆油为原料合成大豆油基马来酸单酯,以酸值为考察指标,对反应过程进行单因素优化,确定了大豆油基马来酸单酯的最优合成工艺;再将其与4-(十二烷基酰胺)苯酚进行反应,合成了 4-(十二烷基酰胺)苯基大豆油基马来酸双酯;进而采用NaHSO3对其进行磺化制备了 GESO。采用FT-IR对GESO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冷水乳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 GESO,该自乳化型加脂剂冷水乳化性优异(R=91.25%)。(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ZACT,以晶型结构和吸光度值为主要考察指标,对反应过程进行单因素优化,确定了 ZACT的最优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将ZACT在1000℃下煅烧4h时具有完整的钙钛矿晶型结构和较高的吸光度值(约1.68a.u.)。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 ZQDs,以荧光强度和吸光度值为主要考察指标,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单因素优化,确定了 ZQDs的最优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m(Zn2+):m(OH-)=1:6时,在25℃下反应1h获得的ZQDs具有较高的吸光度值(约0.82 a.u.)和荧光强度。在此基础上,采用物理共混法制备了 ZACT/ZQDs纳米复合粒子,以吸光度值和粒径为考察指标优化了两种粒子的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当m(ZQDs):m(ZACT)=1:4时获得的复合粒子吸光度值最高(约2.25 a.u.)。(4)采用物理共混法将制备的ZACT、ZQDs和ZACT/ZQDs纳米复合粒子引入到GESO中,制备了不同粒子掺杂量的纳米复合加脂剂,并将其分别应用于皮革加脂工艺。结果表明:ZACT、ZQDs和ZACT/ZQDs纳米复合粒子的引入可明显提高复合加脂剂吸光度值,其中ZACT/ZQDs/GESO纳米复合加脂剂的吸光度值最高且其加脂后坯革的耐黄变性能最好;当ZACT/ZQDs引入量为2.5%时,耐黄变等级可达5级。

施金岑[9](2019)在《基于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g-C3N4结构的调控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伴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和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成为人们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光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通过光催化反应,可以有效地完成从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g-C3N4作为一种新型无金属光催化剂,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该催化剂自身存在许多缺陷,例如比表面积较低、可见光吸收边(460nm)相对较窄、光催化氧化能力较弱以及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极易快速再结合等,这些缺点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 g-C3N4光催化性能的发展。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使g-C3N4的光催化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g-C3N4结构和形貌的改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通过硬模板法制备g-C3N4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硬模板法原理简单,所得产物的结构较规整且容易控制,但在去模板过程中需使用腐蚀性较强的HF或NH4HF2,对环境和人体危害极大,且整体制备步骤较繁琐,制备周期较长,这些都制约了硬模板法的展现。软模板法与硬模板法相比操作简单,模板剂经济易得,而通过软模板法来制备g-C3N4还只是停留在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相比,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优良性质,因此在新型表面活性剂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研究合成了组氨酸型表面活性剂,通过研究L-C12His诱导三聚氰胺以及三聚氰胺-三聚氰酸(CM)复合物形成g-C3N4的结构与性能,可以探究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在诱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测试手段,确定合成了不同链长的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且纯度较高。通过吊片法研究了 25℃时L-CnHis(n=8,10,12)在pH=13的NaOH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利用圆二色谱、动态光散射、负染透射电镜等手段表征了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CD结果表明,随着L-C12His浓度的增加,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经历了有序组装-无序堆积-有序组装的变化过程。DLS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大,聚集体经历了从一种峰型变为两种峰型再变为一种峰型的过程,这与圆二色谱体现的有序-无序-有序聚集变化过程相一致。负染透射电镜结果也更直观地对这一变化过程进行了验证。2.将三聚氰胺加入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L-C12His)溶液中,诱导形成石墨相氮化碳。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光致发光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元素分析、时间分辨荧光等技术探究了不同浓度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L-C12His)和不同搅拌时间对形成的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C12His浓度的增大以及搅拌时间的增长,光催化性能都先增大后减小,在浓度接近CMC的情况下,且搅拌时间为24 h时,所制得的M-C3N4的光催化降解RhB性能达到最佳。3.用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L-C12His)来诱导三聚氰胺-三聚氰酸(CM)复合物形成CM-C3N4,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探究不同浓度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诱导三聚氰胺-三聚氰酸(CM)复合物形成CM-C3N4的结构与性能,并与不同链长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和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对比,探究链长和头基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C12His浓度为0.2 mM的情况下,所制得的CM-C3N4的光催化降解RhB性能最佳,链长越长,越有利于光催化性能的提升。

张贺[10](2019)在《电镀增强型铜纳米线柔性电极制备及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透明电极由于成本昂贵,脆性较大,难以应用于柔性可穿戴电子产品中,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新型替代材料。铜纳米线由于低廉的成本、优异的导电性而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应用于下一代柔性电子产品的材料之一。但是,铜纳米线十分容易氧化使其导电性能大打折扣。为推进铜纳米线柔性电极的大规模应用,开发一种高效、便捷的导电性能改善和防护方法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快速便捷的电镀法在铜纳米线柔性电极表面制备一层镍防护层以获得高性能柔性电极。镍防护层在有效提高接头强度,改善导电性能的同时,对电极的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长期存储稳定性均有大幅度提升。最终,成功将性能优异的电镀增强型铜纳米线柔性电极应用于柔性电加热器件,并获得稳定的电加热性能。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铜纳米线,系统的研究了十八胺含量、葡萄糖含量对反应产物形貌的影响。在铜纳米线生长过程中,铜离子被葡萄糖还原成铜原子,通过选择性的与{100}晶面结合,诱导其形成一维纳米结构。铜纳米线合成工艺中,过少的ODA会导致包覆作用不足,出现蝌蚪状结构,而当含量过高时,又会使包覆作用过于强烈,出现大量颗粒。过少的葡萄糖会导致还原反应不够充分,过多的葡萄糖起到类似表面活性剂作用,阻碍向一维方向扩展。随后,利用萃取法有效实现了铜纳米线和铜纳米颗粒的分离,获得了超高纯度的铜纳米线。由于,纳米线表面ODA难以去除,而纳米颗粒表面的ODA比较容易去除,ODA亲正己烷而疏水,故纳米线表面残留的ODA会将纳米线拖拽进入正己烷内,实现分离。由于表面覆盖的大量有机物层和氧化物层,未经处理的铜纳米线柔性电极方阻在105量级,几乎是不导电的,利用快速酸处理可以快速去除纳米线表面的有机物层和氧化物层,实现裸铜纳米线之间的接触,方阻值呈指数量级下降,以满足后续电镀工艺的需求。在酸处理之后的电极表面恒流电镀一层薄薄的镍层之后,纳米线之间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电极的导电性能获得大幅度提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镍镀层沿铜纳米线的(111)晶面生长,镍的(011)晶面间距与铜的(111)晶面间距几乎完全匹配,在接头位置可观察到少量位错。分别利用循环弯曲实验和胶带剥离实验对电镀处理前后的电极进行了机械稳定性测试。循环弯曲测试表明,电镀处理后的电极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经过2000循环,电阻仅变化为初始的1.03倍。利用胶带剥离实验观察到电镀处理后电极经过20次剥离,依然保持电阻稳定。分别在电镀处理前后的电极表面滴加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发现未电镀处理的电极70 s便会发生失效,而电镀处理之后的电极450 s后依然稳定,但是PET基底会被损伤。将电镀前后的纳米线进行400℃加热30 min热稳定性测试,可以观察到铜纳米线已经断开,而镀镍处理之后的纳米线仍然维持着线形貌。未电镀处理的纳米线经过12 h存储后便会失去导电性,经过电镀处理的电极经过一周保存电阻仍然保持稳定。最后,成功将铜纳米线柔性电极应用于柔性电加热器件。经过电镀处理之后的电极具有更加均匀的温度分布,当输入电压为10 V时可加热至120℃,且经过20000 s持续通电依然可以保持电极稳定。

二、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铜电解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铜电解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铜电解沉积过程中添加剂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添加剂对铜电解精炼过程的影响
    1.1 明胶对铜电解精炼过程的影响
    1.2 硫脲对铜电解精炼过程的影响
    1.3 Cl-对铜电解精炼过程的影响
    1.4 复合添加剂对铜电解精炼过程的影响
2 添加剂对电积铜过程的影响
    2.1 古尔胶对电积铜的影响
    2.2 硫脲对电积铜的影响
    2.3 硫酸钴对电积铜的影响
3 添加剂对电解铜箔的影响
    3.1 聚乙二醇对电解铜箔的影响
    3.2 胶对电解铜箔的影响
    3.3 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对电解铜箔的影响
4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2)电解铜箔镀液中添加剂检测及抗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解铜箔概述
        1.1.1 电解铜箔的发展史
        1.1.2 铜箔的分类
        1.1.3 电解铜箔与压延铜箔的区别
        1.1.4 铜箔表面处理工艺
    1.2 粗化技术中添加剂的分类
        1.2.1 晶粒细化剂
        1.2.2 整平剂及光亮剂
        1.2.3 表面活性剂
        1.2.4 无机添加剂
    1.3 酸铜镀液中添加剂含量的定量分析
        1.3.1 酸铜镀液中有机添加剂的定量检测方法
        1.3.2 酸铜镀液中无机物的含量检测
    1.4 金属防腐蚀
        1.4.1 铜箔的防腐
        1.4.2 硅烷偶联剂KH-550 概述
        1.4.3 氧化石墨烯概述
    1.5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酸铜镀液中聚乙二醇含量的分析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原理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次碳酸铋体系显色剂组分的选择及用量
        2.3.2 次碳酸铋体系缓冲溶液pH值的影响
        2.3.3 次碳酸铋体系显色剂用量的影响
        2.3.4 次碳酸铋体系缓冲溶液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2.3.5 次碳酸铋体系离心转速对吸光度的影响
        2.3.6 次碳酸铋体系校准曲线
        2.3.7 次碳酸铋体系样品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酸铜镀液中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及主盐含量的定量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部分
        3.3.1 酸铜镀液中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的检测
        3.3.2 铜离子含量的测定
        3.3.3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3.3.4 氢离子的测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酸铜镀液中明胶含量的分析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部分
        4.3.1 酸铜镀液中微量明胶的定量分析
        4.3.2 酸铜镀液中大量明胶含量的定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烯涂层提高铜箔抗腐蚀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GO的合成
        5.2.4 GO涂层的制备
        5.2.5 S-GO涂层的制备
        5.2.6 E-GO涂层的制备
        5.2.7 E-GO涂层制备的机理研究
    5.3 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GO的物性表征
        5.4.2 不同涂层的物性表征
        5.4.3 不同涂层的电化学表征
        5.4.4 不同涂层的亲水性表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有机酸酯/乙醇/水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及其在增溶和材料合成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微乳液简介
        1.1 传统微乳液
        1.2 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
    2 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及其研究进展
        2.1 相行为
        2.2 微结构
        2.3 微环境的极性
    3 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应用
        3.1 增溶
        3.2 材料合成
        3.3 化学反应
        3.4 酶催化反应
    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乙酸戊酯/乙醇/水SFME体系的相行为及增溶性能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乙酸戊酯/乙醇/水SFME的相行为
        3.2 紫外可见光谱
        3.3 SFME的微结构
        3.4 DLS的测定
        3.5 W/O微乳液中水的状态
        3.6 无机盐及核黄素在SFME中的增溶性能
        3.6.1 CoCl_2的增溶
        3.6.2 CuCl_2的增溶
        3.6.3 K_3Fe(CN)_6的增溶
        3.6.4 核黄素的增溶
    4 结论
第三章 以SFME体系为模板合成氧化锌及其光催化性能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仪器
        2.2 氧化锌的制备
        2.3 氧化锌的表征
        2.4 氧化锌的光催化
    3 结果与讨论
        3.1 氧化锌的合成及表征
        3.2 不同模板的影响
        3.3 水热反应温度的影响
        3.4 水热反应时间的影响
        3.5 氧化锌的光催化活性
    4 结论
第四章 姜黄素在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中的增溶、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苯甲酸乙酯/乙醇/水的相行为
        3.2 SFME的微结构
        3.3 DLS测定
        3.4 荧光光谱
        3.5 红外光谱
        3.6 增溶姜黄素的微乳液的紫外光谱
        3.7 姜黄素的稳定性
        3.7.1 贮存稳定性
        3.7.2 光热稳定性
        3.8 姜黄素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4)氟代磷酸钒钠作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钠离子电池概述
        1.2.1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简史
        1.2.2 钠离子电池工作机理
    1.3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聚阴离子型化合物
        1.3.2 金属氧化物
        1.3.3 普鲁士蓝类似物
        1.3.4 有机化合物
    1.4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碳基材料
        1.4.2 过渡金属氧化物
        1.4.3 钛酸盐类材料
    1.5 Na_3V_2(PO_4)_2F_3作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1.6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7 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7.1 研究内容
        1.7.2 章节安排
2 不同价态锰掺杂Na_3V_2(PO_4)_2F_3的合成及其储钠性能的研究
    2.0 概述
    2.1 不同价态锰掺杂的Na_3V_2(PO_4)_2F_3的实验设计
        2.1.1 理论依据
        2.1.2 实验方法设计及分析
        2.1.3 实验方案
    2.2 材料的制备
        2.2.1 原料
        2.2.2 Na_3V_2(PO_4)_2F_3前驱体的合成步骤
        2.2.3 Na_3V_2(PO_4)_2F_3@C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
        2.2.4 Na_3V_(1.95)Mn_(0.05)(PO_4)_2F_3前驱体的合成步骤
        2.2.5 Na_3V_(1.95)Mn_(0.05)(PO_4)_2F_3@C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
    2.3 理化表征手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4 拉曼吸收光谱(Raman)
        2.3.5 热重(TGA)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 电池的组装
    2.5 电化学性能表征
        2.5.1 充放电性能和倍率性能
        2.5.2 交流阻抗测试
        2.5.3 循环伏安测试
    2.6 不同价态锰掺杂对Na_3V_(1.95)Mn_(0.05)(PO_4)_2F_3@C复合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2.7 不同价态锰掺杂对Na_3V_(1.95)Mn_(0.05)(PO_4)_2F_3@C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2.8 不同价态锰掺杂Na_3V_(1.95)Mn_(0.05)(PO_4)_2F_3@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实验验证
        2.8.1 Na_3V_(1.95)Mn_(0.05)(PO_4)_2F_3@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分析
        2.8.2 Na_3V_(1.95)Mn_(0.05)(PO_4)_2F_3@C复合材料的阻抗谱分析
    2.9 本章小结
3 均匀多孔的Na_3V_2(PO_4)_2F_3微米球的合成及其储钠性能的研究
    3.1 概述
    3.2 均匀多孔的Na_3V_2(PO_4)_2F_3微米球的实验设计
        3.2.1 理论依据
        3.2.2 实验方法设计及分析
        3.2.3 实验方案
    3.3 材料的制备
        3.3.1 原料
        3.3.2 Na_3V_2(PO_4)_2F_3-PVP前驱体的合成步骤
        3.3.3 Na_3V_2(PO_4)_2F_3@C-PVP复合材料的合成步骤
    3.4 理化表征手段和电化学测试
        3.4.1 X射线能谱分析(EDS)
        3.4.2 比表面积分析(BET)
    3.5 PVP作表面活性剂对Na_3V_2(PO_4)_2F_3@C复合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
    3.6 PVP作表面活性剂对Na_3V_2(PO_4)_2F_3@C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3.7 PVP作表面活性剂对Na_3V_2(PO_4)_2F_3@C复合材料的合成影响的机理分析
    3.8 Na_3V_2(PO_4)_2F_3@C-PVP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实验验证
        3.8.1 Na_3V_2(PO_4)_2F_3@C-PVP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分析
        3.8.2 Na_3V_2(PO_4)_2F_3@C-PVP复合材料的阻抗谱分析
    3.9 本章小结
4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仿生超润湿表面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传统的油水分离方法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2.3 物化法
        1.2.4 生化法
    1.3 特殊润湿性的典型生物
        1.3.1 莲花形貌及其润湿性分析
        1.3.2 鱼鳞形貌及其润湿性分析
        1.3.3 蜘蛛丝集水及定向运输
    1.4 超润湿的理论基础
        1.4.1 固体界面润湿性
        1.4.2 液体介质中超润湿理论
    1.5 特殊润湿性材料
        1.5.1 超疏水/超亲油材料
        1.5.2 超亲水/超疏油材料
        1.5.3 超疏水/超疏油材料
        1.5.4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材料
        1.5.5 智能响应材料
        1.5.6 Janus润湿材料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温度响应3D超疏水铁泡沫制备及油水分离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试剂和主要设备
        2.2.2 具有温度响应的铁泡沫的制备
        2.2.3 测试与表征
    2.3 表面形貌分析
    2.4 化学成分分析
    2.5 表面润湿性分析
        2.5.1 超疏水和水下超疏油
        2.5.2 低粘附与自清洁特性
        2.5.3 机械及化学稳定性
        2.5.4 温度响应
    2.6 油水分离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Cu@Cu_2O膜用于油水乳液分离及光催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试剂及主要的设备
        3.2.2 具有特殊润湿性Cu@Cu_2O膜的制备
        3.2.3 测试与表征
    3.3 表面形貌分析
    3.4 化学成分分析
    3.5 表面润湿性分析
        3.5.1 Cu@Cu_2O膜表面润湿性
        3.5.2 防油污测试
        3.5.3 机械和化学稳定性
    3.6 油水乳液分离
    3.7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功能GO/g-C_3N_4/TiO_2泡沫油水分离和染料吸附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试剂和主要设备
        4.2.2 GO/g-C_3N_4/TiO_2泡沫的制备
        4.2.3 测试与表征
    4.3 表面形貌分析
    4.4 化学成分分析
    4.5 表面润湿性分析
    4.6 油水分离
        4.6.1 油/水混合物界面分离
        4.6.2 油水乳液分离
    4.7 染料吸附
    4.8 防油污和自清洁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蜘蛛丝结构在水包油乳液中微油滴聚集效应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试剂和主要设备
        5.2.2 具有纺锤节结构膜及纤维的制备
        5.2.3 测试与表征
    5.3 表面形貌分析
    5.4 表面润湿性分析
    5.5 油水乳液分离
    5.6 乳液中油滴聚集及分析
        5.6.1 乳化油滴聚集
        5.6.2 油滴运动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表面活性剂的概述
    1.2 咪唑啉Gemini表面活性剂
        1.2.1 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类
        1.2.2 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1.2.3 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3 缓蚀剂
        1.3.1 缓蚀剂的概述
        1.3.2 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1.3.3 缓蚀剂的分类
        1.3.4 咪唑啉类缓蚀剂
    1.4 聚集行为
        1.4.1 有序分子聚集体分类
        1.4.2 影响咪唑啉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因素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1.6 课题研究创新点
2 阳离子咪唑啉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合成方案
        2.2.1 咪唑啉Gemini表面活性剂合成路线
    2.3 目标产物的表征方法
        2.3.1 红外光谱表征
        2.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红外光谱分析
        2.4.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阳离子咪唑啉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设备
    3.2 测试方法
        3.2.1 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3.2.2 乳化性能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表面张力
        3.3.2 表面参数与临界胶束浓度
        3.3.3 乳化性
    3.4 本章小结
4 咪唑啉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缓蚀性能研究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设备
    4.2 电化学测试法
    4.3 量子化学计算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对纯铜的缓蚀效果研究
        4.4.2 对碳钢X70的缓蚀效果研究
        4.4.3 量子化学计算
    4.5 本章小结
5 咪唑啉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研究
    5.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1.1 实验试剂
        5.1.2 实验设备
    5.2 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浓度
        5.3.2 不同碳链长度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纳米银/铜的可控制备、低温烧结及其在微电子封装中的互连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封装互连材料的分类
        1.2.1 锡铅焊料
        1.2.2 导电胶
        1.2.3 Cu/Ag焊料
    1.3 Cu/Ag焊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 树枝状银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树枝状银的制备
        2.2.3 树枝状银的结构表征
        2.2.4 树枝状银焊料的制备与烧结
        2.2.5 树枝状银焊料的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树枝状银的生长机理和形貌分析
        2.3.2 树枝状银的成分分析
        2.3.3 树枝状银焊料的性能分析
        2.3.4 树枝状银和银微纳米颗粒烧结性能对比
    2.4 结论
第三章 不同形貌纳米铜材料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树枝状铜的制备
        3.2.3 铜纳米片的制备
        3.2.4 树枝状铜和铜纳米片的结构表征
        3.2.5 树枝状铜和铜纳米片焊料的制备和烧结
        3.2.6 树枝状铜和铜纳米片焊料的性能表征
    3.3 树枝状铜结果与讨论
        3.3.1 树枝状铜的生长机理和形貌分析
        3.3.2 树枝状铜的成分分析
        3.3.3 树枝状铜焊料的性能分析
        3.3.4 树枝状铜与铜纳米颗粒烧结性能对比
    3.4 铜纳米片结果与讨论
        3.4.1 铜纳米片的生长机理和形貌分析
        3.4.2 铜纳米片的成分分析
        3.4.3 铜纳米片焊料的性能分析
        3.4.4 铜纳米片和铜纳米颗粒烧结性能对比
    3.5 结论
第四章 不同粒径纳米铜颗粒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纳米铜颗粒的制备
        4.2.3 纳米铜的结构表征
        4.2.4 纳米铜焊料的制备与烧结
        4.2.5 纳米铜焊料的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纳米铜颗粒的生长机理和形貌分析
        4.3.2 纳米铜颗粒的成分分析
        4.3.3 纳米铜颗粒焊料的性能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改性环氧大豆油纳米复合加脂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钙钛矿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1.2.1 钙钛矿氧化物的概述
        1.2.2 钙钛矿氧化物的制备
        1.2.3 钙钛矿氧化物的离子掺杂
        1.2.4 钙钛矿氧化物的应用
    1.3 ZnO量子点的研究进展
        1.3.1 ZnO量子点的概述
        1.3.2 ZnO量子点的改性
        1.3.3 ZnO量子点的应用研究
    1.4 环氧大豆油的研究进展
        1.4.1 环氧大豆油的概述
        1.4.2 环氧大豆油的结构与性质
        1.4.3 环氧大豆油的改性
        1.4.4 环氧大豆油的应用
    1.5 加脂剂的研究进展
        1.5.1 加脂剂的概述
        1.5.2 Gemini型加脂剂的研究进展
        1.5.3 耐黄变型加脂剂的研究进展
    1.6 课题的提出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主要实验材料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Gemini型改性环氧大豆油加脂剂的制备
        2.2.1 不对称苯磺酸钠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2.2.2 外加乳化剂型改性环氧大豆油加脂剂的制备
        2.2.3 自乳化型Gemini改性环氧大豆油加脂剂的制备
    2.3 钙钛矿氧化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纳米复合加脂剂的制备
        2.3.1 Zr-Al共掺杂CaTiO_3钙钛矿氧化物的制备
        2.3.2 钙钛矿氧化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纳米复合加脂剂的制备
    2.4 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改性环氧大豆油纳米复合加脂剂的制备
        2.4.1 ZnO量子点的制备
        2.4.2 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复合粒子的制备
        2.4.3 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改性环氧大豆油纳米复合加脂剂的制备
    2.5 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改性环氧大豆油纳米复合加脂剂的应用
        2.5.1 取样
        2.5.2 加脂工艺
    2.6 结构表征与性能检测
        2.6.1 环氧大豆油理化性质的测定
        2.6.2 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改性环氧大豆油复合加脂剂的结构表征
        2.6.3 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改性环氧大豆油复合加脂剂的性能检测
        2.6.4 加脂后坯革的性能检测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对称苯磺酸钠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3.1.1 不对称苯磺酸钠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表征结果
        3.1.2 不对称苯磺酸钠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检测结果
        3.1.3 不对称苯磺酸钠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表征结果
    3.2 Gemini型改性环氧大豆油加脂剂的研究
        3.2.1 环氧大豆油(ESO)的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3.2.2 反应温度对大豆油基马来酸单酯体系酸值的影响
        3.2.3 反应配比对大豆油基马来酸单酯体系酸值的影响
        3.2.4 催化剂用量对大豆油基马来酸单酯体系酸值的影响
        3.2.5 反应时间对大豆油基马来酸单酯体系酸值的影响
        3.2.6 Gemini型改性环氧大豆油加脂剂的结构表征结果
        3.2.7 Gemini型改性环氧大豆油加脂剂的性能检测结果
        3.2.8 Gemini型改性环氧大豆油加脂剂加脂后坯革的性能检测结果
    3.3 钙钛矿氧化物/改性环氧大豆油纳米复合加脂剂的研究
        3.3.1 不同掺杂比对钙钛矿氧化物紫外吸光强度的影响
        3.3.2 煅烧温度对钙钛矿氧化物紫外吸光强度的影响
        3.3.3 煅烧时间对钙钛矿氧化物紫外吸光强度的影响
        3.3.4 硝酸浓度对钙钛矿氧化物紫外吸光强度的影响
        3.3.5 ZACT/GESO纳米复合加脂剂的结构表征结果
        3.3.6 ZACT/GESO纳米复合加脂剂的性能检测结果
    3.4 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改性环氧大豆油纳米复合加脂剂的研究
        3.4.1 原料配比对ZnO量子点荧光强度和紫外吸光强度的影响
        3.4.2 反应温度对ZnO量子点荧光强度和紫外吸光强度的影响
        3.4.3 反应时间对ZnO量子点荧光强度和紫外吸光强度的影响
        3.4.4 ZnO量子点的表征结果
        3.4.5 原料配比对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复合粒子紫外吸光强度的影响
        3.4.6 原料配比对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复合粒子粒径的影响
        3.4.7 钙钛矿氧化物/亿nO量子点复合粒子的表征结果
        3.4.8 ZQDs/GESO纳米复合加脂剂的结构表征结果
        3.4.9 ZQDs/GESO纳米复合加脂剂的性能检测结果
        3.4.10 ZACT/ZQDs/GESO纳米复合加脂剂的结构表征结果
        3.4.11 ZACT/ZQDs/GESO纳米复合加脂剂的性能检测结果
        3.4.12 ZACT/ZQDs/GESO纳米复合加脂剂的应用表征结果
4 结论
    4.1 主要结论
    4.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基于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g-C3N4结构的调控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表面活性剂
    1.2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
        1.2.1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简介
        1.2.2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1.2.3 组氨酸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1.3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
        1.3.1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简介
        1.3.2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电子结构调控
        1.3.3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纳米结构设计
        1.3.4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的应用
    1.4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1.5 论文设计及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缔合行为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_nHis (n=8、10、12)的结构表征
        2.3.2 C_nHis (n=8、10、12)的表面活性研究
        2.3.3 C_nHis (n=8、10、12)的聚集行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诱导三聚氰胺形成g-C_3N_4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C_3N_4的相结构分析
        3.3.2 M-C_3N_4的形貌特征
        3.3.3 M-C_3N_4的元素含量分析
        3.3.4 M-C_3N_4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3.5 M-C_3N_4的光致发光特性
        3.3.6 M-C_3N_4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行为
        3.3.7 M-C_3N_4的荧光寿命分析
        3.3.8 M-C_3N_4的光催化降解RhB性能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诱导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复合物形成g-C_3N_4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M-C_3N_4的相结构分析
        4.3.2 CM-C_3N_4的形貌特征
        4.3.3 CM-C_3N_4的元素含量分析
        4.3.4 CM-C_3N_4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4.3.5 CM-C_3N_4的比表面积分析
        4.3.6 CM-C_3N_4的光致发光特性
        4.3.7 CM-C_3N_4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行为
        4.3.8 CM-C_3N_4的荧光寿命分析
        4.3.9 CM-C_3N_4的光催化降解RhB性能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电镀增强型铜纳米线柔性电极制备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ITO替代材料及研究现状
        1.3.2 铜纳米线合成工艺研究现状
        1.3.3 铜纳米线柔性电极制备工艺研究现状
        1.3.6 柔性电极稳定性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过程及概述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流程
        2.4.1 铜纳米线合成及提纯
        2.4.2 酸预处理铜纳米线柔性电极制备
        2.4.3 电镀增强型铜纳米线柔性电极制备
    2.5 实验结果表征
        2.5.1 柔性电极光学及电学性能表征
        2.5.2 微观形貌分析
        2.5.3 物相及成分分析
        2.5.4 稳定性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铜纳米线制备及提纯工艺研究
    3.1 铜纳米线的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3.2 铜纳米线合成工艺探究
        3.2.1 ODA含量对于铜纳米线形貌的影响
        3.2.2 葡萄糖含量对于铜纳米线形貌的影响
        3.2.3 反应时间对于铜纳米线形貌的影响
        3.2.4 铜纳米线生长机理分析
    3.3 铜纳米线提纯工艺研究
    3.4 铜纳米线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镀镍增强型铜纳米线柔性电极制备
    4.1 铜纳米线柔性电极制备
        4.1.1 酸处理时间对电极电学及光学性能影响
        4.1.2 高纯铜纳米线对电极性能提高
    4.2 电镀增强型铜纳米线柔性电极制备
        4.2.1 电镀增强铜纳米线电极接头形貌表征
        4.2.2 电镀工艺参数对纳米线表面形貌的影响
        4.2.3 电镀增强处理对电极电学与光学性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镀增强型铜纳米线柔性电极稳定性研究
    5.1 电极化学稳定性研究
    5.2 电极机械稳定性研究
        5.2.1 循环弯曲稳定性
        5.2.2 胶带剥离测试
    5.3 电极热稳定性研究
    5.4 电极的长期存储稳定性研究
    5.5 柔性电极的应用
        5.5.1 在实际电流回路中的应用
        5.5.2 电极在柔性加热器件中的应用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铜电解中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铜电解沉积过程中添加剂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J]. 方亚超,潘明熙,黄惠,邵延林,何亚鹏,陈步明,郭忠诚. 矿冶, 2021(05)
  • [2]电解铜箔镀液中添加剂检测及抗腐蚀性能研究[D]. 师慧娟.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有机酸酯/乙醇/水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及其在增溶和材料合成方面的应用[D]. 刘文娇.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氟代磷酸钒钠作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机理研究[D]. 朱威凯. 常州大学, 2021(01)
  • [5]仿生超润湿表面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 詹斌. 吉林大学, 2021
  • [6]咪唑啉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D]. 王汐璆.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7]纳米银/铜的可控制备、低温烧结及其在微电子封装中的互连应用[D]. 范吉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7)
  • [8]钙钛矿氧化物/ZnO量子点/改性环氧大豆油纳米复合加脂剂的研究[D]. 余亚金.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9]基于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g-C3N4结构的调控及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D]. 施金岑. 扬州大学, 2019(01)
  • [10]电镀增强型铜纳米线柔性电极制备及稳定性研究[D]. 张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铜电解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