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走读生与住校生体质的比较研究

女走读生与住校生体质的比较研究

一、大学女走读生和女住读生身体素质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阳春[1](2019)在《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部分重点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竞争力和人才的培养质量,而课外体育活动对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它以发展学生的多种身体素质为目的,为学生进行多种体育锻炼提供了条件,能够帮助学生预防身体疾病,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了契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领的需要,关注中学生的健康问题刻不容缓,因此,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对长沙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旨在提高长沙市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四种研究方法对长沙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问题和成因,进而提出相对应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群体在课外体育活动客观参与方面,总体处于低水平层次,结果不容乐观。在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意识方面,各维度的高分区间百分比均在50%以上,在总体参与意识较高。呈现客观参与与主观意愿的矛盾之处。(2)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水平存在人口学方面的差异。在性别上,男生高于女生;在年级上,初级中学高于高级中学;在专业性质上,体育生高于其他学生;在是否住读上,走读学生高于住读学生;在学业成绩上,成绩好的高于成绩不好的。(3)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客观参与水平不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内容较为单一;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客观参与现状和主观参与意识的对立矛盾;人口学差异对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存在影响等。(4)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本文从宏观视域、中观视野、微观视角三个层面对影响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发现。宏观视域主要是:我国教育升学体系的限制、社会传统文化惯习的影响;中观视野主要是:学校精细化管理制度造成学生课余时间不足、家庭体育环境对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微观视角主要是:中学课外体育场地设施欠缺、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内需意识不强。(5)影响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提出的策略选择也是多维的,在宏观调整方面主要有:持续深化课程改革、形成全社会支持学校体育的合力;在中观实施方面主要有:学校管理制度向个性化管理转变、营造健康的家庭体育文化;在微观举措方面主要有: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增强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内需意识。

杨影[2](2015)在《高一化学学困生成因与转化对策探究 ——以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以全面发展,这固然也包括化学学困生的发展。高一是整个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切入点,对高中化学的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在高一就对化学学习形成厌学情绪的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不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纠正,其学习化学困难的深度和广度到了高二、高三必然会进一步加大。因此,探索高一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转化对策问题,更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为例,借鉴了国内外已有研究,以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一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习惯、学生初高中知识衔接、学习归因以及化学学科知识因素、教师因素、学校班级因素和家庭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总结分析了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并针对成因以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着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的“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对高一化学学困生制定了转化对策并进行实践。其中主要对策包括师生共同合作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即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工作,分层次教学,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为学困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的对策。本文还选取了对照班与实验班对转化策略进行了为时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班采取的转化策略是可以转化化学学困生的。

杜艳妮[3](2012)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 ——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文中提出留守儿童是我国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期间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被迫将孩子留在农村。学校教育的不完善、家庭教育的缺失,政府、社会等帮扶体制的不健全,致使留守儿童在教育、心理和安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给社会造成不和谐因素,也因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行土地流转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受到怎样影响,现状如何?一系列的问题促使了本研究的开展。本研究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首先,对土地流转、留守儿童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当地土地流转现状和农村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理清了土地流转、外出务工和农村教育之间的关系。最后,按照当地经济发展快、中、慢的状态选取了三个乡镇的初级中学作为实地调查点,在这三所中学中,每所中学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开展问卷调查,主要对初中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思想情感、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调查研究,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分析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了解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明确了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认识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项集学校、家庭、政府、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鼓励倡导社会团体对留守儿童的帮扶、营造良好的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五方面入手,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受到公平、高质量对等教育。

陈庆平,李华,陈华东[4](2012)在《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通过调查研究、实验、分析总结,从增加开设新型运动项目、整合重组综合性体育课程、创新体育特色课程与精品课程三个方面着手建设大学体育课程,并探索与实践体育课程"1平台+2模式"的教学模式。该建设模式能适应招生规模扩大的学校"由规模转内涵发展"的转化,使体育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效果得到较好的改善和平稳发展。

董世华[5](2012)在《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指为了适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解决学生上学远的困难,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而实行的一种特殊办学模式。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首先在民族地区举办寄宿制学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地区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寄宿制学校已经逐步成为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相比之下,寄宿制学校管理滞后于规模的扩大,在寄宿率逐渐增加的同时,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制度设计并没有同步跟进,绝大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基本上是非寄宿制学校在时间上的延伸与空间上的转移。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办学条件简陋,人员配备简单化,学生生活与学习机械结合的状态。寄宿制学校内部管理欠规范,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无限制地延长寄宿生学习时间剥夺了学生课余生活,影响了学生生活的完整性及其身心正常发育,同时也制约了寄宿制办学模式优势的发挥。为了巩固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和对湖北、江西、甘肃、广东和广西5省13县3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调查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的背景、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思路。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阐述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即从社会化理论、教育规模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来阐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功能、经济功能及其公共产品属性,以期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第三章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回顾,分析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动因及政策预期,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但从建国初期发展至今,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政策目标。第四章主要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材料的综合归纳,结合文献资料,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模、地域分布特征、生源特点、教师生存境遇、学校成本结构、学校硬件设施及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第五章总结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是适应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认真总结农村寄宿制学校已有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六章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低重心的义务教育管理和财政体制的制约,政府办学理念的偏差,制度设计简单化的限制等。第七章针对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即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分担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构建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发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朱水敏,庞孝通,宁莺[6](2010)在《宁波市职高与普高学生身体素质对比研究》文中指出采用测试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宁波市5所职高学生3项身体素质与此次抽测的所有高中学校总体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了解掌握宁波市职业学校学生身体素质总体状况,为进一步提高职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易东平[7](2004)在《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 ——一位教育研究者的缕缕生活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自己成长的生活叙事、通过对成长各阶段日记材料以及对同龄人访谈材料的分析,讲述并分析了我个人(学校教育、校外成长)的故事、我的家族故事,以及(我的)他们的故事,按生命生成的线索,全景式的呈现出“我”的成长。观照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我驯服于绵羊式教化——困顿——理解与批判——新生。发现教育让我不断追求上进(救己),生出济世情怀(救人);而最终发现我却是在“害人害己”。透过讲述与分析,文章试图探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究竟是怎样成长为今天的状态和样式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教育机制和社会机制在我成长中所起的作用,进而发掘出人的生活与成长、教育之间的复杂而深刻的关系,从而揭示出我们当前的教育生活、教育研究和自身的生活,打着“救人救己”的幌子,而有时实际却是在“害人害己”。文章也探讨了教育对于普通城镇和农村的草根阶层的现实成长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到探讨人生、命运与教育的关系。文章还引发出进一步的思考:对于人的成长和生活,教育应该摆在什么位置?教育研究者又该将自身摆在什么位置?

钞飞侠,陈华东[8](2000)在《大学女走读生和女住读生身体素质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旨在了解掌握女大学生当前身体素质状况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女走读生、女住校生5项身体素质进行对比研究 ,发现刚入学时女走读生身体素质明显好于女住校生 ,1年系统学习后 ,女住校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幅度大 ,而女走读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幅度却不尽人意。结果表明 :走读生目前实际状况即客观因素是影响其素质提高的最主要因素。建议通过认真贯彻并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等措施 ,解决走读生实际困难 ,改善学生体质

广东工学院高教研究室[9](1987)在《在改革中发展走读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为了改革学生什么都由国家包起来的制度,我院从1982年到1987年已连续6年招收家居广州市区的走读生800多人。现有在校走读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3。几年来,走读生们每天风雨无阻,白天来校上课,晚上回家住宿。他们和住读生一样,按照国家招生计划录取,享受奖学金、助学金待遇,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并按国家计划进行毕业分配。6年的实践证明,走读生完全可以和住读生一样获得良好的培养;在学校附近的学生实行走读,既可能又可行。它是招生制度和办学形式的一项改革,是提高办学效益.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坚持改革,发展走读“文革”期间,广东工学院遭受严重摧残和破坏。1970年学院被迫迁到韶关曲江县南华寺,广

二、大学女走读生和女住读生身体素质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女走读生和女住读生身体素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部分重点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
        1.1.2 顺应了中学生的体育需求
        1.1.3 对中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的思考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路径设计
    1.5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主题分析
        2.1.1 研究走势
        2.1.2 主题分布
        2.1.3 学科渗透
    2.2 国外相关研究
        2.2.1 美国有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2.2.2 日本有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2.2.3 欧洲有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2.3 国内相关研究
        2.3.1 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
        2.3.2 课外体育活动特点
        2.3.3 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
        2.3.4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2.3.5 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2.3.6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对策
    2.4 研究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理论阐释
        4.1.1 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内涵
        4.1.2 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目标与构成
        4.1.3 课外体育活动水平的确定
    4.2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现实状况
        4.2.2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总体状况
        4.2.3 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要素分析
        4.2.4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人口学差异
    4.3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问题阐述
        4.3.1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客观参与水平不高
        4.3.2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内容较为单一
        4.3.3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客观参与现状和主观参与意识的对立矛盾
        4.3.4 人口学差异对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存在影响
    4.4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问题的成因分析
        4.4.1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问题成因的宏观视域
        4.4.2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问题成因的中观视野
        4.4.3 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问题成因的微观视角
    4.5 提升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度的策略选择
        4.5.1 宏观调整
        4.5.2 中观实施
        4.5.3 微观举措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致谢

(2)高一化学学困生成因与转化对策探究 ——以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有关学困生的理论探讨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元认知理论
        2.1.2 多元智能理论
        2.1.3 掌握学习理论
        2.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学困生的概念
        2.2.2 化学学困生的概念
        2.2.3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简介
    2.3 学困生的研究现状
        2.3.1 国内的研究现状
        2.3.2 国外的研究现状
        2.3.3 化学学困生研究现状
3 高一化学学困生现状的调查
    3.1 设计调查问卷
    3.2 选取调查对象
    3.3 调查内容
    3.4 调查结果的分析
4 高一化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4.1 内因
        4.1.1 化学基础知识薄弱
        4.1.2 化学学习兴趣、动机不足
        4.1.3 化学学习习惯不科学、态度不端正
        4.1.4 成败归因不恰当
    4.2 外因
        4.2.1 高一化学学科因素
        4.2.2 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因素
        4.2.3 教师方面的因素
        4.2.4 家庭环境因素
        4.2.5 学校环境因素
        4.2.6 社会环境
5 高一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5.1 师生共同合作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5.1.1 做好知识衔接,帮助学困生顺利过渡
        5.1.2 对待学困生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5.1.3 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5.1.4 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
        5.1.5 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1.6 加强心理引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5.2 高一化学学困生外部环境因素的转化策略
        5.2.1 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6 高一化学学困生转化实验效果与分析
    6.1 实验效果分析
    6.2 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 ——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2 小结
    1.4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内容
        1.4.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假设
    1.5 研究理论基础
        1.5.1 教育机会均等理论
        1.5.2 ARCS动机模型
        1.5.3 “重叠影响”理论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湖北省秭归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2.1 农村土地流转背景
    2.2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概述
        2.2.1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2.2.2 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做法
    2.3 农村学校教育现状
    2.4 农村社会教育现状
    2.5 土地流转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3 湖北省秭归县留守儿童教育基本情况调查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样本选取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2 样本选取
    3.2 样本基本情况
    3.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调查情况
        3.3.1 留守儿童养育模式
        3.3.2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
        3.3.3 留守儿童学习心理
    3.4 留守儿童的情绪情感
    3.5 留守儿童生活现状
        3.5.1 留守儿童饮食安全
        3.5.2 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
    3.6 调查地农村教学环境
4 调查地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
    4.1 调查地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4.1.1 留守儿童独立性较强
        4.1.2 留守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偏低
        4.1.3 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偏低
        4.1.4 留守儿童生存能力发展偏慢
        4.1.5 留守儿童人身安全保障偏弱
    4.2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4.2.1 留守儿童教育质量
        4.2.2 留守儿童学习行为
    4.3 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家庭教育层面
        4.3.2 学校教育层面
        4.3.3 社会综合层面
5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对策
    5.1 转变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思想观念
    5.2 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
    5.3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5.4 鼓励倡导社会团体对留守儿童的帮扶
    5.5 营造良好的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关于农村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农村教育的行政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 农村土地流转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五 农村留守儿童访谈提纲
附录六 访谈资料

(4)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1.1 增加开设新型运动项目, 拓展体育必修课程设置内容
    1.2 整合运动项目, 重组综合性体育课程
    1.3 增开特色体育课, 扩大全校性体育共公选修课框架
2 探索与实践体育课程“1平台+2模式”教学模式
    2.1 第一阶段:现场选项分班教学阶段
    2.2 第二阶段:网络选课阶段
    2.3 第三阶段:应用“三自主”学习方法阶段
    2.4 第四段:实施“1平台+2模式”的教学模式
3 重视加强课程改革建设和教学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4 重视教学教改科学研究
5 结束语

(5)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关于寄宿制学校问题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的相关研究
        (三) 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的评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 农村
        (二) 寄宿制学校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
    五、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二) 数据来源
    六、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 逻辑思路
        (二)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
    一、从社会化理论透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功能
        (一)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和社会化理论
        (二) 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功能
    二、从教育规模经济理论透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经济功能
        (一) 教育领域追求资源利用效率的时代背景
        (二) 规模经济理论
        (三) 教育规模经济理论
        (四)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模经济分析
    三、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财政支持路径
        (一) 公共产品理论
        (二) 公共产品理论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财政支持路径
第三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产生及背景分析
    一、农村公立寄宿制中小学的历史沿革
        (一) 萌芽阶段(1949—1978年):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反反复复”
        (二) 形成阶段(1978—1986年):国家主导下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兴起
        (三) 普九时期(1987—2000年):寄宿制办学形式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广
        (四) 两基攻坚(2001—2007年):中央财政主导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五) 均衡发展(2008年至今):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的背景分析
        (一) 寄宿制办学是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客观需要
        (二) 寄宿制办学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必然要求
        (三) 寄宿制办学是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具体要求
        (四) 寄宿制办学是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必要举措
第四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寄宿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寄宿制学校逐渐成为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的主体
    二、寄宿制正逐渐从西部向中东部推进,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已是大势所趋
        (一) 西部山区、牧区农村全覆盖
        (二) 逐渐向中部推进,并向东部渗透
        (三) 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仍然是义务教育的主要支撑力量
    三、寄宿制学校低龄寄宿趋势明显,寄宿生中留守儿童比例上升
        (一) 小学生寄宿比例逐渐增大
        (二) 农村寄宿学生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四、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断改善,管理日益规范化
        (一) 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逐年增加,住宿条件不断改善
        (二) 寄宿生食堂条件不断改善,管理日益规范化
    五、寄宿制学校师资得到有力整合,教师素质明显提高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高学历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高职称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中青年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第五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成就与问题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取得的成就
        (一) 解决了学生上学远的问题
        (二) 整合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
        (三) 保证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时间
        (四) 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问题
        (五) 缩小了城乡学生家庭教育的差距
        (六) 营造起了学生安全成长的环境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寄宿需求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缺乏财政保障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四)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业余生活单调
        (五)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状况普遍欠佳
        (六)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
        (七) 低龄寄宿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第六章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影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一)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造成寄宿制学校有效供给不足
        (二) 工农业存在剪刀差,造成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群体刺激了寄宿需求
        (三) 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寄宿制学校简单扩张,办学条件难以适应寄宿生要求
    二、低重心的义务教育管理和财政体制制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三、政府办学理念的偏差危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一) 经济学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各地盲目撤并举办寄宿制学校
        (二) 政府过多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工具价值,忽视了其独特的育人价值
        (三) 基层政府对义务教育卸责过快,相对减少了寄宿制学校投入力度
    四、制度设计的简单化限制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动力机制设计偏向,影响了寄宿生生活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保障机制设计不完善,影响了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
第七章 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思路
    一、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分担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
        (一) 构建各级政府间的成本分担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资金来源
        (二) 构建社会对义务教育的捐赠鼓励机制,拓宽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渠道
        (三) 明确资金投入方向,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构建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发挥
        (一) 建立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着力扩大有效供给
        (二) 科学安排寄宿生营养结构,创新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供餐机制
        (三) 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寄宿生生命财产安全
        (四) 合理分配学习和课余活动时间,保持寄宿生生活的完整性
        (五) 推行保育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增强低龄寄宿生学校生活适应能力
    三、提高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一) 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的优势,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
        (二) 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育人优势,着力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
        (三) 充分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优势,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6)宁波市职高与普高学生身体素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1000米成绩
    2.2 实心球成绩
    2.3 跳绳成绩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7)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 ——一位教育研究者的缕缕生活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选题缘由及思考过程
    二、 研究综述
    三、 本研究的立场
    四、 论文结构
    五、 研究结论与有待探索的问题
    六、 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创新
第一部分 我的故事:学校知识实践中的个人生存
    第一章 学校中的好孩子:身在其中、心在其内
        1 、 小学--我是好孩子!
        1.1 入校门 要听话
        1.2 好孩子 严教师
        1.3 肯下力 开门红
        1.4 只授受 不思考
        1.5 温室促庸才 田野造伟人
        2 、 初中--好孩子的挣扎
        2.1 学呀,背呀
        2.2 偏科与各自为政
        2.3 陪读:沉默的大多数
        2.4 出路与命运:两套游戏规则
        2.5 上学也是见世面
        2.6 权力的诱惑
        2.7 前台的光明与后台的黑暗
        2.8 应考作文 奴性面具
    第二章 世界很大很精彩:身在其中、心在其外
        3 、 高中--天高鸟难飞
        3.1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3.2 无望的奋斗
        3.3 学潮:思考的断裂
        4 、 电大身份的质疑--好孩子的尴尬
        4.1 大学
        4.2 思考
        4.3 困惑
        4.4 交往
        4.5 触动
        4.6 后遗症
    第三章 走出校门之后:身在其外、心在其中
        5 、 世俗社会中的成长--自卑、伤痕、憧憬、急进、退缩
        5.1 憧憬急进 活出点样子来
        5.2 身人机关--心是迂儒
        5.3 落魄之人窥视大学
        6 、 考研初试
        7 、 人生信条与崩溃
        8 、 谁救我?我救谁?
        8.1 救世主下海
        8.2 救世主的作为
        8.3 我救谁?谁救我?
        8.4 救世主的新谋划
        8.5 幼儿园:救世主的小舟
        9 、 我的新生活:研究生生涯
        9.1 理想主义与神圣情怀
        9.2 研究生是为了做学问吗
        9.3 博士是我的玩意儿吗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被遗忘的角落--身体与情感
        1 、 规约的身体:个体生活的漠视
        1.1 健康就是幸福
        1.2 体育:教育的角落和话柄
        1.3 “伟人都是带病工作”
        2 、 爱与性的成长--学校教育的盲区
        2.1 爱与性,怎么教育?
        2.2 “文学与科学,犹如他与她”
        2.3 浪漫不了
        2.4 门外汉对爱情的高论
        分析与讨论
第二部分 家族的故事:亲情筑起的围墙
    第五章 社区.世界.交往
        1 生活世界的底蕴
        2 长幼尊卑 差序等级
        3 社会变迁与人情变故
    第六章 教育的影子无处不在
        1 、 父系直系家族生活:草根阶层
        2 、 母系家族:离乡进城
        3 、 外围亲戚及关系网络
        3.1 有事则聚,无事则散--我们的交往和活动
        3.2 (父系)家族的社会地位:翻身阶级草根阶层
        4 、 小家庭--我的家庭教育和性格的铸就
        4.1 父母生活习性和性情
        4.2 家政和家庭氛围
        4.3 教子策略
        4.4 外婆的澎湖湾是我良善的港口
        4.5 养儿养女
        5 、 我的童年:生命基调的养成
        5.1 幼年的看护人
        5.2 “假女娃子”的养成
    第七章 生存谋划下的教育
        1 、 求学的个人意识
        2 、 生存谋划与教育
        3 、 顶职和找门路
        4 、 我的兄弟姊妹
        分析与讨论
第三部分 他们的故事:地方性权力关系中的共同命运
    第八章 我的同龄人
        1 、 邻里.玩伴.同学
        1.1 小巷深深几许
        1.2 交往圈子的大与小
        1.3 昔日教育在同伴身上的影子
        分析与讨论
        2 、 芸芸众生相--教育给了他们什么
        2.1 快乐人生受惠于文凭
        2.2 排教育毒:一位中专生的故事
        2.3 扎根生存:一位小老板的故事
        2.4 不上不下:一位中学农民的故事
        2.5 跃过龙门:一位县城医生的故事
        2.6 女性:不同的意义世界
        分析与讨论
    第九章 永远的新生命
        1 晚辈的教育简况
        2 严厉管教与溺爱
        3 不同时代,两种童年
        4 生存谋划与教育
        5 我对晚辈教育的谋划
        6 男孩:成人?成虎?
        7 同样顽皮,不同命运
        8 对干涉晚辈教育的自我检讨
附录: 永远的新生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个人基本情况
附录二: 有关访谈对象的说明
附录三: 日记
附录四: 信件
附录五: 硕士论文后记
附录六: 座右铭
附录七: 2002年暑假作息表
附录八: 湖北省监利县前进中学1987届初三(3)班同学现供职一览(2003年)

(8)大学女走读生和女住读生身体素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班学生状况分析比较
        2.1.1 城乡比例
        2.1.2 刚入校时5项身体素质比较分析 (见表1)
        2.1.3 体育成绩不及格率比较 (见表2)
        2.1.4 体育课学生出勤情况比较 (见表3)
        2.1.5 3项素质提高率比较 (见表4)
    2.2 影响A班学生素质提高的因素
        2.2.1 主观方面
        2.2.2 客观方面
        2.2.3 教学方面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四、大学女走读生和女住读生身体素质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部分重点中学为例[D]. 陈阳春.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2]高一化学学困生成因与转化对策探究 ——以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为例[D]. 杨影. 河南大学, 2015(08)
  • [3]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 ——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D]. 杜艳妮.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1)
  • [4]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陈庆平,李华,陈华东. 体育科技, 2012(01)
  • [5]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 董世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6]宁波市职高与普高学生身体素质对比研究[J]. 朱水敏,庞孝通,宁莺. 运动, 2010(09)
  • [7]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 ——一位教育研究者的缕缕生活叙事[D]. 易东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
  • [8]大学女走读生和女住读生身体素质对比研究[J]. 钞飞侠,陈华东. 体育函授通讯, 2000(04)
  • [9]在改革中发展走读制[J]. 广东工学院高教研究室. 高教探索, 1987(04)

标签:;  ;  ;  ;  ;  

女走读生与住校生体质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